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6:22: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业务流程风险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综述
企业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以事务单元为基本要素,将其按照一定规则和原则,串联在一起,形成企业的业务流程。但是随着业务流程在日常工作领域的应用不断加深,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如何将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者多把思考重点放在业务流程上,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优化、再造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
二、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融合的方法
对于风险管理来说,企业建立了业务流程体系后,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是否可以有效融合,使其综合二者的优势呢,经过研究分析,答案是肯定的,而从业务流程管理层面入手去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使得风险管理更有抓手,那么如何开展融合工作,主要按照以下方法。
(一)首先是选择流程,选择重要业务流程,将其作为风险管理融合的目标,将涉及重大事项、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等相关业务作为重要业务流程的标准。而对于风险管理,主要由于风险的本质区别,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何时何地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影响范围都有所不同。因此,风险管理的业务信息要贯穿于企业所有的业务单元,结合企业的管理指标和管理重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风险管理在业务流程中有的放矢。筛选业务流程主要遵照两个选择原则,按照两个维度进行考虑:第一要明确选择依据,筛选业务流程是否与经营考核的指标相关、是否运营风险比较高、是否管理层比较关注;第二要明确选择的范围,筛选核心业务流程、考核指标相关流程、当前运作的主要是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二)其次是风险分析,对业务流程各节点风险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业务流程,提炼出可能出现风险的节点。根据筛选出的重要业务流程,由业务流程主要负责部门组织各业务节点的岗位人员进行座谈,确认岗位职责在业务流程中的应用,共同分析业务流在业务流程中各节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具体主要明确七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确认业务流程节点是风险点还是控制点,或既是风险点也是控制点;第二是该业务节点对应的岗位,该岗位的职责是什么;第三是该业务节点的风险内容是什么,属于什么类型的风险;第四是怎么样去描述该节点的风险,从哪个角度去描述;第五是该节点的岗位风险控制职责是什么,有哪些岗位可以配合控制;第六是该业务节点的风险预案有哪些,在发生风险的补救措施;第七是该业务节点的控制措施有哪些,如何预防风险的发生。
(三)最后是风险融入,将风险管理的内容融入到业务流程上,以加强风险的防范、预警和提示作用。经过上述分析得出的重要业务流程和其风险节点的信息,将其完全融合,将风险与控制点在业务流程中加以标记,并关联风险控制文档,明确风险类型,控制措施,措施的来源等信息,对相应的业务流程进行更新。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平台或系统等查阅业务流程图和业务流程支持文件,直观地明晰业务流程的风险信息,以及对此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融合落实的问题分析
将风险管理与业务流程融合,在业务活动发生过程中,可以有效提示操作者风险预警,有助于管理层对业务流程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既推动了企业业务流程管理向更广泛的、更深入的方向拓展,也使企业风险管理更易于落地实现。
对于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如何能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其关键在于落实。很多企业有各式各样的风险管理支持文件,管理层也时常强调其重要程度,然而风险却一再发生。如何将风险管理融合业务流程的思路落实,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基于企业整体控制。在融合实施过程中,企业首先要通过正式文件,宣传贯彻融合思路,通过规章制度s束管理的可执行性,明确风险的第一责任人,从上至下,推行管理实施方案。
(二)基于岗位控制。通过公司管理层有效推行,要将重点工作的风险明确到岗、明确到人,将风险的内容落实到员工劳动合同,让员工进入公司第一天起,就清楚自己要面对哪些风险,如何处理风险。在内部职能调整或人员变动,风险也一同转嫁,确保每项风险工作都有人负责。
(三)基于业务流程控制。管理融合的思路,最终要落实到业务流程上培养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企业内部制度程序化、流程化,建立基于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风险管理网。
参考文献:
[1].Crouhy Michel,Galai Dan. Risk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75(6):141-156.
[2].John C.Hull.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北京[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1-113.
有些大的会计公司为了强调经营风险的审计方法,修改它们的审计辅助软件,以围绕业务流程组织审计证据,而不是按照传统的交易循环组织证据。关注业务流程的审计软件系统(Business-Process-Focused,BPF)通过价值链组织被审单位的信息;而传统的关注交易循环的审计软件系统(Transaction-Circle-Focused,TCF)是按照交易分类组织被审单位的信息。O''''DonnellE和JrJosephJSchultz(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BPF软件的审计人员能识别出更多的风险情形,并将风险估计在恰当的水平;而使用TCF软件的审计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和估计都较差。因此他们认为不同的信息组织形式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决策判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业务流程关注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它通过情景引导记忆;而传统的交易循环关注的是交易分类,它通过语义引导记忆。因此,关注业务流程可降低任务的复杂性和认知难度。随后其他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围绕业务流程开展内部控制的评估任务更为有效。
二、IT环境下基于流程的审计风险判断方法
为了协助审计人员运用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于2005年制定了“在整个审计
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更准确评估的框架和模型”。具体步骤如下:(1)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识别风险,并在报表层次考虑交易性质、账户余额、披露;(2)将发现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与舞弊相联系;(3)考虑风险的重要性;(4)考虑风险的发生概率。这个风险判断思路也同样适用于IT环境。因此借鉴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将流程作为IT风险判断的中间环节,改进了的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判断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我国2006出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列举了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企业性质,目标和性质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级,内部控制。在IT环境下,识别和评价企业层面的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时,需特别考虑:(1)IT利益群体的风险及对IT利益群体控制的有效性,如IT治理;(2)企业层面的IT控制,如与IT相关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控、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2.确定财务报告流程的核心要素。根据企业层面的风险评估结果识别重大账户、重要披露及与之相关联的认定。
3.识别关键业务流程。审计人员首先要识别与上述重大账户、重要披露、认定相关联的关键流程及流程所包括的主要交易,同时识别流程中易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关键点(控制点)。为了判断业务流程能否实时预防或检测错误和舞弊,审计人员要识别出需要被测试的控制点,由于业务流程大多基于IT,因此要确定这些控制点哪些是依赖IT的,然后识别并证实关键的IT功能。
4.确定与IT功能相对应的应用系统的范围。详细列出与这些IT功能相关的应用系统和与之关联的子系统,包括交易应用系统和支持性应用系统。交易应用系统在处理组织内的数据时通常提供以下功能:(1)通过借贷关系记录交易的价值数据;(2)作为财务、经营和法规数据存放的仓库;(3)能够生成各种财务和管理报告,包括销售订单、客户发票、供应商发票以及日记账的处理。支持性应用系统并不参与交易的处理,但方便了业务活动的进行,如Email程序、传真软件、设计软件等。
然后IT审计人员与财务审计人员合作,从列示的子系统中识别出支持授权、复杂计算、维护重要账户(如存货、固定资产、贷款等)的完整性的重要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否重要,需要考虑:交易量(交易量越多,应用系统越关键)、交易金额(金额越大,应用系统越关键)、运算的复杂性(运算越复杂,应用系统越关键)、数据和交易的敏感度(敏感度越大,应用系统越关键)。为应用系统提供IT服务,或者支持应用系统关键环节的IT一般流程即为需要进行IT一般控制测试的范围。
5.识别管理和驱动这些重大应用系统的IT流程。识别所有支持这些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以及与之相关联的IT流程。判断这些IT流程的风险和相关的控制目标。识别出需要被测试的IT一般控制,进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控制目标。控制测试结果将影响与之相关的IT应用控制的评价、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价。对这些流程和系统进行风险和控制评估后,就可以制定风险控制矩阵。
6.评价IT控制、分析业务流程风险。结合对IT一般控制的评估结果和对业务流程中IT应用控制的评估结果,就可以分析关键业务流程的IT风险控制情况。此时的IT控制测试和人工控制测试要结合起来予以考虑,即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的测试对象。业务流程的风险是与业务流程所关联的一系列交易活动、账户群的余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相联系的,因此,业务流程风险的评价结果构成了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直接基础。
7.评估电子证据证明力、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审计人员可根据上述步骤的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某一业务流程的电子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并设计与业务流程有关的账户群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通过上述7个步骤,审计人员可以将IT环境下的企业风险因素与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相链接,同时也为电子审计证据证明力(即检查风险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顾晓安,基于业务循环的审计风险评估专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6(4):23-29.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流程优化
一、前言
本文立足于海南核电实际管理现状,运用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管理理论对海南核电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流程管理为载体,优化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的方案。并以海南核电关键业务流程优化的模型设计为突破口,运用“目标-风险-控制”的流程操作方法查找控制缺陷,辨识和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和控制措施的嫁接,实现 “目标―风险―控制”的对应。实现海南核电内部控制目标从查错防弊向全面促进企业经营目的实现的转变,最终达到提升海南核电经营效率与效果目标,使公司战略目标“平稳落地”的目的。
二、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现状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在海南核电的实现程度,分析和评估海南核电业务流程的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2015年5月,海南核电成立了专门的调研小组,制定了调研计划,开展了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的调研工作。
调研小组确定的具体调研方法和调研过程如下:
(一)通过对海南核电的行业和经营历史研究,初步设计海南核电面临的内外重大风险清单以及重大风险所对应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框架。
调研小组查阅了核电行业的相关资料,并且对行业产业链以及行业核心价值区域进行了分析,利用网络、资料库以及相关企业调研等方式对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进行了调研。并且结合海南核电的战略目标、机构设置、历史运营数据分析等,初步确定了38项公司层面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设计了相对应的38个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海南核电流程体系框架设计的理念是以价值创造链条和职责分工为主线,按照海南核电主要经营活动内容,依据各自对海南核电发展战略的重要程度设计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保证海南核电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业务的关键业务流程,第二个层面是主要业务的管理流程,第三个层面是支持性流程。
(二)高层和中层管理团队访谈。调研小组选择了公司主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等中高层管理团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现场访谈。通过中高层访谈,了解高层管理团队对海南核电所面临的重大、重要风险的判断,以及目前海南核电内部控制水平的认识,并最终确定了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五类95项子风险。
调研小组选择了海南核电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25个职能部门核心骨干人员作为调研对象,拟定了访谈提纲,并进行了多场次的现场访谈,形成访谈记录。了解核心执行团队对其所负责海南核电管理职责范围内以及相关领域的重大风险,以及重大风险所对应的管控流程的判断,拟定了海南核电内部控制业务流程框架,明确了风险的控制措施和业务流程的控制目标。
三、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优化设计
按照海南核电基于流程管理构建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思路,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流程中每个阶段的问题,运用目标-风险-控制分析方法“植入”内部控制要素:包括识别目标体系,识别风险体系,设计风险应对策略,匹配现有的控制措施,根据控制评估结果,设计有效的优化建议,评估实施结果,修正优化方案,进行新一轮的流程分析。
四、海南核电内部控制关键业务流程优化的实施过程
(一)进行业务梳理规划,形成流程目录。海南核电通过业务梳理,将业务活动划分为公司治理、战略管理、投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等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细分,形成流程目录。如图1.
