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记账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2 09:54: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记账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会计记账教学

篇(1)

一、构建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会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学科,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在账务组织以及账簿设置等方面都与一般企业有显著区别。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总枢纽,要求其会计核算必须准确、及时、真实、完整,因此,为确保账务记载和账务核对的准确性,在手工记账条件下,银行账务组织按照双线核算的原则设有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根据同一会计凭证平行登记,分别核算,共同构成了一整套科学、完整、严密的账务组织体系。然而,在当前计算机记账条件下,双线核算实际已名存实亡,综合核算无需再另外输入原始凭证信息,而是根据明细核算时录入的凭证信息自动汇总生成,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数字总是相等的,从而使总分核对失去实际意义。因此,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对账实为“人机核对”,即营业终了用现款与总账余额核对。同时,当前的计算机记账使得银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的各个组成部分全部由系统自动生成,掩盖了其内部各账表之间在数据上的紧密联系,即使银行员工也无法看到其具体生成过程。因此,有必要使学生掌握手工记账条件下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具体操作,在加深理解银行会计基本核算原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小与银行等就业部门的差距,培养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现有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银行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性与风险性,使得学生很难到银行柜台进行实习,导致银行会计的实践教学只能选择在校内以建立实验室的方式进行。因此,长期以来,银行会计实践课程的设计多采用各公司开发的实训教学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软件模拟银行的各项业务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写出实验报告。通过这种实验模式,学生虽然能够掌握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但仍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一)实践教学以单个模块为主,缺乏整体性

作为《银行会计》理论课的配套实验课程,《银行会计实践》目前可选取的软件一般包括网中网公司开发的银行会计实训教学平台、国泰安银行会计实训教学软件等。这些教学软件设有大多数银行业务的单独处理模块,如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联行往来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外汇业务等,学生可以根据理论课程的讲解进行单项训练。但是软件设计中却缺少账务组织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相应的实训内容,无法进行建账、登帐、结账一系列系统性的实训操作,割裂了单项业务与账务组织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二)实践教学以计算机手段为主,忽略原理性

目前,无论是银行的实际记账,还是实践课程的记账练习,采用的都是计算机记账的方式,手工记账由于其耗时长、易出错已被淘汰。在银行实际业务中,其各种账簿均在营业终了后自动生成,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却缺少这部分的实训内容。但是,银行会计基本原理表明,银行账务组织中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细核算中的各科目余额表金额由分户账余额合计而来,综合核算中各科目的总账发生额依据科目日结单抄录,并结出余额,日计表中各科目的发生额与余额均依据总账抄录。计算机记账虽然方便快捷,但是却掩盖了银行账务组织的基本原理,不利于学生对银行账务组织生成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三、基于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银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一)建立各项业务的单项数据库

银行的业务种类繁多,为了全面实践银行各项业务的会计操作,首先,需要建立各单项业务的数据库。鉴于目前大多数银行的操作系统由对公和对私两部分组成,因此可将实训内容也对应分为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两大类。业务种类涉及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外汇业务等。同时,每种业务的样本容量至少为20个,并规定学生在实训时每种业务必须至少选择一笔,以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机取巧,直接抄录他人账表的情况。具体操作上,还可借鉴银行一人记账,1人复核的做法,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确保记账的准确性。待所有业务处理完毕后,两人可进行角色互换。

(二)采用计算机记账方式登记明细核算

明细核算包括现金收付日记簿、登记簿、分户账和余额表。在具体记账时,采取和当前银行操作一致的做法,在每种业务发生的同时,分别在计算机中同步登记不同的账簿。凡是涉及现金增减变化的业务,登记现金收付日记簿及对应的分户账,凡是涉及转账的业务分别登记各自的分户账,凡是不涉及资金增减变化的业务登记登记簿。营业终了,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各科目的余额表及现金库存簿。

(三)采用手工记账方式登记综合核算

综合核算包括科目日结单、总账和日计表。虽然银行在核算时是由计算机系统统一自动生成,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双线核算的原理,在实训时采取手工记账的方式操作。具体做法是:当天营业终了后,根据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将每个科目的凭证分为现金借方、现金贷方、转账借方、转账贷方四种,分别汇总每个科目每种凭证的张数和金额,填制科目日结单。由于总账和日计表的数据均来源于科目日结单,所以,科目日结单的准确与否十分重要,如果科目日结单出现错误将直接影响总账和日计表的准确度,进而导致对账不平衡。因此,在填制完科目日结单后,务必要以“各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为标准进行检验,若不满足上述等式关系,则需要重新审查科目日结单的填制,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与疏漏,进行修正。若符合标准则可进行后续操作,即采用计算机方式自动生成总账和日计表。将总账中的发生额设置为科目日结单的金额,并根据期初余额结计期末余额,将日计表中的发生额和余额分别设置为各科目总账的发生额与余额。

(四)构建基于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对账体系

手工记账的特色在于根据同一凭证分别登记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并加以对账,而计算机记账由于根据同一凭证自动生成各项账表,因此,明细核算与综合核算的对账则毫无意义。为了更好的理解银行账务组织的形成机理,实践环节特别设计了对账环节。以总账为基础进行全面对账,各科目分户账余额合计与总账余额核对相符,各科目余额表余额与总账余额核对相符,现金收付日记簿与库存现金总账发生额核对相符,现金库存簿与库存现金总账余额核对相符。虽然在银行的实际业务操作中这一环节已被现款和账簿对账所取代,但是这种设计却更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双线核算系统下对账的目的和意义。

总之,账务组织部分是银行会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由于缺乏配套的实训模块,加大了学生理解账务组织的难度。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既要注重与实务部门接轨,又要注重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综合来看,可以采取手工记账与计算机记账相结合的方法,明细核算采取与银行相同的计算机记账方式,综合核算采取手工记账方式,既可以保证与当前银行业务操作的一致性,也可以解决银行账务组织生成过程中的隐蔽性问题,使各账簿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凤卫,《金融企业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8

篇(2)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作为理论依据,来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和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借”和“贷”在客观上充当了记账符号的角色,其字本身已无实际意义,仅仅是一种符号。从复式记账方法的发展史来看,十世纪以后的贸易金融中心意大利,借贷记账法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当时出现的从银行借贷,表示清楚的记载存款和贷款“借”和“贷”,随着经济的发展 ,“借贷”就失去了原来的含义,仅变为一种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门术语。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1.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3.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1.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额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2.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篇(3)

