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题的制作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专题的制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网络专题的制作

篇(1)

1 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检验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发挥英语专业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保障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高职高专外语系课程改革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高校校园网宽带的不断升级,使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成为可能。

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参与研究和写作的整个过程才能建构自己的学术研究理念和实践技能。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发挥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整合网络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网络技术、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评价体系

基于网络的论文写作教学新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他们认为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的。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探索式的、协作式的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像建构理论下的情境创设、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而以往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整个阶段的教学结果,不能对教学过程起到跟踪、监控、检测和指导的作用。为了弥补终结性评价的缺陷和不足,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科学地、理性地、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知识、能力、品质、态度等多项指标去衡量每一名学生。运用更具个性发展的评价策略,激发学习者潜意识中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众多更具特色的学习个体融于网络学习这个大环境中。

3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的评价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多维评价体系其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评价资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而完成。评价体系:

(1)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发挥首创精神,实现自我反馈学习者每一次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辩证评价过程。这种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作用。教师评价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引导,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2)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评价的说服力。建构主义重视个性发展,提倡多情境解决问题,主张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分五个步骤:

1)选题;

2)搜集材料;

3)论文提纲的撰写;

4)撰写初稿;

5)修改初稿、完成论文。

根据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把选题分为前期写作任务,搜集材料,论文提纲的撰写以及撰写初稿分为写作期,而修改初稿、完成论文分为任务后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把论文质量监控和管理分成3个方面: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监控主要任务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同时在论文写作各个阶段进行论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涉及毕业论文选题、写作方法、规范格式、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等。论文写作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就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如定期抽取某个小组,了解其组员毕业论文撰写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论文写作中期检查和学生意见反馈表。在论文写作进展到中期时,教师自己填写其中检查表,对自己的进度、组织安排、质量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自查。学生意见反馈表主要涉及教师的态度、科研水平、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组织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4 实施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首先是通过网络监控毕业设计的选题。学生根据选题的基本原则填写毕业设计选题表,并通过e-mail发给指导教师。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毕业设计选题应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基本原则是结合英语专业特点,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语言技能,更应该是英语语言技能与文秘、商务、旅游等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此外,题目难度应适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同时题目还要求有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对选题进行审批。

其次是对设计过程的管理。毕业设计前期,管理部门落实管理选题工作并监督进展情况,提供标准来确定各种表格填写是否规范。根据毕业设计进度要求,学生网上提交选题报告。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毕业设计中期,学生网上提交设计稿并汇报设计情况。教师通过检查工作进度,了解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网上指导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可考察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原则性错误能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对部分态度不认真或违反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和教育。通过网络,教师可全面审阅学生的书面材料,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达思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关键环节如设计方法、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结论等环节进行指导时,指导教师通过存储的学生的初稿进行评阅并做批注,最终论文定稿。毕业设计后期,指导教师可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对进度缓慢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督促学生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同时决定毕业设计答辩的具体安排等。

5 建立评估体系,导向规范评价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应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评估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依据毕业设计的质量要素,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我系建立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包括6个评估要素,细分为18个评估项目(见表1)。

6 毕业设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的实施效果

我系学生毕业设计始于2006年,几年以来,我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取得了如下成效:

(1)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关文件。我系制定了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使毕业设计工作有章可循。

(2)充分发挥了系、教研室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作用。毕业设计有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而系、教研室两部门在过程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系是宏观监控组织,教研室则针对高职英语专业特点,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制订了毕业设计工作的相关细则。

(3)加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保障与评估。在贯彻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过程中,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断提高。1)提前选题时间,选题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并充分利用寒假开展社会调研工作,增强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及时选择或更换题目。实践结果表明,提前选题时间,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才能;同时,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查阅、调研文献资料,提前进入角色,为第六学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奠定较扎实的基础。2)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教学督导组成员、主管教学系主任、教务处有关人员深入到各专业查阅有关毕业设计的教学文件,了解设计的选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编写了毕业设计指导用书,规范了毕业设计的撰写形式。4)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教务处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进行抽查、审阅,了解当前毕业设计质量以及存在的不足,评出系、校级优秀毕业设计。5)在毕业设计工作结束时,组织专家组按照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对当年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评分,明确现状,找出差距,及时改进,不断提高。

毕业设计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我系毕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毕业设计的成绩分布合理,设计优秀率保持在10%左右,良好率稳定在60%以内,中等率在20%及格与不及格率控制在10%左右。理论性题目保持在40%以内,而实践性题目稳定在60%以上。

参考文献

[1] Airasian Peter W. Classroom Assessment[M].New York: MeGraw---Hill,1991.

[2] Cohen Andrew D.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Classroom[M].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4.

[3]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

篇(2)

国家为了大力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从2010年开始推出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在创建示范校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如何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是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无论在教育目标还是教育模式上都要求有明确的职业指向。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侧重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教育模式强调的是工学结合,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过程。所以,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与区域经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技能型职业人才。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决定着中职学校培养人才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目前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并不合理,无法实现职业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1)课程体系学科本位化。课程体系还是以灌输学科知识为宗旨,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忽视学生的职业经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的发展,专业课程设置中缺乏新兴行业与领域的课程,使得课程缺乏实际的应用性,与职业、就业联系不太紧密,不能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2)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与实际工作过程联系不紧密。课程教学理论课较多,实践课偏少,比例失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偏多,理论课内容难度较大;课程内容结构不尽合理,学生所学课程内容中存在重复、过时的知识内容。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与实际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岗位针对性不强。(3)课程实施方法与手段虽然多样化,但教学互动性差、学习过程缺乏合作性。专业理论课程普遍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也注重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依然摆脱不了“教师台上讲课,学生台下聆听记忆”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形式。(4)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能做出客观评价等。目前专业课程评价主要存在课程评价主体单一,课程评价标准相对僵化,比如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打出分数或评价等级。这样将一些无法量化的内容排除在评价范围之外。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德国为先导的关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研究,成为职业教育界课程开发与课程改革探讨的焦点。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经验的重要性,强调学科体系知识的学习应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而不是一味的“灌输”。这种方法的应用不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静态记忆,而是注重动态的工作任务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知识结构,而引入生产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学习领域”,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注重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有利于职业教育整个课程体系的优化。

