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6 23:32: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好人好事新闻报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何映平是阳光社区的一名治安员。他性格开朗、热情,社区举办公益活动总离不开他的身影。一有空闲时间,他还写写社区的好人好事、出板报等。一年四季。每天都可以看到他骑着自行车,胳膊上带着红袖标在社区里来回穿梭。
不久前,社区72岁的孤寡老人邓先宝肺结核病发作。得知情况后,何映平不顾可能被传染的危险,立即把邓先宝老人背上车,并将其送到100多公里以外的农二师医院。办好住院等各项手续后。他又返回团里上班。在老人住院的日子里,何映平每天都打电话询问老人的病情,并安慰老人好好养病。
(王燕)
通讯员老张
在农四师62团,提起张勃老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退休数十年来,他不仅自己写新闻报道,还带动了不少青年人从事新闻工作。
年轻时,张勃就十分热爱新闻事业。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他除了读书看报,还把身边的好人好事、所见所闻都及时记录下来,并发表了10万字的新闻作品。40余年新闻人生路,使张勃每天都在感动中度过。他也多次被自治区、兵团各大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
老人激动地说:“新闻本身能够帮助别人,而带动更多的青年人走上新闻创作之路,更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在张勃的带动和影响下。62团种子公司政工员蒋群、7连政工员闫青峰已经成为团场新闻工作的先进典型。
(王双丽 姜凤英)
“运动健将”刘老太
3月27日,在农七师127团健身广场,66岁的刘大阳老人高兴地抖起了空竹。周围站着十多名老太太,都在向她学习抖空竹。她娴熟的技术,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刘老太是127团社区里出了名的“运动健将”。每天,她都会来到健身广场锻炼身体。别看她年龄大,可踢腿、劈叉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一是节日关怀。在媒体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慈善新闻报道不仅总量偏少,而且报道时段分布不均衡,在特殊时间呈现短暂的密集报道。如关于残障人群的报道一般集中在5月20日全国助残日、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前后。体裁较为单一,多为零散分布的碎片式报道,节日一过,迅速减少。
二是弱势悲情。一些慈善新闻报道呈现了残疾人坚强、乐观、主动融入社会的形象,但在大量的报道中,残疾人多是以被救助、被帮扶的形象出现的,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三是“伟人”大爱。慷慨捐赠的名人和富人永远是媒体追逐的对象,陈光标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度成为慈善新闻的报道热点。
四是凡人善举。每年例行的学雷锋活动已经让“好人好事”激不起媒体的过多兴趣,然而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凡人善举体现出新的价值和意义,而互联网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带来了普通民众对慈善行为的思考和领悟。
五是慈善娱乐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思维正在成为慈善的催化剂、助推器。一系列新的慈善活动借助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快速传播,给公益事业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使公益活动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2014年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赛”被引进中国,也带来了“过度娱乐化、不环保”的指责,但它给自媒体时代如何做慈善带来启示:遵循自媒体的发展规律,创新宣传形式,汇聚最大多数人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正能量”。
误 区
慈善新闻报道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议题设置的选择性。媒体的慈善新闻报道中,呈现出两种倾向:要么追求有故事的人,要么追求宏大叙事。前者以车祸、病患引发的个体困境为对象,追逐刺探隐私,追求煽情路线。后者以“感动中国”等为代表,突出宏大主题,形成规模效应,但是过于煽情和展示情感伤口。
二是报道手法的平庸性。目前的残疾人群报道,媒体要么塑造泛泛的身残志坚的残疾人正面形象,要么以怜悯的姿态叙述残疾人的不幸遭遇,要么简要报道政府对残疾人的扶助政策,报道议题已经形成固定模式。这种媒体常态看似完成了慈善新闻传播过程,但缺乏主题和深度的报道只不过完成了规定动作,进行了例行的宣传,遮蔽了更大范围的话题范畴,也难以唤起公众对慈善事业更大的兴趣。
三是舆论工具的强迫性。“点名捐款”、“公布捐款数额”是一些媒体喜欢使用的手法,但也引起了社会批评。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一些媒体报道了万科捐款200万元及王石的“十元论”,从而引发网民对万科及王石的围攻和谩骂。慈善的本质是“行善者”出于爱心的主动、自愿奉献,他们的捐助行为原本不应该受到丝毫胁迫,否则就失去了慈善本身的意义。
四是形象塑造的遮蔽性。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曾经作为典型形象影响了几代人,但在当前碎片化、同质化、娱乐化的传播语境下,慈善新闻报道对象面临着两个遮蔽:一个是媒体选择的故意遮蔽,另一个是大众接受的故意遮蔽。浮于社会现象表面的新闻报道更容易让大众对慈善形象刻板化和庸俗化。基于新闻伦理的视角,考察大众媒体对残疾人群、弱势群体的报道情况,研究如何真实、客观地呈现残疾人群等的形象,是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人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五是媒体角色的僭越性。在慈善新闻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的报道理念有偏差,乐于充当拯救者的角色。如慈善报道所营造的“有困难找媒体”等氛围,常使媒体扶弱救助的功能被无形放大,使人们把媒体误认为慈善组织,这就歪曲了媒体的功能,也是对媒体权利的误用和滥用。
