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6:06: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管理机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科技、新媒体不断出现,加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脚步。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高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活、行为规范教育等内容,其目的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思想过硬、德行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对现有德育管理体制进行实际考察,积极转变德育管理理念,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进一步推动现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促进学生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效果不佳
目前,我国高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德育工作收效甚微。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这种忽略了个性化差异的工作方式,导致学生被“同化”,学生个性的缺失,成为“书呆子”。此外,现代高校德育评价体制不完善,很多高校的评价标准依旧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没有形成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评价的体系,导致出现了高分低能、知行不一等现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现代媒体的出现给德育管理带来挑战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这种交流的加深。然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大众媒体也开始进行市场化经营,部分媒体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对新闻内容缺乏科学的审查,迎合低级趣味,这样不仅损害了新传媒的形象,也导致很多的大学生受到其危害,不能正确的判断是非,迷失了自我的观点。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扩宽学生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但是不良的新媒体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这给高校德育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高校德育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仍然是前苏联模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德育的养成与培育。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构建对事物认知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道德、伦理结构的构筑过程,因此,对学生道德培养,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帮助其构筑科学正确的道德结构。
二、加强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与运行对策
(一)明确责任,推动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
在当前的高效德育工作的管理中,要更加注重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这不仅仅是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制的问题,更根本是要明确在高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责问题,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完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时,应该明确德育工作的责任,要将具体责任细分到个人,界定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完善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此外,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现代化德育管理机制的构建与运行维护,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现代媒体的应用,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形式大量出现,新媒体是一个双向性甚至是多向性的交流平台,其开放性和民主性的特点使得其可以让人们进行交互式的讨论,以及在多人传播过程中实现平等的交流,帮助师生充分的了解原始信息,做出独立的判断,提升师生的公共意识。必须提高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勇敢的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切实的增强运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重视将新媒体作为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积极的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民意的收集、引导大众舆论,有效的借助新媒体,在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正确的引导舆论的导向,增强校园舆论的积极效应。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
在构建高效管理机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科学管理,积极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推动高校人才的培养水平的提高。创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向科学化、综合化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化,提高创新意识,转变工作观念,切实地推动高校德育管理的系统化发展,将德育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当中。同时,应该对传统德育管理方法进行科学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优秀传统管理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不断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实现高校德育管理机制的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外,要加大对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的投入力度,积极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促进现代德育工作与社会接轨,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的培养水平。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机制中,很多高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导致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不佳。