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32: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字校园的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0-0006-03
我们所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更多地是指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在无穷的数字化空间里建设虚拟校园,是现实世界的学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直接和间接地数字化、功能化以后所产生的对应物。它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并逐步形成某种生态。虚拟校园与现实校园应该形成强有力的互动作用,提高教育功能,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所以,搞好校园数字化建设是有关学校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内涵
数字化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概念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工程。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教育环境(如图1),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国内关于对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北京大学的黄达武先生[1]认为: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虚拟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沈培华主任[2]提出: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对于数字化校园的内涵,不同学者也有各自的看法。
万里鹏等[3]的描述是:1) 数字化校园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2) 数字化校园是对传统大学教学、学术、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效率提升。3) 数字化校园是对传统大学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的突破。4) 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未来“学习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韩锡斌等[4]的解释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良好的网络设施是建设数字校园的前提;数字化包括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等;数字化将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生活等各个方面,核心工作围绕着人才培养环境和科研环境的构建而展开;其深层意义在于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2校园网络建设模式
数字化校园建设首要任务是建立现代化校园宽带网络,因为这是硬件基础。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寻求一种合适的投资运营模式来建网和养网成为目前众多高职高专院校关注的焦点。目前校园网建设中较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2.1外包模式
把校园网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企业来运作,由企业投资网络设备和布线工程,企业根据教师、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来收费,经若干年后收回成本并赢利。这种模式主要应用在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校区的大规模改造中,投资的企业一般为电信级的网络运营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资金不足的压力,并能引进规范的电信级网络管理。缺点是由于学校对网络设施不具有所有权,因此也相应地失去了对网络设施的管理权。同时,在推广各种基于校园网的应用时,也必须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从而学校在灵活性和主动性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企业在收费时尽管已经充分考虑教育的特殊性,以低于商业的标准收费,但对于学校师生来说仍然偏高,从而抑制了应用需求,反过来又导致企业投入的成本无法收回,使企业失去了经营的兴趣。从目前来看,校园网外包模式有利有弊,弊大于利。也有人将此种模式称为企业的一种“广告模式”或“竞争模式”。
2.2自建模式
学校自筹资金或贷款,独立自主建设并管理校园网。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学校在校园网的建设上拥有充分的自,不会受制于企业。但这种模式要求较大的资金投入,按主流技术标准设计,一年几百万的投入是必需的,并且对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力也会有较高要求。采用这种模式时,多数学校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方法,逐步达到数字化校园的基本要求。规划实施时,因综合布线与基建关系较大,理论上有15~20年的使用期,一般采用和基建同步、一次到位的方法,而应用系统则根据规划和需要逐步推出。在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方面,为防止人力资源流失和确保合理使用,一些高校给予这类技术人员额外津贴,并安排他们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2.3合作模式
学校和企业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原则共同投资、共同维护、共同收益。合作模式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回报模式,即找到学校需求和企业需求的结合点,这是合作模式的基础。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这种环境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信息化环境建设看成与实验室、图书馆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是学校教育投入的必要组成部分,那么就在观念上为校企合作共建数字化校园奠定了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确实需要大量资金,要求学校集中投入也确实有较大困难,但学校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它具备适当和长期投入的能力。为了筹措初期建设的大量投入,学校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是向银行贷款,但需要支付大量利息;二是企业投资,学校按协议分若干年支付,企业可获得一定年份的排他性合作经营权,其回报由校园网络的增值服务解决。如果有合适的IT企业投资,第二种选择显然对学校更为有利,首先可以减少利息支出,降低了建设成本;其次企业为获得更多投资回报,会根据自身条件积极提供各项增值服务,这客观上有利于推进基于校园网络的应用。同时由于是共同投资,所有增值服务学校都可以按比例分成。这种模式优点就在于既减轻了学校资金压力和运行维护的技术压力,又使学校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对校园网自,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赢利空间。有人因此而称其为“双赢模式”。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
学校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运用适当的策略。由于各高校在投资规模、信息化基础、管理体制、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所以就建设策略来说,各校应该有所不同。
朱懿心等人[2]指出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坚持“三个必须”: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具体可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人员素质、网络设施、应用平台、宽带接入;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韩锡斌等[3]指出建设数字校园的实施策略要点包括: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强化应用,讲求实效;资源共享,多快好省;结合校情,创建特色。其中分步实施要考虑:先稳固基础设施,后构建应用系统;先制订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后实施系统建设;认真规划、适时构建数字校园的基础服务系统;合理选择、适时推进应用系统的建设。
综合以上观点,各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数字校园的阶段性目标确定后,如何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适当的实施策略和措施是高校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4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 设施建设是基础: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不但要做到针对需要、设计合理、设备配套、通道畅通,还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扩充和更新。
(2) 资源开发是重点: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这些都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3) 师资培训是关键:老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影响着校园网络使用水平,也决定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数字化校园的教育系统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不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4) 政策配套是保障:发展网上教育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包括收费使用政策,绩效奖励政策。对于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的教育者,应该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5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价
数字化校园建设很难有统一的、绝对的评价指标,以上评价指标基本反映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方面。因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用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既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保障。但上述指标稍觉简单,二级指标项拆分不够细,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此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空间。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挑战,建设实施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它的建设实施不但需要学校对自身业务及数字化校园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而且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要解决从“有路无车”变成“交通混乱”的现象,因此急需建立网络秩序、政策法规和各种标准。
数字化校园,它不仅仅是教育的一个信息化,应该说它是提供一个全新的育人环境。过去我们是在传统的环境当中培育学生,使得老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校园当中能够成长和发展。而数字化校园应该说提供是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教育环境,而在这个教育环境当中,老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方式、教学的方式,都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数字化校园环境支持下师生的教学、学习方式如何转变,以及在传统环境向数字化环境转变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万里鹏,陈雅,郑建明. 数字化校园:21世纪大学的概念模型[J]. 情报科学,2002,(2).
