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最有效的途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9 16:22: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最有效的途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德育最有效的途径

篇(1)

校企合作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但是大多数的校企合作仅仅是职业教育院校的单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虽然保证了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顺利进入企业进行上岗实习和工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上岗就业的问题,学生面对社会的就业需求和专业压力依旧不能够达到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因此校企深度合作就变得更为必要。

一、校企深度合作实施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的实施使得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更加的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对于职业教育院校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只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够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真正拥有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能力。

(一)校企深度合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都是服务第一线、建设、生产的技术应用型的发展人才,这一特点就确定了职业院校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我国以往的校企合作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以课堂授课为主,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了解很是熟悉的同时却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出现了理论和实践不能够进行融合和统一,以至于无法达到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实用化

职业教育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着招生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招生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今职业院校的专业技能教育并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仅仅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的教育和培训,造成学生毕业之后不能够找到相关工作而导致就业困难。就业前景不甚乐观,收入低造成很多学生对于职业院校产生了排斥心理。为了对这种局面进行扭转和改变,职业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工作,但是大部分校企合作只是做表面工作,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和针对岗位的实践培训,学生虽然在理论上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依旧不能够做到毕业直接上岗。现今开始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对于企业实际岗位的专业需求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教学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每一个模块添加相关企业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并在每节技能课程之后进行企业实地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的实践技能,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的标准。

(三)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企业和院校的双赢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只是建立短时间的实习合作关系,造成学生实习过程中可能刚刚对工作熟悉就开始准备回学校进行实习了,或者只是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技能知识储备,但是对于企业却没有多少意义。而深度校企合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工作岗位,而是站在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立场上,为实现双赢而进行的一项工作。通过学生在企业进行轮岗实践学习,不仅仅为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还能够避免频繁上岗离岗现象,并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开支。对于学校而言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上岗率还能够促进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具体策略

(一)开发适合的企业

为了保证校企深度合作能够顺利开展,必须在建立合作关系之前针对职业院校的教育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熟悉和了解,以便于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适合双方共同发展为前提。比如对于企业的工资状况、工作人员人数、企业岗位要求以及学生的实践课程安排等等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调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看能否达成一致,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二)对于课程和教材进行设置和安排

教学的目的在于实践和应用,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都是纯粹进行理论的灌输和教授,并没有考虑到其在真正的工作中的应用,因此在校企深度合作实施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教育,并编制有利于学生上岗工作的教程和课程内容,将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分解,针对实际的专业技能进行分模块教学和实践,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统一。

(三)建立学生的学习实践相关制度体系

学生在企业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学生、员工甚至管理者的多种身份,造成对学生的管理既不能够像对学生一样进行管理也不能依照员工制度进行管理,因此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三个方面的利益来制定学生学习实践的相关制度。对于学生进行特殊管理,既能够实现学校对学生教育和培养的目标也能够满足企业对于员工发展的利益实现。与此同时根据相关的学生学习实践制度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学校、企业和自我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校企深度合作不仅仅能够解决职业院校在招生过程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问题,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工作的机会,为学生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校企深度合作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专业的人才,既为企业节省了资金开支,也减少了企业员工频繁流动状况,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企深度合作使得学生本身职业技能发展和毕业上岗、职业院校的教育发展以及企业的良好发展三方收益。

【参考文献】

篇(2)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但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却存在时间上的制约,高职的学制大多是三年的,也有两年的,其中至少有半年要到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在校上课时间最多两年半,两年半的时间要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再挤出时间,利用正课时间开设人文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是不现实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一、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特别重要。如果学校有一种良好的科技、人文交融的文化氛围,对学生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校园环境在人文教育中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更不可替代。它时刻影响着人的思想行为,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文明素质较高的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所以,高职应注重校园软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学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即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创设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举办系列人文学科讲座,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举办各种人文讲座、艺术节、科技节,各类竞赛、影展、文艺演出等,吸引学生主动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健康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使教育越来越具开放性,同时也为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人文论坛”,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其人文现状。同时,教师要利用校园网进行人文方面的网上教学,引导社团设立自己的网站,锻炼学生利用校园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四)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其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

