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30 16:09: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行业的认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会计行业的认识

篇(1)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延伸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等政府文件精神中指出,会计专业培养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与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以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科研服务和创业创新为一体的校企政三方联动的开放式平台为依托,以高水平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提高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质量,在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提升能力和优势。

(一)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由单一延伸到多个,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充分考虑普高生源和职高生源的知识基础不同,职高生源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学过一些会计知识,在高职阶段就不需要再重复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相反,普高生源的学生没有一点会计专业的入门知识,在第一学期要开设会计基础知识的课程,帮助他们尽快入门。因此,要分别设两个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与模块选择都有所不同。另外,根据学生毕业后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分别开设专升本、创新创业和职业拓展三个不同的方向,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类培养。

(二)办学形式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实现国际化办学目前,世界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在满足国内培养的同时,更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高端技能型人才。办学形式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实现国际化办学。如中澳合作创办会计专业,可以引进澳洲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材、评估体系和管理体系等,为学生提供在国内享受澳洲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还能提高国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教学和管理水、提高会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能力、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由传统学科型延伸到基于工作过程引领的项目化课程建设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使得课程结构能够更好地与就业面向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高职会计专业可以把课程体系分为三个类别。1.会计职业素质平台课程。突出会计相关法律与法规等的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培养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基础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技术、计算机操作、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强化技能、突出熟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课程主要由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珠算、点钞、会计书法、数字录入、凭证填制和装订整理、报表编制等)、财经应用文等组成。2.会计实务技术平台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使得课程结构能够更好地与就业面向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了做到科学、准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务分析在初始分析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进行研讨、修订和确认。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但不排斥必要的系统知识学习及单项训练,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多元化设计思路。3.会计考证考级平台课程。此课程平台明确学生必须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考核要求,将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实现“双证融通”、“以证代考”,为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研和教材由教师个体完成延伸到教学团队和校企合研、合编高职会计专业应校企共同开发会计核心课程,校企双方组成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会计的职业资格标准,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共同设计项目课程教学体系内容,开发核心课程标准。每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划分为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实践教学内容同会计工作业务实践联系起来,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零距离”。同时,课堂内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部分核心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和聘企业专家上2~4节的综合实践课。

(五)会计校内实训从模拟延伸到真实高职学院可以成立工商注册的“自办实体公司”,该公司对外可以开展咨询、培训、实践教学以及会计等业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和校内外学生。实体公司实行“校企”双方合作,教师与学生既是学院的师生,也是公司的员工,公司的业务由教师任会计和出纳等人员,带领学生一起做工作,实现会计校内实训从模拟走向真实,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档次。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到企业顶岗实习,重视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制度措施得力,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六)管理学生时间从“3+0”年延伸到“3+1”年高职学生原来学制是3年,建议延伸到“3+1”年,教师班主任在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年继续承担班主任工作,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就业和岗位工作方面的继续指导与帮助,奠定他们的事业基础。会计专业也根据学生一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改进实验条件、课程设计、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在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氛围下,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肯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篇(2)

引言

最近我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各高等院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统筹协调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各个环节,加速培养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为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意见》还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要根据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实际要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建设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实行“订单式”培养。在校学生要到企业去进行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兼课,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高等学校在开展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培养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转专业培养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题为“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国家会计国际趋同研讨会”的发言中指出:中国成功地构建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既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又适应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联合国贸发会议会计部主任约瑟夫・阿斯莫拉什指出:中国经验带给世人诸多启发,但从技术方面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篇幅浩大,而且较为复杂,因此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也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财务通则》,密切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政府宏观财务、投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三个层次,围绕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创造性地解决了企业财务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对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根据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和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高校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和高校与企业利益共享机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资源条件,扬长避短,走体现自身优势的发展道路。高校应勇于创新,结合实际、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机制,并为提高高等教育对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案例一、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

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开始于2003年,经过不断地制度完善和观念创新,如今已经成为学校服务型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既是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形式,也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高校、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项工作的开创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宁波大学发展服务型教育,以创新姿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过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也不断深化创新。作为这次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高等教育基本职能之一“社会服务”功能,已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一社会共识,成为宁波大学开展“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工作的时代背景。目前已有147名教师与128家企业签定协议,合作形式涉及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设计、技术工艺改进、财务流程再造、生产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第三批“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已经启动。

前两批147名教师联合企业累计申报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80余项。仅2005年一年,9位教授的技术项目运用在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就使企业新增产值3亿元。“进企业”活动中被下派到企业任职的一位教授被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的一项合作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项上的重大突破。实践成果让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还在学校之外得到了明显体现,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等院校也启动了“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为更多企业的经营发展注入能量。

宁波大学“百名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取得很大的成功,并能发扬光大。笔者认为,其原因一方面,在宁波大学内部,此项工作的深化和改进一直没有停止,例如服务理念和服务范围不断得到扩大和深化;从“走出去”到“请进来”推进自主创新,培养企业到岗即用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宁波大学建立并逐渐完善了一系列相关的制度措施,解除了进驻企业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保证教师在企业开展研究和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具体要点如下:

1. 学校多次发文,明确“进企业”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有能力的教师带着使命和荣誉感走进企业,开展工作。

2. 学校设计了“挂职”、“兼职”、“担任顾问”等多种“进企业”的形式,让教师在校内教学科研和在企业的生产实践研究之间有充分的统筹安排的自由,从而可以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3. 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保证在企业服务的老师在完成规定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正常的校内津贴,并在岗位聘任工作中对在企业工作成绩出色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

4.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按照对方企业所在的不同服务区域给相关教师额度不等的通讯和差旅补贴,减轻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成本。

5. 在学校“服务地方贡献奖”等奖项评审中,充分考虑教师参与该项活动的情况和在企业的工作业绩。

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些制度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投身于产学研合作的热情。“进企业”是广大教师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好机会,是推动教师与企业紧密结合的重要渠道。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不了解市场需求,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帮助教师找到市场和研究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科研方向与技术创新目标,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又帮助地方和企业了解、共享 了学校的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解决科技供需脱节的现象,促进了成果转化。教师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真正实现了“双赢”。

案例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柔性挂职,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宁波市鄞州区200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4 011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12名,但区政府认识到:虽然近年高新技术产业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鄞州的经济仍主要集中在“低技术、高能耗”的传统行业,管理和技术的滞后制约了鄞州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区内企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基础均比较薄弱,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难度大、时间久、成本高、风险大,引发出企业“如不创新是等死,如创新是找死”的有现实意义的悖论。因此,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是实现鄞州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这也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强化社会竞争能力、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迫切需要。

由于受我国高校历史沿袭与现有考核体系的影响,高校内部客观存在着对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意义的不同认识与阻力。部分教师重基础、轻应用的研究导向与重纯粹学术、轻社会服务的价值导向也是客观存在的。这必然造成部分教师习惯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看不起技术开发和管理创新,形成自我能力与服务意愿双双萎缩的恶性循环。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不了解科研成果达到怎样的成熟度才能与企业对接、人才培养从形式到要求如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等问题,使得高等教育与实际往往脱节。而且,这些思想误区将会影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培养。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曾明确指出,没有创新实践的教师教不出创新性的学生,甚至由于对创新的不理解而压制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对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结合活动带来较大的负面阻力与人力浪费,影响活动绩效。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具体做法是:

