压疮护理的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2 09:33: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压疮护理的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压疮护理的研究

篇(1)

压疮(pressuresores)是组织的局部部位收到长期的压迫,血液无法畅通,受阻之后无血液和氧供给,导致软组织的营养不足而坏死或溃烂。本次研究从分析压疮形成的基本影响因素开始,逐步展开分析压疮有关治疗和护理研究

1 压疮的概况

患者因为住院而出现压疮的概率在3%~12%,其中老年人患者出现该病症的概率在10%~25%,赵光红等[1]通过调查研究,分析2913例病患,得出压疮发生概率1.54%,患病概率为1.78%。当前,就全球统计数据显示,压疮的发生概率呈现波动不大的情况,与15年前相比较无好转的现状。

2 压疮形成的促成因素

2.1活动度和移动度 活动受限指患者自主改变的能力受损,活动或移动受限使患者局部受压时间延长,压疮发生机会增加。研究表明卧床时间与压疮发生时间有明显的正相关系,即卧床时间越长越容易得压疮。临床上脊髓损伤、年老体弱、外科手术后制动患者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2.2营养 报道显示,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中容易出现压疮的患者占75%,而在白蛋白水平正常者出现压疮的患者占16.6%。因此,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出现压疮的概率增加。

2.3温度 当温度每升高1℃的时候,患者的组织代谢需氧量则会相应的增加10%,当患者的组织处于持续受压缺血缺氧的时候,则会导致患者会出现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的情况,另外还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的代谢需求增加,因此,也相应的增加了压疮的易感性。

2.4心理因素 机体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的,长期不良应激状态,可造成机体对各种感染性疾病呈易患状态,导致皮肤再生能力下降,易诱发压疮发生。

2.5感觉 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压迫疼痛刺激,从而不会自动变换,容易引起身体某些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易发生压疮。

2.6潮湿 局部皮肤外环境的改变是引起压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可由大小便失禁、出汗、引流液污染及烧伤创面渗出等因素引起局部潮湿导致皮肤浸渍、松软,皮肤弹性和抵抗力减退。在潮湿环境下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

3 压疮的治疗

3.1保持创面清洁 目前,治疗压疮的药物很多,其中大部分的药物是采取局部治疗,Ⅰ、Ⅱ期压疮,对患者采取局部治疗,能使得患者的疗程有效的缩短,然而对于Ⅲ、Ⅳ期压疮,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主要的原则是保持创面清洁,有坏死组织时去除坏死组织,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肉芽生长,另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创面情况对其实施机械清创术、化学清创术、自洗清创术等方法进行清创。

3.2避免按摩受压部位 其中按摩一直以来都被护理人员广泛的使用,是预防和治疗压疮的一项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由于受压引起的充血使局部尚能保持1/2~3/4有血液供应,让患者连续仰卧1h的时候则患者的受压部位变红的情况,然后对患者采取更换的措施后,在30~40min内红色可以褪色,因此,不会导致软组织出现受损的情况。

3.3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压疮的主要原理是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去腐生肌,对患者可以采取红花水敷,云南自药喷敷,葛根粉治疗等治疗措施。

3.4西药治疗 目前,局部治疗压疮的药物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对压疮进行治疗的主要的原则是抗菌消炎,另外,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首先要做分泌物的培养,另外还要对患者做药物敏感实验。莫匹罗星软膏,生物流体敷料均有效果。另外,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毛细血管增生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

3.5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含,微波疗法、鸡蛋内膜覆盖、白糖覆盖和光疗。

3.6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大面积深达骨质,对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后,治疗效果不佳的压疮患者,则可以对其采取外科处理来加速患者的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

3.7压疮贴 近年来,压疮贴的创新有很多种,首先压疮面最小4cm×5cm,最大15cm×20cm。深度在4~5cm伴有窦道。尤其在骶尾部,其部位易摩擦不易暴露,压疮贴可随改变,优于喷雾剂。隔日或3d更换1次。对于痂皮脱落,局部组织完全修复为治愈;溃疡面积缩小或潜行的深洞、坑道变浅为显效;伤口细菌培养有皮肤正常菌生长为有效。伤口清洁、整齐、肉芽组织新鲜可使用2w后观察压疮情况有明显改善[1,2]。

4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4.1减压 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间歇性的解除压力。每1~2h要进行翻身1次,在翻身的时候,要避免对患者进行拖、拉、扯、拽、推,另外还要使用踝及其足跟保护垫。另外,预防压疮的首要的措施是翻身时要选择合适的。要将患者的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评估,严格床头交接班。

4.2营养支持 导致压疮的一个重要的内因是营养不良,另外营养不良还对压疮的愈合造成一定的影响;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的一种必须的物质。另外,维生素则对伤口的愈合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给患者适当补充硫酸锌等矿物质可促进压疮的愈合。对Ⅳ度压疮长期不愈的,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3]。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

4.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多跟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要耐心的安慰患者,并及时的跟患者进行沟通,促进身体早日康复[4]。

4.4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压疮的发生、发展、预防及其治疗的相关内容。另外,要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护理的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5]。

综上所述,压疮的预防非常关键,因此要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对压疮的认识,另外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然后制度相应的预防措施,抑制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而对于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则要积极的采取治疗措施,要分析患者压疮产生的原因,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得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光红,刘义兰,董英莉,等.实施压疮患病率调查持续改进压疮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13):59-62.

[2]郝清凡,张瑞瑞.压疮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7(7):1153-1154.

篇(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引起神经营养紊乱、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溃烂坏死。在临床上, 压疮多发生于瘫痪卧床的患者,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给患者增加痛苦, 加重原发病性情恶化, 严重时会造成感染而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应及时采用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本文结合本院收治的瘫痪患者, 分析患者形成压疮的因素, 对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瘫痪卧床患者56例, 男31例, 女25例, 年龄67~90岁;出现压疮的主要部位:肩胛部、背部、骶尾部、肘部、膝部、足跟部等。其中瘀血红润期(Ⅰ期)15例, 炎性浸润期(Ⅱ期)29例, 浅度溃疡期(Ⅲ期)与坏死溃疡期(Ⅴ期)12例。

