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6:08: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力技术创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评价体系的建立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情况,本文根据建立电力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五项基本原则,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四个方面初步预选了一批评价指标组成了第一轮评价指标体系。再经过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最后形成了如表1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本文在2010年6月到2010年8月间,通过对50名重庆电力公司中、高级工作人员的调查,并采用AHP法分析得到表1中各指标的权重。
三、数据收集和处理
针对重庆市电力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量化问题,本文根据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分解出测度评价指标所需数据。本文收集2009年重庆市电力公司的相关数据,如表2。为了评价重庆电力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将表1中重庆市电力公司的每项数据,与北京、上海的电力公司数据进行比较,得到重庆市电力公司在该项的评分,具体评分规则如下:根据表3计算规则,可得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各项的得分(如表1所示),从而计算得到重庆电力公司创新能力最后得分:3.498,根据评价标准得到的等级为一般。
四、评价结果分析
(1)创新产出指标评分较高。在创新产出指标中,大部分指标与公司的日常生产活动和生产安全密切相关,属于公司生产和发展中必须达到的硬性指标,所以公司对这些指标的控制得很好。
(2)与研发投入相关的指标评分较低。与北京、上海相比,重庆电力公司在研发方面的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都明确不足。特别是研发人员强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非研发投入强度、激励机制等四项的评分都很低,这直接导致了重庆电力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专有技术数目都比较低。
(3)某些评价项目得分虚高。相对于北京、上海的电力公司而言,重庆在研发人员总数、总研发项目数量等方面的基数较低,从而造成科学家及工程师比率、研发成功率等项目的评分虚高。
五、对策措施
重庆电力公司仍然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受政府的宏观政策约束较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从企业特征出发,电力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适应市场需求,建立创新机制,发挥政策优势,加强风险防范,塑造创新文化。如何推动电力企业技术创新,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一,加强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激励的力度。企业管理层首先要重视技术创新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鼓励研发人员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对他们的技术创新活动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他们的技术创新成果要给予恰当的奖励,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热情。第二,知识产权激励。这是最经济有效、持久的创新激励手段。产权保护保证了企业创新成果的利益,满足了研发人员个人对拥有成果的成就感。但是要确定一个适宜的产权保护期,以兼顾企业和社会两方面的利益。第三,政府政策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技术创新一般面临着高额的成本支出和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政府的政策激励是技术创新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环。第四,市场环境激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消除技术创新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消极因素,还可以通过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可以说,市场形成了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机制,市场过程就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组织的过程,市场本身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激励。
(2)开创电网发展新局面
将电网建设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不断改革完善安全工作体系,致力于解决电网安全问题。在加速电网建设的同时,加强创新安全管理理念,不断规范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管理,推进应急体系建设,真正做到安全供电。在一些事故频发区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保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3)创新管理技术
遵循电网运行的一般规律,不断创新管理技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发展为主线,全面提高整体调度能力,完善管理,从而使电网建设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此外,还要加强核心调度能力,保持技术规范与技术支持系统的统一、协调发展,实现电网建设的一体化。
(4)积极推进技术的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开发安全可靠的电力无线通信网络。全景分布式的一体化调度支持系统是未来电力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采用多防线、多层次的安全防御系统,实现电网的最优化,全面促进我国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
(5)积极推进调度建设
首先,准确把握调度中心功能定位,正确认识国家电力通信事业,加强部署,统一决策,全面提高思想认识。第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将国家电网安全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改善服务质量,结合实际调度情况,加强整顿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模范作用。
一、概述
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主要指和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等电力配套设施的建设工程和电能使用相关的工程。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项目规模也也愈发庞大。电力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施工技术较多,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关系着项目的质量和项目的整体效益,做好电力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参考以往的工作经验,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对电力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电力工程施工的相关技术
