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重要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化学的重要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合成路线、工艺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其最优化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制药工业是整个医药产业的核心,如何以消耗原料、能源和资本为主的工业经济,转向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的知识经济,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成为新时代制药工艺学教学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原子经济性理论的提出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曲折的历史进程,从1973年化学大师Woodward的维生素B12全合成,到当代最著名的化学家Corey的反合成分析法,为有机合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1年著名化学家B.M.Trost首次提出“原于经济性(Atom Economy)”的理论,即在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了产品之中,其计算公式为:原子利用率=(目标生成物的质量/参加该反应所有反应物的总质量)×100%。这一新的评估标准为药物合成的绿色化途径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即尽可能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B.M.Trost因此获得199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

二、原子经济性理论的应用

人们常用原子经济性来评估化学工艺过程,要求尽可能地节约那些不可再生的原料资源。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应有100%的反应物转化到最终产物中,而没有副产物生成。传统的有机合成化学比较重视反应产物的收率,而较多地忽略了副产物或废弃物的生成。

1.设计合理的合成工艺路线

一个化合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但相对化学当量的反应,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反应才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基本骨架与功能基团构建的原子经济性,如(+)-生物素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选择中,其5碳侧链的构建采用C3+C2策略,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运用典型的双格式反应一步形成5C羧基侧链,比已有的C3+C3-C1合成策略更具原子经济性,且原料易得,原子利用率高,废物排放少。因此该工艺路线在中国的投产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世界,不仅获得巨额利润,更具有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社会效应;另一方面,有机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如环已烯为目标化合物时,从脱水反应的追溯求源思考方法,可以想到其前体化合物需为环已醇;但从原子经济性考虑,我们更应通过其前体化合物为丁二烯与乙烯通过Diels-Alder反应得到。因此工艺路线的选择中尽可能利用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原子经济性反应,避免使用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非原子经济型反应。

2.发展高选择性、高效的催化剂

手性药物获得单一手性分子的方法中,外消旋体的拆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理想的产率也只能达到50%,另一半异构体只能废弃,因此不对称合成反应是理想的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途径。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Knowles,Noyori和Sharpless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也表明了催化不对称反应在医药工业的重要意义

在不对称催化反应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型手性催化剂的思考。如动态动力学拆分的方法,使用手性催化剂催化异构化反应,这样单一光学活性化合物的产率就可以达到80%~90%。还有如不对称活化(毒化)、不对称放大、去对称化反应等新的观念、方法和技术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发展的。至于新型手性催化剂的研制,更需要重视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手性配体和相应的手性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如酶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我国已有非常成功的例子――(+)-生物素的工业化不对称合成,采用的手性辅助剂和催化剂原料来自氯霉素生产过程中的手性右胺。该手性催化剂成功地应用到了(+)-生物素中间体手性内酯的合成中,大大降低了(+)-生物素的生产成本。此工艺的特点为废物利用和绿色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然,目前真正属于高“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反应,特别是适于工业化生产的高“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反应还不多见。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应培养学生自觉地用“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去审视已有的有机合成反应,减少化学合成中有毒原料的使用,提高原料和溶剂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努力开发符合“原子经济性”原则的新工艺。

参考文献:

篇(2)

一、数学文化和教育概览

“数学文化”,狭义的解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的解释,则是除这些以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数学文化教育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改变数学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现状、提高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些教育目标的实现,数学文化教育在其中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数学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之中。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的是美国学者R•怀尔德,在他的著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系统的数学》中从文化生成的理论、发展理论等方面提出数学文化系统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将数学文化研究推向的当属哥廷根学派著名的数学家M•克莱因,在其传世之作《西方文化中的数学》自序中写道“: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数学在工程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宝贵的、无可比拟的人类成就,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克莱因的另一巨著《古今数学思想》被誉称是“就数学史而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中着重论述数学思想的古往今来,努力说明数学的意义是什么,各门数学之间以及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和力学、物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克莱因的继承人,同属哥廷根学派的德国数学家R•柯朗与哈佛大学的著名拓扑数学家H•罗宾合著的数学名著《什么是数学》是探寻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完美之作,爱因斯坦评论说:“本书是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的透彻清晰的阐述。”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世纪初,西方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国内较早从事数学文化理论研究的是著名数学哲学家、教育家郑毓信教授,在数学•哲学•文化•教育系列丛书中的第一部著作《数学教育哲学》中就已经开始用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数学教育的哲学基础,提升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地位。另一力作《数学文化学》从数学的文化观念、数学文化史的研究和数学的文化价值这样三个方面构建起了数学文化学的初步理论框架。郑毓信教授在他的《数学文化学》中指出,西方数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可能的数学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很不相同,数学文化的研究也必须有中西数学文化的差异与比较性研究的内容。最近几年,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专著也越来越多,比如游安军、黄秦安、齐民友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给数学文化以新的解读和发展。笔者也曾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数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和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给出了粗浅的分析。

