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注意事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9 16:22: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生婴儿注意事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生婴儿注意事项

篇(1)

听力筛查结果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与检查时新生儿的状态有关。在睡眠状态下或安静时通过率高。另外,如发现小儿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鸣及呼吸音重等情形,建议先行治疗,等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检查,以免出现假阳性。

第二:还有一点很重要,冬天天气寒冷时,最好等洗澡后1-2小时才能检测。夏天影响不大。刚开始检查产科新生儿时,早上孩子洗澡后马上检查,结果通过率只有60%左右,但下午复查又通过了,无法解释原因,还以为仪器有问题。新生儿监护室也遇到这种现象,后来改变检查时间,结果通过率大幅提高。分析可能因为:①不能排除洗澡时耳道进一些水,影响声音的传递②洗澡后全身血管扩张,导致耳道更加狭窄,声音信号的传入及传出均受影响 ,冬天特别明显。

第三:测试时间的选择。听力筛查最佳时间生后3-7天,不能早于48小时,据报道生后96小时通过率最高。过早测试,新生儿耳道的胎脂和其他残积物多及未干不易脱出,对传入刺激声和传出的信号衰减,导致耳声发射能量在某些频带的减弱或消失,造成听力筛查通过率底。

有个别建议儿保完善的地方满月做筛查,减少复筛率,以减轻家长的担心和焦虑情绪。我们选择生后第3天早晨洗澡前集中检查。因为顺产的一般第3天出院,你如果错过了时间,让家长出院后再抱孩子来检查或满月做儿保时检查,漏筛率会很高。集中检查的好处在于节约时间,因为有这个孩子哭闹时,可以换下一个检查。

第四:环境安静,噪声≤45Db.噪声太大,不论怎样测,也测不出结果,长时间测孩子耳朵造成不适,孩子会哭闹不安,家长也会抱怨,产生医疗纠纷。必须等周围环境安静再测。最好有专门的听力检查室。

第五:技术及操作等不规范。如①检查仪器各导线之间连接是否完好;②每天用测试腔检测仪器是否正常;③耳道分泌物多的要清理干净后检查。具体方法:把棉签头的棉花往外拽一点,让它松松的,以防损伤耳朵,然后在耳道内轻轻的璇转2-3次清洁干净耳道;④耳塞未完全插入外耳道;⑤耳道一定要拉直,要看见耳道是直的;⑥根据耳道大小尽量选择最大的耳塞深深的插入耳内;⑦插头的弯曲方向对准鼻尖;⑧手不能拿插头处,应拿离插头10厘米处,以防手指上的脉搏跳动影响信号传递。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应用技巧,尽量一次成功,减少复筛率,避免重复劳动(我们复查免费),减轻家长心理负担。

第六:第三天检查未通过的,我们一般告之家长出院当天再次检查。经统计在第3天未通过的185例中,第4或7天又检查有55例通过,说明有近30%的未通过者可以复查通过,这就告诉我们检查时间的选择与检查的结果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可能与时间长些,耳道内的残积物减少,所以就通过了。还有未通过的最好多留几个电话号码,以方便联系,以免影响复筛。

第七:应用正确的仪器检查,所有出生的新生儿均应做听力筛查, 目前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一般而言,OAE和AABR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可以达到95%以上,而OAE略低于AABR ,这些技术都是客观、敏感和无创伤的。AABR主要用于以下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超过5天;

2.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3.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4.有感音神经性和( 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特别是涉及耳廓外耳道颞骨等部位的畸形,如小耳症,外耳道畸形,唇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梅毒螺旋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特别是巨细胞病毒感染要注意;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5min;

10.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者;

篇(2)

新生儿脐部护理不是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无菌观念和责任心。特别是对脐部断端的处理和观察是很重要的。

一、刚出生的新生儿脐部护理

1 常规接生 新生儿断脐后用0.2cm大的气门芯离脐轮0.5cm处套住脐带(气门芯不套住脐轮就行),再离0.5cm处套第二个气门芯。2%碘酊消毒脐带10cm,在第二道结扎处断脐,无菌方纱和线保护断端,使包扎面加固,达到止血的目的。

2 产房内的观察 产妇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除搞好早吸吮和对产妇生命体征的观察外,同时进行婴儿脐部的观察,主要是观察脐带断端有无渗血。在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的同时要告知母亲怎样对婴儿的面部、哭声及皮肤进行观察。出产房时再次观察婴儿脐部有无渗血,正常后将母亲和婴儿送入病房休息。

二、住院期间的婴儿脐部护理

1 预防感染 a.脐带纱布的更换:初生婴儿出生后的第二天沐浴时要更换纱布。用0.5%的碘伏行脐带跟部至脐轮2cm处的消毒无菌纺纱保护断端。b.住院的新生儿,我们每天给沐浴两次。上午给新生儿全身沐浴,详细观察新生儿的面部、皮肤、黄染和四肢。

下午沐浴时观察有无大小便污染脐带和是否干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其他的时间由家属更换尿布。c.如脐带较粗、胶质较重或脐轮较长,给予健婴保包扎。健婴保可预防感染,预防脐疝的行成。为此多年来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无1例脐部感染的发生和脐疝的行成。

