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7 21:15: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旅游业具有成本低、利润大、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一项容易吸收投资、较快得到回报和发展的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成长起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在西部发展旅游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外汇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促进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本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而且可以拉动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首先,西部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东方文明古国的象征。其次,西部拥有奇特瑰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第三,西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第四,旅游资源景色分布组合较好。表现在各省区内旅游景点分布均衡,如陕西省,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和秦岭北坡地区集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是建设“国际古代博物馆”的天然基地;而东起华山西抵宝鸡大散关的秦岭北坡地区则是陕西省自然旅游资源最为集中且和人文资源风貌结合最好的地区。另外,旅游景点沿铁路沿线及大中城市周围分布。
——西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六大问题
宁夏旅游局长李春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部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资源开发不够。
首先,西北地区有世界遗产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102处,还有大量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各省区还有不胜枚举的省、市、县级旅游景点。但是,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在整体上存在着分散、品位低、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简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薄弱等问题。目前,除了一些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相对稍好外,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偏低,有的甚至还处于待开发状态。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和自然环境较差以及交通不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十分落后。
其次,发展意识不够强。近年来,西部地区各省、市(区)都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中仍然存在着对发展旅游业重视不够和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交通条件不便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对旅游景点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视不够,不能深入加以开掘;在政策保障体系上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资、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能到位。创新意识不够,对旅游促销的宣传力度不大,主动组织客源不够,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旅游设施全年有效利用率低,旅游旺季短、淡季长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直接影响了企业及个人对旅游业的投入,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旅游设施投入不足。目前尚未形成快捷通畅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机场、航线、航班和火车卧铺车厢均少,一到旅游旺季,大部分地区难进难出,加之大部分旅游景点远离主要的客源市场,旅游路途漫长,旅游直观价格高,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旅游服务落后。一是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第二从事旅游业的导游人员、翻译人员以及旅游饭店服务人员不多。同时,西部地区专门从事旅游服务的饭店和出售旅游商品的专业店少,高档次的旅游饭店更少,而且布局也不合理。大多数旅游饭店和旅游商品店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偏远县城及旅游点中,少有旅游饭店和商品店,特别是高档旅游饭店和出售旅游商品的商店更少。
第五,发展不均衡,省区之间差异大。陕西省由于其旅游资源在西部地区较为集中丰富,旅游精品相对较多、旅游热点比较集中。西北地区旅游精品大多集中在此地,这些独特的旅游优势,使陕西省跻身于全国10大旅游创汇省区之一,其接待的海外旅游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西北五省区前列。而西北五省中的甘肃和新疆,其旅游业虽也初具规模,但与陕西省相比仍有差距,至于青海和宁夏与其的差距就更大。
第六,旅游业的综合开发不够。在当前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各地往往只注重旅游业部门之中各个行业的发展。有些地区或部门由于至今还没有认识到旅游业之外的其他行业或部门的发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和支持作用,往往忽略了旅游业部门之外的其他行业或部门的发展。即使是在旅游部门之中的各个行业,往往也只是重视对旅游景点的开发,而忽略了旅游行业,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的发展。
——六项措施发展西部地区旅游业
宁夏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庆宁说,西部地区旅游业要想加快发展,必须先确立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树立开发西部旅游业的创新意识。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应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立足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把西部地区建成21世纪丝绸之路(北方、南方)的重要枢纽和现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使旅游业成为该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尽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当然,还要加强环境意识、市场意识、特色意识和民族意识。
其次,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发掘新的旅游资源。一要树立精品意识,各省区都要努力培育一些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精品,并向全地区加以推广,促使西部地区的旅游景点能普遍上一个档次,以增强吸引力和增加经济效益;二要加大对西部各省(区)地区、县一级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利用国家开发西部旅游的资金加以重点支持,合理规划,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景点,以形成各省(区)、最终形成和西部各省(区)及全国联合的旅游网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三要树立创新意识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当前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多样化仍然不足。西部地区除了要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观光旅游资源外,还应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建设度假村等,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宗教旅游、商务旅游、假日旅游等。
第三,加强横向联合,发挥整体优势。在西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应积极开发沟通西部各省区的立体旅游线路,把世界遗产游、重点风景名胜游、历史文化名城游、历史遗迹游、旅游胜地游、少数民族民俗民风文化游和革命传统教育游等结合在一起,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若干条独具特色的国际知名旅游热线。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西部旅游网络。在西北地区,按照以上思路就可以设计从洛阳经西安、天水、兰州到西宁的旅游线路。还可以由大同经太原到风陵渡,甚至可以设计从大同经呼和浩特、银川到兰州,从包头经榆林、延安、黄陵到西安,从兰州经定西、会宁、六盘山、银川、绥德、榆林、延安、洛川的红色旅游线路。
第四,多方筹资、努力改善旅游设施。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争取资金。西部各省区应尽快拿出有开发前景、有市场潜力、有文化内涵,值得中央支持的旅游项目,努力争取中央的资金支持。
张庆宁建议中央发行西部地区旅游债券或旅游彩票筹措资金,支持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可以积极开展旅游信贷业务,努力拓展民间筹集渠道。
一、**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苹果、水稻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昭大公路贯穿南北,渔洞水库专用线途径**、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为宣传**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的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昭大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水面养殖业观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库、桃树井水库从事水产养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游客垂钓和打捞;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农村老年协会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的野菜、豆干、腊肉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大河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顺河绿化,打造“**烟柳”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区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中国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部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在法制建设上。如何建立健全与社会整体相适应的法制体系,以法治业,以法兴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在此作一阐述。