借贷记账法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在我国当代会计实践中,曾使用过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但由于在会计核算中的不足而被借贷记账法替代。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会计工作的专用术语和基本记账方法,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纽带。在会计实践工作中,很多人由于没能透彻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真正含义,而始终不能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即便是干了好多年的老会计,也仅仅是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领会会计这门工作,不能对会计有准确的定位,阻碍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会计基础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在此谈谈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对借贷记账法的一些讲解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概念的讲解

所谓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两个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理解“借贷记账法”,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贷”。

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学习这门课的学生是刚刚高中毕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或者没有会计实践经验的外行,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个“借”、“贷”记账法,是学好以后的会计类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借贷记账法”概念讲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记账符号的讲解

“借”和“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是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借”、“贷”不是谁欠了谁,它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符号”的意思,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可以问学生,是不是水星上面都是水、金星上面都是金子,或者火星上面都是火,学生都会踊跃回答不是,这时再将学生引导到借贷记账法上面来,学生就能接受“借”“贷”就是符号这一事实。进而理解“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讲解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所以得到了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负债实际上是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投资人权益,因此,可以把会计恒等式写成:资产=权益;公式左边表示资金的占用,右边表示资金的来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可以打个比方,如:你们口袋里的钱是从哪来的呀,无非是从二个方面取得,一是,向别人借的,二是,家里人给的,所以我们得出“口贷里的钱=向别人借的+家里人给的”,然后再说明,口袋里的钱好比资产,向别人借的钱就是负债,家里人给的钱好比是所有者权益,借的钱要还是债权人的权益。家里人的钱让你读书,是为了让你到学校学好本领将来好就业,那当然是投资了,家里人当然要过问你的学习情况等,这是家里人的权益。通过这样的比喻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恒等式的含义。

在学生领会掌握基本会计等式以后,可以将等式进一步扩展,就是说在企业生产经营开始之际(或会计期初),既无收入,也无费用,这时资产总额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关系可用上面那个基本等式表示;在开始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要发生各种费用,企业取得的收入扣除发生的费用后就形成利润,将上述变化用等式表示,就可以将六个会计要素的关系在同一等式中表示出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将费用移项继续推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的讲解

账户是用来记账用的,可以把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记账法是一种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但其结构是不同的。

好多学生在学习借贷记账法之初,对到底哪些要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记入贷方总是不太明白,总想追究个为什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借贷就是个记账符号,是世界通用做法,是会计制度硬性规定的。要提醒学生,记住“借”和“贷”的规定使用方法,既然是硬性规定,就应当记牢。

为了帮助学生将会计要素与记账符号很快结合起来记准,可以将会计等式与T型会计账户结合起来记忆。在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结合图形中,等式的左边要素增加记“借”,等式的右边要素增加记“贷”,正好和T型账户是一个方向;等式的左边要素减少记“贷”,等式的右边要素减少记“借”,记入T型账户相反的方向。通过这样直观的图形讲解,学生就能很快记忆哪些要素增加记入借方,哪些要素增加记入贷方,为进一步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记账规则的讲解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部分的讲解可以通过具体业务来说明。通过具体业务的讲解,让学生全面理解记账规则是怎样体现在经济业务中的。理解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进而理解“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强调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进行分析,说明“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提醒学生有些账户是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是资产,如果多收了,多收部分就转化成应退还给对方的款项,变为负债了,所以“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同样道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为了记牢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口诀是“收对收,付对付;资产对债务。”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都有一个“收”字,“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都有一个“付”字,而且其中一个是资产类账户,另外一个肯定是负债类账户。在讲解中要提请学生注意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性质。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学习中应明白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试算平衡的讲解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讲解中要让学生明白试算平衡是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的,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账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账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账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为了让学生对试算平衡原理有透彻的认识,同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业务举例,来验证是不是每笔业务发生后,会计等式仍保持平衡。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账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账户余额来检查、推断账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账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账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账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四、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通过对借贷记账法概念、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原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对会计学基础记账原理有一个基本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应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处理开始充满期待,跃跃欲试,在同学们兴趣来临之时,适时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账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账方法体系科学严谨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通过以上内容的全面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就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经济业务具体内容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

篇(4)

一、教学主张的内涵及其特征

人们对教学主张有着自己的理解:教学主张是对教育教学深刻思考后所形成的一种见解、一种思想,不仅表达了对事业、对学生热爱的情感上的自愿,也表达了理智上的自觉(成尚荣2009);教学主张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教学主张的血液里流淌着思想;教学主张是对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一种坚定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是个性化的、独特的、稳定的,指向行动,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并被证明与发展;教学主张表现为人们从学生内心渴望和经验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学习。所以,教学主张具有个人性、行动性、价值性、生成性。广大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主张的建构,促进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发展,促进教学的个性化和风格化。因此,根据人们对教学主张内涵的界定及其特征,专业课程项目式课例开发,是教师撑开自己教学主张的平台,为开展更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规划路线图。因为,从学习内容的容量来看,专业课项目式课例应是对介于整个课程和某一课时之间的小型化学习项目的系统、立体、全景式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习项目确定、课例背景介绍、学习目标设定、学习任务描述、学习内容组织、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等组成部分。[1]在此,我们将以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为例,谈谈如何以项目式课例开发,撑开教师自己的教学主张。

