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要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自信的要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自信的要求

篇(1)

一直以来,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人民的指导思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统一,这些事实无不一一证明着这一指导思想的伟大正确之处。之所以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这一指导思想具有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便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只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才能具有科学的文化知识,才能不断发展建设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团结人们,才能树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原因之二是这一指导思想以具体实践为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文化建设文化改革的过程中,只有立足实践,脚踏实地,了解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征求人民大众的意见,才能做到众口协调,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根深蒂固,广泛流传,才能树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原因之三是这一指导思想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在指导思想与理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发展进步,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保持这一指导思想的先进性,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才能适时应对。在保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保持中华文化的新鲜感,才能不断加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一个国家和人民只有有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有共同的目标,才能有共同的道路,在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上,才能对自己的文化树立起信心。在2008年抗击非典时,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树立起共同的理想,才能众志成城,才能万众一心,所以说,这种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文化与精神才能取得自信,才能在遇到困难的道路上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且,在这个西方社会各种各样文化与思想的不断侵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只有坚定共同理想,始终保持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一味的追捧而忽略了本民族的文化与信仰。所以,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文化改革的道路上,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为我们的中华文化自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又培育出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代表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没有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源就来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来源于优秀文化培育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与对文化的自信就来源与我们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反之,如果没有我们对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自信,就很难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着时代的发展趋势,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如果没有时代精神,我们便不能与时俱进,并不能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创新,倘若我们不能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得以创新,便很难树立起文化自信。所以说,时代精神是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只有发展时代精神,我们才能为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篇(2)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单是指人的精神财富方面,是指人类自身的精神创造及其得到的成果,是指人类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本文讨论的文化自信属于狭义文化的范畴。

文化自信是指共同体成员不仅对自身文化理念的认同,而且对自身文化未来发展前景具有强大的信心,是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肯定,文化自信也是共同体成员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外在表现。一方面,文化自信可以表现为对优秀文化因素的自觉追求,能够自信的吸纳各种文化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文化自信可以表现为对自己先进文化的大力宣扬,增强本身文化的影响力。

从文化自信的内涵来看,文化自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共同体成员对自身文化的肯定和认同。其次,文化自信是指共同体成员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的信心,共同体成员能从自身文化的发展趋势、文化建设中把握自身文化的发展前途,感觉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最后,文化主体既能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优点,也能肯定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保持理性的“扬弃”。

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内在包含着传承、开放与创新,既要肯定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要敢于对于外来文化进行理性的“扬弃”,还要用于创新面向未来。所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求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国应对世界文化冲突的必要

首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可以帮助中国有效地应对世界上多元文化间的摩擦和冲突。从个人层面上讲,随着不同价值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个性群体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产生了烈的冲击,不利于我国主流文化的传播,造成严重的文化信仰危机。从国家层面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多元的文化冲突不断增多,并且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侵蚀渗透日益严重,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面临文化信仰危机的严重困境。

其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可以使我国有效的应对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渗透和侵蚀。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侵蚀涉及层越来越广,过程变得隐蔽和迅速,通过传媒、教育、网络、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对中国人民进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西方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输出其所推崇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对中国原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受到严重的挑战,民族信仰危机日益严重。

最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我国为了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文化安全问题是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一方面,面对西方文化的侵蚀,中国的民族主体受到了挑战,即中国的主流价值观遭到侵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西方国家利用其地位优势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排挤和侵蚀。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实施文化强国观念的前提

首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备受冷落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国人不愿意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其短期无法带来经济价值,更想追求能直接创造经济利益的各种文化观念,造成文化乱象。另一方面,国民对于传统文化没有敬畏之心,缺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了解,这也是爱国主义思想单薄,严重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其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可以使中国有效的缓解当前过度推崇西方文化的状况。在西方文化强势侵蚀下,一方面,我国部分国民十分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并且付诸于实际行动。另一方面,部分国民十分认同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这样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篇(3)

