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54: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活中的经济原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之这些年“课程资源意识”逐步被唤醒,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在这个非常时期,也自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作为高中政治新课程主体模块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渐渐开始成为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现状看,对于《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甚至是政治教师对于本学科都存在轻视,因而对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不高。有些虽然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但由于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不够准确,对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有欠科学,继而导致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巨大偏差。
一、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思政政治课程属于高中阶段的九门主科之一,但是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不受重视。尤其是文理分科后,轻视程度更加明显。毋庸讳言,大部分学校将升学率视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重理轻文是不合理但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因此,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任课老师激励机制,思政政治课程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生视思想政治课为可有可无的科目,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部分学生只是有在考试之前才把思想政治教材拿出来翻翻,“临时抱佛脚”。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反正是读理科的,更是不把思想政治课放在眼里,临考前连“佛脚”都懒得抱。学校忽视,学生轻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势必会导致任课老师教研热情、教学激情衰退,怀疑者、抱怨者、筹划换岗转行者均有之。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的消极态度带来了严重负面效应甚至恶性循环。
(二)认识不到位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很多《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者,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之前,没能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范畴,所以在开发与利用上自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存在问题。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意识,即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教学工作是两码事,联系不大,教学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正是受到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教学工作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甚至还有人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视作“不务正业”,认为它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这些认识的偏差,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的淡薄,进而表现出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三)方法欠科学
从现状来看,《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大多是一个单线流程,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原因有三。一是没能有效把握时机。部分教师具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却鲜有实际行动,究其原因,主要是错过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机。譬如,备课过程是《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遗憾的是,据调查,75%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没有想到或没有去做――在课本、在课堂活动等教学设计中去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二是开发与利用各行其是。实际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与“日常教学实践”被人为割裂:《经济生活》课程资源虽然被开发出来了,但没有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没了用武之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应付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种检查,教师撰写的《经济生活》教学研究论文、总结举目皆是,但是若是去考察研究者的教学实践,就会尴尬地发现,不少人所写与所教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三是教学评价机制缺位。不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就不能真正了解到该课程资源的好坏。因此,建立完善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
二、对策
(一)教科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改革提倡将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开发与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首先是通读教材,熟悉内容,把握教材内部逻辑结构。《经济生活》的《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四个单元的内容,是以马克思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逻辑线索向学生讲解经济生活常识,即从经济现象讲起,从学生常见的商品到货币、价格和价值、消费和消费观,然后从消费追溯到生产,引出经济制度,讲到劳动和经营、劳动者和企业,再讲收入和分配,包括个人收入和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再到税收和依法纳税,最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对外开放。
在整体对各个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把握主要逻辑框架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反复地阅读和仔细地分析,整理出每一单元的逻辑框架、主要内容及其相互联系(具体到每一课、每一框题甚至是每一目),了解它的逻辑脉络、重难点,以及在全书当中的地位。《生活与消费》作为全书的第一单元,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和经济领域,主要回答了“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其逻辑脉络是: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因素支配消费行为的心理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金钱观。《生产、劳动与经营》主要回答了“如何生产”这一核心问题。《收入与分配》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面对市场经济》主要阐述的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些经济活动的背景和舞台。接下来就是要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内部的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等。
(二)电子媒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的重组与整合使之为己所用,是每一位优秀教师的基本功。我们在重视教材教的同时,应该跳出教材,充分开发与利用好其他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电子媒介课程资源突破了传统课程资源的狭隘性,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传统课程资源时空的局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也产生积极的效应,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想的环境和手段。其强大的模拟功能,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借助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课程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内有限的时间,扩充教学容量。并且,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激发学习兴趣,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理解起来也会更加轻松和简单。网络于教师而言,是个搜集教学素材的宝库,也是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分享一些心得体会、意见建议。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自主地选择时间、地点获得相关学习资料。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媒介课程资源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喧宾夺主”。
(三)特色素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不同地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此,我们不妨试着开发和利用一些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例如,在讲述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除了运用教材上面的素材,还可以利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本地素材。我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选用湖南湘乡的一个本土案例――湘乡蜂窝煤市场的价格和生产规模的变动情况。摆出统计数据,让学生去分析蜂窝煤价格与生产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科的吸引力,而且实实在在地辅助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效果。再如,在讲消费心理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分析本地所流行的主导消费心理。以湘乡为例,只要稍稍留意,我们就会发现,湘乡作为一个县级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是它的高消费水平。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评价这一消费行为背后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平时细心地观察和有意识地积累。当然,平时的所见所闻只是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要想将其准确、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开发和加工。
(四)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作为课程资源之一,在课程开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3]在教学中,应当多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正确对待金钱”这一内容,虽然没有列入教材的正文,但是它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活动的主题。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搜集资料,再利用一至两课时,组织学生策划、主持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一是抽象、深奥的内容,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有学生向我反映,他们对《收入与分配》这个单元的内容难以理解。我认为,仅仅是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于是,我就组织学生编排了一个情景短剧――二十年后再相聚。在短剧开始之前,我设计了几个与“收入与分配”相关的问题,然后,四位学生围绕着各自“职业”和“收入”进行幽默风趣的表演,寓学于乐,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为进一步了解“收入与分配”相关知识做好了铺垫。二是与学生日常生活距离越远的内容,越是需要开发和利用学生这一课程资源。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这个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来一个互动小活动――看谁更识洋货,即让学生来讲述他们了解的外国产品有哪些。通常情况下,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在热烈的讨论导入新课,学生会深切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在身边,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可以提前分小组布置任务,让学生先搜集资料。课堂上分小组阐述观点,然后进行讨论。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政治敏锐性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
(五)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4]开发和利用教师这一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由于思维定势,目前很多一线教师,特别是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没有做到将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较少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二是发挥特长,凝聚教师集体合力。集体备课是一个很好的凝聚集体智慧的平台。各位教师在发挥优势,挖掘潜能的同时,可以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彰显群体合力。我校政治组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和总结,最终形成一份案。在集体教案的指导下,教师再根据自身及学生的实际,采取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团队合作要比单兵作战的效果好得多。
三、结语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支撑系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高中《经济生活》课程资源本身具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它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力求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并且逐步引向深入。要重视建立课程资源的良性运行机制,保证课程资源建设从学校发展规划的宏观层面到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5]总之,积极开发和利用《经济生活》教科书、电子媒介、特色素材、学生和教师等课程资源,既是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潮流和趋势的体现,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以及完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内在要求,更是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刚平.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若干问题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9,(3):19.
