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6:08: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班级德育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71-01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工作内容,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中学生处于人格、思想上的成长时期,可塑性很强,但也容易为外界的不良习气所影响,因而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在针对初中班级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当中有责任和义务对将德育教育渗入其中以求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舆论引导,树立正气
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反映着班集体的利益及道德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风气: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人人争当先进。因此班主任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而又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充分发挥环境资源的教育功能,如精心布置教室,有意识地装贴相关名言警句,开辟学习、评比专栏,做到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既美化环境又熏陶学生。把黑板报办成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宣传阵地,既锻炼学生又教育学生。其次,及时组建优良的班委会和团支部,让那些品学兼优、集体荣誉感强、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班(团)干部,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协调师生关系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再次,建立激励机制,赏罚分明,奖惩有度,从多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形成“事事有人做,个个都争先”的良好局面。
二、制定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制度,让学生成为班级小主人。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是班级建设的核心要求。班级制度需要在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同时形成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班集体,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小主人。我进行了如下尝试:班级公约制定好后开始实行,需要由值日班长监督与检查,而值日班长也是由学生自荐担任。我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分配工作,对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加分,表现不好的则扣除。学生每天积累自己的分数,达到一定分值便可获一个水娃卡通造型,将水娃卡通造型贴在“看一看我最棒!”上,得到七个不同水娃造型的同学即可获得一个“二小”徽章并赠送表扬信。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每天都有学生在荣誉榜下数着自己获得的“水娃”,也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行为诱导,融洽师生关系
为了学生能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学校有许多规章制度要求学生遵守。在当今社会现象、家庭状况与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矛盾的情况下,光靠苦口婆心地说教显然太苍白无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应该给学生介绍、树立一些榜样。班主任生活在学生中间,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好榜样。因此当好班主任的有效办法就是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如开会时与学生坐在一起听会,做操时站在队伍后面一起做,而不是在前台闲逛闲聊,也不是躲在远处偷偷监视;劳动时亲自动手,而不是只做“甩手掌柜”;为了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自己就该对人有礼貌、谈吐文雅、外表端庄、衣着整洁。如果老师以身作则,学生就会模仿,并下定决心去做好,同时还能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融洽师生关系,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如果班主任只满足于说教,不仅效果极差,还会使学生怀疑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教育工作的要求。
四、真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值得我们予以同样多的精力去关注,善于在学生细微的举动之中发现他们的情感与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注。庄子曾说:“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对待学生也是如此,要付出真诚的关心与爱护,认真负责又耐心地进行教育。多表扬,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表扬能够激发学生的信心,让他们更好地扬长避短。另外,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和解决。同时,尊重与信任学生才能与学生获得良好的沟通,因此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在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时也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与判断。学生获得尊重感与信任感也是他们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方面。
五、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再加上家庭过分溺爱,社会不良影响,大多好逸恶劳,自我意识过重,心理素质较差等。面对着学校严厉的规范要求,沉重的书包,饱和的时间安排,有些学生往往会走向极端:过份服从依赖,唯恐做得不够,整天机械式地埋头苦学;认为自己无法成才,成功无望,对老师的教育反抗仇视,为所欲为,大有“唯恐天下不乱”之势,学习上只是敷衍。这些都是学生不良心理品质的表现。班主任应及时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采取个别谈心,开展集体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引导和调适,并适当教给他们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外来刺激的忍受能力、对心理活动的平衡协调能力。能否坚持“导”关键在于班主任的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只要我们坚持了“导”就能建立良好的班风,树立老师的威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充分发展,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的对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满足时代的要求。虽然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规范他们的言行,有两种办法:一是用强硬的罚则,让学生凡事都“三思而行”,考虑考虑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这种方法有西药的功效,可以治标,解决暂时性的问题;另一种方法是用一种班级文化慢慢“熬”,对学生实施文化渗透,通过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解决德育问题,这种方法有中药的功效,可以治本。
