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工作理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5 16:21: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应急管理工作理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应急管理工作理念

篇(1)

年初以来,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相关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优势,创新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敢于担当作为,切实履职尽责,积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应对疫情,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

今年年初,结合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对全村符合发展产业的贫困人口进行产业发展意愿调查,3月末向镇政府申报“因户施策”10户18人贝母种植项目。“以奖代补”2户4人发展蓝靛果、红小豆、灰苏子种植项目。紧盯就业扶贫,提升内生动力。

为应对疫情,积极开展就业扶贫工作。村里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了专职护林员2名、河道保洁员1名、村保洁员1名和水管员1民,负责护林防火、村里日常保洁和饮水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按照镇里的统一安排,开发了扶贫特岗,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事防疫消杀等工作。几年来,组织村里剩余劳动力参加招聘会5次,通过微信群和村部LED显示屏招聘信息多38条。

(二)关注民生,完善村里各项建设投入情况。

1、组织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元旦”“春节”“元宵节”慰问活动,为贫困户和农户送上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2、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规范贫困户“五净一规范”和提高贫困户对帮扶责任人的认可度,组织了全体帮扶责任人到贫困户家里为贫困户打扫卫生。

通过帮助贫困户整理房间、清洁厨房、打扫庭院、统一摆放和整理院中闲置物品,宣传健康扶贫、扫黑除恶方面等知识,帮扶干部以实际行动改变贫困户家中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引导贫困户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提升了贫困户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气神,同时,也拉近了帮扶干部和贫困户之间的情感距离。

3、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组织全局机关干部入村换填植树种花土壤300余立方米,植树280棵,栽花苗1500棵,村部门前摆放四箱花卉。镇政府发放新型垃圾箱36个,现已全部替换完成投入使用。

上半年我局出资3.8万余元,为青松村建立文化宣传墙,宣传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

协调78万元村西侧小流域治理项目;117万元村前街道及河堤进行整治都已开始动工,预计10月末竣工。

4、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投入资金1.652万元购买贫困户家饲养鸡59只,豆油59桶,月饼354袋。为贫困人口提高人均收入。

(三)完善扶贫档案

针对县大排查组入村排查出的19条户档案存在的问题。组织工作队员、包保干部、村干部、包村站所深入贫困户家中核对,完善户内档案材料,了解贫困户增收情况,填写扶贫手册,现已全部整改完毕。

(四)“八看四提升”工作情况

按照靖发《2020》15号文件要求,对照“八看四提升”内容,逐项排查,认真整改。目前,在“五净一规范”工作中有个别贫困户存在差距。

(五)“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情况

1、义务教育。全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共31人,建档立卡贫困生义务教育阶段3人,宋承泽、宋承澳、马文卓。雨露计划2人,2015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6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7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8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1人,马文杰;2019年享受雨露计划政策的2人,马文杰、董书鹏。全村没有因贫辍学学生。

2、基本医疗保障。2019年,全村共参合459人,贫困人口参合74人,贫困户参合率达到100%。贫困户家庭均签约了家庭医生,贫困户中慢病患者41人,全部发放了慢病手册。村卫生室面积为60平方米,村医1人,卫生室电脑、药品都很齐全。

3、住房安全保障。2009年以来改造房屋44户,其中贫困户危房改造户2户,分别是张永军、吕云梅,没有村民住在危房内。有7户贫困户住在子女家或亲戚家。

4、安全饮水。我村饮水是是集中供水,水管员是马恩福,水质检测合格,供水量充足,能够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

(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年初以来入户宣传政策8次,主要宣传各级政府出台的涉农惠农以及针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在村部及周边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条幅6条,制作宣传展板8块,宣传文化墙70平。购买米面油等慰问品2.44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对扶贫档案进行再梳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扶贫档案准确无误。

2、计划新安装路灯40盏;部分巷道栅栏1000延长米,使全村达到美化亮化。

3、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各项扶贫政策,激发贫困户的致富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

篇(2)

工作情况

(一)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局党组会议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一项专门议题,对全县商贸流通系统的生产型企业与流通型企业——商场、超市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根据市、县的应急管理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全县商贸流通系统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健全机构。为了使相关领导与科室负责人切实负起责任,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局党组书记、局长钟先良任组长,局党组成员高华萍、罗勇、王利国为副组长,局中层干部为成员。