2 新生儿的心理护理 a.护理人员要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进行抚摸、夸奖等。b.护理人员正确指导,教会家长对婴儿表情的观察、啼哭性质的观察和目光交流、尿布的更换等。

三、沐浴时的注意事项

1 水温、室温要适宜 给婴儿制造一个相对舒适的洗婴环境。

2 呕吐和窒息的新生儿暂不能沐浴。

3 沐浴前1小时不给婴儿喂奶或喂水,以预防沐浴时发生新生儿窒息。

4 体重小于2000克的低体重儿先洗上半身穿好衣服后再洗下半身,沐浴时动作要轻柔。

四、指导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和母乳喂养

篇(3)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对于新生儿母亲来说,我们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新生儿母亲认识从婴儿的成长发育而言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怎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孩子,并告知注意事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2010年在我科住院的430例新生儿母亲,其中正常顺产母亲256例,剖腹产母亲174例。对所有新生儿母亲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2 健康教育的方法 我院将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制成小手册,发放到每位新生儿母亲手中,医师和护士在查房时不断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督促她们执行,登记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数量,指导怎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孩子,并告知注意事项。责任护士和当班护士具体指导。对在医院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没有成功的新生儿母亲,我们采取电话指导、举办家长学校、开办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教。

2 结果

430例新生儿母亲中有306例自愿进行母乳喂养,其余124例中101例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后在院内接受母乳喂养,16例在出院后在进行电话随访以及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后接受母乳喂养,7例因为身体疾病和其他特殊原因没有母乳喂养。经过健康教育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由原来的71.16%提高到98.37%。

3 讨论

3.1说明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的好处,能增加新生儿母亲采用母乳喂养的决心

3.1.1母乳喂养增进母子感情 母乳喂养刺激母亲体内催产素的释放。"现在已充分证明,催产素不仅刺激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还促进母的发展和母子间亲密关系的形成。

3.1.2母乳比配方奶更易消化 母乳相比其他动物的乳汁,宝宝更易消化母乳,这是因为人奶中含有一种能够帮助消化的酶。与牛奶相比,母乳在婴儿的胃里形成更软的凝乳,能更快地被人体系统所同化。尽管母乳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牛奶,但几乎全部都是宝宝能够利用的。相反,牛奶中大约有50%的蛋白质被当作废物排出了宝宝的体外。同样,母乳喂养的婴儿对铁和锌也吸收得更好。

3.1.3母乳提供完美的婴幼儿营养 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如适合新生婴儿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盐、钙、磷,足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母乳清洁、卫生、新鲜、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是初生婴儿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保护婴儿少患病,提高婴儿对消化道、呼吸道和某些传染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某些物质为婴儿脑神经细胞发育所必需,有利智力发展。

3.1.4母乳喂养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风险 哺乳可以减少母亲产后出血,有利于子宫恢复,而且可抑制排卵,降低产妇日后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概率,如果所有的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或母乳喂养不到3个月的妇女都母乳喂养4~12个月,相对目前的概率,绝经期前经产妇患乳腺癌的几率要减少11%。如果所有有孩子的妇女都进行24个月或更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同样的几率将减少25%。在早年就开始喂母乳的妇女中,患病几率则更低。

3.2指导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增强新生儿母亲母乳喂养的信心

3.2.1早吸吮、早皮肤接触,婴儿娩出称重后,立即抱到母亲胸前协助吸吮。母婴皮肤接触,每侧各吸15min,确保出生1h内母婴皮肤接触30min以上。剖腹产母亲有应答后,让母婴拥抱,进行肌肤接触,协助早吸吮。

3.2.2母婴同室,让母亲随时可以与孩子接近,24h按需哺乳。有意识地训练宝宝,使喂奶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让宝宝的胃肠和妈妈的身体都有时间进行休息;不让宝宝含睡觉。含睡觉一方面容易使妈妈的受伤,另一方面对宝宝牙床的发育也不利;如果妈妈有事需要和宝宝分开暂时不能哺乳,一定要坚持定时挤奶,以保障乳汁的分泌。

3.3喂奶时母亲取舒适的,用湿热的毛巾敷和乳晕3~5min,同时按摩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一些乳汁,乳晕变软后便于婴儿含吮。将及乳晕的大部分含入婴儿的口腔中。母亲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上、下方,托起整个。避免剪刀式夹托。尽量让婴儿身体与母亲身体相贴,这样孩子吃起来很香甜。如果宝宝一次没能吃完一侧,下次喂奶时还要记得先吃这侧的,让它排空后再吃另一侧的。就是让每侧都有排空的机会,防止乳汁淤积在里导致乳管不通,乳核形成,甚至乳腺炎的发生。如果要中止喂奶,母亲用食指轻轻将婴儿的下颌按压一下,婴儿会自动吐出,千万不要强行将拉出,这样会损伤。

3.4母乳成功喂养的5要素 ①全家的信心是前提:全家人都应该关心她、鼓励她,帮助她实现母乳喂养。但也不能过分关注她,以免给产妇更多心理压力。②.充足的休息是基础:要保证产妇的休息,尤其是要保证她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③全面的营养是关键:全面充足的营养不但关系到乳汁的分泌,还影响乳汁的营养。 ④.早吸吮是诀窍:让宝宝尽早吸吮是保障泌乳的关键。⑤还应注意夜间喂养:在保证产妇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夜里也应喂奶1~2次,因为夜间泌乳素的产生是白天的50倍。

国内外大量调查事实证明,母乳喂养的婴儿体格、智力发育均明显优于人工喂养儿,一个妇女只要能生育小孩,就必定有足够的乳汁喂养自己的婴儿4~6个月,甚至1~2岁,充足的信心和正确的喂养方法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杜红梅,王敏.根据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护理健康教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5):47.