[2] 朱懿心,曹育南,殷革兰. 数字化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 教育发展研究,2004,(9).
[3] 韩锡斌,杨娟,陈刚.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学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J]. 中国远程教育,2005,(8).
收稿时间:2006-12-25
作者简介:许志英(1978-),女(汉族),江西临川人,助教,浙江省绍兴市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计算机教师。
1 农业类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农业类高职院校在信息技术上的弱势,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农业院校普遍落后于理工类院校,而高职类院校又普遍落后于本科类院校。
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类高职院校普遍缺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专业知识,没有做出整体规划,更没有在校内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统一协调机构,而只是由学工处、教务处、计财处等部门根据自己的部门需求来开放设计或者购买软件系统。缺乏全局的数据标准,建立的系统也是按照当时的需求进行短期设计。因此,部门间数据的同步、信息的交换、资源的共享都有很多困难,由此而产生许多“信息孤岛”。因此,本人认为,农业类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1 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
传统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部门大多各自使用本部门设计研发的系统。目前各个部门现有的软件管理系统功能单一、数据管理凌乱,整个学校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以上各项原因导致全校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因此,亟待建立一套能够得到整个学校认可的、公共统一的数据标准,以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过程的标准化。
1.2 信息系统缺乏标准的数据接口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大多数农业类高职院校一样,由于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大多缺乏统筹规划,造成了各种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普遍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定义。学校至今不能够根据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的整理和收集,更没有建立共享数据平台。
目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正在使用的绝大多数业务系统都是彼此孤立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导致一个业务系统用到另外一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是必须重新输入。例如,学工处已经将某学生推学,教务处成绩登记表中仍有该同学,计财处收费名单中仍显示该同学为欠费。也就是说,学工处要共享学生信息,但目前教务处、计财处系统没有与学工处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学校学生的基本信息来源于学工处,课程的基本信息来源于教务处,学生收费信息又来源于计财处,但数据分别由各个不同的部门提供,各部门提供的数据格式又不统一,最终每个部门都可以提供数据,但学校却无法拿出格式统一、权威的准确数据。因此,开发和完善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建设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共享资源体系,推进数据的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学校各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使各个部门都能查看或使用准确、统一、及时更新的标准数据,使数据共享平台成为学校建设的支撑和服务平台,并为后续系统的建设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
1.3 信息系统技术落后、亟待改造
农业类高职院校,大多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投入上不如工科类院校。因此,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本考虑,需要整合原有的各部门已经购买的软件系统,也就是尽量保留已有的运行良好的软件系统,不完全推倒原系统重建。同时,将运行良好的各部门的原有独立系统纳入数字化校园平台中。所以对,为了将原有独立系统纳入新的统一平台中,需要使用新技术开发相应接口。通过新技术的使用,将各部门原有的独立系统的数据在整个统一平台中实现数据格式统一和资源共享。同时,我们对新的系统使用新的开发技术,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和信息标准进行开发,使新系统完全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标准、统一数据。
但是,旧系统改造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将旧系统融入到新系统中去,有些数据的整合在技术上,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另外,例如财务系统等少数的专门系统,由于其部门工作的特殊性,也无法完全统一和整合。
2 农业类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2.1 建设原则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紧紧围绕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自身特点,体现农业类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同时根据学院的组织机构划分,根据各部门工作的各项实际需要。建设原则为因地制宜、逐步推进、软件与硬件并重、持之以恒;设计原则是技术先进、设计实用、方法合理,采用面向服务的基础架构,通过校园信息门户、公共数据交换和统一身份认证,集成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各类应用系统,有步骤、按计划地构建立体化、多层次、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数字化校园。
2.2 建设目标
近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并强调利用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类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数字化校园是学校的一张网络名片,是一部永远放映的宣传片,学校可通过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形象。
数字化校园是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以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数字化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总体设计方针与目标
设计方针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针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建设一个包括数字环境建设、数字管理建设、数字教学建设、数字生活建设在内,能充分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数字化学校,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建设目标第一,建设以高速、稳定、可靠、可控校园网为基础,覆盖全校主要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通信平台,使之成为数据、监控、广播的综合通信平台,满足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校园服务一卡通系统等的建设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一库、一网”数字化校园格局。第二,建设覆盖全校楼宇及室外空间的通讯网络,满足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有线电视(包括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校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校园安保监控系统等的要求。第三,建设智能化系统,并保证建成后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第四,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第五,系统配置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第六,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第七,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第八,立足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建设需求分析
