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8: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文化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网络文化特征

篇(1)

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以其独特的特征迅速吸引了众多网络用户目光,日益发展成为继平面、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文化。现代外语教学可以从网络文化的特征出发,借鉴其新式的理念,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是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物质环境。”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其中某些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外化为网络的基本原则、网络道德规范与网络法规等基本法规与制度,而另一部分则内化成网络思维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结构。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是以大众为建设主体、以主体参与创建的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为载体,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它是网络用户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学习、交流、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

二、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开放性和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既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界限,实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也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进行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网上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任何观点、思想、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同的文化在网络中传播、碰撞、交融,衍生成新的文化。网络中众多参与者的活动也构成和创生着新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形式多样,其内容的丰富性更是无可比拟。网络资源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将文化的开放性发挥到了极致。

2.2 平等性和交互性

无中心散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网络为普通网络用户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他们面向他人和公众的话语权利。这使大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自我的权利。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提。广泛的交往对象为互动提供了可选择的互动对象。信息的双向快速传递为互动提供了技术的保障。网络互动的交往模式打破了传者和受者的严格区分,突破了信息单向流动方式,扩大了交往的范围,消除了信息反馈的间接性和滞后性,为交往的深入提供了条件。

2.3 集群性和自主性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了千差万别的网民。网络文化以层出不穷的各种新思维、新信息,提升主体思维的创造性;创建中的互动、开放、平等(无中心性),凸现了主体的个性化,形成主体高度自主的文化特征;网络中开放的信息传播、自由的“社区”聚合,使网络用户的个性得到尽情发挥和他人的普遍认可,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皮亚杰(Piaget)、布鲁诺(Bruner)、和维果茨基(Vygotsky)理论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构建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多数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有以下几点共识: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心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构建,既是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又是对新信息的意义构建;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学习需要交流和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学习过程中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构建的重要性(何克抗,2001)。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4.1 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

网络文化的自主性比较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点从“教”转到“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首先要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章节测试或面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随着学习的进步和学习内容的改变,相应地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况。除了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外,学生还必须善于选择学习材料和工具。只局限于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要从不同的学习材料中能动灵活地选出一种来进行自学。当然,初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推荐。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尽量多地使用工具书,或者借助网络来获取信息。

4.2 创建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增强跨文化意识

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络用户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语言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真实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探索当前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能够与真实语言交际对象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有一定知识的、感兴趣的并有真正交际目的的活动。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表达他们的想法,使学生有意识地投入并自愿参加这些思想交流活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必须借助于语言这个工具才能得以记录、保存和反映。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而且要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

4.3 促进互动协作,激发学习动机

协作是网络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在外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则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合作中,由于可以获得帮助,大多数的学习者敢于冒险用不充足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互动频率远远高于一般课堂。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外语的多元文化背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心理因素,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教师使学生充分认识英语价值;同时建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适当地开展竞赛和适时地进行鼓励表扬都可以在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4 降低课堂焦虑,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用户在交互信息的过程中,避免了面对面的交流,人际间交往中的焦虑度降到最低,使交互信息的过程变得简单便利。外语学习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心理活动。它包括交际恐惧,对否定社会评价的担心,以及考试焦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意识,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当课堂的焦虑度降低时,学生可以大胆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外语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得以增强。

五、结语

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社会中,网络文化推动了教育理念的一系列变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它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教师应积极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下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另外在相对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适时采用合作学习原则,来降低学生的焦虑度,培养其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51-02

一、网络传媒与网络文化

大众传媒正在一个从传统印刷传播方式向电子网络传播方式过渡的转折点上,并且我们可以大胆预言网络传媒取代传统传媒将指日可待。网络传媒相比于传统媒介的优势无疑在于它的载体技术上的先进性,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高科技为基础,传受空间成为虚拟,传受双方具有交互性,开放和无中心的全球性等。[1]”

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得网络传媒不仅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传媒传播方式,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网络设备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并且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统计,实际运用网络的人数远大于调查数目。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备的工具。在网络传媒的基础上更是产生了代表着当今大众文化趋势走向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产生得益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网络文化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科学)和硬件的支撑(万维网平台)才得以产生。二是说网络文化是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它不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也是物质层面上的,虚拟的精神产物必然有其现实的社会层面的依托。根据,我们以为精神属性的文化归根到底是受物质生产规律随支配的特殊生产活动:“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网络文化的精神层面或者说虚拟性的部分归根结底受到物质生产层面或者说现实社会的实在性的部分的制约的。

但是网络文化与现实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又不简简单单是一句“物质生产决定上层建筑”所能概括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作用与反作用。我们必须细致具体地去分析网络文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的走向。

二、从艺术生产理论看网络文化的特点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像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样,对大众文化予以特别关注。但他与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如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对大众文化的持尖利批判的态度不同,他是从技术层面角度分析着手,论证了古典艺术“光晕”的消失以及对用先进现代化技术为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他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无疑可以很好地说明当今网络文化的全新特征。

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一文中首次明确阐述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并讨论了艺术生产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本雅明认为,同物质生产一样,文化艺术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生产技术、产品等因素所构成的。在这里,艺术作品的作者就是生产者,他通过一定的生产技术(艺术技巧)产出艺术作品(产品),以此来满足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群体的需要。而文化艺术不断向前进步就是文化艺术生产力与其生产关系二者矛盾作用的结果。“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艺术上的革命,新的艺术技巧就会产生,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推向前进。[4]”所以,文化艺术生产中的艺术技巧(相当于生产技术)就是艺术生产理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网络之所以能取代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体,就是因为网络文化中的艺术生产技巧要先进于传统媒介。下面笔者试用艺术生产理论来具体分析网络文化所展现出的新特征。

