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7 16:06: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工程合同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筑工程合同的特点

篇(1)

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安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从企业员工合同管理意识的树立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网络、强化合同内容的审核与分析,以此为基础来做好合同的签约与执行,实现合同管理工作目标。在我国现代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认识到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为基础,指导施工过程的各项经济活动,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危害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工程承建资格,对于合同中的制约投资商权利义务条款并不重视,进而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另外,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文本分析与探讨,也造成了施工企业风险的增加。例如:在合同签订前未对施工进度要求进行深入分析,造成了施工进度确定并未考虑施工过程中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了施工过程中进度控制、造成了竣工结算时因工期超时受罚等问题的发生。为了减少此类问题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合同内容、文本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分包合同管理。以信息化管理技术为基础,提高合同管理效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2、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分析

2.1树立合同管理意识,促进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

针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树立合同管理意识。通过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各部门员工合同意识的培养,为提高企业合同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2.2建立合同管理体系,促进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现代建筑合同管理理论研究及经验总结中,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是保障合同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根据建筑业的特点、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合同管理体系。以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促进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

2.3强化建筑工程合同文本分析,保障企业利益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合同文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施工企业利益,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强化合同内容的分析与探讨。通过建立合同审查机制,对合同内容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调研中,了解合同内容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避免施工进度设置不合理、内容设置不合理等影响工程施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

2.4以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合同管理效率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针对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等内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文件极多。而且,根据工程变更需求,工程合同也存在频繁的变更。为了对合同内容进行补充、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资料等辅材料较多。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建立合同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合同管理工作质量。

2.5注重合同的执行管理,实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目标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合同履行管理是贯穿于项目施工管理各个环节的重要工作,是保障合同内容有效执行的关键,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合同管理需求建立合同履行管理机制。将合同内容、责权分解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部门,再按照部门岗位职责要求将内容落实到各个岗位,以层层分解、落实、执行的方式,确保合同内容的有效管理。

根据合同执行的各个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与项目部进行合同对接技术交底。以合同内容要求及项目管理需求为基础,将合同复印件、招投标文件、技术资料等与项目部进行技术交底。在此过程中明确合同内容需求、明确合同技术要求,以此为基础促进合同的履行、促进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部应根据合同中的约定进行合同履行管理。根据进度、质量、资金控制等要求,确定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并开展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实现合同约定内容。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合同执行管理还应强化动态控制、强化变更审计,以完善的合同执行控制,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3、建立合同管理评测体系,强化企业合同管理能力

在现代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应建立合同管理评测体系。在合同签订、分析、执行等各环节进行合同管理工作的评测评价,及时了解并掌握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工程竣工结算后进行合同管理执行的综合评价,分析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后期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为提高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能力奠定基础。通过合同管理的有效开展,促进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建筑工程科学管理目标。运用现代合同管理技巧、方法,提高合同管理效率、降低施工企业的市场风险。

结论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市场日益规范的今天,强化施工合同管理是保障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保障施工企业利益、保障投资商利益的重要工作。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现状、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合同管理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体系。以建筑施工特点为基础、以企业管理流程为中心,结合合同管理要点与重点,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实现合同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

篇(2)

【分类号】:TD327.3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建筑行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国外的建筑企业也不断渗入我国的建筑市场,这些现状对于我国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在我国“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原则也对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看能否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处理好,在保证项目安全、质量、工期等情况下扔能够使得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特点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以降低项目成本为目标的项目管理工作,是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费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等进行综合管理,项目工程管理是以项目经理为中心、合同为依据,对这项目成本进行最优化的管理工作,这也是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

1、全员性特点

建筑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不仅包括施工项目的各项管理岗位还要包括建筑企业的管理部门,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对施工项目部管理的成本管理起到组织、指导、监督,共同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负责;同时成本问题涉及到管理的每一个岗位,是业务管理的经济结果,是全员工作的结果。

2、 过程性特点

建筑工程管理遵循PDCA,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过程性的特点,成本控制包括对成本计划、计划执行以及成本监督、考核等,直接关系到每一个耗费过程以及相关的成本费用过程。

3、 实时性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管理要求对施工过程中成本信息进行实时收集,同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将调整后的成本信息作出反馈。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实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4、 单次性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基于工程每一个工程项目在图纸、施工状况等的差异,因此在成本管理上不能以偏概全,要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对待(评价、预测)。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发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到整个建筑企业、全体管理人员、涉及每一个关键过程的管理工作,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第一,全面控制原则,即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要包括全面控制全企业、全员与全过程;第二,节约原则,即节约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以科学方法提高高管理水平来达到节约的目的

2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成本意识淡薄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有些项目经理与项目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工程管理人员只注重工期以及生产过程,不能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进行统筹安排施工人员与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也只是注重工程技术, 而且很容易使用不可行但是不容易引起浪费的施工措施。特别是建筑工程项目经理,作为建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也普遍存在意识淡薄情况。特别是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项目经理只注重利润问题,对于成本开支关心较少,不能够认真履行施工组织,常常导致施工开支过大,成本管理失控,影响企业利益,更甚者还会导致亏损情况。

2.2 合同条款不完善

施工合同是建筑工程项目在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本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因此,合同条款必须面面俱到,做到细致周密。但是实际的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合同变更问题,这些变更没有及时的写到合同中去,特别是有些项目的施工方因为业主单方面的更改合同,却没有在合同条款中注明。这时候会因为合同变更导致施工投入增大,造成施工单位的费用增加,却没有得到业主的相应补偿,也是造成成本管理控制失控的重要原因。

2.3忽视“工期成本”的管理控制

“工期成本”是指为保证实现所订立的工期目标在施工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时产生的费用,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工程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于工期成本研究较少,更注重在工期问题上,有时候为了在工期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导致盲目赶工,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造成成本管理的失误。

3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采取的措施

3.1 在意识上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控制制度

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不仅包括施工企业管理者也包括施工人员,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责任,特别是项目经理的作用,对整个成本控制管理负责,其他管理人员及员工明确各自责任,签订责任书;二是实行考核制度,根据各成员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三是为了调动建筑工程企业员工积极性,要实行奖惩制度,利用激励机制使各项成本消耗与职工利益挂钩,保证成本控制的全员参与性,四是监理完善的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包括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评价制度、预算以及超预算审批制度。

