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本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3 16:08: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篇(1)

化学基本概念是指中职化学教学大纲里规定的最一般、最广泛应用的概念,通常用词来表示,是中职化学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不仅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前提,还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对学好化学十分重要。

一、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

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所有正常的成人而言,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7±2个组块。而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认知,使记忆材料中孤立的事物组合形成更大组块的思维操作过程称为“组块化”。这是记忆活动中最一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转换记忆单元,使人脑中较小的记忆材料结合成较大的记忆单元,从而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庞杂的化学知识进行组块化,再通过联想和扩充掌握知识,不仅能够增加大脑的记忆量,更能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电解质概念时,让学生抓住“或”、“化合物”两个关键字词来记忆电解质的概念,就容易把握实质。“化合物”表明只有化合物才可能是电解质,由此可知单质和混合物都不在电解质之列;“或”则表示对化合物而言,无论其熔融态还是水溶液,只要两种状态下有一个满足条件能够导电,该化合物即属于电解质。

化学基本概念的语言描述是概念本质的抽象概括,任何一个成熟概念的定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锤炼的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找准并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进行适当的分析论证、比较对照、综合推理,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顺利完成概念的教学。抓关键词法就是中职化学基本概念学习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普遍适合于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记忆策略

中职化学有不少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解池与原电池、电离与电解、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加成反应、硝酸的酯化和硝化反应等。为了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就要加强不同概念之间的对比分析,弄清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和相同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使输入的信息加强对大脑的刺激,从而让记忆变得容易起来。例如,认识原子核涉及三个概念: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是难点,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易混淆。在学习完原子结构表示方法后,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尝试着用原子结构表示方法画出,引出氢的三种原子表示法,再通过层层设疑形式,理清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由具体的实例出发设置驱动性的问题,这样做能够牵制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质疑、引起探究的冲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和动机。再借助韦恩图,对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加以对比分析,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三、直观记忆策略

在中职化学基本概念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如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化学键、同素异形体等,对刚刚进入中职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比较难,常常只是机械地记住他们的定义,难以理解,时间一久概念就模糊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介绍概念,也可以充分利用幻灯、视听工具、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记忆。例如,“电子云”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根据氢原子瞬间照相图制成一系列幻灯片,在课堂上将幻灯片逐渐重叠放映出来,就不难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概念。再如,在学习“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时,将其文字叙述形式变形为数学表达式,如“物质的量浓度”这一定义的文字叙述形式为: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量。此时,我们可以用“n ”表示“溶质物质的量”,用“V”表示“溶液的体积”,“C ”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此按照定义,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学表达式为:C= n/v。通过这一直观的表达式,学生就不难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了,记住也更容易。

基于化学概念抽象性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是提高化学概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因为只有用鲜明的感性材料,才能使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形成深刻的概念。其中,实验是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即可由实验现象引入概念;或者由旧概念不能说明的问题引入新概念;亦或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常识作为感性材料引入新概念,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浓厚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直观、形象的知识总是比枯燥、抽象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应当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味,增强学生的感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恰当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便于学生通俗易懂。

参考文献:

篇(2)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而达到化学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倾向,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的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灵活的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是更重要的。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三、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针对某些概念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是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课本中首先是由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和两个化学实验开始,一个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另一个是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从上述实例和实验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虽然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往往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因而应给予注意。

四、习题训练,掌握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如: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这三个化学概念之后,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我就列举出大量关于“酸”、“碱”、“盐”的化学式,让学生自己来辨析,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盐”;再列举出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让学生自己组合,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该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

五、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问:“氧化物都是化合物吗?”“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都是氧化物吗?”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概念,不能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给概念下定义、作注释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广泛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及时巩固和深化概念。如用有关概念来解释一些现象或变化,懂得有关概念在计算中的应用,能将有关概念运用于实验或生产中等等。如学生学习了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醋酸等具体酸类后,从组成上、性质上进行分类,酸可以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类,无机酸又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学生经过这样的分析,不仅使概念得到应用,而且使概念得到了具体化、系统化,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篇(3)

