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7 16:06: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古代文学常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古代文学常识

篇(1)

为全面了解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古文学习的情况,以便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并从根本上纠正农村初中生在古文学习中的不良习惯,笔者以贵阳市和遵义市的农村初中生为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做个别学生访谈的形式,分别对七、八、九年级的初中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调查展开的同时,我们也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古文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一、调查的相关情况

1. 关于古文学习的动机及古文学习的兴趣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有55%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培养古文阅读能力,以便了解古代,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有33%的学生认为是可以古为今用,有益现代文的学习;12%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考试要考,所以不得不学。

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有9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3%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3%的同学不能确定有无必要。学生中有71%的人想学好文言文并为此努力,有18%的人想学好,但因为学习太苦而不得不放弃,有11%的学生不想学。

2. 关于古文学习环境及学习方法

在农村初中生中有95%的学生是从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古文的,仅有5%的学生在小学之前接触过古文。而在课堂之外通过课外阅读、电视节目、网络来学习古文的学生比例分别占到84%、45%和38%;仅有10%的同学通过家长的途径了解过古文(本题设为多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86%的学生没有机会使用古文的相关知识,有14%的学生使用过古文的相关知识。关于古文的背诵,有34%的学生能背诵5―10篇古文,有23%的学生能背诵11―20篇古文,有25%的同学能背诵20篇以上的古文,有18%的学生只能背诵5篇以下的古文。

另外在平常的古文学习中,有74%的同学有和老师或同学交流过学习古文的感受,有11%的同学经常和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有15%的同学从未进行过交流。对于古文学习中遇到障碍,有74%的同学愿意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有16%的同学愿意自己想办法解决,有10%的同学选择不管。

而对于目前农村初中古文的课堂教学,有42%的学生喜欢逐字逐句的分析,有33%的学生喜欢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注重作品的人文内涵及文化的解读,有25%的学生喜欢在学习过程中以诵读为主。

3. 关于目前农村初中古文教学的现状

在关于农村初中古文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对目前初中课本中的古文篇目,有64%的同学认为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有5%的学生感到非常困难,有31%的学生认为学习起来比较轻松。平时考试中遇到的古文试题,农村初中生的感受是:有63%认为难度适中,5%认为很简单,17%认为很难,另有15%完全看不懂。

关于古文的授课方式,47%的学生反映由老师直接讲解,24%反映由学生事先预习然后老师答疑,29%是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这种课堂教学,有65%的学生比较满意,有6%的学生感到不满意,有31%的学生对此没有什么特殊感受。

二、调查中所反映的问题

1. 学生对古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尚不够明确

农村中已经有大部分学生开始认识到学习古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这其中也不乏有些人是出于自己的对古文的感性认识而进行学习的,甚至有的学生是单凭对作家、作品的偏好或对讲课老师的偏好而进行学习的;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迫于考试的压力。这些不明确的学习目标给农村初中生的古文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把古文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反复练习。能够真正认识到古文会给自己的情感和能力带来影响的学生很少,也因此能够真正投入古文学习并乐在其中的学生寥寥无几。

2. 学生学习古文没有较好的习惯和方法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农村初中生接触和学习古文大都是依靠老师进行的,从家长和其他途径增加文言文知识的学生数额很小。也因此造成了目前农村初中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没有讲过的古文学生一概不知,老师没有教过的古文知识学生一概不会的局面。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古文学习中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更谈不上古文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与古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学习中很少有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农村初中老师的古文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大多数农村初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古文教学的意义所在,但由于考试方式及相关评价机制的约束,很多老师只能跟着考试这根指挥棒走。另外有些农村教师由于自身文学素养的局限,对教材的把握尚不够深入,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串讲字词、翻译句子的层面,对于文章意蕴的把握,作者内心情感的解读及古文相关的文化常识的延展很少涉及,这样的教法使学生的古文知识得不到迁移,古文阅读能力也很难提高。同时这种“逐字逐句串讲”的方式,也使初中生的古文学习成了单纯的古汉语知识学习的过程,缺乏对古文应有的整体感知。

三、调查反思及相关的教育对策

要改变目前农村初中生古文学习的不良习惯,需要努力的并不只是相关的学生和老师,这其中初中教材的编选者和目前初中古文考试的评价体系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1. 关于初中教材中古文的编选问题