同时,学校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文化学习空间。若有可能,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校作报告。他们的治学态度、精神风貌、对人生事业的追求,都会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有时这种报告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这不仅会增加学校的学术氛围,也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一旦一个学校的氛围形成了,它对每个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高职社团活动是学生为了共同的兴趣与爱好、需要与目标而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新闻、社会热点等方面,或开展有关人生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演讲、辩论等。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弥补教学计划不足,感受人文与科学教育,培养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学生组织社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其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自豪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篇(3)

1. 个别班主任素质能力落后,德育工作质量不高

班主任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班主任德育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的成败。在德育工作中,利用班主任自身高效的道德素质来诱导和教育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一所质量高的学校往往需要依靠班主任付出大量艰辛有效的劳动;优秀的学生的培养也要依靠班主任开展高效的德育工作。但在现实当中,一些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得并不理想。有些班主任对待工作缺乏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特别是在潜能生方面,用批评、斥责,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来“控制”学生,处理问题方法简单而粗暴,流于形式;有些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过于冷漠或严厉,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情感性,类似这些滞后观念来进行教育、管理学生,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无疑给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滞。

2. 农村学生问题行为多发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环境、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农村孩子本凸显的良好品质,如淳朴善良、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节俭吃苦等已不再如从前一般;相反,孩子们渐渐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如讲粗话、为了狭隘的哥们义气而打架、自私虚伪、娇气任性、好逸恶劳等等。在农村初中,学生拉帮结派、以大欺小、索要保护费、早恋、与教师发生冲突等不良现象日益增多。有的学生经过教育却不能停止这些问题行为,反复再犯。学校不能开除这些学生,教师也不能体罚他们,从而造成个别学生影响一片学生,一人带坏一批的现象。学校问题学生的增加,无疑是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难题,也给学生今后身心的健康发展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仍旧摆脱不掉偏重物质的陋习。家长们对孩子们的补偿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孩子们最需要得到的关爱却很难获得。这使得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增加了学生发生问题行为的几率。学校不够重视德育,一味地强调智力发展,只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使学生“成其为人”。让学生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学校的德育形式呆板,班主任跟着形式走,很少开展多样的活动进行品德教育。最后是社会方面。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够坚定地抵制社会的不良诱惑,不能正确地分辨是非。如今社会上文化多样,不健康文化也在悄然发展着。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极强的好奇心使得他们不能抵制社会上不健康文化的诱惑,最终逐渐染上了不良风气,并以之为时尚。

二、农村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 加强班主任建设,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前提是其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身教重于言教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正面健康成长。因此,教育部门必须加强班主任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教育,加强了对班主任的选拔、激励、考核管理,培养班主任先进的育人理念和高尚工作作风,提升班主任高度的政治素质和管理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 爱与责任

篇(4)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各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有效、最基本、最快捷的途径,它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小学的各学科教学均要做到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普及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之中。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以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

在学校的德育教学中,教师的以身示范效果最为有效,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教师的世界观、个人情感、行为品质及教学态度,时时刻刻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去影响学生。教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教育教学之中去,热爱学生,以自己的爱唤起学生学习的爱,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团结、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他们的品德也将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他们的性格也将会得到有效的完善。教学之中,我们教师要有百分百的耐心,去帮助在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学生,给他们较多的师爱与关怀,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潜心挖掘各学科教材的德育因素

篇(5)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篇(6)

    一种观点认为,从学理上讲,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的学校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这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是学理的思路,一是约定俗成的思路。会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能不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当作德育。双方都不反对学校应该开展这些方面的教育,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来概括。从学理上看,用德育来概括是不理想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究竟用什么来概括目前学校德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提出用社会性教育,有的学者提出用价值观教育。会议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德育的本质,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看,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德育是超越的,还是适应的?第二,德育是工具,还是目的?

