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8 17:07: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德育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09-01

德育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等,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和成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尚不成熟,我们不能盲目地向他们灌输德育教育的大道理,不能张口闭口都是“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是民族的希望”,又或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类空洞难懂的大道理。我们要尊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你教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因此,这个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发展路上“掌舵人”的作用,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学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进行更正,并引导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多人都以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中学开始也为时不晚,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诚然,中学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基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正是在为学生整个德育教育打基础,它在学生整个德育教育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说明凡事都是在一步一步的积累中慢慢才能达到效果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这样可以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严格律己。可以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自己洗衣、打扫卫生。可以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家尊家长,在校尊老师。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好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和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1.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认知大多来来自家庭和学校,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他们年龄小,模仿心强,对教师的行为等会表现出较强的模仿心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榜样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要用自己正确的行为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些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地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转身却把擦汗的纸巾扔到地上,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对待学生却总是严厉呵斥,这种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教师必须树立榜样意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看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改正自己的行为。比如,教育学生爱护公物,教师就要爱惜桌椅,把用过的短粉笔放好下次继续使用,教育学生要讲礼貌,就要带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2.润物细无声

很多时候,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学生大多都当成耳旁过风,丝毫不放在心上。而且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低年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他们的智力水平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也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如果我们盲目地对他们进行空洞的大道理的灌输,教导他们“人总是要死的,或重如泰山,或轻若鸿毛”这类做人道理,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奉献精神,显然等同于“对牛弹琴”。我们必须把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比如可以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比如出一期班级板报,教师在学生通力协作完成板报之后,可以带领全体学生对板报进行欣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板报中某个学生画的板报插画擦掉,然后询问学生对此的意见,插画是板报的重要部门,很显然,擦掉插画,板报就变得“难看”起来,教师还可以擦掉某个学生设计的标语,某个学生优美的楷书,这样本来完成的板报就变得残缺不全。到了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告诉学生“人心齐,泰山移”等集体力量大和团结的重要性等道理,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树立集体观念等,让他们自觉地团结同学,树立集体意识。

篇(2)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在力求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小学德育教育也不例外,结合新课改在德、意、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小学教学实际,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其突出的地位主要有:

(一)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民族之魂不可忽视

在中华大家庭中德育是深厚的国家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重要一步就是稳抓德育,而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学起步开始。中华文化是丰富的,中国人是智慧的,德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魂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正是培养小孩子的基础所在。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抓住最佳时间的德育教育能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多的优势条件。所谓万丈高楼皆从基础而来,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能为中华民族精魂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二)德育教育能取得显著效果

纯洁一词能最好的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概括出来,说明小学生的内心能容纳很多的思想,但也因为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都是在启蒙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的不良观念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心智不完全,意志不坚定时期重点进行道德观念等的教育,以便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和稳定。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未成行,不能放任其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不断沉沦,需要及时在学校加强意志、品德等教育,使之能明辨是非,立德做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观念等有显著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力,培育国家栋

在我国十会议上提出关于教育的改革,力求在现代化建设中落实教育改革,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创新,抓住机遇。小学生是人生起步的阶段,是基础阶段,其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国家潜力的代表性群体,是祖国花朵。他们的德育发展好坏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能否实现。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意志的接班者,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只有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体。小学生在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德行和意志品格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时才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事事用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去处理,从而在冷静中学会创造,在处事中掌握技巧。小学生在身心方面的白纸属性急需用高效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终生重视德行与品质的提高。

(四)社会生存必备良好的德行

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浪潮的背景下,社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才的素质和德行成为各大企业等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用人单位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学历等不再是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在综合型人才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学会做事,学会在社会各种事项中用先进的道德观念去面对,这样才能在多变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做好教师的典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和教育者,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个关键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时刻注意自身修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做到不蛮横、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这样才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W生离开家到学校接受教育,主要的教育者就是教师,在此阶段,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的时候会比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的言行就像无声的教育一样,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要和学生做朋友,尊重学生的想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获取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放下戒备,提高教学的成效.

