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主要途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5 16:32: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的主要途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德育的主要途径

篇(1)

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于今年5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可以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这两种教育类别有效的结合起来,打通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上升通道,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是以人为本,实现终身教育、体现教育公平、促进各类人才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人从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主要途径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做好中高职衔接

(一)以外部衔接为基础,实现中高职顺利对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外部衔接主要表现在招生、学制等方面的衔接上。招生方面的衔接是主要表现形式,为了使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划为中职毕业生,那么高职院校扩大对于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是必然选择,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是针对于高中生,对中专生只有极少数的招生数额,也基本上是通过对口招生的形式进行招录,很大程度限制了中高职有效衔接。为了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高职院校在招生制度应做出一些改革举措和实践尝试:

一是扩大对于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高职院校可以适当以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各方面条件作为参考标准,按照学校的各方面条件的综合评估来确定对其的招生指标,这样既有利于对于每所中职学校的公平招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校的竞争与发展。

二是改革对口升学考试模式。高职院校采用对口升学考试的模式基本上复制了普通高考等学历教育考试的模式,以纸笔考试为主,以统考成绩决定录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发展潜质和职业就能力水平。对口升学考试要坚持“德育、技能考查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原则,实行“德育考查+职业技能考查+理论考试”的考试模式,德育、职业技能和理论分别占总成绩的20%、60%和20%。

德育考查包括社会公益服务、职业道德实践、学生德育档案和学校德育考试四部份,分别占总成绩的20%、30%、30%和20%。社会公益服务是中职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内容是为社区、医院、图书馆等公益机构和残疾人、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学校可根据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和表现给学生评定等级,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关心、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实践主要是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爱岗程度和工作表现来评定等级,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诚信、敬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德育档案包括学校德育档案和社区德育档案,由学生就读的学校和所在的社区如实记载,反映学生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成长状况,评定等级,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注重智育的同时不忘修身养性,提高德行,成为一个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中职院校要把思想政治课程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思想政治课程除了涉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外,还应包括网络媒体教育、财富观念教育和理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中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在社会公益服务、职业道德实践、学生德育档案和学校德育考试中的综合表现评定等级,作为德育考查的成绩。如全校前5%的学生给予A+、依此类推。

理论考试只考语文、数学这两门基础课,涉外专业加考英语或相关专业课程。因为语文、数学这两门功课是一个人一生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必须学好。理论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其成绩分省市按排名确定等级,如全省前5%的考生给予A+,依此类推。

职业技能考查要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水平。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专多能,考取不同专业的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评定机构根据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考查情况授予资格证书,评定职业等级。学生毕业时所拥有的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是其职业技能考查成绩。

三是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我们可以尝试为中职学生提高学历水平开辟“直通道”,试点建设中高职一贯制学校,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新模式,统一管理、安排中高职课程与教学计划,让初中毕业生考上中职后,经过五年或六年的培养,经考核合格可以直接获得高职大专毕业文凭,使更多的青年人能接受到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尝试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保送入学的选拔制度。中职毕业生如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比如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以上者,可保送高职或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深造。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评价中职学生的标准,把技能高、业绩好的中职毕业生保送入高职,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比较受欢迎的升学方式,也符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

(二)以内部衔接为核心,实现中高职顺利对接。

中高职内部衔接主要体现在学校内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衔接上,如果说外部衔接是为了促使中高职衔接的外延式发展,那么内部衔接就侧重于促进中高职内涵式的衔接。中高职内部衔接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衔接上。将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己无多大争议,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不同层次、类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样,由于高等教育也承担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与工程型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的范畴,中高职的顺利衔接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环境,技术型人才与工程型人才的错位竞争才能带来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中高职内部衔接的关键体现在课程的衔接上,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最能够集中和具体地反映出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课程的有效衔接,是保证中高职顺利衔接的重点。课程的衔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的衔接,二是课程实施的衔接。职业教育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中高职所开设课程内容的衔接主要是指在教材选择上应该遵循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原理。但是目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特色并不是很明显,因为目前进入高职学习的大多是普通高中的学生,第一年进行的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但是中职学生在入校第一年,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如果在其进入高职学习时,仍然要重新学习一遍,那么就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体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将中职毕业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进行分开教学以及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是必要的,将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年限减少为2年也是必要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是为了促成技术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过渡,课程内容的衔接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课程实施是将已经选定的课程内容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的依据,中高职课程实施的模式一般是“2+1”模式,也即是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这种课程实施是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但在中高职衔接的前提下,继续以这种形式来实施教学还是有待商榷的,笔者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应该遵循边理论边实践的原则,因为知识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技术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更为快速,如果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后,还是将顶岗实习定在最后一年,那就不利于其专业成长,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到企业去参加实习,边学习边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过程,才能够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又具备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高职教育层次上移

(一)高职教育层次上移模式选择。

技术本科究竟应该怎么样开展,是职业教育领域理论者和实践工作者一直在致力解决的问题,是单独地提倡将现有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还是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内以附属学院的形式开展技术本科,又或是完全将其交予普通高等教育来承担等等,采取何种形式,确实值得商榷。国外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二元制模式、一体化模式以及多样化模式。二元制模式即让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与职业类院校共同承担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保持两类教育的发展特性;一体化模式是指各类高等学校完全综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机构,它是同一机构内的分化,目的是加强大学的研究功能与非大学机构职业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增加不同课程学习之间的转移与衔接;加大非大学机构的研究力度;更好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非大学机构学习的吸引力。多样化模式则是提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扩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进入不同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路径。在对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借鉴后,依据我国特有国情以及开办多样化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比较适合现阶段技术本科发展的模式为多元化模式,也即是借助各种高等教育机构来共同发展技术本科教育。

