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评语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4 12:09: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一学生评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一学生评语

篇(1)

徐闻天 同学忘了带文具,你会抢先借他;自己犯了错误,你会勇于承认;文体活动,你踊跃参加;课堂上的疑难问题,有时会被你一语点破。老师还清楚记得你那一双紧盯着司令台上领奖同学所流露出的渴盼的目光。其实,你是一位力求上进的好孩子,你的书写和默字不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吗?如果你更能学会控制自己,抓紧时间,少玩点,多点恒心,那么,你的学习成绩会比别人更出色,愿你成为时间的主人。

桑连杰 赛场上,你奋力拼博,是班级和学校的骄傲,你总是用优异的体育成绩向老师和同学们报喜,在课堂上,你琅琅的读书声和积极的发言总是让老师感到欣慰,其实你有聪明的头脑,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如果上课更专心,字能始终如一漂漂亮亮的,在宿舍能更守纪,你一定会更棒!只要你在学习上也有在运动场上的那种坚强意志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看到一个更加出色的桑连杰。

张文宇 古往今来,大凡出名的人哪一个不是跟“勤”字有关,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天才出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你身上最大的毛病是什么?你一定知道吧。它使你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使你染上了许多坏习气,使你丧气了斗志。其实,你是很聪明、很有灵气的。你不会忘记吧,你一旦认真,事儿会做得多么出色呀。你的好朋友都在进步呢。孩子,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去打败你的“天敌”吧!到时,你一定会让大家赞不绝口!

钱孙广 你尊师守纪,劳动起劲,与同学们友好相处。在学习上,经过后半学期的努力,有了较大的进步,比如书写、写作等方面,但还要奋起直追。你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不断地改进,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张老师相信你只要专注于学业,勤奋踏实,博览群书,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会有更多更巨大的收获!

丁玲杰 你是个活泼大方、机灵好进的孩子。你待人真诚热情,乐于助人,脸上总挂着和善的微笑,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赛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斗志激励着每一位同学。学习上你也毫不松懈,总是争着发言,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背书你也总是名列前茅,张老师为有你这样的一个学生而倍感自豪。但你有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粗心常会与你为伴,希你各方面严于律己,在班中树立威信,那么你的用武之地会更宽广!

詹程 你忠厚善良,热爱劳动,总是抢着干重活累活。在生活上你艰苦朴素,不讲究吃穿。你积极参加冬季长跑训练,肯吃苦,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学习上,你听讲专心,总是抢着发言,你能花功夫,默写的成绩有提高。就你的潜力而言,你完全可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老师希望你要在学习和纪律上主动向先进学习,要结交益友。尤其要多读书充实自己,知识是你永远的朋友。只要你继续努力,不放弃,一定会非常出色。

篇(2)

1.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评价等学习活动的,从而使英语课堂呈现出了灵性生成性和丰富性。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现状、能力、兴趣、动机、归因倾向、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习动力进行自我分析、合理判断:对学习策略如:学习计划、时间安排、资料利用、习惯养成等是否合理;对学习能力如:感知、阅读、记忆、思维、表达、调控、搜集资料等能力进行评价。

2.3把握好他人与自我的比较分寸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在他人与自我的比较中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自觉完善自己。例如: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会有意识地对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勤奋、参与状态等从方法、角度、观点、依据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他人在哪些方面比自己讲得透、站得高、看得远,自己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要把握分寸,实现自我。

2.4合理确定学习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和任务的要求,定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使“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明确的目标,以便于目标的实现。

2.5注重过程总结

在学习活动中,要养成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的习惯。如:经常通过检查自己的作业,分析自己在听课、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的表现,回顾学习过程,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评价自己。

2.6建立W习档案

在英语教学中,我督促学生将自己的作业、试卷、课堂反思、做过的其他资料等累积起来,建立学习档案:收集错题,复习时自我更正,总结经验,避免同样的或类似的错误再犯。满意程度、期望、潜能、方法、分析、综合等方面认真加以思索,反思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倡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要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和个人创新,合理地把学生自评引向积极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评价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2.要注重指导。使学生重视自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自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对自评行之有法,行之有效。

2.1教师为学生自评树立榜样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活动是培养学生自评和自控能力的基础。故,师评应为学生自评树立榜样。如:教师对英语课文的评析、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评价、对学生个体表现的评价等,应做到客观,科学、全面、准确、有条理;言简意骇、重点突出,使学生从评价方法、角度、依据、观点、语言等方面都学有所获。