一、旅游市场现存的问题。
目前旅游市场尚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因而存在许多问题。从宏观上讲,主要是:
1、旅游宏观调控乏力。行政管理部门权威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构。部门所有、各自为政的传统习惯难以改变,局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难以实行统一管理。同时,与管理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法律法规、措施未跟上,使
“运游结合”契合实际
客运与旅游的结合简称“运游结合”,国内外众多客运企业对“运游结合”新模式的初步探索已早有尝试,但真正从深层次拓展经营的道路客运企业却屈指可数。实际上,客运与旅游相辅相成,旅游与客运唇齿相依。我们在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下往往认为:客运经营仅仅是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的交通来获取一定效益回报,并未能从深层次上考量客运在旅游市场的运作,从而忽略了搞好“运游结合”所带来的丰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铁路运输对公路客运冲击的巨大压力下,客运成文秘杂烩网本也在不断的上涨,汽车票价不提反降,这迫使我们公路客运企业必须探寻新思路,作出新尝试。而要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多创效益,唯有提供服务质量和提升车辆上座率才可提高效能和效益。“运游结合”正是道路客运的新商业模式,是我们公路客运企业做强做大的好思路。它以“游”为先,以“游”促运,保障了客运企业效益的增长,即:在同一运营区间内,唯有增加收入才可以节约成本,只有增收才能节支,做到以“游”为重节约效能,从而做大客运市场份额。傅家坡旅游集散中心正是对“运游结合”作出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努力探寻这种创新意识的发展模式,为公路客运和旅游业的互荣互赢闯出一片新天地。
“运游结合”珠联璧合
如何将“运游结合”这个好思路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客运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客运”的珠联璧合?我们集散中心从市场战略入手,大胆突破传统的客运经营模式,树立新的旅游客运观念,把旅游当作产业来抓,开拓一条运游一体化的经营路子。在现有资源优势下,充分整合了车、站、集散中心、景区(点)、酒店等,进行了分层次的战略定位,首先在省客四大车站布局设点,统一招牌,统一产品,统一价格,规范经营,品牌营销。根据客源情况,适时增加班线,经过运行努力探索四种经营模式。
客运+景点合作模式
我们依托武汉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运输企业的优势,以“一日游”为主攻方向,开发武汉近郊的“一日游”旅游直通车等特色运游产品10余种。与景区合作,景区门票,出售旅游交通套票。每日或每周末开通景点旅游直通车,逐步培育,提高客运周转量。目前,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市内一日游,木兰天池、清凉寨、胜天农庄、木兰草原、隐水洞、江夏中山舰等景点的旅游班线直通车。另外,根据旅游市场的供需及季节的变化,每周开通季节性旅游直通车,如:红安对天河漂流、通山太阳溪漂流、毕升大峡谷漂流、麻城天景山漂流等多条漂流线路。
车票+旅游合作模式
运输公司可以将低效时段的运力、闲置座位按一定比例份额交旅游集散中心,由集散中心抛售给旅行社,通过时间差、票价打折等措施来提高车辆实载率和利用率。我们与汉光公司进行了合作,汉光公司将宜昌和荆州大巴的部分闲置座位低于5折票价让利给我们,我们则向武汉500多家旅行社统一价格进行出售,从而逐步实现了三方三赢的利益共享局面。
客运+酒店合作模式
将“车+酒店”捆绑起来,迎合日益繁荣的散客商旅市场,把交通跟住宿捆绑营销,以代订房的形式把车票跟各酒店、景区、机票、商务咨询等搭配起来包装销售,做到同一座席因服务项目不同出卖多个不同的票价。
客运+航空合作模式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的总体定位,大力发展冬季冰雪、民俗风情、草原文化等特色旅游,完善旅游城市整体功能,不断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位和档次,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旅游规划不断完善。按照“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立足山水城市特色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民俗风情等优势资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完成《__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__-20__)》修编、《汗德尕特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桦林公园、大小东沟森林风景区初期开发规划及小东沟冰雪度假村、金山葡萄园、五指泉等景区点修建性专项规划,为科学指导我市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市通过争取国债资金、招商引资、社会融资、民间投资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先后实施了城市供排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道路硬化、广场改造、城市防洪、荒山绿化、城市亮化美化及俄罗斯步行街、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新行政办公楼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围绕“休闲旅游度假城市”定位,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小东沟、金山葡萄园、金山森林公园、桦林公园、五指泉、西域滑雪场、金山滑雪场等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宾馆餐饮、农(牧)家乐等旅游服务业接待档次和综合服务水平逐年提高。
(三)宣传推介力度不断加大。一是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抓住短线游客,作好四季旅游节庆宣传。以冰雪风情游活动为载体的冬季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第六届冰雪风情游活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109万元,接待游客19.9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9%、20%;紧抓夏季气候优势和金秋特色风光,推出了消夏避暑游和金秋风光游,20__年7月与克拉玛依区成功缔结为“友好旅游市区”,并将克拉玛依市区定位主客源地,吸引了大批游客,“__人游__”旅游格局在我市初步形成;立足哈萨克民俗风情和草原文化,深挖哈萨克民俗风情游内涵。以阿肯弹唱会、金山之夏等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推介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旅游产品,“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品牌逐步打响。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资料推介等形式,大力宣传推介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开通了__市旅游网站(),出版发行了《金山银水__》一书,制作了反映冬季冰雪风情游活动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多媒体光碟。三是充分利用乌洽会、旅交会、招商经贸会等展会平台,宣传推介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20__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中国?__?__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专题新闻会,组团在8省10个城市进行了冬季旅游宣传推介。争取到“雪上飞”杯全国高山滑雪比赛、“沃克杯”古老滑雪比赛等大型赛事举办权,开创了全国性体育活动在我市举办的先河。20__年1月,我市第六届亚冬会考察团、古老滑雪表演队赴乌鲁木齐、北京、__、长春等城市进行了冬季旅游宣传推介,同年12月,还针对昌吉、奎屯、石河子、克拉玛依等周边城市进行了定向推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旅游市场管理逐步规范。为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我市创新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旅游监察大队效能,旅游监察工作得到加强。一是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出台了《__市一日游管理暂行办法》、《__市餐饮管理暂行办法》、《__市旅游景区点管理制度》、《__市旅游景区点经营准入标准》等规章制度,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服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现象得到改变。二是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完善了旅游管理培训体系,采取院校培训与在职培训、本地培训与对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行业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旅游业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三是市场秩序得到规范。结合“百日旅游市场大检查活动”,及时组织旅游、
工商、环保、公安、安监等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大检查,重点查处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及从业人员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现象,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三、当前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__市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较快。自20__年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短短几年间,我市坚持走“旅游活市”之路,旅游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还有许多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如规划不完善、设施不健全、服务不到位、管理跟不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旅游格局还没形成,等等,这些都制约了旅游业的大发展,与优秀旅游城市还不相协调,与疆内外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