强硬的罚则可以暂时管理好班级,不可常用,也不可缺失,遇到“发炎”、“痢疾”之类的病患,还真得用它迅速控制病情。
建设班级文化,时间长,但能“断根”。从总体上来谋划一个班级管理周期,班主任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提出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路。所以,我认为,解决班级暂时性的问题用罚则,解决班级根本性的问题用“文化”。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言行更需要一盏温暖的航灯引领,而不是由班主任老师划定一个“雷区”,然后警告他们永远不得涉足,否则“后果自负”。天性好奇的学生可能会偏要去试试,让班主任老师骑虎难下,执行罚则自己就会踏进“体罚或变相体罚”的雷区(反而把自己送进来了),不执行罚则又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
班级文化的温情和人性,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它承载的行为规范,对班级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盏航灯,而不是可能导致他们“以暴抗暴”的罚则。 我一直在做的一项班级管理工作是:将严谨的“军营文化”引进自己所带的班级。班级文化是班级德育工作的载体,“军营文化”既是一种班级文化特色,也是一种班级德育特色。同学们学军人、唱军人、演军人、读军人、写军人,在班级内部传递的是一种军营文化,同时也是在悄悄进行一种“随风潜入夜”的德育教育。对这样一个班级,我选择了军营文化对学生实施渗透,对学生提出了三个德育目标:像军营一样严整规范,像军营一样朝气蓬勃,像军营一样训练有素。我认为:军营文化的严谨、规范、充满活力,正是我们班级最缺失的,扭转和疏导学生的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还非得用这一剂“猛药”不可。
就现下的校园而言,冲口而出的蛮横和随心所欲的放纵,大打出手甚至动辄挥刀相向的流氓习气,让一心为人作衣的教师们常常叹息校园这方净土的污浊,老师们痛感校园程门立雪的精神正在式微的同时,也在呼唤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主流文化和班级文化。
班级的德育工作它需要一种有效的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它需要有一个主题,两者的需要是他们结合的基础和条件。是班级德育的需要,诞生了班级文化,班级德育的目的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现在的时尚是:班级文化主题是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的,几乎有可与变色龙媲美的环境适应能力。学校的管理层可以学校管理的需要,要求班主任老师随时做出调整,为了多出经验,多出科研课题,班级文化建设被迫频繁更换主题,这种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的急功近利,导致班级文化建设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德育功能。
德,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渗透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学校开设的其他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上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目的和重心。德育要突出实践性,它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形式和内容。按照德育的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来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和活动,所有的班级文化活动及设施都要体现德育的指向和要求。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学校德育工作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德育博大精深,她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一个重点,再用这样的一个重点指导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说,此时班级打造的德育特色也就是班级文化特色。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 德育教育 特色制度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核心,它是指一个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班级的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的黑板报、卫生整理、桌椅整齐等看得见的“物”,而班级里的精神文化就是班级的一些行为规定,学习风气、考试纪律、课堂气氛等一系列具体表现。看不见摸不着但也是建设班级文化最核心的部分[1]。
班级文化建设中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思想感情有时还不是很成熟。我们通过考察实验发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促进班级发展的一个好方法。学生积极主动,能更快的融入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规范自己的言行,引领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建设班级特色制度文化
建设班级特色制度文化,能为学生日常的思想行为提供一个衡量思考的标准尺度。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纪律、奖惩制度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们也踊跃的参与进来,如设计班徽、设计班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公精神,使学生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进发扬班级内集体团结的精神,在学生的认同中来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建设班级特色的文化中始终贯穿德育教育的理念,让学生从内心感受,进而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建设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班级生活中渐渐形成的,刚开学时,学生之间互相不熟悉,性格迥异,他们在入学之前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各式各样。想要在短时间内建设一个默契的集体还是有一定难度,我们可以先建设好班级里的基层文化,循序渐渐,最后慢慢建设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过程中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一个班级的班级风貌是要经过班级内的老师与学生在长期生活中磨合碰撞中慢慢得来,即使班级文化已经初步建设雏形也不能就此放松,班级文化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常抓不懈,想要快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一蹴而就的方法是不现实的。