1电缆桥架和线槽的施工在电缆桥架和线槽施工过程中,要将托线施工的支吊架在同一条直线上固定。桥架的连接采用方径螺栓,并在桥架的外侧设置螺母,支架固定部位的间距应部超过两米,水平槽架在架设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永久固定的桥架和支架要尽量兼顾牢固和美观。[1]2.电缆敷设施工在进行电缆敷设施工工作前,施工人员要仔细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是否正确,其外观、截面积以及绝缘等性能是够符合相关规定。尤其是在敷设低压电缆前要对其绝缘水平进行测量,通常可以采用500V的摇表进行测量,而高压电缆在敷设前则须进行耐压和泄漏试验。电缆接线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电缆头子的制作应一次性完成,电缆剥切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绝缘层和内部芯线,在进行包缠时还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防尘防潮措施,避免电缆的污损。电力敷设施工应尽量避免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3.电缆穿线施工在电缆穿线之前,施工人员要对所有关口的户门进行仔细检测,避免遗漏、破损的情况出现。在穿线过程中,在转弯处或者距离较长的管道内增加适量滑石粉进行,对于弯度较大的部位可以加设滑轮,避免电缆绝缘皮的磨损。电压等级不同、回路不同以及交直流导线不应在相同的管道内贯穿,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在相同管道内穿过。[2]4.电缆接线以及照明设备的施工往往在土建施工完成以后就会进行照明设备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单股导线和照明设备可以直接进行连接,而多股导线则需进行搪锡或者压接线鼻子之后才可和照明设备连接。插座的相序通常为左零右火,上部为接地线,照明开关应设置在火线上。另外,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灯具要做好减震、接地等保护措施。
三、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1.电力工程前期的管理工作在施工开始前,现场施工人员要提前熟悉设计图纸,现场施工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在施工中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的,应和设计单位进行协商,意见达成一致以后,在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项目需求以及现场环境等信息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改动,并做好归档。同时,设备的准备管理工作也要做好,应根据项目的行业特点,考虑其经济性,尽可能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3]其具体做法包括如下几点。(1)电力工程的合同管理。项目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根据客户的项目需求,对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材料、项目工期、施工人员配置以及资金消耗等合同约定条件进行评审,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预算方案,预估项目的费用支出。(2)施工设备和材料管理。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保障,其中主要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购买、质量检测、存储、使用以及余料回收等。在设备和材料选择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厂家的生产资质和能力,去报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保质保量的供应,设备和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检查产品的合格证明等资料,并组织专人检查设备和材料的技术参数和质量,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设备和材料坚决不用,对有疑问的设备材料进要行复检。2.电力工程施工工作的管理(1)组织的协调管理。内部和外部组织管理是电力施工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编制完善的组织管理计划,对现场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和安排,尽量避免额外的管理成本消耗。没人人员的责任和分工,加强项目的进度管理,密切配合施工单位的工作,构建快速顺畅的沟通通道,对施工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分歧要及时有效的解决,保证施工项目的工期和质量。[4](2)工程进度管理要加强。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调配以及工序配合都要配合进度管理进行调配和协调。施工方要根据工程工期计划分解整个工程施工,按照日、周、月,根据时间断编制工程进度计划。明确施工班组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定制合理的奖惩制度,奖励保质保量提前完工的人员,对拖延工期的人员进行适当处罚,从而确保项目按时完工。(3)施工界面的管理。电力施工的界面管理主要包括电气工程施工项目在界面的协调分配。如电力设备在智能管理系统中应用时,由于存在较多的接口界面,项目的协调管理工程通常由子系统工程负责人员组织召开调度会议进行统一协调,最终通过文字方式进行下发和存档。(4)施工人员的调配管理。电力施工质量的优劣决定了整个项目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紧抓施工人员的素质监督和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人员的责任,落实项目质量责任制。(5)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电力项目的施工设备的选取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制定相关的质量监督体系和制度规范,坚决避免劣质原料、偷工减料以及不安规范施工的情况出现。3.项目竣工后的管理(1)项目验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施工项目必须经过验收之后并达到标准之后才能进行资料存档。施工项目应经过施工方自检、监理部门的复检以及业主方的最终竣工验收。(2)项目的竣工结算。电力工程竣工后应根据法律规定进行验收和资料交接,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签字验收,然后根据合同的支付细则,向施工单位支付项目余款。
四、结论
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决定了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随着可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工程建设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电气化等方面发展,人们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要求也逐渐升高,因此,电力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确保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东风.浅议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措施[J].中华民居,2011(01):315-315.
