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问题调查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3 16:08: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煤炭问题调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煤炭问题调查

篇(1)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的中高速发展对于能源有着极大的需求。煤炭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也是一直以来我国开采、利用最多的能源之一,在我国许多的省市,煤炭资源都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煤炭资源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开采,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扩大,其对环境造成的反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产生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不仅对矿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还容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与国家提倡的绿色持续发展相违背。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煤炭地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更好地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1煤炭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

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采、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引发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不相一致。在进行大规模的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地表下存在的各种有害的物质会向周围的环境扩散和传播,从而污染了矿区的环境。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也与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生产有着极大的联系。除了污染空气外,矿区周围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也会受到污染,给当地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损害。其次是产生资源破坏问题。由于以不合理的方式大量的开采和生产煤炭,导致岩移以及大量的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矿区所在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水的水质下降和缺失。岩移也导致了煤层受到损坏,从而造成煤炭资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是导致了矿区的地质灾害。煤炭资源的不正当开采和产生会带来的地质灾害分为地表灾害和井下灾害两种。地表灾害主要是因为开采煤炭破坏了地表的原有生态环境和植被所造成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井下灾害则主要是瓦斯爆炸、矿井突水等灾害。由此可知,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对于周围的居民的生产、生活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不利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更加无助于建设美丽中国。

2当前我国煤炭地质环境问题的状况

大量的开采地下的煤炭资源,同时缺乏合理的开采规划和设计,使得矿区的地下采空,破坏了地质构造,引发了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根据有关机构在2014年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由于采矿导致了近200处的塌陷,产生了近2000个塌陷坑洞。而由于采矿塌陷造成损害的城市就有30多个,每年由于塌陷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5亿元。每年由于采矿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就有近15万吨,由于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理和再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开采煤炭和煤炭、废渣等固体物的堆放,每年的堆积量都持续的增加,直接侵占和污染了大片的土地。煤炭开采生产了大量的污染废水,在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上达到了10%以上,绝大多数的废水都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就直接排放到了江河湖海中,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煤炭资源开采排放的废气极大的污染了大气环境,引发温室效应、雾霾天气、酸雨等环境问题。因其污染造成的酸雨地区面积就达到了我国国土面积的近5%。许多企业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不关心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随意砍伐树木、破坏地表植被。而我国粗放型的开采方式,极大的浪费了矿产资源,我国的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还未达到35%,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3煤炭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3.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管理工作

当前,我国在煤炭地质环境管理上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管理上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后才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导致损失已经产生,治理过程也更加的艰难。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以此为煤炭资源开采和生产的最高指导原则,在理念的高度上指导企业的工作。加大对煤炭资源开采的科学投入程度,提供煤炭资源开采的技术,减少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制定严格标准的环境检测和评价规范,提高我国煤炭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规范水准。在煤炭的开采中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提高进行具体的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加强矿区的绿化工作,尽可能地减少煤炭开采可能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改善矿区周围环境的空气、土壤等环境状况,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煤炭资源开采和生产道路,真正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2科学、全面的调查煤矿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

要想准确、高效的解决煤炭地质环境问题,就有必要对矿区开展科学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明确矿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可能产生的各种灾害和具体的特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首先,要全面的调查了解矿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像是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重大破坏的问题更加需要详尽的进行了解,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产生危害的程度等,并建立地质灾害的预警机制;其次,调查矿区的深层地质情况,掌握矿区内瓦斯的分布情况和特征;再次,了解矿区的水文状况,掌握矿区内地下水的储存状况;最后,对于矿区内已经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调查。

3.3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地质环境检测机制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们处理地质环境问题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环境问题,首先应当建立地方的群众性地质灾害检测网,预防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其次,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严格征收补偿费、污染费等费用。最后,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保障企业按规定进行开采工作。

4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煤炭地质环境保护问题形势较为严峻,由于煤炭的不合理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和事故较多,不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芳.浅谈我国煤炭地质环境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3:129-131.

篇(2)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8-0047-03

一、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分析

1.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概况。北方山区是指中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山区和高原,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分别约占中国陆地和全国山区的1/3和1/2,区内人口约2.5亿。与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相比,北方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较差,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由于气候、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北方山区农村长期面临着天然气、液化汽、电等优质商品能源供应不足以及煤炭价格过高等问题。在这一地区,农民为了冬季取暖,往往要购买煤炭或者樵采林木,不仅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能源消费支出,而且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薪柴和秸秆,使当地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妥善解决北方山区农村长期面临的农村生活能源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北方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减少农民生活用能支出,而且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山区农村能源问题成因分析。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户选择使用某种生活能源是农户在现实生活中所做出的有限理[1],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替代能源价格和政策约束对农户的能源使用情况具有显著影响[2]。在能源价格低廉或非商品能源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靠山吃山”是山区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砍伐林木作烧柴似乎是“理所当然”,实际却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林木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3]。由于长期的过度樵采,中国华北、西北的天然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有资料显示,1997年太行山区某县的薪柴资源拥有量和使用量分别为2.11万吨和2.53万吨,该县当年因过度樵采就要毁掉0.42万吨的林木资源,造成了当地林木资源的严重破坏[4]。

近年来,随着煤炭等商品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以及国家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措施,使得农户获得基本生活用能的成本大幅增加,一些地区出现了农村商品能源价格过高等问题。图1给出了2000年以来,居民水电燃料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1999年为定基)①。由图可知,2007年国内燃料动力的平均购进价格较1999年上涨了83.0%,居民水电燃料消费价格较1999年上涨了52.9%,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仅为14.2%,能源价格特别是煤炭、油品等商品能源价格的涨幅远远超过了CPI的涨幅。此外,山区农村由于受到交通、物流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煤炭、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能源价格的涨幅要比平原或城市地区的价格涨幅更大一些。

二、门头沟区农村能源问题调查分析

1.门头沟区农村能源问题概况。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境内总面积1 455平方公里,属太行山余脉,其中山地面积约为98.5%,平原面积约为1.5%。门头沟区有6个山区乡镇,分别为潭柘寺镇、妙峰山镇、王平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山区居民总人口约为5.3万,2.34万户。

