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知识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8: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效知识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效知识管理

篇(1)

Abstract:Knowledgemanagementoccursafterhumanbeingsentertheeraofknowledgeeconomy.Atpresent,theserviceoflibraryliteratureinformationhasreachedthestageofknowledgeservice.Itiscriticaltoraisethelevelofknowledgemanagementinuniversitylibrariestomeettheneedsofteaching,training,consultingandscientificdecisionmaking.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iterature;informationservice;knowledgemanagement

随着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逐渐从原始文献层面突破到知识单元层面,这一变革不仅将其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运作方式。本文从分析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入手,探讨知识管理与传统图书馆业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知识管理对提高高校图书馆组织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产生

工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出现了以科技为生产力的知识经济。它把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经济模式的转变引起了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化,知识作为生产资源进入生产中而使之成为资本确立下来。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认为,“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1],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直接动因。

信息技术大大改进了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扩大了信息获取的范围,并使信息交流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进行。这一切都为知识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知识管理的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提出来的,虽然人们对知识管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2],但从各种不同中的表述中,我们发现:知识管理就是组织间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一系列的过程。它是在组织心理学、图书情报学、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边缘科学,目的就是在达到目标和完成任务时最充分地利用知识的成果。知识管理力求在知识创新与知识利用方面来服务于实际工作,也就是说,它是一门从一个组织的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

目前,美国高等院校已经接受了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之中,目的就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最新的学术知识。

高校与高校图书馆人员通过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把信息资源转换成读者需要的信息场所,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在工作人员的头脑里产生了显性的或隐性的知识积累。如何将这些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过程中的信息与知识被多功能的集体所拥有,通过知识中介,促进知识创新,形成智慧,从而增强组织竞争力,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根据知识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创建知识库、改进知识检索、改善知识环境、管理知识资产。

(一)知识库建设

就高校图书馆而言,知识管理首先得创建知识库,而创建知识库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在馆员的中介作用下,能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需要的院系领导,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我们知道,大多数一体化的图书馆系统包含有一个提供有关图书馆运作与读者活动信息的部分。这类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显性的组织知识,用来说明服务,引导运作,或衡量目标的实现。例如,当这些专题数据被加到原有数据库时,专题数据库就产生了。这些资料加上流通与网上评论就可以为潜在的读者提供传播信息的提示。以上情况说明,作为一体化图书馆系统日常搜集信息,可以被用来创造信息、共享信息,以改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过现有资料创造知识,就会增加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价值。同时,外部的知识库也可以用来达到组织目标。几年前,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工程学院的老师在发表学术著作时选择了质量为上、而非数量为上的标准,通过图书馆信息来决定他们将在哪一种期刊上发表他们的论文。近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理论与研究知识库的创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数字化网络参考服务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二)知识检索

在创建知识库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还必须改进知识检索。知识检索是用来改进、检索和传递组织知识的,它往往是通过创造专家网络来实现的。这个网络是由个人与他们需要的专家组成,进而构建一个有共同兴趣的集合体。一种方法是由来自几个高校的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网络,他们在一起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另一种方法是创造黄页。按照专家各自不同的特长,分成几类。除此之外,组织内部交叉培训,或与其他部门互相交换也是必要的。

美国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已经建立了一个虚拟的图书馆来改进目前图书馆的服务,以加强知识传递。虚拟图书馆强调服务的主动性。比如有选择的信息流通与有选择的文献传递。另外,研究咨询人员也会把研究团队的知识与虚拟图书馆的知识结合起来,以确认有用的研究信息,并把研究信息直接传递给读者。

技术创新能改进知识过程。如英国石化成功运用电视会议,减轻维修人员的体力,提高维修效率。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图书馆早在1990年的组织活动中即把E-mail当作一项战略资源来对待,结果使他们的组织效率大大提高。[3]

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检索时效性要求高,针对性强。如果不能即时地根据用户所需输出知识,那么,不仅会让创建的知识库失去价值,浪费资源,而且将会给教学、科研乃至领导决策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多角度的检索点,使之具有全文检索、分类检索、主题检索、实时数据更新等功能的检索系统。以高校图书馆网站为门户站点,把分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各种数字资料进行分类、索引、管理、应用,为各类用户提供搜索、浏览、下载、运行等应用服务。[4]

(三)改善知识环境

创建知识库、构建强大的知识检索系统之后,还必须改善知识环境。馆员主要是创造一个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与传递的环境。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拥有的关于读者的默契知识能够被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所分享,那么就会出现更有效的图书馆主页。为了创造一个能够支持这种知识的环境,管理人员必须在员工之间创造有效的联系方式,必须能够提供信息资源。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是改进知识环境的一个好例子。它除了向其他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一体化图书馆系统的有效链接外,还支持数字信息、出版项目在为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和整个组织传递文件的过程中提供接口。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电子出版项目都在这种合作性环境中受益。同时,图书馆还可额外获取内在价值很高的信息源。[5]

(四)管理知识资产

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每年都对它们的知识资源进行内部审计,但在审计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登记物质财产和容易数量化的活动,而对它们的知识财产获得的最大回报,却没有审计过。对于如何评估工作人员头脑中的知识,如何评估存在于他们活动过程中及产品中的知识价值,如何评估它们通过电子方式获取的与日俱增的信息却没有认真考虑过。相反,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知识资产的管理。如日本Kao公司和夏普公司就开创了一条创造与利用组织知识的途径。[2]这两个公司都定期地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机会,讨论资源重新配置,然后迅速在全公司范围内决策。

三、结语

在知识管理和高校图书馆的传统业务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首先,知识管理主要是以目标为导向。组织目标改变了,知识管理也会随之改变。其次,从读者的角度讲知识管理则活跃得多,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更容易开启对话。第三,传统图书馆试图要求每个人做所有的事情,而知识管理则是要求工作相对集中并且有选择性。第四,知识管理关注知识的时间价值,这也是过去高校图书馆所没有的。

传统的图书馆本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一直都在努力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有的甚至创造出了很多经验。但是,这些工作相对于图书馆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而言,其作用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当人们对寓于文献这一载体之中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之后,继而由此展开的工作便有了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茂生.图书馆知识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20-25.