进入21世纪,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渐渐地渗透到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特别是2003年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数学史、数学文化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着手把数学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推向全国,随后国内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在本科生数学文化教育中开展较早的应该是南开大学的顾沛老师的课题组,并且得到了听课学生的广泛认可,数学文化课程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课程组后来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是公选课,受师资和办学条件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在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二、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实施文化教育的措施

囿于当前大多数理工科高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课时普遍不足的现状,完全将数学文化教育的重任纳入课堂教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符合数学教育规律的。所以,在数学公共基础课开课之前有必要根据各校的实际课时数,合理安排好课内和课外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期达到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渗透文化思想的目标。

(一)课内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课堂教学是大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如何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堂教学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摆在高校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1.增加数学科普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秀的数学科普知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特别是数学史和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挖掘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背景,精心挑选内容健康、形式多样、贴近授课内容的科普素材(比如数学名家、数学典故、数学名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恰到好处地插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引入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阶段工科院校的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很难对接,学生在学习物理、几何或经济学时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囿于课时限制被教学计划删除。因此,可采取与专业教师交流或合作的方式加深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识,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将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遇到的需要用数学知识解答的问题,作为案例直接引入课堂教学,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更加紧密。#p#分页标题#e#

3.增加数学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学生开设数学实验课,以学生的亲身参与为主,基于某些具体的数学问题以计算机为工具,让学生通过数学软件或自编的程序进行自由的探索,从中发现、总结出可能存在的规律,然后加以论证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由于受到师资和实验中心机房的限制,数学实验课只能从部分专业试点,实验的内容和学时需要根据学生专业性质合理规划。

4.课堂教学施行问题解决型和小课题研究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研究能力。突破纯应试教育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变传统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授课方式为“实际问题———数学化问题———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也就是将教材中相关的若干内容加以组合、整合为一个个有明确探究目标的小专题。比如在刚开始学习高等数学时,让学生研究“高等数学在本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在学习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时,让学生探究“极值与最大值最小值在日常生活的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在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让学生探究“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应用”等,并由学生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法。

(二)课外数学文化素质教育措施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客观上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直接接触机会,只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难完成大学数学教学的所有目标的,通过数学文化观下的课外辅助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课时不足、师生接触不多等实际问题。

篇(3)

分析化学是一门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含量以及物质的结构形态等化学信息提供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1],在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四大民族医药体系之一的中医药体系是华夏5000年文化的结晶,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分析化学在定性、定量方面的突出表现则是其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各个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重大进展,社会各界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己逐渐成为各个高等院校的共同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应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布鲁纳,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家,也提出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应该是“索取”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PBL教学法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较好的突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首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方式。与LBL(lecture-based learning)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2]

1 分析化学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科不断发展,新的交叉学科也不断涌现,照本宣科或填鸭式的“满堂灌”式教学已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宗旨。分析化学所涉及的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事实上学生在高中时已对这四大化学平衡有所了解,而作为大学的入门课程绝不能简单重复高中所学,而应让学生在理论提升的同时,凝练为实际应用的能力。此外,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学会超越和发现现有知识体系的不足。第1个提出“氧化还原平衡理论”的科学家是没有学过“氧化还原平衡”的,可是他的老师培养了他实现超越和发现的素养。[3]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深基础化学的理论和概念、熟练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教学的弊端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教学方法讲授为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获取的意识和想象力;②教学时间不足,教授内容有限,也无法因材施教;③实验课程验证性实验较多,探索研究性较少,几乎未涉及新技术;④期末成绩往往仅限于理论考试、实验报告及操作,并未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显现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传统分析化学的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忽略了与实际相联系以及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由此学生在分析化学专业素养方面只会纸上谈兵,对于新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往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悖。因此,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中来培养自学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PBL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采用PBL教学法进行的改革尝试,由于人们不同的理解,在具体实施上有所差异,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设计问题阶段、探索解决阶段以及交流讨论阶段。