门头沟曾是北京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农民生活用能以煤炭和薪柴为主。20世纪90年代末期,门头沟区有乡镇煤矿254个,年产原煤200余万吨,全区农村生活用能总计约为30万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85%,年消费量约为24万吨标准煤,折成原煤约33.6万吨(大部分用于冬季采暖);其余主要为薪柴和电力 [5]。那时煤炭价格普遍不高,加之山区林木资源丰富,农民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非常廉价的煤炭等商品能源和薪柴等非商品能源。2001年以来,门头沟区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要求,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关闭乡镇煤矿240余个,实施生态保护、封山育林,山区煤炭、薪柴的供给十分有限,煤炭等能源价格普遍上涨。据估算,门头沟区的煤炭价格从2000年的90元~100元/吨上升到2008年的1 000元~1 200元/吨;液化气的价格从2000年的50元/瓶上升到2008年的100元/瓶。

山区农村能源供应紧张以及商品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山区农户生活用能消费支出明显加大。2006―2007年度,门头沟区农民人均生活能源支出约占年总收入的22%,大约年收入的1/5用于能源消费,而同期北京市的农村户均生活用能支出仅占可支配年收入的5%~6%,门头沟区农户的能源支出所占比例过大[5]。生活用能支出增加导致农户生活用能负担加重,甚至一些农户的基本生活用能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冬季,一些农户买不起煤炭过冬,生活十分困难。

2.门头沟区农村能源状况调查。为了进一步了解山区农村能源问题的基本情况,解决门头沟山区面临的商品能源供应不足以及煤炭等能源价格过高的问题。2009年5月,我们对门头沟区清水、斋堂和雁翅三个深山区乡镇的农户家庭生活用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考虑到门头沟区的实际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于农户常用的煤炭、电和液化气等商品能源,并涵盖了沼气、太阳能和薪柴等非商品能源的使用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三个镇的11个村,对620户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98份。

3.门头沟区农村能源结构状况。门头沟山区农户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主要是是煤炭、液化气和电。调查显示,有571户农户认为煤炭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占调查总数的95.5%;有466户农户认为液化气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占调查总数的77.9%;有337户农户认为电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占调查总数的56.4%。此外,分别有11.5%、3.5%和1.0%的农户认为太阳能、薪柴和沼气是最常用的生活能源之一。由此可见,煤炭、液化气和电能等商品能源依然是门头沟山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太阳能、薪柴和沼气等非商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在农户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4.商品能源的使用状况。门头沟山区农户冬季取暖和炊事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夏季炊事的主要能源是液化气和电能。调查显示,有561户农户认为煤炭是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93.8%;有18户农户认为薪柴是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3.0%;有17户农户认为电力是冬季取暖的主要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2.8%。此外,有359户农户将煤炭作为主要炊事用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60.0%;有138户农户将液化气作为主要炊事用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23.1%;有73户农户将电作为主要炊事用能源,占被调查总数的12.2%。通过调查得知,由于山区气温较低,农户冬季和春秋季节的炊事用能主要是煤炭,其次是液化气和电;农户夏季的炊事用能主要是液化气和电。

5.非商品能源的使用状况。近年来,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在门头沟山区农村得到推广和使用,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山区农户的生活质量。在被调查的农户中,约有22.1%的农户家庭拥有太阳能热水器,有9.7%的农户家庭拥有太阳灶,且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使用率都比较高,分别达到99.2%和91.4%;此外,还有约4.5%的农户家庭拥有户用沼气池,其中约有一半的沼气池能够正常使用。通过调查可知,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用来洗澡和用热水,使用太阳灶和沼气主要是用来烧水、热饭,而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家庭往往配有独立的上下水,使农户的卫生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改善。(见下页表2)

通过调查可知,当前门头沟山区群众最关心的能源问题是农户冬季取暖和炊事用能供应紧张问题。在被调查农户中,有486户农户认为冬季取暖问题是最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81.3%;有90户农户认为炊事用能问题是最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15.1%;有22户农户认为解决洗漱用能问题是最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占被调查总数的3.7%。

三、北方山区农村能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1.保障山区商品能源供给充足。一是要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当前中国山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建设滞后。2003―2006年,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0%,农村仅为19.7%,不少地区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农村能源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比较严重,已建成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由于缺乏正常维护,使用寿命缩短、综合功能下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家用电器的普及,农村在生活照明、炊事、洗漱和冬季取暖等的用电需求会逐渐增加。因此,要加大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山区农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提高山区农村的供电可靠性,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能源物流体系。煤炭和液化石油气是北方农村的主要商品能源,但是由于农村能源流通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一些地区长期存在煤(液化气)经营单位和中介机构过多过滥,流通环节过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加之能源流通市场分布不均也提高了交易成本,致使煤炭和液化气等能源在流通过程中的运输和交易费用大幅增加。因此,建立健全农村能源物流体系,整合煤炭、液化石油气等能源的运输市场,整合个体户和小型运输公司,形成大、中型的运输企业,规范农村能源销售市场,提高农村能源物流效率,确保煤炭、液化气等农村能源供应充足、价格合理。

2.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1)大力发展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适合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农村。当前,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已经在洗漱、炊事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节约能源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大在山区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工作力度,可以仿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模式,对农户购买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给予适当的补贴。(2)积极利用生物质能源。中国山区农村蕴藏着大量的作物秸秆、枝杈柴和有机垃圾(如,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这些生物质资源往往随意弃置,不仅利用效率不高,还影响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因此,要充分利用山区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等经济适用的技术,探索沼气“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等多种生态经济模式,实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与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衔接。(3)在山区栽种薪炭林。薪炭林是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乔木林和灌木林,通常是具有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广、再生能力强、耐樵采、燃烧值高等特性的林木。在北方山区栽种薪炭林,一方面能够提供薪柴以替代煤炭和秸秆等,同时还能够发展林业,提高农民收入。以灌木薪炭林为例(如,沙棘、小叶锦鸡儿、柽柳、梭梭等)造林后3~4年即可采伐,轮伐期一般以3~4年为宜,若4年平茬一次,一般土地每亩每年可产柴2~3吨,基本一亩薪炭林就可以解决一户农民的生活用柴问题。如果种植头木作业薪炭林,每年还可以有一定的木材产出作为收益。(4)探索利用风能和地热能。北方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和风能资源。有资料显示,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是中国风能较为丰富的地区,华北和松辽等地则地热资源较为丰富①。在偏远山区可以发展风能以解决农户照明用能问题,在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地热能解决供暖、温室、家庭用热水等问题。若有条件,可以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及开展综合利用。

