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元素化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2 09:54: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元素化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元素化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网络调查,我国网民规模在逐渐上升,网络普及率也在逐年提升。虽然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我国的网络使用率还是有所不足,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提升,以及互联网时代带给社会的诸多便利,信息化的进程正在不断完成,网络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甚至有些偏僻乡村和偏远地区都在不断建设互联网到每一户的工程,互联网普及率会逐渐提高,国家的网络情况也在逐步改善。从当今的网络使用状况来讲,现在仍有上升的空间,中国国民的网络使用率仍会不断上升。

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的企业和集体发现便利之处,更快捷的商务接洽和便利的商业模式,使得传统经济体正在逐渐被纳入互联网的经济范畴,这就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时代的本质还是传统产业的网络化与数据化,将各种经济模式与交易形式放在互联网上,数据的及时提取将经济体不断产业化。“互联网+”时代使得我国经济体逐渐网络化,新生的经济体给社会带来了无穷活力与发展。

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构建的重要性

首先,信仰是人们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不朽精神的追求。信仰是一个人生活的引领,是人的思想支柱。正因为人有信仰,在漫长的生活中才不会丧失本性。对于大学生来讲,未进入社会的他们思想中会有薄弱的环节,信仰就是心中的一个旗杆。它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追求,让人生具有非凡的高度。

其次,信仰是人类精神生命的依托,是时展的精神动力。时展需要信仰的寄托,正因为人们有信仰,时展才会有精神动力。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所以他们的信仰正确与否,决定着未来时展的趋向。

第三,信仰是共同体精神联结的纽带,是人类最佳境界的信念。对于大学生来讲,大学是他们经历的第一个小型社会。在大学里,他们会找到集体的归属感,会逐渐发展团队意识。信仰的建立是一条纽带,紧紧地将团队中的精神连接在一起。当精神能够团结一致时,会给团体带来巨大的效益,这对社会建设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是信仰的多样化。正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诸多文化潮流进入国内,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信仰取向。互联网一方面让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与文化更加迅速地进入老百姓的视线。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文化热潮与极端文化思想也给社会带来了众多不良影响。信仰发生改变,这让人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会对个人、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是信仰的功利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经济体发生巨大的改变。社会的经济本质就是追求更多的利益。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体的一大要求,这也使得信仰功利化、利益化。物质基础是大学生生活的根本,家庭条件的不同,金钱价值观的不同,会让很多学生变得物质化,更加喜欢攀比与贪图享乐。加上社会腐败现象和拜金现象,更使大学生的信仰向功利性转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逐渐腐蚀着一些大学生的内心,而无私奉献的意识,为社会尽心尽责的责任心却在不断退化,信仰逐渐功利化。

三是信仰的世俗化。有很多大学生以社会要求作为自己价值观取向,以市场价值、个人需求为人生信念取向,因对物质的需求、对社会的需求而盲目发生信仰上的改变。当代的大学生受到物质需求的影响,信仰发生扭曲愈加世俗化。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物质化。受世俗影响,他们更多的喜欢从利益和需求上面考虑,信仰的扭曲让他们无法真正去领悟信仰,而是从社会利益以及世俗标准上来建立信仰。不能够理性地去对待社会利益及世俗标准,这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现实应对策略

一是净化社会环境。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展中社会环境的转变。由原来自给自足的社会状况到现在物质至上的社会状况,传统经济体逐步向“互联网+”经济体转变。这些变化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信仰,所以净化社会环境是信仰变革的一大要点。因此,净化社会环境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加大力度。我国在推进反腐败、廉洁办公、高效为民的同时,要大力弘扬社会美好精神,让大学生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的理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格。

二是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目前社会舆论宣传不够完善健全,没有系统的舆论宣传导向,所以应充分利用舆论宣传,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性。互联网中的舆论宣传作用是可以无限被放大的。无论是正能量还是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非正能量的事件,舆论会在网络上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网络舆论宣传的作用指明了我们要增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净化互联网环境。充分利用舆论宣传,让其发挥积极导向作用。要让大学生既要对正能量的事件认真分析,学习美好品质,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又要对社会中消极事件理智分析,要发挥社会舆论宣传的积极引导作用和社会实践的作用,给大学生创造舆论中正确认识自我的条件,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信仰。

三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理论一直都是党的指导思想,它指引着民族的前进方向,它是信仰的承载体。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在没有思想理论教育的前提下,思想容易被各种社会现实所影响,无法自拔甚至沉浸于一些诱惑的迷谭之中。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讲,理论并不是简单一门公开课,还是一个让人生有所升华的课,它的核心指导思想给将要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指明了前进方向。正因为这门课在学校中不被重视,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信仰观出现扭曲。哲学理论中的实践意义没有得到体现,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也是不够,这对他们以后迈入社会是非常不利的。正确的思想理论教育能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理解和认知,对社会主义的认知也会逐步完善。

四是营造良好信仰的家庭氛围。家庭是每一个人最温馨的港湾,家庭信仰也是影响大学生信仰的一大要素。在家庭教育中,拥有良好信仰的家庭氛围能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信仰,提供给孩子适合的条件,培养他们的健康思想和美好人格。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信仰是这个家庭的支柱,它会让家庭更加融洽、和睦,对子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教育方面,营造良好信仰的家庭氛围是思想教育的基础,它可以教导孩子传统美德以及哲学思想中的精髓部分,能够让孩子快速地建立自己的思想构架,能够理智、认真的去分析生活中发生的事理。通过家庭氛围的影响,孩子可以正确地学习到在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技能,他们的身心在健康的发展,积极的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会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接纳社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社会注入了无限活力,同时也给大学生信仰产生困扰。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增强理论教育,营造有良好信仰的家庭氛围成为确保大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和正确信仰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4A222】

【参考文献】

①苏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信仰教育主要环节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篇(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15-0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做了如下表述:“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根据此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训练,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之外,同时应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以提升学习者的综合文化素养;然而,这一理念在当下教师急功近利教学与学生漫无目标学习的夹缝中实则难于付诸实践。因此,如何依托教材,在兼顾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知识性的同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自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值得深思与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以希腊罗马神话为例,从它对大学英语词汇与习语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文化知识的讲授不应孤立于整个教学过程单独存在,不应与教学内容割裂开来,也不必拘泥于“背景知识介绍”的单一模式,可以利用语言与文化的天然关系,使文化输入渗透到词汇学习当中即:一方面将词汇作为文化元素的载体,使学生透过词汇学习自动完成文化输入;另一方面,借助文化背景知识的习得,使学习者全面牢固的掌握词汇的外延与内涵。

从百年前沉入大西洋海底的永恒传奇——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到现在令每个电脑使用者谈虎色变的特洛伊木马程序(Trojan horse),以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为渊源的英语词汇已泛化为一个个生动的英语单词,渗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事实上,希腊罗马神话作为重要的素材广泛的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中,继而影响后世,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西方文化载体之一的英语也自然承载了这些文化内涵,烙印了希腊罗马神话的深刻印记。

针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附录的《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进行研究,在所收录的共计7676个单词中,以希腊罗马神话为原型派生出来的单词占到了总数的近30%,而在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需掌握的4794个一般要求的单词中,也有8%源自希腊罗马神话。

