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6:29: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一体化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学校德育受家庭影响
1.家庭德育具有重要性
个体初到人间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庭,父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开展早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心未滥而先渝教,则化易成”。家庭保证德育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家庭日常生活实现对德育的渗透,实现对德育的生活化,“遇物而诲”。
2.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家庭教育
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交友、信仰等问题给予指导,但一些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不注意学生的优点和沟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重智轻德”,家长往往关心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家庭德育还存在着德育方向迷失和教育理论匾乏,方式、方法单一等局限性。
二、学校德育受社会影响
1.学校德育必然受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青少年的生活和实践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青少年总是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影响。伴随通信和网络的高度普及,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远。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青少年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0.1%,而2011年12月该数据变成了64.4%,增加了4.3个百分点。
2.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避免,但社会因素千变万化较难控制。当前实际工作中,学校教育和实际有脱离的现象。德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另外,学校管理依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德育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比较有限。这些造成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为了提高德育效果,解决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脱节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可以从学校-家庭合作、学校-社会合作、家庭-社会合作等方面进行。
1.学校-家庭合作
(1)组建家访教师队伍
培训一批教师,让教师了解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指导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发现家庭条件困难的应进行重点帮助。
(2)组建家长联合会和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青少年学生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只是与家长分享,带动家长讨论,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以先进的家长群体带动后进的家长群体。
(3)构建教师与家长畅通沟通渠道
利用“校讯通”实现即时提醒沟通,利用“班级博客”实现班级管理沟通、利用QQ群实现集体沟通。
2.学校-社会合作
(1)校外组织合作常态化
近期我校组织的消防安全逃生演练,邀请唐山消防中队胜利路支队的警官共同参与,取得较为轰动的效果。建议合作常态化。
(2)建立网路阵地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市组织的《道德堂》网上研修,是一种建立网路阵地很好尝试。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
(3)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以社区为载体完善爱国主义基地建设,设立艺术教育课程,丰富学校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成员品味,也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开展综合实践周活动,劳动亲体验活动。融合生活自理、实践劳动、社会考察为一体。开展学生集体进社区活动,照顾社区孤寡老人,营造尊老爱幼之风。
(4)适当开放学校资源
学校具有浓厚的分化氛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共享学校资源,区域联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3.家庭-社会合作
发挥家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家长要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以良好的品行修养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走出家教误区,探索和总结自身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既对孩子尽职又要对社会负责;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充分的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充分地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大胆地干;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尽情地说;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形成“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峰.“三位一体”中小学德育网络体系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陕西省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0,(5):33-36.
\[2\]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
\[3\]张蕊.价值多元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建设的实践探索\[C\].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上海卷).2013.
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于处在嬗变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不仅没掌握正确的识别标准,也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是正确的思想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却无法避免地受到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封建阶级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机沉渣浮起,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腐朽的生活方式也乘机渗入,先进与落后、新生与腐朽思想影响并存。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头脑中有无产阶级思想,也有资产阶级的思想,还有一些封建阶级的思想。这些不同阶级的对立的思想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均未形成体系,也未构成对峙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兼容并存的状态。如何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如何教育并引导这一代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提升自身的难得机遇,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机制,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庭、学校、社区教育既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又有无法互代的个性优势功能。从目标上讲,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其个性表现为:学校——好学生,家庭——好孩子,社区——好公民。
学校德育从古至今在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学校德育的方向性、目的性,以及在施教过程中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恒常性,是其他任何教育单位无法比拟和不可取代的。如果学校放弃了主渠道作用,社会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要求就失去了全面贯彻、系统实施的唯一阵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失去了相互配合的核心。
家庭教育则表现为亲切感人,及时具体与持久面广。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血缘继承性和社会细胞的小空间、小结构等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血缘,它可在亲切感人的情境气氛中进行。由于小空间与小结构,家教又在思想、技术、生活、待人、游乐等方面随时、随地、随事、随人具体实施。
社会教育的优势体现了空间广阔、形式多样与贴近实际的特点。其既可在家乡小社会接受教育,又可在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天地实施;既可通过调查、参观、游览、夏令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又可通过报告、专访、远足锻炼进行;既不受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的限制,又不受区域、行业、事件、善恶的约束;特别是它的“实践性”,更是学校,家庭所不备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加之双休日制的施行,来自社会的种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广大学生,而这些影响往往是良莠并存,因此,优化社区环境,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了我们在进行德育实验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德育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社区教育的传统优势,努力加强社区德育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增强其导向、熏染功能,积极推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进程。
一、健全组织机构,形成教育网络
1.建立社区假日团队
