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5 16:32: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经济增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区域经济增长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到2003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整个社会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转变,人们的消费也逐渐由基本生活保障向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发展。

“夜经济”的产生及发展

在城市,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白天工作压力不断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舒缓压力的休闲性消费模式。“夜经济”就是在夜间发生的居民消费活动,它是白天经济活动的延续,包括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消费内容,以其时尚、轻松的特色成为当今都市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之一。

近几年来,“夜经济”在我国的发达城市异军突起,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形式之一,“夜经济”是伴随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直观地表现着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并潜在地拉动生产需求。据统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夜间消费已经占到全天消费的50%,并还在逐步上升。以北京为例,2004年北京市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200.4元,其中,外出就餐为1058.6元,服装购买为1062.5元,文化娱乐用品购买及文化娱乐服务为1141.4元。将后面几项数据加总所占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比例为26.74%,而这几项数据属于休闲性消费,正是夜间消费的重要消费形式。可见,夜间消费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消费模式,拉动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并映射出城市的文化与活力。下文以重庆市发展“夜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例作出实证分析。

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的增长机制

区域经济的增长是指一个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增长相伴出现的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迁移和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就业规模的扩大。

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需求、供给、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区际生产要素流动等,其中需求能力取决于投资和消费水平,消费是对现有产品的服务的需求,可以直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

(二)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检验

以重庆市1985~2005年消除价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性支出与人均GDP的数据来验证重庆市的人均消费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利用EVIEWS软件对重庆市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做单位根检验,得出重庆市1985-2005年的人均GDP时间序列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消除价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时间序列亦为非平稳的,同时也说明他们至少是一阶单整的,因此再对他们做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滞后期数为2时,重庆市的人均GDP与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互为因果,这表明重庆市的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促进了重庆人均GDP的增长,同时人均GDP的增长也影响了平均每人的消费性支出。当滞后期数分别为1、3时,人均GDP的增长是人均消费性支出变化的原因。

(三)“夜经济”消费成为引导重庆区域经济进入新增长周期

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扩大重庆居民消费是拉动重庆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夜经济” 所带来的消费增长已成为一股新的力量,不仅迎合了重庆的城市文化、人们的消费需求,更体现出了重庆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水平。自2003年以来,重庆平均每人在外出用餐、购物、文化娱乐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已经占到全年消费性支出的20%以上,可见,重庆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消费方式转变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休闲性消费,在重庆发展“夜经济”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夜经济”所带来的娱乐、休闲、健身等消费形式有望成为经济转型时期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使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重庆“夜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重庆“夜经济”的发展现状

“夜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重庆近两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夜经济”的迅速发展。以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为核心的夜市经济正在不断发展成熟。以解放碑为例,作为重庆的CBD,解放碑云集了重庆大部分的外资企业和优势企业,商业氛围浓厚,同时吸引了众多品牌百货的入驻,与本地百货业融合形成了一个档次落差有致的商业购物环境。加之闻名的“八一路”美食街的餐饮业态的有机补充,以解放碑为核心的特色化商圈已初具规模。2004年渝中区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为解放碑夜市经济的成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成为重庆“夜经济”的领军力量。因此,以购物、餐饮、健身为主题的夜市经济成为解放碑夜间主要的消费内容。

“夜经济”的兴起为重庆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来百货业态的相继入驻吸收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近两年来,北京华联、银泰百货、美美时代百货、王府井百货等进入重庆,上万失业人员再次就业,一定程度上对重庆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目前重庆夜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开始经营餐饮、服装、小饰品等行业,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

(二)打造重庆特色“夜经济”的途径

首先构建以解放碑中心商圈为核心,以常规餐饮、休闲餐饮与特色餐饮为主要内容的解放碑中心商圈夜市,是启动与拓展重庆“夜经济”的最好选择。首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充分整合解放碑、南滨路、朝天门的餐饮资源。例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地下层有部分空闲,且和第一层的美食经营有一定的脱节,应该一方面开发利用闲置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商机,形成一个整体的经营规模。另一方面调整好吃街里面原有商家的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合24小时消费的经营形式,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夜市的形成,在以餐饮业带动“夜经济”发展的同时,购物休闲娱乐成为进一步带动“夜经济”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餐饮业夜市带动而起在解放碑的夜市中心基础上,扩大夜市的规模和范围,实现夜市空间上的扩展。首先,将朝天门纳入夜市工程,这就需要加强对朝天门休闲娱乐资源的整合,利用江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引进一些时尚的户外娱乐运动,健身运动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和个性人群。再联合南边的南滨路,将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的长江索道作为整个夜市工程的新亮点,中高消费层次的人群也被纳入到这个经济圈中,不仅使三者间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他们之间产生的巨大联动效应会形成一个更大范围聚集效应以解放碑食品购物夜市为核心的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于一体的大规模夜市,“夜经济”的规模效应也将得以充分显现。

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在进入条件、占地与管理费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优惠。比如:改变政府对每个区开放多少露天夜市的数量限制,凡符合规定要求且经营管理规范、卫生达标的餐饮企业都可以申报;减免企业经营露天夜市的占地费、管理费等;取消企业“圈地”经营露天夜市的限制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树春,柳欣.开拓津门夜经济,打造天津经济新的增长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年第7期

篇(2)

江苏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一直以来,江苏省都对金融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观注,并且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项目。通过金融业的大力发展和金融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金融业发展逐渐成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现如今,金融业发展已经在江苏省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

(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区域金融促进区域资本投入水平的上升。区域资本形成与积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资本的积累又取决于资本产出率与储蓄的规模。金融资产由于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加上金融部门的融资机制的影响,促使储蓄向投资加快转移,因此区域金融发展大大促进了储蓄规模的增加。金融发展越好,其金融产品、金融机制的选择越多,人们投入金融业务发展的欲望也越强烈。因此,金融业越发达,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转化率越高,增加区域资本投入。

2.金融发展促进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为潜力的投资者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创新。同时,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外部监管促使企业自身主动积极改善经营方式。所以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

(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对金融运行效率产生决定性作用基于现代货币信用经济,金融资源供需平衡取决于经济的基本状态。规模经济,促进规模的增长,金融资源供给和需求直接影响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效率的效率有决定性的作用。

2.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对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产生影响金融资源只能够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方可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特殊资源,引导者其他经资源的分配。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负面的作用。

二、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一)区域金融差异

金融存款和贷款方面从2005~2012年,江苏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不断上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12年年底,江苏存款贷款首次超过12万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存款余额从1978年到2012年增长到75481.51亿元,规模扩大约1244倍,贷款余额从1978年到2012年增长到54412.30亿元,规模扩大约472倍,存贷款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此可见,江苏金融机构具有的资金实力也在不断增强,金融资产也处于扩张的阶段,逐渐适应江苏省经济对资金的需求。2.保费收入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增加了保费收入,并增加显著。到2012年,江苏省一共90家保险公司,数量比上年增加4家,比2005年增加1685家,从业人员从2005到2012年增加8.8万人。保费收入在2005年为437.34亿元,在2012年上升为1301.28亿元,增长率达到197.53%。