[2]吴廷熙.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12):3.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当我终于发现厕所原来是很多人获取知识的主要窝点,地铁原来是很多人了解世事百态的重要场所,跑步原来是很多人妙思泉涌的绝佳时机时,我便开始试着去寻找更多这样的时机与场所――适合思考。
你习惯在哪里思考?这是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首先,你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以便可以集中精力认真地胡思乱想;其次,你需要一个便于记录的场所,因为那些极其细微且天马行空的想法通常稍纵即逝,捕获他们的最佳工具便是纸和笔;最后,你还需要一个足够复杂的环境,因为灵感通常来源于人与人之间超乎个人想象之外的差异。如此看来,飞机上倒真是个适合思考的绝佳环境――因关掉手机而被迫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舒适的座椅以及面前尚算宽敞的小桌、飞机上千姿百态的乘客,几乎符合了上述几乎所有的要求。正如作者吴健雄在书的序言中所写的那样,飞机是一个移动而独立的空间,一个可以让他远离世故的安静场所,在其中可以产生一些感性加理性的思考。
《云端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本孕育自8000米高的飞机舱中的经济学随笔。作者从行业大佬对头等舱和经济舱的不同选择谈起――为什么麦肯锡只坐头等舱,而比尔・盖茨却对头等舱不屑一顾;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这些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普遍现象――三流企业比价格与实惠,二流企业比技术与模式,一流企业比感觉与认知;为读者展示出一副日常生活的经济全景图――从大佬们对飞机舱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营销理念。
当手机被迫调整到飞行模式,飞机呼啸着加速冲上云霄,除了这个狭小且不能随意走动的空间以及你身边的乘客,你便与外界彻底断了联系。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你不得不打消一切与遥远的人群、事物产生关系的想法,专心地定下神来,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要么一个人精彩、要么与身边的唯一一个或两个人进行交流。而似乎大部分飞行者,尤其是空中飞人们更倾向于前者。
你曾在飞机上思考过什么?你有没有想过选择飞机出行的人们与选择其他方式出行的人们在手机品牌的偏爱上有什么不同?头等舱的旅客与经济舱的旅客在飞行时间的利用上有什么区别?究竟是这些对时间利用上的区别造成了“飞人”们乘坐头等舱与经济舱的区别,还是因为坐了不同的机舱所以在对飞行时间的利用上有了或大或小的区别?
如若照此仔细分析开来,《云端经济学》与其说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为读者细致地展示了那些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哲学,倒不如说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将高高在上的经济学拉至人人触手可及的地表,让更多非经济学专业人群去认识它、熟悉它甚至将它带入自己普通的生活中。读者顺着作者所提供的放射性思维方式,推及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正体会到,学会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远比学会一个经济学原理更为实用。
而事实上,本书在给人展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亦给读者展示了一种作者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没有无聊,如果你觉得无聊,那是因为你没有试着去挖掘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譬如作者在书中所展示的长途飞行这样漫长且枯燥的事情。当读者再次感叹时间去了哪里,或者说好的趣味性去了哪里时,不妨试着像作者那样:仔细地审视一下四周,以评论和分析的角度去思索看到的人或事件背后更深一层的含义。除了经济学理论,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了读者: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无聊的人或事,如果你觉得它们太过枯燥,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个方式去看待它们。
《云端经济学》是一本很好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将枯燥、严肃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简单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给人们展示小生活中蕴含的经济学大道理的同时,也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及生活方式,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值得读者反复阅读,并从其中获取除文字表面之外的更多信息。
藏在身边的经济学
经济学一向以严肃而呆板的形象示人,然而近些年,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却大行其道。不论是2008年的《牛奶可乐经济学》、《集装箱改变世界》,还是更早以前的《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最近新出的《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经济学仿佛在一夜之间,一转往日高处不胜寒的状态,开始稳稳地站在红尘之中,用兴致盎然的眼神看待周遭的现象、思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揪出这些藏在身边的经济学,你准备了吗?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原名为《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佛兰克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将源自生活的经济学加以整合,将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应用于普遍的日常生活,用经济学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他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合理的解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他主张,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植根于经验和观察的社会科学,而不是艺术学为核心的硬科学。
《集装箱改变世界》
作者:[美]马可・莱文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华尔街日报》称它为写给集装箱的赞美诗,但即使是赞美诗,作者也从经济学角度将为什么对它进行赞美描绘得头头是道。本书从集装箱的发明与使用入手,分析了集装箱产生前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重大影响。作者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不起眼的航运集装箱如何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以及这一发明如何让全球商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
作者:[日]山田真哉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推荐理由:为什么即便家里晒衣服的竹竿五年也不用换一根,沿街叫卖竹竿的小贩的生意却依然没有倒闭?为什么天价的法国餐厅会选择开在人烟稀少的冷门地点?为什么打麻将最后一圈胡的大多是庄家?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有趣现象引出思考方向,然后用经济学的原理、朴实的语言对其加以分析。书中既没有枯燥的理论,也看不到让人头疼的各种报表及术语,而是巧妙地将经济学带入生活,引导着人们去思考更多。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一、狮岭地方素材概况
从地理的视角看,地方素材就是从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中获取的各类信息的总和。地方素材突出的就是“地方”特色,素材来源于本地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已经被学生耳闻目睹的现象,包括一些地方自然景观、生活现象、经济现象等。这种“地方”素材可以作为一个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桥梁,把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世界中的规律、原理对应,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和能力。下面是笔者整理的能获取的狮岭地方素材基本涵盖的内容及呈现形式。
二、自然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在将本地自然素材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需要对素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有明确的定位,在此定位基础上将地方素材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从定位上说,地方素材是连接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桥梁,故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遵循所应用的地方素材要有利于学生建构起对科学知识生活化应用的观念。在地方素材融入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对此的思路有以下两种。1.根据地理原理辨别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理论知识后,把地理原理迁移到生活中,用原理解释现象。基本步骤:先行知识点——迁移运用——解释生活现象。2.以小见大的原理迁移教学一般情况下,学生较为熟知的生活世界都是在小区域的范畴之内,但是课堂所学的地理原理基本是以大区域为背景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大区域的性质与小区域的特征连接起来,将大区域尺度缩小到小区域,实现区域地理教学中的知识迁移运用。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分析,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其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特征,这些自然方面有很多的素材可以使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例如狮岭镇地处于广州花都区,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学过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的知识,判定本地的气候以及其呈现出的冬夏季降水特征,再联系学生不同季节所感知到的降水情况,就可以使得学生把自己的周边生活与所学地理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再如岭南地区是以红壤为主,红壤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呢?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狮岭本地的土壤类型,学生就容易想到广州狮岭是岭南的一个小地方,那土壤也应该是红壤。那其实生活中见到的山上的土壤就属于红壤了。因此教师可以有意地搜集自然地理方面的数据、图片、视频素材,就可以有序地穿高中必修一的各单元的教学中,这能让学生更深入掌握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和判断技巧。下面是根据广州狮岭镇的自然地理特征,笔者总结的以小见大的教学推理思路。