我们根据区域分布明显、人口较集中的特点,倡导并参与建立了社区假日团队。由于同一街道、同一居委会、同一居民组的学生居住相近,交往频繁,相互熟悉,我们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社区假日团队,并选举产生了团队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由于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团队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为了便于开展活动,我们还根据楼群、兴趣及学生的需要建立了若干小队,使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获得身心满足。
2.建立社区教育机构
我们建立了一支由离退休老干部、各单位的工、青、妇负责人等人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并在社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心下一代协会和家长委员会,和校外辅导员队伍一起形成了社区教育网络,促使社区教育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环境建设,优化育人过程
首先,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是通过电视台、广播站、街道画廊等途径大力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二是注意改造已有物质环境,赋予其道德感染力。如把街道周围的花草树木挂牌,既进行知识性介绍,又予以人格化的力量,增强其德育魅力。
其次,建立社区活动基地,为正常开展德育活动提供保证。根据本地特征,开发建立了一系列的社区教育阵地,并组织校内外辅导员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社区教育教材,为开展德育活动提供了依据。
三、实施教育管理,提高育人成效
1.加强目标管理
环境育人是整个教育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必须以教育总体目标为准绳,即以关心和爱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总目标为指标,根据社区特点,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社区教育目标,落实教育责任,做到教育有的放矢,符合规律,卓有成效。
广泛宣传社区环境对学生影响的客观现实和优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教育的现实意义,形成共识,增强教育的意识性。
根据社会职能及社区特点,制定出各具特色、层次分明、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体系,力求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目标一体化,使社区教育有据可依,防止社区教育出现“脱轨”现象。
依据制定的教育目标落实教育内容。如许多社区团队建立了图书室,双休日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组织读书、看报,每人发一份读书记录卡,摘录佳词好句,写读书读报体会;有的单位还把让学生过一个愉快、充实的双休日作为每周的一项重要工作,订入计划,并划出专人具体负责,组织他们开展打球、看录像、讲故事、猜谜语等娱乐益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把教育目标作为考核评价社区教育效果的依据。我们把教育目标分解成若干项小目标,确定各小目标指数,逐一对照检查,查漏补缺,提高整体教育效果。
2.加强活动管理
关键词 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组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营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意识,包括学校的发展目标、价值观念、风格特点、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从多元化入手,立足于现实建设,着眼于长远发展,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寓乐、美、学、文于一切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之中。用现代体育思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健全的组织文化构建凝聚群体意志和力量的团队精神,这对组织成员的创造力、凝聚力、组织效率的提高及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一、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及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的整体性特点:就体育文化而言,它不是对单一的文化活动的开阔和描述,而是以深逢的大学传统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层面而弥漫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的群体文化。在高校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传播中,从精神理念的设计到具体部门的实施,都需要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群体协调。
校园文化的实践性特点:校园文化即是一种文化理想,又是一个实践过程。不管是从学校层面、管理层面、教师教育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存在继承、发扬、修正、完善的过程。也称为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文化的凝练和形成同样需要有针对性地工作部署与实践活动来实践、传播、运用、灌输与推广。
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特点: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指与客体对象相对应的校同文化建设的承担着、执行者和受益者,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全部的校园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术论坛、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媒介宣传引导、各类的竞赛活动等。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共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二、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运动是体育文化发展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作为文化现象,体育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高校体育具有教育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育德于乐
具思想性、学习性的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能在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每一个校园人;也加速校园人在政治素质、价值取向、知识技能、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社会化进程,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需要,有效抑制与大学生要求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为。高校体育文化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的德育功能,提高了校园人热爱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使高校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体育具有凝聚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寓教于乐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必须引导青年学生努力拼搏、刻苦成才,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体育活动中的竞技运动正好突显了为集体拼搏的竞争精神,是沟通感情的“桥梁”,是增进友谊的“纽带”,是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法宝”。实践证明,高校体育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激发人们产生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宿感,合成巨大的内聚力,将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的总体目标。
(三)高校体育具有激励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励志于乐
开展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能够强有力地调动校园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形成学校活力。
校园文化工作离开了体育工作就缺乏应有的牛机和活力。我们在抓好教学与科研的同时,要注重以有效的体育活动相配合,鼓舞斗志,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高校体育具有传播导向效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获智于乐
学生在运动场中最容易传递真情实感,最容易赢得同场竞技者的喜爱和尊重,也最容易得到战友般的信任,并在“是对手更是朋友”的轻松氛围建立新友谊。在运动中,校园人学到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如何实现合作,如何把握适度忍让和情感表达,“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具有传播导向效能。高校体育活动能陶冶、感染、规范学生,为个体行为提供价值参考,使个体自觉地把组织目标视为自己的行为目标。
三、关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体育文化对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下面就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加强媒体宣传力度
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二)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观摩体育比赛
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学生观赏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的重要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070-02
1 教材开发的背景
由于现代控制技术在机电产品中的主导地位日渐突出,如在数控机床中,既有可编程控制器,又有步进电机和变频器。因此,有必要加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和数控设备维修专业电类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2001年,笔者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课题之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1]中,担任《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学基本要求的编写任务。该教学指导方案首次将电力电子技术和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整合到一门课程中,所以取名“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并将《电工电子技术》传统教材中的机床电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简介等内容另规划了一门课程――电器与PLC控制技术。另外,增加相应的实训内容――电工技术实训与电子技术实训。该教学基本要求为高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干课“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提供了编写依据。