(二)区域经济差异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江苏省内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地区差异日益加剧。江苏省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拉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国内生产总值(GDP)江苏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处于平稳增长的阶段,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均处于上升的时期,经济效益也获得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长较好。在2012年江苏省生产总值达到54058.22亿元,比2011年增长10.08%,人均GDP为68347亿元,比2011年增长9.7%。全年财政收入达到14843.89亿元,比2011年增长5.12%,进出口总值达到5480.93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706.58亿元,比2011年增长20.49%。由此可见,江苏省整年的经济发展特点表现为: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增长结构有所改善,消费、投资、出口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财政收入明显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可见成效,经济增速良好。

(三)二者关系分析

1.金融存款和GDP随着金融机构贷款的不断积聚,在2005年至2012年间实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GDP的超越。通过相关性检验,测得二者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由此可见江苏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地方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2.贷款余额和GDP虽然金融机构贷款与GDP增长速率不尽相同,差距被逐渐拉大,但二者的发展趋势依然朝向相同的方向。经过对二者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江苏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地方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3.保费收入和GDP2005年至2012年间,江苏省保费收入迎来飞跃式发展,而在2005年至2007年间,保费收入的增长速率与GDP的增长速率基本保持一致。经过对二者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由此可见,江苏省GDP与保费收入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三、如何促进江苏省区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

(一)积极推进资本布局和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会,拓展更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在开放条件下,充分做好相关的金融风险预防工作,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技术和财务管理人员,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竞争力。使用该地区自身经济优势和地理优势,毗邻上海广泛吸收大型骨干企业,合资企业,高质量的外国公司和民营企业在江苏南部。积极做到江苏省政府提出的“争先、领先、率先;创新、创业、创优。”大力促进国债和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债券发行的门槛,试点城市储蓄市场的发展。鼓励民间资本的有效运转,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内的金融集体。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将信用评级机制市场化,促进低风险资本市场的模式创新。

(二)加强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基于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贷款风险评估、贷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间、数量的风险、风险对象、风险损失率进行分析。银行应当尽快加强和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培养广大农民的可信度,降低业务风险。对影响较大的资产质量预警信号,及时消除各种潜在风险的贷款损失可能造成的。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必须尽快治理与优化信用环境,提倡诚实。协调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需要监控,不仅需要防止债务人,逃避和拒绝金融债权,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失信行为的人严惩。改变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吸引私人资本,努力扩大利用外资,引导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资本扩张能力的优势企业,推动相关企业和项目融资;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金融部门增加信贷加入。例如在江苏省江北新区浦口区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针对企业信用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采取灵活的措施,对于市场的企业和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争取在江苏省内做到创新创业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坚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综上所述,江苏省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必须通过有效的对策来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结合多一点,争取使江苏省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领头羊。以促进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卢长春 钟雪松 郭小芳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篇(3)

一、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增长。1978年~2010年,中国取得了年均9.8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经济体量的持续变大,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差距扩大等。(1)经济增速放缓。从2010年以后,除2011年以较高9.5%的增长以外,其他年份均小于8%,2012年~2014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7%,7.7%和7.3%。(2)区域差距依然巨大。从2014年的GDP总量上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第一的广东省为6.78万亿元人民币,而仅为920.83亿人民币。从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天津,北京和上海,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别为云南、贵州和甘肃,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为105 231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肃为26 433元,两者相差3.98倍!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国政府通过“对内深化改革,积极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外加大开发力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其目的就是使得中国经济在时间维度上维持稳定增长,在空间维度上形成合理的分布。因此,从理论上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

从本质上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就是微观主体的区位选择问题。因此需要关心的是,当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会如何选择自己的区位?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相生相伴的区域差距又是如何变化的?对这些问题回答的好坏是政府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一门解释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理论,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化规律。因此,本文论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阐述新经济地理框架下主要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研究;(2)新经济地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解释;(3)总结和建议。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关系: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

1. 静态模型。最初的新经济地理模型旨在解释区域一体化发生后,经济活动在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由产业分布的变化而导致的区域差距,其现实背景就是欧盟的产生。Krugman和Venables(1990)最初的模型就是解释当区域一体化发生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是如何在空间上进行变动的。模型中企业的区位分布是由聚集力(Agglomeration Forces)和分散力(Disperse Forces)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模型中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三种:市场接近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聚集力主要体现在市场接近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大的发达地区,因为这样可以实现自身的规模经济,同时生产接近大市场还能节省运输成本;另外,在企业集中的地区其生活成本也低,因为企业数量多的区域生产的工业种类和数量自然就多,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少,从而承担的运输成本就小,于是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接近效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定位于大市场,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一个地区集中时,这个地区的价格指数又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得更多的制造业人口迁移到本地区。而分散力主要体现在由市场拥挤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方面,企业较多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为获得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进而促使其转移至边缘地区以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区域一体化化程度(模型中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对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至关重要。当区域一体化程度比较低时,经济系统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保持对称分布状态。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开始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得更快,这样就存在当一体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时,聚集力大于分散力,进而导致经济活动的聚集。

从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对过程来看,由于在静态模型中,生产要素都是事先给定的,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模型中没有明确表示经济增长的变量,模型中经济一体化程度(由运输成本下降导致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过程具体如下:由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运输成本下降),聚集力和分散力都发生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的更快,这就存在运输成本的某个临界点,当运输成本低于突破点时,聚集力大于分散力,产业的聚集过程开始,工业企业逐步流向另一个地区,两个地区工业企业数量也就不再相等,最终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两个地区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企业数量和实际工资来衡量经济增长的话,(从整体和局部来进行分析)核心区域会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出现经济增长(企业数量增加),同时核心区的实际工资也会提高,实际工资的提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消费其他地区的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提高;另一个是由于核心区企业数量的增加,消费者消费其他地区产品的种类减少而导致的价格指数下降,从而使得实际工资提高。而边缘区则会发生经济衰退(企业数量减少),同时由于消费外地产品数量的增加,实际收入将会下降。在这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区域差距的变化,在运输成本从无穷大降低到零的过程中,两地区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差距会呈现出现增加后减少的倒U趋势。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倒U结论一致,这说明在政府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先富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只有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时,全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会不断缩小。这个模型本质上解释的是初始有差异的两个地区进行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化规律。但模型没有说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两个地区初始的差异?随后Krugman(1991a)修改的假设说明了在即使在两个区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也能最终出现经济活动集聚的状态。其作用机制就是劳动力流动而形成的自我强化的作用效用。此后,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对模型进行修改,如把制造业工人的流动改为实物资本的流动就形成了自由资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以及把制造业工人修改为自由企业家就形成了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结论,即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区域差距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的变化规律,完全一体化后,区域之间不存在永久性差异。