1. 选派教师担任鄞州区发改局、工商局、科技局、建设局和工业园区的局长助理、主任助理、处长等进行柔性挂职,积极发挥挂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与智力支持,并积极发挥实践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各方对科学的、合理的产学研模式进行探索与研讨。

2. 通过高校教师与挂职机关的联合办公,形成产学研需求方与供应方的无缝链接,减少了产学研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不对称等问题,提高了产学研相关各方对信息、活动的敏感性与时效性,提升了产学研活动的实践水平与整体绩效。

3. 通过挂职,建立起了相关教师与挂职单位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提升了挂职高校教师的思想和实践水平,丰富了相关的社会资源。

4. 通过对挂职教师的绩效评估与积极宣传,在学院内营造了产学研结合活动的热情与氛围,冲击了高校与社会对产学研活动固有的偏见与抵触文化。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鄞州区政府制定了具体、达成共识的远景与目标规划,并在其基础上结合挂职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制定了针对具体挂职的四维目标体系:挂职成就、个人成长目标达成、工作与服务满意度以及管理贡献。四维度以挂职为核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挂职活动的完整、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丰富了服务平台,强化了双方的互补服务能力。柔性挂职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充分地发挥出资源与渠道的整合作用,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学研结合新途径。

案例三、“3+1”:一个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3+1”人才培养模式是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各自特长,克服由学校单一培养所带来的许多不足,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3+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安排是:学生在学校学习3学年基础、专业和实践课程,最后1个学年主要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协同完成教学和专业岗位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岗位操作技术,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接触,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1”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合作单位的充分肯定。“3+1”有稳定的一年实习时间,解决了目前存在的实习学生流动快、人员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合作单位也愿意拿出一些资源去培养这些学生,一旦单位有用工要求,可以从中物色优秀的实习生留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了“一举三赢”,对学校来说培养出了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对合作单位而言;通过对学生一年的实习培训物色到了合适的人才;对学生而言,通过“3+1”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可以提前上岗,解决就业问题。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企业一年的实习、学习内容安排与考核至关重要。为此,应按照专业岗位的要求设计适合学生的培训模式。借鉴宁波万里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和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的经验,笔者认为财会类学生应经历4个实习模块:

1. 实习始业教育模块(2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企业概况、企业文化、薪酬福利制度,实地参观、熟悉业务流程和工艺流程,进行职业心理转换辅导,树立企业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将自己的职业规划同企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

2. 技能实习模块(6个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成本计算、财务管理等流程,熟悉财务软件、ERP软件和业务系统软件,在企业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根据每月安排的学习内容进行笔试或现场实际操作考试,检验阶段学习成果。

3. 集中授课模块(2个月):结合企业最新的管理方法、专题和模式给学生进行集中授课,例如企业财务战略的编制、全面预算的编制、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等等。要体现教育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4. 仿真培训模块(3个月):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实习和学习,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企业计算机仿真系统或ERP等软件上进行模拟操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进行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

学生在企业一年专业岗位实习过程中,按照企业准员工的要求,建立实习考核档案,在考核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的考试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表现,并按权重记入实成绩。经历四个实习模块的学生将不会再为撰写毕业论文无从下手而烦恼了。

根据经验可知,“3+1”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取决于下面三个方面问题:

1. 合作单位的选择问题。一个合格的合作单位应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组织有良好的运行机制;(2)企业组织有着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3)企业有一支较高专业水平的财务、会计人员队伍。基于以上条件的限制,要选择较为理想的合作单位不是一件易事,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和交流。

2. 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要做好“3+1”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特聘产学研地的主要负责人为客座教授,聘请业务骨干若干名为指导教师。学院也可指定合适的教师担任校内指导教师,保持长期相对的稳定,并要建立有关的考核办法。

3. 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和权益问题。学生实习期间,要求合作单位参照本单位员工的管理办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双方共同负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赴合作单位了解实习情况。同时,双方要适当地给予学生生活补贴和车贴。

案例四、创办创业教育学院,联手企业家培养创业苗子

宁波许多高校都设有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创业教育学院是在创业教育领导小组领导下的虚拟学院,其主要工作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制定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进有利于实施创业教育的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相关专业证书的认证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创业教育学院最重要的机制是从企业中聘请高层经营管理者作为学生创业的导师。这些导师利用他们熟悉的创新案例和自身的创业实践和体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参与学生创业计划、方案的制订和评审,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一位商学院毕业的学生,经过创业培训后,开了一家财务咨询公司。经过四年多时间的拼搏,业务从个体企业的记账发展到跨国企业的专项财务咨询;从业人员由3名发展到20余人。该公司得到了外资咨询公司的青睐,有被收购的可能。创业实现了人生价值。

结束语

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科都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经验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是长期以来财务与会计的重要教育手段,然而这些教育手段只有在产学研合作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产学研合作可采用多种形式,以上所介绍的做法值得人们借鉴和探索。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产学研合作系统是开放的、复杂的庞大系统,该系统的要素包括高等院校、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学生通过在现场所获得的亲身经历,实现由抽象的书本知识到对具体感性事物认识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质的飞跃,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能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融入经营管理、实务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找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点,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充电,不断缩短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这样的人才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时才会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并且对其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篇(3)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涉外经济日益广泛以及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各部门对知识广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必然产物,也是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的确定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使命的教育体系,就是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教学型高校,教学型高校应建立起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程师、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研究人员等;二是在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上,应用型本科教育着眼于专业技术、经营技术、管理技术及智能操作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在教学模式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工程实践;四是在实践教学上,应用型人才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程设计为核心,加强工程综合性训练,以校内实验、实习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以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为重点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会计学专业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于会计专业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联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定位自身人才培养的层次,体现培养的差异。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对财会人才的需求相当旺盛,但这种财会人才的需求将会大量定位在中等层次上,高层次的需求相对来说较少。另外,目前现实中大量企业需要的是实务能力强,有一定理论基础,并且具有培养潜质的会计管理型人才。所以,大学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备复合能力的中级应用型人才,才是切合实际的选择。

二、进行会计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

在人才需求发生较大转变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突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就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多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是在办学理念上进行转变。要改变已有的“只管培养不愁分配”,“只顾招生不问需求”,不考虑办学特色的陈旧观念和意识,牢固确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市场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和办学特色意识。其次,需要在教学思想上进行转变。应该在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开展关于多层次、多形式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主动服务于市场的办学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再次,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相应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具体来说,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要努力探索多种路径和方式,切实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开展“开放式”的师资建设。具体体现在,各高校的会计专业可以借用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采用学科交叉的手段实行校内开放;会计学专业教师可以是经常和定期来校作讲座的客座老师,实现校外开放;会计专业可以与国外成功的高校合作吸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国际开放。第二,引入新式教学方法,改变固有的教学思路。例如,积极引入“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学”等新方法,并与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和改良。第三,加大职业培养的力度,进行“全职式”的职业导航。在教学模式上,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注意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三、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会计学课程