自信的定义很多,不同研究者对自信所下的定义也很不相同。最早给自信下定义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1943),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自信是自尊需要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指出尊重需要缺乏满足就会导致沮丧和自卑感。国内研究者对自信的定义也很多,如车文博(1985)认为,自信是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精力的一种自我意向;张春兴的《 张氏心理学词典》认为,“自信指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者与所能者具有的信心,对自己所做的事或所下的判断不存有怀疑”……自信定义的多样性,反映了其内涵的丰富性。笔者比较认同张春兴的定义。对于高校自信文化,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并没有发现相关的明确定义,但有关学校文化的文献资料特别丰富。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其长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为学校内部成员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具体说来。学校文化应该是具有学校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结构,是师生的价值观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以师生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学校精神、风气、制度、行为和环境等要素。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教育观念、办学品位和特色追求的积累与总结。”

由此,笔者认为,高校自信文化,主要是指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通过以自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校园环境的营造,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生活于校园中的在校学生,从而树立自信价值观念,形成充满自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校自信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高校自信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只有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打造品牌、教风学风等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须提高办学质量。只有建立出色的学科专业、独具风格的大学文化,打造学校品牌,才能走出一条彰显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加强高校自信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使大学生充分发挥所长,补己所短,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健康成长。从而有利于校风学风建设,有利于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自信这一人格特征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个体愈自信其心理健康水平愈高,但也应把握好‘自信度’,过高过低对个体心理健康都不利。”自信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满自信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们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增强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强高校自信文化的建设尤其重要,能让学生在肯定自我、增强自信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全面提升自己,并且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反过来也有利于营造充满自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增强高校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人所处的环境与动物所处的环境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决定的,人的环境是一种文化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校园文化除了有娱乐休闲之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功能和凝聚功能。“积极向上的高校文化能够为教职员工提供精神动力,更能够激发青年学子的火热激情,它体现着高校文化软实力,是一所高校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毋庸置疑,自信文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熏陶下,同学们会愈加奋发向上,团结友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肯定,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三、高校自信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校园文化突出自信教育特色

要打造自信文化,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自信文化的建设可通过校训、校徽、校刊、校风等表现出来。例如,把自信教育融合到校训里去,校训可以给学生们较强的暗示,各高校的校训,体现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都积淀了这些名校的精神特质。学生进入这些学校会地感染到大学的精神,这些精神会逐渐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校训可以蕴含自信教育,在校园宣传栏或校刊亦可张贴、更新关于自信的名言警句:“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罗夫?华多?爱默生”;“‘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弗烈德利克?罗伯森”等等,这些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利于让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境,自然做事就比较有信心,也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此外,要开展好以“自信教育”、“自强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班会,通过书法长廊、艺术长廊等展示因“自信”而成功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案例,起到激励和启迪作用;同时可展示在校学生的自信榜样,把有特长学生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能够成才,从而生成“自信”,进而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行为文化。通过以自信为特征的学校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充分地感悟自信,感悟成功。

(二)建立各类素质训练营

“自信不是生而俱有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与后天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和社会应注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专门的自信教育训练,以改变个体对自我的不合理认知与评价,培养良好心境,形成自信的行为习惯”。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各种素质训练营,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取长补短,在素质训练营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如表达能力训练营、勇气训练营、团队训练营等,可以针对胆怯、内向的学生组织培训,扩大他们的交流圈,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变得勇敢、自信、坚强。此外,还可建立和完善体育素质训练营、职业素质训练营以及各类专业训练营或技能训练营,让每一位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参加适合自己的训练营,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校还应在这些素质训练营里倡导自信文化,以培养一支支团结自信的团队,培养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生的自信需要学校给学生搭建多元化的锻炼平台,让学生尽情地施展才华。可通过打造特色社团以及举办各类赛事来实现。首先,学校要与时俱进,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社团。并给社团派出专业的指导教师,例如打造特色文学社、史学社、戏剧社、棋类协会、舞蹈社团、手工艺术社团、篮球社、足球社以及能展示各专业技能的社团等,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组建特色社团,可以为不同爱好各有特长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地方,有超越平时学习的表现,以在自己的心里升腾起自豪感,进而形成自信力。而且,这种自信力还会不断地迁移,从而在学习等其他方面也有了自信。

此外,高校应举办各类竞赛活动。结合办学专业,挖掘每位同学的亮点,指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类技能大赛。通过动员和指导学生参赛,让学生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等。