[2]李伟华.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篇(2)

由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发展到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经历了文献管理、文献信息管理、网络信息管理等阶段,而目前,最受欢迎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是知识管理。其特点是以人为本,以技术为手段,促进人机之间和谐交流与发展,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而在高校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运用知识管理系统,使高校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得到更新与转变,并且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下,积极的吸取现代知识管理技术,建立起符合时展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实现知识得到有效的交流与共享。利用知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图书馆人与机器的和谐发展,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深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服务方式、手段和内容的创新。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文献管理模式而言,在文件检索过程中,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找到所需文献,并且对于图书馆内的藏书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替换,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变得非常困难,从而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然而,对于知识管理模式而言,通过对知识获取、重建、储存、组织等方式挖掘各种载体形态文献的隐含知识,提高信息、知识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并且能够使信息与知识得到有效的交流,从而使成本极大的降低,并且提高文献、信息和知识利用效率的目的。

(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知识管理不仅对文献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还可以使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知识与信息得到有效的交流、共享与创新,将信息处理能力与读者的知识能力有效的结合,促进知识之间的交流与创新,把图书馆管理人员和读者的智力充分开发出来,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且通过对知识的有效运用,不断的创新新知识,促进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所以说,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更有利于充分利用馆藏、技术优势,使高效图书馆管理的质量与服务不断的提高,促进图书馆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三)提升管理人员知识能力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之中,管理人员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比较浅薄。然而,对于知识管理模式而言,能够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力,促进知识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另外,知识管理模式还强调团队精神,促进人员的不断成长,从而使图书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最终是图书馆管理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统一,促进管理人员责任心的发展,不断增强馆员科技知识水平、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为图书馆管理水平做出贡献[1]。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实施以人为本管理体制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没有对人起到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知识管理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在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中,建立以人为本管理体制,使具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得到良好的发展前景,不断的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做出贡献。因此,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对于员工的潜能不断的进行开发,使员工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不断做出贡献,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不断发展,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二)引入知识管理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图书馆管理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的引入新技术,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为图书馆提供更加快速的信息处理设备与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另一方面,还应该为图书馆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处理方法,使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良好的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只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因为技术的使用是以读者的能力,所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促进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挥知识管理模式的作用。

(三)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水平

如上所述,我们还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作为知识信息传播者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知识水平。因此,学校应该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能力,对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管理人员更好的服务于读者。同时还应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并且建立绩效评定制度,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做好有效的督促作用,为高效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2]。

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运用知识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应该不断创新,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使图书馆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知识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网络通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人类知识经济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文化限制,并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很多社会组织机构利用知识这一生产要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知识管理由此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各个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地,也逐渐引入了知识管理模式,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传播的基础设施,拥有大量的知识文化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要加强对知识管理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自身教育和科研的优势。文章基于此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述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主要是以读者的需要和知识要求为中心,以知识信息为对象,利用各种知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合理化、有序化、系统化,并对知识的产生、获得、处理、存储以及应用进行管理,增强图书馆的知识创新和增值管理,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用的知识信息支持。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对知识进行软建设的过程,一方面是在管理信息基础上建立的对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的系统;另一方面是一个通过文件管理、搜索引擎、知识库、专家咨询系统等技术工具,实现高校显性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系统。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整体化原则。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一个集合系统,具有系统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对图书馆各要素进行权衡、调整和分配,从而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整体优势。第二,连锁互动高效原则。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只是对文献信息的管理,随着知识管理的提出,图书馆所要管理的信息增多,因此,需要构件一个高效、方便的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个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优化对图书馆知识管理,推动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化和社会化发展。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人力资料的管理。其中,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进行选择、整理、组织、加工和使用,从而建立一种较为完整的知识库,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显性知识资源主要包含图书馆文献资源以及一切网络资源。隐性知识的管理是指对人脑中的各种经验、技能的管理。目前,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义,被人们概括为对隐性知识的发掘,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方便人们的使用和管理,隐性知识大多体现在人们日常工作的决策和行动,通过对人脑中隐性知识的应用能够促进知识的创新。人力资源知识的管理主要是指加强人力资源的系统管理。通过对人一系列组织行为的管理,不断调动图书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其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又被细分出知识的应用管理、知识的创新管理、知识的传播管理、知识的服务化办理和知识的产权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现状及意义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对信息和知识的收集、整理以及应用。但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实现了便利化,高校师生不需要到图书馆就能对信息进行查询、检索,并通过下载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网络信息的普及使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失去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并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处理,实现师生在最短时间内对图书馆知识的获取。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管理满足了图书馆应用的需求首先,在知识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外部环境背景的影响下,图书馆信息用户的服务需求从原有的文献资源需求转变为一种知识单元的服务性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的外部环境需求,需要在其原有的管理基础上引入知识管理。其次,随着知识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内部需求发生了变化。图书馆不仅是一种信息产品的加工和中转站,而且也变成了知识流的汇聚、整合基地,它向人们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变得复杂化、多样化。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不能对新增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进行处理,因此,需要引入知识管理。(二)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应用中可行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发展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有关人员需要对图书馆的知识组织进行进一步新的研究,图书馆有关人员对其知识结构、知识发展、知识挖掘以及知识管理等方面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可见,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的运用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对知识管理的应用

(一)积极创建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同时,文化也是知识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最难培养的因素。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要积极创建一种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管理,比如职业道德管理、组织荣誉感管理、团队精神管理等。比如可以创建一个能够促进学习和交流的应用平台,营造一种知识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知识工作者对组织的知识积累、创新和服务做出贡献。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需要一定的人力储备,因此,加强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关键。首先,图书馆要以人为本,尊重和关怀人才,打破传统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一种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目标,从而提升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其次,图书馆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通过外出和在职培训的形式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储备大量人才,同时要定期对人才进行考核,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最后,要调动人力资源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增值服务

