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同步训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5 16:21: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课堂同步训练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课堂同步训练

篇(1)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每位教师对新的教学有了美好的憧憬,那就是真正把学生从旧的、过重的应试负担中解放出来。在努力实施新课程现状中教师有一些顾虑。

不可否认,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胜于传统的应试训练,但能否在考试中占优势就不一定了。由于现在的考试面貌并没有大的改变,初中物理知识尚浅,用大量的、扫荡式的考题训练有很高的考试高分率,教育效果周期较长,这种以增加学生负担、扼杀学生创造性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往往使教师回到老路上去,因为现在的评价方式并未与课改同步,学校以考分论乾坤,教师以考分分仲伯。考试对教学的引领比理念来的实际。新课程考试能否与新课程教学同步和谐,让真正课改者得利,是教师的担心也是愿望。

按照新的课标精神,知识学习上不封顶。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任何深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或确切的说考到什么层次为合格标准尚不确定,于是谁也不敢少教、浅教。谁想让自己的学生考不过人家?于是课时不够的矛盾明显,探究式教学不如传统讲授效率高,开课时,新教法包装,平时还回老路去。

教学界推行的一些教学模式,一些学校不加研究的照搬,无创意地使用,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抑制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推行学案制,要求教师无学案不进课堂。堂堂课用同一的模式教学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有悖于教学多元化的课改精神。虽然学案的使用有一定优势,特别对练习训练有利,但如何成为多元教学的手段尚需研究。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这些现状和顾虑,我们感到新课程的实施已和专家们预想的、老师憧憬的教学出现变异,且这是不可避免的变异,是返祖性变异。

由于旧的教学势力的惯性、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社会环境的迫使,还是学校在推行课改中根据自己学校特点进行了调试,教师在接受新课程时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精神的理解,在实施中的走样失真,值得反思。这种变异是否会降低新课程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或会遵循什么规律值得研究。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证明与推进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而不是教育的乌托邦。

二、审视新的教学模式中的误区

1.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调控作用

课堂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其中究竟需不需要教师的控制?我们看到一些课大量的提问与学生回答,热热闹闹。还有一些活动学生也在动手做,这是不是就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了?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自主性的意义在于知识的主动建构。如果提问价值低、思维层次浅显,回答单一,就不能形成与学生原有认知的冲突,达不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教师设置的情景像个圈套,将各种思路堵死,让学生顺着老师的套一步步钻。或者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程度控制在教师的评价中,不符合教师教案意图的被控制,这样的知识建构也会抑制学生的自主性。可见,学生的自主性是在教师的调控下发挥的。教师的调控意义在于:①引导、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②营造学生提问、解决问题的时空、位置、范围。③把握学习、讨论、探究等自主性活动不偏离主题,并能有序地、适时地将探究引向更深层次。总之,不是造围建墙,而是开渠通道。

一堂课上学生自主性学习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①学生是否自主地积极思维,有思维想象,问题意识是否形成。②有无学生提问、发表见解的自由与空间,课堂氛围是否开放、民主。③能否形成争议,自主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的引发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考,启发更深入的学习。

2.合作学习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否就只有这种形式?小组讨论时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了?我们看到有些课一分钟不到的讨论如蜻蜓点水,有些小组讨论的内容结论就在书上,学生索然无味。对此我们认为:

(1)合作学习应用于任务驱动与任务完成之中。任务的情境要有利于学生产生争论,任务的难度、问题的深度可提供学生合作的契机。

(2)不是每节课、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用“合作学习”,应当在合作学习作为最有效、最恰当的学习方式时,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时用才好。

(3)合作学习最好构成一个完成任务的行动小组,有分工、有每人表达的机会,有思维碰撞、有思维成果共享。

(4)合作学习要有教师的指导,合作形式可多样化。

3.物理课堂的教育功能

我们做了大量的物理教学的研究,但以人为本地从学生一生来看,大多数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获得的终生意义的东西是多于物理知识的。物理课的教育功能应当是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要的一面。我们认为物理课的教育功能来自三个方面: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94-01

新课改强调信息技术课堂教法整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教学原则,利用多种教辅手段,创设多元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任务驱动法、同步教学法、分层合作法等,都是学法重要选项,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对教法进行整合优化,形成崭新教法应用体系,为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一、任务驱动,凸显学习主体意识

所谓任务驱动法,是将学习新知识以任务的形式,在强烈问题动机驱动下,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行为。任务驱动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法,强调教学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带着真实任务进行实践性探索学习,让学生以任务为训练主线,以教师引导以主导,促使学生在规范学习规则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服务者,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督促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学习。教师与学生展开多元交流,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评价,能够从不同维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形成学习意识。