(三)突出德育教育,切忌肤浅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纪律文化,学习风气文化,班级精神风貌等[2]。要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建设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一个完善的班级制度也是班级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班级文化,班风建设可谓是重中之重,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在渗透班级文化的德育教育里至关重要。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中心放在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上,包括考试纪律、完成作业、课堂学习等,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造就班级的一个共同的理念,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精神,这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全员参与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任务,这里面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班级委员和全体同学。班委们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领头羊”,他们本身就是学生,在学生这个群体里,他们的一些思想做法会直接影响其他人,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文化建设。班委们作为班级文化的“领头羊”,他们如果思想保守,班级其他成员的思想就不会很开放,他们的办事效率低下,班级里其他成员的效率就不会很高。所以,班委的选择应该慎之又慎,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参与并引导大家支持班级文化的建设。
(五)大胆展示班级荣誉
班级荣誉是一个班级的“勋章”,是最直观表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想让学生时刻保持主人公精神,就要让学生时刻为自己班级而感到骄傲,带给学生强烈的归属感。日常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可以把学生参加活动的照片,参加比赛或评比的每一张证书、每一面锦旗张贴起来,然后在开班会的时候可以随机提到某一张证书、某一张相片、某一面锦旗的获得过程以及付出的努力。反思自己发挥的作用,已经其他成员的努力,随机提问同学们的感想。让同学们时刻牢记:班级的成功是班级里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所以大家更要去珍惜这份荣誉的来之不易。
(六)单独开辟一个德育角
德育角中某一独特的文化更能对学生进行精神洗礼(如重阳节),可以营造节日气氛(植树节)也能使学生的作品得到展示[3]。可是要想真正发挥德育角的教育作用,还有以下几个要求:
1.让班级内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宣传当中,比如我们可以把班级成员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设小组长。让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轮流完成班级每期的黑板报。看看哪一组办的最有新意。这个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融入学生本身的意志。
2.班级信息和学生的作品的更新要迅速,要让学生更感受到班级迫切的需要。
3.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学习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每一周的黑板报、班级之星的的评选都可以让几个小组展开竞争,竞争产生动力,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还可以采用知识竞赛、课前朗读、优秀作文x后感、有奖投稿或者类似形式,让学生能够综合性全面发展。
德育角的建设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即使是一点点改变,在日积月累下,也能慢慢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改变来自不同地域的学会说呢过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使学生不再抵触课堂,乐于上学,主动学习知识[4]。
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性子,持之以恒,终会取得成效。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德育教育不仅是教育上的需要,也在实际生活中影响着学生。只有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进班级文化建设中,才能引导学生明白道理,分清是非。所以,我们应该植根于班级文化建设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把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建设特色的班级文化,促进班级教育水平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雪梅.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一、现阶段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传统道德思想影响着德育教育。中国传统道德对“德”的知行非常重视,但不重视行为个体的人,无视人对于自主自由的基本要求和意愿,传统道德思想是轻视道德情感的,突出政治情感和阶级情感,削弱人的情感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和思想又使人们的视点集中在易于查看的或是看得见的道德情感上,使看不见看不到的道德情感被忽视了,这些思想使道德工作中的情感的培养相对滞后。
2.缺乏情感教育。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症结就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来进行,对于他们的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缺少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正确指导。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他们情感上的苦闷与挫折无法向老师或父母诉说,成绩不好的学生的人格问题、情感问题、人生问题也就容易被漠视和冷落。
二、德育工作怎样才能做好
1.拓展渠道,形式创新。德育形式的选择必须要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德育形成必须多样化、必须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理性的升华。
