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的环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6 16:22: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探究的环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学探究的环节

篇(1)

【作者简介】 张陈江,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其中“得出结论”环节是这个过程的最后一步。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操作、体验活动后将他们的前概念进行修正,在“得出结论”环节得到新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得出结论”环节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可以使学生探究活动的价值得到提升。

一、案例分析

案例1: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中,教师带着孩子用细木棍、棉线做一个小天平。在天平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和一团橡皮泥,使天平平衡。然后放出气球里的空气,让学生观察到挂有气球这端向上翘起。接着,教师带着孩子们用小电子秤分别称出未充气气球、充一部分气的气球和充满气的气球的重量,观察到当气球充满气时电子秤上的数值最大。经过多次操作、观察、体验,学生在行将下课时,总结出一个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

案例中学生之所以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是由于他们通过观察得到了两个证据。一个是在小天平上把气球里的气放出后,也就是减少了气球内可能存在的空气的重量,气球那端就上升了,这非常符合孩子生活中玩跷跷板时发现的体重轻会被跷起来的生活经验――气球上翘确实是少了气球内空气的重量。二是同样的气球,同样的电子秤,导致数值变化的只有气球内空气的多少,因此很容易判断出空气是有重量的。

案例2: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温度计》一课的“比较水的冷热”环节,有位教师这样设计:出示四杯用100毫升烧杯装着的体积相同的水。先让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比较水的冷热。然后让学生用手摸来比较水的冷热。最后再出示温度计,测量出四杯水的温度。然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手摸上去越烫,这杯水温度就越高;冒烟最多的那杯水温度最高;温度计上红色液柱最长,温度就越高;冒烟最多的水摸起来越烫,温度也越高。

冒“烟”的是热水,这是孩子们的生活常识。烫手的是热水,这也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通过经历这个观察活动,学生发现冒烟的水和烫手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后,数值是最大的。因此他们推断出指示数值最大的温度计测量的是最热的水,从而进一步了解了温度计对于判断水的冷热程度的作用。这个过程是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更是学生对现象进行主动归纳整理的过程。

比较上述两个案例发现,孩子们总结出的结论往往是他们对现象的归纳。

案例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水珠从哪里来》一课中,课题本身就是个问题。教学时,教师给学生观察一个装有冰块的玻璃杯的外壁上有水珠,提出问题:“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有学生说水珠原本就在玻璃杯外壁上。于是教师用干毛巾将玻璃杯重新擦干,过了一会儿水珠又出现了。思考了片刻,有学生说水是从杯子里“爬”出来的(想必这个孩子了解了水的毛细现象)。教师于是用一张塑料纸罩住杯口并扎紧,再把杯壁擦干。可是过了一会,水珠还是出现了。经过反复思考,有学生提出:“是不是空气中的水汽跑到了杯壁上呢?”又有学生补充:“为什么玻璃杯里放了冰块,就容易看到水珠呢?”综合各方意见,学生得出一个结论: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到冷以后形成的。

这个结论来得不容易,面对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孩子们一次一次进行解释,在解释陆续被否定后,继续寻找问题的答案。随着被否定的因素的逐渐排除,和对其他可能相关条件的关注,孩子对水珠形成原因的解释越来越到位,离答案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意识到合理的解释需要充分证据的支撑,只有合理的、不易被否定的解释才可能是科学研究的结论。

案例4: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中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的研究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条形磁铁上确定了“A、B、C、D、E”五个点,通过实验收集了各个点上吸引回形针的数量,并形成一份统计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得出了结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中间没有磁力。

在一个条形磁铁上,不同位置的磁力大小会有差异吗?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常常把学生给难住了。虽然磁铁的磁力大小也是学生关注过的现象,但是学生所了解的磁力大小通常是不同磁铁间磁力大小的比较。在同一块磁铁上,不同的位置的磁力是不是相同,学生难以寻找生活体验作为做出假设的根据。那么答案究竟是什么?学生迫切想知道。条形磁铁上其实存在无数个点,为了便于观察现象,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展研究的思路――人为确定磁铁上的五个点――典型反映两端、中间和两者的区间的磁力大小。通过操作实验,学生发现磁铁两端吸引的回形针多,中间部分一个都吸不住,而B、D两点吸引的回形针明显少于两端。于是,问题的答案就浮出了水面。和案例3中的结论一样,案例4中的结论同样是――对问题的回答。

案例5: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探究主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由于学生有了制作摆的体验,对摆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将摆线长度、摆锤重量、摆的角度作为研究的对象,提出了相应的假设: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重量有关;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的角度有关。针对学生提出的假设,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进行动手探究,收集数据。最后让学生发现摆的快慢主要跟摆线长度有关,而跟摆锤重量和摆的角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对于一个探究问题,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做出猜想和假设,在未经实验验证之前对问题的答案有个大致的合理预期。假设是否合理,需要设计实验来验证,只有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最终对最初的假设做出是否正确的判断。案例5中学生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对探究主题的直接回答,而是对所提出假设的验证。

案例6: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探究“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教师首先出示了一组生活中摩擦力存在和应用的现象,然后提出了探究主题。经过小组讨论,大致形成了这样一些假设: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大小有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用力大小(物体重量)有关。教师提供了测力计、小木块、棉线、钩码和毛巾等材料让学生进行一一验证,经过一次一次的测量和对数据的反复比较,学生得出了结论: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摩擦力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也只能通过具体的现象来观察体验。因此,对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判断也会出现不够准确的情况。比如有学生认为穿一双鞋底大一些的鞋子比鞋底小的鞋子更不容易打滑,所以就认为接触面积大时摩擦力会大。但是在实验检验时却并没有得到实验数据的有效支持。而物体间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对于摩擦力的影响在实验中反映得很明显,因此成为学生的实验结论。

在案例5和案例6中,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是对研究问题的直接回答,而是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做出的――对假设的验证。

二、指导策略

对于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说,结论的得出是重要的目的。而对于探究活动的主题或问题,能否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也关系到探究活动的效益。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科学结论的形成并不一定是水到渠成的,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提示和引导。

