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技术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21 21:28: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程施工技术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工程施工技术总结

篇(1)

【关键词】附建式民防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过程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总体概况

该项目位于某区,总建筑面积为14572m2,其中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为3039m2,民防工程建筑为1913m2,占总地下建筑面积的63.15%。该项目为附建式人防工程,工程平时功能为小型汽车地下停车库;战时功能为甲类核6常6级人防地下室,为1个二等人员掩蔽部,防化等级为丙级。

1.2人防工程结构设计

(1)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厚度:地下室底板厚度为500mm,顶板厚度为250mm,结构板上标高为-1.50m,覆土厚度为1.5m。

(2)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为350mm,临空墙厚度为250mm,防护单元之间钢筋混凝土隔墙250mm。

1.3 人防工程口部设计

(1)每个防护单元设有两个及以上直通室外出入口,出入口的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两个出口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大于15.0m,楼梯间墙体为300mm厚钢筋混凝土墙体,借用汽车坡道作为疏散口,汽车坡道峡谷室外顶板荷载按防倒塌罩棚设计。

(2)人员掩蔽所于口部设置扩散室、密闭通道、滤毒室、除尘室、简易洗消间等设施。

(3)人员掩蔽所出入口设有防护密闭门及密闭门各一道。

2.民防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民防工程质量监督由民防工程质量监督中心负责实施,建材检测及复检由民防工程检测中心负责。

从项目的报建开始,就必须在民防工程质量监督中心报建,并提供质量监督计划。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质量监督计划,及时报送核查通知单,受理后将在民防质量监督总站的网站通知核查时间。

对于附建式民防工程,一般从底板钢筋开始核查,分为底板钢筋、墙板钢筋及埋件、顶板钢筋及埋件、主体结构验收、民防工程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其中核查最为严格的为墙板钢筋验收和主体结构验收。墙板钢筋工程中涉及到民防门门框的安装和预埋套管的安装,要求门框安装和预埋套管的安装精确度要求较高,且预埋错误后期整改的难度偏大,故墙体钢筋验收将是最为关键的工作。主体结构验收对于整个民防工程来讲,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前段工作的整体验收,一方面为后续设备安装和民防门安装做准备,也要充分的重视。

3.民防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3.1钢筋混凝土施工

3.1.1人防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倒的临时固定设施。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要有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

一般来讲,入口处柱间距偏大,空间较为开阔,因此顶板的主梁梁高较大,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时线荷载较大,模板支撑体系需要有专项施工方案对该处梁模板支撑体系的承载力进行核算。另外顶板的混凝土厚度较一般地下室工程顶板厚度较大,顶板施工时尤其要注意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必须要有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并经过各方验收后方可对顶板混凝土进行施工。

3.1.2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3.1.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摄氏度。

3.1.4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不得留设施工缝或者后浇带。

3.1.5底板浇注

(1)根据底板荷载主要系由下向上承受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载等荷载,底板上层钢筋一般从底板梁上层主筋下穿越。底板、侧墙、顶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须设梅花型布置的拉结筋(见设计规范第4.11.11条要求)。初次施工民防工程的技术人员,跟容易将梅花型布置的拉结筋遗漏。附建式民防工程一般都有平时图纸和民防图纸两套图纸,施工之前要将两套图纸予以对照,并充分的结合,特别是民防工程图纸有的内容要更加的注意。

底板钢筋中的梅花型钢筋布置在民防工程的结构图纸说明中标注,一般都会明确的说明梅花型钢筋的布置间距和拉结长度。该种类型的拉结筋不只是存在于底板钢筋中,墙板钢筋和顶板钢筋中都存在,这点尤其要注意。

(2)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及防护单元之间洞口如若采用构件封堵,应在钢筋绑扎阶段注意封堵框的预埋,在底板后浇面层应按设计选用的图集设置封堵凹槽。

(3)在底板钢筋绑扎阶段应注意在防护门及活门门框每角2根长度1000mm的16mm螺纹钢预埋,不得漏埋。该种钢筋作为防护门的构造要求,一般不出现图纸说明或者示意中,而只是出现在相应做法图集中。

(4)防爆地漏、呼唤铵钮及下水管预埋:战时给排水管材应为镀锌钢管;战时排水防爆地漏为丝接口;为避免地漏安装后高出地面,施工单位应注意排水管底标高应控制在300mm以上,若无法把握防爆地漏尺寸,建议施工单位对防爆地漏一起与钢管接好预埋到设计标高后再浇筑底板砼。

3.1.6侧墙浇筑

(1)防护密闭门门框墙为悬臂板设计时,应注意水平受力筋的直径、间距、锚固方向及锚固长度;水平受力筋应配置在外侧;且门框墙受力筋宜封闭。同时应注意门洞四角斜向钢筋的布置;上门框设水平梁时,其方向应朝向人防区内,且应锚入两边墙内。

(2)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

临空墙和门框墙作为战时直面冲击波的防护墙体,不允许墙面上留有孔洞或者薄弱环节,因此常见的PAC管材做模板安装对拉螺栓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模板内撑的做法不被允许。临空墙和门框墙模板固定时采用带有止水环的对拉螺栓,并在钢筋安装时将内撑电焊固定。

(3)人防门的安装对门框墙的垂直度要求很高,施工单位应与人防门生产厂家密切配合,在支模时注意不得使用大模板, 门框模板支好后施工单位应作复核,若有偏差则需由施工单位会同防护门安装厂家及时对门框墙垂直、水平作调正,控制在允许偏差以内后再浇筑砼。

对于有双层民防门的部位,应将模板卡入门框之间,以免造成混凝土外涨,对后期民防门安装不利。如下图所示,同一片墙体中有两套门框,未注意门框间模板的安装,混凝土出现跑漏,影响民防门安装精度。 (4)为保证人防工程施工质量,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活门门框墙、临空墙必须整体浇筑,不留水平施工缝,后浇带及施工缝位置应避开人防通道及人防门部位。

(5)战时给排水,供配电以及平时使用的消防,采暖及电气有关预埋套管不能漏埋,各专业应及时作复核;管线穿越人防围护结构时应在穿墙处预埋防护密闭套管。

(6)战时通风穿墙管道必须预埋到位,预埋管应加止水翼环,该环与预埋管满焊,翼环宽度≥50mm、板材厚≥3mm。平时通风管穿人防墙体(临空墙、密闭墙)时不能预留孔洞,必须在人防墙体有平战转换措施。

(7)人员出入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6根备用管,管径为50-80mm,管壁厚度≥2.5mm的热镀锌钢管,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8)防空地下室内的各种动力配电箱、照明箱、控制箱及消防箱,不得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上嵌墙暗装。若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挂墙式明装。

初次施工民防工程的技术人员由于对民防工程结构的理解有偏差,对于如何处理预埋控制开关及配电箱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容易的按照思维定式进行处理。

(9)战时进、排风竖井应该设计、施工一次到位。施工应注意在竖井内设爬梯;出地面部分作防倒塌棚架结构;地面通风口设多面进风百叶窗,其中靠爬梯侧为活置式,口径≥500×800mm。

(10)排风口部防密门开启侧防爆呼唤铵钮须在浇筑侧墙前预埋到位,防爆电缆井请注意不要漏掉施工。

3.1.7顶板浇筑

(1)顶板吊钩预埋。各人防门、临战封堵在顶板内预埋吊钩土建施工单位不能漏埋。

(2)在进风口部顶板内超压测压装置DN15镀锌钢管须预埋。

3.2设备安装

3.2.1消防、给排水的安装

(1)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

(2)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此时在穿墙处应设置刚性防水套管。若管径大于150mm,在其穿墙(穿板)处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刚性防水套管。