1. 2 护理方法 首先采用Braden评分法对压疮产生的因素作评估, 采取对应的措施。所有患者定时翻身, 保持患者皮肤干燥, 加强患者全身营养。Ⅰ期压疮患者增加翻身, 减少受压部位;Ⅱ期压疮用无菌注射器, 预防感染;Ⅲ期与Ⅴ期压疮清洗伤口, 清除坏死组织, 必要时采取外壳皮瓣移植。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受压部位解除, 压疮创面愈合;显效:压疮创面减小, 炎性基本消失;好转:分泌物减少, 压疮创面不再扩展;无效:压疮创面未能愈合, 仍有脓性分泌物。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 1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形成的危险因素。压疮的形成外在因素主要有压力、磨擦力、剪切力、潮湿等。同时还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及精神等内在因素。危险因素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综合分析, 是有效护理干预的一部分。目前常用的评做方法有Braden、Norton、Waterlow等评分表, 其中Braden评分法, 在临床上预测压疮有效性较高, 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该法包括感觉、活动性、运动能力、磨擦和剪切力、潮湿、营养6个因素, 分值越少, 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只有准确的评估压疮患者情况, 才能及时采取下一步的预防措施。

2. 2 压疮的预防 ①防止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翻身、更换, 是解除部位压迫的主要措施。一般对患者, 应每1~2小时翻身1次, 更换适当的。减轻受压部位、缩短受压时间, 也可以防止出现大部分压疮。可采用仰卧、左侧卧、俯卧、右侧卧的顺序。②减少摩擦力, 避免对发红部位按摩。对患者进行翻身或移动时, 应注意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 避免拖、拉、拽、扯, 防止出现摩擦。有研究表明, 按摩过多会损伤组织, 并不能防止压疮出现。解除局部压力后一般在30 min左右会自动退色, 不会形成压疮[1]。若皮肤出现发红, 则说明皮下组织出现损伤, 按摩反而加重损伤程度, 所以避免对发红部位按摩。③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床上潮湿。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的清洁, 避免床上物品潮湿。对于引流液污染、大小便失禁、出汗等患者, 应及时擦洗干净, 可使用爽身粉、滑石合剂进行吸收分泌物及潮湿。④加强患者全身营养, 增强免疫力。根据患者病情, 针对性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食物, 增加抵抗力与组织修复能力, 可适当补充含锌食物, 促进压疮愈合。

2. 3 压疮的分期护理措施

2. 3. 1 瘀血红润期(Ⅰ期)压疮护理 皮肤呈暗红色, 多伴有热、痛、肿。主要是解除危险因素, 避免压疮进一步发展。应改变, 多增加翻身次数, 减轻受压部位,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或烤灯照射等方法, 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全身的营养。

2. 3. 2 炎性浸润期(Ⅱ期)压疮护理 由于损伤程度加深, 受损皮肤呈紫红色, 皮肤水肿, 有炎性渗出。应避免局部组织受压, 护理重点为保护创面和预防感染。保护已受损皮肤避免继续发展与破溃, 对小水泡应减少磨擦, 让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使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水泡内, 将水泡内渗液抽出, 再覆盖上无菌纱布。对已经破溃的创面, 应及时清毒创面和周围的皮肤, 再用无菌敷料覆盖。

2. 3. 3 浅度溃疡期(Ⅲ期)与坏死溃疡期(Ⅴ期)压疮护理 溃疡期的压疮损伤程度已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分为浅度溃疡期和深度坏死溃疡期。浅度溃疡期, 是浅层组织感染、化脓, 形成溃疡。坏死溃疡期是全层皮肤及骨骼、韧带等形成坏死, 坏死组织发黑, 脓性分泌物较多, 且有臭味。护理重点是控制感染, 解除压迫, 消除坏死组织。①清洁伤口, 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去除坏死组织, 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②换药和包扎, 贴藻酸盐敷料或薄膜来覆盖创面, 保持伤口的湿润和是伤口周围皮肤的干燥。③大面积压疮选择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采取外壳皮瓣移植, 促进伤口愈合。

3 结果

经过对压疮的预防及分期护理措施, 56例瘫痪卧床患者中, 治愈32例(57.1%), 显效15例(26.8%), 好转7例(12.5%), 无效2例(3.6%), 有效率为96.4%。

4 讨论

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就是预防, 压疮的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所以对压疮产生的因素作出正确评估, 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压疮是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因此, 应加强对皮肤的观察, 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护士护理的态度、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护理工作, 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在护理工作中, 应重视对压疮患者的预防, 减少形成压疮的危险因素, 积极采取措施对压疮形成后的治疗与护理。

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3-140-03

术中压疮是指在手术的特殊情况下,患者不能翻身,由于手术产生的对局部皮肤的压力,皮肤出现潮湿、硬结、水疱等[1]。手术中一些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术患者成为压疮的高发人群,其压疮的发生率达4.7%~66.0%[2]。如何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压疮,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4]。自2012年10月起,我院引入预见性管理理念对手术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在术前、术中、术后通过循证、分析、预见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并进行全面评估,预防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实施预见性管理前)在我院手术室施行手术预报的压疮危险患者195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09例,女86例,平均年龄(52.9±24.4)岁;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施行手术预报的压疮危险患者23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3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54.8±24.2)岁。所有入选对象均为住院期间进行的第1次手术,术前存在压疮的患者除外。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专科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压疮预见性管理方法

1.2.1 建立科学的压疮评估体系

1.2.1.1 启用手术压疮评估表,充分作好术前皮肤评估,提高皮肤损伤的预见性 从接到手术单后,巡回护士对照手术压疮评估表筛选有手术压疮潜在风险的患者,对预计手术时间>4h或有特殊的要求(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使用牵引床、受压部位麻醉+手术时间>3h)或Braden评分

1.2.1.2 预计放置方案,保护受压重点部位及骨突处 对预计手术时间>4h,骨突处、受压部位给予新型泡沫敷料增加支撑点的抗压性,以有效降低震动和分散压力。手术时间

1.2.1.3 正确摆放,强化重点环节的监控,护士长督导及组长负责制 以保障患者舒适安全、充分显露术野为原则,对手术时间>4h及有特殊要求的患者,由护士长和组长重点督查手术,如肢体处于功能位,上肢外展不超过90°,肢体远端关节要低于近端关节,约束带松紧以勉强伸进4个手指头为宜等,有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和示范,指导减压垫和敷料的正确使用。在患者手术安置后再次确认床单是否平整、清洁、干燥,患者身体与床面是否呈点状接触,防止局部皮肤受压。

