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32: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兴经济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新兴大学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大学园区的建设,促进了园区周边区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学园区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增长点。论文在借鉴当前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对于当地经济的实际影响,从理论上丰富大学园区建设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从实践上促进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让大学园区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对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的作用,让其健康的真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1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现状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的基本状况
2010年,政府做出兴建山西大学园区的决定,园区位于晋中市榆次区,距太原市中心25公里。山西大学园区于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大学园区一期规划占地9900亩,高校用地面积为470万平方米,总投资131.22亿元。园区建成后,容纳师生总量将达到15万人左右,将成为山西省内最大的高校聚集区。
1.2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2.1大学园区建设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根据山西省大学园区的规划发展,山西省政府新增了多条交通线路和大型公交总站,在大学园区附近的公交站点就多达15个。原来终点站在聂村,5路公交车为了满足大学园区的交通需求将终点站延长至大学园区,沿途将经过十所高校,在原来的901路基础上,增加了两条新的公交线路。据调查,大学园区的公交路线虽已设立并顺利通车,但是并没有正常满足园区内学生的出行。学生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时往往需要先步行较长的时间才可以乘坐到理想的交通工具。因此导致出现大量的黑车和无牌照非法运营车辆,扰乱了当地的交通秩序并对乘客的生命安全形成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1.2.2大学园区建设对周边商业圈的影响
山西大学园区的建设耗资巨大,如此大量的资金注入,有利于区域各个市场的蓬勃发展,如建材,五金,日用百货,食品等。在周边商业的蓬勃发展中,周边村庄等地区的经济必然会带来很大的飞跃。在现有的消费场所中多数为小型的场所,不仅设施简陋而且安全措施不全面,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危及到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学生为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不得不进入到周边市中心地区进行消费活动。而对于大学园区周边的现有商业圈建设不能充分满足突然增加的消费需求,则周边市区的商业圈出现了拥堵现象。不能充分发挥出大学园区对周边消费及商业圈的促进作用。
1.2.3大学园区建设对周边房地产的影响
山西大学园区建设,对于房地产来说是个好消息。首先大学园区并不是一座孤城,省政府将在大学园区周边规划建设众多文化设施和娱乐休闲中心等,附近还修建了公园,空气质量好,交通便利。所以在大学园区建设的居住区周边的环境是很不错的,这对于想要添置新房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学园区的住房房常被冠以学区房等各式各样的名字,而房价也一度由初始的5000元每平方米逐渐增长至7000元每平方米,有的甚至涨到精装后12000元每平方米左右。如此房价对于当地的正常经济情况下略显不正常。
2推进山西省新兴大学园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改善大学园区内交通业
大学园区的公交线路应当充分满足园区师生出行的需求,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公共交通路线,合理的设置公交站点,适当延长通往两市的公交线路。
合理建设公共交通路线,满足师生出行需求,从根源上解决非法客运的产生,同时对实施非法运营活动严肃处理,以保证大学园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在路面交通比较饱和的情况下,轨道交通就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政府需要完善轨道交通规则,加快推进地铁线路的建设
2.2促进大学园区商业圈建设
大学园区内庞大的消费群体是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合作范围。坚持引进优秀项目,制定政府扶持政策。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支持大学园区周边商业圈的建设,在土地、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予以扶持,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投资环境。
2.3推动大学园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房地产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市民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对开发商的广告宣传进行规范,防止开发商对消费者的误导理念,减少盲目从众等非理性的购房现象发生。
加大廉租住房投资和建设力度,尽快启动项目,加快推进速度;采取收购、改建、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通过实物供应,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的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是改善房地产市场的良好途径。在政策上支持居民购买第一套自住性住房,抑制投机性购房,防止短期投机行为,减少市场波动。
1研究基础
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涵与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路径、影响与制约因素、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等方面。
1.1内涵与特征
姜秉国(2011)指出“外部经济”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内涵特征,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联性、政治性以及高新科技性、发展潜力性、成长不确定性,主要包括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环境产业和深海矿产产业等六大海洋产业门类。于会娟(2016)认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涉及“海洋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海洋高新技术是发展基础,涉及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生产和服务,并能引导海洋经济发展。
1.2形成机制和演化路径
Feser(2000)指出产业集群效应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规模经济、互动式学习与技术扩散可以通过集群内的共生机制获得。Long(2011)认为随着产业集群的演化发展,企业间对环境、金融等外部依赖会随着相互合作、竞合协同发展而逐渐减弱。李晓璇(2016)分析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协同效应、累积效应和适应性预期效应等原理。
1.3影响与制约因素
Karyn&Cathal(2013)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发现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是影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孙加韬(2010)指出科技水平、高端制造、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足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赵楠(2018)以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发展为例,指出引导措施、激励体系、公共服务是主要的运行掣肘。
1.4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
Schot(2007)等认为可通过突破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建立技术生态位。张玉强(2014)通过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型实证分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现实问题。张艺(2019)采取文献计量和基础研究竞争力指数分析各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态势,明晰国内与海洋科技强国发展中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基础,现有研究关注点多在于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单个产业发展情况,相关研究缺乏相对有效的地方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路径研究和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更缺少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践性探索,而这对于促进高度产业关联、较高成长性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显然不够。因此,文章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进行进一步探讨,为沿海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问题分析
湛江市是中国海岸线最长城市,海洋经济规模连续十几年居广东省内前列,拥有较强的海洋经济发展优势。此外,湛江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包括北部湾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等,但当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现出的新常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够
湛江市拥有国内比较稀缺的鲎试剂等海洋生物和医药产业;在海洋多糖与海洋多肽利用、虾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面向海洋的产业招商成效明显,与德国巴斯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液化空气集团、华侨城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交集团等中国和世界知名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但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在传统海洋产业仍占据海洋经济大幅份额的背景下,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未成规模,高端制造模式有限,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现代产业发展不充分,优质实体企业不多,传统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
2.2形成了一定的先进技术,但创新驱动不够
2017年8月地方政府推行《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着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渔业等主要海洋产业。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应该包括新兴技术对接传统海洋产业所形成的高端环节,目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技术尚未形成以及市场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业占比较大,新产业还不能形成集群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本土制造能力亟待加强,涉海企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海洋新兴技术转化为全新的、现实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演化过程,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2.3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集群培育程度不够
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2023.6公里,2017年湛江市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占GDP11.5%以上。2020年海洋生物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增海洋产业省级以上新产品74项,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但主要以海洋生物育种、海水健康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及海洋生物医药为主,总体而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海洋生物企业外,大型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缺乏;海洋新能源、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产业、深海矿产产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从无到有、加快发展、协同发展。
2.4有丰富的产业资源,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够