因此,应该加强现代高校德育管理机制建设,明确德育管理工作责任,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加强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构建,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二、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它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理应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德育管理体系自身的局限导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不适应性,以致人们在德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偏见和认识误区,认为德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大。就高校而言,德育管理体制不顺、规划不实、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革命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接触世界、把握人生的主渠道,给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德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借机利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我国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企图通过“不战而胜”的思想战略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波动,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改革开放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高校德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烙印,使其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压的问题不断凸现出来,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差。这些变化都给高校的德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德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和质量。
3、高校自身的问题也给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教育对象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其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现在的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意识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优点,另一方面又存在辨别能力低、自控能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传统的高校德育曾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德育管理无论是在认识上、机制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陈旧过时的东西,造成了“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的现象。虽然一些高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高校自身特点的德育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致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加快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管理,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2、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教育实行人本化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在呈金字塔型的高职管理体系中,学生作为学校管理机器末端的一环,被要求不犯错或是少犯错,而不是如何去发挥自己的潜力,也就是说,学生只要达到学校、教师所要求的,无所谓积极上进。教师同样如此,只要将教学任务组织好、完成好就行,教学创新的动力很小。这种无法实现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学,正是我们需要加以改变的重要原因。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都会被当作有如机器零部件一样、无生命、无情感的产品,由此易带来学生成长中许多的问题。由于追求的是整个组织管理的精确化与机械化,人的情感被组织管理一再压缩,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显然是违背了人的本性的做法。霍桑实验告诉我们,外部环境并不是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内在感受反而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人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物质的经济的满足,社会的承认、心理的安全都是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他们也渴望被教师、家长和社会承认,在教学中扮演主角。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是进不了普通高校不得已而来,学生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才来,都很敏感,这种渴望会更加强烈。因此,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的积极性,通过改变其管理体制,给学生予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 实现高职院校人本管理的途径
2.1 要保障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教师,没有教师的参与,学院将失去存在的必要。高职院校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对学生理论、技术性、操作性的要求都比较高,学生在未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对所学专业的技术基本没有任何了解,他们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取决于为他们授课的教师。通过教师倾心教学,学生才能真正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成为学有所成的职业工作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教师居功至伟。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本管理,必须从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入手。一是要学会尊重和欣赏教师。如果不能实现尊重教师这个的前提,人本管理将成为一句空话。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被人们认为不如普通高校的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尊重和欣赏高职院校的教师,就是要让他们获得本应获得的社会价值,从而让他们热爱职业教育且对职业教育有信心。二是为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营造好环境。三是让教师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2.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是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从将学生单纯视为管理对象转变成为服务的对象,倡导与学生的平等交往。