得益于网络媒介作为其基础性的艺术生产技巧,网络文化实现了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融合、作者与读者的统一。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文化就不可能出现,而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文化也不可能区别于传统文化。像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其中的艺术生产关系是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与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的互相分离为模式的:我们回想在不久之前,我们还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进行文化交流的。那时,作者只负责艺术创作,集中精力从事于精神生产。然后媒体工作者如记者编辑等去联系作者,得到作者的作品,再通过印刷、录制等方式将作者的精神生产凝固为一种得以传播的作品。最后读者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等手段来“消费”这些艺术产品。整个文化艺术的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割裂为三部分的,即作者的创作阶段、媒体的传播阶段和读者的接受阶段。三个阶段相对的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少有影响或联系。这就说明在过去,作者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二者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也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生产关系模式,正如本雅明所说:“如果这个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察者转变成创作的合作者,这个工具就越佳。[5]”网络正是这样的一个工具,它使得读者群体开始从消费者慢慢转变为生产者,最终实现了网络文化中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在网络中读者亦不单单是被动的作品接受者,读者可以直接同作者探讨作品甚至参与到创作之中,读者也可以成为作者。可以说此时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二者关系真正成为了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以解读:

首先是作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二者围绕着作品所显现出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是围绕着作品而展开的。因为在过去,作品并非是一个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仅有的沟通就是极少数读者有幸与作者进行书信往来),在作者创作作品时,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是缺席的,读者不可能知道作者的创作计划;而等作品到了读者手里,作品对于作者来说就成了缺席的,作者不能及时了解到读者对作品的反响。而在网络世界里,围绕着作品,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构建,二者以参与性的方式去进行艺术生产。例如现在许多导演都喜欢将自己的拍片计划与进度放在主页上与粉丝分享,并通过与粉丝交流而发现新的灵感重新运用到拍摄之中。另外,现在很多作者的作品也有一种开放式的结局,充分地让读者自行决定作品的走向。这些都是网络使得作者与读者围绕着作品而积极参与的体现。

其次是读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读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性。例如,过去任何一种媒介从来没有像网络这样快捷便利地将各式各样的爱好者不分国度的聚集在一起。在过去,如果你喜欢读书,或许你可以参加某出版社的读者俱乐部,定期领取读物以及参加交流会。

但是现在,你只需在搜索引擎上键入你感兴趣的关键字,就可以迅速键入任何一个兴趣小组,同组员们进行交流讨论。而这种读者与读者在贴吧、论坛或者小组之间的互动性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交流心得体验,它更具有一种创造性,例如小说爱好者之间不仅交流关于某作品的感想,他们也会创作同人小说。因此这种互动性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进行艺术生产的一种方式,同样会产出文化艺术作品。

正是以上这些新特征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我们更加确信未来网络文化必然会发展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三、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迅速取代了以“光晕”为标志的传统艺术[6]。这种新技术下艺术的可复制性,使得艺术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到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艺术经历了从本真的独一无二性向复制性、可修改性,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从个体性凝神关照向对展示价值的群体性消遣性接受等一系列的转变。[7]”本雅明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支持当代的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取代。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网络媒介上看到代表着精英文化的“光晕”的消失,这是大众文化在网络平台对精英文化的一次胜利。至此,网络平台成为一个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场所,而非像过去一样由精英人士把持着发言权。网络媒介无疑在这方面为实现自由民主、言论自由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如同庞勒在《乌合之众》里所批判的那样,充满个性的个体融入群体之后就容易变成一个“无名氏”,这个集体也容易成为乌合之众。在当今的网络上,大众文化一味地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与排斥,很容易像葛兰西所批判的那样,形成一种在单一群体操纵下所形成的一种广为公众接受的主宰性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非理性的和排他性的。因此我们要警惕这种新的“文化霸权”的产生。另一方面,就是在看似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我们普通民众似乎是获得自与发言权。可是实际上这种大众文化自由自在的背后早已被消费主义所浸染。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已经同大众文化相结合起来,使得大众的价值观变得更容易物质化和非理性化。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的隐藏性广告会不知不觉间在网络上以自由发言的模式去标榜一种以物质至上为基础的“幸福的”生活模式,以此来操控大众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资本家为了在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兜售自己的商品,使大众沉浸在消费的狂欢之中的真实目的。这无疑是在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警醒的地方。

总体言之,网络文化还是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主要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陷阱”,那么网络文化无疑将会是体现普通民众智慧的绚烂多彩的一种先进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2] 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畅广元,李西建.文学理论研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篇(3)

二、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征

网络的出现是近代史上人类重大的技术跨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而且自身也呈现出一些特点。网络文化的全方位使得网络成为一把双刃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就技术方面来讲,网络具有很强的虚拟性、交互性和共享性,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催生出的文化。而从精神特征方面来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化和自由性,体现的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而大学生思想课程的开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一个国家或者政党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因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较强的阶级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属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包括教师、学生、教育媒介以及教育环境等多个系统。不仅如此,因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网络环境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课程更应该保证多元化、长期性和系统性,以保障思想教育发挥效果。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

就我国高等院校的所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而言,主要目的就是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带领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正确的处理与自己意识不同形态的东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网络的这种自由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使得信息不受限制。而正是这样的改变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生从网络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远远比传统的书本知识要多得多,也正是因这种超乎想象的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最终使得传统教育模式的大大降低。

2、多样化的思想教育形式开展

目前,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主要还是通过听思想教育课、读报、出画报等方式来进行,有的则通过开展一些课堂演讲、座谈活动、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这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活动主要通过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然而,因缺乏一定的情感互动、针对性较强,思想教育空间会受到限制,且教育对象有限,很多学生对其兴趣度低。随着网络化的引入,网络环境丰富多彩,这些都足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文化思想教育课程,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发挥作用。

3、对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人的因素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在实际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更要求相关教育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操作技能。就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情况来看,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多是老一辈的职工,他们虽然有着较高的从业经验与道德素质,但对于校园信息网络平台不是很了解,对于一些全新的技术和平台掌握不足,且创造力与想象力都不如年轻人。而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领导性,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1、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教育模式