[2] 刘汝河.不同喂养方法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6):446.

[3] 徐鸣鸿.母乳喂养的问题和误区.护士进修杂志,2006,3:22-25.

篇(4)

保姆―关键词:省钱

服务内容:

主要负责照顾婴儿,包括辅助妈妈喂养婴儿、给婴儿洗澡、清洁婴儿衣物,给产妇做饭。

优点:

在家中坐月子产妇对环境较熟悉,较有安全感。

价格便宜。

缺点:

保姆缺乏专业育儿知识,需要自己及家人指点。

大多数保姆文化水平较低,不懂营养搭配,所以,产妇的食谱需要家里人自己制定。

保姆一般只管带孩子,照顾产妇,其他的家务还需要家里的人来做。

价格:

每月600元左右(另外要为保姆提供一日三餐及日常用品,如需夜间带孩子,还要另外增加费用。)

注意事项:

1.要到正规家政公司挑选,虽然需要交纳一定的中介费,但能做到心里有底。

2.必须带保姆到医院体检,证明确实身体健康方可留用。

月嫂―

关键词:实惠

服务内容:

产妇

1.母乳喂养指导,烹饪月子餐。

2.为新妈妈进行护理及乳腺炎预防、皲裂预防及护理。

3.产褥期卫生护理。

4.产妇休养环境清洁。

5.产后抑郁疏导,形体恢复指导,人工喂养指导。

婴儿

1.眼部护理,臀部护理,脐部护理。

2.新生儿其他护理技能(测体温、测呼吸、心率,穿衣盖被、剪指甲、睡眠观察)。

3.新生儿洗澡,抚触,被动操。

4.新生儿五项行为训练。

5.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6.新生儿用品的清理与消毒。

7.新生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8.新生儿意外伤害防范。

优点:

月嫂经过专业培训,较之于普通保姆,有更科学的照顾月子的经验。

家务、母婴护理两不误。

服务灵活,有全天、计时多种价位选择。

妈妈在坐月子期间可以向月嫂取经学习。

可以帮助培训家里的保姆。

价格适中,一般家庭可以承受得起。

缺点:

月嫂无法完全承担其他家务。

如果不是全天月嫂,产妇还需要其他人来照顾。

注意事项:

1.最好货比三家。对于初步选中的几家家政公司,一定要去实地查看一下,对月子中心推荐的月嫂最好能面试,看看长相、性格等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2.要将自己的意愿和对月嫂的要求明确地告诉家政公司。比如饮食禁忌、月嫂文化程度、年龄、籍贯等。

月子中心―

关键词:踏实

服务内容:

产妇

1.每日产科大夫查房一次。

2.24小时的全程护理,定期测体温、测体重、测血压。

3.入院时常规查血、尿、便、血型、尿糖等,必要时查肝功及其他。

4.健康教育:每天有专业护士宣教指导,定期有育儿专家咨询答疑。

5.母乳喂养指导,协助产妇喂奶,并随时纠正产妇错误的喂奶姿势。

6.形体训练:每天有产后恢复操训练。

7.营养配餐:有专业营养配餐师为产妇配餐,每天六餐,营养均衡合理,另外还有月子药膳调理。

8.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各种特需服务,如:洗头、擦澡、洗衣、洗尿布、特护、美容(面部皮肤护理)、保健按摩等。

9.产后心理疏导、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婴儿

1.每天有医护人员查房。

2.每日由护士为新生儿洗澡,做眼、耳、鼻、口腔、皮肤、脐带、臀部等护理。

3.教母亲为新生儿做“抚触”、被动体操和各种功能训练。

4.协助母亲为新生儿做各种护理。

5.根据需要,为新生儿做必要的治疗。

6.每日中午及夜间在母亲的同意下托管婴儿,但仍按需哺乳。

7.测体温,测体重、身长。

8.协助母亲给新生儿换尿布。

9.根据需要为新生儿剪指甲等。

优点:

护理人员:专业的医生、护士,受过中、高等专业教育。

环境:宾馆式的设施,温馨、舒适、安全,而且产妇间可以相互交流。

设施:有健身、保健设备设施及光波浴房、香薰、足底浴、足底按摩、乳腺治疗仪、远红外线理疗仪、进口电动吸奶器等家庭中难以具备的各种先进设施。

缺点:

花费较高。

从月子中心回到家后,产妇和婴儿都需要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

价格:(以北京地区均价为例)

月子中心设有不同级别的房间,如普通间、标准间等,房间的大小及屋内配套设施的不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另外,还根据产妇入住的天数来定价格,相同的房间,住的时间越长,每天的收费价格就越便宜。北京地区的月子中心普通花费大约是每月1万元左右。

注意事项

篇(5)

