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5 16:32: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

篇(1)

二、构建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地方应用型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构建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显而易见的是,无论开展何种形式、何种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高校需要开展的首要任务,否则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对于贴近经济实际、贴近市场活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如此。

第一,理论性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首要原则。地方应用型大学需要将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纳入课程内容中去,包括市场营销学、金融学、管理运筹学、公司理论等等,不仅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更让学生掌握成本-收益、质量-效率等项目分析方法。第二,应用性原则在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更加需要我们重视。地方高校需要深入把握当地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学校的优势资源来挖掘潜在的课程创新点,在结合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

三、搭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除了需要重视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在地方应用型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搭建该平台的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非只是大学自己的任务,更需要发挥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其实践逻辑在于,高校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高质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学生在获得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创新活动,其研发结果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与自主创业的形式与市场建立紧密的关系,从而实现完整的协同创新路径。

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基于“创客空间”的产学研耦合、园区孵化的实战综合平台。具体而言,“创客空间”是一种新型孵化器载体,包括天使投资、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和技术转移等平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政策咨询、投融资、中介、品牌宣传和技术认定、评估、交易等服务和保障,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成长壮大。由此可见,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是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有序进行的支柱,是决定项目实施质量以及项目成果能够达到预期的关键所在。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在地方应用型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无论从内部风险控制还是外部收益衡量的角度来看,完善的质量评估系统、严谨的质量评估方案都是科学衡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效益的重要支撑。具体而言:其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地方高校需要设计差异化、层级化的质量评估方案。同时需要摒弃以“绝对分数”作为量化考核的指标,而需要采用以“相对程度”作?榱炕?考核的指标,后者的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学习与实践成果。

篇(2)

摘要:众创包括“万众创新”与“大众创业”两层含义。众创的崛起对于企业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众创意味着企业战略环境的巨大变化;意味着企业竞争优势的重新评估;意味着企业购并策略和流程的重组;意味着营销管理思路的转变;意味着消费者中“小众”重要性的凸显;意味着企业运营中“柔性”、“智慧制造”以及工业革命4.0的登场;意味着企业技术创新来源与流程的变化;意味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更加艰巨与复杂。

关键词 :众创;众筹;众创空间;企业管理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7.008

2015年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众创”主要包括两层涵义,其一是万众创新,就是大众群体通过现代互联网平台互相交流,碰撞思想,并形成最终的创新成果,这是创新网络合作边界越来越大以及开放式创新理论发展深化的结果;第二层含义是大众创业,这里的“创业”应从广义上来理解,既指的是产业化创新成果,亦指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万众创新与大众创业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万众创新支持大众创业,大众创业发展起来,也为万众创新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有力的动机。

“众创空间”是实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平台,它是指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将其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从而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众创空间”最主要的特征是开放,消除了各种障碍,打破了各种框框,既能为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和投资人,也提供思想交流碰撞的空间,让创业创新者能充分释放活力。

1“众创”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

1.1企业战略所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战略时期内的经营活动的总要求和总任务,是对企业整体的、长期的、基本性问题的总体规划。当企业战略得以成功执行时,企业能够获得战略竞争力。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众创”时代的到来会给企业的外部环境带来深刻的变革。

从企业面临的威胁角度来看,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意味着知识能以更高的效率传播,“众创空间”的出现也使得创新不再局限于企业,不再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一小撮人的专属活动,知识、创意和设计的分享使得创新越来越大众化。这意味着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加严峻。但从另一方面看,众创空间产生的大量创新性知识如果能被敏感的企业所利用,则能大大降低企业研发的成本,这也是企业面临的机会。

1.2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由1.1的分析,众创所带来的竞争加剧究竟是机会还是威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如果能率先将众创空间所产生的新创意投入实际生产,则能很快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是众创时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从战略执行的角度来看,对于“众创空间”中不断出现的创新成果,企业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是收购所有权、投资还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开展进行自主研发,这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笔者认为,各企业可依据自身情况做出战略部署。

这种情形下,对于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信息化、网络化可能是较好的战略选择:企业加大同众创空间知识交换,并将企业内部研发创新工作外部化,缩减研发成本,并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众多的“创客”还能直接通过“众创空间”这个平台开始了自主创业的历程。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形势下,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产品的更新、创业者进入以及企业边界的模糊,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伴随着这种变化,经营者必须随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战略的调整。

1.3众创对于企业购并策略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购并主要依靠企业对于行业的熟悉程度或者依赖于投资银行来完成,但众创空间的崛起使得企业仅仅通过互联网就能完成收购企业的前期工作,而且大幅度拓宽了企业购并的范围。

在互联网时代,跨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跨界是传统企业多样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跨界意味着企业将不再是在“专业化”与“多元化”之间的二选一,而意味着企业必须实现某种程度的多元化。众筹以及作为众筹深化形式的众创的崛起意味着企业更容易通过并购实现跨界经营。

2众创与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

企业营销是企业根据自己的营销目标,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核心,设计和规划企业产品、服务、创意、价格、渠道、促销,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交换过程的行为。企业为顾客而生存,如果没有顾客,企业就没有生存的价值,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企业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顾客,而营销的目的就是为企业找到顾客。

在众创的商业模式出现之前,企业首先通过市场营销调研获得消费者需求,据此确定细分市场的类型以及自身的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开发。而在众创模式中,产品就是消费者自身开发出来的,自然不再需要经过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市场投放的过程,这是对传统营销过程的颠覆性创新。

其次,众创的营销能够切入非常细小的消费群,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小众”。传统营销理论在进行市场细分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细分市场容量以及市场营销手段能否到达目标消费者的问题,而众创因为逆转了传统营销流程,所以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市场细分,获得所谓“长尾效应”的收益。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在“众创”环境下,消费者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机会,因为“众创”平台实现了诸多创新成果产业化,而这些创新成果大部分都是在原产品基础上的一种微小的创新,用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在这种替代品市场不断扩大的趋势下,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利用众创空间,创新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3众创与企业运营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

企业的运营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供应流程、制造流程、销售流程、服务流程进行管理,从而使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运转。

“众创时代”的每一位顾客,每一个普通大众,都不再只是产品的被动接受者,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借助于“众创空间”这个平台,创造出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创客”,而这种大众“创客”的出现则必然会导致各行各业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更新速度较之前大大加快。另外,随着各种创业服务机构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创业的支持政策的逐渐落实,这些创新成果也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产品化、产业化。这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主要问题就是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产品难以销售出去,从而使得企业资产的生产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现在,这些企业只需要为那些创业者做好生产加工业务,就可以轻松解决产品定位和创新的问题。但同时,企业必须用更快的速度实现来自于众创空间的创意,这对于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产品的形式、设计和制造流程在不断地变化,运营管理如何能适应这种要求将是未来企业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

传统的大企业可能具有大规模生产的优势,然而在众创时代仅仅能够大规模生产是不够的,企业运营管理必须做到柔性生产、智慧生产,这实际上就是工业革命4.0的内容,众创是工业革命4.0的重要驱动力。

4众创与企业技术研发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

“众创时代”,创新已经不再是具备特定专业知识的一小群人的专属活动,人人都可以创新,而且效率更高、范围更广、成本更低。这种情况下,企业若还是将自己关在实验室中去研发、去创新,则必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企业既可以将技术研发工作外包,亦即所谓的“众包”,又可以利用众创社区中的“免费”的共享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创新和创意。

