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8 17:07: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固定资本与不变资本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难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磨损和折旧;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讲授时间:12学时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研究资本循环必须以产业资本为对象
产业资本是投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不仅占有剩余价值,而且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它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只有产业资本的运动,才能反映资本运动的全貌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
(1)含义: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
(A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资料)
(2)性质:不是一般的购买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购买的商品中包括劳动力特殊商品,这里的货币既是流通手段,又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要素。
(3)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或者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
用货币购买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货币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买者是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卖者是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这种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这种关系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劳动力实现的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页。
(4)要求: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性质上相适应,在量上成比例。
2.生产阶段
(1)含义: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生产出新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P…..W
(其中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2)性质:不是一般的生产阶段,而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既是生产的物质要素,同时又在执行资本的职能,不仅生产出商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3)地位: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它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和生产资料的耗费,生产出新的商品,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
3.销售阶段
(1)含义:资本家把生产出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从而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用公式表示即:W''''-G''''
(其中,W''''代表新生产出来的商品,G''''代表实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性质:不是一般的销售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销售的商品中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3)地位:关系到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大小和资本家的命运。
(二)产业资本中循环中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货币资本:就是表现在货币形式上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就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补偿资本家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这里应特别注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不同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职能形式。
三、资本循环的概念和理解
(一)什么是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继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发生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
(二)资本循环概念的理解
1.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只有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资本运动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
资本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地进行循环。如果在某一阶段停顿下来,资本循环就会中断。当然,资本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各个阶段中,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稳定。
四、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即:
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71页。
2.货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最典型性: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最片面性: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似乎货币本身可以产生更多的货币。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开始,并以生产资本为终结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就是:
2.生产资的本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的区别
第一,货币资本的循环不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货币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过程为媒介,两头是流通过程;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是生产过程。
3.生产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告诉人们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
片面性: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它的公式是:
2.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第一,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
第二,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
第三,先是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
第四,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
3.商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表明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是资本循环的首要条件
片面性:又造成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而不是为了价值增殖的假象。
上边讲的三种循环形式可用一个综合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是:
从以上分析的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不难看出,每一种形式都以一个侧面表现出资本运动的特征,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实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单个的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这三种循环形式之中,这三种循环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
五、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
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产业资本在各个阶段和各种职能形式上不间断地顺利运动。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保持并存性。
这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把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为三部分,分别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经常掌握一部分货币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经常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本,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经常掌握一部分商品资本,以便通过出售取得货币。这样,产业资本即可同时处在循环的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时间上保持继起性。
这是说,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相继通过循环都三个阶段,依次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货币资本要顺序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形式上;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要分别按顺序转化为其他两种形式,最后回到各自的出发点。这样,三种形式的资本即可同时进行循环
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两个实现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首先,继起以并存为条件。
每一部分的相继运行,是由各个部分资本的比列存在所决定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
其次并存性又以继起性的结果。
资本各部分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每一部分资本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没有继起性也就没有并存性。资本价值同时地、并列处于三种形式上。每种形式都同时地、不断进行自己的循环,即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只有种三种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循环的连续性,而不致发生上述的中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19页)
第二节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
(一)资本周转的概念
1.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本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122页)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区别
揭示的问题不同。资本循环理论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理论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二)资本周转时间及构成
1.什么是资本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到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由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两部分组成。
2.资本的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又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
3.资本的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由劳动期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等四部分构成。
(三)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价值周转等次数。资本周转次数等于一年等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或标准
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固定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形式存在等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步收回。
3.流动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价值也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存在转移问题,但它是资本家一次支付给工人,工人中生产过程中一次补偿过来,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所以从价值周转方式看也属于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第一,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周转时间不同
第三,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
第四,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5.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一,划分的根据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阐明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第三,划分对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单独构成固定资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共同构成流动资本。
6.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
(1)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是指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2.)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失。引起这种磨损的原因是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
(3)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在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发生的价值的损失。精神磨损发生的原因总起来说是科技进步,具体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
7.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费和折旧率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在产品出售后必须把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去到价值提取并积存起来,以便在价值和物质形式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折旧;每年提取的货币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8.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在价值上的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上的平均周转。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的计算方法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等于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额与流动资本周转价值额之和,除以与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
其计算公式是: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资本中的比重。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家对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内所获得的总剩余价值量,它通常用M来表示,M=m.v.n
4.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有两点区别:一是计算方法不同;二是说明的问题不同。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联系和区别
1.什么是个别资本
个别资本就是为个别资本家所占有并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什么是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简称社会资本。
3.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运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目的相同。
4.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区别
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而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基本理论前提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又叫社会总商品资本。