1.2.2 术中加强观察和巡视,及时检查压疮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1)巡回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弹性张力,发现改变应及时纠正,切实做到预防在先。在病情许可和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对肢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醒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时要尽量避免暴力操作,以免外力造成皮肤受损。(2)巡回护士积极配合麻醉医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尽量减少手术中低血压、低血氧饱和度的持续时间等,有利于预防低循环灌注不足而引起的压疮。(3)严格落实术中患者保温措施:注意做好非术野部位的保暖,输液、输血可通过加温器加温至37℃,用温热冲洗液的方式冲洗术野。

1.2.3 术后及时检查和做好交班 手术结束恢复后,要求巡回护士仔细检查患者全身皮肤和软组织情况,如有急性压疮发生,手术室专科护理组长或第一助手以上的手术医生协同查对并签字确认后,填写压疮报告表,详细记录压疮发生部位、面积、分期,跟病房护士严格做好交接班,特别是对已发生压之不褪色红斑的患者进行早期、重点干预,尽量减少或避免术中受压的部位继续受压造成进一步损害,增强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强调搬运及安置的过程中,应避免病人皮肤与运送平车、手术床等之间的摩擦。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8.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四格表x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两组患者Ⅰ期压疮与Ⅱ期压疮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总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积极评估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是预防术中压疮的关键[5-6]。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对照组中发生的3例Ⅱ期压疮患者手术时间都超过5h以上,并且是特殊卧位的患者,Braden评分在18~21分。手术时间>2.5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如手术时间超过4h,即使患者体质很好也有组织损伤的风险,每延长30min会使压疮危险性增加约33%,手术决定了患者的受压部位,由此可见,Braden量表在手术患者中的预测效度也并不理想,相关研究[7-8]也证实了这一点。针对以上情况,为了使护士全面、正确做好患者术前、术中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在制定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分表时,我们着重将Braden评分量表中未包含的手术时间及手术特殊这2项压疮危险因素纳入评估表中,即预计手术时间>4h或有特殊的要求(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使用牵引床、受压部位麻醉+手术时间>3h)或Braden评分

我们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知识的常规性培训及学习外,还制定各种手术安置标准和技巧手册,人手1册,强化手术安置的规范化培训。及时添置某品牌喱垫用于手术的摆放,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抗压性,分为大小不同的头圈、足踝垫等垫,如当病人仰卧时,头下放软枕或头圈,保护后枕部,能有效地缓解受压部位的压力,对局部皮肤减压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结合垫角色互换,练习并掌握标准手术的安置和技巧,使每位手术室护士对平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等特殊手术安置能熟练掌握。有效的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护士术中压疮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安全行为模式[9-10]。

对手术患者实施预见性的压疮管理,强调对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进行质控,对可能发生的压疮潜在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廖冰野,韦南莱,陈柳云.预防术中压疮形成的方法和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72-73.

[2] 瞿永华,柴颖,刘琳.术中患者急性压疮形成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50-51.

[3] 姚美蓉,兰晓娥,吴雪华,等.预防压疮实行全面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0):88-90.

[4] 王俊杰,刘红梅,杨贤云,等.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5): 864-865.

[5] 徐青.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人员压疮认知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15-17.

[6] 钱维明,黄立峰,项海燕,等.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6(8):24-27.

[7] B Halfens RJ,Van Achterberg T,Bal RM.Valic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raden Scale and the influence of other risk factors:a multi centre prospective study[J].lnt J Nurs Stud,2003,37(4):313.

[8] Langemo D,Baranoski S.Key points on caring for pressure ulcers in home care[J].Home Health Nurse,2003,21(5):309.

篇(4)

躯体活动障碍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出现问题称为压疮, 压疮发病率高, 病程进展快速, 很难治愈或者治愈后又很容易复发, 一直是护理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 受到各大医疗机构的极大重视, 压疮的发生率已经作为评价医院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实压疮并不是疾病, 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 护理措施不相当而造成的皮肤破坏。压疮出现后, 患者会有极大的痛苦, 使患者病情加重康复时间变长, 特别是继发感染后可引起败血症等疾病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 应当加强患者压疮的护理, 适当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虽然近年来医疗护理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但从全世界范围看, 压疮的发病率并无下降趋势。

1 压疮的概念

压疮开始称为“褥疮”, 来源于拉丁文“decub”, 意为“躺下”, 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 压疮可发生于长期躺卧或长期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 并非仅由躺卧引起[1]。现在压疮的定义为“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 营养缺乏, 至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

2 本院压疮患者的现状

目前营口市中医院压疮患者统计数字显示, 在2010年全院压疮总计50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30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20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49例, 死亡1例;2011年全院压疮45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35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10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44例, 死亡1例;2012年全院压疮40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25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15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39例, 死亡1例, 本院短短3年时间的统计资料显示, 压疮患者总数在减少, 但是不断有新增压疮患者, 发病率未下降, 由于大多压疮发现及时, 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治愈率有所提高, 但是压疮患者的死亡率未见下降, 死亡患者多为恶性肿瘤后恶液质患者, 由于出现严重的负氮平衡, 软组织过度消耗失去了保护作用, 损伤后自身修复困难, 形成难以预防和治疗的压疮。

3 影响压疮患者发生的相关因素

影响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很多, 各因素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归纳国内外相关调查与报道, 影响压疮形成的因素可分为患者的相关因素、护理方面的相关因素以及人体力学相关因素。

3. 1 患者的相关因素

3. 1. 1 营养不足 是压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患者全身出现全身营养不良时, 营养摄入量不够, 蛋白质合成减少, 出现负氮平衡, 使皮下脂肪变少, 肌肉萎缩。皮肤一经受压, 骨骼隆突处皮肤就会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骼隆突自身对皮肤的 挤压力, 由于受压处皮肤缺少肌肉和脂肪的保护就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皮肤出现压疮。过度肥胖卧床患者对自身皮肤的压力比较大, 所以很容易发生压疮。脱水的机体由于皮肤弹性下降, 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 容易损伤变形。水肿患者的皮肤弹性与顺应性下降也容易受到损伤, 由于组织水肿使毛细血管和细胞间的距离加大, 氧与代谢产物在组织细胞间的溶解与运送速度下降, 使皮肤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压疮发生。贫血使血液输送氧气能力降低, 一旦循环受阻更易造成组织缺氧, 由此引发压疮。

3. 1. 2 年龄 老年人因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出现衰退现象, 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 皮下脂肪萎缩、变薄, 皮肤抵抗力下降, 对外部环境反应迟钝, 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加, 导致皮肤易损性加重。