1. 正确表述科学结论。科学探究的理想结果就是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来说,正确的结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符合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观点;二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是来自他们亲身体验、亲手操作的实验,并经过缜密分析做出的合理推论。但是学生的探究实验是在设备简化和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环境的要求远远没有科学家实验那么精确,因此实验结论的表述往往表现得过于肯定。

比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提出研究问题: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经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学生制定了研究方案,方案中设置了几个用来参照的对照实验组。把同样的被打磨干净的几枚铁钉分别放在以下环境里:完全浸没在自来水里;在干燥的空气中;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空气中;完全浸没在盐水里;完全浸没在食用油里。经过一周时间的观察,学生发现浸在水里的铁钉周围泛起褐色的物质,于是得出了结论:铁放在有水的环境里会生锈。

实际上,经过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如果水里被去除了氧气,那么水对铁基本不构成腐蚀,再将空气溶入水里,铁会生锈。案例中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没有把实验的时间设置得更长以观察到更明显的实验现象,也没有更仔细地观察在空气中铁钉的表面变化,所以也就没有能够对空气对铁生锈的影响形成足够的认识,得到了不正确的实验结论。

再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一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准备一份食盐溶液和一份清水,让学生比较马铃薯在两种溶液中的沉浮现象。学生很快就猜测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盐水。教师顺水推舟地肯定了学生的想法。随后引导学生用“烧一烧”的方法验证了那杯液体确实是盐水。于是学生得出了结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探究活动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在另一位教师的课上,学生也经过猜测和验证得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的结论。这时教师反问学生:“你们能肯定只有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随后提供了白糖、味精让学生继续探究。经过实验,学生发现溶解了白糖或味精的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小组讨论后,学生得出了新的结论:增加水的浓度,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可以看得出,与前者相比,这个结论显然更正确。

2. 准确表述科学结论。科学结论是探究活动的成果,应该具有清晰、准确的特征。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表述科学结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表述过于极端或者表述有缺陷的问题。当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准确的科学结论,使探究活动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教师首先呈现不同材料、体积大小不一的七种物体,让学生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现象。学生感受到如果不控制其中的一些条件(变量),就很难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于是教师再出示一组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圆柱体,让学生进行第一次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这些圆柱体中重的能沉入水里,轻的会浮在水面。学生在实验单上记录结论:重的物体会沉,轻的物体会浮。接着教师出示一组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探究。学生很快就有了结论:大的物体会浮,小的物体会沉。从每一次的实验探究看,学生的结论都是符合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但是当这两个结论被教师呈现到黑板上后,学生立刻发现了这两个结论表述不清晰、不准确。经过讨论,学生将两个结论分别修改为“大小相同的物体,重的会沉,轻的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大的会浮,小的会沉”。教师又追问:“大小相同的物体,多重才会沉?多轻才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多大才会浮?多小才会沉?”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表述得还是不够准确,要是把结论中的“会”改成“容易”,这个结论就准确了。

后续的教学活动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结论的重要性。正因为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将两次实验的结论表述准确,才使得学生对下一环节中控制小瓶子中水的重量的实验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从而明白了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再比如案例4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中间没有磁力。从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上看,条形磁铁中间部分能吸起的回形针数是0。对学生来说,0就意味着一个也没有,理所当然地认为条形磁铁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可是当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就可以知道磁铁的磁场是从磁极向外扩散又回到磁极,导致中间部分的磁感应线分布最稀疏,不能绝对地说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因此,教师在学生得出“中间部分没有磁力”的结论后可以适当引导,将结论表述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中间部分磁力小”,尽量不让学生从小形成关于磁铁的不准确的认识。

也许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通过实验获取和科学家一样精确的科学定理和规律,但是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准确的表述,既尊重现象,又不违背事实。

3. 完整表述科学结论。作为一次科学探究的成果,科学结论还应该具有完整性,要能让人从结论中看出实验的主题、条件、方法、现象和规律等相关信息。

比如案例5中对“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学生根据摆的结构特点从“摆线长度、摆锤重量和摆的角度”三个方面提出假设。经过实验的验证,有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这些结论有针对性,但不完整,无法看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之间有怎样的相关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进行追问,提示学生将结论补充完整――“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并将完整的结论重新展示,甚至可以与最初的结论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完整表述结论的重要性。

篇(2)

0引言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幼儿,不仅要重视幼儿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还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科学素养。通过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而科学领域教学对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幼儿在繁忙的文化课程学习中得到放松,另一方面通过科学领域学习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进而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与喜爱,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高。

1传统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难度明显增加

新课程标准下,调整了学前科学领域活动教学的内容,新内容有了一定的创新性和扩展性。然而,新内容的增加给幼儿的科学领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幼儿的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2教学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

在传统的科学活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学大纲的内容为唯一标准,其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幼儿的科学知识往往来源于教师的示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2促进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2.1注重教学创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幼儿科学领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幼儿创建积极高效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发展。基于这样的目标,在进行学前科学领域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阶段幼儿所具有的不同能力,应该根据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实际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而促进所有幼儿的科学领域学习,使所有幼儿都能够保持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最终实现科学领域教学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进行《摩擦起电》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头发飘起来"这些类似的现象,并向幼儿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如棉布、塑料、实木、纸屑、丝绸、毛皮、橡胶棒、铁尺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的有效探索,理解了"头发站起来"、"纸片站起来"的基本原理,这时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其学习热情就会变得高涨,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不能看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学幼儿良好的思维能力,同时为幼儿进行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

科学领域教学对幼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开展科学领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幼儿间的相互借鉴与发展,帮助幼儿打破传统定式思维的束缚,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具体的科学领域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幼儿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沟通,帮助幼儿扩展其思维与视野,进而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幼儿科学领域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时,应该结合教材选择那些接近幼儿生活实际,且能够让幼儿获得有效学习体验的内容和素材,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勤于动手、勤于脑的习惯,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改变传统的随意性、目的性不强的提问方式,在有目的有针对性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

2.3注重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探究式教学;运用;探究

动手实践,是人们获取事物内涵及现象本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教育实践学指出,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就是不断认知、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前进发展进程。课堂练习是巩固学生知识素养、锻炼学生学习技能的有效载体。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重视学生内在主体特性激发,注重学生动手探索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有效载体,做好实践活动进程的指导和引导工作。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第一任务。探究式教学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推动促进功效。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练习设置和讲解中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运用。本人现结合新课改要求及自身教学体悟,对探究式教学在课堂练习环节中的运用进行粗浅探析。