我们在做医药临床推广时,对于客户的选择都有了很多科学的方法,譬如:28定律、长尾理论等。对于不同的客户,我们给与了比较科学的价值分型:Very Hight、Hight、Middle、Low。目的就是把有限的资源,做成最大的产出,请注意,并非“最优”的产出。面对资源投入,有时候,我们发现对于那些“高价值”的客户,我们想进一步的提高销售份额,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于是,大多数营销人员冥思苦想,但有找不到更好的办法,眼光“紧紧”而又“仅仅”定格在当前“高价值”客户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投入,忽视了对整个客户群体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贻误了扩大市场的机会。

因此,我们引入经济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边际成本。

大家都有过众多考试的经历,从60分提高到90分,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然而,要想从90分提高到100分就相对困难一些。边际成本就是揭示了这个道理。

在经济学中,多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带来的成本就称为边际成本。例如,厂商生产了100单位的产品,总成本是150元,那么平均成本是每单位1.5元。假设生产100单位的产品,成本是150元,生产101单位的产品总成本是152元。那么从100单位开始算起,多增加1单位产品,边际成本是2元。显然边际成本不同于平均成本,要高于前100单位的成本。换言之,从第101个单位开始,厂商的边际收益是少于边际成本的,如果要取得最大利润,是不应该生产的。

边际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成本和增加的收益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成本和增加的收益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如果追加的成本小于增加的收益,我们可以继续投入;如果追加的成本大于增加的收益,我们可以停止这种追加,因为已经没有了最优化的投入产出比。

回到医药营销,我们推广临床产品时,客户A每月的产出是100盒,我们进行的投入成本是200元,如果我们希望客户A提高产出到120盒,考虑到目前的医药行业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为此相应的要增加投入50元,那么增加的20盒成本就是50元,要远远高于前100盒的成本,那么这样的投入,我们就要审时度势了,而不能光考虑多出来的20盒收益。因为如果我们把这50元的成本转向其他客户,有可能会产出40盒的收益!!

大多数的医药营销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都是非常努力,对于自己客户的界定都能很好的遵循“28定律”,目光锁定在20%高价值客户的身上,以“维持”目前的销量,突破非常困难。面对指标压力,无从下手,继续和竞争对手拼“资源”,毅然从现有客户中进行挖掘,认为,只要能上量,投入多点无所谓。殊不知,这种行为最终只能使自身更加被动。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是有约束条件的。

边际收益最优化原则的结果: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应该增加行动;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应该减少行动;最优化水平在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前一单位水平达到。

对于医药营销的客户选择与管理,实质上就是让我们把自己的每一个客户做到对其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启示:

边际成本告诉我们,对于医药的临床推广,要树立以下思想逻辑步骤:

1、 当前的不同价值客户的处方产出是出于什么阶段,他们各自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是如何的

篇(4)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  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  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篇(5)

根据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在完成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经络、诊法、养生与防治等各阶段教学任务后,布置思考题,分别在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体质学说、诊法、防治原则部分授课后,安排4学时进行专题讨论。

2讨论专题的选择

讨论专题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及目标,选择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我们在设计讨论专题时,注重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性联系及中医基础知识点和面的联合,这是讨论专题能否深入触及中医基础理论脉搏的关键。如讨论人体气血化生的生理过程及其相关脏腑的作用等等。

3实施方法

将2011级中药专业普通班作为试验班,以8—10人为1组,每组以教师为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主讲的教学形式实施。学生推荐1人为代表,在充分准备基础上进行脱稿论述,可以采用以口述为主,板书和多媒体等形式为辅的方式;论述完成后,请组内同学进行提问,批驳,整组同学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上台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讨论专题,并能够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础上,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角度进行中医专题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勇于积极表达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能从兴趣出发深入思考专题,调动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主动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

篇(6)