与传统的技术创新相比,利用众创空间的创新,其目标更明确,多数创客创意与消费者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大幅度简化技术创新调研与转化论证的过程;其次,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创客创意构成了创新重要的来源,如果忽略这一重要来源,将会造成技术创新时效性滞后;最后,来自于众创空间的创意节约了企业完全通过自身技术创新的成本,当然也同时要求企业具备创新搜寻、甄别的能力。

5众创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理论创新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源(HR)是社会各项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是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源,历来被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成功人士、有名企业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分别指规划、绩效、薪酬、招聘、培训以及员工关系。

篇(3)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109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245- 03

0 引 言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节节攀升,但学生就业率却不太乐观,就业难的问题十分严重, 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毕业生的新要求,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审议通过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指出,着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设立新动能培育专项资金。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以及技工院校大力开设创业创新类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强化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孵化能力。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在生态系统视角下提出想法与建议,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一方面帮助缓解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 课程内容以及形式单一

与大学生关系最紧密的便是创新创业课程,学生也认为课程会对想法以及知识需求提供帮助,但却只有不到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创新创业课程起到了作用。

有很多同学反映课程并没有满足自身的需求,其中原因包含四个方面:其一是学校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自身创新创业的需求;其二是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了解程度低,也没能将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其三是大多数的学生更喜欢参加创业培训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形式,但却很少有该形式的课程;其四是导师为课程能否起作用的关键要素,但学生对老师的不了解以及学校老师大多缺乏创业经验,导致学生未能有效吸收课程中有用的知识。

完善的课程体系会帮助学生解决之后所遇到的管理、技术等问题以及最重要的资金问题。同时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立会形成有关话题的讨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一种文化氛围,大学生的积极性会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内容及形式单一的课程体系并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更不能对创新创业产生帮助。

1.2 导师力量薄弱

对于没有任何创新创业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一些专业并且有经验的人为其进行指导。虽然目前各高校有半数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可以为学生解答疑惑,但缺少真正有过创业经验的教师或在企业任过职的教师。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很容易受到周围创业氛围的影响,同学之间的氛围不会浓烈,主要的动力来源便是教师,只有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才会激发学生的想法,正是因为有创业想法更会需要有帮助的教师,这便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同时有经验的教师或在企业任过职的教师会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帮助的政策与知识联系实际为其讲解,传授方式新颖,内容与时俱进,将课堂不再只是拘泥于课堂,而是将学生真正带入社会。而学生再也不会只是知道政策和专业知识,却不知道怎样运用。

而目前导师力量单薄,既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的需求,更不会对创新创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1.3 政策激畈蛔

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群体认为国家政策对他们存在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却仍只有少数人选择创业。

在大多数学生心中政府出台的政策对自身创业有帮助,同时也会自主去关心并了解相关政策,但是对目前政策满意度只处于中等水平。其原因可能是没有相应指导教师或专业人士为其解答该政策所提供的帮助应如何使用,导致学生只是了解却不能得到自己获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五要素中属于出发点:一、政策能够引导社会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知,形成一定的文化效应,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使其了解国家方针;一方面面向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便利;二、大部分学生较为关注资金和税费方面的政策,这类政策能明显影响学生创业积极性;三、只有政府对大学很少能创业引起重视,各高校才会将自身办学的重点放在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相应配备导师上。

在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中,首先,融资服务类政策是目前同学们认为可操作程度和实用性最高的,其次,是技术指导类和税费减免类。如果政府设立相关政策咨询机构,加大产学官合作,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引领,高校为实践的联盟模式,社会上创新创业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烈。

1.4 资金筹集困难

学生都认为资金是创新创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继政策之后最为重要的,同时也是大学生最为不满意的一个因素,一半的受访学生表示担忧自己筹资的难易程度,这也将成为自身创业的阻碍。

对于除资金外其他几个因素,大学生均对该要素的满意程度超过了了解程度,由此可见,必须从资金着手才能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多数学生认为融资渠道较窄,要筹集到所需数额的资金相对比较困难,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身边没有形成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我们的创新创业想法和行为没有得到身边人、某企业以及银行等的认同,筹集资金才会困难。同时,现如今大学生融资渠道依旧是来自家庭朋友等传统手段,缺少新时代下导师教授学生更多融资渠道,合理利用政策与社会环境等,让大学生成为脱离家庭的独立创业个体。

学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实习中学习经验,也希望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由此可见,资金问题的解决需要其他几个要素的共同协助,才会将创业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消除掉。

1.5 文化建设受阻

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文化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对创新创业制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但是周边对于创新创业想法持一般肯定态度,而且身边选择创业的人并不是很多,还未起到应起的积极作用。

很多同学认为当今缺乏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化和缺少创业资金均是没能形成良好创业氛围,身边人不选择创业的原因,这样不浓厚的创新创业风气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程度还不够强大。

当周围形成了良好的创业风气会促进大学生选择创业,同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风气也会帮助他们降低筹集资金的难度。为增强创业风气,应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配以合适的指导教师以及开拓新的实践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样会对创新创业有所帮助。

2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评述

2.1 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从社会价值角度思考,生态系统理论其实是一种共生共存的组织系统,该理论将影响人类行为的环境分为四个层级, 从内到外分别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是包容个人的中间组织; 中观系统影响着微观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外观系统是微观系统的一种延伸,间接地影响着个人; 宏观系统是一种较大的环境系统, 如经济、社会、教育、法律及政治体系等。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多重环境对人类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 试图通过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使人的需要与其所处的微观、中观、外观与宏观环境之间更好地协调互动。

2.2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整合了影响教育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分析的全新思考。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看,课程是创新创业的微观系统,是学生教育中直接接触的部分;导师是中观系统,他们联系着学生与课程,影响着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政策是外观系统,与学生之间并无绝对的直接关联,但政府的政策却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文化是宏观系统,它抽象,模糊,却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也宏观地指挥着创业教育的方向。同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支撑和数据的分析发现,要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活性,就必须还要关注资金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

2.2.1 内部课程打基础

课程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微观所在,是整个生态系统与学生直接联系之所在。创新创业教育直接通过课程辐射学生,以开设多种课程形式,如融资能力培训、商业计划书的写作、个人与团队能力的提升等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本身,并通过创业计划实战检验成果,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地发挥课程的微观大作用。

2.2.2 中观导师做桥梁

导师作为一个中观系统,连接着政策与课程,并以授课的形式面对面地传于学生,这就要求导师本身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和过硬的理论知识,通过灵活易懂的新型案例将政策与课程相结合,把创业思维植入学生心智,潜意识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敏感程度,最后亲自带领学生进入即时市场实战,因材施教地提高创业能力。

2.2.3 外观政策顺民意

在这个全民创业的信息时代,政策作为大学生最在意的要素,首当其冲地受到关注,不仅是创业政策的万民科普,更是要惠民政策得民心,通过本项目真正了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什么,以促进经济繁荣为主旨,在融资途径与难度、导师制度的改革、n程形式的创新等方面给予社会新鲜血液以支持和帮助。

2.2.4 宏观文化促繁荣

文化作为宏观系统,并不是人为可控,而是前面课程、导师、政策因素的革新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如果整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能够从微观处运转起来,系统要素间的传递,必将使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当中,而创业文化也必将欣欣向荣。