信息增值服务是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问题,结合图书馆知识管理员自身的能力,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不断提高知识信息的利用价值,这也是图书馆管理的终极目标。首先,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有用的网络资源,积极实现虚拟馆藏的建设,通过开展数字咨询服务、虚拟参考服务和网上咨询服务来提升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技术服务水平。其次,图书馆管理员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对知识的研究、管理和创新能力,将知识管理的理念真正运用到为用户的服务中,充分发挥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增值目的,不断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服务。

(四)实现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时代,信息资源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供了快捷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便利的处理手段,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能够实现对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从而方便用户的应用,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共享。

四、总结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具有必要的意义和实际功效,逐渐被高校管理者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具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还处于理论和实践的起步阶段,面对知识经济的不断冲击,其发展需要不断摸索和不懈的努力。

作者:崔红花 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分院

【参考文献】

[1]赵丽.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04):59-61.

篇(4)

图书馆与知识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图书馆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最早部门之一。图书馆在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开始对知识进行保存、组织、管理、挖掘、传播和利用,但它并没有最先提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二是分类法的发明是图书馆对于知识管理的最大贡献。分类法的发明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网络和纲目,从而使无序的知识有序化,分类法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一个基础,其本身也是一套知识体系,它是图书馆对知识管理的最大贡献。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主要的社会职能是管理知识。提高对组织知识的管理水平,可以提高主体的性能,这种性能又最终体现在对社会知识产品的管理过程中。可见,管理社会知识产品是图书馆外在的职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图书馆组织自身知识的创新,从而推进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建成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利用组织知识实现管理学意义上的知识管理。

1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1知识管理能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

知识管理改变了以往针对图书文献借阅的传统文献管理方式,通过对知识获取、重建、储存、组织等方式挖掘各种载体形态文献的隐含知识,提高信息、知识的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并以易于利用的方式提供交流与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文献、信息和知识利用效率的目的。

1.2知识管理能促进图书馆信息和技术的整合

知识管理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挖掘技术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为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基本条件,促进高校图书馆不断开展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信息和知识整合的新知识创造和应用新技术的开发,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3知识管理能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

知识管理既重视显性知识(信息资源)管理,更重视隐性知识(员工及读者头脑中存储的智慧和经验)的交流、共享与创新,强调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加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把图书馆员和读者的智力因素调动起来,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有组织、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进而创造新的知识。因而,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更有利于充分利用馆藏、技术优势,充分挖掘开发人力资源优势,有效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1.4知识管理能促进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

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创造力,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管理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将人看作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把开发馆员头脑中的知识资源作为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强调团队精神,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统一,让每个馆员都意识到知识和能力对他们担负重要工作的价值,不断增强馆员科技知识水平、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2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建立

2.1建立将内隐知识转换为外显知识的机制

显性知识是以文字、图像和符号表述,以印刷或电子方式记载,可供人们交流的有形的文献化知识,具有公共性,可以存储在图书馆、局域网或数据库中。隐性知识依附在人脑和心理结构中。传统的图书馆和情报管理是以保存、积累和传播显性知识为基本职责的,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应有重视。作为知识管理工程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新闻出版、科研教育、图书情报等各个部门的协同努力,图书馆在做好显性知识保存和传播的同时,可以发挥出其他文化部门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2.1.1提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平台

图书馆集中了国内外最全面最新颖的图书资料,并对其进行选择和编目,使其变成系统的有序的文献资料库,提升了其有效性和完整性;随着网络体系的完善,各个图书馆之间实行集约化和共享性管理,则更能满足人们对广博和新颖知识的需要;定期举办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将专家学者报告和研讨的主题及内容用简报的形式向读者出来。

2.1.2发挥知识领航的功能

图书馆传统的知识领航功能主要体现在编制代表各种知识分类方法的图书分类法,读者可以通过卡式或者微机索引查询所需要的同类图书期刊。这种领航作用虽然可以帮助读者较为快捷地查找到相应的文献,但是毕竟属于外在性的、粗线条的。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图书馆发挥的知识领航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印新书推介、新论集锦等专栏,向读者介绍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新观念、新思想;举办新书评价会和研讨会,把作者、评论家和读者召集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可以把学术交流和文化旅游观光、讲学结合起来,促进跨民族、跨国界的学术交往,使图书馆成为学术思想集中和扩散的中心,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思想潮流。此外,还可发挥远程虚拟教育的功能。

2.2建立让图书馆员工愿意主动分享知识的机制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关于人的管理,而不是关于软件、文件或笔记的管理,因为人是图书馆中知识的拥有者和知识领域的象征。事实上如果人没有在图书馆中充分利用知识,那么即使是一个拥有丰富知识型人才的图书馆也是无法持续下去的。然而我们知道,财富的创造发生在无法控制和看见的领域——人的大脑里(隐性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有好的方法激励员工将智力资本贡献给组织。激励的方式很多,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恐吓管理是无效的,知识工作者受成长的激励才会自觉地为组织做贡献。

此外,我们还需要一个积极地组织环境和良好的自我环境,有利于自我激励。因此管理者所要做的是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明确知识工作者的职权和责任,以企业员工知识管理为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了解专门知识在公司的位置;②了解哪些人属于o0uecdve型人;③了解知识在公司内部的运用与传播发现并跟踪公司中的关键知识;④查询丧失或得到一个关键知识或知识员工的原因;⑤提出关于特定项目的文件和其它载体;⑥制定培训计划、招聘新员工的计划;⑦获取关于客户和解决问题等轶事信息资料。

2.3建立完整的知识传递,促使图书馆向知识管理型转变机制

实施知识管理,图书馆要转变管理观念,改革管理服务模式,运用现代技术,通过对知识的采集、加工、交流、传播和共享,实现知识的转化、应用和创新,推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和知识服务,实现科技创新。