三、人文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每个地方的经济都有自身的突出特点,经济支柱产业、主要工厂类型在学生生活中的印象和感知是比较突出。比如在地理教学中说到产业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种产业都有对应的工业类型,每种工业类型都有其突出的主导因素。那么将涉及本地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态势的素材整合,就可以成为必修二人文地理第四章工业知识教学后的一个典型的案例分析。就本文所讨论的广州花都区狮岭镇而言,狮岭镇的皮革产业是花都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史长,规模大,经济效益也很显著。教师可以以此地方特色产业为素材,进行问题研究或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工业的发展规律、发展方向。地方素材可作为教师案例教学、问题研究或者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淀型材料,支撑课堂教学,突破理论知识,构建地理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景观之间的稳固联系。下面笔者就用教学设计实例来具体阐述地方素材与地理教材的融合运用。
1.地方素材整合成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是地理教学当中常用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典型的地理案例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融会贯通,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恰当地选择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键的一环。地方素材恰好可以成为案例最好的素材来源。以地方地理素材作为支撑点,从地理的某个角度进行延伸分析,可以扩展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应用视野。例如下面这个教学思路,即是笔者在教学中融合狮岭皮革产业素材的案例。
2.问题研究渗透地方素材
除了案例,对于一些探索性的领域,则可以以问题研究的方式来实现教学中的难点突破。以地方事件为背景素材,从地理角度切入,探究某一个地理问题,这也是地方地理素材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的一个对知识点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素材是地理教学中很好的教学材料。通过教师各种巧妙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地方素材化零为整,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支撑。同时,创造性地使用地方素材,能拓宽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建构起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地方的分析,学生用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己所成长的故乡,增强学生对地方的归属感和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
作者:李思婷 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狮岭中学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多,纯讲授理论学生理解效果比较差,也会影响学生接受效果。通过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心学习的驱动力,从而高效学习。
(2)有效引导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掌握后,理想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有效地做出市场行为或经营决策,但是不少学生是书呆子,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增强师生互动。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的理论讲述,不可避免地变成教师的主场。通过案例教学,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案例,主动消化案例中不懂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教师提出更难的问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2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过程
(1)精选案例
西方经济学案例主要来自于西方世界。对于学生比较好理解的案例肯定是本土化的案例。案例类型主要有信息式、问题式、陈述式、决策式、实录式案例等。教师应该根据经济学中不同的知识点,预先确定好案例类型,同时在讲解经济学概念时,让学生自己先查找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选出最适合这个概念的案例,目标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自我感知。
(2)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不是教师呈现,而是加强学生的参与。主要是激励学生分组竞赛,通过分组,选出组长和分配好成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将精选的案例,制作成PPT,案例呈现部分包括,讲述者(讲述者的仪容仪表、表达流畅程度、知识传达)、PPT内容(案例简介+案例分析+案例启示)、PPT形式(制作颜色、图文)。
(3)分析与讨论案例
由组长引导,成立讨论小组,分析案例呈现中呈现的案例简介,引发学生对于案例的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案例时,注意学生的角色定位、讨论的氛围,教师在分析与讨论案例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引导与监督者,尽量让学生积极讨论,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4)评价案例与知识开展
学生分析与讨论完案例,对于案例有一定结论陈述,教师此时才开始真正进入教学角色,将学生的案例进行评价,并开始进行知识点开展,教师结合自身学识并要讲解的知识讲述新案例。
(5)形成案例库
一学期完毕,要求每一组组长共同努力,将案例整理,形成电子案例库,让学生加强复习,巩固案例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库让学生感知一学期来自己所做出的学习成果。
3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的西化不可避免,从而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将教学的案例本土化,这样能够案情清晰好理解,本土化的案例,透过现象理解本质,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
(2)案例开发渠道多样化
鼓励商学院教师自主开发高含金量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更多的经济现象,将经济现象与经济学原理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来锁定案例,比如说经济学中的市场行为,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市场行为和决策的理解;与校外其他资源合作共同来开发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案例;在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上选取案例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取案例。
(3)增强案例趣味性
趣味性极强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促动师生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查找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典型的案例,增添趣味性,比如:古人吃饼,吃到第五个后悔迟了前四个,叫学生思考古人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俗语或成语故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经济学原理,主要体现在机会成本。生活中丑男配美女的经济学原理等。
后来,在旅途中遇到了她人生中的伴侣,爱屋及乌,到了先生的老家兰州工作、生活、结婚生子稳定了下来。
虽然有些折腾,但她自己觉得值得,她明白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直在勇敢追求她想要的生活。
她的经历让我很羡慕,感觉她短短的8年的日子好像过了别人的几辈子。
其实,我也想我的一辈子过出几辈子的感觉,但现实中因各种责任羁绊,很难实现。
好在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体验、感受、扩展生命的宽度,丰富生命的体验。
把生活过明白是个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事。
“难得糊涂”有时候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奈的安慰,也有好处,不要钻牛角尖,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想明白的——这一点一定要想明白,不然你想不明白的时候会很难受。,
我虽然已年过半百,但不敢说我是明白人。
而今天《如何让我遇见你》的作者,就是一个把生活过明白了的人。