[2]张宣.浅谈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255-255.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通信网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工业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电力通信体系的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的生产。同时,电力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好坏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增强技术创新是促进电力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的业务主要是通过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传输的,对电力系统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电力通信网络系统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
(一)缺乏稳定性
当前,我国电力通信网络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其运行过程中仍然会有许多故障问题出现,如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系统如果不稳定,就会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甚至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崩溃。[1]
(二)传输质量问题
在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中,其构成的网线主要是通过单根网线传输,并且在选用传输网线的材料时,大多是选择硬度不高且容易被氧化的~线,且采用的是不够优质的包裹屏蔽层。因此,容易产生许多故障问题。例如,第一,由于都是单线传输,硬度不够,容易使得铜线断裂;第二,铜线过细,容易造成运输障碍,影响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输质量;第三,铜线用久了,容易被氧化,从而造成运输障碍;第四,用电量大时,容易导致网络系统传输节点多而复杂。
(三)管理问题
一般网络运行中的陈旧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或者没有依照新标准进行工作,使得网络管理混乱,主要是由管理不严谨造成的。例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逐步完善,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导致国内的变电站数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在电力通信网络原有的网络路线中会出现许多新的数据传输节点,当传输数据需要经过更多的节点时,如果通信网络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对信息传输质量造成影响。
二、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技术创新探究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其运行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何促进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技术的创新和优化,是我们当下应密切注意的问题。
(一)优化数据传输网络
SDH作为电力通信网络的主干数据网络,是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传统的电力通信网络规模大且结构单一,严重影响了电力通信网络的运行。因此,SDH网络运输方式作为当下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传输方式,设计者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的、大规模的电力通信网络更改成小型的环形传输网络,从而提高传输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优化网线维护
由于电力通信网络系统中的网线传输主要是单线传输,所以在网络系统设计之初就应该选用优质的传导线,并且降低接头的数量,避免其运行过程中线路断裂和节点多而复杂的情况。同时,对于电力通信网络系统,应该建立故障检测机制,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系统问题,并在维修过程中为维修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优化电力通信管理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管逐渐变得多元化,并且其传输节点多而复杂。因此,通信工作的多样化更需要规范化的管理与协作。建立完整的通信运行管理系统是实现界面统一管理和设备统一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网络质量,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探索电力通信网络发展的新途径
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电网的选择方式要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前提,并加快电网的发展,适应能源资源分布的基本国情,平衡的发展电力,以满足水电和风电等的需求。[2]同时,要坚持技术方面的探究,使电力通信网络运行的技术能适应当前电网运行和未来的发展。加快技术的创新,研究出节源型、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的变电新技术。
(五)开创电网发展新局面
要落实各级的安全责任,创新安全工作体系,解决安全问题。加快电网的建设,结束电网发展落后的局面,并且还要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实现供电安全。在设备投入集中、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等条件下,要始终保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实现电网安全稳定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得知,电力通信网络运行当前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解决电力通信网络运行中的问题以及加快其技术创新显得极为重要。相信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电力通信网络运行的技术优化和创新,整个电力系统将更具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加快执行“卓越之星”员工发展工程落地,提升一线新员工和班组长素质能力
一是承办厦门市继电保护工劳动竞赛,人力资源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人力资源管理者将进行专业面试和笔试,好中选优选拔出优秀选手参赛,在培训教练、训练场地、后勤保障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力争选手在比赛中创佳绩;二是继续深化执行“员工三年技能提升工程”,分阶段进行考核,以考促学。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进行一年两次的考核,通过笔试和面试计算综合成绩,并进行排名,从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技术理论及实践培训,促使新员工尽快成才,丰富部门人才储蓄资源;三是在全部门推广“五.四”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办法的应用,每月在班组层面根据全月综合“五.四”考评结果评选“卓越之星”,鼓励优秀员工,推进全员素质提升,助力职工队伍建设。
二、积极创建部门“创新工作室”,开放“智慧众筹微平台”,激活班组创新创效
