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32: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On Belonging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YAN Feiho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Professional belonging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future work and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factors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sense of belonging,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eliminary inquiry, thus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community.
Key words belonging;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专业归属感是一种稳定的情感,它是指学生所感受到的被所属专业所接受、尊重的心理体验,它使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产生认同,并且愿意承担作为该专业学生的各项责任和义务。良好的专业归属感是大学生取得成就的前提,也是增强专业凝聚力的基础。
教育经济与管理(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作为一门新兴专业,是1997年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并列的二级学科合并而成的。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不明确,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权益从制度上得不到保证,学术上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使从事这门专业学习的硕士研究生无法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
1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1.1 本专业的发展情况
本专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是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硬件设施,包括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地位、师资配备、 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就业前景等方面。这些客观因素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归属感。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师教学、就业情形等情况的种种不满意,可能导致该专业学生采取消极的专业学习态度,研究生的生活成了地道的“混文凭”,从而导致学生专业归属感水平偏低。 同时,学生的主观惰性给自己不好好进行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找到了借口,从根本上影响学生自己的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培养,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课程作业和任务,对导师安排的任务敷衍了事,从而导致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注意力转移。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地位、课程设置、 师资配备、 教育教学、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其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发展。
1.2 本专业的学习氛围
本专业的学习氛围,主要是影响硕士研究生投入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一种软实力,主要包括学校所在城市的氛围、 学校的学习氛围以及本专业和宿舍的学习氛围等。本专业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同门之间和同宿舍之间的学习氛围,对硕士研究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归属感有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浓厚的专业学习气氛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归属感的养成起到了外在的作用。
1.3 学生自身的情况
如果说本专业的学习氛围是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外在因素,那么学生自身的情况就属于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毋庸置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最初读研的原因及其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具体来看,那些盲目考研,在大学期间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专业生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往往专业归属感的水平偏低。 他们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习产生不了很大的兴趣,很难潜心科研,也不会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分析实践中的教育问题,也就很难形成比较高的专业归属感。相反,那些对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状态不满足,想要继续钻研,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学生,在读研初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迅速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即使在学校设施相对薄弱的条件下,也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实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结合老师的讲解,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的学生往往专业归属感的水平较高。
2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建构策略
2.1 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步伐
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归属感的根本途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不成熟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学科归属混乱、发展路径不明确、学科独立性不够等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归属问题见仁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归属不必制定一个明确的答案,各门学科可以按照自己的体系去发展,从而最终推动这门学科的繁荣。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偏重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忽视学科的自身建设,通过行政途径将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门学科拼合组装在一起的专业。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由学科间的自由交汇自然地生长出来的学科。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明确教育经济与管理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或专业,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归属感。
2.2 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其培养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为此应做到:首先,根据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前者需要有能提高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相关课程,而后者的课程要关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其次,走出教育学院(系)传统课程体系的套路,合理调整教育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的比例,增大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学科以及相关课程的比重,提高该专业的授课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再次,增大选修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到其它院(系),尤其是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选择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此外,还应该开展形式丰富的学术讲座,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的方向。
2.3 营造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习氛围
要形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较高的专业归属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该加强与其他高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沟通与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优劣势,更好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队伍,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从而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再次,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育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
2.4 明确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者卜树春指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得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专家型通才”。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应适度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大力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实行学术型和应用型分流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对于即将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学生,应当在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整体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具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可以作为科研人员的储备人员来培养。通过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加强科研能力来实施教育。
参考文献
[1]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 高静.论规模化培养背景下研究生群体归属感培养[J].高教论坛,2011(2).
[3] 范先佐.要成为真正的独立的交叉学科――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8).
[4] 杨天平.关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设置的几点不同看法[J].教育与经济,2002(3).
[5] 王梅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 郭欣,任增元.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7] 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8] 周仲高.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学科设置的合理性辩护[J].教育与经济,2003(2).