3.2制定合理的合同条款,规避风险

针对在合同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制定严密合理的工程条款,防止在出现合同变更时保证施工方的合理利益。加强合同措施主要包括的方面有合同报价、谈判、修订、以及索赔问题。首先,在建设项目投标过程中,要选择适合企业情况的施工个项目,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可控性;其次,在合同中要明确工程索赔问题的依据、时效性以及索赔的一般程序。通过这些措施保证在工程发生实际索赔问题时,项目经理部合同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合同条款进行索赔,防止成本损失。

3.3 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表,重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

制定合理的工期,应该以满足计划规定前提下最低费用为标准,由工程造价构成。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一般来说,工期时间与工程成本成反比,即工期越短,成本越低,但是当工程时间低到某一个程度时,则导致工程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寻找一个工期成本的最低理想点来达到工期与成本的理想结合点。坚决不能够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市场信誉,盲目赶工期,从而造成工期低于理想工期点,使得工程项目成本大幅度提高。

3.4 重视工程质量成本控制与管理关系

我们都希望工程质量越高越好,但是无限制的增加工程质量就会导致质量过剩问题。处理好工程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工程质量损失、预防以及检测产生的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管理,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工程成本。坚决避免产生工程质量过剩问题,导致在以后的施工活动中企业经济效益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完成工程量减少。

4 结论

总之,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藏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特征下,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手段,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建筑行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对当今的成本管理控制情况做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由于不可遇见因素多、施工环境差等诸多特殊性,给承担该类项目施工企业的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经济上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面对困难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搞好建筑工程建设经营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施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需要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深入研究。

1、建筑工程经营管理的特点

1.1复杂性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都是由多个部分共同组成,并由多个施工队伍参与施工建设,因此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将多个学科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做好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工作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建筑工程具备了多变性,需要将多个拥有不同经历的队伍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预期的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工作,因此,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工作的难度较高,换句话说也就是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工作要比其他的经营管理工作复杂。

1.2系统性

在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有关的技术进行有序集成,工程管理就是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施工队伍进行统筹和协调,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整个目标。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系统化的思想是缺一不可的,这也是指导建筑工程经营管理的真理所在。

1.3综合性

由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机集成,因此,建筑工程常和特定的企业、特定的建筑材料联系在一起,而对建筑工程的经营管理就是对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协调,将不同的产业联系在一起,并对它们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资源,对其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筑工程的资金成本投入,协调建筑工程管理的主体与建筑工程环境的关系。

2、选择承包合同类型,降低施工单位工程承包的经济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其结算方式可以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固定总价合同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精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而且这种合同类型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准备详细而全面的设计图纸和各项说明,在合同签订以前工程量能够精确计算的工程。相对于施工企业来讲,签订此类合同承担的经济风险比较大。固定单价合同是按照竣工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结算的合同,由于是以竣工工程量作为结算依据,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承担的经济风险比较小。这类合同适用范围较宽,其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摊,承包单位可通过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等手段来提高利润。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业主向承包单位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这类合同,业主需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也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承包单位无风险,但报酬往往较低,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合同类型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2.1项目规模和工期长短

如果项目的规模较小、工期较短,则合同类型的选择余地较大,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及成本加酬金合同都可选择;如果项目规模大、工期长,则项目的风险也大,合同履行中的不可预见因素也多,这类项目不宜采用总价合同。

2.2项目的竞争情况

如果在某一时期和某一地点,愿意承包某一项目的承包商较多,则业主拥有较多的主动权,可按照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顺序进行选择。如果承包项目的承包商较少,则承包商拥有的主动权较多,可以尽量选择承包商愿意采用的合同类型。

2.3项目的复杂程度

如果项目的复杂程度较高,则意味着对承包商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项目的风险较大,因此,承包商对合同的选择有较大的主动权,则可尽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如果项目的复杂程度低,则业主对合同类型的选择有较大的主动权。¨项目单项工程的明确程度。如果单项工程的类别和工程量都已十分明确,则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都可以选择。如果单项工程的分类已详细而明确,但实际工程量与预计的工程量可能有较大出入时,则应优先选择单价合同,此时单价合同为最合理的合同类型。

2.4项目准备时间的长短

总价合同需要的准备时间和准备费用最低,成本加酬金合同需要的准备时间和准备费用最高。对于一些非常紧急的项目如抢险救灾等项目,给予业主和承包商的准备时间都非常短,因此,只能采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形式。反之,则可采用单价或总价合同形式。

2.5项目的外部环境因素

如果项目的外部环境恶劣则意味着项目的成本高、风险大、不可预测的因素多,承包商很难接受总价合同方式,而较适合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总之,在选择合同类型时,一般情况下是业主占有主动权,但承包商不能为了接工程,不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而随意按业主要求签订不适合自身的合同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建筑的大型工程已逐渐减少,现在大多是一些续建配套及除险加固工程,此类工程的特点是工期短、不可预见因素多、受环境影响因素多。业主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予以通水、蓄水,以求得效益,则此类工程的工期属于非正常的施工工期,施工部署包括投入的人力、机械以及工序的安排随时都可能根据工程的进度情况大幅调整,使得施工企业的投入成本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签订承包合同时,要认真分析工程的特殊性,对工程施工存在的困难和风险要有充分的预测,综合考虑不同合同类型的特点,正确签订承包合同,降低承包风险。一般来讲,签订固定单价结算的合同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是比较稳妥的方式,但是,如果对工程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对该工程施工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也可以签订固定总价合同或固定价加设计变更调整价结算的合同,虽然风险大,但是其带来的利润可能要大于固定单价合同。

3、内部挖潜,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3.1有些项目一个施工队只有队长和副队长是有经验的工人,其他全是新招来的临时用工,这必然导致施工效率的降低,如何发挥新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提高劳动效率也是管理的重点。项目采用作业培训和有经验的老工人传、帮、带的作法,培养了一批新生骨干,然后扩大施工队伍,使这些新生骨干成为新队伍的带班人,尽可能的避免窝工和降效的出现。同时采取骨干奖励制度,对有技术,踏实能干,有贡献的骨干进行奖励,使他们人心稳定,提高了劳动效率。