图1 海南核电流程目录(局部)
(二)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评估,发现缺陷。例如对海南核电固定资产盘点流程进行评估,发现该现状流程存在缺陷。该流程的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能否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即能否有效地防范流程面临的风险,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二是能否确保流程具备应有的效率。通过评估发现流程存在的缺陷,为流程的优化指明方向。
(三)固定资产盘点流程优化建议。根据固定资产盘点现状流程存在的控制缺陷,对该流程进行优化的建议如下:
建议海南核电根据新的固定资产管理调整方案,以业务管理流程为基础,以业务风险为导向,以业务风险控制为目标,对于公司总部的固定资产建立合理的管理原则和操作程序,并且建立起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原则。
从资产管理的业务风险来说,主要是资产的安全风险、成本风险、效率风险以及帐实不一致风险。上述风险的管控目标主要通过固定资产的取得(计划、申请决策、比价/招标、签约、验收)、登记(实物台帐、财务台帐、标签、卡片)与领用、转移(调配、借用、出租等)、维护(定期检修、大修、计量检定、技术改造等)、折旧、盘点清查、处置、对账等环节管理。因此,相关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应该针对这些风险性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规范,并且设计标准的控制文档。
五、海南核电体系建设实施效果评价
公司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建立了“以流程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责任为重点、以控制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的经营理念,体现自身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反映了“运行与成本中心”管理模式。公司通过内部控制逐步规范和完善授权以及具体业务权责界面划分,同时对公司重要业务事项的授权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为逐步实现作为集团公司“运行与成本中心”管理模式的落地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一、研究背景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及使用,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活力,它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近十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成为国际银行业用以规避风险、开拓业务、谋取利润的经营手段,其在银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在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是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主力军,主要从事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业务品种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及结构性产品等。从交易目的上看,商业银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在与客户进行衍生金融业务交易,即与其他交易对手进行反向交易,以消除市场风险,从交易中赚取一定比例手续费,承担很小的风险;而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则为基础工具套期保值目的而开展(从实际交易情况看目前此类交易量最大)或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时间短、金额规模小、品种少,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论从品种创新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广泛使用。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受外界影响变动大,加上本身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它伴随着高风险,操作不当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损失。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酿成了多次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全球的几乎每一场金融风险事件都与金融衍生工具有关,它的“双刃剑”效应成为风险管理的聚焦点。
与此同时,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也面临着不断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风险管理的挑战。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将原会计准则规定的在附注中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了表内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使得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更大,衍生金融工具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成为资产或者负债。报表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信息,同时披露对金融工具采用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要求披露与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其中描述性信息包括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和过程以及计量风险的方法;风险敞口及其形成原因;数量信息包括风险敞口总括数据和各风险集中点的风险敞口金额;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做到期限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说明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发生变动时,分析其对当期损益和权益产生的影响。这些都从形式上规定了要采用会计语言来揭示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但是,会计流程的事后反映和原有的会计模式能否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有效地反映发展与变化中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真实程度,成为本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以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为焦点,探讨如何对外提供可信的财务信息,以期对内满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实现有效决策,从实质上发挥会计的控制和风险预警功能。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风险管理则是指“银行或企业根据既定的目标,为防止其收入和债务受金融市场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风险承受程度的组合而进行的管理。它并不意味着要消除一切风险,而主要是把风险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即现代风险管理是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所建立的一整套管理程序,若其管理的范畴在全球内,就形成宏观金融管理;若其作用范围限定在企业内部,则形成微观风险管理。本文关注商业银行内部对衍生工具业务进行微观风险管理中对会计功能的需求以及其所产生的外部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国际证券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类。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或金融资产价格等市场因素的波动使衍生金融的持有头寸价值发生不利变动,从而影响投资者财务状况的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约对手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义务而带来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衍生交易活动中交易者所面临风险的集中反映,当交易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时,将被交易所强制平仓,从而面临巨额亏损;而合约到期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时,则最终将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系统或内部控制的缺失,如人为错误、系统失败、不正当的程序、管理控制失误等,而导致意外损失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性、复杂性、奇异性和技术性,使其较之基础金融工具面临更大的操作风险,这客观上要求衍生交易主体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模型、完备的控制系统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衍生交易的杠杆效应使得任何的决策失误都将导致巨大的风险暴露,但也正是由于这一交易机制,更容易诱发交易员的赌博心态,进而违规操作。法律风险是指衍生交易合约不能依法执行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合约约定不明确、合约本身无效、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授权、相关条款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1.会计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是人造的提供经济信息系统,它与企业其他系统(如风险管理系统等)协同运作满足企业和社会经济大系统运行的需求,对内的功能是适应企业需求,反映各子系统的活动情况、监督各子系统的运行、参与其他子系统的控制;对外功能则提供充分反映企业状况的可信的财务会计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最终会引起商业银行的资金变动,表现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的增减变化上。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观(盖地,2007)将其公允价值计价,注重交易事项的实质确认,并在列表披露中规定相关的风险披露,强调了决策有用,会计不容质疑地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起到了反映和评价的作用。同时,会计对过去事项记录与积累也为反映未来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衍生金融工具提供数据,帮助报表使用者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利于风险管理。而且,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也包含着会计风险管理:如对由于计量方法的不同或对经济数据粉饰所造成的风险管理;对由于会计数据变化或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风险。
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金融市场变动速度太快,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的多样性和不断创新也使风险表现了非线性,它的风险传递也是高速的,传递过程也十分复杂,所以建立在健全的数据程序之上的高品质信息的适用性对于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制度、程序和方法上,都希望会计的反映、预测、监督、控制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经济信息中七成以上的数据来自会计,会计信息的适时提供,将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对其交易业务所表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紧密的联系。会计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的协同运作是满足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需求,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特殊业务,探讨协同运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以提供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
1. 流程与流程再造
《牛津英语大词典》将流程定义为: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出现。一般来说,流程是由一系列单独的任务组成的,使一个输入经流程变成输出的全过程。Allan M・Scher认为,“流程对输入的处理可能是转变、转换或仅仅照顾其通过,以原样输出。”Davenport和Short将流程定义为“为特定客户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
1993年,迈克尔・哈默等合著《再造企业――企业革命的宣言》,代表了得到广泛公认的对再造的定义。他认为,企业再造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也是管理理念的变革。银行再造(Reengineering the bank)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国际银行业在网络金融时代、信息化浪潮中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实践,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客户为目标,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从根本上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以期在成本、质量、客户满意度和反应模式上有所突破,使银行集中核心能力,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2.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