2.2 让德育教育不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德育教育是不分学科的,德育教育基本上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可以说每一个学科都离不开道德教育,教师也只有将所传授的知识与德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德育逐渐融合在知识载体当中,才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各个学科中的内容还可以指导学生的相关道德行为,学科内容的不同也渗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精神食粮,这对于学生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的情趣,而小学数学则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相关的数学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而我们的小学历史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民族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爱国热情,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样也就会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其他的知识。

2.3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它对学生品行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训练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在家庭当中就会显得更加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自由。而家庭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庭当中度过的,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家庭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但是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就没有了联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要比教师深得多,因此要求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学校的相关德育教育要求,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只有家庭和学校互相了解之后,才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而小学又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掌握德育教育的重要领会时期,小学德育的成败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与否,同时也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紧紧相联,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小学是学生刚刚接触教育的阶段,而德育教育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因此,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G623.2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1.德育扎根于中华传统文明中,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德育内容广泛、深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研究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不管是雅典文明,还是希腊文明,在历史的长河里,都已经死去。而只有中华传统文明,五千年来不曾中断,虽然朝代更迭,但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核心不曾丢失,而是在民族融合与冲突中愈l精致与悠久。因此,传承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吸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优秀的文化在人民中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中国的灵魂,是我国在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教学家们忽视。因此,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的德育教学,必将有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培养出来的国家栋梁才能更适合新时期的需要。

2.小学生阶段的德育教学事半功倍,至关重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和强大的重任,可以说,小学六年,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时期,其思想极为纯洁,犹如一张白纸,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就好比在一张白纸上作最美的画作,操作起来更为得心应手。所以,在这一时期,通过教师的努力,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须的。

3.正确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地立足社会。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1.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应该看到,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要通过小学语文开展德育渗透,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平台。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主战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通过讲解知识渗透德育教育。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采取那种知识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只要是将应该讲解的知识点让同学们记住了,在考试中能够答对了,就会认为是教学取得了成功,所以在教学中很少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错失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时,就要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思想的启迪,提高道德素质;其次,运用情感熏陶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结合具有丰富情感元素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感教学的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的有效运用,烘托充满真情实感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情感教学的熏陶中,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再次,运用榜样学习的方法开展渗透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单纯进行讲述式的说教是难以收到预期的德育教育效果的,只有让学生看到道德的榜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才能够真正让小学生思想得到净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榜样,让教材中人物的道德力量充分感化学生,让这些榜样的高尚情感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而且要结合现实中一些先进人物的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也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2.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除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外,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较,有自身优势,课外活动教学的方式比较灵活,活动的内容不死板,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德育培养的语文教学资源,通过一系列小学语文课外教学活动将这些教学资源有效渗透进去。这些教学资源中的德育内涵,在一系列的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实施中得到有效挖掘。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中,语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同时,道德素质也得到很好的培养。课外活动的开展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方式,创新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形式,这是实现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3.通过课外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以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中教师更多关注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德育得到了怎样的熏陶则很少关注,这就让课外阅读沦为技能的训练,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对于学生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非常不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实现小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还可以砥砺学生的思想,启迪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培养顽强的意志品格,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尤其是选择那些学生欢迎的充满人文色彩的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开展的重要方式。

结束语

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培养与渗透,尤其是小学语文这一关键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将其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润物于无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对中小学生开展德育的意义

一个国家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氛围中会形成一整套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作为文化传递工具的德育课程,是向中小学生传递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和时展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而德育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为德不立,这是人性的最重要的一种标志,也是人在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一种情操的追求与修养,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国家来说,德育是一个国家理政的旗帜,也是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向导,是民众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精神基础。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德育工作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中小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激励学生爱国、爱人、爱劳动。

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的方法

1.注重学校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应尽量避免理论的说教。中小学生经过了多年的“填鸭式”教育,对理论的说教或多或少有厌倦或逆反心理,教师可采用对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的同时,教师也应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个人修养,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以高尚的人格,博学多才的品德赢得学生的认可,共同在校园中营造一个文明、高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2.强化理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德育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留白”。德育艺术的“留白”不是说留下空白,什么都不说,而是把学生看成德育的主体,把他们当作动力之源、能力之源。他们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向善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当学生的理想目标与现实差距较大时,要对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指导学生结合现实,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教育学生以坚韧的心态,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挫折,追求理想,完善人生,实现卓越。

3.重视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德育的开展,还离不开家庭教育。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中小学生的成长,多与孩子谈心交流,成为孩子最信赖的人,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言传身教,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公平的现代意识。

三、结语

除学校的常规教育、家庭教育外,还要让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总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关系国之未来。

参考文献:

[1]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 教育 探索

因为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中,大部分是学习课本知识、技能知识,而有关德育的课程(思想品德)则少之又少。班主任在处理自身教学工作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项德育教育的时间则可想而知有多少了(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抓教学为主,甚至干脆只抓主科,而对属科置之不理)。虽然学生在校时间不少,但如果要是算上德育教育的话,真是少之又少了!

既然学校用于德育教学的时间较少,而效果又很好,有没有两全其美的的途径呢?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还是可行的。首先,选材很重要。有关德育的材料不计其数,是不是都要学生照着做呢?有的学生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因为救了落水少年而受到媒体的赞扬,于是他可能也会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照样去做。但是他却没有考虑自己会不会游泳,具不具备救人的必备知识、技能,这样去做,后果肯定不堪设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出现,对学生加以引导,就是因为他们是小学生,不能与成人一样;还有,革命片、战争片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的震撼,但是这不并不能以此为德育的重点来抓。

那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呢?