中医学作为东方科学的一部分,其思维方式具有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双重特点,同时代表东方主要思维方式的非逻辑思维的顿悟、心悟和直觉被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在中医思维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是在以西方逻辑思维为主的知识体系下培养出来走入大学校园的,这造成了学生对具有逻辑与非逻辑双重思维模式的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在认知上产生了障碍。当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思维问题是中医教育的关键问题。只有从培养学生逻辑和非逻辑思维两个方面着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医学自身的思维特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1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中国已经历经百年西方文化洗礼,当代大学生更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医学的认识大多来源于以西医为主的医院,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思维在社会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论认知和建构方面,则较难理解传统的思维模式。学生进入中医药院校以后一开始学习的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元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等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在目前的解剖学并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学生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学习中仍像在中学时对于概念的认知一样,注重对其物质实体性的把握,用逻辑论证去分析,把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但这种形式逻辑的认知方法在这里遇到了困难,因为概念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而中医学的概念不是实质定义,而是思维到最高层次的哲学概念,即“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辨最高阶段,不能用形式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方法去界定其内涵和外延。由于学生对中医基本概念的认知困惑,进而对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建构起来的中医理论系统也不能完全的理解,甚至持否定的态度,有的甚至会排斥对中医的学习。中医学强调唯象联系,突出宏观整体,重视和谐平衡,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格格不入,不易理解难以接受,另外,中医和西医所认知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其中有一些相同语词构成的概念,在其内涵上是不一致的,如“心”“肝”“脾”“肺”“肾”等,西医对这些概念是实体和解剖意义上的解释,中医是系统和功能的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造成混淆,尤其是刚入门的学生,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对专业失去信心。

2中医思维中的逻辑与非逻辑解析

造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中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与学习者的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而当前的中医教育模式并没有从中医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模仿西医教育模式,这样造成一些中医药院校学生和中医研究者对于中医学产生困惑,并极大的影响着他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和信任度。

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在中国传统的求同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当时的简单解剖知识和临床实践发展起来,始终没有与伦理道德、艺术、宗教、等文化分离,主张“天人合一”,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

2.1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最普遍、最基本的类型,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其理论体系上来看,中医学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理论体系,从元气——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层层深入通过演绎和比类推理将整个人体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出来。在其具体应用方面主要是以辨证逻辑为指导的,从对阴阳的消长平衡分析法,到五行生克制化的制约法,到治疗的本标缓急法,再到经脉脏腑的运动传变法,最后到运用自如的知常达变法。

2.2非逻辑方法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它们与逻辑思维相比,缺乏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逻辑内涵,而是强调感性认识,以意象、联想和想象或直接领悟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甚至有时伴有“灵感”这一特殊的心理体验及心理过程,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如匡调元所说:“在传统中国医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觉领悟与形象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2]。”中医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体现大量的形象化、类象化、比象化语言和思维的应用上,如四诊上形象话语言的应用,发热、恶风、恶寒的“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淅淅恶风”“啬啬恶寒”等,湿邪所困的“腰重如带五千钱”等,对于脉诊“如盘走珠”与“如刀刮竹”“如循琴弦”与“如循刀刃”等;在辨析病因病理变化时,六学说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类比来说明病因病理,建立了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结合的病因观念,如眩晕欲仆、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风之善动相似,故归为“风证”;在确定治则治法时,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又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结合个人的感悟和经验沿着取象比类的思路生发出来的。这种用心领、会意、体悟的思辨功夫,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3]。这些知识来源于历代医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基于主观的直觉、预感和洞见而深深植根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这些知识就象中医中的阴阳的概念一样含有大量非语言、非概念形式的信息,语之则不能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明理”,所以历代医家总是把“医者意也”作为行医的最高境界。“医者意也”在对中医的认识中甚至可以作为中医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代名词,它不仅体现在形象思维方面,而且与直觉、顿悟密切相连,它能激发思维主体的想象,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使认识主体的创造力达到超水平的发挥。它不需要琐碎的实验数据和指标,也不需要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它保持了认识活动本身的整体性,在广阔的联系中认定疾病,能够揭示局部的、分割的方法甚至很难揭示的人体奥秘。中医这种“医者意也”心悟的能力是建立在医者的两个基础之上,一个是医者的知识结构基础,另一个是其临床实践的经验基础。所以,中医本身具有极深人文内涵的医学典籍和经验积累性决定了”医者意也”作为个人自身对健康与疾病问题所能领悟的深度,只有把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与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充分运用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才能够“心悟”到人体生理和疾病的本质,才能领悟到中医诊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3中医教育中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

为了使学生对上述中医学思维方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解决中医学习中的困惑,在中医教育中,应加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从思维知识的渗透和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两个方面促进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