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依据,在教育目标中,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对道德修养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强化等方面能力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际能力,不仅仅是思想教育的功能,还是教育内容的体现。因此,教育内容应该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进而才能更容易被学生内化,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一方面则要注重创新实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技术,充分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让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活动中自我认识到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作用。

2、加强网络应用的引导,创设良好环境

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体系上还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教育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相脱离,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其时代感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缺乏层次性等,这些都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内容的程度有所降低。因此需要加强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引导、组织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得大学生思想教育更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更能吸引学生,逐渐改善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识,进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接受和学习教育内容。

3、建设和高素质的思想教育队伍

篇(4)

网络环境下的网络语言,一方面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通行证,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和使用;另一方面,自打出现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赵振铎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并不是全民语言,它只能存在于特殊的网络环境中,不可能使用很广,走向全民化。但是,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它的文化原因,网络语言中的文化特征又有哪些呢?

一、后现代性

后现代性暗指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源自西方技术应用、消费主义和文化产业的短暂的、无中心化的世界的转变,“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很多“后现代”理论家强调后现代性是作为现代性的反面物而存在的,是对现代性的中心性、整体性、本源性的全面颠覆。甚至认为现代性已经完结,现代主义寿终正寝,多元性的、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占据了历史舞台。桑塔格认为后现代主义“逃避解释”,后现代艺术展现自己的外观,需要一种体验,需要“新感觉”,而现代艺术则要把握处于外观之下的深层含义,依赖于一种理解和解释。如今,后现代思潮在西方已横扫整个文化领域,并且声势波及全球。网络语言的后现代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符号化。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它源于图画。它的本质是一种符号,网络语言的符号化表面上似乎顺应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但实质上,这种符号化是在传统语言符号的基础上的再符号化,变成一种代码。语言符号不等于代码,性质和交通信号、电报号都是不一样的,它势必导致沟通的阻隔与理解的混乱。比如:“MM”,在网络中是“妹妹”的意思,但也可能是“妈妈”的谐音。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符号化也是网络语言西化(英文化)的一种表征。所有这些,则都是在一种大背境下产生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科技的进步,电脑已经成为普通人的一种普通工具,再加上中国目前对英语的稍显不正常的推广,虽然普通大众都懂得了一些英语,但是又只是学得了一些皮毛,并不能完全熟练运用,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符号化“网络洋泾浜”式的新词新语。这些运用只局限在一些年轻人身上,他们讲求时尚、时髦,追赶潮流,受社会环境和网络的影响,以说几个英语单词为荣,以懂得网络用语为骄傲,于是就发明一些中英符号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2.数字化。罗素・纽曼在解释电视为何会变成如此盛行的传播模式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假说,电视盛行乃是懒惰观众的本能所造成的结果。可以说,网络语言的数字化正是这个不费力气症候群在网络时代的新体现。同时,这体现了中国网络方面的一些背景,刚开始的时候,网络在中国还没有普及,上网一般在网吧进行,上网的人主要是一些无产阶级,没有固定的收入,知识水平也不能说是很高,而当时在网吧上网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果把时间花在正确的打字正音,对他们来说那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用数字就来得更简单些。同时,数字化还具有行业用语的特性,又相当于一些隐语,想一想,当你说的话别人不理解,而只有你的朋友才和你相视一笑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3.随意化。网络语言还显得随意泼洒,数字、英文、符号的杂糅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如:U2(你也是),ME2(我也是),3KU(谢谢你)等。有学者指出:网络空间事实上是一个符码空间,人在其中的生存和一切活动都是以符号形式进行在这一空间里,不同语言符号的意义由差异来决定。这就使得人在网上的生存本身就具有一种失学的性质。符号是有限的,也是相互重复的,这种扮演性体现出来的随意化是后现代主义为我性的一种表现,网络语言的使用者根本不考虑另一方的实际情况,任意简写缩略情同网络黑话,情绪化的骂詈语随处可见,首要的要求就是节省我的时间。随意地使用网络语言虽会节约使用者的时间,但却导致接受信息的另一方增加了理解信息的时间。4.口语化。电脑中沟通媒介的非正式性、自发性与匿名性,刺激了一种由电子文本表达的所谓口语性的新形式。网络中的对话兼具书写和口语的特质,也同时存在对话和独白的形式,由于网络沟通是缺乏声音与图像的实时交流,为了表达直观的意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网络语言的各种形象的符号应运而生,促成谐音数字的发展,这些符号和数字必须通过语音的协助,念出来并通过谐音联想才能明白其所要传达的内容。5.简洁化。简洁是网络语言最突出的审美风格,在实时沟通中我们最常见的是长话短说,能省略的尽量省略。即时性、简洁化,伴随着网络的主体消解(非中心化),体现出后现代式审美。

语言的使用是一定文化、风俗、习惯的行为,网络语言的上述倾向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心理。

二、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网络的最大诱惑在于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把文化交流的自由下放给了每一个普通百姓,毫无疑问,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文化交流更真诚、质朴。面对巨大生存压力的现代人,更向往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把自己隐匿起来,他们宁愿遁入“虚拟空间”而不愿直面现实生活,加入一个BBS或聊天室,再取一个标新立异的网名猫起来和对方神聊,让心情放松,将本性放纵,少了伪装,多了轻松。你不得不承认,这是现代人缓解压力,进行能量释放的绝好方式。它的存在,是因为符合了现代人自由至上的审美标准――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都可以在这个自由王国里享受言论自由的舒畅。

三、体现年轻人对传统教化方式的反叛

篇(5)

艺术活动反应时代的现象,且在各种意义上,艺术与时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情的自发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状态下理性的计划性成分亦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在新媒体、新美学观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以理性为诉求的创作灵感,已占有绝对的重要性及审美价值。