在学习《操作键盘》时,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掌握正确的指法,能够利用全拼输入法或其他输入法正确地输入简单汉字。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六人学习小组,让学生观看键盘操作指法练习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任务驱动式操作训练。小组长负责指导、监督小组成员指法练习,掌握正确指法和输入汉字。全组完成学习任务后,由教师负责进行学习验收。教师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学习小组,让学生自我实施学习行为,集体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确保全班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实践操作训练,提升学习效果。任务驱动法的实践应用,不仅能让所有学生掌握学习认知,还能培养学生集体探索学习习惯,对全面塑造学生信息技术素质有决定性作用。

二、同步教学,强化实践操作技能

同步教学是指学生与教师进行同步操作,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同步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实践热情。教师上机操作时,要通过大屏幕展示操作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同步操作实践。信息技术操作步骤较为繁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对操作过程进行优化处理,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操作要领。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观察学生操作实践,对于学生存在的操作问题,进行及时矫正。这种手把手式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在学习《画方形和圆形》时,教师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体型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此有了清晰认知。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绘画顺序,学生记忆绘画操作要领。教师在复制和粘贴命令使用时,边操作边讲解,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教师及时引导纠正学生学习偏差,促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教学任务得以完成。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为学生提供重要学习范式。学生通过模仿操作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技能。

三、分层合作,提升课堂互动水平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合作教学方法,也是现实教学需要。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学习基础有差异、学习悟性有差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呈现多样性。教师要正视现实,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实施不同教学引导,这也是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体现。分层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基本要求,教师设计弹性学习目标,将学生按照同质分类,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学习任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矫正、评价、激励,课堂教学互动水平逐步提升,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高效性。

在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文本上的操作演示内容,并利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命令,实际操作图形制作过程。教师按照同质分组标准,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针对不同小组设计不同操作学习任务:学困生小组只是进行“复制”“粘贴”操作练习;学优生需要对具体图形进行多种形式的“复制”“粘贴”操作,并总结相关知识,构建操作认知体系。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学习操作任务,体现的正是分层教学原则,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自然形成合作学习模式,提升课堂互动频度,让不同群体学生都能获得长足进步,对促进学生学习认知构建发挥重要作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迎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提升教法适合度,对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至关重要。教师对教法进行整合优化,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凸显学习主体意识。特别是强化课堂合作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全面塑造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和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篇(3)

一、教学资源研究的背景与实用现状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提出有其现实背景,包括相关教育实践探索背景和理论研究背景两个方面。教育实践探索背景,主要指的是由素质教育目标掀起的全面的教育改革。开发辅教学资源,应积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新型的辅教学资源,应该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由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转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由夯实“双基”向追求“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变,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论研究的背景是指辅教育资源的学术问题,很少受到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辅给予理性思考的人也甚少。较早见之于报刊研究“教辅”方面问题的文章,是伴随“素质教育”的社会呼声、于1996年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第四期)发表的吕瑞荣《教辅刊物应在素质教育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文。该文指出:“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起着特殊作用、不可低估其影响力的教辅刊物,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怎样的位置,以便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转变,并切实为素质教育服务,是我们教辅刊物同仁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后几年,也有业内人士发表了对教辅建设性的看法,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对教辅的理论研究还相当不足。

(二)实用现状

教学资源问题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个较大的障碍,也是新教材使用中教师感到困难最多的问题。基础教育教学资源从总体上说还不够丰富,特别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和理念、真正能够应用到课堂教学的、适合网络环境特点的优质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学资源的应用也还不够广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投入相对不足,制约了教学资源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发展。

教学资源库实际价值的核心还是资源的质量,包括资源的技术质量和内容质量。分析当前我国教学资源的质量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突出的问题还是优质资源的数量比较匮乏、教学观念相对滞后、资源类型不够丰富。使用比较普遍的资源,仍然是基于传统概念上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即以“传授和演示”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资源,具体分为以下四类。

1.教学素材类资源

教学素材类资源一直是目前市场上各种资源库的主体。图片、视频影像、课件、电子教案等素材类资源成为中小学教学资源的主要内容。素材类资源在今后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主题类学习资源

主题类学习资源是利用计算机通用工具软件,帮助教学资源创造者,利用素材资源,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资源。它可以随时灵活地扩展、增加、更新教学内容,也可以记录学习过程,评价实施教学过程,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这是传统媒介载体资源难以具备的优势。在国外,主题类学习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并得到充分的使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利用这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促进课程改革。

3.网络课程类学习资源

网络课程类学习资源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和进度,围绕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是系列化、系统性的资源。以往比较普遍地采用传统的视频(电视)技术制作这类课程资源,例如,课堂实录、名师课堂等。但利用视听技术制作的网络课程,难以形成资源系列化、资源多样化,更难以随时灵活地更新、扩展,传统的视听教育技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类学习资源”。

4.学生学习辅教学资源

本课题首先面对的就是助学读物尤其是教辅图书的种种现实问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学使用教辅资料需求和作用的调查数据[1]。