2.2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自评内容

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自评的主要内容有:自己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23-0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际交流也随之不断增多,培养小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尤其是提高听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语言学家弗里斯(CoCoFries )曾经说过:"小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亚历山大(LoGoAlexander)也指出:"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小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与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听力训练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然而,我国小学生目前的听力水平,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去甚远。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小学生的听力水平该如何提高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之见。

1.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有效的听力训练

1.1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全面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 四项技能所要的教学材料,如果,仅仅按照教材所提供的听力材料,不一定能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要,比如,初一的部分听力材料无疑在语速,还是在教学要求,乃至题型上,远远高于普通小学生的水平。

英语教学过程包括两个转换:

1)把自然语言的运用事实转化为知识,以教材的形式固定下来。

2)把教材所承载的知识转换为言语行为,使之成为交际中的言语。

作为英语教师就应该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使之适合自己的课型, 以及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该对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无论是听力,还是对话,阅读材料,要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理,使之成为适合我们小学生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各项技能的教学内容。

1.2合理利用好每单元的听力材料。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是一套以功能意念为核心的侧重交际的教材。作为配套教材的内容,它同时安排有每单元的听力训练,功能意念项目与该单元一致,有利小学生理解所听的材料。

1.3以听导入对话.根据英国语言学家亚历山大(L.G.Alexander)的教学原则:"没听过的不说;没说过的不读;没读过的不写。

(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处理对话教学时,我们常采用以听导入的方法。首先我们以设问导入对话,要求小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并找出答案。然后再细听对话,并用提问方式了解小学生的理解程度。

2.创设听的语境,培养听的习惯

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外语的最佳途径就是使学习者置身于外语环境中,自然接受所学语言的熏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来组织教学,用标准的语音语调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时,以英语为主,以母语为辅,尽可能的借助动作、神态、表情,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工具来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较纯正的英语氛围。此外,还可以在班级中设立英语角,学生和老师在英语角里自由地交流,既培养了听力又锻炼了口语。

其次,在每节英语课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学生在上英语课时往往忽略了语音语调、音准等听的基本要素,往往没有耐心去听。因此,在听教师发音时,就要求学生也边听发音边看教师的口型,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也可以尝试做一些有关"听——模仿"的游戏。在听录音时,要求学生边听边积极模仿其语音语调,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听的过程中出现厌烦情绪时应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耐心仔细地听。

3.重视培养小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

小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是通过不断训练获得的。听力训练应具有一定的长期性,计划性,针对性。教师也应该对小学生进行一些听力技巧的训练。听力技巧训练是提高小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教师应培养小学生掌握听力理解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听力材料,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练习,使小学生逐步提高听的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教会小学生如下技巧。

3.1抓住主要信息。教师可在小学生听音前,给小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使小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这适用于日常教学中。坚持训练,使小学生学会归纳、抓主要信息,排除次要信息。

3.2捕捉信息。教师应教会小学生听音前掠读捕捉信息,即要快速浏览问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听的效果。

3.3边听边记。听对话或短文时,要记下文中出现的人名、事件、地点、数据等信息。可以用记单词首字母、阿拉伯数字或作一些记号的方式来记。

3.4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注意听好开头部分,特别是听懂第一句。第一句往往是主题句。中心思想是作者给出的重要的信息,一旦抓住了,对全文就有了大概的了解。

3.5抓住关键词语。听音时要联系上下文全面理解和把握讲话人的思路,捕捉其中关键词语,理解全句,抓住中心,理解全文,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个单词上。

3.6学会猜测。当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或出现生词时,要求小学生通过上下文学会猜测,通过语流去理解所听的内容。

小学生一旦掌握听力技巧,听力水平提高更快。

篇(4)

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其中"听"和"读"是输入信息,"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说写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能体现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可见,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对写作充满畏难情绪,习作质量较低,在考试中更难得到高分。作为中学英语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想尽一切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本人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背诵范文。英语写作一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公文写作。老师经过筛选,找出每种文体、题材各两三篇文章(同时给学生提供中文说明或图表),要求学生背诵,并限时检查。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第二,听写练习。听写练习,一般可在每一单元教完之后进行。听写的内容包括单词、固定词组以及含有本单元重点语法的句子。单词、词组书写正确是句子正确的前提和保证。听写课文上的句子,要体现各种时态、语态以及句型,这有助于学生仿照句型,编出自己的语句。这是英语写作的基石。