科技的革新,从计算机、网络到虚拟现实,在艺术创作上产生极大的变化,具有实验精神的先驱艺术家们热衷于新媒体与材料与新艺术形式的探求。从十九世纪末到今天,其中发生了难以计数的艺术运动,一部新媒体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近代科技史,而我们仍然活在其中,变化日新月异,很难去归纳风格,或下任何定论。到目前为止,网络艺术、包括虚拟实境的交互式装置,似乎是互动艺术的主流。科学的发明与发现,大量地运用在改善人类生活上,不过是近五十年的事,却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与刺激。改变的不仅是物质的层面,在精神上的意义也相当深远。

尤其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电子媒体与计算机科技开始普及之时,媒体深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人们视野变宽了,世界变小了。当时,艺术、科技与科学间的关系常受争议。艺术与科技运动吸引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业者参与,意图发展出跨领域的合作架构,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系统化的合作模式,仍然只是一个理想。因为科技、艺术都是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容分割。

运用科技的视觉艺术,一个明显的议题便是科技带来的艺术品复制性与真实性的问题。一切展演都只是以复制品呈现,要观赏者破除原有的观赏习惯,在传统上的艺术价值包含了独创性、唯一性、与真实性,都将被重新思考。

数字化科技成熟后,讲求光与速度,去物质化的虚拟影像透过媒体四处传播,复制已经不再是模仿、替代真实或是真实的幻觉,数字世界已然成为另外一种真实。因为影像可被转换为数字语言,可被任意操弄,因而影像成为一种信息,于是艺术行为也大大不同于前,艺术家在庞杂的影像信息中,选择、过滤、重新组装,不只是利用技术来解决视觉问题,开发新的视觉经验,更利用新媒体去呈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作品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观赏者从最早的被动接受,到目前已然成为参与者,甚而是展演内容的提供者。以往视觉艺术的形式,可大分为平面的绘画与立体的雕刻,而影像的领域今后将与前述二者并列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高画质等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录像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整合。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高科技产品发展迅速,计算机、雷射光线、传真机、复印机、卫星传播等。这些尖端科学技术,都成为创造想象和架构的创作工具,这些新的媒介能仿真真实世界,也能创造出幻想境界中的奇景。高科技艺术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兴起于美国的新艺术。它是泛指以运用高科技创造的现代美术作品,诸如计算机艺术、雷射光艺术等作品,在美学领域中带来明显意义,结合了人类智能和科技产生的大量新颖技巧。潜藏在这种深具潜力的新视觉技巧下,有一个更深入的意义:在高科技的辅助下,视野更加瞭阔,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向度,跳跃连结代替线性思考,多向度空间取代绘画透视,前所未有互动。

尤其是,自从计算机出现以后,因为可以储存、修改,容易重新绘制及复制,所有有关绘画的行为起了很大的改变。1952年美国的BenF.Laposky利用计算机做出一个抽象的图像,1956年才开始能创作出彩色的电子影像,1960年德国K.Alsleben及W.Fetter发表最早的计算机绘图作品,直至1994年网际网络开始盛行,四、五十年间,人们对于空间的思考模式随之改变,我们离开了复杂而趋向一个快速沟通、大纲式了解的理想。我们不再需要画一堆很复杂辅助线去处理放置一个三维物体于二维平面上的问题,计算机影像帮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艺术家已把兴趣放在如何避免复杂的建构,因为人们想象的空间已经改变,波浪的、拥挤的西方绘画已被纯粹的、无限空间的现代绘画所取代。

计算机对现代艺术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之巨,超乎想象。计算机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空间可视化的简单辅助工具,但它不只是一件工具,一种媒体和材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美学方向,新的再现可能。多数计算机艺术的创作者,深信虽然计算机本来不是为艺术创作的理由而发明,但它会持续发展出特有的本质,继续为艺术家提供最好的工作伙伴。

通常,计算机比传统铅笔的方式更简单、便宜、快速地生产,计算机让艺术家与音乐创作者更快速的生产,这也就是我为什们称之为“罐头艺术”的原因。然后,计算机也可提供一种艺术替代品更快速的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称其为“麦当劳艺术”。当然,计算机艺术有它的隐忧。虽然计算机为艺术带来发展的新契机,却也有不少令人不安的地方。:

第一:由于计算机也是科技的产物,自然有现代和传统的冲突,如何把过去的传统艺术,配合新的计算机媒材,加以融合表现出来,呈现附合时代的新风貌而被接受,是值的深思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是用相同的软件和设备,如果一窝蜂的跟着主流,则艺术创作则会划地自限,而显露大量复制和类似的肤浅平面感,失去艺术的美感和深度。第二:如同前面提到的,工具的方便,却造成个人风格的丧失,并且失去敏锐度,因为一旦创作者习于依赖计算机的修改功能,创作的动力则渐渐退去,例如:惯用PHOTOSHOP的摄影者很可能因此,不在意拍照的决定性时刻,因为可以透过计算机仿真修改,不怕拍不好,但即使效果逼真,却失去艺术价值了。

第三:即是计算机艺术虽然有决然不同于过去的表现方式和媒体,但本质上,仍脱离不了过去模仿、拼贴等创作风格,如何走出过去的艺术观念,找到属于计算机艺术的观念、想法和创作空间,将会是影响他是否能自成一派的重要关键,而非只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法。身处一个新世纪的黎明阶段,审视当今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新美学创作年代,传统的美学概念及体系,起了一些新的转机及变化,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新视觉美学体系,以包含瞬息万变的新美学思潮,是亟待建立的。

科技帮人类突破了心灵的藩篱,也改变了人们思考与创造的方式,但相对的,科技高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危险与不安。因为人们几乎忘了所处的地球仍然有其极限性,而艺术心灵的可贵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艺术的价值不在艺术品本身,而是艺术的哲思,有非常多科技艺术家同时也是大自然的爱好者,不管用的是高科技或低科技,自生活的智能与大自然的启发,才是艺术创作最好的素材。不论世界如何转变,也只有艺术家意志延伸的作品,才算是“高感度”的创作,也才有美学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211-02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给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知识经济的网络数字化正改变着传统文学,代表了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和主流发展趋势。网络文学悄然出现并迅速发展,网络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注意。计算机网络具有的自由、开放的特征决定了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学具有自由和大众化的艺术特性。认识并了解网络文学对确定网络文学在文化艺术空间中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网络文学的概念