(1)对于中学使用教辅资料需求的调查数据

对教师的调查

教辅资料对学习的作用

必须有,量不能少

必须有,量不能多

有一点即可,最好在一本中挑选

有一点即可,最好是单元试题

不需要

调查结果

12%

36%

44%

5%

3%

对学生的调查

教辅资料对学习的作用

必须有,量不能少

必须有,量不能多

有一点即可,最好在一本中挑选

有一点即可,最好是单元试题

不需要

调查结果

3%

47%

11%

31%

8%

(2)对于中学使用教辅资料作用的调查数据

对教师的调查

教辅资料对学生的学习作用

帮助很大

有一定的帮助

稍有帮助

没有帮助

调查结果

45%

37%

16%

2%

对学生的调查

教辅资料对学生的学习作用

帮助很大

有一定的帮助

稍有帮助

没有帮助

调查结果

36%

52%

11%

1%

从这一组调查数据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师生对教辅是十分需要的,要求要适量而且是精品;师生认为教辅对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有时帮助还很大。另据统计,我国570家出版社,约530家都出版教材教辅。而无论是出版单位还是选题品种、发行数量,教辅都远远超过教材。可见教辅的开发与使用都是颇具规模的。

但教辅出版数量巨大的背后却是教辅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从选题立意到编校水平,都让人忧心忡忡。归纳起来,这些图书有三大问题:一是新瓶旧酒、墨守成规;二是七拼八凑、变本加厉;三是随心所欲、无理无据。与新课程的理念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比如,“三个维度”的体现,完全看不到──从书名到立意、到体例、到文字。这些助学读物中的大多数,不论是其所包含的教学理念还是具体的内容,都超不过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和教育出版的发展水平,甚至还不及当时我国某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及某些一线教学改革的先进性;而只是书名的花样翻新、版式的不断变化和印装的别出心裁。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有些读物,即使是用最传统的眼光、用最常规的标准去要求它,也是非常不合格的。这说明一个问题,这些读物严重缺乏学术支撑,甚至缺乏起码的常识。新课程追求高境界的教学,高境界的教学呼唤高质量的教辅,高质量的教辅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其开展严肃的学术研究。从实用角度讲,应加快开发和制作符合课程改革精神、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要求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

二、辅教学资源开发研究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中辅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反思反省及评价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志向、情感、兴趣、智慧、人格的健全发展,对新课程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课题研究针对课程改革中新旧课程、新旧教材体系转化的矛盾,通过辅教学资源来解决课程教材在继承与创新的碰撞中给教学带来的实际问题,避免不良影响,促进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课题研究针对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与教师整体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通过辅教学资源来弥补师资参差不齐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课题研究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与教学资源建设相对落后的矛盾,通过辅教学资源建设,解决学生学习资源相对欠缺的问题,促进学生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

课题研究针对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不配套的矛盾,通过辅教学资源解决学生个性心理发展以适应社会化要求的问题,促进学生在内在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课题研究针对学校教学与学生认知心理发展不对称的矛盾,通过辅教学资源,解决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学生认知心理的顺利发展。

课题研究针对传统教辅存在的弊端,提高助学读物的学术品位,促使辅教学资源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课题研究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掌握知识、提高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科素养三者难以并重的矛盾,通过辅教学资源来解决促进学生建构学科知识、积累问题情境经验、提高心智操作水平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学科能力得到均衡的发展。

课题研究能够针对新、旧学习方式之间的矛盾,通过辅教学资源以体现学习的自身诉求,实现“三维”总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心智水平、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方面和成果

教学资源呈现多元的形态,对不同形态的教学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教科书为唯一教学资源的现象,建立以书籍、实物、影像、软件、网络等为载体的教学资源系统。基于此,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评价资源等方面。

(一)《课程标准情景要素》教学资源库的研究

课题针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教学活动、探究案例等学习情景素材,策划开发制作一套适合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源资料──《课程标准情景要素》各学科教学资源库。

《课程标准情景要素》是为使用新课标教材的教师提供的优秀的不可代替的教学资源,以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涉及的许多新的知识内容、探究案例、现代科技、社会活动素材等,其中包括大量教师不易收集到的教学资源素材。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情景化过程来阐释抽象的知识内容;用缩小的手段展示宏观的知识内容;通过放大的形式再现微观的知识内容;通过动态化的过程来演示静态的知识内容。

关于教学资源(不包括教材)的研发,目前从国内外现状来看,尚处于自发阶段,或者说还未把教学资源研发作为教材改革的战略性补充部分。因此,从自觉研发的角度而言,教学资源库这一研究课题具有开创性和补白性。

几年来课题组深入实验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多元教学资源观,认为课程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传统资源(如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视频、动画等),从内容上分有情境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情感性资源。只有建立立体多元的教学资源,才有助于教师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课程目标。为此课题组和实验区教研员、教师共同确定了

转贴于 各学科新课程急需的视频、动画等资源,在实验区教师研制的脚本指导下,由专家、教研员、电教专业人员组成的摄制组走遍了全国许多的科研单位、实验室、工厂、矿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了一批新课程急需的、高质量的视频素材。视频素材有如下四个特点。 1.来源于教师,以服务教学为宗旨