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再局限于教授者与知识接受者的关系,而是大家在教学情境中,共同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探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者,也可以是引导者,更可以是倾听者,将学生当作朋友,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更愿意与教师一起探讨问题,进而完成对知识结构的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越来越多地采取探究式教学、对话教学以及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正是基于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想法而出现的教学变革,是人本理念在课堂上的休现。二是要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权,教前多问问学生的意见,把他们的诉求融入到教学中去。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发言机会,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目前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也更容易获得所需知识,学生们的发言更有水平,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有些时候比教师准确。三是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帮助他们获得更强的职业能力。
3 高职院校人本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3.1 强化德育指导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实现人性化管理方式,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有技术、有人品的人才,离不开德育指导。它可以让我们更熟悉并遵守职业规范,更具有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当然,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德育教育,并不是传统的灌输、说教型德育教育,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都为学生所喜欢的德育教育。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目标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主,重点放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成长,并最终为学生有一个好的就业、好的职业生涯服务。
3.2 突出科研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力量的不足是客观事实,一些教师没有科研的条件与机会,个人成长受限严重。要实现教师管理中的人性化,给教师创造更多科研机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重点围绕校企的共同开发等产学研项目开展科研。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在与企业的合作开发中,教师的理论研究得以实践验证,并通过实践结果来修正、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只是上好课、带好学生的传统型教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出现,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现场,提早获得锻炼机会,这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消化所学理论知识,更好地适应日后的职业岗位。
3.3 强化服务管理意识
在教师与学生个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高职院校的管理应该削弱管理的意识,更多融入服务意识,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贴近他们需要的服务。通过人本管理,让师生主动来遵守规章制度的效果,肯定要比天天严格要求下师生被动遵守要好得多。学校要真正把师生看作学校最宝贵的资源,通过他们的发展来获得学校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机会,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获得更大发展,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主要力量。
人本化管理已成为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共识,高职院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通过尊重学生与教师主体地位,以更人性化的校园管理,帮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建立全员管理德育机制的原因
全员管理德育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工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分别承担相应的德育管理任务。德育的全员管理不仅扩大德育管理的队伍,还能使德育管理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活动中,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德育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扩大德育队伍
学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双差生"学生比例增。我校是1957年建立的一所公办初中,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重视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但由于近年来公办初中招生制度的限制和民办中学的出现,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品学兼优的学生不断流出,越来越多的"双差生"流入,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学生不良行为易反复,并常常表现出"知行脱节"的现象。有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批评后,当面答应改正,可坚持不了几天就再次违反,这部分学生"离开拐棍就瘸",必须放在教师的监控之下。三是有些学生行为不仅是道德问题、思想问题,更是心理问题,是一种心理障碍。这些学生明显地表现为偏激、固执,逆反心理强,对家长和教师的规劝、帮助置若罔闻,教育收效不明显,因而仅靠班主任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2.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教书育人是每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教师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应该承担德育任务。如果除班主任、学生处的德育教师外,其他教师都参与德育工作,才能使教师育人的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3.全员统一管理德育工作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为教职工创造了这个全员统一管理的平台后,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任课教师管理的信服力,还能发挥教师各自岗位的优势,使管理方法更加多样化、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样,德育工作将是另一番景象。
二、全员管理德育工作机制的建立
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包括制定养成目标、建立考核队伍和确定考核办法。三者之间的运行构成了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1.制定养成目标