一般认为,企业流程主要由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组成,会计是连接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桥梁,负责从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经过加工后生成企业管理活动所需的信息,支持企业的管理活动。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这样复杂的交易,更需要将会计流程与其业务流程紧密联系,例如适时了解业务中如何将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拆分成简单的、基础的、流动性好的产品,并利用相对简单的产品平掉风险,进行会计的及时反映;公允价值广泛用于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确认计量中,涉及公允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从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通过有效的估价技术直接得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取得离不开对业务的了解和相应的模型估价。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对会计流程的信息采取的时间、方式、质量以及加工后的信息至关重要,会促进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会计流程中的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保证了信息的有用和可靠,有利于对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的决策。所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信息需要通过其会计业务流程共同完成。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本文所指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银行再造的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则是借用再造理念,强调以会计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风险管理需要为目标,对现有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根本上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理念,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中采集数据,加工成管理决策有用的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虽然有创新, 但绝不等于完全否定过去, 现有流程中的合理部分应予以保留, 并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新业务的拓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加以完善。
(二)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动因
1.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流程设计多是为了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的需要, 讲究统一性和标准化,相对缺乏差异性和多样化。具体的会计、业务流程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设计,会计流程往往远离业务流程,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会计信息所采集的数据以资金流信息为主,且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后进行的,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 导致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存储,财务人员在加工信息时仅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排序、汇总、过账,而很少考虑会计信息和业务活动的关联性,这样的财务报告并非直接可用,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后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这样的会计流程很显然已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风险管理需求。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风险信息,如银行所具备的风险管理系统和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其风险计量体系获取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和负债信息,得到风险暴露总额与获准的银行风险管理限额进行比较的情况。而银监会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的要求,从监管角度出发,指出商业银行在其所提供的监管报告中需揭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情况和对银行监管资本的影响,但两者要求的口径的不一致使财会人员在加工统一数据上疲于奔命。当然,定性也好,定量也罢,期末风险估值数据也仅仅提供某一时点的风险水平,无法满足其风险管理所需的适时的高质量信息。
3.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开展与IT支持
目前,我国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商业银行一般都根据西方商业银行衍生金融业务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前、中、后台的业务运作体系,但具体有所差别:前台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负责交易的执行和头寸的管理;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的风险管理处或相关处室,负责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评估及交易额度管理;后台设在清算中心,负责交易清算和控制操作风险。大多数银行目前仅授权其境内分支机构开展代客衍生交易业务,并明确规定由总行集中营运,统一核算。
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使得银行构建信息系统,进行实时跟踪、反映、处理其各项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各种交易和事项在发生时即可实时记录、实时处理、实时报告,满足了包括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在内的各项需求。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模式、理论的研究,也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理论和发展的支持,成为其再造的动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支持和核心策略建议
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流程要素分析法,有二要素分析法和四要素分析法。在二要素分析法下,流程可以被广义地理解为做任何事情的方式,包含客体流和主体工作流。流程再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改变这两个基本要素,使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具体方法有:改变客体或客体的载体、改变主体、实现主体工作与客体流之间的转换。在四要素分析法下,将流程分为活动、活动之间的联结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以及完成的方式等4个基本要素。流程再造可从4个要素上寻求突破。如活动本身的突破,有活动的整合、活动的分离和活动的废除;活动间关系的突破有两种可能:一是活动的某一顺序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导致一个高效运作的新流程产生,二是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发生突破性变化,从而获得一个新的流程;活动承担者的突破;活动实现方式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探索信息技术更为有效的利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策略是会计与业务流程之间信息的转换,应为增值的作业;利用网络环境、IT技术以及各处理模块,进行适时(just-in-time)在线(on-line)的信息加工、提供与应用;会计确认、核算、加工三阶段的处理在网络支持下,由相应的模型系统处理完成,形成适时的信息数据库。在各处理阶段的信息是可分离的,可选取的,当应用信息时可根据不同需求经授权提取,形成相应的报告:如适时的风险管理信息提取,适时的财务报表披露,风险预警等。
2.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是关键,其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是会计流程再造的价值增值前提。现代经济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是银行完全可以借用外部资源,把许多业务流程环节交由其它企业去协作完成。例如,利用业务外包将银行的局部性的信息技术业务委托给外部厂商或集成商去做,而自己只做核心部分,将流程分解到新兴的参与者,让他们只需专门服务于各自的领域,银行做其核心业务流程,掌握其核心信息。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衍生交易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事前的评估,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对每一笔交易的风险特性进行测试并提出应对措施。风险管理部门应采取先进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测量衍生交易头寸变化时风险价值的变化情况,估计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风险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衍生交易的止损点和风险预警线,以便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利用适时的财务报表充分披露。
例如,某商业银行的外汇金融衍生产品批发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注:该业务为通过收集公司、机构客户外汇理财、风险管理需求,为公司机构客户提供的金融衍生品业务)
通过业务流程中的产品适用性审核深入分析产品风险,并根据产品的市场成熟程度、客户对于产品风险的理解程度和承受能力来考虑产品对客户的适用性;通过信用风险审核采取控制措施;审批人在授权审批的权限额度内审批交易;在交易平盘中审核客户书面材料委托、协议及请示的一致性和齐备性,在与境外交易对手进行背对背平盘条款与客户交易委托的一致性及交易对手额度的使用情况;交易证实审核客户委托与交易前台、境外交易对手提供的交易证实书的齐备性和一致性。从业务流程上控制人为的操作风险。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思路
商业银行每日都提供衍生工具交易合同的收益和损失以及风险估值等数据作为内部风险管理之用,并提供整个报告期的一系列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情况数据,动态地了解衍生工具交易活动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后所具有的功能。
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哈默, 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 田晓军.银行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 (美)布赖恩・L・乔伊纳.第4 代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4] 刘传华.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J]. 财务会计,2004( 1 ).
[5] 刘政权 .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认识辨析[J]. 改革与理论,2003( 9 ) .
[6] 葛家澍. 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 [J]. 会计研究, 2006(09).
[7] 黄颖利.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与预警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 2005 .博士论文.
[8] 田萍. 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 吉林大学, 2005. 博士论文.
[9] 鄂志寰.WTO 与中国《银行再造》[J].中国投资,2001(11).
[10] 郑明川,徐翠萍.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VaR披露模式[J]. 会计研究 , 2002(07) .
[11] 靳继同.论我国商业银行再造[J].新金融,2002(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出发点,相关的风险评估结果是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审计风险虽源于重大错报风险,但审计人员最终都要通过对报表各项目的审计发表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因此风险评估必须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相联系。将“发现的风险因素同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相联系”是审计风险判断的关键。但传统的审计方法并未明确指明如何将两者相联系,而且也未关注IT环境下如何将风险因素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相联系。在IT环境下,业务流程及其支持流程——IT流程,都是链接风险因素和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中间环节。在高度自动化的企业环境下,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依赖于IT相关风险的控制情况。因此,有必要改进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判断方法。在IT环境下,审计风险判断应以流程(包括业务流程和IT流程)为中间环节,建立基于流程的审计风险判断方法。
一、流程对审计风险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流程的概念很多,ISO/IEC 9000将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企业由流程构成,Kaplan(2001)将企业定义为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或流程的集合,或是一个价值链。在IT环境下,流程可理解为“角色加活动”,即将流程描述为一个为实现特殊目的而合作且互相影响的角色的集合。早期人们对企业流程的理解大多局限于传统的业务领域;当IT逐渐与业务融合,并成为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驱动引擎时,流程的范围开始拓展,此时的IT流程与业务流程需要实现动态整合,即IT活动被看作是业务,并执行与业务相同的管理方式。因此,IT环境下的企业业务流程应该是广义的,同时包含IT流程和业务流程。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第5号审计准则就指出,作为理解重大流程的一部份,审计师应理解IT如何影响公司的交易流程。