2 教材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要根据课程的属性,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将知识、技能培养融为一体,在专业教学中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比较适合该课程的教学实施。《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材的三个版别,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版教材的编写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即2000―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提出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个时间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该阶段先解决适应当时高职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材匮乏的问题。其次,由于各院校的实验条件差异太大,所以第一版教材只编写理论内容,实验由各校根据自己的设备状况组织教学内容。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使用该教材的同时,自编了配套的实验指导书。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自身特点,理论模块仍采用章节模式编写,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在理论课时大量压缩的趋势下,教材内容的取舍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理论模块共分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等,其内容涵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必需的电类基础知识。
1)电工技术内容的选取基本原则是以工业常用设备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主要对象,学习交直流电相关知识。如直流电路主要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应用等,交流电路主要介绍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及在RLC串联电路中的应用,使读者对相量及相位差的意义理解到位,并能应用到三相电路的分析中,为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提供必需的理论支持。
2)电子技术内容的选取基本原则是以电子器件的外特性为研究对象,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触发器的应用为桥梁,学习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将负反馈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在一章编写,重点是理解开、闭环的概念及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等。
3)电力电子技术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是以变频器为对象,了解电力电子的节能技术,学习相控整流与逆变的基本原理,最终能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到机电产品维修技术中。
第二版教材[2]的编写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即2006―2010年。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该阶段国家对职业院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使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得以提升和普及,实验设备以天煌教仪的普及率最高。所以,在教材的改版规划中,将校本实验教材的内容加入到第二版教材中,另外还增加立体化教材的内容之一――电子多媒体课件,便于教师教学。2006年,该教材立项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的接线能力和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实验内容以任务驱动模式编写。编写实验内容选择的电路和电路参数尽量和大多数院校的教学设备一致,方便采用本教材的师生。如直流电路综合实验,共设计了三个任务:任务一,验证KCL和KVL;任务二,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定理的适用性;任务三,验证非线性电路叠加定理的不适用性。由于此实验电路接线较少,所以安排了三个任务。学生在此教学情境中使用了电压源,理解了电压源不作用时用短路线代替,对叠加定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又如在计数器实验内容中,由于接线复杂,所以仅安排了两个实验任务。实际教学效果显示,实验内容安排合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版教材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即2011―2015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由于现阶段高职入学分数差异越来越大,实现差异化教学势在必行。所以,第三版的主要任务是降低理论难度的同时,增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边学边练”内容,力求使教材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能力的指南。“边学边练”由“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等组成,是为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学生开发的选学内容,以项目式教学模式编写。“读一读”的内容是与教学项目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议一议”的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练一练”的内容是将该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上述内容发现,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
3 教材建设的成果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材建设出现“一纲多本”,此举措对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都提出了挑战,也使高职教材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涌现了一大批适合高职教育层次的优秀教材。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抛弃“拼凑”、弘扬“撰写”是编写团队的主旨。笔者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第二版)2006年入选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全国使用本教材的学校达22所以上,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六所院校)和广东省(五所院校)。2013年本教材获机械工业出版社畅销书称号,同年获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3]。数据表明,本教材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的重点成分。在我国传统法的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不够,使得我国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多种问题。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档案信息的认识不断加深。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当前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信息化技术作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管理措施和发展前景,其管理应用方式在当前档案管理过程中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更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基础。
一、究竟什么是档案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措施进行综合应用,以数字化管理技术作为主要的管理基础进行总结和分析,保证其在管理工作中进行综合的处理与利用。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要求管理工作。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而这必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二、档案信息化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规范性原则: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实现馆(室)藏档案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将馆(室)藏的档案通过扫描等技术手段转化成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接收电子文件进馆,但不管是通过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还是接收电子文件,都应该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法规,如:字符内部编码标准、数据处理格式标准、信息输出标准(包括信息的显示、打印、传递等直接面向网络用户的服务格式)及数据交换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2、安全性原则: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在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如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防火墙控制等。)信息加密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
3、效益性原则: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要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 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根据馆(室)藏基础,分析用户需求,研究馆(室)藏体系还要考虑馆(室)藏档案的利用率。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把那些利用率较高且利用后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档案数字化,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益。而那些利用率不高的档案则无需数字化,否则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根据馆(室)藏档案的特色选择这些档案进行数字化,提供独具优势的服务。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馆藏信息和特色服务往往是赢得用户和创造效益与价值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要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做到按“需”数字化。