本研究从开始就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在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各个学科新课程资源需求的调查,从中筛选出最急需的素材,进行了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可以说我们收集的视频素材都是一线教师在进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所急需的。我们的教学资源还有了专门的配套指导书,“视频点击”为教师讲述视频的过程和重点,“素材集锦”为教师提供此视频的文字背景材料或其他不能用视频表达的资源,“应用建议”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这些视频或文字资源提出建议。这些新型教学资源必能真正为新课程教学服务。

2.贴近新课程,体现新理念

此次课程改革着力体现生活情境性,注意引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同时课程目标调整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课题组注意了这三项改变,视频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记录和分析,为实现三维目标,我们收集了科学发展历史事实、科学家生平、历史事件、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为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我们拍摄了最新的科学实验设备、高科技工厂等。视频素材本身要凸显情境性、过程性、真实性和探究性,体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的时代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需要。课题组的全新资源观,使我们的视频素材具有了新课程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3.利用高科技,采用新手段

课题组研制的素材使用了现代视频拍摄、制作手段,利用慢速和高速拍摄技术、显微摄影技术,利用电脑动画和非线性编辑手段,制作出了许多可“再现”的学生无法在实验或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为课堂教学增加了许多的感性认识。

4.制作阵容强,专业显身手

本课题组由课程专家、教研员、教师、专业电教人员组成了强大的制作阵容,第一次采用了联席会议制度,课程专家、教师介入拍摄和制作的全过程,课程专家与电教专家联手成就了我们的课题成果。

(二)网络在线学业评价研究

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科学地实现学生学业能力评价以及教师教学特质评价。课题组从命题、组卷、测试、诊断等评价的关键环节着手,架构高质量的题库、卷库,提供智能路径,帮助教师构建优秀、科学的教学评价流程,并利用心理测量学理论进一步挖掘学生成绩数据背后的信息,力图对学生个体、群体学业能力及教师教学水平做出全面诊断。

课题组基于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教育心理测量学技术,开发研制出网络在线学业评价系统,这是国内首个客观诊断学生学业能力和教师教学特质的大型网络在线教学评价系统。

学业评价系统融合了传统的教育经典测量学理论和现代的项目反应理论,使教师在传统的评价纬度之外有了更加丰富、深刻的评价方法和尺度;创造性地构建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学区评价等多级多主体的评价模式;通过从科学、高效、智能化的个性化组卷到成绩分析、评价报告的教学评价流程,充分挖掘学生成绩数据背后的信息,实现了对学生个体、班级、年级、校际以及跨地区等多层多范围的学生学业能力的系统、客观、科学的衡量与诊断,从而为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供了辅助工具,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客观依据。

网络在线学业评价系统包括三个模块:考试中心、评价引擎和数据仓库,以保证安排考试──选卷组卷──录入成绩──评价报告──数据跟踪流程的顺利完成。

(三)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新课程中辅教学资源的功能

辅教学资源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学科课程资源,就其实质而言,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教科书的补充,它是对学科课程及其教科书的解构、演绎、配合、强化、延伸,应凸显以下功能:目标明确与细化功能;知识梳理与扩展功能;技能训练与强化功能;方法点拨与实践功能;思情启迪与促进功能;教改凭借与推动功能。

教辅资源的功能直接关系到教辅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和地位,也关系着教辅自身的价值和生命。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教辅资源的功能,乃是教辅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对教辅功能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课程背景下,教辅对于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

教辅资源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否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自主学习(意义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概括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学习,即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优秀的教辅,应能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也才能促进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综合学习与创新性学习。

要实现辅教学资源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作用,必须做到:在谈论感兴趣的话题活动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表演活动中学习;在艺术欣赏与体验活动中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互动活动中学习;在转换角色活动中学习。

第二,教辅中的反馈与评价,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所谓反馈(feedback),指的是某一控制系统在把信息输出之后,又将其作用的结果作为新信息送回原控制系统,用以调整和纠正它所输出的信息。在教学中运用反馈原理,是将教学过程也看成是一个信息控制系统,在教学控制系统中,不断地将教学信息输送给教育主体,再从教育主体得到信息反馈,通过反馈信息以改进和调整教学控制过程的方法。在学习中运用自我反馈原理,是要科学地建立起自我反馈学习模式。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多渠道、多形式地收集多种学习过程信息,促进学生对学习训练过程进行反思,引发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掌握学习方法、拓展思维,以及深化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促进更有效地学习。

采用“自我反馈”策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馈,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逐渐自主地学会学习。自我反馈,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和调节,是学生运用元认知进行自反馈、并通过反馈调整自我意识的能力。皮亚杰认为,元认知的自调能力的强弱,与学习进步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高效的自调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自我反馈的基本内容有三方面。一是自我观察,是指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这是对自身学习状况及学习结果的最初级的认识。二是自我分析,是指学生把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归类。三是自我评价,它是建立在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展情况、学习效果、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要素进行科学而可靠的评估。