一、紧扣教材内容要义,设置探究特性课堂练习案例

常言道,言之有物,方能有血有肉。课堂练习环节,作为教学活动巩固强化、发展提升环节,在推进整个教学活动,提升整个教学效能中,起着推波助澜的积极功效。传统教学活动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将课堂练习简单看作是巩固知识要点的载体,没有深刻认识课堂练习的能力培养功效,导致所设置的课堂练习内容简单、单一,降低了教学效能。新课程标准认为,课堂练习应成为学习对象动手实践的有效载体。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练习设置环节,就必须将探究能力培养渗透其中,防止“空洞”、“乏味”探析课堂练习出现,紧扣教学重难点、教材知识点以及学生学习实际,设置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思考、分析、归纳、推理等实践活动的练习内容,为教师在课堂练习环节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实践“对象”。

二、拉长问题解答过程,开展互动探析课堂练习教学

问题解答过程,也就是探究、实践、归纳、推理、判断等探索发展进程。课堂练习讲解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讲授案例,而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技能和素养。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讲解课堂练习内容,经常采用“对答案”的形式,主要经历放置到了检查学生课堂练习解答的正误以及解题效能上,忽视了课堂练习案例的探究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练习讲解中,要紧扣教学互动特性,将获得解答问题思路、策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拉伸和拓展,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深入探究,进行深入细致、富有成效的师生探析解题活动。

如在“已知,如图所示,MNAB,MN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G、Q,∠GQC=120°,求∠EGB和∠HGQ的度数”课堂练习案例讲解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解答问题的一般方法等“要旨”,开展如下师生互动探析解题过程:

教师提出学生探析问题条件的要求:1、认真观察问题条件,找出该问题条件中存在的关系;2、要求∠EGB和∠HGQ的度数,需要运用哪些条件关系?3、找出该问题解答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按照要求分析问题条件,得出对问题条件的初步认识:该问题条件中告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垂线等数学知识点,同时,根据问题条件中的邻补角的定义、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垂线的定义等内容,可以得出一些关系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生探析认为:求∠EGB和∠HGQ的度数,可以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垂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内容构建等量关系式,进行等量互换,从而求得。

组织学生开展解答问题活动,过程略。

教师指导点拨学生结合上述分析思路及解题过程,提炼总结解决问题一般策略方法。学生小组分析及教师指点后,得到其解题策略:运用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数学知识内容。

三、放大评析促进作用,实施反思辨析课堂练习评价

评讲是课堂练习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课堂练习教学效能提升起关键性作用。教者在评讲课堂练习活动中,不能“就练习,讲练习”,应该借助评讲活动,引导学生主体更加深入地认知解题活动得失,探析解题活动内涵,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更为科学的解题策略。

篇(4)

一、合作探究环节的价值功能

合作探究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促进了教师的角色转化,真正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它加速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1、合作探究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合作探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政治视野。教师在学生预习基础上,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辩,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

3、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程序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多角度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如何设计和实施合作探究活动

1、课前准备

在设计合作探究环节时教者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课前准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考虑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确定探究内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问题的设置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进行探究讨论的积极性、体验探究成功、合作互动愉悦,如在教学《公司的经营》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情景铺设:沂蒙山区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刘丽因公司改革被解聘,但是她天性有一股不服输劲头。她经过考察,开起了一个煎饼店,于是起早摸黑摊煎饼卖,店里事务全由她一人操持。由于她摊的煎饼味道纯正、用料讲究,而顾客盈门。后来,她实在忙不过来,便邀请本村五个下岗姐妹共同创业。为了扩大规模,她们六人筹集了20多万元,决定仿照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模式成立“六姐妹煎饼股份有限公司”。当她们到工商局办理登记手续时,被告知他们不符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而建议她们成立“六姐妹煎饼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刘丽担任了公司的法人代表。

(2)展开思考:

以学生认知结构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政治事实材料,创设铺垫型的贴近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的问题情境。学生一般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正及反的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乎情意的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课堂探究

1、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提高

“创设情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指课首情境创设,教学应该从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教学情境最好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能引起学生兴趣。探究式教学就是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社会热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创设真实情境,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分组讨论或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质疑探究活动,从多方面来发现问题,展开探究性活动。

在探究学习中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允许有不同结果出现,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为学生探究产生新想法提供必要条件。创设问题情境。

2、互动探究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同时要求教师创设出一些具有深度、梯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要给出一定信息,当学生思考误入弯道,或出现思路阻塞、中断时,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补充信息,架起知识的桥梁与阶梯,疏通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思维的更高层次。

在探究中教师要主意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小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帮助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要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然后精讲,把问题集中解决了。

三、设计和实施合作探究环节的注意事项

在“自主—合作—提高”教学模式教学中,我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我进行了反思,觉得需要在以下方面引起重视。

1、教者要编写设计出高效实用的学案。这是成功实施合作探究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写出每一课时的优质学案。

2、要深钻教材,选准探究点。哪些知识点应该设计探究问题?哪些知识点则可以淡化不需设计探究问题?教者要有慎重考虑。毕竟探究活动是课堂的精彩部分,且占用不少的教学时间。

3、要精选材料事例,营造探究情境、科学设计 探究问题。要充分利用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寻求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的知识连接点。教师可以从资料练习、报纸新闻、网上时文中摘选,自己编写探究问题,做出答案。这也应该成为新时代政治教师的一项必备素质。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学情、注意梯度和知识联系,不能跨度太大。一句话,在设计问题时教者要考虑开展该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4、科学统筹时间。一节课最多设计3个探究活动,过多的探究活动不利于学生集中深入探究,会使课堂互动探究的实效大打折扣,而且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5、布置学生搞好自主预习,督促完成学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对本堂课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学生在课堂的探究才有可能深入和取得实效。

6、要给足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时间,使学生有深入探究并得出结论的充裕时间。

篇(5)

要引入新的知识,首先要激起引学生的兴趣,一个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 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对学习感兴趣了,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并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努力探索的意志。

在高一《指数学函数》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如果清洁工罢工了,我们学校垃圾池的垃圾没人清理,两个星期内的垃圾是50立方米, 每个星期增加一倍,而假定我们学校总容积是120000立方米 ,那么多久后,垃圾会把我们整个校园覆盖?