2.2.5 资金要素做保障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资金是一个整个系统中的派生要素。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创新创业困难重重,资金不应该成为一项阻碍。因此,拓宽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通过政府社会对大学生给予资金支持,是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顺利进行的基础。

3 结 语

从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课程、导师、政策以及文化五个方面。尽管解决单个重素会对目前状况有一定改善,但其结果也只能是单调且不明显的。根据以上分析,五个要素存在着实质上的联系,如果能全面系统地调整五要素,一定会产生“1+1>2”的效果。大学生是未来精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开放性,蕴藏着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发展潜力,因而,创新创业绝对不是点对点的联系,而是一项系统立体而又长期的工程。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我想利用这一机会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中国物流理论研究

在2002年的年会上,我曾提出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十大重点:

(1)物流定义

(2)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

(3)物流成本与物流统计信息体系

(4)传统企业流程再造和业务转型

(5)物流市场与需求

(6)供应链理论

(7)物流信息化

(8)物流技术、装备及标准化

(9)物流人才教育和学科建设

(10)国外物流发展趋势

一年来,研究的情况如何?从今年征集的200多篇论文来看,基本上都在这10个方面。但有新的扩展,如突发事件中的物流研究、关于物流的数学模型与经济核算方法等。我认为特别取得较大进展的是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研究

对物流、物流产业、物流企业、企业物流、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内含与外延的研究;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供应链与物流、电子商务与物流、采购与物流相互关系的研究;物流系统论与物流价值论的研究;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研究;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研究;物流与大通关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二,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最多、最广,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成本研究,运作模式研究,物流外包研究,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工贸企业物流流程再造研究,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型研究,第四方物流研究,物流过程各方利益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方案研究等等。

第三,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在编辑今年的《中国物流年鉴》时,我感到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的内容比较丰满,说明了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物流的发展,如汽车物流、家电物流、药品物流、烟草物流、连锁物流、食品物流、粮食物流、邮政物流、港口物流、IT物流、服装物流、航空物流、交通物流以及长三角物流、珠三角物流、环渤海物流、中部物流、西部物流、开发区、保税区物流等等。交通部为此专门拨款1000万元。许多部门的研究开始从宏观层面向中观与微观层面展开。

第四,物流市场研究

物流市场如何形成,物流环境包括哪些要素,物流资源如何进入市场达到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不同行业物流市场的供需分析,物流市场主体、客体、载体与中介组织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物流外包的研究等等。

第五,供应链管理研究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运行中一个新的模式,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代替,供应链是什么,供应链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如何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虽然相对还比较薄弱,但已经起步,并取得可喜进展。

第六,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研究

信息化与标准化都是中国物流发展中的瓶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如何在物流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如何使中国物流标准化并与国际接轨,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我认为,中国物流理论研究起步不晚,但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不深不广,这几年物流业快速发展,更显得理论准备不足,实践走到了理论的前面,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怎么办?作为物流理论工作者,应当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推进物流理论研究,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一个较好的理论指导。这里应该提倡学术评论、批评与争论,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

下一步物流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以下十二个方面:

第一,物流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研究

第二,物流经济学及学科建设研究

第三,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的研究

第四,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研究

第五,物流信息化研究第六,物流标准化研究

第七,行业物流与区域物流研究

第八,国际物流研究

第九,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第十,物流市场研究

第十一,物流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

第十二,应急物流与军地合作的战略研究

我希望,全国从事物流理论研究的同志们,在物流业发展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把中国物流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水平,走向世界,确立自己的地位。

二、关于推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如何推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经过这几年的积极探索。我们认为,主要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制定中国物流发展大纲。要不要做这件事本身就有争论,但我很赞赏日本政府的做法,制定“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与“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是十分必要与正确的,实践证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国家有一个物流发展大纲十分重要。这个大纲实际上是一个指导性意见,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但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规划。我们已参与了原国家计委组织的中国物流规划草案的起草。现在国家计委已改成国家发改委,我们强烈呼吁把这一工作继续下去,争取以国务院名义中国物流发展大纲。

第二,出台物流产业政策。原国家经贸委已着手调研物流业发展产业政策,有关部委也在研究行业物流的产业政策,一些省市在制定地区性物流规划时也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涉及到市场准入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标准化政策、投资政策、外资合作政策等等。但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政策,有些矛盾已十分突出。2003年全国政协专门组织一个小组调研物流问题,由石万鹏同志牵头,主要调研两大问题,一是中国物流业的管理体制,二是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积极参与了这一工作。但根据历史的经验,国家统一出台一些政策比较难,我们主张先在地方上出台一些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同时在某些领域实现全国性的个别突破。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第三,推进以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的物流现代化建设。信息网络化与标准化是现代物流技术发展两大关键,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物流生命线,而物流标准化则是促进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桥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每年评选优秀案例来推进物流的信息网络化。对于物流标准化,已经成立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委员会与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分别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编码中心。两个标委会已共同启动了建立物流标准体系表的课题。我们深信,在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物流标准化工作一定能扎扎实实的向前推进,但这要得到有关部门、行业与企业的大力支持。物流的现代化除信息化与标准化以外,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物流管理的现代化,一是个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这两项也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第四,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2001年,我们提出了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设想,分三个层次,一是学历教育,二是继续教育,三是岗位培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已开了三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成立了中国物流学会人才培训专业委员会。在教育部支持下,已有47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多层次、多模式、多目标的物流学历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在职教育目前虽然比较混乱,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巨大的需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劳动部指导下,已制定物流师标准,并已。物流师培训明年将在全国规范运作。国外的一些物流师证书教育也在引进,作为一种补充。上岗资格培训目前还未启动,因为涉及的部门、涉及的岗位太多,需要专门研究。

第五,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繁荣物流市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推动,创造一种环境,特别是培育与发展物流市场的环境,使企业真正进入市场,企业在物流市场的运作水平决定一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通过评选“中国物流示范工程”与“中国物流实验基地”来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通过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来带动行业物流发展,推动区域物流发展,并与国际物流接轨。

第六,建立中国物流统计信息系统。物流统计是政府宏观决策的需要,是国内外物流企业市场预测的需要。一些地方已经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上海已建立了统计体系,北京也进行了物流的调查。200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安排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完成了全国物流信息统计系统研究。我们希望国家统计局把物流统计列入政府统计范围。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在中国建立采购经理指数的可行性,已取得重要进展,另外为了给政府经济部门、给行业、给企业、给教学科研单位提供权威信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编辑出版《中国物流年鉴》与《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第七,抓好物流科技进步。现代物流业既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中必然有科技生产力。在科技部支持下,已批准设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进步奖与科学发明奖。国家2020年科技中长期规划中,已把物流科技单列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与团中央合作,在光华科技基金会下设立“中国物流发展专项基金”,宗旨就是推进物流科技的发展,希望得到全社会的支持。第八,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中国从1978年引进物流概念以来,物流理论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由于客观环境所限,难以深入,影响也不够广泛,在最近几年,物流理论研究才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每年一次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通过“中国物流专家论坛”,通过专题理论研讨会,大力推进物流理论研究,在全国物流理论界的努力下,出现了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九,注重物流知识普及与舆论导向。要发展物流首先就要让大家知道什么是物流,懂得什么是物流才能知道怎么去干,怎样干得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国物流学会通过编辑出版物流读物,通过新闻单位加强物流知识普及,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仅北京就有40多个新闻媒体参与了这一行列。现代物流业的兴起,有新闻出版部门的汗马功劳。