一、前言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新闻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报道的内容主要由民生问题构成,在报道后,能够引起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加大了对新闻事件获取的需求,民生新闻的报道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民生新闻对影响大众的社会价值观,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媒体行业发展迅速,民生新闻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对自我的艺术价值和采编方式进行完善,以便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民生新闻对新闻采编的艺术要求
民生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百姓身边的事,在新闻领域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相比,更加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具有重口味和通俗易懂的优点,报道的大多数内容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展现出了社会的缩影。民生新闻能够将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有利于社会价值观的养成,能够保障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应该对新闻事件中的人物特点和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改变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运用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展现。需要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改革,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报道,推动民生新闻不断向前发展。
三、民生新闻采编的艺术性表现
1.新闻源泉采编的艺术变现力
民生新闻主要表达的内容就是对百姓生活的密切关注,但由于只是关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导致采集的范围过于狭窄,家长里短的事项占据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例如,在民生新闻的报道形式中,居民的供暖问题和城市公路问题成为民生新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成为社会矛盾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报道展现的思想内容会在潜意识里引导人们的思维,如果报道的形式过于激进,会造成收视率的下降。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必须要重视民生新闻中的艺术性表达,对民生新闻中的艺术性给于重视,对各个模块进行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表达,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对社会上的矛盾问题进行报道,引导观众将注意力转移到弱视群体上来,对社会事件进行密切的关注,提高观众的认知能力。
2.节目采访录制的艺术性表达
民生新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记者在报道时,应该具备丰富的情感,吸引电视观众进行观看,与观众达成共鸣。因此,对节目采访录制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根据新闻的不同类型,来采用不同的报道形式。例如:在报道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事件时,应该运用感人的语言对事件进行渲染,将自己定义为事件的主要见证人,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气氛,并对周边人物的表情或者事件进行仔细的观察,捕捉细微的画面。另外,民生新闻由于种类具有多样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对报道的形式进行确定,将事件以感人的形式报道出来,有效的增强新闻采编的艺术性。
3.后期制作的艺术性表达
一、关注民生,强化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
长期以来,电视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媒体强调得更多的是自身的政治责任。在无过就是功的观念指导下,城市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总是要求四平八稳,其主要任务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出去。于是大量的会议报道、领导视察、成就的宣传,一些官方日常工作动态充满了我们的新闻节目。这样的新闻,在领导看来,该宣传的东西没有讲到位;在普通群众看来,又总觉得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作为城市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党性原则和政治责任的确不能弱化,但在资讯传播途径更多,传递速度更快的当今社会,如果放弃电视新闻的优势,采用说教式和图解式的报道形式去表述这些问题,既不能将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更准确地传播到群众中去,也无法获得观众的认同。从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角度,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有趣的社会现象,自然而然地去渲染观众,新闻报道才会变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报道才富有生命力。