学生自信素质的提升,还要充分发挥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的作用,课堂之上提升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要对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出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们要多肯定和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参与课程、积极实践、积极探究与合作,从而享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树立就业自信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展示,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自信源自实力,大学生只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各高校应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高校培养目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育机制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和脱节是造成人才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须注意结合企业的需求,实施能力工程,引导学生在掌握好专业技能、考取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知识面,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让大学生有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更好地接受职前培训,做适应时代的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

篇(4)

安全感(security)是指人在摆脱危险情境或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情感,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表现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判断等有信心、不怀疑。在强调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青年大学生安全感和自信关系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即探讨大学生的安全感、自信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东北林业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生360人、有效被试342人。其中男生155人,女生187人;大一134人,大二92人,大三67人,大四49人;农村134人,城镇及县级市79人,城市129人,文科179人,理工科163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eeurity-insecurity Question-naire)采用Maslow A.H.(1945)编制的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简称S-I问卷)。该问卷包含75道题目,问卷采用0和1两级计分。问卷总分在0~24属于正常范围;25~30分的具有不安全感倾向,但总体来看,仍具有安全感;31~39分则具有不安全感;39分以上具有严重的不安全感,即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

1.2.2 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Evaluation Inventory) 自信评价采用Sidney Shrauger(1990)编制的个人评价问卷(简称PEI问卷)。包括8个分量表,分别为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同人们交谈、总体自信水平及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问卷共计54个题目,采用4级计分,“非常同意”计作1分,“极不同意”计作4分,总分范围在54~216之间,分值越高表示自信程度越高。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女性为0.74~0.89,男性为0.67~0.86,间隔1个月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女性为0.53~0.89,男性为0.25~0.90,总量表分的重测相关女性为0.90,男性为0.93。

1.3 方法分班级进行团体施测。采用SPSS11.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安全感状况见表1。

2.2 安全感、自信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由表2可知,安全感与自信的性别差异都不显著;安全感与自信的年级差异显著。

2.3 不同安全感学生在自信上得分的方差分析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安全感学生自信水平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安全感水平越低,其自信得分越高。

2.4 安全感与自信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安全感与自信的相关系数为为0.618,并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为进一步考察自信是否对安全感具有预测作用,以安全感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自信各因子分为自变量,采用分层回归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第一步回归方程中年级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全感。第二步回归方程中自信因为对安全感的总体解释率达到41.1%。其中,心境状态对安全感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会相互作用、外表方面、学业表现、总体自信等。

3 讨论

篇(5)

自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做为贯穿的主体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几年,在思想意识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掀起了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注。

准确认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由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首先充分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核心精神等,二是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认识并掌握文化自身发展独特的规律和社会作用,对新形势下的中华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2、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之传播开来。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它能够自信地吸纳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而不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且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了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1、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2、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3、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起的、、,分别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向西方学习,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直持续至今,造成了现代人传统文化根基浅薄、文化自卑、崇洋。在教育、传媒、消费和科技等方面,都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模仿和照搬照抄。

我国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告诉我们,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当务之急。我们务必要提高文化自觉,充分了解中华文化,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把握文化规律,重视文化的作用;巩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闪光灯,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待中西文化交流不卑不亢,对中华文化未来充满信心。

三、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基础

1、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

2、中国文化绵绵不绝的文化创新力。

当其他文明古国不断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时,中国能够保持历史的连续性,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力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敏锐把握。文化创新正是古老的中国和年轻的中国实现融合的最佳途径。

四、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途径探析。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当前中国价值体系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落后与先进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烈地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因此,要从信仰、道德、群体、政治、自然、民族、国际等方面深化我们对中国核心价值的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文化建设渠道。

最大范围的普及文化自觉意识,激发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把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提升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多方筹资,全民共建,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3、鼓励文化创新,追赶时代潮流。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创新,是将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最佳方式。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使文化产品能够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能够激发创新意识、保护创新企业产业的政策措施,为各个领域的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篇(6)