第三,默写练习。这一练习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段落篇章,然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课文上的英语语言,都是经过专家审订的,具有权威性,精确性,有利于学生模仿写作,也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每周在教学完一课或一单元之后,留出一点时间,限时让学生默写一段或几段不等。这也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第四,单词、词组及固定句型造句。这一练习是写的一种有效的好方法。一般讲到重点单词、词组或句型,老师们也喜欢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造句。对于在Checkpoint里面的Useful expressions,让学生采用造句形式,效果更佳。这不仅能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老师检查学生对本单元重点单词、词组及句型的掌握程度。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长期坚持。

第五,英汉互译。这是一种传统练习。采用汉英互译练习形式,对练习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它具有方法灵活,操作简便的特点。学生可以在不经意间学习英语表达的方法。

第六,句型转换,变通表达。在练习题中一般没有这样单纯的句型转换、同近义或反意词转换练习,不至于 "把自己绑在一棵树上"。也就是说,当这种方式表达不出来或不完整,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如我们忘了句型"I went to school on foot this morning",可用"I walked to school this morning"这一表达方式,这就使学生写作时能够更多地变通表达,以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诚然,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指导写作必须坚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课本到课外,从慢到快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持之以恒,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觉得提高写作我们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英语写作技能的培养

1.1 抓基础多动。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于是开学伊始,就应该让学生从字母开始,逐词逐句临摹字帖,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反复多练,练好一手漂亮的英文字。

篇(5)

1 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

阿勒泰在新疆地区具有分布广泛的天然生态屏障,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全地区草原总面积为1.48亿亩,占全地区土地面积的83.4%,可利用的草原资源为1.08亿亩。地区的草原广泛分布于阿勒泰山南坡至准噶尔盆地北缘之间,在阿勒泰的低山脉处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大小不规则的断线盆地,其地势环境属于北边较高,南边较低。阿勒泰由于生态环境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草地类型,据统计共有10个草地类,全区植物种约1500-1600余种,占整个新疆植物种类的60%-70%左右。阿勒泰是属于性寒温带气候区域,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候四季分明。

2 分析养畜与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区的环境不同,阿勒泰的气候时常出现干旱现象,其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再加上农牧民的超载过牧,导致草原资源出现了严重退化现象,虽然阿勒泰的草原面积分布非常广泛,但在近几年随着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草原生态环境已不复往日生机,草原的过度放牧和过度踩踏导致草原土壤结构被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加速了草原的生长退化现象。在周边的农业生产区域,一直以耕种的方式来创造资源,但其耕种过程中忽视了阿勒泰的气候和环境等因素,导致大量耕种的资源与收获不成正比,开垦的种植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植被,也使其农作物的产量降低了,很多农牧民在放牧时遇到了干旱、雪灾等自然灾害时很少会有储存饲料的习惯,因此在遇到这些自然灾害时就没有资源来作填补。

2.2 畜牧生产不合理

很多牧民还在使用以生活需求来决定出栏多少,以畜群来衡量其家庭经济状况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来畜牧,很少有牧民会采用储备饲料的方式来进行饲养畜群,牧民在畜牧生产上常常只关注畜牧的数量,忽视了畜牧的质量问题,由于草原草群生长速度较慢,其畜牧的出栏时间通常是在草原植被生长的旺盛时期,其草原资源季节性强,若在此时出现了该出栏的动物没有出栏那么畜牧数量的持续增加会导致草原出现超负荷现象,还会导致草原被大量牧群踩踏,导致草原的生长状况与畜牧数量不成正比。

2.3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根据阿勒泰的气候特点来看,阿勒泰的春季气温平均是在0℃~15℃之间,夏季是在20℃以上,秋季气温平均是在19℃~0℃之间,冬季平均小于0℃,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阿勒泰的气温四季分明,其夏季非常炎热,冬季异常严寒,在四季中由于阿勒泰的地理位置非常复杂,其常常发生雪灾、冰冻灾害、虫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在当地很多畜牧产业常常忽视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很少有产业在养畜牧时会预先准备好渡过灾难时期的饲料,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2.4 畜牧出栏季节性强

现代畜牧大多都是采用自然放牧的饲养模式,由于草原植物的生长期限分季节性,草原的生长期又非常短暂,当畜牧出栏集中在草原生长旺盛时期时不仅会导致畜产业的市场性差的现象,也会造成饲料的存贮负担。

综合以上现象,面对草原的种种危机、农民收入低下等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针对这些现象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办法,实现真正的科学养畜,保护草原生态平衡。

3 科学养畜与草原生态平衡的保护对策

3.1 种植饲草料

牧民在面对草原大量流失的现象时可自行进行产草行动,减少耕地行为,减少因水土流失带来的植被破坏现象,牧民可在农业产区中提倡鼓励其他牧民减少耕地行为,以种植草地、饲料、玉米等优质的高产量饲料为产业种植核心,并对饲料产业严格管理,使其饲料有稳定的供货源。