这样有别于课本的引入, 使学生对这样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带着疑问去探索,去研究。学生们从具体问题研究出发,逐步探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生从垃圾体积的指数增长的严峻情况联系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养成平时自觉不随意扔垃圾的好习惯等。

二、开展探究活动,点燃创新火花

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若是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可以由教师预先设置好的问题展示出来,(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围绕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来展开,问题不宜设计过多。)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研究:(1)设想学校垃圾的体积每周继续加倍,则一个月后学校垃圾的体积是多少?

(2)根据你完成的表格信息,你估计一周前的垃圾体积是多少?

(3)如果n=2,这时的n,V表示什么信息?

(4)猜想n与V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5)曲线可能与横坐标相交吗?为什么?

生(甲):我们小组计算的结果是这样的,一个月按四个星期算,那么一个月后学校垃圾的体积是:800立方米。

生(乙):我认为一个星期前的应该这样计算:x*21=50;则x=25即是:50*2-1 。

师:同学们研究得都很认真仔细,这两位同学回答都非常好。通过生(乙)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n=-1,V=25,这时,n出现了负数,是不是无意义呢?这时的n,V 表示什么信息?

生(丙):我认为n出现负数不符合实际,所以计算出来是无意义的。

生(丁):我不赞同生(丙)的看法,n 出现负数表示的是之前n个星期的垃圾,是符合实际的。

师:大家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呢?(大部分同学都赞同生丁),这就是说思考问 题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想。生(丁)是好样的!

生(A):该函数的关系式满足:V=50*2n ,通过图象,函数曲线不可能与横坐标 相交。

通过这样设置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兴趣,注意力集中,设置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于新教材中的探究,我们应该根据课的类型来设置,适可而止,有些课本里边一个内容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探究活动,如果每一个问题都探究,一方面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够;另一方面,效果也不好,主要是学生能过对前面的探究花上了时间和精力,接下来的就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对于课本中的一些探究活动,有些过于偏难,学生难以找到切入点,即使是给时间给他们去思考,去交流等,最终效果也是很不明显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是重新设置这些探究的问题,从浅入深,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去发现规律,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高一必修二第三章《直线与方程》P109页提出了一个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当λ变化时,方程:3x+4y-2+λ(2x+y+2)=0 表示什么图形,图形有何特点?这个探究问题如果不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就显得很抽象,学生往往是无从下手,很难发现规律。因此,可以重新设置这个问题如下:

(1)在同一坐标系下作下列图象,当λ=0时;当λ=±1时;当λ=±2时。

(2)观察你所作出来的图象,你能发现图象有什么特点?

通过这样处理,使得问题变得很具体,大大降低了探究的难度,学生很快就能“动” 起来了,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去。

又例如:在选修2-3中第二章《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中的“独立重复试验 与二项分布P65的探究一方面是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有较高的能力,对于一般的学生较难找到突破口;另一方面就是设置的问题不够贴近生活。因此可以考虑这样来重新设置这个探究:某同学站在罚球线上罚球,投中的概率为P

(1)这位同学投不中的概率为多少?

(2)连续投3次,仅有一次投中的事件可表示为什么?仅有一次投中的概率是多少?仅有2次投中呢?

(3)连续投3次,有k(0≤k≤3)次投中的概率是多少?它与二项式 [(1-p)+p]3 的展开式有什么联系?若连续投n次,有k(0≤k≤n)次投中的概率又是多少?这样就可以把问题一般化,而每一个探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梯度”,层层递进, 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探究学习的角色,取得的效果也较好。

篇(6)

在进行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一些问题的设计,通过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活跃学生的思维。但是教师在进行实验问题的设计时应该从学生出发,认识到提问的目的和目标,要让自己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当教师提出的问题足够吸引学生时,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初中科学实验探究环节中教师问题的细化设计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从猜想和假设环节进行问题设计

在科学实验的探究中猜想和假设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初中生来说,很多的猜想其实都来自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一些学生不能够很好地使用科学知识去表达这些猜想,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2]比如在学习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汽化时,我们需要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衣服快一些干?这时候学生列举出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放在太阳下、放在大风处或者是用吹风机吹等等。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类,这时候学生会分为一个是使用风一个是利用温度。那么教师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提问,和风相关的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样的科学量进行表述呢?这时候学生会总结出来其实就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通过这样的一个猜想和假设环节中问题的设计,能够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然后再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语言总结现象的成因,借助一层层问题的提出实现了生活到学科的转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从实验原理进行问题设计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原理后,在进行运用的时候仍旧会出现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况,那么,这时候同样需要教师为学生铺设台阶,给学生制定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沿着教师铺设的一个个问题轻松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浙教版初中科学关于使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内容时,因为每位学生的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那么这时候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一层层的学习。教师可以从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入手进行问题的设计。首先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使用什么公式来计算定值电阻的阻值,如果我们要测量电阻的阻值,需要的科学量都有哪些。然后进一步发展,科学量需要使用哪些仪器进行测量,电路如何进行安装。通过教师一步步追问让学生去完成相应的电路图。因为从实验原理角度进行问题的设计时,问题多比较的抽象,因此教师就需要做好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复杂的问题。

三、从实验方案设计过程细化问题

在学科教学中因为一些实验的过程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通过问题的思考找到实验设计的思路,最终完成方案的设计。[3]比如还是在学习电学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伏安法测电阻内容时,让学生对电路进行完善,这时候得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只画出了电流表和电压表还有待测电阻,还有一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滑动变阻器。这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两个电路图的区别,让学生思考哪一个方案会更好。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在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电路图的差别。有的学生会认为加了滑动变阻器的这个方案会更好,然后教师可以提问这些学生,为什么要将滑动变阻器加入到整个电路中,学生会表示这样就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然后问学生改变之后有什么影响。学生总结出了这样一来能够最终测量出不同组的电流值和电压,然后再去追问为什么需要测出多组的不同电流和电压值。通过这样的问题层层追问学生就能够一步步认识到将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的原因,有效地解决了这个实验方案在设计中的难点。让学生在整个实验中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