3.2完善内部承包,采取奖励机制。企业内实行计件工资或外协式内部承包,采取奖励机制是内部承包的成功点。坝体毛石砼毛石掺量最低为15%,但是一般都抛不够,砼浪费很大;项目部规定抛石量在10%以下的罚款,10%~15%奖励20元/m3,15%~20%奖励50元/m3;奖金归施工队自主支配,极大的鼓舞了职工抛石积极性,节约了大量的砼。

加强结算管理,努力做到应得尽得建筑工程

由于其具有的特殊性,工程承包合同往往采取非固定总价结算的承包方式,工程施工内容的变化可以进行合同价调整,因此,要特别加强结算的管理,充分利用合同条款,做到应得尽得。对于水利建筑工程,合同价的调整主要反映以下几项内容:

4.1设计变更引起施工内容发生变化,可以调整合同价。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施工单位要及时向监理、业主上报变更后的工程量及预算单价,并得到发包单位的批复,作为调整合同价的依据。

4.2施工环境的影响导致合同价的调整。由于水利建筑工程大多在偏避的山沟,其环境变化较大,不可预见的情况较多。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暴雨、洪水等使施工企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的情况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向发包单位提出增加费用的要求。

4.3施工方案的调整导致合同价的调整。由于水利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因业主原因改变施工方案,使施工工序发生改变,改变后的方案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施工单位要按照程序向发包单位提出合同价的调整。另外,施工单位预算管理人员要按照合同要求,及时收集整理合同价调整的有关原始资料,完善签证手续,及时向发包单位提出调整合同价的要求。事后再提出调价要求、补充签证手续,是结算管理的大忌,应力争避免。

5、加强预算管理,实现以收定支,努力降低成本,争取最大效益

水利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序交叉施工频繁,如果没有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机会就会稍纵即逝,没有可以挽回的余地,所以,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讲,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工程预算管理,对于工程所需的每一笔投入要心中有数。

首先,在工程开工之前要根据施工计划安排的施工内容和合同规定的结算方式做好工程成本预算,并分解到每一个单位工程,甚至到分部分项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工程量的变化和施工方案的变化,在工序开工之前要及时编制补充的成本预算,使预算和工程施工保持同步。

在工程开工之前,要根据编制的成本预算,把每一项预算费用,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各项费用内容,按照不同的单位工程分解到相关的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按照预算费用和工程的总体计划安排制订工程施工费用支出计划,并通过方案的优化,压缩各项费用的开支。

在施工过程中要实现动态的预算管理,因水利工程施工内容的不可预见性,工程内容和施工措施要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动态的预算管理相对于其他工程来讲尤其重要。如果没有动态的预算管理,就很难做到以收定支,各项费用的支出失去了标准,极易造成成本的增加,所以工程成本预算要根据工程内容的变化和施工措施的变化及时调整,按照要求的程序控制各项费用,以达到节支的目的。

6、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6.1Φ25以上钢筋焊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节约成本。经过现场实际测算和市场调研,项目部对Φ25以上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每个接头可以节约3~6元,整个工程大约5万个接头,就可节约成本约20多万元。并且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钢筋制安损耗率。

6.2风险转移,低价收购,高价出售,获取利润。洞挖石方,比较适合破碎石子,项目部无破碎设备,重新购买设备和调集人员,一次性费用太大,而且进退场费用较高,利润少。项目部采取招标方式,分包石子破碎加工,分包方生产的石子全部归项目部,不得自行出售;项目部按17元/m3收购,而当时市场价为22元/m3,分包生产的石子不但满足了施工的需要,而且可以向市场供应,利润较大。

6.3利用弃方给老百姓造地,增加效益。某工程所在地村庄要在河滩造耕地,项目部利用这一难得的机会,同业主协商把下水库左岸开挖弃方给老百姓在河滩造地,不但可以改善业主同当地村民的关系,而且可以减少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费用。建设单位通过认真分析采纳了项目部的建议,并批复由此增加运距补偿费2.72元/m3,土石方造地平整费3.3元/m3,下水库左岸土石方开挖11.7万方,由此增加投资70万元,利润很大。

6.4变甲供材料为自行采购,增加效益。某工程所需的砂石料由甲方供应。2004年11月,砂石料供应量一时不能满足施工需要,项目部抓住时机,及时向业主提出自行外购的请求。迫于工程的需要和项目部的不懈努力,业主同意由项目部自购的建议,每方单价差十几元,该工程共有砼浇筑25万方,整个工程下来就是二百多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不同项目的施工条件、外部施工环境各不相同,经营人员就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深入工地,开动脑筋,利用现场条件,努力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经营人员每天都要思考和探索的主题。一个项目如果能发现几个经济增长点,那么这个项目的效益就会增长,盈利是肯定的。

利用现有资源

争取标外工程在保质保量完成合同工程的前提下,利用同建设单位、监理建立的良好关系,以及自身所取得的信誉,尽可能的争取标外工程。众所周知,标外工程不用正式投标,一般采取议标形式。我方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由于前期的各种影响造成我方人员、机械窝工,费用业主又无法补偿为理由,建设单位作为奖励优秀管理单位和补偿的形式,尽最大努力的提高单价。

8、加强成本和质量的管理

资金成本一直都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建筑成本管理机制,建筑工程的总承包单位要严格控制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对建筑合同进行仔细的研读、分解后,提出建筑总成本支出的计划书,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进行指导与监督。总承包的建筑施工单位又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多个施工单位,这些施工单位在接到成本支出的计划书时,需要严格控制自己负责工程的成本支出,自己负责工作的盈亏部分。建筑工程的总工程师还需要不断的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改进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和措施,进行施工工艺上的创新,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结束语

只有不断的加大对外的结算业务管理,提高内部人员的潜力,从而提高效益并不断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4)

1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特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相对一般工业施工过程来说极其复杂,其施工位置、施工设计、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案等各种因素并不固定,会随着建筑工程特点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特别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价控制的难度相对极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具有影响因素较多、控制难度较大、管理细节性较强等特点。

