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9 16:22: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89-02

0 引言

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要确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1 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传统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或正在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或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将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这种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片面关注的结果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生态系统的失衡,使生态环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导致生态资源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甚致造成环境灾难。传统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性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态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使生态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使我们目前无法准确测定人类距离全球生态极限还有多远,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层空洞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灾难,伴随着人类跨入了21世纪,成为新世纪的难解之结,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地或的界线。

经济系统的失衡,使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降低,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恶性竟争。其实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实现经济与文化、政治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和价值性,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繁荣。

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基本特征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循环经济的整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负担最小化,把全社会建成循环型经济社会。

篇(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58-02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草原民族及其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对草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为众多人士关注。笔者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立足于草原文化自身研究现状,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总结现有成果,推动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关于草原文化的概念问题,学者们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1.政协主席陈光林等人士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1]

2.“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 (人文因素) 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3]

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创造主体以及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从上述的三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是草原,创造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草原的居民,与其他文化一样,其具有丰富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生活在草原地带的人们创造出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就应当是草原文化,该种文化包括游牧文化、狩猎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等。

二、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目前是学术界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很难形成共识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内涵“一是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多样的贸易需求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开放生态理念。”[4]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和英雄崇拜”[5];也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基本精神是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6] 这些提法,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正如吴团英所说,“草原文化作为统一的认知对象……应当具有基本的、稳定的、同一的内在属性和特质。” [7]基于此,草原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自然生态理念。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游牧生产是最具生态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

二是诚信伦理观念。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草原民族推崇以诚立命的道德标准。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三、草原文化的分期

关于草原文化的分期问题,学界提出众多观点,仅就中国草原文化的分期就存在以下观点。

1.按草原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即草原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期。有学者对草原文化作如下分期:“(1)扎赉诺尔文化――朱开沟文化为北方草原文化起源期。(2)朱开沟文化――公元209年为草原文化形成期。(3)以游牧文化为突出特点的草原文化发展期(公元前209至公元906年,约1116年)。(4)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嵌合、交融的草原文化拓展丰富期(907―1911年)。(5)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期(1911―1949年)。”[8]

2.将北方草原文化进行历史分期,又考虑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基本特征,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进行划分:“ 以原创游牧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域文化形成期(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906 年); 拓展地域空间和经济类型的文化跨越发展期(907 ―1205 年); 在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吸融相互渗透的全面发展时期( 1206―1911 年)。”[9]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多元化特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 导致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牧民族四海为家 , 视野特别宽阔 ,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光林.深化草原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 2007-09-21(9).

[2]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1).

[3]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N].光明日报,2004-12-21.

[4] 王利俊.草原文化传统价值的当代启示[J].实践,2005,(2).

[5] 吴团英.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1).

[6] 乌云巴图.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实践,2006,(1).

[7]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

[8] 金海.深化草原文化研究 推进文化大区建设[N].实践,2006,(10).

[9] 何天明.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07-20(9).

[10] 李登祥. 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1] 乌云巴图.草原传统文化的流变与特征[J].实践,2006,(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grassland culture

PANG Yu

篇(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应该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角度来全面把握,体现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严正的公平、激情的正义、全社会的诚信、新型的人际关系、繁荣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的社会环境、循环的经济、高质量的居民生活。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政治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基础和政治保障;诚信友爱是文化建设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充满活力主要是经济建设的范畴(也有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安定有序是社会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建设的范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把社会事业的发达(更确切地说是社会子系统的和谐)称之为社会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称之为生态文明的话,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果可以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五个方面综合反映出来。

基于上述认识,如果把和谐社会看成一个总目标系统,其下可以分为五个子系统,即物质文明子系统、政治文明子系统、精神文明子系统、社会文明子系统和生态文明子系统。物质文明子系统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效益、统筹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居民生活质量等七个子子系统。政治文明子系统分为民主、法律法规、公平正义三个子子系统。精神文明子系统分为文化建设、道德规范、诚信友爱、文明典型四个子子系统。社会文明子系统分为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秩序等两个子子系统。生态文明子系统分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三个子子系统。

2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整体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综合指标优先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在各个子系统、子子系统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指标,从而建立了具有1个总目标系统、5个子目标系统、由15个子子系统、4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四层次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详细内容列入表1。