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建立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快捷、高效的运转机制。

(二)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紧紧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充分借兄弟单位的成功做法,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我局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县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向集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下发了《关于加强集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应急预案,明确了工作措施。

一是积极应对影响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的突发事件。借用去年地震救灾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凸显商务职能,保障了生活必须品市场供应。

二是完善预案体系。在抓紧编制、修订应急预案基础上逐步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使全县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三是明确工作措施。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科室人员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各科室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对商贸流通企业的应急工作及组织和发动群众等具体事项,也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三)加强市场监测,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

1、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市场的监测和调研,对猪肉、食用油、禽类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产量、库存量、消费量、进销渠道、替代产品、价格变化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上报到各级各部门。

2、切实加强调运、调节力度,确保了生活必需品,尤其是以生猪产品为主的副食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3、加强屠宰厂(场)的管理指导。积极组织货源,健全应急调运机制,千方百计做好副食品的调运,满足市场需求。

(四)开展评估分析和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工作能力

一是认真评估分析。对历年商贸流通企业消防演练进行研究,督导企业严格开展夏季灭火消防演练,14个大型商场(超市)和全县63个农贸市场,认真开展了夏季灭火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加强交流和联系。积极组织生产型企业之间、经营型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加强生产型与经营型企业的联系,帮助指导企业开辟进货渠道,加快物流,确保市场供应。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应急管理“四进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双府函〔2008〕206号)精神,强化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工作,尤其对大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所涉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把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二、2012年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上级要求,对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注重各类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应急管理相关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求真务实,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落实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事故发生,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和安全生产同步协调发展。

(二)加快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

篇(3)

1、为了加强一线职工的沟通和联系,春节过后应急服务中心主动走访一线各个分公司的,听取对应急服务中心的意见,将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归纳。应急服务中心逐条进行落实和改进。坚持同各个分公司定期沟通。将获取的可能需要帮助职工及家属的信息,通报给应急服务中心。应急服务中心根据提供信息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主动为需要帮助的职工及家属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2、认真接听每一次电话,做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做好应急服务工作。积极帮助来济就医的职工及家属,提供周到的服务。因为济南作为省会,医疗条件较为先进,很多职工及职工家属来济就医,但是对济南市区的交通情况、医院科室及专家情况、治疗挂号程序情况不熟。致使职工家属多走很多冤枉路、浪费时间,更有被医托欺骗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应急服务中心利用多种渠道掌握尽可能多医院的相关信息,帮助来济就医的职工家属,以求在最短的时候了解相关医院、科室及专家的情况,更好帮助职工家属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挂号就诊。

二、建立食堂标准化管理

在食堂管理工作中,树立“食以安为先”管理思想。重新制定采购流程、制定每日成本核算制度、建立标准化原料投放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流程,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在每周菜单制定上,确保每周菜品不重样,确保不进半成品,都是自已加工,营养搭配合理。面食品种每天确保在5种以上及特色面条,增加粗粮的品种。保证职工餐菜品色、香、味倶全。认真倾听职工和伙委会对职工餐的意见和建议,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树立日清日高的管理思想,不断提高职工的满意度。在宴会餐方面,树立粗菜细做,食不厌精的思想,把普通的食材做到精细,做到色、香、味、形、意、养倶佳。

篇(4)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市委政府、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宣传贯彻作为长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深入抓好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领导责任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局意识形态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组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其他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股室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对突出问题、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民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作出工作安排。(二)强化理论学习教育,明确意识形态新形势一是推进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年初按照市委宣传部部署要求,制定《市应急管理局2020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计划》,坚持每周集中学习1次,将中央、省、市委意识形态工作文件精神作为全局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理论宣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人心,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充分运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市融媒体中心“两大平台”。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抓思想引领的权威平台和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平台,组织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开展线上学习。依托市融媒体中心,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动态变化,牢牢掌握舆情预警、应急处置的主动权主导权,切实提高重大突发事件网上应急防范处置能力,确保网上舆论平稳健康。(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水平。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工作力量,明确分管意识心态工作的领导、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党支部书记及党务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与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二是强化督查检查。结合党风廉政制度督查工作,组织党务干部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主,并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四)整改落实,务求实效按照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和省州委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清单,党组认真研究分析问题成因,举一反三,结合工作实际,康应急〔2019〕22号《市应急管理局党组关于省委第九巡视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情况整改报告》切实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并将继续抓好落实,力求整改取得实效。

