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4 16:29: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1)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既然“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富有实效呢?

(1)小组的安排要合理。

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同时分工要明确,组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带动“待努力”学生逐步向“优等生”靠近,同时“组长”要实行轮换制,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的得到发展。

(2)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3)讨论的时间要有保证。

目前课堂上的讨论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讨论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就喊停,终止了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着小组讨论的质量,所以即使受40分钟的限制,即使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既然组织了小组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小组讨论就只能成为新课程的点缀。

(4)讨论方法的要指导。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还应注意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如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要虚心倾听别人发言,善于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及时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另外教师还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调控,防止小组讨论走过场。

(5)讨论的结果要反馈。为了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除了认真组织讨论外,还必须做好讨论后的反馈工作。通过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要适当板书,在重视采纳不同意见上为学生做榜样,这是对反馈本身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由于讨论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因此讨论的结果应允许多样性,必要时还要进行再讨论,使其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互助合作、求真务实的探索渠道。另外教师还要总结小组讨论的参与和实施情况,在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都要进行反馈,为今后他们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3、学会创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篇(2)

21世纪初,许多职业学校就开始加大投入,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和教学管理的人性化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般是泛指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手段等来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的相关技术,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等许多领域。会计学作为职业学校中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会计学科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智能型计算机系统在更广的范围取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新时代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应勇于实践探索,不断开拓,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们以实践为依托而产生的一种勇于实践、不断开拓进取、积极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例如人的好奇心和兴趣,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和求知欲,对真知的执着追求态度等等,创新精神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原动力。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对会计工作管理的理念、手段、内容和要求进行了适应性的变革,对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不灰心、不气馁,要勇于实践,不断进取和开拓,以创新精神来做好新时代的会计工作。

2、会计人员的身份和工作重点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会计人员是信息分析师。在传统会计中,会计人员主要是对经济数据进行计量与记录,起到一个记账员的作用。在信息时代,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变为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以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及时、相关、便利、适当和准确的要求,这意味着新时代的会计人员将以“信息分析师”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2)会计人员是复合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会计信息的实时反馈、动态控制成为可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学习,尽量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关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3)会计人员的工作将更多地与其他业务工作相融合。更多的会计人员将成为企业各业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的成员,为财务管理和综合管理提供会计服务。同时,随着外部客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增长,更多的会计人员也将为债权人、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不同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职业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

二、利用信息技术,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

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学校会计课程的教学也将会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全方位发生重大变化。

1、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转变学校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建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是职业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反对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张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外环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与知识传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即EQ)和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即IQ)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作为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指导思想,要经常思考“学生在未来的会计工作岗位上,他(她)们面前分分秒钞都将有成千上万的“金钱”在流动,他(她)们能不能严守职业道德,不受“金钱”的诱惑”之类的问题,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能自我约束和独立学习,能自己去探索知识、运用知识,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

2、教学内容方面

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科学设计会计教案,合理安排会计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师生之间都要有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能相互理解、支持帮助和有效沟通,真正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爱”关系,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去正确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例如,会计学的实践性、规定性较强,教学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学习中容易使人厌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有血有肉的会计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发加入案例的讨论、分析过程中,以达到激发、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3、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会计课程的不同内容特点和不同教学目的要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有效地完成会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对会计中规定性、强制性要求高的内容,如会计核算原则、原理、准则等,教师易以信息技术为辅助,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导来进行讲授性教学活动,将知识传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

对会计信息分析等透视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发现性教学活动来进行,即教师一方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相应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探索情境,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工具和信息资源,以及检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等等。

可考虑以合作研讨性教学活动来学习会计预测等前瞻性要求高的内容,即由教师提问题,学生个人或小组收集资料、确定思路和组织方案,然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最后教师再总结提炼。在实践中,合作研讨性教学经常与发现性教学结合使用。

4、教学手段方面

以目标激励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人脑与电脑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体系,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设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目标的引发、导向和激励功能,就可以有效地把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状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调动并持续保持其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

其次,在会计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多彩、功能强大的特点,使人脑与电脑有机结合,实现功能互补,即电脑重点处理会计信息的存储、计量汇总等“刚性”工作,而人脑侧重于会计预测、分析等“柔性”问题的研究分析和解决。

