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21: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课堂教学观,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多年从事一线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一、音乐教学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必须紧跟形势,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时展。首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摒弃传统音乐教学“培养几个优秀生,排练几个节目”就算完成工作任务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全体学生的整体进步。其次,要树立为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大家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异常重要。只有接受很好的音乐教育,人生才是完美的。最后,要树立美育教育思想。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在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二、音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主体
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主要的要求是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建立一种以突出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开放性的音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不断教给学生新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有序地走进音乐的殿堂,从而获得新的发展。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的氛围宽松而友好,学习的效率也非常高。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三、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良好课堂教学的开端,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对学生来说,中学教育只是其人生中的一个学习阶段,因此,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学生一旦具备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如在学习笛子这门乐器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笛子的简单吹奏技巧。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喜欢上了笛子这门乐器。他们中间的很多学生自发地学习吹奏校园歌曲或者流行歌曲,兴趣十分浓厚,吹奏的技能也不断提高。再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扎起彩绸,走出课堂,在欢快热烈的音乐伴奏下,扭起秧歌。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对于音乐的感受更加形象、直观,对于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四、音乐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
音乐即生活。大部分学生喜欢音乐,几乎每个学生随口就能哼唱几首流行歌曲,但其中有不少学生却不喜欢音乐课。分析原因,问题在于我们的音乐教育距离生活太远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采取开放的姿态,突出音乐的生活特征,推动音乐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音乐教学内容向真实生活转化。让学生感觉音乐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增加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音乐、流行音乐等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
音乐的美,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在生活中理解音乐,在音乐中理解生活。
音乐课堂应该是体现在以学生为本,音乐教学活动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溶为一个学习过程的整体,在音乐中追求一种和谐轻松、双向交流的教学气氛。在新课标新教法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笔者认为要学会赞赏学生,让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不断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给学生插上飞向音乐宫殿的翅膀。
一、教学手段新一点
1、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调节调整节奏与步骤,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和表现的时间空间,有探索的机会,并善于设计一些有挑战性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音乐课里可以有很多的即兴成分,教师进行很充分的引导,如对歌曲编配前奏或结尾、对歌曲进行演唱上的艺术处理、听音乐编故事并当堂表演、创作诗歌、用简单的画图来表现音乐的进行、编配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及乐器的演奏等等, 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来解决。
2、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直接感知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我们要让学生从屏幕上直接感知戏曲,包括剧情、音乐、演员、表演、脸谱、服装、道具,从感官上刺激学生,以加深学生对戏曲音乐的理解。多媒体的直观画面教学也直接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实现自我角色的转换,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3、娱乐教学法。当前,许多电视娱乐、联欢活动(如《星光大道》、《开心辞典》……)收视率高,火爆无比。娱乐节目颇受大众喜爱的原因在于它的逗笑性和竞争性,然而竞争性又在其中占着主导的地位。那么,把逗笑的竞争性和音乐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便是“娱乐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实验证明:娱乐教学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到了知识,使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深一点
1、在音乐的美感前提下进行技术训练,获得知识,开创一条音乐教育教学的新路。我在分析研究教材时,抓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偏爱,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从表面的五彩斑斓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
例如在戏曲教学中,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入手,有些流行歌曲的旋律其创作源泉来自于戏曲音乐,例如歌手屠洪刚的《中国功夫》,它的音乐就是来自于京剧的一个曲牌,音乐电视《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它们的曲调则完全借鉴于京剧中的“西皮快板”,并且将其中的一段京腔说唱和学生喜爱的周杰伦、王力宏的现代说唱进行对比,使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里一直被教师所创造的音乐激情氛围所包围,他们在喜欢的流行音乐中发现了戏曲音乐的存在,感受到了戏曲音乐的无穷魅力。