追求经济发展和海洋保护是有机统一的,湛江三面环海,海岸、海岛、海湾资源丰富,海岸线总长2043.5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243.7公里,岛屿岸线799.8公里),占广东省的35.4%、全国的6.4%。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和个数均居广东省首位,是湛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得天独厚的优势。从目前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看,海洋生态发展方面亟待加强,在规模上需要实现有效合理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压力还比较大。
3战略路径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既涉及单个海洋产业集群的价值联结、海洋资源跨行业配置,又涉及市场一体化、产业及环境的公共治理,以及产业布局创新、技术创新、研发转化、社会管理体制变革等诸多环节,更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有效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和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3.1技术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作为创新导向型产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海洋新兴技术创新成果为起点,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最终确立以海洋新兴技术产业为特征的技术经济范式。强调的首先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化的结果,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新性和非继承性。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一体化发展为导向,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和层次,提高海洋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其次,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值得进一步关注,高端化、高质化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具有战略价值,以此形成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再次,将技术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因素的促进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上,既要大力推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高起点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让传统海洋产业成为孕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坚实基础,并借助新兴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形成对传统海洋产业的渗透,从而带动传统海洋产业的革新与嬗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促进海洋新兴技术从技术供给方向传统海洋企业转移,如海洋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业就是传统海洋渔业高新技术化的结果。通过技术的渗透和适应性创新,提高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从而形成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2培育路径多样化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技术与产业的融合过程,即集群培育路径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具体的技术、市场条件选择合适路径。首先,通过产业的关联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实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外部性。其次,通过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将创新型企业的领先技术水平逐渐传导给从事相关性业务的企业,从而带动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再次,通过经济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技术升级,将创新型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与最优配套企业共同构造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展到整个海洋经济领域时,以带来海洋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特别是要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对标世界最先进水平,开展前沿先导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系统梳理集群的突出短板与弱项,实施短板突破计划,推进集群内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3.3完善的政策体系
逻辑层面的政策过程是指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也包括培育政策、保障政策、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形成动态循环系统。主要的培育政策应支撑重点项目选择、关键技术攻关、市场化、社会化,产业扩张、产业链整合、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形成产业的规模化和社会化等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保障政策应涵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构筑完善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政策体系,加强政策支撑力度。
3.4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这一领域里,资源利用方面更应当具有超前意识,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建立海洋循环经济系统,以“减量、再利用、资源化”主线,从生产、消费源头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损害,相关企业在生产流程中就要建立一整套较为先进的生产理念,完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此外,也应该要对海岸带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改善近海水域水体质量,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发展承载力,建立科学有序的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范。
[中图分类号]F120.4;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41-06
低碳发展观念在中国的逐步确立,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确定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标。低碳发展必须要在工业化、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寻求发展路径,才能有动力和活力,才能够健康有效地推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果显著,挑战严峻,潜力巨大。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确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后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这一系列的新兴产业链的形成必然能够满足人们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特别是2009年为提振经济而制定的产业规划,提出要研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将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力。未来21世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链的打造。
一、经济和环境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分析
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反弹,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使得我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矛盾突出:一是投资结构失衡,政府投资过高,社会民生投资明显不足;二是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呈现出产能 过剩、重复建设的苗头。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稳定、不平衡,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子尚未有效建立。[1]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传统工业项目产能过剩的挤压,而新型工业项目又面临技术和高风险的问题,产业发展依然严峻。中国已经迈入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关阶段。
后京都时代全球绿色增长的要求强烈,在气候环境约束下,商业的全球化是否能够继续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就业的效应将很难确定。Cap Gemini在“2016:未来供应链”报告中认为:“由于成本的不稳定和持续的供应减少,在保护能源、原材料和像水这样的资源方面,在未来供应链中的作用尤为重要。”[2]世界资源研究所认为,在气候政策和自然资源约束的前提下,一系列的附加费用将增加:到2013年将会有13%~31%的利息税减少额;2018年将会达到19%~47%,能源价格将不断上涨和有关碳的全球价格将会出现。我国正处于以投资带动和重工业化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2003年~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均超过15%,远高于中国的GDP增速,这种情况显示出中国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大、能源效益过低的矛盾突出。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立
当前我国面对本轮经济危机中孕育出的产业革命浪潮,应当把握机遇,积极投身于新兴产业技术革命之中,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2010年,国家经济政策更加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主要集中于产业政策的规划、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和公共服务的增加等几个方面。[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适应科技创新,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政策的支持将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为应对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我国根据新兴产品稳定的市场需求、良好的技术效益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确定了7方面战略新兴产业(如表1所示)。
二、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系数较大,产业链较长,联动开发势在必行,最终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坐标”,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截止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5,500亿元,相当于GDP的5.17%。“十一五”期间,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63,000亿元,占GDP比重约5%,同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
(二)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势分析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水电及核电等。当前,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与我国国内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加快的矛盾突出。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了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前沿技术,为实现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十大产业振兴调整规划”明确了各个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鼓励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这将有力保证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行业正处于开发到成长阶段,低成本研发是当前我国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围绕健康产业链低成本进行投资扩张和多层次技术创新,最终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化。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全国万元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根据2020年单位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减排目标,平均每年减排2.67~3%(见图1),其中工业、建筑和交通节能减排将是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减少CO2排放的最重要领域。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这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节能减排的主要环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实现CO2减排目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投资偏好不同和退出机制的影响,中外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比例也不相同。2009年,本土创投及私募投资金额占总体比重的51.3%,外资占37.1%。[4]本土投资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提供的股权融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出台,将会有更多的投资资金进入该领域。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评价指标与方法