我校根据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全部时间,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分成不文明行为检查和好人好事记录两大块,不文明行为分出勤、礼貌礼仪、上、下课、自修与作业、服饰与仪表、物品保管、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课间操与升旗、排队纪律、餐厅纪律、交通规则、学校活动、个人娱乐、遵守家规等15个大方面,55个小项目;好人好事分: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志愿者四块,9个小项目,共64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根据其性质分别赋予1-5分不同的加、减分数。学校在校园网建有德育频道,里面设立了学生档案袋,档案袋里可以录入全校学生行为。每位学生也可以查到自己的行为记录,教师也可以随时在学生档案袋里查看学生当天之前所有好坏各种行为明细、学生行为汇总情况、学生行为按班级汇总情况、各类行为分析情况、学生个人行为分析情况以及所有教师或个人上交汇总情况等不同项目,既便于班主任即时掌握自己班级里学生的行为情况,及时教育,又可以让制度公开化、透明化。
2.建立管理队伍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但好的目标必须有人去执行。我校的办法是全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和40周岁以下的教职工都参与到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中,做到全员育人、岗位育人。之所以这样是出于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为了年老教师的身体健康。
班主任的管理责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学生管理的中流砥柱。班主任既有管理学生的任务,又承担班级被管理的责任。一个班级德育品行量化分直接与班主任津贴挂钩,与班主任业务考核成绩挂钩。
中层及校级领导的管理责任:中层及校级领导承担着课堂教学、晚自习、日常生活的管理任务。中层干部经常到教学楼、食堂、操场、寝室及放学后的校外附近等处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名中层及领导每周至少要检查并上交一张15位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记录表。
40周岁以下教师的管理责任:40周岁以下教师包括班主任主要承担管理教学时间内班级学生的不良行为情况。考虑到这些教师还有较重的教学任务,所以德育管理任务折半,即每两周每位40岁以下教师上交一张15位学生不文明行为记录表。
3.考核制度的确立
全员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要想让全员管理落到实处,必须建立监管机制,监督教职工的任务完成质量。同时,必须把教职工的完成情况与教师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常态化、制度化,让教师自觉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否则,全员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学校确立了一下考核制度。
每周教师们记录和上交的学生不文明行为和好人好事等记录情况统一由一名专职教师输入到校园网相应网页上,供班主任随时了解自己班里学生不文明行为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也便于检查的教师核实自己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核实自己违反相应规定情况,同时对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同步量化考核。形成学校德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全校教职工都承担着管理学生的任务,在学期教师业务考核中没有完成任务的教师将被扣除相应的绩效奖金。
学生的品行量化考核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分周统计、月通报和学期汇总制度,即把每周班级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出各年级文明行为礼仪评比优胜班,在周一例会上进行表扬,每月把每班学生个人情况汇总,表扬突出的个人好人好事;通报本月全校违反校纪校规最多的前十名,并有相关人员立即进行约谈。到了期末汇总后,这些量化考核项目将作为全校文明班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实施全员管理德育的成效
1.全员管理德育化解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德育工作任务繁重,因为德育队伍人员少,忙不过来,只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学生有轻微的违纪事件,没空去管,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德育工作手段单一,就是对违纪者处分。全员管理德育机制建立之后,教师看到学生违纪后,立即进行教育,并进行了处理。轻微的违纪事件,如楼道里大声喧哗、上课迟到、上课睡觉等,相关教师就进行了处理。没有把问题上交,为学生处工作人员节省更多的时间去搞校园文化建设,去组织各种德育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2.全员管理德育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空间又有所不同,管理工作覆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部空间。由于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当学生之间要发生矛后时,教师能及时发现,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了事态的扩大。由于教职工经常在校园内巡视,一定程度起到震慑学生作用。学生们怕扣分,只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大减少了恶性事态的发生。
所谓“小组合作管理”,即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现论为基础,以开发和利用班级人际关系为基点,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管理为基本管理形式,以个人和团队“德学”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德学”素养,改善班级内的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的一系列班级管理活动和谐统一。对此,我做了如下改革尝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班风建设。
一、“建组”,形成管理的最小单元和大管理层
对学生进行“建组”源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创新。小组合作学习以3―4人为一个学习单元,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促进,达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推动班集体发展的目的。加拿大学者埃豪(Coelho,E.)提出的四因素理论中的第一因素就是组的形成,[2]“建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让班级的整体缩小到小组中,每个小组的结构层次相似,都基本反映了班级的结构层次,小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班级的缩影。
“建组”的成员一般是5―6人,共分成8组,分别由八位组长负责。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预先知道班级学生的各种信息,如:学生的主要愿望是什么?知道了班级学生特长、学生智能、学生品德、学生性格、学生管理能力等分布情况。各组成员的构成在管理、特长、德、智等方面分布基本均等。这些小组共同完成班级的日常行规、学习、劳动、活动等工作,同时小组内的成员都承担着互补且有内在关联的角色 ,以使小组责任具体化。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班集体,的庄梦雅组的内部机构设置(见表1)。
这一小组将在一天中完成班级日常行规、学习、劳动、活动等班级管理事务,形成管理的最小单位,使班级的事务处于事事有人做,做事有评价。
组长的选择不可只局限于原来的班长、团支书和班干部,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为不外乎又多了几个班干部的“头衔”而已。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及同学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和素质,指定各合作小组的组长(有些小组需要副组长),再由各组的小组长直接形成自律组,形成班级的大管理层。自律组的各个成员主要工作内容为负责各自小组的日常行为规范、平时的学习情况、劳动情况、和思想动态、休息娱乐活动、考勤以及课前准备和课堂纪律的监督与劝导以及做好宣传工作,从而使班级形成一个有正气、有次序的良好班风。