三、那么档案信息化建设又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文档一体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这就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同时,也要求档案人员积极介入此项工作中,提出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方面切实可行的需求。
2、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据专家预计,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3、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在网络时代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必然要求。它是一项耗资大、要求技术含量高的业务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档案信息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它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有序进行,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类硬件及网络设施、软件开发以及进行数字化的投入,都需要高昂的费用。因此,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作为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在极其有限的财力前提下,一定要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努力保证软硬件配置、软件开发标准和网络结构等在各实施阶段的一致性,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位,保证软硬件资源的可继承性,使其既能适应当前信息业的特点和要求,还能符合今后发展和应用的趋势,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一、“一体化”教师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教学的特色所在,是对技工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对“一体化教师”的内涵,目前我国正处于探讨阶段,尚无统一的、科学的定义。有“双证”说、“双能(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师”说等等。因为理论上认识不一,各个技工院校制定的“一体化”教师评价标准也不一样,由此而建立的“一体化”教师培养方案、评聘制度等也千差万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一体化”教师的内涵,笔者更认同的是“双师说”,即“具有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教学资质与能力”的教师。实践证明,专业实践能力是技工院校专业教师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而且在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组织协调和创新发展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即既是经师又是技师,既是人师又是事师。技工院校专业教师理应成为“一体化”教师。
二、“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老师阅历较浅
在技工院校,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没有从事与所教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岗位工作经验,其实践与动手能力、现场教学与指导实训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需要。
2.教师的证书与教学能力脱节
不少专业理论教师经过培训,获得了技能“资格证书”,却不具备实习教学指导的能力,上不了实习指导课。还有一些来自企业的技师,尽管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强,但由于文化功底薄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论阐述不透彻,语言表达不清晰,让学生如坠云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3.“一体化”教师的认定和培养机制亟待理顺
由于对“一体化”教师认知的差异,目前各技工院校中“一体化”教师的资格主要认定方式也千差万别。不少学校追求的是“能力认定法”,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称为“一体化”教师:
(1)具有讲师及以上职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累计有二年以上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2)具有讲师及以上职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取得本专业非教师系列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本专业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半年以上相应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胜任本专业实践教学工作。
(3)具有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胜任本专业一门及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4)在企事业或科研等单位取得中级及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在职业院校任教1年以上,胜任本专业一门以上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工作。
建设一支优秀“一体化”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有效地将“一体化”教师的认定、培养、激励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在技工院校中显得尤为迫切。
三、江铜高级技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江铜高级技校属于国家大型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办学,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针对“一体化”教师缺乏的现象,通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出“校企合作、多元综合”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
1.开展“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校企合作
学校积极借鉴西方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结合”、“英国的工读交替制”,立足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面向社会,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学校是企业办学,校企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校领导与企业领导经常进行岗位交流,在领导层形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认同与支持意识。校企双方将“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定期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去“顶岗实践”,也长期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担任教学工作。目前,学校聘用的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8%,到企业参加过“顶岗实践”的专业教师占91.8%以上,有的专业教师甚至多次“顶岗实践”。
2.完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校本培训机制
聘用企业能工巧匠来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同时,以他们为主导,对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的技能追踪培训。采取“导师带徒”的帮扶结对形式,从根本上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促进学校大部分骨干教师逐步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体化”教师。
3.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外出培训
针对现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的特点,每年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到外地进行强化培训。通过送外培训,学校一大批教师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掌握了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还取得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资格证、技能鉴定考评员证等。
4.一岗多能,搭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新平台
根据教学安排,学生第三学年为赴企业实习期。应企业的要求,学校经常派出教师管理学生实习,称之为“带队老师”。“带队老师”不仅要协助企业管理好实习学生,还须参加企业实践,与实习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生产和管理,掌握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第一手信息。学校多数年轻的专业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了专业见识,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加快了成为合格的“一体化”教师步伐。
5.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一体化”教师自我进取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突出教师的内在价值和需要,以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求。学校在课酬标准、评先评优、进修深造、职称评审等各方面向“一体化”教师倾斜,激发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向“一体化”转化。
四、对“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整个技工院校办学特色、人才质量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struction is the two years to start get popular a ki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the proposed and implement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collective. This article emphatic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inking, to evaluate its feasibility of environment.