我校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校园网络与教学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进行合理的结合,构建成一套科学、便捷、稳定、有效的,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行的综合系统。因此,必须建设好硬件基础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以及若干应用系统。
硬件基础平台建设(1)中心机房建设。该中心是全校主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放置地,是全校办公、管理、科研、教学、运营中心。整个中心机房建设包括装修、线缆敷设、照明与应急照明、空调系统、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的供电系统等。(2)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影像等信息,可将教学楼、办公室、电脑、电话等的传输网络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互连接。(3)防雷与接地系统。所有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服务器、电源和用户终端都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各个设备的零电位有差距就有可能给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外界所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使设备造成损坏,尤其是雷电,因此良好的接地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网络支撑平台建设(1)网络交换系统。整个校园网设计为主干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网络结构。需要利用网络交换设备将全校所有的教学办公区、学生宿舍区楼宇,以及广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礼堂、体育馆的服务器、pc机等进行网络连接,使整个校区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校园网的统一、集中管理。(2)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网络中心将储存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其中包括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外部教学资源数据库、教学音视频数据库、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主要涵盖了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媒体介质管理、资源浏览和检索、数字化教室等,从而具备校园业务变化的适应性、高度的安全性,能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特点。(3)网络管理系统。整个校园网建成后,将有大量的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通过一种高效的、快捷的手段来完成对网络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控制、性能优化、运营管理等,同时节约人员成本。
基础应用建设(1)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pos消费机、读卡器、条码机、写卡器、水控器等,从而实现学生收费管理、校园消费、上机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转账(银行)、会计业务、查询服务、综合业务、门禁考勤、医疗管理、水控管理、科研经费、巡更等。(2)led屏幕显示系统。在学生公寓、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食堂等楼宇入口及综合楼、运动场主席台设置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也可实现新闻节目、文艺晚会、运动会、体育比赛的直播或转播等。(3)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实现全校性的视频影音传送,实现教学影音资料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教学及综合活动同期实况转播,召开全校电视会议等。(4)监控及报警系统。对校门、校园内、图书信息楼等要害部位和重点部门进行监控及入侵报警,只
要通过该系统在监控中心就能发现校门、园内、要害部位等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不需要保卫人员到处巡逻,节约人员成本。(5)多媒体教学系统。节目播出均可以实现电脑控制,可以接收并播放音视频信号,具有教学评估功能,多媒体教室也可接收并集中控制各类节目源等。(6)多媒体查询系统。充分利用图、文、声、像以及交互性等多媒体特征对用户的操作、信息查询与接收等进行合理导引,以便用户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查询到最多的信息。(7)计费系统。可以按流量、时间和包月计费,可以对接入的用户进行验证和控制,为数字校园的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障。(8)电话语音系统。学校可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协商,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和管理,学校只是按照使用付给投资方使用费。(9)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包括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分散控制、系统联动、优化运行等,从而提高本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等。(10)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以整个校园网安全建设、管理、运行为重点,保障整个校园网络、各类应用、管理等的正常运行,降低校园网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建设项目列表
根据以上需求情况,设置建设项目: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计算机网络及整体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监控及报警;防雷、接地;有线电视、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和查询;led屏幕显示;学生机房、数字语音室、模拟导游室、电子阅览室等;办公会议室、教学多功能厅、演播室等;校园精品课程全自动录播;网络数字教学点播平台;各类教育教务、办公自动化及其他网络管理软件;楼宇自控系统、建筑智能管理等。
网络建设规划
网络建设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必须放在第一位(无线网络建设可以视条件择机进行)。网络建设包括: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校园管道系统;机房: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制冷、防雷与接地等系统。
网络环境建设包括校园主干光纤;数字结构化布线;校园网络架构;ip地址与nat;统一储存;认证与计费;出口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运行与维护;行政管理与制度。
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网站;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多种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等。
构建数字化校园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强化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由此延误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影响了项目功能的发挥。
技术力量分散对教育技术的人力资源没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技术力量分散,不利于发挥技术优势。
管理水平不高注重硬件系统的投入,忽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校应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经费,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优质管理服务保障体系,还应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资源整合不够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教学的核心,需要多部门多单位广泛参与合作。应加强与兄弟学校间的合作,遵循相关标准,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共享程度,以发挥资源建设的整体效益。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校逐步构建起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在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代化进程路途漫漫,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共同努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葛丽萍.《现代教育技术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柯和平,周玉芬.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6).
[3]赵永岐.数字化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变革[j].电化教育,2006,(3).