二、“定制”,形成班级内部
管理和镶嵌制约
形成班级内部管理和镶嵌制约,首先要解决好对小组组员的内化评价。内化评价是对8个小组共同制定小组内的“德学”评价表。“德学”评价表是把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和学习常规考核以一定的分值进行量化评价,使对学生的评价能更能突出品德行为习惯的评价,更加客观、公平,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德学”评价表可以按班级不同阶段的主题确立“德学”评价内容,如对初一新生,管理的重点是行为规范的确立,因此评价表中的规范内容会分的细且评价的分值高,这样使评价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加贴近。由于评价的主体和评价的对象都是学生,评价的指导是教师和小组机制,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朝着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学习质量,这样使小组的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和引领性。
一般我们在开学初,各小组就以品德为重点,制定《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德学评价表》(见表2)。
这份评价表是组长和组员共同管理和反馈的资料,对组和组员的评价进行自我规范和自我责任量分,有意识地把日、周、月的评价权还给学生,让组与组员的评价刻画出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足迹。这样,便使每一个组员在可能的范围内都成为评价的主体。其中的德育意义在于:“孩子们今天在一起能做到的事情,将来他们自己也能做到。[3]”
其次要解决好对小组和组员的外因评价。外因评价是在内化评价的基础上,对小组评价量表进行抽查的评价外部体系,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重点的专题评比。它是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基础,从中抽取个别项目组合或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所在小组的情况,如某月文明课间评比,评比的对象是随机的个体,一般占全班人数的2/3左右。或是由“自律组”定期检查每个小组成员对本小组的贡献分布,统计总分,从中评出优胜的小组三名,并对优胜小组的组和组员进行鼓励、表扬等激励性评价方法,形成管理的镶嵌制约。以上评价后要重新归零,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重新开始,朝预定的目标前进。
第三是要解决好对小组内的评价还原于同学间的责任评价。在小组评价表中,涉及到组员间的责任评价。如在学习月中有这样的一块内容――各科学活动。如何使这些活动及时得到评价与反馈呢?我们采用的是成长型学活动,如语文背书“一对一”;数学一日“五问必答”;英语“face to face”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把班级的学习氛围延伸到同学之间,让小组有方式地学习,促使良好学风的健康发展。这些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基石――责任评价。小组的成功取决于组员的共同进步,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Σ进步分=Σ(测验系数-原始系数);(二) 测验系数=测验分÷段平均分×100;(三) 原始系数=原始分÷段平均分×100。
计算方法要求在某次学业质量监控中,每组组员的进步分要利用公式(二)、(三)进行计算,再利用公式(一)求得小组的进步总分。这样,小组进步分的取得就需要小组各成员的努力,同时发挥小团体对个人的影响。通过组员对自己的责任评价求得小组其他成员的认可。以此促使小组各成员的成长,从而促进良好组风的形成。
这个评价方法适用于任何层次的学生,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的多少无关,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组员的帮助,让各组员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形成组员考核的每周公布栏制度,不断地进行合作小组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各小组常规管理效率。
三、培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首先通过以上的评价后,组长要及时发现自己组内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时通知有关同学予以纠正或请科任教师帮忙解决。同时也可以聘请科任教师参与管理,并定期向全班同学做工作汇报,总结前一阶段的成果与不足,对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同时也听取自己组内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调动本组同学的积极性。如此齐心协力,使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正常化、制度化,促使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一员的重要作用,自觉为班级争取荣誉,做到自觉自律。
其次班主任应对各小组长进行观察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起在小组内的威信。实践证明,具有以下三种特征的小组长容易树立个人在集体中的威信。一是以身作则,以自身自觉遵守各项常规的行为示范为同学树立榜样。二是学习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学生以学为主,学习成绩优异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学生在同学中有着自然而然的威信。三是善于开展班级工作,敢于同不良现象做斗争。这样才能说话算话,以达到劝导的目的。第三是“自律组”是各小组长形成的大管理层,在“自律组”中,各小组长进行交流,探讨好的管理方法,增进小组间的合作。同时,教师在“自律组”内,对小组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各小组长的管理艺术和品行素养,并在自律组内开展批评和表扬,促进小组间的竞争。
四、小组合作管理的反思与讨论
有研究表明,技术和劳动组织的变化,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如下知识和态度:“小组集体劳动,共同决策……”[4]这说明小组合作管理是一个目标导向的班级管理机制,它不再是一种单一取向的目标观,而是一种全面而均衡的目标观。
小组合作管理的参考常模是组员的合作与责任的情况,通过组的成功而达到自我的成功。在小组合作管理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管理与评价,把德育过程理解为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断构建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小组合作管理与评价改变了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的状况,而是鼓励学生尝试接受理性的自我约定与自我承诺,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还改变了学生的成长观念。
实践证明,只要能正确地把握好各小组的工作的原则与尺度,班主任予以恰如其分的协助和诱导,必然会充分调动组内同学的自觉性,整合各小组的良性发展。从而使班级形成一个有正气、有活力,同时又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良好班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赞赏。学校将我的班级管理经验在班主任会上作了主题讲座,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借鉴;我的“小组合作管理”机制,被融入到更多的班级管理之中,并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
――――――――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2-0014-03
[作者简介]邓亚静(1981―),女,湖南永州人,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德育管理及中职发展。