    “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曾经被人指责为“理想主义”。对此,有学者指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所表达的是道德教育“应该”超越,反映的是人类对道德教育“理应如此”的期望,是从“道德教育应该怎样”来说的。它从教育的本性(超前性)和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中获得理论支持,是对时代误区(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传统德育指导思想(机械适应论)的超越,它必然要求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规范化德育模式。

    德育是目的还是工具?一种观点认为,德育是一定社会为教育下一代而进行的活动,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应该摆脱一时一事的功利限制,坚持以人为本。当前的学校德育太功利化,以致于失去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有学者在分析中外学校德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指出:学校德育只有建立在个体德性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人心。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应该是以个人为本位。

    对德育本质的研究,也涉及到德育功能,对此要与德育功能联系起来考察。德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是传递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还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研究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即学校德育的条件性。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道德?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是否可教以及应该如何教?教道德有哪些途径?学校德育是不是教道德最有效的途径?最有效的学校德育是怎样的?新时期德育理论的突破,可能就在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之中。

    二、关于德育哲学的研究

    德育改革需要德育理论思维,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共识。理论思维的更新,集中体现为构建新的道德教育哲学,这正是目前德育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九五”期间德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课题。

    作为对社会变革的反映,新时期的德育思维也相应发生了转折。第一,德育思维的出发点由“泛政治”转向人的发展。第二,德育思维的根据,从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转向现实基础和可能。第三,从德育思维的价值尺度来看,从片面抽象的集体主义转向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

    本次会议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如何估计当前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德育正在实现根本性转换,但这种转变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学校德育存在着“危机”。有学者把它概括为“德”——“育”生态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仅是“德”的无奈——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困惑之中;也不仅仅是“育”的无力——教育者的教育努力惊人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还是道德精神与育德模式的不相匹配,是“德”——“育”冲突的危机。要摆脱危机,就必须确立“德育生态”的理念。“德育生态”的理念强调:第一,德育的具体性。它强调德育过程中“育”与“德”的适应性,强调“育”的特性与“德”的品质一致性,认为只有在二者匹配时,才会产生德育效力。第二,德育的生态性。它强调道德教育的诸要素所形成的有机结构对实现德育目标的影响,突显的不是个别要素,而是诸多要素构成的生态。“德育生态”的理念提醒我们注意德育环境建设,注意德育的文化环境。

    三、关于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

    我国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和人类发展是确立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价值选择必须加以观照的四个基本点。