所谓“同步反馈”中的“同步”的含义是:与练习的过程“同步”;与课程阶段性进程同步(与每章、每单元涉及的课程主题配合);与课程教材内容同步(与每课每节教学内容配合);与每课的训练阶段栏目同步(与栏目板块配合);与学生学习心理兴奋点同步(与学生解题思路配合)。

(四)教具学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具学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运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活动,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具的使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并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与新课标小学数学、美术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具学具。教具的设计思想是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教师的教法创新、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充分从事教学活动提供辅教学工具,解除自制教具的烦恼;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拓宽思路创设广阔的平台;教具新颖、便捷,科学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强,与教材内容密切结合。

通过本课题研究,一方面关注了开发教具学具的理论研究,体现教具学具开发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本课题着重研究教具学具的教学实用性,注重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使研究的成果具有即时性的应用价值。

(五)配合新课标教材的学生教辅图书研究

就教师而言,一套优秀的教辅,能起到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作用。就学生而言,与教材紧密配合的教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

作为辅教学资源之一,狭义的助学读物主要指同步辅导、同步训练类教辅。在教辅出版界,习惯上分别把它们叫做“讲”的教辅与“练”的教辅。教辅策划者常常同时设计一讲一练、相互配合的教辅,人们又把它称做“1+1”的讲练结合的教辅出版模式。从助学读物的本质上讲,就是要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本课题研究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角度,就这几类教辅的编写原则做出分析。

1.同步辅导的设计原则

同步辅导是配合教科书逐课逐单元编写的以解析性内容为主的助学读物,它就像一位无声的教师陪伴在学生身边,为学生耐心、细致地分析和演绎教科书。同步辅导书既可以在课前预习使用,也可以作课后复习使用,还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编写同步辅导书应该体现以下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科书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表达能力;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扩展阅读。

2.同步练习的设计原则

同步练习是配合教科书逐课逐单元编制的训练材料。一般情况下,同步练习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教师也可以将同步练习在一定程度上纳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步练习是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重要阵地,能够最直接地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当然,作为载体,如果没有先进的设计思想,也容易将学生引进“机械训练”的死胡同。立足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同步练习设计应该体现目的性、实践性、启发性、系统性、简约性、趣味性以及正面性。

3.讲练结合的设计原则

讲练结合形式的教辅可以具有同步辅导与同步训练的功能,也可以是综合性的讲解与练习,是近期广为流行的一种助学读物。编写讲练结合辅导书应该针对其使用功能,确定较为灵活的编写设计原则。

篇(4)

“超前集中”:集中教学单词,集中教学语法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超前集中”用一套新的学习策略,有效地去识记词汇,并且不断地进行强化,检测巩固复习可运用通过创设的情境或单词的反复出现来有效地识记单词;也可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等来有效地识记单词。通过集中识词,反复循环检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来达到最佳集中教学法的效果。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集中识词,滚雪球式的反复重复循环,学生一次比一次记得牢,记单词速度一次比一次快。尤其是一些差生在反复循环中,逐步赶上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来越足。集中识词和反复循环的教学法,为学习句型及课文扫清了障碍,能被全体学生所接受,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良性循环,这种有效记单词学习策略为新课标下的单词量增大提供了积极有效的途径。

“整体把握”:我们可以采用简笔画和关键词提示法,把课文变成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使学生理解、复述、背诵课文在讲述故事的情境下完成,使枯燥的课文更情趣化、故事化、情节化。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通过简笔画、设定语境、关键词等提示方式最后达到复述整篇课文的要求。这也正是遵循了新课标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经过整体掌握课文的连贯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如地根据简笔画、关键词或所设定的情景,说出整段意思,完整的句子,这时可适当地进行看图说故事或口头作文的训练,为英语写作做好铺垫,为新课标下的课文仿写、话题作文,做好了铺垫。

“强化训练”: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药整体呈现本单元的新学语言知识要点,采用个个击破和反复循环的方法,着重进行语言知识要点的口头训练和阶梯拓展练习。而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知识的传授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新课标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做到的。

“习题精做”: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所学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操练,要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并且要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我们不仅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还要注重拓展和拔高。如书面表达训练,我们要围绕单元目标,通过课上大量口语训练,再进行深入的书面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而这一条还同时让我们从应试化的题海中解脱出来。

“同步扩读”:提倡课外阅读,这也是与新课标理念相一致的。新课程强调语言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动态过程,学生要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课外活动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布鲁姆提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能力、情感前提特征和教学的质。他认为,这三个变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别占50%、25%和25%。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对学习新课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诊断性检测,检测学生学习新课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情感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学习,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训练结构,使得教学过程比较复杂。其它学科,如数学,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单一,要么集中于一个知识点上,要么是互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前一个知识点是后一个的准备,而后一个知识点是前一个的发展,其前提测评集中进行比较好。