3.1逻辑思维方面在教学中加强思维知识的渗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中医基本概念出发,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的命题和推理过程。在中医经典的教学中,应分析其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如以《内经》的阴阳学说为例,《内经》提供了一个辨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相统一而以辨证逻辑为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相统一而以演绎推理为主的逻辑思维模式。将其分为6种主要模式:比类对应式、互含递进式、转化循环式、消长平衡式、揆度合参式、正反逆从式[4]”。其中最常用的是“比类对应式”即“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导源于《墨辩》的类概念和《周易》的卦辞、爻辞[5]。《内经》中所讲的“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都是指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经知道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有关知识和结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点的现象和事物,也可能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结论。这样一来万事万物都可归到阴阳五行的范畴之中。在中医诊断教学中,可以穿插中医经典当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蕴涵其中,比如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张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则有更深刻的理解,还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审证求因、法随证出”及中医经方分析中“以方测证”等推理分析方法为例去说明中医中逻辑思维的应用[6]。

3.2非逻辑思维方面:加强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氛围里发展出来的,与儒、道、佛、技有着割不断文化的渊源,它的起源深受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且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涉及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哲学、道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地理、时令、生物(药食)形体等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7]。它与当时的其他学科建立了同构系统的联系,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古代科学环境下的中医师甚至平民百姓,都能自觉地接受中医理论,不会有不理解说不清的困惑。例如,“天人相应”“五行相克”“血脉同流”“经络相通”“子午流注”等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甚至直觉心悟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主观直觉特点的命题,采用当前现代科学研究的生理、病理、生化等定量研究方法则很轻易的就会被否定掉,如对其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很深的理解,认识到中医学的多元性的特点,再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探索其未来与发展,也许会找到其有效途径,所以,对于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思维的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一个是在专业课课程的教学中,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这种非逻辑思维方法的优点和长处进行透彻的分析,启迪学生积极思辨。其二从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医具有积极的意义。应开设有关古代哲学、古代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传统文化和中医相契合的中医文化学内容,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知识;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应体现出其传统文化的积淀,如在辩论赛上多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辩题、开展校园传统文化节及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掌握中医知识的同时,逐步加深对中医非逻辑思维方式的认识。

另外在中医思维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中还应注意两者的交融,使学生学习运用正确的思维去学习中医理论,把握中医思维的精髓,把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渗透到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中去,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张苇航,张炜.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J].医古文知识,2004,21(3):10.

[2]周瀚光.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A].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31.

[3]姜莉.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求理[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31.

[4]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129,131.

篇(7)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任何疾病都有原因可查、病机可究、规律可循、证候可辨、治法可用、预后可测,临床治疗的目标主要也是针对病。但目前中医病名几乎处于被取消的状态,临床诊断、论文著作、科研课题等,大部分都使用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被弃而不用,或仅称属中医“××范畴”。因此,必须制定中医标准病名,作为国家标准加以颁布实施,以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维持中医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

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最早即是确定病种,并赋予病名。《黄帝内经》所记述的病名逾200种,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无论是《伤寒论》论外感病,还是《金匮要略》论内伤杂病,都是以病为纲,病脉证治并重。此后历代医著如《诸病源候论》、《景岳全书》、《医宗金鉴》、《证治准绳》等,以及近代临床各科的中医教材,基本上都是以病(症)为纲,进行辨证论治。因此,继承中医学的病名及诊断十分必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基本方法,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把握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而辨析证候又能准确地把握疾病某一阶段的病位与病性等主要矛盾。对病和证的分层认识,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的关系犹如经纬纵横交错,使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在病位的表里上下与脏腑经络,病性的阴阳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进退深浅3方面达到3维统一。中医病名融于中医理论体系,能正确引导临床辨证与施治。与证名诊断一样,病名诊断是中医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内容,取消中医病名不仅仅是病名被取消了,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病证结合诊断特色也没有了,更谈不上中医的优势、生命力和发展。

2中医临床必须使用中医病名

就临床诊疗的目标来说,中医与西医所针对的都是疾病,在这一点上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由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不同,所导出的病名体系必然不同。中、西医的病名,一般都是由病因、病性(病理)、病位和病状相互组合而构成。在病因病性方面,中、西医的概念基本不同,中医的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阴阳虚实、劳瘅痹厥、胀脱痿痛、癌瘤瘕、痈疽翳障等,西医称之为细菌、炎症、变态反应、免疫紊乱、功能亢进、减退、衰竭等等,而气、血、水、脓、毒、火(炎)等概念,中、西医则都将其视作基本的病理改变。在病位方面,虽然中、西医的解剖名称基本相同,但中医学的认识相对笼统而西医学的概念以精细为特征,由于中、西医对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上有所不同,因而对疾病的命名诊断,西医有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功能诊断、临床综合征诊断等不同形式,并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而作出完整诊断,因而其病名限定清楚,但较冗长而复杂。与之不同,中医学病名极为精当简炼,每个病名实际用词一般只有2~4个字,不一定将每个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本质属性概括无遗,而可通过辨证诊断使之得到补充。正是由于病名诊断与辨证诊断之间的这种互补性,使中医学的病证诊断完整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具有中医之特色。可见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既有关联而又不等同,中、西医病名的对应关系是模糊的,即“是也不是,不是也是”。