    关于德育的规律,有学者认为应该研究进行德育的可能性问题。道德究竟可教不可教?应该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性善论?向善论还是反映论?现在一讲德育,就是说教,最通常的作法就是开课。那么,儿童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学校起多大的作用?课程又占多大的比重?儿童不上学难道其道德就不发展,就没有道德吗?有学者指出,德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有道德需要,因此应该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提高其需要层次。目前的德育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以管住学生和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根本不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四、关于新的德育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对传统德育的根本改造,还需要构建一些新的德育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模式”不是一种操作步骤,而是指从理论建构到实践尝试的系统过程。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列入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三个模式。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76-01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服务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对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引导有着巨大的影响。中职班主任,由于面对的学生管理难度较大,需要承担的责任较重,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可以说担当的风险系数较高,如果对学生管理不到位,出现失职的话,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在此,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我简单的谈一下自身的工作感受,谈谈班主任的工作体会,希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一、建设班规,实现制度性管理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较多,班级管理是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大大促进学校的管理。就目前来说,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效果不佳,班风不纯,学风不浓,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章不健全,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对于一般的中职院校来说,生源素质不佳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我的班级里面,很多的学生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道德品德都不尽人意,对他们的管理难度系数较大,只依靠班主任的说教已经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对于这些学生,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用制度,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情制定刚性的班规,这是有效约束学生不当行为,培养良好习惯的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手段。在中职学校,班规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班风的好坏,也决定着学生管理状况的好坏。在班会上及其他闲暇时间,班主任要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要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等日常行为规范,在制定本班的班规之后,要强化落实工作,一旦学生触犯班规就必须严惩不贷,不姑息和怂恿任何人,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做好学生的日常操行记录,做到赏罚分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观念。班规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标本,只有健全班规并按其实行,那对于学生的管理就会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二、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中职学生处在青春期,学生的情绪变化较快,心理波动较大,由于心理不成熟,遇事容易冲动,这是造成中职学生经常出问题的诱因之一。作为中职班主任,必须了解中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思想,经常开展德育教育。一个具备高尚情感的人,不会做出过于出格的事情。中职生行为习惯较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班主任就应该从德育教育抓起,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中职生的素质。中职学生处在情感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化措施来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针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在班会等时间开展专题的德育教育外,还需要班主任有效的联系科任老师,让科任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利用学科的优势对其进行德育教育,特别是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等。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石,班主任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如感受理智、体验道德、欣赏美好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外界的感化和自身的内化形成高尚的情感。青春期,中职学生的情绪变化迅速,也比较敏感,这是导致他们出现情绪冲动的诱因之一,对于这些不健康的消极情绪,班主任要交给学生排解青春期的烦恼,调控不正常的情绪,如合理宣泄、行为调节、认知调节等方法。

三、培养骨干班委,形成班级合力

一个优秀的班级,依靠的不仅仅是班主任自身的力量,而是全班同学的智慧。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由于事情多,事务杂,班主任很难事必躬亲,亲力亲为,这时候班主任就要学会借力,有效的组织班委会,行为管理班级的强大合力。在班委会的筹建中,班长和团支书作为主要的管理者,班主任在任免他们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选举等,选取那些品行好、敢担当有责任感的学生,他们一定要取得其他同学的信服。在选取之后,班主任还要强化班委会的教育,让班委会成员能放心大胆地开展班级管理,打消他们的顾忌。另外,对于班委会成员,学生也有权利对他们进行监督,发现不守班规,不能开展班级管理的班委会成员及时批评教育。对于班委会出现的管理困境,班主任要给与指导,对于在管理中出现的同学纠纷,班主任要一视同仁,赏罚分明,要给班委会成员适当的鼓励,让他们形成合力,针对班级管理要敢于献计献策,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位同学,始终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多和学生交流,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构建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做人的引路人,班主任必须规规矩矩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多研究多探究班级的管理工作。

四、狠抓常规,铸造习惯

习惯决定行为。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狠抓常规,只有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常规管理到位了,学生就会慢慢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常规管理中,比如自习课的纪律管理、班级的卫生工作、学生的文明行为、学生的安全教育、课堂纪律等,这些都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学生在这些日常事务中表现的很规范,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自然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了。就拿卫生管理来说,这是学生承担责任的表现,班主任要强化班级卫生的检查工作,对于没有完成规定任务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处罚,决不能因为觉得是小事而错失机会,不可因小失大。

篇(8)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又是其他各育的归宿和保证,在素质教育中要突出德育的功能,强化德育的效应。而发挥德育教育效应的最有效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因此要发挥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因此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做人。而思想品德课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简捷的途径、最有效的手段,是各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的精华。

其次,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要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任务之一的德育教育,必须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怎样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呢?根据几年来担任思品课教学,我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初中生刚刚认识社会又缺乏社会经验,有些事自以为是,实际上对人对事有时缺乏正确判断力;他们模仿性强,同时又有很大可塑性,易于接受外界影响,正是“嫩枝易弯也易直”。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学生思想教育要做到抓早抓小。抓早就是要思品课教师认真上好每年级的思品课,要从初一年级抓起,时刻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教学。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忽视思品课教学,为考试而教学的做法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抓小就是结合思品课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使学生明白对错,分清荣辱,使学生心灵不受侵蚀,保持纯洁健康的品质。