3. 1. 3 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时, 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加快, 加快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量, 加上局部皮肤受压, 会使组织严重缺氧。所以, 高热伴严重感染的患者多存在组织受压的问题, 压疮发生几率会升高。

3. 1. 4 机体活动和(或)感觉障碍 活动障碍多由神经损伤、手术麻醉或制动造成, 自主活动能力减退或丧失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感觉受损可造成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反应障碍, 保护性反射迟钝, 长时间受压后局部组织坏死而导致压疮发生。

3. 2 护理相关因素

3. 2. 1 局部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会有汗液、尿液和各种引流液渗出液等物质的刺激, 使皮肤软化导致抵抗力降低, 减弱了皮肤的屏障作用, 加上尿液与粪便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刺激, 导致皮肤酸碱度也会发生变化, 皮肤角质层的保护能力降低, 皮肤破溃发生感染。此外, 皮肤潮湿会增加摩擦力, 进而加重皮肤损伤。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3. 2. 2 矫形器械使用不得当 使用石膏夹板固定及牵引治疗的患者, 由于患者身体及肢体的活动受到限制, 尤其是夹板的内衬垫放置不得当, 石膏内含有渣屑, 不平整, 牵引过紧或肢体有水肿时, 使肢体血运不良, 也会导致压疮。

3. 3 力学因素

3. 3. 1 垂直压力 对局部组织的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重要原因。当持续性垂直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正常为16~32 mm Hg(1 mm Hg=0.133 kPa)]时, 因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被阻断, 使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良, 使代谢废物排泄不良, 组织发生缺血、溃烂或坏死。压疮的产生与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常见于卧位、坐位者。

3. 3. 2 摩擦力 是由两层相互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时, 易损害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而使皮肤屏障作用受损, 致使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皮肤, 形成压疮。

3. 3. 3 剪切力 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 由压力和摩擦力相加而成, 与有密切关系[1]。剪切力使筋膜下和肌肉内穿出供应皮肤的毛细血管受到牵拉、扭曲、撕裂, 中断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等全层组织的血液供应, 导致深层组织坏死, 形成剪切力性溃疡, 压疮发生。

4 小结

注意压疮形成的有关因素, 压疮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压疮患者的基础护理, 做到“六勤”, 及时做好压疮高发人群的评估工作, 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篇(5)

压疮是卧床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 是由浸渍、剪切力、压力、摩擦力引起的皮肤损害[1], 临床特点是轮廓多呈圆形、无痛、边缘干燥而硬, 可从表皮发展至皮下组织;溃疡处的肉芽组织若发生感染会流出脓液, 导致骨膜炎、肌腱炎, 破坏关节和组织, 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护理干预对卧床患者压疮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96例, 男56例, 女40例, 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46.5岁;其中31例骨盆骨折、27例脊椎骨折、15例椎体结核、19例股骨骨折、4例其他骨科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若患者卧床期间出现压疮则予以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包括:①开展实际临床护理干预前, 评估容易出现压疮的部位, 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和方案, 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对易发部位、高危人群重点观察, 严格执行床边护理交接班制度;对发生压疮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护理前的病情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对患者建立翻身卡, 在每次翻身后做相应标记, 并记录受压皮肤情况。②局部受压解除。协助卧床患者每2小时更换1次, 若皮肤出现红斑则增加次数;在骨突部位放置支撑物以减少受压。③减少剪均力和摩擦力。高龄、营养不良、瘦弱、肥胖、合并糖尿病、术后应用镇痛泵患者属于压疮高危人员[2], 应重点监护, 可在患者足跟处、骶尾部放置海绵垫;增加巡视次数, 重点观察足跟部、骶尾部皮肤受压状态;更换时, 松懈牵引;对半卧位患者, 后背受压在骨突出作用, 增加了局部灌注压, 容易引发组织损伤, 应防止组织局部长期受压。④皮肤护理。潮湿皮肤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干燥皮肤。应保证患者皮肤干燥, 每日温水行2次皮肤清洁, 避免用力擦拭;清洁皮肤后可涂抹维生素E或护臀膏[3], 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 减少皮肤水分蒸发, 保持皮肤弹性;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 使用便盆时, 将患者臀部抬高, 保证便盆完整以免擦破皮肤, 必要时可在便盆边缘撒滑石粉或垫软纸, 每日更换床单,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组织持续受压容易导致供氧不足或缺血, 此时体温升高则会增加组织代谢的耗氧量, 增加压疮易感性。针对发热患者, 行物理降温, 可垫水垫以降低皮肤温度。⑤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压疮发生, 影响损伤愈合。而且患者长期卧床, 加之疾病消耗, 营养摄入减少, 降低了吸收功能, 容易发生低蛋白血症, 这也是引发压疮原因之一。合理膳食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促进患者康复。多供给卧床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 保证负氮平衡。若肠内营养无法满足营养需要, 可给予静脉营养, 输注白蛋白或血浆。⑥压疮护理。在压疮淤血红润期, 应每天温水清洁全身, 使用便盆或翻身时防止擦伤皮肤, 若受压处皮肤呈紫红色禁止按摩, 以免升高局部温度, 增加耗氧量而造成组织坏死使压疮加重。对皮肤完整者, 可外敷消炎膏, 换药1次/d;对皮肤不完整者, 先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 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清洗创面, 然后均匀撒上消炎生肌散, 覆盖以无菌纱布。Ⅰ期压疮局部出现红斑, 可涂抹5%碘伏或局部冰敷, 以有效杀菌, 加速皮肤老化, 抑制压疮发展;Ⅱ期压疮形成水泡, 皮肤紫红, 以滑石粉包扎, 大水泡先消毒皮肤, 抽出渗液, 然后涂0.02%呋喃西林或0.1%氯已定[4], 换药1次/d;Ⅲ期压疮局部组织坏死、水泡破裂, 创面形成溃疡且有黄色水样脓液或渗出物, 进行局部清创、减压、预防感染治疗, 避免创面污染, 换药2次/d。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篇(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此严重制约了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股骨颈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患者的年龄较大,机体免疫力较差,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而且治疗也需要更长时间[1]。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压疮的效果较为显著,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应用循证护理进行预防压疮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8例,年龄在54-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8岁,女性31例,年龄在56-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4岁,对所有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行常规预防措施,对于患者出现压疮的情况进行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探索问题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体制较差,而且需要长期卧床,使得他们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而且缓慢,由此导致其发生并发症的机率也比较高,对本文所研究患者进行分析,确定实行循证护理的主要并发症为压疮、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2]。