2、强调音乐的情感性和情节性,促进学生情感的内化。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尽量多地听赏美的音乐,更有职责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美的真正内涵,从而促进其情感的升华。例如《化蝶》的凄凉之美、《保卫黄河》的雄壮之美、《金蛇狂舞》的积极向上美;而现在风靡日本乃至使世界乐坛震撼的中国民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的合奏曲《奇迹》、《辉煌》使古民乐和流行乐结合,不但体现了中国民乐的特色美,更体现了一种现代的时尚美。歌声乃人之情也,不难想象,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是无法发出悦耳之声的,因此,音乐教师在学生声音训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气氛活泼一点
1、强调人人参与。每一节课至少要达到90%以上的学生参与学习,教师不必过于注重学生的表现难度及优美程度,让每一位学生拥有自己的感觉。“音乐不属于书本,它没有具体的形象,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感受它,人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觉。”教师的主要活动是激情导趣,使每一个学生全身心投入,营造浓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2、充分利用流行音乐活跃课堂。流行音乐是鱼龙混杂,教师必须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一定的分析深度,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的整体欣赏、歌词分析和对音乐风格等背景的了解。也不妨让学生自己分析透彻,自己学会鉴别和养成自己欣赏音乐的个性。
初中音乐教学是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通过创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思想品格,发展自己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和审美力,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音乐作品,从音乐中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基于多元化教学理念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音乐教师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见解比较片面,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了强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教师要基于多元化的教学理念,结合初中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丰富音乐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严谨而诙谐的音乐专业术语,生动地将音乐知识传输给学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1]。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音乐自身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在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将音乐的审美信息呈现出来,鼓励学生经过丰富的想象,组合并创造出新的音乐形象。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一首音乐作品,例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在浪漫、幻想、激情的音乐世界中,倾听和感受这首音乐的内涵,体验和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音乐情绪,了解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内容,学习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逐渐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欣赏完这首音乐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使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加深对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要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多将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写在黑板上,由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演唱曲目,或者通过录音机学习音乐歌曲,这种音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较低,音乐教师并不是音乐家,其自身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音准或者音高并不十分标准,从而影响音乐教学质量。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师可以结合音响、事物、画面等多种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音乐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其独到的优势能够提高音乐学习的理解能力和感知力,结合音乐历史背景,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
例如:初中音乐教材中的《阿西里西》一课,教师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由于这是一首贵州彝族的原始民歌,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展示一些贵州彝族人民生活的片段,了解彝族文化,介绍《阿西里西》这首民歌中运用的音乐表达形式和乐器,让学生了解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演唱形式、音乐题材及风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首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民歌方面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贝多芬《月光》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背景,创设与之相符的教学情境,基于多媒体的试听平台,教师能够自如地进行音乐教学的转变,从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2]。
三、通过流行音乐带动音乐的学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初中学生已经具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电子商品,中学生会在课余时间欣赏自己喜欢的歌曲,且一般以娱乐消遣为目的,不懂得基本的音乐知识,很难欣赏到音乐节奏中的美感[3]。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选取的音乐达不到现在学生的欣赏要求,并且教学过程比较随意,音乐教学称为应试教育。
针对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感兴趣这一特点,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入高雅的音乐殿堂,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中学生的广泛喜爱,因为其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明星效应,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很容易感受到流行音乐的独特之处。在学习蒙古民歌时,教师可选用凤凰传奇的《天蓝蓝》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对视频充满兴趣的同时能够对蒙古民族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爱国意识,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流行音乐更容易受到广大中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流行音乐带动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创新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学还应加大音乐教师和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丰富音乐教学资源,给音乐课堂创新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一、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反思