(一)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说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相关要素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价值评价指标也主要分为能源指标、行业指标和投资指标三大类。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实现主要关注市场占有率、利润率、比较优势指标和相关科技指标。通过分析指标层各具体指标的经济含义,同时结合已有权威研究结论和社会常用评价标准,给出以下9个指标的理想值和参考标准(如表2所示):
能源活动是引起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构筑低碳的能源系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及其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支撑发展的动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和碳交易、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交易平台。固定市场占有份额是指产品销售增长率与为保持该产品原有的市场占有份额所应有的增长率之差。若数值为正,表明该产品价值有所提高,反之,则有所下降。利润率反映企业和产品的价值实现状态。对比较优势指标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RCA)[5]。
式中EVij为j国i类商品的出口额,IVij为j国i类商品的进口额。TSCij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其取值落在-1与+1之间。由于企业财务数据的保密性,该指标的准确程度一般较低。如果假定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高度相关的话,可用市场占有率来替代利润率。[6]科技投入指标是指科技活动对产业价值推动效果的相关的评价指标。如高技术产品数及其价值比重反映工业新产品与产品结构的指标等。
(二)评价体系指标层的确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涉及大量相互关系、影响和制约的因素,各因素具有不同的量纲,缺乏统一的衡量性,同时,各因素对其价值实现的综合评价有着不同的重要性。由于指标体系各具内涵,必须将其标准化才能纳入统一的评价体系。所以,本文使用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7]。
式中,F(i)为Xi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M为相应指标水平的理想值,Min为各指标中的最小值。由此,利用归一化隶属函数把各指标统一到无量纲的0和1之间,便于统一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采用 层次分析法(AHP),并引用T. L. Saaty的1~9比率标度方法[8]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从判断矩阵出发,利用方根法计算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得到归一化的权重系数,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一致性指标,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具有满足一致性检验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就是各个指标对上一级指标的权重。若一致性比例小于0.1,就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AHP权重的确定
首先,构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检验。本文由专家意见得出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根据上述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首先构建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
求得特征向量:v(j )=[0.4126,0.3275,0.2599],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52<0.1,可见,准则层对目标层判断矩阵的结果符合一致性检验。
其次,构建指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和权重。通过运用与上文相同的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相对于其所在准则层的权重,根据一致性检验,权重分配通过检验。
最后,计算各个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将表3求出的各指标相对于所在准则层的权重vk和第一步求得的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v(j ),代入公式ρk=vk×v(j ),得到各个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ρk,结果如表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这9个方面的权重均较高,都在0.1以上,其中能耗强度和单位能源CO2排放量(0.429)最高,其他依次是贸易专业化系数、产品销售比(0.413),固定市场份额、行业贷款增长比(0.328),比较优势指标、科研指标(0.260),最后是行业价值指标(0.143)。这就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环节统筹兼顾,抓好价值链管理的各个方面,又要重点关注能耗、低碳产业发展。
四、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和前景
中国虽然在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方面取得不小的成果,但是,面临的节能减排的挑战也是严峻的。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原煤产量已超过32.4亿吨,占一次能源比重超过70%以上;发电量中,火电占到87%;高能耗产品能耗均比先进国家耗能水平高,煤炭生产电耗高出43.2%,火电发电和供电煤耗分别高出12.4%和15.1%。煤炭消费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所以,发展低碳经济,煤炭消费的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这一方面需要非常重视借助清洁煤技术和节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加速清洁能源的利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规划当中,这将根本上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需要,产业技术特征是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主要发达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布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意味着一系列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种优惠和鼓励政策的推出,这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到了突破口。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要防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度的风险,要在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扫清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障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出台,将带来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从未来的国际国内环境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新能源、新材料还是新医药,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现在这方面的需求正处在培育期。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增长的对策
1.加大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力度,着力打造“低碳新兴产业链”
积极制定以节约资源、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充分重视资源生产率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排放降低的重要手段,积极引进和开发具有绿色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2.以金融创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促进新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联动发展,实现新兴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风险投资、信托投资等对接;扩大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交易的能力;建立新型投资促进体系,支持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国际项目融资、无形资产融资等方式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融资渠道。
3.优化发展环境,发挥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
一是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服务质量,以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为对象,通过土地、税收等政策集聚,营造局部的、有竞争力的政策优惠区域,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二是促进私募或创业基金成长,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化的资金保障。
4.以“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为途径,推进重点产业发展
抓住以新能源技术为引领的科技革命潮头,以价值提升、技术提升为重要手段,发展以产业价值链高端、核心战略产业和市场化导向并重,增强市场控制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大产业规模;以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为手段,以研发设计及高端制造为核心,提升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不同产业间融合,以融合带动价值链扩展,推动产业进一步优化。
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产业基地、加大投资集聚、促进快速增长,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基础和竞争优势。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后续涌现的新技术和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交叉产生的新兴领域和新一轮新能源技术革命先机,以产业化为抓手,强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开放式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和完善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在体现国家战略的产业领域,突破发展民用航空、航天、核电、海洋装备等战略性产业。抓住国家能源调整、发展海洋经济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形成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重点,集科研、开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以国有资本为引导,充分调动外资、民资的积极性,加大成套设备等领域的资本投入,以规模集聚效应体现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聚焦,发挥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高增长、高就业、低消耗”的信息服务业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振华. 经济复苏与转型发展:2009/2010年上海发展报告[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
[2] A Discussion Paper for the World Business Summit on Climate Change in Copenhagen: Value Chain Approaches to a Low-Carbon Economy[J].Business and Policy Partnerships,2009(5):3.
[3] 中国经济热点分析报告.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下一组支柱产业[J]. 研究部,2010(4):11-12.
[4] 沈 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理清几个问题[J]. 中国发展观察,2010(5):36-37.
[5] Lim, J.,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s from South Korea[Z]. Working Paper, School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6] 赵细康.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实证分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221-222.
[7] 叶宗裕. 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 浙江统计,2003(4):24-25.