对城市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来说,把百姓关注或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事情当作媒体的重大题材,关注百姓所亲历的、所感受的、所渴求的人和事,用真实生动地电视手法,记录事件的过程,捕捉微小的细节,升华高尚的情感,渲染时代的精神,既是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政治责任。在社会大环境中抓取小事件、小人物所衍生的故事,以小见大,反映出社会现象的全貌和特征,是媒体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二、贴近生活,构建人民群众与地方政府之间通畅的信息渠道
由于城市电视台主要是报道本地新闻,反映本地动态,与央视和省级媒体相比,市民对本地的媒体更具天然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市民对城市电视台新闻报道的要求和期望更高。这就要求城市电视台新闻工作者要更多地深入生活和贴近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从普通群众的生活常态中去挖掘题材。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政务报道与群众生活两者同样重要,既要准确及时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又要关注民生,反映民情,表达民声。新闻报道要力求用正确的舆论反映群众呼声、展示群众创造、排除群众疑虑、服务群众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生活,在生活轻松中宣传政策,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化解矛盾,实现党和政府与市民在意识、观念上的沟通。城市电视台既要做民声的传递者,又要做政声的宣讲员,还要做城市文化构建和群众精神塑造的导航员。
三、立足地方,突出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色
电视台在发展过程中,要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地方电视台所具有的优势表现在:一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及语言习惯。二是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各个城市都在发展格局特点,打造产业品牌上,形成新闻资源的独享性;如七台河市既有传统资源产业、精煤焦碳、电力品牌,又有替代产业家俱、农机等品牌。三是地方电视台的编辑、记者的工作生活在基层群众周围,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好人好事,奇闻轶事等他们最清楚。这些优势与条件,成为电视台突出地方特色的制胜法宝。
地方电视台在进行经济新闻报道时,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走向、经济动态、特色产业、市场信息加以报道。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报道。经济新闻编采人员要懂得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报道规律和受众接受心理,尽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满足群众的知晓、认识、学习等需求。
社会新闻产生于社会生活的最基层。编采人员又先天的和群众整天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县级电视台在社会新闻报道上具有源源不断的鲜活题材。因此,记者要勤于观察,勤于访问,广交朋友,尽力将那些融信息、知识、思想为一体的社会新闻呈现给观众,使人们在享受消遣娱乐的同时,既能获得信息、知识,又能陶冶情操。
四、强化监督,不负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使命,它对于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遏制腐败、端正党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弘扬正气、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社会安定、增强新闻媒体的战斗力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的城市电视台,运用好手中的舆论工具,行之有效地进行舆论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选题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决定了新闻最重要的素质――新闻价值。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赢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新闻选题对电视新闻创新至关重要。贴近性也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电视新闻选题强调贴近性的目的是使电视新闻接近观众、争取观众。
县级台电视新闻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关注的只是与本区域切实相关的内容。同时,县级台担负的同级党委政府喉舌的重任,对受众的定位只能是本县地域的群众。节目题材相对狭窄,受众定位的空间小。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县级台的大众传播不如上级台的“指向”传播容易培育出固定的受众群。