【中图分类号】R59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70-01

对新生儿进行护理需要注意,新生儿的各调节中枢和身体器官尚不健全,自身的抵抗力很低,同时又因为产妇的护理经验不足,因此,医生就需要指导新生儿的护理人员产妇或相应的家属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另外一些新生儿在出生时伴有病情重、无自主呼吸等状况,进行检查时要考虑新生儿身体的特殊情况,避免检查或护理不周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因此,了解新生儿护理时的注意事项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1. 护理要注意观察的新生儿的以下几点内容

1.1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的颜色

在观察新生儿皮肤的颜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如观察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发展快慢。生理性黄疽一般在出生后的3至4天出现,7至10天后消退。如黄疽出现过早(24小时内),发展过快,应注意发现并及时报告。如新生儿有病理信号,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花纹等症状,说明其微循环灌注量不足,如病情进一步发展,以致出现面部及四肢发维,体温不升,对刺激反应消失,则表明病情正在恶化。

1.2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和心率情况是否正常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以及心率时需注意新生儿呼吸的节律、频率及心律的改变。一般新生儿每分钟呼吸40至45次,呼吸均匀,心率每分钟120 至 140 次,如出现病理信号时,即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发灰,烦燥不安、紫绀,呼吸浅促,这表明患儿肺的有效通气不足,肺泡气体交换有障碍,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并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如出现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吵吸不整或暂停等,则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这种情况在临床观察中多见于早产儿,吸入性肺炎的婴儿,且病情变化快,发展也快。

1.3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呕吐的现象

对新生儿要重点关注呕吐物的颜色、次数、量、气味。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次进食量过多,牛奶温度不适,或进食后过早搬动,均可出现溢奶,或呕吐少量残奶。若呕吐物带有咖啡色样物,淡红色带泡沫状,且呕吐频繁、量多,呕吐呈喷射状,均应注意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1.4了解新生儿的大小便情况

对新生儿的观察要着重注意新生儿的分泌情况,要注意大便性状、气味、次数、颜色及时间。新生儿胎粪呈墨绿色,粘稠,3 至 4 天后大便呈金黄色软膏样,稍带酸味,亦可呈淡黄色,便稍干。新生儿多数在 24 小时内排出胎粪,极少到48 小时。若第一次排便延误,可能是某些疾病最初表现的一个征象,如胎粪性肠梗阻,胎粪梗阻综合症,肠闭锁和肠梗阻。这些疾病的成功治疗依赖于早期诊断,因此,注意观察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是很重要的。小便一般在 24 小时内出现,如超时应注意。另外,还应注意尿液气味。据有关文献报道,如新生儿尿有一种枫糖样气味,类似糖烧焦的臭味,同时婴儿表现无力,昏睡或惊厥,即为“枫糖尿症”,是亮氨酸、异亮氨酸代谢异常所致。这类婴儿如不及时察觉,得不到及时治疗,多数会在出生后几周内死亡。

1.5观察新生儿的睡眠情况

婴儿在刚出生后会很嗜睡,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睡眠时安静舒坦,呼吸均匀,有时面部会呈现出各种表情,这些均属正常现象。如果他们在睡眠时烦燥不安,入睡后又全身干涩,面红、呼吸声粗,应引起警惕,这可能是发热的预兆。如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新生儿会在睡眠时表现出烦燥不安,额部微冷湿润,手足心湿润的现象,应注意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2. 对新生儿护理注意事项的讨论

2.1要注意新生儿的正确喂养

为防止低血糖和低体温的发生,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与母亲接触,吸吮母亲,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剖宫产儿也应尽早与母亲接触,在母亲对新生儿有反应后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喂养时应将一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的上、下方,并把托起成直锥形,而且与新生儿必须紧密相贴,头与双肩朝向。哺乳时母亲身体一定要放松,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掌根部托起婴儿颈背部,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母乳时无论白天和夜间都要把孩子抱起来喂,一侧乳汁排空后才能更好地刺激乳腺再分泌。固定为每间隔3h喂养一次。出生两周的新生儿食管和胃的肌肉发育不全,尤其是胃的出口(幽门)比入口(喷门)肌肉发育好,吃完奶后如立即搬动孩子可能会出现溢奶。故喂奶后应竖抱宝宝,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

2.2对新生儿的护理要预防感染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的重点,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主要通道,极易发生脐部感染。新生儿脐部应做好伤口处理,保持无菌及干燥,定期查看消毒,避免用各种粉剂,如不慎尿湿脐部及覆盖的纱布,应及时消毒并更换纱布。一般5到10天就会干枯脱落。新生儿皮肤比较娇嫩,皮肤皱褶、臀部、会阴处更为薄弱,因此清洗时要选用软棉布,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剪短指甲,以免弄伤孩子。孩子所用的盆、毛巾及食具等都要专用,并严格消毒。衣服、包被、尿布均应选用透气性、吸水性强、柔软的浅色棉质材料。孩子尿布应及时更换,防止尿布疹的发生。对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现象要正确对待,如郏部脂肪垫、肿大的不能挤或挑。杜绝传染源,避免与感冒、传染病人接触。

2.3注意新生儿的生存环境控制

新生儿对外界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 过冷过热都会增加患病的几率。新生儿房间一般保持在18到22℃,湿度在50%左右,因早晚的温差较大,家长应随着气温的变化,注意衣被的增减,细心的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如新生儿面红耳赤,出汗,体温超过37℃,则说明过热。在夏季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结语