只有社会总产品,才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2)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下一次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什么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
因为: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以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原理
马克思按照最终用途,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分为C、V、M三部分。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研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三、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概念和地位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是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本家都把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整个社会的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二)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作的几点假设
第一,社会生产全部为资本主义性质,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不变资本价值一年全部转移
第三,商品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
第四,没有对外贸易
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图式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其中6000是生产资料,3000是消费资料。在6000生产资料中,4000用于第一部类的再生产,1000V和10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在3000生活资料中,2000C用于再生产,500V+5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第一,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4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4000C所代表的产品为什么能在第一部类内部全部实现呢?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下一年第一部类进行再生产需要投入多少不变资本?(很明显是4000,因为进行简单再生产)
(2)这4000不变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只能从卖掉产品的收入中提取,因为它是转移价值)
(3)假如产品已经卖掉,已经提取4000C,生产能否进行呢?(不能。因为还需用4000C买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4)这些生产资料在社会的那些生产部门才能买到呢?(显然第一部类,因为只有第一部类才生产生产资料)
这样,第一部类4000C所代表的产品就在本部类内部实现了。
实际上第一部类各企业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卖者是从W-G,目的补偿价值;买者是G-W,目的是实物替换。每个商品生产者既是卖者,又是买者,结果使第一部类价值4000的产品得到实现。
第二,第二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二部类500V+500M所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1000V+1000M代表的产品和第二部类2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这样,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Ⅰ4000C+1000C+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M)=ⅡC
公式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能具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两个派生或引申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ⅡC
公式表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不变资本补偿价值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二,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Ⅱ(C+V+M)=Ⅰ(V+M)+Ⅱ(V+M)
公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保持价值上相等、事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消费资料总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在第一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对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它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二,在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要之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Ⅰ(V+M/X)(其中,M-M/X表示资本家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M/X表示资本家用于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需要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有何区别?为什么?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发生变化。这样,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Ⅰ4400C+1100V+500M/X=6000
为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必须相互交换产品的原理,第一部类要求第二部类产品价值必须作如下的重新组合: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两大部类产品价值经过重新组合,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产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这一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4400C+1100V+500M/X=6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下一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那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V+M/X)=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2)派生或引申实现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C)+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第二,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原有和追加可变资本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练习: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OM=3000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追加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都是100%。根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进行计算,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
(2)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比第二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根据这一条件和题中的假设,第二年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价值必须重新组合如下
Ⅰ4400C+1100V+500=6000
Ⅱ1600C+800V+600=3000
因为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而且不变,所以,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产品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同样道理,第三年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必须重新组合为:
Ⅰ4840C+1210V+550=7260
Ⅱ1760C+880V+560=3200
在剩余价值率100%不变的情况下,第三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840C+1210C+1210M=7260
Ⅱ1760C+880V+880M=3520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9800,第三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10780,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980,第三年社会总产品比第二年增长了10%[(10780-9800)/9800X100%]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为,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愈来愈大,而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因而追加的生产资料要多于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一、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回顾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的第1个例子为例,马克思提出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开端公式:
I、4000c+1000v+1000m=6000
II、1500c+750v+750m=3000
总额=9000
马克思假定,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即500m被积累。首先,第一部类的1000v和500m要由第二部类的1500c补偿;这样,第I部类留下的是4000c+500m,其中500m要用于积累。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500m中有400m要转化为不变资本,100m要转化为可变资本;同时,第二部类资本家方面为了积累的目的,要向第I部类购买100Im以满足第一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的消费需求,形成第II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第II部类要运用这个资本,就必须再投入50v新的劳动力,从而使他的可变资本由750增加到800。为积累的目的而改变的组合成为:
I、4400c+1100v+500消费基金=6000
II、1600c+800v+600消费基金=3000
总计=9000
二、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第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与资本家生产的目的相矛盾。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否则,扩大再生产将没有物质来源。诚然,生产资料的剩余使扩大再生产有了物质基础。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资本总公式为“G-W-G′”(G′>G),资本运动是以货币为起点,又以货币为终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和动力就是追逐剩余价值,即货币的增值;产业资本循环必须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3个阶段,这3个阶段必须互相紧密衔接,毫不间断,如果资本的运动在销售阶段遇到困难,商品卖不出去,剩余价值不能实现,再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可见,资本家生产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得到物质形态的剩余产品,而是货币形态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再生产的前提是前一期生产的目的是否达到。就资本家而言,货币的增殖给资本家提供了再生产的动机,货币的增值,即G′的得到是资本家再生产的前提。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绝不是缺少了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而是剩余价值不能转化为货币,不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货币,于是资本家停止了再生产。
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之间货币的交换是相等的。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家为生产预付的1100v货币和自身消费的500m通过消费部类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购买重新流回;消费部类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预付的货币通过生产资料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购买流回,对本部类工人的预付通过本部类工人对消费资料的购买流回。无论是在交换的过程中还是交换的结果,任何一个部类的资本家都没有获得超过自身所支付的货币,生产并没有使资本家的货币增加,仅仅是出现了剩余产品,是不能刺激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正如谷贱伤农,丰产而不丰收,物资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货币收入的增加,生产者不会利用剩余的粮食去扩大种植,而是减少生产。
第二,忽视了消费部类对固定资本的需求。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为1500,消费部类就会购买同等价值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的进行不仅需要流动资本,还需要固定资本,消费部类为了进行生产需要购买的生产资料不仅包含流动资本还包含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价值一次性的转移到当期产品中,而固定资本是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而对固定资本执行职能的整个期间全部一次预付的,在每一期生产的过程中只有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由于对固定资本的购买,消费部类购买的1500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并不会全部转移到当期产品中去。因此,为了满足生产资料部类价值1500的消费需求,消费部类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大于1500,而不是恰好等于生产资料部类的消费需求。
第三,忽视了两大部类固定资本折旧的价值。在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固定资本都会不断增加,固定资本更新会小于固定资本折旧的价值,因此,不能忽视固定资本的折旧价值。对于第一部类,固定资本折旧使本部类的产品的价值大于本期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意味着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对于第二部类,固定资本折旧价值意味着为满足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第二部类不需要购买等量的生产资料,购买的生产资料应该等于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与折旧价值之差。
三、结论
货币的增值是本期生产的终点也是下期生产的起点,货币的增加刺激着资本家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仅仅使扩大再生产有了物质基础,并不能刺激资本家扩大生产。由于马克思对扩大再生产过程分析的错误,使对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持否定态度的马克思理论,不能形成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崩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只能说明危机是因为生产内部比例失调之故,排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深刻而根本的冲突。
参考文献:
1、蒋学模.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沈民鸣(1949―),男,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副教授。研究方向:《资本论》、经济计量学、投入产出经济学。
价值转形问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涉及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自洽性 ,也是任何经济理论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1](389-59 2)和 第三卷[2](173-222)中,分别论证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和价值转变为生产价 格。如何使 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和平均利润同时实现,也就是如何使成本生产价格化,马克思虽然 已经认识到了,但是没有详细说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成本生产价格化存在逻辑方面的矛 盾和数学方面的问题。经济学界把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变问题称为价值转形问题。这个问 题引起经济学界长达百年的争论。