中央台、省级台面对的一般是较大范围的受众群,他们对于本区域受众虽然也能做到一定的“贴近”,但最多只是新闻事实与受众的经历或经验上的贴近性,而县级电视新闻媒体由于所处的地域较小,电视新闻中大量的报道就是发生在受众身边或附近的新闻事实,新闻人物是受众熟悉的甚至是受众本人。
这其中经济新闻要贴近本县实际。中央、省、市电视台的经济类新闻以宏观性、综合性、权威性给人以启发,那么县级电视台的经济新闻就要突出县域内的经济特色,使其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参照性、实用性,以满足当地干部群众的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县级电视台新闻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目与受众的贴近性。与上级台相比,县级台不但能直接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和新闻需求信息,而且能使受众体验到参与和互动的乐趣。
二、增强受众意识,强化社会新闻报道的量和质
县级电视台在做好一般的时事性、常规性新闻报道、完成各类宣传任务的同时,还在善于从群众的身边发现、发掘题材,提高数量、保证质量,做好贴近群众的社会新闻。
内容上,从解析政府和各部门出台的有关群众生活的各项政策、措施和社会活动,探讨群众关心的各类事物、新热点、难点,到播放群众喜欢收看的各类信息,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以及一些突发性的社会事件和珍闻、趣闻,都可以作为社会新闻来播。特别是在县级电视台中,有的编辑、记者居住在农村,这对发现、挖掘鲜活、生动的社会新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把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好人好事、奇闻轶事、活灵活现的真实生活,通过电视镜头反映出来。
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各级特别是镇一级通讯网络,吸引一些有新闻敏感、有一定写作、摄制能力的人为通讯员,注意收集他们提供的信息和采纳他们拍摄的新闻,可以很好地增加社会新闻的广度,能有效加大社会新闻的播出数量。质量上,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团结鼓励的原则,同时要注意解决好,以小见大的社会新闻要精心制作;对热点问题要把握好尺度;在报道群众来信类新闻时,要做到有回馈;改变旧的会议报道方式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小见大的社会新闻往往能从一点、一个侧面揭示某些社会现象,反映时代风貌。在制作此类社会新闻时,应从新闻立意、文字、画面上下工夫,精心制作,力求“出彩出新”。对热点问题要把握好尺度。热点新闻包括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在内的广大观众关注的焦点。在报道热点新闻时,一定要把握好报道的深度和尺度,尽可能让观众对热点问题和热点事件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并引导舆论朝有利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报道群众来信类新闻时,要做到有回馈。我们应努力做到提出问题,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促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应及时向群众反馈结果,做到有始有终。这类新闻的报道一般不是播出一条新闻就行,往往要采写几次、连续报道,才能有结果。改变旧的会议报道方式。会议报道在地方台的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各种会议特别是纯工作性会议过多。我们要以改变以往照抄会议文件那种报道形式,善于从会议中发现闪光点,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报道。
三、发挥地域优势,走本土化道路
受众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了解身边事情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为受众提供本地的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首要任务。县级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使新闻节目对当地干部群众的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生产经营能起到积极的借鉴、学习、引导和启示的作用。
然而,读广州媒体包括《南方日报》发表的记者与拾金不昧的出租车司机李东英的对话,李师傅朴实诚挚的表白令人信服,记者设问所隐含的专业素质、道德标准却教我不能不摇头。因这些提问不仅表明专业水准太低,目有误导大众之嫌,说是要营造一种氛围,打造“道德高地”,我看却是把平常人引向“道德洼地”。
且看报道:“……李东英往前开200米后,两名男子上车。‘师傅,后座有行李箱,是不是之前客人落下的?’打开后座车门的男子说,李东英这才想起前面的客人落下了行李箱。”也就是说,后上车的两人才是拾金者,他们“不昧”,司机想“昧”很困难。“李东英说,‘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钱,第一眼就吓怕了!’他马上拿起电话,与车队队长李星洪联系。”这是普通人面对满箱外币的正常反应,正如后来他说的“担心有人来抢”。
“李东英在李星洪陪同下,到南湖派出所报警。此时派出所内有5人正在调看录像……确定是一辆鹏程出租汽车公司的红色出租车。”――常理就是,这么大一笔钱,失主绝不会轻言“算了算了”;在城市到处都有监控录像的今天,在一定地段一定时间要找到钱丢在哪辆车上并不是很难。以上说不敢昧巨金,越是巨款越不敢昧,都是理性分析。李东英后来说,“不是我的钱,归还之后,可以睡个安稳觉”。这就是道德感,平实而宝贵。
可是,我们的记者不满足这朴实,一定要“出彩”,便假痴扮癫地问“心里就一点私念也没有?”分明是意外状况、当场处置,记者偏要问:“家里人对你的决定支不支持?”记者又问“全家的收入如何?”潜台词或隐含的逻辑是家境不宽裕或更有理由起贪心。当李东英被逼说出自家的日子“紧巴巴的,(但知足)还算过得去”,记者竟然叹道“(你)开一辈子车也挣不了这么多。”听,这是什么话,好像为他不敢昧掉巨款而惋惜似的。
记者为什么会这样提问呢?