第十,加强物流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代物流业是全世界的产业,是一个整体,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个国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都成立了物流行业组织,无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组织,还是大学,都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际物流协会,与国际采购联盟,与各国的物流与采购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并进行多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强了两岸四地物流界的交流与合作。国内许多机构也在进行这一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三、关于物流专门人才

物流专门人才我认为可以作不同的区分。从学术与理论研究角度,可以有物流学科带头人,也可以有物流理论专家;从物流实践角度,可以有物流企业家,也可以有物流职业经理。总称物流专家。

我在《中国物流》一书中,推荐8位同志为中国第一代物流专家,他们是:李京文、徐寿波、吴润涛、王之泰、吴清

一、张文杰、何明珂、王宗喜。我是从学术理论研究范围讲的,他们著书立说,有观点,有创新,对中国物流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与他们同期的还有一批人,如高博、张卓元、张济民、胡俊明、牟惟仲、张声书、钟志奇、周淑俊、秦毅、詹荷生、王嘉霖、虞和谦、张绪昌、李震中、胡怀邦、黄国雄、陈梅君等同志。推动物流理论与实践的著名经济学家有顾卓新、于光远、柳随年、刘国光、童大林等同志。还有一批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他们都是推动中国物流起步的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中国的物流业快速推进,涌现出了物流理论研究的新人,他们年富力强,将逐步成为物流学科带头人,成为物流理论研究的骨干力量。比如王佐、汪鸣、刘秉镰、朱道立、宋远方、徐天亮、黄有方、王耀球、陈文玲、任兴洲、王薇、戴定

一、许胜余、田学军、刘志学、范棣、桂寿平、鞠颂东、翟学魂、翁心刚、邬跃、沈绍基、马士华、张锦、索沪生、王国文、龙军生、刘凯、杨东援、杨长春、杨赞、骆温平、崔介何、董千里、缪立新、陆大明等同志。以上只是我接触的部分同志,还有些没有接触到,这里不可能全列出来。另一类就是物流企业家。这里有二个问题要说明,一是只有著名的物流企业,才能产生物流企业家,二是并不是物流企业的领导都能称得上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称得上企业家的人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者与经营者。经济学家把企业家描绘成“在建立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敢于承担经济风险和责任的人”;“凭借自己的洞察力和统帅力,善于从市场的不均衡状态中发现交易机会,从而给生产过程指出方向的人”;“能够创造性地、卓有成效地进行经营管理的人”。企业家是一种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能称得上物流企业家的,目前很少。我认为中远董事长魏家福、中外运董事长罗开富、中海运总裁李克麟、中外运总裁张斌、中远物流公司总经理叶伟龙、中储总经理洪水坤、大田物流董事长王树生、宝供物流董事长刘武、招商物流董事长丁克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物流企业家。他们基本具备了企业家的素质。当然企业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由于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没有排过队,也没有科学的物流企业分类,谁能成为公认的物流企业家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培育物流企业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创造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篇(5)

引言

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颠覆性的营销战中,模式创新尤为重要”。自主创新战略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不仅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创新环境的提供和改善,还需要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路风、慕玲,2003)。而商业模式的创新成为这种自主创新战略关注的新焦点,企业无论是内在发展要求,还是外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推动,加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工作都势在必行。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见图1)。

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盈利和发展,企业价值链可以覆盖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有价值的活动,并可以通过价值链延展、拓展等重构方式创新价值体系,进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价值链理论弥补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传统视角的不足,可以解释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性和可行性(郭锴,2010)。

成功的商业模式不一定只是技术上的创新,也可能是对企业经营某一环节的改造,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贯穿于企业的资源开发、研发模式、生产方式、营销及流通体系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创新都可能塑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郑艳,2010)。

产品设计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四川成都格林格电气公司,从企业创办之日起就立足于产品和营销创新,本文以其首款产品厨房抽油烟机为例,来说明格林格是如何以产品设计为出发点而引发商业模式的创新。

经过营销调研,格林格总结出消费者对抽油烟机的三大不满意:抽油烟机罩壳碰头;油烟出锅后快速弥漫,吸不干净;抽油烟机的内壁难以清洗。基于此,格林格将注意力转移到价值链的起点,产品研发、生产阶段,开发出一款全新的抽油烟机――侧斜式旋流抽油烟机。这款厨电行业革命性的产品有以下特点:斜侧式挂在墙上,离锅灶更近,且更美观,节省了厨房空间;使用旋流装置,使吸烟口离灶近却不吸灭灶火;通过独特的旋流装置使油和烟彻底分离,从而达到完全的空气净化。国家有关部门技术检测显示,格林格旋流抽油烟机的吸净率达到99%,而普通抽油烟机最多达到70%。格林格以消费者不满意为突破点,将关注点集中在消费者较关心的产品上,提供技术上先进可靠的产品,深得消费者欢心。

同时,格林格在技术上申请到专利后,大胆决策,共享专利,宣扬“让蛋糕做大”的价值主张和发展战略,树立行业领先者的地位。“有钱大家赚”、“利益大家分”,共同树立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游戏规则,掌握竞争主动权,逐渐在这些企业中间达成共识(陈旭军,2011)。这家先天性含有颠覆细胞和创新基因的企业,注定了其黑马角色,被誉为我国家电业的“苹果”不为其过。

原料采购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日本新古书店由坂本孝创办于1990年,并以其独特的采购方式和精确定价方式,衍生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商业模式,为从事二手书经营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本。

坂本孝的创新首先表现在他改变了传统按重量收购的书本回购方式,而是将旧书分为A、B、C三个等级区别回收:A级,看来像新书,买后可以直接出售的,按原价10%收购;B级,擦拭整理后可以出售的,少于10%收购;C级,如果有怎么都处理不掉的,每本10日元左右。封面脱落、有笔记和涂鸦的,一文不值。收购时不关心书本有没有获过奖、作者是否有名,只关心书本是否干净、完整。

另一创新之处在于,所有回收的书籍一律按原价的50%出售。同时,该书店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设计“100日元(约7.6元人民币)专柜”。任何一本书只要超过3个月没有卖出,则100日元出售;如果当天收购旧书较多,书柜放不下的,则100日元出售;同样一本书,库存超过5册,第6册起100日元出售。

正是这种简单的出价和定价方式,操作方便,复制简单,迅速为新古书店缔造了一个庞大的二手书王国。

资源整合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多数旅行社将服务对象定位在大中城市的富裕阶层,小城市中产阶级的广大游客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在价值链上处于劣势地位。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春秋国旅)则已经认识到小城市人群的消费潜力,并致力于开发这一市场。

在新航线上,80%的春秋航空座位是留给春秋国旅的客户,这种垂直整合资源的方式不仅为顾客提供廉价旅行服务,同时也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公司经营的利润率。同时,春秋国旅还提供我国西部的低廉旅游项目和免费将客户送至上海机场等定制服务,从不同方面满足了来自小城市的消费者需求,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白。向小城市转移给公司带来了大量初次出行的游客,培养了新的客户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开发一批重要的潜在客户。

春秋国旅以其低成本航空公司起步,进而扩大到旅游市场,又在旅游消费市场进行新的市场细分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开拓出旅游消费市场的一片新天地,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并具潜力的发展契机。