应用性人才培养必须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变化等市场需求来重新架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各院校自身的特色设计课程。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会计学为例具体可以做出以下几方面调整:

第一,调整课程比例和内容,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倾向。会计专业是应用型很强的学科,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需要在社会中从事实际工作,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要求都会比较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以这种需求而转移。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不同专业应重新考虑“厚基础、宽口径”原则下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不仅掌握较为宽广的理论学识,更要具备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应该适当减少传统教育中基础性、学科性的基础知识的比例,在理论深度上也要适当降低;与此同时增加应用型知识的课程比例,把应用能力培养要求适度提高,突出专业性和应用型两个倾向。课程体系中不仅要包括大量的专业实务类课程,还要加入一定量的与职业资格相关联的相关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价值取向。在课程设置上要使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有机结合,处理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知识、能力与应用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体系的结构调整,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尽量考虑应用的需要。

第二,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体现人才的复合型倾向。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设,必须考虑到目前市场中需要的是一种拥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并且在知识储备上呈现复合型趋向的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打破割裂分离的学科专业状态,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复合,并自觉地将其融入教育教学中,以拓展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据此,具有跨学科倾向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当今对于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复合性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应该体现出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及前沿热点学科的复合。例如,会计学是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在课程上可以设置能够利用其他专业教学资源的会计相关选修课程。会计学专业中的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等都因其高度综合性而受到重视,在课程设置上也应加大此类课程的比重,找准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和可扩充领域,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的重点。

四、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极其有效的一种手段。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而是全面的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教育。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实践教学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在此前提下,应用型会计学本科专业应当培养能够直接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学专门人才,培养既懂会计,又会管理,既熟悉专业技能和技巧,又动手能力强的完善人才,其中实践能力强是对应用型人才的突出要求。为了培养这种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应建设一个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在革新实践教学内容上逐步实现“会计核算+审计+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实训模式。要培养适应现代需要的管理型、创新型的会计人才,就要在安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时,把与会计学紧密关联的财务管理、审计、税务处理等内容纳入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逐步实现一体化的专项和综合实训模式,真正体现会计学科的完整性、层次性、程序性和职业性。另外,实践课程的学时应达到总教学总学时的一定比例,以使学生真正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

第二,加大投入建立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模拟实验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模拟实训室。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实验实训设施的装备标准与课程设置一样,必须能体现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投资建设实训设施,开设用于实际需要的专业能力训练,例如,单项专业能力训练、综合专业能力训练、项目任务模拟训练等。针对会计专业,应在校内开展的实验内容包括基础会计模拟实验、中级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审计实务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操作实验等,另外,还可以开设与企业经营决策有关的模拟对抗训练(ERP沙盘模拟),通过这种模拟对抗训练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培养学生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营决策等管理技能。

第三,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氛围下学习并掌握专业岗位实务的场所。校内外实习的结合,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熟悉企业会计工作,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工作需要奠定能力基础。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之与行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广泛联系能代表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开展与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实行“校企联合”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解决企业用人的问题,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一条有利途径。

参考文献:

[1]高翔.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6,(18).

[2]李万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3]朱幼凤.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之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11).

篇(4)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9-0090-02

一、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概述

(一)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责任主体

《会计法》第20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第28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第六章也同时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会计法》将单位负责人推上了单位会计责任主体的地位。会计责任主体的确定对规范会计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会计法》所规范的责任主体不能对会计行为负责,或者对会计行为的产生无能为力,则无论怎样规范该责任主体,都不会对会计行为后果产生影响。单位会计责任主体是由影响会计行为的诸多因素决定的,从会计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必然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

(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责任,更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如果仅由会计人员承担,而不追究单位负责人的首要责任,就有悖于法律的归责原则。鉴于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计法》在四个方面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一是明确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二是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四是对各单位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外,还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正确履行会计责任的建议

(一)及时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核算氛围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消除不正之风。行政事业单位及财政部门、核算中心应加强宣传,提高各核算单位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积极配合会计中心开展工作。各核算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必须认真学习《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及制度,认识到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财政体制改革的趋势和要求。按照“三个不变”的原则,各核算单位要继续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按照会计集中核算办法抓好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和结报工作。

一是会计中心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要求每个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为单位服好务的意识,按照“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核算中心根据《会计法》、《预算法》和有关法规制度,认真做好所管理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记录、计算和报告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要求中心会计除每旬、每月、每季和年末都定期向各单位提供资金收支结余情况表、月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和年度决算报表外,还要根据单位的管理需要,及时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

二是要替单位当好家理好财。为了保证各单位资金的安全完整,我们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确定了岗位分工和职责,各个会计岗位权限按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界定,对每个会计人员都建立了责任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并实行会计人员定期与不定期轮岗制,确保资金运作的安全完整。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人手,做单位当家理财的好帮手。

三是要熟悉规章制度,正确行使监督权。会计监督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要以现行财政法规制度为准绳来正确行使监督职能。会计中心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核算单位发生的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要向财政部门通报,使会计中心成为财政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中心更应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如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核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然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使会计中心由“单一核算型”向“综合管理型”转变。

(二)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将会计核算从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分离出来,也就是说把财务管理人员留在单位,把财务管理的职能留在单位,把会计人员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把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纳入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必须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然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会计核算中心的发展,必须要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彻底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同时,加强培训,完善报账员制度,提高报账员素质是提高会计中心核算质量的关键。目前“报账员”不懂财务,人员兼职现象较普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明确“报账员”的任职资格和身份。“报账员”岗位应明确为单位的会计,并应持证上岗。中心要加强对“报账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真正理解和领会会计集中核算的操作规程。

此外,集中核算的核心是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将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财政资金越过各个预算级次,包括主管单位、二级单位,进行直接支付。此时明确会计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会计核算支付中心至关重要。根据财政部颁发的预算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单位和组织,是拥有资产、承担义务、独立地进行财务活动,进行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会计法》也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应该是会计为之服务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应把单位会计主体看做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附属而忽视其主体地位。会计核算中心不能代表单位行使会计主体职能,更不是一个独立的权力单位,不能承担会计主体所承担的会计责任。会计核算中心既对预算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又要实行资金集中支付,两种职责的统一既意味着财政职能的延伸,又是预算管理强化的体现。明确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各自的职能范围,从制度上保证了单位资金所有权、财务自的实施,保证了会计核算中心会计职能的发挥。

(三)强化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篇(5)

为满足社会各界对我行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5年我行率先在会计业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即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外提供服务质量保证,对内致力于严格会计质量管理。三年来,先后有总行和十余家分行通过了英国标准协会(简称认证机构BSI)的认证审核,获得了认证证书。总结几年来的认证工作,笔者认为ISO9001质量管理在我行会计专业的推行,对提高会计基础管理水平、有效规范业务操作流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我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全过程、多方位、多角度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科学、系统、严密、可行的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是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前提。我行从梳理制度入手,将建行以来与会计业务相关的制度,包括外部监管制度、总行级管理制度、核算办法、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等,从制度的有效性、制度间的统一性、制度与系统的衔接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清理、评估,对相应制度进行修订、补充,并设计我行质量管理体系,编制有效文件清单下发全行,为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抓实各级人员的培训工作