1907年,柏林大学教授拉迪斯劳斯•冯•鲍特凯维兹发表了题为“体系中的价值 计算和价格计算”等论文,[3](370-385)试图解决价值转形问题。保 罗•斯威齐、[4]J•温特尼茨、[5](267-280)罗纳德•米克 [6](143-157)和佛朗西斯•塞 [HJ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 目(05AJL001),马克思经济学数学模型研究”的成果,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 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支持。 顿[7](149-160)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转 形模型。这些模型的主要差别是采用了不同的假设条件。在《资本论》第三卷 中,马克思考虑了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速度对利润率的影响。但是,在鲍特凯维兹等经济学 家提出的各种价值转形模型中,都没有考虑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作者提出过简 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模型,[8]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 值转形模型,[9]马克思的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10]考虑奢侈品生产的 价值转形模型。[11]本文在 不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条件下,讨论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 问题,提出相应的价值转形模型。证明在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条件下,价值决定生产价 格,生产价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与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完全相同。在 价值转形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变。本文解答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两个相等” 在什么范围内成立,并通过一个例题说明价值转形的计算。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全部困难是由这样一个事实产生的: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 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分到和它们各自的量成比例的 一份,或者在它们的量相等时,要求分到相等的一份。”[2](196)恩格斯也认 为,“价值规律从一开始就同那种由资本主义思想方法产生的见解相反。按 照这种见解,构成资本的那种积累起来的过去劳动,不仅是一定数额的现成的价值,而且因 为它作为生产和利润形成的因素,也形成价值,所以是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的源泉;价值规 律则确认,只有活劳动才具有这种属性。……在此之后,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马克思在第 一卷的开头从他作为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生产出发,然后从这个基础进到资本,――为什么 他要从简单商品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是派生的形式,即已经在资本主义 下变形的商品出发。”[2](16-17)
关于周转速度对价值转形问题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周转时间的缩短对剩余价值的生 产,从而对利润的生产的直接影响,在于使可变资本部分由此提高效率。”[2](86) 他还认为,“除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以外,也就是说,除了等量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会 推动不等量 劳动,从而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会推动不等量剩余劳动以外,利润率的不等还有另外一个源泉 ,即不同生产部门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2](169)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 是解决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的基础。
二、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的价值转形问题中的基本关系
(一)基本假设条件
为了讨论方便,按照《资本论》中关于简单再生产的假设条件,同时考虑资本周转速度 不同的影响,提出一些假设条件:(1)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生 产部类,第二部类为消费资料生产部类,不考虑非物质生产部门;(2)生产过程为简单再 生产;(3)两部类的剩余价值率相同;(4)按照平均利润理论,两部类的年利润率相同; (5)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已知。第二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已知;(6 )不考虑固定资本的影响,假设不变资本的价值在一次周转过程中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7)两部类的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两部类每年的周转次数已知。
(二)符号规定
假设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分别为c1、v1、s1,每年得到社 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为sa1,每年资本周转n1次,周转一次的利润率为r1。第二 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分别为c2、v2、s2,每年得到社会多承认的剩 余价值为sa2,每年资本周转n2次,周转一次的利润率为r2,资本有机构成为k 2。
(三)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年产品的生产价格总和,等于全社会每年购买的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总和。即 :n1a1(c1+v1+s1)=n1a1c1+n2a1c1上式可以简化为:n1v1+n1s1=n2c2[JY](1)
这个方程就是资本周转速度不同条件下的两部类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第一部类的年利润为:
n1a1(c1+v1+s1)-n1a1c1-n1a2v1=n1(a1v1+a1s1-a2v 1)同理,第二部类的年利润为:n2a2(c2+v2+s2)-n2a1c2-n2a2v2=n2(a2c2+a2s2-a1c 2)第二部类年产品的生产价格总和,应等于全社会每年购买的消费资料的生产价格总和 。即:n2a2(c2+v2+s2)
=n1a2v1+n2a2v2+n1(a1v1+a1s1-a2v1)+n2(a2c2+a2s 2-a1c2)上式也可以简化为:
n1v1+n1s1=n2c2
该式与(1)式相同。因此,无论由第一部类的供求平衡关系,还是由第二部类的供求平 衡 关系,都可以得到相同的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同时,生产价格形 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与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完全相同。
(四)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五)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
年利润率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两个因素。如果第一部类的年利润率低于 第二部类的年利润率。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第一部类每年得到社会承认的剩 余价值多一部分,第二部类每年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少一部分。反之,第一部类每年得 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少一部分,第二部类每年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多一部分。
第一部类每年生产的商品价值为n1(c1+v1+s1)。第一部类每年生产的商品得到 社会承认的价值为n1(c1+v1+s1)+sa1。第一部类的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 为每年社会承认的价值与生产的商品价值之比:
a1=[SX(]n1(c1+v1+s1)+sa1[]n1(c1+v1+s1)[SX)][JY](4)
同理,第二部类每年生产的商品价值为n2(c2+v2+s2)。第二部类每年生产的商品得 到社会承认的价值为n2(c2+v2+s2)+sa2。第二部类的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 ,为每年社会承认的价值与生产的商品价值之比:
a2=[SX(]n2(c2+v2+s2)+sa2[]n2(c2+v2+s2)[SX)][JY](5)
系数a1、a2都是无量纲的纯系数,和某种具体货币单位无关。也就是说,生产价格的单 位与 价值的单位相同,仍然是劳动时间。价值是每个部类实际耗费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之和。生 产价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每个部类得到社会承认的劳动。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本质 上是社会对某部类生产的商品价值的承认程度,反映了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联系。由于社 会总劳动没有发生变化,一个部类每年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等于另一个部类每年被社 会少承认的剩余价值,因此:
sa1+sa2=0[JY](6)
(六)价值生产价格联系方程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以生产价格形式表示的年不变资本周转额、年可变资本周转额、年 利润与年产品生产价格的关系分别为:
n1(a1c1+a2v1)+n1(a1c1+a2v1)r1=n1a1(c1+v1+s1)[JY] (7)n2(a1c2+a2v2)+n2(a1c2+a2v2)r2=n2a2(c2+v2+s2)[JY] (8)即两个部类的价值生产价格联系方程,或价值转形方程。
(七)年利润率
两部类的年利润率应该相同,即:n1r1=n2r2[JY](9)
三、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模型
(一)价值转形模型
(1)至(9)式构成拥有9个方程的模型,即第一部类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已知条件下,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模型。(1)式为资本 周转速度不同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2)式为第二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3)式为两部 类剩余价值率相等条件,(4)(5)式分别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定 义式,(6)式为两部类每年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之和,(7)(8)式分别为第一部类 和第二部类的价值生产价格联系方程,(9)式为两部类年利润率相同条件。该模型包括两 个方程组,其中,前3个方程为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方程组,后6个方程为价值转形方程组。 在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方程组中,c2、v2、s2是未知量。由3个独立方程可以得到唯 一解。在价值转形方程组中,a1、a2、r1、r2、sa1、sa2是未知量。 由6个独立方程可以求得唯一解。
(二)其他情况下的价值转形模型
如果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已知,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已知,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未知,可以令(2)式改为c1/v1=k1,即可构成第二部 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已知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模型。
(三)价值决定生产价格
由资本周转速度不同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方程组,与价值转形方程组的关系,可以看 出,前者为价值形式的,后者为生产价格形式的,前者是价值转形的起点,也是后者求解的 条件。因此,价值决定生产价格,在价值转形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不变。
四、关于“两个相等”问题
在这个价值转形模型中,包含两个部类被社会多承认的年剩余价值sa1、sa2 。由于社会 总劳动没有发生变化,一个部类被社会多承认的年剩余价值,等于另一个部类被社会少承认 的年剩余价值,因此,年生产价格总和等于年价值总和。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是在资本家之间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 对剩余价值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转移。每个部类的资本家实际得到 的剩余价值,即实际得到的价值形式的利润,既不等于这个部类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 不等于这个部类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即所有资本家认为应该得到的剩余价值。每个部 类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价值,存在于资本家的观念中。得到的剩余价值和价值,是资 本家实际占有的社会财富,其表现形式就是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生产价格。假设两个部类 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转移多得到的年剩余价值分别为st1、st2。两个部类资本 家实际得到的 年剩余价值分别为n1s1+st1、n2s2+st2。两个部类资本家实际得到的 生产价格形式的年利润分别为:
a2(n1s1+st1)=n1[a1(c1+v1+s1)-a1c1-a2v1][JY](10)
a2(n2s2+st2)=n2[a2(c2+v2+s2)-a1c2-a2v2][JY](11) 由(10)(11)式得到两个部类资本家多得到的年剩余价值之和为:
st1+st2=([SX(]a1[]a2[SX)]-1)[n1(v1+s1)-n2c2][JY](12) 由(1)(12)式得:
st1+st2=0[JY](13)
n1s1+st1+n2s2+st2=n1s1+n2s2[JY](14)
即两部类的资本家实际得到的年剩余价值总和,或实际得到的价值形式的年利润总和,等于 两部类的工人创造的年剩余价值总和。这表明,在对剩余价值进行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剩余 价值的总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是在资本家之间转移。但是,生产价格形式的年利润 总和,一般不等于年剩余价值总和。在这里,剩余劳动表现为四种形式。马克思提出的“一 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 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2](193)的结论,在价值转形前的价值系统,与得到 社会承认的 剩余价值和价值系统之间成立。在价值转形前的价值系统,与资本家实际得到的剩余价值和 价值系统之间也成立。在价值转形前的价值系统,与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生产价格系统之 间,只有年生产价格总和等于年价值总和成立。
五、计算实例
这里通过一个计算实例,说明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模 型的计算方法。假设:c1=4000,v1=1000,s1=1000,n1=2,n2=4,k2=2,利 用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价值转形模型,可以得到:c2=1000、v2=500、s 2=500、sa1=1131.620484、sa2=-1131.620484、st1=1098.386681 、st2=-1098.386681、a1=1.094301707、a2=0.858547439、r1=0.2540333 08、r2=0.127016654。年平均利润率为0.508066616,价值形式总资本为6500,生产价 格形式总资本为6759.329694。这些结果可以表示如下:
六、结 论
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模型,与不考虑资本周转速度影 响的价值转形模型有明显区别。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和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都与资本周 转速度有关。利润率相同变为年利润率相同。
本文区分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剩余劳动。该价值转形模型,满足年生产价格总和等于年价 值总和,价值形式的年利润总和等于年剩余价值总和。但是,以生产价格形式表示的年利润 总和,一般不等于年剩余价值总和。在这个模型中,按生产价格交换和按价值交换的简单再 生产实现条件完全相同,表明在价值转形过程中,进入和退出某个部类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相等。平均利润不是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流动,而是通过社会对不同部类劳动承认程度 不同实现的。按照平均利润原则,重新分配剩余价值。从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方程组和价值 转形方程组的关系可以看出,价值决定生产价格。价值转形后,从得到社会承认的剩余价值 和实际得到的剩余价值的角度看,不满足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但是却为生产价格形 式的利润同时满足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证明了,在考虑资本周转速 度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通过价值可以解释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可以同时满足价值规 律和平均利润的要求。从而证明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
[3]Bortkiewicz, L. von. 1907. On the Correction of Marx’s Fundament 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Third Volume of Capital. Jahr. fur National okonomie Statistik, 1907, 34(3).
[4]Sweezy, P. M. 1942.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New Yo 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Winternitz, J. 1948. Value and Price: A Solution of the So-Call Tra nsformation Problem, Economic Journal Vol. 58.
[6]Meek, R. 1956. Some Notes on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Econ. J., M arch, 66, pp.94-107; reprinted in meek, R. Economics and ideology and other essa ys; 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ought.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19 67.
[7]Seton, F. 1957.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Rev. Econ. Stud., 25(6).