二、存在的不足及下步工作

上半年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以干代学,以忙挤学,不能持之以恒,理论联系实际有差距;二是工作抓得不到位,工作上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工作安排部署多,督办检查少,工作力度不够;三是缺乏深入调研的精神,对一些难点问题解决办法少,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工作报告、纪律报告、干部考核;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把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篇(5)

1、明确制定集团年度计划、全面合理工作布局、层层分解落实;

2、用业务流程体系进行工作规范、过程跟踪、督导培训与工作调整;

3、用进度管理表单进行执行力、效率和目标管控;

4、用质量管控体系进行工作质量管理、客户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与经营思路调控;

5、核心团队建设,加强职业规划、建立晋升机制;

6、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养与能力 ;

7、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团队向心力、凝聚力培育和团队满意度与信任度提升;

8、明确各岗位责、权、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二、目标分解:

(一)六月份目标:

1、协助人力资源部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

2、跟踪新流程的实施进展;

3、加强与赛普咨询公司的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建立计划管理体系;

(二)第三季度目标:

1、根据上半年集团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绩效指标评估,修订各部门经营指标的考评值,使其与公司整体经营保持同步。同时将不合理、不可控的现象进行修订;

2、对公司在开发项目进行项目里程碑节点制定,与赛普沟通,建立固定模版;

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格式 工作计划写作 周工作计划 月工作计划 季度工作计划

3、按计划推进《组织管理手册》、《组织权责管理手册》的实施,并对各部门推行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

4、在制度建设与流程优化方面,对跨部门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争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解决流程中存在的交叉、盲区等问题;

5、提升公司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强化监督功能;

6、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管理为原则,建立起符合公司实际需求的网络安全架构体系。保障erp系统与未来oa系统的数据安全与资源共享。

(三)第四季度目标:

1、10月份开始协助财务管理中心进行集团资源盘点,包括对行政管理费用、各分公司运营费用等进行盘点、评估;

2、构建制定运营中心年度经营管理预算方案;

3、完成集团公司XX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

4、组织制定集团公司XX年整体发展规划;

5、依据XX年各分公司绩效指标、财务成本核算,组织各分公司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

篇(6)

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的有效输出,它包括组织绩效和成员绩效,组织绩效是建立在成员绩效实现的基础之上的,成员绩效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从组织绩效中分解出来的。绩效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作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在这个体系运行中,组织管理者及其成员要全部参与进来,管理和被管理者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绩效管理目标的基本内容,然后在持续沟通的前提下,为帮助被管理者清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并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绩效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先进的手段,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的体系,它不仅强调工作结果,而且重视目标的达成过程,其核心是沟通和反馈。因为作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排除工作障碍和共同提高绩效,是管理与被管理者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的,它意味着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和反馈,它是双方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可以激励、引导、帮助组织成员端正态度、提高能力、改进绩效。

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的特点符合学生工作的发展要求。在学生工作中融入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构建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并使之合理运作,必将进一步理顺学生工作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者的工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推进学生工作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构建学生工作绩效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遵循着这个流程我们不难构建出学生工作的绩效管理体系。

1.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键步骤,是以组织目标为基础的目标分解过程。在进行目标分解时,首先将学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分解,按组织结构分别落实到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学生会等岗位上,然后再对各个岗位进行相应的工作分析,之后由各岗位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和他们一起就本岗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进行讨论,通过协商的方式清楚地规划在每个绩效周期内每个岗位和成员的具体工作或学习任务,使他们清晰地把握各自的工作责任与目标,这就是绩效目标确定环节(图2所示是从学生工作组织结构上建构的绩效目标体系链)。绩效目标确立后,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让执行这些绩效目标的学生明白在他们完成这些目标之后能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同时学生工作干部也必须明白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过程中希望得到什么,如此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工作期望为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再对工作期望的达成程度和效果进行赋值,也就确定了用来监控和评价绩效的衡量标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确定绩效目标及衡量标准时,不能过分地强调量化考核,也不能过分地强调定性考核,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的原则,对动态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定量考核,对静态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定性评价。建立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才会得到组织成员的大力支持并因受到激励而努力学习和工作。