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准确而规范的中医病名。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某些中医病名目前尚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主要是由于受西医病名的冲击,加之近代中医一味地强调辨证而不重视病名诊断所致,而不是中医病名脱离了实际,导致广大群众不能接受。只有规范中医病名,坚持并强化中医病名诊断,方可使中医病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才有益于中医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中医学的优势。

3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

中医的许多病名,如破伤风、托盘疔、胬肉攀睛、鹅口疮、舌菌、痄腮、阴吹等,精炼简捷,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中医有不少好的病名,如历节风、破伤风、感冒、红丝疔、缠腰火丹、蛇头疔、乳岩、天行赤眼、蟹睛、骨槽风、鼻渊等,其命名科学确切,名实相符,正如宋·张杲《医说·疾症》所谓“古之论疾,多取象比类,使人易晓”。因此,这些中医病名一直沿用至今,为人共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病名如痢疾、霍乱、伤寒、破伤风、风湿热、感冒、麻疹、癫痫、子痫、白喉、痔、痈、痛风、风疹、云翳、脚气病、牛皮癣、梅毒等,在西医传入中国时,便为西医所引用。

中医强调辨证,并多以症为病。但辨证毕竟只是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情况,症则只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而通过诊断所确定的病名,代表着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病名诊断在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这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说明不同疾病可以有自己的专方、专药、专法治疗,如肺痨若不治痨杀虫,则辨证治疗效果欠佳。虽然异病同证时应当同治,但治疗也应根据病而有所区别,如胃疡、久泄均可见脾虚证候,在补脾益气同时,胃疡者常结合理气止痛,久泄者则常兼利湿止泻。同时病名诊断亦可指导辨证,因为每个病演变过程的一般规律往往可体现为不同的“证”,各证出现的频度也不一致,如风眩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阳上亢,而阴阳两虚则较少见,有时病人可能仅有血压增高,而其他症状不明显,以致无症而出现无证可辨,此时则可根据风眩而首先考虑为肝阳上亢,采用平肝潜阳的治法。

4取消中医病名必将导致中医学的灭亡

有学者提出,中医病名改革应大部分采用西医病名,或中、西医病名并用,这样方有利于中医现代化,并能成为中医走向世界的桥梁[2]。也有人认为“取消中医病名中医灭亡不了”。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中医临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医学需要与国际接轨,但绝不能用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因为中、西医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概念不同于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理论,把西医的病名搬过来,套在中医学的头上,则名实不相符,无异于穿西装戴瓜皮礼帽,这无疑会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思维方面的负面效应。

中、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认识疾病的角度不同,那种“西病中证”式的诊断无异于“人头马、美人鱼”之类,似是优势互补、强强相合,但实际上只会使中医学走向灭亡。因为用西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学,不仅只是病名不科学,中医学的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燥、火、喜、怒、忧、思之类病因,肝之开窍于目,脾主运化与统血,经络的解剖结构,以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中药理论等等,统统都无科学可言,都应在废弃之列。坚持中医病名是保持和发扬中医学体系的要害所在,是中医学生死攸关的大事。设若中医学取消了病名,则说明中医学对“病”没有认识,中医只知辨证施治,不会诊病治病,那么中医学还有何“术”可言呢?取消病名,就会使中医学术一溃百溃,一发不可收拾。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部分,由于西学东渐,中国人已逐渐远离自己的民族文化主体,出现了文化自卑,不少人对中医的知识财富不相信,甚至抵触,这并不足为奇。癀瘕、卑傈、旭痹、瘅等字都不认识,这是由于近现代文化举措对中医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落叶知秋,病名的取消就是中医学术消亡的前兆,面对日渐远离传统文化的中医,如何恢复昔日中医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如何使中医能够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良性发展,这或许是今天有志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人们所应当迫切思考和解决的问题”[3,4]。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否认中医理论体系,妄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必然失败。1933年下发的《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会统一病名建议书》、《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凡例》及《中央国医馆审定病名录》,之所以遭到反对而没有实施,其主要原因就是武断的认为中医病名不科学,要统一则必以西医病名为标准,这是其夭折的致命之处。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中医界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可以断言,取消中医病名只会是重蹈复辄的命运。恽铁憔在《论医集·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之商榷》说:“今若以西名为主名,不废中医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医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为此,则为彼,更无回旋余地。例如《伤寒》一书,包括支气管炎、肋膜炎、胸水乃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射病、虎列拉等等,假如使用此诸名色,初步,《伤寒论》本文,将渐次无人研读;进一步,必《伤寒》方无人能用;及后一步,必讲究注射灭菌。如此,则中医消灭、中药消灭。是故用中医病名为统一病名,在此必争,是非得已,不止名从主人而已。”先贤之见在当代中医界已被印证,这不正是废弃中医病名之恶果吗?