2. 动态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静态模型的经济增长只能通过价格指数的下降来体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GDP的增长,因此在随后的发展中模型中增加的动态模块,由Baldwin(1999)提出来的资本创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与CP模型不同的是,CC模型中生产要素的存量没有提前给定,其经济增长是通过资本的折旧和创造来反映的。模型中引入了资本形成和资本折旧这两个新的变量。创造新资本的条件是资本价值大于等于资本创造成本,其中资本价值的确定是由资本长期收益流的现值来确定。只要资本价值大于创造成本,新资本就会不断会被创造出来,在长期,资本的价值与创造成本相等时,资本存量不再增加,经济增长也就停止了。对于初始条件相同的两个区域,贸易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经济活动是对称分布的。只有当贸易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时候,其中一个区域获取初始优势,对称均衡将会被打破。在一段时间变化后,所有的工业企业将会集聚到一个区域。同样,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增长地区获益,而萧条地区受损。平均价格指数下降,全国实际收入将会上升。如果初始区域规模不相等,这个转变过程会更快,尽管局部均衡也可能发生。

显然,在CC模型中,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是相互作用的:区域差距具有增长效应(区域差距的扩大,区域增长率将会提高)以及在区域差距扩大过程中,发达地区变为增长极,而另一个地区则沦为塌陷极。这样,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的是,发达区域将会比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这与Myrdal(1957)的循环累积的概念是一致的。然而,一旦经济活动全部聚集到一个区域,那么经济增长将会停止。但此时,如果一体化继续推进,边缘地区的实际收入将会由于进口价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这也意味着全国实际收入的提高。但与静态不行不同的是,即使区域间完全一体化后,两个地区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即存在永久性的收入差异。从长期来看,如果贸易成本不变,则区域差距的程度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影响。在CC模型提出后,不同学者对资本创造的过程进行了修改微观机制的描述,形成了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 Model,GS模型)和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 Model,LS模型)。模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也更为丰富,不仅有商品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也有知识溢出程度的变化。从经济增长方面来说,LS模型的典型特征为经济增长受到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其决定变量就是两个维度的一体化程度。当经济系统处于分散状态时,如果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则创新成本很大,因此经济增长率低,但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企业开始慢慢集聚,当所有产业集聚到一个区域的时候,其区域内的溢出程度会非常高,因此创新成本会大大减小,从而提高资本增长率。这就告诉我们在区域间知识溢出程度很低(如通信技术落后等)时,可以通过经济集聚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经济进入 “快车道”。从区域差距方面来说,LS模型中不同的区域一体化路径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一体化中仅仅降低交易成本(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减小市场分割等),那么最终会促使经济发生核心边缘结构,经济会完全集聚到一个地区,从而加大区域差距;但如果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和知识溢出成本,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的完全集聚。实际上,扩大知识溢出政策可以导致经济活动的分散。如当经济需同中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系数都为中等水平的时候,如果区域一体化中等贸易自由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知识溢出水平就可以把经济系统从核心边缘结构转变为对称结构,从而减小区域差距,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因此,从区域一体化过程来看,政府的政策其实是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中权衡。如果形成核心边缘结构,则区域间存在永久性差距,且核心地区的福利高于边缘地区。但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边缘地区与一体化化之前相比福利是否提高,其不仅取决于一体化程度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消费者制造业支出份额的大小。随着一体化的与此同时在最新的新经济地理研究中,更多的是从企业和劳动力异质性方面来进行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关系(Okubo et al.,2010;Fallah et al.,2011),这种异质性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异质性的企业和异质性的劳动是在空间上匹配问题)将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 NEG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差距的解释

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手段,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这两项政策分别对应着国内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按照新经济地理模型的预测,在一体化过程中,具被更好的市场可达性(Market Access)的沿海地区将会聚集更多的产业,因此沿海地区也会得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从制造业的分布来看,陈秀山和许瑛(2008)研究表明,中国29个制造业行业中仅有9个行业存在扩散效应,1996年~2005年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空间结构整体表现出核心-边缘分化过程。从沿海―内陆的经济活动分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2009》,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正如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内陆和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中国经济通过空间集聚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年~2007年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3.0%的速度,创造了令人关注的中国模式。

这种空间非均衡的经济发展也使得区域发展差距被不断的扩大。按照不同的尺度空间,这种差距可以分为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从201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看,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和山东,全部为东部沿海城市,而排名最后的四个省份分别为宁夏,青海和,都是来自于西部大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省GDP是排名最后的的73.64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预测,即随着在工业化初期,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地区间基础设施的改善,区域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反而促使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集中。当地区间的运输成本从高到低,运输成本与产业聚集之间确实存在着“倒U型”关系,随着运输成本由高到低, 经济出现分散到集聚、再扩散的过程。根据文玫(2004)的研究显示:在1993年~1994年中国工业依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左方,即这段时间区域发展差距是单向扩大的,随着交易和运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会促进制造业在地域上进一步聚集。当把时间维度加长后,区域差距的变化就体现出模型所预测的那样呈现倒U变化的规律。徐召元和李善同(2006)的研究表明,区域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呈扩大趋势,2000年~2004年区域差距扩大有所减缓,而2004年收入扩大趋势开始明显减小,2004年也是大部分学者认同的区域差距变化的拐点。因此,新经济地理模型对中国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化有着很好的解释力。

四、 结论和建议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的理论出发,回顾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这一对变量的变化。在现有的理论中,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空间经济过程的变化是非单调的,这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是分散―集聚―再分散的过程。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也随着经济活动不同的空间分布而发生“倒U型”的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好的解释力,但随着一体化程度进一步的推进,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一体化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新经济地理动态模型的预测,贸易一体化和知识程度一体化都会引起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变化,不同的是前者的提高倾向于使经济活动的集聚,而后者的提高会使得经济活动分散。而通过贸易一体化使得经济起飞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深化会改善欠发达地区福利水平,如果这个时候采取加大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手段来进行干涉的话,反而不会提高欠发达地区福利。此外,在深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从提高贸易一体化转移到提高要素流动和提高知识溢出一体化层面上来,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希伟,陶永亮.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世界经济文汇,2011,(32).

[2]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6,(7):106-116.

[3] 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经济研究,2004,(2):84-94.