3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评价

对和谐社会理解和认识上的观点,决定了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基于“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概念,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即标准值(当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就具体指标而言可以有阶段性的目标),因而在评价方法上尤其是标准值的确定上要区别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现代化等所惯用的方法。在多种综合评价方法中,笔者倾向于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对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评价,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科学确定出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用Ci表示),可采用层次分析法;二是要科学地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计算各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量化值”,可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量化值加权函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线性加权和函数,另一种是几何加权函数。线性加权和函数的方法更为简便直观。一个区域的和谐社会构建程度可用“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和“各个子目标指数”即“物质文明指数”、“政治文明指数”、“精神文明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生态文明指数”来表示。“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它的基本涵义是指某区域中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评价指标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实际水平与各个指标均处于所有被评价的区域中“最先进”状态所应达到的“理想”水平相比较所定义的指数(各个子目标指数的涵义同上)。通过计算由各个指标的权数及相应数值的“量化值”组成的线性加权和函数即可得到上述“总目标指数”及其相应的“子目标指数”。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排列序号,“和谐社会总目标指数”的计算公式为:F总=∑40i=1f(xi)×Ci同理可分别计算各个子目标指数。

篇(4)

【关键词】绿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生态学Green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y

绿色文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1]从狭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从广义上讲,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绿色交通、绿色文学等,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生态学的理论和原则是绿色文化的精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绿色文化研究的核心。

1绿色文化的发展演化

本世纪中期发达国家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从60年代开始,人类掀起了一股推动粮食高产的绿色革命。这股“绿色浪潮”最早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谷物产量,在1950年至1987年的30年间,世界谷物产量增加超过1.64倍。绿色革命伴随的是农业的高投入,且绿色革命运动是由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的。由于发达国家的退却,绿色革命思潮在70年代被自然农业思潮所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再生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潮又取代自然农业思潮并成为当前世界热点。在1996年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绿色革命重被提起,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2,3]。90年代的绿色革命首先强调应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其次是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如防止单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原生镜和非原生境中保持大量的基因库、发展灌溉要防止次生盐渍、发展耕作制度多样性、提倡病虫害综合防治、重视土壤保护等。

在绿色革命兴起的同时,绿色组织开始成立。70年代美国成立了数百个青少年环境保护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此后各国纷纷成立绿色组织,英国、德国、日本等还成立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象征着人类进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绿色时代”,随之而起的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绿色文化的诞生。

2绿色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已久。“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首先由国际保护同盟提出,该同盟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类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最大持续利益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需求与欲望。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为世人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性、资源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5],呼吁人们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要求人类在生产中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可看出,可持续发展准确反映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科学的反映观[4]。这样,就把以人为主体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染”上了“绿”意,并使绿色文化获得了价值尺度。因此,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赋予了绿色文化更深刻的内涵。

3绿色文化与生态学

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物种间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和谐、高效、有序的特征。生态学理论认为,有人类参与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处于复合生态系统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但是,无论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有多大,都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理论,都必须而且应该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把人降到一般消费者的地位、强调“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协调[6]。因此,人必须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相统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命支持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上,形成“文明的生态观”。

绿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降低资源消耗、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因此生态学理论关于人居生态系统的阐述与绿色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吻合。绿色文化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为绿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为绿色文化的精髓所在。

4绿色文化的表现

4.1绿色思想

绿色思想是建立在充分认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的思想意识。绿色思想认为,一个物种主宰世界的自然史是最不稳定的自然史。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中,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们必须放弃“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工业化道路,走一条与自然界相互协调、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现代化道路,用“绿色”文明取代工业主义的“灰色”文明[7]。

4.2绿色科技

绿色浪潮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思考,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一定财富的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如“六六六”、“DDT”杀虫剂的发明和应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或创造的财富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科技是“反生态”的、“反绿色”的,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技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能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科技系统,其特征是在创造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损坏或不影响生态平衡。绿色科技要求在设计产品时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指标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不产生毒副作用以及产品设计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利用并保证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4.3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指符合“环境标志”(Environmental-Labelling)要求的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环境标志标准对绿色产品在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人类健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保护环境的绿色冲击波[8]。

为增强竞争优势,企业纷纷设计绿色目标,开发绿色技术和研制绿色产品,涌现出的绿色工业产品有绿色汽车、绿色计算机、绿色冰箱、绿色电视机、绿色纸张、绿色服装、绿色玩具、绿色能源、绿色水性涂料、绿色可降解塑料等。