例如《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中的atlas一词,其汉语意为“地图册、地图集”,而追根溯源阿特拉斯(Atlas)实为希腊罗马神话中泰坦巨神(Titan)之一,在十二泰坦神反对以宙斯(Zeus)为首的奥林匹斯众神的战斗失败后,宙斯降罪于阿特拉斯,罚他到世界最西处用双肩支撑天宇。此后在西方文明中,阿特拉斯一直象征着强壮和忍耐,他的形象被塑造为单膝跪地,背负着巨大的天球。后来由于被误传为背负着地球,阿特拉斯经常出现在地球仪的基座上。十六世纪的荷兰地图制作学家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在《地图与记述》这部地图集封面上绘上了阿特拉斯像。从此,后人将“Atlas”用作地图集同义词沿用至今。另外,在解剖学中atlas指寰椎,即高等脊椎动物的第一颈椎;在建筑学中,用作柱子来支撑檐部、阳台或其他突出部分的肌肉发达的男子塑像也被称为atlas。

另一例是panic一词,这个英文中指人惊慌不已、惊恐万状的词也蕴含着一个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潘(Pan)的神,主司丰产丰收。他外形半人半羊,但却喜欢拈花惹草,经常去追赶半人半神的少女们。有一天,潘爱上了自然女神绪任克斯(Syrinx),但这位女神惧怕潘,被潘的追求吓得大惊失色、四处躲避。害怕潘的还不仅是女神,神话记载潘的吼声使在马拉松酣战的波斯人吓的落荒而逃。古希腊人对他的吼声充满敬畏。因此panic这一表达人慌乱、恐慌处境的词语实则由潘神(Pan)的名字派生而来。由潘神的神话故事引出的词语不止panic一例,前文提到女神绪任克斯躲避潘的一路紧追,在逃跑途中,女神被一条大河挡住了退路,急忙求助于河中仙女。在仙女的帮助下,绪任克斯摇身一变成了一大丛芦苇。追到河边的潘苦寻不到女神,就用眼前的芦苇做成排萧,吹起思念之曲。英语词汇中的syrinx和panpipe(Pan's pipe)均指排萧之意便由此而来。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中的volcano“火山”源自罗马神话中的火神伏尔甘(Vulcan)的名字;而作为psychology“心理学”的词根词psyche“心灵、灵魂、精神”则来自希腊神话中众所周知的爱神丘比特(Cupid)的爱侣——魂灵女神普绪喀(Psyche)的名字;英语中“汽笛、警报器”一词siren,源于希腊神话中用曼妙的歌声吸引海员,致使船毁人亡的女妖塞壬姐妹(Siren)的名字;另外,表示“混乱、混沌世界”一词的chaos也承袭了另一希腊神话中的神祇——宇宙万物之源混沌之神卡俄斯(Chaos)的名字。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在讲授这些英语词汇的同时,有意识的向学生输入该词以希腊罗马神话为背景的丰富文化内涵,可以减低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枯燥程度,攻克学生的厌学情绪,打破固有的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将英语词汇与趣味盎然的神话故事相结合,使他们对单词的掌握轻松达到听得懂、写得对、记得牢、用得准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周琴.从希腊罗马神话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英文)[J].海外英语.2010(10).

[2]李姝婷.文化对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8(09).

篇(3)

一、大学校园文化新质及形成原因

(一)大众化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指出,高校的入学率占同龄人的15%以下为精英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我国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为15%,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 700万人,毛入学率23%。据此,我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就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大学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多元化。相应的,大学教师、学生组成以及师生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大学校园文化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内容。在精英教育阶段,校园文化明显具有精英文化的精神特质。高校教师是崇高道德与神圣知识的化身,他们固守精英理想,追求人格独立和学术自由,传播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被当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大学生则被誉为“天之骄子”。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一批办学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一流大学总体上仍延续了精英文化。而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导致许多大学尤其是新兴大学具有文化产业的特征,即办学市场化、商品化。如收费入学制度使师生关系有了买卖关系的性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者和神圣的授道者。大学校园文化逐步从神坛走向平民化、市俗化,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程度空前。

(二)市场意识

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给大学校园文化增添了异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新思想和灵活机制,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大文化氛围,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如人才观、公平观、竞争观、效益观。但其负效应也同时进入大学校园文化。如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传统的国家职能受到削弱,个人的民族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从而使一些大学生淡化了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中国传统的“唯义无利”“利义并举,以义为先”的观念被打破,“唯利是图”“以利为先”的思想大行其道,追求财富和富裕的生活被社会肯定,追求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享受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被众多大学生欣然接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念逐渐淡化了理性关怀和集体观念,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欲而缺乏精神不再是大学校园里罕见的现象。

(三)西方思潮

大学校园作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主阵地,其校园文化以宽容的姿态迎来了西方各类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以其异于中国现行政治经济体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先进的哲学、社会思想吸引了广大大学生。这在一段时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使其更具现代意识、世界眼光以及包容性。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等政治思想的渗透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使校园文化中出现了政治信仰迷失的苗头。其次,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使校园文化增添了市场意识的同时,也使个人意识愈加突显。而盛行于当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校园,再度强化了个人意识的内容。极力突破传统局限,乐于吸收外来新思想,张扬个性,突显个体甚至崇拜个人主义是其主要特点。

(四)虚拟

截至2007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2.1亿人。其中,约2 000万在校大学生的80%以上都是网民。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们找到了更加广阔自由的天地。

同时,网络虚拟世界的产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大学校园文化增添了“虚拟”的特质。“网友”“网恋”“网游”“网婚”“电子宠物”等名词成为大学校园文化时尚的标记,其实质是现实生活在网络中的虚拟化。它具有隐秘、娱乐、虚假等特征。网络是大学生重要的娱乐工具,在网络中进行的恋爱、结婚,绝大多数仅是供娱乐消遣的游戏;对照现实生活,虚假性是网络世界的一大特点,网名、匿名信息的、网络行为都是如此,当然它不排除某些信息的真实性。

二、上述内容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分析

(一)大众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的大众化特点,是相对传统大学的精英文化而言的。一方面,它表现为与当代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和高校开放式的办学态度。如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都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积极与地方企业行业深度合作。校园文化的大众化也使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其社会经历和社会经验相对更加丰富。这无疑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丰富他们的情感,从而有利于加快其人格完善的进程。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平民化、世俗化、庸俗化也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这在缺乏精英文化积淀的新兴大学里表现尤为明显。在大众化的大学校园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趋向大众化。如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强调实用和高就业率,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精英文化下为国为民、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理想,而是以功利的价值观为标尺,以对就业或职业是否有利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也发生变化,阅读量的极度萎缩、对知识的渴求度降低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生对北岛、舒婷的诗可以脱口而出,80年代,弗洛伊德、尼采和萨特是大学生的必读,而90年代末至今,大学生阅读量急剧减少,阅读内容也从经典文本逐步过渡为时尚、休闲、娱乐杂志等通俗读物,“哈韩”“哈日”成为广大学生的时尚追求;大学生们常常自称“没有信仰”,时常对前途感到困惑和迷惘,实用、功利的价值观冲淡了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英意识。

(二)市场意识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校园文化中的市场意识促使在校大学生较早接触和了解社会,掌握行走于社会的基本技能,避免从校园走向社会产生心理问题,从而有助于人格正确塑形。同时,市场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市场意识的引导下,大学生明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理解到“勇往直前”“天天向上”“PK”的现实意义;他们知道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的选择,于是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自觉地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意志力,提升品质,突显个人气质。