[4] 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篇(4)

中图分类号: F712 文献标识码: A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此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飞跃和发展,而这些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际贸易的投入、进步与成功。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际对外贸易情况极大地推动了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立足于全球化得经济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也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随着经济结构来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基于现在已经形成的发展模式来做出相应的更好的调整,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由经验得到,一个国家的对外国际贸易都是以小范围或者大范围的地区对外经济贸易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在技术、资源、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增加其区域竞争力。伴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WTO)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状况也愈见攀升,通过对外贸易的作用机制,更快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学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当下新的经济市场下,国际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相互关系。

首先,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某个地区的自身发展情况特别是经济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极大地依赖于这个地区的对外国际贸易状况的,国际贸易能够改变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用来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例如,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人力资源的丰富、高科技的投放等。使那个地区在降低各方面生产成本时,还可以兼顾同时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都是通过对外国际贸易的经济规模的广泛扩大。另外,若能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创立新型的开放企业管理制度,最优化产业结构,兼顾国际贸易,就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更快地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其次,区域经济也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反作用于国际对外贸易。区域同大体的国家一样,其对外国际贸易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政策的有力制约,好比如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有着更为开放的国家地区经济政策,外贸政策及其他原因,很大程度上促进及保持着这些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也更大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对外贸易更为发达。由此可以说,国际贸易推动了东部沿海的人均收入和地区总收入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很大地初级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地区经济得以保持较快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 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两面性的。

一方面,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自从改革开放后至今,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发展较快,直至目前已经跃居与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行列,在发展对外国际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国际贸易促进了我国各个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优化的技术和设备,甚至是人才,同时带动相关企业管理技能及体制的创新发展,我国拥有着广袤的国际市场以及本土市场,对外贸易较大地促进了我国产品的结构优化,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另外,都知道国际对外贸易分为两个大的层面:出口贸易及进口贸易。从出口贸易方面来说,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即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优良技术和设备,并对它们进行改进,利于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也可以刺激地区的产业投资投放,增加资本的积累,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得以获取更大地经济利益,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由此保持该地区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同样地,进口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进口贸易加速了低效率企业更快地没出市场,体现和实现竞争的超越特性,从进口通道引进了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资金、人才及设备设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能够节约我国部分科学及市场研发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进口贸易刺激了市场新的需求,促进了国内自身新产品的投入及研发,开拓了更为广袤的市场。

还是拿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吧,该地区对于国际贸易的依存度较高,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对外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鞭策作用。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国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其规模,使得其区域经济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增长和带动其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优化,大大提高人均劳动收入水平。其次,从产业主体结构及国际对外贸易方式上看,该地区中小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它们都是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养了优秀的技术工人及人才,输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机制,大大推动区域产业调整,扩大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外及国内的市场份额,加大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更好更快地发展区域经济。

由此可以看到,合理的贸易发展战略措施及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得以带动该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国际贸易使得推动区域发展的经济要素变成现实地生产力,提高了要素配置的效率,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国际贸易促进着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积累,提高了发展效率,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也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国际贸易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势必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产生消极的影响。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其在世界经济市场上的地位悬殊。我国在区域经济对外贸易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部分发达国家工业技术为主的出口贸易造成发展中国家地区环境的恶化及资源的枯竭,最终影响地区发展。目前看来,消极影响还未引起很大程度上的重视,但也应该有所警觉了。

总的来说,现在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十分重要且极具关联的,应重视对外的国际贸易发展。

三、国际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在现今新的经济市场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促进。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市场和国内市场经济,新的贸易壁垒突显了对外国际贸易对于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按这个情况下,如果想要持续取得国际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对于当前的部分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而且要及时,从而应对新市场的考验。如今,国际贸易对于产品的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区域经济当然也有了更严格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是势在必行的。它要随着对外贸易政策及贸易壁垒的不断调整老优化区域经济的自身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给是的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在新经济在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远。

1、动态利益市场分析

国际贸易的利益可以分为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所谓静态利益就是指开展贸易以后,在这种利益的趋势下都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表现形式主要是资源总量的数量不断增加;动态利益就是指自从开展贸易以后,对贸易双方都会产生经济和社会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二者的侧重点不同,静态利益主要是侧重于主要是指通过贸易所产生的消费方面的好处,这种益处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而动态利益的范围比较广,是指通过贸易的作用而作用于社会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果将静态利益拟定成为直接的贸易利益,那么动态利益就是指贸易的带动作用,而对经济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带来利益。

2、改善投资结构、优化经济结构

一个国家和地区往往会受到出口产品的惯性应道,所以通过改变资本的投资结构会对产业的资本产生正面的促进作用,增加出口效益,这样就会获得比较广阔的产业领域,进而优化社会经济结构,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对自身比较有优势的产业领域和生产水平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

3、扩大市场

一个国家和企业的出口增加就会需要很大的市场,市场的扩大,就会对规模经济效益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不断的扩大国际市场,可以使商品获得更大的市场容量,在这种优势的条件下,必然有利于社会和企业进一步扩展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国际贸易在区域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我国在发展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到其消极影响。通过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张可以直接带动外资的不断加入,在外资的作用下可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样就能够不断的提升区域自身的经济实力。国际贸易极大地促进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市场经济来调整经济结构,健全外贸政策,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真真正正地为区域经济服务,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区域金融 金融支持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都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相互推动的,特别是在日益发展的现代区域经济中,金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区域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日趋明显。区域金融作为金融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就目前而言,对区域金融问题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相当滞后。本文尝试从金融体系的功能分析入手,进行区域金融分析的深层次研究,以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依托,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提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国内外研究现状

金融发展理论是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 1911 年,熊彼特(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1969年,戈德史密斯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经济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粗略的平行关系”的结论。1973年,麦金农(R•I•Mckinnon)和肖(E•S•Shaw)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论证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和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此后,许多著名学者如Diamond、Levine、Beck等都进行了各种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各自角度论证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使这一理论不断得到补充、修正和发展。

国内也有一部分学者就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如史永东等(2003)关注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谈儒勇(2001)、万寿桥和李小胜(2004)、胡宗义和宁光荣(2004)关注的是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韩廷春(2001)关注的是金融发展、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这些研究也未考虑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梳理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文献可看出:金融发展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以及畅通无阻的传导机制有利于储蓄的增加以及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进而推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及长期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率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究竟如何,仍有待深入研究。就我国而言,无论是经济发展情况还是金融发展情况,地区差异都较大,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现在对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还不多或者说还不够系统。所以,很有必要对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

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

第一,便利交易功能与经济增长。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安排能够促进专业化、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银行在各国支付清算系统中都发挥着特殊而突出的作用。银行提供的支付和清算服务所具有的流动性与广泛接受性,使纷繁复杂的商业交易与经济体系得以便利和高效地运转。如果将银行在支付清算系统中的突出作用与银行通过借贷活动和存款交易而创造货币的功能结合起来考察,就会进一步发现,银行实际上构成向其它各类金融和非金融类机构提供流动性的主要源泉。由此可见,由银行所支撑的支付清算体系构成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血脉。血脉畅通则经济活动运转顺畅,血脉阻塞则经济活动受到梗阻。没有金融机构为交易所提供的交易便利,现代经济生活是无法想象的。