(一)教师授课照本宣科,忽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
由于广大教师工作者并未意识到音乐教学对初中生成长的重要性,而缺乏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在上课的时候存在敷衍了事的应付情绪。尽管在授课之前任课教师也会认真备课,上课时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表面上课程节奏衔接紧密连贯一气呵成。而事实上这种看似顺利的授课对学生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的熏陶,这种死板的教学中学生根本感受不到音乐之美,享受不到音乐带来的愉悦,除了抹杀学生对音乐探索的积极性之外起不到作用。
(二)课程授课结构单一,忽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初中音乐教学包括识谱教学、乐曲欣赏教学、发音教学、独唱教学、合唱教学等,每一项教学内容都有着不同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但在初中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里,在音乐教学中对识谱教学和发音教学等基础教学教授较少,对合唱等难度较大的教学也仅仅是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上课的时候只是简单的放放音乐,然后带领大家唱几首歌就完了。至于对音乐的欣赏和评价基本上没有细致和深入的教导,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从情感上体验歌曲的意境,课堂教学效果也因此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单一和低效的传统教学模式。
现在常用的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大致为两种。一种是“梨园式”教法,这种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人常用的方法,也就是师傅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另一种为“专业课堂”,这是专门练习发声、识谱、范唱、教唱等古板的课堂。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的模式没有什么突破,大多还是这种一成不变的模式。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立足点
(一)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音乐技能
音乐教学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先学生传递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认识能力和演唱能力,从而提升初中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感知,通过音乐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意味着教师更加认真的对待教学,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因此也就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音乐技能,提升学生的对音乐鉴赏及演唱能力。
(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加上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在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下欣赏更多的优美曲目,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和内涵,让音乐的魅力深入每一位同学的心灵,用音乐起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生命的愉悦,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对人生、对社会的审美。这样的教学才是有益的,这样的音乐才是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理念的。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可谓是意义重大。
(三)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音乐教学不仅仅重在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传递,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引导,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认可。通过音乐教学的改进,学生对音乐才能产生强烈的热爱,对音乐的学习才能更加的主动和积极。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有效的学习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培养的结果,缺乏任何一方的配合课程结果都会非常糟糕。
三、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对策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改更加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由过去重在知识的灌输转变为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能力。音乐教学作为一项集理论教学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对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度要求更高,然而现实却常常是讲台上面教师费尽心思,下面的学生确实茫然冷漠甚至昏昏欲睡,这种消极现象的出现对音乐教学是巨大的打击。我们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这种情况存在的根源,其实并不是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真的毫无兴趣,而是授课方法或者内容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年龄特性在哪,然后有针对性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生活可爱的情景音乐剧,把音乐教学融入到剧情的欣赏当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借鉴先进教学方法,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音乐教学的学习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独角戏行为,更重要的是双方的默契配合,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认真,如此知识和技能的传达才是有效的,才能实现初中音乐教学的宗旨和目标。在合作教学上,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创立的独特教学方法独树一帜,它更加强调音乐教学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主张通过开展有益的游戏、配合幽默的语言、动作、表演等全面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丰富音乐教学内涵,从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该方法对国内初中音乐教学有着很好的启迪和借鉴价值,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结合国内实际,开展与学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三)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能力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上进的最好办法就是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不足寻找他人的优点,然后进行取长补短促进自我进步。这种微妙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思和合作意识,他们明白要想超越他人自由让自己变的更加强大;他们也明白要想团队更强大,需要每一个人的同心协力。所以通过开展音乐活动的方式,让大家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学生自己就会在心里进行默默的对比,这种竞争意识对激发学生上进心是非常有用的。