作为一位经济学学者,将经济学的原理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反过来,生活中的一些小节,也折射出一些经济学的道理,卫红同学从大量的亲身经历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感悟,对很多生活中看似感性的事情做了理性的阐释,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问题、难题,给我们提供了经济智慧和卫红方案,问题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使我们不至于为生活中的琐碎而苦恼。
书中第40篇文章《送什么礼物最好》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经济学观念
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到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通过教师对生活中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的列举,让学生进行分析并通过经济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当中。经济学中乏味的理论也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的列举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印象,从实际的案例中总结出经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学以致用。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同学间的交流中不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获得了经济学知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都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搜集过来的,学生依靠团队的力量挖掘生活中的案例,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引导型案例的应用
课堂引导型案例的使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易于理解,学生通过教师讲解经济学案例让学生对经济学方面的原理和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需求理论时,要向学生先简单举一个例子:为什么钻子会比水要贵很多呢?水对人们来说就犹如生命,但水的货币量要远远的低于钻石的货币量。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可能学生都有疑问,但要用经济学知识来解释会有很大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把本节课的内容贯穿到这个问题当中,运用需求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根据需求曲线得出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不是按照消费的总效用来支付,而是按照它最后的效用来支付的。因此我们在消费水时,它的最后一个效用是洗衣服做饭,而水的数量也比较多,到最后水的效用会逐渐的降低,而钻石比较少见,数量有限,且给人们璀璨夺目的效用,因此价格也比较贵。通过向学生举出这样一个困惑学生已久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用经济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不但收获了经济学知识,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二)课堂讨论案例的应用
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课堂中的相互讨论为经济学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时,先向学生讲解机会成本的概念然后提出学生生活中与这个概念相关的案例: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展开讨论,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讨论,然后把问题进一步深化问学生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要打工挣钱,那么学生上大学的意义在于什么?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回答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同时教师将本节课的机会成本引入到案例的讨论中,并用经济学的消费者的预期消费对眼前消费的影响知识回答这个案例。并引出经济危机中人们在当前的消费中不愿意花钱的主要原因是对预期消费不容乐观,这样学生通过实例的讲解不但明白了机会成本这个概念,还了解了生活中和社会中的经济学现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利用经济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课堂讨论案例的正确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经济学思维,使得经济学知识不再乏味枯燥,增强了经济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思考案例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DF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2―0021―05
“放大效应”这一概念是用来描述某一事物或行为可以产生一种远超出其自身能量的外部效应的现象。自人类社会从生产与消费为一体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发展到生产与消费相分离的追逐利润的市场经济,从以个体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发展到高度社会化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以来,增量财产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财产权类型。与传统民法保护的服务于人们生活消费的存量财产权不同,经济法保护的是服务于人们追逐利润的增量财产权。增量财产权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它所具有的特有运行规律,使得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力不同于传统民法主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远超出其本身的能量,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各方面都形成广泛的影响,从而使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了放大效应特征。
经济学研究者首先注意到了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放大效应现象,以及它对经济生活秩序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展开了从实体经济领域到虚拟经济领域的广泛研究。如1987年陈万康在其《市场放大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抑制途径》的文章中就对实体经济领域的这一放大效应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作者以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为观察点,系统地介绍了市场放大效应的表现、对实体经济生活的广泛影响、市场放大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抑制放大效应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之后,经济学研究者们在分析各种金融风险时,对虚拟经济领域中的放大效应现象的研究不断增多。如有研究者将近些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原因,直接归于国际投机资金产生的放大效应,认为资本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促成这种放大效应的原因之一。
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无疑使得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传递速度更快、影响力度更强、波及范围更大。如2007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2009年在欧盟发生的欧债危机,虽然只是个别经济法主体,但其在短时间内就深刻地影响到各国经济,导致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可见,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秩序法律治理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的放大效应应予以高度关注,将此作为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课题。
增量财产权的运行规律决定了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笔者认为,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其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分工合作、乘数效应、尺度效应。
(一)社会分工合作
在增量财产权时代,产品的生产目的不再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日常生活消费的需要,而是为了追逐利润。为此,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深化分工合作。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内部每种产品的生产都被分解成多个生产环节,其中任意一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得之前环节进行的工作前功尽弃,之后的环节无法延续,从而导致整个生产环节无效。在宏观层面上,不同的企业、行业之间产品的生产也形成了分工合作关系,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处于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它们之间会出现牵一企业而动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局面。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外部之间的分工,行业之间的分工日益交织在一起,出现了整个生产领域分工合作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单个资本转变为社会的共同资本,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单个人的劳动转变成社会的共同劳动,实现了劳动的社会化;单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成为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社会化。从而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分工合作,不同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