继续发挥“创新+实训工作室”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到“低成本、高效率”,部门利用一、二次实训工作室等专业资源,在部门成立创新工作室,将各专业日常积累经验编辑收录成册,形成具有班组专业特色的“智慧库”,可将其作为培训青年员工的实用教材。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建立,发挥基层班组的专业综合优势,围绕电力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重点、技术革新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活动。人力资源管理者每季度安排一定数量的攻关课题,开展“智慧众筹”,鼓励基层电力职工争当“微创客”,在广大会员中集思广益,引导职工互动,主动揭榜立项攻关,敢于创新创造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攻坚克难中提升个人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者大力营造会员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氛围,扩大活动效果,提升建议含金量,一是注重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无形收获,提高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会员职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对企业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也是电网企业的管理者,不断扩大合理化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效果。二是立足本质岗位,培育合理化建议成果转变的土壤。践行“立足于本职岗位的合理化建议更容易转化为成果”的理念,鼓励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可以改进的环节。提出更加合理的工作方法、更加科学的技术措施,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TN6文献标识码:A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的诞生。
进入70年代晶闸管开始形成由低电压小电流到高电压大电流的系列产品,普通晶闸管不能自关断的半控型器件,被称为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研究和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电子器件在容易和类型等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先后研制出GTR.GTO,功率MOSFET等自关断全控型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而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为代表的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开始向大容易高频率、响应快、低损耗方向发展。
而进入90年代电力电子器件正朝着复台化、标准模块化、智能化、功率集成的方向发展,以此为基础形成一条以电力电子技术理论研究,器件开发研制,应用渗透性,在国际上电力电子技术是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领域。
一、电力电子器发展回顾
整流管是电力电子器件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器件。目前已形成普通型,快恢复型和肖特基型三大系列产品,电力整流管对改善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路损耗和提高电流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1958年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研制出第一个工业用普通晶闸管开始,其结构的改进和工艺的改革为新器件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在以后的十年间开发研制出双向、逆变、逆导、非对称晶闸管,至今晶闸管系列产品仍有较为广泛的市场。
70年代研制出GTR系列产品,其额定值已达1.8kV/0.8kA/2kHZ,0.6kV/0.003kA/100kHZ,它具有组成的电路灵活成熟,开关损耗小、开关时间短等特点,在中等容量、中等频率的电路中应用广泛,而作为高性能,大容量的第三代绝缘栅型双极性晶体管IGBT,因其具有电压型控制,输入阻抗大、驱动功率小,开关损耗低及工作频率高等特点,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IGCT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器件,它是在GTO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器件,称为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也有人称之为发射极关断晶闸管,它的瞬时开关频率可达20kHZ,关断时间为1μs,dildt 4kA/ms,du/dt10-20kV/ms,开关时间1000Hz。
二、电力电子器件发展趋势
进入90年代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已进入高频化,标准模块化,集成化和智能时代。高频化是今后电力电子技术创新的主导方向,而硬件结构的标准模块是器件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先进的模块,已经包括开关元件和与其反向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在内及驱动保护电路多个单元,并都以标准化和生产出系列产品,并且可以在一致性与可靠性上达到极高的水平。
日本新电元公司的IPM智能化功率模块的主要特点是:
(一)其功率芯片采用的是开关速度高,驱动电流小的IGBT,且自带电流传感器,可以高效地检测出过电流和短路电流,给功率芯片以安全的保护。
(二)在内部配线上将电源电路和驱动电路的配线长度控制到最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浪涌电压及噪声影响误动作等问题。
(三)自带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当故障发生时能及时关断功率器件并发出故障信号,对芯片实施双重保护,以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
三、电力电子技术创新
电力电子技术虽然它具有微电子技术的许多共同特征,如发展变化都非常迅速,渗透力和创新表现十分突出,生命力格外旺盛,处于阳光产业地位,并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和发展产生新的机遇,而电力电子技术还有其自身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如高电压、大容量及控制功率范围大,因此技术的创新难度在于必须跨越高电压大功率这一关卡,及其技术的综合难度,如材料工业和制造工艺,而电力电子器件工作的可靠性是其极其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为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创新是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并对各种工业领域有着极强的渗透性。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15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统一、竞争、开放、透明、有序的电力市场已经是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现在电力市场的营销方面并不完善,还存在相对较多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整个电力市场工作改革的关键所在。
1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整个电力营销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以市场作为导向,依然应用传统的销售模式来进行工作,习惯于“靠政策、靠上级、靠行政手段”来解决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体上缺乏对电力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对当前经济形势缺乏研究,市场的开发与应用不够。另外,对客户消费需求及消费心理不明确,并没有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电力的生产以及销售,在电力销售过程中缺乏对整个市场的把握,并且在对电价的制定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1.2 管理方法落后
现今,供电企业整体还停留在产供销一体的运营模式上,管理方法还比较陈旧,在整个生产销售的工作过程中并不是以电力销售为基础,而是以产量来决定销售,生产多少提供多少,没有真正联系到客户的整体需求。另外,一些计划经济的体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电力行业并不是以鼓励发电为基点,更多的依然是拉闸限电和计划用电。最后,在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对于销售没有制定相应的目标计划,有的只是年终总体考核,缺乏对目标的整体把握。