[8] 张 震,于天彪.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在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制造,2006(7):23-24.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New Industries in Low-carbon Economy:Evaluation of Value Indicators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He Xionglang 1,Ma Yongkun 2,En Jia 3
(1.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China;2.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1130,China;3. Logistics Group of New Campu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11-02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反常变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指经济的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而是强调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入,从而导致了全世界范围的能源技术、经济产业结构乃至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一批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
1 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概述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其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2010年七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
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国责任,重要的体现在减排与发展低碳产业方面。
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这个承诺,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能源消耗和生产大国,这一承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3 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任何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都要求有一种新兴的产业或者产业群为之作支撑,不然的话,这种模式将无法实践下去,它的发展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政府政策的支持。
低碳经济模式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煤、天然气、石油等碳基能源的消耗,同时要加强对碳中和、碳封存等技术的使用,极力倡导对风能、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新兴绿色能源的利用。新兴产业必将朝着低碳甚至非碳消耗的方向发展。这种新兴产业必将大大降低碳的消耗,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人类生活对自然的破坏大大减弱。对于这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主要有:生物产业、太阳能产业、核能产业、风能产业、地热能产业、氢能产业等等。对于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传统产业的挑战和阻扰,同时对传统产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不让经济出现较大的不利变化,必须引进国家的力量,强调国家的调控。国家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做一些战略性的安排,保证新兴产业在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平稳的发展。
国家的政策主要从保护新兴产业平稳发展和避免传统产业遭受大的破坏两个方面入手,比如在制定第十二五规划时应该加入对新兴产业的规划,极力推出对新兴产业的优惠、扶助政策。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业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的群体,比如,光伏电池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通过政府宏观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导向下,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
3.2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融合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改传统经济的模式,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低碳消耗,而这个要求是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纯粹的摈弃高碳能源而到达到这个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仅仅是消费角度考虑的,而没有顾及生产方面的因素。所以应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方面考虑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技术和生产力方面来说,低碳经济模式要求新兴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融合。生态生产力也叫绿色生产力,它是指社会经济生产力跟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复合,生态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能量循环以及信息传递的过程。产业生产力则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融合是指人类自身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许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生态循环能力,而不应该无顾忌的发展经济、发展工业,而不注重自然和生态的发展。同时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之间不能相互抵消,产业生产力应该遵循生态规律为生态服务。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应该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历史上的产业生产力抵消了生态生产力,而是使得两个生产力共同作用。比如: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生产力计为x,生态生产力计为y,我们希望由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催生的这一场新兴产业革命能够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和值效应即(x+y),而不是差值效应(x-y)。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融合。
3.3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从工业发展史来看,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信息革命,对于以上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融合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英国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也加大了高碳能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历史上的“雾都”伦敦就是工业所排出的大量废气所导致的。同样的,二十世纪的“电器革命”和二十一世纪的“信息革命”使人类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量碳基燃料的消耗,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应该改变传统经济革命的作风,要朝着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进行。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新型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标准,它要求工业的发展跟生态的发展相协调,要求人类跟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4 结语
总之,我国虽然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58-03
一、引言
新兴城市是指那些建制时间不长,在较短的时间内经济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同时成为所在区域重要力量的城市。由于普遍存在发展的起点低、经济发展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缺乏等特点,这些城市不仅要快速发展自身经济,同时还要面临着与周围城市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江苏省宿迁市和泰州市分别于1996年7月和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县。总面积8 555平方公里,人口529万人。面积和人口在江苏13个省辖市分别列第4位和第7位。目前,下辖三县二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以及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和苏宿工业园区。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2007年末,泰州市户籍总人口为504万人。全市总面积5 79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目前,泰州市辖2个市辖区:海陵区和高港区,代管4个县级市(靖江、泰兴、姜堰和兴化,以及泰州经济开发区)。
二、宿迁与泰州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一)经济总体情况的对比
1999―2008年,宿迁GDP从182亿元增加到672.5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5.74%,人均GDP从3 662元增加到13 110元,平均增长率为15.39%;泰州的GDP从368.9亿元增加到1 394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5.99%,人均GDP从7 380元增加到27 713元,平均增长率为15.91%。这两组增长速度泰州都比宿迁要大。通过这些数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在一些年份宿迁的增长速度比泰州要快,但多年的平均值比较宿迁仍然落后于泰州。也就是说,宿迁的经济总量及人均总量不仅在绝对值方面落后于泰州,相对增加速度也落后于对方,两地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2008年,宿迁地区生产总值675.2亿元,排在江苏13个市的第13位,人均GDP为13 110.68元,排在第13位;而泰州GDP达到1 394亿元,排在第10位,人均GDP为27 713.72元,排在第8位。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人均GDP低于泰州的全部都是苏北城市。另外,从县域经济的角度看,宿迁下辖的泗洪县、泗阳县和沭阳县人均GDP分别为10 628元、10 448元和10 116元,排在49个县(以及县级市)的第43位、44位和46位;泰州下辖的靖江市、姜堰市、泰兴市和兴化市人均GDP分别为为45 113元、29 410元、24 280元和16 400元,分别排在第11、20、25和35位。
(二)主导产业的对比
对于新兴的城市而言,经济的发展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否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产业结构方面,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数据,泰州以及宿迁的三产结构如下:
其中,泰州的三产结构比为8.56:58.25:33.19,而宿迁的三产结构为22.02:45.98:32.00,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两个城市的共同问题都在于第三产业的比重过小。当然,对于新兴的城市来说,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另外,从主导产业方面来看,在2007年江苏省中小企业局公布的省重点培育的100个产业集群数目中,宿迁市共有木业产业、蚕丝稠产业、玻璃产业、酿酒产业以及棉纺织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入围。另有像彩塑包装、花卉等一些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五大产业集群共有企业3 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4家,2007年实现产值227亿元。其中,木材产业是宿迁的第一主导产业以及最大的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产值100亿元,有3 00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8家。酿酒产业实现产值47.4亿元,其中,“洋河”和“双沟”两个白酒品牌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著名品牌。