(二)高职教育层次上移发展取向。

实现高职教育层次上移采取多样化模式是可取的,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引导下,积极发展技术本科教育也是应时应势的,但是其发展取向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国发展技术本科的环境,关于发展取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以适当升格为标准;适当升格现有的高职院校也就是要求不能盲目升格,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应该为技术本科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其发展初步阶段,应坚持以“精英化”为目标,将办学条件达标(师资、实训、校企合作等)的高职院校率先升格开办技术本科,也可以先从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但如何完成这类院校的升格、标准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是发展技术本科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层次的上移应该与普通教育领域内正常的“专升本”有所区别,不能以单一的书面考核作为标准,应体现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特征。其次,要以区域性发展为原则;各类教育发展中,职业教育的区域性表现的较为明显,这一点在示范性高职的范围分布就可以看出来,技术的进步是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以区域性为原则发展技术本科,也即是要求先在经济发达、沿海城市率先发展一批技术本科院校,再以职教集团化的方式带动发达及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事实上,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在办技术本科教育条件上颇具优势,前500强企业群居于不仅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探索,同时也有助于兼职教师的聘用,技术型人才在这类城市中也会最具影响力,从这些角度上讲,区域性地发展技术本科是有现实依据的。最后,高职教育层次上移,要以实现内涵式发展为目标:实现技术本科内涵式发展,也即是要求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做到学历层次的上移,更应该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在课程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也要有所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内部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可以促进专业学位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没有学位的,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必须要改革学位制度,授予技术本科院校学生偏重于技术应用的专业学位,使之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位有所区别,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必要举措。

三、做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稍显不顺畅,中职学生一毕业大多走向工作岗位,很少进入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的。提倡中职毕业生部分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是在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立交桥的理念下提出的,为了满足中职学生“立交桥”式人才成长,允许一部分中职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高职与普通高校的沟通虽然存在,但这种形式的沟通只是较为基础的一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最为有效地方式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学历层次上移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中高职与高等教育的沟通主要体现以继续学习的形式与高等教育沟通,即允许中职和高职学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可以开设一些必要地“对口升学班”以使中高职的学生更快的适应高等教育体系,同样,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中高职学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考核的标准既包括书面测评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选拔一定的免试生。

陶表红提出:“在普通高等教育渗透和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传统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的不足。”实践也证明,高等教育过于注重学术化的倾向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传统的本科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内有效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不仅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的有力支撑。大多数普通高校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企业都会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培训,以帮助他们加深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理解。事实上,对于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了解以及基础的职业素质是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有所了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普通高等院校多开设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是必要的,加强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毕业前的职业指导,促进他们良好职业观的形成。实际上,职业规划指导也应该成为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从高等教育角度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定位将要从事的职业,以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从职业教育角度来说,既有利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反向构建,同时也有利于促使普通高等院校承担起协调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四、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沟通

继续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特征,也使每个人一生都有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在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过程中,继续教育是有力支撑,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毕业生“召回制”成为热门词汇,无可否认的是“召回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己就业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难题,但其在现实中的有效实施距离理想化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实现己就业职业学校学生从“工作者”向“学生”角色的转变似乎也不具备条件,继续教育的存在则可以相对缓解这一难题。与继续教育的

沟通主要是针对那些己经走向工作岗位的职业学校学生,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接受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这样既满足了终身学习的目的,同时也不影响就业。而实际上,我国目前继续教育大多是由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承担,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在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过程中同样有利于三种教育类型间互通。

总之,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实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必要举措;是衔接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中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纽带。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实际上也即是为了促成不同教育类型的相互转换以及教育层次的衔接,其顺利实施不仅仅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条件,同时也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立交桥”式教育可以为“立交桥”式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篇(2)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及学生个体共同参与的非常复杂而漫长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要把责任意识的培养写在育人的旗帜上,要着力营造以责任为标志的校园文化;家长是责任意识培育的中坚力量,要充分激活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深沉思考和固有热情;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归宿,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氛围,对大学生应当在肯定的同时不忘鞭策:大学生的每一个体应当在思想上自我肯定的同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自己的责任意识,力争在个体的知行统一中,达到提高大学生群体责任意识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学校和家庭可以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意识教育。

一、学校教育是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成长的最好摇篮,所以说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最佳途径与场所。大学应把培养责任意识作为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需要高校发扬优良传统,激发民族的潜能与素质,体现大学的责任,找出应对当前社会的正确科学的价值取向。

1.将责任意识教育放在德育的核心位置

高校教育应把培养有责任意识与创造精神的人才摆在突出的位置,高校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教学生会做人做事,首先要教会学生负责。重视大学生道德责任意识的养成,实际上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秩序。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塑造科学的责任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并外化为保护环境、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大学生只有首先学会负责,全面发展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才会想到按社会要求做点什么从而逐渐表现出责任意识。

2.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和自由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要围绕以学生、情境、实践为中心,区别于传统德育活动的以教师、以教材、课堂为中心,尊重学生自为性、自主性与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开展责任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应避免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须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规范操作性经验的积累获得与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真实地感受,使其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意识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应特别强调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意义。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作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强化人文氛围,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因为只有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的感染下和浸润中,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积极组织以道德责任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或座谈会等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并有效利用网络、广播、宣传栏等阵地营造责任文化,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思路更开阔,知识面更宽阔,灵魂的触动空间更加广阔,并最终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进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和责任行为的实现。

4.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社会的人,是文化传递的使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无及其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必须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因此,教师的责任意识也应不断强化。高校需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以严谨细致、文明的教态,高尚、忠实、敬业的师德,以有意、有机、有序、有效的教学来教育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5.完善责任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

高校需要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确定奖惩标准。制度规范是进行责任意识培育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证,制定、学习和贯彻制度规范的过程,就是进行责任意识教育的生动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还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通过对学生责任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责任意识培育的评价体系对责任教育进行评估,必须坚持相对性原则。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程度和实践程度,都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只要当代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在向前发展的,那么就应当对责任意识培育的方法和效果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

二、家庭教育是责任意识培育的基础环节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责任意识培育的第一场所,家庭要充分激活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深沉思考和热情。