1.3 服务意识较低
现今,供电企业在供电上面还是实施“一手掌握”的模式,并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相应服务体制的改革。依然还存在拉闸限电的情况,对客户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在故障检修上并没有以客户为主体,检修时间过长;在停电通知上并没有按照相关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通知,影响了客户的正常使用。另外,一些办理手续繁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对客户造成心理压力。最后,电力企业并没有把服务落实到位,在对客户工程的设计、材料的购置以及安装上面实行垄断服务,并没有让客户真正的受益。
1.4 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供电技术手段并不能满足商业化运营的要求,无论是技术、行政、法律以及经济手段,并不能完全适应电力市场的需要。在技术方面,一是业扩报装管理落后,在客户的申请报装接电、档案建立和最后合同的签订管理过程中主要都是靠人工来完成,另外,由于相关管理机制不完善,业扩报装并没有真正做到一口对外;二是整个电力市场检测手段落后,并没相应的管理系统,在电力销售的抄、核、收整个过程中还是人工作业,还没有实现自动化管理;三是用电管理手段落后,对于计量管理、抄表收费以及报表分析都是人工作业,整个环节中人工干预多,时常存在错抄、漏抄、分析失真等情况。
2 加强我国电力企业营销技术管理创新
2.1 增强销售意识
转变营销观念,增强销售意识,第一,要对客户进行准确的定位,永远把客户放在整个销售工作中的第一位;第二,加强对电力市场的研究力度,熟悉整个销售要求与流程,以市场的发展为主要导向,改变传统“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销售方法,实现整个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对于整个销售技术的管理上,供电企业一定要认识到电力主动销售的重要性,做好自己和服务客户之间的关系定位,使销售成为整个生产经营的前提,树立起“重销售、重服务”的工作理念。
2.2 建立以市场导向为主体的管理体制、营销体制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建立起以市场导向为主体的管理机制、营销机制,为客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电力,高效、便捷的服务,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营管理体制。电力企业要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信息化管理的脚步,尽快实现计算机管理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点的营销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一户一表”的工程建设,加快远程抄表自动化的建设步伐,完善整个过程的信息化自动管理。其次,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负荷管理体系。电力企业要建立客户负荷预测信息网,做到可以及时对用电负荷进行分析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合理、安全、有效的用电。提高相应的技术手段,大力推广高效低能的用电装置和技术,并且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最后,建立完善的营销体制。改变传统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观念,做到积极主动去开拓新的电力市场,另外,将“服务窗口”逐渐转变为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系统,树立起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营销观念。
2.3 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在销售过程中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服务原则,做到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所有需求,满足不同客户不同的需求。首先,建立满足客户需要的专业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力市场的调研工作,及时了解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并根据市场分析结果,正确引导客户新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做到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服务,对重点项目的客户进行跟踪服务和上门服务等,争取客户用电更及时、更方便。其次,创建科学严谨的生产调度服务:一方面做好市场方面的调度,电力企业的各级调度要相互配合,做好每日所需电量和负荷的准备工作,做好负荷平衡和负荷分析,最后提出更优化的方案;另一方面要做好事故的应急方案,在电网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出现事故的时候,通过对电网运行模式的整体调节,进行故障排除,减少停电损失。
2.4 创建专业营销团队
成功的销售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存在是一个企业销售的根基。电力企业要结合市场特点,创建一支专业程度高的供电型销售团队,更好地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更好地进行电力销售,提高企业效益。首先,可以对已有的销售人员加强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其营销素质,消除作为垄断型企业员工的优越感,以让客户满意为整个销售工作的目的,运用全新的销售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服务。其次,要加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掌握现代化技术企业管理知识和高科技操作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个人业务能力,不断改进个人作风和工作作风,而创建出一支道德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熟练掌握电力生产经营技术以及能够驾驭市场更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营销团队。
2.5 改革内部管理机制
在新时代销售背景下,供电企业应该建立一个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系统部门,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制定销售方案,实施销售工作。对整个销售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实施整体营销。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要从客户角度出发,始终贯穿于整个市场研究、市场销售活动,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的管理系统。
3 结语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挑战。想要创建一个更有实力、更具潜力的电力市场,就要及时了解到供电企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断在管理上面作出改革。电力销售在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只有不断树立新的市场经济发展营销观念,把客户的需求作为整个销售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以为其提供优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工作目的,才可以做到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03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18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火力发电是当前我国电力能源的主要供应方式,随着煤炭资源价格持续上升,火力发电成本的迅速增加,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对于提高火电厂的运行管理效率,提升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火电厂发电的成本,因此火电厂相关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必要性及基本作用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主要通过集散控制系统(DCS)对机、炉系统进行控制,DCS系统只能实现简单控制,电气系统的自动励磁调节装置(AVR)、厂用电源切换装置(ATS)等保护及安全装置与DCS系统之间很少进行信息的互访及交换,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基本上处于相互独立运行的状态,电气系统的操作人员很少能够通过DCS系统得到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信息,这对于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十分不便,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发生故障之后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反馈及解决。