绿色农业产品主要指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标准规定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土壤中不含重金属、灌溉用水必须无污染,强调绿色食品在其原料的生长、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应最小。

4.4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含义是多重的,它包括:

一、人类的消费活动无害于环境;

二、人类的消费活动应做到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和综合利用;

三、人类一切消费活动应符合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律,不能因畸形消费而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9]。绿色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青睐。

4.5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一种不产生垃圾的包装,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在生产环节中就考虑包装品使用后能够尽快回收而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绿色包装已在全世界达成共识,成为全球包装的趋势。目前,技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解决塑料降解问题,并尝试一些替代方法。

4.6绿色住宅

绿色住宅是符合生态要求且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住宅,它是生态学、建筑学和园林学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尽量使用天然材料,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止污染措施,宅址选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荷兰、日本建筑师按上述特征设计出生态住宅,这些住宅均采用不影响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不用空调器、采用节能光源。

4.7绿色文学

狭义讲,绿色文学是以描写自然、歌颂绿色、激发与引导人们向往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文学作品,如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出于对绿色生命的热爱、将自然品格视为人类道德品格的母体、将自然之物人格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淡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高洁优雅,无一不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广义讲,绿色文学是以反映社会环境问题、抨击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提高人们的绿色意识、倡导生态平衡、宣扬绿色文化的文学作品,如R·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绿色文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而围绕关注绿色文化而创作的绿色文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鸿。何谓绿色文化。森林与人类,1997,(1):4

2丁树荣。绿色技术。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孙家涛。绿色设计的现状与展望。环境科学动态,1996,(2):13~15

4余谋昌。全球变化的人的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21~26

5严立冬。简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特征。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3):155~157

6张长元。从绿色消费到绿色技术到绿色设计。环境科学进展,1997,(3):16~19

篇(5)

现代林业不仅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市场化水平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现代生产经营特征,由于林业自身的特点,现代林业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高效性

以现代林业思想指导,用现代工业文明装备,有较高的劳动生产力和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系统性

现代林业强调从系统的角度认识林业,认为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既具有功能上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和经济、社会的其它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影响;现代林业要求用系统的理念管理、利用林业资源,强调系统控制、综合利用;以系统的标准衡量林业建设成效,追求系统结构合理、开放,系统功能稳定、高效。

3、生态性

建设目的强调共众的生态需求,现代林业在谋求整体优化的综合效益的同时,强调生态效益的基础地位;建设内容上强调以生态建设为主,把公共环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生产方式上强调生态模式,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节约、高效和循环;建设的标准强调生态安全、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1、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充分发挥林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直接带动作用

要加快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要点》,重点支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农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在重点集体林区要把乡镇企业等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农村林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培养“一县一主导产业、一乡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之路,增强林业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在农村培育一批新兴林业产业,开展“一村一品”活动,增强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2、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措施

乡风文明属农村精神文明范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可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创建生态文明,还能通过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增加与外界交流等提高农民自身文明,实现文明生产、文明生活,推进乡风文明。

3、发展现代林业是要抓好农村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全面提升林业方针政策的执行力,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和业务的学习,搞好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不断深化和统一全体务林人对现代林业的认识,并努力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构建完善的执行计划、良好的组织保障、明晰的业务流程、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的科学管理体系,提高廉洁从政水平,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发展现代林业是推动农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

管理民主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重要保障。林业技术推广是发展现代林业的一项长期任务,而林业技术推广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尊重农民意愿原则。我县正在实施的林业利用外资项目实行群众参与式管理和由下而上的规划,体现了尊重林农意愿和民主管理的精神。

5、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尽快组建国家林业科学中心、国家林业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和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支持和鼓励直接为农民服务的龙头企业组建林业科技研发中心,建立对农村林业发展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以林业站和林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以远程林农教育培训网络为辅助,开展科技下乡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发挥林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林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6、大力发展现代林业,要突出抓好林业改革,全面提升林业发展的活力

要全力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是全面推开这项改革的关键一年,要在抓好主体改革扫尾的基础上,抓好集体林权配套改革;要切实抓好林业投入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收受益”的造林政策,积极吸引和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和造林大户参与林业建设;要强力推进全县林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特别是抓好重点县市的综合执法改革。