2.观念创新,理念创新。中学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和灵魂塑造以及品格升华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3.德育应从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传统德育实行的是校园层面的德育,称为平面式封闭性德育。我们不能总把学生放在“净土”或“真空”中,而应该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去磨练。因此,现代德育追求开放性,力求实施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式的德育教育。德育规定着学生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加强德育可以提高智、美、体、劳诸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德育应从单向式走向多元化。传统德育实行的单向式灌输,其特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信息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德育必须变单向式灌输为多元化交流。如师生交流、同学之间交流、各学科间交流,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突出,在心灵和思想的撞击中他们才能得到较好地发展。
三、德育教育必须进行实践探索
1.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以自身作为榜样,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教师事事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教育,是空洞说教无法比拟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学校要做好德育工作,使教育主体“以身作则”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工作者应处处严于律已,当好学生的表率,只有切身体会到德育工作者要“德为人范”,才能取得“不令而行”的教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5―0041―01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可以对班级管理产生导向、激励、规范和凝聚等作用。但是,许多班级的文化只流于形式,只是一个空壳,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要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真正发挥班级文化的作用,必须将文化内涵渗透到平时的德育过程当中。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都有潜在的向上性。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发展,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学生乐学乐做,学生融入了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办好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
德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从细微处着手,不断地强化、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手段,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主题通常有:诚信、感恩、安全、环保和读书等。在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围绕这些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促进正确的班集体风气的形成,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如,“诚信在我身边”主题班会上,学生激扬诵读搜集来的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触发了对诚信的赞赏与推崇,定会帮助他们矫正人生道路上的偏向。各类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秉承着一些现代教育理论家的观念,把德育的理念贯穿到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从内心去感受,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二、开拓德育活动园地
德育园地中不同主题的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精神的洗礼(如教师节),可以营造节日氛围(如圣诞节)和学生作品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可是,要真正地发挥德育园地的教育作用,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宣传中。比如,每期不同主题的黑板报的宣传,可让学生分小组轮流完成,尽管有时黑板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会融入学生自己的思想。
2. 及时更新班级的黑板报和学生作品等。
3. 选择时机,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学习。每一期的黑板报、班级之星的事迹与经验等,都可采取知识竞赛、学生朗读好文章、交流学后感、有奖投稿或其他形式,让学生获取课堂外的知识和教育。
德育园地的建设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一点点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并影响到他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来自不同家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操行,使学生乐于坐进教室、接受教育,追求更高的文化境界。
三、有效组织班级文艺活动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类比赛,也可以成立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班队与其他班级开展体育友谊比赛。在展开比赛的时候,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们明白什么是团结,进而参与团队的工作,在团队中培养民主气氛,促成学生团队意识的健康成长。
各种文娱晚会的召开,可以让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到活动中,主题可以自选,如,庆祝“教师节”、“中秋节”、“五四青年节”等,形式可以有烛光晚会、歌舞晚会、演讲比赛、知识游戏和剪纸比赛等。
四、大胆展示班级荣誉
一个班级,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去影响和奠定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心理基础,使每一个成员都能拥有这种特质,这样,一个班级才能乘风破浪地前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一、班级文化内涵阐释
一个班级必须要树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有着明确的学期目标,有了先入为主的压倒性心理优势,从而造成强大的积极心理暗示,班级的个体成员就会自觉的进行个体心理调整,使自己能迅速适应和融入集体。班训代表了一个班级的“精”、“气”、“神”,给一个班集体指明了奋斗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凝神聚气,形成合力。
二、班级文化外延组构
班训:班级文化建设的明确目标是让班集体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求新求异的文化氛围,在全班认真讨论之后我们确定了班训是YI文化,班训分别是展翼、坚毅、昂屹、璀熠、馨谊、卓异。