2.绩效实施。绩效计划的制订只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个开端,落实绩效计划最重要的是如何激励、支持和帮助执行者完成绩效目标。首先要进行绩效指导与监督,包括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对辅导员、辅导员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通过辅导使每个目标的执行者都清楚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学习任务、要达到的程度以及将从中得到的收获,以期达成执行者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并积极努力地工作和学习的目的。在接受监督和指导的过程中,辅导员或学生可以及时反馈绩效期间发现的问题,并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排除影响绩效的障碍,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绩效,上述过程就是持续的绩效沟通的过程。然后在绩效沟通过程中,对执行者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追踪收集并加以整理和及时反馈,使执行人清楚自己每一阶段的成绩及努力方向,让他们在备受尊重、平等亲切的氛围里开心地工作和学习。

3.绩效考评。绩效考评就是对绩效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对照计划目标进行考核评价,并作出达成程度判断的过程。针对学生工作的特点,学生工作的绩效考评可以以学期和学年为周期分别进行学期考评和学年考评。按照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和要求,首先由学生对自己的绩效效果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班级的绩效考评小组进行绩效评价,再由所在的年级或学生工作办公室给予评审,辅导员的绩效考评由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评价。学生的考评结果由学生自评、班级考评、学院评价三方共同组成,计算时分别赋予相应的比例权重,以求考核的全面、公平、公正。考评结束仍然有必要进行及时的反馈,绩效结果的反馈既要反馈需要改进的方面,也要反馈表现良好的方面,被考评者也可以在接受反馈的同时提出自己在完成绩效目标时遇到的困难并请求帮助和指导,以达成绩效的全面改进。

4.绩效激励。就学生工作而言,不能像企业一样为了激励员工提升绩效,而把绩效考评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挂钩。但是要抓住影响人的情绪、积极性和能力发挥等方面的主要因素,把能够体现对其综合表现、学习和工作成绩、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绩效考评的结果运用于他们的评优、推优、提干、升学、就业等关系其个人发展的工作中来,必然会增强被考评者的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驱动力,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结论与展望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沟通,绩效管理的功能是考核、激励、引导和帮助,这无疑是学生工作最适宜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之一,所以将绩效管理理念应用到学生工作中是能够成功的,是可取的。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手段,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与时俱进地调整管理机制,紧跟时展的步伐使学生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工具,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帮助学生达成自己的目标,创造更高的绩效,并成为自身发展和成长的持续的动力源泉,这种“双赢”的管理模式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学生工作中形成绩效管理的有效系统,更好地调动学生工作和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能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绩效管理理念不是哪个企业的专利,也不是哪个行业的专利,它适合于学生管理工作,也适合于教学管理工作,更适合于大学的管理。引入绩效管理理念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的、完整的闭环系统,它可以推动大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它可以提升整体的竞争力,所以我们要把怎样在学生工作中发展和应用绩效管理理念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持续不断地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戴玉纯.基于战略的大学绩效管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2]孟影,曲立.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7(12).

[3]侯坤.绩效管理制度设计[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135-02

“终身教育”是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尔・朗格朗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所著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最早提出并较充分叙述的概念。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推广,终身教育理论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终身教育的实践活动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终身教育,深入研究、大力宣传、普及终身教育观念,对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时时是学习之机、事事是学习内容的环境,实现学习化社会,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跻身发达国家之林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终身教育”理论是对传统“终结教育”思想的否定。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从教育体制到教学内容,均沿袭着传统教育的一次性特征,坚持着“教育一次,管用一生”的教育理念,随着知识与技术的陈旧周期明显缩短,一次性教育便受用终身的观念已成为历史。

一、终身教育观的形成动因

终身教育思想着眼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关注人的发展,积极提倡人活出生命的意义。终身教育注重个体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因而分析研究成人学习的动因对理解终身教育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尤为关键和必要的。