作为目前初中教材的编选者,在全面理解新课标并顾及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标准基础上,应适当考虑初中教材中古文的实用性与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性问题。这是由于古文大多距离现代时间较长,且与白话文的词义与用法又相去甚远,初中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和没有兴趣的缘故。因此在初中教材的古文篇目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一些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让学生能古为今用,且这些篇目应是切实地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作品。同时,这些篇目的篇幅不宜太长,篇幅太长的容易给学生学习造成负担和令其产生乏味感。另外,在篇目的编排上,应适当考虑按照难度由浅入深、由有故事性的篇目逐渐过渡到以哲理性为主的篇目之上。

2. 关于初中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问题

目前由于中学古文教学的评价机制还是以考试为主导,用分数进行评价,使得很多学生养成了“考什么就学什么”的习惯,不少初中教师也受此影响而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古文应试的对策,从而忽视了古文对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功能。同时又因为语文学科关于古文部分的考试中缺乏综合、灵活的考察方式的缘故,因此大多数考试只注重古文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到词语记忆和反复练习上。有的学生甚至把古文学习变成了名句背诵,使得初中课本中的古文变成了死记硬背的篇目而已。因此目前的初中考试评价体系尚存在一定的改良空间,缺乏能切实考查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环节。另一方面,作为中考古文部分试题的命题者,也应积极思考将古文部分考察中知识点与能力相结合的新的考察的方式,以改变目前教学跟着考试走的弊端。

3. 关于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问题

关于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需要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过去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老师通常都把它当成是掌握古代汉语的字、词、句用法,理解全文大意和记忆经典名句的过程,按照这一思路教学,很多老师经常在古文教学中投入大量的课时,以讲解字词,疏通文意为主,再于课后留给学生大量的作业、并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老师要求学生购买古文辅导资料辅助学习。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方法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古文学习效率并不是很高,反而是过度的古文练习使不少学生厌倦了古文。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古文时,应适当调整过去的教学思路,要正确认识初中古文教学的价值,明确古文教学目标是什么。初中的古文教学应该是以字、词为基础,让学生具有读懂部分浅显的古代文献资料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初步的文言文语感。由此,我们就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上,而非过去的一味“填鸭式”的教学。古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兴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满堂讲,满堂问,一切服务于考试的做法往往在教学效果上适得其反。因此从教学方法上,农村初中教师在总结过去有益的古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该探索一些让学生乐于学习古文和切实能提高他们古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古文教学其实可以是多样化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引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做到多样化呢?也许以下几点建议可以给农村教师做个参考。

其一,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古典文学素养及广阔的知识面。现实的古文教学中往往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比如史学、文化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本身有很好的古代文学修养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但目前,农村初中老师中能真正达到这一要求的人并不多。因此农村教师应从各种途径寻找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古文教学的水平。有了很强的基本功,就能从多角度入手解读作品,既能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底蕴,更可以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二,可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日常的古文教学中,农村教师若能注意自己教学的艺术性,以科学的古文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能使大多数学生主动投入古文学习中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引入声像资料和情境教学法。古文学习中,学生往往很难把握作家的心态和作品的内涵,而依托多媒体教学往往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名家诵读的古文资料,诵读是让学生感受作品语言艺术的最好方式,同时诵读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让学生自己对作品进行感知。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作家的生平、相关事迹,辅以讲解来强化学生对作家个人的理解。在具体的古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设和作品内容相似的情境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这既能使作品和现实联系起来,又能使学生更贴近作家和作品,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其三,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要想培养学生在古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就一定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在古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例如课前教师可以就课文给学生提出思考题,让他们学会独立预习、思考,并同时让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的疑难;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享预习阶段的准备成果,这样既可以弥补农村学生学习资源不够丰富的缺陷,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省力的乐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共同完成课堂上的古文学习的任务。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古文学习的经验等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

事实上,要彻底改变农村初中生在古文学习中的不良习惯要做的努力远不止于此。而在长期的初中古文教学中,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也会很多。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发现相关问题,并努力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真正在古文学习中受益。

篇(2)

以上两点,足以提醒我们:对导游人员资格准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素质和水平、技能和技巧?旅游类专业汉语言文学教材编写者们的认识,还是大相径庭的。基于此,有必要谈谈该类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服务旅游