1.家庭成员责任素质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影响

家庭成员的责任素质对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养成往往有着巨大的影响,家长的言行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家长责任行为的示范意义是巨大的,家长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如关心国家大事,尊敬长辈、关心老人和小孩等,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作用。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积极充实完善,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家庭中平等、民主、尊重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注意教育方式,善于与子女交流。通过一定的思想沟通,平等地学习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而不是总利用自己的“家长权威”,要求大学生“应该怎样”“必须怎样”。大多数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形成家庭互动学习氛围,有利于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与成长的环境,家庭民主、平等,父母应对子女赏罚分明,择机而教,尊重子女意见,对子女的错误要有效引导。

3.家庭和谐生活决策的责任意识

家长应更多地关心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对人、对事负责任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要有一个科学限定,使之切合双方实际,还要让子女适当参与家庭生活决策,实实在在地体验当家长的难处,进而促进家庭和谐生活。

三、培养大学生的主动实践精神是关键

社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具有无可比拟的效果,个人的责任意识是认识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统一,这个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

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责任能力。没有责任能力的支撑,责任意识培育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要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假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中,通过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来认识大学生实现我国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历史使命,使他们对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发生从“实践一认识一实践”来达到质的飞跃,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情感,进而促进大学生负责任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承担责任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营造社会良好氛围是保障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同社会环境的优化息息相关,必须努力营造一个以负责任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使人的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得到释放。从根本上说,必须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利益相挂钩。利益因素对于履行道德责任的态度至关重要,在个人正当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会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责任的。因此,在社会层面,要净化学生成长的道德责任环境,只有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成为养成良好道德风尚的积极因素,道德责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是有效渠道

尽管各国的经济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但西方主要国家在德育责任教育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是有效渠道。在具体方法上,除了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外,各国普遍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美国“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地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美国波士顿大学瑞恩提出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建立起了制度化和立体化的联系网络。此外,日本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它借鉴法国和美国的德育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这都是培养责任意识方面值得借鉴的有效途径。

六、建立高校、家庭、社会及学生协作培育体系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不是简单的单一层面,它渗透在教育的点滴之中,既包括校内,也包括校外;既包括学习工作中,也包括家庭生活中。责任意识的培育应从小处着眼,大外着手,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而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实践中完善强化责任意识。

学校作为责任意识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要把责任意识教育引入教材、带进课堂,将责任意识培育融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教师责任形象,完善评价机制;家庭要与学校建立联系,发挥相互影响的作用,父母在家庭中应扮演好负责任的角色,用正面行动影响学生;社会要与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并践行责任行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学生自身则需积极主动投身现实生活实践,使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在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增强责任情感,提升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丛莉,刘玉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杜苓,董瑞芝,周婕,大学生责任教育亟待强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篇(3)

甘南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春季雨量少、风多、风大、蒸发强烈,土壤是“十春九旱”这是我县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而耕作又是对土壤水分影响最为频繁的措施。

1.翻、耙、松相结合整地

翻、耙、松相结合整地,有减少土壤风蚀,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地温,一次播种保全苗等作用。

翻地最好是伏翻,无条件的也可以进行秋翻,争取春季不翻土或少翻土。伏翻可接纳伏(秋)雨水,蓄在土壤里,有利蓄水保墒。春季必须翻整的地块,要安排在低洼保墒条件较好的地块,早春顶棱浅翻或顶浆起垅,再者抓住雨后抢翻,随翻随耙,随播随压,连续作业。

耙茬整地是抗旱耕作的一种好形式,我们要积极应用这一整地措施,耙茬整地不直接把表土翻开,有利保墒,又适于机械播种。

深松是整地的一种辅助措施,能起到加深土壤耕作层,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增加土壤蓄水能力的效果。要想使作物吃饱、喝足、住的舒服,抗旱抗涝,风吹不倒,必须加厚活土层,尽量打破犁底层或加深犁底层的部位。为此,深松是完全必要的,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全县推广深松耕法的经验表明,90%以上的深松面积增产,其增产幅度约在20%左右。深松如果能与旱灌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尤其是甘南县西部破皮黄地区,更应积极应用深松耕法,改变土壤干、瘦、硬和耕层薄犁底层厚不良性状。低洼地区特别是含有盐碱的土壤,也应以深松、浅翻为主,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耕层盐分。

2.积极推广应用机械播种

机械播种是抗春旱、保全苗的一项主要措施之一。我县地势平坦,土地连片,便于机械作业。根据现有条件,播种机械可采用48行播种机,其优点是封闭式开沟,使种子直接落入湿土中。此外,开沟、播种、施肥(化肥)、覆土、镇压一次完成,防止跑墒。机械播种还有播种适时、缩短播期、株距均匀、小苗生长一致等优点。据试验对比结果,平播谷子比垄上条播增产17%~23%,高粱比垄作增产12%~31%,大豆平播比垄作增产13%~20%,玉米平播后起垄比垄上人工播种增产24.3%。小麦、谷子、高粱、大豆等作物要实行平播平管,玉米等作物应实行平播垄管,便于中耕除草,抗旱保水,提高地温。

3.因土种植,合理布局

根据甘南县土壤情况,南部沿江地区,应以玉米、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逐步扩大水稻面积,适当压缩低产作物面积。经济作物主要以葵花、花生为主;中部地区,要以种植杂粮为主适当扩大大豆、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西北部地区,粮食作物应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要以甜菜、葵花为主,要适当压缩大豆面积。在保证甜菜五年以上轮作的基础上建立起玉米、杂粮、经济作物轮作制,同时要把种植绿肥纳入轮作制中;东北部地区,草原面积大,为半农半牧地区,粮食作物应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葵花为主,充分发挥草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牧养地,以地增产,农牧并举。同时要极力控制开荒,做好退耕还草工作。靠近草原的边远地块要积极种植绿肥。

二、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

1.提高农家肥质量

农家肥是我国的传统肥料,从目前我县生产情况看,农家肥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最主要措施。但我农家肥分布不均,西南部畜牧业发达乡镇有机肥数量大,质量高。

种植绿肥可起到用地养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目前,我县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不高,保水保肥性能低,适耕性差,若不采取新的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土壤肥力,要继续提高产量是较难的。种植绿肥既可发展养殖业,增加有机肥料,又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各种养分,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重要技术措施。据有关资料记载,翻压草木栖后耕层土壤有机质净增14.7 gkg-1,全氮增加3.1 gkg-1,全磷增加0.6 gkg-1,盐分下降0.01%。