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二、专业前景分析 许多考生在考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后的就业问题,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自然也是考研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研究生专业可能就是未来要伴随一生的工作领域。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毋庸置疑,比较迎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就业前景要好些。
作者简介:李湘萍(1978~),女,安徽含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6: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005-03 收稿日期:2008-06-08
一、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问题
(一)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投入与产出规律的科学(王善迈,1996)。近20年来中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涵盖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投资和教育财政、教育成本与收益、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教育资源利用和效益等多方面的主题(李桂荣,2004)。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了制度化学校教育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与问题,并且以教育经济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开始出现,如高等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经济学、体育经济学等,教育经济学俨然发展成为介乎教育与经济学科之间最具活力且相对成熟的交叉学科。
教育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其理论基础得到了不断的拓展:以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人力资本理论为起点和基础,进而拓展到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激进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启发,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在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其他经济学理论之外引入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经济学的现象和问题,部分学者已经将这种多理论视角的研究取向运用到具体的实证研究中,例如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在教育经济学中的应用。诸多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为教育经济学引入多学科多理论视角,能更为客观而全面地研究教育真实的经济价值。笔者姑且称这种教育经济学的多学科理论视角研究为教育经济学的“外延式”发展。
(二)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缺陷在于静态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关系、片面地阐释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这一点在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所谓静态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关系、片面地阐释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是指:在探讨教育的收入效应时,忽略了在教育和收入之间广泛存在的培训和继续学习,忽略了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这些后续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改变了人们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也决定了教育对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能否发生作用、发生多大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和培训往往最终会以一种“合力”的形式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有研究表明,教育的主要作用往往是在求职招聘或确定初始工资水平时起到文凭信号的作用,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在职培训以及“边做边学”才是对人们劳动生产率、收入发生作用的主要原因(萧今,2005)。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后续的培训与生产实践,因此不考虑这些,就可能会造成对教育经济价值的估计存在偏差,从而导致静态、片面地理解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
在我国教育经济学界,多年来研究领域基本上囿于学校教育之内,并未以“人力资本”的名义,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包含培训在内的更宽泛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萧今,2004;刘泽云,2004)进行人力资本多种投资形式的研究,但这类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教育的经济收益,对于教育、在职培训、成人教育的研究还是相对割裂和平行,并没有对多途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进行有效的融合研究,而且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涉及的多数也只是参与率及影响因素方面,关于企业培训投资收益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深入展开,当然,持续的跟踪调查、企业培训数据尤其是面版数据的缺乏是制约这方面研究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国内外培训经济学研究的概况
(一)国外培训经济学研究概况
虽然培训的经济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了解,但培训经济学的出现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以及贝克尔、明瑟等人的研究,对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几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培训经济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培训数据从无到有,培训度量的日益精细,培训收益估计方法的日趋科学,培训收益研究范围的日渐拓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培训对就业行为的影响――培训对失业期限、“由学校到工作转换”的影响)。虽然诸多的研究支持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培训的投资收益十分乐观,培训是一项极具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但在不同的经济制度环境下,不同类别、形式的培训对收入增长和职业发展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培训投资收益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特征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特征,尤其是后者。
(二)国内培训经济学研究概况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两个基本途径,与教育相比,培训更贴近劳动力市场,通过培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更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和教育相比,培训与劳动生产力、收入和就业行为的关系也就更为紧密。与丰富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相比,我国培训经济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关于培训对就业和收入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实证研究所需要数据的缺乏。以“中国期刊网”近10年来(1994年~2005年)的检索结果为例,以“培训经济学”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范围内仅搜索到lO篇文章,基本上是对贝克尔在职培训理论的翻译和解释,没有相关的以数据支持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大多分布在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内,而且绝大部分是实务研究,理论研究不多,经济学领域内的实证研究就更稀少。相对应的是,以“教育经济学”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范围内搜索到282篇文章。