由上可知,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和心率情况是否正常以及新生儿的睡眠情况等等,只有以上几点指标正常才能说明新生儿的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另外对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要注意新生儿的正确喂养工作,让新生儿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预防新生儿感染。因此,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才能对新生儿的健康做出保障。

篇(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儿初离母体,往往生理机能和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儿常规护理对于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龄

1.2 方法

(1)新生儿脐带护理: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的沐浴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2)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3)新生儿腹泻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颜色和星状情况。(4)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5)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应经常揩洗口腔,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6)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

2 结果

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各种调节中枢和各种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且产妇经验不足,新生儿常会出现各种护理问题[5]。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简短后直径约有1cm,对于新生儿是较大的创伤,同时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途径,常可能引起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等疾病。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通过3%碘伏消毒,换上无菌纱布,在12-24小时去除,如果包扎时间过长,纱布很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部清洁情况。新生儿出生后3-6d常会出现生理黄疸期,新生儿黄疸常会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进而累及胎儿。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新生儿腹泻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出粪便,颜色呈现深绿色,呈现黏糊状。一般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现黄色或金黄色,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多是淡黄色、土黄色,糊状偏干,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略为黑褐色、糊状。新生儿发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和散热容易失去平衡、体温易波动,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一般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发热:室温超过30℃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包裹过厚引起的,此时的体温可能达到38℃-40℃。人工喂养新生儿可能因牛奶过于稠密,水分总量较少,导致高蛋白脱水热,体温可能可能达到39℃-40℃。(2)感染性发热: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同时密切的观察新生儿临床发热症状,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泻、尿色变黄、全身有疹子、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发热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保暖、睡眠等,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洗手消毒,从而防止手上的细菌感染患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鹅口疮患儿,遵医嘱用制霉菌素对口腔进行涂抹。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喂养时注意将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锥形,手掌根部将新生儿颈背部托起,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养母乳时将孩子抱起来进行喂养,一侧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养频率为每隔三小时喂养一次。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动导致溢奶,因此喂奶后应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的空气,早期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促进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从而增加子宫收缩,刺激乳腺腺泡发育,促进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常规护理和注意问题,耐心的讲解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腹泻、感染等症状,指导家属对产妇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增加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玲,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药,2006,46(14):85.

[2] 王雪丽,于宏,张英伟,小儿常见病的家庭疗法及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168-169.

[3] 杨杰,杨彬,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2.

[4] 燕爱关,谷翠珍,新生儿常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48-1649.

[5] 徐小红,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187.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结果: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282-02

新生儿初离母体,往往生理机能和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于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1 2]。一旦受到感染或患病后,病情变化快,死亡率升高。有效的新生儿常规护理对于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策略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新生儿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胎龄

1.2 方法

(1)新生儿脐带护理: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的沐浴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2)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3)新生儿腹泻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粪便颜色和星状情况。(4)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5)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因摩擦而造成感染,不应经常揩洗口腔,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6)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

2 结果

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各种调节中枢和各种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耐受能力较差,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且产妇经验不足,新生儿常会出现各种护理问题[5]。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简短后直径约有1cm,对于新生儿是较大的创伤,同时也是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途径,常可能引起新生儿破伤风、败血症等疾病。首先保持断脐局部清洁卫生,通过3%碘伏消毒,换上无菌纱布,在12-24小时去除,如果包扎时间过长,纱布很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造成污染,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保持干燥,密切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部清洁情况。新生儿出生后3-6d常会出现生理黄疸期,新生儿黄疸常会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进而累及胎儿。新生儿黄疸出现后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了解黄疸色泽变化,注意观察患儿的全身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嗜睡、允乳苦难、抽搐等临床症状。新生儿腹泻护理,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出粪便,颜色呈现深绿色,呈现黏糊状。一般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呈现黄色或金黄色,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多是淡黄色、土黄色,糊状偏干,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略为黑褐色、糊状。新生儿发热,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和散热容易失去平衡、体温易波动,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一般发热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性发热:室温超过30℃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包裹过厚引起的,此时的体温可能达到38℃-40℃。人工喂养新生儿可能因牛奶过于稠密,水分总量较少,导致高蛋白脱水热,体温可能可能达到39℃-40℃。(2)感染性发热: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可以引起高热。新生儿发热后一般不用药物治疗,首先尝试物理降温,采用冰帽、冰枕的呢个作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电扇吹风。同时密切的观察新生儿临床发热症状,如是否有呼吸、急促、喘憋、腹泻、尿色变黄、全身有疹子、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发热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保暖、睡眠等,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洗手消毒,从而防止手上的细菌感染患儿。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因摩擦而造成感染,可用消毒棉球或者棉棒蘸着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如果有鹅口疮患儿,遵医嘱用制霉菌素对口腔进行涂抹。喂养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接触,对母亲进行吸吮,半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喂养时注意将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指放在的上方和下方,托起成直锥形,手掌根部将新生儿颈背部托起,四指支撑婴儿头部。喂养母乳时将孩子抱起来进行喂养,一侧乳汁排空可以更好的刺激乳腺分泌,喂养频率为每隔三小时喂养一次。出生两周的新生儿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吃完奶之后可能因搬动导致溢奶,因此喂奶后应竖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的空气,早期吸吮练习、巩固吸吮反射,促进产妇脑垂体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从而增加子宫收缩,刺激乳腺腺泡发育,促进乳汁排出,利于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家属讲解新生儿常规护理和注意问题,耐心的讲解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腹泻、感染等症状,指导家属对产妇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加强健康宣教,增加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组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春玲,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医药,2006,46(14):85.