1.2.2 文献检索 应用计算机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本文所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解决方法,对于文献资料的实用性、真实性等进行明确,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2.3 护理措施

1.2.3.1 肺部感染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其年龄较大,呼吸系统功能减弱,又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导致其容易出现肺部感染问题,对此,护理人员应当确保患者病房内外保持清洁,在对患者用药及护理过程中要保证无菌操作,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病房痛风,严禁其患者及其家属抽烟,同时指导患者加强口腔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可以采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等药物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

1.2.3.2 压疮护理 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卧床,其与病床的接触时间较多,从而导致患者皮肤长期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由此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机率升高。对此,护理人员应当保持患者的病房干燥,病床清洁,辅助患者每两个小时翻身一次,同时指导患者作抬臀、收腹等动作,对于病情恢复较快的患者,可以鼓励其早日下床行走,在病床上可以应用压疮防护垫,对于出现局部红肿的患者,可以及时给予其对症处理,并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尽量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机率[3]。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比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指标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2 结 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护理措施,其病情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3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有4例,占88.6%,对照组34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有12例,占64.7%,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帮助较大。

3 讨 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循证护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当中,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4-5]。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首先找出患者的发病原因,并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护理,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较为显著,35例患者中,发生压疮的有4例,占88.6%,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娟.循证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9,74(33):55-56.

[2] 陈朝芝,陈娅丽,陈霞.老年股骨颈骨折76例围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84(06):56-57.

篇(7)

CCU是全院危重患者聚集的地方,其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据数据统计,CCU诊治的患者中并发压疮的发病率最低约4%,最高可达51%[8]。国外患者及家属因发生压疮提讼要求赔偿的案件正日益增加[9],在荷兰大于1%的卫生保健经费用于压疮的防治或支付因压疮所致的住院费用;美国的压疮治疗费用约为每年10亿美元[10]。压疮的防治是ICU护理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且延缓疾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如何及时识别压疮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又能避免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是护理界同仁的共同愿望。笔者通过检索大量文献资料,现就危重患者压疮易发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患者易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临床压疮对高危人群的识别、分类有利用合理分配有限的护理资源。压疮高危因素分内在因素: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外在因素:、局部受潮湿和理化刺激、床铺不平整等。对年老体弱、昏迷、截瘫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和预防压疮的发生。

1.1导致压疮发生的局部因素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潮湿,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4]。9.3Kpa的压力持续2h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改变,因此每间隔一段时间就要为患者减轻局部压力。因治疗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时,骶尾部和足跟部都承受着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因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等导致皮肤浸渍潮湿,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会增加5倍[5]。

1.2导致压疮发生的全身性因素有感觉丧失、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质、体温、精神心理因素。

1.3营养状况血球压积小于0.36和血红蛋白小于120g/l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

1.4 吸烟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5 危重患者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6 高热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病人在20小时内发生压疮:发生压疮患者平均体温大于38.5℃;未发生压疮患者的体温平均小于37.5℃[8]。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度,代谢率增加10%,因此体温过高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7 体重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机率高,但肥胖的危重患者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现已证明,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既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时间比较小压力短。

2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

2.1积极评诂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第一步,对有压疮危险的患者提供个体化预防方案[6]。

2.2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对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

2.3压疮的防治―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AS)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的关键一步。在临床上获得认可及常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有Anderson评分量表、Waterlow评分量表、Nortoni5F分量表、Braden平分量表、Cubbin和Jackson评分量表等。美国的压疮预防指南推荐应用Norton和Braden2种量表,尤其是Braden评估量表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压疮RAS,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为平衡,使用Braden评估量表对高危病人采取干预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下降50%~60%[11],目前已在世界上多数医疗机构中应用。Braden量表包含6个被认为是压疮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即感觉、活动、潮湿,运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这6个方面除了“摩擦力和剪切力”为1~3分外,各项得分均为1~4分,每个因素分为4个分值等级,总分6~23分,评分分值越小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18分为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高度危险。Braden评估表在临床上应用于老年病人、重症监护病房病人、骨折病人围术期及外科病人围术期均能作出准确的风险评估[11],有利于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论文),以科学的方法防治压疮。评估除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外,还强调在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因随着治疗的实施或病程的进展,入院时不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会产生并表现出来,随时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遏制压疮风险。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网络,及时申报,同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口头或书面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压疮护理的认知和依从性,取得较好的护患沟通和法律保护的效应。

3皮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3.1消除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和患者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间接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对病情允许能自行翻身的患者,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根据病情和皮肤受压情况应至少每2?h协助他们翻身1次,使患者始终避开自身骨突起部位压力。在搬动时注意身体各部位的位置,避免拖拉扯拽患者。长久坐姿的患者一般每15min做1次重量转移或抬臀减压的动作。对于自己不能独立完成者,则需要护理人员每1h帮助进行重量转移或抬臀减压动。

3.2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压疮危害性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压疮发生。有研究显示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3.4建立压疮监控记录,在床头建立翻身表,表中记录翻身时间,等,翻身时间要严格按时间表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翻身前后要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认真检查并记录结果。对可能发生压疮患者,全身皮肤检查1次/d。对解除压力30~40min皮肤持续发红的患者,可用活络油或盐酸山莨菪碱稀释溶液按摩受压皮肤,也可将少许红花酒精或痱子粉倾倒于手掌中,用大鱼际在受压部位向心性进行局部按摩10~15min,以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并置气圈垫、海绵垫或软垫于受压部位,效果很好,每次按摩后要记录皮肤情况。

3.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清洁患者皮肤,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大小便。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会和肛周皮肤。伤口渗出液和汗液,及时更换敷料和揩干或用吸收敷料尽快保持皮肤干爽。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如有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保持卧床患者衣服、床单、被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保持卧床患者全身皮肤完整、清洁、干燥。

3.6 针对制动患者可使用减压贴,定时抬高臀部;腰部、臀等部位垫靠枕,改变着力点;有条件的使用悬浮床;禁止在受压发红的部位按摩(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发生,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30-40分种后一般会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如持续发红,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

3.7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矿物质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对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经肠内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可静脉输入脂肪乳、白蛋白、氨基酸、全血等。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方法,尽快恢复内环境的平衡。

3.8对患者做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掌握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预防压疮的护理活动,促进早日康复。