在我国已有的少量培训经济学研究成果中,大都是以Becker(1964)的在职培训收益模型为基础,或进行修正和补充,或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早期的定性研究;另一类是基于Becker在职培训收益模型的修正和补充;还有一类是建立在Becker假设条件基础上的衍生培训成本收益模型。
三、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
教育经济学未来拓展的路径,除了理论基础上的“外延
式”发展外,还可以在原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内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即强调综合考察人力资本投资的多种途径,特别是教育和培训这两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让教育经济学走出正规学校教育经济学的固有领地,团结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名义下,与培训经济学融合,走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广阔天地,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一)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必要性
1 人力资本理论及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和培训在本质上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我们传统的以“分”的视角(即努力“剥离”其他影响因素,以求对教育收益的正确估计)来研究教育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应该以一种“合”的视角,脱离“学校教育――收入”之间简单的经济关系思维方式,综合而全面地研究包含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经济价值,探讨两者在总量与结构上如何组合搭配并与适当的生产实践、组织环境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禀持这一研究视角不仅具有全面理解人力资本经济价值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国家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企业与个人确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也是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在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逐步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知识技能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加以提供并不断更新,没有一种单纯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可以“包打天下”,人力资本投资多样化、终身化的时代特点要求我们应该以一种更综合、全面的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
2 对教育经济学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将会进一步促进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研究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更客观地估计教育收益,而且也有助于正确制定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资源配置战略、以人力资本使用方即用人单位的眼光,来评价教育投资效益、促进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等等。
(二)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可能性
1 共同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拥有共同的成熟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Becker(1964)认为教育和工作中的在职培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由于培训数据的难于获得,Becker(1964)最初对人力资本理论的阐释是通过教育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来进行的,尽管他认为培训与劳动力市场、收入和就业的关系更为紧密,人力资本理论假设可以同样很好地运用到对培训投资收益的分析中去。同样因为数据的局限,明瑟(1962)早期也只能用工龄(工作经验)代替培训变量估算培训投资收益,但是其实证分析的基础仍然是人力资本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企业培训数据的逐渐丰富,众多劳动经济学家对培训投资收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几乎所有这些培训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起点的。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对教育和培训经济价值的研究。基本上都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相对成熟的框架体系内,这也是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得以融合的最重要的理论前提条件,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和培训只是形式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在经济含义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通过改变劳动者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改变其劳动生产率。
2 相近的实证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差不多出现在相同的年代,拥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比较有意思的是,自诞生之后的几十年来,两个学科的发展却主要处于一种平行的状态,少有交叉和融合,在教育经济学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特色的同时。培训经济学也在劳动经济学领域和工业关系研究中逐渐发展和完善。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在实证研究方法上却有着共通之处,而最先沟通这两者的正是明瑟和他的收入方程;由于早期培训数据的缺乏,明瑟最初从比较不同员工工资水平的角度来估计在职培训收益,明瑟通过比较两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的收入差异,并对差异求现值,得到收益率,但这一收益率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在职培训收益率,它包括两个内容:正规教育收益及在职培训收益,因此收益率是对于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收益率的某种平均。虽然由于度量上存在的问题,使得这一估计结果还不十分精确,但可以说这是对包含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最初估计。虽然明瑟本人并没有认为他的研究是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因为在早期人力资本理论家来看,教育和培训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被“人为”隔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证研究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对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度量要比对培训的度量容易许多,因此教育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较早地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而培训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培训数据的丰富才逐渐发展起来。
3 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的建立