1.知识与技术的陈旧周期明显缩短是成人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动因。二战后,由于一大批先进军用技术相继转入民用领域,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科学、新材料科学、空间与海洋科学、环境保护科学等主要内容的一大批新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世界范围内新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几乎每十年或十几年就改写一次人类社会的文明史。相应的知识与技术更新速度加快,陈旧周期明显缩短。这样的变革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只要充分运用与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就不得不学习。一方面,由于高新科技与知识的运用,从业成人原先的知识与技能已经过时、陈旧,将直接影响工作,因而必须参与各种培训、学习,尽快学会、掌握职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以适应职业领域要求;另一方面,非从业成人也是如此。高新科技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即使不在职业领域也无法回避新科技、新知识的影响。在当今的时代,不学习的人无法适应现代文明,对此感悟较早的人已经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了。

2.职业的不稳定是成人终身学习的生存动因。职业的不稳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与动荡之中,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深,这些都必然深刻地影响乃至制导着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职业界,导致社会分工和职业岗位的调整与重组日益频繁,进而引起职业的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成年人必然时常面对失业、下岗的情形,必然时常承受职业波动的压力。现实生活使人们懂得,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要使自己在职业变化与竞争之中处于有利地位,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力,唯一可靠和稳定的方法就是不断地、主动地学习,完善与提高自己。

3.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是成人终身学习的奋斗动因。追求高质量生活是现代人的普遍倾向,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质量两方面。首先从社会生活质量来看,生存环境直接影响生活质量。人类在创造伟大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为人类自身种下苦果。例如,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为特征的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以大气污染、水污染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在大都市很难呼吸到新鲜空气,而且噪声污染严重,有些国家与地区甚至连清洁的饮用水都成了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面对现实,尽快学习和接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尤其要学习生态理论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从个人生活质量来看,要学习先进、文明的生活技能与知识,学习膳食营养学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紧密相关,必须不断学习这些方面的新知识、技能、观念。

二、树立和普及终身教育观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使接受继续教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终身学习观念的普及,将对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终身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学习化社会的形成,为继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已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事情,而是伴随人的一生。任何人从小到老都将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能力,变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着全新的市场规则,必须树立与之对应的管理和经营理念,运用相应的方法和技能积极应对。竞争的加剧,将使人自觉地重视继续教育,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国民的继续教育意识必将逐渐从被动走向主动,最终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继续教育的需要将变为人们的一种内在需求。人们将终身接受教育,这一巨大需求为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终身学习观念的确立将使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范围更广,规模更大。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逐步扩大、终身教育观念的确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主体将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向社会领域延伸。因此,需要社会提供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随着跨国银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不断增多,继续教育的对象也将趋于全球化,规模将不断扩大,并最终超过基础教育的规模,这一趋势必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3.产生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模式。终身教育观念下的学习化社会,要求继续教育走完全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之路,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特殊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教育将挑战班级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工作、生活的需求来进行教学,按需施教,个别化教学、即时教育等模式的教育和培训将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

综上所述,要大力倡导各类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全民的终身教育意识,并使其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21世纪是我国继往开来、经济腾飞的大好时机,面对机遇,我们应积极迎接新的挑战,用切身的努力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努力开创继续教育的新局面。

篇(8)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指的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将学生与教师当作管理对象,也将他们当成管理主体,因此只有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并使其参与到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来,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教学管理工作。

一、传统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管理模式陈旧落后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已经制定出了整套管理方法与原则,教学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这些方法与原则来开展管理工作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与教师都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细则行事,不能有半点逾越,这不仅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严重影响了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教学质量是由学校领导直接决定的,并且评价标准都是由学校领导自行制定,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领导个人喜好的影响,因此教师为了获取较高的教学评价,便完全依照学校领导制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无法得到重视,因此教学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在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下,即使教师想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也必须由自己全权承担创新后的后果,即使创新成功也不会得到额外的奖励,但是一旦创新失败,必定会受到惩罚。出于以上种种原因,教师宁愿按照学校领导制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不愿冒险进行创新。

(二)唯成绩论学生好坏

近年来,小学生减负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但是根据减负成果来看,已经呈现出越减越重的趋势。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开展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同样需要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为了能够进入一所好的中学,小学生必须每天徜徉于书海中。另外,在家长与教师身边无时不刻的弥漫着一种“以成绩论学生好坏”的氛围,因此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因此,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下,不仅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遇到了阻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课堂行为与课后行为都被严格限制,一旦学生的表现不符合学校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就会马上被老师制止,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的违规行为,也会受到学校严厉的批评。因此,在这种教学思想下,家长与教师都在最大程度上向学生灌输成绩最重要的理念,学生的所有个性发展都必须绝对服从于成绩的发展,家长也总以“别人家的孩子”给自家孩子施加压力,长此以往,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以及抵触的心理,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十分不利。出于以上原因,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显得更加重要,通过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能够更好地将学生、教师与管理者统一起来。