为了达到有效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目标,需要对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控制。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首先应该确定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其次应制定相应的造价控制的方法和举措,同时对造价控制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种系统化、全面化、细节化的控制过程,造价管理者必须具有全局意识,对涉及到工程造价的整个施工过程和每个施工细节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目标。下文将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举措。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因素的分析相对较少、研究不够深入,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影响因素较多的特点,因此,对影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选购方案、建筑工程原材料运输和储存方案、施工大型设备的租用和采购方案、施工设计方案、施工人员安排方案及施工各阶段的税费等都会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极为复杂,任何一种施工要素的改变都会带来施工造价的改变,显著提升施工成本。建筑工程原材料的采购、运输或储存过程出现问题会明显延长施工的周期,使其他已经到位的施工资源长期搁置,显著增加施工造价;施工设备出现问题一方面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甚至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后期经济效益;施工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因素会影响施工质量,达不到施工质量标准的施工过程可能需要重新进行,这样会显著增加施工造价;施工人员安排应该尽量科学合理,不合理的人员安排或是造成人员冗余,资源浪费,或是造成因施工人员不足带来的施工质量的降低,不利于施工造价的有效控制。

其次,建筑工程标底和工程报价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标底是由建筑企业单位组织企业专业人员对准备招标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准备采购的建筑设备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出的一个科学合理的基本价格。标底并不完全等同于合同价格,仅是招标单位做出的一个基本预算,包括建筑工程各阶段、各环节的所有预算。

建筑工程报价是指建筑工程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招标建筑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施工设计和实施方案及投标单位的自身条件等各种因素,计算完成招标工程所需各项费用的经济文件。建筑项目标底和工程报价都应包含施工阶段的总预算和总体财务规划,因此,标底和工程报价对施工造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会影响施工造价的控制。

最后,施工过程的承包合同价和相应的合同管理会对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承包合同是指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承包商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通过谈判就施工过程的各种经济利益分配和责任义务条款达成的一致性观点,以合同形式确定。

承包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性文件,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合同条款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承包合同价应建立在工程报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价主要有固定价格合同价、可调价格合同价和成本酬合同价等三种,应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承包合同价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施工承包合同形式和价格对施工造价的控制极为重要,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充分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建立合理的施工承包合同,有效控制施工造价的同时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

3.1施工基本要素的管理不合理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单位存在对施工基本要素的控制和管理不严密的问题。首先,原材料成本是施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很大,但我国房地产企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和运输管理制度,原材料采购和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合理因素,增加了施工原材料采购和管理成本。

其次,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设备采购、使用、维修信息共享平台,这样造成施工设备安排和调度矛盾,浪费施工资源,增加施工工程造价;最后,施工人员的安排不合理,管理者没有结合施工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施工人员安排,某些施工过程施工人员相对冗余、某些施工过程施工人员相对紧张的现象是很常见的,这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增加了施工造价。

3.2施工承包合同的管理不合理

目前,我国施工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同时承包合同存在条款严密性不足、许多决定性概念模棱两可的问题。承包合同是指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承包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就施工过程各阶段的经济利益达成的一致性观点,承包合同是建筑工程委托方和承包方应该共同遵守的契约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但目前我国承包合同条款不严密、免责声明不合理、施工概念模棱两可等现象是很常见的,当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时,主要责任主体不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相互推诿,没有人主动承担施工过错成本,会严重延长施工周期,增加不必要的施工造价。

4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

4.1建立完善的施工要素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选购、建筑工程原材料运输和储存、施工大型设备的租用和采购、施工设计和实施、施工人员安排等施工基本要素都会影响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因此,对施工基本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是施工造价控制的首要环节。管理者应该建立完善的基本施工要素监督管理制度和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管理者应该从根本上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同时通过完善的监督制度尽可能发现不合理因素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改进;另一方面管理者应该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尽量使施工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施工造价,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竞争力。

4.2控制好工程材料、设备价格

对于大宗材料设备要多选择出几个供货商,把这些合格的供应商的相关资料整理成目录的形式。在公司内部设立内部网络,将之前目录上记录下的供应商进行随机的网络编号,编号后的各个供应商在给定的时间之内对我们提出的某种材料或设备进行网上报价。建设工程的材料费一般要占总费的50%以上,所以控制材料费的支出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的环节。

4.3建立完善的承包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的承包合同和相应的合同管理会对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施工承包合同的管理是控制施工造价的必要环节。首先,签订合同之前,合同双方当事人应该就施工过程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反复分析,提出合理的预防和补救措施,明确不确定性施工过错的主要责任主体;其次,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建立适当承包合同价形式,避免承包合同纠纷的产生和后期施工成本变化带来的不必要的施工造价的增加;最后,合同双方应建立合理的合同意识,认识到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所有的施工过程都应该建立在不违反承包合同的基础之上。

4.4严格设计变更与签证管理,有效控制造价

控制设计变更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关键在于提高每一位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对于施工方所提的施工方案变更建设方要认真审查、分析,避免不该承担的风险。有的施工方由于在投标报价中少报或漏报了某项内容,便在施工过程中找出各种理由来改变施工方案,或替换材料或变更做法,以规避他的风险。

例如:施工方因在原设计中漏报或少报了建设方提供的土方量,在施工过程中便会以“赶工期保质量”等为由,提出变更施工方案,如由挖基槽改为机械大开挖,结果是工程量按新的方案重新计算。这样的设计变更实际上降低了施工方的风险,增加了建设方的工程造价。

同时,建设方对于设计院签发的变更单也需要认真复核,防止有的施工方利用与设计方当事设计师的关系,根据自己的利益让设计师变更设计。一般的情况下,施工图上的任何问题最终的解释权都在工程设计方,因此,在施工方的公关下,设计方有的工程师违背职业道德迎合施工方变更需求。

因此,建设方必须严格从安全、经济和技术规范等角度把握,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应细致分析计算各项变更对总造价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造价失控。

例如:某高层楼建筑工程,层高2.8m。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增加约400多根截面为200mm×270mm的构造柱,以稳定门的安装。设计院下发的变更单中的配筋为8根12mm的钢筋,不管是从技术规范上还是从经济角度上来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它直接增加了工程造价。

如果变更不可避免,应当将变更控制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前或施工之前,这样只需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如材料、设备、工程质量等等尚未发生;如果这些费用发生后再变更,则可能引起价格变动,直接影响造价控制的效果。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

4.6 加强竣工图的审核,最终控制造价

为了最终有效地控制成本,我们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对建设方竣工图的审核。在审查过程中,严格审核竣工图和施工图的关系,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查减少工程量签证及数量,检查所有的变更等。这些工作都不能忽视,严重的话会给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施工方留下欺诈的空隙,直接增加项目成本。