网络文学是在网络上的,供读者在线阅读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不单纯以文字,还以声音和其他视觉效果为表达方式。网络文学是一种网络资源,是大众文学,它不应该被独享或垄断。网络文学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网络文学作品只有原始版本,没有最终版本,它与其后的回应和更改构成一个整体。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仅是载体不同,还有创作方式、作者身份上的差别。因此,网络文学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欣赏,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新文学形式。它不仅包括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同时也包括传统文学作品的网络化形态。

二、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操作的大众化特征

网络以新兴的媒体为网民们提供了自我表达、自由的发表自己作品的机会。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文学的意义总是在“审美性”与“功利性”之间。传统文学把艺术性、审美性放在第一位,要求作者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善于捕获和利用情感,重视话语蕴藉,能够很好地实现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这是传统文学作品的特点。网络文学却相反,绝大部分网人的直接目的就是宣泄和自娱,任何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文学的审美和功利排在其后。因此,我们说网络文学具有大众化的特征。

网络文学题材的平民化更能彰显人人都可以当艺术家,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表现的欲望、琐碎的抒情、偏激的言论、浅薄的思考、粗制滥造的修辞、没有深意的调侃得以平行共生。率真、感性、碎片式的声音消解着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威,作者的创造性想象力、表现欲、真实观点、自我意识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抒写。

网络文学它之所以被争论不休,除了网络文学自身的繁茂缤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总喜欢以传统文学的概念去套网络文学。其实,网络文学并不就是网络加文学,也并不因为在这个词中文学处于主词部分,就认定它是文学之一种。网络文学其实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固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但它更主要的是诉诸。它消弭了文学的一些基本特性,诸如超越性、恒久性、个体性、表演性,却具有着大众文化的高科技性、复制性、平面化、瞬间性、游戏性,而它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互动性使它的生成也成为一种集体创造。传统手工写作的文本复制方式与网络文本的复制有着不同的特征,表现为:网络文学它是数字化复制。如果说传统手工复制还带有生产性质,需要成本和组织,那么,网络复制可以说是一种简单而且非常便捷的操作,因为它并不需要任何成本和组织,随时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可以进行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和加工。大量的复制带来的网络文学原创性雷同与匮乏、平面化现象充斥了网络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代大众文化创作模式的翻版。与一般大众文化相比,网络文学固然拒绝了商业性,但它基本上是大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琳琅满目、各执一词的说法,体现了网络文学无权威,任何人的思想只要能够争得大多数人同意,都可以在这里留下一笔的特点。

三、网络文学具有自由化境界的特征

自由不仅是计算机网络的特点,而且也是网络文学的特点。追求自由被誉为“网络文学之魂”。自由是网络文学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媒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未经编辑的,你只要有一台电脑并开通计算机网络,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文字了。每个人都能做到,不管你写出的任何作品是好还是坏,都能够自由地在网上发表。有多少人看,有没有人看,那是网民的事,至少发表的空间打开了。这样一来,写作上获得了自由。由于网络上创作主体的匿名性,理论上人都具有了发表言说的权力。便利、低成本的阅读和观赏在网络时代使读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机会随心所欲。网络文学与正式文学不同,它是自由的,无须任何指导,即使是指引也没有必要,这是由其参与者所决定的,他们本身是无拘无束的一代,网络文学不需要“网络文学评论家”。自由写作,自由发表,没有权威,没有裁判者,这就是网络文学。

由于网络上创作主体的匿名性,理论上人都具有了发表言说的权力。网络的低成本性、传播性和复制性,使得受众可以广泛地进入,因而网络文学的创显得随机性、随意性很强。没有稿酬与公众名望的诱惑时没有体制上及意识形态的压力。另外,网络上没有传统纸质刊物的层层稿机制,评论也打破了由专业人士、学院派垄断的格局,创作者的文学素养的要求也就随之降低以至清除。

传统文学讲究用含蓄、陌生、优美、多义的词语来绘人传情、叙事物。然而网络文学是不用讲规则的,它可以将各种语言随意杂烩、甚至可以将语无伦次的童言稚语的直白语言,生活中的语言不经过任何提炼的语句变成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有人曾把网络语言理解为快速运动的语言,随着鼠标移动,键盘的敲打,文字、画面、声音便不断的显现。网络语言的直白化、快速性使网络文学与生活的距离被拉近,消除了文学与生活的隔阂,文学不再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而变成了网络社区中的现实内容。

四、结语

诚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体会改变一切,不管你是否愿意,它会消灭一种,引进另一种文化。”网络的出现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是必然而自然的。在以网络媒介技术为基础、特征的后现代社会,网络文学让文学表面性地完成了“文学的回归”,文学终于回到了民间,网络文学让文学在非典型性中实现了自身的使命,每一步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让文学体面地成为每一个人心灵中的绿洲。

参考文献:

[1]周宪.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廖健春.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中“狂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6).