最后,要建立健全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系,注意把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形式灵活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意评价的开放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可以为会计教学提供形象、生动、有效的信息资源库,能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会计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资料,也可以作为会计教学评估、检查的工具。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各种教学工具、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注意避免自己的教学过程完全受某种信息技术的限制,要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教育技术理论导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熊华军:马斯洛“创造性理论”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3] 斯蒂芬・哈格(Stephen Haag),严建援等译: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原书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3)

二、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如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忽视了层次性,我们可能把苛求当成严格要求,把学生富于想象的科普小论文视为幼稚天真,把学生敏锐的社会小调查批评成缺乏起码的统计学知识,把充满童趣的小制作看为粗糙无用的垃圾!

孩子们的创新和成年人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孩子们创新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创新过程中,在于得到师长赞赏之后的成功体验。因此,班主任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时,一定要从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知识起点、生活经验的积累出发,目标不要过高,内容不要太难,要求不要过严。

三、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把人的智慧类型归纳为七种:即语言文字、逻辑思维、音乐、绘画、空间动感、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等七种智慧。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两三种智慧优势潜藏着,等待着别具慧眼的师长去开发它。所以,老师不但要充分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而且,还要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创新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孩子的创新灵感。

四、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础性。学生只有基础课程学得好,建构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人这段比喻,在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对创新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方知自己知识的有限。为了进一步创新,更需要继承全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五、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我们认为,知识传承很重要,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必要,但是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过程比结论更可贵:“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锐意开拓比坐享其成更可贵;说自己亲眼所见比鹦鹉学舌更可贵,这叫“过程价值观”。目前学生缺的正是主动探索的精神,缺的是直接体验,缺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缺的是动手去操作。

所以班主任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把学生推到主置上,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而不是推一推才动一动的木偶。鼓励学生参与,加大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

篇(4)

学科竞赛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在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学科竞赛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因此,搞好学科竞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纵观国内的设计竞赛,可以说从2010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在2010年之前,国内主要的设计竞赛有镇海杯、东莞杯、五金等,而且这些竞赛多以概念创意需求为主,参与者如果有一个出彩的设计概念在加上优秀的专业表现能力,一般都能在设计竞赛中获得较好的设计名次;2010年以后;之前的主流设计竞赛更多是和企业需求相结合,这也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同一类产品有不止一家企业在生产制造,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光靠精良的产品性能是不能满足广大顾客的需要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唤醒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这就到了产品审美和易用的层面,以后可能会是其他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产品外观做的漂亮、消费者用起来比较

舒服。

针对企业需求做设计,那就要求设计专业的学生跟多的去了解企业的设计文化,产品的性能、加工工艺及成本。

企业在设计竞赛中的主导性需求研究

企业对设计师的要求是有突破性的创意。创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产品形象的创意,还有就是合理使用方式的创意;这就需要工业设计师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来设计产品的形象特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视觉冲击力,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生活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产品寻找更合理的使用方式,方便人们的使用。

在产品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工业设计师不仅要能够想象出产品的形象特征,同时还要将它表现出来,并要具备将设计图纸和效果图变为现实产品的能力。这需要考虑工艺和成本的限制,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经验,明确的知道要达到什么的效果需要怎样的尺度。因为曲线的曲率不同,倒角的大小不同,线的起点和终点不同,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设计师对形体的感受

能力。

工业设计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寻求产品更加合理的使用方式。这需要工业设计师多调研分析人们的行为方式,以人为本,设计更合理的操作方式。在产品设计中,使用方式合理性的设计是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可以改变人们对于产品的态度,提高产品的亲

和力。

工业设计师对于材料的掌握应该知道材料的一些基本的特性,知道哪些材料是透明的,哪些材料的手感好,并时刻关注新材料的出现,新材料的新特性可以产生新的设计。对于喷涂工艺的掌握方面,设计师只要知道用什么样的工艺可以达到所要的效果就可以,甚至只要能够找到类似的喷涂效果样板,告诉工艺人员要这种样板的效果,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样板做到需要的效果。所以工业设计师需要多注意市场上出现的新材料和新喷涂工艺,以及跟踪塑胶厂家和喷涂厂家看他们有什么新的工艺出现,及时跟踪应用。对于根据设计效果重新设计材料和喷涂工艺这种情况会很少,因为开发周期会很长,成本也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工业设计对于公司整个产品形象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领导者和开发人员会对于新颖的设计想法和产品形象情有独钟,同样产生的震撼效果是其他技术上的突破所不能比拟的。这应该是工业设计师值得骄傲的地方。同样,产品设计工作是一种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业设计师需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思维框架,不断地超越别人,不断地跳出原有的框架,寻求新的设计。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目标的确定