二、以项目式课例开发撑开自己教学主张的方法与途径

专业课项目式课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人们开发项目式课例已经从单个项目的开发设计,到一门课程的多个项目的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课例开发。在项目式课例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紧紧围绕项目式课例开发的环节顺序,建构自己的教学主张展开。比如如何进行学习项目确定、学习目标设定、学习内容组织、教学情境创设、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等。通过教学主张的建构,努力提高项目式课例的开发质量。1.以学习项目确定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项目课程中一般由若干个项目组成,一个项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由若干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中又由若干实践操作步骤组成。人们在确定学习项目时,要难度适宜、容量适当,具有典型价值与意义。而每个项目式课例的模块、工作任务一般都要具有典型性、系统性、规范性、创新性和适用性。我们虽然知道学习项目确定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如何确定学习项目呢?教师要对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熟悉,对一门专业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要比较清楚,结合自身从事职业教育的经验积累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全面反思,科学合理地确定学习项目,才能真正符合确定学习项目的基本原则,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洞泛化。[2]对课堂教学实践,达不到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的预期目标。比如,中职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因此,我们一般应按照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的结构,选择确定学习项目。如按“原始凭证的识别与填制”、“会计分录的编制与记账凭证的填制”、“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对账、结账和错账的更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会计凭证的装订与会计档案的保管”设计学习项目和具体模块,把其他相关知识合理地接续、串联到相关学习项目中去,比如“筹集资金的核算”、“供应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的核算”和“销售过程的核算”等主要是确认、计量有关经济业务,以编制会计凭证为主要工作内容,可以接续到“会计分录的编制与记账凭证的填制”学习项目中去,将其作为相应学习项目中的学习模块。中职会计专业的“财务会计”课程,主要学习有关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工作,我们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的基本特征,设计学习项目,整合学习内容,对接职业岗位实际。虽然,有些学习项目的内容容量,从专业知识全面性的角度看,量大面广,但实际工作中,这些经济业务往往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核算的业务量并不大,我们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因为,如果再考虑企业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些内容就根本不会涉及。只是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考虑了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而对那些难度比较大,中职生不容易掌握的内容,又不得不省略去。因此,“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项目一般包括“项目一:出纳岗位的业务核算”,“项目二:财产物资岗位的业务核算”,“项目三:往来结算岗位的业务核算”,“项目四:成本费用岗位的业务核算”,“项目五:财务成果岗位的业务核算”,“项目六:资金岗位的业务核算”,“项目七:总账报表岗位的业务核算”。2.以学习目标设定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当前,人们关于课程的教学目标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层面的系统阐述,也有实践层面的实际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项目课程课例研发指南》设计的课例开发模板中,运用了“学习目标”一词,而不是“教学目标”。而《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项目课程课例研发指南》中关于“学习目标设定”的内涵理解与研发要求中,将“学习目标”解读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这与我国现行的“教学目标”的三维设定是一致的,而表述的要求也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表述。因此,针对项目式课例的“学习目标设定”,可以在此基础上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但学习目标的表述中使用的动词必须具体、精确、可测量和可评价,避免使用模糊不清,不具备可观察、可测量的动词,为教学效果评价奠定基础。当前,人们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设定时,往往机械地设计“学习目标”,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每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都必须有,否则不完整,而忽视了具体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教师应从学习项目内容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学习目标,有时可能只有一维目标、两维目标可以实现。二是认为对待实现三维学习目标,要平均花费时间去努力,而忽视了根据具体学习内容有所侧重。教师应从学习项目实际出发,根据学习项目内容,重点突出相关学习目标,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都作为重点。我们在项目式课例开发过程中,对学习项目设定学习目标时,首先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学习目标三个维度的内涵,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正确的设定。比如“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强调“学会学习”。“过程”是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如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学习不但促进人的理性发展,更应致力于学习的终极目的,即自己人格的完善。“情感”不仅是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在项目式课例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认真按照学习目标的内涵,以学习目标的设定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3.以学习任务描述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学习任务描述要重点描述需解决的问题、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及其达到的要求。在项目式课例开发过程中,教师如何通过系统的设计规划去实施一个个学习项目中的学习任务?诚然,学习任务的描述,是教师教学经验、课程标准、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等诸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有效的学习任务描述,是贴近学生实际的,适应教学情境创设的,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满足学习目标实现的。所以学习任务的描述,是教师进一步撑开项目式课例的教学主张的行动。按照项目式课例开发模板,学习任务描述一般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进行描述,要求突出学习项目任务的情境性、直观性、完整性、激励性。“资讯”一般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布置相关任务;学生根据分配的相关任务,通过教科书、学习资料、网络查找所需要信息。“计划”一般包括教师制订实施项目的计划,学生根据分配的任务,进一步制订小组、个人的计划。“决策”一般是教师进行疑难问题点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计划的可行性,并适当进行计划修订。“实施”一般是教师巡视点拨、学法指导、释疑纠错,及时给予正面口头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明确的任务具体实施。“检查”主要是小组内学生之间进行互查,组与组之间进行互查以及教师的巡视检查。“评估”主要是指小组内、小组间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教师要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结果。因此,通过系列的学习任务描述,可以进一步撑开教师对项目式课例的教学主张。4.以学习内容组织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项目式课例开发过程中,如何确定学习内容,是教师撑开自己教学主张的又一个重要途径。从知识的角度看,专业课教材中知识已经比较全面,而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有条理地进行组织,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如何把这些学习内容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并以知识为基础形成一定的技能,这完全是交给我们教师的任务。比如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每部分知识的深浅程度把握等等。现在,我们以工作项目组织学习内容,将知识、技能进行序化呈现。序化的方法包括递进式、并列式、循环式等等。这需要根据学习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比如中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中“财务成果岗位的业务核算”项目中“收入的核算”模块学习内容,可以按表1组织学习内容。这里先将收入的形式进行序化,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然后再将每类收入进一步序化,区分不同的具体情形,由简单到复杂,由常见到鲜见,以“简单”“常见”类型为重点。5.以教学情境创设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情境是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反应的环境氛围。我们在项目式课例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设计规划,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项目式课例的教学情境一般包括“理实一体”、“模拟仿真”、“任务与问题引导”、“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技能竞赛”、“考证情境”等形式。[3]但对于具体的、实际的项目式课例,选择什么类型的教学情境或教学情境组合,以及如何实施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简单的事情,也是我们教学主张体现的重要方面。教学情境创设的总体原则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比如中职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可以选择采用“模拟仿真”、“小组合作”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如将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5名学生,并使每组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合理,以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每个组模拟一家企业。角色扮演:小组:会计科;小组成员:会计主管、出纳、总账、制单、稽核;小组组长:会计主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程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撑开自己的教学主张。

作者:葛锦林 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

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64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al economy, the graduates who will work on the financial related jobs are under higher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for independent college graduates, the type of theory talent has not suitable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inancial work, so most of financial major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open the manual experiments course of accounting. This essay present the situation of manual accounting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the question of the teaching now, hope to be 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ccounting manual accounting experiment teaching to?a?certain?extent, make our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can real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accounting practice; manual accounting; experiment training

立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培养目标有别于一本院校的教学目标,独立学院的财务专业办学定位倾向于培养理论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各大独立院校的会计教学的理论体系的课程已经逐步完善了,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手工账实验课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会计手工账仍是会计电算化的理论依据,因此,会计手工账教学在独立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笔者将几年手工实验课积累的些许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会计手工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实验教学更加有成效,能够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 独立院校会计手工账实验教学的意义