我们应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站在发展中医理论与保持中医特色的高度,坚持中医病名诊断,并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摒弃“重证轻病”、“西病中证”等错误观点,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深入开展对“病”的研究,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5规范中医病名体系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中医病名规范化的研究,首要而根本的原则,必然也只能是继承性原则,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切合临床实际者用之,不符合临床实际者改造之。在此基础上本着特色性、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等原则,全面系统地开展病名体系研究,形成完整而规范的中医病名学术体系。近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疾病部分即是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宗旨,采用继承、挖掘、引申、创新、引进等方法对病名进行分化定义,从而使中医病名学术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体系。

现代医学制定有国际疾病分类(1CD)等国际标准和国内的《疾病分类与代码》。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和丰富经验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与西医学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不可能用ICD等外来名词规范中医疾病名称。现在临床上中医的病名被弃用,没有中医的病名体系,这将使中医学术处于灭亡的境地,因而必须加紧中医病名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中医学者开展中医标准病名的研究,建立中医标准病名体系,一方面充分吸取、反映以往研究的合理内容,另一方面弥补前段标准化研究的不足。中医标准病名研究应按照中医理论体系,严格区分病、证、症概念,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参考西医病名,按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分化、扩展中医的病名。该研究可为中医学术提供全面标准的“原件”,不断完善中医疾病体系,并能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起到指导作用,也有利于保护中医学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朱文锋,贺泽龙.论坚持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2):50-52.

[2]苏玉仑.中医病名应改革[J].中国中医药报,2000,5:31.

篇(8)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114-01

一、诸种辨证方法的实践根源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对辨证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相继创立了多种辨证归类的方法。这些辨证方法是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时代下形成的,时间跨度很大。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多种辨证方法的相继出现呢?

概括的说,是在实践的逼迫下产生的,是追求治疗效果所致。疾病使生命受到损害,身体受到损害就会出现临床表现,而医学必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给出不同的解释说明,然后方可指导临床诊疗。但是仅一种辨证方法是不够的,因为对其他很多疾病,依据这一解释指示的方向而处方用药时不能获得预期效果,这就使得人们重新寻找解释的方法。其实一种辨证方法只抓住了一种问题进行说明,而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如果按照此种辨证方法得出的方药是有效的,那么这种方法的治疗范围就会拓宽或者被固定下来,如果治疗效果是无效的,那么这种方法的治疗范围就会被限定,人们也就会寻找新的方法来重新解释疾病,治疗疾病,直到这种方法被固定下来。也就是说,不同的辨证方法是应实践不同要求而产生的,由于实践中疾病种类的改变,导致原有的辨证方法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这时作为医疗实践的主体必须建构新的经验体系,以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

从古到今,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在新的医学实践中,援用新的思维方式而得以实现的。物理学家温柏格说:“只要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半步,就是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张仲景在发现《内经》理论不能有效治疗当时流行的“伤寒病”时,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发现《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不能用来治疗温病时,就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方法。

二、辨证方法产生的理论根源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实践要求对疾病重新作出解释才导致各种辨证方法的相继出现,但是一个完整的辨证方法只有实践的推动是不够的,要想对新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还要有理论工具。