(3)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均应在人防内侧设置防护阀门;若管道穿过防护单元之间的防护密闭隔墙,应在防护密闭隔墙两侧设置防护阀门(指普通闸板阀或截止阀,工作压力大于1.0Mpa的钢芯阀),安装位置距穿人防墙、板部位不宜大于200mm。

(4)穿过人防结构的管道均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热镀锌钢管,不得使用铝塑复合管、PVC塑材管等。

(5)污水出水管上不但要在设置防护阀门,其防护阀门符合本案第3条要求,还应在管道上设置止回阀。

3.3通风设备的安装

(1)凡用于人防工程的人防专用防护、防化设备竣工验收前应安装到位,且必须采用国家人防定点厂家的产品,由具有人防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

(2)从清洁区开始第一道手动密闭阀至工程口部的管道及配件,应采用厚度2-3mm的钢板焊接制作。其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实。

(3)染毒区的通风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通风管道与通风设备及密闭阀应采用带密封槽的法兰连接,其接触应平整;法兰垫圈应采用整圈无接口橡胶密封圈,橡胶厚度不应小于4mm。

(4)设备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安装方向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手动密闭阀的安装,阀门上箭头标志方向应与冲击波的方向一致,故在进风口阀门上箭头指向进风方向,而在排风口却逆向排风方向。

(5)对于一些细小检测设备也应注意不得漏装。如室内外压差测量装置(位于风机房或防化值班室)、气密测量管(位于工程口部)及放射性监测管、压差测量管、尾气取样管、增压管等(位于口部进风管上)。如图纸上未设计,施工单位可根据图集《07FK02》确认其具体安装位置及作法。

(6)如若平时特殊需求要使用战时通风设备,应注意经常清洗和更换设备部件,保证战时通风质量不受影响。

3.4电气的安装

(1)各人员出入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6根备用管,管径为50-80mm,管壁厚度≥2.5mm的热镀锌钢管,

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2)当防空地下室内的电缆或导线数量较多,且有集中敷设时,可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但电缆桥架不得直接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当必须通过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3)由室外地下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强电或弱电线路,应分别设置强电或弱电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应设置在紧靠外墙外侧。防爆波电缆井内战时电源进线套管应按图纸预埋到位。

(4)防空地下室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高低压电器设备,应采用无油、防潮设备。

(5)战时三种通风方式显示箱、控制箱及音响呼唤系统均应按图施工安装到位。

4.民防工程竣工验收及后期的运行维护

民防工程结构验收后,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开始安装相关的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电气照片等,并进行验收前的试运行管理。由于该项目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使用,对于通风设备的要求较高,以防止汽车尾气聚集。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在后期的运行中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篇(2)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是居民们生活的头等大事,建房采用什么样的混凝土、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技术、施工中的天气因素等都是会对房屋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在实际的房屋建造中,不光要注意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技术,其它的影响因素也要考虑在内,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所有参与人员同心协力齐抓安全,定能建造出高质量的房屋。

一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方法的技术准备工作

根据国家相关的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向相关的设计部门和设计单位提出,地下室外墙以及房屋建筑工程的主楼基础底板都应该不再采用28 d的标养强度值,而是采用60 d的标养强度值。这样能够大大的降低单方混凝土的使用量,在最大限度范围内有效的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热度,尽量的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以上所提到的防裂缝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在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作为工程师以及施工单位本身需要按照实际配比需要对混凝土混合比实施二次验算,如果工程收缩应力不小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那么就应该通过其他的途径和其他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值、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缩小混凝土内外部之间的温度差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以最终达到改善约束或者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目的。最终把混凝土的应力值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2.1作为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对原材料的控制和材料配比的控制。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选择那些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有资质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商。对于一般的普通工程,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选用2~3家搅拌站共同对其进行供应,当然,这些混凝土供应商一定要在工程实施之前统一外加剂厂家、统一配合比、统一入模混凝土温度以及统一水泥厂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它们所提供的混凝土质量上的一致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其离散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例关系要控制在0.4~0.5这个范围之间,砂率则需要控制在40%左右。

2.2 从原料层面上严格把关,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把好原料关是最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工作,一旦原料关没把好,那么以后的所有控制措施都会显得那么无力,不仅加大了后续控制措施的难度,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原料把关工作。

(1)水泥原料和沙石原料的选用 :为提高混凝土强度,需从原料把关层面对水泥原料进行合理的选用。 另外,还需要严格审核水泥的一些具体信息指标,这些信息包括水泥的品牌、产地、类型 、标号、细度模数以及含泥量等,除了对其相关信息指标进行核对外,还需对水泥样品进行抽样验证,通过对水泥进行预调制实验,从而验证其指标的真实性。 最后所用的水泥原料及沙石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原料要进行及时的退换, 即使是对于一些采购时合格的原料,经过长时间的放置以后,也需要对其进行指标的复核。

(2)外加剂的运用:外加剂虽然不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 ,但是它在混凝土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 它能够有效地增强混凝土某些功能。在我们谈论的外加剂中,减水剂就是最常见的一类,它能够有效地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这样就能够减少混凝土调制过程中的用水量,用水量减少了,混凝土成型的时间就缩短了,这能够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进度及效率,另外减水剂还能减少水泥的用量。 但混凝土外加剂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混凝土施工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技术上的难题。 因为对于这一类微添加量物质,掌握好其最佳添加量是特别重要的,添加量不够,就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添加量过多,有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这就好比是食品工业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它在充当食品工业灵魂的同时,也引发了众多的食品安全事故。

(3)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要点:第一,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这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控制的,一般来说,当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以后就需要对其进行立即浇注。第二要保证对混凝土的浇注厚度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振捣密实度、第三,在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注过程中,要保证其浇注做到协调一致、从部分到整体的推进,最大限度的减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临界面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以防止出现“冷缝”的局面。第四,在对建筑进行浇注的过程中,不能让浇注温度低于临界值,也尽可能的不让浇注温度超过28度。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建筑物表面龟裂情况的发生。

2.3 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在很多的混凝土施工项目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变形引起的:如收缩、膨胀、沉降等原因;有外部荷载引起的:如混凝土养护不当、外添加剂问题、混凝土内热等。 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1)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振捣捧的速度要控制好,尽量做到快插慢拔,另外还需根据混凝土不同的坍落度来正确调整及掌握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过振和漏振现象。最后为了到达消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的效果,混凝土最好使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等技术,这都是一些常见并且有效的技术,已经在混凝土振捣技术中有了很广泛的运用。

(2)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没有对新浇筑的混凝土做好早期养护工作,施工单位因该做好混凝土关键构件的湿润养护工作, 对不同体积的混凝土所采取的养护时间也要发生适当的变化,当遇到大体积的混凝土时,养护时间大概在 15-25 天,当遇到的是小体积混凝土时,养护时间大概在 10-15 天。

(3)为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升温和降温很有必要。施工过程中,必须将水泥的水化热考虑进去。为了避免过于集中的水化热现象,就必须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因为混凝土一旦出现集中的水热化现象,等到该部位成型后,里面就容易出现气孔,进而出现裂缝。