1.当前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现状

大学生经历了四年的高等教育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要直接投入到与设计有关的各行各业,他们的四年所学将要在实践中检验,他们的价值将要在实践中实现。中国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但是,当前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现状却不尽人意。

2.企业需求创新性人才

现在的设计专业市场,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基本相同。通常来说,符合企业需求的设计人才一般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熟练使用各类设计工具,专业技术知识扎实,并有较为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二是富有创意,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三是要熟悉所在行业,了解市场。上述要求尽管并不十分苛刻,但企业在招募中却常常是一将难求,能集技术、创意于一身的创新性人才更是十分紧缺。

设计市场需要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而当前高校设计类教育产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性人才的缺乏导致设计专业毕业生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为顺应市场的需求,高校设计类专业须按照转变观念、建立有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学校环境、强化创新性教师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思路,开展创新教育来强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以设计竞赛为锲机的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着重加强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

1.强化工作室设计实践主导作用

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现有专业工作室4个,每个工作室都有专业老师辅导。在这里学生能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对自己的设计概念进行修正,专业老师定期会设置设计课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创新。在工作室的环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设计实践课题,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成立学科竞赛指导小组

由专业优秀指导教师担任组长,根据每年的设计竞赛安排制定详细的辅导选拔方案,以工作室为单位,在不同年级中进行选拔,筛选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每年郑州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知名工业设计类赛事10多项:IF概念奖、红点概念奖、Car Design News 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东莞杯、市长杯等等;取得了较好成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

3.分析设计竞赛得失,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设计竞赛结束后,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参赛积累经验。这样能够帮助参赛者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以后取得好成绩。比赛结果固然重要,结束后的分析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对参赛者的成长很重要,而且对学科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竞赛中不同参赛队伍的设计方案,详细对比,讨论优劣,以提升竞赛的内涵,为学生今后的创新提供参考。

4.发挥产学研的优势资源,组织师生到企业进行考察学习

由于设计竞赛与企业需求的接轨,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特定产品材料,特定加工工艺的了解,定期组织师生到产学院合作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帮助同学们架起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也为了他们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充分利用快速成型实验室的资源,及时进行设计方案验证

为配合教师学生进行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学院购置了多台快速成型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将设计方案,进行实物模型转化。实践证明学科竞赛中的作品一般很具有代表性,大赛主办方更希望看到是一个细节丰富、结构合理的实物模型,而不仅仅是一个二维的展示效果。

基于设计竞赛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高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成效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风建设和教风建设,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招生就业率,提升了学校的社会贡献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都得益于各种学科竞赛的开展和创新活动的实施,不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不断努力创新,而且形成了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第一,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学生改变学习观念。教师通过对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加深了对实验实践教学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使实验实践教学在心中生根萌芽。同时,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拓宽了专业视野,体会到了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增强了创新意识,改变了学习观念。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是活生生的教学实例,它比枯燥的教育理论更有说服力,让教师和学生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学习观念。

第二,教学成果显著,竞赛成绩斐然。基于设计竞赛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已经基本形成,多名教师获得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随着学科竞赛的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相反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竞赛的成绩。郑州轻工业学院学生获得2012年IF概念奖全球第四名的好成绩;2013年获得了IF全球前100的成绩;汽车设计竞赛第一名,并获得全额资助去瑞典学习;2012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铜奖;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

篇(5)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改革的精神。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围绕这个目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就应向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索意愿的方向努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开创性地学习数学,并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创新情感是指创造的动机、探索的兴趣、严谨的态度、顽强的意志、契而不舍的精神等情感因素,它成为创造力培养和发展的立足点。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创新教育必须将创新情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协同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穿插讲述伟人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让学生感受坚强信念给予人类攀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的力量。通过语言的沟通和感情的交流,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