火电厂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改变以往电气系统电缆、变送器等装置的安装情况,转变电气信号的采集形式,将智能设备与现场总线相结合,建立一个电气系统通信网络,深入地挖掘电气系统相关的数据信息,促进火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水平及管理效率,为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监测控制发电厂的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数据信息,从而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动作异常事件,发出告警信号,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检查、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此外,电气自动化系统还能够提供许多高级功能,比如定值的远方修改在线自动效核、电动机状态检修、故障诊断、电量统计等。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也为火力发电厂中的数据采集、信息通信等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就目前来说,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已经能够通过自身的监控装置对交流采样工作进行测量、保护以及监控,在新型计算机监控及保护功能基础之上,工业以太网络及现场总线技术得以形成。控制层、通信层以及间隔层共同组成了电气自动化系统,三个层级之间相互独立,在实际的运行中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实现对系统的监控,控制层是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能够完成数据信息的监控、采集及整理工作,通信层是整个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保障,系统间隔层与各站点之间的信息交流、转换、逻辑监视等功能都需要依靠通信层来完成,间隔层主要由智能设备以及保护监控装置组成,间隔层与系统上层功能的数据沟通及互访主要通过接口及网络实现。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创新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十分重要,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火力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相关技术研究人员必须不断的深入研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升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为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下文从电气系统的控制保护手段、通用网络结构的构建、电气全通信控制等方面就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3.1 控制保护手段
以往的火力发电过程中,主要通过连锁及报警的手段实现系统控制及保护,这种保护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火力发电厂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控制保护技术检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营状态,诊断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从而有效地消除系统的安全隐患,通过系统冗余等主动保护及控制方法自动控制系统故障的影响范围,确保系统无故障部位能够继续运行,为电网的安全奠定基础。此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之后,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方式也会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以往被动的预防维护或者事后检修,能够将预防维护与设备维修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3.2 构建通用网络结构
想要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顺利运行,必须要重视通用网络结构的构建,基于此,火力发电厂必须要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选择网络通信产品时必须保证通信系统在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范围内都能够正常通信,确保电厂管理层能够实时监督电厂的现场控制设备,保证计算机监督系统、电厂控制设备等相关组织结构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畅通性,为全集成自动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通信基础。
3.3 统一单元炉机组
以往的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只能够实现机电控制一体化,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方式必然会转化为机、炉、电一体的单元制运行监控模式,电厂的DCS系统能够以单元制的运行方式汇总及分析整个火电机组的相关运行参数及状态信息,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控制功能,信息的收集、处理更加高效,能够实现电网的统一管理及运行,使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达到最高。此外,火电厂的监控系统会明显被简化,控制室的占地面积也会减少,系统的建设成本会降低,对于火电厂而言十分有利。同时统一单元炉机组的应用,为发电厂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工作提供了便利,有利于火电网统一管理及运行的实现,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提高火电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及监控水平。
3.4 实现电气的全通信控制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火力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ECS)还无法实现电气全通信控制功能,系统的可靠性及通信速度都还有提高的余地,ECS系统与DCS系统之间留有一部分硬接线,为了能够实现电气的全通信控制,相关研究人员必须重视热工工艺连锁问题,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增加更多的运行监视功能,提高后台系统的应用水平,最终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控制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4 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火力发电厂而言十分重要,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水平及管理效率,保证电网的安全,火力发电厂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阶段,电气自动化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火电厂之中,有效地提高了火电机组的运行效率、自动化水平及控制水平,降低了电厂的生产成本,对于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体而言,火力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还有进步发展的余地,相关研究人员必须深入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杨,丁宝峰,杜翠女,等.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2).