ISO9001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参与者对标准条款是否能够透彻理解关系到认证实施的成败。体系建立之初,我行对照标准条款的要求分别编写了《总行机关体系实施指南》和《各分行体系实施指南》,将总行各部门及分行在体系实施中应做的重点工作及实施步骤予以明确,实施指南包括质量目标的分解、文件的清理、质量管理体系记录的编制、内部审核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组织、采购供方的评价与管理、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改进工作的策划与实施等内容,对总分行认证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行不断总结认证实施的经验与不足,认真分析认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共性问题,每年针对认证单位组织开展质量体系贯宣及实施的专项培训,同时深入分行开展实地辅导,详细介绍体系实施的方法、步骤,针对体系实施中的薄弱环节,逐一进行交流和解答,提出对策。三年间,还邀请认证咨询公司对分行会计部总经理组织了ISO9001主任级审核员培训,针对分行认证内审员组织了六期内审员培训。通过抓好、抓实培训环节工作,保证各层次人员了解并掌握PDCA循环管理模式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过程中自身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以及质量管理实施的具体要求。

(三)全面实施内部审核工作,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是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方法,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质量标准和相关制度要求的有效监督形式,也是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三年来,我行共组织内部审核4次,规范了授权、会计档案管理、印押证管理等二十多个方面的管理与操作,有效推动了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

(四)组织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O9001标准所依据的原则之首,我行每年都要组织分行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以调查问卷为主),根据分行上报的顾客满意度资料,测算全行的顾客满意率,撰写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三年来我行通过调查问卷测算的顾客满意率分别为:93.51%、94.55%、96.76/%。

(五)组织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管理评审是管理层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每年我行都要根据管理评审的内容,收集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汇总全行质量方针,目标完成情况,撰写顾客意见汇总情况分析报告和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规范全行业务操作,有效堵塞业务管理中的漏洞及薄弱环节提供指导意见。

(六)完成认证机构外部评审及年度监督审核工作

每年根据我行的会计内控管理要求,与外审机构协商确定审核计划、审核重点,并配合完成对认证单位的评审工作。此外,对通过质量认证的单位每年组织监督审核工作,督促全行会计管理质量不断提高。三年来外审机构共对我行进行认证审核三次、监督审核两次。

二、我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取得的成效

(一)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思路有了较大转变

主要体现在从注重结果管理,到注重过程控制;从就事论事的单向管理到注重系统性管理,在工作开展中遵循PDCA管理原则,将制度建设、文件管理、人员培训、能力评价、业务操作、系统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提高管理实效。

(二)会计内控建设及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加强

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全面、严谨、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各个管理层面、各个操作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服务活动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要求。在体系实施过程中,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等监督手段,有效识别会计业务实施中的薄弱环节,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积极分析原因,查找漏洞,采取纠正措施,使认证工作在各个环节中得到了贯彻执行,会计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会计检查人员的检查技巧和方法得到提升

通过培训、实战模拟演练、跟随审核员现场审核,我行检查人员了解并掌握了“流程审核”的精髓,充分借鉴ISO9001标准的“过程方法”,实现了由“结果检查”向“流程检查”的逐步转变,检查中更加侧重对各项管理活动和每项业务操作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各个环节的纵向跟踪,从而有效识别操作风险,提升了检查质量和效果。

(四)会计服务意识与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质量管理的最终标准是顾客满意程度。通过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我行在服务环境、服务设施、服务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同时通过建立顾客投诉处理机制和公开监督制度,柜面员工的服务意识、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五)分行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意识得到增强

ISO9001国际标准是一个管理体系,推行认证要求将会计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会计核算的质量、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内控体系的建立,不单单是会计一个专业的事情,而是与人力资源部对会计人员配备的数量和质量、信息技术部门对会计业务系统的支持与维护、办公室对文件管理的有效性、监控设施配置的适宜性等息息相关。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有效沟通,提高系统管理力度。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是第三方的审核,按照审核原则,现场审核中只要发现一个严重不符合项,审核方即可终止审核,该行将不能通过认证或对已通过认证的单位摘牌。因此,认证审核工作对分行管理层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几年来有效解决了部分分行的难点问题,如:长期无专用会计档案库房问题、重要空白凭证库漏雨、潮湿、无监控设施问题、监控录像老化、监控模糊、监控点位不全问题等等。

三、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审核的局限性

(一)审核时间有限

ISO9001认证审核的时间以人天计算,认证公司依据单位经营规模、会计人员总数等因素进行计算,审核时间一般相对较短。例如对一家包括9家营业机构、100名会计人员的分行进行审核,审核人天数为4人天(即两个人审核两天)。在短时间内既要审核会计部门,还要审核领导层、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信息技术部和稽核部等部门,检查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受到影响。

(二)抽取样本有限

虽然每次审核前我行均对BSI公司审核员提出审核要求、重点关注的业务品种、内控风险环节,但是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核,我行不能干涉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的抽样数量、质量和范围。审核员依据审核经验、审核时间等因素确定抽取样本,并依据样本结果做出判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只要抽取的样本未发现问题,即认定审核结果有效。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会计内控管理较好的分行抽样发现严重不合格项,而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的分行,因未抽到问题样本而未发现严重问题,影响对分行评价的公允性。

(三)审核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BSI公司的审核员中金融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审核人员变化较大,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审核员从未接触过银行业务。认证审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核,认证机构对审核员的培训往往注重先进的审核方法和技巧,对我行的相关制度和操作系统不熟悉,对系统中的风险节点及与制度的对应关系等认识不清楚,影响到审核的质量。

四、关于进一步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几点想法

总结几年来会计专业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整体情况,分析认证审核的优势和劣势,笔者认为,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对我行提高会计管理质量、加强内控风险防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扩大我行社会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一步组织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好适应本行特点的会计质量管理体系

在掌握ISO9001质量管理精髓的基础上,运用好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效识别本行会计管理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确定本行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其适合本行特点,便于操作。在实施中坚持“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质量目标有效实现,要避免“为了认证而认证,获得一张国际认可的认证证书”的思想,真正构建起规范服务、防范风险、提高效率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质量管理模式。

(二)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会计风险内控的系统管理

以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为契机,实现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通过体系管理平台,督促分行管理层,加大对会计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人员、系统、培训及监控设施的配备到位、管理到位。解决目前因条块化管理以及发展压力,对会计工作支持不到位造成的诸多问题,例如,会计人员配备(储备)不足、岗前培训不够、公文流转处理不畅、监控信息不连续、信息技术部系统升级不及时、数据备份不到位等问题。