利用“问题数学”,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先让同学看阅读材料:“2=3?”,由“2x+3=3x+2”变形成“2(x-2)=3(x-1)”后,结果却成了“2=3”!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同学们急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就主动去查阅、学习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慢慢养成了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究解决的好习惯。

利用“错析数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我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时,专门安排了一节错例剖析课,精选了若干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办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二、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学生创新机会

江苏省第十八届青少年创新大赛,邀请到了三位院士参与展评。院士们普遍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缺少的并不是创新意识和能力,而是创新的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说,其实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还是很强的,从这次大赛上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讲,最重要的是多给学生创新机会。在学生时代,是人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一味的打压遏止,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教师应从传统教育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只凭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去教学,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的做法,更加注重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多给学生创新机会。

数学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活力。首先要在课堂中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胆怯和依赖心理,激活创新意识,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愉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力。如在学习七年级(下)1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探索“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我先创设问题情境:展开一个纸剪的三角形(如图1),然后撕成两部分(如图2)。

问:“若再剪一个与刚才一样的三角形,怎么办?”

学生们立刻被问题调动起来,沉浸在对问题的热切探索中。于是,我给出几分钟让他们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来解决。有的认为只需要第一部分;有的认为只需第二部分;有的认为必须把两部分再拼起来,众说纷纭。但学生在互相争论、说服的过程中,逐渐都悟出来了:只需第二部分,并且发现一个三角形只需角边角就能确定它的形状和大小。这时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结论,他们兴奋地说:“我探索出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啦!”这一小小的成果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的喜悦而倍受鼓舞。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在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地接受了新知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主动发挥的舞台,提供适宜的活动任务与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再次,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把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而是多思考“我在课堂上可以不讲什么”,给学生创新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自己去体味学习、消化知识、发展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彰显其创新个性,享受各种各样的成功。比如,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按好中差搭配成小组,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共同讨论、广泛交流,学会合作学习,并在相互合作中发展学习能力。此外,还可以创设机会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庆祝自己在数学创新学习活动中的胜利,使他们得到一种与困难斗争的乐趣和战胜困难的喜悦,并转化为继续创新的激情,强化其成就感,培养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没有问题的提出,人们解决问题只能是表面上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发展。

在质疑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创造性的丰富想象力,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完成从维持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的飞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灵活地运用现有知识,并以自己的方式接近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提出问题,并能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问题。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对复杂事态的研究,能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把握全方位的思维风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课下准备长度为40cm、30cm、20cm、20cm、10cm的五根木棒,让学生任意拿出三根(不能再换)组三角形。结果有的学生摆出来了,而有的学生没有摆出来,这时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的没有摆出来(或为什么我的摆出来了)?”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因为是任意三根木棒,摆出来的和没有摆出来的都要进行思考。这时,学生们就想到了三根木棒的长度,进而经过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讨论,最后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结论。学生在存疑、思索、探讨、释疑的过程中,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应试教育注重学生知识的接受,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反过来又能为实际生活服务,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教学脱离实际,学生不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途,以致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际组织数学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能提出很多问题,也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测量仪器,运用所学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有的测量,有的记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其中有两名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在测量旗杆的影子和一段皮尺的影子。我们知道,同一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是成比例的,他们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我及时表扬了他们的做法。正是这种贴近实际的问题,才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热情。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同学又提出问题,我们测旗杆,底部可以到达,如果我们测小山的高度,该如何测量呢?由此激起了更为热烈的讨论和期望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之所以能产生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因为数学学习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触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点,开启了他们创新的意识,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们很少在日常生活中谈数学、用数学。数学是工具,是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创设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谈数学、多说数学、多用数学,拓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空间。

篇(6)

教育质量观与人才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教育质量观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模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教育质量观的具体价值体现。只有当培养目标与教育质量观相一致,才能培养出社会各用人单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质量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的。所以,作为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当代大学,必须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于新的教育质量观,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合格教育质量观。只要学校培养的学生符合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就能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是满足需要的教育质量观。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才能找到工作岗位。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从工业化后期逐步步人现代化工业时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获得社会提供的新就业岗位和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创业需要。因此.高校无论是以教学型为主,还是以研究型为主;也无论是专科性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和创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培养目标,它是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立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的。