比如,某工程围墙的施工,建设方把混凝土柱改为砖柱并告之施工方,施工方按图施工,施工方完成。但是当施工方出示竣工图又把砖柱改为变回混凝土柱,以骗取混凝土柱成本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的审查,结果当然是项目的决算超过预算,直接增加项目成本。

5结语

我国房地产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施工造价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竞争力。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到施工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施工造价控制制度,结合现代化信息和管理技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篇(5)

引言

风险的含义是指一件事情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小,风险就越小;差异程度越大,风险就越大。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不仅仅是商业活动,还是工程施工活动,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相关人为因素度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筑工程项目趋于大型化、复杂化,只有具有全面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公司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尤为不利,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

1.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及其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的起因是由各种不确定的因素造成的,假设在投标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风险的因素,这样会导致实际成本过大,获取的利润降低或是亏损。但如果过多的将潜在风险因素产生的费用转移到投标的成本中,那么竞标时中标的几率就大大的降低。因此,想要获取预期的利润,就必须正确的对待建设工程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1]。另外,规模大、周期长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这导致,工程项目一旦实施,便会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这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讲,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对于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无论在规模、技术、资金和资源消耗量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影响力都得多,所存在的风险也比以往增加很多,这让国内许多风险管理科研人员开始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分析。

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

建筑工程项目属于复杂的开放式系统,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以及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和外界的干扰因素,导致很难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风险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得不到确切的表示,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2],可从项目的环境、项目的设计结构以及项目的主体等不同方面来进行风险分类,为了方便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措施,应当从建筑工程风险能否计量的角度来对风险进行分类,以此来确保哪些风险只能做定性分析、哪些风险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可以方便对不同风险采用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类:2.1技术类风险。技术类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风险,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也属于技术类风险,它包括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等风险。2.2环境类风险。环境类风险主要表现为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异常天气,如暴雨、洪水、暴雪、台风、地震等不可抗主力的自然现象,这些异常天气会造成工期的拖延以及财产的损伤。2.3经济类风险。经济风险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主要是招标时,其中投标者在设计图纸、工程质量要求、合同条款、工程清单上都存在的潜在的经济类风险,投标者必须仔细分析研究。此外,市场价格的波动也是经济类风险,劳动力市场及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工程承包的价格。2.4合同签订及履行方面的风险。合同条款不全面、文字不细致,这使得合同存在法律漏洞。合同上存在不完善的转移风险担保、索赔等相应条款或者是合同缺少应不可抗因素影响造成延误工期或者经济损失的条款,这些都都是合同签订方面的风险。在合同履行方面,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项目承包人派驻工地代表的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时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是合同在履行方面的风险。

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让困扰建筑工程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拉动了建筑工程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中,风险防范却被忽视,或者不被重视,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还只侧重于项目实施阶段。如今的建筑工程项目急需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建筑工程项目防范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3.1掌握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施工阶段保护工程承包双方利益的的法律法规要熟练掌握,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法律法规,依据法律法规办事,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3.2深入分析招标文件。承包人在取得招标文件以后,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正确的理解招标文件上业主的意图及要求,详细审查图纸、工程量、合同条款,这样可以减少后续合同签订后的风险3.3推行担保制度。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进银行或者企业的保证,承包双方可以通过开户银行来对建筑工程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代偿责任。还可以用抵押的方式,让承包双方的其任何一方与第三缸抵押人签订抵押合同,以实物来进行抵押登记。

4.总结

总而言之,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危险防范是非常有必要的。上文的分析是我运用合理的分析与防范措施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做的一些个人建议,可能这些措施不会适合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但是究其原理还是有共通点的,投入时间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析绝不是做无用功。工程项目施工风险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不认真分析与防范,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我相信只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上做到有效的预测评估,那么便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参考文献

篇(6)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 (2)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目标较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

二、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分包管理的必要性

2.1 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建设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了,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促使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的分包企业的分化。国家政策法规将促使专业化的分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也有资质划分,已经说明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包企业发展的趋势。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2.2 建筑企业的专业化趋势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对大型建筑企业而言,其承包的施工项目是企业产生利润的中心,项目是生产一线,直接发生产值,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在大型的建筑企业中,由于项目直接面对顾客,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的变化,能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企业要想更快的了解变化,为顾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必须更贴近顾客,减少中间层,以便信息能更快的传递,行动能更快的被理解被实施。为了适应变化,企业会授予项目的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经过压缩的企业组织,会更多依赖外部资源。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要。

三、分包管理模式的探讨

1、发包模式

发包模式就总包方内部而言,按发包方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组织发包两种方式。 一是公司集权式的发包方式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包发包方式。 二是项目团队发包这是由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

2、合同管理(分包)

合同类型以下为按合同支付方式分类的合同类型: 一是总价合同也称约定总价合同,一般是相当规模者按招标要求,与招标方达成一个总价,在总价格下完成合同规定内容。 二是单价合同,估计工程量单价合同以估计的工程量为依据,投标者只填报单价,而计算出的合同的价格的发包方式。 三是成本补偿合同也叫成本加酬金合同,指业主在支付工程实际成本后,再按实现约定的方式支付给承包商管理费用及利润(酬金)。这种合同方式灵活机动,应用的巧妙的话,可起到非常好的激励作用。

3、程序化管理

建立合同文件管理系统是合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同文件管理系统应有两方面的工作:合同文件的文档化管理、合同事件的程序化管理。

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招投标文件、正式合同文件、来往信函、会议纪要、各类支付款记录、变更文件、施工记录、财务报表、索赔文件、进度报表、开竣工文件、技术质量文件等。

合同事件程序化管理一般包括,合同前期管理程序、合同执行管理程序、变更控制管理程序、索赔程序等。

四、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探讨

1、专业化程度更高,使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更精分化。

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的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

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程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会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对分包商的授权会增大,更多的具体施工由分包商完成,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

五、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分包管理的模式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使用外包的形式,利用更有效的资源。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对完成有外包参与者的任务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如何在项目管理中做好分包形式的管理工作呢?相信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也是其他行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的“采用集权式的公司发包,授权项目的管理实施,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管理结构,着重于合同管理和生产过程目标管理的方式”,只是分包管理的一种方式,只是提出一种供借鉴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怎样管理,应该在学习供鉴的基础上,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创造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7)