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莫以善小而不为,敬业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确实,在我们的身边,一直就有很多的好人好事。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有些同学弯下腰来捡地上的废纸,时常回有同学主动留下打扫着教室,经常有听到拾金不昧的同学被表扬,过马路时有些同学会主动维持交通持续,阻止那些乱穿马路的行人。
实例一:
我们小区的王爷爷最了不起。王爷爷今年84岁了,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满头的银发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征,有点驼背的他干起事来却一点也不含糊。走起路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点都不显得他已是不惑之年。
星期六下午,烈日当空。我读完书乘着车回家,车刚到站,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闪动。这不是王爷爷吗?他左手拎着一个涂料桶,右手拿着一把大刷子,脚边放着垃圾桶和铲子。我快速来到王爷爷身旁,“王爷爷!”我亲切着叫道。“呦,是你啊!你来干什么呀?”王爷爷关心地问道。“我读完书乘车回家。”我回答道,“您又来美化环境啦?”“也不算是美化环境,你看,这墙上的小广告太多,有碍市容。一来,亚运会还有一年半就开幕了,外国人到了我们广东省,说小了大都市佛山会让外国人眼中大跌眼镜,是个布满千疮百孔的佛山,说大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也会由此下跌;二来,这些广告多数是骗人钱财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骗人钱财,还胡乱医治,把别人的生命忽视当儿戏。”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王爷爷焕发了我为亚运作贡献的热情。
实例二:
一年前,5。12汶川大地震间我在新闻报道里看到一件这样的事:
一位乞讨过日子的老人在早上捐了5元钱,过了中午又捐了100元,捐款人员问他为什么捐这么多,老人回答:“因为那里的人生活比我还惨,上午只有5元整的,其它全是一角两角、一元的和5角的,不好意思拿出来,中午又去讨了点,再到银行换成一张100元钱。”有的经常路过这儿的人说:“他每天讨来钱都不是去吃好吃的,每次捐款都比那些每天讨来都去吃好吃的人捐的多了足足好几倍。”老人说:“虽然每天生活困难点,但这钱对于他们来说比我还重要,我的一分钱对灾民来说就是几十元。”说着又从兜里掏了一下,掏了1角硬币放到捐款箱内,走时还说:“我这也是让大家对灾民多捐点。”然后就拿起破碗走了。后面捐款的不是生活好的,就是一些乞讨为生的老人。这些老人捐了许多1角1角和1元1元的钱共有50。4元放到了捐款箱内。
实例三:
顺德好人:孔昭杰——六旬老汉勇救5名落水儿童。
虽然年过六旬,孔昭杰却有着年轻人不能比拟的好身板,这也是老汉平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在2007年的某一天,老汉正是用自己的这副好身板救起了5名落水儿童。
2007年5月3日下午,65岁的勒流上涌村民孔老汉像往常一样,在村边的瓜菜地里耕作。“救命,救命!”突然传来小孩的呼喊声,孔老汉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循声望去,发现不远处有小孩掉进鱼塘里。一个小男孩上半身露出水面,拼命喊着“救命”。另外还有一个约八岁大的小女孩惊恐地两手扒着男孩的肩头,身体不停在颤抖。水面不时泛起阵阵波纹,水下似有划动的痕迹,时有水泡浮起,看样子还有小孩在水里挣扎。
孔老汉二话没说,连衣服也没顾得上脱,就“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朝着有水划动的地方奋力游去。他左右开工,双手迅速把沉入水里的几个小孩拽起,一个接一个地托上岸。最终,5名落水小孩在老汉和随后赶来的民警的救护下全部脱险。此时的老汉全身早已湿透,体力也完全透支,但是不等孩子的家长们来道谢,他便默默地离开了现场。
对于自己的行为,老汉自己认为没什么了不起。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普通的事情,却得到了勒流街道、顺德区的多次表彰和肯定,自己心存感激。希望见义勇为、见死施救的社会风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当晚的顺德好人颁奖晚会,孔昭杰获得顺德好人金星奖,接受被救孩子献花时,孔昭杰直言:“做人就要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现在看到5个小朋友生性懂事,健康快乐地成长,自己便心满意足了,我想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由于时事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材料生动、具体,时代特色鲜明,因此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思品的教育意义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总结和提炼。新闻播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在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无臂少年刘伟从中国达人秀冠军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关于他的新闻报道一直为学生所关注,他的先进事迹多次被学生在新闻播报中传颂。刘伟的自信与自强、勇于面对困难和逆境的优秀品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自信、自强,认识到勇敢面对困难和逆境对走向成功、成就价值人生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与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从最初的全员参与搜集新闻资料到各学习小组自主设置讨论题、组织参考答案,从新闻播报课件的自主制作到课堂由学生主持新闻播评,整个过程都在开发着学生的智力,培养着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得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高。从学习小组齐心协力准备新闻资料到共同讨论优选最佳新闻,从举全组之力制作精美课件到推荐小组代表主持播报,从小组讨论到全班交流,都不断呼唤着学生的团结协作之心,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一、结合自己的工作,具体做到:
(一)把握好新闻舆论导向性
1、要坚持政治原则,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开展工会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要作用,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为构建和谐社会大造声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讴歌建设和谐社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工人阶级优秀品质。