(三)充分借助外部审核手段,实现内、外部检查的相互补充

一方面,加大外审机构审核人员对本行会计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参与度,以第三方角度客观地评价每个分行会计内控制度执行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外审人员的检查方法和检查技巧,培养本行会计检查人员队伍,提高日常会计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内部检查与外部审核有机融合,促进会计内控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

(四)充分运用检查结果,强化数据分析工作

有效识别会计检查中发现的系统性问题,及时发现内控制度及系统的疏漏,挖掘隐藏在问题表象后面的经营管理“盲区”,提出制度建设及系统管理的建议,提高会计检查附加值,实现会计检查―系统反馈―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刑增福主编.ISO标准知识与商业银行内控合规管理体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

篇(6)

一、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国库会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一)国库会计管理的风险点。一是制度风险。近年来,国库会计业务上线运行新系统较多,原有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和风险控制措施跟不上业务变化的要求,不能涵盖整个国库核算业务的全过程,导致业务操作影响的制度约束和行为规范。人民银行内部制定了加强国库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只能作为人民银行内部的规定,而对财政、税务等征收机关在拨款和退库方面缺乏约束力,各县(市)支行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不尽相同,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不利于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也不利于相关部门进行业务监督、检查和评价。二是人员风险。银行系统面临的各种风险,说到底就是人的风险,再好的业务制度、最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均须业务人员去执行和实施。在人员配置方面,县支行的矛盾尤其突出。如商洛基层国会股专职从事国库业务的人员仅有2人,与国库制度最低要求(按一岗一人或合理兼岗至少8人)差6人,如此状况,只能是兼岗兼职,但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纳税单位的增多,国库业务量逐年增长,同比增长48%。对比之下,国库人员配备不足难于适应国库业务的发展。AB角的配备存在困难,一旦出现人员临时离岗外出或职工休假现象,一人多岗现象较为普遍,很难杜绝不合理兼岗现象的发生。三是操作风险。部分会计人员特别是新上岗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不认真执行保密制度和操作规程,容易形成操作风险。具体表现在:业务公章、个人名章随意放置,离开操作系统不及时签退;修改操作口令密码不避他人;报单打印完毕不及时入柜;录入、复核完毕的凭证随意放置;授权流于形式,业务处理缺乏控制;部分网点及其人员认为日常业务没有风险,只要事后监督把关即可,忽视自身应该承担的事前、事中审核责任等等,充分说明严格执行制度的观念和意识薄弱。

(二)系统本身潜在的风险点。目前,县(市)支行国库会计是全行操作系统最多的部门,国库业务系统有TCBS、TIPS、TIMS、国库报表综合、国债管理系统等5个业务系统。系统的稳健安全运行,是确保基层央行各项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不正常的操作极易给系统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一是操作系统控制风险。系统操作界面无操作员强制退出功能,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一旦操作员离开忘记签退,容易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二是业务人员不按制度规定使用业务用机,容易造成系统故障,影响业务的操作。三是部分业务用机的老化,极易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甚至造成业务用机的毁损,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三)事后监督滞后产生的风险点。事后监督本身具有滞后性,使国库会计核算的风险不能及时被发现。近年来,由于国库信息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国库加入大小支付额系统使国库资金汇划方便、快捷,可在瞬间完成,实现了财政收入直达入库,财政支出即时到账。先进的资金汇划清算方式,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国库监管工作的难度。一是资料传递较慢,导致监督滞后。《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中明确规定:“核算部门应不迟于每个工作日上午将上一工作日的纸质会计资料或被监督数据信息传递至监督部门,确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送达的,应有核算部门说明原因并经其主管行长批准后,适当延长时间。监督部门应于收到会计资料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监督。”但在国库业务操作中,由于系统平台和操作模式不尽相同,会计资料的传递环节较多,及时性往往难以保证,如商洛市国库直接支付、授权支付是通过支付系统传输数据核对后划款,商业银行将直接支付、授权支付划款清单送达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由于商业银行网点较多,收齐纸质清单集中后于次日下午才能送达中心支行国库部门,国库部门再将国库会计资料送达事后监督中心,遇到拨款等业务较多时、长假前一工作日等特殊时段,事后监督中心难以在当日及时完成监督工作。二是监督手段落后,导致存在监督盲区。目前,事后监督中心对国库会计核算业务还是采用人工监督方式。国库会计核算业务事后监督沿用传统的手工勾对核查凭证、报表、账表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遇到拨款、退税高峰期,监督员通常超负荷工作,甚至当日难以完成全部监督业务,同时,随着国库业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手工监督存在一定的盲区。目前,国库业务涉及会计核算系统、横向联网系统、国家金库管理信息系统、集中支付系统、统计分析系统、国库综合业务报表系统、TIMS综合信息系统、会计报表等八个系统,国库核算业务大多数在各系统中操作进行,国库资金划拨量大,事后监督仅从纸质凭证上无法监督业务操作的过程,如:财税部门在一些征税科目上的更正,事后监督只能在更正通知书上核查科目的更正情况,但对系统上的调整情况无法及时监督。

(四)会计内部控制监督乏力带来的风险点。县(市)支行对国库会计监督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的现状。一是会计监督基础薄弱,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与新业务的要求不匹配,工作的主动性差,对现代化核算系统技术性操作的变化不能很快适应,对系统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二是县(市)支行的监管部门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加之县(市)支行的监管人员大多为兼职,对国库会计监督内容了解不够,很难对国库工作的实质性业务风险进行监督,使得会计监督职能和权威性不能充分发挥,难以起到有效的纠偏纠错和控制风险的作用。三是内部控制监督手段落后,且手段单一。目前县(市)支行会计监督形式主要为会计部门负责人的日常监督和监管人员的不定期检查,对会计业务的监督仅限于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传票账簿的装订情况,监督方法大多是看看制度,翻翻传票,手段单一,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事后监督,但不能真正从账务原理出发,设置相应的事后监督系统,缺乏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这样势必影响事后监督工作的效果,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四是风险管理滞后。目前国库监管特点是重检查轻处理,检查内容全面,而对一些苗头性问题,潜在的风险隐患未进行彻底暴露,排查,存在安全隐患。五是责权定位不清。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赋予国库部门对与国库相关业务单位的监督检查权,对财税部门如何实施监管的规定不明确,对财税部门的监管停留在票面审核阶段,国库监管难以落到实处,国库资金的风险难以从源头上防范。