渠道销售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苹果公司旗下的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源于其从未停止的创新,不仅以其产品的技术和外观创新来吸引消费者,后续渠道销售环节的创新更成为其制胜的不二法宝。

苹果从2001年开始推广的ipod系列数字音乐播放器,占据了美国75%的市场份额。2010年8月5日,苹果又在日本推出其第一家iTunes在线音乐商店(iTMS),把这一领先业界的下载服务带到世界第二大专辑销售量市场日本。iPod系列产品之所以能够创造巨额的销售收入并成为数字播放器市场的佼佼者,原因除了该播放器自身具有的优良品质外,还在于其独特的销售模式和付费模式。即将iPod硬件与iTunes软件和iTMS在线服务成功地整合到一起,进行捆绑销售,拓展了价值链,拓宽了获利路径。iPod播放器由于iTunes软件的支持和iTMS业务的开展而销量大增。

苹果公司通过iTunes让音乐下载变得简单易行,又在Applestore上为众多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平台,通过将产品及其相关后续服务进行捆绑,将硬件、软件、服务融为一体,为顾客提供高度整合的服务产品,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跨界整合的商业模式。该模式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在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较强大,其掌握了价值链的两端,上游是自由软件的开发者、音乐厂商,下游就是用户(马新莉,2010)。据统计,苹果公司2010年销售额为652亿美元,税后净利润为140亿美元,利润率高达21.5%,创造了商界的一个新神话。

客户服务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简单的商业模式往往能够避免误入歧途,让消费者和投资人都容易理解和接受(马文刚,2011)。一分钟诊所正是在客户服务环节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才开创了医疗服务行业的新前景。

由Rick K rieger创办的“一分钟诊所”(Minute Clinic)称,包括等候时间在内,平均每位患者在诊所的逗留时间是15分钟。每天只要有20名患者光顾,诊所就实现盈亏平衡。Minute Clinic在开诊时间上力求每周7天24小时营业,为了方便居民随时就医,不延误治疗,诊所大多开在居民区、大型超市或各大连锁药店附近。为减少候诊时间,诊所主要诊治18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的普通疾病,不必预约,病人随到随诊、随治随走。该模式大大降低了诊治难度,只要聘请注册护士和实习医生就能应付病人需求,减省人工成本之余,造就了一分钟诊所的15分钟超短看病时间。

该模式关注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客户服务,及时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有效填补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形成了“高效、便捷、可负担”的医疗连锁模式,创办6年后即被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美国保健标志公司以1.7亿美元收购(马新莉,2010)。Minute Clinic从病人角度出发,提供了这种方便快捷的标准化医疗服务模式,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即时看病需求,也为自己赢得了利润空间。

品牌塑造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在传统书店业普遍萧条的今天,诚品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让读者除了看到书本,更是真切体会到诚品带来的“文化+美学”的内涵(马文刚,2011)。这种内涵的培养过程,也是诚品书店品牌文化的塑造过程,诚品就是在此过程中,开拓了图书行业的全新商业模式。诚品秉持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培育了一种特有的品牌文化内涵,不仅创造出一种实体书店经营的全新的商业模式,更成为吸引香港及全球华人游客的重要人文景点,每年顾客人数更是高达9000万人次,已成为台湾文化提升的重要指标。

这家台湾本土自创品牌,跟传统书店迥然不同。整个卖场的布局结合了文化百货商城和生活博物馆的风格。在明亮、开阔的空间里,书香与咖啡香结合,加上欧洲图书馆风味的设计,配上不同区域亮度各异的灯光,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动美学氛围,让每一个读者在这里都能有完美的美学享受。

诚品除了经营各色书籍,还将文具、玩具、花店、瓷器与咖啡店配合,并提供各种动态的“文化服务”,比如:在食谱区域,有厨师现场烹饪;学术类书籍区域,有学者进行学术讲座;而在文化生活类阅读区域,会安排一些小型沙龙。诚品通过此类活动,配合书籍的内容,与顾客互动,使其深刻体验到文化美学的魅力,收获更多书籍之外的生活体验,让书店成为一个时尚的文化活动汇聚场所(吴丽芬,2011)。该书店每天24小时不打烊,处处洋溢着文化和艺术气息,真正做到了让阅读永远不打烊、知识永远不打烊。

格林格、春秋国旅、苹果、新古书店、一分钟诊所、诚品书店虽处于不同行业,但其成功的相同点都是在价值链上找到突破口,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创新思路可以为众多企业所借鉴。创新无所不在,企业能否在商战中取胜,商业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若想在这场战争中巧胜,价值链理论是一把很好的利器,但最终能否获得胜利,还要看能否将其适当运用。

参考文献:

1.Jones G.,Educators M.Electrons,and business models:a problem in synthesis[ J] .Account ing Review,1960,35(4)

2.KAGERMANN H,张维迎.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路风,慕玲.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J].管理世界,2003(12)

4.张志成.调整产业结构 创新商业模式[J].城市开发,2010(9)

5.郭锴.电视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一个理论框架[N].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6.郑艳.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零售业发展思考[J].中国商贸,2010(17)

7.陈旭军.诚品:隐形冠军的滋润活法[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4)

篇(6)

一、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的理念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之一。在现代经济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知识所占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也必须引起全世界的重视。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知识经济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知识融合,并实现两者共同进步、发展的最基本要素,而知识所处的地位尤为重要,经济发展中的其它要素都必须要依靠知识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全面实现。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中,知识已经成为了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整体生产力、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2、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其具有无稀缺性的特征,可以说知识经济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3、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而表现出来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传播的媒介,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价值属性的商品,并通过“为买而卖”,最终达到获取利润的目标。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及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在人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管理会计所工作处的外界及内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经营与管理目标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进一步转变,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实现自我的需求,要以积极服务于“社会本位”最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为其经济的目标,而管理会计也恰恰可以更加有效的为实现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当中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的经营目标”,为较高层次的经营目标而服务。

2、经济时代背景下,决策支持系统正逐步向“金字塔式”或“倒金字塔式”的服务方式转变。

3、管理会计将会从“财务会计”当中的“二维结构”或“三维结构”来转变。在研究过去的同时也研究未来。

三、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极其所面临的挑战

1、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下,对于管理会计的计量、目标、确认,以及控制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无形化不仅仅表现为投入的资产的无形化,也同时表现为企业资产以及知识产品的无形化。当控制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的时候,其控制体系也必须要随之进行相应的变革。

2、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成本分类,以及分配方法也提出了挑战。知识经济的形态中所强调的是产品的个性化,相对于传统的工业经济当中的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以及产品的单一化生产而言,此生产品种的多样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对于产品成本的分配而言,其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换句话说,传统成本分配当中的分步法以及分批法,已经不能够较好的与新的经济形态当中的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分配额要求相适应。

3、使企业的风险处理陷于了困境。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风险以及收益均呈现出了极大化的特征,也就是所谓的在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新技术的开发成功,同时也将意味着可以获取巨大的市场收益。在现代社会经济形势下,管理会计工作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处理因当前的科学研究开发而带来的损失,不仅仅会对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管理会计的创新构想

1、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必须积极构建能够适应知识经济需求的会计模式。当前现有的会计模式属于工业经济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产物,与现代的经济时代的要求已经不能够很好的相适应,因而,对于会计理论界而言,进行新的会计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建立一个新型的会计模式意味着一个全方位性的系统化工程。将新的含义赋予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因素,必须要依据知识经济的客观规律来进行。