7、着力解决“三林”问题

要把以林业、林区、林农为主要内容的“三林”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加强林区道路、电力、通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区教育、卫生、饮用水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要加快林区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促进林农和林区职工群众增收。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大学的发展与时代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建设生态大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加之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论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生态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大学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铸就民主和谐、兼收并蓄的学校文化,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逐步走向生态化。

二、生态大学的基本特征

“生态”一词原是生物学的概念,主要指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引申为行为主体与环境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大学具有独特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大学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大学各类生态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维护大学生态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使大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大学是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学校与外部关系的生态化

大学是一个由机构、人员、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其生命力既源于对其本质的追求,更取决于其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即开放能力。不过,大学的开放是相对的,是开放与封闭的统一。没有开放性,大学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没有封闭性,大学的独立性也会丧失,甚至走向解体,完全融入环境。大学组织要维持生存,实现发展,就必须在开放与封闭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也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逐步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职能日益多样,环境日益复杂,大学更应处理好适应社会需求与维护自身价值的关系。生态大学能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等诸多关系,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指校园建筑布局、教学科研设施、人文景观等,它既为大学人提供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又影响着大学人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等,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规约作用,对维系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精神文化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大学人将产生经久不衰甚至伴随终生的影响力。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办大学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生态大学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使它们相互促进,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3.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应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应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是大学应尽的责任。大学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生态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协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协同进化。

三、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途径

建设生态大学就是要以生态和谐理念为指导,运用生态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思考、认识大学的全部活动,最优化地处理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大学内部的关系。通过协调大学系统内外关系,谋求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整体功能的优化,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大学与外部环境关系中首要的和最根本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着大学系统内外其他关系的定位,其焦点是如何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问题。在法制社会,没有政府的认可,大学就不可能生存。政府认可既是大学行为合法性的来源,也是大学内部管理权威性的依据,但在处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上,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政府以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管理大学为宜。事实证明,政府对大学的管理,间接方式比直接方式更容易激发大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深刻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推动大学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实践中行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仍然过强,政府对大学的管理还比较细。建设生态大学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理顺大学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关系,提升大学面向社会依法办学的自主权,确立大学的自主法人地位,并通过建章(大学章程)立制规范学校内外各种权责及其关系,建立起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2.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

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还体现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大学的办学定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提升整个高等教育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自始至终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话语。这涉及学校类型定位、学科结构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几个方面。建设生态大学必然要求大学办学治校者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认真思考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和科技的需求状况、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意愿,认真研究区域大学和兄弟大学的发展态势及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找准自己的类型、层次、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服务重点,保证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3.建设生态校园文化

生态校园文化应是能够赋予学者以灵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使师生能够在其中更有效地进行创造、学习与发明的环境。建设生态大学应加强校园文化生态建设。一是塑造高雅文明的校园物质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充分赋予校园内包括楼堂馆所、花草树木等在内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出大学的荣耀历史、不俗品格和高等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时时展现出现代大学的科学、文明与进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二是建设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建立与学校使命与责任相配套的且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的制度体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合理配置学校内部权力,既保证学校办学活动的合法性和有序性,又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形成和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倡导“和而不同”,秉承学术自由理念,强调学术的多元发展;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坚持严谨治学,讲究学术诚信,力戒急功近利。

4.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充分发挥学校职能,正确处理好各职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职能的生态化,保障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大学的必然要求。

篇(7)

森林文化作为以森林为背景的协调人与森林、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样态,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森林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文化的本质和精髓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森林不仅对人类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可直观的美学价值,而且,面对人性、人格建设的需要,它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借鉴价值。森林文化的人文性,指以森林为载体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森林不再是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局符号。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李白是“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腌折”,还有屈原的南国橘树,陆放翁的咏梅,郑板桥画的劲竹等等。这些都通过人的情感寄托与艺术加工而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的象征物或环境客体,展现了森林文化的人文性。

由树联想到的文化内涵。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西北,相传为明代洪武(朱元璋)三年山西移民聚集地,虽古槐枯朽,但歌词“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流传至今,洪洞大槐树就非一般意义的槐树了。

西方树文化中,都对树木产生敬畏和崇拜,赋予了神的光环。如:《圣经》记载,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受蛇的唆使,偷吃了伊甸园中善恶树之果而犯了原罪,故而人一出生就有了罪。北欧神话中幻想有宇宙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也把宇宙看作从海洋长出来的巨大无比的树木。