2.合理施用化肥

施用化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真正做到增施化肥,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增产增收。

三、改良盐碱土

1.增施农肥,种植绿肥

施用各种有机肥料,有抑制盐分上升,降低土壤碱性和肥田、增产的效果。经验证明,每公顷施高温造肥60~80t,可消除土壤碱性和返盐烧苗现象,每公顷施炉灰畜禽粪与堆肥混施60t以上,对于改碱和增产作用也较大。

种植绿肥改良盐碱土,具有肥分高、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草木栖和田菁等绿肥作物都有改土、肥田、增产的效果。可增加地面覆盖、减轻返盐、疏松土壤、加速洗盐。据有关资料记载,种植草木栖,当年可使耕层(0~20cm)总碱度降低1/8,代换性钠减少1/6。

2.深松土壤

浅翻深松能打破碱化犁底层,给土壤创造一个深厚疏松的耕层又不打乱土层,切断毛细管,使盐分不易往上返。同时深松还能增强透水性,使盐分能向下淋洗。深松最好在伏、秋季进行,春季播前松土必须结合灌水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改土作用。

3.积极采用化学改良方法

篇(4)

在我国,19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高等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职业,所以,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受到特别重视,教师、学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学校的主要资源,集中投入职业教育。而科南特所谓的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重视不够,投入不足。19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仅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缺陷,提出在高等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2],这两种教育主要与公民教育和良好生活教育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要求高等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条),而不限于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根支柱。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培养方案中都有通识教育部分,学校也多声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通识教育。而在实践中,由于专业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不能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至今,我国高校尚未形成稳定和有影响力的通识教育模式,部分原因也应归结为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较短的历史。

我国各高校通识教育没有统一的做法。不过,在多数高校,通识教育被当作专业教育的补充,学生通过自由选修或按一定要求选修规定数量的学分和课程,完成通识教育。很少学校通过认真、广泛的调查研究,经过严格、规范的程序,制定适合本校特点、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目标。尽管一般都对通识课程进行分类,但对课程开设,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随意,经常以教师兴趣和工作量需要为据,造成课程分散,没有结构,缺少标准,与通识教育目标脱节等问题。通识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对教育效果缺少必要的评估。这样的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很难保证质量,很难完成通识教育培养优秀公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三、通识教育目标

作为选修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不少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不过是让文科学生学点自然科学常识,让理工科学生学点人文知识,“通识”就是什么知识都知道一点。对通识教育目标的这种理解显然很肤浅。事实上,在信息化时代,单纯为学生提供知识的通识教育,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任何知识,在任何一个知识点上,他们甚至都可以与教师一较高下。通识教育不是风花雪月,不是为培养巧舌如簧的学生增加谈资,它有严肃的目标。

我们将通识教育理解为现代社会公民素质教育,为社会未来公民提供共同基础课程。我们强调“现代”,是说学生应具备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价值、思维和能力。我们强调“社会”,是说学生不仅要成为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且要成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作为社会细胞的积极的个人。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促进学生一般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社会和个人生活做准备;在提升其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公共生活的品质。对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具体素质,我们将其确定为:清晰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并能使用可靠知识和正确价值观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积极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两根支柱,而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综合使用不用领域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核心。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三个领域:(1)公民: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现代社会,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2)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核心部分,培养文化素养和积极价值观。(3)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使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分部选修方式,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在组织和设置三个领域的课程时,我们努力使各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 四、核心课程

在认真研究通识教育目标基础上,组织和建设高质量、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课程,是做好通识教育工作的关键。

首先确定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课程形式需要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要求。主要的课程形式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名著课程等。学科课程是教育实践中最为常见的课程形式,它以学科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适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这种课程具有简约性,效率高,课程编制相对容易,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易于评价学习结果。然而,由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目标主要不是增加学生知识,所以学科课程并不十分合适。活动课程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课程内容,这种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的实践,但效率低,比较适合知识基础薄弱的低年级学生。名著课程具有综合性,也适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名著讨论的问题一般具有时代局限性和情景性,经常脱离当前社会实践,与我们确定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不一致。这些课程形式都不是很适合于通识教育目标。

有鉴于此,我们倾向于主要采用核心课程实施通识教育。对于核心课程,人们经常望文生义,理解成课程计划中最重要的课程。在教育学中,核心课程具有特定含义,是指以具体问题为核心组织的课程。核心课程的问题可能来自社会实践,比如“能源”、“转基因”、“环境”、“人口”等问题,也可能来自科学和理论领域,比如,“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细胞”、“生态系统”、“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等。核心课程的内容通常是跨学科的,例如能源问题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地缘政治等不同领域知识。核心课程很适合训练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考虑价值和伦理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在学习和研究像“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这样的课程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物理学知识范式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科学思考方式的理解。

明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具体的核心课程标准、与任课教师的细致沟通,是建设核心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

在对通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任务和目标认真研究、广泛深入讨论,并在校内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我们组成一个小规模的核心课程专家组,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共识,研究和制定核心课程的具有标准;审核面向全校征集的核心课程,并与任课教师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认真沟通,保证课程质量并符合通识教育目标;对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关于核心课程的具体标准,专家组提出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说核心课程要有思想、有原理、有方法,要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仅提供肤浅、零碎、拾遗补缺的知识。所谓“立地”,是说核心课程内容要结合具体问题,要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不能空讲理论、原理、方法。比如,我们不赞成单纯讲科学方法论,而应该将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史结合起来;离开科学史,科学方法论是空洞的;离开科学方法论,科学史是没有灵魂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知识、原理、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我们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特色。

根据核心课程标准,专家组严格审核老师们提交的备选课程。少数课程直接获得通过,一些课程需要修改,另一些课程未获通过。对于需要修改的课程,专家组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与任课老师认真讨论课程内容及其编排方式、教学方法、参考文献、作业、学生学习量、考核方式等具体问题。