1.1 开设会计手工账实验课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工作模式已经悄然进行转变,大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不断更新,独立学院培养学生的方式也要顺应市场需求,独立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先进的工作方法,才能胜任当下的会计工作。而会计电算化是以会计手工账为基础的,其原理来自于手工账教学,学生只有学好手工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才能更好得掌握会计电算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会计手工账教学,通过手工账教学,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具实践性,培养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使我们独立学院培养出的学生走上社会工作时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1.2 会计教学需重视实践操作

会计行业的性质比较特殊,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会计专业实习生,担心企业商业机密被泄露,据统计目前至少有 60% 的会计专业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即使是找到了实习工作也接触不到企业账务的核心内容,实习以文书工作,整理资料为主,但是会计学作为一门集理论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学生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掌握会计实务的内容,因此学校就有必要开设手工账实训这样的课程,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来帮助学生更好得提高动手能力。

1.3 手工账实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手工账实训课程是通过让学生模拟某个企业经济业务包括: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学生学习了抽象的会计理论后,对会计有更直观的理解,能够比较系统掌握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训课中进行实战检验,学中做、做中学,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会计手工账教学现状

为学生建立专门的会计实验室,模拟某个企业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和业务内容。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机构。也就是说,每个同学负责所有的岗位,包括出纳岗、往来岗、成本核算岗、收入费用岗以及总账报表岗等。

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先学习会计手工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练习,账务处理流程,原始凭证的审核等内容,然后根据会计手工账实训教材内容提供的某公司的原始凭证,每个同学完成账务处理:包括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所有的程序由每位同学单独完成,在教学完成后,每位同学都要交上一个文件袋里面包括装订好的记账凭证,总账,日记账,装订好的明细账还有报表。

实训课教师在指导会计手工账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完全没有会计实务处理经验的,应当注意在关键问题点提醒学生,比如记~凭证上的内容是不可以修改的,因此在填制过程中要特别仔细:在登记账簿的时候哪些科目用三栏、哪些科目用多栏、哪些科目用数量金额式,而哪些科目有自己专用的账页也需特别强调,因为虽然在基础会计中学生们都学过这些内容,可是,他们可能已经很无情地还给以前的老师了。同时,由于该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动手前先将注意点讲解清楚,在学生自己做账过程中,只有他们无法解决问题时给予指导,引导他们自己动脑解决,培养他们的实操能力。

3 会计手工账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模拟实验内容与实际脱节

目前会计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往往以某个工业企业12 月份经济业务为账务处理的对象,从编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模拟训练。如上所述,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实务工作的流程,课程设置往往是一名学生身兼数职,既当出纳又做会计同时还兼任财务主管,工作复杂,耗费时间和精力都较多,很容易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滋生厌烦的情绪,而且实验课没有设置银行往来和纳税申报环节,仿真性较差,没有让学生得到全面的煅炼。

3.2 学生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

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后已经习惯于根据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写出会计分录,而不是通过审核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因此学生在模拟过程中习惯性的依赖教师,因为老师会先和学生核对好所有的会计分录,学生再抄写到记账凭证上,部分学生可能就没有自己动脑审核原始凭证,等待老师校对正确答案,这样便达不到设立会计手工账教学课程的目的,学生没有真正进入一个会计工作者的角色。

3.3 考核手段存在漏洞

由于本门课程的教材是统一的,考核方式为学生期末上交的全部的凭证账簿还有报表,没有严格的考试,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投机取巧相互抄袭,无法达到设置这门课程的提高学生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目的。

4 改善会计手工账教学问题的对策

4.1 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会计职业氛围

会计模拟实训应该建立专门的实验室,模仿企业会计部门的办公环境,为学生准备真实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日记账明细账、会计报表以及装订凭证的机器等物品。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往来岗、出纳岗、成本费用岗、收入岗以、总账报表岗等岗位,学生分成不同组,每组的工作台上应配备相应岗位的工作标牌,使得学生有进入企业会计部门的真实感觉,提高学生做账的兴趣,同时实验内容应模拟实际的会计工作的岗位设置情况以及操作流程,为了更贴近现实,最好能有同学做银行柜台,有同学扮演税务局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们模拟进行纳税申报。为了能让每位同学都能全面掌握会计实务知识,需定时轮岗,而且学生们也能切实体会到会计内部控制的职责分离制度,同时还能达到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会计实务工作的流程。

4.2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首先,每个手工账实验组选出一位同学作为组长,一方面带领全组制定好一个工作计划,手工账工作严格按计划执行,另一方面做为老师的助手监督小组成员的出勤情况和上课的纪律情况。其次,鼓励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要先思考,有问题请教老师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讨论研究,自己得出结果,不要马上给出答案。最后,要鼓励学生犯错误,犯错误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4.3 多样的综合考评方式 杜绝抄袭现象

为了杜绝学生抄袭,应适当保证每组的手工账教材中的业务的差异性;同时考核内容不再仅仅是考察学生上交的整套会计资料的正确性,教师还要在实验课给每位学生固定座位,方便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同时每次课检查每组每个同学的工作量,实验核算的结果是否准确,抽取一部分学生现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检查相关实训资料是否是该生本人的成果,相关的会计文档的书写是否符合要求等众多方面综合考评,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还要适当的加分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力求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每位学生给出公平的考核成绩。

本文综合分析目前会计手工账教学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就这些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提高手工账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能使独立学院培养出充分适应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职业教育就是学者有其能,能就是技能,有技能就能就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学生优势是在岗位上能迅速上手,工作能快速顶起来。会计信息化是财会专业学生就业时必须掌握的技能,学好这门课至关重要。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理论学习后,即开设会计信息化这一课程。笔者在多年会计信息化教学工作中,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困难,针对性地浅谈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1 关注学生发展,最终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应全面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的水平和素养

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另外还要教会操作技能,培养较高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岗位中能独立完成工作,灵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未知问题。传统教学将知识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总结后灌输给学生,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放弃了学生的思考的个性,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但是单纯地以接受为主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学校学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教育的目标应当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理解、体验、感悟为基础;教学应当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活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项目和任务形式呈现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财务、购销存和管理分析。其中财务部分主要由:总账(账务处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付管理、应收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报表等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以账务处理为核心,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全面、详细的解决方案。账务处理包括系统初始化设置、日常处理和辅助核算功能、期末处理三大部分。在教学中将其分成四个项目: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出纳管理、期末业务处理。每个项目都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操作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各项任务。