我国多位著名的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做了深入研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这一课程改革新思想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它将为我国职教领域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重要的结构框架。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在这次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应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框架,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思想融入其中来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人才调研定位专业岗位群及岗位核心能力,按照网络管理员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这一主线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建设。

1、以行业需求为依据,确定网络专业课程目标。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技术人才,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以职业岗位群为出发点,课程目标应按照人才需求的职业领域来确定。通过深度社会调研、专业调研和专家论证,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我们对珠三角地区不同城市(重点是深圳)的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专题调研。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看:中职计算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文档处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操作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产品营销、技术支持等。

2、以工作任务为指导,确定专业课程。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是要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所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时应考虑职业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安排课程内容。根据之前确定的岗位群,将其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并进一步转化为相应核心的学习领域课程。

3、以行动导向为引领,组织课程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从“与实际的工作过程序列实现同步”的角度设计学习情境,创造了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境。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按照工作过程,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程序进行教学。我们在实践中依据此原则探索尝试了“小组竞争项目教学法”,从2011年开始在网络专业部分课程中实施,效果很好。教学实施第一步,提出用户需求及相应工作任务。教师主要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首先教师按照任务说明书,讲解工作流程,明确本次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其次,教师审核学生制定的任务计划与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确定最终方案;再次,教师监督学生的进度,并讲授业务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教师指出学生在本次任务中出现的问题及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态度是否端正,并协助制定出改进方案。

4、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评价课程实施效果。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对课程实施效果应采用多元化和全程化的评价方式。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专业知识的评价、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评价和对职业素质方面的评价。评价小组由授课教师、学生和小组成员三方组成。对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采用“学生自评―老师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老师通过观察对学生整个项目实施状况给出合理评价,小组成员站在合作交流的角度对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评价。整个课程结束,结合课程进行结业性质综合考核评价。

整个评价过程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保证了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有效进行。

另外引入相关的行业认证,对部分核心课程逐步实现教学评价标准涵盖行业评价标准。

探究实施过程中,发现评价量表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如何既能有效多元化评价,又能适度控制评价复杂度,也是今后将继续探究、完善的地方。

参 考 文 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151-0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实践为主线,集教、学、做于一体,使学习和实践直接对接,实现了教学与工作岗位间的“无缝连接”。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一两门课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有很多,但如何把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贯穿到整个专业,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还是专业建设待研究的课题。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确定

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是专业需求分析的重点,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本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企业的市场调研、顶岗实习学生反馈意见及毕业生回访调研,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如图1所示。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在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召开由企业专家、行业领导、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专业老师和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专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建网、管网和用网”,提炼“建网、管网和用网”的典型工作任务,探索该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形成相应的学习领域,从而得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对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跟踪,找到与企业需要存在的偏差,进一步修正课程体系。

(三)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确立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描述的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在该步骤中,确定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便对该职业进行准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通过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项目经理剖析各自的职业成长历程,总结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具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并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再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

(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划分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它是对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归纳。以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结合我院特点和实际,对行动领域进行重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致可以分为13门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可以作如下划分(见表1):

(五)以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指从企业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一个具体的任务(项目),教师采用诸如行动向导、任务驱动或项目引领等教学方法,实现任务的制定、相关知识介绍、相关操作的演示、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一体化教学。下面以Windows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进行介绍(见表2)。

总之,积极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深化“工学交替、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命线和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莫足琴,梁铭,夏德洲.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庄城山.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樊伟,王从局.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篇(4)

摘 要:伴随网络媒体的迅猛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成为了众多大学本科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而此课程的内容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媒体的能力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网络新闻传播课程与传统新闻传播专业的课程教学设计及实践上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合的能力,此文结合了教学经验对网络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网络新闻教育;信息化;网络编辑;网络新闻专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49-02

网络传播的课程目前在大学本科阶段新闻传播类的课程设计中基本都存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也逐渐兴盛。免费的、即时的网络新闻在吸引了大量受众的同时,也使得传统媒体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很多的广告客户都转而投向了网络媒体,传统媒体纷纷遭遇破产、倒闭、出售固定资产、裁员等等。

美国《纽约时报》要出售部分楼层来维系报社开支,美国报业巨头麦克拉奇报业裁减了1600个工作岗位,裁员率达到了15%。而与此相反的是,网络媒体大行其道,网络广告的高增长率,2012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753.1亿元。新闻业界呈现出如此面相,必然对从业人员、新闻学界产生相应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越来越普遍,网络编辑这个工作也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岗位。按照网站数量估算,目前,中国拥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600万人,在未来的10年内,网络编辑职位将呈现需求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比其他各类职位的平均增长量还要高。

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网络媒体队伍的整体水平及网站内容是否取得成功。据估算,中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6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从笔者所在学校来看,每年新闻传播系毕业的学生进入传统媒体的越来越少,更多地进入了网络媒体,从事网络编辑、网络营销等工作。

因此,我们的对于新闻传播系的课程设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有关网络新闻教育的课程由以前的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并对课程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网络新闻的教育与现实紧密相联,按照网络新闻业务的不同划分多个板块进行教学,注意结合最新的案例,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到课堂。

一、软件学习先行

网络新闻教育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培养出胜任网络编辑这一职位的人才。和传统新闻不同之处在于,网络新闻的组织方式是层次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较强。