结语: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育对初中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性更加明显,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将对初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巨大帮助。音乐教育之路漫漫,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一线老师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只有深刻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在实践中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天真烂漫,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这一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与音乐的接触却十分少。城里的孩子上各种各样艺术兴趣班,有的学舞蹈、有的学钢琴等等。而据我了解,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一个。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不是很自信,这一点七年级的学生表现尤其明显。我也做过一个小的调查,我问过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喜欢音乐课,结果约有75%的学生都表示喜欢,当然也有说不喜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音乐是“非统考科目”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好了。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是有的,只是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看法不对。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上学生不够专心,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去积极大胆地参与完成。
2.学生基础
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很差。在七年级中能识简谱的约占15%,能视唱简谱的约为4%,能唱准音的几乎没有,能掌握课本中出现的乐理知识的学生约占10%,这些数字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我们学生的一些现状。
二、课堂教学现状与反思
1.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课堂中音乐的学科特点还不够突出
“音乐是情感艺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以情入手,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但事实上,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目标,只是为了简单的教唱歌曲,或是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把课上成简单的唱歌课。所以,就造成音乐游离于学生心灵世界之外,无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与音乐产生共鸣,当然这样的音乐课也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意义。
(2)音乐课堂教学不够细腻
夸美纽斯认为:班级课堂教学的优点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新音乐课标规定: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运用“体验”、“探究”、“合作”的教学过程与方法优化音乐教学课堂。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总成绩为评价标准、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互助、合作、学习、讨论、反思、进步的机会,使课堂学习得到有序发展,有条不紊地进行。
1激发兴趣为驱动力,活跃音乐教学课堂气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中的“乐”指的就是兴趣爱好。初中音乐教学中,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作为内驱动力,可以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激情,为教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活跃了音乐教学课堂的气氛、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之间可以根据所学音乐合作查找资料、合作表演、根据音乐合作创、编、演短剧。在《大海啊,故乡》音乐欣赏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展开自由的想象,然后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文字形式写出来,重组成故事,比赛看谁写的好。学生们忽而闭眼冥想、忽而窃窃私语、忽而哑然失笑、忽而奋笔疾书。惊人的想象力展现出不菲的魅力,有的学生描写的是一位少女在海边奔跑嬉戏的场景;有的同学联想起了《海的女儿》的童话故事;有的同学感受到了一首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有的同学想到海底鱼儿自由自在的游弋……,每个故事的叙述都是那么的真切、感人肺腑,同学们给予阵阵的掌声加以赞美和鼓励。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音乐分段创编,请学生上台合作表演或者集体表演等形式。这样以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过程,赢在了起跑线上。
2背景音乐为暗示力,加快音乐课堂学习进程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70年代创立了“暗示教学法”,指的是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以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重点强调了背景音乐的阶段性效果适用于任何学科,在初中音乐教学合作学习中,以无意识体验音乐促进有意识体验音乐的学习,更是加快了音乐课堂学习的进程,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创设高清画面与立体声音效的教学情境,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视觉与听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激情与陶醉中,加入阶段性暗示音乐背景,歌唱教学中,更容易使学生记住歌词和曲调;体会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中更容易进行透彻地理解……。既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得到有效启迪,为音乐知识的温故而知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更加积极、勇敢、团结、协作,以求共同进步与发展。在学习《歌唱祖国》中,教师指导如何正确演唱部分,背景音乐是以播放节奏活泼、轻快的音乐;学生清唱练习阶段则适宜播放悠扬、舒缓的音乐。在教室指导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受到背景音乐的潜意识指导,对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短时间内铭记于心,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学生们在背景音乐的刺激下,在自己的小组内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比赛看谁唱得好。在处理歌曲的感情方面,要求注意的几方面是,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热情奔放、乐观自豪,旨在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学唱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生生之间团结友爱,歌唱水平迅速提高,缩短了学习时间、加速了音乐课程学习的进程。