二、积极推进本科实践性教学改革

逐步建立适应高校发展实际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系,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曾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推进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通过广泛开展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研究和行业工程师协会对专业的论证,并根据社会经济特别是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构建相近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适应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纵深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当削减理论授课学时,增强实践性教学学时。对于基础性实验课的教学要真正实现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实验空间、实验过程的全程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教师的辅导下,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严格训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科学研究品质,牢固掌握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打牢基础。

三、不断探索增强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1.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讲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学生从为“升学”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到专业化学习模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学”以及“怎样学”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学校应多主办或承办各类学术协会、专业协会的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请同学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同时,组织广大同学聆听科学家、专家的学术讲座。也可以经常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政府科技及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艺术家、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学术和人文素质讲座。这些学术活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他们领略社会各界人士的风采与人格魅力,了解学科专业前沿与社会热点问题,借鉴学长们成功范例,培养优良的学术品格、创新意识、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

2.以创新教育周、科技文化节、学生科技文化社团为载体,扩展学生科技活动的空间就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在教学计划中用一周时间开展创新教育周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自主设计,开发小程序和小制作。同时,学校和学院每学期举办学生科技文化节,举行科普知识之窗、专业操作技能比赛、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科技作品制作展示以及高等数学、物理学、英语等基础理论知识比赛等系列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为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另外,学校和学院还大力支持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设立学生创新基金,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学习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如:学生电子协会、网络协会、学生科协等组织,为同学们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开辟阵地,并鼓励学生科技社团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为深人开展学生科技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

3.以学科竞赛为重点,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知识竞赛、“挑战杯”科技大赛等学科竞赛。同学们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由于组织学生们参加学科竞赛活动都要经过严格选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长期的培训,广泛学习先进的实用技术,严格训练专业操作技能,查阅大量资料,并选购元器件,制作科技产品并进行调试,学习撰写设计报告等一整套产品设计及开发过程。同时还要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最终通过筛选才能参赛。参赛小组成员必须既分工又协作,才能完成比赛作品的制作。最后,还要接受专家答辩与现场测试,所以,整个过程不仅强化了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磨练了意志品质,培养了团队意识,更主要是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解决了“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使学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参加大赛的同学都受到研究生导师、用人单位的欢迎。

4、开展学生科技项目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指导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继续组织学生开展学生学术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观察、查找资料、寻找到有社会实用与推广价值并涉及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项目来申报,得到学校教务或科研部门批准后,给予科研经费的支持。学生立项后,指导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科研、教学、实验成果,就最先进的元器件使用、最新实用科技知识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进行成员分工、科学实验、产品制作与调试、撰写结题报告与论文,申报鉴定、组织结题,有些还要申请专利。通过对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进一步进行学生科技项目研究,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许多同学的科技成果取得惊人的成绩。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同时,也必须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甄别出是否是合格人才。把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改革,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下来并给予一定的资助,由同学主持申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是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将社会实践中的为社会服务功能与发挥专业特长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人地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途径或解决专业技术难题,既使同学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大众意识,又使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得以提高。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的情况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些科研成果获得了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和大学生“挑战杯”等科技成果奖。

6.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中国的企业大量需要有实践经验、能吃苦并且认同企业文化的大学生,而大学本科生第四年又背负着就业的巨大压力,所以可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如“3+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3年,1年在企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因为,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不仅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彻底解决学生求职中遇到的缺乏工作经历的瓶颈,而且又解决了大学生由于缺乏对企业的深人了解,没有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而频繁“跳槽”的困境。这也是学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的一种途径。

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打造平台

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建立全方位开放式学生创新基地。它包括校内的实训中心和开放性专业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和校外的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基地等。能够全天候、全年对学生进行开放,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的开放性实验,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自主进行科技项目研究,进行学科竞赛培训,进行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为师生们提供开展实践性教育的平台。

篇(7)

只有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消除与教师之间的隔膜,放下思想包袱,放松学习,开动头脑,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对于学生的错误或是理解偏颇,杜绝简单粗暴的批评训斥,而应给予中肯的指导与适当的激励,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答,鼓励学生找出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对于方法的优化选择,不急于甄别,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分析比较中优化解题思路,精简解题步骤。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易于学生接受,更能促进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创设情境,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空间