[2] 宋生麒.火力发电厂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
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lectric power system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s also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the need to constantly adjust and innovation,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model suitable for a market economy is validways,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enterprise invaluable asset. This article by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tatus quo conducted a further analysis, focusing on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pow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for power engine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heoretical basis.Keywords: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existing problems; innov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主要包括电能资源的生产、资源配置以及资源输送等领域的工程施工。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主要包括桥架、线槽的施工技术和电缆的敷设技术、穿线的施工技术、接线及照明器具的施工技术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包括电气工程施工前的管理的合同管理、材料设备管理和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的组织管理、进度管理、界面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电气工程竣工阶段的管理中的竣工验收的管理、竣工结算的管理,通过对电气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多方面、多角度的实施管理,以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通过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电气领域内电力工程的稳定、快速发展,实现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
2、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比较弱。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投资效益以及施工合同意识比较淡薄,并且对控制造价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完善。电力工程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是电力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一支专业素质高的工程建设队伍是电力工程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电力工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投资观念淡薄和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不够高,能够直接导致电力工程的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现象,从根本上阻碍了电力工程的发展。
2.2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违章操作。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具有龙头的作用。在电技术工程公司中一般有业务部、财务部以及工程管理部,其中财务部的主要职责是向施工单位拨付工程款和向供应商拨付材料款和设备款以及向各用户收取技术咨询费、工程款等,而业务部和工商管理部则在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分别具有各自相应的负责项目,这就出现各部门间多次的交接,在交接过程中存在不足和欠缺之处,从而对电力工程施工的进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往往会出现违规操作现象,如在电力工程施工完工进行验收时,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决算,但是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经常出现没有经过审核,就向施工单位、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支付余款等,造成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出现混乱的状况。
在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核电发展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核电发展政策。核电在全球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就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基于成本优势,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中,主要包含合作创新、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但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全面提高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推进产业发展进步。
1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是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主体日益多元化。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风电设备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众多企业也加入到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五年来,整机制造企业数量呈倍增长。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数量不断递增的同时,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在传统模式下,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以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结构优化调整,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主体逐渐转变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存的形态。
二是风电整机市场集中度维持在高水平,但有所下降。就当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具有一定特殊性,近年来整机市场的市场集中度趋势呈现出一定的下降态势,但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