小学语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总是好几个,涉及的训练点多、面广,既有词句段篇训练,还有听说读写训练。训练过程是以课文中心思想为中心的环形训练内容的推进,而在各个阶段又各有所侧重。这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前提测评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往往不可能集中进行。因此,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前提测评,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能集中的就集中进行,不能集中的就按教学进程分散安排,做到集中测评与随机测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补偿矫正。

2. 认定目标,要分层认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认定目标对教与学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我们认为认定目标可以按照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1)起动认定,粗知目标。

就是在新课开始前组织认定目标。此时认定目标,学生只能是粗略地感知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起定向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认定过程,激励学生为达标而学的信心,使之心中有数。

(2)同步认定,细知目标。

就是随着新课的进程,适时告诉学生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目标。这是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也可以根据同步进行的反馈活动,调控教学。这时的认定目标,已不是粗略的感知,而是与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的理性认识了。

(3)小结认定,深知目标。

就是在教学结束前,结合教学小结,对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价。这次认定目标,是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的概括,既是对本节课教学的再一次导向,又是对必要的矫正、补救活动的激励。小结认定应该实事求是,不走过常。

3. 导学达标

一要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二要按学科特点构建学科达标模式,分段达标。前一点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讲的。当前小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严重影响了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达标模式,要遵循这样三个要求:

(1)要以目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这主要是:

教育观。目标教学是义务教育的教学新体系。义务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学生观。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有个性差异的人。人的智力存在着差异并呈正态分布,但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能力倾向预示着学习速度,而不是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或复杂程度。

教学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由学生的学适应教师的教,转变到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上来。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教学观的根本变革。

评价观。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只在于给学生评分、划等,而在于为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与学的手段。因而,教学评价重在评过程,不只在于评结果。

质量观。教学质量不再是只看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是主要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促进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就是要看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发展的情况,要看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诸方面的全面达标。

(2)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主要是:

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如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都要经过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两个阶段。再如,学生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达的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

(3)小学语文达标模式宜简不宜繁,要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构成和教材课型的特点,集中概括为几种模式。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学构建为阅读(包括看图学文、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作文(包括说话、写话)和练习(包括写字和基础训练)三类达标模式。

4. 形成测评,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及时矫正补救,调控教学

与前提测评一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形成测评,往往是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某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步进行的。因此,也就根据具体情况做到集中测评和随机测评相结合。

篇(6)

人民教育出版社:

1、高中语文读本。

2、中小学自读课本。

3、高中教材。

4、高中英语阅读训练。

北京教育出版社:

1、暑假作业。

2、新课堂同步训练。

3、健康教育。

4、体育与健康。

5、信息技术课本。

6、心理与健康。

新球出版社:

1、新课标历史。

篇(7)

课程改革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语文课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几年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不仅让我――一位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倍感亲切、惊喜,而且本身亦受益匪浅。新课改,让我感受到语文与时代在同步前进,语文与社会在共同发展,语文与人的素质在同步飞跃与提高。

一、新课改的课堂很精彩

课堂精彩在于学生体验的生成与灵性的彰显。新课改让教师找准了师生的定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我们教师引领学生做快乐的学习主人,引领学生乐于倾听、乐于表述与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好习惯。新课改的课堂看不到“一人言”的专制场面,看到的是平等、和协、轻松、自在的交流与探讨;新课改的课堂看不到学生背着沉重的分析枷锁,感受到的是快乐、积极、主动、有效地阅读与思考;新课改的课堂再也看不到,孩子们为了一个问题而冥思苦想,教师辛苦的千方百计的启发,代替的是孩子们的书声朗朗与真情涌动。那是一种智慧与智慧的交流,那是一种情感与情感的碰撞,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语文的热爱。

二、新课改的教材很精彩

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充满了生活气息,提供了丰富的符合孩子们生活特点的文章。它本身就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局限性,贯通课程内外。不仅使语文课内外联系起来,更与其他学生联系起来。开放的教科书,也给予孩子们不同的思考和思维权力与空间。问题与思考方向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更加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的教材,那斑斓的色彩、充满生命力的插图,那令人回味无穷的文章、名句、词汇,也令我们教者深受熏陶、感染。

北师大教材的主题单元编排特点既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更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更精彩之处是让我们“用教材教”,反对“教教材”。我们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与形式。

主题式的学习,让我们语文教师眼前一亮。每一个主题,都有其独特新的教育目标。新颖的题材,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彰显学生个性、启迪学生智慧与心灵的学习程序,这些才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教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介入,更让语文展示出了它前所未有的魅力,中华文化的精髓由此伸展。

三、新课改的学习方式很精彩

教师力求准确定位,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随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学习主体的地位确立、自主学习、自主读书的落实,独特体验的生成与交流等,都是学生爱学语文、真学语文及个性地学语文体现。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个体化行为,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学习《落花生》时,有的学生认为花生的品质值得学习,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现代社会要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如果都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就没有机会去争取,竞争是我们所面临的一种社会形式。所以,苹果、桃子、石榴这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新课改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很精彩