[2] 王雪丽,于宏,张英伟,小儿常见病的家庭疗法及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9):168-169.

[3] 杨杰,杨彬,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222.

篇(7)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疾病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和时间的计划。2010年9月作为广东省临床路径试点单位开展临床路径模式管理,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术的患者,结合创优质服务病房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在我院住院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其中按目标选择实施临床路径产妇217例,所有患者能按标准选择并完成进入临床路径计划。随机抽取未进入临床路径的择期手术产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胎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工作方法:路径组根据计划性剖宫产术临床指标及医疗规范,按广东省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产科临床路径流程表。成立了院科两级管理小组,根据科室的护理路径程序表,分为:产科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表、爱婴区产妇服务路径、产后宣教路径、产妇满意度调查表等产前、产后临床路径表等。由责任护士、助产士按标准进行护理治疗,以时间为轴,把入院指导、评估、用药、检查、治疗、术前准备、饮食指导、手术情况、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制定了标准化的护理流程。第1天,接待产妇入院,自我介绍,进行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完善各项检查,产前健康宣教指导,向产妇及家属交代: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事项、物品准备、不良反应等术前心理护理。第2天,执行术后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宫底及阴道流血、尿液引流情况,给予会阴抹洗、乳房护理,帮助产妇早开奶,进行术后饮食及活动指导,鼓励母乳喂养,指导家人婴儿拍背方法及安全监护的注意事项。3~4天,介绍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预防接种及观察护理要点,指导产妇各哺乳姿势、产后操、婴儿更衣、换片技巧,新生儿足跟采血进行新筛检查。第5天,办理出院手续,宣教出院后注意事项。未进入临床路径的产妇按照产科医疗护理常规工作模式实施护理计划,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进行护理评估,步骤不做统一规定要求。

1.3  评价指标:产后护理路径评价指标及要求:①产妇及家属知道病区环境及探访制度;②产妇能说出责任护士的名字及有事找谁;③产妇及家属知道术后饮食要求、初乳及勤吸吮的好处,协助第一次吸吮;④为产妇用药、擦浴、检查操作轻柔、解答问题耐心清楚;⑤术后第1~2天,产妇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掌握哺乳姿势及新生儿安全监护内容,学会喂奶后给婴儿拍背的方法;⑥术后3~4 d,产妇掌握各哺乳姿势及产后操,学会给婴儿换尿片、穿衣、抚触、脐部护理及新生儿盆浴的要领;⑦进行出院宣教,产妇知道办理出院及出生证等手续的程序、知道出院后自已及新生儿方面的注意事项及与医院的联系方式等。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满意度情况

组别

平均住院时间(d)

平均住院费用(元)

满意度(%)

路径组

5.74

4 606.00

99.02

常规组

6.10

4 744.00

98.00

2.2  两组产妇手术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情况:见表2。

表2  实施临床路径的不良反应改变情况(例)

组别

改变分娩方式(阴道试产)

产科并发症,需特殊处理

术后合并产科外并发症,延长住院

合计

路径组

11

2

3

16

常规组

13

3

3

19

3 讨论

实施临床路径进一步规范了计划性剖宫产术产妇的管理,保障分娩的连续性治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评价较高,达99%以上。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为产妇制定了合理的护理计划,进一步规范了护理人员的医疗行为,对患者产程及产后实施程序化护理管理,使助产工作和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护士从接待患者入院时,知道要为患者做些什么事情,何时做,怎么做,并根据流程逐项落实,护理程序清晰,责任护士工作分工明确,工作效率高。两组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减少0.5~1 d,实际住院时间与产前计划住院时间相符率达100%。

临床路径也让患者和家属对住院、手术、产后整个流程较为熟悉了解,预知所需要的检查、治疗、护理及费用情况,对于各期的注意事项和手术配合,做到心中有数。资料显示:入院前掌握信息程度达97.91%。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接受护理治疗中能积极配合,使整个住院期顺利进行,恢复快。整个分娩过程中,都有主动参与权和知情权。满意度调查表从医疗护理、医患沟通、服务质量等共37项作为出院评价指标显示:对住院期间指导、书面信息告知、解释、接受治疗要求、医疗护理技术、工作态度、质量、保护私隐、受尊重、用药知情、产后康复等26项评价满意度达100%。

应用临床路径对产科计划性剖宫产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减少。说明临床路径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重要作用。对常见并发症:如出血、发热、感染、腹胀、乳胀等,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和控制[1]。调查显示:产妇对住院期间总体评价满意度达100%。

篇(8)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3年6-12月在我科分娩的53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9-38岁,孕周37-40周。所有入选对象均经各项检查而全面排除高血压等内科并发症,不存在精神类和智力低下等相关病症,其中包括自然分娩202例,剖宫产3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26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对照组 产妇施行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模式,整个护理操作过程均由医护人员独自完成,采取单独指导与集中讲授相结合的口头健康教育方式。