3.2 科学养畜

在养畜上,牧民要利用现代新技术来实施养畜力度,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春季因气候原因时常发生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在冬季常常是大雪天气,这种天气会导致草原饲料发生冻害现象,因此,牧民因广泛应用暖棚技术进行养畜,有效利用自行培养的饲料来饲养动物,缩短动物的生产周期,使动物加快出栏期限,虽然把动物养大要经历非常久的时间,但养肥一个动物只需几个星期,在动物已养育成熟后,要及时的出栏,若没有及时出栏长期的放养会造成浪费饲料的现象,使草原加大了负荷,在春季和冬季的自然灾害中由于动物无法放养在外,这时的动物容易出现缺乏营养的状况,对此在这时间段的动物对饲料营养的吸收率大大的提升了,也是动物增肥的好时期,能有效的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率,减少草原的负荷,畜产量也大大的提高了,在草原反季节生长时期能加快动物的出栏,以此减少牧群的放养数量,达到草原生态平衡。

3.3 对草原生态环境加强管理

在草原环境上,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草场实施置换工程,使草原植被能够快速的恢复到最佳状态。当地各个部门应重视草原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畜产业围栏的维护,防止牲畜在没放养的状态下随意的进出围栏以外的区域,并在围栏以外水源充足地区养殖适合牲畜食用的饲料,并定期进行灌溉,各个部门应加强提倡各个牧民采用自行种植饲料的方式,减少草原植被的破坏现象,并在河边建立相应的地域围栏,防止牲畜随意进出这些区域,牧民在养殖草场时要注意施肥力度,促进植被的生长,能有效的使牧场在冬季和春季时期较少饲料缺乏的现象,使牲畜在这些时期都能得到稳定的饲料饲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行业缺乏的技术之一, 如何让牧民采用科学技术来管理畜牧产业是当地各个部门应重视的问题,畜牧产业不仅关系到牧民的家庭收入,也影响到市场的发展状况,对此,各个部门应提倡牧民使用科学手段来进行合理养畜,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

篇(6)

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条件自我评价,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和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并适时地建立学习档案。

1. 学习条件自我评价

这是在每个单元学习开始之前采取的非测试形式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问卷和情况报告等形式自我评价个人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技能等三方面已经具备的学习条件。问卷内容涉及到: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自己能想到的英语表达方式;与上周相比,在听说读写过程中,个人的关注点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应如何进行改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你的头脑里在想什么,会出现什么;个人是否已建立了学习档案,档案里已经收集了什么样的资料;你如何使用英语工具书;你的课业完成和学习方法是否循规蹈矩等等。

2.学习过程自我评价

这是在单元课业完成之后采取的非测试性评价。通过填写下列表格,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3. 学习效果自我评价

这是在单元课业完成之后采取的非测试评价。通过填写下列表格,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纳入学习档案。

4. 学习档案的建立

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本人,教师的作用是对其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对学习档案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明确认识的过程,也是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的过程。它能使学生产生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技能。学习档案可包含以下内容:

(1)第一次英语考试情况记录。

(2)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记录,如朗读课文、朗诵诗歌、课文分角色演出等等。

(3)从作业、作文、书法、笔记、作业改错等个人的学习资料中自选几篇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汇编成集。

(4)平时测验成绩(由教师评分或在教师指导下同学评分或自己评分)。

(5)教师评定与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记录。

(6)自己或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

(7) 课外阅读、听力练习、听广播、看电视、读杂志等的档案纪录,等等。

二、学生合作评价

适时地开展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文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评议和评价,并折合成一定的分数记录进学习档案。主要活动有:

篇(7)

本人在农村初中执教英语已有8年有余,教过第一期新课程中的全部课程和第二期新课程七、八年级的课程。虽没有什么经验可言,但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整体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撰写了其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努力控制学生的两极分化

初中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农村学生,所处信息闭塞,不能及时获取外界的最新信息,对英语不够重视,两极分化严重,面临实际情况,本人认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十分重视其起始教学,设法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初中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起始学科,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基础的英语,就初中英语知识而言,大家都位于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其年龄特征和起初的教学内容简单,学生学习兴趣大,劲头足,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所以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须十分重视英语的起始教育,把握机遇,想方设法延长学生的兴趣并使其转化为动力。