(一)旅游服务体系还不完备。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与之规模和结构相匹配的旅游服务设施。但由于我市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导致城市基础功能不完善,景区开发档次不高等问题,无法将旅游优势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
(二)旅游招大商局面还没打开。招商引资是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旅游业投融资环境不尽优化、舆论宣传还不到位、优惠政策尚不健全等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大招商、招大商局面还没有打开。桦林公园、大小东沟、金山森林公园、切木尔切克陨石群等景区点开发建设,托勒海特、五指泉、萨尔阔布滑雪场、将军山滑雪场、塘巴湖、盐湖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缺少有力的资金支撑,景区点建设进展缓慢。
(三)__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__旅游在全区甚至全疆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以其为核心的大旅游格局正在形成。作为__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市融入大旅游格局的地位没有凸显出来,没有形成与__良好的借势发展局面,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没能充分发挥,旅游对市域经济贡献率低,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应给予优惠条件扶持。
(四)旅游特色商品开发不足。旅游商品性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偏低。我市的旅游购物收入仅占到旅游收入的9%,远远低于旅游商品消费的平均值(旅游商品消费是旅游产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般说来,约占旅游总收入的30%。);旅游商品规模化生产条件差、档次低、精品少。特色旅游商品销售市场上缺少真正本地特色的主导性旅游精品;对外销售市场没有打开,旅游购物网点不集中、规模小,企业无利益捆绑、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制约了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
(五)旅游投入机制还不灵活。目前,我市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筹资渠道是政府投入。由于我市属偏远欠发达地区,自身财力十分有限,景区开发投入少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游、娱、乐、购等综合基础服务功能无法满足旅游需求,导致景区档次、品味不高,服务功能单调,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六)旅游产业从业人才缺乏。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经营管理及专业人才匮乏,服务不规范、设施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缺少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和管理队伍。
四、旅游业发展优先考虑的问题
(一)深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山水宜居、生态园林、民族文化、休闲度假”城市定位,依托优势旅游资源,突出山水城市特色,坚持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入手,加大资金筹措和投资力度,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工程建设,提升__市作为优秀旅游城市的总体形象。一是要加快城市供排水、供热、供气、道路、桥梁、垃圾处理、停车场(站)、公厕等基础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档次,改善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二是要抓好五指泉、桦林公园、托勒海特、大小东沟、金山森林公园、金山葡萄园等重点支撑性景区开发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业,提高旅游竞争力。三是要抓好宾馆酒店、休闲娱乐、旅游购物商场等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抓好星级宾馆酒店建设,提升总体接待水平。四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依托机场、奎北铁路、北-阿高速公路、城市第二出口建设,加快切木尔切克-塔尔郎-冲乎尔道路建设,构建四通八达的旅游大交通格局。
(二)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一是加快疆内客源市场开发,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重点开拓昌吉、克拉玛依以及南疆城市客源市场,形成以疆内短线客源为主,疆外长线客源为辅的客源市场。二是加快内地客源市场开发,突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差异,依托__景区,重点针对长三角及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客源,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三是搞好国外客源市场开发,利用特殊的区位和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周边国家的专项旅游市场。
(三)实施招商引资促旅游战略。旅游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发规模大、周期长、项目多。因此,要依托优势旅游资源,结合旅游总体规划,精心整合、筛选、包装、推介一批精品旅游项目,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册,充实项目库,借助全国旅交会、乌洽会、自治区冬博会等展会,利用国家、自治区举办的旅游、招商平台,积极与疆内外新闻媒体衔接,大张旗鼓地宣传“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旅游品牌,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实现大招商、招大商局面。
(四)完善旅游设施,实现延时、扩容。依托__景区,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规模档次、提高服务质量、开发精品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打造四季游格局等方面,提高__游客在__市停留时间和数量,实现“延时、扩容”目标,使__市真正成为__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
(五)做大做活旅游商品市场。将旅游商品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奔__来、带__走”或“游在__、购在__”的购物格局;建设以俄罗斯步行街、旅游购物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为主的特色街区,形成集旅游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游憩商务区,营造物美价廉、方便快捷、安全放心的旅游购物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而实现__市旅游商品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与销售;围绕旅游业品牌,着重开发“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金山银水”、“额河奇石主产地”等品牌旅游商品。
(六)加快旅游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业应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作好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及各重点景区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早日将冬季旅游及开发潜力大、相对成熟的景区点纳入旅
游大体系规划中,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五、加快旅游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一)大力实施“五个统筹”,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按照“五个统筹”要求,走出一条旅游业发展的新路子。一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以__为龙头的旅游业发展,更加重视发展乡村旅游,扩大城乡旅游交流,逐步实现城乡旅游协调发展。我市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山区和乡村,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农牧民脱贫致富,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按照统筹区域发展要求,在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同时,更加重视推动区域旅游联合,逐步实现不同区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加强市内各旅游景区点统筹协调,打破区域限制,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分布状况和市场需求,对全市旅游景区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宣传促销;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县的旅游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三是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充分发挥旅游业对调整产业结构、拉动消费、吸引投资、增加收入等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扶持发展信息中介、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社会事业方面的作用,逐步实现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并重。四是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在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逐步实现旅游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五是按照统筹疆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加注重依托周边口岸优势,利用良好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开拓国外市场,吸引国外客商前来投资、观光旅游,打造这片青山绿水。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加快旅游业发展,关键在于激活各种旅游生产要素,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旅游资源,根本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进以下几个转变:
一是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将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使之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近年来,我市依托__龙头效应,紧紧围绕“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充分发挥“消夏避暑游”、“冰雪风情游”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优势,有力地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实现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
二是推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资金短缺是发展旅游业面临的最大瓶颈,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民间资本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投资经营主体。旅游业的发展,为民间资金转变为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业的经营开辟了新天地,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打开了新天地。
三是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这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抓住人才资本这个根本,实现旅游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和向人才资本转化,为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人才支撑。
(三)拓宽发展思路,实现旅游业发展新跨越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旅游业发展新跨越。必须拓宽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围绕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两条主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打造旅游精品和线路,发展综合型旅游和特色旅游,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在旅游业发展理念上大胆创新,充分认识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要树立全局理念,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实现各乡(镇)场、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形成全社会发展大旅游的良好局面。二要树立开放的理念。放开市场,大力推进旅游投资开发体制和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三要树立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在推进规范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感情化服务上下功夫、见成效。四要树立建设精品理念。着眼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景区建设、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上与国内旅游先进城市接轨,按先进城市标准打造一流的旅游精品。五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效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三是在调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上大胆创新,推出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新举措。首先,要加强规划工作,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理念,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力求富有创意、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展示文化。其次,要大力发展周边长线游,积极与布尔津、喀管委、福海县等旅游精品景区点合作,发展长线游,实现__市一日短线游向周边景区点长线游转变。第三,进一步促进旅游要素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单一观光游向商务、会议、度假、休闲游转变。
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6年9月底我县旅游总人数为9.16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8人,一日游4.82万人,占总人数的52%。旅游总收入达2138万元。这些游客多数是前来参加节庆、会议、商务和探亲访友,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朝拜、度假、观光旅游者并不多。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到目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一)规划不完善,实施缺乏恒性。虽然在2000年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如忙海水库、勐汞观音洞等景区景点未制定详细规划,影响了深度开发。
(二)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五)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宣传工作得不到深层次开展。由于我县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各级给予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对旅游景区(点)投入开发,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开发利用。为此出现旅游收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包装、打造、宣传、炒作、营销方面,文化底蕴挖掘不深,大部分只有形式而未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不多,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庆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融入不深,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在宣传促销方面,没有系统的宣传促销计划,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未能把全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使得全县文化旅游业整体知名度不高,辐射范围狭窄。
二、重点开发的旅游线路 旅游开发的重点是以开发预期的效益为基准,根据景区资源特色与开发价值,交通区位与景区开发建设依托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等要素分析而确定。从景区价值看,大雪山、aa级忙海湖景区、万亩芒果园、仙根、观音洞等景区(点)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1、大雪山观光、探险与科考旅游地
开发条件:大雪山探险考古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包括周围一些民族村寨和景色秀丽的山区水资源。大雪山距县城德党约170公里,距市府临沧90公里,景区内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气势壮观的瀑布、险峻造型的地貌景观,冬春季银装素裹的冰雪景色,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气候等,共有高科研价值的珍稀动物466种,植物1639种,其中有豚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绿色孔雀等为代表的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桫椤、千果榄仁、水青树等为代表的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观光、探险、考察的旅游胜地。
开放方向:在严格保护大自然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文特色的前提下,发展以探险、科考、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
2、永德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观光旅(含仙根景区)游区
按生态旅游、商贸城镇的要求,充分发挥永康自然、地理、区位诸多优势,在对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的开发中,结合对仙根景区的开发,建设营造万亩芒果园生态观光旅游地,突出亚热带风情。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逐步将万亩芒果园生态旅游、仙根景区、班卡树包塔、石洞寺等景点连接成一条旅游专线。
4、忙海湖、勐汞观音洞休闲度假区
以勐汞观音洞为中心,将忙海水库、观音洞、温泉连成一线,形成忙海湖光、宗教朝拜、民族风情、温泉康体中心、勐汞大理石工艺精品等综合一体发展目标的旅游景区。
5、棠梨山森林公园。棠梨山属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333公顷,海拔2649米。保存着大面积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动植物类型繁多,植被丰富,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团队和驯化繁育野生动物等活动。目前,已有电视转播塔,人行便道畅通,是旅游、科考、居家休闲的好地方。棠梨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县城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可结合松山公园的开发,在棠梨山铺设游路、建休闲亭等,适当时候引进一家二星级宾馆,集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填补县城无休闲娱乐场所的空白。