从消极的方面看,市场意识对大学生人格塑形影响集中表现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思想普遍,大部分学生一切以有用性和功利性为标准;他们不重视思想,不敢承担对社会的责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变得物欲化,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生活变得颓废而毫无朝气;受功利观影响,人际关系变得淡漠或虚假;勤俭节约不再受到广泛推崇,部分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追逐时髦、相互攀比。

(三)校园文化中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中传播的西方社会思潮给大学生人格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有利于唤起大学生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90年代末至今,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靡各大高校并被解读为后现代主义,就是明显的例证。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冲击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少当代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有的对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有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精神空虚,厌学、厌世,表现为逃课、酗酒、谈恋爱、泡网吧等;有的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只想到集体、国家和社会应该为自己做什么,而很少想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一些大学生只注重能力培养、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道德情感培养,等等。这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正确塑形极为不利。

(四)校园文化的“虚拟”特征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网络成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它促成了全球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的共享,也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迅速接轨,盛极一时的文化快餐、学术超人、山寨文化以及“做俯卧撑、打酱油、躺猫猫”等网络用语,迅即传入校园,使广大大学生得以密切地接触和及时地了解社会,丰富其社会阅历,培养其道德、价值判断能力。这对于大学生人格塑形具有积极作用。

但网络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产生十分广泛和深刻的负面影响,尤其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长期处于网络中虚拟交往的幻觉中,大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同时,对现实感到厌倦与冷漠,逐渐自我封闭,严重的可能发展为“网络自闭症”。他们将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从而难以了解他人和自己,促进个性的完善。从根本上说,这种消极性还在于影响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网络是一个隐蔽而又缺少监督的世界,它在张扬人的个性的同时也令人的劣根性暴露,造成大学生道德观念紊乱,道德判断能力下降。思想道德素质居于人格要素的中心位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当然,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西方思潮的涌入和传播以及网络的盛行,并非单一而是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人格塑形。如市场意识引导下的功利观、大众文化下的实用价值观以及西方思潮影响下的个人主义,有某些相通的本质和相似的表现。正是上述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作用,共同给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带来了新的内容:大众化、市场意识、个体意识以及虚拟特征。这些新质给大学生的人格塑形产生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对于积极影响,我们应加以鼓励并正确引导,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健全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对于一般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加以理性的评判,因势利导,将其逐渐减少或消除。

理想和信念是人格内涵的重要指标,它对于人格的其他因素如气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意志、情感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积极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面对部分当代大学生信仰迷失、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状况,我们应高度重视并探索改变的途径。

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人格追求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启示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2000多年来,一直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孔子认为,士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孟子认为“(士)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中庸•二十》上也有“修身以道”“修身以道立”之说;屈原亦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据于德”“修身”“独善其身”“内美”,归根结底,都是古代知识分子完美的人格理想,他们在追求完美人格的历史长河中,孜孜以求,一脉相承。

从理想、信念方面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得志,泽加于民;……,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在儒家文化的浸染下,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胸怀国家社和民族大义,深情关注或直接间接参与国家、社会发展变革;他们悲天悯人,同情弱小,关心百姓疾苦,有着浓郁的人文价值关怀。

从气质、性格看,深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髓的知识分子的气质可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即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和而不同。今天仍在沿用的“儒士”“儒商”,即指深谙传统文化、气质温文尔雅、道德品行高尚的文人或商人。此外,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独立,出现了许多像“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摧眉折腰侍权贵”的文人,表现出高雅与傲骨的气质。

从兴趣、爱好方面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济世情怀之外,还讲究高雅情趣的追求。他们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反对沉湎于物欲私利之中;他们附庸风雅、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他们以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追求清高、旷达、超脱、飘逸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或寄情山水,或将对自身人格修养的理想化为艺术创作。

当代大学生即是或即将成长为现代知识分子。今天,大众文化几乎占据着社会和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地位,传统文化的雅趣在大众文化的扩张面前步步败退。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我们应认真审视当下文化,继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精神,引导广大大学生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被商业意识等冲击失落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建构富有现代意识的精神家园,从而使大学生不仅具有全球意识、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雅文化品味。至此,大学生的人格得以逐步完善,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将为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更多的人完成人格的正确塑形。

参考文献:

[1]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oe.省略/edoas/website18/38/info1205466246320338.省略/download/manual/statisticalreport13th.pdf

篇(4)

关键词:

校园文化;艺术素养;理性思考;实现路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日益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承担着培养人才重要职能的高等院校,自觉地借助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既是职责所在,亦是大势所趋。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实现高等教育基本职能的根本需要,是实施高校文化育人的有效方式。

一、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基本内涵

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基于艺术的认知及规则而建立的稳定性审美力和价值观。即一个人应具备的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建立广泛联系的艺术感悟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品位,且能够不需要外部作用或他人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地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迁移或体现。”通过高校校园文化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可以通过提高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品格完善,感情丰富。通过艺术教学和艺术活动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果和国外艺术成果,以增强他们爱国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发展个性,开拓思维,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文化与艺术密切相关。艺术是一种文化形式,是人们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出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创造物。它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如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手工艺、口头艺术等。文化包含艺术,艺术丰富文化。”文化是艺术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艺术,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文化与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根本要求。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职责。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尊重学生的艺术爱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经典的、具有启发迁移作用的艺术范例,并通过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事件等具有明确主题目标的艺术本体内容的体验与分析,以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具体而言:“第一,拓宽艺术视野,扩大艺术语汇,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多层次、多渠道地全情投入艺术感受与体验,积累审美经验。第二,健全与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开发多元智能,激发创造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全面提高艺术修养,加强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弘扬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品质。”

二、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思考

校园文化作为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手段,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目标,那么,校园文化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反思。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实施教育教学和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共识。不管是相关研究者,还是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从理性层面上,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也在自身实践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利用文化的自身价值和作用,影响和教育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升与发展。但是,在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因为种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原因,导致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仅重视部分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忽视对全体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整体规划和培养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相关艺术专业和具有艺术天分大学生的培养,而应以全体大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为目标。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职能管理部门和教师,为了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与水平,往往倾向于为少数具有较好艺术潜质和能力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遇,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而忽视对大多数艺术素养和能力匮乏的大学生的锻炼与培养。大部分所谓的缺乏艺术天分和才能的学生沦为活动或比赛的看客和陪衬,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或比赛更多是消极和被动的,甚至仅仅停留消遣和娱乐层面。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常态,被学校、教师和学生普遍认可和接受。

(二)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过多依赖于课堂艺术理论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大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的实践养成。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不仅依赖于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体验、反思和升华。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既要注重艺术理论与知识的课堂教学,依赖相关专业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与示范,更需要走出课堂,利用校园精神和制度文化对大学生耳濡目染,逐渐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校园文化是指课堂教育教学以外通过物质、精神和制度所营造的文化形态,通过物质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影响和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它的形式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既有文字的,又有活动的;既有参与性的,又有观摩性的。是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是大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艺术素养的实践方式,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目前,许多高校从思想上重视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设置了系统化的培养计划和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教材,但是,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较多地依赖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艺术能力培养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导致大学生对此类课程的目的性和实效性的质疑。,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和锻炼以获得切实的主观体验和内心充盈。