2、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只有不断研究并引入新的会计计量手段,才能实现知识经济从有形资产向着无形资产方的转化,从现代社会的财务资产发展方向而言,知识是会计计量的重心,而其中会计计量问题是最大的障碍,传统的会计计量已经不能够较好的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由此,会计计量的手段需要进行一次革命性的变化,而现实并且科学的正确选择是在会计系统当中应用更多种的会计计量的手段会计计量的手段。

3、合理的变革财务报告。目前的现行财务的模式,可以说属于一种非黑即白的财务模式,在会计上都可以对其进行确认,并且可以从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财务报告当中得以“解套”,因而能够较好的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会计所提出的各项要求。

参考文献:

[1]甘娅丽.财会实践教学的使命与策略[J].会计之友.2001,33(5)

[2]赵井霞.财会实践教学的探讨[J].商业经济.2008(5)

篇(7)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3103

1引言

《“十三五”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绿色农业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和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有不少专家开始探索研究绿色农业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王艳秀、周旗等认为,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绿色农业是一种依靠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严立冬等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绿色农业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刘连馥等在综合国内绿色农业概念提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绿色农业是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实质上是一场农业创新、农业技术革命,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模式。概括国内学者关于绿色农业特征研究,绿色农业主要有6个鲜明的特征: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多样化、产业化和高效化。

2.2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诸多学者研究认为,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有:生态经济理论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中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农业生态学中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协调共生理论,创新理论中农业制度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等。

3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压力逐渐增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识。综观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1986~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包建中在1986年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部分农业学者也开始对绿色农业的内涵及实践应用开始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2)第二阶段是持续关注阶段(1992~2002年)。1992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农业发展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即农业发展要高产、优质、高效。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绿色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逐步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开始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3)第三阶段是稳定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今)。2003年,在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 “绿色农业”的概念。2005年,卢良恕等6位专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的报告。回良玉副总理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并充分肯定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2006年起,部分省份先后建立了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的科研专项研究相继启动。2013年,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上,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成为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001号提案,建议因时因地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农业发展逐渐变成当前发展的共识,被广泛认同和支持,各地也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发展绿色农业。

4实践中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分析――以四川江安县为例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四川宜宾市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改革,探索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江安县坚持绿色发展,围绕“走产村相融道路,创绿色农业典范,建幸福美丽新村”思路,推进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五化”引领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4.1管理模式标准化

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先后引进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和一家农业发展公司,分别从事现代种、养殖业发展,建成特色种植基地2000余亩,存栏种猪5000余头、年产仔猪10万头的大型养殖场及家庭代养场。已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行过程管控;并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供港蔬菜实现企业自查、政府抽查、香港检查3个达标。积极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流程,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4.2生产设施现代化

示范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适应产业化运作的“田、路、水、电、管”五网配套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2000亩,道路13.8 km,排渠4.6 km,种养循环管网12 km,喷灌头10万个,配套农产品产业服务中心和生猪养殖智能化的流水线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蔬菜基地实施土地整理后,大力推广育苗、播种全机械化生产,实现喷灌设施全覆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3产业分工专业化

示范区依托两家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服务、保险兜底、政府扶持”六方合作机制,将企业、农户、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县财政部门引入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分工,形成农业生产车间集群,实现专业化发展。针对部分有资金、有意愿经营种植蔬菜、生猪养殖的农户,以“公司+家庭农场”为纽带,按“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带动发展家庭农场。通过供港蔬菜、生猪产业化这两个项目,直接解决了当地1000余人就业,带动江安600户以上的农户致富,间接带动2000余户农户增收,助农户均增收上万元。

4.4资源利用循环化

示范片两家企业“牵手”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污和废水,经过分级沉砂、分级粪池收集处理和厌氧发酵,沼液就富含溶解氮、磷、钾和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成为了生态种植业难得的有机肥料。沼液经提灌站输送至高位沼液池,通过铺设灌溉管网进入麻衣蔬菜基地用于蔬菜种植,形成“猪-沼-菜”、“猪-沼-果”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同时,养殖场厌氧发酵所产生的大量沼气,还可以用于发电,为示范园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促进“生猪产业-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循环互动。

4.5产品销售国际化

在示范区建立的供港蔬菜基地已具备直接出口农产品资格。每批次蔬菜先经过机械车间分拣,对蔬菜品质进行分级、装箱冷链物流运输至深港检测点,抽样合格直接进入香港蔬菜协会指定仓库,并在香港、广东市场形成“错峰销售”。同时,还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实现了蔬菜直供韩国、新加坡市场,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积极加强与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并与欧盟签署意向合作协议,着力推动加工猪肉出口外销,逐步实现生猪产业国际化发展。

5思考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四川乃至全国,绿色农业已在一些地方实施并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绿色农业起步晚,发展中还面临绿色农业品牌少、基层设施建设不足、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农业培训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为了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绿色农业快速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5.1挖掘自身优势,科学选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农业要根据各县域经济条件和地理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以山区为主的区县,建议以发展经济林业(包括茶叶、果木等)和畜牧业为主,选择发展当地的优势主导农副产品和农业龙头企业,以进一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以浅丘或平坝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等优势,发展粮食作物种植业(包括瓜果、蔬菜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以浅丘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立体种植的优势,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整个区域内农旅经济发展。

5.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做好绿色农业发展的要素保障

政府部门要加大绿色农业扶持力度,加强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农村沼气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创新绿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构建农业科技“教学、生产、研究、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完善相关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技推广与服务条件。另外,要建立绿色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既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开展农业、农村、农民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也要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绿色农业。

5.3培育绿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在当前经济形势压力大的情况下,要以地方主导产业为支撑,全面成片推进,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进而走向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发展。在全面成片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休闲观光功能的布局,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乡村旅游功能,以各类乡村文化节为契机,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积极创新都市观光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5.4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其对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促进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建议启动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具备引领区域绿色农业发展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在贷款贴息、品牌打造、基地扩建、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扶持。

5.5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效益

积极推动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并以专业社为主要成员,联合科技、供销、农村合作银行等部门组建联合社,构建“多位一体”的办事平台,完善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的物流体系建设,改造一批绿色农产品专业销售市场,积极引导多种经济组织与专业大户参与绿色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加快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市、县、镇三级农业信息互通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库,加大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对绿色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快产销对接。重点搞好绿色农特产品、食品展销和对接活动,提高当地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6绿色农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能力和素质

积极开展绿色农业职业培训,充分l挥农业中专、农广校、农函大等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广泛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着力先进适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培养一大批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绿色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绿色种养殖。要重点搞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绿色农业产业化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秀,王洪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基于生态补偿视角[J].江南论坛,2012(6):14~15.

[2]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

[3]黄国勤.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157~159.