另外,课堂讲授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和一些商业会计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等公司进行双赢式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断获得最新版本的会计软件,使学生感受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前沿动态,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避免学生刚毕业就落后的尴尬。我校与用友公司合作,开展技能竞赛,学生成绩优秀的不仅可以获奖而且能获取ERP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

现在的软件大多都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辅助文件,在财务软件教学中,如果教会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学生也有了后继发展能力。

2 关于学生在学习中操作员角色不清晰的处理

信息化教学中,可以安排若干角色。在账务处理模块学习中,分别让学生扮演企业中不同的角色,如系统管理员、出纳、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账套主管等,老师先行指导学生各个角色在经济活动中的任务,进行角色演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验到财会人员实际工作的职责,对技能的把握能迅速而深刻。

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系统地完成一整套账务处理,包括凭证录入、审核、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因此在操作中容易造成会计工作一人身兼数职的困扰。学生操作中不会更换角色,如实训案例中要求审核凭证,原操作员是出纳,点击审核,系统提示无此权限,(操作员没有的权限在软件界面无法显示),学生自己就无从下手了。

在增加用户和设置用户权限时,要强调用户设置的作用是通过系统管理员或账套主管对所有软件操作员进行工作上的分工,并授予一定的权限,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学生在操作中把自己当作机器人,没有去意会操作中蕴含的会计原理,只是去生硬地学习操作步骤,没把自己当做会计人。

系统管理员可以建立财务账套,增加用户及用户权限。账套主管可以登录本单位账套,进行账套基础信息、基础档案编制,以及总账、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的初始化。总账会计可以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凭证录入,工资变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等信息的录入。出纳可以进行出纳签字、现金、银行存款业务的处理等操作。月末的期末处理,会计主管或进行凭证审核、记账;总账会计进行月末转账处理,出纳进行银行对账。在日常业务和期末业务完成后,账套主管或会计主管进行结账、编制报表。

在实训中对于每个项目的任务,要求学生先分析此权限哪个用户才拥有,要正确地使用用户及功能权限。

3 学生对于期末结转不理解的困扰

账务处理系统中期末业务处理的主要工作是:期末摊、提、结转业务的处理,对账、结账业务的处理。期末摊、提、结转首先要定义转账凭证以便日后自动生成转账分录。自动转账主要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销售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期间损益结转。

用友ERP-U8期末自动转账工作一般分为两个步骤。①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即自动转账凭证取数公式的定义。包括自定义转账、对应结转、期间损益结转等。自动转账分录的定义完成后可长期使用,只有在所定义的转账内容发生变化时,才需要重新修改。②执行自动转账,即生成自动转账凭证。

在操作中普遍认为最困难的是公式的设置和修改。究其原因,一是对自动转账的作用和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自动转账的设置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其中对于自定义结转公式的设置学生大多觉得难掌握。如:按短期借款期末余额的0.2%计提当月借款利息。此题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

贷:应付利息

此题取数公式:

借:财务费用——利息6603 借 JG()

贷:应付利息 2231 贷 QM(2001,月)*0.2%

学生初学时取数公式的设置觉得很困难,不理解为什么JG后括号里应是空的,这还好说,因为JG是用友账务取数函数,但部分同学连应付利息的取数公式都不懂,其实还是没有把会计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在教学中要强调人脑最聪明,要掌控电脑,我们不是简单地学习操作步骤,而是要有自己的思维,要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能应变。学生在设置好以上自动转账分录,执行自动转账生成自动转账凭证后,常见错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生成的转账凭证有多张相同;第二种:没有计提利息财务费用这条分录。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种问题是由于进行了多次结转,生成了多张自动结转凭证。在账务处理过程中,由系统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自动转账凭证生成记账凭证,并完成相应的结转工作,但这种机制凭证每月只进行一次结转,多次结转就会产生多张相同凭证,造成账簿记录错误。第二种问题是期末结转时,没有根据业务特点分批按步骤来进行结转。由于多数期末结转业务都从账簿中提取当前数据,所以在确认结转前要将所有的记账凭证都登记入账。尤其是对后继有影响的期末业务凭证生成后,一定要立即审核入账,登账完成后才能处理后续转账业务。具体到以上业务,没有计提利息财务费用这条分录,这可能是由于“短期借款”的数据没有登记入账,导致生成期间损益凭证时“财务费用——利息”取不了数。

而有些期末转账凭证的数据必须依据另一些期末转账业务产生的数据,也就是说,对于一组相关转账凭证,它们之间同本月其他经济业务有一定联系,必须在全部相关业务入账后使用,并且要按照合理的先后次序逐一生成凭证,在某些转账凭证已经记账的前提下,另一些转账凭证才能生成,否则就会发生取数错误。即如果涉及到多项转账业务,转账生成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转账凭证的生成有严格的顺序,比如计提福利费一定要先于结转制造费用,而结转制造费用则必须在结转生产成本之前。同理,结转汇总损益、摊销无形资产等所有摊、提事项都必须在结转期末损益前完成。

期末业务处理的自动转账,可以提高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但不注意期间的数据关系和转账生成的时间顺序,会造成生成的凭证数据错误,影响后续工作的正确性,在学生进行学习及实验时,要使其了解透彻,掌握其要点。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17-03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主要是“先理论教学,后实务教学”,即先教授比较基础的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再教授中等难度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实务、经济法等课程,然后教授比较深奥的税法、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高级成本会计、高级管理会计等课程,另外还教授一些在内容上和行业上有交叉的课程,比如统计学、纳税筹划、银行会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在最后才教授会计实务的课程和进行生产实习。如此安排从传统观念上来理解,有一点“重理论,轻实务”的味道。从反映的教学效果来看,会计的专业课程单靠课堂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毕业前的会计实务教学往往被看做是走马观花,更不利于学生系统、连贯、全面的掌握会计业务。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会计教学的质量,必须改变这一教学模式,必须足够重视会计实务教学,要走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教学“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实务教学和“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会计实务教学的概念

关于会计实务和会计实务教学的概念目前尚无定论,但传统观念理解会计实务是指企业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手工和电算化等,而会计实务教学就是指进行会计业务模拟手工操作的教学,一般是对工业制造业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模拟,也包括会计业务在模拟的财务软件上的操作等内容。具体的讲,在讲授完所有会计理论课程后,老师开始教授会计业务模拟手工和电算化操作课程,而学生在学习完全部的会计理论知识后,再进行的会计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的会计实践的练习,甚至有些学校都不安排会计电算化练习课程。