2.1 情景问题设计

一般设计的问题既需符合教学内容、难易适中,也要贴近生活实际,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这就对设计问题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授课教师需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由具体的情境引发问题来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兴趣,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4]。

在讲授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理论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什么是氧化还原滴定法;②常用的标准溶液有哪些,应该如何配制;③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如何测定指定样品中葡萄糖含量,写出测定步骤;④葡萄糖含量作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通常是如何检测葡萄糖含量?问题透过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到深,在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分析化学与生活和将来的工作都紧密相连,能够学有所用,同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得到提升。

2.2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究及阶段性研讨

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很多,灌输式和单纯的传授式教学会降低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造成思维僵化。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主体,教师可以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投入到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中,这样就达到了PBL教学法拓宽视野、发展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思考,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包括参考书和文献,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获取资料的基本方式,比如,中英文数据库的种类及文献检索方法等,从而培养其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学的重心在学习过程的调控和情景设计上,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借鉴资料中的方法主动参与解决问题,这样,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学会探究的方法,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面对分析化学的问题,学生第一时间是调动原有初高中知识和经验,但仅凭原有的知识并不能高效解决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新的知识融入其中,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适当引入合作及小组交流,把学生随机分组,围绕问题组内交流,互相启发,最终各组学生要将收获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文字及口头报告。教师必须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适当加以引导,期间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会使得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并对自身阶段性成长更有把握。

例如,在学习配位滴定法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测定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Zn含量的相关方法或流程图,在讲解过程中引入配位滴定法及其理论知识,并提出第1系列问题:(1)配位滴定法的定义是什么?(2)常见的配位剂有哪些?(3)配位滴定的应用有哪些?(4)EDTA是什么物质?如何配位?几齿配位化合物?学生可通过查阅配位滴定、配位剂的相关文献,形成小组讨论模式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此部分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的过程,为新理论的学习做好铺垫。在第1阶段的4个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第2系列问题:(1)如何正确认识稳定常数、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等?(2)配位滴定指示剂的该如何选择?(3)如何控制配位滴定的反应条件?第2阶段的问题是在第1阶段问题解决后的深入。授课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理论假设或分析,后以实验探究方式进行解决问题。通过设计、验证得到的结果更易使学生信服且印象深刻,既激发学生兴趣,又锻炼其综合能力。

3 结语

期末PBL教学评价调查问卷显示,PBL教学法可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因此,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理念。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素质、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应当在分析专业基础课教学中逐步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芳弟,胡琴,杨静,蔡政,许贯虹.案例版《分析化学》教材使用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12):1160-1161.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28-01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提供“生动的直观”。因此,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开始,它对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以至于整个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实验在教学中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是广大化学教师最喜欢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一种为学生认识和操作示范的重要教学形式。

一、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通过一系列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之形成今后愉快、主动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另外,在实验课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化学实验从设计、操作到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归纳规律,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围绕演示实验层层设疑,不断深入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化学实验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法、归纳法、对比法以及综合法等,应该知道思维方法比实验结果更为重要。就像培根说过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比如分析法,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而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熟悉的,通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形成酸本质特性的概念时,教材安排了盐酸与石蕊试液、锌、铁、铁锈、氧化铜、氢氧化铜、硝酸银溶液反应的一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直到学生熟悉盐酸能与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能与碱起中和反应等化学特性,从而使学生能得出酸本质特性的概念。又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形成的。

篇(5)

