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机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全球化机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全球化机遇

篇(1)

一、经济全球化内涵

所谓经济全球化,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产物。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追逐剩余价值以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是它不断扩张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深刻历史动因。“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直至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资本的国际化已经达到了更为深入和广泛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这种生产要素全球范围内的自由配置和流动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性相联的,对当代的社会主义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特有的运行方式以及在这种运行方式下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它是作为一个整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和作用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机遇与风险共存,利益与危害同在。

二、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本质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势态更加显著。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特别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有的是经济的“主动”让步,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让关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以及一些国家为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而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等。第三,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现已存在的贫富差距。全球范围的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原因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在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使它们在价格制定等方面具有主导权,并可以利用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控制权,制定利己规则,实行趋同化标准,强迫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而作为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的主要拥有者的发展中国家则总是处在边缘地位。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和延伸,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特点

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占有优势,而对于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科技水平都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更是一柄双刃剑,在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中,所遇到的风险和挑战将是更加严峻的。(1)全球化与新科技革命是相伴随的。经济全球化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但真正在理论上成为热点问题,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科技革命的第二次,不仅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发达的工业社会步入到了信息社会,而且也成为全球化最终形成的巨大推动力。(2)全球化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中心和出发点,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政治领域上,民主、人权、平等、公正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追求和共同接受的价值观。

四、经济全球化促使经济、政治因素的作用出现反差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风险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空前增强,全球经济动荡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货币,短期证券投资和短期贷款市场极易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国际金融投资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不可否认,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好处,但是它也导致了金融投机活动猖獗,并且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引发区域性乃至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甚至社会动荡。

篇(2)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压缩,通过反应灵敏的国际市场、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特别是各种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以及发达的大众传媒,整个世界正在逐渐变小,不同经济活动主体创司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市场化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己经使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企业成了一个经济共同体,它们之间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给大学德育带来的挑战

(一)给大学德育环境带来挑战

经济全球化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其实质就在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趋向于直接流动和配置。这其中不仅包含着物质流,同时也包含着信息、知识、精神产品等属于文化范畴的要素的流动,开放性和多样化己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这使得大学德育环境不再封闭,高校也不再是与外界隔绝的“象牙塔”,形形的思想意识随着物质技术产品的输入而在我国市场纷纷登场,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在相互激荡中交融较量。这一方面有利于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一些错误、落后甚至腐朽的思想或价值观念趁机渗透进来,冲击我国文化阵地,对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这是当代大学德育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二)给大学德育内容带来挑战

大学德育以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随之而来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大学德育教学内容必然面临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化与国际化、中国化与“西方化”的冲突,给大学德育教育带来挑战。如: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社会分工在全球范围的实现,从而导致经济疆界模糊,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淡化;经济全球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输入,使得我国大学生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因而在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时表现出感情的复杂性和接受的困难性并存的局面;经济全球化将强化市场逐利意识和追求个人价值倾向,集体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将面临巨大挑战。

北京某高校在20042006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发现,在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调查中,对中国青年应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座右铭,45%的学生表示同意,35%的学生表示说不清,2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对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集体的利益,51%的学生同意,24%的学生表示说不清,15%的学生表示在三者利益不发生矛盾时同意,10%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提法,22%的学生认为切合时代特点,十分赞同,40%的学生基本赞同,13%的学生不赞同,25%的学生回答说不清。①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德育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三)给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挑战

一定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是与一定的背景、环境、文化、生活方式和民族习惯等相联系的。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国内的改革与全球化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必然会产生暂时的标准失范和价值真空状态。在这种特殊时期,外来文化很容易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某些怀有敌意的人借全球化之机败坏我们的民族精神,这让我们有理由在维护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方面警钟长鸣。

二、经济全球化给大学德育带来的机遇

(一)给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带来机遇

篇(3)

(一)给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从1989年到2001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增长2.8倍。发展中国家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流向,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1991年为350亿美元,1996年上升为1290亿美元,1999年增加到1920亿美元。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