第二,公司治理功能与经济增长。金融合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除在事前能够减少信息获取成本外,还可以减轻事后监督经营者和加强对企业控制的信息获得成本与实施成本。在企业内部,为了实现对企业有效控制,企业的所有者通常作出财务安排,使经营者按照最有利于自已利益的方式经营企业。仿效这种方法,企业之外的权利人如银行、股票和债券的持有人等,同样可以作出金融安排,使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按照符合这些权利人利益的方式经营企业。如果没有对企业作出控制的金融安排,社会公众在利益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是不敢贸然进行投资的。

第三,储蓄集聚功能与经济增长。调动社会资源并将之积聚在一起,涉及到将资本从不同的所有者手中集聚起来用于投资。动员积蓄往往需要创立小面额的金融工具,以便为不同的家庭和机构持有多元化的组合资产提供便利,也为对需要规模效应的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强企业的流动性提供机会。如果不能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积蓄集聚起来,任何一个家庭或机构所面临的窘境是要么将整个企业买下,要么将资源闲置。由于调动资源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许多金融安排应运而生,用以减轻此类障碍,并为资源的聚集提供便利。

第四,风险管理功能与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出现与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具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也许就不需要有金融体系浪费资源寻找项目、监督债务人、设计风险防范安排和提供交易便利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本,才需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出现,以便减少这些成本所产生的问题。不同类型信息和交易成本及其结合推动不同的金融合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出现。

第五,信息揭示功能与经济增长。由于单个财富所有人对企业及其经营者、市场状况等进行评估通常困难且成本很高,这些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技能或渠道去广泛收集和加工企业及其经营者的信息,没有可靠信息当然不愿进行投资,结果巨额的信息成本阻碍了资本流向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因此,信息获取成本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出现提供了动因。公众借助金融中介可以节约对投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成本,可使社会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证券市场同样能够影响有关企业信息的获得和传播,在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的变动挟带和反映着有关信息,证券市场通过公开价格传播有关信息,市场的参与者可以通过观察证券价格来解读其中的信息。

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策略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事业的发展又建立在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地方金融的支持不断求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借助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金融实力的不断增强,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企业主体对不同金融服务的需要。为更有力地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银行可有选择地适当放开对地方金融业务范围的限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开展银行承兑和票据贴现业务,解决企业临时资金需要。在开展传统业务的同时,要大胆进行业务创新,诸如开展资金、投资咨询、客户理财等新业务,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和便利条件,为企业提供多种信息咨询服务,全面实施金融企业营销战略,变坐商为经商,深入客户、主动上门,推销存款和贷款,建立完善的便民利民服务制度。为使服务水平真正提高,地方金融机构还要舍得在利用新技术上投资,同时对具体操作程序进行精炼,提高办事效率,以求实现金融服务的周到、方便、快捷。

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各地区争夺市场金融资源的关键点之一。金融生态是一种社会状态,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呈网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中的其它要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首先,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政策环境和经营环境,正确把握运用金融规律,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加强诚信建设,以吸引更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其次,进一步规范企业改制行为,提高透明度和协调性,加强金融部门维权,减少风险资产损失;再次,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最后,还要发展和完善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等信用体系,降低融资交易成本。

善于运用多种金融渠道融通资金。一是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市场化融资。积极研究国内外资本投资非上市股份制公司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股份制聚合资本的作用。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国外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和疏通渠道,扩大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吸引外资银行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千方百计启动民间资金。制定科学的产业指导规划,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流动。通过实行多元化融资战略,全力拓展融资渠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地方政府要采取扶持政策。区域特色经济往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它的健康发展将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和政府的工作目标是非常一致的,政府在组织资源配置时要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一有效渠道,为地方金融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诸如为金融机构介绍区域发展规划、财政扶持对象、企业破产兼并转制信息的披露、组织资金、帮助消化不良资产等,也就是将政府的目标与地方金融的利益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出现政府帮助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对地方金融过多行政干预的现象再度发生。

遵循市场规律和金融规律,不断优化资金增量,盘活资金存量,增强竞争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地方金融的不断壮大是相辅相成的,要取得双赢的结果,区域经济的主体就要不断利用本区的资源优势,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自身实力。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也是取得资金支持的前提条件,地方金融机构更要按照市场和金融运行规律开展各项业务,向优势项目靠拢,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区域内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的要给予大胆支持;对有效益、不亏损、还款有保证、信誉好的企业,可采取抵押担保方式给予支持;对不良资产的债务人要及时提供信息和相应的金融服务。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是进行资本融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有效的市场。地方政府是地方利益的主体,其目标是维持地区社会稳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福利,地方政府为保证自己特定目标的实现,可利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等方式来为地区经济的发展筹集资金,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各种金融政策的运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在切实符合地方实际的前提下,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上进行合理调控,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金融政策最大限度地为经济的发展融通资金。因而,正确把握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并保证区域经济金融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极不平衡,金融体系低效率等问题应是中国当前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更是我国未来应注意研究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杜朝运.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模型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宋艳伟,李恒炜.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12)

篇(6)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FDI(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实证研究,以钟昌标(2000)、魏后凯(2002)等为代表。钟昌标(2000)利用1988―1998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五省市的经济数据,得出FDI与GDP增长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FDI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从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由强变弱的结论。魏后凯(2002)构造区域经济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而在西部落后地区中不具有显著影响。王成岐,张建华、安辉(2002)的研究显示在经济发达的省份,FDI对经济的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与其相反,贺敬之、孙云(2005)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比东部更明显。

通过引入对滞后一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作为长期经济效应的分析,钟昌标(2000)得出结论即东部地区外资当年的影响明显比滞后一年的影响(长期经济效应)更为重要,中、西部地区情况也确实表明长期经济效应更明显。而张盛林、吴海鹰(2005)认为西部地区FDI的外溢相应在两年之后开始明显显现,但短期需求拉动的作用仍然比较明显。徐晓虹(2006)对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有着乐观的看法,超前两年的区域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超越当年的区域FDI的促进作用。

二、FDI及区域经济增长的数据分析

对1990―2004年的15年间,中国三大地区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年流入总量情况进行统计(地区总量由地区内各省市年流入量的加总构成),基本情况如图1。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明显不均匀。90年代初外国直接投资刚刚开始大规模流入中国时,这种地区差距表现得就很突出,当时东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29.7亿美元,占比高达93.9%,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分别为3.87%和2.26%。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种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虽然东部地区吸引FDI的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东部地区的FDI流入量至2007年时仍然是中西部地区总量的近七八倍。可以设想FDI在促进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相同。

三、FDI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和实证分析

1、基本模型的建立

假设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各个省市的生产总值增长具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性,区域总产出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区域投入包括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投入可以分成国内投资和外商投资两个部分。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 kLαC1-α