1 引言

建筑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其以项目永久性、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等成为影响社会及人的生命财产 安全的重要经济活动。而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作为实现工程的目标而进行的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保障以及质量改造,在实际工作中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施工的安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影响工程质量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其能够卓有成效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特别是建筑工程量较大的工程,其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使用时间长,是否符合相关国家规定和行业的标准是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因素成为业界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试从当前建筑施工工程的特点出发浅析影响建筑质量监督的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对策,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一种参考。

2 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

建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实现的关键,其在实际工作中有独特的特征,了解相关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也是实现安全施工的必然要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建设中,建筑施工是最为关键持续且周期最长的项目阶段。施工周期的长久使得过程存在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变多,种内外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使得建筑施工过程的因素可变性更强,这也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带来一定的挑战。例如在实施过程中,项目整体图纸设计的变更、分包单位的协同合作相关纠纷、施工环境的变化等等。因此,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动态性强是施工过程的第一个特点,其不良的变化将导致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面临较大的经济和安全风险,这也使建筑施工成为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第一个关键点。

其次,在工程实现上,由于需要多方的协同合作,因此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大量且交互次数频繁的工程款项的支付,并且根据实际环境的不同,施工各方需要对自我及他人之间的利益进行权衡,这使得建筑施工过程的合同利益纠纷和施工酬劳之间的纠纷更加复杂。因此,施工合同纠纷在建筑项目中的集中体现是施工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然,利益纠纷的复杂也和投入资金大的特点有关。由于合同量大,建筑材料的数量多、品种多,使得施工过程成为建筑工程中投入资金最大的阶段。

最后,由于建筑施工的时间长、建筑施工本身的特殊性(将具体的建筑工程设计和规划实施成为实物的过程),使得建筑施工在设计合理性的验证、实用性的实现、前期准备工作和技术手段选取上更容易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进行方案的修正和技术手段的重新选择,以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成本、施工速度的综合提升。

3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人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第一因素。施工过程,其主导作用的施工领导、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相关服务提供的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人群。施工领导在建筑工程实施中主要的影响是领导对相关标准的把握以及专业素质(包括领导能力和业务能力)。施工领导的工作在施工组织、质量检测和督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技术施工人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业务的实施能力、技术能力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越高建筑工程质量越有保障;最后,其他服务提供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体现是服务提供的效果和服务提供的质量。较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提供水平对于提高建筑施工速度有较好的作用。

与施工人因素较为接近的因素是施工方案。这一方面决定于方案设计者,另一方面决定于方案的实施者。而施工方案本身也可能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不切合实际等都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具体在实际项目中体现有技术上、工艺上、组织管理上无法达到实际环境需求、没有权衡各方因素、施工设备的选取不当、设备误操作、无法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和建筑结构形式不合理等等。

最后,材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这要求施工者在施工材料的选取上既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也要结合实际项目的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加强对入库材料的管理,尽可能降低后期施工前环境对材料质量的不良影响。

4 相关对策

根据以上浅析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此处将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对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对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4.1 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

目标管理要求实际工程实施必须进行分步骤、分模块管理,并在过程中明确每一个步骤的工程目标、每一个模块实施的工程目标乃至整个项目的工程目标。工程目标的明确是实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也是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建筑工程质量预控在于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期做好项目的整体规划、项目的质量控制规划,并与此同时加强相关业务人员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对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熟练把握,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施工效果符合标准、施工成果与设计初衷一致。在质量预控上,相关人员在实施过程或学习过程中发现方案有漏洞或有不明之处应当及时反馈给设计方和提供方,并将施工的方案和技术管理的相关设计进行交底,从而提升整个项目施工的成效。

4.2 合同预控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应当保证施工的合同内容和文字表达严谨、责权明确,减少后期纠纷的出现,避免由于纠纷所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特别是大型项目,合同的实施及签署存在于整个项目生产周期,这要求在合同签署中,相关条约应当尽可能地详细。

4.3 施工材料控制和过程控制

在施工材料的控制上,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应当对建筑材料的供应商进行选择,选择具有国家相关认证的生产厂家,并对工程实施阶段的钢筋、水泥、石沙、装修材料和其他相关加工成品进行多重比较选择,在符合经济条件的情况下选择质量有保障的材料,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控制中,实行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全程跟踪的制度,并严格样板施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进行全程的质量监督,特别对于上道工序、保障工序和服务工序的工程要求进行严格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实现施工工序的严格控制。

4.4 相关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对于施工质量控制,应当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形成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闭环管理。例如对于重大的技术改动决议应当由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讨论并会议表决、对于出现施工误操作导致的质量问题应当有相关的处罚措施、对于质量问题的出现应当及时处理并列入档案形成经验库等等。

5 结束语

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针对性讨论了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并借此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浅析,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方法。具体实现从目标管理、质量预控、合同预控、材料管理、施工过程管理以及相关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为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提供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忻. 二八定律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08(17)

[2] 周轶枫. 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3] 黄明. 论LP理论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作用[J]. 科技广场. 2007(04)

篇(8)

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原有的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投资方的需要,然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方式越来越被投资方所采用。而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则依托于工程合同来进行的。工程建设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相关事宜而依法签订的有关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协议,是在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维护双方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法律依据。在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监理合同以及施工、材料供应合同等多种。在这些合同中,牵涉内容最复杂的就是施工合同,即就是发包人以及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工程项目,明确相互之间的各种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合同协议。而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则就依据于建筑工程中的合同,它不仅影响着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而且是解决双方经济争议的重要依据,合同也是贯穿整个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影响着项目工程造价,因此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

2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合同是整个工程项目中主要的合同,它是工程建设在进度和投资以及质量三方面控制的主要的依据。具备科学化的合同均与工程造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包括工程的数量,工程造价的组成,工程的结算以及工程质量、变更以及工期,以及分包工程和材料设备等等内容,这些都应该在施工合同中得到有效的体现。当双方产生合同纠纷和索赔时,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条款和相关的会议纪要以及施工现场的记录等是判定合同纠纷和索赔的依据。可见,合同管理是一种基于进度、投资、质量、信息等的综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当然,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需要从施工招标开始,包括合同签订前的管理、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合同后期的管理等。