(二)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升级和管理革命

跨国公司己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掌握雄厚的资本、高技术、最新信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其全球扩张中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升级和管理革命,出现管理创新并推动体制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其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发达国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分散汇率风险,把包括电脑、飞机在内的产品零部件生产转移到部分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结构出现质的飞跃。

(三)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源在全球范围的合理配置使效率提高。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使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强化国际分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椐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比重已从1980年的66%上升到1994年的77.7%。

(四)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全球化发展趋势扩大了各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增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往来,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它使对外贸易市场扩大,贸易商品增加,极大地改善对外贸易条件,加大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发展中国家尽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发展水平低,购买力有限,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尽可能多地利用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可以进一步为发展中国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供有利条件,对拉动经济增长意义明显。

(五)迫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

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挑战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在加剧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在拉大,形成世界新的“中心――边缘”格局,第三世界中那些最不发达的国家,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蛋糕根本无缘。经济全球化尽管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

(二)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

经济全球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墨西哥、印度和中国等实证资料完全可以表明这一点。其主要表现为:1980年初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内部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所占比重都有增加;熟练和不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在拉大;资本与劳工相比获利更大;金融自由化引起公营和私营企业部门的债务在扩大。因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贫富差距不仅在国家之间,而且在国家内部也日益扩大。

(三)金融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风险

由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空前增强,全球经济动荡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货币、短期证券投资和短期贷款市场极易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国际金融投资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不可否认,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好处,但是它也导致了金融投机活动猖獗,并且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引发区域性乃至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甚至社会动荡。

(四)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占世界贸易的份额在下降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地位。例如价值3110亿美元的农产品补贴、纺织品配额、关税扭曲、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发达国家之间达成的垄断价格,仅上世纪90年代就使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多付出了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这种不平等地位,使得其占世界贸易的份额逐渐下降。

(五)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不断增加,生存危机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1996年发展中国家必须偿付的债务上升到1.94美元,是10年前的2倍。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生存危机日益严重。生活在32个国家中的7亿多人,要把80%的收入花费在食品上,当粮食歉收时就难以生存。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球流动资本主要操纵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和产业巨头手中,在西方国家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为了获取超额利润,这些巨头们就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发展中国家,进而引发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危机。

(六)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受到挑战

篇(4)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在这种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因此有必要了解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中学生,这也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所用的必需品,如家电、汽车、服装等等,都有可能是国外的产品,我国是“世界工厂”,通常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互通有无,向外派遣劳务、引进资金等等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各国互相之间相互联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高中政治课本的定义就是: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具体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为了便于师生理解,课本只是简单地就经济全球化的四个基本要素做了直观的图片展示,并对生产、资本、贸易的全球化表现做了详细阐述,简单地讲:生产全球化是一个产品多个国家联合生产,贸易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采购、全球范围销售,资本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2.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测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者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样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的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有怎样的应对策略。

3.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政策取向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来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大上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真正的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政府只需负责经济总体的平衡和重大经济结构的布局和调整,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符合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规范企业的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我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仅仅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双重影响

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弥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的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企业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我国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等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所以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影响。外资的进入会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将污染的工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转型也带来了困扰,经济全球化也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积极发展我国经济。

5. 经济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有利有弊,但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既要看到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方面,也不能忽略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们知道,只有努力学习,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才不至于受制于人。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政治、文化的一体化,我们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坚决地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和尊严,青少年时期是爱国主义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做好爱国主义的教育。

一堂政治课,我们除了教会学生们专业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会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最后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去感受熟练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金侠.经济全球化教学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1期.

[2]辛琪.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3]李阳朱纪忠阚哲.浅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成因、效应、策略[J].探索者学刊,2001年第1期.