其中,Q表示产量;L表示劳动力投入量;C表示资本投入量;k是常数;0

在研究FDI对区域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时,我们将资本划分为FDI和国内投资额两部分。用K代表国内投资额(亿元),F代表外国直接投资(亿元),L代表劳动力人数(万人),则区域经济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GDP=AKαFβLr(1)

公式1为非线性模型,对公式1求对数化为线性模型,可得:

1nGDP=1nA+α1nK+β1nF+ r1nL(2)

即:1nGDP=C+α1nK+β1nF+ r1nL(3)

上式中,c为方程估计的截距,代表了制度及技术进步等资本和劳动力以外的因素对GDP的影响,系数α、β、r分别是国内资本,外国直接投资及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估计弹性。

2、1990―2004年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GDP的短期经济增长效应的验证。在短期经济效应验证中,本文利用当年外国直接投资在各个省市的流量作为变量衡量外国直接投资对地区生产总量的增长作用,利用公式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1。

由表1可见,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模型的相关度R2和调整后的R2为0.97左右,拟合性良好,F值均在0.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说明模型均具有十分显著的统计意义,大体可以解释GDP变化的97%以上。

从本文的三个模型中各要素投入系数看,三大地区对GDP增长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国内资本,其次是劳动力投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不同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GDP增长影响具有很大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FDI对区域GDP的贡献率较大,地区FDI每增长1%,GDP增长达0.097%,中部地区为0.037%,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为0.019%。

(2)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GDP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的验证。为了将外国直接投资的滞后效应即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归纳到生产函数,模型在公式3的基础上引入变量F(-2),代表滞后两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变量。以滞后两年的外国直接投资进行衡量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生产总值的长期增长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生产模型为:

1nGDP=C+α1nK+β11nF+β21nF(-2)+ r1nL(4)

利用公式4对数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

从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外资当年的影响比滞后两年的影响更为重要,但区别并不是特别大,弹性系数分别为0.083和0.063。中部地区加入了滞后因素后的情况也类似,当年外国直接投资和滞后两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弹性系数分别为0.052和0.039,差别较小。从本文的模型看出,外国直接投资的短期效应都更为明显,并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并没有较大差异。原因可能在于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及市场成熟程度等因素并未达到实现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应的要求,外国直接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即溢出效应不能充分的发挥。

西部地区的区域生产模型在加入滞后变量后,F与GDP的相关关系未通过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F(-2)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1的检验。但F(-2)并未成功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检验,说明即使是长期经济效应在西部地区也并不明显。

四、分析与总结

首先,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比较明显,而在西部地区影响较小。我国应加大对中部、西部投资环境改善和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弥补中西部资金需求的缺口,促进中西部经济增长,促进中国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

其次,FDI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非关键性作用,无论是在FDI大规模流入的东部地区,还是在FDI流量和存量均较低的西部地区,其经济促进作用均低于国内资本的作用,并且低于劳动力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我国也应当重视对国内投资及劳动力的改进,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最后,FDI的长期经济促进作用较之短期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虽对三大区域内不同省份的滞后效应具有显著性,但是影响小,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并没有充分显现。因此,我们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更要重视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使外国直接投资的长期效应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凸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武剑: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

篇(7)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篇(8)

[DOI]10.13939/ki.zgsc.2016.36.017

近年来,电商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流经济的腾飞,而区域经济在物流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程度的进步。可以说,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物流经济产业还存在着发展较混乱、物流资源配置率较低、造成的资源损耗较大等问题,但随着区域经济的整体进步,这些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为有效提高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率,本文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1 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App、iPad等掌上终端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网络销售得到迅猛发展,我国物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此外,我国正大力鼓励企业积极创新,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进行大调整,传统物流进入转型升级期,这些为物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它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1 合理配置各种优势资源,提高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

物流经济随着网路电商的兴起而得到飞跃式的发展,而物流经济不仅仅满足了网络销售的配送货,而且对区域经济进行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物流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节省了运送方面的人力损耗,提高了物流企业运输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销售企业不必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物流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对盘活区域经济资源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物流经济的发展中,有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刺激了物流产业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物流运输体系,区域间的物流方式不断丰富,各类运输方式综合利用,运输系统得到完善。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了区域产品的流动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储运风险,有利于实现交易双方的互利共赢。物流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互联网经济作为中间纽带的作用机制下,企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物流体系越发达,区域之间的产品越能够实现快速的交易,企业的运行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1.2 推进物流产业升级创新,带动企业转型

随着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购物模式,连带着企业的运行模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企业需要不断变革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和增长的需求。区域经济在物流产业的大船上不断的前进和发展,区域经济中的多个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不转变经营模式,与物流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以适应当下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保证不被市场淘汰。而为了适应物流经济的节奏,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以往以粗放型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渐被精密型所取代。与此同时,物流经济的发展,有效调动了民间资本的流动性,提高了金融行业的活跃性,并将生产、经营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

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产生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有力地提升了区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例如,信息产业对物流信息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是提高物流经济的有效途径。区域经济在物流经济的带动下不再像以往一样受到多重阻碍和限制,在助推第三产业兴起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3 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物流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带来了压力和便利:一方面逼着这些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区域内的就业岗位,有效提升了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福利。而物流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最大效应就是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中小企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创业变得更加简单有效。

物流经济的发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加了就业岗位,从物品的仓储、上货、运输以及最后的卸货、派送等都需要较多的人力。而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在人员的选择上没有太高的要求,通常在经过一定的培训之后就能上岗就业。“要致富,先修路”,在物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创业,只要拥有一定的货源或是渠道等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一份优势,创业者就可以借助物流经济发展的东风,积极进行创新。

2 物流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策略

目前,在物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较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物流经济作为新兴发展的一种经济,在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区域产业与物流产业的共同发展。以下就如何提高物流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进行分析。

2.1 构建良好的市场发展机制

物流产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有着较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物流产业经济的市场竞争中,直接造成了区域内物流经济市场的混乱。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是目前区域物流经济的较大问题,影响了物流经济的长远发展,同时还对区域经济产生了阻碍。为此,在物流经济的发展中,应构建科学的发展战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物流经济健康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做好良好的助推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准入机制,推出行业标准,提高物流经济的水平,防止一些不合规的物流企业扰乱市场秩序,构建良好的市场氛围。结合区域经济的产业特点,对自身的经济水平进行精准定位,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构建物流信息分享平台,通过良性竞争来促进物流产业的服务质量,为当地的产品输送和购进发挥重要作用。

2.2 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

区域经济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色,从而导致物流经济的发展规模必然出现差别化。而在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资源的浪费,运输车辆的闲置率较高,空车回城的情况大大降低了物流经济的利益。为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来进行资源的整合,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这就需要与区域内的各个需求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包括区域内不同地方的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不断加强双方的信任,提高合作长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双方的成本。对区域内自带物流的企业进行统计和分析,不断挖掘和开发物流产业的市场,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物流技术的提高,增加物流企业的可信度,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物流体系。

