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8: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案例教学的价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案例教学的价值

篇(1)

一、激发兴趣,突出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若单凭教师讲解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案例教学,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积极地融入课堂。其次,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收集、分析、讨论和评价,由“教学”变为“导学”,还主动权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这一课时,我选用了学生们特别喜欢看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的一段视频,这段视频介绍的是河南许昌农民自导自演贺岁片《鬼子进村》的相关片段。通过农民自拍电影这个案例使学生真真切切体会到文化生活的色彩斑斓,并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农民自拍电影的原因。选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案例,会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关注生活,注重实际

教育即生活。在传统政治课“灌输式”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对政治课的评价往往是“枯燥”、“实用性不强”。但从新教材来看,新教材最大的创新是把过去枯燥的政治理论生活化了,让社会生活走进了政治课教材,这从其标题到内容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这就启示我们政治教师,既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际,又要用我们的工作搭建沟通理论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如在讲《价值与价值观》这一课时,我选用了“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这一案例,通过对“是什么促成了奇迹的发生?”和“是什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两个问题的对比讨论分析, 学生很容易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错误的价值观。这样极大加强了政治课堂的实效性和说服力,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重视交流,双向提升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而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首先,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思考讨论、大组合作思维的碰撞。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很好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搜索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及社会实践的能力。

篇(2)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指将案例教学与立体教学相结合,形成一种科学性的教学模式[1]。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案和课件,为学生展现立体化的临床资料和病例[2]。为进一步探究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对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并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安徽省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9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名。对照组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为(24.5±1.1)岁;观察组男28名,女21名;年龄22~27岁,平均年龄为(24.9±1.8)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实施案例式立体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进行教案和课件的设计,挑选典型泌尿系疾病的案例,设计制作为多媒体课件,并且插入适当的教学视频、图片以及专家意见等,在课堂上采用问答式讨论的模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利用网络相关知识,让学生结合病历简介进行网络学习。(3)搜集病历的相关资料、视频、图片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向学生展示泌尿系疾病“仿真患者”的特点、特征情况。结合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病历情况,对虚拟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讨论,最后拟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1.3评价指标

(1)统计两组教学后理论考试成绩,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病历分析两部分。(2)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两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案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3]。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成绩

观察组基础知识、病历分析和总成绩分别为(57.3±3.35)分、(39.2±2.14)分、(95.1±2.34)分,对照组基础知识、病历分析和总成绩分别为(43.1±3.22)分、(27.9±2.62)分、(72.4±3.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对教学方法满意度

观察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5.92%(47/49)、100.00%(49/49),对照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分别为77.55%(38/49)、71.43%(3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3)

内科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将所学理论应尽可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加深理论认识与理解,全面培养临床护理能力,提升人文修养,为即将步入社会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1]。目前,对于一些学校临床课案例教学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模式既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2]。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消极学习转向带着问题钻研的积极学习,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背景与模式

现代护理学发展要求更合理的护理学教育模式,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对护校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护理学教育目标,培养出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护理专门人才,迎接当今医疗卫生问题和挑战,各类医药院校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医学教育改革。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便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人们对PBL的过程及效果在认知和非认知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大量研究。目前应用PBL的原理,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医药院校的实际,设计了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该方法是以案例分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临床病例为引导,启发学生研究、讨论有关的医学科学问题,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3]。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对教学活动研究制定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创造性地提出能促进教师和护生共同参与,尚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并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

3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改变护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加师生的合作互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活动模式,从而改善临床课教学效果。

3.1改变学习状况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改变护理学生不良的学习状况,培养和提高参加案例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缓学习压力,形成积极主动、高效愉悦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自我调控、综合思维、人际交流和习惯性的自主学习等能力,从而造就一个具有良好学习策略并走在护理前沿的合格护生,以此奠定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2促进合作学习通过案例教学引发问题,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临床中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为将来早期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提高科研水平通过案例教学,完善我校的教育环境,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兼具较高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护理双师型教师。同时也可通过研究,了解不同来源护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为将来护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和模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教改提供参考。

4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措施

4.1应用原则(1)互动性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需备课充分。要准备好教材、病例、进展、课堂设计等。(2)整体性原则:教与学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中研究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考虑基础与临床的关系。(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实践能力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是案例教学应该突出的特点。此原则也应贯彻到教学各个环节。