(1)纳米原料在化学反应应用化工技术的重要性分析。纳米是当代高端的技术,其接近微观的技术使得很多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化工技术中,纳米原料也得到了应用。纳米的优良特性很多,表面以及内部结构等都有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在涂层的防护方面,纳米原料可以降低溶解性,并有效隔离紫外线等外在的侵扰。在化工技术以及化工生产中,纳米材料起到了非常大的抗辐射的作用,其应用前景乐观,并进一步推动了化工技术中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2)化工技术中,催化剂是非常必要的。很多化学反应中都需要催化剂的使用,并且在大型的化工加工生产中,催化剂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催化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的时间,并直接影响着化学反应的效率以及速率。而在实际的化工生产中,化工技术要求催化剂的使用效率要非常高,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标准。然而,在多数化工加工中,催化剂的效果往往都是无法满足要求。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化工原料的浪费,增加了环境污染等等。化工加工中,催化剂的使用最好也是采用纳米材料。这样在催化时间的控制上,以及效果的呈现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2化工技术中废物处理相关的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分析

化学反应的应用不仅仅是用来进行化工加工,即不完全是进行生产,对于环保的难题———废物的处理问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当今环保为主流的时代,化工技术方面对于废物的处理是主要课题。化学反应的充分分析与利用,在实际中进行的对比分析,掌握了化学反应的最佳条件,最佳使用率,最佳产出效果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于废物的处理问题。长久以来,化工场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主要原因在于:

(1)废物处理过程复杂,同样需要采用化学反应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综合。

(2)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为了节约成本而不愿意去进行污染治理。以上2点分析中,可以对第一点进行重点分析,化工厂中危害最大的为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对于污水处理,应该安排专家,对废水先进行抽样化验,分析水中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然后再根据其化学反应原理,进行中和处理,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沉淀,降低其危害程度,保证废水无危害排放。

篇(6)

一、语言、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认知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语言是用来构建和交流意义的,是了解人类思维的窗口(Fauconnier, 1999)。语言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体现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同地域的人类,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对世界的认识不尽相同。这种对世界认识的差异,则会以语言作为媒介表现出来。翻译不仅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更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跨语言、跨文化活动。翻译的表象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然而其本质却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认知的转换。准确又具有欣赏价值的译文,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沟通。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深入了解译文的源文化,以及受众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

二、文化认知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类意识的产物。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赵贤州先生(1996)认为:跨文化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人类享有某些共通的文化信息;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差,是因为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信息。译者在开始一个译者的职责之前,首先应作为一个读者,正确地理解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更包括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似性和兼容性。刘宓庆先生(1999)认为:文化的可译性是由认识的同一性及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和人类思维形式的同一性原理决定的。但除了同一性之外,文化间的差异性也不容小觑。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传递译文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1.文化认知造成的语义差异

由于译者和作者来自不同的文化领域,彼此身上都承载着各自民族文化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形态。母语的文化特征多多少少会影响跨文化语言交际,因此,如果译者本身没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不深入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文化,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对译文的误读和误译。

中国文化受佛教的影响很大。“龙”这种生物,就是佛教宗教背景下的产物。“龙”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吉祥神圣之物,形似蛇,有爪,身披鳞片,头顶双角,能浮于云端,吞云吐雨,是皇权的象征,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尊贵。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古代的皇帝身着“龙袍”,把自己称作“真龙天子”。中国人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把对子女的期望描述成“望子成龙”。巧妙的是,在西方国家,也存在“龙”这种传说中的生物。西方的“龙”在英语中叫“dragon”, 和中国“龙”是同一个词。然而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在东方神秘尊贵的生物被描绘成有翼、有巨爪鳞片、会喷火的巨大的蛇形怪物。其脾气凶恶暴躁,是传说中的怪兽,也是罪恶的象征。两种“龙”,虽然长相相似、名称相同,但两种文化中所代表的意义却一褒一贬、截然不同。

例如,“这个企业在该产业中起龙头作用。”这句话如果翻译成“This cooperation is playing the dragon head role in that industry.”则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西方,“dragon”扮演的是邪恶的角色。正确的译法应为:“This cooperation is playing a leading role in that industry.” 又如,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年会上发言时曾说:“... but we have other dragons to kill.”这里的“dragon”代表西方恶龙,应译为“……我们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这里如果理解成东方神秘高贵的“龙”,就会造成误解,甚至是误会。

在中国,我们把怕老婆的丈夫戏称为“妻管严”,这个词和“气管炎”谐音,所以有时开玩笑时我们会说:“这个人有气管炎。”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这句话译为“He has rachitic.”,那么外国宾客就会以为这个男人得了“气管炎”这种病。由于译者没有准确把握原文的文化,因此造成这种误译的产生。我们在翻译这句话时应该体现源文化中的隐含意义,那就是 “怕老婆”。因此,上句应该译为“He is a hen-pecked man.”