Keywords: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走得是城市、农村各自发展的城乡分割开来的城市二元体系结构,这一社会结构在当时是适应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很好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主要进行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于农村的发展,主要就是实行和发展乡镇企业,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乡镇企业的发展远远解决不了富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尤其是南方沿海城市,这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广大农民也由于进入城市打工,解决了工作问题,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财富。
由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南方城市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体现出规模不经济来,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给城市带来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同时每年的打工流、返乡流,对交通、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在这种情况下,打破城乡二元体系结构,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使城市、农村综合发展,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问题的毕由之路。
二、发展的情况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进步的过程。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种实践方向。一种实践是把农村并入城市,把村庄当做一个个社区,把由城市通向农村的道路进行硬化,对村庄进行改造,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农村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机制,建立分散型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
还有一种实践是对农村的村庄进行适当合并,以几个发展较好的中心村庄为聚居点,进行社区化建设,建立城市社区,由于几个村庄进行合并,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相当于一个个小型的卫星城,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优缺点
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国外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模式可以借鉴,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进行摸索,不断发展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优缺点都存在。
前一种实践,也可以说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这一点上,我国南北方都进行过,不过相对而然,北方主要是围绕村村通工程开展的,而南方走得就比较远了,在农村通路、通水等基础上,逐步把农村作为社区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收集周围乡村和建制镇本身的污水,在没有通污水管网的农村社区,建立简易的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养殖废水进行处理。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搬迁涉及少,在原有的农村自然聚居点进行环境整治,只是个别小的村庄合并到大的村庄,改造比较容易,而且南方属于亚热带地区,全年温度比较高,微生物活动不容易受到抑制,有利于分散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且建设成本比较低,不用考虑冬季保温问题;不好的地方就是,建设的规模比较大,建设速度比较慢,且污染治理的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环境面源污染的风险比较大。
后一种实践,相对来说,更适应于北方。北方的聚居村落比较多,比较分散,每个村落人口也不算多,在这种情况下,搞村村通工程只能解决基本的通行等问题,但是对于深层次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办法解决。搞集中化社区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染问题的出路。
首先从生活上来说,建立了集中化的社区,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就变得规范简便易行,不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各村的垃圾箱投放、每天的出车四处收集垃圾,从运营效率上得到提高,节约了能源。
其次,设立了集中化的社区,可以减少污水管网的铺设,同时更容易把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在集中建设的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处理,污水处理水平比较高,降低环境污染负荷,因为北方不像南方,一年有四季之分,简易的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不便,且成本高,效率低。
再次,建立集中化社区,对于农村的生产污染也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农村人口的适当聚居,有利于社会化管理,在聚居的基础上,有人要发展养殖业,我们就可以有条件建立专业化的养殖小区,统一管理,对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也可以有多种高效率的处理方式进行选择。可以采用新型技术直接处理粪便形成肥料;也可以建设沼气池,发展沼气系统,既提供沼气能源,又提供肥料。这就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的面源污染问题。
还有,人口的集中,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管理,便于规模化种植,有利于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业种植的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的集中管理,带来的是资金的汇集、新型技术的采用、能源的节约、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带来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这也是与当今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大发展,实现人民富裕和谐。
这种发展模式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那就是是搞集中化建设,先期建设资金一次性投入比较高,需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四、对未来发展方式的一点思考
一、服装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体系相对封闭
传统的实训课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对单项服种制作工艺的学习,普遍存在重点不突出,无技能强化和经验积累过程,造成学后即忘,手脚生疏,难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认识。
2.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企业发展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越来越细,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由传统的作坊式生产转为规模型、集约型生产,其生产方式也由传统捆包式发展为单件流式生产。由于实行统一课程管理,加之对课程多样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课程缺乏弹性是课程发展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以致造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3.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相关课程内容重叠,课程单一无特色