一、定位:理念先行,奠定基石

(一)办学理念的提炼

1.办学历史中提炼

我们查阅校史,走访老领导、老教师,召开各个层级的座谈会,反复提炼,确立了“登云志、石成玉”的办学理念。登云志:寓云平小学学校、教师、学生充满自信,立志高远,有凌云壮志之雄心。石成玉:喻指学生,相信人人是材,经过老师细心培养,最终人人成才。

2.确立依据

素质教育核心要义: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新课程理念追求: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二)主题文化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把“扬起自信的风帆”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

(三)确立了一训三风,凝练了“学校精神”、教师誓言、“学生誓词、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活动文化等理念文化”

二、造势:思想引领,达成共识

1.宣传解读

学校理念文化系统提炼出来后,必须让广大师生理解、认同,并把它作为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此,我们加强宣传,散发资料、教师会、升旗仪式等各种场合进行宣传、解读。

2.交流思想

结合学校的文化,开办了“教师论坛”活动,交流思想。

3.环境育人

围绕“扬起自信的风帆”主题文化改造校园环境。我们着力让环境成为隐形的课堂,提高学校环境的文化力,营造师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4.故事诠释

捕捉学校鲜活事例,讲故事,诠释学校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养成良好的氛围。

三、借势: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们缺人缺钱。但我们主动作为,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社会的关怀。师生自发地为学校建设出力。因我们学校缺人,更缺人才(没有美术、音乐方面的人才),我们积极挖掘利用大学城教育资源。

四、搭台:搭建平台,培养自信

我们把“扬起自信的风帆”作为学校的主题文化,努力实现“人人自信,个个创新;人人快乐,个个健康”的办学目标。为了培养自信,我们积极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在广阔的舞台上尝试、展示和提高。

(一)德育:互动体验,自主多元

1.建设互动性的德育空间

育人氛围由学生广泛参与创造;各班学生自定班规,自我管理;干部才艺展示后演讲竞选;升旗仪式、早会、班会引导孩子谈理想。

2.让孩子深切地体验“我能行”

给每一个孩子搭建成功的舞台,每期开展一次“登云杯”作文大赛;每期一次书画展;每年3月举行校园吉尼斯;每期开展班级大舞台展示活动;每周开展“国旗下畅谈理想”活动;每天开展“一歌一寄语活动、课前精彩三分钟等。锻炼每个孩子的才干,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自信。

3.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每月一个主题,围绕主题每周一个活动;开展“云平小学孝敬日”“云平小学体育节”等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孩子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舞台。

4.自主管理,养成习惯

我们把学生习惯养成的目标具体化,每期每周有重点,充分依靠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形成了文明就餐、不乱扔垃圾、讲礼貌等良好的习惯。

5.实施多元激励,引领孩子不断走向卓越

我们坚信,多一把尺子评价,就多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除我们每年开展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外,还评选了“学习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一个又一个光荣的称号伴随着一张又一张幸福的笑脸,激励着每一个孩子不断走向卓越。

(二)课堂:扎实灵活,收获自信

我们把课堂作为实践“扬起自信的风帆”的主战场。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堂文化。

1.课堂教学“两追求”

即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追求像“石”那样情感真实、内容丰实、方法朴实、基础扎实的课堂;追求“玉”那样有灵气、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

2.常规课堂“四落实”

即落实给孩子提供公平学习的机会:干部轮流当,座位轮流坐,锻炼人人上,机会人人有。落实科学的课堂管理:运用课堂观测成果,关注每个学生;落实“双基”常规训练:语文积累训练、数学口算训练、英语口语训练、体育体能训练;落实师生交往互动,突出生生互动。

3.教学评价“四关注”

为了让“四个落实”落到实处,学校要加大听课力度,在听课过程中做到“四个关注”:关注师生状态――是否投入、专注,关注教学过程――是否形成有效的互动,关注教学结果――是否看得到学生的进步,关注家长反映――是否满意。

(三)课程:丰富多彩,人尽其才

1.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2.开设选修课程

篇(7)