4.2应用模式(1)病例课堂讨论模式:通常教师提前1~2周将要讨论的病例和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找资料,课堂上先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在该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以组织和辅助者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把握讨论内容的主旨方向,避免讨论偏离教学内容; (2)病例课堂导入模式 : 以病例置疑为先行组织者呈现给学生,然后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病例分析至得出结论,发挥烙印、理解的功能;(3)片段穿插模式:引用一个小片段病例为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学生根据病例所给信息组织自己相应的沟通交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片段病例短小,涉及问题少,简明易懂,用作课堂举例有良好的效果;(4)大病例系统分析模式:以整体护理为理念,以护理程序为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篇(4)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7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31

近日,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位教师开设了两节研究课,课题分别为《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激起了听课教师的热烈讨论,也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

一、教学案例

学情分析:该中学是生源较差的一所完全中学,该校的高中办学模式颇为独特,分为普通班和传媒班。综合考虑江苏高考政策的特殊性和本校的生源现状,该校已经有三年没有开设选修化学班了,也就是说普通班的学生只要在高二通过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即可,而对传媒班的学生文化课要求就更低。

案例1:《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授课人:刘老师。

授课对象:传媒班学生。

教学过程:

1.展示自然界含有铁元素的物质的图片。

2.写出常见的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铁的化合价。

3.以Fe、FeSO4、FeCl3为例,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

4.提供试剂,分组实验,实现Fe、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5.小结“铁三角”。(实际未完成)

6.实验探究某种市售补血剂的有效成分。(实际未完成)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周密,流程清晰,体现出执教者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学科水平。值得商榷的是,人教版必修1教材的相关内容只涉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引入了Fe综合性就大大增强,而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对文化课要求很低的传媒班学生,因此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出现了偏差,导致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特别遗憾的是,“某种市售补血剂的有效成分”这一原本应该成为本节课亮点的实验探究没能进行。

案例2:《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授课人:张老师。

授课对象:普通班学生。

教学过程:

1.分组实验,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亚铁。

2.写出造成氢氧化亚铁“变色”的化学方程式,并讨论哪些环节造成氢氧化亚铁被氧化?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的措施有哪些?

3.分组实验,采用防氧化的措施制备氢氧化亚铁。

4.讨论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原理,并播放实验视频。

5.小结:(1)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条件;(2)探究的一般思路。

6.学习过程的反思与评价。

分析:本节课三维目标明确、可操作,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设置阶梯降低讨论难度,探究气氛浓郁,学生实验有序,教师点拨有效,体现了教师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但部分听课教师质疑,在教学进度很紧的情况下(每周2课时),专门开设一节课仅仅探究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是否值得?

二、由案例1引发对教学目标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从应试的角度来说,还应考虑中考、高考等考试的方向。以上依据孰重孰轻?我个人认为,在几者兼顾的前提下,制定教学总目标时,应首要考虑课程标准的落实,毕竟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但制定具体的课时目标时,则应首要考虑学情,以确保每节课教学的有效性,分阶段、分步骤地达成教学总目标,最终还是要落实课程标准。

本案例中,如果学生的基础很好,且将来还要面向高考,这样略高于课程标准及教材的教学目标设置自然没问题,不仅能使知识的掌握更为系统化,其思维高度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但现状是学生基础较差,只需面对学业水平测试,这种凌驾于课程标准及教材之上的教学目标设置明显是不妥的,对学生造成的干扰甚至会影响到最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由案例2引发对化学教学价值的思考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价值都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和普及文化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知识学习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学生毕业后,一旦专业上不涉及这门学科,所学的知识本身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大部分遗忘,但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所培养的思维方法却可能会使其受益一生。

篇(5)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从目前的分析研究来看,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就目前的妇产科临床医学教学来看,利用案例教学法作用十分的明显,因为此种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在案例分析的时候,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增长。简单而言,案例教学法的??践性意义较强,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二、案例教学法在运用

(一)运用步骤

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主要遵循的步骤有三个:第一是进行案例的设计和运用。在妇产科临床医学的教学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而就这些内容的具体研究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案例分析中进行解决,所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教学的重点然后进行案例的设计和运用。第二是进行案例应用的契合点分析。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案例引入无可厚非,但是要有契机,这种契机会使得内容和案例实现完美的衔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可以实现从理论到案例实践的过度,如果契合点把握不准,案例的出现会显得突兀,教学效果也不会显著。第三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总结。教学总结是获得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案例教学完成后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运用特点