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不能使两者有效衔接。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两者课程量的比例分配失调,乃至前者课时有余,后者课时紧缺,技能训练得不到应有的强化;二是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课程内容相互重叠,造成有限课时的浪费,由于课程内容的重复,使得学生的专业兴趣下滑;三是由于理论和实训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再加上课程单一,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萌发厌学心理。
二、推行一体化课程设置,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在实践教学过程别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性和贯通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拓宽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免于狭隘;二是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领域之间建立融合点和互动辐射机制,使学生能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核心课依靠学科进行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衔接和整合;二是以获取知识的方式为基础,以特色课为典型进行提升与拓展;三是依靠巡回课反复演练,不断强化学生个体技能来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强调知识的实践性,以实用性为前提,把学生所学的内容和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内容如下:
一、检察一体化与预防一体化
(一)检察一体化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这是检察工作实行一体化的法律基础。检察一体化包括对外对内两个方面:对外是指检察独立,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法定机关、事项及程序以外的干涉;对内是指业务一体,即检察机关上命下从,作为命运共同体统一行使检察权。我们通常所说的检察一体化是对内一体。目前,检察一体化机制建设在业务工作的应用,起步最早、成效最突出的是侦查一体化。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健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一体化机制的若干规定》的出台,为侦查一体化开辟了自上而下的模式。之后,省级院在反贪局内部成立大要案中心、侦查指挥中心等机构,专司组织协调指挥全省重大贪污贿赂案件侦查工作。十多年来,侦查一体化在充分整合资源、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检察业务一体化机制建设提供了成功经验。2011年,高检院制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力图借助于侦查工作,推动各地探索侦查与预防工作紧密衔接、增强预防合力。此外,一些地方在刑事申诉一体化机制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预防一体化
预防一体化既立足于检察一体化,又部分地超越了检察一体化之所指。以其涵盖范围分类,预防一体化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一是宏观层次的预防一体化,是指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以社会化预防为基础的工作机制,其根基在于: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必须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统筹推进。宏观层次的预防一体化,超出了检察一体化的范畴,其范围之广远非检察机关一家所能担当。二是中观层次的预防一体化,是指在同一检察机关内部,按照全院一盘棋思路构建而成的院党组统一领导、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预防部门组织协调的工作格局。其包括惩防一体化、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的核心内容。三是微观层次的预防一体化,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检察机关,强化上下级、同级院预防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增强预防条线合力。本文所说的预防一体化机制,为中观与微观层次之综合,即在上级机关预防部门的指挥协调下,整合本地区各级院的预防力量,通过加强对上信息报送、对下业务指导和同级交流协作,上下联动,同级协作,合理分工,统一步调,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效率效果的工作机制。
二、构建预防一体化机制的必要性
(一)构建预防一体化机制,是整合资源、解决预防人员不足的迫切需要。预防工作涉及事多面广。近年来,预防工作任务日趋繁重,事多人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逐渐突出。以我省为例,截至2012年底,全省检察机关下辖16个地级院、113个县级院,共有从事预防工作的人员247人,其中,专职预防人员186人,分布在其他内设机构中的兼职预防人员61人。专职人员中,省院6人、市级院42人(院均2.4人)、县区院138人(院均1.1 人)。从事预防工作三年以下(含三年)135人、四年以上112人。由此可见,我省预防机构队伍建设明显滞后,省、市院预防工作人员相对偏少,基层院预防机构不健全,“一人科”情况普遍;预防人员的流动性大,多数预防人员从事预防工作时间过短,难以有效开展工作。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争取支持增加人员、强化业务培训之外,更现实的是整合现有,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预防一体化,将一案一建议、一案一分析等部分日常工作纳入相关业务部门之职责,以缓解工作量增加与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
(二)构建预防一体化机制,是搭建平台、深化专题系统预防的迫切需要。专题预防和系统预防,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前者重点针对涉及公共投资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发展项目,以及政策措施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后者针对职务犯罪多发易发或者垄断性行业、系统,以及涉及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行业、系统。通常情况下,专题预防所在领域涉及面广,涉及单位多,比如工程建设、涉农领域,不局限于一市一县;系统预防所涉及行业系统,更是上下垂直、自成一体,比如工商、国税系统,其预防工作非某一检察院能够单独承担。目前来看,我省大部分检察机关开展专题预防、系统预防,还多局限于单个检察院,缺少上下级、同级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造成专题领域留有空白、系统预防参差不齐。通过建立一体化预防机制,能够搭建自上而下的协作或共建平台,共同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推动专题预防、系统预防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三)构建预防一体化机制,是提高效率、增强预防集约效应的迫切需要。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年轻的业务工作,历经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职能定位、基本规范和工作流程。但目前,很多地方的预防工作,仍然停留在粗放型发展模式上,突出表现为:工作缺乏计划性,想到哪里干到哪里;缺乏规范性,不遵守业务流程,不履行相关手续;缺乏协调性,区别对待预防措施,拈轻怕重;缺乏持续性,浅尝辄止,安于现状,具备基础却不持续跟进,具有经验却不深入挖掘。建立预防一体化机制,通过上下级、同级之间及本院协调统筹,能够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协调安排重点工作,持续增强预防效果,深入挖掘成功经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预防工作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预防品牌。
三、预防一体化机制的基本框架
多年来,我省检察预防工作已在实践着预防一体化机制的具体内容。现结合机制的理想化构想与工作实践,提出如下基本框架。
(一)组织模式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调动、组织协调,考虑到实施一体化的效率及可操作性,本文将预防一体化机制的组织实施范围设定在省级及所辖市、县区检察院。