2.3 增强政府对物流经济的宏观调控

目前,我国的经济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正处于不断的磨合和改善中。物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体对区域内一些传统经济产生的冲击,需要区域内容各个企业不断地转变和适应。在物流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融合过程中,政府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对部分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物流经济的发展为区域内的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物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地产、基建等问题,都需要政府参与到市场的规划与发展当中,为物流经济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缓慢的地区,政府应对物流企业进行财税层面的降低支持,积极引进外资的投入,推进区域的物流经济发展。

3 结 论

总体来说,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改革时期,物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力量,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与物流经济的深度结合,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运营成本,同时,物流经济的快速进步,也能督促着与物流相关的其他相关经济的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保证物流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政府应加强对我国物流经济的关注力度,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篇(9)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特征

除了差异性之外,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也需要关注。而Moran''''sI统计量则是检验经济现象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的一种常用指标(P.A.PMoran,1950),其计算公式为:GRP),N为地区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Moran''''sI取值范围为[-1,1],其大于0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小于0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空间负相关,而等于(或近似为)0,则说明变量为空间零自相关(即在空间上随机分布)。同时,如果Moran''''sI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变量在空间分布的(正/负)相关性越强。同时,对于Moran''''sI显著性,可以通过Z值及其对应的P值进行检验。根据(4)式,笔者以各省份省会之间距离的平方为权重,构建了空间权重矩阵W,进而计算了1978年~2012年我国人均名义GRP与人均实际GRP的Moran''''sI值。具体见图3。其中,两种人均GRP的Moran''''sI值均至少在3%的水平上显著,且显著水平也同Moran''''sI值一样不断提高。从图3可以看出,不论是人均名义GRP还是人均实际GRP,两者的Moran''''sI值在改革开放之后均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中,人均名义GRP的Moran''''sI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略微下降,但整体而言其上升的幅度更大,由最初时的0.09(1978年)逐渐上升至最高时的0.45(2010年);而人均实际GRP的上升过程则相对平稳一些,其最高值为2010年的0.32。综上所述,我国各省份之间的人均GRP(包括名义与实际)具有比较显著的全局正相关性(或空间集聚性)。在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之后,可以再考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局部自相关特性,这主要通过Moran散点图进行分析,具体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拟合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大,表明省份人均实际GRP的全局自相关特征日趋明显。同时,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表示存在局域空间相关)的点逐步增多,而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表示部存在局域空间相关)的点则有减少的趋势。同时,1978年~2012年间我国各省份的名义GRP与实际GRP的Moran''''sI均为正,且都至少在10%水平下显著。综上所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

篇(10)

一、经济增长理论和晋江品牌带动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及区域政府追求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它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量。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一个封闭的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内国民生产总值Y1是现存的生产能力(产出)O和需求D的函数,即Y1=f(O1,D1),从供给方面看,产出取决于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和土地Q等的数量和质量,即O1=f(L1,K1,Q1…),从需求方面看,总需求是由私人的消费需求和公共的消费需求C与私人和公共的投资需求I两部分构成,即D1=f(C,I…)。

经济增长也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最早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随后新古典增长理论引入解释经济增长的新要素――技术进步;而新增长理论进一步把技术进步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而后诺思又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重要要素进行考虑。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和演进,可以看出,这些经济增长理论将研究放在生产或供给(产出)领域,重点考察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忽视了需求领域拉动作用的研究。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经济进入生产过剩,产出因缺少需求不一定会变为收入,以及品牌对消费需求越来越起重要导购作用的时代下,品牌这一因素到底对经济增长(在推力和拉力上)起什么带动作用?以及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晋江品牌带动状况

2007年,晋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5.5亿元,增长18.8%;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6位。晋江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仿样加工到贴牌生产,再到打响自有品牌的过程。亚洲金融危机、产品同质、供过于求的新竞争环境的出现,开始改变晋江出口加工企业的生存状态。面对内外销市场越来越难做的现实,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贴牌生产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同样品质的产品,贴上外国牌子就身价倍增,而生产者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在这种环境下,晋江企业迫切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品牌,晋江企业对品牌重要性认知开始觉醒。

1997年,安踏的销售额仅有5000万,但安踏却率先请孔令辉做代言人,打响了进军国内市场的第一枪。2000年,孔令辉夺得奥运会冠军,随着他在中央电视台喊出的“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语,安踏品牌效应立显,安踏在市场上的销售业绩出现了井喷式增长。2007年10月,安踏在香港上市,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安踏获得了更大发展资源。

在安踏品牌效应带动下,晋江企业开始跟风式的品牌改制;晋江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在1998年和2002年实施了“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战略,结合龙头企业品牌和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创建,积极引导企业贯标认证、争创名牌,推进自主技术、自有品牌的“两自”型企业发展。

到2007年底,晋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9个、中国名牌产品24项、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件,国家免检产品76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13项;5个品牌入选亚洲五百强,10个商标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五百强,3个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

二、晋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晋江品牌带动可以归纳为3层带动。第1层是品牌企业对自身企业的内部带动;第2层,品牌企业对区域内外部企业的带动;第3层是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带动。根据以上作用关系,我们构建晋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图(见图1):

(一)品牌企业的自身内部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即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对自身发展所需的供给要素(劳动、资本、技术)和需求要素(消费、采购和投资)的带动作用关系,从而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首先,通过品牌建设带动自身企业发展所需生产要素的获取。由于品牌企业管理规范,较高的知名度,较大的发展潜力,更容易受到劳动者的青睐和优秀人才选择单位的重要考虑因素;品牌能带动自身企业更易获得政府在用地上的支持,同时品牌企业注重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益,强调集约化生产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品牌建设能带动企业技术的创新和存量技术资源的利用。

其次,通过品牌建设带动自身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投资。通过品牌建设能带动消费者和组织购买品牌产品的导购作用。品牌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容易由品牌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具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容易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二)品牌企业对外部企业和组织的带动

即在品牌企业竞争优势的示范效应下,品牌企业对外部企业和组织进行水平带动、垂直带动、协同带动和扩散带动,从而在更大范围上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

品牌对同行业企业的水平带动,即品牌带动的内部积极效应,受到同行业企业的学习和模仿;品牌企业对关联上下游企业的垂直带动,即品牌带动从内部扩展到前向、后向上对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售后服务商产业链之间带动;品牌对相关组织和政府的协同带动,即品牌带动从内部向政府、中介服务组织、行会、会计、法律、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相关支撑体系之间带动;品牌对不相关企业和组织的扩散带动,品牌带动从企业内部向区域内无关联的企业、服务机构之间带动。