案例教学在具体的应用中表现出了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是针对性。妇产科临床医学教学的内容具有多样性,而案例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内容,所以在进行案例运用的时候,需要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出和案例具有实际相关性的内容并在内容教学中进行案例的运用。第二是时机性的特点。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案例的利用需要有合适的契机,如果这个契机把握不准,那么案例和临床医学教学的结合性效果会比较差,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会造成教学资源的精力的浪费。

三、案例教学的价值

案例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医学当中的运用会产生巨大的实践性价值,而这种价值主要是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来体现的。

(一)对于学生成长而言

对于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医学的教学中进行运用,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第一是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充当的是学识的传授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独立思考相对较少。但是利用案例教学法之后,利用案例可以创造出一个教学的两难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做好指导工作,学生的思考便可以独立进行性,所以说利用案例教学法之后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独立性会明显的增强。第二是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实际能力训练更加的显著。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能力比学识更重要,而案例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进行了学识的加深,更加锻炼了其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所以在妇产科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中,利用此方法,学生的能力提升更加的显著。

(二)对于老师能力锻炼而言

篇(6)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专业学习中重要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操作能力的阶段,妇产科专业更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1]。而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平台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各类网络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各个专业的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尝试[2]。鉴于此,本文将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实习的110名本科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微信结合案例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实习的110名本科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通过随机分配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21.46±0.38)岁,观察组学生平均年龄(21.55±0.41)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1940,P=0.2351)。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即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教科书,随后跟随观摩教师诊治患者的过程,并在掌握基本临床诊治技巧后尝试对患者进行诊治[3]。观察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额外接受微信结合案例教学模式,教师每日准备一个典型案例,包括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疾病有关知识等内容,并制作成图片或音视频的形式,通过微信平台分享给学生,要求其通过观看案例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展开互动讨论,并通过微信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4-6]。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学生在实习结束时的平均成绩,考核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1)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出科考试进行评价,试题类型参考临床执业医师理论知识考试,分为选择题、病史采集以及病例分析3大部分,总分为100分,闭卷,时间限制2h;(2)模拟考试:挑选典型患者的病历对学生进行提问,主要考核其通过患者体征和症状制定诊疗方案的能力;(3)实践考试选取新入院的患者安排学生在教师的陪同下进行问诊,并结合各类检查结果尝试做出初步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采用医院自制的学习能力调查表对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进行调查[7-10]。

1.4统计学分析

选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经比较,观察组学生在出科考试、模拟考试、实践考试和平均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学生各项学习能力

经比较,观察组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224-01

以下就美术课堂中剪纸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

1、提高美术课堂中剪纸教学的认识

1.1 加强培养学生的剪纸语言

所谓剪纸语言也就是人们通过常用的剪纸符号,采用各种比拟手法创作出的具有民族认同感的剪纸素材,以此来激发人们的审美能力的表现形式。它是剪纸造型的基本要素。在剪纸作品中,它具有对称性、多样性、均衡性的特点。将剪纸艺术引入到美术课堂中,并将其基本知识运用在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审美能力。

关于剪纸教学的美术课堂中,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点知识与技巧:1)需要熟知剪纸的所有工具与材料,并且对材料的性能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非常了解;2)需要学会较为简单的剪纸技术,可以创作出简易的兼职图形;3)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从单色材料剪纸学起;4)对画面初步的安排,合理的剪纸;5)将各种剪纸手法充分运用起来,具有创新能力;6)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对同伴的剪纸作品进行初步的评价。

1.2 加以重视学生的剪纸表现

所谓剪纸表现也就是学生通过剪纸作品来传递其内心的情感与想法的过程。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剪纸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剪纸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剪纸语言,更加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各种事物的特点观察出来,然后通过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将其转变为一种剪纸艺术品。事实上,剪纸艺术属于一门民间传统艺术,通过剪纸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神内能力。因此在剪纸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采用各种新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掘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学习、成长。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剪纸艺术实质是展示了学生的内心状态。通过他们的剪纸作品,能够感受到学生对某一事物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表现能力。另外,通过剪纸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才能。