[4]朱春燕.校园移动应用服务系统设计及服务分类编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5]李骊.音乐学院数字校园建设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一、数字化校园的含义
所谓数学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课件、素材)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部数字化,从而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大传统校园的功能,并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目前,建设数学化校园的主客观条件都日趋成熟。很多学校也为此大胆创新,不断实践,立足教育教学的实际,建设特色鲜明的数字化校园,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向自动化、高效化和便捷化的方向发展。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硬件建设(网络,终端设备、系统设备)。二是软件建设(平台、应用系统、资源)。三是人才队伍建设。
实际上,这三方面可细化为五点内容:
1.是校园网络系统建设。学校通过有线、无线或有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覆盖学校办公、教学、生活等主要场所的校园网络,并宽带接入区县教育城域网或互联网。
2.是教学应用终端建设。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多功能教室建设,“班班通”建设,教职工计算机准备(或教师备课室)建设,功能室多媒体建设,数字化实验室建设,通用技术室建设,图书馆信息化(含电子阅览室)建设,会议室多媒体建设等。
3.是信息化功能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电视台、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完全监控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
4.是信息化应用系统及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及平台是支撑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核心。他包括学校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师、学生评价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教学支撑系统、学习交流系统、资源应用系统等等。学校可建设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将各类应用系统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
5.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全校教职工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培训,使之适应学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创新的需要,其中信息技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农村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条件分析
1.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学校的师生对数字化校园非常渴望,希望拥有与城里同样的教学资源,这是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的心理基础。
2.是随着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农村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师也进行了继续教育的相关业务培训,对加强数字化校园研究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3.是随着农村远程教育和班班通等活动的开展,农村小学的数字化教学设备设施日趋完善,这是加强数字化校园研究的物质基础。
4.是通过对数字化校园成功案例的学习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教师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农村小学也初步具有了信息化管理的能力,这是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业务基础。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的措施和做法: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建设和应用数字化校园的意义,认识加强这方面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动员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课题研究中来。
2.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建立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明确课题研究的负责人和参与人等,对任务进行合理分解,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组织协调、分类实施和检查指导工作。
3.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都需要解决资金问题,课题研究也要有一定的经费预算,以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需要。
4.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课题研究中,建立相关的科研制度和课题考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作为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等的重要依据。
5.拓宽思路,努力钻研。深入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的探索,并通过网上教研、网上办公等活动,在学校建立一个开放的、立体的、丰富有趣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给师生带来的提高:
1.在课程整合方面: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实验,呈现教学中丰富、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也可以运用网络平台,建立更为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反馈体系,通过多种反馈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程序,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在数字化办公和教师网上继续教育平台方面:可以运用校园网络平台,结合电教媒体等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资源,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激发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使教师能够互相交流、沟通教学心得体会,补长补短;学校也可以建立多种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将计算机网络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3.学生在数字化校园的环境下,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教师在数字化校园的环境下,会自觉接受传统办公向网络无纸化办公的转变,主动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开展学习和教科研活动,把数字化校园作为成长进步的有效平台;当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干扰课题研究的因素,如果无目的地大量使用电教媒体,就容易产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影响学科教学的质量;另外,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接受高速运行的信息化办公环境,不能主动有效地应用数字化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帅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092-02
1什么是数字化校园平台
数字化校园平台通俗点讲就是指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构建的以教学、科研管理为主要功能的信息化平台。与以往的传统校园不同的是,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的主要目的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以及各种业务功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
2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功能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包含教务管理系统(包含教工授课任务、教学计划、调课安排、成绩录入、学生选课安排、成绩查询、信息修改等等)、教职员工信息管理系统(包含职工基本信息、离退休状态、五险一金缴费状况等等)、校园网系统(包含学校后勤集团校园网管理、校园安全监考网络管理等等)、科研管理系统(包含项目申报,项目结题、科研讲座、访问放学、学术会议等等)、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包含教室的申请、多媒体设备故障处理、人员管理、设备使用培训安排等等)、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包含教学信息的、教学事故的与处理,教风与学风情况通报与处理)等等。具体功能如下:
1)数据集中管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各二级学院与学校行政部门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办公,各部门通过校园数字化平台能迅速沟通,且能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
2)教学活动管理:构建数据统一平台,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务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
3)科研管理:构建科研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信息,包含各种项目申报指南、当地发展大计、国家及当地扶持政策、学术会议等等;同时提供项目申报平台,通过信息共享,申报人员可以相互学习项目申报经验;安排国内外专家学术专家开展学术讲座。从而培养教师们的科学素养,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水平和创新水平。
4)后勤管理:构建后勤数字化管理平台,拓展各种数字化信息服务项目包括餐饮基本管理、看病在线预约,医药费在线报账,在线心理咨询、在线法律咨询等服务,从而形成智能型的后勤服务体系。
3数字化校园对高校的促进作用