例如要求编辑能写、能拍、能剪辑,最主要的是能把自己采集的信息能正确及时地出去,要能进行多媒体内容的组织,能面向多平台进行编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网络新闻之前最好已经掌握了一些软件的使用,例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等。所以我们提出了软件学习先行的教学方案,在上网络新闻这门课程前,要求学生先自学或选修一些应用软件的课程来打基础,这样就不需要在网络新闻课程的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授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适度减少理论,加大网络编辑资格认证考试的学习

网络新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自身并没有多少理论,大部分理论来源依旧是新闻学及传播学,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适度减少了学生理论学习的时间,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实践性教学和对网络编辑资格认证考试的学习。

2005年1月1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了网络编辑员国家职业标准,并启动相关的资格认证工作。正式从国家层面认可网络编辑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职业。正式从国家层面认可网络编辑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职业。这一专业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高级网络编辑师。从2005年开始,国家每年都有网络编辑资格认证的考试。在减少了新闻理论和相关传播理论授课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对学生关于网络编辑资格认证考试的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了很多网络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和试题,希望能帮助学生顺利取得资格认证。而这部分内容被证实更加实用,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确立网络新闻专题制作为教育及实践核心

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它是网络新闻整合的一种重要方式。新闻专题是对新闻的一种深度挖掘,兼具了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等特点。网络新闻专题制作的优劣,不仅成为衡量网络媒体专业水平和实力的重要尺度,也成为网络媒体能否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目前主流的新闻网站都制作有专题,甚至绝大部分把所有的专题集纳在一起,用户只要点击网站首页导航栏里“专题”的链接,就会出现网站以往制作的所有专题的集纳页面。

目前许多网站已经把专题制作作为衡量网络编辑工作量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比如腾讯大秦网就规定实习编辑每个月必须出两个专题的策划。所以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实施是作为一名网编必须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因此我们在网络新闻传播的教育中确立了以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为核心,要求所有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独立进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并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出一个网络新闻专题。

四、信息化的硬件保障及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因为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所有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独立进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并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出一个网络新闻专题。并且按照网络新闻业务的划分,课程内容分别为:网络传播技术、网络新闻文字稿件的加工、新闻图片的加工、网络新闻图表的制作、视音频的基本编辑、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实施、网络互动组织等。这些内容的授课大多采用的是案例式,而这就要求能够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制作过程。因此,我们把网络新闻传播的课程放在多媒体网络机房授课。所有电脑都安装有网络编辑需要的软件,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视音频编辑软件、网页制作软件、办公软件等,并能连接到互联网,实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各种互联网上的应用,如微博、SNS、RSS等,拓展他们的互联网使用技能,丰富编辑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法、分组讨论等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建立教学信息数据库

网络媒体会经常改版,本身发展的历史不长,很多网站并没有对以前网页的永久性保存。例如网易,曾经在它们的网站上推出了一种新式的标题,叫提要题,可是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又重新改版,变回了传统标题的样式。如果在网易实行提要题时没有把网页下载保存下来,那么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提要题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有困难,很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而网站上已没有以前的网页了,无法提供给学生实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新闻专业教学数据库,教师定期把一些制作有特点,教学有代表性的新闻网页下载下来并上传到到新闻专业教学数据库中保存,以便日后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查阅,演示,以及供学生学习使用。

总之,网络传播课程在新闻传播学科里是一门设立时间相对较短的课程,但目前广泛的互联网应用促使了它的迅速发展。对于这门课程的研究、教学方法等大多还处于经验总结阶段。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起各位同仁以及网络新闻工好者的注意,能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分享出来,共同促进这门课程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科的兴盛。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本文拟以较具有代表性的新浪网为例,从网络新闻专题的分类、特点、选题、报道形式、报道角度、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我国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现状;同时对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作一些思考,探讨能够更充分的满足受众需要、更好的体现网络新闻专题价值的发展方向。

一、网络新闻专题的发展现状

为了满足规模日益庞大的网民的新闻需求,我国各大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做得越来越具体、细致,数量有增无减,形成了网络新闻专题的一个大繁荣。就新浪网而言,点开新浪网的新闻专题首页,就可以发现各种新闻专题被分成了许多具体的类别,包括了国内专题、国际专题、体育专题、娱乐专题、财经专题、科技专题等。

但是目前,网络新闻专题还没有公认的分类标准,一般将其分为事件类专题、主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和栏目类专题。

事件类专题一般信源来自于突发事件。如新浪网2008年1月25日的“科索沃宣布独立”、2008年4月28日“山东发生旅客列车相撞事故”、2008年5月5日“缅甸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等。这一类新闻专题通常新闻性较强,由于信息本身的动态变化,所以在策划上偏于被动,持续周期由新闻事件的本身特性决定。事件性专题往往是受众比较喜欢爱看的专题。

主题类专题一般为一些可预见的主题。如新浪网2008年4月17日“2008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5月8日“2008俄罗斯红场阅兵”以及一些常规性的颁奖和会议等。这一类专题具有宣传性、服务性较强的特点,在策划上更为主动,持续周期由策划或者主题进程共同决定。此类专题在信息接受益加小众化的今天,往往会得到一部分“铁杆受众”的期待和衷爱。

二、对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思考

(一)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新技术进行创新

网络新技术是影响网络专题发展的重大因素。网络新技术作为网络专题的新的表现手段,能更好地反映专题的内容。新技术的应用一直在影响网络媒体的表现形式,对网络专题也不例外。在网络新闻专题中对于网络传播技术的更新和利用,不仅仅是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同时还是受众的迫切需求。

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不同之处,就是网络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是建立在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发展之上的。