篇(5)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一)弱化了国家经济主权

 

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法也承受了巨大冲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经济组织对于会员国主权管辖的各项事务开始发挥作用,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合,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最佳分配降低生产成本。要想使运营风险降低,就要将一些国家的丰富资源运用到其他国家,这使得主权国家的资源重组能力和领土管辖权逐渐弱化。如今,许多国家都成为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弱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组织。

 

(二)发展中国家走向边缘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处于平等地位,各国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机遇是大于挑战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挑战大于机遇。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迈进,而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更广泛的合作,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国际经济组织成员中也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身影,国际秩序开始朝着更加全面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法律规则不断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为了降低贸易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出台了许多经济法律和规则,为保证交易的公平、推进跨境交易提供了保障。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国际经济法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形成了崭新的经济运作局面。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规则,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国内的经济法规更加符合国际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经济法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对外经济贸易法制体系

 

在进行外贸体制改革时,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在满足调整需求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基础上,逐渐降低关税,做好配额管理工作,对于国外产品要平等相待。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国家标准,完善技术型贸易措施体系,对产品的安全和卫生做好检查,防止有毒生物通过贸易渠道入侵。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要采取有效的反倾销策略,保障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合法权益。为了使各个企业的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我国要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制度,让中介组织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完善对外经贸体系。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外对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符合世贸组织标准的前提下,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外贸法制体系。

 

(二)完善外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在利用外资时,要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制定合理的外资政策,使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对于外贸、银行、保险、旅游等服务行业,要逐步实现有序开放,对外国投资企业也实行国民待遇,完善外商投资准入政策,逐步取消对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要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造当中来,增加对出口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引入的外资用于基础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服务类产业的发展方面,合理利用好国际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还要重视对外债的全口径管理工作,强化对外债的检测,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监管,将外债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债务结构,建立和完善权责统一的债务机制,降低债务风险。

 

(三)实行“走出去”战略

 

我国要鼓励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企业去国外投资办厂,对于国外的市场和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带动产品和技术出口,使国内的生产能力逐渐向国外转移,培养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适应能力。深化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的稀有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保障“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保险、税收、法律、出入境、金融、外汇等领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另外,对于境外投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其内部管理体制,做好对对外投资的监管工作,有效预防国有资产流失。

 

三、结语

 

篇(6)

前言:在全球经济、政治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进而逐渐呈现出了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以及技术全球化这一现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在抓住这一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如何更好的应对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事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针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能够为明确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实现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风险的有效规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综述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将各国经济联系成紧密的整体,进而通过这一经济整体的形成来促进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实现技术与人才的交流,以优势互补来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国际市场准则的构建来实现对各国经济行为的规范,进而通过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吸引外资来华投资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提供优势劳动力资源以及项目资源等,同时,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立足于国际市场这一角度,其对外商具备着很强的吸引力,也正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外商不断涌入,在中国投资建厂的同时,将先进的技术等带入中国,进而为推进我国企业创新与改革的步伐奠定了基础。

2.拉动对外出口贸易的增长

在全球经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各国间实现公平竞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使各国间实现了贸易的往来,为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对外出口贸易额逐渐增长,进而为促进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为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城市化进程创造了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逐渐以机械生产取代人工劳作,进而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问题。而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秩序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前提与保障,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投资建厂以及中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都为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无疑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下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使得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加剧。具体表现在:

1.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贸易频设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的竞争原则实际上依旧是由发达国家所掌权的,因此各项原则都是更加倾向于自身利益的,以贸易壁垒的方式来确保自身经济利益不受影响。在出口贸易上,如果中国所出口的商品给其国家同类商品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威胁,其就会以贸易壁垒这一借口为掩护进行抵制,这就变相的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更是使得发达国家以自身占据贸易准则的主动权而频设障碍。

2.产业转移的方式给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带来了阻碍

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等上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当发达国家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进行投资建厂时,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来提升自身的综合效益,中国很大程度上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基于此,我国在进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更加严峻,从长远看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挑战的对策

(一)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基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现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就需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适当发挥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强化招商引资的质量,并要加大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以推进我国企业改革进程并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

(二)提高对产业转移的重视程度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

在产业转移问题上,为了避免招商引资下给我国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实现对外商投资的有效监管,以提高投资质量,为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要意识到当前竞争格局下人才与技术已成为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实现技术的创新能够为提高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与经济效益奠定基础,同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也能够为解决当前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为我国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形势、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其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积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同时,要针对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给予有效解决。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以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强化对产业转移的监管力度,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步伐,进而为我国企业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为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实力奠定基础。(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康冬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民营科技,2011,01:50.