3.加强农村节能工作。(1)推进农村建筑节能。有调查显示,北方农村房屋普遍热量散失快,因门窗单薄、缝隙不严,门窗及空气渗透所损失的热量占全部热量损失的一半以上,其余热量损失在外墙和屋面上。② 开展农村新建和既有房屋的建筑节能改造,是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冬季室内温度具有重要途径。因此,应支持山区农户进行农房节能改造,鼓励农房采用真空双层窗体,鼓励农户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对农房进行保温改造,实现建筑节能。(2)在农村推广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要采取多种措施,在农村大力推广节能灯具、节能电器、省柴灶等节能产品,减少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要积极推广吊炕、沼气等农村能源实用技术,提高农村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大安.理性选择向非理性选择转化的行为分析[J].经济研究,2005,(8):73-83.

[2]汪海波,辛贤.农户采纳沼气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2):79-85.

篇(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1

一、销售管理工作在煤炭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想生存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提高销售市场的竞争优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销售的方式越来越多,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销售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充满活力。

2.增加煤炭企业销售市场的份额

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煤炭企业销售市场的份额,拓宽市场的范围,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3.完善煤炭企业的管理制度

在煤炭企业经济管理中销售管理是最重要的一项管理,销售管理工作稳定前行,将有助于完善煤炭企业的管理制度水平。

二、煤炭企业销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销售渠道简单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只有两种方式: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这里面所说的直接销售,指的是以电力、建材、化工等大型用煤炭企业为主要销售对象的销售工作,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信誉非常高,资金回收率非常快;间接销售,指的是煤炭企业利用中间商为小型企业和居民消费提供小量的煤炭产品。由于市场的分布情况,很多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将直接销售作为销售工作的重点,但是这种销售模式忽略了对间接销售的管理,很容易引起煤炭中间商的恶性竞争,使煤炭销售市场出现混乱。

2.销售管理的理念落后

很多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经营生产理念是“使产量、产值最大化”。虽然有些煤炭企业的营销理念是“以运定产、以销定产”,但是,这种营销理念没有应用到市场当中,依然延续着过去的理念,从现有产品情况出发,没有形成先进的市场理念和营销理念。落后的销售管理理念使销售的模式变得非常的刻板,销售渠道非常窄,还有一些国有煤炭企业的经营者只关注生产没有重视销售工作,这些方面都严重的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企业出现供大于销的问题,使煤炭企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

3.对市场的调查不够精准

真实、准确的市场调查是销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及时的掌握煤炭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当今社会,很多煤炭企业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只关注企业短期的利益,没有针对长远目标做出详细的调查,在销售管理方面缺乏前瞻性,使销售方面和决策方面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这种方式导致煤炭市场的占有份额降低,同时也将丢失长远发展的机会,使煤炭企业未来的发展堪忧。

4.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很多销售人员对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掌握科学的营销手段,这些都导致了煤炭企业销售人员很难是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严重的制约了煤炭企业的销售理念,制约了现代营销策略的进行。很多国有煤炭企业对培训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销售人员在开展销售活动中,经常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工作,使很多销售人员在现代营销环境中“阵亡”。在销售过程中,由于销售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偏低,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和采购商进行非法的交易,使煤炭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也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使煤炭企业能够良性、长久的发展,需要提高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完善煤炭企业销售管理的有效措施

1.扩宽销售渠道

煤炭企业要制定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为销售渠道指引方向。如果一家企业无法对销售渠道做出战略性的知道,将造成企业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同时制约企业良性发展。煤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开辟出新的销售渠道,进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煤炭企业要认真的了解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针对自身企业的发展,选择合理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式。国有煤炭企业要积极的开创新的销售渠道,针对国有煤炭企业来说,总公司要制定出统一的销售渠道。这种方式能够及时的掌握下属公司的实际销售情况,对于出现状况的下属工作及时给予帮助;进行统一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子公司进行销售控制,便于统一管理。煤炭企业在市场运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销售渠道,才能使煤炭企业应对出现的任何问题,确保销售顺利进行,提升企业整体的销售业绩。

2.开创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理念

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国有煤炭企业需要改变自身的营销理念,建立现代的市场销售观念。将“以产定销、以运定销”的销售理念深入到煤炭企业当中,将这种全新的理念应用到实际当中,突破传统枷锁的束缚,将先进的理念应用到煤炭企业销售管理中;国有煤炭企业每年要给员工提供培训,使所有员工明确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理念和范围。现代化营销不单单是销售产品,还包括对市场的调查、新产品的研发、销售渠道的建立等等工作,只有充分的了解现代销售的范围,才能煤炭企业在新时代做好销售管理。煤炭企业要树立全新的销售理念,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现代化销售理念不仅要深入到煤炭企业销售部门中,更要深入到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

3.强化销售市场的调研工作

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作为一项及时性、规范性、专业性的工作逐渐受到煤炭企业的重视。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当前煤炭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暴露出各种问题,因此针对当前煤炭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

一、劳动工资统计的概述以及意义

(一)劳动工资统计的概述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对劳动资源和职工工资的总额进行统计,劳动工资统计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反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职工数量、结构、职业类型、职工工资总额以及工资组成情况,而且还可以反应当前就业、企业生产成本以及经济运行情况。劳动工资统计不仅可以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的劳动工资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也可以为企业制定薪酬政策、国家以及司法赔偿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评价和监测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1]。

(二)煤炭企业开展劳动工资统计的意义

劳动工资统计能够为煤炭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管理者提供详细的人才储备数据,通过对煤炭企业的内部人才结构和工作绩效等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为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年度报告,从而便于其管理者正确判断出当前煤炭企业人力资本的现状、问题以及供需结构等。从直接意义角度上分析,保证劳动工资统计的准确有效,能够帮助煤炭企业准确估量出经营中所需的人力成本,从而根据对人力资本成本状况的预支有计划地预留出经营所需费用[2]。另外,劳动工资统计数据作为煤炭企业制定薪酬制度的重要依据,通过使用先进的劳动工资统计办法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需成本,为管理者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劳动薪酬体系打下扎实的基础,进而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发展。