1大学英语课程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之余,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以其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和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文化遭遇巨大冲击,母语文化的保持与发扬面临极大的挑战。[4]大学生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延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对于大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大学英语课程要主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要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果,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各方面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遵照的总依据,也是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评定标准。但目前各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并非紧随《指南》。如果各院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未做及时修订,没有根据新的文件提出明确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就会导致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语言教学表现失语。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人文公共课,课时量有所缩减。原本开设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削减至三个甚至两个学期。教师要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完成词汇、文章阅读、翻译及写作的讲解或练习等教学任务,而课时缩减就难以保障有充足的时间来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未考虑到文化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这会影响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模糊。教师受所学专业及个人爱好限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较少,视野受限。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不能很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限于单词记忆、文章理解、阅读材料、课后作业等,缺乏对语篇内容的完整理解,这会影响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施,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

3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只有将中国文化知识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必须对整体和局部、多层面和各教学环节做出相应调整。

3.1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促进中国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顺应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版)进行的修订。院校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应及时修订并且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所应完成文化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3.2调整教材内容,增加中国文化教学模块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严重缺失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与文化。传统教材处处彰显英美文化,所选用文章对于中国文化涉及得很少,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学习路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融入中国文化,要更多地用英语承载中国文化,借助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掌握以标准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技能,更好地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3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渗透民族优秀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开发教材中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教师应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中国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辅材料,同时要注意难度适中。可采用教师或学生讲解、集体或分组讨论、视频或音频学习、翻译练习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广泛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一课Sym⁃bolsofCulture的导入为例,教师可在文章导入中引导学生学习麦当劳及迪士尼西方文化时引入Sym⁃bolsofChineseCulture。教师可用象征中国文化元素的素材如饺子、茶、京剧、长城、兵马俑等来进行讲解。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单元主题进行中国文化的培养。《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的每个单元选取了单元主题类似的两篇文章,但学习的角度和深度有所区别。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可利用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如在第一册第五单元ILoveThisGame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运动员精神时,可结合东京奥运会中苏炳添、巩立姣、全红婵等运动员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试与评价是正确评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重要环节,能给予教学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在处理课后习题时,教师可在翻译、写作等作业中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如果在期末、A/B级及四六级测试中增加中国文化的考核部分,将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3.4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多元弘扬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利用学校的校史馆、图书馆、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讲堂等有序展开中国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教师可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档案馆、爱国教育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利用校园网、英语网站(如ChinaDaily)、“学习强国”平台等的文化专栏、文化录播课,向学生手机推送、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阅读材料。教师也可以开设线上或线下选修课,如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的英文翻译作品解析等。

篇(8)

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民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缺乏体育精神,特别是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中缺乏自信,而校园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自信的重要途径。

一、让体育课堂成为一个大家庭

有人曾说过,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在高效课堂已经普及的今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的思想,还要引导学生行动。所以,在体育课堂活动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心理、情绪上达成共鸣,让体育课堂成为一个大家庭,体育课堂才能更加高效。在集体荣誉感和好胜心的作用下,没个学生都会努力成为教师眼中的典范和同学们心中的“英雄”,开始有了自信成长的苗头。这时,教师适当地用鼓励性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鼓励学生。如“你真棒”“加油”或竖起大拇指、鼓掌等动作,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得到自信。例如,在抛实心球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如何抛得远。无论学生想法是否合理,教师都应该对其给予肯定,在表现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并帮助学生完善和纠正错误。这就使每个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体育课堂这个大家庭就成为了学生找寻自信的摇篮。

二、突破自我,充满自信

有目标才有成功,有成功才有自信。在不断确立目标,不断突破自我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得来的自信,坚实如铁。体育课堂是学生突破自我常见有效的载体。例如,简单的身体柔韧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作为全国中小学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每个学校都要开展。众所周知,身体柔韧练习需要长期的拉伸练习。在开学初期,对某班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坐位体前屈测试,然后在原有成绩上加5厘米,而后要求学生完成。5厘米对于已到极限的学生是无法完成的。在以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慢跑热身,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腿部和腰部的拉伸练习。一个月后,再次进行测试时,全班学生普遍提高5~15厘米,个别也提高2厘米以上。从到达极限无法寸进,到现在轻松5厘米。短短的5厘米,成了学生自信的来源,回想起上次测试时的无法“寸”进,到现在的超越,学生们战胜自我、突破极限。在成功中得到的自信更加坚实。突破自我,自信如铁。