我们已经开出60余门核心课程,基本可以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为了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批判性思维”课程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我们也开设了全校学生必修的“公益课程”。这些课程成为学校通识教育的特色。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于实现通识教育目标,核心课程不在门数多,而在质量高,一些重要的、体现学校特色,又有质量保障的课程,可以作为必修课开设。 五、问题、经验与教训

在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高校具有一定普遍性。突出问题有两个:

(1)高水平核心课程建设受到师资条件限制。“顶天立地”对于课程编制来说,是一个很高要求。要深入浅出,教师要对课程内容和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梳理其中的逻辑联系,并结合对具体实际问题分析,展示给学生。学术水平不高的教师无法做到“深入”,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未必能做到“浅出”,唯有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能熟练使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才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就像“大手笔写小文章”,看似容易,实则需要很深的功底。而且,核心课程围绕具体问题跨学科组织知识,编制课程的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顺便指出,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开设核心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容易把课程讲得七零八落。不同学科领域教师合作编制课程,在深入和充分交流基础上,由一两名教师完成一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可能是更好的做法,但这需要学校的精心组织。不仅核心课程编制需要深厚学术功底,教学实践也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像鼓励学生实质性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等等教学环节,都是很需要技巧的。

所以,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核心课程更适合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高职称教师开设,并在课程编制和教学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但一所学校有多少教师能开出高水平核心课程,他们愿不愿意开设核心课程,都是很大疑问。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高水平教师不足,且一些高水平教师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作为公共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困难。高水平、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稀缺资源,而他们不愿意或其所在院系不同意其开设核心课程,则是认识问题,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资源分配问题。具体包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内部管理和资源分配制度导致校内各院系不愿其资源在全校共享等。

为了解决核心课程的师资问题,我们从国内著名高校邀请著名学者为学生开设高水平核心课程,举办通识教育讲座,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且可持续性也是问题。核心课程还得主要依靠校内教师。

(2)学生喜选“水课”,学习任务较重的核心课程不受学生欢迎。选课时,那些课程内容相对容易、学习任务轻、容易得高分的公共课程(即所谓“水课”),似乎更受学生青睐。而我们邀请著名学者开设的核心课程,由于课程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不高,经常要面临学生选课不足的窘境,校内教师开设的示范性核心课也常遭遇同样尴尬。高质量的核心课程,学习过程都不会太轻松。我国高校学生学习任务总体上较世界著名高校轻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自然不是迁就学生不恰当的喜好,若所有通识课程都不“水”,学生便无“水课”可选。在核心课程专家组审核老师们提交的核心课程时,课程要求的学生学习量,是一个重要观测点,若专家组认为学生学习量不足,会与任课教师沟通。我们也邀集核心课程任课教师召开主题为“核心课程不是‘水课’”的座谈会,与老师们讨论提高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要求的问题。

相对于核心课程师资问题,学生喜选“水课”较为容易解决,但解决第二个问题,需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高水平师资是通识教育和核心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经验是:(1)要有清晰的理念;(2)要与全校师生尤其是任课教师分享改革理念;(3)在每一个环节上,工作要细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主要教训是:(1)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太过理想化;(2)教学改革需要校内管理制度尤其是人事制度和资源分配制度的配合。

参考文献:

篇(5)

一、创设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情境

一是鼓励学生“三敢”,即:敢于向老师发问、敢于向老师提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是教师主动“降位”,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到“三不”:讲课时不恶声恶气:学生出现错误时不随意批评、训斥:对待学困生不挖苦、讽刺、不偏心。营造了这样一种环境后,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鸿沟,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我抓住这一契机,在每节《品德与社会》课中,专门安排“说句心理话”的教学环节,从而培育了学生自主意识,教育学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情境

教学活动中凡属于在教师科学组织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特别是动脑而独立完成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学习是一种艰辛的劳动,教师更应该创设一种激励、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迎难而上,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可以生活展现情境,借助科学实验演示情境,以图画、电视录像、幻灯画面、多媒体画面再现情境,音乐烘托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问题渲染情境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探究新知欲望,激励自主学习动机。如: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从保护古城墙说起》一课时,在引入部分巧妙地播放了一段“几个少先队员在长城上乱刻乱画”的画面,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中——长城,闻名世界的古迹,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能在上面乱刻乱画吗?为什么?然后提示本课的主题“从保护古城墙说起”。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为了解答以上问题,开始认真自读课文,渴求获取新知。而这一切都归功与好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画面语言所创设的情境。

三、创设学生合作、互动、交流学习的情境

合作、互动、交流可以分三种形式进行,即:小组进行、大组进行、全班进行。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山重水复。讨论中,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帮助,经过不断的否定、再发现,直至得出最终结论。他们常处于心潮起伏的状态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找不到出路,遭遇障碍时的迷茫、焦虑、困惑,甚而痛苦,有取得成功时的轻松、兴奋、快乐,乃至幸福。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学会怎样和他人合作。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如教学《品德与社会》课《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课时,学生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1、大家都说劳动是光荣的,可是有人总认为当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和经理才是光荣的,才值得尊敬;当服务员、清洁工就不太光彩,就不值得尊敬。这种说法对吗?2、如果没有农民种田、工人织布、医生看病、售货员售货、清洁工清扫街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学生们在小组里各抒己见,“主角”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的活动压低到最低限度,而且收剑了良好的效果。

四、创设拓展学生视野的情境

突出“自主”,除上述三点外,教师还应冲破“教材、教师、教室”盼有限天地,把学生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大自然,延伸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

第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本,引导他们到书店、图书室、荣誉室、大自然、工厂、农村去参观、学习、体验,参加文娱活动,进行知识竞赛,从而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求知欲。

篇(6)

职业教育的就业目标从根本上要求校园文化必须融入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为提升培养质量、就业质量、品牌优势提供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文化支撑。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主要途径。