4发生压疮后的护理

4.1 创面的护理 依伤口严重程度采取分期护理:Ⅰ期主要是及时发现,解除局部受压状态,保持局部干燥,可局部涂抹碘伏或者用25%的硫酸镁局部湿敷,可阻止进展。Ⅱ期创面的小水泡可不予处理,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局部碘伏消毒,防治感染。Ⅲ期出现浅表溃疡,Ⅳ期形成深溃疡,要尽早剪除坏死组织直到出现新鲜组织,加强换药,局部使用喜辽妥及红外照射也起到一定效果。其中Ⅲ、Ⅳ期都应做创面分泌物培养加药敏,如有感染,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4.2 观察项目?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创面完全愈合;好转:创面明显缩小,肉芽组织生长,无坏死和身处;无效;创面改变不明显。疗效评定时间;从开始用药到完全愈合的时间。

4.3 压疮伤口的湿敷 1962年温特博士证明了使用保湿敷料的伤口较暴露于空气中近乎自然愈合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减少炎症反应及痂皮形成;降低感染的危险;减轻疼痛。

4.3.1 鸡蛋内膜覆盖清创后用鸡蛋内膜覆盖,将其平整紧贴于创面上,蛋膜覆盖范围要超出创面1厘米。

4.3.2 碘伏是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毒的外用消毒杀菌剂,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作用,对粘膜无刺激,无腐蚀性,涂于局部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创面及周围皮肤,防止细菌直接进入创面,促进创面的愈合。

4.3.3 伤口有感染时,周围出现红、肿、热、痛,渗出液多,有异味,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可做伤口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或使用含银离子或纳米银抗菌敷料。

4.3.4 胰岛素联合654-2治疗压疮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灌注;654-2能解除血管痉挛、有镇痛作用;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故将胰岛素、654-2混合液湿敷于创面后,可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伤口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减轻疼痛,加快组织生长,缩短压疮愈合的时间。

4.3.5 胰岛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压疮研究发现胰岛素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样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胶原合成。苯妥英钠能显著增加创口局部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增加创口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快创口愈合。

4.4 注重细节 CCU患者约束方法应正确,约束带易致手或脚腕皮肤勒伤,故约束带靠近患者皮肤面须有一保护层。

4.4.1气管切开患者要随时保持颈部皮肤干燥,如及时抽吸口腔和气道的分泌物、处理呕吐物等,并应及时更换固定气管导管的系带。固定气管切开导管的系带易引起颈部皮肤破损,如果颈部皮肤发红,系带前皮肤应用新洁尔灭消毒,晾干后垫无菌纱布再系带,系带松紧以能容纳1~2指为宜。

4.4.2电极片定期更换,各类导线及管路妥善固定,测压袖带不能直接绑在患者皮肤上,应有内衬,易过敏者使用低敏胶布。

4.4.3保证患者术后充足的灌注量是保证组织灌注的物质基础。因此,要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一般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40~60mmHg。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心率、血压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各项指标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另一方面注意加强病人术后的保暖工作,随着体温的上升再撤除棉被。

4.4.4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可导致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患者处于显著的负氮平衡状态,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肢体偏瘫,肌力只有0~II级,再由于将降温毯置于病人躯干部、背部和臀部,毯面最低湿度为6℃,血液循环减慢,因此患者极易冻伤诱发压疮。采用24cm×24cm、厚5cm的海棉垫保护骶尾部,每小时翻身按摩1次,并持续保持平卧位,实践证明此法既可有效预防冻伤,又能显著提高降温效果。

5讨论

5.1压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根据压疮的分期来合理进行,包括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创面的护理等。保持病房内环境清洁、注意通风、空气流通通畅。有条件者可采用高压氧治疗,其能够提高血中氧含量,改善循环,增加缺血部位的血供,抑制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存进创面愈合接驾。近年来,负压理疗逐渐被用于临床,采用负压引流技术能早期持续引流分泌物,促进组织细胞的生成,在治疗严重压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需要特别的护理[7]。

5.2在积极护理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几点误区:在水肿和肥胖患者身上避免使用气垫圈,它不但能够阻断局部血液循环,造成静脉充血和水肿,而且能阻碍局部汗液挥发,使局部皮肤一直处在汗液形成的湿润环境中,能够刺激皮肤及创面,影响愈合。美国卫生保健政策政策研究机构(AHCRP)也指出了压疮治疗护理的四大误区:在危险区域禁止乙醇擦拭、油膏涂抹、冰敷、热拷。

5.3皮肤护理是关键,同时要需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根据压疮的不同分期采用分期护理原则。同时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交流,介绍产生压疮的处理,使其协助参与护理工作,增加康复信心。预防是控制褥疮的关键,护理工作中做到主动、积极、及时原则,能够早发现、早治疗,采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将压疮治愈在萌芽中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5.4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已由传统的局部垫气圈、受压处按摩、红外线灯烤、碘酒涂抹等干性治疗方法发展到现在以造口治疗为主导,保持创口持续湿润,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湿性治疗方法,这种趋势将会对压疮的预防和治疗带来革命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6.

[2]刘光维.压疮防治进展.护理研究,2005,19(10):2082-2084.

[3]何华英,杜峻,王素芳,等.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

[4]王泠.压疮的管理(一).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4.

[5]苏春燕.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估工具.护理研究,2005,19(9):1695-1697.

[6]叶丽花,吴海勤.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与压疮预防的循证护理.护理杂志,2004,21(4):36-37.

[7] 郑莉斯,吴仙蓉,林金玲.脑卒中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的压疮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23-224.

[8] 王小玲,王辉明.ICU压疮的诱因分析与预防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00~101.