2.1 合同签订前的管理

合同签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确定涉及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内容的合同条款,以及在什么时机向承包人明确这些条款。当然,对于有些合同,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合同范本,其中的专用条款内容还是需要各方协商确定的。为了确保每一个投标单位都能接受相应的合同条款,这就需要在发放招标文件时,应提前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合同条款并纳入其中。在招标文件中若工程信息列入的过少,就会导致工程造价难以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麻烦就越大,而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机构来组织实施。

2.2 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

针对建筑产品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体积庞大和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为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合同的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工期、工程变更以及材料设备等的异常变化。材料价格市场异常波动对承发包双方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另外,就是工程款支付的合同管理,付款不及时或者是不能按规定要求付款,则会造成承包人的索赔。在一些投机的承包人中,往往会以低投标价来争取中标,而以高索赔来获取企业额外利润,因此索赔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2.3 合同后期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这时就要关注工程合同的后期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结算资料、工程结算以及对工程款的支付管理等方面。而工程结算资料包括所有的竣工图纸和设计变更,招投标文件和结算书以及经济签证单等。同时还需要承包人提供详细且齐全的工程结算资料给业主进行结算审计,当然,审计时也要依据竣工图以及相关合同等资料,业主就其结算出最终的工程款。在结算审计时不得违反合同规定,当然事先有规定的除外。

3 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的建议

由于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达到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就需要把握其中对工程造价有着很大影响的各种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需要订立好合同。合同管理的基础就是合同的订立。另外,由于建筑工程的行业特点,其工程涉及面广、工程耗资巨大、履行的时间长等,因此合同内容要保证其完整和清楚,以及合同内的各个条款细致以致于要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当然,在合同订立前也需要细致认真分析合同条款。

其次,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发生变更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变更发生时则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合同中若有适用于变更的项目价格,则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计算变更价款;若合同中没有相同或者是相似的价格时,则由承包方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过监理工程师以及建设单位审核批准后执行。

最后,加强签证、质量、工期的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一些突发的价款等变故,而现场签证则是此时必要的书面依据。对于现场签证要对签证的内容、原因、数量以及日期等都要详细明确的记录,还有现场签证要及时办理。当然,对加强工程计量管理以及工程款支付管理也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的措施。

4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合同的有效管理也是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监控,这也就需要对合同管理的人才培养有更高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选好管理人才、组织好管理人员的在职学习、选送到有关院校深造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而对合同管理的方法以及手段等进行认真总结与研究也很重要。同时,作为承包人也应该在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基础上,把握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认真细致的分析比对,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处理都有合同依据,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监控。

参考文献

[1]徐大图等.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篇(9)

建筑工程造价即建筑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消耗总和,对其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就是在保证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各环节与社会现状相符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调整,使总体造价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各环节相互协调,达到预定的质量指标。可见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涉及的主体较多、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对管理与控制的科学性、实践性、合理性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

1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1.1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所花费的成本通常在项目总造价的1%左右,但建筑项目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成本支出会直接受项目设计的影响,因此在设计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至关重要[1]。结合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特点,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1)注重建筑工程的价值分析。工程价值是建筑项目功能与其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比值。在进行工程价值分析的过程中,要通过ABC分析法、价值系数法、最合适区域法等对建筑工程的功能进行分类、定义、整理和评价,然后按照各功能的重要性进行目标成本的分配,以此保证建筑工程设计可以保证建筑预期各项功能实现的基础上,资金投入得到有效的应用[2]。(2)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的选用限额设计方法。即在结合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等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然后在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将设计中涉及的投资额和工作量向建筑工程的各环节合理分配,保证建筑工程在后期各阶段造价具有明确的依据,减少超额预算发生的概率。在进行限额设计的过程中,以确定具体的经济性技术指标和造价指标为直接目的,因此对设计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之间的配合要求非常高。

1.2合同管理阶段

建筑工程的合同中会对建筑项目相关主体的责任和权利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如果在合同管理阶段不能及时地发现合同中不合理的因素,在建筑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很可能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也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重点。例如,合同中如果未对施工阶段因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进行明确的说明,可能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或侵害部分相关主体的利益,导致因施工进度下降等问题引起的工程造价进一步提升[3]。要保证合同管理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应在合同签订前,组织相关主体在熟悉合同内容的同时对合同中不利于自身利益保证的条款进行协商,尽可能减少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合同变更,进而为造价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1.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资金应用直接决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除注重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性和质量外,造价控制也至关重要。在此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相关人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结合市场材料、设备、工具的实际价格波动以及施工设计和进度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减少因施工材料挤压而产生的资金占用。通过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合理采购,减少工程造价[4]。(2)在选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尽可能结合施工设计选择国家提倡的相关材料,这对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为工程造价管理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3)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造价控制意识较低,会产生较大的资金、材料浪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施工造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强化管理和针对性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也至关重要。

1.4竣工阶段

在竣工阶段虽然并不会产生大量的工程造价,但在此阶段如果忽视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会使施工方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成本投入。要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预期目的,必须重视工程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5]。施工方在此阶段应积极选择社会形象较理想的审计机构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税费、工程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计,并对施工过程中相关的项目是够按照合同内容完成、是否满足相关的要求等进行全面的审查,保证所有项目支出均有真实、可靠的材料说明。由以上分析可知,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并不是建筑工程建设某一阶段特有的工作,而且在各阶段采取的管理与控制方法、重点等均存在差异。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结合各阶段的实际特点灵活的选择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2动态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

2.1认识到动态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建筑工程管理采取粗放式的方式,使建筑工程内部管理过程存在较多问题。虽然大部分建筑工程企业通过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提升建筑管理内部控制的水平,但现阶段仍存在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不能全面、准确的认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并在落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盲目的根据管理经验或习惯进行。这直接导致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在此背景下,要真正发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在激励市场竞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应通过扩大宣传等手段,使建筑工程相关主体的管理者认识到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管理、决策的过程中积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队伍与机构,保证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合理性。

2.2建立完善的制度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建筑工程相关的各方面,单纯依靠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人员的工作很难保证其全面落实。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建立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特点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制度,对相关部门、岗位甚至具体人员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使相关人员在具体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落实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设置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部门只要针对各部门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和全面的监督评估即可以高质量的完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可见要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质量,相关的制度规范必不可少。