(三)产业集群品牌带动

即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过程中,通过区域的产业布局合理规划、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规模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首先,作为具有共享性的“区域品牌”树立后,它同样具有企业产品品牌对生产要素和需求要素的吸引力带动作用。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品牌和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能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资源集中在特定区域内。另一方面,具有品牌的产业集群,通过各种行业展览会和博览会等,可以使采购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必然会引来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商蜂拥而至,大批量选购产品。

其次,产业集群品牌建设,通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外部规模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品牌能优化整合集群内部资源,使资源充分利用,还可以改善集群的投资环境,优化提升产业链条,利用产业链整合提升区域品牌生产力。

再次,在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中,会带动政府根据区域经济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得区域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与完善,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晋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实证分析

(一)晋江品牌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对自身企业的带动

1、晋江品牌企业带动了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和人才资本要素获取。(1)晋江的知名企业组成“晋江招聘专场”,对应聘者进行晋江集体品牌宣传。在知名企业“品牌效应”的作用下,增加招聘现场的人才流量,同时也带动在场的晋江中小企业用工人才招聘。(2)由于品牌管理规范,待遇更高,开发实力强,能吸引一流人才加盟晋江企业。

2、带动了政府鼓励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的制定。为品牌企业发展需要,晋江市设立了全国首家县级博士后工作站,并从财政中拨巨资为所有企业博士后科研人员免费提供高档住房和每月4000元的政府津贴。如今这个工作站已吸引30名博士后,涉及经济管理、软件开发、模具制造等多个企业急需的专业领域。

3、晋江品牌企业在品牌建设中,越来越注重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益,强调集约化生产方式,带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如七匹狼在晋江的生产基地只有100多亩,而将更多的生产将外包给协作厂,公司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品牌、渠道和产品研发设计3大领域,以此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在品牌建设带动企业技术创新上。晋江品牌企业为维护和发展品牌,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与8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签署合作交流协议,组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70家(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省级技术中心21家),培育省级以上高新企业35家(其中有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这些带动了晋江品牌企业自主核心技术产生,恒安、安踏公司分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45项、47项。

5、晋江品牌带动为企业带来了资本的吸引,晋江这个县级市,已拥有恒安、凤竹、七匹狼、浔兴、蜡笔小新、福联、福兴、梅花、安踏9家上市企业。已上市的9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72.7亿元人民币,总市值达500多亿元。

6、通过品牌建设带动政府政策和制度的改善和创新。为了提升区域品牌的竞争力,晋江各级政府均在不断的完善品牌建设扶持政策。如通过政府采购、或制定相应的品牌企业的扶持与奖励的措施来扶植、支持和提升区域自主品牌发展。

(二)晋江品牌企业对区域内外部企业的带动

1、晋江品牌企业的水平示范带动。自安踏请了孔令辉做代言人,在中央电视台喊出了“我选择,我喜欢”的口号而一举成名后,晋江的企业迅速跟进,到了2003年在央视投放广告的企业已经达到44个。这个模仿跟进战略,带动了晋江运动鞋、服装业等多个品牌的发展。

2、晋江品牌企业的产业链垂直带动。1995年浔兴拉链组建集团,2002年,新成立的SBS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集模具开发、拉链生产、电镀、染色为一体的拉链专业化公司。浔兴集团规模迅速扩张,成立了10多家紧密型附属企业。像SBS浔兴拉链、七匹狼、恒安等,围绕这几家龙头品牌企业,有200多家企业与之配套,形成了产业集群,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合作。

3、晋江品牌企业的协同带动和扩散带动。晋江品牌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市政服务、基础设施和各种规范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如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商贸物流、人才市场等,为品牌企业的成长提供组织、协调和保障作用。这也提升了服务业作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优化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

(三)晋江产业集群品牌的带动

1、晋江产业集群品牌对企业发展生产要素和需求要素的带动。在晋江产业集群发展下,名牌效应和产业集群效应放大,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产业体系,细密的分工协作能够为不同类型企业组织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并能为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就业空间,仅纺织服装、鞋业制造、陶瓷、伞具4大产业集群就聚集了52万多人,占晋江总人口的50%左右。依托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办起的各行业展览会和博览会,带动了区域内品牌商品的采购和投资。如晋江“鞋博会”,境内外知名鞋类企业(协会)纷纷加盟展会,意大利制鞋机械协会和中国台湾区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区制鞋工业同业公会踊跃参展,境外展位占展位数的25.5%。据统计,前7届鞋博会客流量50多万人次,合同交易额近200亿元。

2、产业集群品牌通过对区域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1)在晋江企业品牌带动下及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过程中,优化了晋江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目前晋江市已形成了以鞋类为终端的旅游运动鞋、拖鞋、皮革、鞋材、辅料;以服饰为终端的成衣、内衣、泳衣、拉链、化纤、纺织、染整、印花、后整理加工等一系列产业集群,带动了相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它们共有6000多企业,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2)为了配套品牌龙头企业的发展,晋江市把规划建设工业区作为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的有效措施来合理布局产业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坚持把突出品牌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特色作为提升工业区内涵和功能的主要内容,使一个个同类企业组织相对集中的特色工业区成为主导产业生产基地,使一个个产业集群在布局上相对集中在一个固定区域,形成一个个“块状经济”,呈现模块化生存格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产业集群品牌对政府市政服务的带动。为了推进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发展,政府不断从政策、制度、流程和服务上地做出改革和创新。在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中,引导了区域和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转型。2004年,晋江市被列为全国公共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进一步提升了晋江市政服务形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四、晋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启示

品牌带动要注重培育和扶持关键性品牌企业的发展,以其成功的品牌示范效应,带动自身企业和其他企业发展,从而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晋江企业品牌带动和鞋业产业集群品牌带动的历程来看,安踏品牌企业的成功发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

品牌带动经济增长不仅表现在品牌对生产要素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人才)的吸引、集聚和优化推动作用上,更表现在对产品的需求要素(消费、采购和投资)的拉动作用上。这种品牌拉动作用尤其在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环境下显得更加有意义。晋江会出现品牌企业跟风在中央台做品牌推广传播,也正是这种过剩经济环境带来的抢占市场竞争反应。

通过品牌经营,能够提高区域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品牌企业容易以其品牌效应,把生产环节外包出去,自己并不从事生产制造,而只从事研发、设计和营销工作。从而提高区域的总体产出能力效率,推动有限区域内的经济总量无限扩张和集约发展。

品牌带动必然会带动企业自主创新。因为在品牌发展和品牌维护上必然要求品牌产品具有个性要素,而要产品服务要有个性,必须要有自主核心竞争的技术和专利。

企业产品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带动,离不开区域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在政府与企业和集群互动过程中又提高了区域政府的市政服务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和区域政务品牌形象。

品牌特别是产业集群品牌会带动区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仅带动了龙头品牌企业和中小配套企业的协作发展,而且会促进中介服务组织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秉安.品牌带动原理方法和海西实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

上一篇: 金融投资专业 下一篇: 低风险投资与理财方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