相比之下,泰州在江苏省100家重点培养的产业集群中有10个入选,包括泰州医药产业集群、泰州内河船舶产业集群、泰州汽车传动配件产业集群、泰兴减速机产业集群以及江堰石油机械产业集群等。这些集群所在的产业在技术、资金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等很多方面明显强于宿迁的几个产业集群。这10个产业集群在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1 000亿元,共有企业3 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 300余家。
根据韦伯从工业区位理论角度对产业集群的解释,目前宿迁的产业集群仍处于第一阶段:企业依靠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的低级阶段,离第二阶段即依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出现的高级阶段还很远。宿迁在产业集群方面还存在着效应不显著、关联配套能力不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在人才、技术及资金支持方面,自主创新方面以及健全的服务体系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提升产业集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外部环境的对比
宿迁和泰州作为两个几乎同时设立的新兴城市,由于其所处区位的不同,决定了各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外部环境。
从地理位置上看,泰州地处传统意义上的“苏中”地区,宿迁则地处“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在经济发展中明显呈现出逐渐递减的局面。另外,从所属的经济区域来看,泰州位于长江沿岸。江苏省2003年提出了关于沿江地区的开发战略,其中的沿江地区就包括泰州市等6个市区以及包括其下辖的泰兴市和靖江市在内的15个县市。沿江地区的开发不仅使得该区域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使得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城市来说,可以享受到从全球的视角承接资本及产业转移的好处,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产业集聚的优势。例如,在2007年的江苏省沿江地区“十一五”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中,造船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就需要整合之前的分散资源,向沿江北岸的扬州、泰州及南通三大船舶修造基地转移。在积极发展的产业项目中,生物医药行业要依托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以及扬子江药业城等基地,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资源、资本的重组,加速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
另外,泰州还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当中,可以承接上海及整个苏南城市在产业方面的转移。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长三角的16个城市中,2009年第一季度泰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3%,增幅居16个城市的第一位。另外,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5%,增幅居第一位,外贸自营出口总额增幅居第二位,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居第三位。相比之下,宿迁作为一个新兴的苏北城市,周围缺乏大城市在经济方面的辐射。虽然江苏省政府2002年就正式批准了《徐州都市圈规划》,宿迁是其中的一个中心城市。但该都市圈的发展难以令人满意,徐州对周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很小。不过,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已由过去的“16城市”,扩容至“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全部区域”,至此,宿迁也成为更广范围内的长三角城市。但是,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宿迁这个新成员享受到的好处。
(四)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比较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的观点,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表述为:第一,获取新“知识”(包括革新、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概念);第二,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第三,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人力、资本、进口品等)。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从2004―2007年,不论是人力资源、资本的积累等方面宿迁和泰州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泰州,宿迁无论在经济发展的起点、或是主导产业的层次及水平以及内外部发展环境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其中的部分差距甚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如何缩小差距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宿迁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升宿迁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
(一)发挥制度供给的后发优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资本、人才、技术等因素外,制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道格拉斯・诺斯指出:“制度提供了一种经济的刺激结构,随着该结构的演进,它规定了经济朝着增长、停滞或衰退变化的方向”。后发地区通过效仿或移植先发地区的各种先进制度并经本土化改造进而形成制度的后发优势,这些有时主要表现在成本优势、时间优势以及经验优势三个方面。宿迁应该充分利用新兴城市的自身优势,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市场新主体;推进市场制度该给,营造投资创新环境;推进非正式制度变迁,强化发展理念。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与保障。
(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的软环境建设,改善人文环境,在公共服务上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改善政府的形象,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积极承接苏南相关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调整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重点提高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调整企业组织结构。
(三)提升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正在重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受种种因素影响,WTO多哈回合谈判停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更高标准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孕育。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成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和规则制定的核心内容。2013年9月30日我国正式宣布参加《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这一协定目标是制定新的服务贸易国际规则,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面对国际贸易与投资发生的变化,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上海自贸区,向西则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推进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国际经贸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后,不少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批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格局“东升西降”更加明显。据统计,当前中东、非洲、东盟、俄罗斯、印度、巴西占我省出口的已达35?郾9%,仅一年时间就提高了3?郾9个百分点。从贸易类型看,服务贸易发展快于货物贸易。2001年至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速17?郾8%,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面对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我省要在巩固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要在继续大力发展商品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正进入新阶段。2001―2012年,我省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出口年均23?郾0%,在全国各省市出口的位次由2001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3位,占全球份额达1?郾22%,相当于全球出口排名第26位的马来西亚的出口额。但是,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低端制造业、过多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人口红利)、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不断显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省委省政府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在体制机制、开放平台等领域进行创新,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深化开放、全面提高”阶段。当前,我省唯有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沉着应对挑战,以开放促改革,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全面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和战略选择
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要更多地以全球的视野,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我们认为,今后5年,全面提高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开拓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推进大开放”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打造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战略平台,建设统筹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放纽带,不断提升浙江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浙江经济国际竞争力,建设“开放型经济强省”。具体来说,就是外贸出口适度增长,转型升级加快,结构明显优化,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的比重提高;外商投资规模稳步增长,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境外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培育若干家本土跨国公司;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加快扩大,占全省出口比重逐年提高。