(4)除上述几种控制裂缝措施外 ,还应避免在下雨天进行混凝土浇灌工作,因为新浇灌的混凝土,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没有完全固定成型,大雨的冲击可能会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

3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方法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一定要按照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比如某工程的主楼核心筒厚度为6.45 m,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按照这样的数值要求,制定分层浇筑和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如果采用分层施工方法,那么就需要按照房屋建筑标准相关规定,将6.45 m的底板分为两次对其进行浇注,其中分别为3.00 m和3.45 m。而在浇注顺序上 ,应该首先选择浇注底板下半部分,3.00 m厚度的那一部分,然后再浇注3.45 m的那一部分。对于一次性浇注则不能对其进行分层,而是要尽可能的一次性从南向北的方向推进。

根据上述的案例,可以发现,房屋建筑浇注底板是十分厚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从控制混凝土的水热化方面出发,同时兼顾将主楼钢柱埋于基本底板之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安装和连接。在这个时候必然要考虑的是钢柱在安装时候的质量问题,我们在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分层次浇注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理论上的想法,真正的实施需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共同审批之下才能够将其实施。

结语

作为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只有考虑到工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1 工程概况

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临港总装车间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是由中国机械第三设计研究院设计,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建设项目。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临港新城物流园区奉贤分区EA01C08A号地块(位于奉贤区两港大道和新杨公路处),由单层钢结构工业厂房和局部四层框架辅房组成,建筑面积76409.65m2, 建筑高度:为16.4m,结构形式及层次为单层钢网架结构厂房,主要柱距为6m和12m,辅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图1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临港总装车间工程厂房透视图

2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2.1 现场地势低洼,施工难度大

本工程车间厂房地处现在农田荒地之上,车间厂房地表标高比设计标高要低800~900mm,一旦下雨场地内极易积水,机械设备也将无法进入现场施工;考虑到本工程工期较紧,为此在前期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的同时,在场地内东西向及南北向平均铺设6m宽临时道路,形成环状道路网并与市政新杨公路连通,以利于后续基础的施工及泵车、施工材料、钢结构构件等施工机械设备的通行,为厂房各专业的进场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2.2 厂房内深基坑施工难度较大

局部(主要为77~81线间的地下室)基础底板深达-5.25m,为深基坑作业,再加之两侧紧邻厂房柱基础,使得该区域施工难度加大,因此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在该部分桩基施工完成后即在施工区域的四周进行板桩支护及降水措施。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地下室的施工。

2.3施工点多面广

因本工程主体为单层钢网架结构厂房、地下室、南面的两栋辅房(含水电、装修等)及厂区道路、官网等,现场施工期间牵涉到的构件、材料品种繁多,所以各种构件、材料必须分类就近堆放及保管,尽量减少构件、材料材料的二次搬运,同时合理安排起重机行车路线,做到均衡施工,以提高工效。

2.4 施工构件品种繁多

本工程因各种钢构件均需工厂加工制作,现场拼装工作量大,故各种构件必须按图纸要求分类编号,小构配件须分类打包,并根据现场不同的施工阶段有序的组织各类构件、材料进场、有计划进场、堆放。

2.5 工期紧、交叉作业多,施工协调难度大

本工程牵涉到桩基、土建、钢结构、围护结构、消防、给排水、采暖及通风、电气、装饰装修、镀膜玻璃幕墙及室外道路等多个专业的施工,计划工期为220日历天,再加之中间有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在内,工期相当紧张,为此公司将选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进驻现场,对工程按专业指派专人进行管理,同时项目部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施工例会及时解决现场发生的问题,项目部在施工进度上按照专业划分、合理部署、各道工序间衔接紧凑、主体先行、辅助穿插的原则紧密安排,最终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2.6 施工专业交叉作业多,安全管理难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交叉作业多,从而造成了施工作业点多面广、重大危险源较多的局面,这样给安全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对此,项目部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实施我公司所倡导的岗位双责制(及除本岗位工作外均负有安全管理职责),从而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死区盲角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

3 施工总体布署

为顺利完成该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临港总装车间工程的建设任务,针对本工程特点、难点,项目部在组织施工过程中,本着顺利、安全、优质、高效原则,以合同为准则,项目部制定了如下施工总体施工计划。

3.1 提前准备、合理部署

施工前临时水电将引至施工区域附近,临时道路已铺设好,具备进场即可施工的条件,因此在前期的材料采购阶段完成现场材料加工场地及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现场临时设施搭设按照业主指定区域布置),从业主指定用电、用水点将施工用电、用水引至施工点。为前期施工创造条件。

在场地内东西向及南北向平均铺设6m宽临时道路,形成环状道路网,为厂房各专业的进场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场地排水通过临时明沟经初步沉淀后采用强排的方式就近引至排水管网内。

3.2 分区分段、平行流水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钢结构厂房、辅房及配套专业,根据工程平面布置的构成及工期要求等条件,在施工组织中,我们把整个工程以施工缝为界线分成三大区域: 1~33线区域、1/33~65线区域、1/65~90线区域;平行流水是各专业,各工序施工组织的重点。桩基施工期间,安排6台打桩机同时由东向西推进;后期土建、钢结构等专业则考虑三块区域范围内同时施工。

3.3 立体交叉、合理搭接

本工程中由于每个区域基本为33条轴线,我方考虑每11条轴线安装完毕,作为一个施工段进行钢柱灌浆固定,轴线应以东西向轴线(长轴)为主,确保施工段轴线度要求,首尾柱误差必须在中部得到调整,不得累积至尾柱。

待主体结构完成80%后(在重型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场地较少的情况下),即开始施工厂房内地坪和厂区道路的施工,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分片区作业,保证现场交通通畅。

3.4先深后浅、同步实施

77~81线土建部分主要为地下室区域,基础底部标高为-5.25m,因此1/65~90线区域基础施工前需完成地下室的施工,待地下室施工回填完后及进行该区域其他柱基础及承台的施工。而在地下室施工的同时其他几个区域则不受影响,可同时进行基础承台的施工。

4 钢板桩支护施工

本工程中需要支护的主要内容为:77~81线间的地下室四周(135m*24m),地下室底板地面标高为-5.25m,由于地下室位于厂房中间,局部紧靠已施工完的桩,因此考虑基坑四周拟采用12m长4#钢板桩进行基坑支护,靠近厂房柱的一边板桩紧贴柱基础进行支护,其余边则按照超出基础边1.5m范围进行支护。

采用经纬仪根据板桩线坐标确定其位置,并在两侧打入20×20×500的木桩,并用石灰粉划出板桩中心线和土方开挖界线。钢板桩支护前先进行深基坑区域地面土方开挖,整体开挖至-1.00m,钢板桩围护区域沟槽挖至-1.50米,然后再从-1.50m向下打桩,钢板桩标高从-1.00m~-13.00m。

在全部地下工程完成后,并验收达到设计标准及砼达到规定强度后,开始拆除板桩,板桩拆除及时清理出场地。

5 降水排水施工方案

本工程中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需要降水的主要内容为-5.25m深的地下室部分。根据现场施工工作量考虑由南向北紧跟板桩支护推进,3天内完成所有的井点降水管的布设任务。

图2井点降水施工图

5.1 降水施工方法

本工程中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措施,为保证降水效果及施工的顺利进行,井点管设置在基坑钢板桩的内侧,