2.2 观察组 产妇施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科室备有新生儿、女性模型3-5个,婴儿衣裤5套、尿不湿数片、小毛巾5张,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每病室1册;②床旁宣教:在产妇入院早期,主管医生及护士亲自自我介绍、病区环境、物品准备、自测胎动、饮食、个人卫生、辅助检查等方面做详尽讲解;③待产宣教:在分娩前通过宣教使产妇对分娩过程有一全面认识,尤其是临产征兆、产程进展及配合、减轻产痛的方法(如、按摩手法、呼吸法)示范并让产妇回示,用婴儿模型示范怀抱、母乳喂养,衣裤脱穿、清洁等方法,让产妇及家属体验和自我练习;④产后宣教:护士亲自床旁手把手母乳喂养指导,利用模型示范按摩及挤奶手法;凹陷的纠正;⑤婴儿沐浴:新生儿出生1天后,护士利用模型或者实际操作向产妇及家属个别或集中示范沐浴的具体流程和技术要点、注意事项;⑥床旁婴儿抚触:在婴儿沐浴前后或睡觉前等婴儿相对平静和清醒状态下实施抚触,详细示范步骤,讲解注意要点并让产妇及家属参与;⑦脐部护理:床旁进行并将脐部护理方法、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利用彩图告知脐部炎症的异常表现,便于出院后产妇的自我观察;⑧出院指导:管床护士提前介入出院指导,出院当天评估母乳喂养及健康宣教知晓状况,必要时发放相应宣教资料;⑨出院回访:将出院时健康教育内容掌握较差者作为回访重点对象。

篇(9)

1.2护理工作超出专业范围和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士不仅要做好输液、发药和基础护理等工作之外,还肩负对患者催款、解释交费和电脑录入医嘱等工作,这些非专业性的工作削减了护士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许多医院领导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产房产床和助产士的比例、爱婴病房床位和护士的比例都达不到标准的局面。

1.3产科工作本身的风险较高产科住院分娩的人数明显增加,但是产科工作人员少。孕产妇情况变化快,发生的意外情况多,潜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产科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较高。另外,产妇和家属对分娩过于焦急,容易误解或者不满医护人员。

1.4产科护理工作环境狭窄固定床位供不应求,医院通常会在走廊和房间加床位,使空间变狭窄。在开放的环境,探望患者的人员较多,而确认家属的专用系统不够完善。

1.5产科病房人流量大,孕产妇、家属、医护人员、清洁工、办理出院和办理入院的人员等,人流量极大,医院在防盗方面还存在隐患。

2预防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做到奖罚分明,促使管理人员自觉遵守制度,创造良好的医务氛围。

2.2普及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知识小册、宣传栏或者上孕教课的方式向孕妇普及相关的妊娠、分娩的知识,增强孕妇对分娩的了解,使孕妇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把孕期保健的相关工作做好,使孕妇能早些做好心理准备。生产时要提供“一对一责任助产”,这样可以增强孕妇以及孕妇家属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尽量避免发生产妇和家属误解护理工作的事件。全程陪伴产妇分娩,引导产妇应付分娩的不适感,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孕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加大安全事项教育的力度,严格遵守新生儿交接制度在向产妇及其家属交代清楚所有安全注意事项之后,再把产妇转入爱婴区。任何人不得随便抱婴儿离开产妇,如有人抱婴儿离开产妇事件发生,则值班护士应立即到产妇床边确认。产休区的护士接产妇和婴儿进爱婴区时要再三交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产妇和家属的防备,以避免新生儿被盗事件。

2.3创设安全的环境

2.3.1定时检查病区环境加强对开放环境的安全管理,在产科设立安全门,保持24h都有门卫守护着大门。对于出入产科的人员要严格地检查其陪人证,同时,要对探望的次数和时间做出规定,控制探望的人数,有利于预防交叉感染。消灭客观环境的危险因素,防范孕产妇跌倒或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2.3.2尽量避免加床相关调查显示,每增加1张床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会上升30%。所以,要坚持“以产妇和婴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保证孕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不可以盲目的接收孕产妇入院。应该建立弹性受孕产妇入院和办理出院制度,使入院和办理出院安全有序,尽量避免加床行为,加床问题得到解决后,转床的几率也随之降低。

2.4合理配置护理人力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护理的工作量和患者的需要对护理岗位进行合理地配置,采取“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的管理模式,如此既避免人力浪费,又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孕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保护,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层级培训、核心能力培训,对护理人员展开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并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奖罚分明。加强培训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护士的法律意识,使其在护理工作中贯彻知法、守法、用法的观念。在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新生儿查对制度和办理出院流程,杜绝抱错婴儿等事件。加强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保证护理安全。

篇(10)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3(c)-067-02

治疗新生儿肱骨干骨折一般采用患肢石膏固定或夹板固定2 周即可[1],而严重移位肱骨干骨折需要牵引治疗。由于新生儿的保暖和护理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科自2000年12月~2005年4月采用婴儿培养箱内水平皮牵引治疗新生儿严重移位肱骨干骨折 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16 d;因产伤骨折4例,坠落伤1例。骨折移位类型:成角移位2例;侧方移位2例;螺旋移位1例。出生地点:市级医院1例;县级医院3例;家中1例;出生时体重最小3 kg,最大4 kg。