篇(7)

网络文化产业作为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新型产业,表现除了自己独有的特征,不少学者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蓉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具有技术性、平民化、高智力等特征。高旭琳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包容性强、科技与文化并重、能耗低、产值高、发展快、潜力大。王晓兵认为网络文化产业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灵感和创造力,产生财富和就业,传播价值观、思想知识,网络化、个性化和全球化,开放性与高速性。解学芳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人文化特点、高技术特点、虚拟化特点、个性化和交互性。赵辰光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具有包容性、内容的多样性、虚拟性与现实性。王维认为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财富积累快、结构多元化、从业人年轻。

从目前学者们已有的分类可以看出,网络文化产业的特征主要可以从技术、经济、社会几个角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从技术的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网络化、虚拟性与现实性、开放性、高速性特点;从经济的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低投入、高产值、财富积累快、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提供新就业、从业人年轻、产业结构多化、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从社会的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平民化、传播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特点。

1.2网络文化产业主要形态

王晓兵将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业态归纳为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无线增值服务、网络教育和资料有偿下载服务这几类。笔者在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及资料的搜索和整理的基础上发现,除了上述几类业态外,还包括网络文学产业、网络音乐产业、网络影视产业、网络视频产业、网络电视产业、网络广告产业、网络媒体产业、移动网络内容、及时通信、网络社区、网吧行业等业态。目前网络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传媒这几类业态,研究重点集中在产业的界定、盈利模式、营销模式、产业链、战略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产业管理这几个方面。大部分学者们都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各业态还需要不断探讨新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来发展产业经济,各业态之间需要探讨整合模式,建立联盟关系来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1.3网络文化产业的分类

目前学者们大体上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消费功能的角度、经营模式的角度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了分类。

2网络文化产业的动力因素

网络文化产业的产生有其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因素,对此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可以总结得到,文化、技术、消费者需求、创意、人力、政府制度是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动力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组合应用能够制定较好的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理论

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有其独特的特征,许多学者也用了一些传统的、新的经济学理论对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但从已有的研究结论看来,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在经济规律进行分析,探索新的、适合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模型来为网络文化产业的获利提供理论参考。

4网络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

目前学者对网络文化产业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视听产业、网络动漫产业、移动网络内容、网络游戏产业、网络影视产业、网络传媒产业这几个业态。但现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在其他如网络教育、网络文学等的盈利模式研究的还比较缺乏,针对对网络文化产业的整体的通用型的盈利模式更是寥寥无几。

5网络文化产业的价值链与产业链

目前网络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研究还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这两个产业形态;针对网络视频产业链以及整个网络文化产业(数字内容产业)产业链及价值链的研究也有所涉及,但是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6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

解学芳提出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研究存在两极争锋,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管理对象、法律等层面存在不同的观点。臧志彭,解学芳从网络技术的角度对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为中国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提供借鉴。

7结论与展望

从国内学者对网络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大家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因素、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理论应用、盈利模式、价值链与产业链以及政府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笔者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1)需要在明确研究目的、加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力度。

2)网络文化产业的消费者行为、营销模式、竞争力、产业互动等方面也期待着更丰富的研究成果来对现有的理论进行补充。

篇(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网络早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网络文化也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当然音乐影视也不例外,对从事音乐影视的专业人员来说,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充实丰富音乐影视,提高其质量是值得每一位专业人士不断探讨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就网络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音乐影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武林外传》为例,重点讲述了网络文化如何渗透到当前音乐影视的。

一、何谓网络文化

简单的说,就是电脑上进行的各种文化交流,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渲泄情绪意识,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

最初的网络文化还有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以及计算机文化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化做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没有创造任何文化。你可以发现网络上传播的小说用的文字,语言,修辞语法都不是网络创造的,网络音乐影视不过是网络外的音乐和电影的数字化方式的再现和传播。换言之,没有网络这些音乐影视也会出现或者已存在,网络解决的是网络外文化传播的技术问题。

建造网络其实是建立了一个物质的星球,网络社会的出现是通过资源的使用传播建立的各种网上关系。这种关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网外关系,网络社会是一个不同于网外社会的社会。这个社会受到网外社会的影响,同时有很多网外社会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网络社会出现前后网外社会的特征。网民发现他们自己要在网上发明一系列方式去表达网民的情感及网络社会的网民生存中悟出的哲理,这些方式是在网络出现之后出现的,完全不同于已往国内外的文化表达方式。此时网络文化才以一种单一的文化存在。当网民利用网络外的资源以及产生的网络资源素材创造的新资源创造出新的网络文化思维方式、网络美学观念时候,新的网络文化就产生了。

网络文化是人们在网络上工作、学习、沟通、休闲、娱乐等活动逐渐中形成的,不仅综汇了古今中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主流,而且网络文化又是知识经济高科技时代背景的产物。网络文化可以雅俗共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新知识技能多、影响面广、传递方便、速度快捷、意识观念开放、气氛轻松自由,极大地丰富了当代人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中国有一支令世界吃惊的网络文化参与大军。到2006年年底,在13亿人口中。中国有1.37亿网民,另有4.6亿手机用户,二者相加近6亿人口。也就是说,中国有46%的人口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在2007年春节的7天长假中,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152亿条,平均每个手机用户的短信发送量超过33条。同类的数字,在2006年为126亿条,在2005年为110亿条。还要指出的是,中国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是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的。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又一全新文化形态,也是人类文明的最优秀成果之一。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与IT科技产业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以往的任何文化形态相比,网络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突破了地域性时空维度的文化,它提供的平台、渠道和途径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无法或不能独享、独占和垄断的。网络文化的诞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智慧、勤奋和创新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新阶段,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1,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化,时尚感,青年趣味,先锋性。由于网络文化不受外来的束缚,构思巧妙,常常语出惊人、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络常为有闲、有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营造出轻松幽默的氛围。

2,启由与平等性

网上交流具有极大的自由,没有中心,几乎没有约束,同时网上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小地隐去,不管是谁,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由与平等,是许多人喜欢网络文化的重要原因。

3,网络文化具有“双刃性”

用全球眼光来看待网络文化,不仅要欣赏和利用它的积极因素,而且要关注和防止它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由于几乎不设门槛,没有政党、财团、社会集团和社会团体的力量规制,既无“把关人”之碍,又无专业身份之限,只要上手,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信息和想法。假如没有道德的约束,完全可以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也就是说,网络完全可以把一个人的个性,善的也罢,恶的也罢,充分发挥到极致。