[8]沈民鸣.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5(5).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价值增值部分,可称为盈利。
按照投入产出的概念,c+v是投入部分,m是产出部分,c+v可作为分母,m是分子,分子越大,分母越小,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好,反之,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差。因此,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投入产出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c+v中,c是指购买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不变资本,是商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成本中,应特别注意购买同类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价格,注意有无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竞争机制作用下,如果采购时货比三家,购买到同质优价原料、机器设备,不仅能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竞争力,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这也是许多工厂都把精兵强将放在原料采购部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把好商品生产的第一关———进料价格。
v是支付给劳动者的价格。劳动者本身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的费用,二是保持劳动者家庭的费用,三是对劳动者技能培养的费用。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劳动力价格有不同的水平。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劳动力价值中,劳动者技能培养费用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被复杂劳动所代替,以至于在西方许多国家中,如果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从事许多工作。
在控制成本中,v是一个重要的因素,v的高低直接与成本高低有关。
但是,v是不可能无止尽降低的,也就是说,v是有下限的,这个下限是在同类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方与劳动力需求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企业无法找到合格的劳动者。
另外,应该以动态的观点而不是以静态的观点来看待劳动力成本。
以动态观点,在支付劳动力成本时,不仅仅看到支出的货币,更要看到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要用投入产出法来分析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合理。创造价值越高,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也应越高,这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即使一时得到高质低廉的劳动力,但由于市场的流动性,最终还是无法长期在企业中保留高质量的劳动力,最终也会因为高质量劳动力的离去而影响企业资产价值量的增加。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控制成本是必要的,但任何成本都有一个下限,这个下限就是它的合理水平,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低于这个水平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但高于这个水平,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外贸企业控制成本的特点
外贸企业处于商业流通领域,使用的资本金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运作的特点与产业资本、货币资本不一样,而商业资本在外贸领域的运作与内贸领域的运作也不一样,有着它独特的特点:
从单个资本循环看,外贸企业收购工厂的出口商品。对工厂来说,该商品被收购后,得到了报酬,它的价值已被实现,可以视为商品在国内市场实现了价值,但是对外贸企业来说,收购的出口商品的价值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才算真正最终实现。
因此,当出口商品被外贸企业收购后,它的价值增值过程并没有结束,只不过价值增值的空间和劳动过程的空间从工厂的生产领域转移到外贸的流通领域。
从外贸企业运作成本看,它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和部分流动资本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包括购买办公大楼、办公设备、运输工具、仓库等,这部分投资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多次分批收回,并且是可以折旧的。还有一部分包括办公费用,即进出口业务需要支出的经营费用,如出差费、验货费、样品费、通讯费等等,这些费用属于流动资本投资,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时间短,周转快,3到6个月可以收回。流动资本的价值转移也是一次性地全部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
还有一部分流动资本,是用于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和奖金。外贸公司的业务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主要来源于外贸专业、外语专业和财务专业的大专院校,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各个公司有不同的规定,但总体水平差不多。
而奖金部分的差异却很大,经济体制改革后,每个进出口公司都制定了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奖励创造价值多的业务员,并把奖金的高低作为拉开收入档次的主要手段。因此,外贸企业的成本中,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也是成本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总资本构成看,外贸企业资本构成存在“三多三少”,即负债多、权益资本少,流动资本多、固定资本少,短期贷款多、长期贷款少。这样的总资本构成,使外贸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具有行业特色。
正是由于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外贸企业降低成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控制出口商品收购价格,是控制企业成本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对工厂的出口商品仍然采用收购制,那么收购价格的高低就成为控制成本的关键点。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内的竞争机制正在形成,这种竞争机制为外贸企业挑选优质低价的出口商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企业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供了机会。
因此,各个出口企业应充分重视货源采购工作,坚持同类商品优质低价优先收购原则,并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质出口商品的货源工厂,应用经济利益机制使这批货源工厂为外贸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出口商品。
同时外贸企业还可以用参股、控股的方式,将资本渗透到工业企业中,用资产纽带关系把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利益机制来控制成本,有利于使工贸双方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二)通过有效控制库存和应收账款,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在外贸企业的流动资本中,有相当大部分用于收购出口商品,由于出口商品的时间性、季节性很强,许多商品收购后,或多或少都要在仓库存一段时间,形成库存商品。当然,库存有合理库存与不合理库存之分。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速度快,占有流动资本少。同量的流动资本,由于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每个企业都力求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但是,存货周转率太高,则反映企业库存不足,如果库存太少,不足以满足出口需要,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存货周转率适中比较合适。至于什么样的存货周转率比较合适,根据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销售对象而有所不同,每个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状况和商品特点来制定。
应收账款也是外贸企业流动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分为对国内工厂企业的放账和对国外客户的放账,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可推动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但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又是造成外贸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总之,由于外贸公司的流动资本大部分是从银行货款而来,因此,银行的利息负担将要计算在出口成本中,所以,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将是外贸企业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
(三)盘活固定资本投资,可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
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购买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仓库等方面,而购买的物业——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占用的资金量最大,构成固定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
按照传统观点,这些固定资本一旦投入,只有通过折旧的方法,过若干年后收回。但如果我们树立了资产经营价值观,那么以这些固定资本投资的物业,在折旧完成以前,也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
例如,自己投资建好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办好产权证明和相关的法律手续后,将它们抵押给银行,可以得到优惠利率货款,货款作为流动资本,投入进出口贸易当中,由于利率的优惠,能为出口公司带一定的收益。
又例如,在产权市场上,公司的物业资产也可以进行交易。公司可用参股、控股等形式,将物业作为对其他企业的一种投资方式,使形态固定的物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流动起来,也能为公司带来收益。
(四)降低办公经营费用,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外贸公司经营费用支出,是构成外贸企业成本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时,由于吃“大锅饭”,这部分费用未被重视起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尤其是从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办公经营费用作为成本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职工创造的利润,以及完成任务后的资金分配都牢牢挂起钩来。
有些进出口公司将费用支出指标、利润指标和奖励指标落实到个人(如上海基地进出口公司的陆长生管理法),这种用投入产出法将支出费用和创造利润联系起来的制度,无疑对最大限度降低办公费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的进出口公司采用此方法,仅电话费用,就节省了几万元人民币,而且对每个业务员来说,这种机制使他们的头脑中都上紧了节约费用开支这根弦,于是能写传真联系业务就不用电话,能坐火车就不乘飞机。
办公费用的节省,不仅为公司节约了经营费用,也为业务员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投入产出公式中,办公费作为投入部分,是分母,产出部分是分子,当分母缩小时,即使分子不变,收益仍然会增加。
(五)适当制定业务员工资与奖金的比例,也能有效控制成本。
在外贸公司,业务员的经营活动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业务员的经营能力、外语水平、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对商品特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国内工厂和国外客户网络的掌握程度等等,都成为他们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掌握等量流动资本后,素质高的业务员可以比一般素质的业务员多创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外贸公司尤为重要,这也是外贸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构成是C+V+M,C是不变资本,V是可变资本,M是价值增值部分,可称为盈利。
按照投入产出的概念,C+V是投入部分,M是产出部分,C+V可作为分母,M是分子,分子越大,分母越小,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好,反之,投入产出效益就越差。因此,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投入产出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在C+V中,C是指购买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不变资本,是商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成本中,应特别注意购买同类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的价格,注意有无物美价廉的产品,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竞争机制作用下,如果采购时货比三家,购买到同质优价原料、机器设备,不仅能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竞争力,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这也是许多工厂都把精兵强将放在原料采购部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把好商品生产的第一关———进料价格。
V是支付给劳动者的价格。劳动者本身的价值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的费用,二是保持劳动者家庭的费用,三是对劳动者技能培养的费用。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劳动力价格有不同的水平。
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劳动力价值中,劳动者技能培养费用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被复杂劳动所代替,以至于在西方许多国家中,如果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从事许多工作。
在控制成本中,V是一个重要的因素,V的高低直接与成本高低有关。
但是,V是不可能无止尽降低的,也就是说,V是有下限的,这个下限是在同类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方与劳动力需求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低于这个价格,企业无法找到合格的劳动者。
另外,应该以动态的观点而不是以静态的观点来看待劳动力成本。
以动态观点,在支付劳动力成本时,不仅仅看到支出的货币,更要看到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要用投入产出法来分析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合理。创造价值越高,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也应越高,这才符合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即使一时得到高质低廉的劳动力,但由于市场的流动性,最终还是无法长期在企业中保留高质量的劳动力,最终也会因为高质量劳动力的离去而影响企业资产价值量的增加。
因此,任何一个企业控制成本是必要的,但任何成本都有一个下限,这个下限就是它的合理水平,保持在这个水平上,企业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低于这个水平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但高于这个水平,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外贸企业控制成本的特点
外贸企业处于商业流通领域,使用的资本金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运作的特点与产业资本、货币资本不一样,而商业资本在外贸领域的运作与内贸领域的运作也不一样,有着它独特的特点:
从单个资本循环看,外贸企业收购工厂的出口商品。对工厂来说,该商品被收购后,得到了报酬,它的价值已被实现,可以视为商品在国内市场实现了价值,但是对外贸企业来说,收购的出口商品的价值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才算真正最终实现。
因此,当出口商品被外贸企业收购后,它的价值增值过程并没有结束,只不过价值增值的空间和劳动过程的空间从工厂的生产领域转移到外贸的流通领域。
从外贸企业运作成本看,它是由两部分组成,即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和部分流动资本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包括购买办公大楼、办公设备、运输工具、仓库等,这部分投资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多次分批收回,并且是可以折旧的。还有一部分包括办公费用,即进出口业务需要支出的经营费用,如出差费、验货费、样品费、通讯费等等,这些费用属于流动资本投资,它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时间短,周转快,3到6个月可以收回。流动资本的价值转移也是一次性地全部加入到商品价值中去。