虽然明瑟当初囿于培训数据的局限,并没有对培训投资收益进行精确的估计,而是得到了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收益率的平均,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既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和培训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在实证研究中就有必要综合考察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收益,为此构建一个包括教育和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一指数应该能比较全面反映人们的知识、技能、观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探讨教育和培训在数量与结构上的不同组合搭配,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这是未来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应该考虑到教育级别(学历)、类型(普通、职业)、培训参与(是否参与过此前培训、在职培训、自费培训)、培训种类和时间(参与的此前培训、在职培训、自费培训的类别和时间)等指标体系的建立,另外对人力资本提供机构(如学校、培训机构等)和使用机构(如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以及相关的面板数据(paneldata)的收集也是必需的。
应该承认明瑟收入方程的建立是有时代背景和研究条件的限制的,虽然后续的研究者们对明瑟收入方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修正,但如果不尝试在明瑟收入方程中纳入人力资本综合指数,那么任何补充都可能是不完整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和终身化的时代特点,要求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要全面、综合,而培训与继续学习数据的逐渐丰富也使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的建立和使用成为可能。
(三)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难点
首先,培训的定义和度量存在相当困难。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相比,培训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的行业企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培训的基本度量指标,如培训参与率、培训时间与强度、培训成本都很难测度。相比较而言,用教育年限、学历来度量教育要简单许多,虽然二者都存在指标效度的问题。
其次,反映劳动者教育培训经历、就业工作经历的时序资料的缺乏。现有的数据大多是在一个时点上采集的截面数据,虽然部分调查采用了反向追踪的方法,但离实证研究所需要的数据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再次,明瑟收入方程中已经包括教育和工龄,并且工龄曾经一度被认为部分代表了工作经验甚至是在职培训,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明瑟收入方程的科学性和完备性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如何建立包含教育与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如何将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纳入收入方程,并且由于这一指数的引入,模型的设定如何作调整,这些都是未来研究所不能回避和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高等教育面临形势严峻,如何提高效益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研究课题,因此,就效益提升的制约因素和具体解决方法展开,结合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解决效益进行解读,细化探讨其投入与产出,并就此进行分析,深层剖析投入的不合理结构并进行改良,提高教育质量,希冀以此提高效益。
一、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以何种标准衡量
要提高效益,首先需要解决的事项即是如何进行效益的评定,也就是效益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因素,下面介绍几个方面的标准参考:人才质量,即培养出的学子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能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与素质,定量资金下的人才数量与质量,高校的科研成就,等等,上述方面均是反映高校产出的有效性,总结其经济投入下产生的社会效益,所创造的社会价值,经济转为智力、科学等非物质性因素和就业率、经济产出等物质因素的大小。从这个方面看,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解读就是经济投入与社会价值之间的比值问题,也就是其经济效益并非高校一家之事,而是整个社会的整体表现,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制约效益提升的因素刍议
1.经费投入不合理,结构混乱。效益的停滞一方面是由于投入过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产出不足。教育经费的投入,近年来教育的作用逐渐深入人心,其增长速度愈发惊人,而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带有明显的政策偏向性,具体而言,各个高校之间的投入比例具有极大差异,专项基金占比过高,而常规划拨较少,这一做法会产生许多弊病:扩大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与日俱增,名校效应进一步强化,不利于二三类高校的发展;使得高校之间恶性竞争,使得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提升之路愈发艰涩,高校无法专注科研事业,导致产出相应减小;名校资金过多,易导致资源滥用、浪费,从而降低效益。2.学生培养成本偏差,盲目扩招。近年来,各高校频繁加大招生力度,虽然是为了发展教育及解决就业问题,但过于庞大的招生规模使得高校对于学生的资金投入过大,从而导致下拨资金用于科研事业比例减小,也因此产出较低,且由于资金集中于名校热门专业,导致普通学校、普通专业投入较少,因此,扩招带来的资源紧缺问题尤其严重,这种资金投入的政策偏向性和扩招现象,使得教育结构日渐偏斜,名校学子投入过多,普通学校学子获得资源较少,从而导致名校教师科研项目发展受限,普通学校学生发展不足,这种差异造成高校教育整体发展畸形,投入产出不对等,效益偏低。3.管理落后,产出不尽如人意。学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本身基础设施、管理方法、文化底蕴不强的学校的管理难度难免呈现无法负荷之像,而这种管理的缺失或者力度不足,导致高校办学的效益和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同样的学费却是不同的待遇和效果,教育产出无法与投入相对应,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教学资源空置,一些自控力差的学子甚至无法在学校学得任何有用的知识,这种教学势必无法承担到培育下一代、培养社会主义新青年的任务,因此经济效益难免受到影响;高校对于教师的管理无法激发其科研热情,对学术钻研力度不足,从而致使高校科研成果无法满足大众期待。
三、提升经济效益的途径探寻
1.科学进行投入,调整比例。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校,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人才,而且对于提高就业率、增强人口素质等作出了巨大贡献,高校教师的科研事业也是我国科技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是必需的,也是值得的。但是,不加规划的盲目增加资金,而不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绝对无法有效提高效益,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投入需要平衡各高校,但这并不等于平均,但是偏向力度需要科学计算、严格掌握,比例的适当尤其重要,毕竟普通高校占据比例极其大,大量学生需要国家的支持。2.合理调控培养成本,适当招生。高校的疯狂招生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培养人才的号召,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生源,培养更多人才,亦是另一种吸纳资金。这种状况下,扩招就带有政策偏向和竞争意味,也因此其规模和速度都令人叹为观止。就近几年,各个高校人数已经接近甚至远超其正常容量,于是,平摊到每位学子的培养经费远远不足以支撑其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因此,投资难免无法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对于教育和科研的促进作用降低,效益自然无法提供,依据经费及招生规模算出可用资金,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将招生规模限制在合理范围内。3.创新管理,加强监督,人才高度专业化。管理方式无疑对于投入、产出均有极其重要作用,严谨的财政和科学的预算及核算等,能够有效加强对于投入资金的科学规划和利用,也因此更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效益,而高校运行的管理,不仅涉及运行体制,更重要的是对于教师及学生的管理,提升工作热情,不仅能够降低花费于规范学生纪律等的成本,而且能够敦促教师进行科研,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增强人才的活动能力和动手能力。人才必须专业化,高校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全才,而是各个领域能够独拔头筹的人,因此,集中力量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才是高校发展的方向。