“国家版”《汉语言文学知识》教材的副标题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湖南版”《汉语言文学》与《导游语文》的副标题则是“湖南省导游考试推荐教材”。笔者认为:不管“国家版”还是“湖南版”,对该类教材编写目的的认识应该保持一致性:即服务旅游和导游资格考试。而导游资格考试是一种专业技能考试,与普通教育的中考、高考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根本区别,就在于其指向有明确的专业性――导游。因而,与其把为这类考试服务的教材命名为《汉语言文学》或《汉语言文学知识》,不如旗帜鲜明地将其称为《导游汉语言文学》。这不光是一个命名的问题,其深层次意义是: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中,应以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问题。教材既然是为导游资格考试编写的,就应该旗帜鲜明地服务于旅游,特别是当前大力提倡与深入推动的文化旅游,围绕旅游与文化旅游组织编写内容,安排篇章,以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专才教育为主。

二、突出实用

突出实用有两层意思:一是对直接提高导游人员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的知识,一定要精讲,不能遗漏。二是与提高导游人员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无直接关系的知识,要大刀阔斧删除,坚决舍弃。以“湖南版”的三种教材为例,“再版本”中有两章是很有实用性的:一是,第三章“湖南文化”,二是,第六章“导游语言表达”。前者对深入推动湖南本土文化旅游,意义重大。后者对导游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帮助不小。很可惜,在“三版本”中,竟被删除了。相反,“国家版”一字未提的“中国文学史”,在湖南“三版本”中却得到了极大地加强,由“初版本”和“再版本”中的一章,扩展至了两章。笔者认为,除了专门学习与研究中国文学的高校中文系学生及有关专业文史工作者以外,其他社会人员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学详尽的中国文学史。不用说从先秦到现当代的文学史头绪纷繁,内容芜杂,光是明朝一代诗歌,就有台阁体、茶陵诗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等。而且,所谓“文学史”,湖南版基本上只是人名及作品名,对其中很少部分作品也只加上了几句鉴定式的结论,缺乏趣味性和旅游专业性。如果在旅游文学史的框架下有选择地编入影响大的与旅游景区有关的一流作家作品,效果就会好得多。“再版本”的第一章“汉语言基础”较之“初版本”的第一章“汉语和现代汉语”,增加了“湘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知识点,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比较了差异,特别是语音。全文虽然只有200来字,但是,这对湖南人提升普通话水平,却很有实用价值。很可惜,在“三版本”中,也被删除了。

“初版本”和“三版本”都有专门的“写作”一章,内容包括“写作的一般原则”和“各种文体写作”两部分。全章分别讲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写作。前两种共占十分之一的篇幅,应用文占十分之九的篇幅。应用文内容中有书信、请示和报告、通知和函、计划和总结、导游词等五大类,其中“书信”一项,讲了11种,导游词只占了应用文的九分之一的篇幅。11种中,除“一般书信”,“咨询信”,“求职信”、“电子邮件”四种与学习者个人的生活工作有较直接关系以外,另外的七种,都是旅游类专业学生不常用的。“湖南版”导游词知识只有“国家版”(二)导游词内容的十七分之一的篇幅,比较而言,“国家版”(二)的实用性就要突出得多。

导游人员的工作,一般要介绍景点大量的古诗词及书法名家用各种不同字体书写的对联,很有必要粗线条地学习书法史、书法名家简介及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书法艺术书体知识以及最重要的古汉语知识。因为旅游景点中的古代文学作品有较多的省略句、句子成分位置异常、词类活用等。可惜的是,不论是“国家版”或“湖南版”,这方面的内容均付阙如。

三、攻克难点

所谓难点,是指在某一领域里占据制高点地位的知识点,是该领域的关键点。攻克了它,就像棋局中下了一手妙招,满盘皆活。让它卡了壳,就会全局皆输。

以“湖南版”(三版本)为例,其第一章“汉语言基础”的第二节是“文字”,其中有个重要的知识点是“不写错别字”。怎样避免和纠正错别字呢?教材中只有这样一行短短的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和意义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应着重从字形和字义入手,结合字音加以辨析”,这41个字,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何谓“表意文字”?“汉字字形和意义较为密切的联系”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要通过什么途径才能看出?要讲清这些,怎么也绕不开讲汉字的“造字法”――传统的所谓“六书”。“造字法”讲得比较深透,错别字就可以大为减少。造字法就是这一节必须攻克的难点。例如“社会”的“社”,为什么是“礻”旁而不是“衤”旁?“初中”的“初”,为什么是“衤”旁而不是“礻”旁?掌握了造字法,就可以举一反三、反四、反N,避免系列的错别字。原来,在文字学上,今天称为“视旁”的“礻”,是叫“祈旁”的,凡从“礻”的字,字义皆与鬼神迷信有关,如神、祸、福、祥等。“社”的本义是土地神,故从“礻”。而“衤”则是“衣”的变形,偏旁为“衤”的字,字义一般皆与针织、缝补、衣服有关。“初”的本义是“裁衣之始”,所以,“初”应是“衤”旁。“国家版”(二)的第一章“汉字与导游语言”就编入了造字法和甲骨文中的各类例字,在攻克难点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再如“湖南版”(三版本)第六章“诗词对联常识”,难点共有三处:第一“入派三声”之后,混入了今天平声字中的古入声字(仄声字)的识辨问题。第二,近体诗中,平仄在一句之内的分布规律问题。第三,何谓“平水韵”的问题。这三个难点,“三版本”也未能攻克。