1.上下级统筹一体化。是指充分发挥省级院的引领作用、市级院的主体作用和基层院的基础作用,重点工作集中行动,基础工作各自完成。比如,2010年,安徽省院预防处组织部分市院、基层院预防部门,认真探索研究检察机关预防业务需求。经过集中时间深入调研、研讨与思考,省院预防处从全省预防工作的视角、合肥市庐阳区院预防科从基层院的视角,分别完成了预防业务需求分析建议报告。之后,省院预防处又会同上述市院、基层院,围绕高检院预防厅《预防业务需求分析方案稿》,集中研讨,提出修改建议22条。这两次省、市、县三级院预防部门联合攻关,不仅较好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这种上下级院预防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联动的联合攻关模式,也被事实证明,有利于增强预防工作实效,提高预防工作水平。该模式,既可以由上级院预防部门主动启动,根据下级院的不同情况加以选择;也可以由下级院预防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请上级院启动。
2.同级院协作一体化。这是加强横向协作的重要渠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导模式,即省级院、市级院统一领导,相关市院、基层院联合开展预防工作;二是自主模式,即各市院、基层院之间自主联合开展预防工作。主导模式中,上级院因其工作信息、全局把握等优势,便于发现本辖区检察院的成功经验,便于组织开展联合预防。自主模式中,市级院、基层院结合典型案件发案原因、发案环节、作案手段的相似性,立足于本地,主动与兄弟院沟通交流,联合开展预防工作。实践中,由于同级院之间交流较少,上级院又偏重于纵向联系,该模式应用较少。
3.本级院惩防一体化。这是强化惩治和预防工作有效衔接、协调配合,增强工作实效的必由之路。滁州市检察机关充分利用办案资源,积极拓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途径,取得了良好效果。仅2012年上半年,全市接受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后到检察院自首的7人、到检察院举报的2人。较为典型的是,来安县院干警结合办理的某村委班子在征地补偿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为该镇基层组织人员集中开展警示教育。与会人员深受震动,会后有4人到检察院自首。该模式为预防一体化的常态模式,相关部门均已按照《安徽省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预防工作规则》规定,承担相应的预防职责,故日常工作不需要预防或其他部门另行启动,重大活动由预防部门提请本院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启动。
(二)适用范围
1.日常业务。预防日常业务是指包括预防调查、案例分析等六项业务在内的常规工作,不包括年度报告、专题预防、理论研究。预防条线一体化与惩防一体化对日常业务的分工要求不同。前者要求,所有日常业务均由本院或本部门完成,无特殊情况,不得转交或合作完成。后者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必须结合执法办案职责,开展“一案一分析”、“一案一建议”等常规工作;预防部门负责统筹协调业务部门开展预防工作,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预防信息库,总结推广工作经验等。
2.重点工作。虽然预防条线一体化要求基础工作各自完成,但是如遇重点业务工作如年度报告,或者工作对象超出本地范围的,则可启动本模式。2012年,省院预防处组织开展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环节职务犯罪预防调查。鉴于涉农资金涉及面广、其管理与使用环节职务犯罪案件多发生于基层,省院预防处在深入分析典型案件的基础上,结合各市发案情况,选择相关市院、基层院配合。工作中,省院预防处联合有关市院、基层院预防部门,分组赴7个地市共11个县区院,通过调阅案卷,与办案人员、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座谈,问卷调查等,了解发案情况、相关领域资金运行情况等,共同开展预防调查。近年来,省院年度报告之起草,均由省院预防处牵头,会同反贪局、反渎局等相关部门完成。启动重点工作模式时,应当注意其使用的频率与周期,原则上每年每院不超过两次。
3.专题预防。考虑到工作涉及面、影响力等因素,专题预防以启动预防一体化机制为宜。2013年,省院准备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涉农资金领域职务犯罪专题预防工作。该项工作,外部将依托于省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发动全省各级涉农部门、基层组织和相关单位自主开展;内部将依托惩防一体化机制,发动各级院按照全院一盘棋思路共同开展;作为牵头部门,预防部门则应启动条线一体化模式联合开展。该项工作中,上下级院联合开展,便于集中力量,如在涉农部门、基层组织及相关单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联合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如针对查办涉农案件所发现的问题,联合分析研究,强化治本对策等。
4.理论研究。由于检察预防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各地开展工作情况、人员队伍情况参差不齐,该项工作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基础阶段。越是这种现状,越是有必要加强上下级院、同级院预防部门的联合,充分发掘、综合运用各自占有的预防资源与预防信息,以形成既具有丰富实践性,又具有一定理论性的研究成果。2012年,省院预防处协助马鞍山市院预防处,共同完成了马鞍山市预防职务犯罪论坛的筹备与举办工作。这是我省第一个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题的专题论坛。省院预防处与合肥市庐阳区院预防科联合,共同完成了关于检察机关在社会化预防中定位与作用发挥的课题研究。
(三)必备基础
1.成立一体化组织机构。既包括常设性机构,又包括临时性机构。常设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开展预防工作的计划、方案并监督实施。各级院均应成立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或惩防一体化、侦防一体化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本院预防工作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应设在预防部门;省院、市院预防部门应结合实际成立条线一体化领导小组,牵头协调辖区预防条线重大工作开展。临时机构主要负责制定阶段性系统预防、项目预防的工作方案。为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2011年,省院预防处推动《关于在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办法》经省江北管委会、江南管委会和省人民检察院三方会签下发实行;推动成立产业集中区共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作为共同预防的领导机构。根据产业集中区属地管理需要,指导委员会由省检察院、芜湖市、池州市、芜湖市鸠江区、池州市贵池区检察院领导组成,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由相关检察院预防部门人员组成。
1. 城乡一体化与物流园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农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当下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论更加隐射出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洽、协调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历史趋势与人们的愿望。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虽然比较滞后,却也在孕育中不断发展。
所谓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的“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合成。其基本内涵式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等把城市与农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与农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1]。
物流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城乡物流一体化需打破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分离状态,通过将其紧密联系实现物流整体效益最优。物流园区因其良好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打造城乡供应链、并创造增值效益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巨大。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2.1 促进城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一体化进程