课改突破了以往的语文学习界线。不仅对语文的基本功有一定的要求和训练,还提供了大量的书目让孩子们去阅读、积累,提供了一定数目的经典诗词文章,让孩子们去诵读。新奇的内容,特别的体验,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搜集整理资料也成了对语文学习的又一特别要求。无论是课前的查阅,还是课后的搜集,都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了许多课内无法完成的知识。而这种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则更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兴奋。许多的课文都有着一定的背景,如五年级的名著单元,若单一的看节选,可能会失去一部分意义,所以课前和课后的查阅、整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才能对文章有更精准的了解,才能更深刻的文章表现的内涵。

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诗文诵读等内容的充实使语文充满了生命力。不仅让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更大层次上提高了学习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充实了以往语文学习的缺憾。新课改中的语文课更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更有活力。

五、新课改的评价更精彩

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的多维的赏识、激励性评价和学生赏识、建议性评价成了课堂一个亮点。课堂上,学生站起来了,老师走下去了;学生活跃起来了,老师忙起来了;学生说得多了,老师说得少了;学生学得快乐了,老师教得轻松了。每一句尊重而温馨的评语,都温暖着师生的心灵。特别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比老师的评价更客观、更真实,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自评能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六、和新课改一起成长的孩子们最精彩

课改中,孩子们自主的追求,积极的态度,专注的神情,激烈的争辩,温馨的合作,奇异的思维,超凡的想像,精彩的作品,丰富的语言,奇特的创意,不停的探索,成功的喜悦……每一样都成是我们课改中亮丽的风景线。那是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爱与追求。

在课程改革中,老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积极、思变求变、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为把新课程理念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可谓良苦用心。这也一样精彩。

篇(8)

2005年,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学校。我校达到模式三标准,实现了宽带上网。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最基本的模式,由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资源光盘组成,节约教学成本,使用难度低。光盘有哪些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不同教师适合选用哪些光盘,是发挥光盘作用的关键。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践获得以下认识。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

小班教学的光盘资源是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求,由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专门为农村学校制作的。光盘覆盖了教材中的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单元来制作,覆盖了主题的课堂教学环节,每节课片长大约在25分钟左右。

其运用可以分为:

供教师备课参考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是新课堂的典型示范,教师通过观看小班模拟课堂教学实录,可以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借鉴光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同步课堂教学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的重要作用是用于课堂教学,光盘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完全不需要备课,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光盘创设的情景来组织学生活动,也可以参考光盘中的教学设计,由教师和光盘交替授课,也可以节选使用,补充资源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课程。

学生自学 接受能力强的班级或学生,可以利用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用于学生预习,课后用于学生复习,分层教学的个别指导。

在操作上:

1.可以连续播放,自主学习。光盘教师主导教学,学生利用光盘自主学习,播放时可暂停,教师只作简单解释,适合年长的教师或复习巩固课型。

2.可以间断播放,同步教学。播放光盘时由光盘教师讲解,学生成为光盘中学生的一员,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暂停播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讲解、点拨,对光盘教学补充、延伸,学生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进行评价、指导、反馈,并检查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光盘教学内容。一般采用顺序或节选播放形式,适时进行角色转换,紧扣光盘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光盘辅助教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简称仿真课件,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板块,课件采用菜单模块结构,运用动画实录形式制作,具有简单的交互功能。就语文光盘为例,分为 “课文欣赏、生字学习、课堂练习、展示区”四个板块,其中:

1.课文欣赏板块采用图文结构的形式,配合简单动画。包括配音朗读,用于代替教师进行课文标准化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景欣赏、感情朗读和练习背诵,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

2.生字学习板块包括拼音、字义、组词、笔顺、偏旁、结构、笔画,用于识字教学,提高生字学习兴趣,降低记忆难度,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提高生字学习效率。

3.课堂练习板块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灵活,界面对话友好,并设计有反馈答案,激励化的评价。

4.展示区安排有“小知识”、“文体介绍”、“同步阅读”、“阅读训练”等内容,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资源,锻炼阅读能力。解决了阅读训练素材收集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训练点,补充设计一定训练题型,借助阅读材料,安排学生“听说读写”,进行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利用电视、DVD就能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但教师要读懂课件,依据课件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转贴于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包括“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及说明”等板块,采用菜单模块结构,具有较复杂的交互功能。“教学课件”以多媒体为载体,突出情景创设,提供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构的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及丰富的直观感知材料,解决教师收集教学素材困难的问题。“电子教案及说明”突出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每课时提供相应的电子教案,安排教学流程,对课件使用做了说明。“电子教案及说明”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参考,指导教师备课,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教学观念,确定新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新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新课程教学方法,熟悉电子课件操作流程。观看“电子教案及说明”是使用好光盘的第一步。“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流程清晰,资源丰富,交互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引领教师树立新观念,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堂,掌握新方法,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在教学中:

1.可以把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当成教学设计成品,可以全程使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材料和实践活动,将光盘的教学流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过程。