在以上两个例子中,虽然词汇相同,但词义却千差万别。译者在翻译时,要倍加注意,强化跨文化意识,避免误译的产生。

2.文化缺省

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会有文化现象的不一致和文化缺省。文化缺省是指原文中所含的文化信息在译文的文化中没有相应的“对应语”来表达。这一语言现象与两种不同的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构架有关。雨果曾说:“翻译如以宽颈瓶中水灌注在狭颈瓶中,傍倾而流失者必多。”(毛荣贵,2001:250)译者应尊重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采用合理的手段,弥补文化缺省,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八卦的“阴”“阳”,分别被音译为yin, yang。Yin 和 yang 在词典中被分别注释为 “yin, the 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yang, 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即使如此,由于英语中没有“五行八卦”这一概念,即使有了注释,对于有些英语母语的读者来说也仍然很难理解。

再比如,中国古代的“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这是古代诗人根据这些植物的外貌和开花特性,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而引申成了君子的某些高贵品性。因此,这些植物被称为“花中君子”。在西方,它们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

中国有个习语叫“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有名的聪明人,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军师。而“皮匠”这个职业是由于其发音和“诸葛亮”谐音相似,才被拿出来补全句子结构的。这句话的原意是指众人的智慧远超过一个人的智慧。但西方人并不知道“诸葛亮”是谁,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拿“皮匠 cobbler”和“诸葛亮”相比。对于这句话,正确的处理方式是避开文化认知中的信息缺失,直接根据句意翻译,应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正如“诸葛亮”代表智慧一样,有些人物因为太过出名并且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我们常用他们的名字来指代某种性格或含义,英语中也是如此。例如,“I am not Hamlet.”(贾立伟,2008)。这里的“Hamlet”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人物,是丹麦王的儿子。然而有一天丹麦王的鬼魂来找他,告诉他自己是被当今国王,哈姆雷特的叔叔害死,要他为自己复仇。哈姆雷特一方面对父亲之死产生怀疑,一方面又担忧是魔鬼意图蛊惑他,犹豫不决,左右为难,最终为了避免叔叔的怀疑,开始装疯卖傻。现在用“Hamlet”这个名字代表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由于中国文化中没有 “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因此,这里翻译成“我不是哈姆雷特”是不恰当的,也不利于目标读者理解句义。如果根据涵义译为“我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更合适。

由上可知,文学典故和文化形式的不同,必然会产生许多的文化缺省,为目标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制造障碍。跨文化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注重其意,对形式上的不同做适当的取舍,才能达到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结语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沟通,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认知的差异对翻译实践至关重要,会对翻译实践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要提高自身对文化的感知和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努力准确传递原文信息,实现译文在两种文化认知中最大限度的自然转换。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iles.Introduction to Methods and Generalizations,in T. Jansen and G. Redeker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Scope and Methodology,The Hague:Mouton De Gruyter,1999.

[2]贾立伟.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透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 5(10):345.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篇(7)

1.消毒剂(Disinfectant)

(1)75%酒精、碘酒(碘酊);

(2)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等;

(3)氧化剂类消毒剂:常见的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

2.防腐剂(Preservative)

(1)福尔马林;(2)苯甲酸钠;(3)乳酸钠。

3.收敛剂:ZnSO4?7H2O、硝酸银等。

4.麻醉剂:笑气(N2O)、乙醚(CH3CH2OCH2CH3)、氯仿(CHCl3)。

5.“钡餐”:BaSO4。

6.泻药

(1)容积性泻药:MgSO4?7H2O、Na2SO4?10H2O;

(2)接触性泻药:酚酞(果导片的主要成分);