四、结语
通过笔者的阐述及对整个文章的把握,相信关于经济效益的相关问题,读者已经有了大致把握,以此文为高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希望能够以理论指导,深入高校的教育改革,尤其在国家管控方面,能够有所助益,改变现有局势。
参考文献:
[1]刘淑春,雷小生.对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关系的追问[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受排斥的问题也日渐严重,比如就业排斥、经济排斥、教育排斥等。相应地,农民工所受到的这些排斥对其子女生活、教育、就业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其教育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社会排斥
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第一个明确提出了社会排斥的概念, 并用它来阐述那些不能得到社会保障、受到社会歧视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目前学术界并无准确、统一的概念。曾群、魏雁滨认为,所谓社会排斥,是指由于社会公正失衡导致的个人、团体和地方由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被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的制度过程。李斌认为, 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 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近些年来, 社会排斥已经成为分析社会公正和社会流动的切入点。
二、农民工社会排斥对子女教育公平的影响
农民工受到社会排斥也成为一个较为普通的非合理的常见现象。且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就业排斥、经济排斥等维度,且各维度相互交织、相互累积。排斥本质上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进行控制与"区隔"。社会排斥下的教育不公平是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权利排斥的延伸。主要表现在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三个方面。
(一)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
所谓教育起点公平,实质就是要是每个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竞争能力。农民工子女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竞争能力,直接取决于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水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点不公平,与农民工的经济排斥有很大关系。城市学校针对外来人口子女要收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歧视性费用,给大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入学造成了困难,有部分孩子完全有可能因为借读费而失去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造成起点上的不公平。
(二)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
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无论是在教学资源的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校舍条件差、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安全隐患突出等。农民工子女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无法与城市学校的孩子相比,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
所谓结果公平是指达到每个人都获得份量相当的教育资源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后,与后续高中阶段等非义务教育难以顺利衔接,既进不了城市优质学校,又无法融入家乡的教育升学系统,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弱势群体,其家庭景和社会关系网络等都无法与城市同龄人相提并论。农民工子女要实现代际的上升流动,无疑需要比城市同龄人克服更多的障碍。
三、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规定,我国政府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借鉴规划的相关思想,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工作,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户籍制度
社会排斥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入学制度和升学制度是最大障碍。应打破户籍制度和儿童受教育权利之间的捆绑关系,尤其是要打破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的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二)完善合作机制
基于社会排斥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教育、公安、工商、劳动、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及时有效的工作沟通机制。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掌握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流入地财政部门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子女的借读费和择校费予以免收,并酌情减免家庭经济困难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有关费用;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指导。各部门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三)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
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办学校,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学制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素质及其适应能力,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因材施教。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和收入不稳定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与管理办法。此外,建议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籍卡,对流动儿童实行学籍管理,确保农民工子女学业记录的连续性、完整性。
四、小结
在社会排斥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接受的教育是不公平的,主要体现在社会就业排斥、经济排斥、教育排斥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点不公平、教育过程不公平与教育结果不公平。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以及学校等相关方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SILVER,H.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 J] 1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1994( 5 - 6 ):531- 577.
[2]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
[3]李斌.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J].社会科学研究,2002( 3): 106- 110.
[4]刘奇.中国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九大悖论[J].中国发展观察,2006(8).