城市与生俱来的“集聚效应”使得资本充分集中、充满活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使其具有较强的辐射和扩散功能。农村处在资本“边缘地带”,无可厚非的成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倾销地。但因其广大的消费供应市场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力和潜力巨大。物流园区作为衔接城乡供应地与销售地的纽带,在城乡互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所示。
物流园区还是城乡经济增长,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多边推进的助推器。物流园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流动,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农产品,工业品可以在城乡间得到充分互补,优化原材料工业,提升消费品工业,实现“以工促农,以农补工”,让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升级。同时,与物流园区的发展相匹配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加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电网改造,通讯设施完善,中心城区至各乡镇,以及各乡镇之间的快速通道,“村村通”公路,使得商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无阻。
图1:物流园区的作用
2.2 整合城乡物流资源,促进和优化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市物流和乡村物流早已存在,只是由于社会经济、空间地理等原因,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上各自为政,形成两个“物流孤岛”。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2]。
新型物流园区的规划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对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同时,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由于加强了物流企业、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可实现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社会成本、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城乡供需达到平衡,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物流园区的建设还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物流手段,使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3.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物流园难以辐射农村市场
目前,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农村物流渠道不畅,由此导致农村物流成本过高,消费市场混乱等问题。因此,物流园的建设很难实现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影响了其对城市现代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对农村商贸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
3.2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定位不明确,盲目建设
物流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及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大部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具有很强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规划论证,造成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功能定位不明晰、物流设施闲置、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诸多难题和不良局面。甚至有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应,急功近利,借以建设大规模有影响力的物流园区为招商引资的幌子,大力开展房地产,酒店,观光旅游等副业活动,而非真正将工作的中心放在物流园区本身的建设上。
3.3政府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差距逐年拉大的重要原因,也是物流园的辐射功能无法惠及农村市场的原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等。政府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和教育等方面差距很大,造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以及专业物流人才紧缺[3]。
4.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措施
4.1 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明确功能定位
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通过不同行政部门的联合来综合协调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城乡物流的发展。同时,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目标对象有利于物流园区更好更长远的发展。物流园的规划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规模相匹配。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合理分工,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4]。
4.2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物流园的商业模式
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相当复杂,涉及到农村经济作业模式、经营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物流园区作为城乡物流衔接的纽带,应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极发展创新对接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如农户+合作组织+物流园+城市零售;城市农资生产企业+物流园+农村零售终端;物流园+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等模式。同时,可鼓励农村个体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物流市场。物流园作为城乡供应链的核心,创造增值效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内部培育新型农村物流主体。
4.3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充分合作,力求科学发展
设立研究培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企业以及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合理科学的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批的熟练的专业化技术人员,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甚至对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产值,扩展业务渠道都起到无法预测的作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与指导,市场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反馈具体操作实施中的问题与经验,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更加稳健。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必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优化城乡物流相关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城乡物流发展模式,加大市场管理和政策扶持,以及物流园在城乡物流中可发挥的增值作用等领域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张蕾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