二、小学教学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

(一)学校领导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

在我国效果教学体系中,学校领导普遍严重缺乏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学校领导习惯于扮演教学管理过程中命令者与控制者的角色,特别是在某些学校中存在领导决定一切的现象。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领导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改变他们自身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使其真正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他们应该站在学生与教师的角度,观察他们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以人为本的制度,而不是由自己随意制定学校制度。首先,学校领导应该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他们可以偶尔充当兼职老师,亲自体验实际的课堂过程是怎样的状况,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教师与领导之间的距离,消除长期以来存在于领导层与教师之间的上下级距离感,使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够一起探讨教学的改进方法,共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其次,学校领导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解教师的真实需求,使教师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充分体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并给予教师鼓励,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调整,促进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同步发展。

(二)学校教师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执行者与参与者,他们一方面代表学校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他们也代表学生将他们的相关诉求反映给学校,教师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充当着桥梁的作用,因此他们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重点在于以学生为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学校要对教师实行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的制度,通过采用多劳多得、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学校还要创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师考评环境,以此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的职业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校要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培养,并在最大程度上完善听课制度,让教师能够慢慢获得成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真聆听学生的诉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解决当前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努力,以此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篇(9)

1.信息化建设在老年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老年工作信息化建设绝不仅仅意味着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充分利用,不是简单地添置几台上网的电脑,不是做几个网站一挂了事,也绝非是仅仅构建几个老年工作网站供老年人浏览。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基层老年部门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利用仅限浏览网站、收发一些网络通知和帖子、存储一些资料,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老年工作服务企业大局的需要,另一方面,能把握中老年人的脉搏和发展动向,更好地服务和凝聚广大中老年人的需要。

1.1信息化能提高老年工作的效率

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使上传下达更加迅速;另一方面,可以简化老年组织机构的运作环节和程序,大大提高老年工作的效率,促进老年工作的全面提升。

1.2信息化实现了资源共享,拓宽老年工作的渠道

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它所特有的等时共享性、信息可复制性及适时传输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扩大宣传的影响面和工作的覆盖面;其次网络带来的机遇很多,点多、面广,需要各级老年部门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抓住机遇、寻求突破。

2.老年部门信息化技术运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和提高

各级老年组织对信息化在老年工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工作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够,老年工作者们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深度、高层次的见解,对加快推进信息化的紧迫感不强。

2.2信息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发展不平衡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和时间作为保证,更需要智力和技术源源不断的支撑。目前,油田涵盖全系统的信息网络通道尚不完备,老年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还有待加强,各级老年组织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重硬轻软”、“重建轻管”的现象,部分基层单位网站长时间闲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老年工作信息化进程。

2.3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

目前我们各级老年组织对网络资源的挖掘程度还不够深,尤其是互动程度欠缺、信息资源共享开发不足,综合利用程度较低,服务中老年人方面仍存在空白,信息化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老年组织的网上阵地较为薄弱。

3.胜利油田老年工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3.1利用网站的互动功能,拓宽中老年人沟通渠道

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自建、共建、依托、挂靠等多种灵活工作方式搞活自己的老年网站;利用网络的匿名优势和互动功能,把老年网站打造成为“一个自由沟通的平台”,使之成为联结老年组织和中老年人之间的一座桥梁和纽带;加强各级老年组织信息化建设的研讨和交流,量化评估考核制度,增强各级老年组织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3.2利用信息技术为中老年人服务,扩大工作覆盖面

首先要加强培训,建立系统。要使网站建设得到较多的关注,建立老年宣传小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在各级老年组织中发挥老年人的文学特长,优选老年宣传通讯员,建立完善的胜利老年宣传系统。二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各级老年部门要在中老年人群中广泛宣传,让更多的中老年人了解网站、登录网站、关注网站,积极参与到信息平台的维护和建设中来。三要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充分利用平台,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增强信息的时效性,拓展信息来源渠道。四要建立合理高效的网站运营机制,制定网站推广计划,增强其趣味性和娱乐性,吸引更多的中老年人。