未来五年,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创新开放模式、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打造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战略平台。抓住国家推动新一轮开放、加快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把舟山群岛新区打造成我国配置全球战略资源的重要平台。一是充分发挥舟山群岛新区的战略位置,建立面向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东北亚的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提高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配置上的发言权、定价权。二是主动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政策,接轨TPP等新国际贸易规则,对接上海自贸区,使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接轨国际标准的先行区。三是以综保区建设为突破口,先行先试以大宗商品为主的贸易自由化、以海洋制造业和海洋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投资自由化政策和体制机制,扎实推进、逐步完善,谋划打造自由贸易园区。四是注重陆海统筹,实现海岛开发与沿海地区的发展良性互补,使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省发展的开放高地。
建设统筹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放纽带。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构建有利于市场采购贸易长效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探索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把义乌打造成为统筹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开放纽带。一是推进“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完善监管措施,构建有利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长效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二是在总结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进行复制、推广,放大义乌改革整体效应。
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当前,我省货物贸易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外贸出口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全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实现好中求快。一是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推进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推进出口基地和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外贸供应链管理等新型贸易模式。二是加快扩大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扩大服务外包,加快发展文化贸易,推动技术贸易,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三是完善进口贸易扶持政策,加强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的引进,促进进口贸易发展。
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开放型经济投资领域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引进来”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三种形式之一,而“走出去”不是简单地把企业和资金搬出去,通过“走出去”,有利于突破资源环境容量的瓶颈,实现“腾笼换鸟”,将在境外获取的市场、资本、资源、人才、信息、技术等优质要素为我所用,扩展我省经济发展空间,壮大提升本土经济。一是推进“实际利用外资5年5000亿”计划,外资规模稳步增长。放宽外资投资准入,探索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符合法治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外商投资环境。扩大服务业开放,完善“招大、引强、选优”机制,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民外合璧,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创新引资方式,积极开展并购投资、跨境人民币投资、融资租赁等新兴引资方式。二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走出去”。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不断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推进国际营销网络建设,通过自主营销网络把浙货销出去、销得好。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增强工程带动成套设备与技术出口的能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增强企业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主体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跨国并购、技术合作等。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向境外有序转移一批产能。探索建立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管理办法和服务体系。
平面媒体在我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改革,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平面媒体的改革显得较为必要。本文主要从平面媒体发展的创新性出发,以提高平面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为主要方向,增强平面媒体的社会责任,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一、创新在平面媒体发展中的重要性
平面媒体承载着社会公众文化生活以及营造社会文化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平面媒体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和提升,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奉献了重要的力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公众对平面媒体文化审美、内涵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就使得平面媒体的发展必须从创新创意的角度出发,以全新的视角来提升平面媒体的品质,从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来科学定位现代文化生活。文化产业是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推动多媒体发展的现代社会,深化文化产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在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不断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来推动多媒体产业的发展。因此创新在推动平面媒体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传统的媒体和文化娱乐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人们获取信息和内容的方式的渠道更多、选择更多,网络媒体等新型媒体给传统的平面媒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电子书、信息网站等新兴多媒体都对平面媒体的改革提供了借鉴思路。面对新的时展需求、社会发展趋势,平面媒体必须从时代的特征出发,在平面媒体中加入创新的元素,不断寻求突破和发展,用创新的思路来武装平面媒体,满足广大受众群体的更多需求。
二、平面媒体的现代化转型创新策略
(一)现代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
数字化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平面媒体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传统平面媒体因为现代化的发展承受着更多的生存压力,而新兴的多媒体和数字媒体则希望通过现代化的阅读方式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数字媒体相对来说更加具有优势,在声音和色彩上能够带给受众群体更好的阅读体验。数字技术变革了平面媒体的发展方向和影响模式,相对来说更加具有互动性和环保型,因此数字化的平面媒体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我们在其网站上看到《新周刊》、《汽车族》的电子杂志,就和纸质杂志的内容完全一致且同步。虽然是电子化了,但并不影响读者对其内容的完整获取,因此,纸质杂志培养的忠实读者会在第一时间认可这种刊物。研究发现,电子杂志吸引读者的本质并非是因为其电子化形式,而在于其原本具备的刊物特质,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追求形式创新而缩水内容的电子杂志无法为其聚拢更多的受众,反而是忠实传统媒体内容的电子化方法更容易受到新受众的垂青。
(二)在发挥传统平面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创新
传统平面媒体要在现代化媒体中生存,就需要在发挥传统平面媒体优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结合现代化的数字网络基础来丰富现代多媒体的表现形式。首先需要对平面媒体的市场经济角色和价值进行定位,将传统平面媒体与现代多媒体方式相结合,通过关注用户的真实体验,以提高平面媒体阅读的舒适度,力争在美学设计上进行创新。通过用户反馈、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来把握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市场动态,从而更好地完善平面媒体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设计。其次,传统平面媒体需要从发展的长远性,重视平面媒体的现代化转型工作,通过引入专业的创新性人才,来提高其文化传媒中的创意,在内容和展现形式上实现突破,从而为传统平面媒体资源的现代化发展排除技术上的障碍,储备充足的智力资源。比如,当期的《南方人物周刊》需要6元,纸质杂志的零售8元。区区2元的差异,也许很难刺激用户订阅电子版的兴趣,然而当受众看到8.99元可以购买4期(当期+3期过刊)的时候,马上就会觉得是一个大便宜。平均到每期2元多的价格与纸质杂志的差距足够大,也足够刺激用户一次购买多期杂志。这种"当期打包过刊"的销售方式不啻为一种电子杂志营销的创新。
(三)提高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平面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它包括了新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式以及品牌战略等。平面媒体在日趋激烈的文化产业竞争下,需要从其自身的优势和市场定位角度出发,挖掘自身优势提高其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获得市场认可。关键在于重视用户的产品体验,将品牌发展的战略融入到平面媒体产业的发展思维中去,增强工作人员的团队归属感以及责任心,为实现核心竞争力构建目标。在人才管理上实行创新管理,用高效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尤其是在文化产业领域,对人才的培养要更加灵活和动态。
(四)基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创新发展模式
毋庸置疑,平面媒体数字化是重要的创新,这个进程会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提速,而发展技术和提升品质需要资金支撑,因此收费乃必然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传媒业不仅在产业形态和和世界多媒体产业的发展方式逐渐趋同,在市场经济中的相互合作与互动程度也明显加深。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我国的平面媒体行业要得到发展,就需要有开拓海外市场的决心和勇气,在综合分析了我国市场环境的同时,借鉴海外市场的资源创新开拓国市场,在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的同时,结合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特征,塑造有中国特色的平面媒体形象。
综上所述,平面媒体因为其自身的特征具有物质性和文化性的双重特征,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传统平面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进行现代化平面媒体的创新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创新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要实现平面媒体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只有实现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才能推动我国平面媒体更好的发展,适应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计算机信息网络的飞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成昆.数字媒体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J].岷江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 黄本斌.新经济形势下出版业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6)期.
[3] 王伟.网络出版时代传统出版转型策略研究[J].编辑之友2010年年,第(3)期.