班名:初步制定班名为YI绿洲。寓意为班级成员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绿洲。
班歌:在全部的努力下确定为YI绿洲洲歌,班歌的背景音乐为《龙的传人》,班歌歌词全部由同学原创。
班徽:班徽也已设计成型,一个大写的Y字母的变形字体,既是YI绿洲的意义,又像是展开的双翼,寓意着展凌云之志,扬才华之翼。同时两点是象形的龙,与学校的RONG文化相合,展示龙中学子的风采。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经过民主选举和自荐相结合的原则,同时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成立了学习部、纪律部、生活部、劳动部、宣传部、督查部。各个部门分别有4-5名同学担任部员,各个部门认真负责,同时把班级的各个成员分为展翼队、坚毅队、昂屹队、璀熠队、馨谊队、卓异队,队与队之间开展有效竞争,每周评选最佳小队,进行公示,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
在全班统一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制定YI绿洲洲际公约,主要从以下几点制定:1.遵守校规校纪,热爱校园,热爱班级。2.遵守班级制度,遵守纪律,自主学习。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互帮互助。4.热爱班集体,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5.排队、午觉、晚自习不随意讲话。6.爱学习,勤思考,守纪律,讲礼貌。7.合理利用课间时间,营造班级良好学习氛围。8.作业及时完成,讲求质效,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9.课后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的同时多读课外书。该方案简明扼要,切实可行,极大地促进了班级管理。
四、班级动态文化建设
开设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如10月份的“我爱祖国,我爱母亲”主题班会,同学们用朗诵、舞蹈、唱歌等形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了大家爱母亲、爱家乡、爱他人、爱祖国的意识,在抒发对母亲、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同时,使每一位参与者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学会感恩,更加热爱母亲、热爱祖国。
五、班级静态文化建设
1.温馨提示栏:提醒学生及时增添衣物的天气预报;卫生保健、预防季节传染病的小知识;当日学校活动、兴趣小组安排;课堂表现情况;校内外重大新闻等。
2.班级风采展示窗:本班学生创作的书法、绘画、剪纸、摄影、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优秀手抄报、文学作品;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班级主题活动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味,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3.应急袋:在班里特设应急袋,里面装有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也装有针线、创可贴等日用品为学生提供应急需求。
4.绿洲心语:在班里征集大家喜欢的名人名言或凡人小语,由每位同学轮流写在黑板上专门开辟的绿洲心语上,每日一换,通过这个小窗口,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是非观。
5.班级图书/科技角: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
6.绿色植物洲:通过全班学生集思广益,集体提供设置了班级的绿色植物洲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同时使班级成为学生怡情、育美、启智的心灵家园。
7.自我激励卡: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座右铭,理想的学校,奋斗目标等,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提升和目标引领。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笔者认为只有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营造动态静态兼容并蓄的德育天地,才能创设出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架构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体现时代精神又能培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真正打造一个富有积极求实个性的成长型班级。
参考文献:《教学社会学》沃勒著1932年版
一、优美的教室环境
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常常可以看到:凡是教室环境整洁、优美的班级,其师生的荣誉感比较强,班级的内聚力比较大。笔者作为班主任很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力求教室的墙壁会说话:墙壁四周悬挂名人名言,宣传栏中张贴班纪班规、班级信仰等;激发学生动手盆载鲜花:教室的阳台上我和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废弃的盒子、瓶子、罐子等制成花盆养花、草,让学生在养花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使他们在养花中享受到劳动的乐趣;教室卫生的管理力创无尘教室,倡导低碳生活,尽量减少飞尘的污染……这样就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畅通的信息网络
心里学研究表明:“信息的沟通是群体的凝聚力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必须加强信息沟通。那么一个班级体形成怎样的信息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结合时代这一特点我将班上的同学QQ号收集并建立群组,课余时间和学生群中一起交谈,针对班上出现的某些情况可以在群中发动大家进行讨论,这种不面对面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弥补面对面交流时学生的对老师的敬畏感,可以让学生将心里想表达的、困惑的思想和老师更加真心地交流,一个有效的无声教育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三、优良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样也有着自己丰富而又独特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概括为八个字,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
“忠”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忠于国君、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等等都是其具体内容,它要求的是个人对祖国、对人民、对职务的一种全身心的投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孝”是“人性”的体现,是人伦之本。“百善孝为先”(《围炉夜话》清・王永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这些都是古代典籍中对“孝”的论述。“孝”道思想,对人心的凝聚、社会的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等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是“真”是“实”,即真实无妄,是天道的本然,道德的根本,“养心莫大于诚”,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都由此而来,如诚实做人,诚恳待人,对事业忠诚等。