本人在起始课中,向学生广泛介绍英语的重要性: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用英语交际;大部分商业信件都是用英文写的;四分之三的书报用英文编排的;一半的电话用英语打的。从这些数据来强调英语作为世界上的第一大语种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甚至还对学生说英语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在周围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存在,并告诫学生心中必须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而且还必须要好好学。只要把英语学好,以后自己就可以看懂用英文写的各种杂志,可以更好地操作计算机,可以同外国人经商,可以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比如,中国申办奥运需要英语,举办奥运会迎接全世界的朋友更需要英语,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求学生留意收集英语信息,并相互交流,这一举措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表演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组织学生表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对小学期间英语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指导学生接受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树立信心,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缩小与尖子生之间的差距,减小学生的两极分化。

其次,因材施教和及时进行课外辅导是保持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基本策略。

由于学生学习习惯、意志毅力、家庭环境等因素,学生的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分化,但要减小差距,务必要保持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师对此负有重要的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本人重视因材施教的策略,确定了对后进生的教学目标,从基础着手,如识记重点单词、句子,朗读表演对话、课文,鼓励他们回答课堂上的一些简单问题、基本问题,并努力完成中等难度的题目。比如,可以安排后进生轮流用英语做“duty report”,内容可以日期、天气、学生到校情况、今天上什么课,然后进一步让他们找生活中的英语。让他们大开眼界,让他们感觉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大大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这样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学英语的乐趣,变得爱学、乐学。这样的练习还可以减小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外,本人对他们及时进行课外辅导,努力不使他们积重难返,采取了“及时”,“经常”的对策,查漏补缺,指导学习方法,一些疑难问题反复强调操练,甚至提供必要的课外练习。告诉他们,不要怕出现做错的,你们是学生,到学校是来学知识的,正因为不会才来学,不要怕做错,只要找出原因,彻底掌握了你就是获胜者。课外要经常提醒、督促、帮助他们学习,让他们做到持之以恒。只要长期坚持下来,所谓的后进生就会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令我们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

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益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追求,而课堂教学的优化的核心是怎么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个性。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情感易于被激发。学生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就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所以在外语学习中,情感意识在英语课堂中显得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也就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他需要完成的任务,他的学习往往会更深入、更全面。所以,作为外语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要在学习上多鼓励,思想上多了解,生活上多关心,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任与好感,进而对所学的知识也产生了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自然就会很好配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像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为例,在上课的时候,首先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看是否有学生因病而缺席的,或者精神状态不佳的,要仔细询问,了解清楚,叮嘱大家注意身体。就是这些看上去极为简单的问话,既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也起到了语言交流的作用。例如,教师(T)问:“How are you doing?”,“You look so tired. Did you go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If you have a fever , please tell me.” “ Take care of yourself.” 学生(S)答:“I feel terrible.”,“I have a headache.”,“I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on TV last night. My favorite team won.”,“I am sorry, I am afraid I must go to have a rest.”等等。在这些简单的对话当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而是一个交流者,师生是良好的交流伙伴。教师不可以板着面孔,不停地挑剔学生的语言错误,而是应该不断地以微笑、点头来鼓励学生,使对话交流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而且,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尤其对于一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重视,更需要恢复自信心,这样一来,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就会越来越有兴趣。兴趣与成绩成正比,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浓,所学的知识也就越多,学习的动力就越强烈。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学活动自然向预定目标前进。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身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首先承担起自己的重任——用多姿多彩的课堂来吸引、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英语教育应有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教师自身应不断“充电”才能有足够的能量释放给学生,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函授等多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还应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以口头和书面无记名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经常与同行进行交流,实行经验共享;向校教务处或中心学校教务处建议聘请同行专家作讲授、指导;教研室“送教下乡”的活动来本校来开展。这样教师可以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学校里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英语课。

总之,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整体水平,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和帮助他们,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英语老师做到与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等各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我敢肯定地说,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一定会是辉煌的、可喜的。

篇(8)

一、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评价的文献综述

重庆市巴县中学教师郭荣在其论文《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不同方式》中提出品德评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引导广大学生,按照国家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个标准方向去努力;它指出中学生品德的优劣程度,行为表现的好与差、正确与错误,发挥诊断功能;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激起行为动机,进而发挥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席家焕在其论文《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定量平价》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也是个体思想品德方面知、情、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虽然中学生的思想复杂多变、千发万别,但不是虚无漂缈.不可捉摸的,它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或量化的。冯建军在其论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量化方法探讨》一文指出,所谓思想品德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括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等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思想品德评价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一向采用等级记分的方法,即用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差四等表示,这种方法虽容易区分学生的品德等第,便于实行,但划分时标准很难把握,且有点粗略。粉碎“”后,适应高考的需要,实行了品德操行评定法,这种方法对学生品德考查,只写评语,不分等级,利用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特点和发展状况,也曾对中学教育和高招选优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只用语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定性描述,往往是写得模糊、抽象、笼统,难以区分学生品德存在的差异,不利于比较。近几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的操行评语多是只写优点,不写缺点,使得招生工作者根本无法择优。