相比传统媒体中纸质媒体只有文字和图片,广播电视媒体只有声音和视频;纸质媒体只有有限的版面,广播电视媒体只有仅有的时间段而已,网络媒体则在这方面体现出极大的优势。它除了有无限的网络传播空间之外,还有着丰富的传播方式。除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之处,它还有着flash、模拟动画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还将有更多的传播方式会运用到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当中。

这些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和运用,不仅仅使得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更加快捷、形象,同时也使其传播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统筹联动,加强品牌战略实施

自从网络媒体出现以后,它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就没有停止过。在我国,目前商业网站还没有对新闻事件的直接采访权,这就造成了其要信息来源方面的缺失。而在网络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传统媒体也需要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都意识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使彼此更加强大。

在市场上明显出现“马太效应”之后,仅靠单打独斗难免落得伤痕累累,甚至难以在竞争大潮中支撑。因此,“合纵竞争”势在必然――联合互动、统筹运作、内容共享、错位竞争。这样有利于在重大活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使得不同媒体之间的特色相互交叉融合,产生多家媒体力量叠加的“1+1>2”的传媒效应。通过内容交换,取长补短,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高整体竞争力。统筹联动不是简单的组合与拼装,而是一种建立在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同作战关系。统筹联动既可以是与其他网络之间的联动,也可以是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同时进行的联动。由于统筹联动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竞争成本、形成舆论强势,因此它能使媒体在竞争中占据相对优势,使自身的影响力波及到合作媒体覆盖的范围之上。

(三)网络新闻专题要注重策划

网络新闻专题并不应该是单纯的将新闻报道在网络媒介上进行“堆砌”,而应该是对新闻的一种深度挖掘,兼具了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分析性等特点。对于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网站能否吸引住受众,能否从众多的媒体中脱颖而出。

因此,在制作网络新闻专题时,要着重增强策划意识,提升新闻专题的竞争力。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要求能够对各种新闻资源进行整合,以便更好地配置与运用网络新闻资源,办出网站特色,提供更能满足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策划

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要注重策划。众所周知,并不是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能制作成为一个新闻专题的。能够作为专题来进行报道的新闻事件,往往是具有重大意义,或是在社会当中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2.网络新闻专题的内容策划

数字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没有过时,传媒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是否为受众提供了满足他们需求的内容。在当今获得独家报道越来越困难,网络新闻专题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需要在内容上进行精心的策划,深度开发新闻信息资源。

三、结论

现代社会,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网络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中只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正视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推动网络新闻专题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08-02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作为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九吻天宫”自然成为各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新闻的场域中,门户网站纷纷采用网络新闻专题的形式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

网络新闻专题是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在操作上,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的主要题材有以下几种:重大突发事件、可预知的重大事件、重要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媒体策划的重要活动[1]。由于网络媒体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获取信源机会的相对均等,及网络即时传播的特点,网络新闻专题编辑容易趋向同质化。特别是在可预知的重大事件领域:一方面,网络媒体在新闻专题制作上通常有过去的报道经验作为铺垫,形成了一定的报道模式;另一方面,编辑在专题制作之前,均经过充分、细致的策划和准备。因此,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较一般专题报道都更易趋向同质化。

本文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事件为内容,选取主流新闻网站人民网、四大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及口碑新闻网站凤凰网的新闻专题作为样本,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三网站在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专题报道中的特点和创新之处。选取“天宫神九对接”专题作为研究内容,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网络新闻专题的选题往往是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天宫神九对接”作为当时的国内外热点新闻,在选题角度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二,本文的研究范围界定在“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内,“天宫神九对接”作为我国的重大航天项目,自被官方提及就成为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其发生的可预知性使网络媒体拥有充足的时间策划及准备。同时,各媒体亦有神舟系列飞船及天宫一号相关新闻的报道经验;第三,“天宫神九对接”属于重大科技新闻,与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等类型相比,会运用到更多的互联网技术手段。通过对包括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在内的八个网站的比较,可以发现这些网站均综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内容,运用了3D模拟、动画模型等表现形式。由此可见,技术手段带来的竞争优势在网络新闻专题当中已不明显。

通过比较研究可知,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来避免同质化.

一、信源:力求独家,重视合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于2005年9月公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五条、第十六条明确规定: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服务单位,不得登载自行采编的新闻信息,并且应当转载、发送中央和省级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2]。

在网站采访权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点使新闻信息的转载和十分迅速,因此网络新闻专题要在新闻信息上彰显优势,必须具有一定量的独家新闻信源。信源的差异性是提升网站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天宫神九对接”专题报道中,人民网依托人民日报,第一时间权威报道及评论。同时派出四个记者团,分赴北指演播室、酒泉发射场、北京航天城、内蒙着陆场进行连线报道。除此之外,人民网还与总装备部政治部等12个院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等10家媒体合作,举办嘉宾访谈,丰富新闻信息。信源的权威、独家、多样使人民网在新闻内容上更具竞争力。

新浪网虽然没有派出庞大的记者团,在信源的权威性上也稍逊于人民网,但与全国26家媒体的合作使其新闻信息始终保持着新鲜性与广泛性。参与此次联合报道的媒体包括中国之声、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等,他们整合各自记者、编辑之力,利用微博平台,从独特视角出发,快捷、及时地新闻信息。

与人民网、新浪网相比,凤凰网在信源方面显然有所欠缺,其新闻内容均转载自传统媒体及其他网站,未能有效避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竞争力较弱。

二、内容:创意策划,辐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兰指出:网络新闻专题的信息构成包括三个层次,即核心信息、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