还有一部分流动资本,是用于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和奖金。外贸公司的业务员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主要来源于外贸专业、外语专业和财务专业的大专院校,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各个公司有不同的规定,但总体水平差不多。
而奖金部分的差异却很大,经济体制改革后,每个进出口公司都制定了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奖励创造价值多的业务员,并把奖金的高低作为拉开收入档次的主要手段。因此,外贸企业的成本中,支付给业务员的工资与奖金也是成本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总资本构成看,外贸企业资本构成存在“三多三少”,即负债多、权益资本少,流动资本多、固定资本少,短期贷款多、长期贷款少。这样的总资本构成,使外贸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更具有行业特色。
正是由于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外贸企业降低成本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控制出口商品收购价格,是控制企业成本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外贸企业对工厂的出口商品仍然采用收购制,那么收购价格的高低就成为控制成本的关键点。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内的竞争机制正在形成,这种竞争机制为外贸企业挑选优质低价的出口商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企业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提供了机会。
因此,各个出口企业应充分重视货源采购工作,坚持同类商品优质低价优先收购原则,并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质出口商品的货源工厂,应用经济利益机制使这批货源工厂为外贸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出口商品。
同时外贸企业还可以用参股、控股的方式,将资本渗透到工业企业中,用资产纽带关系把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利益机制来控制成本,有利于使工贸双方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二)通过有效控制库存和应收账款,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在外贸企业的流动资本中,有相当大部分用于收购出口商品,由于出口商品的时间性、季节性很强,许多商品收购后,或多或少都要在仓库存一段时间,形成库存商品。当然,库存有合理库存与不合理库存之分。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高,说明存货速度快,占有流动资本少。同量的流动资本,由于周转速度的快慢,能带来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每个企业都力求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但是,存货周转率太高,则反映企业库存不足,如果库存太少,不足以满足出口需要,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存货周转率适中比较合适。至于什么样的存货周转率比较合适,根据不同的商品,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销售对象而有所不同,每个外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状况和商品特点来制定。
应收账款也是外贸企业流动资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分为对国内工厂企业的放账和对国外客户的放账,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可推动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但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又是造成外贸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
总之,由于外贸公司的流动资本大部分是从银行货款而来,因此,银行的利息负担将要计算在出口成本中,所以,加快流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将是外贸企业控制成本、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
(三)盘活固定资本投资,可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
外贸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主要表现在购买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仓库等方面,而购买的物业——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占用的资金量最大,构成固定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
按照传统观点,这些固定资本一旦投入,只有通过折旧的方法,过若干年后收回。但如果我们树立了资产经营价值观,那么以这些固定资本投资的物业,在折旧完成以前,也能为公司带来一定的收益。
例如,自己投资建好办公大楼、职工宿舍、仓库,办好产权证明和相关的法律手续后,将它们抵押给银行,可以得到优惠利率货款,货款作为流动资本,投入进出口贸易当中,由于利率的优惠,能为出口公司带一定的收益。
又例如,在产权市场上,公司的物业资产也可以进行交易。公司可用参股、控股等形式,将物业作为对其他企业的一种投资方式,使形态固定的物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流动起来,也能为公司带来收益。
(四)降低办公经营费用,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
外贸公司经营费用支出,是构成外贸企业成本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计划经济体制时,由于吃“大锅饭”,这部分费用未被重视起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尤其是从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办公经营费用作为成本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职工创造的利润,以及完成任务后的资金分配都牢牢挂起钩来。
有些进出口公司将费用支出指标、利润指标和奖励指标落实到个人(如上海基地进出口公司的陆长生管理法),这种用投入产出法将支出费用和创造利润联系起来的制度,无疑对最大限度降低办公费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的进出口公司采用此方法,仅电话费用,就节省了几万元人民币,而且对每个业务员来说,这种机制使他们的头脑中都上紧了节约费用开支这根弦,于是能写传真联系业务就不用电话,能坐火车就不乘飞机。
办公费用的节省,不仅为公司节约了经营费用,也为业务员本身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投入产出公式中,办公费作为投入部分,是分母,产出部分是分子,当分母缩小时,即使分子不变,收益仍然会增加。
(五)适当制定业务员工资与奖金的比例,也能有效控制成本。
在外贸公司,业务员的经营活动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业务员的经营能力、外语水平、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对商品特点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国内工厂和国外客户网络的掌握程度等等,都成为他们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掌握等量流动资本后,素质高的业务员可以比一般素质的业务员多创造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
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外贸公司尤为重要,这也是外贸企业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图分类号:F035.3文献标识码:A
一、商品加工全过程的价值组成分析公式
关于商品的价值组成,现有的政治经济学只有一种价值分析方法,这就是下面的公式1。
公式1:W=c+v+m,其中w为商品的价值,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m为剩余价值m。在经典著作中,公式1不仅从微观上分析每种商品的价值组成,而且从宏观上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本文将提出一个新的价值组成分析公式,为此,先对商品进行分类,并给出几个概念的定义。商品(或社会产品),可分为社会最终产品与社会中间产品。
定义1:社会最终产品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加工与转售、最后直接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社会最终产品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资料,它满足人们生活消费的需求。另一类是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从周转方式分析,劳动资料是用固定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在本文中购买劳动资料的这一部分资本用c1表示。
定义2:社会中间产品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还需加工(或参与加工)与转售的产品。
社会中间产品除了以原材料表现的劳动对象外,还包括、燃料、辅助材料等,其中最主要部分为劳动对象。社会中间产品是生产资料,从周转方式分析,社会中间产品是用流动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社会中间产品不同于劳动资料,它的价值一次性的转移到下一阶段加工的产品中去。在本文中,购买中间产品的资本用c2表示,c=c1+c2。社会中间产品可以按加工顺序进行分类,假定社会最终产品的加工环节的顺序为n,则与它相关的中间产品加工顺序分别为1、2、…n-1,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多,从初级产品变为深加工产品。如表1中,棉花是初级产品,对它加工就形成棉纱这种中间产品,对棉纱再加工,就产生了棉布这种产品,对棉布进行最后加工,形成服装这这种社会最终产品。
(说明:表中每阶段的中间产品不只1种,表中只列举劳动对象为代表)
公式2:W=c1+c2+v+m
证明:W=c+v+m(公式1)
进人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软件产业开始从信息产业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门类。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应用市场的拉动下,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地位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和加快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全面发展描绘了更加辉煌的前景。
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生产劳动也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此时各种软件产品开始进人大规模生产、网络化传输和传播的阶段,从而大大改变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大大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发展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创造商品价值的新阶段。
(一)软件的价值来源于人类的知识劳动
软件(software)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 hardware)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包括程序( program )、相关数据(data)及其说明文档(document )。其中程序是按照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各种图文资料。软件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软件作为精神产品,具有无形性。软件主要由开发或工程化而形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产生的。(2)软件不会“磨损”,在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维持不变,除非由于某种原因被停止使用或被替换。(3)软件的资本投人相对较少,但产值则高得不成比例。软件产品主要依赖于诀窍,而不是依赖于资源。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一张光盘的原料价值不过几毛钱,但是一旦刻上程序,作为软件就值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几十万美元。(4)软件开发过程属纯脑力劳动,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人,因此劳动力价值对软件价值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所讲的作为价值惟一源泉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信息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逐步成为主体劳动。所谓知识劳动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够创造出具有放大的边际效用递增效应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软件作为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的精神产品,其价值的来源是也只能是人类的知识劳动,是软件编程人员和软件企业管理人员创新劳动的结果。而且软件产品存在一次劳动创造价值,可以无成本多次甚至无数次复制使用价值,存在价值倍增效应和极强的边际效用递增效应。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软件及软件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越了一切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美国5 000家软件公司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了世界前500家大公司的贡献,特别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二)软件的效用成为决定软件价值t的最主要因素
恩格斯在1843年底至1844年初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书中,提出了“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这一命题,也就是说,生产费用和效用乃是决定价值的两个基本因素。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么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因素。”在这里生产费用是指劳动耗费,效用是指生产物的使用价值。因此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体现了人和物的关系,也就是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使用价值相对稳定的状况,今年有用的东西,明年就可能无用或效用降低,其价值也随之下降。因此效用越来越成为决定价值量的最主要因素。
软件产品的生产费用主要是软件开发过程当中投入的人力成本,用于对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劳动进行补偿;而软件的效用即使用价值体现了软件的有用性,即软件能够给软件使用者带来的各种收益的总和,体现在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投入产出比的提升等各个方面。软件产品的价值很难用生产它们的活劳动来衡量。软件开发的人力成本对于软件价值量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影响软件价值量最主要的是软件的效用。如果没有效用或效用为负,即使活劳动耗费再大,生产费用再高,也形不成价值;而相反,如果软件效用大,市场需求很大,可能它所耗费的知识劳动及其他劳动并不很多,但所能创造的效益却非常之大,实现的效用越大,软件的使用价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软件产品由于其无形性,可以看作是虚拟产品,其价值也具有极大的虚拟性。当市场对一个软件产品的需求无限大时,其市场价格可以很高,实现的产品价值就很大;而当市场一旦背离它时,其价值等于零。由此可以看出,软件产品的价格弹性非常大,其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
软件产品还存在着生产费用和效用相互背离现象,主要指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一次性完成一旦形成产品,便可以拷贝方式进行无成本复制,从而使软件价值实现按照拷贝数倍增,呈现出典型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而且随着软件拷贝销售数量的上升,分摊在每一个软件产品中的生产费用逐步降低,同时其边际收益却在不断提高,如果拷贝销售数量足够的大,那么每一个拷贝的边际收益率将逐步接近100%,而软件产品的总价值也在一直不断地积累上升,其总效用呈不断上升趋势。像微软公司投人50万美元开发其最早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销售的第一套windows磁盘的生产费用为50万美元,第二张和随后的磁盘仅用3美元。随着销售数量的增长,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的单位成本逐步下降,假定最终销售了50万套,分摊在每套软件中的开发成本为1美元,则单位生产费用为4美元。假定每套windows操作系统售价为300美元,所有软件销售所带来的总效用为1. 5亿美元。不考虑其他企业经营方面的因素,仅通过上述简单计算便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微软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软件企业、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秘密所在。可以说,微软的成功证明了恩格斯“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关系”这一命题的正确性。
(三)软件资本对资本流通公式的改变
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件资本的投入和支持。所谓软件资本就是投入到软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按照一定构成比例参与软件价值创造和流通过程,最终实现价值增值目的的产业资本。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软件生产过程中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独特特点。通过对软件资本构成及其流通过程的分析,可以使软件企业清楚地看到软件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和环节,对于提高软件资本的运行效率和软件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软件资本的构成分析