2.目的要求要切合实际。这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确定教学目的前,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本年级本班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每单元、每堂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比如,初一学生思想开始活跃,是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教学中可多采用讨论法、辩论法、谈话法的教学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是从一个个小而具体的概念逐步形成的,从认识无数小道理达到认识大道理。课题太大,涵义太深,教师不容易讲透彻,学生印象不深刻,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4.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教学要点是为达到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必须讲清的几个主要之点,它是教师的教学提纲,是学生领会某个道理的要领。教师讲课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5.材料要生动形象。思想品德课运用的材料,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启发道德实践的基础。因此要重视选材,材料要生动、形象、立意深刻、有感染力、紧扣中心。

篇(9)

有效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潮,也是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有效课堂教学来自于教学两个维度的有效性。即是:纵的维度的教学过程的有效,备课、授课、指导、作业、反思等方面的有效;横的维度的教学内容的有效,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发展和提高的有效。

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呈现,而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能很好地呈现。这一方面由于德育课程理论性强,不同于技能型课程,课堂不容易“活”起来,“动”起来。另一方面,德育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有效课堂管理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使缺失规则的课堂教学出现了秩序混乱的现象。本文主要就有效课堂管理的基本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实施德育有效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保持良好的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温馨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用这种平等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让课堂洋溢轻松、和谐愉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我们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要用教学的智慧、科学的评价去捕捉、点击学生能够兴奋、愿意兴奋的关键点,激发引导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争辩、探索。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穷的追求热情。我们始终坚信这一观点,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让教师的赞扬成为学生再学习的“加油站”。教师要以一个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和蔼可亲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1)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最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所体现的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直接享受教学幽默的乐趣,享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进人乐学的境界。在这种课堂氛围中,能使学生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教师可以在点拨处运用幽默,来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在感悟处运用幽默,来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

(2)教学游戏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方法。把游戏带进学习当中,那么死气沉沉的传统教学法将就此得到颠覆。棋类、扑克、电子等游戏学生为什么能通宵达旦沉迷其中?因为游戏是人类的天性。青少年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容易注意力分散,精神疲惫,思维松懈。所以在教学中间,适当地把教学内容转变成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安排,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玩中益智,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感染学生的情感是拨动学生的心弦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激情和人文关怀。

二、运用有效沟通方式进行教学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有如下几个努力方向:

1. 要善于倾听。

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事件中,“倾听”最为重要。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标志,是满足学生被接纳、受重视以及安全感需求的最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心理咨询实践表明,仅仅让受询者说出与他的生活挫折有关的内心感受就可能治好他的心理疾苦。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这不但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理。

2.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课堂秩序的建立。(1)眼神接触。眼神接触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通过训练,教师不仅要能自然地注视每一个学生,而且要能读懂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2)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教师的言语批评既会中断教学活动,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需走近他(她),或轻轻地拍一下,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其端正行为。(3)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的重要部分,在交流中传达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辅佐说话。

3. 恰当反馈与赞扬。

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详尽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能。教师应正确把握反馈多少、对谁反馈、反馈什么等几个问题。目前,许多教师的反馈存在着不够明确、批评多鼓励少等缺点。有关研究表明,要使给学生的反馈(表扬)成为有效的鼓励因素,应该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情景性。不要随便滥用表扬,表扬必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2)具体性。赞扬应针对某个特别要强化的行为;(3)可信性。赞扬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同时,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我信息”(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我信息”),如“作为教师,我对你上课看小说的行为感到不尽满意”,向学生传达出教师对问题情境的感受和对学生正当行为的要求,避免“你信息”,如“你太懒惰,你如果不改进,你将一无是处”这类引发学生反感的标记性言辞,提倡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在沟通中还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例如,教师可以说“我喜欢你,但是我不喜欢你现在做的事情”,但不能说“你真是不可救药”,“我讨厌你”,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4. 正面诱导。