四、结束语

实验问题的细化设计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拓展性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实验学习,加之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激发其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去感知,让问题成为学生实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只有充分重视实验各个环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科学实验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 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中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对机械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制度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构建了新的实践体系和实验管理模式,为提高机械设计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0引言 

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其实践教学环节对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测试仪器和设备落后,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内容脱离科技发展和企业需要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动手、创造能力的提高[1-3]。在培养过程中,教师掌握实践教学的开发、设置、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完成和接受,教学互动较差,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现实问题。 

1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培养环节 

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设计能力,而且可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完善基础实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购置新式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等设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工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完善实验内容,将单纯的基础性实验转变为理论知识、测试手段、方法并重的交叉性综合实验项目。如带传动实验和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原理实验。在实验中,教师除了实验内容的介绍外,还要加强测试技术、设备的原理讲解。通过介绍测试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各种传感器及不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有新的认识。 

1.2 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特点和生产实际,增设和拓展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综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类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实验重点、难点,由学生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法,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如机构运动方案创新组合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设计实验,利用各种运动副和构件搭建各种新型机构,验证机械传动设计方案,加深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机构创新设计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3 增加创新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某个公式或结论,更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以后,便可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以锻炼、提高其实验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学院为学生提供科技制作场所,利用教学资源,广开兴趣小组,对一些在动脑、动手及创新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因材施教。在学生中,展开“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之类的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教改课题,拓展创新实践途径,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丰富的个性和全面的能力,为机械设计课程提供好的选题和实践项目奠定基础。 

2改革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相对其他课程枯燥乏味,图形复杂、结构抽象。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依托。 

2.1 引入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口述+板书”的教学授课方式,扩充了课堂信息量,突破了实验设备的局限,扩大了现代实践教育的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如齿轮范成模拟实验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实验。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机构运用的录像,齿轮啮合和轴系运动的影片,将难以讲授和理解的内容表达的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2.2 利用froe等软件,扩充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匮乏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节约学生的实验时间,提高实践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将机械零部件、机构三维化,并进行各种装配、拆卸、组合实验,可达到一些在实验设备上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减速器装拆课程设计在中,学生不受所给设备和条件的限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减速器,模拟机构的运动和装配,检验机构的运动状况和故障等,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为毕业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2.3 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将实践大纲、指导书、课程资源库等资料上传共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预习实验、预定实验,提交作业,甚至与老师互动交流。“以趣引思,以疑引思,以用引思”,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同时,网络教学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是设备顺利运转,教师辛勤工作,发挥专长,学生不懈努力,健康成长的保障。 

3.1 根据内容特点,改革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变一次性考核为过程考核,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中,随时对学生实验课程的预习情况、原理认知、注意事项、操作态度、实验进行状况等情况进行考核。在评价手段上,尽可能的采用课堂提问、书面作业、专题报告、技能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在学习成绩评定中,加大实验操作、平日表现等方面的成绩比重,实行实验成绩的“一票”否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检查与评定。鼓励学生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入企业评价考核机制,及早与企业接轨。在培养方案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实践单独设课,保障学时数,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便于科学管理和评价。 

3.2 规范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另一重要部分,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考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规范教学档案,实现授课经验的制度化,鼓励优秀老师的“传、帮、带”。同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结成梯队,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制定规范的实验课程表和计划,将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同等对待。要求对开课老师进行严格的“试讲”和“试做”考核,并定期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保证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考核不合格的老师将进行培训或停课的处理。除此之外,学院实验设备专人管理,定期检修,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对利用率低的设备,鼓励老师积极展开实验教研项目的研究,拓展实验,改进实验设备,杜绝设备的闲置。 

4结语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社会实践的桥梁和过度,是关系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实践和思考,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与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参加各类大赛的热情高涨,取得的成果明显增多。但是,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必须在各个环节上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对机械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篇(8)

    0引言 

    机械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训练的主要课程。其实践教学环节对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测试仪器和设备落后,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内容脱离科技发展和企业需要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动手、创造能力的提高[1-3]。在培养过程中,教师掌握实践教学的开发、设置、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完成和接受,教学互动较差,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现实问题。 

    1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培养环节 

    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设计能力,而且可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人材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1.1 完善基础实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购置新式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等设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工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完善实验内容,将单纯的基础性实验转变为理论知识、测试手段、方法并重的交叉性综合实验项目。如带传动实验和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形成原理实验。在实验中,教师除了实验内容的介绍外,还要加强测试技术、设备的原理讲解。通过介绍测试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课程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各种传感器及不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有新的认识。 

    1.2 增设设计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特点和生产实际,增设和拓展实验项目,增强学生综合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类实验只给出实验题目、实验重点、难点,由学生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法,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如机构运动方案创新组合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设计实验,利用各种运动副和构件搭建各种新型机构,验证机械传动设计方案,加深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机构创新设计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3 增加创新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某个公式或结论,更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以后,便可给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以锻炼、提高其实验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学院为学生提供科技制作场所,利用教学资源,广开兴趣小组,对一些在动脑、动手及创新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因材施教。在学生中,展开“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之类的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教改课题,拓展创新实践途径,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了学生丰富的个性和全面的能力,为机械设计课程提供好的选题和实践项目奠定基础。 

    2改革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相对其他课程枯燥乏味,图形复杂、结构抽象。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依托。 

    2.1 引入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口述+板书”的教学授课方式,扩充了课堂信息量,突破了实验设备的局限,扩大了现代实践教育的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如齿轮范成模拟实验和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实验。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机构运用的录像,齿轮啮合和轴系运动的影片,将难以讲授和理解的内容表达的直观易懂,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2.2 利用froe等软件,扩充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匮乏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可有效地弥补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节约学生的实验时间,提高实践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将机械零部件、机构三维化,并进行各种装配、拆卸、组合实验,可达到一些在实验设备上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减速器装拆课程设计在中,学生不受所给设备和条件的限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减速器,模拟机构的运动和装配,检验机构的运动状况和故障等,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为毕业设计等工作提供参考。