3学用结合为导向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的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分组中,可以根据创编的音乐剧中的角色表演所需人数,分成几组,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所有组员都要帮助他背好台词与表情到位等工作,负责将这个角色表演好,最后由大家来评定成绩。团结、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有体会,知识理解起来更深入、更透彻,知识和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例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学习中,这是一首云南民歌的世界回响的优美旋律,曾在1957年的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奖。歌曲表现的是云南彝族人民在丰收后的节日里,与远方的客人共渡佳节喜悦、快乐的心情,体现出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的习俗与风尚。在为这首歌曲创编的音乐剧中,设计的是四个彝族人和两个客人,所以将班级分成了六组,由每组分派代表上台表演,在经过充分的预热后,拉开了音乐剧表演的帷幕,同学们认真表演不时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在这种几人主要表演,全班每个人都有参与的表演中,都包含了每一个学生为之付出的心血,以每个学生带动团队的荣誉,以点带面,体验深刻,理论付诸于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证实理论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新音乐课标中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
参考文献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音乐教学是一门课程,是一种知识和技能,但这只是其存在的形式,音乐教学是有助于开发和促进智力的发展,但这只是其自然的结果。如果不从本质入手,不从本体出发,实际上会和音乐教育学的根本原理背道而驰。其实,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才是音乐教育者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
1.以照本宣科、你教我唱为唯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会使学习者日益向着呆板僵化的方向演变,从而缺乏对作品的音色、力度、表情的敏感性和缺乏对音乐节奏逻辑感、整体感的培养。把音乐课堂当做机械的教学内容去完成,从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完成了,但事实上却有可能削弱甚至磨灭了学生对音乐与生俱来的敏感和乐趣。这样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特性。
2.教学方法的简单化,把音乐与某种事物强制对号入座,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如一个教师在欣赏《白鸟朝凤》一曲时,要求学生听出是哪些鸟在叫,并且要和音乐中的声响一一对应起来。且不说学生的想象受到限制,就凭现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他能分辨出是什么鸟的叫声吗?就连老师恐怕也说不上几个吧?是啊,音乐艺术同其他所有艺术一样都来源于生活。但却绝不是生活的机械模拟或复印,它必须通过艺术的加工和改造。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业类型,同时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来进行不同形式的创新教学设计,从而使之符合艺术审美要求。
二、创新初中音乐课教学的策略
1.创设创新氛围,让学生大胆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之美在于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听感上因人而异,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大世界中。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动,去实践,去玩,在玩中感受音乐,同时培养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的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让学生这样感受音乐: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音乐想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造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就让请学生保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做快动作,慢动作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学生在愉快环境下充分发挥想象,积极创造,并随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创作思维,创新精神和勇气都将有很大进步。
一、设计艺术的课堂导入
俗语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课堂导入的设计和安排有艺术性,那么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因此音乐课的导入就相当的重要。初中生都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好动、好学、好观察是他们的特点,设计恰当而又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能在一堂课刚开始时就能最大限度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比如:在上一堂《绣红旗》的声乐课时,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学唱歌曲,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播放旧中国受欺凌、受压迫的历史资料片,并给它配上《绣红旗》这首歌的旋律,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个历史影片的背景音乐是什么歌曲?大家知道它的创作背景吗?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音响资料的运用,就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动力会特别强,学习兴趣随之加浓。
二、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门会发出悦耳声音的艺术,也是一门带动情感的艺术。在欣赏音乐时,重要的是欣赏的人内心的情感升华,而情感的体验则是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本质特征。学会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须通过去听音乐,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应该用心去体会,体会它的节奏、韵律、曲调、力度和音质等构成的大体部分,这样才能真正体到音乐的更深层意思。现在的心理学指出:一个音乐修养较高的成年人,他们在听音乐时,是通过内部升华来替补外部的期待的。而如果是一些儿童,缺少着音乐的经验,并没有成年人的经验多,所以就只能对音乐本质的追求来送往到更高层次的体会。欣赏音乐时,希望多能从音乐当中获得一些不同的感受,这样的期盼就能使主题产生共鸣、热情和动力。只要都一直保持着这样共鸣和最初的热情,就能使欣赏音乐为提升到这样期盼不断去追求和超越。比如听一首交响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用多媒体来展示歌曲里的景象,景象里有阿拉伯商队前行,有骆驼,也有马队前行的场景,让学生们在听着音乐的时候也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从感性提升为理性的思想。教师应让学生们互相多多交流,可以让他们描述下音乐中的马蹄声、骆驼的铃铛声和商人的脚步声都可以。像这种体会和提升都能为学生的情感带来巨大的影响。
三、重视合作教学的作用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与理论,已经成为新课改以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之一。合作教学是一种综合活动,它将分组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将传统意义上教学活动中的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变成多向交流,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歌唱课的合作教学 在以往的歌唱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让教师来牵着学生走,学生只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与步伐。即:教师先分析作品基本的调性、调式、主题风格、演唱形式等,然后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轨道行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先入为主,学生多被硬性的、被动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极大地消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合理地应用合作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较大改观。