《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根据其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说明了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问题,从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指出:“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不变资本。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资本论》第二卷资本流通理论当中,马克思又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中固定资本是指以劳动资料如厂房、机器等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部分;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一次性全部参与价值转移的资本,一部分是由原辅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构成,一部分由投人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构成。
软件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精神产品,其价值创造基本上由软件技术人员的创造性知识劳动来完成,虽然工作场所、电脑设备、开发环境等劳动资料对于软件开发必不可少,但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软件资本中,不变资本基本上等于固定资本,而可变资本等于流动资本。可变资本基本上是人力资本的投人,在软件资本总额占决定性的比例。
2.软件产品资本循环公式的变化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对产业资本运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三个阶段,分别变换成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最终回到货币资本形态,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在购买阶段(g一w),通过购买生产资料p,和劳动力a,货币资本转化成为生产资本;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料p,和劳动力a按照一定的比例投人生产过程,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完成从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换;售卖阶段(w’-g’),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实现其价值,完成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回归。
软件资本的流通过程主要由两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过程组成,即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其中软件研发过程包括上述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指软件企业通过组织软件技术人员进行软件的研制开发工作,最终形成软件解决方案或软件产品的整个过程。由于软件作为智力密集型产品,研发过程并不需要其他资源的投人,主要由软件技术人员富有创造性的知识劳动所形成,因此只需购买软件技术人员的劳动力即可进行生产。随着软件产品的不断发展和软件复杂程度的提高,软件生产人力资本密集程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步降低,而与此同时,资本的价值构成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软件产品对高素质人力资本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生产资料如电脑设备等物质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少,这一点与传统产业的发展趋势正好相反。
根据其作用、目的及销售方式的不同,软件可以划分为客户定制化软件和产品化软件两种类型。客户定制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客户的应用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统一的,一次性完成。产品化软件主要指根据广泛的市场需求,归纳总结出软件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特征,然后严格按照产品化的要求组织软件开发,最终形成软件产品,其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销售过程是相互分离的,软件开发过程一次性完成,而软件销售过程可以不断地重复进行。也就是说,只要市场有需求,软件便可以拷贝的形式不断向外销售。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一次性开发销售的软件产品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1)中,从g...w‘为软件开发过程,w’ - g’为软件销售过程,开发和销售过程一次性完成,随后通过新的软件开发启动新一轮资本循环过程。每一次资本循环都产生价值增值,而且价值增值率要远远大于一般的资本循环。
对于产品化软件来讲,其资本流通公式如下:
公式(2)中,软件开发过程,即g--w‘与公式(1)相同,所不同的是软件销售过程,即软件的价值实现过程。在这里,每销售一个软件拷贝,实现一次价值gn’,随着销售数量的不断增加,实现软件的总价值g厂越来越大,软件的总效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一个成功的软件产品可以带来迅速倍增的财富效应,微软和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也正在于此。
(四)上述分析给软件企业的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软件的价值创造基本上是软件技术人员创造性知识劳动的凝结,因此软件技术人员劳动力素质高低对软件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同样人力资本投人的情况下,软件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也决定了软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和效用的能力。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能够深人了解顾客和市场需求,按照软件工程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软件结构分析和模块设计,高效率、高质量地编码,短时间内推向市场,软件更易用,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需求。反之,如果软件技术人员素质较低,虽然可能投入了同样的人力资本,但开发出的产品质量不高,难以使用,或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根本不被市场所接受。这样即使软件资本循环能够走完软件开发过程(g…w),但却无法走完软件销售过程,完成由w’ -g‘的软件价值实现。也就是说软件资本流通的两个阶段发生了断裂,无法完成循环,此时人力资本投资变成了沉没成本。上述事实提醒软件企业,在招聘时应当注意选拔高素质的软件技术人员,同时应当加强对软件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2009年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51
《原理概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课改后的“概论”课内容增加而课时却在减少,要在规定课时内讲完涵盖三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既要着眼于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条缕分析,也要着眼于解释基本原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学生思想上的疑团,把准确性、规范性、新颖性和针对性等诸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辨析题是一种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观点或材料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习题类型,主要测试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或知识的应用能力,通常是提出某个命题,要求应试者首先作出明确判断,再根据有关科学原理陈述判断的理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辨析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由于课改后的“概论”课内容全面而丰富,而课时却严重不足。针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理论、容易使学生混淆的概念,从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问题,以辨析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帮助学生及时地再现和巩固知识,准确地把握和理解知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辩证唯物论中,关于意识的本质部分,由于该部分内容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看似课堂上听懂了的理论,要达到深层理解却不容易。有这样一道辨析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总是与客观存在相符合”。考察同学们对意识与物质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这是学好辩证唯物论的基础。虽然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世界,但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完整的、准确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主体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被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程度、实践和认识手段发展的水平等。因此,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可能总是与客观存在相吻合、相一致。这道辨析题就是帮助同学们准确理解“反映”这个概念,“反映”过程中,要受到主体、客体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此人脑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会有差异。
(二)沟通前后知识连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概论”教材中,政治经济学部分现在压缩为两章内容,主要线索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两个“必然”,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现实基础。但相关内容要讲解透彻,涉及到相当多的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必须掌握清楚、准确。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笔者通过辨析题将前后内容串联在一起,讲新内容又连带着复习前面知识,前后对比找不同、找联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新知识。
比如,在资本的有机构成中,关于资本的周转速度涉及到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许多学生总是将它们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混淆。于是,在课堂辩论环节,笔者给出这个论题“不变资本是固定资本,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将资本分成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根据资本在周转方式中的不同,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对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
从思维角度讲,辨析题是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生,分析问题时,就会无从下笔,不能直击问题要害。
比如,在唯物史观部分讲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笔者列出辨析题“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目的是考察同学们对“决定性力量”的理解。如何理解“决定性力量”,首先引导同学们找到分析这个论题的理论支撑点,用辩证法中矛盾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认识对象。“决定性力量”的创造者会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不同的创造者因为自身的因素也会影响或制约对社会的创造性作用。因此,这个命题的辩论点就找到了,即人民群众虽然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如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限制和制约。同时,人民群众自身状况,如阶级属性、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组织程度等都会限制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作用。
二、针对学生的辨析题作业,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对事物本质思维的力度越大、越深、越精、越活,那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同学们在做辨析题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如不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语言的表达缺乏条理性,论述没有章法等等,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出现“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辨析题是辨与析的统一,做题时既要“辨”得准确,又要“析”得有理。做好辨析题的关键是针对观点进行的分析,就是要在充分理解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阐述,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彻,阐述出来的原因就可能“文不对题”,看似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却不能直击问题的要害,达不到对问题的辨析。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课堂将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要反复阐述,同时要深入浅出地讲解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使教学内容得到延伸与展开,来更好地体现出理论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理论的魅力。在论述问题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二)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出现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现象
有些学生在分析论题的时候,往往掌握不了方法,只会将概念、原理罗列出来,将教材中的原话换个地方,对教材内容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不会针对论题的要求进行分析、总结。说明学生面对不同角度的问题,不能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角度来观察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环节,将枯燥的理论与具体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开发学生的智慧,逐渐地使学生具备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问题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达“含混不清”
有些学生的辩析过程凌乱,语言表达没有条理性。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无法从表面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无法达到对事物的深层理解,同时对仅有的一些认识在语言表达上不严谨、不规范,逻辑层次不清晰。或者是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前后没有逻辑联系,或者是兜圈子对一个问题反复论述,却看不到对问题的深层论述,给人的感觉就是思维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看问题。同时有意识地规范教学用语,讲授知识时把概念、理论表述地清晰、准确,从点滴做起,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
总之,辨析题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明显,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可以使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梅.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J].学术交流,2008.
[2] 李民昌.公选辨析题得分策略决策[J].2008.
1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中的两个矛盾
1. 1劳动价值论同等t资本获取等t利润之间,的矛盾
李嘉图在《原理》一书《论价值》章的第4,5两节中举了个例子.假定资本家A投资了5000镑,全部作为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现雇佣10。个工人生产谷物,假定利润率为1000,则年终谷物的相对价值为5500镑,即工资5000镑,利润500镑.另假定资本家B同样投资5000镑,作为支付工资的“流动资本”雇佣100个工人制造机器.年终机器的相对价值和谷物一样,都是5500镑.