二、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一是煤炭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不能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而不能深刻体会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部分管理者片面认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无外乎是对员工工资进行的加减,甚至还有个别管理者认为劳动工资统计就是“三分统计”加上“七分估计”从而让煤炭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趋于简单化和模糊化。二是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着“重会计、轻统计”的现象,认为会计核算和收支把关才是关系着煤炭企业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作,在促进自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仅仅是为了给上级部门提供报表[3]。因此当煤炭企业在改革、重组以及调整时,劳动工资统计部门和岗位被各种名义撤销或者合并。

(二)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失真

在信息化时代下,煤炭企业逐渐意识到内部数据的重要性,特别是当自身在面临日常管理和一些重大决策问题时,逐渐将科学的数据基础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些变化正是煤炭企业主动去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但是,煤炭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着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煤炭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时,受到传统统计习惯和统计经验的影响,从事劳动工资统计的人员是由其他岗位进行兼职的,导致统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最终统计数据出现错误、缺漏等。二是煤炭企业对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调动和调整过于频繁,导致数据的统计跟处理出现不统一的问题,从而加大了统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三)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劳动工资统计工作具有工作任务重、及时性等特点。但是煤炭企业中从事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不足就容易影响统计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劳动工资统计的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在统计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统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统计经验,导致劳动工资统计质量不高。另外煤炭企业中从事劳动工资统计的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的,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岗位上,导致劳动工资统计时无法实现全神贯注,另外个别煤炭企业的新人没有经过正规的劳动工资统计业务培训就直接上岗,开展统计工作时容易出现各种差错,导致统计失真。

(四)劳动工资统计方式落后

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工资统计的方式来看,依然沿用的是传统全面统计、层层汇总的调查方式,由于煤炭企业员工数量多,决定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任务繁重,耗时长。再加上不同部门之间差异较大,在收表、审表、录表、汇总环节上工作量是差不多的,这样便加大了煤炭企业的工作量。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部门,导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出现漏报、错报、少报等严重现象。由于劳动工资统计方式落后加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工资统计的工作效率[4]。

(五)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不合理

煤炭企业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涉及的指标主要包含职工的数量、工资总金额、平均工资以及职工的变动情况等等。但是随着煤炭经济呈现多元化以及用工性质的不断变化,这种形式下采用旧指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当前在煤炭企业中针对失业问题和再就业问题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指标进行统计,这无疑阻碍了劳动工资统计发挥自身的实用性。

三、新形势下改革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建议

(一)提高煤炭企业劳动工资统计意识

在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其自身的行为和意识会对全体员工造成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煤炭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首先应该进一步强化煤炭企业管理者的劳动工资统计意识,加强对煤炭企业管理者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增强他们对劳动工资统计的认识。然后是要加强全体员工的劳动工资统计培训,让他们对劳动工资统计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自觉树立起积极配合劳动工资统计意识。最后是要在加强劳动工资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和业务培训上狠下功夫,让他们在劳动工资统计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将劳动工资统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加强劳动工资统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促使各大企业不得不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在自身的经营管理中,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煤炭企业的劳动工资统计工作,需要煤炭企业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劳动工资统计信息网络,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劳动工资相关数据进行管理和更新,提高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效率,为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网络通过和统计网络的有效连接,保证能够将统计到的劳动工资数据进行及时上报,进而满足了煤炭企业的统计需要。另外,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求煤炭企业加大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库的建设,并启动统计工资信息内网和公众网,并对政务进行公开,通过利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提高统计效率。

(三)完善劳动工资统计调查方式

传统使用的劳动工资统计调查方式不仅存在工作量大的缺点,还缺乏代表性,不能清楚将煤炭企业的劳动工资状况简洁、明了反应出来。在新形势下对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进行改革需要对调查的方式进行完善,可以在传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有效结合。由于当前在煤炭企业中所制定出来的财务制度比较完善了,就可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但是由于煤炭企业的劳动现象经常出现波动,在加上工资也存在波动性,因此应该采取一个季度或者半年进行统计。

(四)逐渐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

不断完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煤炭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应该是一个覆盖面较广的指标,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不仅包含了“应付工资”中涵盖的基础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外,还包含了企业经营中涉及的各种补贴费用。因此在设置劳动工资统计报表时,针对那些没有被“应付工资”包括但是根据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规定应该属于工资总额的项目应该纳入统计的范畴内,避免填报部门漏报发放的福利。另外,还应该加强煤炭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助,进一步建立起权威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发放体系,保证劳动工资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从而避免各个部门数据错乱的现象,提高统计部门的公信力。

(五)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质量保证体系

基础性工作作为煤炭企业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因为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是否及时、准确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煤炭企业在开展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时,要重点加强对自身基础性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并制定出统一的统计标准。另外,还应该建立、健全跟劳动工资统计资料相关的原始数据的记录。由于劳动工资统计额数据涉及煤炭企业的各个部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及时性以及准确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质量保障体系,并将跟劳动工资统计相关的所有细节都纳入质量保障体系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煤炭企业促使自身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更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煤炭企业在对劳动工资统计制度进行改革时,要充分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把握好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改革的方向,确保其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煤炭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尔肯.热马扎.劳动工资统计改革的几点设想[J].商场现代化,2010(9):221―221

[2]吴梦雅.规范劳动工资统计工资经验谈[J].经营管理者,2014(3):151―151

篇(5)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煤矿产业是维持我国能源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型产业,在能源紧缺的现在,煤矿产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关系着我国能源的利用,是满足能源需求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目前的煤炭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在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中,煤炭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保障煤矿区的开发和建设,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进行,对于煤矿区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勘察和评价成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对煤矿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勘察和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使煤矿管理人员对其作用和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于煤田水文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2 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长, 但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煤矿区干旱缺水、突水水害严重、环境问题凸显, 而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严重滞后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分别叙述了我国各大煤炭基地, 特别是首批国家规划矿区的水文地质勘查现状,分析了煤矿区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并对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提出建议,以保障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1 水文地质勘察滞后