(三)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未能打破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壁垒,让艺术素养的培养更加生动化和丰富化。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文化环境作为肥沃的土壤。学科化和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固然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不同的艺术素养倾向和偏好,但将其放置在校园文化背景下,其狭隘性和条块性便昭然若揭,这有悖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初衷和终极目的。文化无处不在,艺术焉能固步自封。对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也不应囿于学科与专业限制,这样容易使艺术限于刻板和教条。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不应禁锢于学科教学和专业限制,应走向校园各个角落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要有全局观,要打破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壁垒。不可否认,不同学科和专业在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时,各具特色,与专业相关。但是,人的艺术素养是全面和相通的。作为校园文化,应在体现特色的情况下,弱化不同学科、专业对艺术的狭隘理解和认识,以人的本质需要展开对艺术的追求,通过欣赏美、创造美等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促进艺术素养的提升。

(四)以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存在校园文化的同质化建设倾向,使得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脱离学校特色,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尊重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和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历史发展、学校定位和实际状况,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品牌特色和符合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受到重视,但是缺乏高校校园文化的品牌特色和学校特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高校管理者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缺乏深入的思考,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第二阵地,是将课堂艺术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主要场所。通过调研和走访,我们发现,校园布局雷同、建筑翻版、文化活动类似、竞赛比赛相仿等比比皆是。千校同一、文化复制现象泛滥。上述现象映射了高校管理者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肤浅和简单化思维。这种缺乏特色的、割裂学校历史、漠视大学生实际的标准化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路径

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人、影响人和培养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为此,在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以点带面,发挥相关艺术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整体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关注全体大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点带面,发挥有艺术特长和专长的师生的带动作用。高校普遍存在和艺术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具有较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高校要有意识地发挥这些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专长,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他们为核心,积极宣传,促使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校园文化活动要面向全体大学生,鼓励合唱、话剧、群舞、时装展示、茶文化展示、各类摄影、书画、文学作品评奖等集体性项目的开展,并且面向全体学生组织艺术社团或者艺术活动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

(二)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通过校园文化搭建多元化艺术实践的平台,共同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目前,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受到高校的普遍关注,教师在各学科的专业教学中也加强了对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渗透,许多高校开设了相应的选修、必修和公选课程,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素养渗透和相关艺术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另外利用校园文化的立体化、全息化和动态化的形式,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充分获得艺术体验和锻炼,积累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经验。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打破学科和专业的阻隔,消除不同院系之间的狭隘性和单一性,让艺术教育走向更广泛的融通与和谐。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对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目前,高校学科化和专业化的培养方式,客观地阻碍了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充分培养,使得艺术教育逐渐沦为学科化和专业化的附庸。艺术教育和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普及教育活动,是一种更为广泛的,较少受到学科专业限制的活动,尽管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指导,但更多地依赖个体的理解、领悟、锻炼和体验,其效果的提升要求消除院系艺术活动的狭隘性和单一性,使得艺术教育走向交融与和谐。

(四)校园文化要注重特色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学校文化历史和自身发展特点,打造符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一千个高校就有一千个校园文化”,就是说,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只要从学校的发展历史、所处区域和自身专业、师资和学生特点入手,就能找到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和品牌。这由每一所学校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决定的。如,围绕大学生和社会所关注的“双创”主题,结合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形成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的特色文化。

结语:

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一起,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高校中,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从认识层面说,以校园文化为途径,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符合文化本身的功能属性。从实践结果看,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都给予了大学生丰富的、多种多样的、适切的形式和形态,既满足了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对于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丰富了情感和情绪需要,又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观,促进个性和品格发展,扩展艺术视野和思维形态,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增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石远鹏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鹏.大学生艺术素养[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09):1.

[2]王薇.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升[J].企业家天地,2011(12):94-95.

篇(5)

我国现行小学英语教材版本很多,风格各异。由于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时间不长,大部分教材处于试用期,难免存在与当前教育水平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学校地处城乡交界处,学生在三年级之前从没接触过英语,再加上家庭教育的因素比较滞后,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处,所以我们教师自己就尝试去挖掘、整合教材内容,扬长避短,使之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1、“吃透”教材,实施有效整合

我们课堂的教学都离不开教材,但事实证明,如果过分依赖教材会导致教学的乏味。我们常常在反思:我们到底是用教材教还是在教教材呢?毫无疑问我们当然是选择用教材来教,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书本语言和他们的生活实际贴得很近,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这样我们可以在年级之间、单元之间、学科之间进行整合。

年级之间的整合:对于学生来说,贴近生活情景的对话,琅琅上口的儿歌,欢快优美的歌曲都能引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哪怕仅仅会运用一个单词或是一个简单的句型,都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但年级越高对学生的要求也就越高,有些学生就适应不了了。因着pep教材内容安排的特殊性,我尝试在不同年级之间进行教材的整合。

单元之间的整合:虽然我们每单元的教学话题相对独立,但知识间仍有联系。如PEP3A刚开始的几个单元都是一些简单的问候语。

学科之间的整合:新课程标准提倡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学科融合渗透,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的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把美术、音乐以及相近学科与英语教学进行整合。

在这过程中我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利用相近学科的迁移让学生自己来动手,学生乐在其中。当然,我们也可以借用音乐中的歌曲、舞蹈使我们英语的学习变得更快乐。

2、立足课堂,进行适当拓展

我们英语教师一般都会担任一个年级几个平衡班的教学,虽然是同一年级段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中的词汇、句汇进行适当的拓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教材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词汇的拓展: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演欲,而PEP课文中所提供的词汇又比较缺乏。一般是4-5个,所以我们应该在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词汇。

二、优化教学情景,让课堂更生动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应还原真实的社会与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情景的创设会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呈现生命的涌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适当的教学情景,使他们的学习更有趣、有用、有效。

1.把握“实”――创设自然真实的教学情景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我们的英语学习必须贴近生活。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将生活中的花花草草、点点滴滴都可以搬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觉得我所学习的就是和我的生活连在一起的。

2.注意“趣”――创设有趣快乐的教学情景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真的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创设的情景要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和体验。如在教学单词seesaw 、slide 、swing、hopscotch时,我设计了Zip和Zoom一起游公园的情景。

[教学片断]

T:Boys and girls, today let’s go out with Zip and Zoom,OK?

S: OK!

(课件呈现春天的公园是那么的美丽,Zip和Zoom一起来到了公园里)

Zip:Let’s play on the seesaw.

Zoom:OK!

Zip:Up!

Zoom:Down!