篇(9)

接下来上课,她一如既往专注,作业异常整洁,字认真,但不美观。她上课的表现,作业的认真,都让我满意。很快,我们就成了能用眼神沟通的朋友。

第一个月后的单元测试,全班20人上90分,她84分。她的脸上写满伤心和失落。下课,我用目光示意她随我到办公室。我把她的测试卷摊在桌前,逐题帮她分析。我发现题目中只要是讲过的知识,她做得很好,但是和实际相联系的拓展性题目,董就基本没有思路。我就题论题,在启发中逐一看着她改正。那天,我们很晚回家。

期中测试很快到来。成绩出来了,她物理78分。进班上课,发现她趴在桌上,头没有抬起,肩膀在起伏。我走过去,把手放在她背上轻拍几下。然后上课。那节课试卷分析在部分男同学很轻松的应和声中对完了答案。分数高的满脸喜悦,似乎觉得不费力气就能学好物理,他们毕竟开了个好头。分数不理想的表情各异,有在乎的,有不以为然的。

我利用讲解的空隙,统计学生每道题的出错率,每次到探究实验和简答题时,她的举手都会吸引我的目光。从她的神情,我看出了懊恼。

放学后,我约她在办公室长谈。把同事的椅子移过来,并排坐着。目光注视着她:“听班主任介绍说你舞跳得不错,是舞蹈特长生文化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次期中测试,语文、英语成绩优秀。”她抬起忧伤的脸,点点头。“来,教老师做一个你最拿手的舞蹈动作。”我移开椅子,站起来。她在犹豫,她也许觉得奇怪:老师应该和我谈物理,怎么聊上舞蹈了?她犹豫了一会儿,按照我的要求做了个拿手的动作。我模仿――可惜做得不像样。练习了一会儿,我笑着说老师恐怕今天学不会这个动作,改天再继续学吧。她明显表情轻松多了。但一说到物理,她觉得她有可能学不好物理。对物理不像学习其他学科那样轻松,有感觉。物理课本的内容能看懂,老师讲课也能听懂,可考试时就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我对物理害怕,没信心。”她低下了头。我附和:“老师对学会你的舞蹈拿手动作也没有信心了。”她急忙说:“给我时间,我能教会您。”我也用目光注视她:“老师相信你能学好物理。”她重新抬起头,看着我。“老师要求你,不会的下课来问,碰到一些没见过的情景题,来找老师一起探究。”她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她几乎天天在下课时间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成了我的影子。

第2次测验,83分。

第3次测验,81分。

第4次测验,85分。

第5次测验,87分。

期末测试结束了,成绩出来了。她91分。她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的办公室。她开心极了。自信的笑容也让我同样开心。

自信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的成功。自信可以从困境中把人解救出来,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赋予人奋斗的动力。或许可以这么说:“拥有自信,就拥有了成功的一半。”

自信的人在学习时总会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度过:当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时,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有实力,当遇到实在无法完成的任务时,则认为也许任务本身实在太难。而缺少自信的人则会把成功归功于好的运气,把失败看成是自己本领不到家。只是由于这小小的心理差异,往往较为自信的那一方的收获要大得多。

我用欢快的语气对她说:“祝贺你学习进步。接下来的任务是巩固成果,力争上游。”这时,她重重点点头,愉快地接受了新的任务。

“老师,您给我标注出来。回家我先看,不会的我问您。”

“好的。”

课间,她拿着上一年的中考实验题问我。“能问这种难度的题,有长进。”我高兴。

在校门口碰到我,董向我说她自己总结的测量物体密度的各种方法,我本来急着回家给孩子做饭。但我还是很耐心地分析了不规则固体实验设计的不妥的几个实例。

还有一次,她居然在分类精选中,找出了一个我没考虑到的情景。

天长日久,她问题的频率明显低了,但测试分数越来越高,成绩越来越稳定。她上课目光更专注,作业质量更高,表情更平和。我读懂了她的自信。

她成了班里物理成绩优秀的少数几个女生之一,有同学下课要向她问题了。她来我的办公室次数更少了。

我最终学会了那个舞蹈动作,但自认为做得不地道。我心里清楚,我缺乏自信。

中考时,董以差两分满分的物理成绩证明:自信的花开在踏实的沃土上。学习功课,方法得当能吃苦,自信能学会。唐朝李白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罗曼・罗兰认为:“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以至于缩小了自己的成就。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39-02