好的班级氛围、班级环境会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对于中职学校,班集体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建立学习型班集体是班集体合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什么是学习型班集体
所谓学习型班集体,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班级健康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主、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班集体。这样的班集体具有持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首先,善于不断学习是学习型班集体的本质特征。善于不断学习就是要实现从传统的班级行政角色向学习型班集体转变,摆脱班级只关注常规管理的倾向,侧重于创设“全员学习”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个体持续学习的氛围。善于不断学习,还要求进行“全过程学习”,也就是把学习贯彻到班集体运行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中,实现学习与班集体建设、班集体生活的有机结合。
其次,共同的班级理想是学习型班集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应该来源于学生个人的理想而又高于个体的理想,从而激发个体的学习热情,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凝聚在一起,朝着班集体共同的建设目标前进。
第三,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是学习型班集体的内在运行机制。所谓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来建立和管理班级,实行学生自主确立目标、自我管理和监督、自我评估和改进,教师只是班集体的参与者、协调者和指导者。
最后,开放性是学习型班集体的内在需要和基本特征。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和交互性,所以任何一个学习型组织都应该是开放的,也只有开放的班集体才能海纳百川、不断创新,有效增强快速应变和创造未来的能力。
二、建立学习型班集体的基本步骤
1.在班级范围内,评估目前班集体的学习现状;
2.建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增进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
3.建立有效学习机制,使学习能持续发展;
4.建立学生个体及班集体之间的交流机制,使学生个体互为学习源;
5.将班级愿景融入学习生活,完成职业形象的塑造;
6.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确保供求关系的和谐统一。
三、我的思考
笔者认为,学习型班集体应该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全体成员都要学习,都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二是班集体要能充分满足和实现每个学习者的愿望,能为每个学习者的继续学习提供机会和条件。因此,在班级建设中,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级建设思路的确定
学习型班集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突出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正确的舆论导向、班级自主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因此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近期目标。第一学期,在学生的讨论下确定“以习惯为切入点”的班级建设思路,并以此来贯穿整个中职三年。第二学期,根据学生习惯的养成情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确定了“以如何增强自信心为切入点”的班级建设思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享受乐趣。第三个学期,确定了“以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让学习成为习惯为切入点”的班级建设思路,让学生在习惯、自信心增强的基础上改变自身的综合素质,塑造“心存高远、精艺在身的一职人”。第四学期,学生开始外出实习,在分析了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思想建设,让学生在实习中学习成为习惯为切入点”的班级建设思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班中的每个学生都学会学习、学会管理。第五和第六学期,主要以职业规划为主,在实习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中职三年,在各学期目标的综合运用下,形成一个学习化班集体,让班中的每个孩子在享受学习的同时体验快乐和收获。
(二)班级制度建设
制度是班级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保证之一,制度本身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有效引导,起到班级舆论导向建设的作用,制度效果的最大化取决于班级成员的认可和参与程度,而认可和参与程度取决于制度的制定形式和制订过程当中的引导性,所以班级制度的制定一般采取以下形式:
1.根据操行百分评比的规定,结合班级情况确定负责人和相关权限;
2.权力下放,班级的工作由班长和相关负责人讨论制订初稿;
3.在班上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4.制度评议:制度实施一定时期后,全体班级成员对相关制度和负责人进行评议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激发班干部的工作潜力。
(三)学生团队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委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只有形成一个学习型的领导群体,才会在班内形成人人都是创建者的局面。
1.学习力的培养
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成效之总体反映。学习力也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因为一切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学习力又蕴含最活跃的创造力,知识是创造的基础,能力是创造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又都来源于学习。对于班干部来说,学习力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建立班委学习制度,由一系列的班委培训学习内容,让班委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2.职能小组的分层建设
由各相关的班委负责人确定相关的负责团体,在完成班级事务性管理的同时,有效提高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并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竞争氛围;在班级中成立学习部、生活部、文体部、宣传部等,让学生参与到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团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尤其对于底子薄弱、行为习惯差的中职学生而言。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再实践,在研究状态下理智工作,才能让自己的班级建设形成亮点,让每个班级成员享受班级建设的快乐,并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让学习成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中的“教书”和学生管理中的“育人”相分离