为了确保降水效果,选择在迎水方向布设,在最外侧沟槽上口线以外1m处设置一排轻型井点,且该排井点在开孔前首先需降低地面高程2m,以满足降水要求。钻孔成孔后,立即插入井点管,滤水井管外包60目尼龙砂二层,钻机自行吊装。井点管与孔壁之间用粗砂灌实,分层填料,同时辅助竹竿插捣、晃匀。距地面1.0m深度内,用粘土填塞密实,以防止漏气。

井点管埋设完毕后,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连通。8m管长50点一组。接头要严密,并进行试抽水,检查有无漏气、淤塞等情况,出水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在检修后方可使用。井点使用时,需保证连续不断的抽水。机组设置在所带动的井点组的中部,一个机组带50根井点。

6钢结构、网架等工程安装(滑移动平台的使用)

本项目厂房宽为135米,长为528米。共六跨,屋面网架面积约为:71280,上下弦杆,网架立面高度为1.8米。

6.1网架安装

结合钢结构施工安排,提出利用正式网架作为滑移平台,平台两端和吊车梁接触的部位各安装3个可上下调节的滑轮,使得在作业过程中人工通过调节滑轮高度可以更方便进行安装,同时作业人员也可以自己推行,大大增加了安装效率。

图3 网架施工中滑移平台应用

在制定该项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利用已有行车梁牛腿,将后续施工吊车梁临时安装于断开处,在不额外增加措施材料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滑移平台无法连续滑动的难题。

6.2 气楼安装

项目部组织了方案研究:设计了分6跨的单个滑动平台,采用8#槽钢、32钢管制作,总重量仅3.2t,经计算滑动平台和网架杆件荷载经满足要求,只需2人便可拉动单个平台,从横跨方向两端上料,再利用平台的栏杆滑动构件至网架中部进行安装。减少单体重量便于滑动,各组在安装网格式檩条时完全可以根据各自进度推进平台,仅当需将气楼门架运输至网架中部时将平台连接形成通道。

图4 气楼施工中滑移平台应用

6.3 灯具安装

项目部考虑到业主方行车轨道已安装完毕,用现场构件制作网架平台,利用轨道来移动的小网架平台(见下图),通过计算,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利用一个小网架平台一天能安装15套灯具左右,这样既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并节省了施工成本。

图5 灯具安装施工中滑移平台应用

7 结束语

项目部经心组织,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工程得以保质、保量、如期完工,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的一致好评。

8 谢辞

在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以及技术总结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公司工程部,技术部以及项目部各同事的大力帮助,使得项目实施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也对本人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中肯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9 参考文献

篇(4)

1工程概况

拉西瓦水电站泄洪底孔除承担提前发电期汛期施工导流,同时承担降低库水位及库水位降至2339m左右向下游供水的任务;临时底孔主要为提前发电期承担汛期施工导流,后期进行封堵。底孔、临时底孔布置相同,均由进口段、有压段、弧形工作门墩段(包括鼻坎段)组成。进口底坎高程2320.0m,进口设平板事故检修门,孔口尺寸4.0m×9.0m;工作弧门底坎高程2320.0m,孔口尺寸4.0m×6.0m。

2施工方案说明

2.1原施工方案说明

底孔、临时底孔除孔口部位有钢衬外,孔身均无钢衬。其流道长,深度大,且顶板呈渐变形态。原顶板投标方案采用规格为φ273×12mm的钢管柱支撑(间排距1m×3m),支柱间布设∠752×7的剪刀撑;管柱顶部铺设Ι28找平梁和Ι25的水平梁形成钢平台,其上安装散装钢模板。原支撑方案见图1。

2.2优化施工方案说明

底孔、临时底孔流道总长73m,流道两边墙净跨距4m,两边墙及顶板混凝土均设计有受力钢筋,顶板混凝土中沿跨距方向受力钢筋为三层,底部两层为Φ32,顶部为Φ28,其竖向间距分别为20cm、30cm,平行间距均为20cm。

为加快孔口坝段的施工进度,利用工程力学相关知识对底孔、临时底孔流道顶板的原施工方案进行了较为科学、细致的优化,将流道底部改为钢筋桁架支撑及吊模。利用流道顶板混凝土中的设计受力钢筋与新增钢筋形成吊模的桁架支撑系统。其支撑结构见图2。

3优化方案的科学性验证

3.1荷载及结构校核计算

3.1.1荷载计算

以双榀桁架覆盖范围为基本计算单元:下弦杆跨度4.35m、顺流道长0.6m、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2m(流道顶板台阶分层高度控制在1m~2m间,见图3)。

(1)现浇混凝土重量:混凝土以常规2500kg/m3、乘以1.25的结构安全保证系数进行验算,以均布荷载计为:

q1=0.6m×2m×2500kg/m3×10N/kg×1.25=37.5kN/ m

(2)支撑桁架自重:考虑到设计架立筋与水平桁架上、下弦杆的连接强度,此处以水平设计钢筋计入桁架自重进行校核,其重量包括桁架上、下弦杆、腹杆、连接筋及设计钢筋,其单元校核总重为649 kg,以均布荷载计为:

(3)吊模材料自重由螺帽、螺杆、钢垫板、胶合板、散装钢模及钢围檩组成,其单元校核总重为368 kg,以均布荷载计为:

(4)施工人员及设备单元校核重量以3人×75kg/人+200kg=425kg计,以均布荷载计为:

(5)混凝土振捣动荷载以均布荷载计为:

q5=5kN/m2×0.6m=3kN/m

(6)混凝土吊罐卸料动荷载计算。

①混凝土吊罐卸料动荷载分析。浇筑施工时,限定混凝土吊罐卸料最大高度不超过3m,分析混凝土吊罐卸料的实际过程,忽略混凝土间、混凝土与吊罐卸料口间的粘滞力,假设卸料只受重力作用;与此同时,混凝土料的实际运动近似流体运动,相对固体自由下落的冲击力要小的多,加之混凝土下落后,与受料面接触后会产生锥形堆积,增大受力面积,随着混凝土料下落量的增多,受料面单位面积承受的动荷载逐渐减小。

考虑到保证吊模的结构安全可靠性,现将卸料流体均匀下落运动转化为以卸料口为正投影面面积、高1.5m的圆柱形混凝土柱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为3m,结构转化见图4。

图4 混凝土吊罐卸料动力计算转化图(单位:mm)

②动荷载计算。求混凝土柱对吊模模板的冲击力F,因拟定为固体自由落体运动,则由: 、 、 、 得 &

则由求得量及动量定理公式得: 、 、 、 、 、 得

因冲击力F冲击面积为直径0.895m的圆,而吊模单个吊点承载范围为流道长向0.6m、流道跨度0.44m,因此,将求出的冲击力转化为沿流道跨长方向的均布荷载为:

综上所列,单榀桁架下弦杆节点承受集中荷载P为:

则支座反力

3.1.2桁架内力计算

截取A点为首个计算节点,假设N1及N30为拉力,并规定拉力为“+”、压力为“C”,由A点处的平衡方程:

由计算可知N1为压力,N30为拉力。

再截取C点为计算节点,将已经求出的杆件内力按实际方向标明,将未知力依然假设为拉力,则由C点处的平衡方程:

由计算可知N2为拉力,N21为压力。

以节点法依次类推计算得出各杆件的内力值,并标于桁架内力简图,见图5。

3.1.3桁架强度及稳定性校核计算

(1)桁架腹杆计算。

①桁架腹杆中拉杆(如CD)内力最大为Nmax=89.62kN,采用φ28、l=0.83m(腹杆有效计算长度),根据轴心受力杆件刚度计算公式校核如下:

由 、 得

(公式①)

校核其强度:

由 、

得 (公式②)

因腹杆中所有拉杆选用材料相同、计算长度均相等,校核最大拉力所在杆满足强度要求,故可知腹杆其余拉杆均满足强度要求。

②桁架腹杆中压杆(如AC)内力最大为Nmax=88.93kN,采用φ28、l=0.83m,则如下:

根据公式①求得λ=118.6

根据公式②求得σmax=114.5N/mm2

因腹杆中所有压杆选用材料相同、计算长度均相等,校核最大压力所在杆满足强度要求,故可知腹杆中其余压杆均满足强度要求。

根据已经求出腹杆中最大内力压杆的长细比,应确定该腹杆(如AC)为大柔度压杆还是小柔度压杆,之后选用相应的压杆稳定计算公式进行校核。

查表得Ⅰ级钢筋(HPB235)强度设计值fpy=205N/mm2、弹性模量E=2.1×105N/mm2,则压杆柔度(长细比)临界值λp: (公式③)

因此,确定该腹杆为大柔度压杆,应选用“欧拉公式”对其进行稳定性校核,由 、 、 得

因Ncr=90.64kN>Nmax=88.93kN,所以,桁架φ28腹杆压杆最大内力杆满足压杆稳定要求,故其余φ28腹杆均满足压杆稳定要求。

(2)桁架弦杆计算。

①桁架上、下弦杆校核单元均采用Φ32、l=0.44m的Ⅱ级热轧带肋钢筋。因上弦杆均为压杆,所受最大轴向压力为Nmax=129.46kN(如上弦KM杆),则如下:

根据公式①求得λ=55

根据公式②求得

σmax=161.1N/mm2

因校核最大压力所在弦杆满足强度要求,可知上弦杆其余各杆即满足强度要求。

查表得Ⅱ级钢筋(HRB335、Q345)强度设计值fpy=300N/mm2、弹性模量E=2.0×105N/mm2,根据公式③求出压杆柔度(长细比)临界值λp=81.1> λ =55,则确定此压杆为小柔度压杆,应选用轴心受压杆件稳定计算公式对其进行校核,如下:

由λ =55查表得Ⅱ级热轧带肋钢筋(HRB335、Q345号钢)a类截面中心受压直杆的稳定系数为φ=0.855,得:

由所求可知,桁架上弦杆满足稳定性要求。

②因下弦杆均为受拉杆,其中最大拉杆(如JL)内力最大为Nmax=126.82kN,采用Φ32、l=0.44m,则如下:

根据公式①求得λ=55

因此,桁架下弦杆满足强度要求。

(3)吊点螺杆计算。因吊点螺杆为受拉杆,其中最大拉力为2P=38.4kN,采用φ20、l=0.464m,则根据公式①求得λ=92.8

3.1.4焊缝强度校核计算

桁架弦杆与腹杆的连接方式采用搭接双面满焊,搭接长度为20cm,为保证足够的搭接焊缝长度和强度,特将腹杆在弦杆两侧交错焊接,两腹杆拐头与弦杆搭接相交部分(长度为5cm)不施焊,避免焊接损伤弦杆母材,故单拐实际焊缝长度为30cm(15cm×2面),见图6。

图6 桁架弦杆与腹杆焊接简图(单位:mm)

弦杆与腹杆钢筋焊接以直角焊缝计算,得焊角尺寸hf =23mm,则焊角有效计算高度he =0.7hf =16mm;同时,为考虑焊缝的施工缺陷,有效计算长度lw以实际焊缝长度的80%(即240mm)作为计算长度,查表得Q235钢的焊缝强度设计值为160N/mm2,则根据以下公式得:

已求得桁架各杆内力最大值N=129.46kN

吊模支撑系统主要由桁架受力弦杆及腹杆与垂直于桁架平面的刚性材料固接,形成整体空间框架结构,其实际强度及稳定性指标高于单榀平面桁架。因此,经验算可知,主坝底孔、临时底孔流道顶板混凝土采用吊模施工,其优化后的支撑结构承载力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优化方案可行。

3.2方案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方案优化对比分析详见下表1。

表1方案优化对比分析表

方案名称 钢材用量(t) 制作、拉运及入仓手段 优缺点比较

优化前:门形管柱支撑 124.02 由于流道顶部为两段坡面组合的渐变段,钢管支撑的渐变高度为6m~8.2m,将型材拉运至前方,缆机入仓,在流道底部加工为单榀门形支撑,后由仓面吊配合人工吊装。 因前方交叉作业,制安干扰大,焊接质量势必降低;安装耗时;从底部支撑,渐变段下料制安施工难度大;属于被动支撑,对混凝土拆模强度要求高、耗时;支撑结构较大,拆模困难。

优化后:钢筋桁架支撑 87 钢筋桁架体积小,单榀重209.5kg,均可在后方加工厂制作并拉运至前方,缆机入仓后,五名施工人员即可安装,仓面吊仅起到临时辅助安装作用。 后方加工精度高;更有效地实行“三检一验”制度,确保了桁架的加工出厂质量;前方安装快捷、高效,缩短了工期;桁架支撑主动受力,无需底部支撑,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混凝土强度达到70%,方可拆模;支撑结构简单、轻便,易于拆模。

4结语

吊模工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渐成熟,但在水电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成功应用为数不多。拉西瓦水电站泄洪底孔、临时底孔流道顶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吊模工艺的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应用工程力学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经过科学、合理的验算及选材,充分体现出建筑施工单位的实践性。在遵循国家规范及设计成果的前提下,应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施工一线的实践经验,不断采用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将进一步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技术水平。同时,应用工程力学相关知识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科学而合理的优化,凸显其在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篇(5)

我于2003年7月毕业于郑州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7月被评为助理工程师,2008年12月被评为工程师。2003年7月—2005年11月在青岛天启星幼儿园项目从事技术管理工作;2005年3月—2005年9月在威海市海滨公园护岸整治工程从事安全、质量管理工作;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楼工程从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工作;2006年10月—2015年6月先后任青岛多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处(部)处长助理、副处(部)长,主要负责集团公司承揽项目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QES体系认证,招投标技术标书编制及审查,公司资质升级等工作;2015年—今任青岛多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管理部副部长,主要负责青岛太平洋梦时代广场A1楼项目现场管理及与外部相关单位协调工作。这些年通过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项目和工作角色的转换的工作实践,使自己的房屋建筑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协调及项目管控能力不断增强。

二、学习及继续教育情况

我自取得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后,不断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考核,并在各项考核中均成绩优秀,以此来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认真研读本专业的技术论作,认真学习新规范、新标准,新要求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专业管理工作。其中2011年4月参加了施工升降机司机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试;2011年6月参加了专职安全管理B证培训并通过了考核;2011年9月通过了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2014年3月—7月在青岛建设集团培训学校参加了继续教学学分培训学习并顺利通过考核。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培训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利用这些知识更好的指导了自己工作,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三、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