我国的煤炭分部并不均匀,北方地区大约占据了我国煤炭资源的90%,而其地下水资源则仅占全国水资源的30%,特别是晋、陕、蒙、宁4个省,煤炭资源占全国总量的68%,地下水含量却仅占全国的6.87%。受多种因素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对于煤矿区域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暂时终止,严重的滞后性使得水文地质勘查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矿井防水治水工作

我国的中东部煤矿区的含煤层,表层土质松散,含水丰富,下层同样为富水性极强的含水层,突水现象严重。据有效数据显示,仅仅在我国东部地区,就有几乎超过50亿吨的煤炭储备面临突水危机,煤炭的开采难度极大。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矿井的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开采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导致水害事故频繁发生。由于对矿井的防水处理不够重视,特别是废弃矿井,几乎没有防水措施,使得老窖的积水成为不容忽视的突水源头。

2.3 矿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亟待加强

地下水资源对于煤炭的开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达到战略资源的高度。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煤矿企业对于地下水的勘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煤田水文地质工作难以展开,无法满足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矿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亟待加强。

3 煤矿区环境地质的问题与评价现状

3.1 煤矿区环境地质问题

(1)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对土地产生严重破坏。根据调查显示,全国目前拥有煤矸石山1500余座,堆积量达30亿吨,占地超过6000公顷,并且还在不断增加。露天挖掘破坏的土地有4.5万公顷,造成土地塌陷达8.7万公顷,且以每年266.7公顷的速度不断增加。地表遭到严重破坏,东部平原煤矿区大面积积水、受淹,土地严重盐碱化;而西部矿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速蔓延,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诱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开采过程中,会对环境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和破坏,如果忽略对地质因素的影响而盲目开采或挖掘,会造成地壳平衡的破坏,形成地面下陷和崩塌,也可能由于对安全生产的不够重视,造成瓦斯泄露或矿井透水等地质灾害。煤矿矿山生产中排出的大量废渣,堆积在山坡或山谷中,一旦遭遇暴雨天气,极易引发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损害了矿区的生态水循环系统。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使得矿区出现疏水降压、矿坑向外排水,造成地下水位的迅速下降,且降幅较大,从而使得地下水量急剧减少,严重整个地区的地下水均衡系统,使得自然的水循环缺少必要的水量,造成水资源的短缺和河水的断流,对矿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4)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煤矿开采行业需要用到很多工业设备,还要对矿井中存在的废气、瓦斯等进行处理,因此,煤炭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气占据全国工业废气总量的5.7%,而且多为有害气体,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导致我国大面积区域遭受酸雨影响,几乎占据国土总面积的30%。另外,开采煤炭有时还会对地下岩层或障碍进行爆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

3.2 煤矿区环境地质评价现状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调查,到2010年底,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包括河南、河北、吉林、山西、山东等12个省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工作,同时完成了对山西、江西和陕北地区3个煤炭储备区的矿山生态环境的地质调查工作。总的来说,对于我国煤矿地区的环境地质工作的调查和评价正在不断发展和展开。

4 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未来趋势

4.1 推动调查与研究的相互结合

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认识到了资源环境的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立足地质环境的调查数据,对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地质环境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增加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对于煤矿区经济建设的作用。

4.2 推动水资源的管理与水环境调查的相互结合

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勘查和评价工作,对于我国煤炭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也是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进行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勘查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对于煤炭资源开采可能产生的影响,要充分分析。对煤矿矿井用水进行合理分配,以及地下水联合调查,可以缓解矿区水资源利用的矛盾,缓解水资源的短缺,保护脆弱的矿区生态环境。

4.3 进一步加强防水治水工作

随着地表和浅层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煤炭资源的储量逐渐减少,深层地下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迫在眉睫。地下深层煤炭资源的开采难度巨大,技术要求较高,工程地质现象复杂,而且受到地下水的突水威胁。必须认真做好矿区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对地下水位和充水水源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进行,切实保证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4 推进灾害调查与灾害预测相互结合

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是为了充分地了解地质灾害,掌握地质灾害的环境信息,对地质灾害的危害和影响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而灾害预测则是通过记录现有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将地质灾害调查与灾害预测相互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报的精准度,有利于对于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对地质环境进行保护。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促进煤矿产业的稳定发展。

4.5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勘查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向着调查过程技术化和调查结果的数字化,以及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在减轻地质勘查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要正确认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引进和学习。

篇(6)

2004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4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感情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一项相关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湖北武汉一家电台的“性与健康”节目开播两年来,数万名咨询者中一半以上是大学生。他们咨询的问题主要是,青春发育晚期困惑,婚前性行为,甚至怎样避孕等性烦恼和性苦闷。在校风比较开放的大学里,风景优美的树林、湖边和草地,都成为大学生幽会的场所,甚至出现了几对男女学生拉上窗帘在同一问宿舍共宿,各不相扰的情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恋人公开在校外租房同居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大学生谈恋爱,受到学生身份的限制,因而许多人认为此时的恋爱应该保守一些,但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恋爱方式。最近华东师范大学的项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性观念相当开放。在关于恋爱行为尺度调查中有5种恋爱行为,分别是拉手、接吻、、进行性行为、同居。半数以上男生选择了“同居”这一项,而女生普遍认为接吻或都是很正常的行为。同时,另项“恋爱是否以结婚为前提”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均选择了“不确定”,学生们表示在恋爱中很少考虑结婚的问题,但并不影响他(她)们谈恋爱。

二、当代大学生的性健康问题愈来愈明显

大学生,正处在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而性心理发展正趋于激烈时期,他们所面临的性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性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性心理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性心理障碍,包括、性恐惧、性压抑、性放纵和焦虑;另一类是性心理变态,包括同性恋、露阴癖、异装癖、恋物癖等。据2000年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性知识、婚前性行为、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1996年6月,南威医学研究中心与湖北文艺广播电合开办了性与健康节目,除接听热线咨询电话外,也负责解答咨询信件。截止1997年6月共收到咨询信件1211封,其中明确大学生身份的信件274封。对这些信件中咨询的问题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有关婚前性行为问题的27封,询问如何判断早孕、怀孕后怎么办的12人。如何避孕的7人,认为自己的6人。从这些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无论在发生率、严重程度还是在其后果的危害上都到了不容乐观的地步,而且性心理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性犯罪。