传统图书馆进行信息管理,核心任务是将进馆的文献资源用揭示其内容或形式的数据表示出来,将数据有序化,并提供给读者检索利用。采编部门是传统图书馆的主要职能部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学者米切尔·戈曼提出了“图书馆学新五律”,即:(1)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素质;(2)掌握各种知识传播方式;(3)明智地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质量;(4)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5)尊重过去,开创未来。这些变化使图书馆由信息管理转变为知识管理,由序化数据变为序化知识。信息开发部门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部门,图书馆质量评价标准也由收藏齐全转为利用率和用户对知识服务的满意度。

3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发展策略

3.1以人为本,构建激发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校图书馆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体制,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馆员的素质。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图书馆员扮演的是知识导航员、信息顾问。因此,我们高校图书馆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馆员的素质,构建具有激发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更高要求。

(1)图书馆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建立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机制、培训机制、竞争机制与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这种机制,创造了一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动的机制平台,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引导知识创新。

(2)在全馆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加强相关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传统上,图书馆采用的是“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其特点是层级较多,分工明确。这种组织结构中的知识传播相对缓慢,而且在传播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知识的损耗和扭曲。因此,图书馆必须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保证隐性知识良性循环,有利于团队成员的知识创新。

(3)要加大对图书馆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业务水平,同时也要为职工的学历、职称、专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图书馆进一步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3.2加强知识整合,创建特色数据库

图书馆的知识整合主要是指组织内部进行知识整合,即知识信息集成管理。以往的图书馆总以“占有”馆藏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他们把采集的信息资料集中到自己的图书馆这个物理空间。而用户所需并获得的文献也仅局限于它所达到的这个空间。现代图书馆追求的则应是“信息资源的集成”。也就是,将不同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现代技术链连在一起,运用信息技术和应用软件,形成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的环境,然后将所集成的各种信息资源按照用户的需求,通过各种信息和手段进行规范、科学的组织以供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知识的提供和有效传递,实现知识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因此,构建特色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必然趋势。专业特色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灵魂。所谓特色,就是指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作用下事物的客观显示,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同类事物的比较。图书馆在长期建设中,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献收藏,故数据库的建设也要突出其鲜明而浓厚的专业特色,建立能反映本院优势的特色数据库。其侧重面应放在建立极具自身专业特色的全文专题数据库上。

3.3利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知识交流和共享

知识共享就是使团体(或组织)内的全部知识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以提高知识的再生产和创新能力。网络技术发展使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更有成效,可以通过知识共享网络平台,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如建设高校图书馆网络,利用E—mail等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首开全国高校网络图书馆的上海高校网络图书馆,该网络图书馆覆盖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这6所高校的学生等于1人拥有6家图书馆,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借阅所需图书,或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多样化的传输手段获取期刊论文,对于传统的限于手工操作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建立高校网络图书馆计划,这是跨越校区区域性资源共建共享的有益尝试。

3.4加快知识产权化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受众面广、方式多样,既开放又复杂,是一个系统方程。图书馆在信息采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网络化的利用和服务过程中都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也就是说要想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关键就是要维护知识拥有者的利益,使其认识到显性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从而打消顾虑,主动放弃对知识的“垄断”,实现共享。知识作为无形资产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将知识产权化就变得尤为重要。当隐性知识拥有者一旦将知识显性化,就应立刻确定原拥有者的产权,再通过激励手段将其置换为公共知识,使个人与企业共同受益。高校图书馆为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应该完善共建共享管理体制,实行知识产权的集中管理,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集中管理组织机构。该机构要协调知识责任者与知识使用者,图书馆与出版界、传播媒体及其他网站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既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又免去共建共享过程的各种困难和麻烦,同时有力地保护共建共享自身信息资源体系的知识产权。

篇(5)

一、前言

在我国文化和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国社会已经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作为科技信息资源集合地的高校图书馆,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其在知识信息上的管理水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社会人士的关注。为更好的给在校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图书的借阅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开始选择将知识管理系统应用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过程之中。

二、简析高校图书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对各种知识资源信息的统计和整理,为高校在校学生和教师提供更便捷的知识信息汲取服务,是我国现今社会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工作的最终服务宗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乃至社会图书知识信息储备的集中场所,对在校学生和在职授课教师对知识的有效汲取和学习、以及其整体知识素养的有效提升上,都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1]。

在高科技信息底只处理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显性知识与隐藏信息知识内容之间的合理转化。在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持下产生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有效集合了对信息进行汲取、储备、资源共享以及科学技术信息知识综合应用等方面的主要功能。从硬件设备和软件组成两个方面工作配合下构建出的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在校学生和在职教师对于相关图书知识信息的高效利用。站在宏观的管理角度,实现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最终提升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高效率的管理互动水平。最大限度的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现图书知识信息的同步更新。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

知识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工作过程之中的应用,要严格遵循以管理为主要、以知识内容为工作核心的管理理念。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水平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校生在综合文化素质上的培养,已经成为了评价其在人才市场上综合竞争实力的主要参考依据。如何才能更好将知识管理系统应用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之中,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整理分类知识信息,建立数据库管理方式

合理、高效的知识采集工作,是能够保证知识管理系统更好的应用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前提保障。高校在校学生学习的专业类别复杂多样,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和老师在知识内容上的汲取需求也各不相同。图书馆信息收集工作环节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信息范围广、类目多。相关信息收集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应用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信息储备数据库,通过高科技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实现知识信息的有序化管理[2]。

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库管理方式,是实现知识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相关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的关键环节。以高科技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作为最终信息技术支持的知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能够让高校在校学生和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求的知识内容。相比传统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方式,无论是在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是在管理工作展开的质量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强化信息资源搜集力度,实现知识类型转化