篇(8)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016-02

一、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与现状

(一)基本特征

产业集群是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由于自然、历史、制度等原因,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集中于一地区,并结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现象。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至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都有不同而独到的论述,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有:(1)空间地球上的集聚性;(2)集群内竞争合作的共生性;(3)集群本身的创新性;(4)集群的外部性。

产业共性技术是未来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其应用和扩散能够对一个或多个行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且处于竞争前沿的技术。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可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先导性共性技术和行业性共性技术。基础性共性技术主要是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性技术手段;先导性共性技术是指在其基础后的后续研发将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往往与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直接相关;行业性共性技术是能够解决我国传统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和瓶颈性问题的技术。

(二)中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现状

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值率只有24%,利润率只有4.2%。从1999年到2006年间,中国企业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没有明显改善,企业创新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甚至从1996年的5.95%减少到2006年的3.11%。从1991年到2006年,我国大中型工业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比重从1995年的56.9%减少到了2006年的37%,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比重则从1991年的52.9%降为2006年的23.2%。

从我国各级各类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看,我国产业集群普遍带有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非常明显,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比重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共性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发展趋势看,各类产业集群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优势在中高档产品领域发动的“乘虚而入”式竞争,又受到落后国家或地区在低档产品方面的“追赶式”竞争,各类产业集群的优势正面临着弱化的危险。为了摆脱风险,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我国迫切需要在产业集群内若干事关全局的重大的产业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奠定进入更高层次国际竞争的平台。

二、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创新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波特(1990)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家内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会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机会。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

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主要是竞争的结果,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创新在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中起到关键作用,新产品创新或新工艺创新是企业创造新市场或获得及保持市场份额的核心。波特认为,产业集群通过三种形式竞争:一是通过提高立足该领域公司的生产力来施加影响;二是通过加快创新的步伐,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鼓励新企业的形成,扩大并增强产业集群本身来影响竞争。

(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按照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变,或者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使其技术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根据熊彼特的界定,创新是对现存生产要素组合进行“创造性的破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组合”。在熊彼特看来,“创新”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熊彼特还认为,创新不是孤立条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分布;相反,它们趋于集群。具体来说,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入新的产品或提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第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第三,开辟新的市场(市场创新);第四,获得新的供给来源(资源创新);第五,实行新的组织形式(管理创新)。

三、产业集群与共性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1.产业集群是共性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在产业集群内,一方面,有为提供人才供给的大学、科研院所;另一方面,产业集群本身对人才的强烈吸纳能力造成大量人才慕名而来。正如马歇尔所说:“雇主们往往到他们会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有专门技能的优良工人的地方去”;同时,寻找职业的人,自然到有许多雇主需要像他们那样技能的地方去,因而在那里技能就会有良好的市场。一个孤立的工厂厂主,即使他能收到一般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也往往因为缺少某种专门技能的劳动而束手无策。

2.产业集群内存在有力的共性技术创新机制与浓厚的创新氛围

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

3.共性技术创新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群才具有生命力。而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技术创新。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尤其是共性技术的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联动,这也推动了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产业集群的活力。

4.共性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力的保证

共性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集群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自由拥有资源的不足,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共性技术的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共性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二)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适度规模选择

索罗(solo)提出,从长期看,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投入和劳动力的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传统的创新研究主要有大企业偏向理论和中心企业偏向理论两种观点。大企业偏向理论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有足够的财力在内部为当前的研发项目融资,因而他们更有率先实行创新的动力与条件;而小企业偏向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动力和良好的内部联系使其在研究与开发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活力。从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规模角度出发,中小企业规模小,体制灵活,更容易迅速决策,创新后收益率高,企业创新动力强,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科研人员,资金等创新资源明显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大企业在创新资源上有明显优势,但是大企业组织官僚化,创新效率比较低且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弱。卡布罗则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企业规模遵循着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适当的企业规模,它使得企业创新的优势与劣势达到最佳结合。

四、我国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一)共性技术研发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大多数由大学或科研机构承担,与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国科研机构是以封闭式存在的,使其受惯性思维影响严重,忽视了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与认可程度,因而市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基础的共性技术难以接受,造成了市场的灵敏度偏低。

(二)政府引导作用不足

我国科研机构转制以后是按照企业机制运行,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取向制约了对共性技术研究。同时,政府对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着眼于规模化上,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究没有政策上的支持。

(三)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基本上是以诸多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这些中小企业的科研力量一般都较弱,绝大多数小企业基本上都缺乏研究开发力量,对于影响整个集群的共性技术难题往往是束手无策。但是,目前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究的承担者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校为主,造成企业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需求的严重缺口。而且,共性技术向企业扩散特别是向中小企业扩散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应以充分发挥集群共性技术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尽可能降低集群的共性技术研发风险,重点弥补当前创新链上的薄弱环节。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应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的决定作用,构建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体系。

篇(9)

1.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社会各个领域从各个层面之上对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由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之后的人才是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和周遭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所以由此可知专业性强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来说重视的是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也是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致力于以此危机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来。

2.首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展开分析

2.1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

紧密结合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进行校企资源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结构布局,建成“岗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教学,突显就业、研发、实训一体的综合效益功能。校内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整合实训场地和购买设备,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建成高尔夫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职业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其中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实现在专业群内共享,涵盖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室使用率和共享能力,制定了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的实训标准。形成具有专业辐射效果的校内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在此实践教学平台上可完成本专业体系中60%以上的实训内容的学习。校外与本地区体育场馆行业、高尔夫行业、体育培训行业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可满足校外实践教学、实习的需求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2.2现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强

因为在开展实践教学相关活动之前制没有制定出来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系统性也就成为了一项有待提升的项目。没有针对实践教学展开系统性的规划工作,一般情况下开展的设置和安排工作的随意性都是比较强的,产生的结果就是实践教学的质量较为低下,学生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掌握的专业技能的零散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就需要在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实现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从而就能够使得实践教学的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现阶段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使用到的创新措施

课程当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的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开展,就能够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牢固程度和灵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实现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主要形式有:课上的小组讨论、课余实践的理论教学拓展等等。课上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以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为主题,教师在讨论正式开展之前是需要设定出砻魅返奶致壑魈夂涂己朔绞降模小组中的各个相关成员以主题和考核方式为基础展开讨论活动。课余时间理论知识拓展其实就是以一门专业课程或者多门专业课程为基础,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进入到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等相关的体育性质的组织中开展调研工作,并在调研相关工作结束之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拿到课堂当中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之所以会开展课程中实践教学就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及时的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且逐渐的将这种实践能力的深化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认知实习其实就为为了能够使得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对体育组织以及体育企业形成一个感性层面上的认识,,以便于能够使得学生对体育组织施行的经济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经济管理知识形成大致的了解,从而就能够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的范围、工作特征以及工作性质形成一定的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来,以便于能够使得后续的理论、实践课程能够顺利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专业思想。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需要开展的认知实习是可以划分为学校内部和小学外部两个方面的,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知实习能够对体育组织的销售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大致的了解,在对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找寻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就能够将学生使用体育经济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来。

参考文献:

[1]许睿博.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2]李军岩. 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85-87.

[3]刘雪. 关于构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3.