Zip:Up,up,up…(可这seesaw 怎么也上不来了,因为Zoom太胖了。)

Zoom在公园游玩的一系列的尴尬经历使学生乐开了怀,他们在这些有趣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新单词。

三、优化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出彩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的并不多。特别是在小学英语课堂,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显然是不适合的,因为它根本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1、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来激趣

我们采用的pep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单词大部分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抽象内容的很少。所以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单词,我们可以直接以呈现实物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就如4A第四单元的水果单词,我们完全可以以实物来呈现,还可以让学生来摸一摸,尝一尝。在不经意间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我们还可以用简笔画来呈现新知,如:在教学字母时,我们可以呈现《海底世界》的简笔画,把大写字母写在鱼身上,在把小写字母写在鱼儿吹的气泡中,让学生迅速连接水中的鱼儿和气泡,以达到熟练辨认并巩固英语大小写字母的目的。

2、运用歌曲、chant来增色

儿童英语歌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轻松欢快的节奏,它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他们的情绪,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歌曲的独特形式,以歌促学,寓教于乐。 如:PEP3Bchant: “Look at the cat”

篇(6)

一、坚持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统一要求与突出个性相结合

每个人在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所营造出来的宿舍文化氛围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统一规划时,在不违背宿舍统一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此外,还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的特色文化,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比如,举行“大学生公寓文化节”,定期举行“星级宿舍”、“优秀党员宿舍”、“优秀团员宿舍”评比活动。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宿舍文化建设就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要顾及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比如,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学生宿舍的设计就要注意突出艺术的气息,形式上也可以夸张一些,增强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而对于文史类的学生来说,富有文学气息,含蓄内敛的宿舍设计就会受到的大家的青睐。同时,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宿舍文化的建设中来,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体验,从而激发起对宿舍、对学校的热爱。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队伍建设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广大教职工及宿舍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作为学校事务的决策者,学校管理者要从维护稳定大局和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视。而作为宿舍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最后落实者,宿舍管理人员也要转变其自身固有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学校要实行严格的招聘制度,认真对待宿管人员的招聘工作,而且要定期地对在岗的宿管人员进行包括管理方法,相关心理学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学校等公寓管理部门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宿舍环境,为学生打造人性化的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离不开辅导员、班主任的密切配合,学校要实行辅导员、班主任进学生宿舍工作制,并按照适当比例进行分配,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生宿舍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除了辅导员和班主任外,学校的教职工也应承担起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二)优化宿舍物质文化环境

宿舍物质文化以物化的形态展现宿舍文化的基本特质,不仅发挥着物质实用功能,还发挥着精神美感功能。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审美就成为不可能”。宿舍的物质文化不仅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样它还具有审美的功能,它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因此,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合理优化资源,充分利用宿舍的优势,着力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宿舍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营造高雅、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努力使宿舍成为一部丰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对学生产生积极良好的感召力,进而实现宿舍文化建设的育人效果。后勤服务集团除了做好宿舍楼内的卫生,安全防卫外,可以尝试着在宿舍楼层之间,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名人名言、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画及一些积极向上、修身养性的文明警示语,当然可以留一部分用以展示优秀学生宿舍的舍内布局,或者展示学生的作品。每个楼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突出不同的文化主题,为学生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居住环境。针对有些学生不爱劳动,经常在宿舍内乱扔垃圾,内务整理杂乱,浪费水电资源的现象,可以将一些勤俭节约在内的传统美德融入到宿舍文化的建设主题之中。为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可在每幢宿舍楼设立自习室、学生活动室、报刊阅览室等。

(三)完善宿舍制度文化建设

无规矩何以成方圆,同样,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也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良好效果的取得,除了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标准化、制度化外,还要在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成后形成有效的运行和评估机制。一般来说,大多数学校都有适合本校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有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往往有些制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管理与服务相脱节的现象,即片面强调制度的管理思想,忽视制度的执行情况,忽视制度的运行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执行有机结合起来。

(四)营造良好的宿舍精神文化氛围

宿舍生活,作为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必然会被宿舍内的文化气息所感染。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不仅能够感染到宿舍内的每一位成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而且也能够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反之则会削弱甚至抵消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营造良好宿舍精神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我们亦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丰富的图片信息,发人深省的哲理或者是凝聚学生生活点滴的漫画以及学生的一些创意新颖的公益广告作品等,它们不仅承担着潜在的教化作用,而且其优美与高雅的艺术韵味也将会令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大学生宿舍文化活动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宿舍楼内可以开展宿舍文艺活动,如:文艺晚会,宿舍联谊会等。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等。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部门要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开展一些谈心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除了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外,还要注意防止西方资本主义腐朽、低俗思想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影响。为此,学校及后勤服务集团要用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去充实学生的精神空间,抵制各种腐朽没落、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及时消除破坏宿舍文化建设的行为。

(五)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宿舍行为文化建设

首先,要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一定的网络工作机制和体系,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这支队伍不仅要对那些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加以引导帮助,而且要广泛开展丰富的网络活动,对其他的大学生也要加以积极引导。比如,可以开展网络设计大赛、网络征文大赛等,积极鼓励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其次,要开设专题网页做好学生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教育内容,使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学生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的负担、压力、情绪等问题,可以在校园网BBS论坛上开辟“辅导员专栏”和“心理咨询”栏目,开通网上留言,切实提高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最后,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安全有效的上网,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学校除了要做好校园网络的监控,规范网络行为外,还要加大网络法制的宣传力度。

(六)发挥学生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

共青团作为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青团要积极发挥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等方面的优势,为大学生的成长服好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后勤服务集团举办的各种宿舍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共青团要定期向学生宣传学校关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等要求,架起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三、结语

学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宿舍文化的创建者、践行者、传承者。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活动,由他们自己承办,宿舍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必要时予以指导。作为宿舍文化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大学生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和后勤服务集团的工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姚垚,刘群,刘雪飞.“三自”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6):128-130.

[2]黄高静.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3]贺桂祯.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124-126.

[4]徐浩.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11).

[5]冯莉莉.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分析及建设途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02):52-55+58.

篇(7)

所谓的大众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具有多种特点和功能,如商业性、娱乐化、文本的模式化和复制性等。大众文化一般包括流行小说、商业娱乐性的影视、流行音乐、广告文化等形态[1]。因此,大众文化研究的焦点应该是流行小说、流行音乐以及电影,另外,日本大众文化的研究无论如何都不能少了漫画这个早已渗透到了日本人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因素。这几部分无疑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芭娜娜的小说,囊括了很多大众文化的元素。例如,处女作《月影》这一题目就来自于英国作曲家、音乐家麦克・欧菲尔德(Michael Gordon Oldfield)的同名曲。另外,小说中有很多漂亮的插画,封面也非常精美,这些大多出自日本著名画家奈良美智之手。芭娜娜从小就喜欢漫画,因此不难理解她的小说中融入了漫画元素这一事实。此外,她的小说还被改编为电影搬上了大荧幕,可见她的小说与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拟就芭娜娜的小说与漫画以及电影这两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展开分析,探讨大众文化元素对芭娜娜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芭娜娜文学中无处不在的大众文化气息。

一、用文字绘制漫画

芭娜娜从小就非常喜欢漫画,可以说是在漫画的陪伴下长大。她的小说,登场人物的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洋溢着漫画般的氛围。这与芭娜娜幼年的一段左眼弱视体验密切相关。幼年的芭娜娜曾经有段时间左眼完全看不到,摘掉眼罩或者可以用右眼看书的时间,她都完全沉浸在藤子不二雄的漫画世界里。幼小的芭娜娜十分喜欢《怪物小弟》、《怪物Q太郎》等,以至于“过于沉迷,读了好多次,书都破破烂烂了”[2]。可以说她将漫画的世界作为“另一个世界”而沉溺于其中。芭娜娜甚至认为,漫画当中描写的主人公肯定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真实地存在着。漫画中描写的幻想世界,对于之后成为作家的芭娜娜的作品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此,芭娜娜曾坦言道:“三、四岁那段集中阅读的时光,对我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幼儿期的教育真的很重要”[3]。可见,三四岁时阅读漫画的记忆对于芭娜娜来说几乎就是一种启蒙教育。除了藤子不二雄之外,她还熟读了手冢治虫、大岛弓子、岩馆真理子、内田春菊等日本知名漫画家的作品,这些漫画家的作品特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芭娜娜的小说当中。对于芭娜娜而言,漫画已经化作了血和肉,融入到她的潜意识当中,形成了她对世界独特的感受方式以及文学世界。