在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信息种类中,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将相应的知识信息分为显性信息知识和潜在隐藏的信息知识。实现潜在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有效转化,是知识管理系统应用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将知识管理系统更好的应用在高校图书馆相关管理工作过程中,以高科技信息数字化处理手段作为信息管理的最终技术支持,实现知识信息的系统化搜集。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变化发展需要,最终实现知识类型的有效转化,满足在校学生和教师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是对其资源信息收集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在对相关知识信息成果转变成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方面,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3]。

四、结论

总而言之,将知识管理系统更好的应用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是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带动下产生的必然趋势。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是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发展上的一大进步。这一知识信息管理方式的变革,将大大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对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素养的提升,将起到巨大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1理论依据:符合学校管理理论的要求

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每一个时期的管理理论都有其时代需求的烙印,但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还是现代管理理论不论它们强调的是对物的管理还是强调对人的管理,其相同点都是注重对有形资源的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发展为时代背景的知识管理理论强调对组织无形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管理理论滞后于一般管理理论,一直以吸收一般管理理论的营养而发展。虽然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兴起了校本管理运动,校本管理要求学校拥有更大的自,学校通过自主管理提高效能。但是校本管理没有脱离实体组织的稳定环境实现对无形资源的管理。合并高校以知识管理为指导的管理变革是学校管理借鉴一般管理理论思想进行探索的一次尝试。

2现实依据:解决多校区管理难题的需要

合并高校是各个完整的高校实体的整合,资源重组后学校规模急剧扩大,在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校园面积上必然出现简单的1+1>2的局面,导致多校区管理成为现实。多校区管理使学科管理、学生管理、图书馆管理、后勤管理等问题层出不穷。前司长纪宝成曾表示高校合并必须做到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一套制度、一个财务、一个发展规划,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五统一”。[1]高校在“五个统一”的行政手段下迅速实现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融合。但是这“五个统一”只做到了“貌合”,却不能达到“形神兼备”。多校区管理的复杂化使之前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无法应对,知识管理指导下的管理变革呼之欲出。

二知识管理指导下合并高校管理变革的意义

知识管理是指组织运用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的理论开发组织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享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管理理念

1有助于加速学校实质性融合的进程

合并高校对资源的整合有物质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整合。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合并之初通过行政强制性手段基本解决。知识资源整合包括知识的整合和拥有知识的人的整合,其实质也就是人的整合,这是合并高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2]合并高校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如学科融合、师资融合、制度融合、组织融合、人际关系融合、文化融合及办学理念的融合等都可以归结为知识资源整合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质就是解决人的观念、利益、权力冲突问题。知识管理的实质即是对人的管理。知识管理是一种人本管理,它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倡导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网络化交流渠道,注重营造交流和共享的文化氛围,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和互相信任,使各种冲突在知识管理形成的智慧和合力下得到化解,加速合并高校的实质性融合的进程。

2有助于扩大学校无形资产的价值

高校合并不仅给合并高校带来巨大的物质资产,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是合并高校获得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隐形条件,包括:第一,能力和技术资产。如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学校的科研方法和技术等。第二,智力资产。如学校的知识产权。第三,实力资产。如学校声誉、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项目等。第四,制度理念资产。如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等。知识管理提供了的信息网络支持和多元化弹性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员工对无形资产的认同、交流、共享和创新,能发挥无形资产1+1>2的效果,扩大合并高校无形资产的价值。

3有助于提升学校内部凝聚力

合并高校既不是成熟组织自我发展和扩张的结果,也不是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组织,而是几个成熟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合并的结果[3],所以必定缺少内部凝聚力。学校的凝聚力来自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知识管理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和信任的机制,领导和教职工都可以加强彼此的信任,领导看到员工的表现给予更多奖励,员工了解了领导的工作给以更多支持,同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样人与人之间、人和学校之间的摩擦得到了解决,全校全体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提升,在认识上和行动上就能达成一致性。

三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合并高校管理变革的策略选择

1管理观念的创新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合并学校要关注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本,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人格独立,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给教师以适当激励,给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从物质、精神和心理方面给教师以支持,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还要求学校要关注学生的成才,严抓学校的教学质量。

(2)分权管理理念

分权管理理念要求合并学校管理不要事无巨细,凡事亲历亲为。合并学校规模庞大,学科齐全,如果能把管理权限下放到各院校更有利于各学科的发展。各院校按照实际情况再逐渐放权,把权力再下放到各专业,甚至可以把有关权限交到教师手中,教师领导概念的出现就也就是分权的结果。教师领导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可以给学科发展提供专业性指导意见,教师领导还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管理机制的创新

(1)决策机制方面实现委员会制

科层集权式的决策机制具有僵化、低效的缺点,并且高度集权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合并高校是规模上的巨型大学,管理部门更加僵化和官僚化,如此导致了其决策效率低下。为了使合并高校管理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合并高校应该采用委员会制的决策机制,实行“专家咨询—多方讨论—制定初案—校长审核—会议表决”的决策程序,让每位教职工真正参与到办学决策中来。[4]决策委员会制可以集中委员会成员的所有智慧,使决策在通过充分讨论和验证的情况下做出,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草率、失效决策的出现。

(2)激励机制方面实现差别激励

因教师的能力不同,针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我们可以实行不同的聘任方式,除了短期聘任、长期聘任和终身聘任外,还可以实行兼职聘任。采用相同聘任方式教师其基本工资和福利可以相同,但是绩效工资方面则要按照考核结果拉出差距。差别激励可以给教师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教师内部也能形成竞争。

3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

(1)组织结构多元化和弹性化

合并高校规模大、院系多,不能采用单校区高校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而是要跟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矩阵型和事业部型的组织结构。同时组织结构要尽量的弹性化,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管理层次最小化。第二,建设网络化组织结构,以信息技术取代中层。第三,建立跨院系的虚拟组织,这种组织不从属于任何院系,有利于专项任务的完成。比如教师们可以以课题组成单独组织,便于学科间的交流。[5]

(2)构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学习、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样可以保障信息和知识在全校范围内自由流动。学习型组织给予教师充分的自和自由表达权,可以激发教师对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以及创造的激情,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合并高校构建学习型组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立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加强学校成员对合并学习的认同感。第二,营造学习的文化氛围,允许教师、学生、领导相互交流。第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四,注重学校内部隐形知识的开发。