1)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避免教师闭门造车,使教师有个平台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同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各种最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培养和锻炼信息整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去教学。
2)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课堂需要对平台共享资源进行筛选和
加工。还可利用学校的自动录播系统全程录课,上传校园网,供人观摩探讨、分析得失。
3)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师生间可通过在线交流、评论回复,讨论区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的方面各教研室老师也可彼此探讨研究,共同进步。
4)促进学生创业创新:构建学生创业创新管理平台,适时国家及地区创新项目申报信息、奖励机制、经费管理、导师介绍、创新创业团队组建等等。通过平台中创业创新论坛可以彼此观摩学习,交流心得,避免闭门造车、避免项目重复申报。既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也鼓励学生申报相关项目,或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团队和项目中来,注重实践,努力创新,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5)促进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统一管理: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统一办公,避免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信息传递速度慢,处理事情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各部门沟通方便快捷,也大大的减轻工作任务、精简庞大的办公机构。
4数字化校园反思
1)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规划不足
在数字化建O中,如果对规划认识不足,就会对学校的有限资源造成浪费。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硬件支撑,师资配备要达到合适的比例,尤其是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在数字化建设中更应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资源。
2)数字化校园平台功能定位不当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于校园数字化的建设要有清醒的认识全面的把握,否则只会陷入被动或者走入片面。数字化校园平台要真正能做到全校各功能的集中管理,数据的集中处理,信息的共享等,要在教学、科研、教务、后勤管理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3)教职工培训不够
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于网络平台的使用,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充分体会校园数字化的优势,充分利用有效的校园资源,真正融入到校园数字化体验之中,让校园数字化平台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共享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高校内部业务部门众多,很难形成全校性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并且由于人事制度的变动,极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造成交流的数据质量不高,而且容易重复建设,严重浪费校内资源。
5小结与建议
目前各高校都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自己发展目标,如何因地制宜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教研、管理当中,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战略,是一件与时俱进、势在必行的大事。为减少弯路,不妨做以下措施:
1)建立数字化校园评价模型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发展有些年了,目前各高校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数字化校园。
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如何,使用怎样,有哪些弊端,学者们很少研究,所以建设数字化校园评价模型有助于从科学的、客观的角度去评价校园数字化程度,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真正的校园数字化。
2)保持技术更新速度
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要适时的运用适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新技术。比如虚拟现实、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要及时应用到数字化校园中。同时要以人为本,技术的进步只是效率上的提高,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才是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标。
3)以区域个性化发展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1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主题之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各学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现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体现。从提出数字化校园建设至今,其实现在有很多学校都有着手建设,一般的校园网和硬件设施,大部分学校都有,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例如建设目标不明确、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的关系等,大量资金投入的结果,却不能获得为学校管理提供便利服务的回报。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而且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学校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和实施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和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建设的过程漫长而艰巨,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有些问题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2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的设置建议考虑几个方面内容。
1)人性化。数字化校园要符合实用性这一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全校师生。
2)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升级和更新频繁,因此,数字化校园在规划中要做到科学,有前瞻性。
3)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项目的规划及执行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
4)制定信息标准。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应遵循一定的标准,标准化的信息有利于信息保存、共享。
5)校园资源的数字化。在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贯穿着资源的数字化。在数字化建设中,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数字化,新的资源需要经过数字化加入数据资源库中,因此,需要建立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
6)以应用推动技术服务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一般都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开始,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软件系统反过来向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底层的软件开发平台、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要求软硬件基础设施有新的发展,要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
7)建设目标应当分为两部分:应用指标和技术指标。应用指标,深入调研需求,确定项目应用的程度,这个调研是应该详细具体的,不要流于形式,例如教学应用要到什么程度?要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功能?技术指标,这个指标应该根据应用指标来制定,并且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项目,要有前瞻性。
3 需求推动创新
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是需求推动,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个并不是信息化建设所特有的,放眼我们周边,由需求推动创新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线影视,早期上网就没有这个功能,都是需要把电影下载了再看,而后发展到了可以看的视频但不很流畅,到现在1M带宽也可以直接在线观看高清的影视,这个就是由于用户对这方面有需求,从而推动流媒体技术创新,同样的道理,数字化校园建设离不开用户需求,没有需求就没有了创新的动力,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有很多的工作流程都已经有了一套实施的办法,这些办法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这些办法进行优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我们的这些办法能以更高效率、更人性化处理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既然这些办法都是可行的,为什么还需要优化、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前处理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在以前环境之下的,现在环境变了,那么这些办法在处理现在的问题上会显的效率不足或不够人性化,也就影响了事情处理的进度,在大家都不断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那我们的竞争力就会下降,没有了竞争力,那还有存在的必要了吗?