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努力创设情境,合理设计教学提问,从而使问题的呈现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部分内容时,例题中“24×13”,教材中的计算方法是将13分解成3+10,再分别和24相乘,最后将结果相加。而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教师可以设计提出这样的问题:计算24×13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很容易想到将13分解成其他形式,如5+8,5+9等形式可不可以?还有的学生会大胆将24分解成其他形成,如4×6,3×8行不行?这样就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创设了情境,将教材背后隐藏着的创新因素挖掘出来,从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培养。

三、注重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过程中,更直接体现在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动手操作与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忌怕麻烦教师的包办代替与走过场的简单应付操作、应付实践。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教学时,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先出示隐含着循环规律的一幅图形让学生整体观察,问他们这些排列有什么规律?学生认真观察,并从中找到其排列的规律,这时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让学生观察图形从第一行到第二行是怎样变的,学生认真观察后找出规律。在此基础上,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图形变化的规律,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拿出学具小棒摆一摆,移一移。紧接着老师提出新的排列性问题,要求学生把第二行变到第三行,再由第三行变到第四行,学生的兴趣高涨,动手操作为他们的学习增添了乐趣。操作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梳理。循环规律的发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较难,但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引进了动手操作的环节,顺利突破了这一难点,学生们在这一动手实践中既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篇(8)

一、化学实验教学原则

化学实验教学原则是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根据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规律教育目的提出来的。它反映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规律,也是经验的总结。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原则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性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是化学实验教学最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手、动脑做实验,可通过安装仪器、排除故障、以及失败和挫折培养探索精神和坚强毅力;可通过细心观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养成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物质的变化以及发展规律等,形式是复杂、精细、变化无穷的。对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性质、局部与整体、平衡的建立与破坏等关系的揭示,没有实验是无法完成的,这决定了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有自觉、独立、创造性的活动。

(三)注重学生智力开发,以培养自主能力为主。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学生智能培养,增强他们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独立探究的能力。实践活动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外部条件,它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要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实施教学。

(四)化学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内容,要保证实验原理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使实验原理、现象一目了然,具有良好的直观性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自行设计、研制有特色的直观教具和教学实验装置。这样,更适于培养学生,也会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二、上好实验课的具体步骤

(一)制定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许多教学内容的引入都依靠实验进行。这样一来,许多课就得在实验室进行,加上班级较多,所以到实验室上的学生分组实验,不能是上一课备一课,而应预先研究,统一安排,制定好符合实际情况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分析教材,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条件,按章节将各类活动整理出来,比如在“动手做实验”、“探究与讨论”、“思考与讨论”中有哪些实验列成专门表格,根据实验活动的情况制定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方法与过程、需要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另外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应提前上交实验室,让实验教师作好仪器、药品等充分准备。

(二)灵活处理实验的方式

1.实验形式多样化

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实验安排,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安排学生亲手做实验。如果条件有限,以教师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对一些实验中涉及实验用品与器材较为简单的,可以完全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对一些实验要求较高的实验,由于学生没有一定基础,直接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就不太妥当。在完成讨论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整个实验完成后的验证都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

2.合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多媒体手段能使很多传统实验达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效果非常明显。有些肉眼不能观察到的变化,在平时教学时受到一定的限制的实验,通过多媒体课件都能很好地实现。另外,利用多媒课件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使教材的课堂教学在学生探究、交流讨论、知识总结中完成,使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学习这门学科。

(三)实验过程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往的实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演示实验,二是学生实验。两者都是按照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师或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步骤,“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没有经过思考,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也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缺少足够的思考。在以后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解科学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实验的亲身经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这些实验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当好学生“探究与活动“过程的指导者。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要约束学生思维,使整个实验过程有序地进行。

篇(9)

作者简介:徐进(1979-),女,湖北蕲春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教研课题“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讨”(课题编号:GY201032)、南京工程学院教改课题“面向企业需求的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项目编号:JG2011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1-02

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标准之一。在大学中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促进知识转型、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和延伸。[1]