二、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外向型投资的新生力量
从对外直接投资来看,新兴大国正日益成为对外投资的新主体。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上升趋势之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FDI流出量收缩了21%。但FDI流出的收缩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尽管目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出的份额依然较小,但所占比重正加速提升,目前已占全球FDI流出量的1/4。其中,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俄罗斯已跻身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20强。
新兴经济体输出直接投资的区域主要是在本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已涉足欧美发达地区。在过去的数年间,主要新兴大国的跨国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从2005到2008年,这些跨国公司对非投资占流向该地区FDI的21%,而在1995-1999年这一比例仅占18%。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投资者最为积极,其中,中国对外投资最为抢眼。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重构创造的并购机会,推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扩张。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散,新兴经济体作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主体,正引领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逐步复苏,这也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领域的话语权。
三、新兴经济体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来源的新渠道
2009年,财富基金的筹资也由于初级商品价格的下降和贸易顺差的减少而遭受挫折。但是其直接外资活动并未下降,反而逆势增长了15%,这反映出拥有这些基金的新兴经济体较高的增长率。目前,财富基金的新投资调整了投资方向,其资金逐步投向初级部门、较不易受金融动荡影响的行业以及发展中区域。
据估计,2008年全球财富基金的规模就已超过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集团认为,通过建立股本投资平台和基准可吸引财富基金的投资者,即使有百分之一的财富基金投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也会为它们的增长、发展与机遇带来300亿美元。可以说,财富基金的发展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机遇。如世界银行集团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所言,世行集团将与财富基金合作,为非洲的股本投资创造一个“百分之一解决方案”,他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陆,有潜力成为像今天的中国、印度及其他国家一样的世界经济又一个增长极。
四、新兴经济体吸引外资前景向好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际金融环境。2003-2007年间,十分宽松的国际金融环境和低廉的资金成本,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繁荣和经济增长而不引发严重通胀,如今这一环境已不复存在,重建这种环境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形也难以持续。因此,在未来数年内,与危机前的繁荣期相比,国际资本成本将会上升,投资率将会下降。
据贸发会议预测,从中期看,外国直接投资(FDI)预计将会从2007年约相当于发展中国家GDP3.9%的峰顶下降到2.8%至3%。鉴于FDI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中亚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高达20%,这一前景的影响不可低估。
世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蒂莫说:“虽然在可预见的未来,资金会变得更加稀缺,更加昂贵,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地区性金融中心,改善当地银行业的竞争和监管,降低国内借贷成本,促进当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在长期上获得巨大裨益。”事实上,这一调整需要相当时日才能见效,但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却可以让发展中国家重返高速增长的轨道。
五、新兴经济体引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
新兴经济体相互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了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增长。近年来,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大国FDI输出为非洲大陆特别是南部非洲的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与日俱增。新的FDI来源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具弹性的资金来源和更广的金融资源,也为非洲国家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有效的缓冲。
正如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言:“我认为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可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帮助非洲国家开发基础设施,帮助这些国家利用它们拥有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份额的不断上升,而全球金融危机从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这既有利于强化新兴经济体内部的投资与经济合作,也对非洲经济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此外,南南投资降低了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依赖。全球经济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间对外投资的重要性。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了“南南”的投资合作与经济增长。目前,不计离岸金融中心的南南合计流量约占发展中国家合计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25%。因此,事实上,许多低收入国家如今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主要依赖其他发展中国家。这种南南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南南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有效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也利于新兴经济体走出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5-0058-02
营口北海新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交汇点,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的重要节点,也是营口老城区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鲅鱼圈区的重要节点。作为这一区域的北海开发区,只有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才能快速提升其经济发展速度,也将对营口市乃至全省各相关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是北海新区长远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作为营口未来区域发展中心的北海新区,新区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东起沈大高速公路、南至望海寨、西邻辽东湾、北至沿海产业基地三期,规划人口65万。新区位于营口滨海带型区域的地理中心,是连接营口老城区、北部沿海产业基地与鲅鱼圈国家级开发区的中心区域,北距营口老城区约30公里,南距鲅鱼圈亿吨大港15公里,距正在建设的海港支线营口机场16公里。
优越的地理位置给北海新区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将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一是能够进一步树立城市品牌形象。北海新区定位为营口市未来的行政中心、商贸中心、中国电机产业之都,它的开发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品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营口市乃至整个辽宁对外交流和展示的门户和标志性地区,空间区位的中心性也决定了其功能中心性,使之成为滨海中心向腹地辐射的重要节点。二是有利于带动两翼发展,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北海新区在建设中极其重视区域新兴产业的引入,中国电机产业园的规划和开工生产,必将使得两翼的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鲅鱼圈开发区相关产业的承接,从而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拓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的进入和建设将使北海新区产业结构优化能够站在高起点上,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并带动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兴起。
二、做强电机产业集群,引领全市新兴产业发展
电机产业作为北海新区的新兴产业,在总体规划上要打造中国电机产业之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全省对于电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过去电机都从南方订货,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便。营口北海新区正是从坚持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的理念出发,利用新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还有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优势大力开拓电机产业市场,努力打造中国电机产业之都。北海新区电机产业园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定位于形成国内外大、中、小型电机企业的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电机之都,是集世界和中国各系列,各门类电机及相关产业链产品研发、制造、销售、集散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电机产业园区现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目前,检测和研发创业中心、生活服务中心正在建设,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新区电机产业园已开工项目101家,投资总额285亿,达产后年产值300亿元。进一步提高北海新区电机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高度集聚电机产业,促进园区内外企业的合作和结网。要通过政府、行业中介机构等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由空间上的集聚所结成的一种合作网络,营造北海新区独特的区域经济环境,形成共同发展的强大的电机产业集群竞争力。
2.形成新区电机产业龙头,带动下游新兴产业发展。要把投资3亿元的营口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沈阳实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宁波冠连机电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沈阳黎明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作为园区的龙头企业,使之发挥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要发挥好政府职能作用,把北海新区周边的产业资源纳入到整个产业集群的制造体系之中。营口市各园区的相关企业要主动成为龙头企业的下游,承接产品配套生产,使电机这一产业得以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电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尽快完善园区功能设施,促使全省乃至全国的电机产业资源将不断向园区集聚。电机产业园区各级研发中心要以研发优势带动电机产品创新,引领营口市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营口产业升级,推动全市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3.完善面向新兴产业服务体系,为电机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北海新区要高质量服务于企业,为落户企业提供一个规划合理、环境优美、人才荟萃的产业平台,使之成为营口加快发展的强劲引擎。充分利用好营口大学园区,为沈阳工业大学等大学落户北海新区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开设电机专业为新区电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鼓励和扶持优势重点电机企业跨地区经营,设立办事处,组建营销网络,实现整个营口地区乃至全省范围内的电机资源优化配置。
三、凸显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营口北海新区在经济建设中,要把发展新兴产业放在首位。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乃至沈阳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中,营口市还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虽然营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产业结构调整将是营口市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营口市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其偏离度值在辽宁沿海城市带中排名第二,在沈阳经济区中排名第一,说明营口市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很大程度上需要进行结构调整。2004—2008年间,营口市产业结构变动度才为8.07%,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变动率小,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升级优化。营口应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战略给营口市带来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营口应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现代服务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区域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平稳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经济中的比重,是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的重要保证;对于促进营口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于扩大就业,适应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对于促进区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北海新区要依托新的营口市行政中心、商贸中心职能以及当前营口的工业基础,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层次,改善产业结构。积极拓展第三产业,要从生产业、消费业及公共服务业三个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北海新区自主创新与经济服务功能,从不同层面依托北海新区位居城市中心位置,带动区域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引领全市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