[5]冯帮.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J].教育与经济,2011(1)16-1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12-03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产业结构与教育专业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中等职业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产业结构是中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中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必须适应区域经济需要,加强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一、赤峰市产业结构研究
(一)赤峰市产业结构概况
近些年赤峰市经济快速发展,如图1、图2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466.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689.1亿元,年均增长16%。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日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从2010年开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最多,占到51.5%,人均产值1.8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到20.8%,人均产值16.5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到27.7%,人均产值6.6万元。
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来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赤峰市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任务。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同时,推动产业多元化和产业链延伸,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变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亟需大量熟练技术工人,这就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 赤峰市近四年三产总值及比例统计图
图2 赤峰市近四年产业结构生产总值及从业人员统计图
(二)赤峰市优势产业分析
根据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冶金工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建筑业、旅游业、农业、牧业是优势特色产业,如图3、图4,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4.77%,从业人员总计145万人。其中冶金工业占区域生产总值比例21.91%,能源工业占13.24%,农业占12.13%,食品工业占10.67%,建筑业占10.40%。从业人数中,农业最多,达到107.5万人,建筑业6.5万人,能源工业6.1万人,旅游业3.6万人。
图3 赤峰市各优势产业生产总值占总产值比例
图4 赤峰市各优势产业从业人口占在岗职工比例
(三)新兴产业分析
根据赤峰市十二五规划的“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主要发展方向,这就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二、赤峰市中职专业结构分析
本研究调查范围包括全市36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查指标包括专业集中度、专业布点数、专业聚集度(表1)。
目前开设专业集中度超过50%的有4个专业大类,分别是农林牧渔、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说明中职学校办学方向较为集中。
农林牧渔专业大类,包含23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71.88%,专业方向覆盖面广。布点数达到123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5.3,专业重复布点多。
信息技术专业大类专业集中度达到66.67%,包含10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55.56%,布点数达到43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4.3。
加工制造专业大类专业集中度达58.33%,包含16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88.89%,布点数达到59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3.7。
财经商贸专业大类专业集中度达到52.78%,包含9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42.86%,布点数达到24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2.7。
从专业方向看,总计有26个专业的布点数超过5个。其中计算机应用布点数最多,达到22个,超过10个布点数的有8个专业方向,包括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护理、学前教育。上述专业重复布点较多,在下一步工作中应进行调整。
从学校专业设置看,专业大类超过5个的学校有20所,其中超过10个的有5所,最多达到14个;从专业方向上看,专业方向超过10个的学校有15所,其中超过20个的有5所,最多达到38个。根据职业学校特色发展的原则,包含专业大类多的学校需要明确办学方向。
三、赤峰市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一)与三大产业适应性分析
第一产业专业布点数123个,每年计划招生人数4920人,按照每人工作30年计算,则预计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有14.7万人,达到所有农业从业人员的11.4%,农业类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但是通过实际调查,第一产业实际招生人数普遍小于计划招生人数,有些专业甚至没有招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数超过市场需要,说明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办学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市场规律。
每年高考录取人数24000人,中职录取20000人,录取专业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估算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以上的占到40%,第三产业达到70%以上。
如表2所示,按照现有从业人员数量和比例,如果使70%以上的从业人员受到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开展社会培训,不考虑延期复核和继续教育,每年需要新增农业类社会培训2.7万人,第二产业社会培训7000人,第三产业社会培训3500人。
表2 赤峰市三产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统计表
产业
结构 从业人员数量
(万人) 专业
布点
数(个) 学校计划招生人数(人) 计划招生人数占从业人员比例(‰) 预计从业人员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
第一
产业 130.4 123 4920 3.8 11.40
第二
产业 52.6 77 3080 5.9 17.70
第三
产业 70.2 213 8520 11.8 35.40
(二)与优势产业适应性分析
在分析优势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时,仍然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影响。根据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将从业人员参加中等职业教育比例定为70%,产业与专业基本对接良好的有冶金、能源、建筑;职业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有食品、农牧业;培养能力过剩的有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旅游业。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时,应首先考虑上述专业方向。
如表3所示,装备制造业比例高达13.04%,通过对赤峰市36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查发现,装备制造业毕业生多安排在外地就业。因此虽然数据偏高,但就业依然良好,男生从业意愿较高。医药工业布点数偏多,安排就业具有外向型特点,专业选择时女生较多。实际调查中发现,愿意到外地就业的女生比例偏低,因此建议加强对医药工业类专业发展的调控。旅游业布点数偏多,由于旅游专业的地域性限制,建议加强对旅游专业发展的调控。
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中未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预计在11783人,但持有装备制造业从业资格的人员可以在食品工业里从业(例如机电技术应用)。因此食品类专业设置有一定复杂性,需要进一步论证。
表3 赤峰市优势产业与相关专业人员培训统计表
产业
名称 从业
人数 开设
专业
数量 专业
布点数 计划
招生
人数 预计从业人员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
冶金工业 21894 4 6 240 32.89
能源工业 61253 7 15 600 30.37
食品工业 15623 2 3 120 24.58
化学工业 6092 2 4 160 86.67
装备制造业 6151 16 59 2360 13.04
医药工业 6000 4 5 200 11.66
建筑业 64969 6 18 720 39.90
旅游业 36000 4 16 640 65.78
农业 1075000 21 103 4120 14.56
牧业 156823 2 20 800 19.90
(三)与新兴产业适应性分析
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主要发展方向。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赤峰市发展规划,需要加强建设的专业包括财经商贸大类的6个专业方向(商品经营、专卖品经营、连锁经营与管理、物流管理与服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客户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大类的10个专业方向(办公室文员、文秘、商务助理、公关礼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民政服务与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社会福利事务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优先考虑建设的专业:物流管理与服务、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四、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