核心信息是直接针对新闻事件或主题的信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实现报道的主要目标;周边信息是与新闻事件或主题相关的背景信息、相关知识等,它们有助于丰富人们对当前对象的认识;辐射信息是从当前新闻事件或主题中引申出来的信息,可以帮助人们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在一个更大的坐标系上认识当前对象[1]。“天宫神九对接”这样的科技类新闻专题,光有核心信息显然是不够的。合理策划和呈现周边信息及辐射信息,能为受众补充有助于理解新闻的科技知识及“神舟”系列飞船的背景信息,帮助受众克服身处海量信息中的时空迷失感,使专题报道更加全面立体富有特色,避免同质化,增加竞争力。

新浪网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推出“大漠中的航天城”“探访女航天员家乡”“生活中的航天科技”“影视中的神九秘密”四个独家策划,而凤凰网则将重点放在“中国航天员选拔流程、标准”“揭秘宇航员太空生活”“盘点世界女宇航员之最”三个方面。

不论是新浪网的独家策划还是凤凰网的重点呈现,都是对网络新闻专题核心信息之外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发掘。这样的编辑方式构建起完整易懂的知识体系,使非专业受众能够更好地接收新闻信息。同时,贴近生活的策划和挖掘也为整个专题增加了趣味性和人情味。相比之下,人民网全面依托核心信息构建的专题,在权威、专业方面虽然更胜一筹,但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却太过“阳春白雪”,可读性不强,这可能会影响到新闻专题的传播效果。

三、受众:鼓励参与,交互沟通

交互性是互联网相较于传统媒体的突出特性,也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参与感可增加受众对网络新闻专题的关注程度,使网络媒体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天宫神九对接”专题报道中,新浪网依托旗下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浪微博,推出了“给太空中的刘洋捎句话”“寄向太空的微祝福”等独家交互板块,一方面进行议程设置,将已有微博用户的视线集中到这一新闻事件上,增加了专题的访问量,一方面又向新闻专题的关注者推送微博产品,吸收了微博的潜在用户。这样的营销方式实现了新闻专题与微博产品的相互宣传,是很成功的。

相比之下,人民网虽然也做了“微博互动”板块的尝试,但人民网微博的用户数量和影响力远不能与新浪微博相较,从有限的留言数量与转发、评论量即可看出其营销效果的有限。凤凰网旗下没有微博等相关互动产品,因此在专题中仅使用传统的留言板与受众进行互动,但因新闻信源与策划水平的局限,互动较人民网更有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已经完全走出了过去简单的“复制+粘贴”的编辑模式,网站与从业者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地融入进编辑工作中。网站不再是重复呈现传统媒体新闻成果的平台,而借由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手段,成为综合传统媒体新闻成果、网站自身新闻成果、新闻事件周边信息及受众反馈意见信息的综合性、立体化、交互式新闻平台,而网络新闻专题更是网络新闻领域的集大成者,是网络新闻竞争的重要手段。重大事件性新闻发生时,各个网站都会对其作出反应,但由于获取信源机会的相对均等,各商业网站的报道同质化严重[3]。而商业网站对新闻网站信息的转载,也使新闻网站陷入同质化的竞争当中。

网络新闻专题的同质化给网络新闻带来了看似海量的假象,形成了新闻媒体的内耗,削弱了媒体的竞争力[4]。因此避免网络新闻专题,特别是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的同质化,对网络媒体的良性、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在“天宫神九对接”这一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当中,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的制作各有特点。人民网注重信源的丰富和权威,使其专题内容在深度、广度和权威性上更胜一筹;新浪网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依托微博平台形成独家策划,突出了专题的交互性,实现了专题与微博共赢的成功营销;凤凰网注重周边信息及辐射信息的呈现,使专题在严肃、宏大、权威的大氛围下不失趣味性与人情味,吸引受众点击,提升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在可预知事件网络新闻专题的制作中,单纯的技术手段无法避免同质化,信源的权威、独家、丰富,内容的创意和吸引受众参与的互动性能够增强专题的差异化,提升网络媒体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彭兰.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发展及编辑原则[J].中国编辑,2007(4).

篇(7)

标题的第一个词非常重要,它在视觉上往往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一般将新闻内容的关键词或新闻所要突出的重点放在标题的开始。网络新闻标题的字数一般应简短扼要,山东大学制作的网络要闻标题一般是19~20字,在视点网页的新闻标题一般是15~17字。网络新闻的标题制作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体的事实和观点入题,有分寸地虚实结合,追求简明扼要且内容通俗易懂。

总结网络新闻标题的写法有: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式;概括总结、突出重点式,点明目的式、论坛讲座式、申明原因式、系列报道式,网上直播式,内容升华式等标题。标题在适当的时候,可使用肩题,网络新闻的肩题在新闻中如果应用的恰当,有的很有感召力,它在补充说明主题的同时突出了重点。必要时,标题后可加副标题,使标题更明晰、准确。

网络新闻导语的编写

目前,许多网络读者借助搜索引擎去发现自己需要阅读的网页。因此,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新闻通过搜索引擎实现它的新闻价值。因此,我们制作导语时要主题明确、简明扼要。

制作新闻导语最好用百余字来简明扼要地概括整个新闻事件。为此,我们要注意使用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制作导语。如果是长篇的人物专题报道,则要提炼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一段文字来制作导语,将其置于文章的最前端。这样,导语才能真正起到导读的作用。

网络新闻内容的编写

网络新闻内容的编写要信息量大且语言精练。网络新闻内容的编写应尽量突出新闻要点。网上读者阅读新闻的方式主要是扫描式阅读,要想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清晰、准确地了解新闻的核心内容,在写作上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安排新闻要素并用最清晰的文字表述出来。网络新闻的编写应做到:突出新闻的关键词;对新闻进行合理的分段;要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放在新闻的开始;要让尽可能多的新闻要素出现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内;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对他们有用。总之,网络新闻内容的编写,要做到既准确又简洁,还要突出主要内容。