二、 “人本”评价与“绩本”评价

(一)对“绩本”评价的审视与反思

所谓“绩本”评价,即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冠以“思想好,有上进心”,可以获得较高的品德等第,而其它的品行表现只作为一般性的考查。这种“一俊遮百丑”的现象长时间的存在,即使在品德测评中加入了思想、心理等其它方面的指标,但在实际测评中,这些也被看作软指标,是只能凭印象进行模糊评价的。这种只重学习成绩的评价往往事与愿违。事实上,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思想好、品行正、求上进,他们也可能存在思想上、心理上,甚至学习动机、态度和习惯上的种种问题。

(二)“人本主义”对评价的意义

关于人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念。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兴起的教育人本论,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我国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于一体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提高。

(三)全面评价学生,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整体的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需要的,但是,中学生品德评价更应当是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作全面的评估。评价中要正确处理好“人本”与“绩本”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全面发展原则和个性化发展原则。

三、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德测评指标的设计问题

科学的品德测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从目前的品德测评工作的实践来看,指标体系的设计质量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便是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问题。

在现实中,人们为了求得指标的可操作性,将指标体系设置得过分细致和具体,甚至出现了包含几十条指标的庞大指标体系。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其过大过重的工作量而不被人们所欢迎和接受。但如果指标过于笼统、抽象,人们无法通过指标去获得有关应测评对象的思想品德特征的信息,那么,测评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兼顾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品德测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品德测评的量化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品德测评,普遍喜欢实行量化。科学而又合理的量化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克服品德测评过程的许多主观臆断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品德测评的效率与效果;有助于德育管理与德育研究;有助于强化德育工作。

“量化”是否能全面、真实、精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量化”实际上只重视对学生行为结果的评分,并不注意行为过程,因此有些学生的行为不是出于对品德测评目标的自觉遵守,而是为了躲避扣分,争取高分,是一种表面行为。这样就导致学生品德得分的多少与他们的实际水平挂不上钩。

(三)思想品德测评方法实践可行性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测评中,人们总是刻意追求它在理论上的完善性和方法上的先进性。如目前有关研究人员提出采用模糊数学或其他先进计量手段的测评方法。虽然它们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中小学教师却不愿接受或难以接受,主要是计算操作繁琐,不便人们使用。

因此,如何使思想品德评价更具针对性,能科学而准确地确定学生发展的水平,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继续进行探索。

(四)评价目标不够明确,评价的标准不够科学的问题

目前的思想品德评价过程中却存在着评价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很多学校"为了评价而评价",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项评价活动的重要性,弄清楚所要达到的目标。他们仅仅将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得不完成的一部分。中学阶段,包括入党、评优、高考升学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考察。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学校为了升学率和荣誉,往往就会将这种品德评价活动给"利益化"。这种评价目标的扭曲势必影响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整个德育工作的质量。

(五)评价的方法和主体过于单一,不够多样化的问题

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在这里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只重视定性评价或者只重视定量评价。不可否认这两种手段在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单独使用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却都是缺乏科学性的。定性评价的优点是可以让人对于被评价者的思想品德有个整体、宏观的认识。缺点是这种评价不能很好地展示学生们品德发展的历程。

四、针对当前思想品德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思想品德测评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对学生道德的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仍然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提出一些对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测评进行改进的建议。

(一)完善评价内容、建立科学评价标准

1、不断完善评价的具体内容

针对测评标准、内容的不确定,我们认为应该保留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品质的内容,将其他非道德教育的内容放入其他相应的测评之中。比如,以一般人们常用的品德检测与评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为例,品德分为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和思想品质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之下,又分为不同的内容。但真正属于学生道德发展范畴的并不多。法纪观念中的学法、守法和用法,与法制教育的关系更为密切。政治品质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社会主义民主生活习惯,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对这些内容的评价不应在道德评价中进行。只有比如家庭道德心、社会公德心等内容才是道德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也才是品德测评的主要内容。让思想品德测评真正做到名副其实,是品德测评发挥作用的基础。