创新创业教育注重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所享有的同等地位。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2]坚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线,借着同学们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热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对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现状和实践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南京工程学院的201名学生,共发出问卷201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5.5%,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男生占70%,女生占30%。问卷共设置40道题目,除了调查创新品质与实践能力外,还包括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诸多方面,旨在考查当前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参与各种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一、大学生创新与实践的现状

1.大学生对创新实践的态度

通过统计得出表1,即学生对于大学阶段创新实践的态度。从表中可以看出,有94.2%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并有意愿参加此类活动,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参加此类活动有利于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63.5%的学生认为兴趣是人生最大的导师,并且非常支持高校开展实践教学。他们认为学校每学期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太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56%的同学认为学生应敢于挑战自我,应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创新,努力提升自己。

另外,有62.4%的学生认为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就要多参与创新和实践的活动,而学校应多组织此类活动;24.4%的学生认为制约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新意识薄弱;在对当前的就业竞争方面,高达87.1%的学生认为社会需要的是十字型的人才(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其他多个方面也精通),这就要求在实践和创新中寻求突破。学生们对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有很高的热情,但是有56.1%的同学认为学校每学期提供的实习机会太少,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更多的同学迫切希望通过合理的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让自己有足够的闪光点可以从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而创新和实践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综合能力的源泉。但是,当前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同学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大多数同学虽然有意愿参加此类活动,却又不会主动去寻找、发现、争取适合自己的创新与实践项目,这样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2.大学生思维的特点

(1)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但缺乏创新。随着大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其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形势下,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思维结构相对单一,久而久之变得模式化,缺乏创新。

(2)有灵感,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创新。调查对象中有78.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的相关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希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但是,很多人又不会向这个方向努力,错过了捕捉良好灵感和创新意识的时机,加之没有更多的经验和资金支持,好多好的想法就这么被扼杀到萌芽状态,这样只能闭门造车,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3]

3.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潜力

很多大学生经过了高考的洗礼之后脱颖而出,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但是,在大学里的教学方式和高中截然不同,又缺乏适当指导,面对这些他们感到迷茫。而创新为大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很多同学会利用自己的课余生活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他们会通过查看相关的书籍、资料,观察和模仿他人的创新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参加创新类比赛或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同学认为提高了他们适应环境、社会交往、管理协调、学习新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4]

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他们开始珍惜为数不多的实践机会,72.4%的同学会认真完成各项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大部分学生希望将创新与实践教学应用到平常的教学环节。专业课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老师应该起到渗透作用。即授课老师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引出该课程的创新性和发展趋势,通过详尽的介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并且利用校内仿真实习基地进行模拟。另外,学校统一安排相关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相结合等方式,将实践创新落实到实处。

二、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新者对创新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渴望,培养创造者的意志,养成独立钻研、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以及对美好世界的认知能力。图1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学生认为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老师利用创新思维”、“大学生创新能力较弱的原因”、“当下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存在的最大问题”等。

图1 学生认为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图1可知,有68%的同学认为老师上课内容或多或少存在着创新,但为数不多。39.3%的同学认为自己缺乏实践,同时老师过多注重于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于填鸭式教学;39.2%的同学认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课外时间太短,加之本科生受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故大学生创新还达不到研究前沿科学的水平,无法真正进入角色而使日常生活中参加实践的意识淡化。而高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能力的下降等原因使同学们参与实践的热情渐渐减少。

三、对于强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思维训练

图2体现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方法的调查。由图2可看出,调查表中有86.9%的同学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中引入创新元素,掌握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方法和艺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从源头上加强大学生的思维训练。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大量的科技创新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好的想法和创意运用到创新和实践当中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2 促进创新思维方法的比例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推进创新实现的途径。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指导学习。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安排实际的工作岗位实习,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总之,大学生应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营造出属于自己的创新氛围,为自己的创新之路作铺垫。

3.多角度培养创造品格

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而在日常生活中,应转变人云亦云的思想,培养求异的观念,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经验。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以不同的奖励机制鼓励同学积极参与。

四、结语

创新实践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创新创业型国家的出现,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形式;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缺乏的问题,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5]

实践和创新离不开学生、老师、学校三者的共同努力,它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通过改变作业或考核方式指导他们学会文献检索方法,提高利用学习资源的效率,促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而学校则应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在政策、资金和场地上给予支持,让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让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刘枫.把握创业内涵开拓创业教育[J].科技信息,2010,(18):26-28.