4管理方式的创新

(1)管理边界模糊化

合并高校存在多校区管理问题,每个校区都设置管理部门会造成管理人员庞杂和管理职能重叠,如果只有一个管理部门会造成有些校区的事情被怠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并高校可以采取流动、共享式管理。出现新任务时,可以成立临时的管理组织将所需各类人才聚到一起共同工作,这就需要成立常设管理机构或进行人员储备。这种类型的管理机构可以在各校区流动和共享。为更好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各管理部门在明确权责利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合作,如工作搭接制等[6]。

(2)管理服务“数字化”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已经成了政府和企业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手段,那么高校也可以实行电子校务。为了提高日常管理的效率,合并学校可以在学校构建网上办公信息平台,包括信息、文件流转、资料归档处理等功能[7]。学校各管理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文件处理和文件传输,利用QQ、飞信等聊天软件进行即时信息的传递,还可以通过邮件进行工作的协调。其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通校长和各部门领导的在线咨询平台,使领导层可以及时了解教职工和学生的需求。此外,互联网还是学校知识获取、存储和分享的有效手段。

5管理文化的创新

学校文化是支持学校长远发展和开拓创新的持续动力。合并高校是两个或多个成熟文化的杂糅,如果两个相冲突的文化进行碰撞,势必造成两败俱伤,动摇原来学校的文化基础,合并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立刻形成新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合并学校的文化创新不是要一方的文化消灭另一方的文化,而是要求根据合并学校目前的特色,融合两种文化的优点,使其相互补充,同时在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上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宋乐永.透析中国高校合并现象———伟大而深刻的变革[J].高等教育,2000(10).

[2]徐少亚,袁正英.知识整合———高校合并后整合管理的关键所在[J].中国行政管理,2000(12).

[3]张安富.合并高校的融合与多校区管理[M].华中科技出版社,2008:57.

[4]顾文秀.以学习实践活动促学校机制创新[J].人民教育,2009(24).

篇(7)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8日

一、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一词由彼得·德鲁克1988年提出。作为新生事物,知识管理虽已被学术界接受,但尚未形成一个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各国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定义,从众多定义中,我们可以形成一定的共识,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主要的财富来源,而知识工作者就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和个人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提供新的途径,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但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与应用。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料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知识传播、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服务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与动力,知识转移的畅通与否和质量高低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整个社会对知识的关注、对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加。因此,担当信息知识整序、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图书馆应该适应时代要求,跳出以往单一的文献服务管理观念,积极吸收现代“知识管理”思想,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方式的尝试,及时更新传统的管理观念,积极吸收知识管理的先进思想,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满足全社会对知识资本的旺盛需求。

(二)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是网络社会,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图书馆传统的信息管理侧重于信息的收集、分类、检索、存贮和传输等,常规的书籍文献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图书馆不能因此回避时代对其提出的要求,必须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必须引进先进的知识管理机制,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对所收集的馆藏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和整合,形成高精度的满足多样化用户需求的知识,增强知识的专业化程度,简化服务流程,使得所提供的知识能够及时地到达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三)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起步,人们对知识的重视和渴望的程度,都不同于以往。高等学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机构,高校图书馆主要的用户大多数是知识型人才,对于这种特定的用户,图书馆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对高校图书馆的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高校图书馆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能够准确的捕捉用户的需求信息,能够有效地和用户沟通,并将用户的信息能够及时的反馈,所以高校图书馆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尤为必要。

三、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方式

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注重方式与方法。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要注重人的能动性,使“人”与“技术”有机结合,合二为一,最终达到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

(一)引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空前的信息爆炸,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个新的挑战,为用户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服务。首先,在硬件上要加快更新设备,利用导航库技术为教学提供专题服务,丰富教学内容,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开辟广阔的第二课堂;用信息推送技术为高校的科研提供定题服务,图书馆员要主动与科研人员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主动提供专题化知识服务;运用智能技术为学科带头人提供特别服务。配备符合现代图书馆要求的高速度的信息处理设备、大容量和高密度的存贮设备,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提供硬件基础。

(二)建立适合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库。知识管理是建立在广大的知识库之上的,没有专业的知识库就无从谈起管理。全球学术机构知识库1,366个,美国339个,我国仅23个。根据国外机构知识库的成功经验,我国大学图书馆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应率先实施,结合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部门合作建设教学机构知识库,结合大学科研项目与科研部门合作建设科研机构知识库。在筹建这些知识库时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质量的知识库是高效服务的有力保障,因此建库、入库一定要遵循即“严”又“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的入库机制,指引各个知识库的创建,使各个知识库在创建之初就做到既是独立的又有相互的关联,相互诊释,相互应知,通过不同的服务途径,不同的检索方式。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多渠道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三)建立一支强大的知识型团队。现代图书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但是知识管理的成败更多的是依赖人文管理。再先进的设备,再先进的机器,如果离开人的参与活动,信息的交流,那也只是摆设。所以,知识型团队组织是开拓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先锋队,是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力军,组织团队的建设要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需要柔性、灵活,以知识的创建、传播与应用为基础,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图书馆各职能部门依托部门优势做好资源建设、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与开发,并加强图书馆馆员培训,让每一位馆员努力掌握以网络为依托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检索和共享技术等,为图书馆开展知识管理提供软件的支持。完善图书馆的各项服务;知识组织各部门、各团队、各成员既分散又统一,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推动了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要建立浓厚的知识文化氛围,培养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服务知识管理,为建立新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的知识管理体制。构建知识管理体制,既要建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又要建立知识管理制度。组织与制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识管理组织体系要有知识管理负责人,设立知识管理职位,经营知识管理项目。在图书馆建立知识管理员岗位,有利于策划与实施图书馆知识管理项目,逐步推进图书馆全面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制度则是组织体系存在的一种保障,高校图书馆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使勇于奉献的组织成员获得物质奖励的同时获得必要的精神奖励,激励员工内在的荣誉感、成就感。经过各部门研究制定出适合图书馆知识管理评价的评估系统,图书馆知识管理评价、评估的可执行的具体实施方案等。制度的建立不以管理者的更迭而使组织体系失去目标,使知识得以积累、得以更新、得以持续传播;为组织的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1 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种全新理念与方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知识管理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是对知识进行收集、加工、组织、传播并创造性使用的行为。它倡导人的主动性,是人的智力开发与激励的管理。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与共享。由此看出,知识管理的含义有2层意思;①从知识管理的对象来看,它既包括了以有形知识为表征的显性知识,又包括了以人为中心的,存在人脑中的隐性知识。②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对知识进行单一地收集、加工、组织和传播,更重要的是能合理地利用知识,发挥和挖掘知识的隐形潜力,共享隐形知识成果。同时知识管理是通过实践把显性知识吸收成为个人隐性知识的内在化过程,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效率来达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 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创新手段。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存储知识、加工知识和传播利用知识的主要部门,其自身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要以全新的视觉审视和研究知识管理的方法和理论,营造知识管理环境,建立知识管理体系,迎接时代的挑战这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管理有其必要性,这主要表现在:

2.1知识管理的优势决定了图书馆要开展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与现行的信息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如美国(福布斯)杂志于1998年4月22日发表的题为《迎接知识经济实施知识管理》一文指出:“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文章强调要把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区分开来。信息管理侧重于显性知识的管理,即对知识的记录型信息的管理,将信息以一定的方式汇总、组织起来,方便人们查询和检索。而知识管理突出隐性知识开发,通过促进知识的编码化和加强人际交流互动,充分发掘非编码的个人隐性知识,使这部分知识得以共享,从而促进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是从智力和知识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实现信息的增值服务。

2.2知识管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其服务宗旨是满足师生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知识管理的本质在于把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信息的利用者、信息与信息产生的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和传递进行管理的同时,更创造了一种隐形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与平台,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切也正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提供和信息服务的源泉,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在其内部实施知识管理,积极开展知识传递、实施信息教育和开发智力成果;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必须引入知识管理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来实现有效管理。

2.3知识管理可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因此,为社会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图书馆也必须在其内容中实施知识管理。图书馆实行知识管理也是知识管理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否则也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图书馆中实施知识管理,目的是营造一个知识共享的内部环境,它可以通过激活人与技术这两大管理要素,尤其是如何管理馆员的隐性知识成为关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组合,这样就可以实现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3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3.1图书馆馆员的创新管理

这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也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由于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实践过程中,因此,人成为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主动的因素。对图书馆馆员来说,就是要做好个人的提高与团队的建设工作。

3.1.1培养知识型馆员。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依赖于馆员的知识管理水平。知识管理权威人士达文·波特认为:“图书馆员在知识管理中可以发挥核心的作用。他们掌握收集、编目、分类和传递知识的技能。他们善于掌握用户对知识的需要。”在图书馆建设中不能只重视对信息、文献、数据的收集和存储,而忽略知识的流动与创新,因此,实行知识管理,就应该鼓励馆员不断学习,注重馆员的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努力掌握多种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尤其要好好掌握以网络为依托的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元数据技术、检索技术和共享技术等信息技术。以此提高馆员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提高知识管理技能,把握师生读者需求,增强图书馆对读者的亲和力。把过去“简单服务型”的馆员改造成为新时代的知识主管和知识工程师、知识导航员。同时要充分尊重馆员的价值,引导馆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使馆员把个人理想与图书馆发展结合起来。

3.1.2构建知识团队组织。知识团队组织,是将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横向与纵向分工。横向分工的结果是“组织的部门化”,依据知识的流向,分为信息加工部、读者服务部、信息服务部、技术服务部等,有利于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加强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完成图书馆常规的工作。纵向分工的结果是职责分配基础上的管理权限的相对分散。根据项目内容(知识点),迅速组成团队,团队成员由各领域的专家和学科馆员临时抽调出来组成,在完成某项特定任务后,团队解散,成员仍回原部门工作。知识团队组织增强了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能在短期内集中各种知识与专长,迅速完成重要的任务。同时也可使图书馆知识使用者以团队的形式进行交流与知识共享,这种新型的知识团队组织,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要求。

3.2信息技术的创新管理

这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要求。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为基础,因为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的工具。所以说,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知识服务的重要工具的时候,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就等于把住了图书馆发展的生命线。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3.2.1建立图书馆自己的文献信息数据库,图书馆可以利用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开发建设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实用性的本馆特色数据库,同时也可根据本馆学科建设的需要,建立相关学科数据库,汇集网络信息资源,加快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步伐,包括专题数据库、电子读物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报刊数据库,尽可能把馆藏印刷型文献转化为电子型文献,把馆藏的电子型文献加工成可下载的数据,以供读者通过阅读器进行浏览阅读。搜集和加工丰富的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提供高质量的网络化信息服务。信息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以方便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篇(9)

关键词:

知识管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丰富了人们交流渠道,同时也促进资源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高校图书馆科学服务研究能够促进高校图书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化促进高校资源的综合应用,提高高校发展的文化底蕴。

一、知识管理

1、学科管理范围

学科管理范围是指图书管理人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同类学科资源进行资源管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收单实现学科资源管理体系的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保障学科资源应用的系统化发展。学科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组织,学科知识导航,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评价及学科知识汇集等几方面[1]。高校基于学科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学科服务,因此,注重把握学科管理内容的几方面,针对不同学科进行信息资源划分管理,实现高校图书资源管理应用的高效性,推进我国高校信息资源的应用,实现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体系的合理分配与应用。