有些大的会计公司为了强调经营风险的审计方法,修改它们的审计辅助软件,以围绕业务流程组织审计证据,而不是按照传统的交易循环组织证据。关注业务流程的审计软件系统(Business-Process-Focused,BPF)通过价值链组织被审单位的信息;而传统的关注交易循环的审计软件系统(Transaction-Circle-Focused,TCF)是按照交易分类组织被审单位的信息。O’Donnell E和Jr Joseph J Schultz(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BPF软件的审计人员能识别出更多的风险情形,并将风险估计在恰当的水平;而使用TCF软件的审计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和估计都较差。因此他们认为不同的信息组织形式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决策判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业务流程关注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它通过情景引导记忆;而传统的交易循环关注的是交易分类,它通过语义引导记忆。因此,关注业务流程可降低任务的复杂性和认知难度。随后其他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围绕业务流程开展内部控制的评估任务更为有效。
二、IT环境下基于流程的审计风险判断方法
为了协助审计人员运用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于2005年制定了“在整个审计
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更准确评估的框架和模型”。具体步骤如下:(1)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识别风险,并在报表层次考虑交易性质、账户余额、披露;(2)将发现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与舞弊相联系;(3)考虑风险的重要性;(4)考虑风险的发生概率。这个风险判断思路也同样适用于IT环境。因此借鉴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将流程作为IT风险判断的中间环节,改进了的IT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判断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我国2006出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列举了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企业性质,目标和性质以及相关的经营风险,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级,内部控制。在IT环境下,识别和评价企业层面的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时,需特别考虑:(1)IT利益群体的风险及对IT利益群体控制的有效性,如IT治理;(2)企业层面的IT控制,如与IT相关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控、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2.确定财务报告流程的核心要素。根据企业层面的风险评估结果识别重大账户、重要披露及与之相关联的认定。
3.识别关键业务流程。审计人员首先要识别与上述重大账户、重要披露、认定相关联的关键流程及流程所包括的主要交易,同时识别流程中易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关键点(控制点)。为了判断业务流程能否实时预防或检测错误和舞弊,审计人员要识别出需要被测试的控制点,由于业务流程大多基于IT,因此要确定这些控制点哪些是依赖IT的,然后识别并证实关键的IT功能。
4.确定与IT功能相对应的应用系统的范围。详细列出与这些IT功能相关的应用系统和与之关联的子系统,包括交易应用系统和支持性应用系统。交易应用系统在处理组织内的数据时通常提供以下功能:(1)通过借贷关系记录交易的价值数据;(2)作为财务、经营和法规数据存放的仓库;(3)能够生成各种财务和管理报告,包括销售订单、客户发票、供应商发票以及日记账的处理。支持性应用系统并不参与交易的处理,但方便了业务活动的进行,如Email程序、传真软件、设计软件等。
然后IT审计人员与财务审计人员合作,从列示的子系统中识别出支持授权、复杂计算、维护重要账户(如存货、固定资产、贷款等)的完整性的重要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否重要,需要考虑:交易量(交易量越多,应用系统越关键)、交易金额(金额越大,应用系统越关键)、运算的复杂性(运算越复杂,应用系统越关键)、数据和交易的敏感度(敏感度越大,应用系统越关键)。为应用系统提供IT服务,或者支持应用系统关键环节的IT一般流程即为需要进行IT一般控制测试的范围。
5.识别管理和驱动这些重大应用系统的IT流程。识别所有支持这些应用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网络,以及与之相关联的IT流程。判断这些IT流程的风险和相关的控制目标。识别出需要被测试的IT一般控制,进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控制目标。控制测试结果将影响与之相关的IT应用控制的评价、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价。对这些流程和系统进行风险和控制评估后,就可以制定风险控制矩阵。
6.评价IT控制、分析业务流程风险。结合对IT一般控制的评估结果和对业务流程中IT应用控制的评估结果,就可以分析关键业务流程的IT风险控制情况。此时的IT控制测试和人工控制测试要结合起来予以考虑,即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的测试对象。业务流程的风险是与业务流程所关联的一系列交易活动、账户群的余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相联系的,因此,业务流程风险的评价结果构成了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直接基础。
7.评估电子证据证明力、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审计人员可根据上述步骤的风险评估结果判断某一业务流程的电子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并设计与业务流程有关的账户群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通过上述7个步骤,审计人员可以将IT环境下的企业风险因素与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相链接,同时也为电子审计证据证明力(即检查风险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一、研究背景
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及使用,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活力,它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近十几年来,衍生金融工具成为国际银行业用以规避风险、开拓业务、谋取利润的经营手段,其在银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在我国,国内商业银行是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主力军,主要从事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业务品种有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及结构性产品等。从交易目的上看,商业银行代客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在与客户进行衍生金融业务交易,即与其他交易对手进行反向交易,以消除市场风险,从交易中赚取一定比例手续费,承担很小的风险;而自营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则为基础工具套期保值目的而开展(从实际交易情况看目前此类交易量最大)或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时间短、金额规模小、品种少,但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论从品种创新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广泛使用。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受外界影响变动大,加上本身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它伴随着高风险,操作不当将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损失。上世纪9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酿成了多次骇人听闻的巨额亏损和金融危机事件,全球的几乎每一场金融风险事件都与金融衍生工具有关,它的“双刃剑”效应成为风险管理的聚焦点。
与此同时,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也面临着不断满足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的风险管理的挑战。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实施将原会计准则规定的在附注中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了表内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使得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更大,衍生金融工具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成为资产或者负债。报表要求披露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信息,同时披露对金融工具采用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要求披露与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其中描述性信息包括风险管理目标、政策和过程以及计量风险的方法;风险敞口及其形成原因;数量信息包括风险敞口总括数据和各风险集中点的风险敞口金额;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做到期限分析,判断企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并说明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其他价格风险)发生变动时,分析其对当期损益和权益产生的影响。这些都从形式上规定了要采用会计语言来揭示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但是,会计流程的事后反映和原有的会计模式能否按照新准则的规定,有效地反映发展与变化中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真实程度,成为本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以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为焦点,探讨如何对外提供可信的财务信息,以期对内满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实现有效决策,从实质上发挥会计的控制和风险预警功能。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风险管理则是指“银行或企业根据既定的目标,为防止其收入和债务受金融市场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风险承受程度的组合而进行的管理。它并不意味着要消除一切风险,而主要是把风险控制在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即现代风险管理是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所建立的一整套管理程序,若其管理的范畴在全球内,就形成宏观金融管理;若其作用范围限定在企业内部,则形成微观风险管理。本文关注商业银行内部对衍生工具业务进行微观风险管理中对会计功能的需求以及其所产生的外部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国际证券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类。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或金融资产价格等市场因素的波动使衍生金融的持有头寸价值发生不利变动,从而影响投资者财务状况的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合约对手违约或无力履行合约义务而带来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是金融衍生交易活动中交易者所面临风险的集中反映,当交易者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时,将被交易所强制平仓,从而面临巨额亏损;而合约到期无法履行支付义务时,则最终将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系统或内部控制的缺失,如人为错误、系统失败、不正当的程序、管理控制失误等,而导致意外损失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性、复杂性、奇异性和技术性,使其较之基础金融工具面临更大的操作风险,这客观上要求衍生交易主体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模型、完备的控制系统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衍生交易的杠杆效应使得任何的决策失误都将导致巨大的风险暴露,但也正是由于这一交易机制,更容易诱发交易员的赌博心态,进而违规操作。法律风险是指衍生交易合约不能依法执行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合约约定不明确、合约本身无效、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授权、相关条款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1.会计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是人造的提供经济信息系统,它与企业其他系统(如风险管理系统等)协同运作满足企业和社会经济大系统运行的需求,对内的功能是适应企业需求,反映各子系统的活动情况、监督各子系统的运行、参与其他子系统的控制;对外功能则提供充分反映企业状况的可信的财务会计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最终会引起商业银行的资金变动,表现在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的增减变化上。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观(盖地,2007)将其公允价值计价,注重交易事项的实质确认,并在列表披露中规定相关的风险披露,强调了决策有用,会计不容质疑地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中起到了反映和评价的作用。同时,会计对过去事项记录与积累也为反映未来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衍生金融工具提供数据,帮助报表使用者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利于风险管理。而且,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也包含着会计风险管理:如对由于计量方法的不同或对经济数据粉饰所造成的风险管理;对由于会计数据变化或会计政策选择所造成的风险。
2.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会计需求