及时市场信息、企业信息、学校专业设置信息、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信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院校、社会各界共享信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收集、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负责;企业通过平台获得招工信息;学校通过平台了解现状,找准办学方向;学生通过平台选择学校。
(二)调整农牧业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形式
农牧业中等职业教育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从业人员中预计仅有10%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中存在年龄偏大,缺少上学时间等问题,学校教学时间和农牧业生产季节存在重叠。因此,农牧业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宜全部采用全日制职业教育形式,送教下乡、送教下田等教学形式更符合实际需要。
(三)扶持现代服务业专业建设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现代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财经商贸大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大类总计需要建设16个专业方向,其中物流管理与服务、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方向为优先考虑建设的专业。
(四)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
专业大类开设过多的5所学校(赤峰北方职业学校、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华夏职业学校、赤峰育龙中等职业学校、宁城县职教中心)需要在近期对办学方向进行论证,集中力量办学,打造特色专业,围绕特色专业建设专业群。10所学校需要在中远期对办学方向进行论证,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基金项目: 2013年赤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课题“赤峰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城市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二、《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原则。
本科学生提高《教育经济学》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为前提。首先,根据加涅对学习类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学是基础,原理的教学是中心,问题解决则是前两种教学的综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为基础的,并且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对判断的掌握,对推理的运用呈现出层次性、阶段性和等级性的特点。第三,教育经济学的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理性感知为起点,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升华,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结构。
2.教学内容的探究性和现实性原则。
探究性强调的是教学要围绕参与式教学的多元目标,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发现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探究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置探究性问题,创设与现实紧密相关的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现实性强调要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参与性教学活动中,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具体而言,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社会现实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只有符合社会需要,才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否则,脱离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厌恶学习,觉得学习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来获得新知识、新观念。因此,本科《教育经济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开放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适时地变换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应当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是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宽容、平等、自由的环境里学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探讨
在《教育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注重把教育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讨论和研究中来。具体改革路径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
1.课前预设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应当更加注重课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问题设置的初衷和目标。任何一个好的问题都包含目标、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碍这三个部分,当问题的设置初衷和目标之间距离越远,那么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越大,越能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二是要将书本上的理论性问题与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加工后有意义的问题指引下,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运用正确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树立并强化自身的探究意识。参与式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探究,但就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进而预设学生的思维路径,提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问题。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例如,可通过观察、调查统计、文献研究等方法,让学生独立钻研、自主探究教育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提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科阶段《教育经济学》教学课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让学生针对开放性问题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展示教育经济现象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在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与学生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大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引导他们正确思考,防止出现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视结论分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结论都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维形成碰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要加强追踪与评价。由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有错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
一、教育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指培养每一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有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分为教育社会成本和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教育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社会集资捐资的经费;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教育费用,诸如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差距费等。
教育间接成本是社会和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有时也称“机会成本”、“择一成本”。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国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
所谓教育个人成本与收益不平衡性,主要是针对个人投入的教育成本,不能得到成正相关的个人收益,一般是指负收益。
二、教育个人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育个人直接成本核算计算方法:
S=R+D+H+B
式中S为个人直接成本,R为学杂费,D为生活差距费,H为交通费,B为书籍文具费。
韩宗礼(1988)提出的计算大学生总间接成本:
M=[(p×a×)]i
M为概率项数,n为求学年限,p为可能在某部门就业的概率,a为一年放弃收入的时间百分比,A为同一就业部门水平相当的职工年平均收入,i和j为选择职业的项数序,∑为加总符号。
三、教育私人收益分析
教育私人收益可分为两种,市场化私人收益和非市场化私人收益。所谓教育的“市场化私人收益”就是受教育者从教育中获得的最终可用货币度量的收益。教育的市场化收益有教育质量的收益和教育数量的收益两种类型。前者指在受教育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因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获得收益,后者指从增加的教育年限中得到的收益。
教育的非市场化私人收益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具有消费收益,也就是个人在受教育期间所获得的乐趣、快乐等。每二,教育生产消费者选择效益。第三,教育改变储蓄行为。实证研究表明,人们接受的教育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第四,教育提高家庭内部生产力。