篇(7)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聚的悖论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只有区域间的商品和要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才有流通和交换的价值,也就是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商品和要素的流动。因此,经济全球化以区域经济集聚为基础的。然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聚的过程并不是等同的。市场经济模式是趋利的,当要素的流动成本较高,生产只能向具有优势的区位聚集,才能获得经济利益,这些优势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等,这是区域经济集聚的原因。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成因是要素的区域间流动成本的降低,即要素的区域粘性的下降,特定区域依靠传统区位优势吸引经济资源的能力向其集中的能力减弱,要素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移的困难程度减少。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市场边界不断被打破,世界经济似乎应该向同一化发展,然而事实却是世界经济呈悖论性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聚趋势同时存在。

二、基于文化粘性的角度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聚悖论

(一)文化粘性

文化粘性是指区域文化对经济要素的吸引、整合和创新作用。区域文化因其与生俱来的历史沿革性和区域性,而具备了相比其他要素更加强烈的不可复制和转移的特性,即在全球化背景下,它并不像其他要素一样会因流通成本的降低而能够快速的迁移到其他区域。因此就形成了区域独有的文化向心力,能够吸引符合和认同该区域文化特质的经济资源向此区域集中。

(二)基于文化粘性的角度探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聚悖论

经济全球化是基于要素流在区域间流动成本的降低,并不能消除区域文化不可复制和转移的特性,因为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商品或信息的加成,而是自然、历史、社会人文的复杂综合体。相反,由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相关商品和信息的快速流通,不同区域的文化魅力得广泛传播,更加剧了区域文化对经济要素的吸引力,而流动成本降低又为经济要素向具有文化吸引力的地区集中提供了便利。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文化对经济要素的吸引作用是增强的。

文化粘性对经济资源还具有整合和创新的作用,即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创造新的经济价值。这一过程间接而复杂,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达成的。每个人都受到其成长所处的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养成和文化环境关系密切。 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个人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经济活动中的其他主体――企业和政府――也是由“人”建立和运行的,经济活动所依赖的法律和规范也是由“人”制定的。通过对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养成,文化可以塑造区域内经济的总体气质和特征。举例来说,江浙一带文化属事功学说影响范围,主张“义利双行”,这一区域的人群便发展出注重实效的重商主义观念和行为模式,进而造就了这一地区繁盛的商业。区域文化对经济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的作用,是其对经济资源吸引作用的升华,也是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资源的流动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优秀的、能够有效发挥整合和创新经济资源作用的区域文化是其所在地理区位能够吸引经济资源的关键因素。

由上文可以得出,当经济要素的区域粘性较强,要素转移的成本相对较高,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区域政策、技术等影响,只能在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集聚才能取得经济效益。而当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要素的区域粘性下降,要素流动成本降低时,区域经济集聚现状仍然存在,则是因为区域文化对经济要素具有粘性作用。可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聚并不是真正的相悖,而是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时影响经济要素在区域间流动和转移的因素有所改变。

三、文章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人类科技的进步必然降低资源流动的成本,只要市场经济仍是全球经济的主流形式,以成本和价格为指向的市场之力必将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配置越来越频繁。资本、技术、人才、原材料的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即使机遇也是挑战,是否能够吸引要素集聚在某一区域是该区域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北京文化产业、杭州电子产业、硅谷等区域经济的崛起,德国鲁尔矿区经济的复兴,以及底特律汽车城的衰亡都是各自区域在全球化背景下要素流入和流出的不同导致的。

(二)正确认识区域经济集聚

区域经济集聚与经济全球化并不违背,相反,区域经济集聚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是该区域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从现实看来,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深等城市也确实聚集了多数的跨国公司和外贸企业。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等传统区位选择因素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减弱,而区域文化作为区域内社会人文集中体现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却不减反增。因此,任何区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如何保存和强化自身的文化特征,尤其是优秀而独具特色的文化核心部分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该区域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成败。

参考文献:

篇(8)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加深入,这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对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在抓紧机遇加快发展的同时,必须审时度势,规避风险,从而使中国经济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体。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提供服务、技术转移、相互依存与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全球范围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跨越各国、各地区的界限,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与各地区的经济互相交织、影响以及融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也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对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适应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受到很多因素的推动,目前已经成为生产社会化与经济关系发展国际化的客观趋势。其最根本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飞速转化为生产力,跨国公司发展的蓬勃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力日益加强,涌现了大量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纵观世界范围,贸易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主流的经济政策,大量的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吸引外资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发展无疑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给他们。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是主要的外资接收国,这与跨国公司对我国增速快的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增加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大量引入外资,有利于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提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是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外商进行投资的同时,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引进,推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贸易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1994年起对外贸易顺差开始连年增长,即便是中国加工业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2009年后我国许多企业的出口量仍达高位,率先使中国经济复苏,在经历了全球性的打击后,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推陈出新,升级换代,反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有利于劳动力分配

中国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对外贸易加工等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分利用起来,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才的有效利用受到重视,新型的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才充实到企业中,为我国经济提供高水平的劳动力。

(二)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不单单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使我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受发达国家的制约

目前,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仍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显偏向于发达国家。当世界市场接收他们的巨额投资之后,他们可以通过贸易自由的口号,对我国贸易堡垒发起攻势,来保证他们获得超额经济利润。而当他们的国内市场受到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本国一些产业的行业利润受到阻碍的时候,他们就以贸易保护为借口,或者通过环保壁垒、技术壁垒阻挠中国产品的进人,根本不会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

2.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资金优势将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滥用资源,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经济全球化下,发生产业转移现象不可避免,但为了参与更多的国际竟争,我国只能接受发达国家传导过来的高能源消耗与高污染耗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基地。输送给发达国家数量庞大且价格低廉的有形物质产品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中国经济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勇于接受挑战。我们要充分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我们更要警惕并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带来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消极影响。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不断努力,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仍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规律与规则,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注意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本质上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使经营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科学、规范并且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提高。我们还要创造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更是经济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注重吸引外商资本,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国际投资的质量。通过引进竞争的办法,燃起我国民族工业的竞争意识。国家应该引导有条件的产业和部门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从而使相应的企业追求新技术具有更大的动力,积极完善企业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获取原料、制成品以及半制成品,使我国经济运行成本降低,在吸收技术与经验的同时,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自力更生,提高我国民族工业的经济层次,提升品牌影响。我们要在能够保证立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向国外发展,争取走向国际产业链的更高端。

(三)关注产业转移带来的问题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可能对我国环境、资源以及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在国际经济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低端的位置。在开放规模被扩大的同时,应密切注意国际游资的动向并加强经济监管,避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漏洞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却非常高,这与经济大国应有的本范并不相符。我国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大力度开拓国内市场,提高管理水平,使我国的有效需求与供给能力都得到提升。就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来看,我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势必会受到国外经济势力的打压,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抢占和坚守住本土市场奠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的进步与不断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基础。因此中国应加速科技的创新,坚持科教兴国的方针战略,大力发展科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从而使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上更具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应运用先进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有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有利于剩余劳动力的分配,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受发达国家的制约,还要承担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避免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并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我国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念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内蒙古金融研究.2010(3):3-5.

[2]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07):10-14.

[3]刘树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科技向导.2011(12):60.

篇(9)

(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1990年为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上升到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163%上升到188%。3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年的11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1980-1981年的6种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种。4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1月1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三)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年以来,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25次合并。2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1995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41,14571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56535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1985-1990年年均1,55578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3,46824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45005亿美元增长到2,94732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932%下降到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0554亿美元增长到51469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亿美元增长到3,49227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1,16744亿美元增长到2,08226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822%下降到596%;发展中国家从24736亿美元增长到1,28741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年,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年流动金额为8185亿美元,1994年增加为9534亿美元,1995年增加为12,584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来,保护和促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1330个,涉及162个国家,在5年里条约数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个国家的112项立法变化中,106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17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1/5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年到1995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亿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年缔结了近4600项这样的协定,而1990年只有1769项。1990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4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展,取得"双赢"。(三)经济全球化使国家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传统的国家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四)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