新闻内容的编写有一个特例,就是网络新闻专题的编写。网络新闻专题一般是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过程分策划、采访、制作三个步骤。策划时,作者就要对整个报道有个清晰的思路。

网络新闻图片的拍摄

网络新闻的图片与新闻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网络新闻的图片可以是新闻内容的具体体现,也可以是新闻内容的补充说明。网络新闻图片已不再是新闻的陪衬和点缀,而是和新闻文字同样重要的新闻表现手段,已具备与文字新闻并驾齐驱的地位。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新闻图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现场拍摄回来的图片不够理想,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以追求新闻图片的强大冲击力和丰富的信息量。

建立与新闻内容相关联的链接

要想使网络新闻报道有深度,就必需建立与新闻内容相关联的链接。链接应把握好分寸,不易太多,但又要层次分明、表述完整。

一般链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做“详细”链接。在处理文字较长的新闻时,应该为它写一个简短的概要,放在显示页面上,在概要的后面做一个“详细”链接,将新闻全文放上。

另一种是罗列所有相关信息式。这种一般用在会议中有典型发言时,可将发言人的发言稿做相关链接。还有做精彩回放时,可将每条精彩信息逐一列出。

参考文献:

① 明安香:《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展望》,《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篇(8)

一、专题策划的流程

专题策划的流程我认为是发现选题、汇总资料、填充资料、延展资料、展现独家。我个人认为,第一点和最后一点最重要,也最能看到一个人或一个媒体的功底。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表达自己的独立的观点最重要。其它的所谓版面和结构无非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核心,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观点是核心。我们常说编辑也是有观点,有倾向的,但是关键是你的观点和倾向是站在网民的角度的,因为你的用户就是网民。我觉得独特、独家、以小见大、切入另类,就是好选题。看好的专题是以事件表达观点的,假如只停留在事件上,那就是垃圾专题。网络编辑要学会逆向思维,不要总随着大众的思路走,要比大众看得更远、更深刻。

专题策划准备

专题策划如何选题,是关键,不能尽早确定主题,就没办法进行下面所有工作的进行,当然更谈不上资料的收集整理或技术上的设计制作了。选题可以从所负责的网站或频道主题及延伸开始,也可以从网站或所负责的频道的统计计数器中开始,也可以从最近发生的与网站或所负责的频道相关的新闻、娱乐、事件、政策等开始。专题选题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而不是大而广泛泛而谈的去整理收集信息,一定是清晰具体的。所谓“专题”就是在“专”上做文章,做到专一、专注、做精、做细、做深入,进行深度挖掘,这样才有专题的意义。

二、专题策划的分类

(一)新闻类专题策划

针对新闻性质的专题,就是要及时快速,信息全面,对一个新闻点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制作推出,刚开始可能因为要抢占信息的第一性可以不需要太深入挖掘, 但S着时间或新闻点的推进,此专题一定是可以扩展可以维护可以再操作进行随时更新的;这一类的专题无需要页面太精美,也无需要太详细的规划整理,就是做出 “信息拼盘”,“大杂烩”就行了,把各方面信息整理起来,做成一个新闻源或者聚合,是最好的方式。这也是新浪等大的新闻类网站常采用的手法。

(二)计数器关键词类专题策划

此类专题目的就只有一个,不在于专题的内容实质,而在于能达到带来流量,提升此专题主推的主关键词或者辅助延伸关键词的搜索引擎结果页的排名,进而提高访问量,也就是编辑人员常考核的流量标准,为了把自己所负责的频道或栏目有更高的流量,不得不做很多信息的更新,但由于信息的更新不如专题制作的权重 更高,因而产生了计数器关键词专题策划制作。这类专题重要优化推广,重要针对某一个关键词做深入做专做到小而精,就是围绕一个关键词相关的信息聚合,让浏览者或搜索引擎都喜欢这个专题,因为有内容可看,自然流量提高就不是问题了。

(三)事件类专题策划

围绕一个热门事件进行做专题,这个和新闻类专题比较相似,但又有不同。新闻类专题突出一个“快”,而事件类专题突出“事”,是围绕这个事件的来笼去脉、前因后果等谈清楚,以更丰富的图片,文章信息,甚至更多的视频来辅助。为了突出专题的水平,有时需要更多方面的访谈访问观点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谈事件,而专题制作人,只是从另一个或者局外人来看来制作,不搀杂任何个人主观色彩。让浏览者或网民来评判来审视此事件。

(四)政策类专题策划制作

这个就比较好做一些,比较严肃认真,把一个政策介绍清楚,有时需要多方的解读,比如政府机构的解读,比如受益人的解读感受访问视频图文等;再根据需要配以相关连政策的信息。

(五)游戏娱乐类专题策划

篇(9)

还有一次,听到其他记者谈起,有好几个委员特地跑到他们报社去,找编辑谈希望恢复强制婚检的问题。委员们是如此期盼自己的声音能被媒体传达出去,而我们这些记者又身负着委员们多么深厚的盼望。

在与委员们的接触中,常常有人要与我对某个社会现象进行探讨。这时候每每汗颜,比较于委员们的真知灼见,我的理解是多么肤浅。如果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可能写得明白?所以采访前,我总是暗自提醒自己:案头的工作还要继续加强。

记者是桥梁,是连接事实与公众之间的通道天使;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传递各种信息的工具。记者除了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度的党性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技术水平外,还要有一种视新闻工作为神圣使命的责任意识。听着委员们的小组讨论,我深深地恨自己时间太少,无法把委员们的意见都整理成稿件,让更多委员的声音被大家所注意、重视。也同时深深地为自己以前的幼稚而惭愧。

今年“两会”的报道,不仅让我提高了采访技巧,锻炼了写作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了一名记者的责任。