任何阶段的教育都是一样,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培养的是一个“健全的人”,教书和育人缺一不可。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将教书和育人紧密地联系起来,也就是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密切统一。然而,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更加看重的是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这样一来,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缺乏有效的联系,逐渐成为两种互不相干的管理模式。
1.2教学管理中的专业学习和学生管理中的活动开展不协调
在这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高职院校在开展活动的时候,绝大部分属于文体活动类型,其他如科技型、学术型的活动比较欠缺。其次,教师在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很多活动局限于学生,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造成活动的效率不高。最后,学生专业学习和校园活动的结合度不高,经常会因为专业学习参加不了校园活动,或者因为参加了校园活动不能进行专业学习的情况,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2.高职院校如何构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
2.1树立系统化的管理意识
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的影响,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场所,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还停留在中专办学模式中,传统的管理理念影响根深蒂固,系统化、统一化的管理意识还未能树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的壁垒还没被彻底打破[1]。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构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联动机制,第一要务就是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现代化的管理观念,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意识,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优化管理团队,根据市场需要对管理团队进行合理分工,提升高职院校管理水平。
2.2明确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主线
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这有力地说明了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学生管理要为教学管理服务,紧紧围绕着教学管理开展各项工作。因此,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教学建设、学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从而形成对教学管理的有效推动,充分发挥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效应,确保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能够有共同的目标--为学生发展服务[2]。
2.3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框架构建
关于这点,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首先是宏观层面。宏观层面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框架的构建,需要将联动的系统原理引进教学与学生管理领域,把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当作人才培养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子系统,对两个子系统中的有机因子进行分析和整合,不断对这种联动机制进行优化 ,从学习、思想、生活等各个层面出发,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促进系统化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建立[3]。其次是微观层面。高职院校中,承担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有教务处和教学工作办公室,具体任务如制定和实施培养学生的计划。安排课程与考试、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学生工作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可以根据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工作思路与任务,构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联动机制。
2.4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运作机理
近一个时期,“学校执行力”是教育界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并将其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待。经过几年的学校管理实践,我也想就学校执行力方面谈些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我认为:一个学校要有竞争力,必须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如果学校缺乏执行力,就不可能有好的文化力,也就失去了自我提升力与核心竞争力。
一、概念的界定——什么是学校执行力
关于执行力的概念,企业界人士有他们真切的解读。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说:“什么叫好的执行呢?简而言之,全心全意、立即行动”。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团队就不可能有好的执行力,也就不是好的团队。
我的理解是9个字: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所以,学校执行力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规划、办学目标,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但如果没有按质、按量、按时执行,实际上是一纸空文。
二、理论的支撑——执行力的理论根基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翻开众多管理学的书籍,从古典的管理理论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到戴明的PDCA循环理论,乃至ISO-9000的核心理念等,其中都“闪烁”着对执行力的垂青,这使得“执行力飓风”的“狂刮”,有其厚重的理论渊源和根基。下面举个例子——法约尔的管理来说明。
“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对管理的定义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定义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也是提高执行力必不可少的。
管理始于计划,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对于提高执行力而言,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企业缺乏执行力,可能源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或者目标与计划被制订者锁在抽屉里而并非众所周知。
管理终于控制,控制就是调整目标或者采取措施保证目标实现。由于执行过程与计划的差异,执行的中间结果偏离计划轨道是正常现象,每当出现“结果偏离”时,“控制”成为一项必需的管理职能列举上述理论,为的是说明执行力,是有理论根基支撑的。
在一个单位中,往往会出现领导和员工的想法不能有效统一的情况。执行力缺失,所有工作,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或一场空谈。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构建学校卓越的执行力呢?