1.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营造建筑精品

我在青岛太平洋梦时代广场A1楼工程项目部任工程部经理。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而要想获得好的工程质量,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具有创优良工程的先进意识,作为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由我牵头,首先着手建立、健全项目部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按照项目工程施工方法,以我为首,将工程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专业技术岗位,在按照技术岗位的要求组织施工。先后建立了技术复核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制度、隐蔽验收制度以及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和半成品保护措施等一系列有益于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大开间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模板支撑选用工具式快拆体系,配合使用覆塑竹胶合大模板,保证竹模板间隙不大于1mm;接缝高低差不大于1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顶棚可取消抹灰工序,既可以节省水泥用量,又可以彻底根除顶棚抹灰空裂的质量隐患,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规程和通用图集的要求施工,并按照创精品工程细部做法要求精心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实现了“创高标准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通过对该工程技术工作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使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到调到集团公司建设管理部工作之后,恰逢公司重新建立QES质量管理体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自愿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一心铺于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中,加班加点,最终集团公司顺利通过了外审。

在总结集团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经验及结合这些年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我于2013年形成了《建筑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讨论》一文,并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上进行发表。

在日常工作中,我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从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验收到施工技术资料的核查和管理,各项工作都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性文件和各种申报资料做得结构严谨、术语规范,多次被集团公司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3.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彻底甩掉了笨重的绘图板和铅笔手工作图的重担,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6)

自项目部组建成立以来,质量管理部门迅速建立质量、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并建立了以项目总工领导负责,质检科监督检查,各个部门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进行制度建设,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根据公司《质量管理办法》和《公司管理手册》制定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1、职责到岗,制度到人

项目部以总工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部门,各个部门的质量工作职责与职责人,同时,在关键工序和新工艺施工时重点控制,设置专人负责过程质量控制。

2、质量与进度奖挂钩

结合各个单位工程实际状况及工程特点,在工程质量管理上,实行质量与进度奖挂钩,即在每个月进行的生产形象进度,把质量指标作为一项重要条件,

如果质量指标完不成,进度指标完成的再好也不能得奖,这样以来调动了班组的质量主观能动性。使质量管理由被动变为自觉,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状况。

A、由项目部牵头,质量技术在施工现场进行重要施工工序环节的交底。

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的概括,资料,施工目的,重点,难点,明确各个施工过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环保措施,节约措施和工期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使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保证了施工质量。

B、推行质量职责制,强化“三检“制度。

实行质量职责制,明确质量职责,严格实行班组自检、区域工长复检,质量技术部门终检的“三检“制度,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开工,经过”三检“制度合格后,申请监理验收,

C、实行交接班制度,严格质量值班

每班做好施工记录,质量记录,并对下一道工序进行签字交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性说明,并查找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问题,不能使存在的问题过夜,为加强现场技术指导与质量控制,要求现场值班人员,质检员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状况

项目部的质检、技术、实验、测量、物资、生产等各自认真履行自己的质量职责,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正常。由于各班组的建设任务不一样,所以根据实际状况定出合理的专职质量检查人员。每月质量技术部对巡检发现的问题,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限期限时整改,通过整改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每月根据不同的质量问题召开针对性的质量专题会议,针对发现的复杂问题进行技术讨论,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下一步的施工方法。通过专题会议的研究,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4、主要质量控制活动

迎接质量监督检查,组织质量检查,进行互检,互相学习,不断提高。

在施工过程中,迎接质量监督站对4#标段质量监督检查2次,分别检查出问题21项、15项,项目部经理张华领导质量技术部门及安全生产部门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并及时回复问题整改情况。认真学习监督检查问题项,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由项目部总工牵头组织项目例行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对发现的技术难题,由质量技术部门研究整改措施,并组织技术交底,认真整改,并进行质量巡视监督。

由项目部质量技术部门牵头,组织各个工区的施工员,质检员分别到公司进行质量、安全和技术学习。取他人之长,构成互补之势,不仅仅优化了施工工艺,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加强质量意识。

根据各个阶段的工序质量状况,每月在施工现场会议室召开了质量例会和质量专题会议,会议由主管质量技术的总工主持,由质量技术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参加,分析了当前施工质量的形式,通报上个阶段的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整改状况,并总结。制定下个阶段的质量管理计划,加大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力度。

进行专项工艺交流,完善施工工艺。

在每个工程开工后,根据各个工程的状况,组织专项工艺交流,编制一整套的施工组织方案。提高了新工艺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4组织专项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素质。

在整个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公司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坚持一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技术培训,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主讲,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工人轮流培训,通过培训,不仅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也提高了质量意识,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5、工作总结

在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下,通过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得到了业主、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验收批次,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完成了年度质量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存在的不足或需进行改善之处:

1.质量管理新上岗人员业务不熟练,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各种质量管理手段改善过程绩效,有的甚至不能正确填写报表。

2.质量体系运行有盲区,个别班组由于质量管理工作不正常,已经出现了影响外观质量的质量问题。

3.沟通仍有差距,主要表此刻班组不能按要求上报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四、2019年的年度工作计划:

1.明年工作的主导思想是管理质量工作的关键过程,管理今年存在不足的管理过程。通过目标思想消除沟通上的差距,通过不定期的过程监管和质量大检查狠抓质量管理。

2.根据施工进度的状况,合理确定创优目标,并按创优计划实施。

篇(7)

2013年,我参加了xxx工程的施工,我负责管道安装施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工作。该工程施工质量要求高。

作为一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我深知技术和管理对于自身和企业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服务于社会和企业,我一直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查阅大量技术资料,结合具体特点,对多种通过优化的方案进行筛选、整理后,编制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对所施工工种的生产和技术,对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环境进行具体的组织和领导。

我克服困难,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对应措施,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把关,积极与监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协调,密切与协作单位配合,通过全体施工成员的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保证工程任务顺利实施。我担任该工程的工长期间,我面对挑战努力学习,敢于拼搏,善于在变化中运用科学知识有关系。

我不止一次对自己作过总结,每个阶段的自己都在不断学习中积淀地越来越多的工作经验,以及良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我充满了信心,坚信自己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更好发挥所长,为公司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体现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篇(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高层建筑中, 构件及钢结构都必须具备精准的尺寸,在安装过程中,整个施工过程都是由人工操作的,所以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较为困难,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事故发生。所以进行高层钢结构工程时,应该加大监管的力度,从而让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效果。

1.实例概况

某商业大楼长度为 8 米,宽度为 23 米,楼层为 9 层。 此工程使用的结构是框架的钢结构,基础构成使用的是筏板式。柱脚使用外包的方式,这样能更好的把钢柱牢牢的固定在基础上。 钢柱的横截面为500×500H,腹板厚度为 16 毫米,周边的厚度为 25 毫米,所有构件都通过场外的加工获得。 利用 H 型的钢材制作钢梁。 梁柱的节点处,使用连接的螺栓为 M30 且强度为 10.9 级。地脚处使用的螺栓为M30,垫圈与螺母均使用 Q235 的钢材。

2.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2.1 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加工和安装

(1)制作与加工:全部的构件都在场外进行制作与加工的,在制作时都会把钢柱的所有节点平分 3 段。 在进行这个阶段的施工时,一定要严把质量的关口,然后根据 GB50205-2007 施工图和设计好的施工图纸当中要求的标准进行工程的监督。(2)安装:此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钢柱轴线的严格审查,若发现问题,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改正。而且应该同步的安装地脚螺栓的安装,用上下的螺帽固定好钢套板,然后将其稳定在基础的主筋上,再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 将上述的过程全部完成之后,若产生缝隙,应使用细致的 C40 混凝土对构件进行二次的浇筑。