芭娜娜以作家身份出道时,她的作品《厨房》常常会被评价为“少女漫画小说”。日本新锐评论家松本孝幸甚至说过,“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对于我来说,乃是一种可以用与漫画、歌谣、动画片同样的感觉来阅读的语言”[4]。这样的论说也代表了很多喜爱芭娜娜的读者的心声。因为无论从小说人物的形象或者境遇的设定还是故事情节的设计上,都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类似漫画般的视觉冲击和阅读感受。

具体分析的话,首先是小说中的人物设定带有与漫画相似的氛围。从人物形象上来看,芭娜娜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宛如漫画中人。《哀愁的预感》中的雪野,《斑鸫》中的斑鸫等,都是身形瘦弱的女孩子。我们在漫画中也极少见到形象丰满的女主人公,几乎都是如同斑鸫一样,“修长纤细的手臂和腿,皮肤透明到几乎能看到血管”。男性也是如此,《厨房》中,美影对雄一的第一印象是“四肢修长,容貌清秀”。《月影》中五月眼中所见的阿也是一位“高高的个子,四肢修长”的男孩子,是个“人们忍不住要回头看的俊美男孩”。《哀愁的预感》中的哲生也是个阳光少年。这些人物形象,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一些少女漫画中的人物形象。从人物所处的境遇来看,《厨房》中有着与日本漫画家川原泉的《美貌的果实》(昭和62年2月)类似的气氛,都是表现了失去亲人的女子,心灵受到重创却又重新站起来的故事。《哀伤的预感》和岩馆真理子的《几千夜》一样,也设定了一个看上去温暖幸福却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其次,在情节设计上,《哀愁的预感》中主人公“离家出走”的情节,与岩馆真理子、大岛弓子等漫画家的漫画情节也十分相似。另外,芭娜娜的小说中常常会出现超能力与特异现象。那么,芭娜娜的这种对拥有超能力的人物的设定以及对于超现实世界中的特异现象的想象,其灵感也无疑是来自Q太郎等漫画人物形象。芭娜娜本人曾经说过:“我一直以来就很喜欢那些能够从怪异或者异常的事物中感受到人性的东西,这也是植根于与异常事物自然融为一体的藤子世界的人们吧”[5]。芭娜娜非常喜欢这种非现实与现实交织的故事,自己的作品中,也经常将主人公设定在一个现实生活极不平常的父母双双离世、无依无靠的绝境中。在芭娜娜的小说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像漫画中描绘的那样,“日常与日常中的非日常”,“与日常密切相关却不可思议的事情”。《哀愁的预感》中的主人公弥生就具有超能力,她的超能力从幼年时代能够预知电话初现端倪。只要电话铃一响就知道是谁打来的,几乎根本不认识的对方也能够感知出“是一位叫做山本的人”,或“爸爸公司的人”。而且如果打电话的人是父母不喜欢的人,就会“像被火烧到一样放声大哭”。预知电话作为超能力中一种最为典型和突出的表现多次出现在芭娜娜的作品中。如《N・P》中凤美的姐姐。她不仅可以猜中打电话的人,还能够预料天气变化等等。此外,《白河夜船》中的寺子即便在沉睡中也能够听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

漫画对芭娜娜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创作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透过芭娜娜的文字,我们似乎又能够看到漫画的另一种载体。对此,我国学者曾经评论道:“没有少女漫画,就不会有吉本芭娜娜的小说,而又因为有了芭娜娜,少女漫画才与小说这种形式有了如此亲密的融合,实现了大众文化对纯文学的大举渗透”[6]。

二、搬上大荧幕的芭娜娜小说

1989年,芭娜娜的代表作《厨房》被搬上了大荧幕。森田芳光担任导演,主演是川原亚矢子。导演认定小说具有一种“透明的意象”,因此将电影的外景选在了给人同样感觉的北海道函馆。1997年,《厨房》再度被香港导演严浩搬上荧幕,取名为《kitchen 我爱厨房》。这是芭娜娜的作品首次被外国导演演绎。男女主角分别由香港演员陈小春和日本演员富田靖子饰演。故事发生的舞台从东京――伊豆之间搬到了香港――大陆之间,情节上也发生了一些适合香港观众口味的变化,添加了一些滑稽的桥段,如女主人公与变性人比较胸部大小等。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整体感觉更加接近原作,香港拍摄的《我爱厨房》得到了芭娜娜本人的肯定。2002年春,客居意大利的日本表演艺术家井田邦明又将《厨房》搬上了舞台,在意大利引起了广泛关注。演员除了井田之外全部都是意大利人。2009年,以《厨房》为原作改编的同名电影在韩国上映,不过该影片仅是选取了厨房这个空间,讲述了一女两男同居一室的离奇经历,故事情节以及整体氛围都与小说出入较大。“触电”的除了小说《厨房》之外,《斑鸫》也在出版翌年由导演市川拍摄完成。故事情节几乎完全按照原作,场景选自西伊豆的松崎市。另外,2007年,《阿根廷婆婆》也被导演长尾直树搬上荧幕。

芭娜娜的小说《厨房》,先是在日本,接着在中国、韩国被改编为电影搬上荧幕。并且,不单单是《厨房》,《斑鸫》、《阿根廷婆婆》等也被拍成电影,让读者进一步认识芭娜娜和她的文学世界。那么,导演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芭娜娜的作品呢?

事实上,芭娜娜本人非常喜欢电影,尤其是恐怖电影。她本人曾经说过:“我要爱死恐怖电影了”,“一般的电影我都喜欢,但是看恐怖电影时的热情就更别提了”[7]。由于受电影的影响,在芭娜娜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一些与恐怖电影类似的气氛。《哀愁的预感》中弥生躺在洗澡水里陷入沉思时,突然感到有件硬东西碰到自己的背,回头看却什么都没有。后来发现竟是一只玩具鸭子。晚上便梦到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并且还杀害了婴儿。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也不禁毛骨悚然。另外,作者在文学创作时也有意识地使小说更具有立体感、画面感。例如,《哀愁的预感》中弥生的阿姨雪野居住的“是一幢独门独户的老式房子”,这房子在一座离车站很远的大型公园背后,因此“一年四季都笼罩着粗犷的绿得气息”,雨后的街区又仿佛变作森林,“弥漫着浓郁的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8]。谈到自己的小说与恐怖电影的关系,芭娜娜曾说:“如若站在读者的角度,一看便知,我的作品和意大利恐怖片导演达里欧•阿基多(Dario Arqento)[9]的影视画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将文章和画面比较似乎有点轻率,但我写作时总是一边在脑海里描绘那样的画面,一边努力接近那样的世界”[10]。芭娜娜甚至认为达里欧的“电影就是我的感性的全部”[11]。