2、案例说明

例如,由于剪纸的步骤图与折纸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剪纸的重点在于:剪。于是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把剪纸的步骤图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折的方法,一部分是剪出的图形。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折纸的步骤图,然后在对其他们进行剪纸的步骤图的教学。然后在课程中不断投放各种各样的剪纸图形,投放当时,让学生去猜测与理解各种图形,以此引起孩子的兴趣。认识完各种图形之后,教师可以阻止集体活动,由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挥,将自己想象当中的事物通过剪纸剪出来,教师可以在旁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对学生进行提示与指导。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将一些好的剪纸作品展示给大家,然后由学生对其进行初步的评价,再邀请该学生讲出他的想法与剪纸技巧,让学生们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在下次的课堂中可以融合自己的想法剪出更好的作品,通过不断努力、不断该机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由此我们看出:首先,教师选择的授课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口味”,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融入课堂;其次,适当的赞扬对于学生更有帮助,更愿意去剪纸,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发现乐趣,使他们快乐的成长。

3、完善剪纸教学的策略

3.1 继续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好奇心强,玩性大,有意注意的时间又很短暂,沉闷不变的课堂只会令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如遇比较平淡的教学内容时,就要在教学的形式上求变,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充满乐趣。

3.2 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篇(8)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基础。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带教教师应为实习护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使其不仅能熟练掌握具体的护理操作技巧,还能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新入职的护理实习学员60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所有学员全为女性,且都顺利的完成了专业学校基本临床护理理论的学习,取得了毕业证书。以随机数字法把所有的实习护理学员随机平均分成两组,1号作为对照组,其中所有成员年龄在20~25岁之间,平均年龄21.4±1.2岁,文化程度方面:全日制大专有20人,五年一贯制10人。2号作为研究组,其中成员年龄在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22.1±1.4岁,文化程度方面:全日制大专有18人,五年一贯制12人。经统计,两组学员在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一般性资料上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于1号对照组学员我们以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指导,根据教学培训大纲里的方法,我们结合自学、多媒体教学和几种现场演示等几种传授方式,由指导老师亲自授课培训。而对于2号研究组则是在传统培训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教育,其主要措施有:

教学模式设计。对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进行定位,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对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技巧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根据其风险点着重讲解,并辅以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

实施安全教育。这个过程包含了认知阶段和强化阶段。认知阶段主要是对护理操作中的各种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熟记,同时指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得出相对应的应变措施。而在教育强化阶段,护理学员则是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对自己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做出评价,自行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会在护理过程中影响或者损伤患者,同时检测能否在不同情况下作出最佳的应变处理[1]。

3、评价方法

在教学培训结束之后,对两组实习护理学员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同时统计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此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4、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选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以P

二、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学员在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好,理论考试得分和实践操作得分都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护理学员的考核成绩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三、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现今医疗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现今的护理水准与技术操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好坏。由此可以看出,在护理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安全教育,对学员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护理安全教育将护理操作中的各种操作重点和风险点都进行了分析,并辅以实际案例进行指导培训,让新学员树立了很好的风险意识,深刻的理解到了安全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于此同时,在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新学员临床护理的实践操作,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并检验成果,在传授了许多护理理论知识之后,及时的让学员参与实际操作,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察是否有将安全意识很好的融入到自身的护理操作之中。只有理论实践双结合,才能把护理安全教育完美的掌握并且充分的体现出来[2]。

1、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安排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安排需要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认知。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目的是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护理技术操作的具体步骤、详细方法、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护理小组成员需按照技术操作相关知识及原则,分辨操作学习程度、临床风险及有效应对措施,将其融入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同时,还要提高护理技术操作熟练度。护理人员需按照操作标准,检验自己的护理技术操作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是否足够正确或有效,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是否表现出足够的关爱及尊重,对护理环境及护理条件的变化是否能够表现出足够的适应性。不仅护理认知需要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逐步完善,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护理技术操作的熟练度也是如此,这不仅需要勤奋的练习,还需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

2、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流程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开展前,教学小组成员通过多次会议及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流程、阶段测试标准及培训后考核标准,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告知参加培训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负责人,尤其是技术操作负责人,需要尽快学习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内容,熟悉教学流程、教学各阶段及培训后最终考核标准等多项内容。