一、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

搭建对接平台关键是做好“三个对接”,一是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用人需求,订单招生,定向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二是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围绕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做到“三个服从”:专业设置服从于企业需求;技能训练服从于岗位要求;培养目标服从于企业用人标准。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有用”和“实用”原则,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留得住、用得着、适应本地产业发展的毕业生。三是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的对接。工学结合,使“学生”与“员工”两种角色实现“无缝对接”。重点开展“四大融合”,即教学与生产融合,用产品质量来检验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果,以良好的教学质量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理论知识与职业培训融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动手能力培养;教师与师傅融合,不管学校专业教师还是企业技术人员,既要负责理论教学,还要指导学生实习,既是教师又是师傅;学生与员工融合,学生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上课,上岗实习按企业员工标准考核,既是学生又是员工。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教育理念和企业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

二、从目标定位入手寻找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接口

对学校而言,就业就是目标;对企业而言,入职只是开始。对学生而言,就业是阶段性的目标,工作则是一辈子要努力做好的事情。所以阶段性的目标必须为一辈子的工作服务。比如说遵章守纪,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那么,就应该把它作为阶段性的目标来追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来完成。再比如说大局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都是企业员工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那么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方面的养成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顶岗实习、集体活动等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把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引入到学校中来,形成类似企业的职业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比如“班级工厂”,加强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5S管理”全方位开展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

三、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加强课程文化建设

1.用先进企业的物质文化指导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一种表层文化,以物质形态加以表现,是企业产品和物质设施的总和。从课程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借鉴先进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构建校本特色的课程物质文化。当前中职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与现代企业极不匹配。一是学做分离,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功能简单的教室中接受理论教学,而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二是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不高,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很难在实训教学中看到摸到。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就像“盲人摸象”,什么都新鲜,却什么都不会,这样的毕业生,企业如何能满意。三是中职学校理论教师多于实习教师,不多的实习教师还往往能力不足,多数来自院校,缺少一线工作经历,没有实践经验,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用企业先进的物质文化成果来指导和加强学校的课程文化

建设。

(1)“共享”企业的物质资源。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解决设备不足、不精、不新的基本问题;一方面,可以在企业的帮助和指导下,建设“车间”式实训中心,使基地或中心的建设趋同于企业的生产环境。

(2)“共享”企业的人才资源。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合作企业中选择、聘用符合任职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包括能工巧匠到学校从教,重点解决实习教师,尤其是一体化教师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为教师提供一线实践的机会,通过顶岗学习,感性了解国家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时掌握一线生产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专业理论和动手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

2.用先进企业的精神文化指导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

篇(7)

一、期刊编辑策划的重要性

1.在市场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当于在固定大小的一个蛋糕中分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大“蛋糕”,这无异于从别人的嘴里抢食物,其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2.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又决定了读者对信息的需要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细。简单而粗放的期刊编辑、制作、出版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读者的信息需要。目前许多期刊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这一细化需要,将原来的月刊变为半月刊或者是旬刊,甚至是周刊。尤其是一些报刊,更是细化到了极致,分门别类开辟了“都市版”、“农村版”和“时尚版”等多种版本,从而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需求。

3.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期刊社已走向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道路,使得往日“唇舌”性的文学作品变成了“商品”味浓厚的文化产品。许多期刊也因为商业运作的需要,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群,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开始走创新之路,走特色之路,走拓宽之路。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期刊编辑的策划让期刊更专业、鲜明地避免了期刊同质化竞争,可以说是立刊之本。

二、实现期刊编辑策划的主要途径

(一)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读者群

无论是哪一种期刊,做得再成功也不可能让全中国的十几亿人都喜欢读它。因此,期刊要编给谁看,编给哪部分人看,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细分读者群,这是期刊编辑策划必须要想的事。寻找到属于自己所编期刊的读者群,准确定位,这也是决定期刊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中学生百科》为例,这本杂志寻找到的读者群不是大家都认为有时间、有精力、有学习兴趣的众多的初中生,而偏偏是选中了学生额度相对于初中较少,学习压力相对初中偏大,生活节奏明显快于初中的高中学生群体。该期刊编辑策划时就想到了这样的高中生群体更需要课外科普读物,所以这本期刊策划时便决定去满足这部分相对较小的群体的需要。该期刊创办还未满一年,其发行量就突破了12万大关。结果证明,他们的决策是英明的,他们的定位是准确的。

(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期刊

如何策划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期刊是决定期刊成败的另一重要因素。无论服饰,还是食品;无论是生活必须品,还是奢侈品,品牌效应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有目共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读者对期刊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期刊的品质要高,而且还要求期刊所提供的内容更专业、更丰富、更具体。因此,期刊的生存之路无法再按传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根本不可能仅凭某一点优势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期刊产品的策划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如《妈咪宝贝》,该杂志的读者定位为都市孕期女性和0~3岁宝贝家庭。主要栏目“宝贝健康手册”、“宝贝教育手册”、“父母手册”、“孕产手册”四个板块。据多家发行机构的“育儿类杂志零售监测数据”中显示,《妈咪宝贝》杂志在全国同类杂志中始终占据品牌知名度、市场覆盖率、全国发行量、读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排名第一名,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强势媒体。他们这一路走来,就是坚持了品牌意识。多年以来,该杂志一直坚持进行孕产育教领域的科学知识普及,并且为其读者提供最专业、最权威、最全面的知识及优质的服务。最终,把自己的期刊品牌创立了起来。紧接着,该杂志社将品牌做大,在出版《妈咪宝贝》月刊的基础上,出版了《孕妈咪》月刊,并开始由平面媒体向网络媒体发展。杂志社就是在树立了自己品牌意识的前提下,努力将自己的品牌不断地提升。他们始终坚持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互动性的办刊特色,依托权威的医疗、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向准妈妈和0~3岁的宝宝家庭提供与孕产期、育儿期生活密切相关的孕产、医护、营养、早教、消费等内容,传递最新的育儿观念及科学时尚生活信息,还荣获了“中国计划生育宣教中心唯一母婴类推荐杂志”。