笔者认为,根据会计工作非常强的技术性和综合性,我们应重新认识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实务教学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会计实务(或者叫会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和人员的多少,它的会计部门承载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你拿单子我下账”的工作了,如今的会计工作已经被定义为一项管理工作,会计工作的内容可以涉及企业的进销存系统、生产系统、日常办公管理系统、决策管理系统等等,会计部门不但要有其特有本质功能,有时也必须具有企业资源调度功能,日常办公功能,甚至决策功能。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转变对会计实务教学观念的理解,把会计实务教学定义为在教授学生会计手工和电算化记账的基础上,与报税实务、审计实务、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实务和会计职业道德实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实务、会计职业技巧等知识全面的结合,进行全方位长时间仿真模拟练习与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会计人才,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马上胜任复杂环境下的会计工作。

(二)“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的概念

“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平行安排理论教学课程和实务教学课程。一方面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在进行理论授课后,马上根据理论授课内容进行实务授课;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在学会理论知识后,马上根据理论知识动手去模拟操作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机电专业教学、计算机专业教学、物理化学专业教学等理工类专业教学上已经运用非常广泛,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学习理工类知识时,如果不通过去做实验,学生很难理解和记住这些内容,而且这种教学都是在学生上完理论课后,马上安排实验课。那么,会计专业教学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即会计专业课与会计实务训练课结合开设的“双肩并行”的教学。

二、会计实务教学的重要性

要想足够重视会计实务教学,我们必须了解会计实务教学重要在哪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法律意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这几个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会计实务教学不应该单纯的被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会计实务课程不是单纯的教会学生作凭证、登账簿、出报表,会使用财务软件。会计实务教学应该具有更广泛意义和重要性质。

(一)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会计的理论知识。

有句老话叫做“理论从实践中来,实践又被总结到理论中去”学习就是这样,其实我接触到的很多人都认为工作能力是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的,有时候回想起老师课堂上教的知识点,当时不是很理解,等到工作当中接触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会计实务教学就是会计教学的第一步,有时候就是这样,老师在课堂上孜孜不倦的讲授一个知识点,而学生在课堂上由于不能第一时间联想到该知识点而没有听懂,开始听不懂后边也就听不懂,这行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学生来说后面的课程也就“泡汤了”,而会计实务教学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第一时间呈现该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就给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会计实务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是不行该分开的。

(二)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规范学生的会计工作行为

我们在会计理论学习时,要学习会计学科知识、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会计操作知识,那么我们在会计实务学习时,也应该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实务和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实务。有一部分学生在会计手工账的练习中抄袭他人,为了应付而“偷工减料”这就是严重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应该被及时纠正,如果放任就会把这个习惯带到工作中去,这种行为就是违法行为,严重的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老师对这种行为听之任之就是对学生的严重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变相的犯罪。那么老师如何更好地纠正学生的种种错误呢,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或者出一些选择题和判断题,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或者说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具体去做,这样我们就必须通过会计实务教学让学生去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如果及时跟进会计实务教学,并且在学生学习时,老师第一时间把学生体现的不良行为纠正,这样对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实际工作状态

无论是专科学生还是本科学生,甚至研究生,学校培养的学生,都应该到相应专业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也就是说出了校门的学生应该马上能够胜任一线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

出来的学生,出了校门就是一个技能好手,不应该在工作之后再一点一点地适应那些基础技能。所以说,我们在会计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把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好,同时也要让学生的专业技能练好。而往往把学生教好也许是比较容易的,例如,课程结束后,老师出卷子,学生考一个及格分就一切“OK”啦,但是“让学生练好”就没有下文了,当然这里说的“让学生练好”肯定不是说复习题(或是练习册)练得好,而是一门学科或者是一种技能的实际操作。会计理论教学可以出一份考试卷子,但是实际的工作状态是考试卷子给不了的,因为在考试卷子里体现不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为了使学生毕业后就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环境,进行会计实务练习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应该是学生提前进入实际工作状态必不可少的一步。

(四)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单纯的会计理论学习是枯燥的,而没有理论只有实务的会计学习又是盲目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计学习才是完整的,是充满活力的。充满活力的会计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老师的教学效果就会提升到最高。

(五)通过会计实务教学可以提高教师会计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当然,如果使会计实务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最好的实际工作环境,这对教师各方面要求是很高的,因为教师不仅扮演着一个教师的角色,而且他还必须扮演这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人或者是企业负责人的角色,甚至也可能需要扮演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角色,这样对教师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会计实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会计教学长期以来遵循着同一个方式已经很长时间了,目前很多高校也都在尝试进行改革创新。我个人认为“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但是目前的问题还是出在会计实务教学环节,下面我就结合我个人在这方面的一点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采用反复会计实务实训教学形式

相信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的知识或技能只要一看就忘不了,有的知识需要反复的学习、练习才能掌握。对于会计学习也是如此,除了极个别人外,学生要想全面的彻底的掌握会计知识,肯定不是一看就会,应该有一个练习的过程,但是会计专业学制较长,包含的知识有很丰富,学生在学习时会有学会后面的知识而忘了前面的知识的现象。这样会显得学生掌握知识不娴熟。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用反复实训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随堂实训,即对课堂理论学完就练;期末综合实训,即对本学期知识点进行综合实训;最后综合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即对学过的所有会计知识进行实训和会计电算化综合练习。这样设计会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反复练习同样知识点,这样就能够使其更娴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肩并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实训师资队伍。

(1)聘用教师时,选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才来担任;

(2)鼓励教师进修或脱产学习,补充实践知识的不足:

(3)强化会计教师的终身学习思想,把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化;

(4)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聘请职业会计师来校任课或举办讲座,或者对教师进行培训等,这样既可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还可以对在校专职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三)会计实务教学应该融入多能力实训

在会计理论教学时,我们开设的课程是比较多的,但是在会计实务教学中,往往只针对会计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训,这样做其实没有公平的做到“双肩并行”的教学。会计实务教学应该在内容上加入税务、工商、财政、事务所等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监督部门的实务业务内容。“税务”要介绍具体详细的纳税申报工作,甚至税务机关的组成结构,有问题找哪个部门都应该传授给学生。“工商”要介绍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工商局的事项,例如企业工商注册事项,工商监管检查事项,工商年鉴问题。“财政”要介绍对会计人员资格任职情况,继续教育情况,还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监管情况的内容。“事务所”要介绍企业与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业务情况,包括企业在何种情况下,在何时间段,进行审计工作,如何配合审计工作,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会计实训中加入办公能力实训,职场能力实训,心理素质实训等。