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建立在三个因素基础上:一是来自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来自对他民族文化的学习,三是对文化的创新。高等学校肩负了传播以上三种文化责任: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创造属于时代的新文化。高校思政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责任的执行者,对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思政课肩负着培养世界观、树立良好道德观、法律观、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程、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任务,同时对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也贯穿其中,这一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也需要构建起思政课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体系。

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在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主体意识,具体表现于大学生在‘下学而上达’的过程中,对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规律、地位和作用有自知之明,并形成一种主动追求、理性选择和自觉践行的文化信念”[1]。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它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一种文化信仰。因此,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体现在对大学生文化研习能力的培养、文化内化过程的训练、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

一、基于思政课的文化研习能力培养

文化研习能力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及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鉴别、继承的能力。它的基础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鉴别,这种能力的培养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价值观的确立,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一)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学习指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

对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作为世界上文化没有断裂的中华文化,它的传承对我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它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没有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就谈不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崇尚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2004年,“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中国新闻周刊》曾以“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为题,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认为势力仍然很强大的仅占20%,而认为正在消逝的占24%;对传统文化的未来觉得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仅占23%,觉得很难说、不乐观和很悲观的分别占44%、4.29%和4%[2]。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文化传承纳入教学过程,在思政课所包括的四门主干课程中,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可以在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等章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

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也可以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如: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学习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世界其他民族的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想,使学生学会鉴别。

(二)价值观的确立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3]大学生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与继承,对世界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都建立在已经具有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都具有导向作用。因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所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也是思政课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继承,还是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都不可或缺批判精神。传统文化中也有不符合时展的内容,世界的文化也有不适应中国需要的内容,因此对文化的批判与鉴别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必需的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这种批判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因此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大学生不会人云亦云,对待各种文化都会有自己正确的判断,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具有批判性思维就不会迷失方向。

二、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内化过程训练

心理学认为,所谓内化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维果茨基认为,内化过程有两种知识相互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知识,也是个体经验向高级水平发展,形成语言概括,明确意义理解,更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知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形成个体的行为。列昂节夫认为,在内化过程中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人的生活是由彼此交织着的活动构成的,是彼此交替的活动的系统。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感性实践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客观世界,形成关于世界的知识;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使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活动和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在活动时获得知识理解,这些理解又影响人的活动,活动进而又改变人的理解,如此循环[4]。

由上述心理学理论可知,文化的内化是文化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在文化内化过程中首先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了自上而下的知识,通过活动使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加深理解,并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

高校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内化训练过程中,通过课程设计相应的活动,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的积极参与,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原有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基本是以说教为主,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思政课应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模式,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热情。“因为社会活动的载体,能够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能够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转化为主体,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5],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高校的文化氛围营造,更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与风气,使大学生的文化内化的训练不至因为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受到负面影响。在思政课的四门主干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形成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

三、基于思政课的文化创新能力培养

所谓 “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创新,就是对某个或某些局部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加以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和说明,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缜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6]。

一个民族的复兴说到底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复兴,文化复兴的关键在于文化的创新能力。中国具有世界历史上悠久的灿烂文化,但如果没有今天我们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的文化也终将是一个故纸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也是在全球化文化多元态势下的必然选择,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社会实践。因此,思政课对大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二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文化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作为文化主体必须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有了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才能发挥大学生的文化主体作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地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活动。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首先要发挥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被动地位,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灌输者。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使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问题答案。最后要提升大学生的主体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化的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源泉来自于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大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部分来自于书本,因此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非常必要。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了解社会,而且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思政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四门主干思政课都有社会实践的教学学时,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大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水平,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通过构建,使思政课不仅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陈水勇.论大学生如何实现文化自觉[J].湖北设计科

学,2012,(2).

[2]崔雨,刘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培育途径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3]孙秀玲,杨海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圣才学习网.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2011-11-15.

[5]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403.

上一篇: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下一篇: 数学原始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