    2.3 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将实践大纲、指导书、课程资源库等资料上传共享。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预习实验、预定实验,提交作业,甚至与老师互动交流。“以趣引思,以疑引思,以用引思”,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钻研精神。同时,网络教学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3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是设备顺利运转,教师辛勤工作,发挥专长,学生不懈努力,健康成长的保障。 

    3.1 根据内容特点,改革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变一次性考核为过程考核,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实验中,随时对学生实验课程的预习情况、原理认知、注意事项、操作态度、实验进行状况等情况进行考核。在评价手段上,尽可能的采用课堂提问、书面作业、专题报告、技能测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在学习成绩评定中,加大实验操作、平日表现等方面的成绩比重,实行实验成绩的“一票”否决,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检查与评定。鼓励学生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引入企业评价考核机制,及早与企业接轨。在培养方案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实践单独设课,保障学时数,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便于科学管理和评价。 

    3.2 规范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另一重要部分,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加强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考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规范教学档案,实现授课经验的制度化,鼓励优秀老师的“传、帮、带”。同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结成梯队,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制定规范的实验课程表和计划,将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程同等对待。要求对开课老师进行严格的“试讲”和“试做”考核,并定期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保证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考核不合格的老师将进行培训或停课的处理。除此之外,学院实验设备专人管理,定期检修,保证设备的使用率。对利用率低的设备,鼓励老师积极展开实验教研项目的研究,拓展实验,改进实验设备,杜绝设备的闲置。 

    4结语 

    实践教学是学生从理论知识走向社会实践的桥梁和过度,是关系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实践和思考,机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与锻炼,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参加各类大赛的热情高涨,取得的成果明显增多。但是,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必须在各个环节上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对机械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篇(9)

初一英语是中学英语的初级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接触语法知识,用语法知识分析和理解句子,这就给教师上课提出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上课前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教师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三个阶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仅在课上还是课下都付出艰苦的劳动,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见解。

一、课前备课

“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教学工作也是如此。要上好一节课,教师需要在课下做好充足的、丰富的备课工作。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具。一节课如果没有实现课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只能说明教师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好。记得有一位老师说:“备课就是备人。”教师备课的时候往往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上课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和本领。教师如果不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分析问题,那么教师的上课效果可想而知,学生接受事物是多么艰难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备课首先要从学生的立足点考虑分析问题,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决不能落下一个小问题。从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眼神里,我们读出了我们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对我们的祖国负责。

二、课堂备课

当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后,接着就是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备课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讲授,这个过程是从知识输出和知识输入的形式进行的,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着引导作用,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课堂纪律和讲授知识。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必须精讲多练,要尽可能用英语讲课,并且让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教师要把讲课与练习充分地结合起来,每节课必须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习题练习,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做题过程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深化知识,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进行检验的一个平台,让学生了解自己关于知识的不足之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这些信息教师要及时掌握并且记录在案,这样在下一节课上教师可以重新进行补充讲解,直至学生完全掌握。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时时根据上课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备课,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使自己的备课更细致,更有针对性,并且不断地设计成有特色的课堂习题,使它符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做练习的时间最好在课堂结束前的15―20分钟,教师出示针对当节课所讲知识而专门出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这样就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让知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把课堂上的内容重新复习巩固一下,这样符合孔子的教育主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课后补充

课后工作主要包括批改作业、备课,以及对课堂上遗漏知识的查阅补充,英语这一门课程,课后作业一般是书写单词和补充练习两种。教师可以从补充练习题中找到学生共同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之处,以便教师备练习,而在下节课上进行补充讲解。最后就是一个学期中的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的相关考试工作,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考试题型,力求做到以基础知识为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公正地对学生一段时间来对英语学习的情况反映,同时也是鼓励学生进步的一种必要手段。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更认真负责,不能只打对号,而不检查,或者只写一个“阅”字就一带而过。对每一个单词、句子,甚至是每一个字母都要仔细查阅,出现错误的地方一定要圈出来,以便学生改正。作业工整而又不出现错误,教师要写上good excellent等英语,或者写上一句话you’re right等鼓励表扬。对于错误较多的学生,教师要私下批评并令其改正。对于共性的错误,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讲解。让学生积极讨论、思考、复习并进行补充改正,避免学生再犯此类的错误,促进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有效果的教学,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如果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不想学或没有任何收获、学得不好,这些都属于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因此,考试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

四、课外辅导

篇(10)

一、问题提出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习惯数字运算,缺少图解意识,不会图解思考或不懂得何时需要图解、画什么样的图形来求解,这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学习科学的障碍之一,也为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图解的魅力在于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用线条将科学的概念、现象、原理表现得有形、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鉴于此,本人在近几年来的实践中,就概念的引入、小结、重、难点突破、课后练习的讲解等方面尝试采纳图解方式教学,成效明显。

本文所述即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培养学生图解分析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二、图解在解决科学问题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兴趣,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板图能使学生认知心理产生激励效应,及时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对知识信息产生积极探索的良好精神状态。学生在从容宽松的气氛中学习科学概念,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盎然,思维积极,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脑接收信息,80%-90%靠眼睛,只有10%-20%靠耳朵。更有趣的是,如果我们输入信息的形象越鲜明,就越容易引起注意,使瞬时记忆变为短时记忆,就越不容易遗忘。笔者在进行能量转化的量度的教学做了如下尝试:板画了两图形要求学生从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方面进行分析,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指出科学规定当某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称此力对物体做功。

教学中板画了学生放学回家的情形,分阶段让学生分析分析是否做功。学生一目了然,比起文字更有直观性,课后学生议论简笔画让人感觉很新颖而且加深了对功的概念的理解。

(二)有利于迁移知识,突破难点

物理、化学习题的求解是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达到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能够善于利用图像,将会使过程变得直观、形象,有益于习题的解答,从而使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形成解题思路。图解辅助教学,使看不见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图像,形成直观简捷、方便易用的教学感知,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一节时,有些同学对导体长度、粗细对电阻的影响分不清,我就想到了画水管a、b,学生马上联想到长的水管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比短的水管大。细的水管对水流的阻碍作用比粗水管大。另外,被污物所阻塞的水管比干净水管对水流的阻碍作用大。

水流通过短而粗的水管容易,同样,电子更容易通过短而粗的导线,从而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电阻大,细导线的电阻比粗导线电阻大。通过这样的图解,有助于学生突破重点。

三、学生图解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图解既然是如此重要,那我们的学生相应能力到底如何呢?为了彻底了解学生的已有的图解能力,笔者对从教的学校九年级做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放发263份问卷,回收259份,无效4份。汇总情况如下:

调查中发现学生图解意识淡薄,不会主动用图帮助思考,图解能力弱,普遍缺乏习惯,思维范式单一,缺乏发散性。在初中科学各类问题中,学生往往出现课堂听得懂,课后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却无从下手,关键在于学生没有画图意识或者不会画图。

那么造成学生图解能力差原因有哪些呢?