金融市场变动速度太快,衍生金融工具品种的多样性和不断创新也使风险表现了非线性,它的风险传递也是高速的,传递过程也十分复杂,所以建立在健全的数据程序之上的高品质信息的适用性对于风险管理非常重要。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报告制度、程序和方法上,都希望会计的反映、预测、监督、控制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因为经济信息中七成以上的数据来自会计,会计信息的适时提供,将使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与对其交易业务所表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紧密的联系。会计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的协同运作是满足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需求,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特殊业务,探讨协同运作方式——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以提供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涵
1.流程与流程再造
《牛津英语大词典》将流程定义为: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出现。一般来说,流程是由一系列单独的任务组成的,使一个输入经流程变成输出的全过程。AllanM·Scher认为,“流程对输入的处理可能是转变、转换或仅仅照顾其通过,以原样输出。”Davenport和Short将流程定义为“为特定客户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
1993年,迈克尔·哈默等合著《再造企业——企业革命的宣言》,代表了得到广泛公认的对再造的定义。他认为,企业再造是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也是管理理念的变革。银行再造(Reengineeringthebank)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国际银行业在网络金融时代、信息化浪潮中寻求银行管理新模式的具有革命性的实践,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客户为目标,以业务流程改革为核心,从根本上对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重新设计,以期在成本、质量、客户满意度和反应模式上有所突破,使银行集中核心能力,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2.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
一般认为,企业流程主要由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组成,会计是连接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桥梁,负责从业务流程中采集数据,经过加工后生成企业管理活动所需的信息,支持企业的管理活动。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这样复杂的交易,更需要将会计流程与其业务流程紧密联系,例如适时了解业务中如何将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拆分成简单的、基础的、流动性好的产品,并利用相对简单的产品平掉风险,进行会计的及时反映;公允价值广泛用于各类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确认计量中,涉及公允价值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从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通过有效的估价技术直接得到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取得离不开对业务的了解和相应的模型估价。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对会计流程的信息采取的时间、方式、质量以及加工后的信息至关重要,会促进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会计流程中的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保证了信息的有用和可靠,有利于对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的决策。所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的信息需要通过其会计业务流程共同完成。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本文所指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是银行再造的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则是借用再造理念,强调以会计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风险管理需要为目标,对现有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进行根本上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理念,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中采集数据,加工成管理决策有用的风险导向的会计信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会计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虽然有创新,但绝不等于完全否定过去,现有流程中的合理部分应予以保留,并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新业务的拓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加以完善。
(二)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动因
1.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会计流程设计多是为了适应既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的需要,讲究统一性和标准化,相对缺乏差异性和多样化。具体的会计、业务流程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设计,会计流程往往远离业务流程,彼此间缺少衔接和协调,会计信息所采集的数据以资金流信息为主,且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后进行的,忽略了大量的管理信息,导致信息隔阂和信息重复存储,财务人员在加工信息时仅仅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排序、汇总、过账,而很少考虑会计信息和业务活动的关联性,这样的财务报告并非直接可用,必须经过若干后台加工后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中。这样的会计流程很显然已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业务风险管理需求。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风险信息,如银行所具备的风险管理系统和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其风险计量体系获取以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和负债信息,得到风险暴露总额与获准的银行风险管理限额进行比较的情况。而银监会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的要求,从监管角度出发,指出商业银行在其所提供的监管报告中需揭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情况和对银行监管资本的影响,但两者要求的口径的不一致使财会人员在加工统一数据上疲于奔命。当然,定性也好,定量也罢,期末风险估值数据也仅仅提供某一时点的风险水平,无法满足其风险管理所需的适时的高质量信息。
3.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开展与IT支持
目前,我国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商业银行一般都根据西方商业银行衍生金融业务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前、中、后台的业务运作体系,但具体有所差别:前台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负责交易的执行和头寸的管理;一般设在资金部(或国际部、外汇交易中心)的风险管理处或相关处室,负责交易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风险评估及交易额度管理;后台设在清算中心,负责交易清算和控制操作风险。大多数银行目前仅授权其境内分支机构开展代客衍生交易业务,并明确规定由总行集中营运,统一核算。
IT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应用使得银行构建信息系统,进行实时跟踪、反映、处理其各项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各种交易和事项在发生时即可实时记录、实时处理、实时报告,满足了包括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在内的各项需求。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模式、理论的研究,也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理论和发展的支持,成为其再造的动力。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法支持和核心策略建议
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流程要素分析法,有二要素分析法和四要素分析法。在二要素分析法下,流程可以被广义地理解为做任何事情的方式,包含客体流和主体工作流。流程再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改变这两个基本要素,使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具体方法有:改变客体或客体的载体、改变主体、实现主体工作与客体流之间的转换。在四要素分析法下,将流程分为活动、活动之间的联结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以及完成的方式等4个基本要素。流程再造可从4个要素上寻求突破。如活动本身的突破,有活动的整合、活动的分离和活动的废除;活动间关系的突破有两种可能:一是活动的某一顺序发生突破性的变化,导致一个高效运作的新流程产生,二是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发生突破性变化,从而获得一个新的流程;活动承担者的突破;活动实现方式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探索信息技术更为有效的利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核心策略是会计与业务流程之间信息的转换,应为增值的作业;利用网络环境、IT技术以及各处理模块,进行适时(just-in-time)在线(on-line)的信息加工、提供与应用;会计确认、核算、加工三阶段的处理在网络支持下,由相应的模型系统处理完成,形成适时的信息数据库。在各处理阶段的信息是可分离的,可选取的,当应用信息时可根据不同需求经授权提取,形成相应的报告:如适时的风险管理信息提取,适时的财务报表披露,风险预警等。
2.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再造设想
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是关键,其增值作业的增加和非增值作业的减少,是会计流程再造的价值增值前提。现代经济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是银行完全可以借用外部资源,把许多业务流程环节交由其它企业去协作完成。例如,利用业务外包将银行的局部性的信息技术业务委托给外部厂商或集成商去做,而自己只做核心部分,将流程分解到新兴的参与者,让他们只需专门服务于各自的领域,银行做其核心业务流程,掌握其核心信息。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衍生交易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事前的评估,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对每一笔交易的风险特性进行测试并提出应对措施。风险管理部门应采取先进可靠的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测量衍生交易头寸变化时风险价值的变化情况,估计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的风险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衍生交易的止损点和风险预警线,以便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利用适时的财务报表充分披露。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田晓军.银行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美)布赖恩·L·乔伊纳.第4代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4]刘传华.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再造[J].财务会计,2004(1).
[5]刘政权.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认识辨析[J].改革与理论,2003(9).
[6]葛家澍.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J].会计研究,2006(09).
[7]黄颖利.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实时披露与预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博士论文.
[8]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博士论文.
[9]鄂志寰.WTO与中国《银行再造》[J].中国投资,2001(11).
[10]郑明川,徐翠萍.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VaR披露模式[J].会计研究,2002(07).
[11]靳继同.论我国商业银行再造[J].新金融,2002(2).
自2004年塞班斯法案实施以来,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开始重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近几年来,国内电信企业的采购集中化趋势愈加明显。以采购合同金额来看,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规模比例已大致接近90%:10%。因此,随着采购形式结构的转变,对原有采购管理流程提出了新的内控设计要求。与此同时,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的概念也出现在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视野中,本文以电信企业采购管理流程为例,分析业务流程再造下的内部控制设计。
一、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控设计思路
业务流程再造与内部控制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矛盾冲突又有一致相关,业务流程再造是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对现有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性再设计。因此,业务流程再造会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风险分布,从而使针对重大风险采取的内部控制活动也会发生重大改变。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的内控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六步法”:明确业务流程涉及的活动范围;确定该业务流程所要实现的内控目标;明确不能实现内控目标的风险;梳理原有业务流程,并发现不合理之处或风险点;提炼关键控制点;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内控设计。