2.3合理调节相关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在进行的过程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周期通常较长,存在大量不确定的因素。通过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与社会实情相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误工导致的造价提升,这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技术难度。为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预期目的,必须对可能引起造价提升、施工安全事故、进度延误等方面的因素有效的调整。例如,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国家政策调整、业主要求变化等施工单位难以控制但影响施工按计划进行的因素。此时施工方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协调相关因素,并在相关主体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协议变更和签订,才能保证将不确定因素对建筑工程造价以及相关主体利益的影响降至最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并不是单纯的针对资金使用问题进行,其涉及建筑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性等各方面,需要相关人员综合考虑各方面进行。

3结束语

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提升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水平对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均衡相关主体利益,提升项目利润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并结合建筑工程不同阶段工程造价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这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更加全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具体体现,应不断地完善和推广。

作者:曹照伟 单位:上海浦西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朱雅琳.建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信息系统[D].山东大学,2012.

[2]陈莉霞.基于熵—灰理论的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D].兰州交通大学,2014.

篇(10)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合同的运行方式往往在相应的程度上保障了建筑的合理发展,而合同所具有的管理周期长、效益显著、变更频繁等等特点,让建筑工程合同成为建筑纠纷中最大限度的拦路虎,所以就此而言管理好建筑工程的合同是一件不易之事,将技术、经济、法律三者科学的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各方在建筑工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明确各方利益、义务与责任,让规范、完善的建筑工程合同成为工程建设的良好发展的奠基石。

一、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含义

工程合同是一种书面正式契约,是当事人依据法律根据当时建筑特点及建筑要求所确定、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协议。建筑合同的本质就是规范建筑工程市场交易,减少建筑工程中不必要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易费用,增大自我利润。在工程工期周期中,拥有众多的项目参与方之间业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等,都与之形成了大量的合同法律关系,而工程合同则是在大方向上确定了工程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等所有项目总体目标。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需要明确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而恰恰对于一个工程合同来说,良好的管理应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这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建立合理的工程合同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风险,保障各方建筑工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为实现自我社会责任而做出不懈努力。

二、建筑合同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制度滞后

一整套的合同管理机制的滞后。在对于合同会签制度,要保证双方都能全面履行建筑工程合同。所以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当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和公司利益的公平性,这就要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沟通,继而为合同的行之有效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合同的审查、批准制度以及公司印章管理制度等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对于财务专用章我们应当由财务总管或财务总监专人专门负责管理,做到一章一用一登记的规范操作水准。

而对于合同信息管理制度,我们仍缺乏管理。没有完完全全地明确合同信息流通的路径。对于签订合同之后,合同管理人员没有切实负责对各种合同资料和相关的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继而使得一些纠纷发生后没有很多的证据证明自己。

同时对于合同来说公司上层没有专门的检查机制。应当定期通过对合同检查与核对,随时随后的掌握各方信息情况,这样既有利于及时发现合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矛盾,及时对合同提出整改意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二)缺乏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人员

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是影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因素。在当下公司一味的只是加强合同意识,重视合同管理,但并没有从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上下手,导致很周密的合同在最后是漏洞百出。所以我们就首先要从思想上了解合同意识与合同制定及其管理的重要性,其次还需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操作性。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经常举行学习班、讲座等方式,提高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

(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不规范

建筑工程合同一旦签订后,合同的双方就在相应的法律以及经济关系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合同在规定双方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责任、利益、权力和义务,双方都需要严格遵守,严格履行。但从双方根本利益上来说,在合同上,双方的利益其实是不均等的,从而就会导致在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冲突,继而使得施工与合同管理的双方形成一定的误区,继而使得双方无法进行相应的合作。其实对于现如今来说,在工程合同的实际实施中,违反合同的现象是屡见不鲜,有以谋取某些不法利益而毁约的等等,但更多情况下则是合同双方或单方缺乏法制意识,没有把违反合同提到违法的高度,继而使得双方会受到更多的利益侵害。就这需要我们在履行建筑工程合的同时采取自我积极主动管理,双方共同监督的机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工程范围,责任、权力与义务,事前就应多多分析各种违约之后的结果,为自己的利益建立一套保护体系,限制和制约对方违约行为,按照工程合同规定的全部条款内容完全履行。

三、运用建筑工程合同的动态管理方式

在实施工程合同管理是合同动态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首先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对合同及其补充合同进行相应的材料准备,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将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

其次就是要在工程管理中经常性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动态管理中让各个部门在相关的合同规定下开展自己的各工程活动,继而保证建筑工程按计划、有秩序地执行。与此同时还需要合同的管理人员在合同履行之时实行动态监督和跟踪,合理的制定专项条款约定的其工作方式及其工程质量,特别是对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工作,涉及工期、费用等等应记录清楚,继而减少各方利益的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人员管理方面动态的工作管理就是很好的方式,首先我们需要选好合同管理人员,公司完全可以按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从本公司自身人员中选取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与此同时也完全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这两种方式就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就是在任职期间管理人员应时时刻刻的组织好自己的在职学习,根据公司工程与市场的实际发展要求,适时的动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等,切实结合实际对合同中有可能出现的事例进行相应的分析总结,改善其工程合同的不适应性。同时还应当建立一种对管理人员的动态岗位责任机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权利,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合理的结合实际要求,适时的对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让我们的管理人员处于动态的考评中。

建立新型的合同动态跟踪管理制度。由于在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从而一定程度上对合同的实施与预定目标发生较大的偏离,继而这就要逼迫我们时刻地对合同实施进行跟踪,要不断找出漏洞与偏差,适时地调整合同实施。

结论

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所有的工程管理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进行相应的开展。所以要让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成为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就必须改变工程合同管理的现状,积极的建立合同的动态处理方式,不能让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陷入僵硬的程式化过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整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适时的应对在实际管理中遇到的情况,同时还应在管理中要讲求相应的方式、方法,要讲究建筑合同管理的技巧。因此就需要我们建筑公司领导和员工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在实践中探索及归纳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技巧,寻找新方式,新途径解决新问题,让动态管理转变成自我素质提升的总体目标,促使各方自觉履行合同约定的条款,从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市场风险,切实维护建筑工程市场的秩序,让建筑工程项目更好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 下一篇: 工程造价的研究方向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