由此可见,树立品牌意识,创建自己的品牌,有多么的重要[1]。

(三)期刊的栏目设置要持续化、特色化

期刊的栏目不是随意划分的,它划分多少个是有一定规划的,栏目的名称更是一本刊物的点睛之笔。因为期刊的办刊宗旨、导向、定位等,是要依靠栏目的内容来展示,来体现。栏目的设置,决定了期刊的基本结构和风格。因此,期刊栏目的策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每一本刊物都有它的主攻方向,其栏目设置也就必须有主打栏目和一般栏目之分。主打栏目是刊物每期都要重点编辑的栏目,故而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它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开发性。因此,期刊的栏目策划必须做到栏目的设置与刊物的定位相一致。既要突出刊物的特色,又要做到板块与栏目相结合、主打栏目与一般栏目相结合。主打栏目要注意一年、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保持住自己的品牌风格,保证其持续化、特色化。我们以国内最受大家欢迎的杂志《喜剧世界》为例,它自1988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培养大众乐观心态,提高国民幽默素质,繁荣民族喜剧文化,弘扬时代批判精神”的办刊宗旨,坚持大众化、高品位、时尚感、智慧型的办刊方针,坚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坚持做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幽默文化倡导者,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坚持责任感和使命感。《喜剧世界》的内容主要以幽默类文章为主,以幽默漫画为辅,两者相互辉映,彰显出轻松幽默的整体风格,是一本以“轻松、搞笑、娱乐、时尚、品位”为特点的可阅读性非常强的幽默期刊。其中包括《名人幽默》、《荒诞笔记》等主打栏目。正是因为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栏目特色,所以在经过近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目前的《喜剧世界》已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期刊和较高地位的市场占有率,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四)选题与策划并重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受广大读者推崇的期刊,无一不是克服了编辑上的盲目性,让精彩不断呈现,使得读者无法实施“跳阅”式阅读的期刊。要想达成这一理想的目的,将编辑部的编辑意图贯穿于刊物之中,一定要作好选题策划工作。

首先,在选题的实现形式上,不仅要重视年度选题策划,而且更要重视每期选题的策划,每个栏目的选题策划。切不可一年开关在策划,执行时将策划放置一边,随意随性而为。其次,在选题策划的内容上,每一个选题的策划都要重视,尤其要重视重点选题的策划工作。重点选题有人叫主打文章,也有人称之为话题,这是刊物的重中之重,是一期刊物的中心,是期刊发挥其作为一种特殊媒体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体现着刊物的思想观点,代表着杂志社的声音。所以,对重点选题的策划一定要集中编辑部的“优势兵力”“垂直打击”,攻艰克难,使选题既能代表本期刊的观点和品味,又能抓住读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进行讨论、解答和展示。如北京出版的《父母必读》,他们有特别策划、宝贝健康、营养与美食、聪明手册、孕产之家、我在长大、家庭时间和每期必有等。其主打栏目有“聪明手册”、“我在长大” 等是多年不变的经典栏目,又是本期刊的特色栏目。这样的多年不变,保证了该期刊的内容特色化和持续化。而“特别策划”又是本刊的一个亮点,追踪的不仅是父母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更能让父母们在这里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发。比如2011年9月,该期刊的特别策划就是“个性童年,美好未来”,讲的是徐小平,从一个爱音乐的小男孩,成长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史燕来,从一个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话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位理性而干练的成功女企业家等名人童年的故事,目的就是带领广大的读者朋友,从这些名人的故事里,找到成功的秘密。而宝贝健康栏目,则推出的是“耐寒锻炼,现在开始”,目的就是告诉年轻的父母,天气转凉,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慢慢适应寒冷,才能让他的体质更好!

正因为该杂志通过选题策划保证了期刊内容的连续性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特色化,才使得该杂志在创刊三十多年以来,销量始终名列前茅。

(五)期刊的包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期刊的包装策划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本期刊,以什么样的外在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将直接关系到它今后的命运,所以期刊的包装策划在整个期刊策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的包装策划,首先要考虑到的是期刊的外形,也就是开本。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事,编辑想做多大就做多大。这可是一个学问。策划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必要与读者的品味要求相一致。其次,要考虑到期刊的内容和特色,开本要与其内容的风格相匹配。如益阳的《散文诗》刊,选用的是条20开本,显得非常的小巧精致,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欢迎。其次要考虑的是印制档次,如果是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期刊,可以考虑全彩色印刷,而以读者购买力来实现利润的,则要兼顾成本问题,所以不用全彩色印刷。总之,期刊的包装要根据期刊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做到规划先行性。

小城镇建设必须做到规划先行,要立足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和城镇功能结构的现状,在严格遵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提高小城镇规划的时代性、先进性,尽量做到有特色、高标准和适度超前,正确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现实、传统与特色、当前与长远、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小城镇规划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础设施建设、上地资源节约、产业结构调整等任务的有效协调。此外,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小城镇建设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强化科学发展观在小城镇规划当中的引领作用,这样才能推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性、生态性和持续性。

(二)坚持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日益紧张,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矛盾更加明显,因此新时期的小城镇化建设,必须走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途径。一方面,小城镇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降低能耗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小城镇建设的集约化程度;另一方面,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坚持绿色化的发展道路,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同当地的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结合起来,要避免因为城镇建设自目扩张、自目求快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这样才能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和谐化。

(三)注重小城镇建设的人性化

小城镇的建设最终是要为人服务的,所以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功能结构的完善,必须坚持人性化的建设原则,要将方便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的完善促进小城镇人口的集聚,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更多的体现民意,多关注民生热点问题,促进城镇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步改善,让更多的

人感受到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实现城镇功能建设与周边群众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从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地位来看,其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对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带作用,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仅承接了很多城市的周边功能,也是推动国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城镇建设的综合职能,需要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设思路,坚持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合理开展产业优化和城乡布局,促进各生产要素和城乡资源的高效配置,增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的辐射功能,以便更好的实现小城镇化建设的既定目标。

(五)确立小城镇建设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化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依赖一定的产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所以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上,小城镇的发展还需要凸显自身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规划与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并且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对乡镇企业进行更好的引导与扶持,促进乡镇企业规模化经营。同时,小城镇的建设,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借助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木、技术,促进乡镇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对城市产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经济的有效补充,如乡镇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都可以进一步优化乡镇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不同的地区的城镇建设会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所以在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活动中,一定要立足于当地实际,着眼于长远,制定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总结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整体协调发展策略