(四)开展综合竞赛

有些时候,通过开展比赛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记住和运用知识,但是目前“会计比赛”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都是在单一环境下的单一会计知识竞答比赛,参与的学生也只是少数,也不能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况。针对这一弊端,我特制定“你做账,我来评,他来查”的竞赛模式。

第一步,“你做账”就是指由第一组来扮演企业会计角色,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会计工作,包括完成全部会计资料,纳税申报,向企业经营者提供财务分析报告等;

第二步,“我来评”就是指由第二组扮演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角色,对第一组学生的财务成果进行审计,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

第三步,“他来查”就是指由第三组扮演税务专管员和税务机关角色,对第一组的财务成果和纳税情况进行税务稽查,及第二组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检查,并代表税务机关对税务稽查工作进行总结,并出具税务稽查情况说明书。

篇(8)

1.1 会计教学重核算轻管理

学校教学基本都是以考会计证为目标,只重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对于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不够重视,会计实训重视手工做账,信息化只是通过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其实多数会计课程都设已经开发了信息化实训软件,会计专业教学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培养的学生存在事后算死账单纯核算的问题,缺乏事前的预测、决策功能,不能为企业研发、采购、销售等业务服务,财务处理不能实时嵌入业务过程,不能获得价格或服务方面的优势。

1.2 课程与岗位的内容、时间、环境脱节

会计专业长期以来实行的课程体系与会计模拟实训,存在实训过程中岗位分工乱、协作差、效率低、与课堂教学内容衔接差的缺陷,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会计岗位知识,很难适应会计相关岗位要求,拉长了学生的上岗距离。目前从一些高职院校实施的会计分岗位实训情况来看,存在课程设置、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岗位分工不合理,将各岗位看作孤立的行为,忽视了会计工作核算流程的连续性、业务操作行为的复杂性;将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的方式忽视了工作的整体特性。各课程之间内容的划分与职业岗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现有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需要重新确定各门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的相互对应,并开发相对应的教材。

1.3 学生只熟悉财务环境、不熟悉业务信息等非财务环境

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掌握了会计业务如何做分录登账等财务处理知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愿望较低,不熟悉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企业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能力差,缺乏与各机关、机构进行业务洽谈的能力,不能圆满完成各类岗位的工作要求,这与多数院校重视学生财务处理能力,而忽视了真实企业社会环境内容的嵌入培养有关,比如会计信息化课程,只讲授财务模块,不讲授供应链模块,不开设ERP沙盘管理管理课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缺乏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内容,导致学生企业运营及业务流程不清楚。

2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递进的层次:

第一层次――课程单元实训平台。本层次是课堂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及时运用和巩固,在每学期每门课程一个单元项目讲授完后或者一个知识点讲授完后展开,教师需要在教学计划考虑到实训课时的分配。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都需要在课程理论教学中穿插实践教学模块,现在很多财务软件都开发了单项实训平台功能,一些原始凭证、账表的填写可以随时让学生进行实训。如“会计电算化”课程就是典型的“理实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课程,理论教学模块结束后随即进行实践操作,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也提高了实践技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内容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通过工作过程的模拟达到“工学结合”。通过课程单元实训平台模块化的会计业务处理的工作,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经济业务核算的内容,能够从事简单的会计工作。

第二层次――课程学期综合实训平台。本层次是在课程所有项目讲授完后进行的课程综合实训,一般利用一周的实训周时间完成课程实践技能训练考核,可以单独开设成实训课程,主要训练课程涉及到实践技能的项目,比如可以设置基础会计实务这门课,基础会计理论课程期末考核往往是做一个月经济业务分录,而基础会计实务不仅要做分录,还要填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生成报表等内容。这种综合性的实训不仅让一门课程的所有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技能要求得到了考核,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系统整体性的把握与学习。

第三层次――分岗位综合模拟实训。本层次是在第五学期,根据企业及相应岗位的要求强化具体岗位技能的训练,强化学生专项岗位技能的培养。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要完成受训者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该实训环节要求突出岗位设计、强化职业规范,将标准的职业行为传授于受训者,并以职业标准进行测评,从而提升受训者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虚拟企业社会环境中分岗位完成手工信息化综合模拟仿真实训,综合实训将会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实际业务相结合,模拟企业环境,重点培养出纳岗位的资金收付核算能力、日记账处理能力;会计岗位的记账凭证处理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账簿处理能力、报表编制和分析能力;会计主管岗位的证、账、表审核能力,紧紧围绕会计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突出岗位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第四层次――顶岗实习阶段。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学校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联系机制,实现校内指导老师与校外师傅对接共同指导,加强学生预就业实习期间的管理,定期返校与指导老师汇报实习情况,校企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管理与考核,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学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3 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体系

3.1 开发与会计岗位配套的教材

以会计工作为导向,安排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其关键要配备以岗位设计为基础的教材。坚持实践性、适用性、创新性和高职特色的原则,有效利用国家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配套教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在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在教材内容上,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鼓励教师编著校本实训教材,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按修订后的教学大纲要求,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基本采用项目化教材。

3.2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围绕工作过程,根据不同岗位能力和素养分析的结果设置课程。校企联手、分析会计岗位群,经过提炼、归纳分解会计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明确典型工作岗位行动领域的职业技能,确定学习领域的核心课程,最终落实到专业技能学习情境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单元设计。核心课程按照“理实一体”安排授课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融并进,既符合会计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使“教、学、做”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每学期期末设置一周的集中课程实训,使实践教学的课时达到50%。开设财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EXCEL在财务与会计中的运用课程,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切实做到手工与信息化一体、财务业务一体化。

3.3 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篇(9)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性、业务性、方法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传统的中职会计教学中,以理论讲述为主,忽略了对知识的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在实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就会变得束手无策。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应该将就业实际与教学联系起来,以便在工作中能够较快适应。而注重账务处理能力的培养,更是会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掌握会计基础知识是培养账务处理能力的基础

1.教师要全面掌握会计知识及政策发展的新动向

比如关于所得税处理问题、关于购入货物运费的处理问题等。教师首先要深刻研究教材,经常查阅资料,也可以向一些行家里手请教,只有这样,老师才可能深入浅出,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购入货物运费处理中,可以把运费的10%记入增值税,90%记入成本。在教学中,有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当然,老师可以简单地说这是国家政策的规定,可是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因为运输部门开出的是营业税发票,这对原材料耗用较多、运费较大的企业(如钢铁、发电等)就不合理。原因弄清了,学生自然也不会迷迷糊糊地学了。