3.3重视实施信息化培训工程,实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享

提高信息化建设工作者的自身计算机水平,做好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知识的培训,以满足日后数据更新和网络维护的需要。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领导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指导性;基层老年工作者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中老年人通过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3.4突出“夕阳红”特色,占领老年网络文化阵地

完善固定栏目信息,集中体现老年基础工作,将有关制度、文件全部上网,并做好信息浏览授权工作。开办特色栏目,在栏目设置、功能模块、内容侧重、表现形式上都突出鲜明的老年人特色,体现老年人的文化性、知识性、服务性。充分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开展一些活动。如:举办网上摄影书画作品创作大赛,开设网上老年大学等现代远程教育,把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网络文化活动,打造胜利油田老年人自己的网络品牌。

篇(10)

1.1部分领导重视不够,应急预案不健全。一些地方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环境应急概念模糊,对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基层环境应急预案缺乏操作性,甚至在预案编制上有部分地区存在部门抄政府、企业抄部门、下级抄上级的现象。个别地方还存在应急预案未能及时修订完善、预案与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对应急物资储备和灾害状况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等问题。同时,基层很多群众防灾知识匮乏,应急、应变、防灾能力低下,导致在灾害来临之际不知所措。这些问题必然给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1.2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任务不明确。环境应急与监察任务不明确,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理念得不到落实,一些地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有事一拥而上,平时无人负责”的现象。环境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上下信息不共享。《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环境应急机构必须独立。但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地方落实并不理想,有些地方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把环境应急机构当做政府的“救火队”、“消防员”,与国家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缺乏上下联动,缺乏信任与沟通,缺乏信息共享。

1.3应急队伍建设滞后,应急应对能力不足。环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要求基层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作为,并要处置妥当。一旦不能妥善处置,往往会出现公众恐慌的局面,导致环境污染事态进一步恶化。目前,基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应急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地方无应急指挥机构、无应急专业人才、无应急专项资金、无应急专项技能,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严重不足,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基层的应急救援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救援需要。

2.推进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2.1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目前,基层环境应急工作机制还不健全,内部未形成有效机制,对外联动机制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因此,要结合实际,以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促进地方环境应急机构的建设。针对本地区的主要环境风险类别,做好风险源的识别、监控、管理工作。基层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环境隐患排查力度,积极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工作。

2.2固本强基,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网络、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推进环境应急网络建设,积极与国家环境应急机构在软件上对接,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准确判断,便于协同指挥。高度重视基层环境应急部门标准化建设,自上而下地完善环境应急装备配置,配备完善的应急监测和人员防护装备,为处理好突发环境事件打下坚实基础。针对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参与部门及职责分工,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突出重点核心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演练活动。

2.3厉兵秣马,建好3支队伍,努力提高基层应急应对能力。突发环境事件能否妥善处理,取决于基层环境应急机构是否具备3支队伍:一支综合素质强的管理队伍、一支年富力强的救援处置队伍、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演练完善预案,增强基层环境应急准备工作的针对性。要做好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经常性地开展以“减灾”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通过新闻媒体,将防灾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2.4对症下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我国的公共应急管理体制建构于全能政府的理念之下,全能政府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政府确实应该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主导作用不是全部作用。政府在公共应急管理中应充分保障、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这样可降低政府公共应急管理的成本,提高公共应急管理的效率。另外,民间组织调集社会资源的能力、动员志愿者的能力、内部管理运作能力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高。

2.5要力争做到“五个第一”。第一时间报告,说清风险源和影响范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事故蔓延;第一时间开展监测,有效降低事件成本;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信息,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度。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调查,积极做好风险评估及处置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由于事发突然、现场复杂、人员混杂,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现场破坏和证据丢失,给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第一时间组织展开调查,积极做好环境风险评估及处置,有利于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弄清污染源和污染因子,为政府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保留企业的违法证据,为事后责任认定提供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贾志刚.安徽省环境监察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2]王国强,基层环境执法检查工作如何寻求突破[J].环境保护,2008,17(2):234.

[3]杨士荣.山西省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世界环境,2009(1):36-37。

上一篇: 公司企业的优势 下一篇: 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