可见,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社会分工,已经大大不同于之前的社会分工,它使得以企业为主的各经济法主体之间不再是一种割裂的、独立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衔接、互补互存的统一有机体关系,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联动机,任何一个经济法主体的行为,都可能会对与其相关的其他经济法主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依靠结合劳动力进行产品生产的财富创造方式,虽然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一个“加和”效应,但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每一个经济法主体行为对其他相关经济法主体的影响力度,使其行为产生的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都有可能以超出自身能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度向外扩散,形成放大效应。随着交通和信息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放大效应如同获得了一个加速器,得以更强的力度和更快的速度向外扩散。
(二)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即“倍数效应”,它是乘数原理作用于经济活动的一种外部表现。根据乘数原理,在经济生活中,相关的不同变量之间会发生一个连锁反应,当某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就会引起其他相关变量发生成倍地变化。例如一项投资活动的变动,就会引起收入和消费活动若干倍的变动。反过来,如果当收入或消费活动发生变动时,也会引起投资活动若干倍的变动。
乘数原理在经济学领域的发现和引入,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弗朗斯瓦・魁奈1758年出版的《经济表》。在这本著作中,魁奈首次运用乘数原理分析了在农产品生产上支出可以倍数地创造收入的过程。1929年,凯恩斯和他人联名发表了一本《劳埃德・乔治能办到吗?》的小册子,运用乘数原理的推理告诉人们,一笔投资支出不仅可以起到直接投资的效果,而且可以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形成更多间接就业。1931年,卡恩在凯恩斯乘数原理思想启发下,在《经济学杂志》6月号上发表了《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用数学方法将乘数原理思想精致化。之后,乘数原理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理论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之一,被广泛运用到财政、货币、外贸等诸多领域研究之中。
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存量财产权占据主导地位,它具有静态性、封闭性的运行特点,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因此,不同的经济变量之间难以发生成倍的连锁反应,乘数效应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但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到增量财产权时代,而增量财产权具有动态性、扩张性的运行特点,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资本的高度流动陛和其对利润的狂热追逐,对各种经济信号的刺激反应灵敏,不同增量财产权之间极易发生成倍的连锁反应,乘数效应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开始凸显,单个经济法主体行为不仅成倍地影响到其他经济法主体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内容,同时对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生活也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形成放大效应。近些年来,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的流动性更强了,在乘数效应作用下,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放大效应也表现得更为迅猛和剧烈。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实践中,不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微观经济领域,都有许多经济学家正在利用乘数原理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为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
(三)尺度效应
尺度效应就是指事物的规模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一个重要维度,进而影响事物的运行规律。尺度效应原理最初主要是应用于物理学研究领域。目前,随着人类对尺度效应原理认识的逐步深入,该原理在其他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正得到更为广泛地应用。它同样也适用于社会领域里的事物。对此,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进行社会学研究中早已发现,他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这本著作中就曾指出:“群体的构成与个人的构成不同,影响群体的事物具有另一种性质。”
在以存量财产权为主的农业经济社会里,人们生产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它的使用价值。这就使得“无论是农业产品,还是工商产品,产能和产量都很少,基本保持在自己满足的水平上。”尺度效应发生作用的条件还不具备。但在以增量财产权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人们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它的交换价值,以实现利润的扩大和财富的增值,而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因此,无论是农业产品,还是工商产品,产能和产量都呈指数倍地增长。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事物的性质逐渐发生改变,尺度效应在经济生活中开始发生作用。
规模效应是尺度效应在经济领域里发生作用最为突出的一个体现,它包括组织规模效应、生产规模效应、产品规模效应、消费规模效应等诸多方面。如从组织规模效应来说,相比于自然经济形态下的家庭生产者和个体生产者,现代企业的组织规模正越来越大,几万或几十万员工规模的企业已不足为奇,许多跨国企业的规模比一些小国家还要大。这种经济法主体组织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性质发生变化,它不仅影响着经济领域的生活,还影响着社会和政治领域的生活,一些大型跨国公司CEO的选任所产生的波及效应,不仅影响其本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甚至对全球经济、社会都会产生影响。再从生产规模效应来说,随着大量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可以产生一个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另一方面,一旦某个生产环节中出现问题,比如环保环节出了问题,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大规模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产品规模效应、消费规模效应等其他方面,同样也会产生类似放大效应问题,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让当代人类的经济生活图景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的放大效应对经济法部门的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经济法基础理论和具体制度方面。
(一)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影响
无论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形成,还是从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未来发展角度来看,都受到了经济法主体放大效应的深刻影响。在此,我们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社会本位思想为例,进行简要论述。
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在传统的企业法理论中,企业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其最高和最终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实现股东利润的最大化,它仅对其股东负责,纯粹是股东实现利益的一个经济组织工具。但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企业作为一种经济法主体,其行为的放大效应越来越明显,一个看似企业的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正在波及越来越多的其他社会成员。在这种新的事实出现以后,继续坚持企业行为只顾及股东利益的理念就不合时宜了,而必须做出重大修整。
首先对传统企业法理论提出挑战,提出企业应负有社会责任的是来自经济活动一线的企业管理者。192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一位名叫欧文.D.杨的经理在一次演说中指出:除了股东,雇员、顾客和广大公众在公司中也都有一种利益,作为公司的经理,有义务去保护这些人员的利益。之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学者和社会团体开始研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们从工业污染、资源保护、地方共同体事务、社会公害、国民福利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将企业行为的放大效应所触及到的对象,基本上都纳入到了研究范围之中。人们开始强调政府的监管职责,逐步抛弃了斯密主张的政府不干涉主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得以慢慢形成。在司法和立法领域里,企业社会责任也受到了重视,并在立法过程中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2.社会本位思想