除此之外,芭娜娜的语言表现也让我们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例如,《厨房》中惠理子出场时,这样描写道:

――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她身上也有着常人的缺憾。比如脸上与年龄相称的皱纹,牙齿也有些参差不齐。但尽管如此,她还是魅力四射,使人想再次见到她。心中暖融融的光像残像悄然散发着光芒――这就是所谓的“魅力”吧。这个词是如此鲜活生动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就如同第一切身感受到“水”一词含义的海伦。[12]

“海伦”这个名字是世人皆知,看到这个名字,读小说的人脑海中都能够浮现出相同的人物形象并瞬间出现“海伦”这个人物的相关画面。由此看来,芭娜娜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利用感受性词语以及比喻修辞,使作品更具立体感,给人印象深刻。这些特征无疑是电影赋予的影响。反过来看,正因为芭娜娜的作品具有画面感,读者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动态的画面,阅读着芭娜娜的文字就仿佛看电影一般,更易理解小说的内容。

芭娜娜本人喜爱电影并且深受电影的影响,在其文学作品中,无论是语言所营造出来的画面感,还是充溢在小说中的氛围,都能够让我们联想到电影。因此,芭娜娜的小说作为一种文本,得到了很多导演的青睐,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这也使得芭娜娜及其作品通过电影这种为大众所熟悉的形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所以说,电影赋予了芭娜娜创作的灵感,芭娜娜的文学又反过来为电影提供了更加适合大众口味的题材。

三、结束语

在日本社会,漫画、影视、小说、流行音乐、美术等门类已经结成了紧密的连带关系,以至于这些门类之间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相互影响。于是,小说中洋溢着漫画的氛围,而电影电视剧又会从漫画、小说等文本形式中选择题材,流行音乐的灵感可能来自于某部小说。芭娜娜小说最初的追捧者,甚至连芭娜娜本人,可以说是看着漫画长大的“世代”。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漫画对芭娜娜小说的影响以及芭娜娜小说中出现的漫画元素。

随着大众文化的发达,小说“触电”无疑是作家扩大社会影响力、得到大众肯定的一条捷径。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典型形式,能够更加直接而快速地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但是,电影制作的成功与否与剧本的优劣也有着密切地关系。电影一直以来,作为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房的好坏是评价一部电影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因此,导演选择剧本时也会非常谨慎。那么,选择“畅销书”来做剧本,将其搬上荧幕,这无疑为票房上了一份保险,更容易激起民众的兴趣。电影制作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可以说,“如果影视是一个制造梦幻的工厂,那么,文学写作实际上则充当了原料供应商”[13]。另外,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后,再一次进入到读者的视线中,也会加深文学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因此文学和电影的协调发展以及巧妙融合已成为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文艺发展的要求。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1年度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1BWXJ02。)

注释:

[1]陶东风著:《大众文化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2][3][11]吉本芭娜娜著:《芭娜娜Bloc》,东京:幻冬舍文库,2005年版,第282页,第283页,第205页。

[4]松本孝幸著:《吉本芭娜娜论》,东京:JICC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5]木股知史著:《吉本芭娜娜黄页》,东京:荒地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6]杨伟著:《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174页。

[7][10]吉本芭娜娜著:《菠萝布丁》,东京:角川文库,1992年版,第86页,第87页。

[8]吉本芭娜娜著,李重民译:《哀愁的预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9]达里欧・阿基多是世界著名的悬疑大师,1940年生于意大利,擅长制作悬疑恐怖片。

[12]吉本芭娜娜著,李萍译:《厨房》,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3]陈霖著:《文学空间的分裂与转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参考文献:

[1]吉本芭娜娜.芭娜娜Bloc[M].东京:幻冬社文库,2005.

[2]松本孝幸.吉本芭娜娜论[M].东京:JICC出版社,1991.

[3]木股知史.吉本芭娜娜黄页[M].东京:荒地出版社,1999.

[4]吉本芭娜娜.菠萝布丁[M].东京:角川文库,1992.

[5]吉本芭娜娜著,李萍译.厨房[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陈霖.文学空间的分裂与转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86-03

近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支持和各大学主体的自我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纵观大学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各方努力,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使得其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问题百出。原因之一,可能是隐性因素本身难以被觉察和引导的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有哪些显性因素,有哪些隐性因素?显隐又该如何判断?隐性因素本身具备哪些特点?明确上述问题,有助于全面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文试图努力对以上问题做一简明分析。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及其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1]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挥辉教授认为,我们倡导的大学文化就是以追求真理和培养人才为主旨的维系大学存在和促进大学发展的精神、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总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体现在学校的校训、制度、行为中。[2]大学精神的突出作用在于对大学文化的标志性概括与引领。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等多个层面。[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文化的载体是大学,创建的主体是历届师生;大学文化本身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包含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其含义极其广泛。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隐性因素的判断标准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中所谓“隐性文化”主要是指观念和风气,而“显性文化”则是规章制度、标志性建筑等,[4]这种划分不无道理,这是以可视(visible)与不可视(invisible)为标准来判断其是显性因素或是隐性因素。笔者认为,无论是物质、行为、制度或者是精神气质,都有可视与不可视的成分。比如对标志性建筑,显然能够看出其高度、颜色、造型、位置等外观因素,但却难以理解其内涵,或者说其与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的关联及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大学建筑文化具有显隐并存的特点,这种文化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无形精神文化与有形物质环境的复合体。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物质主体是大学建筑及其营造的校园环境空间,为大学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大学建筑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能陶冶情操,是大学师生的情感依附,它对大学的文化品质、理想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形象等具有表征作用,是大学文化的物质环境依托。[5]所以,大学建筑的外观易见,但其所寄托的文化品格、历史记忆等因素却难以将其定义为显性。从大学制度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到规章制度的存在形式,比如学校文件、宣传标语等,这是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通常来讲,透过制度本身还可以探寻到制度建设背后的力量。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均会发出自己的呼声,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保证在新的秩序规范中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各方力量的内部较量却很难从学校的文件和标语中体现出来。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在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显性的制度化和隐性的制度化两个方面。显性制度化即正式的、通过明确的公开的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即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到正式的制度体系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中国,它是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在形式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市场体制的推进中,随着交往的扩大,新领域的出现,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社会产生了新的交往、交换需要,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力量分化的趋势。这些力量及其交往的需求和利益需求成为隐性制度化的动力。”[6]同时,李金教授指出,这种隐性制度存在普遍性。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隐性制度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或为学校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着隐形动力,或不经意间起着反作用。当然,观念与精神从通常意义上讲是不可视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再抽象的精神也必须由其物质载体,否则又如何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们呢?