篇(10)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师专业化发展 创新能力 培养 

 

近10余年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全国新建了100多所本科院校。这批本科院校的诞生,既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又顺应了当今世界各国竞相发展高等教育的潮流,对我国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空间布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历史背景、基础条件、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影响,知名度普遍不高,因而这些院校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能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赖于学校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能力薄弱 

新建本科院校中不少教师还没有形成“教师职业专业化”意识,设有把教师职业当作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职业,工作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相当一部分教师将教师职业仅仅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把教学工作当作是一种枯燥的、重复性的劳动,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部分教师教育教学基本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缺乏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许多教师对于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处理教材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不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专业化意识和能力较为薄弱。 

2.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完备。创新意识不强 

现代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教育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由于我国教师教育机构——师范院校中专业设置的专业性过强,模式较单一。结构欠合理,同时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相对比较重视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其内在逻辑的训练和学习,而较为忽略教育类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导致教师教育质量受到严重的制约,教师专业知识不完备。此外,新建本科院校中很多教师的职称、学历较低,教师教学任务重,继续教育时间短,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学术气氛不浓,加之教师实际专业水平和本科教学要求之间相差较远,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导致教师的职业情感淡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 

3.教师专业化发展自主性缺失,评价体系不完善 

由于过份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反而忘却了教师作为鲜活的“人”的存在,忽略了教师从业的快乐和幸福感。按统一的规范对教学进行全程封闭式的量化管理,使教学被异化为可以描述、度量、比较的技术活动,致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教学革新、科学探索的意识和动机,缺乏开展教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成了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研部门提供的模式的盲目模仿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严重缺失。新建本科院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能力轻教育素养、重科研成果轻教学业绩的现象。“在大学,成为教授、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是对广大教师具有吸引力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但是在评定、遴选这些人员的过程中格外关注科研能力,那些将主要精力用于教书育人、培养学生、提携新人的教师与之无缘”。 

4.师资结构失衡。学科带头人缺乏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不但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失衡。从职称结构来看,由于迅速扩招,大量引进新教师,中初级职称占大多数;从学历层次结构来看,本、硕学历人数较多,博士比例偏低,难以满足本科教学的要求;从学科结构来看,传统专业师资有余,而新兴专业学科师资缺乏,许多教师是改行而来,缺乏稳固的专业思想和基础;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较大,职业思想不稳定,经验不足;从学缘结构看,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主要来自省内高校,缺乏各种学术流派和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基础薄弱,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专业成长的环境较差,优秀人才难以引进,无法从长远及实质上提高学科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学科团队。在业务上拔尖,学术研究成果突出,能担任学术带头人

和学科带头人的不多,制约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整体发展。 

 

二、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途径 

 

1.师德与师能并重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高,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与动力则主要取决于教师所具有的良好的专业德性。良好的专业德性使教师既能懂得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又能指导教师始终确立积极正确的态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师专业德性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起着导向、动力保证和激励的作用。因此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德性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协调发展,使教师成为“师德的表率、学术的专家”,既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德性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抓好教师专业德性建设,从而产生深远的引导示范作用。 

(1)完善教师专业德性制度,推进教师专业德性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崇高的教师专业德性是教师自身成长的源泉和动力。新建本科院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工作规程》、《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的专业德性修养、教学工作环节和学术道德修养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 

(2)建立教师专业德性综合评价机制,形成教师专业德性建设的制约机制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实行教师专业德性综合评定与岗位年度考核同时进行,教师专业德性评定结果作为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务实、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辅之相应的奖惩,逐步形成教师专业德性建设的制约机制。 

(3)注重科学地设计活动载体,使教师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体味教师专业德性的内涵首先,以校园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把教师专业德性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以德行政和以德育人教育;其次,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先进典型,会起到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教师专业德性建设发展的示范作用。 

2.外引与内培并举 

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必须坚持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并举的方针。 

外部引进是新建本科院校在一定历史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和有效举措。在人才引进中,要坚持高学历、高职称、高效益的原则,突出人才引进重点,优先保证学校重点,要从学科发展战略出发,采取优惠的政策,从国内外招聘、吸引优秀人才。并切实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同时,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实行来校服务与为校服务并重,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实现引进手段科学化,引进形式多样化,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才智力引进体系。 

内部培养更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要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一方面,加强与全国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选派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骨干教师到这些单位进行学习、培训和进修,开展合作研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培育人才的形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到大中型企业单位的重大生产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科研项目中担当重任,引导支持教师到社会中选题、到市场中找项目、在实践中长才干。建立师范学院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让师范学院的教师积极参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让他们在中小学第一线吸取鲜活的学养,增进其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3.激励与约束并行 

新建本科院校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意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其一,赋予教师科研的自主权,使得科研课题的选择、研究进度的安排、课题经费的使用都可以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基础、研究规模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其二,赋予教师教学创新的自主权,尊重教师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自主性,鼓励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限制和规定。其三,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师教学科研绩效考核制度,使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约束是对人的行为的有效的调节与规范,必要的规范、监控是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其一,要健全教师职业准人制度。制订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教师职业标准应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方面急需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教师的职业标准,在内容上应

当包括教师的德性标准、专业技能标准、学术水平标准、自我发展能力标准等几个方面。其二,加强和完善教师聘用制度。要坚持“人事匹配”的原则,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应该严格按照聘前岗位设置的要求选拔所需的人员,使人才得到最优化、最有效的配置。其三,建立健全职后评议制度。严格考核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等要实行专业的评审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进行全而评估,有利于督促教师工作的提高和改进,形成竞争向上的学术氛围。其四,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筑多级、多元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网络,建立上下协同的监控机构和畅通的监控渠道。建立教学质量问责制,对教师随意调课、停课、上课迟到、早退、向学生泄露考题、向学生出售与考试有关的教学资料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行为都将被问责,并作为教学事故处理,与岗位津贴、评先、评优、晋升职称挂钩。 

4.稳定与流动并立 

高校教师的稳定与流动,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两大永恒主题。稳定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二者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学术环境建设、人际环境建设、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等办法,实现高校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通过把好入口关,强化岗位管理、职称评聘、解决剩余教师出路等措施,实现高校教师的良性有序流动。 

新建本科院校要努力保障有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相对稳定地为学校服务,应强化三项环境建设: 

首先,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环境。一个人能否产生创造性思维和成果,与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两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关系。而创新精神能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则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密切相关。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主要是要营造一个求实、创新、宽松、协作的学术集体,营造学术自由、鼓励竞争、奖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 

其次,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大学是育人的场所,一个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的校园人际氛围,不仅让教育对象得到感化和内化,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也在环境的生存体验中不断提升人格魅力。这种环境的内在根据是教师资源的主体性、本源性的确认。教师在作为文化人、学术人、教育者多重职业角色的生存体验中获得了生存安全感、工作满意感、事业成就感、主体自尊感,才会有旺盛的创新能力。 

最后,创造美丽的人居环境。学校在校园建设中,起点要高,要创建园林式校园,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以优美的人居环境稳定人。与此同时,新建本科院校还要注意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和生活福利,使骨干教师觉得在学校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生活有甜头,激发他们敬业爱岗之情。 

教师队伍的正常流动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师队伍的流动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一个方面。教师通过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流动,可以克服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实现“人尽其才”;其次。通过校际之间的流动,可以避免学科上的“近亲繁殖”现象。发挥人才的“杂交”优势,有利于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再次,教师在新建本科院校校内流动,有助于解决教师编制、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不合理问题,有利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对于教师的“向外”流动,学校要本着对教师的尊重,本着人才引进是正常的“流动”,人才走出也是正常的“流动”,都是对社会作贡献的理念,善待“向外”流动的教师。学校应对高层次、关键岗位的教师有全面的了解。对去意彷徨的教师,既要恪守契约原则,又要积极做好转化工作和岗位空缺后的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教学、对教师队伍、对学校工作造成的负面冲击。 

 

参考文献: 

[1]和飞,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5):21—23. 

上一篇: 装饰工程水电验收标准 下一篇: 小学音乐教学反思简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