1.加快发展物流业和职业技术培训业。北海新区极具交通优势,要合理利用哈大高铁、高速、鲅鱼圈港口、营口机场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城区物流业。使北海新区物流成为连接主城与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使之成为带动营口地区物流业发展的领航者。加快发展北海新区职业培训,为北海新区提供人才保证。新建营口大学园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园区要为区域发展提供专业人才。营口市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强,北海新区要充分利用临近优势促使新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配套产业人才。还要发挥大学园区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输送管道的作用,为本地区现代服务业提供专业人才。
2.借助滨海优势,发展消费业。北海新区要利用滨海优势,发展滨海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发展滨海休闲度假;利用发展城市文化、娱乐业,带活当地及周边区域经济,丰富居民生活带动都市文化娱乐。充分发挥本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优势,并结合周边望儿山、鲅鱼圈月亮湖、天沐温泉等特色旅游资源,共同全力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两大旅游品牌,引导全市区域旅游业资源整合,拉动营口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北海新区也要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和商贸产业集群,利用江苏大雄及钱塘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引领营口地区商业品位的不断提升。北海新区房地产开发不仅改善了居民居住水平和生活环境,也将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开发和建设。北海新区要努力打造滨海商业街,建立区域性大型商贸中心,满足居民生活,并支持和带动区域周边房地产业的孵化和发展。北海新区利用好区位优越的交通优势,就能为营口地区商贸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成为营口商贸产业的中心门户。
3.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业,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北海新区在建设中要秉承把握公众需求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业的满意度。正在筹备建设中的北海会展中心、展览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科技馆、规划馆等公共设施,要千方百计满足新区市民生活需求。随着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公共服务领域消费必将成为带动营口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总之,营口北海新区在建设中结合区域自身优势,以电机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抓住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着力推动新兴产业投资,提升产业能级,就能强劲推动营口北海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022-02
0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新兴技术为支撑的产业,是正在形成或发展的,有可能创造新行业或者深刻影响现有行业结构的技术。无论从国家还是地区的视角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在形成新增长点的同时,促进和带动传统优势产业发展。
1 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的宏观背景
1.1 总量规模 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规模较大,2010年区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43732.3亿元,占全国的10.9%。京津冀区域内部发展存在明显不平衡性,首先,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发展不平衡。2010年,北京市GDP14113.58亿元,是京津冀区域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心。几年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天津市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2010年天津的GDP位居京津冀各城市第二位。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GDP4469亿元,位居全省之首。其次,区域经济空间发展不平衡。2010年,河北省11个城市中7个突破千亿,而衡水、秦皇岛等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其中衡水市GDP只有781.82亿元,分别相当于京津的5.5%和8.5%。
1.2 人均水平 人均GDP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从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看,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区域的人均GDP也将增长。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的人均GDP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状态,北京市的人均GDP从2005年的45993元增长到2010年的73856元,天津市从2005年的37796元增长到2010年的72994元,河北省从2005年的14659元增长到2010年的28668元。就国内而言,京津两市的人均GDP与上海(2005年人均GDP49694元,2010年人均GDP76074元)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增速较快。
1.3 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方面,京津冀各城市发展状况十分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异很大。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看,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城市仅为北京(73.6%)、石家庄(63.13%)、秦皇岛(60.84%),其他10市均以第二产业为主。从京津冀主要行业的区位商分布情况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文体娱乐业北京具有绝对优势,天津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优势明显,而河北省的生活服务业发展比较落后,但采矿业方面显示出相对的比较优势。目前京津冀中心城市服务业水平很难满足该地区整体竞争力提升发展的需要,这势必影响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2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与科技服务居全国前列 北京市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拥有42家国家工程中心、3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如中关村生命科学院、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北京坚持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道路,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高技术产业稳定增长。据统计,2009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已超过2800亿元。
2.2 天津——现代航运业、航天航空业、新能源业居全国前列 天津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天津滨海新区在自贸区建设方面正低调疾行,2007年12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封关后,天津就将自由贸易港区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上议事日程。天津建设自贸区可能的突破方向是服务贸易和金融业的开放。在绿色储能领域,天津市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均以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天津市拥有国家级绿色二次电池产业基地以及物理与化学电源产业基地。行业领军的力神电池公司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跻身全球锂离子电池企业前十强。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天津市汇集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南开大学光电所等我国最顶尖的科研院所,承接我国航天“神州”系列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研发。
2.3 河北——现代医药、新能源产业居全国前列 河北省在一些传统产业上比较具有优势,比如钢铁、煤炭、建筑材料等,同时医药产业在居于全国的前列。另外,唐山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走全国前列,2010年6月,唐山首辆纯电动客车下线。唐山曹妃甸港正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逐步构建钢铁、化工、电力等产业间的循环链接。
3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探讨
3.1 完善产业对接,加强区域分工合作 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够有效地强化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京津冀区域内的产业分工,特别是基于价值链的分工,扭转京津冀区域内部各行政地域在产业发展中的地方封闭局面,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体系,构筑产业群体优势。
现代物流业:2008年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达4.1万亿元,呈日益增加的趋势。北京为了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花了3年时间重点打造了5大物流基地。2007年,天津物流业增加值425亿元,相继推出了12个重点物流示范区。河北省物流业将着力打造“一带两通道”格局。要想使京津冀的现代物流业取得较大的发展,必须利用好北京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优势,使多种运输方式得到有效衔接,并且应该积极的推动一体化公路交通、铁路体系建设。
金融业:北京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很多的银行都把总部设在了此地,它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银行和保险等业务。天津也拥有很多自身的优势,正在形成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并增设了很多的新业务。京津冀地区应共同打造北方的金融中心,北京发展定位为金融决策和调控中心。天津金融业可致力于建设面向港口经济和制造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河北的金融服务机构设置和集中程度相对较弱,要发挥区域金融带来的辐射作用,配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2 提升城市职能,增强区域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自身的发展,同时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对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载体。在京津冀区域,部分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有相当的区域优势,如天津的航空航天产业,壮大“三机一箭一星”产业规模,构建起以总装制造为核心,涉及研发涉及、航空物流、维修服务多领域,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产业体系。天津港航运物流服务产业,以天津港为依托的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北京中关村的信息产业、金融街高端金融服务产业,石家庄的医药制造业等。京津冀三地应根据现有的基础和各自的比较优势,集中布局,打造一批具有地区甚至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若干产业链完善、特色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率先汇聚和领先发展。
3.3 推进科技合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京津冀区域在未来的科技合作中,应当努力形成创新主体间的了良性互动,重点培育和加强共性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产业孵化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对环渤海地区的技术转移与辐射能力。京津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创新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集中发展物联网、电动汽车、新材料、航天航空、新能源等高新技术行业。建设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促进RFID、云计算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大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新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