第二年,A把谷物卖掉后继续投资5000镑,雇佣100个工人,生产出来的谷物价值和上年度一样,仍为5500镑.假定B在第二年利用第一年生产出来的机器,即投入固定资本为5500镑的机器,然后再投资5000镑雇佣100个工人生产布匹.假定机器不磨损,即没有旧价值的转移,则布匹的相对价值为6050镑,其中5500磅是100个工人的工资5000镑加上这笔资本的利润500镑之和,这和谷物的情况一样.除此之外,还有550镑则是5500镑固定资本(机器)按10%的利润率计算所应得的利润.
在这里李嘉图写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们每年在商品生产上所使用的劳动量虽然恰好相等,但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却会由于各人使用的固定资本或积累劳动量不等而会不相等.”这个论断显然和他所坚持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劳动量决定价值量的基本理论相矛盾.但是李嘉图却仅仅把它看作是价值决定的一种例外.
由这个矛盾引起的一个争论是“耗费等量劳动生产的葡萄酒,为什么窖藏时间长的陈葡萄酒会比没有窖藏的新葡萄酒有更大的价值"?
1. 2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和资本相交换之间的矛盾
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构成.其中V + M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工人所得工资为V.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新创造的价值应与工人所得(工资)相等,V+M= V,此式显然不成立,除非剩余价值为0,但剩余价值是不可能为0的.矛盾产生了.
2李嘉图学说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之间的论战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围绕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结局是鼎盛一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及其价值论走向衰败和解体.论战的发起者是马尔萨斯.他在《政治经济学定义》中指出:“李嘉图所说的例外,是指所用固定资本量不等,耐用程度不同,而所用流动资本的回收时间由彼此各别的商品,这类商品为数之多,使得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法则可以看成是例外,而这种例外反倒成为了法则”.马尔萨斯还指出:“李嘉图的理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在不使用资本从而不存在资本利润的‘文明’以前的社会中,才是适用的”.
詹姆斯·穆勒和麦克库洛赫都是李嘉图的忠实门徒和李嘉图学说的坚定信仰者和继承者,他们把李嘉图学说看成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力图通过解释和注释来维护李嘉图学说体系.但是,他们没有能力解决李嘉图学说体系中的内在矛盾,他们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利润理论的解释实际上使得李嘉图学说庸俗化,同时也标志着李嘉图学说体系的瓦解.
2. 1詹姆斯·穆勒对李嘉图学说体系矛盾的解释
这场争论的中心本来是李嘉图学说体系中存在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价值决定的矛盾,但却被片面化为对新旧葡萄酒的价格问题的解释.穆勒认为,在新酒窖藏的时间内,用手直接去做的劳动即直接劳动已经结束,而用手所生产的工具间接去做的劳动即积蓄劳动仍然在进行.他还认为,直接劳动和积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在生产陈葡萄酒的过程中,当人的直接劳动结束后,生产葡萄酒时耗费的全部资本在葡萄酒窖藏期间仍在劳动,因此葡萄酒的价值仍在增加.
对前面提到的第二个矛盾,穆勒认为,商品是由劳动和资本共同生产的,劳动者和资本家都是商品的所有者,商品的一部分归劳动者所有,另一部分归资本家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为了得到生活资料,将本来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商品出卖给资本家,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支付属于工人的那部分商品的价值.因此,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是普通商品之间的交换.至于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的大小,则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在这里,穆勒完全棍淆了劳动和劳动力.
2. 2麦克库洛赫对李嘉图学说体系矛盾的解释
麦克库洛赫是通过歪曲劳动的规定性来解释第一个矛盾.他说:“有充分理由把劳动定义为任何一种旨在引起某一合乎愿望的结果的作用或操作,而不管它是由人、动物、机器还是自然力量完成的”.他后来又把这个说法修改为:“只有人占有的畜力和自然力量能够劳动和创造价值”.他依此解释说,陈葡萄酒的价值增值完全是由自然力量在酒桶内较长时间劳动的结果.因而,陈酒所包含的劳动量要比新酒所包含的劳动量大很多.
针对李嘉图学说体系中的劳动价值论与资本和劳动相交换的矛盾,麦克库洛赫是这样解释的:价值区分为“实际价值”和“交换价值”.实际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量决定的,而交换价值是以它与其他商品或劳动所能交换到的劳动量或商品量来表示的.劳动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普通商品.所以在市场上,商品和商品的交换是按等价进行的,劳动和资本也是等价交换的,这样就没有利润产生了.但是,利润实际上是存在的.麦克库洛赫又解释到:实际价值和交换价值只是在供求均衡时才会一致,现实中他们往往是不一致的.交换价值总是大于实际价值,二者差额就是利润.麦克库洛赫在同李嘉图的反对者马尔萨斯的论战中实际上完全背叛了李嘉图,而是站到了马尔萨斯的阵营里,因为正是马尔萨斯将资本与劳动的交换说成是少数劳动和多量劳动的交换,来否认劳动价值论,并将利润归结为来自流通.
2. 3马克思: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885年,恩格斯在《资本论》第2卷《序言》中,要求那些污蔑马克思“副窃”的“经济学家们”证明:“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怎样能够并且必须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而且反而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来形成.”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10年间,不少资产阶级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解释,但没有一个正确答案.直到1894年《资本论》第3卷问世,才以生产价格理论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其实,在《资本论》第1卷定稿前,马克思就已经最终完成了生产价格理论.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每一个商品的价值构成包括三个部分,即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来表示,就是:W=C+V+M.其中C+V是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也叫做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于是,原来的公式W=C+V+M,现在可以表示为W=K+M.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既有部门内部的竞争,又有各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和部门利润率.在此基础上,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必然引起资本在部门之间的竞争,结果使各部门不同的利润率转化成全社会一般的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归资本家占有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就是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之和.李嘉图的例子清楚的证明了价值(C+V-+M)转化为生产价格(C+V+P).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商品市场价格就不再是以商品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当然,这并不是说价值规律不起作用了,只是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生产价格的形成依然是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生产价格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变化和部门之间的竞争状况.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商品按照他们的价值或接近于他们的价值进行交换,比那种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进行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他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在简单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只能按价值进行交换;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商品也只是在较大范围内按社会价值进行交换;只有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关系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形成了自由竞争的环境,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在这种条件下,利润才能转化为平均利润,从而价值才能转化为生产价格.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科学的解决了劳动价值论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证明了生产价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两者并不存在实质上的矛盾.