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论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五)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叁,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2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六)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50-02

就世界范围内而言,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提高,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各种多边组织及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及约束作用日益显现。这些经济形势的转变都使得各国面对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新挑战。

1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政府经济管理面对新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扩大,其影响范围逐渐突破传统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转而在全球范围形成基础性的调节机制,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使得传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现实状况。尤其是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突破其表象的经济资源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市场有效性、市场公共经济环境的竞争上。而作为市场机制及市场环境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政府能否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切实做好经济管理创新将成为我国能否最大化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关键。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面对的冲击更为强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政府经济管理面对新的转变。首先,政府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良好体制环境。其次,政府必须合理把控市场开放进程,循序渐进并及时化解市场开发可能会引起的矛盾。再次,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确保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最后,经济全球化要求政府必须建立起更加健全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体制环境。

3目前中国政府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及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深化,中国政府针对经济建设的政府职能转变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诸多现实问题仍然存在。就目前而言,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我国政府过多的干预微观经济领域

目前,我国政府承担着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一些本应该由企业完成的经济建设职能转而由政府承担,这在客观上导致了政企不分、政企错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对企业的人事安排及内部管理形成一定程度的干预、指导,企业自身及市场职能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了“审批经济”的形成。而造成这一现实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清晰,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及增值就很难将自身真正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退出。另一方面,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尚未在企业中得到普及。国有企业在作为经济组织的同时更承担着部分的社会职能,国企在利用生产要素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更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市场经济的资源调节难以真正实现。这就导致了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相对滞后也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企业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3.2我国政府过多的承担了投资主体的职能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投资融资体制针对市场经济特质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革,这些改革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现实问题依然突出。例如,我国经济投资融资主体单一,政府占据的角色过重,市场未能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相关的投资、融资管理部门职能交叉严重,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相对分散,难以形成整合效应。投资形式仍然以行政审批为主市场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3.3政府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更多的要求政府行使市场秩序提供者及维护者的职能。就我国目前的具体形势而言,政府在市场秩序提供及维护方面的职能转变尚未充分实现,市场规范、市场监督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有关部门执法意识、执法观念不足;部门管理不到位。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都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也严重阻碍了统一经济市场的形成。

4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如何做好经济管理创新工作

4.1政府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全面履行各项职能

我国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要充分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政府必须改进对于经济活动的调节方式,完善对于宏观经济的监督、预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于涉外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及时掌握市场信号并快速反应,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此外,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力度,整顿市场秩序并从根本上抑制部门保护、地方保护主义的形成,努力打造一个统一、规范、公平的市场体系。另外政府还应当从实质上行使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当重视对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财力、物力投入,加快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化的惠及广大人民。

4.2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政府的宏观调控很好地弥补了市场调节存在的缺陷,保证经济在一个大环境下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企业的自主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国家必须明确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对于良好市场环境创建的职责减少政府对于经济的直接干预,最大程度的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决策权还给企业从而使得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动,保障一个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市场形成。

4.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进政府经济调节方式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的创新必须切实实行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就我国以往的具体情况而言,长期以来行政机关对于行政审批依赖度过高,行政审批项目过多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也导致了政府对于经济活动调节成效的不到位。因此,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中,各级政府必须正视“审批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让政府能真正从涉及经济利益关系的审批程序中脱离出来,使得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向服务性转变。与此同时,政府应当加快对于竞争性项目由经济性管制向社会性管制的转变,制定竞争性政策、实行市场公平准入原则,最大化促进社会投资。

4.4确定法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法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包括个人、企业在内的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行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政府需要在WTO规则和行政许可的基础上全面清理、修改、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立法尽快填补在某些经济行为方面的法律空缺,以健全的法律保障市场经济行为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使得市场调节和法律手段在经济行为中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此外,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务公开;加快政府公务员职业化进程,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经济管理创新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面对的冲击更为强烈,这就对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切实做好经济管理创新,充分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经济成果并努力建立起一个健康的、国际化的市场机制及市场环境,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 下一篇: 工程材料的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