(一) 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图解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能够较规范的画示意图和概念图等等,但总是自己先出图,讲解问题,或用PPT课件中的图示来代替板画,并且在课堂中不经常讲解图的画法、技巧之类的常识,留给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的空间不够,学生没有了模仿机会。从而学生就没有画图意识。这些都说明教师本身没有正确认识到图形的价值和意义,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讲解方法,而不是作为一种新的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途径来对待。

如:某教师执教《认识简单机械---杠杆》时,板画撬棍撬石块的草图,按照杠杆的五要素逐一讲解。可是他画力臂却不用三角板,随便画了直角就说是动力臂、阻力臂,造成课堂的部分学生不会画力臂。这就是典型的教师画图不规范。

(二)学生主观意识比较强,存在凭生活经验或感觉胡乱猜测

由于他们还未进行过系统的思维的训练, 习惯从生活经验出发,其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一些问题和现象形成有一点点基本看法,因而一旦遇到信息量多个的问题, 思维就会紊乱,导致先入为主想当然的推理错误。如:人通过定滑轮拉住重为98 牛顿的物体, 当人拉绳子从A 点慢慢移动到B 点时, 人对绳子的拉力和拉力所做功?

错解:W=FS=98牛×3米=294J;但若能进行画图分析就可以减少错误。画图后可以看出物体被举高是5米-4米=1米,=FS=98牛×1米=98J。

(三)学生解题过程中,只注重公式,画图分析少

大部分学生认为图像对科学问题的解决比较有帮助,并且比较可靠,但喜欢用这种方式的并不多,不足调查人数的一半。练习时,解题只想套用公式,得出最后答案,没有画图帮助解题意识,草稿纸基本是数字运算。

四、六环图示教学提高学生图解能力的策略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提高学生图解能力提出“六环图示教学”策略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示范教学,培养习惯 重视构建,图解训练 互动交流,合作提高 加强实验,丰富素材 图示梳理,完善知识。

(一)环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物理离不开图形,比如力学中的受力分析、电学中的电路图、光学的光路图、复习课的框图等等,通过画图可以使问题直观化。教师要正确认识图形的意义和价值,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都要提倡学生使用这种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意识画图重要性,逐步增强画图意识。笔者就引导学生---知道画,在新课讲授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案例 :尿液的形成。笔者在黑板边讲边画,加深学生的记忆 。此教学重点若预先画图或直接给出详图,学生看不到是如何一步一步画图流程,所以在理解尿液形成过程时没有很深的印象,基本是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的。而且因为没有了模仿兴趣和学习科学的兴趣,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解能力。重视画图,可以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效果。

案例:科学教学中,浮力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知识点。笔者曾听过很多次浮力讲授课,讲学形式多样,可笔者认为解决问题关键还是:什么是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定律的正确运用。而把握关键的因素还是力的初步认识以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图解于是我作了如下的浮力教学设计:

实验导入:剪掉绑在学生椅子的气球、放手让水中的瓶子自由移动。板图如上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结果?

生:气球飘了,瓶子上浮了。

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气球和饼子说明他们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

生:它们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力。

师:施力物体?

生:空气、水

师板书: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了液体或气体给的向上的力,称浮力。

方向:向上。

作用点:浮心。(受力物体上)

大小:通过板图受力分析所示可知浮力大小的基本计算。

举例问某物件或某位同学浸没在水中的浮力。此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二)环二:示范教学、培养习惯

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图形的意义和价值,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都要提倡学生使用这种方法。而且教师本人要作图规范、准确,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做到美观,对学生不规范的画法及时指出并纠正。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也就是说,在学习中,数和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在初中科学的解答中,图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识图解题和构图解题。笔者就教学中遇到的习题分析做一定尝试:

如: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

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笔者基本都在九年级任教,但每次在未介绍方法之前,大部分学生不会解题,或者思路混乱。而后经过表格运用,就都恍然大悟了。解答此推断题最佳方法就是图解表格。

方法如下:

将所给物质按表格形式列表,并分析两两混合现象。

如: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天平调节平衡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执教教师就随手黑板画天平、烧杯,然后就说开始时锌比铁活泼,先跑出气体,指针先向右;金属完全反应后根据两者铁放出的H2更多,从而左边重,指针偏左。整个过程没有更详细的图解,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如走马观花。但若能用图解析此类问题,将会事半功倍。

分析:反应开始时,左边锌粒先产生H2,所以指针向右偏;反应结束时,由于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铁产生的H2更多,所以指针向左偏。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方法,边画边讲,学生基本掌握此方法。后来遇见类似考题,笔者所教的班级44人,正确31人、会画图但分析错误7人、没掌握方法的6人。

(三)环三:重视构建、图解训练

良好作图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外,还可以在作业和考试中提出一些专门的要求。平时作业可以让学生在习题某空白画图,当作解题标准,在批改或讲评时即使纠正,不断训练,鼓励学生将文字图形化,锻炼其画图分析能力。

教师要特别注重展示给学生图像的构建过程,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真正动脑、动手。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自己画出示意图,体验思维的过程,然后再画相对标准的图像,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注意指导图像的画法和技巧等,起初最好强制训练。学生审题时除了熟悉问题的整体背景外要特别注意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展开画出草图,图能把头脑里的东西形象地表达出来,刺激了视觉及思维活动,能提高思维的效率,使思考更有条理性。

如:20℃时,将不饱和溶液分成等质量两份,恒温将一份蒸发掉10g水析出晶体4g,另一份蒸发掉20g水析出晶体10g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分析:可以将另一份蒸发掉20克水析出10克晶体可以看成先蒸发10克水析出4克晶体变成饱和溶液后,继续蒸发10克析出6克晶体如图所示。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6×100/10=60g

如:前几年的某次月考中,以下习题学生正确率只有14%,原因是太多的杂质先后混乱,所以笔者用流程法进行教学。(先示范与整理的结合,后来是学生自己的模仿与总结)

为了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钙盐、镁盐、硫酸盐和泥沙,得到精制食盐水,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⑤②④①③ D. ③⑤①②④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问题中有哪些已知量?