下面以电信企业采购管理流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明确业务流程范围
本流程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其中,集中采购是指属于多个单位、一定时期范围共同需求的物资、工程、服务,由某一指定单位集中操作实施、集中管理的采购形式。分散采购是指针对零星需求而自行实施采购的采购形式。
(二)确定采购管理内控目标
(1)合理保证采购活动经过适当授权和审批;
(2)合理保证采购计划和方案的适当性,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3)合理保证采购及项目招标行为规范,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条款。
(三)明确采购管理的内控风险
(1)采购活动未经适当授权和审批;
(2)未恰当制定采购计划和方案,导致采购不及时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未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合同条款,导致合同索赔、项目停滞或政府处罚等。
二、原采购管理流程梳理
(一)基于原有采购管理流程的内控设计如图1所示
(1)由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并提交给主管领导审批,审批后将结果传递给采购部门;
(2)采购部门了解采购内容后拟定采购方式,形成采购建议书,并提交给主管领导审批;
(3)审批通过返回采购部门,判断是否从现有供应商目录中选择,如可选,确定供应商,并制定详细采购方案,提交主管领导审批后,回转到采购部门实施采购;
(4)若判断不可选择现有供应商,则发起招标流程,确定中标单位后,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起草合同,提交给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实施采购。
(二)原流程效果
不管是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均需要经过采购申请审批、采购方案审批、供应商审批和合同审批,因此即使不算招标时间在内,全过程最少需要16天,最长达到22天,响应时间过长,不能匹配生产需要。
(三)原流程问题
(1)审批节点较多,且流转过长。原流程共有四个审批节点,且通过纸质递送签字回转,如遇主管领导因事无法审批,导致流程无法进行下一环节时,严重影响采购效率。
(2)未适应采购形式的转变。采购集中化,就是为了简化采购工作量,提升采购管理工作效率,而原业务流程未考虑采购形式结构的转变,要求所有采购需求都必须经过四次审批,因此流程上存在不必要的环节或者没有针对采购形式设计内控流程。
(3)易发生未经授权审批的采购行为。原业务流程中审批节点受限于内控设置,且缺乏信息化授权支撑,因此为不影响进度,往往会出现未经授权审批即实施采购的行为。
三、关键控制点提炼
(一)定义“关键控制点”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关键控制点所对应的固有风险程度较高,且执行该控制点可以有效地降低所对应的风险。
(二)识别控制点
从原有流程中,找到所有与重要管理层认定和采购风险相关的控制点,以备进一步筛选。“六步法”第三步明确了采购管理流程中的内控风险(缺乏授权、进度延误、不合规),因此业务流程中与这些风险对应的控制点主要是:
(1)审批控制点(授权及批准):请购单审批、采购方案审批、供应商审批和合同审批;
(2)时效性控制点(时间):提出采购申请、编制采购方案、招投标、签订合同;
(3)合规性控制点(文件):招投标方案、采购合同。
(三)风险评估
主要是从各控制点的风险影响程度和对其实施管控的可行性这两个维度进行评价。控制点风险影响程度越高,且降低风险的可行性越高,则为关键控制点。如图2所示,“6-招投标方案”和“7-采购合同”,公司一般都有明确的规范,其对合规性风险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是关键控制点;“4-招投标”虽然对采购时效性的风险影响程度很高,但由于招投标流程存在刚性特点,因此对其管控的可行性较低,也是一般控制点。
(四)提炼“关键控制点”
关键控制点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经过具体分析比较各内部控制活动实现其控制目标有效性的能力,而确定的内部控制活动。它们在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地位,能够更有效地确保内控目标的实现。
由于“1-四大审批节点”对授权审批的风险影响程度很大,且通过流程优化可以实现对风险点的归并和采购时效的提升,因此它们是关键控制点;另外,“2-提出采购申请”、“3-编制采购方案”和“5-签订合同”均与四大审批节点密切相关,因此也是关键控制点。
四、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内部控制设计
随着采购集中化趋势,原业务流程在内控设计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应该适应采购形式的转变,针对大规模大批量的集采需求,尽量将采购部门职能前移,通过事先制定详细的采购方案,尽可能减少原业务流程中的审批环节。具体改造如下:
(1)首先区别集中和分散采购在业务流程上的差异。集中采购通常会与入围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因此集采可以将采购申请、采购方式和供应商审批流程进行合并;
(2)简化原有流程审批环节。将采购部门职能向前伸展,参与采购需求的提出,事先拟定采购建议书,初步判定选择供应商范围,再向主管领导提出审批。在审批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流程中的采购申请、采购方案和供应商审批合并成一个关键控制点,审批次数由原来的4次降低到2次,大大减少公文流转环节。
(3)以信息化促效率。实现办公平台电子化采购审批,通过任务催办或短信提醒等方式,做到及时批复,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保证流程执行连续不间断。
(4)灵活授权。通过制定符合内控要求的授权审批制度,可以有效提升审批效率,并通过在信息化系统中留存授权审批的文档以便对合规性进行复查。
流程再造后,基于流程设计的原有内控已不再适用,新的内控设计如图3所示:
流程再造后内控实施效果评价:
(5)成本效益分析:再造后业务流程,采购需求发起到实施采购,缩短到10天内完成,由于信息化支撑、灵活授权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控制成本。
(6)风险管理分析:再造后业务流程,审批节点和路径减少,降低了可能产生的差错,同时也改变了原流程的风险分布,找到最容易发生风险的节点成为关键。在本例中,对采购建议书和合同的审批成为关键控制点,虽然再造后减少了审批次数,减少了原有风险点,但同时由于审批内容和范围基本不变,可以保证风险的合理管控。
五、结束语
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改造是全面、彻底的,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原有的控制环境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系统,实施新业务流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竞争和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翟茜.《企业内部控制成本与收益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04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于2005年10月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提出了“流程银行”的概念,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落后,是因为采用“部门银行”的业务流程;国际活跃银行之所以先进,是因为采用“流程银行”的业务流程。因此,根本出路在于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部门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以便实现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由此确定了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是实现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
本文将从流程再造的内容、流程再造的步骤和流程再造的组织保障等三个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程再造进行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内容
银行的业务流程再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纵向与横向的业务流程再造,还涉及纵向与横向对接的业务流程再造。由此决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纵向业务流程再造
纵向业务流程(也称为主流程)再造是指银行总行与其分支机构之间关系的业务流程再造,因此,主要触及银行的外部组织关系。根据银行组织机制的不同,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关系可以分为总分行制、集团制、和单一银行制等,其中最普遍的是设有多个分支机构,由总行对分支机构实施统一管理的总分行制。银行的纵向业务流程再造主要体现为银行外部组织关系的扁平化改革。通过纵向再造,加强总行对业务收益与风险的直接控制,使总行决策更能反映市场需要、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
2.横向业务流程再造
横向业务流程(也称为子流程)再造是指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在其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再造。因此,横向业务流程再造主要触及银行的内部组织关系。不同银行具有不同的内部组织机制,设有不同的业务部门,从而会造成横向流程再造的差异。但一般而言,在扁平化改革的大前提下,横向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在总行。
根据与客户关系的不同,总行内部机构的业务流程再造可以分为市场和服务两大模块。市场模块是直接为银行创造价值的模块,根据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或未来发展目标,将主要业务部门分为几大子模块,每一子模块内部均实施统一的利润核算和报告。银行的横向业务流程再造之重点在于市场模块。总行各下属分支机构可以根据纵向业务流程所确定的业务范围和权限,参照总行横向业务流程再造的做法以及本行所处地域的市场需求,进行本级的横向业务流程再造。
3.对接业务流程再造
对接的业务流程再造是指纵向业务流程与横向业务流程对接关系的再造,也就是下级分支机构与上级分支机构业务流程对接关系的再造,主要体现为总行业务流程与分支机构业务流程对接部分的流程再造。由于银行的总流程是由多个主流程汇总而成的,而每一主流程可以包括多个子流程。银行每一级机构只能完成一个主流程,该主流程由该级机构不同部门所完成的多个子流程组成。所以说,对接业务流程再造实际就是银行各主流程之间以及主流程与相应子流程之间对接关系的再造。因此,对接业务流程的再造不仅触及银行的外部组织关系,还触及银行的内部组织关系。借助于业务流程再造,最终在银行内部必然形成矩阵式的业务关系结构和网络组织结构。
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步骤
对于进行流程再造的银行而言,其分支机构、部门、人员以及业务流程已然存在。这时需要按照先定流程,再定机构、部门和岗位的思路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在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首先前瞻性地设计业务流程。然后根据三个方面业务流程的实际需要,调整各种组织关系。一是根据纵向业务主流程的需要,整合其外部组织关系,撤并不必要的分支机构,以适应纵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要求;二是根据横向业务子流程的需要,由各分支机构在总行指导下,整合或撤并职能重叠或有悖于流程银行要求的内设部门、岗位和人员;三是根据对接业务流程的需要,对部门职能、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进行适当调整,实现流程无缝对接,保证流程安全运行。有关研究表明,在业务流程再造中,业务流程决定银行的组织机制。商业银行因流程需要而确定职能,根据职能设定机构、部门并配置人员。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应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设计流程再造方案。按照既有业务开展的自然顺序,绘制作业流程图。然后根据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重新调整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排序,设计出可供选择的新流程方案。从成本、效益、技术条件和风险程度等方面对可供选择的新流程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最终确定业务再造流程方案;
2.设计组织机制转型方案。根据业务流程再造方案,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组织机构调整方案和运行机制;
3.制定流程再造实施方案。根据轻重缓急,找出业务流程再造的切入点,开始实施,并根据流程再造和相应组织机制转型的要求合理配置人力和其他资源。
三、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组织保障
我国商业银行的流程再造是组织机制转型的根据,并为组织机制转型指明方向。组织机制转型必须以流程再造的要求为指导,既要在纵向实施外部组织机制的扁平化,又要在横向实施内部组织机制的制衡和高效化,最终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组织机制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和与之相应的业务分层管理的运行机制。
1.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纵向实施的是按地域设置分支机构的官本位组织体系,在内部实行的是“部门银行”的管理模式。这种内外部的组织关系要求先进行机构、部门和人事的设定,然后再据此建立工作流程,从而造成职能重叠、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竞争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尽快进行扁平化的组织机制改革。
(1)要在“大总行、小分行”的原则指导下,在加强总行建设、增强其业务纵向控制力的前提下,按照扁平化的业务流程再造要求,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次。
(2)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在横向建立高效而相互制衡的内部组织结构。根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可以将市场子模块分成以贷款业务为主的公司业务,以金融同业、政府机构、军队等为服务对象的机构业务和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个人业务三条主要的业务线。总行在对每条业务线实行垂直的专业化管理的同时,要求每条业务线在每个层级的相关业务部门必须按照流程银行前、中、后台相分离的原则形成有效制衡,并能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按要求完成好自己的业务子流程。在这个目标下,精简不必要的部门、整合职能重复的岗位,剔除不必要的流程,在保证业务安全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各层级形成有效的内部组织结构。
(3)按照流程再造对接流程的要求,注意扁平化的纵向外部组织结构和各层级的横向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职级和职能关系的无缝衔接,从而形成我国商业银行“三纵四横”的扁平化矩阵式组织结构(见表)。
2.实施分层管理的运行机制