在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情况,不太注重城乡功能的协调发展,有些地方领导认为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修路、盖房,所以路修得非常宽,甚至不惜牺牲农民的土地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当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质量。

因此,小城镇在制定与选择发展策略时,一定要重视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形成各个功能系统之间的良性促进,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特征,增强整体服务职能,提高城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此外,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还需要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活动中,增强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能力。

(二)以市场为中心策略

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市场,市场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小城镇建设要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这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市场的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技术、人才等资源,促进人口、技术与资源在特定区域上的集聚和整合,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实行以市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策略,是对传统城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必须确立市场规划的首要地位,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为小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上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资源己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要素。在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思路下,基本都是以镇政府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中心,但是随着我国乡镇合并趋势的加强,小城镇重复建设等方面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未来的小城镇建设道路上,要打破传统乡镇规划观念的束缚,重视长远的规划建设,避免自目建设、重复建设等现象造成的资源浪费,而是要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因地制宣、因势利导,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小城镇建设的长期性、稳定性。

(四)优化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小城镇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优势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要确立自己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走优势经济与特色产业的发展道路,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集聚产业资源并逐渐形成优势产业,这对于招商引资和产业经济的优化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促进小城镇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促进小城镇发展的目的。例如,当地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尝试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投入机制,对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上地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市场资源等要素进行创意、策划和包装,通过政府主导广泛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开发建设,这样能够促进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尽快形成。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其整体规划和协调,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提高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绿色化与人性化水平,做到立足于当地群众、服务于当地群众,更好促进为我国新型城镇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篇(9)

关心和爱护是建立师生情感的桥梁。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在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中确认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二、注重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树立更高的追求目标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促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应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并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尽量既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冀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更注重对后进生进行辅导。练习应分层设计,作业应分层要求。后进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三、注重培养他们的方法意识和简化意识

评述数学思想,提供数学方法,是提高数学教学质的关键。使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首先应将问题表达清楚,排除去干扰因素,突出概念的核心,着重发掘概念的深层含义,从语言上体现数学的特点,精简恰当,准确有据,逻辑性强。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加工,化繁为简,对课本中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提炼,使其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三是在教学中要逐渐渗透方法意识与简化意识,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找到学习数学的方向,克服对数学的恐惧感,找到成功感,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注重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让他们在积极的感悟中求知

在教学中,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好奇强度越大,求知欲望就越浓。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如,为了引入“对数”的概念,应设计这样的情境:“我手中的这张纸厚0.083毫米,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厚度大约是多少?”学生们纷纷估计,我说:“经过计算,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们感到惊讶,甚至怀疑。于是列式计算:0.083×230。这时,我说:“计算230要费很长时间,很容易出错,如果学会使用计算器,很快便能算出结果。”学生们急切地倾听。这样,就成功的造成了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情境。

五、注重利用“数学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篇(10)

中学生已接受十年左右的汉语文学熏陶和奠基教育,大多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才情”基础,他们最需要的是这种“才情”的提升,“才情”的个性优化,以及“才情”的不断创新与更新,从而摆脱庸常、狭隘与幼稚,为语文素质的跨越式发展开道辟路。

一、重中西思维优势兼容,给语文“才情”以时代生命。语言文学,总是最典型地沉淀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心理习性、人伦习性和社会习性,于是传统习性印记着民族渊源的“语文才情”。改革开放并加入WTO的当今中国,经济、科技日益全球化,中西文化和思想正在比照中剧烈磨合与交融。直面时代,聆听风雨,将全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精华优化起来为我所用,在弘扬本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理性的、抽象的、多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中西合璧中谋求超越和新生。这当是今日中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既然希望语文教育伴随着我们的文化思想超前而超前,就要切实把中西思维的优势运用到我们解析语文现象――包括阅读鉴赏、审美判断、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之中去,用它来增加民族智慧的时代能量,焕发民族语言文学的潜在生机。

二、重人文修养情商化,为语文“才情”优化奠精神之基。作为人类自身制造的反映人类思想、价值、生存意义的思想文化、审美意识之人文精神,从来就是深刻烙印于各民族语言文学之中的,汉语文学尤其如此。语文教育本应就是关注社会、荡涤灵魂、洗礼人生的人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情商发展的关键年龄,突出情商优化就是要培养他们信仰与道德的自律能力、自我情绪的处理能力、感物表情的准确力、为人的亲和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力。

三、重悟性创新个性化,让语文智商出类拔萃。社会越文明,越需要独立思考,越需要个性,因为个性既繁荣物质又丰富精神。于是市场选择和热爱个性,教育越来越强调面向市场,深入个性。高于一般吸收和认识意义上的“悟性”,是一种包括灵感又大于灵感的心灵升华的“内化”境界,是人的认识在某些作用力下产生的新的有序思维结构,或深化有序思维结构而产生的飞跃。它最能激励人们“自我求成”的高层需要,它是个性优越化的突出表现。多“悟性”的学生最善于学好语文,其境界往往胜人一筹。近几年中高考“话题作文”,倡导的就是独立思考意义上的悟性创新,包括立意、文体、取材、结构、语言表达的全面自悟自得,目的是希望唤起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要崇尚理性的透悟,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在悟彻人间百态、世间万物中“赞美崇高,鞭笞丑恶”,从而用七彩的个性繁荣七彩的语言文学。

四、重语言素质优化和表达艺术,让表情达意展示“才情”锋芒。语文“才情”最终要通过表达展示给人看,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取决于语言。”从个性发展看,语言素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对学生创造力发展,对学生人格、道德的完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熔为一炉来训练。语文教师要做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艺术示范,教学语言能思绪激扬,语汇形象,文采荡漾,解人观象既抵达深心又追逼苍穹。要尽量设计多种语文活动让学生主动说写,让思维与表达碰撞出智慧之光。

上一篇: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下一篇: 德育的特殊途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