“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是指守信、平等、讲信义,是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诚”“信”都是人际关系中能交友成事的重要保证,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礼”是文明,是有礼貌、知礼节、循礼仪、能礼让、遵礼制、礼尚往来,它是文明的象征,根源于人的恭敬辞让之心,出于对长辈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
“义”是正气凛然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人生理想、信念与追求的显现。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我国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以义为基础,不仅形成了“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而且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礼”“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推崇的道德素质。在这两方面表现突出的历史人物,往往被推为民族的英雄、典范。
“廉”是清白为人,知“耻”是有尊严,有人格地做人,知廉耻,是古人做官为人的准则。
现代文明所倡导的孝顺仁爱、谦恭礼让正是在传统美德所提倡的“孝”“礼”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古人尚“孝”,“百善孝为先”,古人尚“礼”,“不学礼,无以立”,讲求的是人与父母、人与他人(同志、朋友、上下级)的相处原则,也是个人自立于世的为人准则。在现代,“孝顺仁爱”“谦恭礼让”也同样是人在与长辈、同志、朋友相处时要遵守的准则,对长辈孝顺、对人仁爱、与人为善、为人谦恭等等都是现代文明所倡导的内容。自古及今,凡是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感人事迹的人也常被人推崇,受人景仰,如古有孝子曾参,今有捐。肾救母的田世国等,他们都成为了古今人们学习的榜样。
四、公开的班级日记
每带一个班级我都会在班上挂一个“班级日记”簿,鼓励同学们在上面畅所欲言,探索人生真谛,收到了共同求索的效果。
“我不知道我来到世界上到底为什么?”一个署名“迷悯者”的同学这样写。接着就有许多署名“你的朋友”的同学回答。其中一个写道“朋友,你知道么?世界是由人创造的,为了创造世界,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对世界作出贡献便是我们的人生目的”。接着又有“觅知音”的同学提出,“如果我们都对社会作贡献的话,那么贡献给谁呢?难道人生就不应该向社会索取一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只要有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便有几十个同学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关于“人生的目的”“读书的目的”“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友谊”“什么是潇洒”等问题一个接一个地讨论开了,有的同学一次又一次发表见解,通过讨论,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
二、主动、大胆搞好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五自”能力。该班“难得”的班干部从总体上说:“领头雁”几乎没有、表率网射作用差、胆小怕事常拖拉。针对本班学生干部胆小怕事、明哲保身而不能形成班集体的核心这一状况,深入学生生活,善于洞察和了解情况,。我更多的采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或个别谈话,分析研究之根源、指出教育其不足、授之建议以方法;同时进行职责分工,做到人人有权、人人有责、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逐步培养出像曲超、刘玺、王琳、那荣威、张一烁等这样一批较为得力的班干部,使班级管理有了良性的互动,此一状况在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始终贯彻分层次教育,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针对本班如:李想、茅侃侃、张雨绮、党宁、刘松林、高燃、刘宇、李宇春、刘亦菲、何洁等纪律或学习双差的后进生多、且突出之头疼状况,我班实行了《学生每天情况登记表》、《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每天公布》制度,坚持每天登记、每周公布、每月小结的做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做到“小犯指出批评、多错检讨通报、大错约见家长、累犯严肃处理”,更主要的是班主任经常性加强督促和引导,充分利用班会、集会小结、召开座谈会、电话通知其家长、开展“告别不良行为,重塑文明形象”等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从情入口、感之以心。同时,有的放矢地“约法三章”,狠治各种歪风邪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耐心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和家长的配合督导;充分利用班(团)会、课余时间以及校内外各种方式的活动,结合《德育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和文明学生的评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核心集体,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些“暖处理”给他们定目标限期改正,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和班风.。通过坚持不懈的“苦心经营”,特别是大力加强班主任与课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经常“合力教育”,违纪现象有效地得到了遏制,班级纪律迄今终于有了根本性的扭转。
四、主动联系和协调各课任教师,共同努力搞好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和后进生的帮教,增进师生情谊。本学期面对后进生工作面积大、难度大、反复大、转化难的“四大一难”,本人竭尽全力,一改一些成效不大的做法,保持了幽默、风趣、耐心的帮教与引导,配合家长,擒贼先擒王,促使如章子怡、张含韵、张柏芝、张韶涵、张靓颖等一大批纪律差生首先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转化效果明显。
五、经常性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邀请家长来校面对学生一起商讨教育对策。本学期第一次检测后及时召开了11位后进生及其家长和科任教师的面对面座谈会;按学校的安排于开学初与中段检测后召开了家长会,绝大多数家长都能依时到会,缺席家长后来通过电话、写字条等也取得了联系,有力密切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有力配合了对学生的及时教育。
引言