生:有氯化钠、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沙子。

师(引导):这些离子有何特点?要将此离子除去,最好转化成?

生:沉淀!

生:钙离子-----碳酸根离子、镁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钡离子!

师(板画流程):学生思考逐一回答。

氯化钠

钙盐 过量的氢氧化钠 沉淀:沙子、Mg(OH)2

镁盐 溶质: 钙盐、、 过量BaCl2 沉淀:沙子、Mg(OH)2、BaSO4

硫酸盐 NaCl、NaOH 硫酸盐 溶质:钙盐、NaOH、 过量的Na2CO3

沙子 NaCl 、BaCl2

沉淀:沙子、Mg(OH)2、BaSO4、CaCO3、BaCO3

溶质:NaOH 、Na2CO3、 NaCl、 过滤后往滤液中加稀盐酸 溶质:NaCl

师:很好!大家已经基本了解此流程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后在练习本完成其他的加入顺序。

生(学生练习),笔者视情况指导、讲解,让两名同学进行板画。

……。

师:进行对照后指出:为了除尽杂质,均用过量的试剂。其中NaOH和 Na2CO3过量可用适量盐酸除去,而BaCl2 过量不易除去,所以,在加入试剂的顺序中,BaCl2 一定要在NaCO3之前;在上述沉淀中,除了生成的BaSO4不溶于酸外,其余的如 Mg(OH)2、CaCO3、BaCO3等均溶于酸,因此,加入适量盐酸必须在过滤之后。答案可以是⑤②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或②⑤④①③。

如:2009年湖州市科学中考试题压轴--

如图所示,均匀杆AB长为L,可以绕转轴A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A点正上方距离L处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B相连,并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已知杆水平时,细绳的拉力为T1,杆与水平面夹角为30°时,细绳的拉力为T2,则T1:T2是( )

分析: 当均匀杆AB处在水平时,可画出杠杆示意图A,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出T1与G的关系式,同理当均匀杆与水平的夹角为30度时,画出杠杆示意图B,并列出T2与G的关系式,然后解得T1:T2的值。

由图A可得:T1× L=G× L

由图B可得:T2× L=G× L

则 = = :1

师总结:解题可由题意做出杠杆示意图,找出各力相应的力臂,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解。可是当时班里学生看到此题就慌张了,用他们的话就是空白,通过点拨从认识它----杠杆----杠杆平衡条件----基本图示,最后有了上述小结。整个构建的过程很清晰,相信有关杠杆类的题型,他们已经掌握了办法。

(四)环四:互动交流、合作提高

生生交流不仅是学生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更像是各种观点的分析、比较、整合的过程。课堂中可加强集体讨论,提出有多种方案,然后让学生学会发散、辨析、表达。如笔者讲授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若只提供安培表或伏特表两者之一,其他器材不变,如何设计电路图呢?结果他们交流的结果是6种电路图,比我想的多了好多,可见交流的有效性。学生构思如下:

(五)环五:加强实验、丰富素材

笔者曾阅读某本杂志得到一个新的启示:图像可以在实验课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有一定的作用。首先,学生面对多种仪器,就有了初步的印象,有了感性认识,而且实验前学生设计实验图,就要考验其观察鉴别和空间想象能力;其次,应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能简明、直观、形象地显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作图法能有效地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而且,能够较方便地获得一些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笔者就浙教版八年级一个重要的实验《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做了试验,想测试出初中学生能否在亲身体会中,对学习有所帮助。平时我们都是直接告诉学生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须重复做三次实验,然后取电阻的三次平均值。受了新启示后,我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寻求两个变量即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先设计实验,得出、记录数据,然后运用数学的坐标系画出相应的图像。坐标系构建成功后,学生看到自己的纸上出现坐标点大致呈现某直线的周围,由此学生可以很清楚掌握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电流改变而改变。

在实验中,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操作实验过程。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找变量之间的规律,但是这个过程只有学生亲自经历才能有所体会,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正由于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实验探究的意义。

(六)环六:图示梳理、完善知识

复习知识的方法很多,一单元学完后可以让学生运用概念图、流程图、甚至是简笔画对知识进行梳理,学生得到清晰的知识网络图,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教学过程中以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天赋,制作各类流程图可以令他们自己对科学概念、规律等等了然于胸。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的提升。学生绘制的网络图如下:

如:产生CO2的

如能量转化的概念图

五、实践与反思

笔者几年来,试着用“六环图示教学”培养学生的图解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更好的理解科学概念,突破难点、重点,提高了教学质量。笔者也阅读了心理学等方面的部分知识,可由于原有的理论知识贫乏、个人悟性不高等,导致本文缺少合适的理论框架,还停留在实践层面。图解分析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图示教学固然好,但并不是灵丹妙药,应根据合适内容,合适的运用。比如浅显的教学内容就不需要为了用图而画图,当然更不能完全代替文字,如何将直观的和抽象的概念很好结合的讲授呢?

其次,教师是教育的实施的主体,只有教师深刻认识图示的重要,才能有效。教师除应主动改变教学模式、坚持渗透图示教学等,还应该丰富教学理论,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并重从而促进图示教学,真正地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可如何使教师坚持渗透图示教学呢?

再次、图解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好能实行大循环即初中三年都是某一名教师执教,那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里特点、思维方式进行指导。可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学任务的安排能如愿吗?

最后,笔者的六环图示教学实践中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及公式 下一篇: 财务管理审计重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