三、要采取的措施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省内一些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的过程。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宽广平台,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正视差距,坚定信心,知行合一,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奋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明确思路,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认识文化也是生产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由政府来投资、管理,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前提和基础;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按市场规律办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六)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多轮驱动,大胆进行资本运作,放大资本乘数效应,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三是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用好县政府的钱,集中财力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七)务实创新,稳妥推进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二是要分类指导,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以优势资源引资金、以优势产权引资金、以优势项目引资金,将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组织或个人,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
一是产业优势。苹果、水稻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昭大公路贯穿南北,渔洞水库专用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乐居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昭大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水面养殖业观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库、桃树井水库从事水产养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游客垂钓和打捞;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乐居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农村老年协会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乐居的野菜、豆干、腊肉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乐居大河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顺河绿化,打造“乐居烟柳”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区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得益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创新实干的干部职工队伍、人心思上的干事氛围,得益于省、州旅游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全县旅游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
(一)政府主导旅游产业的良好态势已明显凸现。几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主导旅游产业的发展。20__年至20__年,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明确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县五大重点项目来精心培植和发展,提出了“切实重视旅游发展,实现__旅游二次创业”,并要求从“做规划、绘蓝图;挖掘特色、铸造品牌;强宣传、拓市场;抓招商、引资金;理体制、活机制”五方面做大做强__旅游。在人代会上也明确指出“坚定不移打造阿庐旅游品牌,重振__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路。提出了今后旅游发展的“三个坚持”,即:坚持规划立意;坚持设计创意;坚持体制创新,着力抓好了以旅游为核心的配套设施——阿庐文化广场三期建设工程、泰阁商业文化中心,对全城所有绿化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了城市品位,“山水田城,休闲之都”的风貌已现雏形。为使旅游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安排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来分管、主抓旅游工作,特别在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与省州相关部门协调,完成了__县旅游发展规划的评审工作。成立了副县长任局长、县旅游局局长任副局长的阿庐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总揽全县旅游发展。由于政府的主导,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思路新,态势好,项目多,发展快”的大好趋势,由此得到省州旅游主管部门的极大关注,赶赴__进行调研,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放宽。20__年内省旅游局领导到__调研2次。州旅游局局长在上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到__2次调研。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得益于政府主导的强大作用。
(二)以规划引领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先行。为避免盲目的开发建设,寻求旅游发展的支点。结合__实际,通过深入调研,20__年7月初,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召开__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意见征集座谈会;在电视上《征询__旅游发展对策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发放倡议书,广泛征集__旅游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为使编制的规划具有权威性、可行性,__县邀请了享有“南王北魏”之美誉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专家组王大悟一行为我县编制《__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六易其稿,20__年5月4日上报州旅游局讨论通过。20__年8月2日,省旅游局牵头邀请专家在昆明组织专家评审并通过。
(三)多方式、多层面进行宣传促销,大力拓展营销渠道。旅游离不开宣传,从__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看,开展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于手段方式创新,让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宣传效果。以此为指导,全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求在不同层面展开,按照“先要人气,后求财气”的思路,不断扩大__县景区景点的辐射面及影响力。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促销方案;二是有针对性地在车站、机场、交通干线、城市出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制作和__旅游形象广告,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上的宣传力度,有选择地参加各类展销会,推销__旅游线路和产品,做到电视里有图像、报纸(包括网站)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三是做好“以节促旅”的文章,积极筹办了农历二月十九观音洞会及摔跤斗牛大赛,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宣传。四是以更超前的思想、更优惠的政策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在昆明专设了县旅游局驻昆明办事处,针对省内外旅行社进行推介,并不定期地组织强大的宣传促销团赴全国各地旅行社进行推介
和宣传。今年,昆明光大国旅、烟草国旅、招商国旅、熊猫国旅、康辉国旅、风情国旅、昆明市旅、海外旅游总公司等旅游经营企业多次对__景区、景点作实地考察,表示出浓厚的合作兴趣,部分旅行社已签订了实质性合作协议。客源市场在传统市场得到有效巩固的同时,国内及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均有较大发展,东北三省及北京、天津、山东、湖北、福建、青海、新疆、广东等多个省市游客已大批量到__旅游,海外游客除越南客人增势明显外,泰国、缅甸、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游客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旅行社组织游客人数也发生了明显好转。20__年实际组团社递增到了57家__个部门。(四)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旅游产品的生命,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因此,我们一方面强化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高质量、高质位的旅游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培育一批职业道德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高的旅游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造就和拥有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团队。年内通过开展旅游系统安全生产月培训会,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礼仪常识培训,举办第四届旅游接待服务知识技能大赛,筹办了以“体验__,热爱旅游”为主题的导游员演讲、才艺大赛等活动,并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参加了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旅游局长培训,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组织实施的20__年度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人才培训会,有效地提高了导游员及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五)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20__年,__县委、政府为积极响应__省旅游二次创业和红河州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号召,着重加强了旅游相关要素建设,特别是公路及街道建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除两条主入境干道——石泸旅游专线、弥泸师二级公路均严格按国家标准建成通车外,另一条主干道泸丘高等级公路正在加紧审批立项。目前,彰显现代城市文明的阿庐文化中心建设已接近尾声,与阿庐古洞风景区连成一个整体。泰阁商业文化城也正在加紧建设,完工后将最大限度地提升__旅游的休闲娱乐功能,“山水田城,休闲之都”的风貌已现雏形。另外,作为__旅游的龙头——阿庐古洞也在年内逐步进行提升改造,投入100万余元资金完成了洞内地河码头、灯光、标识标牌、游路围栏的改造。完成洞外公园路灯改造,增置了石质休息凳、景观树,丰富了景区的内涵。