4,网络文化的意义深远

网络文化大气磅礴,强劲扩张,浩浩荡荡,网及天下,顺之则进,逆之则退,已形成世界文化的新潮流。虽然到目前为止,网络文化尚未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化形态,但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降临,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文化产生的背景决定了它的视野极其广阔。网络文化市场是以全球文化资源作为其配置对象的。美国好莱坞的动漫大片,以别国文化故事进行改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国产大片导演花巨资购买西方制造商生产的动感技术,也习以为常。

三、网络文化对音乐影视的影响

1,大胆使用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元素

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热播的《武林外传》剧本,就是网络宁财神创作的,是一部典型的网络文化环境下的影视作品。本片片头用WIN-DOWS画面和音乐,主创也变成桌面上的图标,另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网络的产品,汇集了大量的网络元素。在剧中,随处可见网络中的流行歌曲、现代舞、广告词、综艺节目主持词、电影片断以及时下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和文化现象,如剧中人莫小贝捏了三个泥人,分别是张飞、岳飞和歌星王菲,佟湘玉抠门受到伙计们嘲笑:“你羞不羞?”佟湘玉答:“羞并快乐着。”

一般的音乐影视通常不会出现脱离剧情设置环境的情节,但《武林外传》却不管这一套,常常使用网络上的恶搞效果。剧中人不但能玩Hip-pop,唱流行歌曲;还常常对着观众说话,甚至至导演尚敬也 会穿着便装冲到镜头前“上镜”:“这段掐了别播……”虽不是第一个,但却是第一个如此大量的使用这种搞笑技巧的。如果有台词超过60秒没有抖下包袱,那么也许会有50%的人毫不犹豫地换台,也就是说,网络语言搞笑的效果成功终结了可能存在的关于无聊批评的风险,故事不需要再有那些传统结构,语言才是主角。

2,使受众感受到网络中的自由和搞笑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的世界太累,网络文化虚拟的空间给了我们一种放松的方式。就像很多人看《武林外传》,不是关心这一家黑店有什么曲折情节的,也不在乎这故事情节有戏没戏,就为了其中似曾相识的台词乐上一乐。其实,《武林外传》式的生活视角,早就成了现在年轻人自我排解生活压力的居家良方。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大问题,这种叙事风格也许使人难以将他归入某一种正式的艺术流派,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喜好和追捧。谁说非要在音乐影视里大摇大摆地找出块精神归属地来,或许片刻欢快的休戚就足够了。

3,网络文化环境下,音乐影视需要“扬善去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优秀音乐影视作品的传播有了更丰富更宽泛更平易的途径,数字化、网络化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情理之中,也是无法忽略的社会进步。但是,由于网络产业发展的规范和管理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和传播的速度,以恶俗化为特征的网络文化创作和传播愈演愈烈,是近年来部分恶俗网络音乐的影视内容特征。词作家阎肃说:“我今年77岁了,可是像《那一夜》这样低俗、没文化的网络歌曲,还是第一次听到。”网络文化已成为音乐影视创作中的一大景象,它内容丰富,良莠不齐,我们应该用选择的方式,在音乐影视创造的过程中进行“扬善去恶”,要让网络音乐影视在良性的网络环境下自我调整,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和便捷的平台,本身无良莠,关键是创作者的价值导向。作曲家要努力创作出优秀的网络音乐作品,创作出更多适合网络传播的优秀作品,占领网络空间,让低俗文化没有生存空间,运用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就像《武林外传》的导演尚敬强调的《武林外传》绝非“恶搞”,而是在独特的形式下,包藏着向善求真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内核,这恰是“E时代”里特别需要的。

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类别、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入侵有利有弊,要想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首先应掌握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

(一)虚拟性特征

网络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更倾向于虚拟模式的生活空间,属于一种新型空间形态,其介质为虚拟状态下的电子信息,让网络使用者在这种虚拟环境中交流、互动与实践。通常而言,用户不会轻易将自己真实信息告知网络另一端的陌生人,在可以隐藏某种信息情况下,网络文化同样处于虚拟状态。

(二)互动性特征

网络文化在传播方式方面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并不相同。传统传播媒体通常掌握在特定人群手中,由上至下的对民众灌输文化(例如金字塔模型,从顶端向下接受范围逐渐扩大)。在网络环境中,用户的交流、信息获取渠道基本上处于平等地位,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文化、信息的者或接受者。在无论身份地位、贫富贵贱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交流信息的权利。

(三)包容性特征

网络是没有民族、语言、国界等因素隔阂的世界性文化传播环境,由于每个人都可以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出来,网络文化逐渐出现了低俗、反面的一面,影响了文化的健康性。但由于其开放性特征,网络文化对于这些反面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包容,实现了言论自由。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提升思想道德主体性

由于网络世界中文化交流存在正面与负面两种,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过程中会逐渐掌握信息筛选方式。调查发现,约有86%的大学生认为对于网络文化的利与弊可以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看待,自主将不良信息屏蔽。在这一点上,证明了思想道德主体性能力的有效提升,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区分文化的优劣并选择性接受。

(二)社会道德关系的扩充

现如今大学生接受知识讯息多数通过网络实现,对于一些在没有网络条件下无法有效参与的事件也能够逐渐了解并参与。例如参政议政方面,网络文化不乏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民意调研,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程度以及知识涵盖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参政议政方面有效率更高。

另外,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交相关因素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网络学校、电子图书馆、网络旅游、网络银行等等文化载体的实现满足着大学生交友、旅游与学习的愿望,促进了社会道德关系范围的扩大化。

(三)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性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认知世界的途径,在这个新环境中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在多方面能力上均有所提升,例如其超越性、创造性、自主性、主动性等。可以说,优秀的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带来的正面能量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程度与实践比重。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正面影响