2、建立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

在整个道德评价过程中,拥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活动只有按照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得评价结果具有可信度。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品德评价标准,首先存在一个依据的问题。"究竟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一标准?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国家出台有关德育工作的法规、政策。第二,不同时期社会需要。

依据问题解决后,还有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怎样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思想品德评价标准。这里,有两点必须要坚持,既要考虑评价标准各项指标的完整性又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在评价标准中还存在一个评价指标权重的问题。在如此数量繁多,关系复杂的评价指标中,究竟应该怎样对每一个具体指标内容设置分值,协调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的分值分配,这都是需要仔细探讨的。

3、推动品德评价的方法和主体的多元化

现今学校大多采用评语评价法,等第评价法等或定性或定量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但是如果只片面地采取某一种方法就难免会使评价过程带有主观性,评价的结果缺乏科学性。总结国内外对于品德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中国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现状,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说都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其多元化的进程,在现实都具有它们各自的可行性。

这种多元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以班主任为代表的教师仍然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其次,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十分重要。再次,中学生自己既是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最后,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家长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

(二)建立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测评模式

动静态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改善测评方法不科学所带来的问题。静态特征是在测评中易被发现、容易进行测量的。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历史地进行测评。在测评中,常常进行的是相同年龄段学生的横向比较,忽视了每个学生自身的动态发展。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教育者应该珍惜的。如果不能在测评结果中及时地反映出来,就容易错失道德进步的关键期。考虑到学生面对分数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反应,有的学校抛弃了分数,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的5成长册6,教师和学生共同将道德成长的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学生脱离了分数,放下了包袱,为自己的进步而自豪,也在记录自己成长的同时自觉地思考道德问题,不断地反省、提高。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现代学校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应考虑建立个人纵向测评与群体横向测评相结合的测评模式。让学生不仅知道自己的发展状况,更能了解同辈群体的状况。不单有自省而且有比较。这样,能更好地促使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在评语中要指出学生的优点、需要努力的方向,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三)改变测评结果的不恰当使用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注重自身修养,是一种发自个体内心的对道德自我完善的追求,是对自己道德的提升的渴望。使中小学生的品德测评结果成为学生对自己成长的认识,才是品德测评结果超越性、非功利性的使用之法。如果我们的测评的结果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的道德水平有了多少提高,是如何达到这一提高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自己道德教育中的优缺点,将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注意力吸引到思考如何建立更好的行政措施帮助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道路上来,这样我们的品德测评才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在改革和发展的时代,道德教育任重道远,改善中小学品德测评更是迫在眉睫。我们呼唤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关注品德测评,改进我们的品德测评工作。

(四)重视品德评价结果的反馈

既然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德性,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那么仅仅获得评价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将它们反馈给每位学生也就是众多评价对象身上才算真正实现它的价值,整个评价过程才算完整,评价才能发挥它的引导和激励的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在评价活动的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这一工作真正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吴刚:《现代教育评价基础》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7

[2]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8

[3]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

篇(9)

从哲学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是矛盾与统一的结合体,相互依存,任何一个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英语的背后是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因此,学生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充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差异性的了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教学水平。

一、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1.了解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诱因。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举例说明,教师可以介绍西方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及风俗习惯等,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西方的文化产生探索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了解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在生活习惯和交流习惯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学生如果只知道交流,不了解对话之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在与西方人交流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得罪人而不自知。比如英国人见面喜欢谈论天气;而中国人受饮食文化的影响,见面喜欢谈论吃饭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各个地方的打招呼用语,就会让别人产生误会,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学生只有充分了解西方文化,才能消除中西方交流之间的障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在我国,小学就已开设了英语课程,而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然而初中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英语教学普及面窄,地域存在差异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在小学甚至是幼稚园孩子就已经开始英语学习。然而,在一些比较贫穷的地区,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没有教学英语的条件,导致这些学生在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时成绩跟不上,从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成果不明显。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英语的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做题,教师在讲课文时,主要讲解单词、词组、难句、句型,讲解一些固定用法,没有新意,而且记忆量大,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厌烦心理,降低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背离了学习英语的初衷。

三、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方法

1.广泛阅读,拓展知识面。

阅读是学习的一种方式,阅读有助于知识的积累,知识面的拓展,因此,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仅仅靠教师讲解教学内容是不行的,学生还要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通过阅读了解西方文化,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阅读方式很多,学生可以阅读英国文学作品及英语报刊,收听英语广播等,了解西方的文化;同时,收听广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阅读,了解西方国家的民俗文化、、社会发展等,加深印象,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样可以实现跨文化交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对英语的理解。