(六)理顺管理体制,激活运行机制。坚持体制创新,加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20__年下半年起,县旅游局与景区管理处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对领导班子职能重新进行合理分工,从而为__旅游业多层面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对景区全面推行“竞聘上岗,按岗定酬”的激励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做到工资与责任挂钩,目标与奖惩挂钩,激发了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
(七)多渠道化解不良债务
__旅游的核心景区——阿庐古洞至20__年加上各种债务累计达7000多万。近两年来,景区经营状况有所回升,一方面通过缩减其他开支,积极化解相关债务。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行为,于20__年4月29日,把国有不良资产阿庐大酒店产权进行整体出让,用以支付酒店所欠债务。至今景区债务缩减3000多万元,债务化解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0__年,全县旅游工作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州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加大。今年单就完成两个规划投入资金近100余万,还完成了地河码头、公园灯光改造等工程近100万元,还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宣传促销工作中,致使其他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资金上的重压。二是旅游产品单一,小散弱是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桎梏。文化挖掘的深度、广度均显不足,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旅游的品位和内涵亟待提升。三是对外联合不够,未形成强大的旅游联盟体,未形成旅游发展大环境,因而还未成为旅游消费者__之旅的首选目的地。四是宣传促销缺乏整体合力。近几年,我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同周围的县市比起来,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从多年的宣传投资看,只有阿庐古洞风景区作了较大投入,其他景区(点)、宾馆(饭店)均投入较少,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宣传,我县景点的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成市场优势。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__旅游的振兴与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__旅游的兴衰成败明确告诉我们,县委、政府越重视,旅游的发展越景气、越顺利、越有前途。要使__旅游真正得到发展,摆脱困境,在二次创业中重振雄风,夺回失去的地位,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县委、政府下定决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下一步,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县将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旅游二次创业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投入主要精力组织、协调、领导旅游产业,为全县树立发展旅游的信心。
(二)成立旅游集团公司,拓展投融资渠道,化解债务。
通过政府行为,剥离县内具备开发价值的景区(点)的产权,按照“产权集中、经营统一”的原则进行重组,同时组建__县导游服务公司和阿庐古洞景区运输公司,组建旅游企业性质的旅游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行政资源优势,推动公司良性发展。公司成立后,要逐步吸纳和开发县域内的其他旅游景点,形成完善的、互补式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达到搭建融资渠道,化解不良债务,为旅游招商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改变我县旅游产品单一现状,实现旅游产品体系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转变和突破,切实解决旅游产业体系六要素中“娱”的内容,吸引游客入泸。
(三)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要素,形成“统一领导、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全县一盘棋的运作模式和格局。彻底扫除旅游业发展上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和弊端,划清旅游资源产权多头归属问题,把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的权属归并到旅游局,使之形成有序开发、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建立县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
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因素,因此,县委、县人民政府下一步将旅游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旅游项目规划、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训和部分旅游设施建设等。(五)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健全是导致__旅游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均未全面有效解决。因此,__县下一步将要着力解决好交通问题,尽快立项建设“泸-邱”旅游专线,打通两广及沿海通道。用大旅游的战略眼光抓好城乡市政建设,突出旅游功能。提升改造阿庐古洞风景区洞内洞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做好aaaaa申报准备工作。
(六)选准新的突破口,全面实施突破。多年来,由于仅靠阿庐古洞支撑__旅游,产品单一的劣势表现得相当突出。因此,规划完成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要在新的旅游资源开发上加大动作,选准突破口,强力实施突破。在三至五年内对五者温泉、城子古村、白水塘康体运动休闲度假区进行培植,并具体责任到县级领导抓好落实,促动全县旅游快速复苏。
(七)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今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投入,并邀请专家帮助精心策划、周密布置,做到电视里有图像、报纸(包括网站)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传媒的合作,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传媒机构、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来我县考察采访,炒作__旅游,提高__旅游的知名度,强力推销__旅游品牌。筹措经费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示会、交易会和促销会。以更超前的思想、更优惠的政策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在车站、交通干线、城市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__旅游公益形象广告,营造旅游氛围,并将此事纳入相关市镇建设规划。
(八)培养和合理使用旅游人才。__旅游业的现状与国内外旅游形势的发展表明,旅游人才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__县下一步将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派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深造;邀请专家、学者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职业道德、旅游文化知识、__的基本概况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经常性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特别要注重吸纳具有旅游专长的人员从业;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库,掌控和储备各类旅游人才。
(九)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__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是丰富的。__建制较早,从公元前111年设置漏江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曾是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__的张冲将军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__以彝族的婚俗、祭祀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和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我县将从着手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旅游文学艺术奖励措施和办法,鼓励县内外文学艺术人才对__的旅游文化进行研究与创作,走旅游与文化联姻的路子,提升__旅游业的含金量。二是对阿庐古洞现在使用了二十年的解说词重新进行加工和提炼,聘请县内外有造诣的人才进行再创作,实行公开有奖征集。三是改造、包装或组建一支有影响力的文艺表演队伍,向外界展示__旅游文化的特色,推销__的旅游业。四是结合__县阿庐文化中心的建设,把__的历史、民俗、饮食文化的特点在阿庐文化中心集中成规模地体现出来,建设文化一条街,使之与旅游业相辅相成。