[2]黄巧荣.以创业教育带动大学生自主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13):52-54.

[3]屈林彦,王言根,宋毅,等.大学生学习改革与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6):18-20.

篇(10)

(一)项目定位。

“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这一定位表达了两个含义:(1)表明素质教育推进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出发点。在已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将素质教育的探索推进到课堂教学领域。(2)明确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项目将探索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基础,把课堂大部分活动和更多时间,集中于思维拓展训练和操作训练。

(二)实施内容。

必须保证具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性,对推进课堂教学领域的素质教育起正面强化作用,保证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适应我区基础教育现实需求、现实情况和条件。必须保证具有可操作性,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普通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必须保证具有实效性,经受得住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检验。经过分析论证,孟照彬教授所创立的“MS—EEP0有效教育”体系,最符合我们的需求。

1.该体系以“立足于国家视野和国际视野做大众教育”标准作为研发战略。既要研究出一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又能让一般水平的普通教师、学生都能掌握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

2.以素质教育体系的创建作为基本目标。“MS—EEPO有效教育”体系直接把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力),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和终极目标。在这一体系中,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促进创造力和实践力的发展,是进行学习方法、思维能力训练的手段与工具。

3.以教育实验为基本途径。在完成了对古今中外5种教学基本方式的理论综合后,孟照彬教授把我国长期纠缠不清的教育概念和理论框架暂时搁置,走上了一条与一般学者不同的研究道路。他深入中小学课堂十几年,不但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而且坚持10多年亲自给中小学生上课,根据从课堂实践中获得的素材,不断修正原有研究结果的偏差,从而提出了现在的教育理念、体系、概念和方式,并系统归纳了各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和关键操作项。这种从实践中来的体系,已超越了一般的理论假说而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4.以多套操作系统的相互整合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手段。该体系强调:一套模式不能包治课堂教学“百病”,因而总结提炼了相互配套的四大方式(课型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备课方式,每一系列包含若干子方式)共计86个操作项目,从中可以通过排列组合方式演化出千万种教学变式。根据对这些方式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种类、数量和程度,确定不同水平教师的能力等级与专业标准。

5.以教育管理改革(如考试与人才选拔标准、制度修订及提高学校专业化管理水平等)和教育文化创新作为保障课堂高效推进的可持续性手段。实施有效教育的必然结果,是根据新的课堂行为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管理方法、制度、标准和流程,进而扩展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最终实现新型学校常规管理的重建。重建后的学校常规,反过来又对开展有效教育的课堂教学工作给予制度和机制保障,而学校常规管理转型的联动效应,必然带来教育文化的区域革新。

这样一种思想、理论与操作相融合的体系,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性、研究的先进性、实施的可操作性。此外,该体系在广西玉林市玉州区近8年的实验效果显著,展现了其可靠的实效性。

二、“MS—EEPO有效教育”项目可持续性的思考。

项目要求通过试点探索,把课堂教学的主要力量、主要时间和空间用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和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常规模式,显然意在撬动传统课堂最核心的部位——应试能力训练。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虽已是老生常谈,但现实的状况表明,素质教育还没有最终成为这块阵地的胜利者。为此,专家组分析了项目推进中的主要障碍,并对可持续实施的基本依据进行了归纳。

(一)两大思想障碍。

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与冲突是推进课堂中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一是,国家历来强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在践行时,难以把握住教学一线微观层面上知识传授与思维训练的关系,加上千百年来学校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使项目必然会受到来自不同认识不同观念的冲击。

方法论上的偏差也为项目实施造成极大阻碍。有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不出来,只能“培养”出来。照此,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只能创设一些有利于促进思维发散、有利于人际情感和谐、有利于相互平等交流的教育环境,而在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等方面,则无法作为。因此,素质教育顺理成章地被排斥在课堂教学之外,十几年来始终在学校工作作战,无法在课堂教学这个核心阵地发挥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识与基本依据。

上一篇: 合同管理作用 下一篇: 有机化学的反应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