初中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因此,教师要在初中阶段鼓励学生参与社团,创办社团,在社团中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会各项制度的确立和执行,懂得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在初中社团中,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不能一味的让学生举办活动,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要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情商。学生德育水平高,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1.规范化管理社团、完善社团规章制度
1.1提高社团建设水平、强化社团干部职能
初中社团与大学社团有着些许的区别,在初中校园里,学生并非像大学生一样有着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大多数的初中学生都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社团就不能占据较多的时间。教师要想让社团具备较为完善的职能,就必须让学生自行提出解决的办法,列举一些制度条例,大家互相探讨,选择出既能满足社团活动要求,又可以满足学生时间的合理化制度。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社团部门的职能要求更为熟悉,运作起来也更为熟练,教师只有强化社团干部的各项职能,才能真正的让社团活动办的有声有色,各司其职,各自完成任务,从而让社团的成员更加团结。只有正确的看待社团建设,认真的提出合理化建议,边改善过去的不足,边提升社团的干部水平,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喜欢社团,爱上社团,真正的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
1.2确立规范化制度、维护社团形象
社团制度制定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社团未来的发展和走向,而社团制度的确立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一边要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规范化的制度条例,一边又要鼓励学生自己锻炼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的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维护社团形象,教育学生社团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每一名成员都是平等且有爱的,不能诋毁彼此,要团结一致,荣辱与共,时刻要维护自己社团的形象,不能好高骛远。此外,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制度的制定不是表面工程,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去努力完成和遵守的任务,不能轻视社团制度,要学会尊重、团结、和谐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和体能得到双重锻炼,这样的社团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也为他们以后的个人德育能力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
2.合理制定社团活动、提高成员凝聚力
2.1创设主题活动、服务学生主体
初中社团的活动有着特殊的环境和内容限制,初中学生不能荒废原本的学习任务,所以社团活动必须要量力而行且积极向上。初中社团可以举办一些带有不同主题的活动,每一个主题之间有着些许的关联,让学生在参加不同主题的活动时会得到相应的体验与收获,而并非是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同时,教师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不要让学生任意的做决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和分析问题,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付出的道理,学生只有学会服务于他人,才能真正的懂得做人的道理。在班级文明建设中,社团带给学生的教育不容小觑,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的让学生参与社团,并收获回报。
2.2创造合理条件、支持学生活动
初中社团并非是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社团,很多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就要适当的帮助学生去完成一些较为困难的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拉赞助,怎样让成本降到最低等一些较为复杂的事项,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学生学会怎样开口征求别人的帮助,怎样可以帮助他人取得最大化的收益,而教师支持学生自己创办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教师可以让学生举办一些实践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对于金钱的支配能力,考验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性的社团活动中,懂得挣钱的辛苦,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他们的德育水平。
3.质量决定学生水平、特色反应学生能力
3.1重视社团德育教育、提高学生自理水平
初中社团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锻炼,更多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纵观当下,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对日常自理部分存在较大的欠缺,家长们认为孩子学习压力大,不让孩子参与家庭日常整理,更不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处理,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初中生自理能力严重不足。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利用社团举办一些活动,例如可以举办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整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懂得劳动和付出的意义,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而改变学生对过去生活的想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提高他们的情商,使得初中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3.2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完善德育教学资源
初中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缺少这种竞争意识,大多数学生认为竞争比较累,缺乏主动上进的思想。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好德育疏导工作,要让学生认识到竞争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的应对各种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准备一些社团知识竞赛,可以有数学竞赛、常识知识竞赛以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棋类竞赛等,通过这些竞争性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获得丰富知识体验的同时,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