首先,中医学为新辨证方法的产生提供了工具条件。可以说,所有的辨证方法都是导源于《内经》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内经》中就已有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藏象、经络、卫气营血等中医基本概念的出现,也有了病因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等,这些构成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其中气血津液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脏腑经络是器官,阴阳五行是动力源泉,这就组成了工具库。当实践要求产生新的辨证方法,人们利用这些不同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概念,形成新的分析工具来构建新的辨证体系。

篇(9)

 

1.继承与创新结合选题

 

继承性是一切科技论文的共性。但是,由于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和中医药学术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中医论文的这一特性比其他科技论文表现得更为突出。同时,在现今的中医实践活动中,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仍然起主导作用。

 

对于中医学毕业生来说,通过在校的四年学习,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博系各家学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撰写这类深入发掘和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选題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创新,做到继承有创新,发掘有深度。走前人没有走完的路,涉猎前人没有完全涉措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类选题常见种类包括:诠释、补充或阐述发挥前人的学说,总结前人的经验,对前人学说质疑,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探讨等等。

 

 2.理论和实践结合选题

 

 中医学学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从不同的侧面,对前人学说作了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进而形成当今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毕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但是,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中医学术新成果的形成,新观点的产生,都必须来源于实践,依赖于实践。对于任何一个中医学术问题,如果缺乏在实践中的常任主研究和反复思考,就不可能形成对该问题的具有新意的正确认识。这样就要求中医学毕业生在最后一年的医疗实践中,广泛涉猎,留心观察,运用所学理论科学地指导实践,同时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反过来重新认识理论。这类论文只要学生勤于总结,勤动脑,勤动手,还是比较容易完成的,常见的这类选题包括:对一种治法的理论认识及临床应用,用某种治法治疗某种疾病等等。

3.主观与客观结合选题

 

主现条件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和精力。智力包括学生的知识贮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身的特长等等。但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虽接近毕业尾声,但所学的知识有限,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医疗实践,尚是纯书本知识,没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论文从研究到写作完成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并且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医疗实习,准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辨,时间紧迫,学生分到各地医院实习,各医院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有所不同,带教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对学生医疗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首次进行医学研究,经验缺乏。同财,中医学毕业论文不同于其他学术论文。目的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要求,使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写作,为毕业后写医学类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毕业生在选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所学专业的不同,研究能力的大小,客观条件的不同。选择难度、大小适中的选题。

 

篇(10)

    1.1 编写主导思想

    1.1.1 重理论还是重经验 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由于中医学源于经验,一些专家认为,中医学教材编写在主导思想上存在重经验轻理论的倾向,为此,学生所学到的也只是中医的经验和技术部分,而不是中医的理论,有把中医退回到几千年前经验水平上之嫌。

    1.1.2 侧重理论还是侧重思维方法 一些专家认为,中医学的宝贵在于其辨证论治思维,这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中医临床疗效与辨证论治水平有密切关系。而现代中医专业学生辨证论治水平下降,多数毕业生不能真正运用中医为主的方法治病,主要应归咎为中医学教材编写在主导思想上只注重理论阐述而忽视了思维方式表述。

    1.1.3 模仿现代医学教材设计中医学教材,忽略中医学的综合性、非分科性 由于现代医学的巨大影响力,有批评家认为,中医学教材从诞生起就存在着模仿西医学教材模式而忽视中医学特性的先天不足[1],有的教材甚至把中医西化,内容与形式不相吻合。

    1.2 编写内容与结构

    1.2.1 内容重复 这是一个老问题,原因也很清楚,主要是由于中医分科的模糊性,中医的每一个分科尽管有其独特性,但在基本理论、理法方药等方面存在很多共性。按现行中医临床分科编写教材,必然导致各自为政,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关联,或出现逻辑概念上的矛盾,内容前后不一致,内容重复,甚或一证多种治法和方药等,割裂了中医本身的系统性、综合性及整体性等。

    1.2.2 内容陈旧与临床脱节 许多专家反映,现行中医教材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如《中医儿科学》教材所选的传染病病种已不适应临床需要,《温病学》教材仅反映出清代水平。而《中医内科学》疾病的选择也未能结合流行病学变化,如风湿性心脏病目前临床已很少见,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则有所增加,教材应将慢性心脏瓣膜病作为章节内容,而不宜再将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作为重点编写内容,以免与临床脱节。再如有关“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临床上已经采用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而教材相关内容却与之不符,明显落后于临床。目前,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已有相应的诊治指南,而现行《中医内科学》教材几乎未体现与此相关的内容和要点,使学生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后深感跟不上临床的步伐。