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带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商量,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0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及其性健康问题

物流贯穿于煤炭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物流环节的任何改善都会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煤炭企业要加强物流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煤炭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物流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虽然有些煤炭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煤业集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了“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但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煤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企业缺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内在动力和手段。

2.物流管理缺乏科学性

由于新老体制的更替,很多煤炭企业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脱节.可靠性降低:物资采购手段、方法落后,缺乏规范化;库存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储备资金管理办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库存动态等。从煤炭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处理技术来看.相对于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制约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采购行为不规范、层层设库,使材料积压现象大量存在: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材料及产品多次中转运输,使许多煤炭企业额外支出了大量的运费。

3.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品质要素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如在物资保管保养、回收复用方面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效果,但在仓库布局、物资存放、装卸搬运环节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不配套的现象。同时,传统仓储管理的落后方式短时间内不易撼动,为现代物流管理手段的引进设置了障碍。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最终导致煤炭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4.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虽然极少数大型煤业集团通过ERP系统的上线,实现了集团内部计划上报、审批、采购、供应的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了内部信息、库存资源共享。但是.大多数煤炭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一方面.一些企业主要考虑到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的转换.对设备、人员培训的再投入较高.产生被动应用计算机管理物资的状况;另一方面,在解决库存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许多煤炭企业尽管已开发了不少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而由于对内部物流管理结构掌握不准确,业务流程不够优化,项目成功的不多。

5.物流成本核算缺乏财务标准,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物流冰山说”指明企业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企业外部运输的委托物流费用,而实际上这些委托物流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犹如冰山一角,真正的大头是潜藏在海水中的冰山主体,即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比如物流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与配送、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T人进行装卸等费用都计人了原材料、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科目。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没有把物流成本明确地列出来,也没有正规的专门负责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和机构,计算方法不标准,因而物流管理效益难以体现。

6.物流人才缺乏

企业物流人才缺乏,愿意到煤炭企业来工作的物流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主要面向社会物流煤炭企业物流领域需要熟悉煤炭行业.又通晓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二、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强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在物流活动优化重组中,煤炭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在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将采购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物流职能集成,对企业内部供应链物流一体化,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组织、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缩短整体供应链中的物流沉淀,加速物流周转.减少不必要的存货风险。在企业外部,按照市场细化的要求,采取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加快区域化物流配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形成供应链联盟,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

鉴于我国物流市场还很不成熟、很不规范的现状,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业集团可以采取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办法。将企业现有物流服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去,成立独立核算的“物流中心”或“物流事业部”,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的物流经营公司。新公司为企业自己的物流业务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市场上揽业务,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利用率。

3.将弱势业务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核心业务

据统计,煤炭企业有80%以上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是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

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细化,许多企业开始注重物流资源外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煤炭企业应改变原来“企业办社会”的经营模式,将所有与运输有关的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而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业务上。

4.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实现物流信息化

物流的管理效率体现在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加工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和客户服务网对接,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以客户定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上升为“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细物流方式.实现物流信息化。

5.建立和完善物流成本指标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在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时,压缩煤炭生产过程中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降低材料成本、采购成本以及运输、仓储、装卸、库房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的潜力巨大。因此,煤炭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物流费用会计核算机构,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了解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结构,制定物流活动计划进行调控,正确计算反映物流成本,并评估物流部门对煤炭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度,注重物流成本效益,科学合理地降低物流成本。

6.进行科学的采购分析,加强库存控制

采购分析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包括所采购物料的成本分析、交货时问和地点、交易的付款期限等等。在采购分析时.首先根据企业生产需要.通过参考过去“一定时间内”物料使用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确定未来的需求计划。其次需要考查供应商的历史供货情况,即“一定时问内”供货数量的平均值和变化幅度,制定合理的储备量。物流部门要结合以上两个方面,计算出比较合理的交货周期和经济订购批量。

7.加快物流配送网络建设

篇(7)

中图分类号: P61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in large scale mine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serious damage. Coal m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linked. Coal resource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Therefore regulate mine production activities, protection of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coal production, China co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itu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measures. Enable us to the co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ncreased moment of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co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1.煤炭生产会引起哪些地质环境问题

煤矿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煤矿生产活动的不合理规划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以及矿山地质灾害三大类。 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煤矿生产活动引起煤层、煤矸石等地质体中有害物质的迁移扩散,造成煤矿周围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振动污染等问 题。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采动岩移和矿井抽排水可改变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和循环状态,造成煤矿区水位下降以及地表水的严重缺失,煤层自然以及岩层移动等 使得大量的煤炭资源损,土体资源的流失等问题。矿山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表地质灾害与井下地质灾害。地表地质灾害主要为采矿岩移诱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 流等。井下地质灾害主要为采动压力可诱发冒顶、矿井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等。

煤矿生产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职工的生活工作环境,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煤炭地质环境的污染现状

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地面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破坏了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据 2002年统计,中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180多处,塌陷坑1600多个,塌陷面积1150 。中国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城市近40个,造成严重破坏的有25个,每年因采矿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

我国矿山企业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l4万 ,治理率不到7%。因露天采矿和废渣堆置等原因,直接破坏与侵占的土地近208 ,并以每年200 的速度增加。全国国有煤矿现有矸石山l500多座,历年堆积量达3240t,占地达5000k m 以上。采矿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占中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l0%以上,处理率仅为4%。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煤炭采矿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57%,其中有害物排放量约76万,主要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使矿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因二氧化硫污染导致的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3 0%以上。

全国矿山植被、土地和水生态破坏问题突出。我国因采矿累计侵占的土地达59072 , 破坏森林11024 ,破坏草地2735 。破坏土地16328 ,并且每年以416 的速度递增,导致了一些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此外,由于很多地方的掠夺性开采,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0%左右,比 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3.煤炭地质污染的防护措施