篇(8)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病人由于骨盆骨折、牵引、手术等限制翻身,导致压疮发生的几率非常大[1]。20O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166例长期卧床住院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以预防压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O8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骨伤科住院的患者166例,其中男75例,女91例;年龄36~90岁,平均54岁;其中骨盆骨折病人21例,股骨颈骨折病人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47例,股骨干骨折病人25例,腰椎骨折病人21例;病程2.0~6个月,平均60d。

1.2 护理干预

1.2.1 加强基础护理落实,保持皮肤干燥和完整性。每天协助病人用温水清洁皮肤1―2次,保持床整、清洁、做到“五勤。受压部位垫以水垫,可降低局部温度、病室温度18~24°最适宜,避免病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汗出者及时擦干汗液。使用便盆时,避免生拉硬拽,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以免擦伤皮肤。大小便失禁病人垫以纸尿布,及时更换,及时抹洗。清洁的皮肤上勿用粉剂,因遇汗液后会堵塞毛孔,影响皮肤呼吸。特别是大小便失禁者,在其会使用油性液体或膏体保护,但不易使用粉剂。对于关节突出部位可加垫软枕,但是禁用气圈或环状点,因为环状垫不能有效减压可能造成新的受压。

1.2.2 加强营养,可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根据病人的情况结合病情,制定结构比较合理的膳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合理供应。口入营养是最经济有效的营养途径,每日要选择新鲜有营养的食物补充,少食多餐,每日5-6餐。

1.2.3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情志护理,消除不良情绪,使病人以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以达到预防压疮的发生。

1.2.4 加强对牵引病人的巡视,避免皮肤牵引带或固定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在易卡处放置海绵垫或纱布,减轻局部受到的压力。

1.3 压疮评估方法[2] 利用国际通用的压疮Braden评分表lI对入院患者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进行评估。总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干预第5天和第6天压疮危险度评分和第1天比较,中高度危险病人减少,无压疮发生危险病人增多 (p

3 讨论

压疮是由于病人感觉部分丧失,长期卧床或者坐着不变换,骨突起部分压迫皮肤,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坏死而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更换,坏死可发展到深层组织,侵害肌肉、肌腱和骨头,坏死组织可以发生感染,病人全身情况也随之恶化,会引起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严重可危及病人生命[3]。压疮多见于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的病人。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 者经常不变换时产生褥疮最危险的部位[4]。

正常机体,通过感觉系统在产生缺血之前检测持续性局部压力[5]。一个人有完整的神经系统对局部压力起代偿作用,并在坐、站、甚至睡觉时常常改变重力。经过反馈机制开始运动神经的活动改变身置,并解除骨隆突之上的压力 [6]。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采用压疗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程度评分在l0~l7分之间的病人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第5天和第6天压疮危险度评分和第1天比较,中高度危险病人减少,无压疮发生危险病人增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郑晓静.褥疮预防的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8,4(6):40~41.

[2]王虹,陈红宇,杜敏华,等.实施难免褥疮申报制度加强三级监控[J].实用护理杂志,2008,19(8):44.

[3]邵培双,胡宝芹,金彩霞.改变侧卧位度数预防早期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7:21.

篇(9)

压疮是皮肤或潜在组织持续受压,在剪切力、摩擦力的作用下导致的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是医院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重型TBI患者因意识不清、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原因,极易发生压疮。因此,有效地预防压疮在神经外科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08年3月~2010年8月对住院治疗的重型TBI患者,进行系统地护理评估、综合性地护理干预及使用维生素AD滴剂加林克霉素防治压疮和皮肤损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且GCS评分≤8分的重型TBI患者198例;其中男167例,女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其中院外带入压疮16例,观察组9例,对照组7例;因排泄物刺激所致的皮肤损伤共67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

方法:两组患者除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外,对照组按传统方法预防压疮;对因排泄物刺激所致的皮肤损伤采用碘伏+凡士林油膏局部涂抹治疗。观察组在入院时、手术前后、住院每超过1周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分值给予综合性地干预来防治压疮;对因排泄物刺激所致皮肤损伤使用维生素AD滴剂+林克霉素局部涂抹治疗。

护理评估:观察组采用自行改良的Waterlow’s评估表,从意识状态、运动能力、控便能力、摄食能力、皮肤类型、年龄、体形、合并症以及生化指标9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标准:≥10分为危险、≥15分为高度危险、≥20分为非常危险。分值越大,说明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越高。对已发生皮肤损伤或压疮的患者,重点评估皮肤受损状况,给予干预。

护 理

完善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完善护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制定患者安全搬运制度、床头皮肤交接班制度及压疮三级管理制度[1],醒目提示皮肤重点预防部位,并做好实施记录。

针对重型TBI患者病情及评估情况,给予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护理评估≥10分的危险患者,入院后首先保护和促进皮肤的完整性。其次加强潮湿与失禁的管理;重型TBI患者失禁与腹泻的发生率较高,据文献资料报道可达62%[2],一旦发生失禁及腹泻,患者肛周、臀部皮肤极易因排泄物及机械刺激出现潮红、糜烂,甚至溃疡,可局部清洁后林可霉素涂抹,然后将维生素AD滴剂擦涂在皮肤表层,每排泄1次便重复上述操作,减轻皮肤损伤程度及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采取保护性减压措施并及时翻身。再次进行营养干预,阻止或延缓压疮的形成。针对去皮层状态的重型TBI患者,实行个体化护理,平卧位时使用水囊袋两侧或上下垫起,侧卧位时,背部及臀部垫以小糜子垫,放置时分开臀裂皮肤,使其充分暴露,避免互相挤压并受压。最后做好促醒护理[1]、早期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从而减少压疮的发生。对护理评估≥15分的患者,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增加翻身次数,骨与骨接触部位及双下肢应垫以软枕,使足跟处于搁空,避免自身重量的压迫。

分期护理:压疮一旦形成,首先解除压力,每班及时、连续记录压疮面积及深度,以判断护理效果,同时根据压疮的分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Ⅰ度压疮尽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局部喷涂云南白药气雾剂或红花油,必要时给予适宜的压疮贴膜。避免按摩和使用烤灯。Ⅱ度压疮呈现紫黑色瘀斑、水疱、擦伤并溃烂时,经生理盐水清洁并碘伏消毒处理后,使用林克霉素加维生素AD滴剂局部涂抹,必要时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Ⅲ~Ⅳ度压疮针对创面范围、深度、渗液量、感染程度等情况采取对症措施。

评价方法:两组患者以无压疮发生为有效,否则为无效;两组患者以压疮治愈率进行比较;对因排泄物刺激所致皮肤损伤分别于用药后24、48、72小时进行疗效观察并比较治愈率。①治愈:用药后病变完全消失。②好转:用药后病变范围缩小、红肿、糜烂减轻。③无效:用药后皮肤损伤不变或加重。