2、学科管理的管理目标

高校实施学科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促进高校图书资源的综合应用,提高高校资源的的应用能够为促进学生对图书资源的应用,增加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实施学科管理目标的设定包括:学科资源管理的系统化发展和实现高校图书馆学科管理的“人性化”发展[2]。其一,高校图书资源管理的系统化中包括对高校图书馆现有图书资源的管理建设按照学科种类进行划分,提高高校图书的分配合理性,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管理与现代科技的图书管理吻合发展,另外对高校推书的电子读物的管理,包括查询索引建设,图书学科分配文献合理管理,同时为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图书信息交流平台,实现高校图书学科管理中线上服务于线下服务同步实施。其二,高校图书学科管理的“人性化”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学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校人员对图书馆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应用,因此高校图书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推书学科知识管理的“增值服务”最大化发展。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条件

1、实现学科知识管理下的信息资源整合管理

基于知识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条件第一实现学科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整合,保障学科资源管理信息资源能够在互联网中寻找到相应的数据信息,实现学科知识管理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化发展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应用人员的资源需求范围得以确定,也能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序性,保障了高校学科资服务系统的全面性发展。例如:某教师通过高效图书馆的网上数据资源作为教学知识讲解,这些参考资源中不仅包括大量的文字叙述,同时包括视频,音频等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也丰富了高效教学资源,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发展[3]。

2、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学科知识管理的资源共享

基于知识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条件第二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员能够在学科知识管理中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是促进高校资源发展管理的重要途径,管理员在日常资源管理过程中形成对高校学科资源的综合整理,一方面管理员能够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手段将相关图书信息资源进行网络资源共享,实现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管理显性知识的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管理员能够通过日常相关学科知识管理的整理等到关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对内容的深刻理解,管理员可以将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整理,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与读者进行资源互动,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施

1、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知识价值观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施主要首先积极引导,促进高校惹怒呀形成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其一,指图书管理人员应当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高校数据管理资源的综合应用,保障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资源应用以高校人员的学科需求为基础,实现高校图书资源管理的的综合应用,形成正确的知识管理应用,管理价值观念;第二,指高校图书资源的管理者应当形成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合理应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系统,促进文明、民主的资源应用环境[4]。

2、注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资源的创新发展

高校图书馆中实施学科服务资源是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高校发展同步,实现科技水平逐步发展的环境下高校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注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资源建设应当尽量实现资源管理与文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保障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服务管理水平与高校应用水平同步更新发展。

3、提升学科服务人员得专业能力

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资源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不仅包括图书管理员能偶对图书进行资源划分,明确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分类掌握的的应用,同时保障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够依据学科知识服务体系中不同学科知识的分类和需求为人员提供专业性强,综合质量高的文化管理水平[5],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资源建设逐步实现专业化和人性化发展。

四、结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管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基于知识管理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推进高校资源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高校文化资源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林海 单位:莆田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春红,廖三三,巩梅,张学宏,张慧丽,张宁,朱本军.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01:5-14.

[2]宗乾进,袁勤俭,沈洪洲.基于VOSviewer的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分析[J].图书馆,2012,04:88-90.

篇(10)

中图分类号:G25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0049-01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高校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以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训、合理使用和适当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都发生了改变,管理者只有调整人力管理理念,塑造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馆员新角色

图书馆员除了承担信息加工与管理员、信息检索与咨询员、知识组织员和知识传播员四个基本角色外,还将承担下面列举的四个重要角色:网络信息导航员。其功能主要有:网上信息的智能化检索;图书馆OPAC与Web目录、搜索引擎的组织,通过超文本链接和深度链接等,将内容相关的信息集中;基于网络的SDI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研究个人、团体与社会的信息需求,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与信息推送服务;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熟习各专业和重要的网站及其资源,充当网上资源与用户的中介。知识资源管理员。主要职能有:信息资源过滤,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引导知识资源的生产和传播,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知识资源营销,组织虚拟知识库,知识资源的项目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二、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集体与自我的统一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足感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认可与奖赏,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具有发展前途,个人成长晋升机会等。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根据知识管理的思想做到有效激励,应该做好知识产权化,要想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关键就是要维护知识拥有者的利益,使其认识到显性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从而打消顾虑,主动放弃对知识的“垄断”,实现共享。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体系,是进行激励管理的依据,使评估落到实处。

三、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建设高效率的工作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图书馆,它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增强图书馆学习力为核心,以“学习+激励”为动力和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对用户负责的组织系统。它不但使人勤奋工作与学习,而且更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与学习,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不断创新,从而求得图书馆整体的长远发展。创建学习型图书馆要重视全过程学习,学习必须贯彻于图书馆运行的全过程中,不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提倡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提高。不但要重视员工个人学习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更要强调图书馆员工的合作学习和整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学习型的图书馆要倡导团队学习方式,把管理班子的理念、规划、思路和要求,通过学习和讨论的方式灌输到图书馆的全体员工思想里,化为具体的政策、计划、制度、方案和指标。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打造专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图书馆队伍,塑造图书馆专业化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强调有组织的进修,强调外在的压力对馆员提出的客观要求的同时重视馆员自身的能动作用。事实上,成为一名合格馆员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充实、丰富、完善主观世界的历程。馆员“自我超越”的意愿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图书馆的组织氛围影响的。

四、高校图书馆应该努力探索知识服务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知识服务是深层次的信息服务。4种服务指的是传统信息服务中的知识服务、知识型参考咨询服务、虚拟式知识服务、合作型知识服务等。课题跟踪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培训讲座、代查代检、网络资源导航、学科馆员、解答咨询、学术动态信息报道、文献编译都属于知识服务的范畴。围绕科研课题进行信息资源的学科特色化建设是知识服务的基础,根据科研课题需要,开发和自建特色数据库和引进或合作共建专题数据库,组建专业化综合阅览室,进行电子文献的专业化检索,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为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提供支持。

结语:知识管理对高校图书馆至关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再造人力资源组织模式、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与配置、进一步完善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及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科学、和谐、完善的高校图书馆,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王东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02(1)9―11.

上一篇: 企业发展信念 下一篇: 行政部存在的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