先说混入了今天平声字中的古入声字的识辨问题。湖南“三版本”第128面提了两条。第一条是:借助《辞源》、《汉语大辞典》、《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汉字古今音表》等工具书查检。但该条不太可行。因为前两种工具书卷帙浩繁、价格昂贵,除图书馆馆藏,一般人个人难以购置。后两种则稀少,颇不容易寻访。而且即使拥有,查检也太费时间。第二条是“粤、吴、闽、湘、赣等方言区至今仍保存着入声,经过一定的学习,辨别平仄都不是很难的事”。该教材却将这一条大而化之,缺乏操作性。实际上,这个问题是近体诗格律知识中至关重要的头号难题。这个难题不能解决,就无法谈平仄。陕西师大的郭芹纳所著《诗律》[6]一书中的第七节有专讲“入声识辨”的内容。一共讲了五种办法,种种皆切实可行,简单快捷,且有严谨的科学性,并附了不少学以致用的练习,对编写旅游类专业汉语言文学教材有重要参考价值。

再说“近体诗”中,平仄在一句之内的分布规律问题。这一问题,湖南“三版本”不仅未能攻克难点,而且有知识错误。该教材说:“一句之内,平和仄要两个两个地隔开,不要连平或连仄……平仄相间无非是两种形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教材在紧接其后介绍的四种基本句式中,就自相矛盾了。在“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中,就出现了连续“三平”和连续“三仄”,按音步划分形成的“平―仄―仄”和“仄―平―平”连续“两仄”和连续“两平”。因此,在近体诗中,平仄在一句之内的分布规律不只一种,而有两种。两两相隔只是其中的一种,可称“间隔式”。而“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的“平―仄―仄”、“仄―平―平”式,则是另一种。当代著名文史学者周振甫先生,在其相关著作中,曾将它命名为“错综”式[7]。

然后说何谓“平水韵”?该教材未置一词,只在讲近体诗押韵的相关规则时,用一句话提了一下:“近体诗的押韵,一般依照‘平水韵’”。在近体诗的阅读和当代传统诗词写作中,“平水韵”实际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旅游类专业学生,虽然无需自己创作近体诗,但必须会欣赏、解说名胜古迹的传统诗歌,以及古人的楹联。所以,该类专业的学生应当熟悉平水韵。例如:贾岛的名作《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时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它究竟是怎么押韵的?不讲平水韵,就无法理解。教材还有明显的错误说法:“我们在创作和欣赏诗词对联这类作品时,仍应按中古四声来掌握平仄……近体诗的押韵,一般依照平水韵。”不讲平水韵,就无法纠正该教材出现类似以上的错误。根据“中华诗词协会”的相关规定:允许“双轨制”。即我们今天创作近体诗,是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汉语的平仄和《中华新韵》的;对坚持用中古四声和平水韵的,也不反对。只有在欣赏古典文学中的近体诗时,才专用中古四声和平水韵的“单轨制”。但是“双轨制”,只是针对今人创作的,而旅游类专业学生重在欣赏、解说而不在创作,故特别要弄懂“平水韵”。

四、深入浅出

所谓“深入”,就是要有学术水平,解说精准。所谓“浅出”,就是行文要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仍以“湖南版”(三版本)为例,其第一章“汉语言基础”的第一节“汉语概说”中的第五个知识点叫“现代汉语的特点”。教材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但若有较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此之前,能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提示汉语最重要的特点――它属于“分析语”,则更属高屋建瓴,能提升教材的学术性,即使之更“深入”。语言学把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语。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语序则比较自由。如斯拉夫语系中的俄语,拉丁语系里的英语等。另一类是分析语,其主要特点是运用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不使用形态变化。汉语,就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分析语。这样,就能引导学生通过汉语和外语的比较去认知和掌握汉语的特点。

上一篇: 化学口诀溶解性 下一篇: 思想道德情况自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