如何开发需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的在线观看影视需求是自发的,但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认同数字化校园的必要性,更有甚者会抗拒,试想一下,如果各种设备、系统都到位了,但是没人去用,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开发需求,首先是无论用何种办法,都要大家都把系统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才会发现当中的各种问题,才会产生新的需求,要使大家都意识到信息化与自己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其次,各业务部门定期反馈使用情况、优化业务流程、提出需求;最后,学校领导者要给予重视和大力支持。
4 硬件与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硬件不足影响应用效果,软件不足应用难以实现。
硬件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见到效果,硬件建设应该是在确定了应用需求后再决定采购何种层次的设备,要用到的设备再采购,由于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是比较快的,现在5000元能买到的东西,可能过几个月4000元就能买到了,所以除了必要的备用设备外,应避免出现设备闲置。另外,硬件的采购要走出哪种设备功能强大就选哪种的误区,设备功能强大固然是好的,但是相对的价格也会比较高,如果用不上那么强大的功能,就会造成浪费。
软件建设相对来说周期就比较长也比较复杂,要认真研究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流程,筛选出可以进行信息化的流程,由相关部门整合后提出解决方案,开发能力强的学校尽量自行开发,自行开发有几个好处:第一,相对节省软件购买或外包研发的费用,目前来说在市场上很难买到比较合适的成品软件,现在多数的是需要向软件开发企业定制,费用比较昂贵,如果自行研发,能相对节省成本;第二,本校教师了解学校情况和实际需求,开发的软件比较切合学校实际工作,同时也能提升本校教研水平;第三,自行开发的软件可持续更新、发展,节省软件维护、更新费用。
5 资源管理与知识产权
数字化校园一定包括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大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校园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化校园,只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被共享,这个数字化校园才是有生命力的,这就需要建立资源库,把大量的信息资源集中存放,同时建立完善机制管理资源库,特别注意信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杂乱无章的资源存储会造成日后使用和管理上的极大不便,甚至可能出现信息丢失而不知道的情况。资源库也要注意安全,除了定期做好备份外,还要控制对资源库进行关键操作的权限并记录操作内容。
资源的共享并不意味着免费,共享意味着其他人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方便的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免费可能造成没有人愿意再生产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得好,知识共享程度高,信息资源就会生产得更多,反之,知识产权过渡保护,就会造成知识垄断。因此,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就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推敲了。
数字化校园对一个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也还存在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只要能积极应对,就一定有解决的方法,相信有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努力,数字化校园将会稳步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孝良,崔保红,李思其.关于工控系统信息安全的思考与建议[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 36-37.
[2] 沈亮,张艳,顾健.物联网网络层中基于IPv6的信息安全产品发展趋势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8):38-40.
数字化校园和校园一卡通作为校园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形式,有效的实现了校园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性能,更为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和校园一卡通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逐渐的成为我国的校园建设和规划的重点。同时,在校园一卡通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构建的良好的数字化下校园模式,对学生在校园中的消费、借书、门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集中。同时,在数字化校园和校园一卡通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和老师的身份识别,也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和意义,满足了我国校园发展的需求,那么如何对数字化校园和校园一卡通,进行全面的建设和应用,也是本文主要阐述的问题。
1 数字化校园建设分析
1.1 身份识别验证的统一建设形式
在我国校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校园成为我国校园重要发展的技术形式。并且,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校园的身份,进行全面的验证和整体和规划,并且利用“卡”的形式,作为学生和老师,以及其它工作人员身份验证的重要载体,主要是将用户管理、用户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集中,从而成为学生和老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获取信息的重要入口,也是唯一的入口。同时,统一的身份识别验证也校园住院整理的重要途径,更是良好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重要的基础形式。在各个系统结合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是统一的调度形式,从而有效的实现了身份识别的功能。
1.2 信息、数据交换
为了有效的提升校园的管理形式,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提升管理的重要形式,信息和数据的统一交换,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储存、整理的形式,对其相应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调节和整理。并且,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该系统的共享的形式,从而有效的实现了信息和数据的传递的效率,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信息和数据发生不一致的现象,保证了数据和信息的安全、稳定等性能。同时,在数据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各项系统形式,对其管理形式进行全面的集中,并且对信息和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备份,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和数据发生丢失的现象,提升了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能,为“校园一卡通”的展开,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有效的实现的统一、智能化的管理性能。
2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分析
校园一卡通作为一种新技术形式,成为我国校园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形式,对校园的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统一,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校园管理的规范性。下面就对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1 校园门禁控制的应用形式
校园门禁控制是校园一卡通重要的一项应用形式,也是提升校园安全性的重要方式方法。校园一卡通在校园门禁控制的过程中功,对学生、老师、以及其他的工作进出大门的时候,有效的实现了身份验证、工作牌、学生证方面的验证。同时,校园一卡通在校园门禁控制的过程中,应当在校园大门口装有门禁管理系统,这样学生、老师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在进出大门的过程中,在门禁控制器实行刷卡、管理的功能,这样可以清楚的看到进出人员的信息,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校园内部的安全性能。
2.2 在上机管理的应用形式
学生在利用学校电脑学生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是需要学生付费的。因此,校园一卡通在上机管理的过程中,校园的电子阅览室的管理形式,可以与相应的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连接,并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学生在校园电子阅览室有进行明确的记录,将其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储存,这样不仅仅后效的提升统一的管理性能,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校园电子阅览器的正常运行。
2.3 在图书借阅管理的应用形式
图书借阅管理是校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管理项目。也会校园一卡通应用的重要形式,校园一卡通在图书借阅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图书中各县管理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归纳,以此形成良好的系统接口,对图书馆的书籍借书处、书籍检查、还书、查询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当学生在进入图书馆的时候,在对书籍进行阅览和借阅的过程中,通过利用的红外光线传感器的形式,对书籍的使用清理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学生在书籍借阅的过程中,对书籍中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扫描工作,这样不仅仅有效的提升了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形式,也避免了图书馆书籍发生丢失和损坏等现象的发生。
2.4 在考试报名的应用为形式
校园一卡通在考试报名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系统接口的形式,实现了考试报名、注册、收费统一的形式,从电子钱包中,将其金额进行全面的扣除,从而体现了统一、规范的管理性能。同时,为学生在报考的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性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形式,对校园一卡通在校园中各个方面的应用形式,展开了简要的概述,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校园统一、规范化的管理性能,提升了校园的安全、稳定等性能,更为学生和老师、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予.利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应用与实现[J].信息化纵横,2015(05):73-75.