4.关注德育教育社团活动、规划学生学习生涯
4.1树立学习目标、奠定未来基础
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学习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为以后高难度学习打基础的时期,教师务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通过班级文明建设,引导学生社团活动,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知识水平。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的锻炼,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懂得为自己树立学习目标,并且按照目标有序的完成。初中社团不仅仅是一个活动组织,其深层的意义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足够的经验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情商,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社团德育工作教学,以社团活动为导向,以学生学习目标为教学宗旨,共同努力,全面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4.2务实德育教育、发挥社团能量
社团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效结合,不能脱离生活去开展活动,教师一定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一个好的社团,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美好的未来,为他们塑造一个良好的品质,教师只有务实社团中的德育教学,充分的发挥社团的力量,不能做表面功夫,要让学生真真切切的在社团活动中学到知识,学到德育,真正的从思想境界上改变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举办一些案例讲解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互相探讨,以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灵活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学到知识,懂得德育的重要性,进而来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水平。以社团的能量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社团活动不可忽视,德育教育更不能懈怠,二者要有效结合,全面的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水平,使学生更好成长与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需要充足的时间学习,但是他们更需要合理的安排学习与生活,这个时候,社团的意义就突显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社团中发挥自身的力量,在活动中要学有所长,学有所得,真正的让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让每一名初中生都具备较高的素质,较高的涵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他们的自理和执行能力,借助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懂得分享与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既得到情商的提高,又保证了学习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真正地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德育功底。
【参考文献】
[1]李建庆,张京贵.规范第二课堂教育,真正实现在素质全面发展中的载体意义[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2]胡艳芳,张英杰,胡龙伟.浅议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6
开放式学校教育诞生于西方国家,最近才在我国部分地区有所试行,但在建设开放式学校班级文化这一领域还没有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开放式学校的班级文化,是针对传统封闭式学校的班级文化所产生的弊端提出的。传统的封闭式学校的班级文化过于强调班级自身文化的独立性特点,而开放式学校的班级文化,则是在学校开放式教育的背景下,构建出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的班级文化。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开放式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1)、解放思想,提高师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2)、全面激活,鼓励师、生、家长全员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3)、注重个性,鼓励师生创建富有特色的班集体文化;(4)、打开墙壁,促使班级文化向家庭、社会、学校做全方位开放。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尝试分析了开放式班级文化建设具有促进开放式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班主任得到新的角色定位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式班级文化建设模式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总之,我们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突破,促进开放式班级文化的创建。
二、建设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
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又像一个感情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不仅应从理论上明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而且更应当掌握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将班级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和谐发展。
三、建设德育型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更是学生自我们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用智慧和实践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多种文化观念和文化标准相互冲撞,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难题。当前,一些青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和扭曲,在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出现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想追求淡漠化、身心素质弱、享受意识强、迷网废学等失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