鉴于以上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隐性与显性因素,非仅以是否为视觉所见为标准,不能以物理角度上的存在称之为显性或隐性。大学隐性文化更多地表现于非物化的文化和物化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长久地怀念它。”[7]这种难以言说又具体可触的精神,堪称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内涵。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考量不能忽视以下两类因素,一方面即大学中含蓄与隐含(implicit)的文化力量,应该将其纳入到隐性因素中来,与其相对应的是显著的外在的(explicit)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还应该有非正式的物质因素、行为因素、制度因素和精神因素(informal factors),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式组织因素(formal factors)。隐性文化的考量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而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评估和衡量。这三个维度:可视与不可视(visible or invisible)、显著的与含蓄的(explicit or implicit)、正式的与非正式的(formal or informal),使用不可绝对化,应该视衡量对象的特点具体加以应用。

通过以上论证,结合大学文化分类的四个层次,可以得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大致对象:从物质层面讲是:大学建筑风格和历史渊源,情感依附和表征意义;从行为层面讲是:大学师生的行为背后的力量,如动机、目的等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校面临重大选择时的决定;从制度层面讲是:大学当中所隐含的非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则;从精神层面讲则是:非口号性制度性精神,更重要的是隐含在大学精神之里的内涵,其中包括师德、学风、管理理念和校史发展进程等方面。

三、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的性质分析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隐性文化不但具备大学文化的共同特点,而且本身具有鲜明的性质。梳理大学隐性文化的性质,厘清大学校园隐性文化的特点,继而分析几个特点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文化,具有重要要意义。

1.存在形态的弥散性与聚合性

大学校园隐性文化脱离正式组织模型,因而具有了比显性文化更为突出的弥散性,充斥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整体上呈现出不规则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弥散性赋予了大学校园隐性文化因素细微但整合的力量。隐性因素存在于校园文化各因素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伴随着影响学校发展各方力量的博弈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校综合实力表现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学校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都弥散着隐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外化于正式组织和成员的行为表现,内在于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聚合于各个行为主体(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组织),在不同主体身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发挥不同的影响力,也呈现出自然而然的聚合性。聚合性制约着隐性因素的作用对象、呈现方式和力量大小。隐性文化的聚合性特点是正式组织结构和显性组织文化力量场干预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打上显性文化的烙印。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场域中不断较量,对隐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即是其弥散性和聚合性特点的相互迁移与转化。

2.功能指向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校园隐性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是把双刃剑。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者一提到校园隐性文化都将其称之为推动力量,这是不妥的。一方面,校园隐性文化给实践者提供一个中介或平台,这个平台由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优势,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时无刻地发挥作用,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如初春之细雨,漫洒于天地之间,浸润万物。但是,这只是隐性文化所具备的特点,至于发挥何等性质的作用,还应该视隐性文化本身的属性来定。隐性文化本身是正向力量,具有积极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起推动作用。倘若隐性文化本身不具备这种正向的推动力,反而会借助其强大且无处不在的力量场域,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不能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不应该笼统地将隐性文化看成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全面客观地看待隐性文化,有利于深化对其功能上双重作用的认识,也有利于在文化建设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

3.作用发挥的无形性与有形性

隐身性是隐性文化因素固有的本性,隐性文化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无形性缘于其本身的隐身性。文化存在本身就难以视觉可见,隐性文化这一特征则更加突出,从而使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加隐蔽地发生作用。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在无形中影响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作用难以估量。正式组织框架下的文化体系,以组织框架内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受到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因素能够干涉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再隐蔽的力量都会从其作用对象的结果上看到痕迹。虽然隐性文化因素很难从过程中把握其作用的发挥,但就结果而言,大学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其踪影。简言之,隐性文化因素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乔树桐.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2]周挥辉.大学文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3]张路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培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4]韦良.大学隐性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5).

篇(9)

据介绍,“清华-罗氏医院管理合作项目”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罗氏奖学金、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课题研究和高级医院管理培训项目。该项目一方面立足于推动中国医疗服务的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旨在为中国医疗事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促进中国医疗改革的顺利进行。

成立于2012年4月的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是中国首家专业从事医院管理研究与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院。“一方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应该和校本部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深圳是改革先行者,临近港澳台地区,可获得更多的地缘性优势。”谈及选址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如是说。

篇(10)

创新教育的教材和设备需要同步跟进教材建设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许多教材仅仅满足于阐述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对于学科前沿性知识很少提及,只告诉学生“是这样的”,很少告诉学生“为什么是这样的”、“别的为什么不行”。这些,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精神文化方面

1.创新成才观没有完全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确立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重应试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检验学习的方法仅仅依靠卷面成绩。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素质参差不齐。当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固有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教师“重灌输轻启发”、“重尊仰轻尊重”。高校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据统计,重视和比较重视的比例分别为21%和18%;一般重视为35%;不重视的比例为26%。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努力帮助学生取得创新成果。

2.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服务和管理意识淡漠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党政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又需要师生相互配合合力推进,还需要管理和行政人员准确定位和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有些高校的管理和行政人员,重权力轻义务,工作效率低下,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人为设定了障碍,抑制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

3.创新素质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浓厚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要良好的创新氛围做支撑,目前我国高校整体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一些高校,常常以行政管理为主控制管理多,以思想教育管理为主激励管理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制度文化方面

1.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设立多种多样的奖学金,但是由于奖学金覆盖面比较窄,激励效果还不佳。另外,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老师的指导,部分高校没有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工作量进行界定、没有对指导教师进行精神的鼓励。

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化水平需要提升关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是否科学的调查显示,57%的学生认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18%的学生认为制定的比较好,但落不到实处;14%的学生认为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需要修改;11%的学生对此不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加强对创新素质培养的支持力度。部分高校管理体制僵化,管理流程不科学,对相关管理制度调查研究不深入,执行管理缺乏灵活性,效果评价机制还不健全。

3.需要进一步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化水平目前,高校课程设置过于狭窄,专业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少,构成单一的课程机构和门类,使学生选择的余地和自由度小,不利于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知识结构,学生知识面窄,视野局促,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四)行为文化方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建设在创新素质培养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关于社团建设能否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调查中走访了“‘e’时光工作室”、“科技协会”、“创行协会”等社团组织,学生会参与天津市和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激发了广大同学的创新、创业热情。可以看出,高校社团建设是否具有实效性是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问题。

二、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探析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确保创新素质培养实效性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大学创新素质培养的集中表达与传承。学校在进行校园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本学校的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活跃的校园学术环境,可以促使师生科学思想的浸润和熏陶,从中不断吸取创造性的养分;海纳百川的校风,形成师生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自由氛围。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沙龙、学术报告、成果展览等,宣传新的前言技术,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设备与教学技术,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幻灯片、视频、网络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教学质量。加大对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平台。动员学生广泛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实施开放实验室项目、挑战杯项目,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技术开发工作,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3.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特色办学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丰富的第二课堂内为学生创新提供创新平台。开展学术性活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创新活动,营造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治学环境。开展以调研课题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调研中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基层中去,去尝试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创新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有效凝聚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精神文化建设,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鼓励创新、追求卓越是催生创新思维的精神文化先导高校营造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尊重个人的探索,提倡学习型组织,发挥广发师生的聪明才智,才能使创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应从单一的讲授式转变为多元化的互动式,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方法、开拓新领域,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从传统的简单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提问式,这就需要不断关注新思想、接受新观点,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更好的成绩和成果走出校园,找到适宜的工作,这也需要通过创新活动的实施来实现。

2.学术自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良好文化氛围必须不遗余力地鼓励学校学术自由的氛围,杜绝专家一言堂、教授一言堂或者是领导一言堂的错误做法。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精神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培育全校师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社会价值观。鼓励全校营造一种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营造一种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文化氛围,宣扬一种崇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活力。

(三)促进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构筑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新平台

上一篇: 小微企业税收征收标准 下一篇: 井下安全防护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