[2]杨爱江.在校园数字化环境下某高校“一卡通”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3]王文培.数字化高校一卡通的建设模式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50+52.
[4]姜淑凤.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3(04):83-85.
[5]顾金娣,席琳琳.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与思考[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5(03):71-76.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70-02
一、目前数字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数字校园重复建设、不均衡
目前数字校园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教学应用、资源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建设内容有很大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学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应用水平存在差异。许多学校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同样而重复的事情,大大降低了数字校园建设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数字校园建设,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加上由于学校之间的应用不均衡,可能会限制区域内信息化整体进程。
2.数字校园建设出现新的数据孤岛
数据和内容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数字校园建设有效解决了学校内部的各数据信息孤岛现象,从而使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进行整合,提高数据使用的效率。但各校建设的数据信息建立在学校自身的管理、特色、应用的基础之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导致数据规范、接口、标准的不统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学校之间(特别是县区级范围内学校)的交流密切,数字校园的建设成为了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流的瓶颈。数据孤岛从学校内部上升到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是学校与各上级部门,不利于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3.数字校园间信息化素养不均衡
数字校园建设取决于人,其核心力量就是教师。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师信息素养极不均衡。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光靠学校自身来解决固然可以达到,但是实现的时间以及实现机制取决于学校管理层,如何引领教师提升信息素养成为目前数字校园建设的前置内容。
4.数字校园重建设轻应用
数字校园建设中学校特别重视硬件环境建设、信息化平台开发,由于各个学校开发的平台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之间不通用,从而使学校建设了许多硬件设施,但是教师的信息素养跟不上发展需求,使软件应用系统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了,应用得不到保障。
二、区域推进数字校园的必要性
尽管有着上述原因,数字校园建设还是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如何提高数字校园建设的软成效、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成为我们数字校园建设的一个课题。因此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区域推进数字校园主要是指以区、县级教育行政区域为单位,统一规划、部署、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思路就是区域推进、学校建设并举。首先是区县级层面建设步骤――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加强应用、评估引导、保障到位。然后是学校层面建设步骤――结合学校自己情况,发现和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个性优势,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学校自主特色的数字校园。
三、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路径
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确立发展新方向:促进均衡、弘扬内涵、提升品牌,促进区域内学校协调发展。统整全区信息化教育资源,形成具有资源丰富、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使数字化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力武器。
1.区域推进建设信息化环境
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环境是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保障。区域内建立统一管理的网络环境、服务器集群、统一存储,有效解决部分学校无技术力量、无信息机房的困难,也能有效地解决硬件资源建设的浪费,形成高效、稳定、安全的信息化环境。①统一规划区域内网络链路。区域内学校形成裸光纤互联、分布式的网络管理链路,网络速率达千兆,甚至是万兆,满足各类应用的需要,区域内实现统一分配IP地址,接入设备,各学校的配置表可以通过中心分发,方便网络管理。有可能的条件下,可以部署统一无线网络覆盖。②集中管理服务器存储资源。解决学校技术力量薄弱、硬件重复投入的问题。采用云计算、云服务等多种形式,帮助学校解决服务和存储的问题。
2.区域推进建设数字校园应用平台
公共应用区域建设,分析和整理区域内教育管理、教学应用、资源建设的应用需求,形成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统一应用,如学籍管理、OA办公、教师管理、教务管理、网络教研、资源建设……建立区、校两级管理的区域推进的应用平台,建设完成区域内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交换、统一身份认证等功能,并为学校开发特色平台提供统一数据接口。保证各校之间基础数据的统一性、权威性,为全区开展大规模的网络学习、在线交流、在线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3.区域推进建设应用培训、评估、督导
形成区域内数字校园应用培训、评估、督导机制,引导学校有效开展数字校园整体应用和特色建设。通过培训,改变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育技术能力;通过评估,制定标准、技术引领,促进学校的应用成效;通过督导帮助学校找准、发现和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个性优势,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核心竞争力。
四、数字校园建设的途径
学校在区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大环境下,积极参与区域应用的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水平,同时在区域推进的高水平环境下,有更多的时间、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开展学校特色化应用研究。
1.学校成为区域信息化应用落地的执行者
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发扬学生个性、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满足时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本着统一化原则、数字化原则和集成化原则,综合各种手段,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教育事业创设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重构教育管理理念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校园管理者而言,它是一种挑战,但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我们需要跟上时展的脚步,重构教育理念。一方面,管理者要熟练掌握数字化校园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并根据其内容和特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学校教学逐渐向数字化校园教学发展。另一方面,重构教育理念,还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校园教学理念的宣传力度,让学校领导、学生和教师能够逐渐了解和接受这种教学理念。
二、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要符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符合本区域的实际教学情况,要详细具体,有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制度保障。规划要在坚持基本方向的基础上,细分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这样可以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比如,管理者在指导学校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过程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购置网线及硬件设施并完成安装;第二步,完善其他配套设施。
三、健全人力资源保障
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数字化校园建设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管理者,可以指导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引导学校建立一个信息技术中心,鼓励学校大量招募或者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让信息技术中心带领学校教学管理全面走向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以及现代化。
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进步和成长。而在现实的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很多学校领导及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难以顺利推进。而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校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跟上时展的速度,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校园,为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并强调利用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类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数字化校园是学校的一张网络名片,是一部永远放映的宣传片,学校可通过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形象。