(一)意识失范的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意识与品德的重要阶段,在网络文化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可能由于自我控制力度的不足比较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大学生而言,传统道德规范对其的导向能力与约束能力呈明显成下滑趋势。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隐藏真实信息的说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自由度更为灵活。在现实束缚力下降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同样可能下滑,继而出现网络犯罪现象。网络犯罪隐蔽性强,一旦其尝到甜头可能一发不可收拾,自我管理意识也持续下降,造成意识失范的缺失。

(二)文化复杂性的意识腐蚀影响

之前提到,网络文化同样存在好坏之分,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但现如今仍存在部分学生对于网络文化阴暗面的判断不足,容易受到意识上的冲击等。例如某段时间网络上组织大学生“抗日游行”,这种文化的冲击可能造成某些大学生在看完组织标语、内容后产生较强烈情绪,在没有冷静思考下参与到游行队伍中,可能在游行中发生危险或触犯法律。实质上,这种文化的恶劣影响属于大学生意识根基不稳的表现,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下,一些西方不良思想也同时传入,刺激、奢侈、享乐等不健康信息也同时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对于一些缺乏控制力但却存在好奇心的大学生而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能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积极向上与不断奋斗的意识逐渐被腐蚀。

四、网络文化在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络监管

目前大学生在校上网多数使用的是校园网,校方在此方面可从源头抓起,将防火墙软件安装至校网络服务器上,实现对迷信、黄色、诽谤、暴力等不良文化的过滤。同时注重对校园网站、BBS的监管,避免出现夸大言论、煽动情绪之类的言语,需及时清除。

(二)丰富学校生活

鉴于网络文化对学生实际生活圈子的禁锢,学校可多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各项积极、正能量的活动优化“三观”状态。

(三)校园网侧面影响

校方可将学生上网页面设置得更具学术氛围,春风化雨般的将学生思想道德引导至正确轨迹。可通过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正确鉴别、利用网络文化,让思想道德教育更具渗透性。

结束语

网络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告别了文化局限性,无论用户处于何处都能够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便是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环境下,思想道德难免受到正负两面影响。校方应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各项措施优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程度。

参考文献:

[1]兰岚.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2).

篇(10)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以及高度的开放性、兼容性以及交互性等特点。依托互联网,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飞速发展,但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容量,也对我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与学生,具有显著的校园特点。大学生在面临复杂的互联网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遭受一定的冲击。因此在新时期,进行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尤为重要的。新时期下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

1.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从目前对网络文化的基本定义来看,基本上局限于计算机网络以及互联网。有些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使用者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进行相关的传播活动。对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来说,目前学界尚未对校园网络文化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网络文化的一般特质,但相对于网络文化来说,它不仅有社会技术培养的内涵,还有教育的性质。因此,所谓高校校园文化,指的是在高校特定的学校环境氛围内,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形成的校园文化。

2.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校园网络文化的载体是互联网,它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互联网的全球性、虚拟性、交互性、多样性等多种特征。但相对于一般的互联网来说,它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具有校园文化的特质。结合校园文化的特征,我们可以得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主体水平较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不仅有相对丰富的文化知识,思维也十分敏捷。因此与之相应的校园网络文化水平较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十分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性及多样性。其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带领之下,不同的高校在不同的学科方面都有其领先性,这就促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园文化具有学术性。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论坛、博客、校园网等进行学术知识的交流,提高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其中会有很多不良信息在广泛传播。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可能受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及情感世界。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可以不分地域不分国界,有时面临一些问题时,大学生难以用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分清是非曲直,他们可以自由在网络上对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因此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行为就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对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青年。

2.有利于实现高校教育目标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对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十分重要的,相对于传统的校园文化来说,校园网络文化覆盖面更广,自由度更高,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交流以及生活领域。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优越性,学生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同时,校园网络文化也把大学生的视野从学校内拓展到学校外,甚至拓展到国外,让大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世界。

3.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

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对人才又有了更多要求。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很多专业型人才,但对于日益变化的社会来说,新时期我国发展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便捷的获得各种学习机会,甚至可以听到来自世界名校教师的讲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因此,从长远目标来看,构建新时期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网络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平台,在开阔视野等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一个更好的传播平台,但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内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

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特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网络环境的法律法规,但由于网络的涉及面过于庞大,从总体上看网络社会仍旧处于“无序”状态,相对于现实社会来说,缺乏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上网者可以随心所以地发言,而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与义务。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加大了工作的难度,对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难以约束。现在,国家已经陆续开始监管网络言行,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行深刻变革,但从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难以跟上网络技术的发展脚步。很多教育管理者的观念相对落后,无法对网络的巨大潜在价值进行正确评估。有些教育者对于网络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娱乐功能上,认为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一些教育者又认为网络拓展了学生视野,具有很大优越性,不加节制的支持学生上网。这就说明还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没有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虽然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但是高校教师仍旧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在校园文化中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直接影响。对于新时期构建新型的校园网络文化工作来说,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首先需要转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念,明确网络的利弊,针对网络的优势和弊端,制订相应的对策来构建科学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的了解,要认识到网络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不断丰富自身的网络文化知识,科学掌握网络,采用符合学生习惯的方式来管理校园网络文化。

2.提高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网络文化虽然依托信息技术传播发展,但操控网络的始终是人,只要将合理的道德文化引入到网络文化中,就可以让道德引领技术,让技术真正的服务于人类。提高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高校首先需要制订科学的网络道德规范,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的内容,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开展专门的课程,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文化素质。虽然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网络应用能力却是参差不齐的。面对庞大的信息库,大学生必须要掌握较深的网络文化知识,以此来进行筛选。

网络上有大量的垃圾信息阻挡在大学生面前,高校应当开设相应的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素质,提高他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以及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让大学生可以自觉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语校园网络文化随着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而不断丰富,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工作者在新时期面临着来自于多方面的挑战,教育工作者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罗强:《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精神培育》,《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1期。

[2]姬世祥:《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探析》,《科教导刊》2016年第1期。

[3]钟真群:《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现代交际》2016年第1期。

上一篇: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 下一篇: 数字媒体艺术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