新、陈葡萄酒由于窖藏时期不同,即资本周转时期不同而具有不等的利润,在资本流动较慢的情况下,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而陈葡萄酒的生产价格会超过其自身的价值,会超过新葡萄酒的生产价格.马克思的理论从实质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中图分类号:F0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80-03
一、引言
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与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相辅相成,被普遍地应用于对现实国民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对于研究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但由于所构建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不同,尚未和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连通,较难被用于对现实国民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沟通这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既可以促进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在现实国民经济中发挥具体作用,也能够通过借鉴拓展和丰富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吴易风(2007)指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含有两种基本前提或两种构成原理,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都要同时满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也就是在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两方面都获得平衡。陶为群(2009)基于两部类社会再生产情形,将哈罗德―多马模型与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连通,为在满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的前提下,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做了探索。陶为群、陶川(2010)将资本――产出比率保持不变状况下的储蓄与劳动就业关系,引入马克思的两部类再生产模型加以定量化研究,为其与现代经济增长模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局部具体沟通,做了尝试。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的一个重要部分,将这个部分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连通,能够对沟通两个不同的理论和分析体系产生重要作用。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与模型把基本点放在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使用上,但同时也关联到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使用。所以,以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之视角剖析,遵循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中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分解成投资品供给与需求平衡、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平衡两个部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两部门经济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体现了比通常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经济。
二、建立马克思的两部类经济与两部门宏观经济的对应关系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概念。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所有经济部门提供的、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有经济部门购买产品和劳务支出的总和。总供给总需求平衡指AS=AD成立。社会总供给、总需求概念紧密联系着现实的多部门经济。在一个仅含有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封闭的两部门中,社会总供给AS是由企业部门提供的可供最终使用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社会总需求AD由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把资本划分为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两个部分, 它们的价值实现在实物上分别对应于投资品和消费品两个部类。劳动力的剩余价值M由可变资本V产生,它的生产、分配、使用是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合一的过程。并设定劳动者的工资全部支出用于消费,以及不变资本的周转周期为1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求投资品部类需要补偿的消费品和消费品部类需要补偿的投资品,包括各部类积累全部按比例转化为所对应的投资品和消费品,都必须同时在价值和实物形态上实现。所以,扩大再生产实际上包含了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并且细化为投资品供给与需求、消费品供给与需求两个平衡,两个平衡都实现才表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分别用下标Ⅰ、Ⅱ表示投资品和消费品部类,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求:在实物构成上ASⅠ=ADⅠ和ASⅡ=ADⅡ都成立;在价值量上ASⅠ+ASⅡ=AS,ADⅠ+ADⅡ=AD。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含有企业所有者和劳动者两种市场主体,以及分别生产投资品和消费品的两个部类,没有进出口。这种状况比较相似只由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构成的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现在通过几点做法,建立马克思的两部类经济与两部门宏观经济的对应关系。第一,两个部类的企业所有者与劳动者共同组成居民部门,企业共同组成企业部门。第二,企业所有者还具有经营者的身份,如果单独考虑经营者的收入,其性质是工资性收入,与劳动者的工资合并考察;设定扩大再生产中劳动者的工资全部支出用于消费,相当于假定居民部门获得的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居民部门没有储蓄。第三,企业所有者从企业获取的剩余价值M当中用于自身享受消费部分,既计入居民收入也计入居民消费,因为这部分是全额消费,不影响居民部门没有储蓄的设定。第四,企业部门获取的剩余价值扣除当中企业所有者用于自身享受消费部分,成为本部门的储蓄,是社会储蓄的唯一来源。这样做下来,就将马克思的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纳入到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的框架下。
三、科学确定两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总供给、总需求统计口径
确定总供给、总需求统计口径,涉及到储蓄等于投资的假定。如同一般的多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把社会储蓄等于投资作为设定条件。于是,总需求AD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部分。社会储蓄等于产出减去消费支出以后的余额,投资的涵义则是意指该经济体的资本财货当年比上年的增加量,这一增加量只能来自当年新创造出来的国民产品中没有被人们消费掉的那部分产品。所以从实物的角度来看,储蓄与投资这两个概念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储蓄之值恒等于投资之值。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一般研究只有一种产品Y即只有一个生产部类的经济体,这种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投资作为资本品,因而没有被消费掉的都是作为投资品。这种产品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的共同作用下被生产出来。对确定了含义的字母前面加符号表示增量。以增长的视角看,投资形成新增资本K。所以,投资等同于经济体中投资品的净增加。储蓄等于投资的设定,在通行的SNA统计核算中也有具体体现。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各常住单位的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得到的增加值之和。而中间投入并不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消耗,所以,国内生产总值包含了新创造价值和固定资产折旧两个部分。国内生产总值剔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称为国内生产净值。投资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包含固定资本形成净额、存货增加、固定资产折旧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称为资本形成净额也就是净投资。因而,以国内生产净值作为产出即总供给,以净投资作为投资,完全符合动态的视角,或者说从理论上符合经济增长模型的口径。按照这样的口径,在价值量上,储蓄=总供给AS-消费;投资=总需求AD-消费。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和储蓄等于投资涵义相同。然而在实物构成上,总供给减去消费是从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中扣除消费品,剩余的是投资品,可以如此相减是建立在产品和劳务具有同质性的假定之上。就是假定了总供给在实物构成上只有一种产品和劳务Y,它既可以作为消费品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投资作为资本品。
对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在总供给方面须符合实物构成原理。投资品供给是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扣除生产中两个部类的物质消耗;消费品供给是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因为消费品不会被作为生产的中间消耗。于是在实物构成上区别为:
由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设定不变资本的周转周期为1年,于是把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到生产的物质消耗即中间投入里,不在产出当中单独考虑固定资产折旧因素。社会总产品扣除物质消耗后,用对应于劳动者工资V和剩余价值M的产品作为产出,相当于遵循国内生产净值的统计口径。积累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企业部门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分解为新增不变资本C和新增可变资本V,其中V按支出法被统计在消费中,只有C被统计为投资。所以在扩大再生产模型中,投资仅仅指新增生产资料也就是投资品的净增加,相当于资本形成净额的统计口径。更明确地说,企业部门的积累当中V转化为居民部门的消费,投资=积累-V,是与积累有联系但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
剩余价值M中有(M/X)用作企业所有者自身享受消费,计入居民消费,其余的用作企业部门的积累。在价值量上Cj+vj+(M/X)j=Mj(j=Ⅰ,Ⅱ)。因而vj+(M/X)j=Mj-Cj。第j部类的投资需求是Cj;由第j部类产生的居民部门的消费需求是Vj+vj+(M/X)j=vj+Mj-Cj。于是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总需求方面也须符合实物构成原理。企业部门的投资品需求和居民部门的消费品需求区别为:
综合以上论析,将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分别由两个部类提供的社会总供给和产生的社会总需求,列成表1。
四、扩大再生产中两个部类之间的产品交换实现,等价于储蓄等于投资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章和二十一章中论述了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他在第二十章别论述了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中介作用,并举例具体说明了交换的过程。他举例说明的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以及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都是借助货币媒介,通过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之间的买卖交易完成,与经典的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中国民产品和劳动与货币收入的循环流转图含义完全一致。对于扩大再生产的状况,他说明了,(CⅠ+CⅠ)在第Ⅰ部类内部实现;(VⅡ+MⅡ-CⅡ)在第Ⅱ部类内部实现;通过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实现的则是(vⅠ+MⅠ-CⅠ)和(CⅡ+CⅡ)。类似可以理解,对于扩大再生产的状况货币流通同样起中介作用。以两部门经济的视角看,第Ⅰ部类的新创造价值扣除给本部类投资后,成为由本部类产生的居民消费需求(vⅠ+MⅠ-CⅠ),但这个价值量在实物形态上是投资品,需要转化为消费品才能作为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第Ⅱ部类生产出的都是消费品,而本部类需要补偿和新增的不变资本(CⅡ+CⅡ),对应的实物形态是投资品,也需要实物形态的转化;两个所需的转化,必须通过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之间借助货币媒介的买卖交易完成。省略两个转化之过程而专注最终实际结果,是在实物形态上完成了等价值量的投资品与消费品交换。于是存在交换关系式:
vⅠ+MⅠ-CⅠ=CⅡ+CⅡ CⅠ,CⅡ?垠0(3)
式中当CⅠ,CⅡ都等于0的时候,就成为马克思给出的简单再生产状况,同样对应于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全部国民产品都被居民消费即社会储蓄等于0的情形。当且仅当(3)式成立,也就是完成这种等价值量的投资品与消费品在实物形态上转化,因而使得产品具有同质性而可加,才能够将(3)式分别带入(2)和(1)式,得出:
ADⅠ=CⅠ+CⅡ=VⅠ+MⅠ-CⅡ=ASⅠ(4)
分析一下能够从(3)式得出一个关系式:CⅡ+CⅡ=VⅠ+MⅠ-CⅡ,左端表示的是全社会的投资,右端表示的是全社会的储蓄,经济意义是投资等于储蓄。反过来讲,如果该关系式成立,也能得出(3)式。所以在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中,两个部类之间的产品交换实现与全社会投资等于储蓄,实质上是等价条件。
在价值量的意义上,可以是总供给AS=ASⅠ+ASⅡ。然而在实物形态上,ASⅠ,ASⅡ分别是投资品和消费品,不同质的产品不能够加总。只有当不再区分投资品和消费品,或者说两个部类都生产同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投资作为资本品,才可以在实物形态的意义上将式和式的左端和右端对应相加。从而得到:
也就是:总需求=总供给。所以,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可以看作是两个部类都生产同质产品、或者说省略实物构成原理的特殊情形下的社会再生产,在这种情形下省略了两个部类完成彼此之间的产品交换(交易)过程,可以把全社会产出中没有被消费掉的都作为投资,也就是把储蓄等于投资作为设定条件。
至此,已经确切地说明,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与两部类再生产具有相合性。
五、引用《资本论》的算例验证
下面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一章中的第一例,对以上论析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与两部类再生产的相合性,加以验证,结果列在表2。马克思用该例作了连续5年的扩大再生产计算,来说明两个部类的扩大再生产过程。表2中的各列数据都是直接引用马克思的计算结果,仅仅是按照以上论析的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的计算口径作了相应的归并。
马克思举例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总供给总需求平衡与两部类再生产具有相合性。
综合以上研究表明:虽然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分析体系与现代宏观经济模型不同,但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可以纳入到两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的框架下;在满足实物构成原理和价值构成原理的情形下,两部类扩大再生产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平衡具有相合性,并且更贴近现实经济。
参考文献:
1.吴易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7(9)
2.陶为群.哈罗德模型与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的连通[J].巢湖学院学报,2009(5)
3.陶为群,陶川.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储蓄与劳动就业关系[J].当代经济研究,2010(7)
4.向蓉美等.国民经济统计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