结 果

观察组预防压疮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使用维生素AD滴剂+林可霉素局部涂抹治疗皮肤损伤,24、48小时后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72小时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重型TBI患者病情变化快、昏迷时间长,急性损伤早期机体处于应激应对状态[3],压疮的发生率高。压疮一旦形成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组患者压疮发生的前提是因昏迷而不能自行变换,垂直压力、受压时间及肌肉强直性痉挛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重型TBI损伤患者呈去皮层状态时,躯干四肢肌肉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两侧臀大肌强直后伸,臀裂互相挤压,加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皮肤大汗、潮湿,臀裂部位透气性又较差,在自身重力、角弓反张力、挤压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压疮。摄食障碍、排泄异常、被动变换卧位时的剪切力、摩擦力是压疮的促发因素。重型TBI患者昏迷,常给予鼻饲饮食,当鼻饲液浓度过高、量过大、温度过低、内含脂肪过多及鼻饲液污染,加之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不耐受等原因均可导致腹泻,频繁的腹泻及尿失禁致使皮肤潮红、糜烂、甚至溃疡,从而增加了压疮的发生机率。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重型TBI患者因创伤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的应激状态,营养需要量增加,然而颅高压使患者频繁呕吐、消化道出血、发热、腹泻、加之禁食以及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的使用,使患者处于营养缺乏和电解质紊乱状态。如得不到及时处理,最终导致低蛋白血症和代谢紊乱,发生压疮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倍[4]。

压疮一旦发生,避免在红斑处按摩,因按摩可造成细胞缺血或缺血进一步加剧[5]。极度消瘦、高度水肿的患者禁止使用气圈,因气垫圈透气性差,可增加新的受压点且使血液循环受阻,进而造成局部静脉充血和水疱。Ⅰ度压疮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或红花油局部喷涂治疗,因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效果;采用维生素AD滴剂+林克霉素局部涂抹治疗排泄物刺激所致的皮肤损伤及Ⅱ度压疮,因维生素A可保持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及组织器官表层的健康,使皮肤柔软细嫩;维生素D具有皮质类固醇激素样作用,可以抑制皮肤红斑的形成;林可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大多数厌氧菌及拟杆菌属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适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又因维生素AD滴剂为脂溶性,可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对防治压疮和皮肤损伤有显著的疗效。压疮合并渗液时采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可改善局部血供,促进组织吸收渗液及加快新陈代谢。Ⅲ~Ⅳ度压疮,大量的文献资料显示:只有在湿润的环境下才能加快组织生长及伤口的上皮化[5]。因此,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凝胶活性辅料覆盖创面,以加速伤口的愈合。

通过两组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压疮和皮肤损伤的防治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说明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系统地护理评估、综合性地护理干预及使用维生素AD滴剂加林克霉素防治压疮和皮肤损伤,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吴晓红,马智群,田芸.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6,22(11).

2 石振宇.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11(3).

篇(10)

关键词 压疮督查小组;带入性压疮;护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86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ressure sores inspector team used in pressure sores patients

ZENG Yun-xia,DUAN Hong-xia,PAN Xue

(Xili People′s Hospital of Nanshan distric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55)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ressure sores inspector team on therapy outside the hospital into pressure sores.

Methods:100 pressure sore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rmal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establishment pressure sores inspector team.

Results:The therapy effect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pervision team pressure ulce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ld patients with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into sexual pressure sores effect extremely patient nursing satisfaction,have the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ressure sores inspector team;Pressure sores;Nursing;Effect

压疮也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是由于病人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机体血液循环受阻,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组织受损,甚至坏死而失去正常功能[2]。长期卧病的病人,若在家中护理不到位,极易引发压疮,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严重者还能引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3]。为此,我院成立压疮督查小组,对带入性压疮病人进行全程检查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带入性压疮病人为研究对象,男67例,女33例。年龄55~70岁。Ⅰ期压疮64例,Ⅱ期压疮24例,Ⅲ期压疮12例。将病人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压疮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护理方法

2.1.1 对照组 给予压疮分期护理。(1)Ⅰ期压疮。防止压疮部位继续受到压迫,增加病人的翻身次数,对易受压部位的皮肤定期做好局部按摩,使用皮肤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4]。(2)Ⅱ期压疮。要着重保护皮肤,避免感染,未破水泡不要摩擦,以防破裂感染,要让其自行吸收,直径>2 cm的水泡,要用无菌注射器吸出内部液体。(3)Ⅲ期压疮。要清洁创面,把坏死组织去除,以保持引流通畅。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以抑制厌氧菌。(4)感染创面的处理。定期采集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过敏试验,每周1次,按检查结果指导用药。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1)成立由内科、重症医学科、骨科护士长组成的压疮督查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2)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压疮护理流程,指导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压疮痊愈。(3)制定案例调查表,了解并记录病人压疮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压疮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对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共同会诊,探讨治疗方案,以保障治疗的有效性。(4)小组定期开展压疮新知识学习,请压疮防治及护理产品公司上门讲解新产品的使用方法。(5)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查找出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小组成员共同论证,以不断提高压疮护理质量,防止压疮恶化、感染。(6)对压疮痊愈出院病人进行跟踪调查,给病人及其家属反复讲解压疮防范重要性,防止压疮复发,并作记录备案。

2.2 评价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压疮愈合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压疮愈合情况包括痊愈、好转、恶化等。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 果

3.1 两组病人压疮愈合情况比较(表1)

4 讨 论

压疮已成为长期卧床病人的头号“杀手”,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痛苦,同时加重病人经济负担。由于病人病情复杂,加之,护理人员压疮护理知识陈旧,操作不一致,不能正确地评估病人压疮危险及严重程度,缺乏主动、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护理措施,造成带入性压疮治愈率低[4]。

成立压疮督查小组后,病人皮肤管理情况都在督查小组监控中,通过班班督查,严格管理,及时发现压疮护理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进行解决与改进,有效地避免了压疮的恶化,管理上的重视也同时带动了护士责任心的增强,工作更加认真负责,增加了对压疮新护理知识学习积极性,观察组患者压疮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压疮愈合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压疮督查小组的建立,改变了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小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以最新、最有效地理念和方法指导压疮病人护理,同时,加强宣教,让家属、照护者了解发生压疮的后果和易发因素[5,6],掌握压疮护理知识、技术方法,提高自护能力,减少压疮再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侯春林主编.褥疮治疗和预防[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0:130-139.

[2] 祁俊娟.压疮的护理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0):105-107.

[3] 张秋丽,张 莹.压疮的护理及治疗[J].现代护理,2010,7(8):93-95.

[4] 李丽敏,高长枝.100例裤疮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9,29(4):300.

[5] 黄小萍.老年人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家庭护士,2011,6(2A):3.

上一篇: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下一篇: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