3.1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采取防治结合的方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工作,通过科学管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理。目前,我国的矿山环境管理处于被动局 面,环境调查、治理手段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增加科学投入力度,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如崩塌、滑坡、泥 石流的勘查技术标准,矿山环境评价、恢复治理标准以及地面沉降检测技术标准,使地质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

3.2积极开展煤矿环境地质调查工作

掌握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危害特征,煤矿的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对矿区内各种地质灾害,尤其是采动影响、煤矸石堆放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其形成条件、成因、分布规律、 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并针对性的实施连续监测,对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和预报。

进行矿区瓦斯地质调查,调查煤层瓦斯赋存、来源及分布规律,评价矿井瓦斯的涌出量、涌出特征,掌握影响瓦斯抽放的各类地质条件及改良方法。进 行矿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查清矿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通道,确定污染水体的扩散途径。进行矿区的水质分析和岩土分析,查明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与煤炭生产中 有害化学成分迁移的规律,为控制水土资源流失提高地质依据。

3.3建立一支技术高,设备精良,素质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队伍

建立地方群众性监测网。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首要特色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各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全面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建 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严格实行排污收费制度。同时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积极探索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应该在已有相关的法律条款的基础 上,紧密结合矿区环境的特点,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矿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该体系应覆盖矿区发展的全过程。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举行论 证会、听证会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专家和公众意见,尽快研究、制订矿山环境破坏补偿的新办法目。

3.4健全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

在审批办矿时,应切实把矿山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审查。在矿山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上,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应该纳入法制轨道,建立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治理保证金和财务担保制度、矿地生态恢复和土地复垦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环境监督和检查制度。

4.结束语

从目前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来看,治理煤矿地质环境刻不容缓。为保持煤矿企业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加强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只有加强对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才能做到煤炭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wWw.省略

【参考文献】

篇(8)

煤炭企业统计工作是通过收集、汇总、计算基层生产班组的统计数据来反映当天、当月及当年生产进度、生产人员结构合理与否、材料的采购或消耗的情况、企业资产的多少和出入库及使用情况等。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和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现阶段,统计分析对煤炭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越来越重要。如何提高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指导生产经营的翔实数据资料,也成为统计人员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对煤炭企业统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煤炭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煤炭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规范的登记统计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适应新体制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一)煤炭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由于企业领导者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在人员的工作安排上得不到重视,煤炭企业中出现统计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变动频繁的现象,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在企业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率先撤销或合并,使得企业中的统计职能部门成为非重点部门。在这些新成立的煤炭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没有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岗位,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使得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效率低下。

(二)煤炭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现有的煤炭企业统计部门,除少数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统计人员为兼职,兼职人员对统计工作的业务学习不够,业务技能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规范、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无法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内部统计资料,不能对煤炭企业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更谈不上具备统计咨询、分析与监督的能力。

(三)工作内容单调,手段落后

在煤矿统计报表中存在着各职能部门之间各报各的报表,技术含量低。比如计划、生产、经营、煤质、销售、财务等职能部门缺乏统一的口径,各报各的,即使有综合的,也只是大杂烩,缺少监督审核。形成事后统计多,事前分析预测少;简单数据说明多,深入系统分析少的现象,使得统计数据对煤炭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所减弱,抑或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二、加强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统计法制建设,实现统计法制化

贯彻落实《统计法》,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营造企业统计工作氛围。要组织专门的统计执法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不真实上报统计数据现象要严肃处理,使统计数据能真正反映经济的发展成果。作为煤炭企业的统计人员更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自觉投入到企业管理中去,及时发现和预测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为煤炭企业决策提供可行性建议,使我国煤炭行业良性发展。

(二)强化煤炭企业管理者对统计的认知

要强化煤炭企业管理者对统计工作的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很多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煤炭企业统计只是计数和事后算账的概念,统计分析只是单纯的数字说明,是煤炭企业内部完成情况通报的形式,因此对煤炭企业外部市场或煤炭行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分析的统计工作不够重视。事实上,煤炭企业统计涉及面广,报表种类多,管理者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使煤炭统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完成,以保证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加强煤炭企业统计基础管理工作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煤炭企业要从基础的统计工作做起。一方面,要加强煤炭企业的统计规范化工作,加大对职能部门检查与监督的力度。规范不完善的台账、报表等,做到统计报表数出有据,统计数字真实可信。另一方面,要开展煤炭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统计岗前、在岗教育培训工作,扩大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篇(9)

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扎实推进新时期妇女工作,带动新一轮妇女工作的大发展、大创新,必须首先实现思想的大解放。

一是要更加准确地思考和定位煤炭女工工作的切入点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在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中,剥离了很多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在讨论和交流煤炭女工工作的职能和任务时,煤炭女工作为企业基层妇女群体组织,煤炭企业妇女工作应该及时抓住这一新的历史机遇,大胆地承接社会服务、公共管理职能,准确把握煤炭女工的所急、所需、所想、所盼,准确理解企业对煤炭女工工作的要求,将“女工所需,企政所急,企业才为”作为新时期煤炭企业煤炭女工工作的新的切入点。

二是要更加准确地把握煤炭女工工作的点、线、面关系

煤炭女工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涉及煤炭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但是,煤炭企业基层女工委组织人手有限、经费紧张,所以工作的覆盖面不宜过大,工作战线不宜过长,而是应该每年选准两到三项重点工作作为切入点,纵深作为,每年扎扎实实为煤炭女工办几件实事、好事。如:煤炭企业开展好“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组织女职工大搞小改小革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与企业共克时艰,共度难关,为企业节能减排做出新贡献。

三是对于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要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重点是针对企业基层女工组织多年来一直关系的干部待遇问题、女干部退休年龄问题、安全问题、薪酬问题、素质问题以及婚姻家庭问题,需要煤炭企业自上而下,集中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逐项推进问题的解决和落实。如:抓好煤炭女工素质提升,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教育引导职工,坚持以“学习正常化,载体丰富化,形式多样化”的原则,激发广大女工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女工分会学习日、月度例会、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女职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学习业务知识及理念知识.