(吴冠兰/人民网记者)

网络专题运作及成本

吴 d

网络专题糅合了各种网络表现形式,优于普通表现形式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跟其他网络媒体运营项目一样, 网络专题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

尽管很多网络媒体设置了专门的专题部用于运营网络专题,但专题制作团队仍不可避免地常常需要跨部门运转。对各类专题的选题,要有一个统一的协调,采取平等协商探讨的方式来引导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包括对选题本身的充分讨论,对页面组织的谋划,共同积极地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

而在常规管理上,各小类专题责任编辑在做专题的同时,必须将专题的基本构思用邮件反馈给专题主编。专题主编要负责专题的整体把握、选题的调配、各小类专题的把关督促等,专题牵头人则对这些专题是否恰当、选题是否互相冲突做出反馈意见,及时对各小专题的选题进行调配。

专题团队之间要增进了解,做到互相热情相待、坦诚讨论问题,设法组织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以加强团队的日常交流和相互的深入了解,工作中也形成了互相支持的良好态势,整个部门也初步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工作团体,能有效率地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

同样,网页设计、美工和程序员也要专门配合专题制作的进度,至少要付出多出通常其他工作任务的工作量。这种跨部门的大规模资源调配,是网络专题的需要,同时也帮助网络专题打造成超越其他网络表现形式的精品。

当然,建立客观的专题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第一反应时间+内容评判+点击数”的指标,即选题、切入点的把握,专题推出时间,专题后续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通过评价机制,可以发现专题在运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专题运作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激励,要有严格的专题奖惩制度,专题的评价与制作人的浮动工资部分相挂钩。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网络专题和其他媒体的专题栏目一样,它所面对的受众势必是分众而非大众。因此,专题部门除了对专题本身题材的专业把握之外,还应对受众情况做出更多的关注,这恰恰是目前网络媒体从业者最为缺乏的。从目前专题形式来看,各大网站在拼形式,拼页面上花费了相当大的功夫,有些甚至是美工全线上阵。问题是,没有好的内容支撑的专题,将只是没有瓤的一层皮,终究会失去更多的受众。

而数量与质量,摘编与原创,总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些网站专题数量很多,热点反应速度很快,但摘编水分很大。门户网站相当一部分专题,就属于此类,而有些网站专题质量却很高,选题原创,文字原创,完全不亚于报刊杂志,但反应速度却比较慢一些。

再加上绩效考核跟不上,没有全面、可行、有效的考评体系,更加大了专题制作部门的困惑。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摘编成份较多的专题,需要就热点迅速作出反应的事件,交由新闻部门来完成,而对于需要深度挖掘的评论性质的专题,由专题部门担纲。

另一方面,在网络媒体日趋功利的今天,消耗大量资源制作而成的网络专题,势必要回答投入产出比的问题。目前,多数网络媒体已经开始对成本核算比较在意,开始对这部分支出做产出量化的考核,而首先遭遇的必然是耗费巨大的网络专题。网络专题的这些成本往往还散布于不同的业务部门,这就使得成本核算问题更为复杂。最可行的解决方式,是通过专题来解决自身的成本问题。

(吴d/和讯网新闻部)

如何推广网络新闻

栾春晖

通过对流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大新闻网站有很大一部分的访问量是来自搜索引擎,网民通过搜索引擎而访问到新闻网站内容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作为一名网络编辑。就需要努力使自己编辑的新闻排到搜索引擎的靠前位置,利用搜索引擎推广网络新闻。

关键词是网民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新闻信息的钥匙,对于google等搜索引擎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关键词搜索引擎才可以找到信息,充实自己的数据库,而网民只有通过搜索关键词才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因此新闻网站需要在页面上(包括首页概览和细览页面)尽可能多的出现能够概括本页面内容的准确规范的关键词,并且尽量增加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方法。

利用网页HTML语言的基本特征。HTML拥有标题“title”和内容标签“content”两个属性,不仅只是google,大多数的搜索引擎都很关注这两个属性,并通过这两个属性中的“标题关键词”和“内容说明”来搜索网页,因此就需要用尽量准确并且全面的关键词来描述你的网页,并且增加其词语的出现频率。比如一个体育网站的首页标题就可以使用“体育新闻”“意甲”,“NBA”“足彩”等关键词,而内容则可以选择“英超”,“现场直播”,“体育明星”等这样的关键词。

另外针对关键词,HTML语言支持将文字加粗,这样,google等搜索引擎认为这些关键词更加重要,因此将会更加关注。

关键词的选取要遵循准确通用简洁的原则,比如一个体育网站的首页上要选择合适的关键词,“体育新闻”就比“体育频道”更通用,使用频率更高。而“体育运动新闻”就没有“体育新闻”简洁。而增加关键词的出现频率的方法要自然,不能用一味的低级的重复,这样搜索引擎会排斥。

篇(10)

目前网络新闻专题暂无公认的分类标准,具体的分类标准只能依各网络媒体的定位而言。而目前比较合理的标准按照专题的来源和生存周期划分,可以分为事件型专题、主题型专题、挖掘型专题、资讯型专题四类。①

腾讯的《今日话题》属于挖掘类专题。挖掘类专题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网络新闻专题,也是未来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总体趋向。②该类专题重在策划、注重研究,其编辑思路、栏目构架等诸多因素都是编辑根据整体内容,整合了所拥有的新闻资源后做出的,也就是说其每个部分都有编辑二度开发的成果,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和“再加工”是该类专题制作的核心,而提炼独家观点也成为该类专题的一个难点。

优秀的挖掘类专题,其核心竞争力在编辑的策划能力上,而又突出表现为栏目的架构、网页的构思、观点和资源的整合加工。赵启正在《中国网络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一文中指出,③优秀的新闻专题可以具备“新闻的快、研究报告的深、百科书的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