(五)国库会计业务应急预案不完善带来的风险。从近年开展几次会计国库应急演练的结果来看,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对国库会计业务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重视不够,一是应急意识缺失。首先是思想上对危机意识认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很低,对上级行布置的应急演练被动执行;其次是畏难心理,认为系统安全属于科技部门工作范畴,对系统操作仅局限于机械的数据录入、账平表对,对系统的某些功能操作不熟悉,缺乏必要的技术钻研,不能明确具体的系统安全工作要求,对各种异常情况的跟踪、监控及应对能力不足。二是硬件设施缺乏。一方面缺少电力保障,因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灾难性事故会导致电力中断从而会导致通讯基础设施中断,继而影响国库核算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缺少手工核算载体。国库资金汇划渠道越来越依赖支付系统,国库业务系统面临的风险面进一步集中,作为国库会计核算的最后保障方式,原有手工核算账务中的账簿、凭证等已经停用或上缴,未作应急储备,一旦系统出现重大灾难,手工核算因介质缺乏将无法实施应急处置。三是协调机制缺位。基层国库业务系统涉及面广,首先在纵向关联上,涉及总、分行、中支三级机构;在横向关联上,涉及财政、税务、商业银行等外部单位;在人民银行内部需要会计财务、营业部、科技、后勤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目前国库会计核算应急预案的建立只有针对内部业务应急处理机制,协同外部关联单位进行灾难性演练还停留在空白状态,而外部关联单位的配合参与也直接影响到国库业务应急处置能力的发挥。

二、对防范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国库会计业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制度控制。一是建议上级行组织人力对现有制度进行整合修订,统一规范下发执行,保证制度的严肃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以利于制度的检查评价和落实。二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根据县(市)支行实际,科学设置岗位,合理分工,严格印章及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使用,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杜绝因会计人员不足而存在的相互兼岗、顶班替班和重要岗位人员长期不轮换、越权越岗处理业务等现象。三是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分管领导、会计主管及监管人员必须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柜面、事中、事后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会计监督,对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切忌检查流于形式。监管人员切实担当重任,要敢于碰硬,监督检查应突破简单的表面上的账平表对,要把重点放在制度落实情况上,突出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达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的目的。四是对国库业务和监督各岗位的风险进行排查,明确风险责任范围,掌握有效控制风险的操作方法,严格落实监督要求,最终有效地遏制和规避国库资金风险。

(二)加强人员控制。对人员的风险控制应成为各类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强化警示教育,经常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有关法规制度及案例通报,观看反腐倡廉录像等,将警示教育经常化,筑起防范案件的思想防线;加强对要害岗位人员的管理,对会计人员定期开展要害岗位行为考核,并建立《要害岗位人员八小时之外活动情况报告制度》;加强法制教育,把普法教育与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自觉抵制消极腐败思想的影响和诱惑。二是从源头抓起,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引导,组织开展方式灵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对每一次系统版本升级、新的规章制度以及业务规章制度修订后的新变化,都能及时组织培训,按章操作,确保会计人员能尽快适应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三是建立健全报酬与劳动相结合、利益与风险相对称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系统控制。一是健全业务授权机制,特别在人员代班或休假等临时变动情况下要及时进行业务授权,明确责任。二是加强口令管理。口令的设置要缜密合理,不能过于简单,要经常更换。操作员临时离开,要及时签退,以防止他人操作,造成风险。三是业务用机要明确专人负责,增强工作责任心,严禁在业务用机上安装其它无关软件,严禁业务用机内外网互联,严禁移动存储介质内外网互用,确保系统安全稳健运行。四是改变事后监督手段落后及事后监督与实时业务操作脱节的弊端,加快自身电子化建设,在《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中增加事后监督子系统,实现人机并行的双重监督,合理有效地对整个国库会计核算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以提高事后监督的实时性、有效性。四是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充实应急资源,规范应急流程,增强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应急协同能力,检验备用服务器的可用性,健全国库业务系统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国库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白守应.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环境下事后监督的难点和建议[J].西部金融,2011,(4):56-57。

[2]韩翠瑜.国库会计规范化管理的探讨与研究[J].黑龙江金融,2011,(9):21-23。

[3]蒋留新.基层国库会计内部控制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金融,2011,(32):32-34。

[4]王晓华,吕飞,李晶晶.人民银行县支行国库会计事后监督模式研究[J].甘肃金融,2011,(9):39-41。

[5]赵立军.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5):48-49。

The Discuss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Risks in the State Treasury and

Accounting Business of County-level Sub-branches of the PBC

ZHAO Shaoying HE Yi HAN Wenqi

篇(7)

责任会计引人我国会计领域已有很长时间,但在路桥施工企业中仍没有得以普遍应用。责任会计的核心就是把企业各个实施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责任实体所承担的各项经济责任同会计方法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反馈的一种会计制度。属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推行责任会计实行责任成本核算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更多的利润,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新的增长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一、根据责任单位科学划分责任中心

构建合理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首要问题就是科学地划分责任中心,避免推责争权的现象。本文认为责任中心可划分为项目部责任中心和工程队责任中心。

1、项目部责任中心

工程项目部既是本级的责任中心,又是下一级施工队的汇总部门和管理部门。该中心实际是以项目经理为最高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人项目管理班子协同进行管理,负责整项工程的施工。

1)责任

(1)制定项目总体控制计划和阶段性目标,保证业主的满意;

(2)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

(3)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

(4)在项目实施中的组织、计划、指导、协调、控制具有内部职责。

2)权力

(1)生产指挥权有权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的规定,根据项目随时出现的人、财、物资源变化情况和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指挥调度:

(2)劳动分配权对项目部班子及工程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选择、考核、聘任、奖惩、指挥有绝对的权利;

(3)财权在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本中心拥有安排承包费用开支的权利。在工资基金的范围内项目经理有权决定项目内部的计酬方法、分配方式、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案。

(4)材料物资的采购及控制权在工程处规定的范围内,主要材料如水泥、沥青等的采购权属于该中心,要保证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否则施工队或施工工段有权拒绝验收、接受。

3)利益

项目部责任中心的利益首先是经济利益,它是项目管理具有能动性的重要因素。该中心的利益主要取决于工程项目与工程处的分配、核算形式。在责任成本管理下,可采取独立核算、成本包干的形式,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工程队责任中心

工程队责任中心实际上是工程队队长负责的中心,同样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其中心是责任,以责定权,以尽责定利。其责、权、利概括如下:

1)责任

本责任中心的职责应以施工队长为总负责人,对提供施工生产计划、组织施工生产、控制本中心及施工工段成本费用、考核施工工段的业绩以及会同项目部、业主、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监督等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权力

(1)组织施工生产权施工队根据施工现场及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有权安排施工计划、具体组织进行施工生产,如机械设备的调度、人员的调度:

(2)部分材料采购权在主要材料由项目部责任中心代购代管(或由建设方统一提供)的前提下,本中心应拥有对其他材料的采购、管理权:

(3)材料验收权为了保证权利的相对集中和资金的统一管理,主要材料由项目部责任中心的材料部统一进行采购。但施工队及施工工区有权对其所采购材料的质、量以及价格进行验收,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有权拒绝接受。

3)利益

本中心的利益取得和分配与项目部保持一致,以权定责、以责定利的原则同样适用,如何制定分配方法、如何对其业绩进行考核,后面将进行进一步探讨。

二、精心做好责任成本预算、分解

1、责任成本预算及分解步骤

(1)对工程预算价进行分解对工程预算价进行分解,主要是企业将构成工程总成本的各项成本要素根据市场经济及项目施工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开,为成本管理及控制、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根据施工总成本的构成,可把它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项目部责任成本,另一部分为项目部上级机构成本包括上缴税金、间接费、以及财务费用。根据笔者年来许多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实践经验,项目部责任成本应控制在工程预算价的70%以内(这里以70%计算,项目部上级机构承担30%),并且当预算价在8000万元以上时,项目经理部本级开支应控制在2%以下。