2.增强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中职学生年龄不够大,社会实践活动又较少,缺乏对一些社会性常识的认识,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了解得不够多。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多讲一些实例,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将一些概念性、基础性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到生活中去。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按照书本上的讲法是:债权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债权发生制原则要求对各项收入和费用以实际发生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的基础,而不是将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的基础。这对于学习会计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能把它讲成一个具体的生活事例,学生就很容易弄明白。比如企业要支付明年上半年的网络费用5000元时,如果把它记到本月的成本中去,会有什么缺点?学生会答本月成本费用过大,其他月份没有这笔费用,成本不均匀;网络到明年上半年才使用,今年使用不到,不合理。在此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加以说明,这种就是现在已支付,而不应记入本期的费用。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债权发生制的概念。因此,掌握必要的会计基础知识是培养账务处理能力的基础。

二、弄清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前提

现代会计采用的是复式记账的方法,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完之后,以相同的金额在两个及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每项业务发生之后,在所登记的账户之间,存有一种既相互对应又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时是一个账户与另一个账户发生这种关系,有时会是一个账户与其他几个账户同时发生这种关系。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明确提示这种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设计中,从讲解到板书要讲明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听得懂、看得懂,这样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账务处理能力。

比如讲低值易耗品五五推销法的时候,可以把书本的例题改成一项低值易耗品从使用到报废的过程实例。这样就可以充分让学生看清处理的过程,展现低值易耗品使用全过程中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实例是这样的:企业生产车间领用了一批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5000元,后来报废了,收回残值400元,要求:①编制领用分录;②领用时推销价值一半分录;③收回残值分录;④报废低值易耗品分录。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建立丁字账户,这一批低值易耗品从领用到报废账务处理的关键,是结平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摊销两个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始终注意经济业务的处理,提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会加强学生对账户之间的对立与依存的理解,达到提高账务处理能力的目的。

三、抓好归类小结是培养账务处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对每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固定资产减少核算这部分内容时,将出售、报废、损毁收取款项和收回残值合为一个问题,就是收回固定资产的剩余部分价值,可以把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分为以下几步进行:①固定资产减少处理;②支付清理费用处理;③收回固定资产剩余价值部分收回处理;④结转固定资产清理过程损益的处理。出售、报废、损毁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就定在了如何结平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上。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记忆的内容,而且还能讲清楚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账户之间对应的关系,将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损毁融到了一起,提高学生账务处理的能力。

四、会计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1.课程教学阶段的练习

课程教学阶段的练习是指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在账务处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测评,也要加以练习,以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促成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模拟训练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模拟训练必不可少,是会计实践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加强模拟训练,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的有效的考查和检验,能够通过较少的授课时间获得良好的教学结果,能够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适应各行、各个层次中的社会需要。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中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踏入社会接触工作的第一步,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水平与工作需求之间的差距。毕业实习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可能从事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五、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再单纯地重视学生的学历和证书,而是更加关注其实际的工作能力、经验和安全性。现代的会计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1-0089-02\[作者简介\]莫善婷(1984―),女,广西北流人,本科,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教师,助理讲师。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除了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相关内容的实践操作。笔者结合自己在会计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将真实的账套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时候,接触到的是企业的实际业务资料,如真实的增值税发票、火车票、住宿票、银行托收单、增值税的扣缴单等。这些实际资料重现企业的业务活动过程,让学生提前适应现代职业岗位要求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会计实用人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选取本校二年级会计专业的四个班为研究对象,将四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101人,实验组98人)。每组同学成绩基本均衡,实践教学所花的时间相同,男女比例均衡。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固定,该组已经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成效。实验组采用改革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学过程中重现业务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组教学经验较少,还在初探阶段,效果有待于评估。

会计的真账实操实践教学是在仿真实训室里面,让学生进入岗位的角色,对企业的真正的账务进行实操(主要是通过仿真环境,真实业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操作训练)。学生在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时候,接触到的是企业的实际业务资料,如真实的增值税发票、火车票、住宿票、银行托收单、增值税的扣缴单等。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为三段式:教师讲解,学生听和动手,教师总结。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思考后实施相关操作。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然后根据学习的内容,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最后总结评价,做到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真正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教学方法和环境的改革,首先是实训课的教学改革改变了原来教师示范,学生在旁边观看,最后由学生模仿操作的程序。创新实践中首先提出本次实训的要求目的,在没有教师先示范的前提下,学生讨论后独立或合作进行操作,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加以纠正、完善,让学生通过不断练习掌握本次实训操作,最后进行总结评估。其次,改革实训操作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会计专业中职学生经过三年系统会计知识的学习,“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成为既懂得一定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中小企业的实际使用原始凭证为依据,让学生在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时候,接触到企业的实际业务资料,从怎样建账、做账为切入点,实施“真账实操”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会计实务的职业能力。传统的实训操作只是普遍采用模拟资料进行会计课程教学,缺少“真账实操”教学环境,造成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所需脱节,不适应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要求。

二、研究结果

(一)学生心理状态评分(如表1)

表1

调查项目

(10分/项)对照组

(101人)实验组

(98人)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8分9分对会计实训的兴趣7分9分对直接适应岗位能力的培养 8分9分能自觉地探求专业知识 5分8分(2)学生成绩比较(如表2)

表2

平时平

均成绩期末平

均成绩总评平

均成绩对照组(101人) 808281.2实验组(98人) 868786.6(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三、讨论

心理学认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分主要是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动机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传统的实践教学的应用层次较低,涉及面较窄,虽然可以使学生获取一定的书本知识,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但是,“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认真思考,进而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与动力。时间长了,学生对会计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就会减弱,最后难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初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从怎样建账、做账为切入点,实施“真账实操”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会计实务的职业能力。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学生为主角,教师做配角,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即空洞乏味的说教。教师主要起引导、协调作用,要通过重现真实的业务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颖奇特的对象往往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产生强烈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觉地探求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后的结果评估及学生信息的反馈可以看到,通过实施“真账实操”实践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探索能力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成绩明显比传统教学组要好。对此可以归纳出“真账实操”实践教学比较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值得在会计教学中实施和推广。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尝试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自己思考的阶段,考虑得不够全面等。因此,这样的改革还需要逐步改进,逐步加强。

上一篇: 农村农田水利建设 下一篇: 内外部环境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