2.欣赏课的合作教学 欣赏课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很大作用。对一个音乐作品的欣赏如果只停留在教师传授的基础上,那么学生的情感目标与审美体验的培养将受到微乎其微的效果。而如果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则会是另一番天地,这种合作教学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的一家之言给学生带来的不求甚解。只要教师能解放思想,树立新理念,将主动权放给学生,就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新课标的同时,所感悟到研究我们的学生,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出我们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课题,这正如教育家舍吉宁所说:“我们的任务是――不要孤立的学生,孤立的教师,而要学生+教师。
为此,我们在新课标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互动”的原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 师生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
新课标下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应“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课的全部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可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已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客体分离的、对立的模式转移到互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模式。“师生互动”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师生互动"是在轻松、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发现问题、共同思考问题、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表现,它体现了互为对话、互为包容、互为共享的师生关系。但是,目前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只是形式上的互动,音乐课上的提问太低效,不具备实际价值。如:教师在播放完一首歌曲后,常以“这首歌曲好不好听?大 家想不想学?”的问题提问学生,学生也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好听,想学”脱口而出。类似的提问方式在音乐课堂中屡见不鲜,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不是良好的“师生互动”。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时,我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的作法。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马蹄形”、“圆形”的座位形式。这些作法不仅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二、 师生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让音乐成为师生沟通的情感桥梁。
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间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殿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
1、创设舞台,展示自我。“互动式”教学模式启发了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则普通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点拨,发挥向导作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从而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提高。
1.师生互动、和谐关系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是建立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之上,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不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由于初中学生惧怕教师的权威性,就是有些自己的个人观点也不敢表达,尤其是不太喜欢音乐或者是音乐知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使得他们从内心里更加不喜欢。所以,音乐教师就该真正的转变思想观念,让自己主动的接近学生,融入学生当中,与大家和谐、平等的相处,通过了解初中学生对各类音乐的喜好,来逐渐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教师融入学生的群体当中,跟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发现问题并及时的帮助解决。
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互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到学生中间去聆听,去体验。对学生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共同探讨,少点灌输,使学生和教师平等交往,共同探究知识,这样也会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互动。
2.信息技术、快乐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领域都在更新着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代替原先的教学模式,利用其特有的视听技术,创设特定的音乐情景,使学生享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教师准备让学生欣赏《春节序曲》,那么在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放响一首充满欢快气氛的《新年好》歌曲,整个教室就会马上充满过节日的欢快气氛。而后,教师在给全体学生送上新年的祝福,相信此时,全体学生会被这气氛所感染,这样恰如其分的互动,既能制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又为后面学习《春节序曲》奠定了基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应用,使初中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二、高效教学――构建初中音乐活跃课堂
1.活跃课堂气氛
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任何的教学方式,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这个主体来实施教学过程,不能让自己独占上风。教师要明白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想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依据初中学生极具挑战,又喜欢被表扬的心理,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抢答、组队比赛等办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在互助合作的同时享受成功快乐。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也得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适时的进行调整。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一些心理,比如,感兴趣新鲜事物,总喜欢展现自我等。教师就得抓住中学生这些心理特征,正确、有效的加以引导。对学生的表扬也得讲究方式方法,使学生们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音乐可以缓解、调整课堂气氛,净化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可以更好地做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