一是景区建设初见成效。九天仙寓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4A级景区零突破;历山景区探索创新管理机制;南溪古寨依托《南溪古寨历史文化发掘与开发研究》成果,已完成规划初稿,正在积极开展征地、河道整修、游步道建设等基础工作,启动4A景区创建;金鸡窠漂流整修后重新开业。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西海温泉度假村、环升金湖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印象东流大酒店投入试营业,大渡口国际假日大酒店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仙寓山庄改造等项目也在紧张建设中,今年又新引进尧渡河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正待开工建设,已先期启动漂流项目。
三是环升金湖旅游开始起步。以环升金湖乡村旅游发展为破题,坚持先行先试,规划建设张家滩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升金湖科普旅游接待中心;大渡口龙源旅游度假村(江南农业科技园)在成功创建省级五星级农家乐、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基础上,正积极申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四是乡村旅游蓄势待发。县城及周边形成以金字牌森林公园、西山天坑云石、梅山生态旅游、历桥上谢生态休闲旅游、锦源生态园、小黄泥湖生态农庄等环城生态休闲旅游带,配以青水湖畔生态农庄、梅山农家乐、黄泥农家乐等为主体的农家乐群;东流镇规划建设陶公文化旅游区,启动东流老街重点古建筑、双塔和陶公祠的修缮及省级农业示范区旅游观光项目。县域东南部的源口生态休闲游,官港、洋湖等地的生态休闲农业等一批乡村休闲旅游项目蓬勃兴起。
东至是一个以山为景、以水为灵的山区县,独特的地域风貌与多样的文化传承,织就了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
一是政策支撑优势。近年来,国家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系列措施。一是颁布实施旅游法,以法律形式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权威保障;二是出台政策支持旅游发展。特别是国务院今年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五个方面对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要求;三是专项规划推进区域发展。年初,国务院批复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东至既处在示范区的核心区,又处于“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和皖江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带的交汇处,发展旅游机遇难得。
二是生态宜居优势。“生态优良,资源丰富,点多面广”是东至旅游资源特色。境内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环境优美,山、丘、圩、湖种类齐全,人居环境宜居宜游。有“中国鹤湖”“鸿雁之乡”——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天仙寓、国家3A级旅游景区历山、龙源旅游度假村、国家2A级旅游区东流古文化区、省级森林公园天台山;还有被誉为摄影家天堂的尧渡河景区,及西山天坑、许世英故居、周氏家族遗址等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
三是人文厚重优势。东至历史悠久,人文遗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86项。其中东流老街、陶公祠、双塔、许世英故居、金宗祠等10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至花灯”、“福主庙会”等6个项目位列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另外,东至还拥有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关子钞版,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可信性最高的宋代钞版,堪称我国货币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一是旅游发展的氛围不浓。对旅游兴县战略的地位认识不到位,旅游发展理念还未牢固树立,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未根本转变。相关部门工作开展不能主动服务和服从于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少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主动出招。社会各界包括一些旅游从业者对旅游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有志于旅游创业且持之以恒的仁人志士。
二是主题定位不能有效统一。“尧舜之乡,灵山秀水”“尧舜之乡,魄力东至”“尧舜之乡,休闲港湾”“尧舜东至,山水升金”……等等,至今未形成一个全县统一的对外宣传定位,也没有统一的、叫得响、令人过目不忘的营销宣传主题。
三是灯下黑愈发凸显。东至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组成部分,东有九华山、黄山、西递宏村,南有婺源,西有庐山,北有天柱山,5A级景区环绕四周。在这样一个旅游资源高端云集的集合区中,我县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运营规范,称得上真正景区的旅游产品。县内景点与周边地区景点没有形成互连互通,没有一处纳入周边旅游线路的景点,游人寥寥,甚至县内也没有一条可供游客选择的成熟线路,客源市场单一。
四是景区可进入性依然较差。沿国、省道旅游交通指示牌设置不完善,数量及配置不能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县城至九天仙寓等旅游景区公交车辆班次少、运行不畅;升金湖通湖道路仅小路嘴跨湖大桥一段及科普中心(保护局所在地)路况好一些,其余都是泥泞小路;龙源旅游度假村(江南科技园)、青水湖畔生态农庄等通行道路不畅;尧渡河漂流景区以砂石路为主,伴以泥泞小道;东流古文化区内也是辗转艰难……,这些地方大都是我县游人首选之
地,由于可进入性差,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多扫兴而归。五是县城主城区建设不能顺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城市建设、交通、土地使用等规划未能与旅游规划有效衔接。在推进主城区建设中,忽视了城旅融合互促功能。城市布局存在着文化品位上展现不高、建筑风格不明、地域特色彰显不足等问题。加之城市公园、市民活动广场等文体场所硬件环境不足,服务配套跟不上,难以让游客逗留。
六是文化旅游融合不足。文化与旅游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合作领域不宽,机制不畅。各类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布局零散,规划难以统一,特色挖掘不够。各类文化展现方式单一,各类文物深藏闺中,没有打造成旅游产品,难以为游客服务。
七是旅游企业层次较低。九天仙寓虽然创建了国家4A级,但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宣传促销等名不符实。3家旅行社1个门市部,仅停留在编排县外旅游线路,组织游客外出旅游,县内的线路编排、外来业务承办等功能服务基本没有,宾馆、饭店整体接待能力有限,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仍是空白。
(一)提高认识,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提供保障。
1、强化政府主导。政府应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调研组考察的青阳县,确立了“旅游与工业并重”的发展思路,对全县所有乡镇按工业类和旅游类进行分类考核,建立旅游考核台帐,旅游乡镇考核以旅游为主;黄山区政府主导力度更大,综合目标考核100分,旅游占了10分;潜山县委、县政府自2010年开始连续出台三个推动旅游发展的措施(旅游产业发展意见、乡村旅游发展意见、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旅游兴县”是东至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应充分发挥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形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要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分类考核机制,按照年度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发展列入综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权重可区别对待,实行分类考核。
2、加强部门协作。旅游“六要素”产业涉及交通、农业、林业、经信、文化及商务等诸多部门,谋划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用大产业的观念来共同推进。要加大应用考核奖惩机制,发挥各相关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发挥应有作用,用实际行动推进我县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提供政策保障。旅游产业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的长线朝阳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要拿出切实的措施,出台刚性政策,吸引客商投资旅游产业,带动社会融资,促进产业做强。潜山县人口规模、财政收入、发展模式和我县相类似,该县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每年拿出上千万的发展资金,对景区创A、宾馆创星、乡镇创优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对投资旅游产业的企业,除享受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重点突出了优先保障旅游企业的用地需求,不同项目,土地出让金按照不同比例返还,支持项目建设。
(二)规划引领,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绘好发展蓝图。
为抢抓机遇,对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各类专项规划需立即着手编制。
1、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应力求科学严谨。规划编制应紧扣皖南示范区《规划纲要》,编制中既要聘请高规格的专家组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又要邀请一些有识之士参与其中,征求各界意见,确保规划的实事求是和可操作性。规划一旦实施,必须一以贯之执行。
以黄山区太平湖为例,发展之初也有很多迷惑。2002年,太平湖管委会在当年门票收入不足50万的情况下,拿出100多万元,邀请日本水域规划专家进行专项规划的编制,对太平湖水域开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评审由省旅游局组织。规划实施10余年,一直体现着时展要求。管委会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严格按照规划布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太平湖现已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2、相关规划应与旅游相互融合。即将编制的全县十三五规划以及全县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化产业规划以及各乡镇发展规划,都应兼顾旅游发展,为相关旅游项目用地需求留足发展空间。同时,要以当前创建国家生态县为契机,规划好城市道路与旅游设施标识系统、城市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咨询与市场监管服务系统、游客中心及集散点服务系统等。通过高度统一相互融合的各项规划的引领,着力打造和构建特色鲜明、融会贯通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重点突破,为加快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亮点。