2.2 钢结构的安装与检查

(1)安装顺序:进行吊装图的绘制时,与别的图所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在绘制吊装图的过程中,只能依照各个部分进行,顺序为是从框架梁的中间向两边扩散,应先设置柱再设置梁,先设置主梁再设置次梁,依照这样的顺序,才可以更好的对钢结构进行安装,同时工程的效果也非常好,对质量的管理也快捷很多。(2)钢柱的安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钢柱绝对的竖直,钢柱固定下之后再调整难度很大,故进行安装的过程当中应先确定角度后固定,应在预先埋入的螺栓之上再固定 4 个螺母,平衡好位置后再进行钢柱的设置与安装。 在钢柱安装完毕时,使用水平仪以及 2 台经纬仪测算钢柱的位置,确保垂直度。(3)安装主次横梁:在结束初层的 4 个钢柱安装任务时,接下来就要对主次横梁实施安装。在仔细的试验以及计算之后才能够开展吊装。 全部依据相关的规定执行安装,不得有次序上的更替。其中稳固高强度的螺栓一次拧固是达不到标准的,所以不仅要进行初拧,还要进行终拧,当然初拧通常保持在预定规格的 50%即可。(4)进行焊接:在安装梁柱的过程中,全部都使用人工进行焊接,在人工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然避免不了一些误差,所以对工人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要进行对称式的全方位工作。 焊接完成后,不可以参杂任何杂质。 焊接的过程也要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由中间向两边扩散。(5)加长型钢柱的连接:安装这一部位的钢柱,与首层的安装顺序一样,连接钢柱的工作中,一定要把所有的钢柱所在位置全部确定后,保证钢柱的竖直,才能更加准确的进行安装。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能松懈质量的监测,确定没有问题之后,才能进行螺栓的固定工作。

2.3 如何链接钢结构与装饰材料

(1)全隐框铝合金玻璃式幕墙:依据相关规定,应该将幕墙的龙骨与 H 型钢柱紧密的连接起来, 其衔接的角钢的标准是 180×100×10毫米(其中 L=100 毫米),由于钢体的外层是和空气接触的,所以特别容易被氧化,为此要在其外层涂上一层锌,效果就会明显改善, 龙骨的实际材质是 180 系列的铝合金隐框材料, 应该进行满焊, 进行焊接的缝隙不可以少于 8 毫米,节点处的具体施工见图1。(2)金属骨架的钢式幕墙:在外墙的施工过程当中 ,主要使用的材料就是金属的夹芯横板。 在方管的施工过程当中,主要使用的材料就是幕墙式的龙骨,同时要将方管与 H 型的钢柱尽量无缝的连接起来,所使用的角钢的标准是 110×70×10 毫米(其中 L=200毫米), 固定点的位置基本上是在和主体 H 型的距离保持在 900毫米的范围内,要满焊,但是焊缝的厚度不能低于 7 毫米;龙骨檩条的标准是 180×70×20×3 毫米。 建筑最主要的部分,主体的结构所拥有的长度应为 7.2 毫米, 檩条时应使用 C 型, 而且在在安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的确保构件处于水平的状态,构件当中对于跨中的大小形状,进行了非常精准严格的要求,故本工程中选用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50 角的钢进行支持作用,节点的具置见图2。(3)进行楼地面的施工:进行楼面的施工时,楼板的底模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为压型钢板,材料的高度保持在 1 毫米, 其标准为 YX-76-344-688, 在连接压型钢板与钢梁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完全无缝式的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应遵循规定,材料应为 准16准110 毫米,两材料之间的间距应保持在400 毫米。应了解压型钢板所拥有的强性与刚性,这样才能确定在施工过程中浇筑与否。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高层建筑进行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时刻关注工程进行的状况,经常检查是否完全依照图纸进行施工,合理高效的使用施工的方式,积极科学的使用先进的方法,确保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篇(9)

1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浅析

1.1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框架机构施工技术是一种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原料,制成承重梁柱,预制加气混凝土、浮石、蛭石等原料制成轻质隔墙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高层和大面积结构的楼层施工,其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因为高层和大面积楼层施工所用的施工混凝土工程要求具有浇注量大、强度高、配筋量大等特点。其二是其技术是要先浇筑房梁、楼板,然后再做填充墙体的施工,这样就让填充墙的堆砌、拆卸变得简单了,并且这样对于用户来讲也是比较实用的,因为他们可以灵活的支配空间。框架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来讲具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震性强。因为框架结构的整体梁柱的构件截面积都是较小的,所以它的承载力和刚度都比传统的砖混结构低,但是这种构件在楼层很高的建筑里就可以显示出它的特性,它的水平位移速度慢,受力时会向纵横两个方向蔓延,因此这种整体性的抗震情况(受力情况)要比传统的结构强。

1.2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工艺

框架结构施工一般都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和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序:轴线定位、柱钢筋绑扎及支架搭设、(这两个是最重要的工序)柱混凝土、模板、底模等等。钢筋框架结构施工工序除了以上几个工序外,还有钢结构构件预检和配套、钢柱基础检查、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安装机械的选择等等工序。多、高层的框架结构最常见的几种结构施工技术都有:电渣压力焊的接长方式、泵送混凝土的混凝土浇注方式。不管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还是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对轴线定位、测量放线、配比设定、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加固、浇筑等工序有很严格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恰恰就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2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中常见的问题

虽说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时间也算比较久,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混凝土质量问题

混凝土质量的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很难把握的。根据实际情况,混凝土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原材料问题。对于不同结构的构件它所用的材料构造是不同的。第二,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工序中,浇筑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它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但是现在的施工方为了利益问题,混凝土中往往都是添加了许多的添加剂,这就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第三,混凝土养护问题。在框架结构技术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是有严格要求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砂率每下降2%~3%,混凝土的强度就会下降15%~20%,水和石灰的比重每多增加10%,混凝土的强度就会降低5%~10%。但是,在有的施工场地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混凝土的保养出现问题而导致重新配比混凝土的事故。

2.2 保护层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保护层不仅有支撑加固的作用,还有保护里面的钢筋不发生锈蚀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保护钢筋具有黏结锚固性能,但是我们往往只注重保护主筋而疏忽了箍筋的保护,让其露在外面。下面的这张图描述的就是由于保护层不当而出现的问题。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框架梁在框架柱的节点的地方,而一般的框架柱的受力钢筋的保护层为30mm,而施工方为了保护主筋使得框架梁端的保护层变为了d+30mm,但是这个设计削弱了框架梁截面抗弯的承受能力,并且在受到负荷重力后,是极其产生开裂现象的。这只是一个在施工时出现的一个问题,像这种类型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操作时还是有一些的。(图1)

2.3 钢筋框架结构技术施工存在的问题

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一样,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也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焊条型号和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纵向钢筋排距不匀、节点处柱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主筋位移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小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却是“难题”。因为这些问题有的都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小心造成的。

3 解决措施

针对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笔者经分析,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3.1 严格把关混凝土质量问题

关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首先要讲的就是原材料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先把工程的规划做好,对于构件结构大小以及每个构件结构需要的混凝土量都应该有相应的数据体现,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关于混凝土里面添加过多的添加剂的问题,这就要从原料的源头上把关了,在收购材料时最好是收购那些有质量证明书的材,以免造成原料的浪费。所以,必须科学配比混凝土的比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2 科学设计保护层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般的框架结构施工设计在保护层方面都会优先保护主筋,但是这样会影响建筑整体的抗弯承载能力。所以,在进行保护层框架设计时可以在框架梁端保护层超过30mm的区段的范围内,增加一道直径间距都和框架梁箍筋相等的双肢箍,并且还要铺设4根12mm的纵向钢筋用以加固。这样就可以解决保护层方面的问题了。

3.3 提高钢筋框架结构施工人员技术

针对上面分析的钢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提高钢筋配料、加工绑扎人员的技术素质。因为上述的焊条型号和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纵向钢筋排距不匀、节点处柱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主筋位移等等问题都是技术人员直接操作的,所以要保证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能熟悉处理纵筋、框架梁端与节点钢筋、主筋等方面的问题。

4 结语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是最主流的施工方式,它的抗震强优点是相当明显的,并且以它为技术中心建成的建筑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化建筑的要求。虽然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和钢结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的施工方加强平时的管理,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予以重视,用科学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让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为我们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玉贵.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隐患及预防[J].山西建筑,2009(17).