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播放英语原声电影,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电影,如《刮痧》、《喜宴》等,也可以展示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课本内容通过图像、声音表现出来,营造一种丰富多彩、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对新文化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诱发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境对话,锻炼学生开口“说”英语。

口语是英语学习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学英语就是为了交流,光学不会说是教学的一种失败。当前,大部分学生跟外国人交流时都存在障碍,究其根本,是因为学校忽视了英语口语的学习。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感受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教师可以截取一些经典电影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创办英语角,鼓励学生与外国朋友进行交流。在不断的对话过程中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同时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学习是一种主动行为,学生自己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主动地说、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结语

初中是学习英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英语学习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影响高中英语学习。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因而,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要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水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英语,学以致用。

篇(10)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目前,高校的德育评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特别是制定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哲学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系统论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提供了方法论。系统论原理讲究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原则。整体思想是系统论的核心。按照整体思想的观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知、情、意、信、行这五项心理要素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在创建这个测评指标体系时,坚持知行统一评价;有序性要求我们既要反映测评的诸多要素,又不能等同对待,因为相对而言大学生“行”的状况更能反映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所以我们更应赋予大学生“行”的评价较大比重;动态性要求我们要紧扣时展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来把握测评指标体系的调整速度,从而体现测评指标体系的针对性。

2.心理学基础:“知、情、意、信、行”的发展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要经历“知、情、意、信、行”,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过程,表现为认知产生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改造外界并形成新认识和新思想,产生新行为,进一步改造外界。可见,学生的一言一行投射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从理论上讲,对学生德育进行测评是完全科学的。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是精神性的、变动性的东西,但借助于测评技术,能使我们较客观地认识德育现象与规律,认识大学生真实的思想、政治、品德、个性及行为面貌。

3.教育学基础: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节奏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等几种,它们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综合运作。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测评不应偏重于某个单项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采用多元评价结果的方式,体系的设置应涉及对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和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二、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要求明确,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本质及各个方面,即不仅要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品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突出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的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即测评目的要从传统评价的“预测”、“控制”、“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同时测评指标自身的概念的表达也要科学而严密,其量化和取值尽可能科学、合理,它所体现的要求要符合大学生德育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使测评结果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

2.导向性原则:所谓导向,就是指导大学生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了体现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和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对大学生会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3.层次性原则: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和个体差异来进行创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行为表现等多方面。所以我们研究创建的测评指标体系只有是多种层次的,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每个个体在不同年级、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

4.主体性原则:大学生德育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以往评价主体多为教师和评价小组,主要是他评,大学生处于被评价者的地位,导致评价缺乏大学生的坦诚参与,从而使评价的调节、激励、改进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参与评价自己并给予一定比例记分,增强其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重视测评过程和结果,并充分发挥自我教育功能,从而自觉调整思想和行为。

5.实用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各项指标都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或测评,便于高校操作实行,给出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分值;另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为社会所接受。使其既能满足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状况,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个人未来职业设计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选拔需要。

三、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管理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从高校德育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任何一个道德目标的达成,最终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心理学原理说明,自我教育离不开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建立德育测评体系就是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形式明确规定,用制度细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准则,有利于大学生比照这些标准,明确应当做什么,怎么做,随时进行自我“测”、“量”,对测评项目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分析,对自己品德发展水平作出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总之,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对照体系进行自我测评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优点和缺点,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大学生按照德育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2.有助于落实德育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是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估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的重要措施,是掌握和激励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制度。长期以来,高校德育首位的地位还没有落实。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完整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尤其是缺乏科学、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价体系。可见,只有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并实施测评,才能够使德育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可行,真正实现“德育为首,诸育并举”;同时,建立测评体系对大学生德育素质进行科学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实体内容之一,既可以为“两课”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以往“两课”教学“虚多实少”,又可以将大学生德育管理目标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化,把德育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从而增强德育实效。另外,测评体系的建立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政工干部从一些日常的德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加强研究德育的动态发展,整体把握德育过程,促使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实现德育的良性循环和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数量扩张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如高等学校连续几年扩大招生,使得大学生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占有图书资料的数量、教学实验(实习)的条件等硬件资源减少,以及相应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等软件资源不足,另外毛入学率的提高而带来生源质量相对下降等等。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质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因而,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就为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明确的德育标准,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现象,也将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从而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测评,满足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确保高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艳葵.构建新型的大学生德育测评指标体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2).

[2]林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3]王健敏.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2,(l).

[4]张辉.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试指标体系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0).

上一篇: 节点设计论文 下一篇: 乡村振兴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