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负责人培训应按照预先设计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明确科室内负责人培训课程及目标。科室内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责任人培训以自学及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后需接受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小组成员的考核。考核结束1周后,该负责人需对本科室参训人员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前摸底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及工作班次情况,安排参训护理人员分批接受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以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专业素质,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在讲解过程中需详细描述各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相关风险等,并与实际病例相结合,以便接受培训护理人员更好理解。

3、考核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由阶段性测试及培训后最终考核两部分构成,测试时间及评定标准已在教学设计中明确,阶段性测试及培训后考核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科室内护理教学负责人的考核,由教学小组及各科室护士长负责,由于护理操作负责人专业素质水平对本科室培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故考核标准比较严格,若考核成绩不合格,直到考核通过之前,均需接受包括护理安全教育内容在内的护理技术培训。二是参训人员的考核,由于参加培训课程护理人员上班时间不同,故按照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不同小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接受培训、练习,并由护理操作负责人进行指导及考核,并记录结果;特殊原因未参加考核或考核未通过者,需单独安排时间考核或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整个过程中的人员及时间,需由操作负责人负责记录,并上交护理部查看。此外,在教学考核结束后,对参训人员发放培训课程评价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对教学内容及安排进行相应调整,以促进教学[3]。

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护理学员在考核成绩上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在不良事件统计中,研究组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体现出了安全教育的显著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很好的提高实习护理学员对护理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更深的理解操作的意图,注重操作的安全性,值得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方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篇(9)

历史教学的转向就是对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历史课堂的提问,笔者认为历史教学的转向应体现以下几点。

1.重过程性的历史教学。重视教学过程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强调了即时的学习过程和后续的学习能力。历史的特质是“经历”本身,教科书的精炼与高结论性舍去了其“经历”的特质,教学即转向从内容的理解、辨析经历来发展其过程性。

2.重历史观念、方法形成的历史教学。向历史观念、方法的倾斜是为了平衡三维目标而非轻视某一方。转向的历史教学弥补过去对时空观、证据观、历史主义分析方法、查阅检索资料等基础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应发挥历史科独有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看待社会、面对生活时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价值。

3.重现代公民培养的历史教学。现代公民是具有“国家民族意识、权利意识、社会公德意识、人权意识、国际理解意识”和“仁爱情怀、宽容理念”等特征的国民。历史的人文性决定历史教育的人文育人功能,转向后的历史教学应成为培养现代公民的主力学科。

二、成就历史教学转向最实用的工具: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Portfolio)是“对个人作品的系统收集。在教育领域,档案袋则指对学生作品的系统收集”,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即是基于学生系统作品的评价模式。档案袋运用于教学具有“时间性、主体性、客观性、反思性”等的优点与“对教师理论要求高、花费师生时间、质的评价难以定分数”等缺陷,根据这些优缺点,笔者认为档案袋评价是成就历史教学转向最具有可实施性的教学方式,其理由如下:

首先,档案袋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综合体,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益于历史教学重过程的转向。档案袋的存在让直接给出史实和结论的教学难以进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会转向如何充实自己的档案,如搜寻存档的历史材料、为完善书面作业而深入理解、积极表现使他人和自我评价时获得良好反馈,等等。档案袋的时间性、主体性、客观性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时间性、主体性与客观性。借助档案袋评价手段,能将历史教学的过程展现出来,使历史不再是史实和结论的堆砌。

其次,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评价方式,但它能超越评价的功能成为一种培养历史观念、技艺方法的教学方式。由评价方式泛化为教学方式说明档案袋的完成过程本身就体现着历史教学的目标,因为档案袋与历史存在同样的时间性(档案袋是一段小历史)、主体性(档案袋与历史知识都经人的意识作用)、客观性与反思性,所以档案袋评价能够让学生形成许多历史观念和方法技艺,如通过制作档案袋,学生逐渐形成时序观、类别观,懂得收集和寻找证据、懂得通过证据(材料)形成总结性的“新历史”,同时反思某一事件的价值,等等。事实上,只要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档案袋,这就使得学生作品的不断收集与评估成为教学过程的焦点核心。教学副示由各种教学方法承载,档案袋评价教学不仅是实现目标的工具,同时也是衡量目标达成的工具。

篇(10)

事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上一篇: 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 下一篇: 小学语文分层阅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