[2] 杨晓红.框架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J].煤炭技术,2008(6).

[3] 王红兵. 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探析[J]. 福建建材, 2010,(03) .

[4] 刘江海. 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J]. 广东建材, 2010,(05) .

[5] 潘念林. 框架结构施工策略分析[J]. 工业设计, 2011,(05) .

[6] 林小英. 现浇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2) .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基是土木工程的核心,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而在土木工程中地基主要是指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都属于隐蔽性的工程,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尤其是频发地质灾害的我国,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地基基础提出了高标准的施工要求。关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问题,最有名的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因为该塔高55 m。是由1173年开始建设,但建至一半后,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逐渐向南倾斜,因此被迫停工,在1730年竣工后,塔身还是不断向南倾斜,经过多次的纠偏和地基加固,才保住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建筑物。

1.地基基础的勘察技术

土木工程地基基础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对地基基础进行勘察。地基勘察以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6为依据。

1)收集建筑总平面图,分析平面图的坐标和地形,结合土木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和基础形式,判断建筑的荷载力,确定地基的埋置深度和允许变形范围。

2)通过勘察,查明地质的类型、分布、工程特性,对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作出分析评价,以便初步判断不良地质的类型、成因和分布范围,为提出整治方案提供数据资料。

3)单栋高层建筑物勘探点的布置,一方面满足地基均匀性的要求,将勘探点设置在4个以上,而对于密集的高层建筑群体,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必须有1个控制性的勘探点。

4)从基础的地面算起,详细勘察勘探的深度,将勘探深度控制在地基的主要受力层上,地基的底面宽度大于5 m,设置地下室或者裙房的抗浮桩和锚杆,保证勘探孔的深度达到抗拔承载力的评价需求。

2土方工程的施工要求

土方工程的施工工艺包括:开挖、填筑与压实。

2.1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采用“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厚度,连续进行施工。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开挖过程中作好检查控制工作。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采取降水措施。

2.2土方的填筑和压实

土料选用:碎石类土、砂上、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可作为填方土料;淤泥、冻土、膨胀性土、有机物含量大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土不宜做填土用。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以及利用运土工具压实法。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压实功、土的含水量及每层铺土厚度。填土应由低到高,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填方应分层进行并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2.3土方机械施工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

2.3.1推土机

(1)适用范围:用于场地清理和平整、开挖深度1.5m以内的基坑,填平沟坑以及配合铲运机挖土机工作。

(2)常用施工方法:下坡推土法、并列推土法、槽形推土法、多铲集运法、铲刀附加侧板推土法。

2.3.2铲运机

适用范围:用于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填筑堤坝和路基。

开行路线:环形路线和“8”字形路线。

常用施工方法:下坡铲土法、跨铲法、助铲法。

2.4常见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法

2.4.1浅基坑开挖

(1)土方边坡(边坡坡度、坡度系数):应根据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的长短、坡顶荷载状况、排降水情况及气候条件确定。

①当土质均匀、湿度正常,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且敞露时间不长时,在一定挖土深度内可以不放坡,也可以不加支撑,但挖土深度不宜超过有关规定。

②在土的湿度、土质及其他地质条件较好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深度在5m 以内可放坡开挖不加支撑。

③永久性挖方边坡应按设计要求放坡。

④高度在lOm以内,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在山坡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可按规定放坡。

(2)土壁支撑方法:横撑、板桩、灌注桩、深层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

3、施工中的要点

3.1 稳定土壁

土壁的稳定,主要源于土体内摩擦阻力和粘结力之间的平衡。土体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塌方,影响工期,危及附近的建筑物,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1.1 放足边坡

边坡的留设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其坡度的大小,应根据土壤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开挖深度和工期的长短等因素确定。例如,粘性土的边坡要陡些,明沟排水、人工挖土或机械在坑上边挖土时边坡应平缓些;当基坑附近有主要建筑物时,边坡应取1:1.0:1.5;在工期短,无地下水的情况下,可留设直槽而不放坡时,其开挖深度不得超过下列数值:密实、中密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为lm;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为1.25m;硬粘、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为1.5m;坚硬的粘土为2m。

3.1.2 设置支撑

为了缩小施工面、减少土方量,或受场地的限制不能放坡时,可设置土壁支撑。此外,尽量避免在坑槽边缘堆置大量土方、材料和机械设备;坑槽开挖后不宜久露,应立即进行基础或地下结构的施工;滑坡地段的挖方,不宜在雨期施工,并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和由上至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和在滑坡体上弃土;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等不稳定的迹象时,应先妥善处理。

3.2施工排水

在土方施工中,施工排水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明排水法:就是采用截、疏、抽的排水方法。截,是截住水流;疏,是疏干积水:抽,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直到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为止。

3.3填土压实

为使填土满足强度及水稳性的要求,必须合理设计填方边坡,选择正确的土料和填筑方法。填方工程应分层铺土压实,最好采用同类土壤填筑。严禁将不同土壤不均匀地混杂在一起使用,以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

3.4 基坑监测技术

基坑监测技术是为了防止基坑施工发生意外,确保安全,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

1)基坑边坡变形观测,了解基坑支护的变化状态,以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开挖的地质情况,对支护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如果发现基坑支护存在异常情况,则应该采用支撑或者回填等方法,提高基坑边坡的安全系数。

2)监测的内容除了量测基层位移情况和观察地表开裂的位置和列宽,还要对基坑的渗水情况和漏水情况变化进行观察。

3)布置监测点,选择在基坑支护变化最大的地段,或者局部地质条件不利的地段。

4)监测技术的施工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以施工单位为主体,量测基坑的位移,如果基坑支护工程已竣工,则由建设单位负责测量,将测量点布置在基坑支护的施工图纸上;在支护的施工期间,保持每天监测一次的密度,在完成基坑开挖或者基坑变形稳定后,再适当减少监测的次数;雨水季节的监测和支护安全水害来源的监测,要查明渗水的原因,譬如生产排水、生活排水、管道渗水、贮水池、化粪池渗漏水等,以便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在施工开挖期间,加强基坑顶部侧面位移和开挖深度比值的观察,及时分析原因,为提出适当支护方法和加固措施提供基本条件。

结语

土石方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较大,而且又必须在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完成土石方开挖,因此土石方工程施工应尽量选用先进的施工机具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并力争土方调配平衡,以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安全法律论文 下一篇: 语文校本研修个人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