(3)滑润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

7.重金属离子中毒解毒剂:牛奶、蛋清、豆浆等。

8.抗酸剂

(1)吸收性抗酸药:碳酸氢钠;

(2)非吸收性抗酸药: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

9.解热镇痛剂: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10.抗生素(Antibiotics):青霉素、盘尼西林(青霉素G的钠盐)。

11.兴奋剂(Dope):麻黄碱、苯丙胺、咖啡因等。

二、维生素或元素缺乏与生理疾病

1.缺乏维生素A——引发夜盲症或干眼病。

缺乏维生素C——引发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D——引发佝偻病或软骨病。

2.缺乏铁元素——引发缺铁性贫血。

3.缺乏碘元素——引发甲状腺肿大。

4.缺乏钙元素——影响生长发育。

5.缺乏锌元素——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育。

6.缺乏铜元素——引发冠心病、营养性贫血。

7.缺乏硒元素——引发心肌病及心肌衰竭,易患癌症。

8.缺乏镁元素——引发心肌坏死、心肌梗塞。

9.缺乏钾元素——引发心律不齐、神经传导不正常、呕吐。

10.缺乏锰元素——引发骨骼畸形、导致贫血、动脉硬化及癌症。

三、市售药物的简单分类

中药:我国传统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及其成药称中药。

西药: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称西药。

Rx:处方药(需要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得,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OTC:非处方药(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以从药房或

药店购买的药物)

四、几种常见类药物的药理性能及不良反应

1.抗酸类药物

常用的抗酸类药物主要成分一般为无机弱碱性物质,能中和过多的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的能力,减弱或解除胃酸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面的腐蚀和刺激作用,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碳酸氢钠和碳酸钙都会释放CO2而不利于胃溃疡病人使用。尿毒症病人应禁用含镁抗酸药。长期服用含三硅酸镁的抗酸药可发生二氧化硅的尿石。长期服用氢氧化铝类抗酸药可以导致骨代谢异常和骨质软化。所以选用抗酸类药物时要有针对性。

2.解热镇痛类药物

最常用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是阿司匹林。它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可应用于高热、感冒、头痛、肌肉痛等。它的解热功能在于影响人体的散热过程,通过血管的扩张、出汗增加而实现解热;它的镇痛功能在于它能对抗致痛因子——缓激肽;它在消炎、抗风湿方面的功能在于抑制致炎物质的生成和稳定溶酶体膜。同时阿司匹林还在治疗心脏病、防治老年痴呆、防治中风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水杨酸反应。

3.抗生素类药物

抗生素的药物机理主要是通过:①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增强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③与细菌核糖体相互所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④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这四个不同角度来实现抑菌或杀菌的。应用抗生素,既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又杀死我们体内的有益菌群,其不良反应如抑制骨髓造血机能,所以我们必须有节制地使用抗生素。

五、近年以药物知识为载体的高考试题

1.依托药物知识,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011年浙江卷以医药中间体——二苯基乙二酮(如图1)的合成为载体,考查:①仪器名称;②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时获得较大晶体的方法;③出现过饱和现象时,促进晶体析出的方法;④抽滤、晶体转移、洗涤的注意事项和试剂的选择;⑤采用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过程,探究合适的回流时间。

2.借助药物成分,考查无机基础知识

(1)2011年山东卷、四川卷的第1题都涉及了“钡餐”。

(2)2010年上海卷考查了NO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作用(NO医疗作用主要在抗肿瘤、支气管哮喘方面)。

(3)2010年上海卷以胃舒平为切入点,考查了三硅酸镁的改写、物质结构部分的对角线原理、核外电子排布式、离子半径、Al(OH)3的两性以及Al2O3、MgO和SiO2的高熔点耐高温常识。

3.利用药物结构,考查基本反应和官能团知识

(1)2011年重庆卷提供了小分子抗癌药物NM-3和D-58(图2)的相关结构,考查:①两个不同结构中与NaOH溶液反应的情况;②两个结构使溴水褪色的不同机理;③酚羟基与FeCl3显色问题。

(2)2010年重庆卷以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得解热镇痛抗炎药——贝诺酯的合成反应(图3)为载体,考查:①酚羟基显色反应;②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水解情况分析;③酯基的憎水性。