2、对直接费责任成本进行预算

根据施工工艺特点、施工用料计划以及项目部责任中心技术部优化后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工程实物数量和各种定额耗用量、以及根据当地市场价格制定的责任预算单价。综合确定出各单项工程的责任预算成本。

三、全面实施责任中心工作成绩考评

篇(8)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围棋领域的“人机大战”掀起一股人工智能的浪潮,以“阿尔法狗”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战胜了韩国的围棋高手李世石,由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引人深思。很多人会觉得人工智能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始终抱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去看待人工智能。其实不然,人工智能从上世纪40年展至今,且不说现在家家都在使用,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至少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计算机行业、银行业、会计业等都在使用的智能处理系统,而且范围越来越广,技术越来越具有深度。在传统的会计行业中,会计核算工作从凭证到报表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但是现如今财务会计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由财务软件来完成,大大的解放了会计中的人力。也是在去年的3月份,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对外宣布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行业,这一宣布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人工智能让会计实务变得更加便捷、精准,但是传统会计行业中那些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手工记账人员将何去何从?笔者从一个会计人的角度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会计行业进行探讨,目的是明晰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以及传统的会计人员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二、我国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一)我国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现状会计行业主要涉及的是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这三大类是有会计核算系统的主要主体。就我国来说,很多涉及会计工作主体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仅限于会计系统,而且在会计系统中一些类似于审核、判断等主观行为还是要财务人员手工进行操作。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各种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组织结构会计主体业务需求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但是就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审计业务在人工智能方面应用的稍微较少,因为对于上市公司审计业务而言,需要填制大量的审计工作底稿,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这些数据的录入目前还是依赖于手工。

(二)对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中应用的展望任何一位会计人都清楚地知道,会计行业是一种具有严瑾性、及时性的行业,并且会计工作程序多,处理起来比较繁杂。所以对于会计人员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人员也希望有一天能有人工智能来替代这繁琐而枯燥的工作。目前已经应用的人工智能解决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比如凭证和报表的生成等等,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会计主体多样性的需求。比如人力资源会计,就需要一个适合企业特点的模型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和报告,此模型可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大数据的分析,从而可以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这也是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径之一。这样的需求在管理会计,环境会计等众多会计的分支中都是需要的,因为现在会计的职能越来越倾向于决策,决策过程中就需要会计提供相应的资料,这些资料通过会计的手工计算和分析往往难以获取,如果人工职能可以进一步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难题就再好不过了。

三、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精准性不管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构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在运用会计软件之后,一方面对于当日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能及时的进行处理。因为会计人员的只需要登录系统进行相关事务的选择或者审核就可以了,期末系统会根据已经有的数据自动生成相关报表,相比较传统会计的手工填制凭证和编制报表要及时得多。另一方面,在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时,会计员手误记错账是常有的事,虽说现在的财务系统也需要手工录入一些数据,但是当录入出错时系统给予提示,所以这种情况下,大大降低了数据出错的概率,即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务信息造假在提高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还可以相对防止财务信息造假。在特定的会计核算系统下,每一位登录系统的人员都会有唯一的账号和密码,以及自己的权限,可以说分工明确,相比较传统的会计核算中岗位相容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在中小企业里,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职能清晰划分有助于遏制信息的人为造假。但也不是说人工智能可以杜绝财务造假,因为尽管大部分工作在系统中完成,每个人只能进行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操作,但是系统终归还是由人来控制的,还无法应对管理层凌驾于会计人员之上的内部操纵现象。

(三)会计行业中传统岗位需求减少随着人工智能在会计行业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传统会计岗位就不需要那么的职员了,这是显而易见的变化。会计电算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我国有所发展和普及,发展至今,已经商品化,为各种会计主体所使用,使得原本那些简单的会计记录和核算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相应的,这些岗位上的会计人员也就不再需要。

(四)会计信息安全性受到威胁目前应用广泛的各种电算化核算系统,都是以电子形式对会计主体的各种财务数据进行保存,电子存储的数据保存形式有很多优点,比如保存方便,数据容量大,便于查找和使用等。另一方面,现在的系统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被黑客攻击,同时目前网络的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拦截,所以企业的财务信息就会被泄露出去,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重大商业秘密的外泄,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会计人员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入侵”

(一)学习会计电算化处理,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如果在智能时代还停留在传统会计处理方法上,那只能被时代所淘汰,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优胜劣汰,新的技术方法已经产生,你没掌握那你就是被打败的那个,至少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国家目前对于会计人员有接受继续教育的要求,会计人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学习当前的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可以自主的学习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应用。

(二)由简单的财务会计向综合型会计人才转变虽然人工智能时代减少传统会计岗位的需求,但是随着国家近几年来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的鼓励,各会计主体尤其是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增加,而目前管理会计的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因为这其中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以及包括审计业务里也是含有很多的会计估计。所以会计人员应该在人工智能时代努力学习会计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管理会计和审计业务的内容等,掌握多方面知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会计人才。

(三)以积极的视角来看待人工智能现实中有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狭隘的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他们,甚至完成他们完成不了的工作,于是乎就开始说会计行业没有前景,进行转行,而不去想着提升自己的执业能力。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消极的观点是不对的,不仅不利于会计人员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五、结论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日益蓬勃的发展固然是好事,应该把此作为提升自我的动力,而不是避而远之。就会计行业而言,由于其中涉及的大量会计判断和会计估计,以及管理会计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存在,所以不需要抱以一种人工智能摧残了工作岗位的态度来考量,大可不必担心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转变自己传统的职业发展观,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1]祝姗.人工智能与会计人员[J].财税研究,2016(15).

篇(9)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

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

第三,处理各种关系的新的思路。要从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等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二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三是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四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把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使工业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工业增长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和统一起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对怎样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第一,要转变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支持的粗放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我们应当把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经济当作“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基本指导方针。我们在想问题、定政策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作为衡量取舍的最终标准。

第二,要建立能激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在生产中运用的制度和机制,加快技术进步。

第三,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在我们这样的市场制度还很不完善的国家,发展服务业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只能知难而进,要尽一切努力改善制度环境,使服务业得到充分发展,以便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四,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即通过信息产业的服务提升各行业的效率,使信息技术成为降低各行各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有力武器,带动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第五,要加快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供提高效率的制度性保障。同时,要矫正由于行政干预造成的价格扭曲,弱化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力,建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第六,要通过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根据日本的经验,教育赶超要先于经济赶超两代人之久。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急起直追。

三、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重点是发展壮大焦炭、石灰、建材和农产品加工工业,逐步构建起以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特色工业体系;培育壮大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到20__年,全乡工业产值达到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000万元,成为全县焦炭工业基地和阿勒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基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体系。