《今日话题》的网页构思

1.层层推介:直达栏目有捷径

在网络上,频道名称、栏目名称、标题等重要导航路牌都要用最直接、最简单、指向最明确的词语,以避免歧义和含糊。腾讯网的《今日话题》专栏在腾讯主站的首页和各个分站的首页都有推介条。根据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腾讯网首页导航条新闻位居第一的位置,足见腾讯网站编辑对腾讯新闻中心的看重程度。相比之下,搜狐的新闻专题栏目虽然质量也较高,但在首页的推介力度较小,不易被读者发现。

2.页面位置:视觉中心占先机

《今日话题》栏目位于腾讯网首页面积最大的中间栏,并且以较大幅的图片抢占读者的眼球,在子分类的腾讯新闻中心,《今日话题》也位于页面左侧,占尽读者阅读的先机。

3.版式设计:兼顾简洁与美观

《今日话题》最初采用的是非均分的竖二栏版式,这种版式结构在专题页面上运用较多,但《今日话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页面的上下部分错开,兼顾了页面的简洁与美观。

此外,《今日话题》采用了类似报头的做法,将其编辑方针“关注大家的关注”载于栏目页头,并打出“腾讯QQ出品”,运用固定的logo和口号强化栏目的品牌。

2009年6月,腾讯对《今日话题》大胆改版,采用竖式三列的版式结构,每个专题都有独特的提要题,竖三栏版式在国际上比较流行,BBC网站和日本的“共同网”中文版网页都采用这种结构。人民网、新华网等风格比较稳重的门户网站也采用竖三栏编排,竖三栏版式页面屏数往往较少,新闻分栏也较少,标题简洁明快。采取跨栏的形式与图片相结合,专题内容清晰明了。专题的主要内容占据面积较大的中间栏,而左右两栏则用于相关背景的链接、观点PK区和月度热门话题榜。

4.色彩:颜色诠释理性

不同的颜色对人有不同的情感牵引力,色彩可以在美学角度契合和体现网站的编辑风格。暖色系的橙色代表的是热情、活力、轻松,与之相对,冷色系的深蓝色则代表了客观、冷静,而《今日话题》的栏目页头运用的正是这种颜色。

《今日话题》的内容风格

1.题材宽泛,不拘一格

题材的选择与网站本身的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腾讯《今日话题》志在“聚焦”,这是与其编辑原则“关注大家的关注”一脉相承的。《今日话题》的选题来源非常宽泛,社会潮流、时尚文化、突发事件不一而足。为贴合“今日”二字,在选题上注重对时事和热点问题的深度报道和纵深思考,其中不少选题发端于网民的BBS和互动社区,如“网瘾究竟是不是精神病”、“杨佳案”都成为《今日话题》探讨的话题。这种发端于网络的新闻选题,也强有力地保证了高人气和互动的积极性。

2.新闻价值观:网络清流

在网络新闻呈现出泛娱乐化和低俗之风时,腾讯以旗帜鲜明的新闻价值观博得了网友好评。一方面,腾讯追求新闻的快捷和信息的全面;追求特色,注重议题的设置和新闻策划,主张观点的展示和碰撞;另一方面,腾讯秉承了理性的价值判断,不流于浅易的叙述,而加强了观点的引导和输出,着重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与不少网站为了吸引点击率而迎合“网络愤青”的做法截然不同,被媒体称为一股“网络清流”,形成了“有良知”的形象。④如2008年四川遭遇汶川地震后,企业家和个人纷纷慷慨解囊,此时吼出“我不捐款”的个别人受到大众的口诛笔伐,《今日话题》于2008年6月13日及时推出专题《我为什么没捐款》,将平常老百姓及80后作家韩寒为何不捐款的原因一一集纳,同时打出了“捐款不是征兵”、“不攀比、不强制”、“愿意捐、可不愿意盲捐”等一系列观点。通过编辑的巧妙编排,赈灾捐款的用途透明化等更有意义的议题得以凸显,而对“捐与不捐”孰是孰非的争吵则被巧妙地引开了。又如在中法关系陷入低谷时,《今日话题》又号召大家要“冷静看待中法关系”,懂得“爱国的艺术”。

3.结构

《今日话题》包括几个固定的组成部分:导语、网络调查、腾讯网友点评、结语。此外,根据不同的话题,往往配有漫画形式的新闻和相关视频的穿插。在观点的集纳上,编辑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优势,既有“名人观点”也有“舌战网友”,形成了多方观点的碰撞。此外,通过编辑,将代表性观点集结成小标题,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导读作用,另一方面,编辑的立场也“幻化于无形之中”,巧妙引导受众完成议程设置。

比如,在《与杨佳有关的十个词》这一期专题中,编辑用了“论人”、“论心”、“论事”作为分题,最后在结语中直指对暴力的歌颂是一种“伪民意”,让大家在习惯与“公家”对立的时候回到道德层面的思考。2009年6月,《今日话题》改版,在页面左侧新增了“今日热词”、“一周热点话题”、“月度话题榜”等栏目,方便网友了解最新和近期的热点话题。同时增加了观点PK区,通过参与,网友既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他人看待问题的态度,充分调动了网友持续关注栏目的积极性。

此外,页面上还增加了相关视频和博客推荐的比重,栏目的页头也更具品牌意识,将“用常识解读新闻”的栏目理念用特殊字体标出,栏目风格突出,品牌感更强。

注释:

①②张宇:《门户网站新闻专题报道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③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2期

④《南方都市报――2008年度网络致敬专题》,2008年12月28日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编辑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②朱宝奇:《网络新闻专题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

③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④董天策主编:《网络新闻传播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 土建工程类别划分标准 下一篇: 园林工程建设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