另外2010年全国理综新课标卷、选修《化学与生活》、2010年天津卷均涉及了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3)2010年四川卷以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图4)为背景,考查了加成反应、该物质与NaOH溶液和NaHCO3溶液的反应情况。

(4)2010年浙江卷考查了核黄素(维生素B2),自选模块中考查吗啡和杜冷丁的有关结构(图5)。

篇(8)

体育的价值就是实现体育贴近生活、生活充满体育。只有这样体育才能更好地展示体育的魅力、实现体育的价值。因此中学体育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教学不管是为了实现健康体育还是终身体育,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实现现代化体育教育也是时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构建体育信息化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服务,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加强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最终实现体育教育生活化和现代化。

1.2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立体化

教育倡导“以人文本”,任何教育都是以学生为根本,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同样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这也是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体育离不开生活,生活同样缺不了体育。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享受运动的快乐,从而获得愉悦的体育情感体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和需求,使体育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能够更多地了解体育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立体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更好地展示体育的高难度动作,全方位展现体育技巧,实现我国体育教育向现代化迈进。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的立体化还可以向学生展现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

1.3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模拟化

体育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有充分了解才能够更好地实施体育教学。一般情况下,中学生缺乏专业的体育基础,运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一些体育知识的讲解时难以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最终会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技术。通过对体育教学的动作模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这样的动画模拟中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相应的体育动作,而且教师也能够减少体育教学的压力和工作量。在信息化技术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实现体育教学。例如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看一些体育比赛视频等,向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知识,强化学生的体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锻炼的意识,最终实现体育信息网络化教学的目标。视频中实际运动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略体育的魅力。

2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2.1实现体育教学结构的优化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我国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尤其是在理论知识的课堂上,由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差异,导致许多的体育知识只能靠学生的想象以及教师的讲解来进行。长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最终会影响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动态的画面以及专业人员的演示来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提高自身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除此之外,教师通过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还可以减少教学压力和教学负担,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进行交流,减少不必要的体育教学环节。在网络中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来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2.2能够准确把握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体育有关内容时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第一,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了解我国体育教学的动态,从而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提高教学的质量。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状况,能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快速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尽量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把体育教学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2.3提升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教学信息的实时交流,从而能够帮助中学体育教师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教师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我国国内的教学方法,还能够了解国外的一些先进教学模式,从而为自身的教学提供借鉴和思考。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他们对事物一般都充满好奇心,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体育教学的特色化。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和兴趣爱好,找到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最终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2.4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体育知识,书本上一些抽象的讲解最终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除此之外,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体育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下降。所以中学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可以动态模拟体育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最终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篇(9)

一、更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学习中,要学习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这就涉及到要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教师可以首先演示“蕃茄原电池”(用铜片、锌片、导线、音乐卡和西红柿组成)这一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感受音乐卡发出的音乐声中产生疑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欲望的同时,鼓励学生讨论质疑:音乐卡发声肯定有电流通过,这电流从何而来?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提出问题,交流解释。从而引入本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而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理论。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的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产生、积累与发展过程,在真实而复杂的背景中体会知识的本质,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并通过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到解决问题,即获得“真知”。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引发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中化学新课程十分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化学知识的教学,以此来改变传统教学脱离特定的学习情景与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从而导致学习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以及记忆表征单一的弊病。

二、提供形成化学概念、验证和理解化学基础理论的感性材料

科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抽象,它来自于客观现实,又高于客观现实。要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充分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地解决科学问题,必须获得有关客观事物的足够多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是形成和掌握科学概念的必要条件。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来展示化学现象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例如,在《物质的分类》中学习丁达尔效应时,可组织学生实验: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看到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少,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通过实验的直观现象,使学生能理解: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进而使学生形成“丁达尔效应”这一化学概念。

新课程中很多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形成,一般都首先从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入手。而物质的性质,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使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才显露出来,被学生感知。学生从获得化学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理论。