首先,要注重加强幼儿的良好品德教育。教师们把德育活动渗透在了一日活动中,德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学校应该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德育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庆国庆活动”、“小能手”评比活动、庆“三八”活动等等。

另外,我觉得应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从长远眼光来看问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让小学生至少具备以下素质:

一、明辨是非,善恶分明

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知道“是”、“非”才能明白自己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对大家、社会有帮助的事,有意义的事应该提倡,努力以身力行。有损社会公德的事,能勇敢加以指出,但是也应注意劝导的技巧。如,随手把吃过的的食品包装袋扔在了周边的地方;洗完手没有把水龙头拧紧,还有水滴出;买东西不顾先来后到,挤在队伍前头;在车上看到比自己有困难的人装作没有看见,若无其事。对于这些情况,如果发生在身边,应该对对方进行指正,但不可莽撞,因为毕竟是小学生,不可不自量力地与对方发生争执,如果为了这件事而与人打起驾来,这样就违反了我们德育的初衷了。如果遇到了小学生没有能力制止,且又非常危险的事,比如:看见了盗窃、群殴之类的,要注意避开,可以打110报警或告诉成年人。只有做到这点,德育才能在小学生的心里“扎根”,为今后的德育教育打牢基础。

二、学会合作,以大局为重

班级即是“小社会”,一个人在社会中就要与人交流,就得与人合作。让他们知道合作的优势,集体的力量大,合作智慧多。比如,让学生参加拔河、篮球等集体活动,使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作用,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赢得成功。要有一颗为集体争光的心,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坚决不做,能为集体博得荣誉的事,要争着去做。

三、爱护、尊重学生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四、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158-01

不知不觉,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四年有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现就工作中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给学生树立榜样

1、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以我校师德师风考评办法为依据,提醒自己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2、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班主任要科学地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面对新疆不稳定的形势,班主任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发生的意外,引导学生遇到任何危险,冷静处理。

3、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由于我班学生年龄小,班内的课桌每次都是歪歪扭扭,也曾经多次强调并安排专人排放,可是效果都不是很明显。于是,我进班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他们排放课桌,慢慢的,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加入到了我的队伍,主动地和我一块把歪歪扭扭的课桌摆放好,于是,慢慢地慢慢地,几乎每一个同学都加入了进来,现在再看我们班的课桌,摆放的是井井有条。还有,冬季的到来,加上新疆常年气候干燥,我班学生经常不洒水,一进教室,我先看看地面是否干净,再看看是否保持地面湿润,看到教室未洒水,便主动提起洒壶,这样做了不到一周,我班的学生养成了洒水的好习惯,走进教室,展现在眼前的总是干净湿润的地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还是自己的老师呢。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以爱为基础 。

1、要尊重信任学生

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班主任都是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对学生过分管束、不信任和疾言厉色,动辄训斥的班主任最不受学生的欢迎。所以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就必须先尊重学生。

2、要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要把学生当成孩子看待,他们所犯的有些错误是成长中的必然,作为班主任应宽容地看待他们,在通情达理中暂时地容忍宽恕他们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鼓励。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意外,小学生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班主任先要宽容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再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宽容、相互谅解。这样才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一颗宽容心对班主任非常重要。

三、建立优秀的班集体,培养良好的班风 。

1、正确培养和使用班干部

班级中的学生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和培养积极分子,并通过他们有效地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形成优秀的班集体。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帮助教师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重视学困生的道德培养 ,发现他们的特长,将他们纳入到班级管理的重点位置,给他们展现自我的平台,这样,既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四、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意识

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的合唱比赛,运动会等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强化集体意识,使学生的好胜心、责任心统一到班集体的建设上来。 通过我校举行的接力比赛、拔河比赛,我发现了不少人才,他们有的学习不好,但是跑步速度无人能及,在发现孩子们的特长的同时,引导孩子们加强锻炼,并将班级荣誉感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激励学生团结向上,不断进取。

篇(7)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也曾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用爱心打开小学生的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根植创新思维,塑造启蒙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要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从侧面不断激起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更新你的教育思维模式。

2 理解、热爱你的学生,稳固创新教育模式

理解你的学生的基础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平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和不断分析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多走近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动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多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为学生创新思维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在学生创新思维上多做?_发和引导。在学生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从而真正的做到热爱理解你的学生,也为稳固学生创新模式提取宝贵的一点。

3 尊重你的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

尊重你的学生,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前提。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和教师的亲和力,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指责批评,多一点教师与学生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要为学生创造学习与创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小学之初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动力。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可以自己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4 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表现