东至作为安徽省西南门户,要在高端旅游景区环绕的现实中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必须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走观光休闲可持续发展之路,抓重点,重点抓,着力构建“一湖、一山、一带” 产业发展格局。
1、擦亮升金湖这块金字招牌。升金湖的候鸟资源是独特和无可比拟的,打好升金湖牌应是我们旅游兴县的重头戏。一要挖掘升金湖生态科考旅游文化。重点发挥升金湖湿地生态科考中心旅游功能,通过标本展示、文字介绍、科教影片等方式,把升金湖鸟类、湿地等资源的独特魅力展现给游人。二要规划建设环湖旅游公路。升金湖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里明确的“三山三湖”山水观光旅游发展带的重要节点。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规划路网走向,建设环湖公路。三要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切实推进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升金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范发展环升金湖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努力提升升金湖整体资源品位。
要整合湖区资源,切实转变湖区现有管理方式,规范湖区及环湖生产经营行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推进升金湖旅游发展的合力。把升金湖打造成为池州乃至皖南旅游的重要节点,引领东至旅游的振兴与发展。
2、推进仙寓山-南溪古寨成品牌景区。一是将牌子打出来。以“葛洪炼丹”地为突破口,突出九天仙寓养生文化;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展现九天仙寓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大山里最后一个匈奴部落,再现南溪古寨匈奴文化的印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档次,宣传推广,力争把仙寓山——南溪古寨建成皖西南独具特色的著名景点。二是让外地人留下来。景区要围绕提升接待水平练内功,重点是完善景区内路、水、管、网、电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度假山庄服务功能,着力在硬件投入和软环境配套上有个由量到质的全面提升。
3、构建尧东旅游观光带。一要推进县城区旅游资源整合。东尧一体化正在推进,应加快推进东流老街、陶公古祠、历山、天台山、尧渡河及东流省级农业示范区旅游观光园等旅游资源整合,打造城区旅游休闲观光带。重点推进历山等较为成熟的景区建设,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丰富景区活动内容,将历山建设成为供广大市民休憩、健身的城市公园。二要增强县城区服务功能。要加快宾馆酒店、娱乐休闲中心、购物休闲广场、文化体验休闲场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求,不断提高主城区旅游承载能力。三要增强县城区文化品位。城市建设应融入 “东至花灯”“文南词”“平安草龙灯”、“福主庙会”等地方文化元素;市民公园、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应发挥文化展现作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东至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四要加大
一是形成机制。每年年初制定出全年的学习计划,对局党组中心组、各处室和全局人员在理论、业务学习、廉政教育、责任教育、作风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按阶段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学习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
二是鼓励自学。我们大力倡导和鼓励干部加强业余自学,通过自学取得各种专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目前三位局领导,一位正在读博士,两位是研究生。全局每年参加英语、法律、管理等各类自选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人数超过50%,全局干部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达50%,有不少干部获得中、高级职称和注册会计师、律师、经济师、旅游企业总经理资格证、导游证资格证书等。
三是结合实际。我们紧密结合旅游工作实际,以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机关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形势动态、旅游业务、旅游案例等各类学习,局领导带头作辅导报告,写心得体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研究文章。池雄标局长近年来发表了两本散文集和数十篇旅游方面的文章,其他局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等也都撰写多篇旅游方面理论文章,我们每年都将主要文稿编印成册供大家学习交流。通过“常学习”,全局形成了学习、钻研业务知识的良好风气,有效的提高了理论素养,增强了改革创新、执政和服务能力。
二、着力提高调研能力,切实解决基层企业实际问题
一是制度化。每年年初都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制定全局年度主要调研计划,明确调研工作的责任人,局领导每年用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调研,各处室主要负责人每年安排两个月的调研。对于有出国促销、考察任务的人员,回来后要交一份调研报告。同时,实行调研工作情况和调研成果检查通报制。
二是求实效。调研要有的放矢,不走形式,注意带着问题去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了解基层企业实际情况。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带回来研究解决;涉及到其他部门的,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通过调研,陆续制定了《旅行社四统一管理办法》、《对旅行社组织外国游客来深旅游奖励办法》等十多项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的政策。
三是抓重点。几年来,我们由局领导挂帅,成立多个课题小组,对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滨海旅游城市发展、城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定位、香港迪斯尼乐园对深圳旅游业的影响等重点课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着力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有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旅游业涉及多个行业和多个部门,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多,单凭旅游部门自身力量难以有效解决,因此需要综合协调,借助外力,解决问题。
一是破难点。我们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为基层企业解决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如:我们就深圳城市公厕设置与管理、酒店车辆进入罗湖口岸交通楼重复收费、旅游车在火车站及口岸停车不方便等问题,分别与市城管、口岸、火车站等部门协调,使问题得到解决;我们与市
劳动部门协调,解决了70多名导游员和深圳导游大赛优胜导游员的深圳户籍问题,为旅游企业留住优秀人才;我们还协调市公安、交通、工商等十多个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旅游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了旅游市场联合整治工作机制,使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二是解瓶颈。我们注意借助人大、政协的力量协调解决深圳旅游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华侨城、青青世界等旅游景区周边环境遭受破坏、中英街购物欺诈、城市缺少旅游公益广告、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和旅游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在市人大、政协的帮助下得以解决。近3年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我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了60多项建议、提案,其中大部分得到解决,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调纠纷。深圳目前年接待游客5800万人次,受理游客咨询和投诉的工作量非常大,,我们共接听各类旅游咨询投诉电话8046次。我们本着“游客满意、企业满意”的原则,做了大量协调、调解工作,全年召开投诉协调会120多次。对一些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旅游投诉案件,认真分析案情,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分清责任,合理调解,使旅游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
四、着力
提高服务能力,真诚为基层企业办实事
一是主动服务。我们建立完善了与基层企业、游客的沟通机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如:取消旅游审批职能后,我们妥善解决各区历史遗留的旅游项目问题,积极帮助部分未办理审批手续的旅游酒店项目补办有关手续;推动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快捷便利的短途旅游服务;主动与市义工联合作,黄金周期间在罗湖等口岸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服务;与电信部门合作给外地来深游客发送提示信息;24小时接听、受理旅游投诉电话,为游客提供快捷、高效的旅游投诉受理服务,等等;我们编印《深圳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手册》、《深圳旅游投诉典型案例汇编》,指导旅行社合理合法地处理投诉,为游客提供优质售后服务;为提高导游素质,几年来,共出资170万元举办导游大赛,免费为全市导游人员进行轮训,编印《深圳导游词》、《深圳社会经济动态汇编》、《深圳地方景点》等导游人员专用资料,免费发给每位导游员;在我局网站免费为基层企业提供网页,在旅游咨询中心免费摆放、派发基层企业宣传资料;出资两百多万元印制深圳旅游画册、地图、指南,免费发给各星级酒店;统一组织海内外旅游促销活动,参展基层企业的布展费、展位费均由我局承担;我们还主动为华侨城等大型重点旅游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做到企业的事情随到随办,真心真意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