三、强化的途径——学校执行力的构建
如何强化学校的执行力,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呢?我认为必须重点抓以下五个方面:
1.设置清晰的目标并去实现
教师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大多数教师都是爱岗敬业的,但每一岗位必须制订合适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让爱岗的教师有标准的工作依据,尤其是对新教师更加适用。同时,执行任何任务还要制订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进度计划表,一定要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我校先后从校园规划、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制订三年规划与年度目标。正是目标的驱使,形成了广大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激励着广大教职工积极地投身于实现目标的努力之中。
2.选择合适的人并努力去做
执行的首要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因为只有选择合适的,才是最优秀的。即使一个学校有世界上最好的理念和策略,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发展、去实现,这些理念和策略恐怕也只能“光开花,不结果”。如:(1)设立年段管理领导小组。由副校长为组长,另设年段长、副年段长,分别负责年段的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工作,提升学校决策的执行力。(2)规范各种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德育领导小组会议、教学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功能充分显现,工作更加落实到位。(3)实行工作例会制度。各科室、年段、班主任定期举行例会,撰写科室工作周志、学校工作周行事历,实行日巡视制度,保障学校决策贯彻落实,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倡导真诚与有效沟通的工作方式
在学校中,拥有良好的执行力,应使上情下达通畅,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倡导真诚与有效沟通的工作方式很重要。一项调查表明,单位内存在的问题,有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也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是感觉的互动。好的、有效的沟通会让你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肝胆相照的朋友、荣辱与共的同事。“既能干事,也能想事,更能共事”,从而增强集体合力。
4.建立民主而又科学严密的管理机制
学校的管理应关注细节,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很多,而能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追求完美是一种道德,是一种素养,应该使我们广大教师养成这种习惯。学校执行力实际上就是对工作的态度。其衡量标准就是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要使我们的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校园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要永远牢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做榜样。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认真、再认真;跟进、再跟进。
5.营造监督有力的学校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是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手段。由不同部门和教师组成的学校,想使每位教师不同的力最终成为一股合力,要靠学校监督有力的执行力文化。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曾这样说过: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其实许多学校并不是没有制度,最主要的是执行中出现问题。在刚开始执行某项制度或方案时,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较高,但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逐渐松懈。在执行总结中,对成绩简要说明即可,重点要分析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因此,一个优秀的校长需要用独特的眼光诠释“执行”,要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教职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从骨子里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使教师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监督有力的执行力文化。
海尔老总张瑞敏曾经说过:平凡的事情,只要你反复重复一千遍不走样,那就是不平凡。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在职责范围内,按照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一样可以干出不平凡的成绩。一所学校,只有当执行力得到落实的时候,这所学校才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余世维.赢在执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特点,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不断思考与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
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特点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与一般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率。
(一)学习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与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受已有职业与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制约,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普通院校研究生以学校学习为主要模式,师从导师学习或者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系统性较强,生生合作充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较紧凑,学生在处理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学习,时间利用较为充分,将时间成本最大化;虽然也有导师指导,但师生交互性不如普通院校研究生充分;在受职业制约的同时,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不受时间段和场合影响。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自由性、自主性等,有助于在职研究生进行再创造。
(二)生活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是完全的“社会人”,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受生活因素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基本组建了家庭,他们在承担家庭、社会责任同时进行着学历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受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学习功利性与目的性较强,思考问题的角度既经济又现实,不像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过分依赖家庭完成学业。他们将学业纳入家庭支出,纳入家庭年度计划。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生活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责任感、独立性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三)心理层面
受年龄与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大多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较成熟,他们独立性强,心理个性化特点显著。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集中时间相对较少,缺乏较强凝聚力,人员相对分散,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少,集体意识相对薄弱,对外界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心理上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加之学习生活工作等多重因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自我型、排斥性、情绪化等,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四)思想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大多生活在社会转型期,大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等,他们思想开放并压抑,积极间杂着消极,新旧兼容,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形成了多元思想。总的来说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自我意识强,思想物化等。
以上几个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对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策略调整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服务于人,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仍然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影响,以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一切唯上,忽视在职研究生的需求,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不能“以生为本”,着力于人,从根本上寻找提升教育管理的着力点。
(二)教育管理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大多采用传统的垂直教育管理模式,自上而下,教育管理唯上,教育管理者平时以上级领导的要求为工作中心,一切教育管理工作以领导的意志为出发点,疲于应付,教育管理缺乏主动性,管理效率低;教育管理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模式落后、陈旧。
(三)忽略德育后勤保障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与学校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少,相对集中时间短,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忽视德育与后勤保障工作。院校与在职研究生互动不够,不能适时对在职研究生开展德育活动,院校后勤工作滞后或者缺失,导致在职研究生集体意识淡薄,院校的有关精神得不到落实,很多活动不能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
(四)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