社会本位思想也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学者直接将社会本位思想作为整个经济法的产生基础和立论前提,认为“社会利益的独立是经济法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经济法得以存在的完全而充分的理由。只要有社会利益的独立存在,就必然会有经济法的存在和发展;而社会利益的不同表示形式和发展变化,也必然引起经济法的不同模式选择和发展变化。”
社会本位思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法律优先保护的对象,它的产生也是受到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影响。在近现代工业化市场经济中,人们越来越陷入到相互依赖的市场环境中,个人在为自己的一个经济行为做出选择时,需要依赖于他人的条件;同时个人所选择的经济行为,也会成为他人做出经济行为选择的条件。这就使得不同经济法主体间的利益联结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单个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放大效应会波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而所谓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就是指这种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说,近现代工业化市场经济以来,经济法主体行为具有的放大效应,倒逼人们不能再仅仅顾及自己的利益,还需要顾及到社会公共利益,这既是一种道德伦理的要求,也是当代经济运行规律的反映,使得经济法保护的利益越来越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属性,成为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本位思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经济法的内在精神之组成部分之一。
(二)对经济法具体制度的影响
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对经济法具体制度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既重塑了一部分原有的制度,又催生出一些新的制度。在此,我们以惩罚性赔偿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为例,进行简要论述。
1.惩罚性赔偿制度
惩罚性赔偿,又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报复性赔偿。一般认为,惩罚性赔偿是18世纪后期产生于英美法系,主要适用于诽谤、诬告、恶意攻击等使受害人遭受名誉损害和精神痛苦的案件。最初它是为弥补缺少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不足,对侵权行为人采取的一种替代性惩罚措施。
随着增量财产权成为人们的主要财产权,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的正外部效应或者负外部效应都在加倍地放大。例如,如果一个企业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对另一企业实施损害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那么它不仅侵害了该企业的商誉,也导致了该企业因商誉受损引起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影响该企业的未来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违法成本不高,不能被及时有效地制止,那么这种不正当竞争方式就将进一步扭曲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大大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运营风险和成本,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让受害企业遭受到各种损失,还会让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及国家的各种利益受到损害。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只要求实施侵害行为的企业承担传统的民事补偿性赔偿责任,显然背离法所追求的公平公正价值。它既不能补偿受害企业遭受的损失,也不能有效阻止实施侵害行为企业的继续违法,更不能起到威慑预防其他企业实施同类违法行为。因此,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英美法系国家里,逐步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到经济法部门之中,在这些国家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各种经济法规中,都已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我国,当企业的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害时,仍然生硬地套用传统民法中的补偿性原则给予等价赔偿,而不是惩罚性赔偿。学者们也仍从民法学角度来研究惩罚性赔偿制度,立法实践也是将它放到民法部门之中,如我国新增加的一条惩罚性赔偿条款,就放在2009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之中。在现行的各种经济性法规中,只有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且对赔偿数额作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而至为重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中至今没有惩罚性赔偿的规定。这种责任制度的设置缺陷造成了我国现行的各种经济法规很难得到经济法主体的认真遵守,各种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盛行、环境不断恶化、市场秩序混乱,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研究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特殊运行规律,合理设置惩罚性赔偿制度。
2.产品召回制度
产品召回制度是工业化下市场经济的典型产物之一,它20世纪60年代首先产生于美国,随后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也建立了这一制度。究其根本原因,这一制度的出现是经济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催生而成的。
近现代社会以来,人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获取日益依赖于专业化生产和市场交易来实现。在利润的刺激下,单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在许多行业,三四家大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差不多就占据到一国市场90%以上的份额。这时,一旦产品的某个设计、生产环节失误,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当这些大批量问题产品进入市场后,对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造成的损害就会是大范围的。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扰乱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安全。以汽车为例,当一款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汽车大批量进入市场后,如不能被及时召回,就等于在马路上和大街小巷中放置了一个个流动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导致驾驶人员和路上行人的人身和财产遭受损害,甚至引发一系列车毁人亡的恶通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安全,造成众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再依赖传统的合同法或者侵权法制度,由单个消费者自己以买卖合同违约或者产品引发损害的侵权为由实行救济,根本无法阻止这种大范围损害事件的发生。而当产品召回制度建立后,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随即启动产品召回制度,就可以有效地阻断损害范围的扩大,将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显然,产品召回制度的出现是由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直接催生而成的。它可以有效地将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产生的不利后果及时阻断,维护了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从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弥补传统民商法制度在规范现代经济生活时出现的漏洞。因此,产品召回制度应适应于当代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成为经济法部门中一项最基本的风险防范和救济制度。目前我国的这一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众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良事件得不到有效解决,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加快完善我国经济法中这一制度。
放大效应已经成为经济法主体行为的一个突出特征,它是增量财产权运行规律的一个外部反应,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而直接影响到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未来走向和各种经济制度和法规的设计制定。可见,加强对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研究,对于完善经济法基础理论,增加经济法制度规则设计的科学性,推动人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宇松.论增量财产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西部法学评论,2014(1).