2.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使用部分视频、音频等光盘素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补充教学资源不足,配合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组合运用。教师在使用素材时,要将光盘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创新运用。

在使用光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1.正确处理光盘技术的应用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能为用光盘而用光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教学评估和检查,针对扩展学生知识等,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然后用教学活动去检查这个目标。

2.要用好光盘,要和新课改结合起来。要关注学生,把自己放到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位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

3.光盘是辅助教学手段,要紧扣教学目标任务进行选择,以教师为主导,创新使用,不要依赖光盘代替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单纯模仿光盘中的孩子们,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鼓励我们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分享知识。

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的加强,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顺应改革,适应形式,把握机遇,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篇(9)

现在的教育急需重建两个关系,即教服务于学,师服务于生。这是由“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拨乱反正,是对课堂的彻底颠覆。

要重视、完善、借助“以学评教”的评价系统。不从学生身上去检验教学效果,不把学生看在眼里,课堂永远不会高效。要让: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渐进梯度化。

要善于利用学,把任务下放给小组组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组长,都有不同的角色体验。

无限放大展示,敢于直面问题。所谓高效,同步开N个窗口,同步展示,及时反馈。老师的作用只是体现在“两头”上,煽风点火,做学情调查,现场做出决策。

不要纠结于教学进度,围绕反馈来做,要做好“学生对子”之间的测评,要把作业量减下来,当堂的问题当堂毕,课外尽量别留作业。

学生不会学是事实――没有培养训练过自学能力学生如何会学,如果纯依赖“喂”,给双“筷子”自然也不会吃。学是核心,案是设计,引导学习的方案就是导学案。导学案就像学步车,能让学生由“学步”到“奔跑”。导学案只是辅助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学生会学。

导学案有四个步骤:第一个是出示目标,这节课学什么,一目了然。学生接到导学案,哪些题会哪些不会,学会不懂的。二是围绕目标制定的学法指导,以前是备教材,现在是备学情,备学法。编导学案就像老妈做饭,她知道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所以做的饭菜可口适宜。建议教师用八成精力来编导学案,把一成的精力放在课堂上。导学案要有重点提示,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不“喂”了,连“筷子”都不给,怎么让学生吃呢?导学案的奥妙在“分层”,在因材施教上,教师下再大功夫都不为过。

第三是学习过程设计,必须设计,必须是自学,展示,反馈。学又分为:独学、对学、群学,一切的好课堂都是这样的流程。利用好黑板,高效课堂神奇就神奇在黑板上,它像超市的货架子,要想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必须多设置黑板,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舞台。成人都爱面子,学生更乐于表现。你让学生展示,他哪怕什么都不会,也会向人请教。无限放大展示,一人一块黑板,我就看你在黑板的展示,不会,抄一遍也是学习。靠讲,永远没希望!要分层教学,给学生具体的学法指导,放大展示,利用好学习小组,互相找问题,老师上课就是看“错号”,研究出现的问题。高效课堂就是学会不会的,围绕问题研究问题。会的不学,都不会也不学,一上课就是处理问题。

第四是研究达标测评问题,描述我所主张的课堂学习。要求学生有“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把圈出来的问题解决掉,你治好你的“胃病”,我治好我的“鼻炎”。你学你的,我学我的,他学他的,各人忙乎自己的事,干吗让一百分的学生还在做基础题?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如何设计学习过程,课堂只有一个任务,“学会不懂的”。未来的想法,课堂变成“一个黑板呈现一个题”,上课学生扎堆,不会哪个扎哪个堆,解决完了自己的问题,再去解决其它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高效!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二、语文课堂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注意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三、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有大量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篇(10)

翻开一次次质量检测试卷可以发现,反复强调的数学概念总有学生模糊不清,多次训练的计算题总是重复出错,平时家庭测试做过多种类型的应用题总是分析不到位……这些问题除了课堂教学、在校作业落实不够外,细细分析,更多的还是家庭作业布置不当造成危害。其表现有以下两种:

1.内容乏味,量大费时。面对一套套《习题集》,学生放学后顾不上玩耍,不敢看电视。吃完饭就得开始做家庭作业,少则一小时,多达三、四个钟头,做完这套做那套,还有家长的作业和补课。大部分学生是无趣应酬,草率完成,根本达不到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2.形式单一,机械重复。面对一本本《同步训练》,学生成了作业机器,填空判断,计算训练,同一模式,同种类型,反反复复,无效应对,达不到强化知识落实,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施有效备课和有效课堂的同时,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有效的家庭作业?实践中,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兴趣,促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充分发挥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所以,我们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多考虑有童趣、感兴趣,与家庭环境、个人实际有关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成为一个乐学者。

二、布置实用性作业,让学生愿做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主动地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能捕捉生活规律、发现数学问题的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而自觉自愿地完成家庭作业。

三、布置探究性家庭作业,让学生想做

上一篇: 股票投资入门与技巧 下一篇: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