三是市场主流机型以兆瓦级风电机组为主。在2005年以前我国风电场新装兆瓦级风电机组容量较小,进展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并且我国企业并未掌握750kW以上的风电机组研发技术,市场流通设备均引进自国外。而在2005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部分企业逐渐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技术,并且市场流通设备的装机容量也不断发生改变,逐渐过渡到兆瓦和兆瓦以上。到2009年,兆瓦级机组的市场份额不断升高,占据新增装机容量的80%以上,以1.5MW级机组作为珠粒机组,其占据装机容量的67%左右。
四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生存压力剧增一面是风电设备产能的迅猛扩张;另一面是风电场装机受制于并网瓶颈而速度减慢,风电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引发制造商与开发商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渐渐失去定价话语权的情况下,风电整机及零部件价格还在逐年递减,企业盈利能力迅速下降。同时,风电设备价格的降低,并非主要源自于企业自身技术进步等内因所导致的成本降低,更多的是风电设备招标“低价者中标”规则等外部因素强加所致。
2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在战略原则以及创新过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不同的属性和特征,可以将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以及自主创新模式,以下开展具体分析。
2.1 模仿创新模式
所谓模仿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对率先创新者的方法进行学习模仿,购买或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实现创新。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的测绘仿制技术和购买生产许可证属于比较典型的模仿创新技术,测绘仿制技术是指在破译竞争者产品的基础上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以实现生产研发,而购买生产许可证是指购买已有创新成果的生产许可证加以生产研发,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就当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运行实际来看,购买生产许可证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模仿创新方式,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初期均以此种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比如东方汽轮机、上海电气以及浙江运达等企业。
在模仿创新模式下,能够有效缩短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研制时间,从而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但长期采用此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对于企业的综合发展也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2.2 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之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有效联合来对技术或产品进行研发,从而实现创新。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合作创新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是联合设置,是指国内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通过联合,来实现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制造。二是合资企业,通过中外双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合作研发来促进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的合资企业数量有限,比较典型的是西安维德、南通航天万源安讯能以及湘电风能等。通过对风电设备合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可知,通过与国外风电企业合作进行联合设计的方式,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上要明显优于购买生产许可证和建立合资企业等创新形式,促使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优化,从而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联合设计方式下,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3 自主创新模式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基于自身能力不断加以探索研究,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研发,并未后续各项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自主研发是指依靠自身努力和探索突破技术难关,是自主创新模式中的重要内容,属于一种有价值的研发活动。当前我国采用自主创新模式的企业数量较少,以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远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作为典型代表。
以沈阳远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为例,其以1.5MW双馈型风电机组为主要研发产品,其1.5MW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研究可知,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是自主创新与研发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风电整机新增市场中排名靠前。该企业成立于2006年,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为该企业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该企业以1.5MW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和1.5MW直驱风电机组为主要研发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3.0MW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也研制成功。沈阳华创的成功与其深厚的风电研发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1983年开始,沈阳工业大学风能研究所就投入到风电研究中,有着专业的研究队伍,数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风电设备研发经验,为沈阳华创的成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3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主要的技术创新路径是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部分企业已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购买生产许可证进行模仿创新是进入风电设备制造业常用方式。合资的方式不利于中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联合设计有助于国内设备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并购有助于获得被并购方核心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
结束语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风电产业不断发展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此种方式下,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传统技术创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进行研发,才能够仅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推进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