数字化校园是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以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数字化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总体设计方针与目标
设计方针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针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建设一个包括数字环境建设、数字管理建设、数字教学建设、数字生活建设在内,能充分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数字化学校,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建设目标第一,建设以高速、稳定、可靠、可控校园网为基础,覆盖全校主要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通信平台,使之成为数据、监控、广播的综合通信平台,满足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校园服务一卡通系统等的建设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一库、一网”数字化校园格局。第二,建设覆盖全校楼宇及室外空间的通讯网络,满足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有线电视(包括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校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校园安保监控系统等的要求。第三,建设智能化系统,并保证建成后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第四,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第五,系统配置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第六,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第七,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第八,立足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建设需求分析
我校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校园网络与教学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进行合理的结合,构建成一套科学、便捷、稳定、有效的,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行的综合系统。因此,必须建设好硬件基础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以及若干应用系统。
硬件基础平台建设(1)中心机房建设。该中心是全校主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放置地,是全校办公、管理、科研、教学、运营中心。整个中心机房建设包括装修、线缆敷设、照明与应急照明、空调系统、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的供电系统等。(2)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影像等信息,可将教学楼、办公室、电脑、电话等的传输网络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互连接。(3)防雷与接地系统。所有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服务器、电源和用户终端都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各个设备的零电位有差距就有可能给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外界所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使设备造成损坏,尤其是雷电,因此良好的接地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网络支撑平台建设(1)网络交换系统。整个校园网设计为主干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网络结构。需要利用网络交换设备将全校所有的教学办公区、学生宿舍区楼宇,以及广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礼堂、体育馆的服务器、PC机等进行网络连接,使整个校区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校园网的统一、集中管理。(2)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网络中心将储存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其中包括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外部教学资源数据库、教学音视频数据库、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主要涵盖了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媒体介质管理、资源浏览和检索、数字化教室等,从而具备校园业务变化的适应性、高度的安全性,能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特点。(3)网络管理系统。整个校园网建成后,将有大量的交换
[1] [2]
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通过一种高效的、快捷的手段来完成对网络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控制、性能优化、运营管理等,同时节约人员成本。
基础应用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POS消费机、读卡器、条码机、写卡器、水控器等,从而实现学生收费管理、校园消费、上机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转账(银行)、会计业务、查询服务、综合业务、门禁考勤、医疗管理、水控管理、科研经费、巡更等。()LED屏幕显示系统。在学生公寓、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食堂等楼宇入口及综合楼、运动场主席台设置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也可实现新闻节目、文艺晚会、运动会、体育比赛的直播或转播等。()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实现全校性的视频影音传送,实现教学影音资料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教学及综合活动同期实况转播,召开全校电视会议等。()监控及报警系统。对校门、校园内、图书信息楼等要害部位和重点部门进行监控及入侵报警,只要通过该系统在监控中心就能发现校门、园内、要害部位等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不需要保卫人员到处巡逻,节约人员成本。()多媒体教学系统。节目播出均可以实现电脑控制,可以接收并播放音视频信号,具有教学评估功能,多媒体教室也可接收并集中控制各类节目源等。()多媒体查询系统。充分利用图、文、声、像以及交互性等多媒体特征对用户的操作、信息查询与接收等进行合理导引,以便用户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查询到最多的信息。()计费系统。可以按流量、时间和包月计费,可以对接入的用户进行验证和控制,为数字校园的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障。()电话语音系统。学校可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协商,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和管理,学校只是按照使用付给投资方使用费。()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包括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分散控制、系统联动、优化运行等,从而提高本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等。()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以整个校园网安全建设、管理、运行为重点,保障整个校园网络、各类应用、管理等的正常运行,降低校园网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建设项目列表
根据以上需求情况,设置建设项目: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计算机网络及整体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监控及报警;防雷、接地;有线电视、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和查询;LED屏幕显示;学生机房、数字语音室、模拟导游室、电子阅览室等;办公会议室、教学多功能厅、演播室等;校园精品课程全自动录播;网络数字教学点播平台;各类教育教务、办公自动化及其他网络管理软件;楼宇自控系统、建筑智能管理等。
网络建设规划
网络建设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必须放在第一位(无线网络建设可以视条件择机进行)。网络建设包括: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校园管道系统;机房: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制冷、防雷与接地等系统。
网络环境建设包括校园主干光纤;数字结构化布线;校园网络架构;IP地址与NAT;统一储存;认证与计费;出口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运行与维护;行政管理与制度。
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网站;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多种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等。
构建数字化校园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强化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由此延误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影响了项目功能的发挥。
技术力量分散对教育技术的人力资源没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技术力量分散,不利于发挥技术优势。
管理水平不高注重硬件系统的投入,忽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校应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经费,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优质管理服务保障体系,还应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