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因此,无论是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美术教师的写写画画,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一方面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另一方面是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刻刻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其次是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也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它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这个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应该处处从学生自身出发,教师应鼓励自我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不断的引发自主创新的探索动力。

5 把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懂得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健康积极地做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会孩子们了解自己的特点,并将自己的特点完全地展示出来,帮助其建立信心。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要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所代表的都是一个新的、从来没有过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且对孩子们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孩子们的缺点进行及时的纠正,由此增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竞争,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的面对竞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孩子们坚韧的性格,教会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让学生知礼仪、懂廉耻、善言行,做文明之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礼仪廉耻是每一个人在文化修养和素质上的重要体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决定着其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规范的礼仪和言行,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通过规范的礼仪和言行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我们也要让学生懂得友爱和宽容,现在大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往往也比较自私,我们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着去与别的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避免孩子养成孤僻的习惯。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会宽容,因为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不愉快时常发生,并且我们也要让孩子们学着去原谅别人,培养孩子们宽大的胸怀。

篇(8)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像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向命运挑战》《詹天佑》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第六单元的作文是要求学生写写自己昆山的名人,同学们都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又顾炎武,周火生、朱柏庐,在收集中,在写作中,学生都深刻地了解到了人物的品质和精神,也深深地受到了影响。这样班级里的同学生有了学习的榜样,都争先学习,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篇(9)

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奠基教育工程,同时,德育又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起点,只有保障良好的德育,即保障德育质量,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抵制消极思想的侵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小学德育往往被忽视,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德育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强化家校合作,不仅需要在学校接受教师的德育,在家里,学生家长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德育的重视度,并且积极采取行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孩子)的言行举止,注重细节,从小事抓起,帮助学生(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孩子)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要加强正确引导,告知学生(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学生(孩子)的一点一滴抓起,并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要保持积极的思想观念,给学生(孩子)传输正确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抵制消极思想对学生(孩子)的侵蚀,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思想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良好的德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保持正确、积极),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小学生属于法律意识薄弱的群体,往往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难以有效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利益,因此,要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普及法律知识,健全他们的法制观念,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将德育培养有机地与法律知识教育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备强大的法制观念及法律意识,能够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德育培养有机地与法律知识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德育的价值,同时,帮助小学生自卫(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通过德育,不仅可以培养出健康的人才,还能普及我国法律知识,培养出法律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建设储备优秀的人才,全面提升小学德育质量。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26-01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发展迅速和行业需求的增加,再加上国家对中职学校的关注及投入的提升,使得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及力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景象。

1. 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直以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然而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而言,还普遍存在着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劳动观念差以及贪图享乐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艰涩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路及主要原则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我们的德育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用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的德育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1 德育教育要坚持方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又要紧密结合时展的时机和中职生的思想状况增强思想性和时代性。

2.2 德育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中职生的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人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还有教师本身的行为去直接影响学生,是德育教育更有效果。

2.3 德育教育应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要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中职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

2.4 德育教育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既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2.5 德育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实帮助中职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树立中职生对生活、学习的自信心,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3.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生源复杂及招生范围受限等问题。职业学校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入学门槛较低等因素,使得大部分中职生入学时就普遍存在行为自制力差、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等现象。尤其近几年,在生源剧减和外流的因素影响下,职业学校不得不把招生的门槛降低,虽然看似对扩充学校招生及增加学生人数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也给学校的管理、教育或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困难学生、问题学生增多。从我校近几年招生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因为以往种种原因,一进校就有抽烟、喝酒、赌博、打架、说谎、谈恋爱等不良行为及习惯,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更有甚者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扭曲。导致在校内或校外做出一些违反学校校规甚者是违法的事情来。给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b、以前的人生经历和学习经历所带来的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一些学生在中学甚者是在小学时期,由于长期家长不在身边而缺乏必要的管教,导致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现象,所以进入中职学校后因缺乏升学等压力,学习上越发不主动,学习成绩自然很差,厌学情绪越发明显,再加上不同程度受到他人的冷眼或歧视,致使他们疏远老师,远离同学,甚至自我封闭,导致师生关系不和、家庭亲情不和。更有甚者还把老师、家人、同学都视为敌对对象,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C、社会的歧视。由于中职学校入学门槛较低,中职生管理制度相对宽松,使得部分中职生的行为表现出学习差、素质低以及品行差等特点,从而让社会对中职生或多或少有着不同程度的偏见甚至是歧视。这样最终导致了中职生对学校,对自身以及对社会缺乏相应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故而使得部分中职生表现出“自甘堕落”的行为。

上一篇: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下一篇: 高校德育的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