    1.2.3 如何反映学科发展 一些专家认为,现行教材未能真正反映当代中医学科的发展水平,增加了过多的一家之言,造成教材臃肿,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而有些内容又缺失,如《中医内科学》循环系统对常见的心肌疾病及心包疾病基本没有涉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肠病也缺乏。学生进入临床后,感觉现有教材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参考的需要。

    1.3 编写技术

    关于中医学教材编写中的技术问题,也是专家反映较为强烈的一个方面。

    1.3.1 学科逻辑与认知逻辑相悖 如历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在内容组织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即先抽象后具体的“演绎框架”,在反映中医学学科逻辑的同时,却难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逻辑,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

    1.3.2 概念表述 中医学概念本身内涵与外延不清晰,中医学教材中概念表述常不规范、不准确、前后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等现象相当普遍。不但降低了教材质量,也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逻辑性与科学性。

    1.3.3 内容表述 如《中医内科学》第2版教材每个系统均未编写系统概论或总论,不利于学生对系统疾病的了解与学习,不利于学生掌握每个系统疾病的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及诊治新进展。

    1.3.4 文献引用 现行中医学教材为突出自身特点,存在引用古代文献过多的问题,降低了教材的可读性,违背了“通俗易懂”的原则。

    1.3.5 教材体系统筹建设 如“传染病”已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单独命题内容,且已有《传染病学》教材出版。如果这部分内容仍放在《中医内科学》教材中,不利于学生对传染病的系统认识与学习。

    2 新知识观及对中医学教材建设的启示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载体,选择何种知识材料编入教材与知识观相关。知识观是指关于知识的本质、起源、种类、范围、标准、获得等问题的观点的总和[3]。新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及开放性等特征;在知识的获得上,知识是个人经验的统合,是个体主动的心理建构的产物;在知识的价值上,所有的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人类所有经验、知识形态都有其相对的真理性和价值[4]。为此,新知识对于中医学教材建设,可给予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2.1 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

    现行中医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按学科逻辑编排知识系统结构,缺乏科学系统设计的知识应用结构,着重知识的传授,而技能的训练比较薄弱。

    2.2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中医学本身源于实践,升华于经验,脱离了感性知识犹如缘木求鱼。但是,有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过多强调中医学的理性特征,强化概念与原理的论证,而弱化了感性材料的使用。

    2.3 事实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

    注重知识的内容还是注重产生知识的方法,反映了不同的知识观。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因此,中医学教材在选择事实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选择方法论知识,着重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能力。

    2.4 知识的稳定性与开放性

    教材越编越厚是目前中医学教材编写的顽症。面对知识爆炸,如何既能反映当代中医成果,又不无限扩容,其核心知识的稳定性与延伸知识的开放性选择显得格外重要。

    2.5 知识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

    如前所述,知识是个体主动的心理建构的产物。为此,中医学教材不能完全照搬学术着作模式,完全按照中医学本身内在的逻辑发展组织知识,而应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材要善于设疑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 “精诚计划”教材建设构想与实践

    针对现行中医学教材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知识观给予的启示。本校自2007年,在实施教育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精诚计划”中,将教材建设作为改革的核心与突破口,开展了教材建设探索。

    3.1 教材建设的目标

    中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作为传授学科理论载体的教材,既要符合自身学科特点,又要具有时代特征,符合倡导自主学习、重视创新精神与能力学习,倡导师生的共同发展等新思想、新理念。为此,“精诚计划”教材建设的目标是:①依据中医学形成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理法方药统一原则;②依据中医学思维方式、学术内核,“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原则;③依据中医学与中医传统文化密切的关系;④依据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对中医学的要求;⑤依据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中医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的,具有中医学理论、临床研究与应用创新潜质的人才[5]。

    3.2 教材建设的定位

    3.2.1 教材与“学材”的统一 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一般是作为教学用的主要素材,具有助教性质。现在有一种新观点,即应将教材定位于作为学习用的主要学材,具有助学的功能[6]。笔者认为,教材和“学材”是统一的,尤其考虑到中医学科的特殊性,因此将“精诚计划”教材的功能定位为教材与“学材”的统一。

上一篇: 德育教育现状 下一篇: 道路安全教育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