在上述扁平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下,可以考虑将不同业务线的客户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别,对客户实施分层营销和控制,将我国商业银行扁平化改革后的四级机构(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总行和一级分行为第一层次,一级分行与二级分行为第二层次,二级分行与支行为第三层次。三个层次的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责任如下:
(1)大型客户的关系管理和服务由第一层次负责,其中一级分行的责任重点是营销,总行的责任重点是决策和风险控制;中型客户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由第二层次负责,二级分行的责任重点是营销,一级分行的责任重点是决策和风险控制;小客户则由第三层次负责,基层行的责任重点是营销,二级分行的责任重点是决策和风险控制。
(2)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实际状况,公司业务的重心在第一层次。这一层次的客户数量少,但单个客户的业务量大、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也较大。后两层次的客户数量虽然依次增多,但单户业务量依次变小,风险相对分散;机构金融业务的重心在第二层次,因为大量的机构客户都是中等级别的,并且机构客户的风险也相对较小,营销的重点主要在于机构客户的理财业务和为机构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上;个人金融业务的重心则在第三个层次,总行虽然负责战略决策、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标准的制定和监督以及银行品牌形象的维护等,但具体业务开展主要由第三个层次负责,由其充分地发挥社区小银行的功能与优势,接近客户、营销客户、服务客户。由此,三个层次均有自己直接管理、营销和服务的客户群,以彻底改变目前对客户的营销和服务层层都管,又都不能落实的问题。
(3)财务、资金和风险管理等部门,则按照业务流程再造的要求,重新调整职能定位,财务部门要对各业务线实行封闭考核、独立核算,资金部门要对各业务线的资金占用实行有偿配置,风险管理部门要做好全面风险的管理工作,督促各业务线防范和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5-0011-03
金融创新是指通过在金融领域对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变革来创造或引进新事物,它主要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创新等(陈岱孙,厉以宁,1991)。在这三个主要因素中,金融创新的核心是业务创新(胡婕,2003)。而业务创新的核心是产品创新。对商业银行而言,客户的每项需求都会对应一种产品,每种产品又以相应流程为依托,因此产品创新的实质最终还是具体产品所依托的业务流程的创新。可以说,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核心是业务流程创新。
一、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业的立命之本,并对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的对外开放,中国将直面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国际银行业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等多方面的冲击;另一方面,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金融管制的逐渐放松和混业经营前景的日渐明朗,也为银行业金融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5年10月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上海银行业首届合规年会”上指出:要解决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一系列弊端,根本出路在于对目前的“部门银行”模式进行再造,建构“流程银行”;而构建“流程银行”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建立针对客户需求的、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服务和创新机制。2006年12月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对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并在距离中国正式加入WTO整整五年同一天(2006年12月11日)正式施行。一切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由于外部经济运行环境,内部管理机制等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在打造“流程银行”的进程中,加强对业务流程创新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内涵与特征
(一)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内涵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再造工作:彻底铲除而非自动化》一文,首次提出再造 (reengineering)理念。1993年,哈默与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合作出版《企业再造》,成为再造理论创始的代表作。而业务流程创新是流程再造的最重要和最突出表现。由此,我们可以将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理解为以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为导向,在风险和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对银行业务流程梳理、整理、诊断、评估,整合和再造,完成对原有不适应业务发展的、运行不畅的业务流程改造和重新创造。当然在业务流程创新的同时,还必须辅之以相应组织流程、管理支持流程及文化理念等的革新,从而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银行模式,最终实现银行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的巨大改变”。
(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特征
1.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现代商业银行要提高业务流程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必须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核心理念。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的顾客越挑剔,创新就越多(Bhattacharyya and Nanda,2000)。可见客户需求是业务流程创新的最原始驱动力,是评判业务流程能力量客观、最敏感、最权威的因素,只有真正了解客户的需要和偏好,才能创造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业务流程创新要在准确把握外部市场环境和同业竞争状况的前提下,充分倾听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银行内部产品改进或创新的有效需求,最终通过内部流程创新实现客户需求。
2.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历史经验表明,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金融创新的飞跃(王仁祥,喻平,2003)。业务流程IT化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创新必须依托IT来实现。许多业务流程效率的提高都有赖于IT技术的改进,如对公审批业务流程中的电子审批环节。
3.重视风险管理与风险防范。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标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业务流程创新能带来丰厚收益,而高收益往往与高风险相伴而行。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外部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内部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等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业务流程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问题,因此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尤为重要。
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实施
在明确上述内涵的前提下,商业银行还要明确推进业务流程创新的关键点,以及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路径。只有遵循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自身特点的有效实施路径,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才能避免盲目性,以最少创新成本实现最大收益。
(一)实施的方式和方法
根据业务流程的清晰度、完整性、连续性、流程能力强弱等,业务流程创新可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1.流程的局部整合。针对完整、连续,只是运行不够顺畅,不够规范的业务流程,只需运用卓越流程管理的思想进行简单整理,使新流程更通畅、标准化;针对不完整、不连续,拥有者不明晰,或有重复性的流程,运用流程持续改进的思想进行整合创新,使产品运行线路明晰。流程持续改进主要包括流程的整合,即针对有重复性或不连续的流程,将重复环节取消或将完整流程的不同环节合并,最终连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流程。如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在针对出口外向型企业的本外币组合产品方面缺乏一套完整的流程,就可以利用流程持续改进的思想进行局部整合。
2.流程的整体再造。流程再造主要指针对某些已有市场需求,但尚未提供相应业务产品的流程进行研发设计,创造出崭新的流程。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缺少衍生金融工具等投行产品、小企业金融服务等专业银行业务产品,就需要流程的整体再造;而对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没有竞争优势且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流程,就需要进行彻底改造,用新的业务流程取代原有流程。流程再造是业务流程创新的核心内容,也是难度最大的内容。
(二)实施路径
1.找准业务流程创新的切入点。银行业务流程可分为核心业务流程及对应的管理、支持流程。客户的每项需求都会对应一种产品,每种产品又以相应业务流程及管理、支持流程为依托。商业银行产品种类繁多,对应的业务流程也千头万绪。目前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结构还是以部门为主体,流程不完整、不连续、不明晰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业务流程创新必然涉及部门职责的调整和相应风险、考核、人员等管理机制的配套,是一项成本高、风险高、难度大的工作。因此,如何选准合适的切入点是业务流程创新的首要问题。
笔者认为,在综合考虑客户需求紧迫度、创新成本、收益高低、成功机率、时间长短、沟通与实施难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先选取一至两个核心业务流程入手。因为核心业务流程最能体现一个银行的竞争优势,能够产生较高经济附加值,同时也是最迫切需要创新的产品业务流程。如零售业务中的理财产品业务流程、高端客户产品业务流程等。
2.选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针对商业银行现有以部门为主体的内部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不明晰的现状,实施业务流程创新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的前提下,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根据核心业务流程现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推进,同时针对不同产品的业务流程现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创新。先选择涉及利益和职责调整少的部门,对部门内的单一产品业务流程及其子流程,甚至不涉及具体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局部整合或整体再造;然后逐步过渡到跨部门的或核心业务流程;进而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改进IT流程、组织流程、管理和决策流程,最终在市场末端和决策高端架设起为客户“量体裁衣”的产品业务流程。
(三)实施步骤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可以先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如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兼副总裁托马斯・里彻 (Thomas Reichert)就零售银行业务流程的创新提出了七个步骤。第一步是将每个产品“端到端”流程中相似的流程步骤进行整合,着重根据业务范围和性质进行流程整合。第二步是对于整合好的流程步骤,对其共同性程度进行评定。这些流程在产品线范围内的相似度如何?在渠道内怎样?在“端到端”流程内又如何?第三步是对于共同性业务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这些业务存在的不同之处要仔细推敲。很多情况下是主观决定或缺乏商业判断才造成了这些不同。第四步是将流程步骤结合,形成流程模块。对于每个流程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处理过程都进行清晰地界定。第五步是评价模块之间的战略相关性和运作相关性。该模块应该独立运作还是应该和外部商业伙伴进行整合?该模块是否只属于设施而与竞争优势无关?第六步是深入了解银行在信息系统、法律和监管方面所受的限制。第七步是为每个流程模块设计特定的信息系统工具。
业务流程创新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创新的驱动力总是要以客户需求变化为导向,然后充分调查市场前景和内部运作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重新设计对应的业务流程,再将对应的IT系统进行重构,由此将会产生岗位变动和部门职责的调整,最终实现业务流程能力的提升。
四、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保障
业务流程创新的外部保障主要涉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完善。内部保障主要包括制度的保障、IT技术的保障、激励机制的保障等。
(一)外部保障
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是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创新的外部动力。首先,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经济运营环境健康、良好;其次,银监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制定与创新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业务流程创新有章可循,逐步引导其走上正规化、标准化,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另外,加强企业诚信机制的建立和相关理念的持续宣传,是创新赖以长久生存的土壤。
(二)内部保障