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方式可分为有意负面诱导、无意负面诱导、无意正面诱导、有意正面诱导等四种类型。所谓正面诱导,是对一类信息的总称——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即传递给学生说他们是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相反,负面诱导则是指向学生传递说他们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能力的、没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期末考试周前一天,有位学生要求教师辅导,教师对该生说:“别担心,反正你从来就没通过考试。”这种讽刺的话恰好表现出了教师无意的负面诱导。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正面诱导。比如在门口与学生打招呼,表示非常高兴见到学生,夸奖学生的学业等。正面诱导除了能形成学生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创设积极的课堂内部环境

心理学家勒温关于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格与环境的函数。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除了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外,还与环境影响有关。很多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都是课堂外因素的延续,因此在研究课堂问题行为时,我们不能把它和环境的影响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课堂中温度适宜、色彩明亮、气氛融洽,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相反,如果课堂环境恶劣,气氛紧张,学生就会产生昏昏沉沉、懒懒散散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加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而且,课堂中的色彩、温度、气氛等如果趋于定势,学生的问题行为就会形成习惯,成为无意识行为。此外,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也与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关。通常坐在前排座位的学生大多在学习上过分依赖教师,其中也可能有一部分是学习热情较高的,但坐在后排座位的学生,通常有捣乱和不听讲等问题行为。

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需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分析学生需要满足情况,弄清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原因。

学生的行为,包括违纪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和原因,切实理解学生个体心理和学习需要,从而为针对性地创建积极课堂环境创造必要的前提。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当代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

3. 营造人性化的积极课堂环境和氛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人性化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是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的潜在课程,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和内在反应的真诚尊重、关注、接纳和移情理解,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第二,通过情感化的教学、科学设置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途径,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第三,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课堂管理要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微观生态系统。

4. 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

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及其它健康品质。

5.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

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印象,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6. 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教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四、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美国著名课堂纪律研究专家库宁也认为,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他关于高课堂管理成效和低课堂管理成效教师的比较研究表明,两类教师的课堂管理方法非常类似,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管理的教师能以良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成功管理的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及活动之间的顺利转移上,都更胜一筹。这些教师还善于通过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在整节课中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安排具有个性化的作业等方法,使学生的活动一直围绕着教学有序展开。因此,课堂中应当努力创造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

总之,有效课堂管理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有效课堂教学实现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树立有效课堂管理的意识,按照有效课堂管理的原则和要求,确立科学的理念,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课堂管理的工作,更好实现德育课程有效课堂的教学。

(作者单位:惠州工业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纪律[J].课程·教材·教法,2004,(7).

篇(10)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努力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

    从细微处入手。校园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育人力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入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如何融入更多的德育理念,对于每1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事实证明,德育的有效形式往往隐藏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深刻的教育思想可以通过细节传递,优秀的品德可以通过细节养成。有效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应从细微处入手,从最简单的事情抓起,让学生从1点1滴的小事中体会到做人的基本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式。

    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树立长期作战的观念,深入持久地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活动。当前,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这是与青少年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学生的健康发展是1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1役。这就要求德育工作不能搞突击,而应做到潜移默化、集腋成裘。应充分重视德育活动的过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富有吸引力,更加适应、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而进1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转变观念,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爱学生,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在充分享受丰富校园活动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

    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青少年德育工作的1个目标,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学生的内心自觉和行为方式。学生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对象,也是青少年德育活动的主体。要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就必须避免空洞的说教,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道德规范的要求。实践表明,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没有内化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道德境界的提升。道德体验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比如通过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成人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通过与贫困地区学生结对,培养学生的爱心;等等。在道德体验活动中,1方面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另1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多元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融入其中。

上一篇: 高校教育方针 下一篇: 银行职员的发展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