1.2治疗方法

选择宁波戴维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YP-90型婴儿培养箱,预热2 h,设置培养箱温度为30~31℃,湿度60%。婴儿沐浴后身着棉布背心,置箱内,用自制四头带固定其胸腹部。自箱体椭圆形窗口伸出患肢行水平位皮牵引,重量为0.5 kg,于牵引状态下在骨折外侧成角处垫棉垫再用小夹板包扎固定(棉垫厚度和包扎松紧度要随时调整,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不损伤软组织为前提)。住院期间通过拍摄床边X线片了解复位情况,依据X线片将成角或移位畸形逐渐调整。保持有效牵引等待骨痂生长。牵引固定时间为1~2周,骨痂达3~4级,拆除皮肤牵引,经石膏固定1~2周,去除石膏,活动肢体。

2 危机管理

2.1 婴儿培养箱的管理

婴儿自身抵抗能力十分微弱,这就要求培养箱具有稳定的性能,婴儿培养箱关系到婴儿的培养效果和生命安全,在使用时一定要规范操作,预防事故发生[3]。① 组织全科护士培训培养箱作用原理、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终末消毒、向家长宣教技巧等,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护理。② 向家长宣教婴儿培养箱作用原理与使用注意事项,教会家长掌握具体操作方法、喂养方法、大小便护理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③ 确保使用安全:婴儿暖箱应接通电源有效接地,防止意外;预热2 h才能使用;需锁紧脚轮防止箱体移动;恒温罩禁止酒精等擦洗;小床板下放置含湿毛巾治疗盘,每班更换,箱内置温湿度表监测相对湿度;禁止阻塞婴儿舱出风口和回风口;护士每日用清水擦拭1次,使用完毕进行终末消毒处理。④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量体温1次/4 h,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 加强牵引管理,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① 患儿呈水平位牵引,由于新生儿体重轻又受牵引重量影响,身体易向牵引车端移动,我们用自制四头带固定其胸腹部,将四头带末端分别从婴儿培养箱前板及椭圆形窗口缝隙穿出并固定,以便形成对抗,保持有效牵引。② 严格交接班,每班记录患肢血液循环及活动情况[1]。维持牵引正常状态。③每班记录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桡动脉搏动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1],测血氧饱和度,bid,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④ 按摩患肢手指,tid,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3 预防压疮、加强大小便管理

① 在持续牵引状态下,骨折成角处外固定注意衬垫要适当,先垫棉垫再用小夹板固定,固定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② 严格交接班,观察患肢夹板处皮肤有无压伤、皮牵引处有无水泡、过敏等情况,如有水泡形成应在消毒后用注射器抽吸,然后外涂氯锌油。③ 责任护士每日用活力碘消毒肚脐,协助家长每日清洗全身皮肤1次并外涂强生爽身粉。④患儿小便后用湿纸巾擦拭其会,大便后用温水清洗,为防止臀红,鼓励家长使用皮肤保护膜。⑤拆除皮牵引后,针对皮肤表皮损伤破溃程度不同分别给予外涂氯锌油或溃疡粉等处理,再行石膏固定。

2.4婴儿喂养管理

由于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且新生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2]。喂养管理时要做到:① 根据病情测量血糖和24 h出入量;观察患儿面色、皮肤弹性状况及大小便颜色、性质、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体液平衡。② 指导家长定时喂奶(1次/3 h),每餐奶量控制在30 ml,午夜停奶一餐。③ 尽量在喂奶前更换尿片、衣物;喂奶后用软枕垫起患儿肩背部数分钟,观察无呕吐方可平卧。④患儿仰卧时头偏向一侧,用软枕垫颈后,以保持呼吸道通畅。⑤将患儿末梢循环、脐带、体温、脉搏、呼吸、摄入奶量、大小便、 呕吐等情况记录于自行设计的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中。

2.5 石膏管理

肢体行石膏固定后及时烘烤使石膏干固,未干之前禁止用手按压以免石膏变形引起压疮,每班观察石膏边缘皮肤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指导家长按摩患指, 3~4次/d,每次20~30 min,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6 新生儿肺炎预防管理

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新生儿死于新生儿肺炎,预防时应做到:①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②做好探视人员管理,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严禁探视。③避免医原性感染,做好管道和器械消毒。④医务人员和家长护理患儿前后注意洗手。⑤母亲哺乳前要清洁,患呼吸道感染的母亲可隔离或暂停哺乳,必须接触婴儿时要先洗手、更衣、带口罩[3]。

3 讨论

婴儿培养箱是为早产儿、低体重儿、病危儿、新生儿提供一个类似母体子宫环境的培养设备[4],它通过加热空气来保持婴儿体温,空气由风机驱动,外界空气经净化器滤过后进入婴儿舱,采用对流垫制造一个空气干净、温度适宜的模拟母体的优良环境。采用婴儿培养箱内牵引,对牵引效果以及患肢血运的观察都非常方便;患儿着衣很少,方便了大小便护理,同时,婴儿培养箱也为新生儿的生长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外环境[5]。与监护病房不同,由于婴儿培养箱安置在普通儿科病房,需要家长参与,因而对患儿的危机管理尤为重要,并且还有许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4-282.

[2]王慕狄.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张凤梅,王成贤,张静,等.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疾病的预防[J].职业与健康,2005 ,21(6):957-958.

上一篇: 银行职员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 鲜花市场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