(一)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结合优势资源抓招商。针对我乡具有丰富的煤、石灰石、膨润土等优势矿产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矿产的勘探、开发。二是结合优势产业抓招商。围绕大棚蔬菜、阿苇菇等特色产业,走出去、引进来,加快蔬菜上下游产品开发、黑加仑产品开发。三是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在落实引资工作责任的同时,对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的进行重点奖励。

(二)抓好主导产业发展。一是快以焦炭工业发展。焦炭生产规模达到30万吨/年,其中天德煤焦化厂达到20万吨/年生产规模,宏达煤焦化厂达到5万吨/年生产规模,强盛煤焦化厂达到5万吨/年生产规模。二是加快煤、石材矿产的勘探和开发,整合扩大石灰的生产规模,新建2座砖厂。三是加快蔬菜物流园建设。以蔬菜批发市场、保鲜库建设为载体,扩大大棚蔬菜种植,达到200座大棚规模,并逐步走出产销加一条龙之路。四是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拉长蔬菜产业链,发展蔬菜产业上下游产品。同时,依托草原兴发、鑫盛公司、阿鑫乳业、

春子公司,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禽类养殖、阿苇菇种植等特色产业。

篇(10)

 

拥有一支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基本条件。“双师型”教师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发展目标。然而,“双师型”的实质内涵是什么,如何认定“双师型”教师,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双师型”职教教师的定义多达十多种,包括“双证书说”“双资格说”“双能力说”“双素质说”和“双职称说”等,其中“双证书说”(即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为判断标准)在职教界比较流行。虽然现在许多高校正在着力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双师型”师资不足依然是高职院校办学中的难题。为此,本文试从教育部对高职“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内涵界定出发,探索如何合理认定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寻找更为有效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2004年4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中的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作了界定,即高职“双师型”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解读该评估指标体系,“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1)双证书或双资格(教师资格证和行业专业资格证);(2)双职称(讲师和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3)双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或应用技术研究能力)。它为教师指明了努力方向,即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教师要通过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培训或应用研究等方式及时了解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成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双师型”教师,也即“双师型”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强调教师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强调教师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和素质)。总之,“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明确的双重技术职务或双重资格。 

二、“双师型”教师分阶段培养的途径 

鉴于以上教育部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内涵的指导性界定,笔者在此仅以财会专业教师为例来探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步骤。 

(一)第一阶段:“双资格”或“双证书”阶段 

“双师型”教师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应鼓励新任专业教师参加有关资格证书考试,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及厂矿企业调入的教师,首先应要求他们参加“新教师教学技能岗前培训”,并且要获得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书;新分配来的师范类毕业生除了应参加必要的岗前培训外,还要重点学习业务操作技能,并取得专业技术上岗证和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证书。例如,财会专业的教师除了应获得教师资格证外,还必须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有三:第一,它是进入会计职业领域、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这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第二,它是会计人员报考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必需条件之一;第三,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必须参加“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而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财会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 

虽然具有“双资格”或持有“双证书”的(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的教师还不能称之为“双师型”教师,但如果一个专业教师不具备行业的从业资格证,那就更谈不上向“双师化”方向发展了。因此,具有行业资格证是保证教师实现“双师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第二阶段:“双素质”阶段 

“双资格”或“双证书”阶段的理论性很强,但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更要吸收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新知识和新科技,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使其毕业后能很快地融入社会并适应本专业的工作。然而,高职校现有的专业教师虽然大多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高职院校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素质”教师队伍作为第一要务。要真正让“双资格”或“双证书”的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就必须让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接受较长时期的专业培训(即教育部文件中规定的“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深入生产一线挂职锻炼等,并建立长效的培训制度。 

具体来说,实践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驻点,连续进行为期几个月的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又能方便、有效地指导和管理学生;二是要求教师联系一家企业,作为教学和科研的联系点,每年进行四次以上的短期实践活动,具体可以采用顶岗作业、工作实习、合作研发、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以及时掌握本专业、本学科发展的动态及实际应用情况,充分了解业务技术流程,并可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或革新等活动;三是由各系部联系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互动的协作关系,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专家到校内开展实践环节教学,届时由相关专业教师充当助手。这样既能让专业教师迅速增加实践经验,又能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工厂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备“双素质”的教师,他们在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熟悉高职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进行职业技能操作示范。一名“双师型”教师既应具备教师的职业素质,又应具备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素质。 

(三)第三阶段:“双职称”阶段 

具备“双资格”或“双证书”的专业教师在经历必要的企业实践基础上,还应获得讲师(实验师)等中级教师职称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例如,财会专业教师要获得双职称,就必须在取得讲师(实验师)职称前后报考并取得“中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获评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职称前后,还可以考虑报考“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通过一系列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仅提高了财会专业教师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提高了其运用会计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不仅使其熟悉了会计法规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还增强了他们依法理财的意识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能力。在“双职称”阶段,不仅丰富了专业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知识,还提高了其开展实践工作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利用信息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双职称”是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条件。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报考其他相关行业专业职称(资格)证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让少数教师先行报考做示范,然后再将重心由教师个体转向教师群体,根据教师各自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以专业群为基础,引导教师报考不同类别的职称(资格)证书。例如,在财会专业系(部)中,教师可以报考中、高级会计师,也可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还可报考经济师、物流师等。这些专业职称(资格)证书的取得为学校建设专业群和拓展专业方向提供了可能,并能使相近专业、相近学科的教师组合形成“双师型”教师团队。此外,随着社会职业岗位群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化,以及不断满足高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教学需要,学校还应鼓励专业教师报考相关新兴行业专业职称(资格)证书,以满足学校调整专业方向的需要。 

(四)第四阶段:“双能力”阶段 

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专业教师才能够较好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自觉地按照企业及社会的要求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转化能力(指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转化为学生实际技能的能力,包括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编写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能力等)。“双能力”阶段的特征还可以表述为“双职称(双证书)+双能力”。有学者认为,“双职称”(或“双证书”)是“双师型”教师的形式或外延,而“双能力”是“双师型”教师的内容或内涵。“双职称”(双证书)和“双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放眼未来,“双师型”教师还不是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应呈现整合的“一”,而不是目前的“双”。因此,我们可以将“双师型”教师界定为:具备教师资格和所教专业的实践经历、技术资格证书;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的复合型教师。 

三、“双师型”教师的评聘与激励 

教育部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学校中担任专业课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80%。但目前 “双师型”教师还有近1/3的缺口。所以,要充分认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高职校教师的评聘与激励工作中,第一,学校应当逐步建立起“双师型”教师的上岗资格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为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例如,对那些已经取得“双职称”的且已进行过两年以上企业实践工作的教师,学校可以将其评聘为“双师型”教师,同时针对教师的企业实践工作采取一次性或分次发放奖励与津贴的方式。这样才能调动“双职称”教师积极进入企业开展实践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双证’不一定就是‘双师’,实际能力与资格证书之间不一定等值”的问题。学校应重用已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同时督促那些尚未取得该资格的教师尽快提升自己。 

上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辩证 下一篇: 工程档案的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