二、科学发展要有新举措

应对新时期企业女工工作新的压力和挑战,煤炭企业要立足煤炭女工工作,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创新。

一是企业内煤炭女工工作的目标考核要和基层女工委、女工群众代表评价相结合

要真正真诚倾听煤炭女工的声音和意愿,不能关起门来坐而论道,自我满足、自我欣赏取得的工作成就,而是要走进基层煤炭女工之中,以煤炭女工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评判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

二是企业女工委调研工作要制度化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党的一贯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作为企业联系女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企业女工委组织深入企业基层煤炭女工群众之中,开展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更是责无旁贷。所以,应将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企业女工委一项长期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加以模范地坚持和执行。

三是企业内煤炭女工工作要安全化运作

进一步完善以“本质安全”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贯彻落实“本质安全”指导原则。广泛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提高女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能力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女职工的业务培训,保证应知尽知、应会尽会,使每一名女职工都成为安全讲解员,真正做到“我会安全”。

四是在女工安全协管工作方面要制度化

严格实施女工家属安全协管考核办法,每周一次在井口、区队,培训基地,安监处、社区等场所开展安全文艺宣传活动,搞好安全生产月演讲、平安家庭安全知识竞赛、幸福安全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效果,充分发挥煤炭女职工、协管员的情感优势,为安全生产献计出力。

五是女职工当好贤内助方面要人性化

充分发挥女工家属的情感优势,坚持开展每天一次的井口送温暖活动,安全走访、三违帮教,以及“矿工身上衣,矿嫂手中线”活动,保证煤炭职工有良好的心灵慰藉。

三、共建共享要有新成效

煤炭女工委组织的工作相对于煤炭企业部门,工作具有弹性化特点,难以量化考核,但从服务煤炭女工的实际出发,企业女工委组织自身应该高标准严要求,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赢得社会各界的赞同,赢得女工群众的欢迎。

一是要建立弹性化工作刚性化考核机制

即年初在制定工作目标任务时,尽量用量化数字来确定年度要完成或达到的目标任务,年终考核时,以量化数字来考核衡量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现煤炭女工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硬考核。

二是煤炭女工工作要实现统筹协调、均衡发展

篇(10)

通过组织重点企业座谈、对部分企业进行电话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共对我县58户煤炭经营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基本情况是:我县煤炭企业主要进煤地点为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内蒙古包头、山西大同以及我县附近的房山、兴隆等地。目前煤炭平均进货价格为1050元/吨(含运费),与今年4月份相比增长45.6%,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各煤炭经营企业目前的储煤量仅占往年的30%,其中一半的储煤为去年销售剩余。

二、原因分析

1、供求不平衡。严重的供不应求,是导致煤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煤炭供给不足。近年来一些产煤区频繁发生安全事故。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强制关闭了一大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中小煤矿。由于中小煤矿的产量相当于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小煤矿的关停对煤炭供给影响很大。虽然近期国家发改委要求地方政府加快中小煤矿复产进程,但是由于安全生产等因素,小煤矿的产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另一方面,煤炭需求持续旺盛,煤炭的下游行业继续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尤其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钢铁业和电力行业等煤炭消费大户,为补充库存,加大了煤炭的采购量。特别是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发生后,南方灾区水电损失较大,各大火电厂担当着尤为重要的角色,电煤需求量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增长。为保证灾区电煤需求,国家积极从各大产煤省调煤进入灾区,导致北方暂时性的煤炭供应紧张。

2、煤炭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一方面,政策性成本增加。近年来,国家从税收和环保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煤炭行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07年以来,煤炭资源税征收额从1%上调到了3%,并且新增加了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等政策性收费,从整体上提高了煤炭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生产性成本增加。随着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视和办矿条件的提高,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加之生产机械、燃油和煤矿工人工资福利待遇等的提高,一定程度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的成本,被逐渐释放出来,从而推动了价格持续上涨。

3、短期因素。根据我县煤炭企业的进煤地点和交通等方面分析,近两个月的煤价快速上涨存在着一定的短期因素。第一,北京市出台了奥运期间车辆限行规定。根据规定,从7月1日至9月20日,禁止货运机动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等运输车辆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行驶。而我县90%以上的煤炭企业进货方式为汽车运输,北京是运输的必经之地,禁行后的绕行路线大大增加了行车路程和难度,再加上今年以来成品油供应紧张,油价上涨等原因,使煤炭运费在4月份以后增长了25%,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7.9%,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县煤炭企业的进货成本。第二,近三个月来北方部分钢铁企业因为煤价上涨、奥运限车等原因,进行大量储煤,使短期内的煤炭需求量剧增,促使了煤炭价格急剧增长。

三、存在问题

面对目前煤炭价格的现状,我县煤炭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企业经营信心不足。从目前的储煤量来看,我县大部分煤炭经营企业从4月份开始就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在接受调查的58户企业中,91.3%的经营者普遍认为煤炭自然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国家不出台相关政策,奥运会之后的煤价仍会继续增长。

2、企业运营资金困难。我县的煤炭企业全部为流通型企业,煤价持续增长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的运营资金大幅提高。通过对58户企业的流动资金情况的调查,有83%的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通过贷款、私人借款等来维持,平均借款额占总资金50%以上。调查中,有31%的企业经营者表示,就目前的价格情况及资金情况,今年将不再大批量进煤甚至要停止经营。

3、煤炭需求将大幅较少。减少部分主要为冬季居民自行取暖用煤,用户主要为广大的农村居民。煤价较去年已经翻了一番,突破千元,达到农民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农民采取的措施就是减少取暖时间,降低烧煤量,这将大大影响农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根据调查情况预测,今冬取暖用煤量将减少40%以上。

4、无证无照经营现象仍存在。经过治理,我县的无证无照生产加工煤制品状况已经得到有效改善,但对非法煤炭经营者一直缺乏有效严厉的治理措施。在今年高煤价状态下,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煤炭需求量减少,企业利润必将随之减少。如果受到无证经营者的较大冲击,将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造成上访事件。

四、相关建议

鉴于目前煤炭持续走高的价格和我县煤炭市场存在的问题。今年冬季,我县居民取暖用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保证煤炭供应,确保冬季取暖用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上一篇: 小学生安全与教育 下一篇: 银行证券投资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