[2]陈万康.市场放大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抑制途径[J].农业机械学报,1987(3).
[3]汪文进.国际投机资金的“放大效应”分析[J].海南金融,2005(11).
[4]钟契夫.一部系统研究乘数理论的力作――评《经济运行中的乘数效应》[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10).
[5][法]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法文第二版序言,1988.
[6]陈泰和.和谐社会的财产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46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运用大量的篇幅展开了一系列关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分析,在导言、概念、需求及满足等篇章中阐述了“行为理论”,“将动机和机会视为行动的理由,人的活动最终形成了其行动的动机”。由宏观到微观,从关于金钱、财富、活动的刺激与激励、需求、欲望的各种阐述中演绎行为理论的观点。
一、宏观层面行为机制分析
从宏观层面来看,理解“行为”产生的原因。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过活、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
(一)、行为的经济动机分析
“将货币作为衡量手段对于物质的满足的意义――货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货币是大规模地衡量人类动机的唯一便利的方法。货币或物质财富被当作人类努力的主要目标。”金钱是一般购买力,且被奉为是一种达到各种目的――高等的和低等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的手段。
(二)、行为的社会动机分析
“对金钱的欲望并不绑斥金钱以外的影响,人们对于行为的其他追求产生了强大的动力。”行为的产生不可避免心里因素的刺激,要得到周围的人的赞美、避免这些人的藐视的欲望,也是对活动的一种刺激,也许也是是因为受到高尚的好胜心的鼓舞,而非完全因为爱好财富的缘故;行为往往受到外在非物质因素的诱导,例如自豪感;行为又受到了习惯的约束,“习惯本身大都基于有意识的选择,经济学特别关心的生活的一面,就是人的行为的最深思熟虑、且在他未做一事之前总是先考虑它的利害得失的一面,在他的生活的这一面上,当他确是遵照风俗习惯,暂时对一事不加考虑就去做的时候,风俗习惯的本身差不多一定是精密和细心地观察不同行为过程中的利害得失的产物。”
二、微观层面行为分析
关于行为动机的分析,马歇尔开创性的采用了“边际效用”的原理展开人们行为作为一种结果的原因所在。从“边际效用”的变化规律解释行为建构与解构。那么在市场条件下不得不必须考虑货币效用的变化。货币效用变化的发生,是因为必须考虑同额货币所代表的愉快或其他满足,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之下多寡不同。那么考虑到这一点就不可忽略需求的饱和性和弹性,需要理性对待欲望与需求的关系。对于解释人们在活动中的努力和活动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需求的饱和性规律。
尽管人们的欲望是多样的,但是关于一个人对一样商品的普遍规律就是: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这种欲望每随他对这商品的所有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当人们在活动中,欲望得到了满足,那么这种欲望得以满足的动机对于行为的驱动就会降低,人们也不会竭尽全力的去努力以追求更多的满足。
由此可以推出,“财富的效用使得人们将货币或物质财富当作努力的主要目标,热衷追求”,所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对财富追求的过程中,人们的活动积极性受财富的驱动,人们的行为受金钱的刺激,出于货币的动机。然而当财富需求达到饱和状态时,新财富往往失去了大部分的吸引力。
三、行为理论的启示
从利润最大化原理浅析身边的现象
当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涨价或者是降价,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为需求与供给大小关系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用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了。
在我的家乡烟台,依赖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水果种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几年前在我的家乡还是会看到大片大片苹果树林,但是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几年后在它们长得还很茂盛的时候有的却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为苹果价格下降,果农赔钱,不得不另谋出路,这种见解是比较浅显的,现尝试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之,即利润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场机制原理。
像是苹果这一类的农产品的供给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果农们是在MC=MR=P的时候在短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刚开始的苹果价格为P1,超过了平均成本,(P1—AC1)*Q>0,果农得到了经济利润,于是被利润驱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苹果,而且种的数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场上苹果的供给越来越多,使得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的苹果价格趋于下降,价格降到了P2,位于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P2-AC2)*Q2
据我们所知,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即直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为止,这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刚开始,苹果的供给是属于短缺的,价格位于P1,果农就会试图扩展种植规模,增加苹果供应量,所以一时间苹果树被大量种植,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直到P2,是处于市场出清的状态的,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等于供给,但是市场信息不完善,果农们自然也不知道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继续种植,使得供给大于需求,超过了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造成生产过剩,为了售出这些过剩的苹果,果农们不得不开始降低他们的价格,最后价格将下降,需求量将会上升,供给量将下降,亦即会有大量的苹果树被砍,直到达到均衡价格P2。
从机会成本角度浅析生活中的小事
对于身边的一个小事,也是很普遍的一件生活琐事,现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剖析。
我家住在三楼,一楼有一对老夫妻,生活过得很滋润,也很让人羡慕,白天会出去散散步,去菜市场转转,晚上也很充实,在广场跳交谊舞。五楼的王叔叔则是位上班族,只有在早晨他出去上班和傍晚回来时才会碰见他,只能说年轻时是需要奋斗的。有时傍晚我会跟妈妈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就会遇见一楼的奶奶和五楼的叔叔,但他们买菜的方式却有着天壤之别。老奶奶买菜一般是先把菜市场逛个遍,察看不同摊位的蔬菜质量价格 ,最后择优而买,有时甚至不惜走一段路到其他市场去买。王叔叔则要简单得多,就近碰到合适的则买,很少花时间去逛菜摊和进行比较,那么,老奶奶的这种做法是否比王叔叔的实惠呢?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会觉得老奶奶更节俭,更聪明,因为毕竟是在比较了多家摊位之后,会得出,去哪家买会更便宜,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越多。但是我的这种观点现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并不正确,他们的行为方式都是理性的。