1.培育健康的风险理念和风险管理机制。在当前外部环境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必须建立有效的与业务流程创新配套的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监控、风险预警等一系列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创新健康、稳定、持续进行。
2.充分发挥IT对流程创新的技术支持作用。IT是业务流程创新的技术保障和渠道保障。业务流程创新一般首先会体现在IT系统的优化、完善上;新流程的构建一般必须借助IT技术将新的模块化的业务、组织和管理流程虚拟化;现有内部组织架构、部门职能调整也可以首先通过lT的调整来实现。
3.优化资源配置及激励约束机制。对流程本身的创新仅进行了组织、权利和责任的重新匹配,只有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手段,在流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测和激励机制,才能达到责、权、利的一致性;才能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流程创新持续进行,才能不断提升流程能力,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实现商业银行的价值最大化。
在考核导向上,商业银行应从侧重风险防范与责任追究,过渡到兼顾发展指(下转第33页)(上接第13页)标、质量指标,激励与惩罚并重,更合理、连续的考核。在指标设置上,可以围绕流程运营,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侧重通过过程指标的控制实现结果指标的方法,开拓更科学的具体指标,如客户满意度方面的、流程能力方面的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胡婕,资本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业务创新[J],中国金融,2003,23。
[3]田晓军.银行再造[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约瑟夫・艾克曼・德意志银行的银行再造经验[J].国际金融研究,2002,5。
[5]杜莉,姚鑫.论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结构再造[J].当代经济研究,2002,7。
[6]代桂霞.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及业务流程机制的对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4.10
[7]王仁祥,喻平.我国与西方金融创新动因之比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57-02
一、流程银行和流程再造的概念
质量认证体系ISO9000将业务流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根据这些活动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直接创造价值的流程和为直接创造价值活动服务的支持流程。“流程银行”是指一种商业银行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流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内部主要业务条线的系统营销、管理和核算。银行“流程再造”指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市场需要,采取积极彻底的措施向流程银行这种管理模式靠拢,对原有的业务流程以及内外部组织结构进行彻底的变革,以期有效改善对主要客户的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加强风险控制。
二、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三个层次
商业银行流程再造通常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商业银行总行内部机构的流程再造(横向流程再造)。根据与客户关系的不同,商业银行总行的内部机构可以分为市场模块和内部服务两大模块。内部服务模块主要是对市场模块提供服务和战略参谋,服务型部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行政后勤、安全保卫、运行管理、核算清算等,战略参谋模块的部门包括风险控制、内审、合规、战略发展部门等。市场模块则根据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或未来发展的重心,通过实施战略业务单元或矩阵管理模式,将主要业务部门分为零售银行业务、批发银行业务和机构银行业务三大模块,每一模块内部实施统一的利润核算和报告。
2.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关系的流程再造(纵向流程再造)。根据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关系的不同,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关系可以分为总分行制、集团制、连锁制和单元制等,其中最普遍的是设有众多分支机构,由总行对分支机构实施统一管理的总分行制。但是,各行的总行与分支机构间的层次以及各个层次管理权限不尽相同。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都存在压缩中间环节的趋势,尽量缩短分支机构的层次,其目的是使整个银行更加接近市场。
3.总行与分支机构对接部分的流程再造(横向和纵向对接部分的再造)。商业银行的内部服务模块,即上述的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风险控制、内审、合规、战略发展部等,职能基本集中在总行,为业务模块提供服务。但是对于实施总分行制的商业银行而言,业务模块必须与分支机构的业务模块进行对接,所谓对接的实质是汇报路线的设定。一般而言,流程再造推崇业务垂直化管理,即分支机构的业务模块中的部门直接对上一级的业务模块负责和报告。流程再造的目的之一在于尽可能降低成本。依靠银行内部的垂直报告和监控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分支机构过度地方化,在局部利益上受到限制和约束。因此,垂直的监控和报告也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流程再造”中的“流程”
流程再造的始点应是先定流程,后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相关研究表明,在流程再造中,流程决定组织机构的设定,而非相反。商业银行因流程需要而设定职能、配置人员,而不是因人设事。换句话说,在流程再造中,流程设计最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是先调整机构,然后由各职能部门自行设计,因而流程的划定只是为了适应既有组织框架的需要,存在部门之间重叠严重,责任不清,互相推诿责任等弊端。按照国际上著名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做法,流程再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照既有业务开展的自然顺序,绘制作业流程图;(2)根据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重新定位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排序;(3)根据轻重缓急,找出业务流程再造的切入点;(4)设计可供选择的新流程方案;(5)从成本、效益、技术条件和风险程度等方面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6)制定与业务流程改进方案相配套的组织结构框架;(7)根据组织结构再造的合理要求合理配置资源、人力。
四、温州银行引入“流程银行”的必要性
要把温州银行建成一流的精品银行,就有必要加大改革步伐和力度,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模式进行管理,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温州银行引入流程银行,进行流程再造的目的:一是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要以客户为中心,以进一步贴近市场为目标;二是实行业务条线垂直运作和管理为主,前后台相互制约的管理架构体系;三是对业务实行集中化和集约化的营运管理体系;四是精简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五、温州银行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
温州银行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在2005年完成开发并上线,其业务流程基本定型。目前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是推行业务集中化管理,实行前中后台分离。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也开始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经验,加强对资金清算、单证、放款、资金配置、授信等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的运作管理。依照讲究实效、先易后难、分步推进原则,温州银行目前宜选择以建立或完善全行放款中心、贷后管理中心、业务处理中心、授权中心、财务核算中心、非现场风险监控中心为切入点,改革传统模式下的各项业务和管理流程。
1.柜面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温州银行现行的柜面业务流程、操作风险控制和前后台组织结构三大基础体系,还无法完全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满足优质服务的需要。诸多问题的症结都在于缺乏经过优化的柜面业务流程等一整套现代商业银行基础支持体系。因此启动柜面业务流程再造工程,重点应按照市场效率原则,建立高效快捷的业务流程。其举措主要是:(1)实行全行“一本账”。通过实施账务核算体制改革,将基本核算单位由支行网点上收到总行。使支行从现有的核算单位逐步变更为单纯的营业机构,其核算功能逐步由总行业务处理中心所替代,使支行成为一个专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窗口,整个经营模式向“大总行、大部门、小支行”方向发展,这样以便支行更专注于服务客户的职能,从而提高银行对客户的服务营销水平。(2)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针对柜面业务核算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通过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提高柜面业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应将各种非柜面业务以及需要通过柜面但无需即时办理的业务(如资金汇划、同城交换)、和操作风险较高的业务纳入后台业务处理中心进行办理。这样,既可以提高业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也可以改变目前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点多面广、难以监控的现象。在核算主体上移,全行业务核算处理实现“一本账”后,可将总行清算中心改造为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并可为支行减少部分柜员。(3)建立授权中心。充分利用先进映像技术系统再造前台柜面业务流程,通过在总行后台建立授权中心,减少前台授权环节,减轻前台工作量,加强操作风险的程序控制和环节制约。如把大额资金汇划、大额现金支付、重要业务信息和参数变更修改等高风险业务授权从前台收回,改变高风险点分布过广的弊病。(4)进一步完善营业部经理委派制。营业部经理作为总行委派人员,应加强其业务管理的独立性,其人事、工资和福利待遇应归属总行管理,并应对轮岗期限作出明确规定,以改变目前营业部经理在同一家支行连续任职工作时间过长及易出现道德风险的弊病。
2.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目前,温州银行已实行了审贷分离、集体审贷、分级授权等信贷管理制度。但是,信贷管理改革,也造成了业务流程复杂化,重复审查审批环节过多,流转周期长,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控制不力和五级分类偏离度过高等问题。因此,科学整合管理制度,设计优化授信业务流程,是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重点。其举措主要是:(1)建立和完善放款中心。取消支行贷款出账权,在总行建立放款中心,负责对每一笔贷款合规、合法性进行审核把关后出账,这是风险关口前移的一个主要内容。但为了强调效率优先原则,目前应分二步走:第一步把超支行权限贷款纳入总行放款中心办理。第二步在没有导入先进映像技术系统,实行业务全流程操作电子化前,暂缓把支行权限内贷款纳入放款中心运作。待时机成熟,并已解决好信息资料传递,解决好效率的问题后即可把支行贷款出账权统一收归总行。(2)建立独立信贷审批官制度。当前,在集中控制客户授信的同时,没有将授信额度内的贷款审批权充分下放给支行和客户经理,导致授信和贷款重复审批的现象较多存在。这种重复和纵向的层层审批,以及总、支行内部的审贷分离、集体审贷穿插在一起,导致信贷审批环节复杂,审批效率不高。实际上,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和授信、贷款定价和批准构成完整的信贷审批流程,因此,分级授权和集中授信不应以流程的重复为代价。为此,有必要重新审核授信业务和贷款审批流程,导入独立信贷审批官制度,取消按行政级别,层层审批把关流程。(3)建立风险官委派制。授信业务垂直重点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向支行派出风险官。风险官对授信风险控制直接对总行风控部负责,这样从授信业务操作管理上切断了支行为追求信贷业务规模扩张而不惜进行违规操作的平台。并在支行内部建立起贷款营销和风险管理相分离,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的体制。按照现行体制,支行客户经理既承担营销任务,又承担贷款调查、贷后管理任务,职责不清,操作设计上存在缺陷。对如何落实双人办理授信业务制度认识上有偏差。因此,有必要在信贷风险控制与管理中,将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分设,同时对其管理职责进行重新划分、界定。客户经理主要职责是存贷款等产品的营销,发现和追踪贷款项目,对贷款项目作出初步判断;风险经理的职责是对拟贷款客户进行专业化的深入调查和客户评价,客户经理予以协助。风险经理调查后,形成客户评价报告、推荐报告及有关资料,如果贷款经审批通过,风险经理负责贷款手续的办理、贷后日常管理,直至贷款收回,对贷款风险控制全过程负责。
3.稽核流程的改革重点。建立非现场预警监控中心是稽核流程的改革重点,它将彻底改变目前有现场稽核、无非现场稽核的“一条腿走路”现状。稽核部门将由单纯依靠现场稽核手段向非现场稽核和现场稽核并重的审计模式转变,非现场预警监控系统后台搜索和展示的风险因素,确保现场检查的针对性、目的性、目标性,从而科学、有效地配置监控资源,降低监控成本,提高监控效率,也便于会计、信贷、财务等职能部室利用该系统进行资源共享,提高现场检查效率,更好地防范操作风险。其根本意义在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业务运行和经营状况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监控,克服现场检查频率低、事后监督覆盖面窄的缺陷,对分支机构、职能部室,对所有业务数据进行风险监控,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的风险监控预警体系。
4.建立合规部门,突出依法合规经营理念。流程银行是基于规则运行的银行。在流程再造过程中,流程的划分和边界的界定,流程之间的协调,都必须有详细的作业规程和要求,也非常程式化,管理人员自由发挥受到约束。因此,在流程银行中,合规部门地位异常重要,针对温州银行实际,为了突出合规部门作用,应在业务条线之外,单独设立合规部门。由于实行业务垂直化管理,每一个线条都要制定详细而且统一的规则,链条上的业务人员和机构只能执行统一的政策和规定。
参考文献:
1.徐桂茏.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崔燕.试议国内流程银行的构建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0(2)
3.张同健,李迅,孔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4.刘婉婷.关于我国流程银行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证券期货,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