笔者以为,森林文化其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性。

一、森林文化的生态性

森林文化的生态性是森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生态性即从生态学出发,协调自然同人之间的关系。从目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看,森林的破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家断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同时将伴生许多生态问题和生产问题,人类将无法生存。森林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都将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保障和支持。森林本身是一种生态、一种生命、一种生机。在物质层面上森林能向人类提供现成的无公害或绿色的食物、材料和能源。森林还可以向人类提供清新的空气,并且能够降解空气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在精神层面上,它能培养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思维模式,在社会心理上形成主导性的生态文化模式,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生成“生态人”的形象。

二、森林文化的民族性

森林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森林过程表现出的不同森林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的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山地森林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国森林文化中亦有树木敬畏和树木崇拜现象,但与西方浓厚的树木神学色彩不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现实的人文色彩,如重人世而不重仙界的人文情结,中国人往往更看重的是森林的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日本森林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泉,现代日本人的祖先被称之为“森之民”,日本人一直保持着对森林的亲切和敬畏,日本森林文化不仅影响着日本人的精神,并且已经融入到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山村城市建设、区域经济振兴与流域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俄罗斯民族对森林的执著、深厚的热爱,造就了18世纪、19世纪的庄园文化,它是园林、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等艺术的综合体现。俄罗斯大森林自然原生态中所蕴含的神奇和丰富,弥漫在俄罗斯森林间的神秘、沉静与孤寂,影响了俄罗斯民族的忧郁、感伤、孤独的精神气质和苦难意识。

三、森林文化的地域性

东北地区,是红松故乡,沿袭的是红松文化。白桦林灰白素洁,景观独特,成为许多摄影家、画家制作的背景。东北大兴安岭地区,住桦皮屋,划桦皮船,用桦皮桶,形成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白桦文化。江南水乡,则以梅花、桃花为主调,传播梅花文化和桃花文化。南方一带山民吃梅、尝梅,还以梅花五瓣寓意欢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等五福。说到桃花,既有春天 “山桃红花满上头”, 又有故乡“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桃花源还是诸多文人说不清的理想境界。至于茶乡、竹乡、漆乡、枣乡,叙述的自然是茶文化、竹文化、漆文化、枣文化了。

篇(8)

一、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物质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构建和谐社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我国现阶段,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要用民主法治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公平正义

坚持并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之一,公平正义的维护和实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均贫富,也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绝对公平观,而是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鼓励竞争、提倡先富和共富一致的原则,是扶持和帮助弱势群体由弱变强的原则,这才是我们真正提倡的公平正义。

三、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全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标杆。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四、充满活力

社会活力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增长的保证,离开了社会活力一切便会变得僵化,构造和谐社会便失去支撑。那么社会活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制度保障,来自于体制创新。我们就是要运用制度,运用体制,给全社会,给每个人创造活力,保持我们国家的勃勃生机。

五,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只有安定有序,和谐社会才能指日可待。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9)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城市化进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密切。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为寻找出路和解决危机问题,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和低碳消费为重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理,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城市低碳规划建设的有序性提出建议。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含义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由此,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可见,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对粗放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规划,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城市作为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四)和谐性。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

(1)系统性原理。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中国的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地方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等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和保留历史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适应地域自然,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态调控原理。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行者,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的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地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层次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经济在发展中。其中,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只能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在发展中决定了我国的国策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能源70%以上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也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间,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我们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即着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四.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新趋势。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未来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为引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巧灵,胡忆东,丘永东.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J].规划师,2011(5).

[2]袁贺,杨.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篇(10)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cology,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cience,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asonably arrange and organize building and other area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become an organic combination between.

Keywords: ecology concept,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1.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1.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

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1.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可见,现代生态型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2.1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人、建筑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活动必须和自然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所以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2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使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2.3能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4注重建筑的地方性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

3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3.1建筑与人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我们强调高效节约,但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也不能只强调人的健康和舒适,而不顾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3.2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为此,在设计时必须对场地周围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壤、日照、风力与风向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设计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必须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本质特性,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3.3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

建筑物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景观、审美品位进行详细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建筑语言,设计恰当的空间形态,使建筑物在其全寿周期内,对当地的地域景观、传统建筑能够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对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能够起到保持作用,对土地、能源、交通不形成压力作用,能够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过程,保持地域的恒久魅力与活力等。

3.4采用新能源

上一篇: 进口贸易数据 下一篇: 环境卫生规范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