就像企业家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在选择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他所放弃的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生产其他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同样王叔叔如果也在逛完菜市场之后,再进行购买,是要付出代价的。老奶奶逛完菜市场之后,会得到有关商品价格的信息,然而获得信息是有代价的,是要付出金钱和时间的,这是寻找信息的成本。信息也会带来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做出更正确的决策,这种决策会使经济活动的收益更大。老奶奶逛菜摊就是一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所用的金钱(如磨损鞋子所需的支出)和时间就是成本。由于对各个摊位蔬菜质量与价格信息了解而买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收益。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经济学可以是专业很强的研究学科,也可以是人们日常行为和交流的集中思考和反映。经济学可以很高深,也可以很普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导师经济学的影子,经济学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基本构成形式。
一、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分析
1.机票的经济学分析
机票常常会出现打折的情况,经常会遇到飞机临起飞前如果还有空座,机票价格甚至会低至一至二折的情况,这个时候买机票是非常划的来的,可以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可能低于成本价的机票。从表面上看,这样低于成本的机票价格是航空公司损失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飞机即将起飞,一趟飞行所耗费的成本已经基本固定,空置的座位如果以较低的价格吸引顾客购买和乘坐,成本基本不变,反而增加了边际收入,航空公司的整体收入反而增加。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件双赢的交易,运用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却能增加收入,这就是对经济学中的边际收入的体现。
2.打折的经济学分析
商场打折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之一,各种打折方式,绑定这苦方式的制定都是为了给顾客带来消费占便宜的消费心理刺激的同时,积极的抢占市场份额。打折同城会出现“一件八折两件七折三件六折”这样的标语,这让消费者看到之后觉得自己可以低于市场同等价格的情况下购买到同样质量的商品,而且买的越多越划算,顾客本身对于商品的市场定位有一个自我认知,当觉得商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市场价值并在自己的接受范围之内时,便会达到价格和心理上双向满足,会及其顾客强烈的购买欲。这个时候顾客以低于市场普遍认知的价格购入商品,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从表面上看是商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让利给顾客。实际上,在促销的同时,商品制造商运用打折的优势吸收了更多市场闲散资金,优先抢占了市场份额,增加了自己品牌的效益和宣传度,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制造商还可以趁机减少库存,降低挤压和风险,加速资金回笼和再投资和再生产,促进自身的运转和经济发展。
二、工作、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1.工作的经济学分析
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运转的经济型社会,社会的整个运转就是一个经济流通的过程,人人成为生产者,也成为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市场这个大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例如,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有人提供,可以在不同的供应场所进行需求上的满足,同时,人们参与工作,通过出售劳动力而获取相应的劳动报酬,作为自己的生活支出和经济来源。人类在生活中整体进行的就是生产和消费的活动。人类因为自身的需求和劳动产生构成了社会上的供求关系,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自身就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生活经济学,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同时扮演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
2.收入支出理财的经济学分析
物质基础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上层生活的基础,在人们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理财与消费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思考和处理的问题。所谓现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也是跟物质追求相关的经济学产物。各国家有不同的消费观,例如美国为了促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鼓励消费,导致美国人非常喜欢消费,储蓄能力下降,但是市场经济受到长期的刺激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市场活跃可以促进行一轮的生产和消费,不断推动美国经济向前发展。而中国则不同,中国人民普遍危机意识极爱强,这个社会福利发展还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有一定关系,其次也跟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有一定关系。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一直较大,这也给中国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人民的储蓄能力较强,储蓄事业发达,一定程度上也能集中民间闲散资金,百姓的存款还可以给自身生活带来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稳定社会安定。
细说到生活中的理财思想,理财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部分,怎样能够做到开源节流,怎样又能够让生活过的有品质,这些都成为理财的热议话题。日常生活中,一个家庭的所有收入减去所有支出就等于这个家庭本月创造价值的结余价值。经济学理论上支出一个家庭用于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所花费价值占创造总价值的比例越高,那么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就越低,结余越少,就离温饱和赤贫线越近。如果这个家庭尽量降低生活支出,增加结余,虽然可以增加积蓄,但是物质生活没有了质量保证,也不等于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一个家庭要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增加剩余价值,才能拥有更加有品质的生活,满足除了温饱需求以外的更多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这反映开源才是改善生活的根本办法,当然理性的节流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收入和支出的理财也正是经济学道理的现实反映。
三、结语
经济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与交流的重要纽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生活中处处透露着经济学的智慧,不论是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还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和消费,以及生活中关于收入支出的理财,全部都是对于经济学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活经济学的结晶,生活本身就是一本经济学大全。
参考文献:
[1]茅于轼.一个人人都买,人人都卖的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学[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03).
[2]张诗洋.生活中的经济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