三、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以往的化学实验非常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大纲中单独详细的列出了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并对这些操作技能规定了较为严格的a、b、c三个层次;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进行专门训练的做法既枯燥,效益又不高,是需要加以扭转的。《课标》中未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做出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但一正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是我国化学课程及其教学的一条需要继承的成功经验。在新课程中应改进的是不要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不要让实验技能训练游离于具体的实验探究活动之外,而进行专门的、刻板的训练。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

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传统的化学教材中往往对实验现象有较为准确的详细描述,学生阅读了课本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后,往往结合实验中出现的更为丰富多彩的现象归为简单的、统一的、课本中的语言描述,更对一些精细的实验现象视而不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实验现象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使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发挥受到一定影响。

新教材中对大多数实验的现象没有直接作出描述,而是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实际现象做出各自的描述,当学生描述的现象不一致时,还可通过讨论探明原因,达到统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变化,让化学实验更好地发挥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功能。

例如,在《硫酸、硝酸和氨》中“硫酸的氧化性”部分,利用实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观察反应后溶液不显蓝色,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讨论,进一步实验验证讨论以探明原因,达到对该实验事实的统一认识。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主体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事实材料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是检验和发展假说的实践基础,是使化学科学知识达到真理标准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化学知识,推导和验证化学假设,从而形成真实的、科学的理性认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由于新课程的实验教学的目标体系增加了新的内容,则实验教学必然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篇(10)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学是一门科学。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富于艺术性的语言,能够有效地保证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语体属性。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既要注重化学教学语言的专业化,又要加强化学语言的口语化和规范化,注重化学教学的美感和艺术性。应尽量使自己的化学教学语言成为激发学生奋起探索的触发点。

一、语言准确精练

化学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符合科学性,是对化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在这方面下工夫。教学语言不准确,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甚至造成错误。如把化学方程式中的“+”读作“加”,“=”读作“等于”;又如电解质的定义是“凡是在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其中“或”字若误为“和”字,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若是非电解质,则应用“和”字而不能用“或”字。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务必清楚、准确,要有字斟句酌的细功。这样就能使学生得到严格锻炼,养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养成马马虎虎的习惯。

语言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化学术语是非常精炼的。因为它对教学语言要求突出重点用词恰当,言简意赅,干净利落,不嗦,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和要求。如讲“离子共存”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最后归纳为“一等、二性、三特、四反应”来突破难点;阐述“气体摩尔体积”这一重要概念,就要扣住四个环节,条件(标准状况)、物质的量(1摩尔)、物质状态(气体)、数值及单位(22.4升);而对于化学平衡则用“逆、等、动、定、变”五字特征来分析讲述。像这种简洁明确的语言使学生易于巩固,易于记忆。

二、语言生动趣味

化学教学中采用生动趣味的语言,可以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能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启发学生去探索、去追问、去挖掘,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如讲“决定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时,借助于生活中的大白菜来说明:“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比喻为大白菜的菜叶片数,片数越多,大白菜个头越大,质量越大来解释。虽然科学性欠周密,但能降低难度,使学生学而不厌。再如,讲述苯的结构和性质关系时,可说苯就像“似驴非驴、似马非马的马、驴杂交后代――骡子一样,既有牛高马大的身材,又有长耳细尾的驴征”,苯中碳碳键就是单、双键的“杂交”产物,所以苯既有烷烃的某些性质,又有烯烃的某些性质。如此深入浅出的讲述,必然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汲取知识营养。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打比喻,讲故事要贴切,整个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不能为兴趣而兴趣,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语言抑扬顿挫

注重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要吐字有力,充满激情。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中的细小环节,把三尺讲台当做学生眼中的舞台,充满激情的上好课,向学生充分展示化学教育和语言艺术相结合的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能较长时间的维系。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的演绎,容易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激情。人们常说,一个人首先要学会感动自己,才可能去感染别人。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有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才有可能去渲染学生的学习热情。

化学教学中善于巧妙的使用语言艺术,不仅会增添教学活力,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强大得磁力,像磁铁一般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向往着你所教的学科知识,还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对学生认知的内驱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一般方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审时度势的抓住机会巧用语言艺术,重视教学中感知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有显著的进步。

【参考资料】

[1]郭珊珊.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性[J]. 考试周刊, 2011(35) .

上一篇: 生物专业研究方向 下一篇: 高校教育教学理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