2、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工会公众号、抖音、读书会等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主题教育,用“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武装职工的头脑。根据不同时期职工的思想状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职工爱祖国、爱企业,培养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职工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职工,提高职工职业道德意识,陶冶职业道德情操,实践职业道德规范。
(二)着眼于工会工作,发挥新闻宣传重要作用
1、加强宣传活动,为工会工作造势。抓住重要机遇、重大活动、重大时段宣传造势,扩大工会的影响力度。可以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极大地激发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参与工会、了解工会的热情,为推进工会工作大造声势。特别是大力宣传工会重点工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加强宣传,收到良好的效果。
2、聚集职工,体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加强“四送活动”“互助保障”等宣传,体现工会“家”的温馨形象,让职工体会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3、传递正能量。注重加大对先进、劳模、工匠的宣传力度,努力在企业形成劳动伟大、劳动光荣、劳动神圣的浓郁氛围。不断传递正能量,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社会正气,树立先进典型。要让职工学有身边榜样,赶有身边目标,宣传好人好事,唱响主旋律,使我们的社会充满阳光。
(三)要加强宣传工作主动性和坚定性
1、要加强工会工作参与性。工作前做好思路谋划,工作中做好细节把握,工作后做好总结归纳。特别是要向工会领导多汇报、多请示,把握工会全面工作,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沟通,超前了解工会各项工作设想、实现途径、工作节奏和工作目标,以便在策划宣传工会某项工作时客观、全面、完整。
迈开双腿进社区,实现贴近实际
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基层是巨大的新闻资源宝库,基层单位和组织的工作,干部和群众的生活,既需要及时反映,也需要舆论的引导和激励,媒体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能发挥自己在时代变革中风向标的作用。可以说,在基层,新闻工作者更能找到与时代、社会和国家的共振与共鸣。
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作为社区记者,深入城区街道、社区进行采访,了解社区群众生活,真正做到贴近实际。为了配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南阳日报》都市新闻版开设了“记者进社区”专栏,记者选择两个街道作为基层联系点,坚持不定期到街道蹲点,及时捕捉社区的新鲜事、感人事和烦心事,直接倾听居民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关心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闹心事、困难事。通过记者进社区,向居民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加强了民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通过所见所闻,记者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了有关百姓生活的新闻稿件,让报纸的宣传报道更加具体、深入人心。
平民视角看社区,实现贴近生活
记者采写的新闻,都是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要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就不能居高临下,要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思考问题。平民视角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报道取向上,要真正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二是在报道内容上,要真正关注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三是在报道方式上,以群众喜闻乐见、亲切朴实的表现形式和语言来传递信息。
记者深入社区,将媒体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眼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取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素材和细节,运用平民视角的突破口表现人物典型,写出内容鲜活、语言朴实、生动活泼的新闻报道。要多反映贴近群众情感的事例,多运用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真实可信、朴素自然、生动鲜活、言简意赅,这样,才能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过记者进社区采访,把信息服务、政策服务等送上门,更加贴近了居民生活,拉近了报纸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读者与编辑记者心理上的距离,这样,居民就更愿意讲述自己和身边的感人事,记者也可以从中挖掘出更多典型的生动新闻素材。比如,南阳市开展“两争一迎,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很多街道社区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如中州社区义务扫厕所的九旬老太,铜矿社区的好“管家”,永安社区义务修井盖、扫巷子的热心人等,这些都是记者走访街头巷尾、小区内外、百姓家中获得的线索。通过运用平民视角,采写这些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反映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传统美德,营造了社区良好氛围,也让他们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读者。东关街道有一位残疾青年,自强不息考上大学,记者得知后,到他家中采访,通过他的励志故事让更多的读者受到启发。如果记者不沉下身子去深掘新闻,而是整日坐在办公室里等线索,是写不出生动、鲜活的社区新闻的。
为居民办实事,实现贴近群众
社区,是一片广阔天地,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上学就业等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事都离不开社区。只有把版面更多地留给群众,媒体与百姓之间架起连心桥,才能让群众对报纸上刊登的新闻感到可读、可信。
聚焦基层变化,感受民情冷暖。记者进社区,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在一些人看来,在社区,居民大多反映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不然,居民反映的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居民利益无小事,卫生、物业、产权、低保等问题长期未解决,特别是残疾人、下岗职工、孤寡老人等困难居民,他们急需得到社会的关爱、关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