四、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不平衡性的表现在个人教育的负收益
1.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上学可能只是痛苦的经历。
这主要是指教育的非市场化私人收益,在受教育过程中,或受教育之后,受教育者并没有在精神、情感,以及各种社会行为中得到有利影响,反而对受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导致许多负面影响的形成。比如,在受教育过程中被教师批评、处罚,因不喜欢上学而产生破坏行为等,这些都是教育非市场化的私人负收益。
2.过度教育产生的低效率,使得教育成本增加,教育资源浪费,收益相对减少。
从理论上来讲,受教育数量与个人收入是成正相关的。但由于我国最近几年出现了高学历热,不少人只顾追求升学率和受教育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导致受教育者学历虽高,但无法找到收入满意的工作,甚至失业率增加。
因此,笔者认为,当就业能力达到一个最佳点时,再接受教育,只会加大教育成本,这时受教育若对个人收益产出没有任何价值,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就业,以扩大个人收益。
五、原因分析
1.教育结构体系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
普通教育缺乏职业化教育,学生只懂得一些理论知识,而缺少对专业所属行业,以及专业的社会性的认识,因此学到的知识是和社会与行业脱钩的、无联系的,从而导致在求职时无法适应用人部门的需求。因而,多年的教育成本投入,以及教育资源的使用,都得不到正常的回报。
2.一些大学生主观意识不强,没有紧迫感。
一些大学生进了大学校门就有一种安逸感,自以为进入了保险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竞争上岗已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就业机制。因此,这些学生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在竞争上岗中获胜。
六、改进措施
1.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
现在的职业院校就业状况保持良好,这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培养方向就是针对用人单位、针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大学应走职业化和综合化相结合的道路。也就是说,在包括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目标、方向的设置上,除了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研究之外,更要加强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动态,以找准个体在行业的定位,根据社会用人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2.学校应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毕业生按指今性计划就业的政策逐步取消,教育机构的自主性不断增强,新的办学形式、办学机构也大量出现。而这些变化影响了学生对受教育的选择和用人部门对毕业生待遇的规定。因此,无论何种教育机构,都应把保证学生高就业率作为核心价值和社会定位,这样对教育机构来说是高产出,对学生个体来说也会有可观的收益。
3.提高受教育数量的同时,更应重视受教育者的质量。
高学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整体水平的表现,但是受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追求受教育者数量的增加。当教育机制和用人机制都以质量为先,那么全社会,以及个人的教育成本都会得到控制,个人收益也会相对增加。
4.制定合理可行的收费制度,有效控制教育个人成本。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建立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保证收费的合理性,使受教育者合理地投入教育成本,避免不正当的收费现象的发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教育个人成本,使教育个人成本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刘志民主编.教育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学英(1975-),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李薇(1984-),女,黑龙江伊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课题项目: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接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编号:VEYP500)主持人:张学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与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张学英。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62-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以上海为例,仅按上海市政府规定的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项,就需要社保专业人才6000人。就全国而言,每年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十几万。然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全国30余万工作人员中三分之一学历在大专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非社保专业科班出身。故经济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
为回应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纷纷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然而,相对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因缺乏岗位工作技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周爱国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着力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以外,大部分学校应该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1]。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师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为例,拟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剖析社保专业人才供需匹配性差的致因,确定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探索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路径。
二、关于天职师大社保专业现状的调查
(一)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2009-2011年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每年毕业生在40名左右,就业方向有企业、事业单位(包括职业教育院校)及其他,另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且到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岗位就业的占比最高(如图1所示)。毕业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为: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会计、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障理论;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office办公软件、行政公文写作、普通话、外语;此外,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就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天职师大社保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社保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各类院校的学科架构已基本成形[2],天职师大同其他学校一样设立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含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等,专业课包括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政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但不同的院校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倾向于管理学领域,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突出体现社会学背景,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注重其经济学方向的培养,此外有些学校突出了社会保障在法学和行政学方向的专业特色[3],天职师大侧重的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
虽然目前社保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但却带着深深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印记[4],多数高校忽视或轻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类课程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根本不设置,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技能,在人才紧缺的形势下却找不到工作,发生结构性失业。天职师大的相关数据表明,由于就业难的现实,社保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改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状以促进其顺利就业。
三、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保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社保专业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故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其课程设置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与市场相联系、能力与职业相吻合[1]。据天职师大的教改经验,本研究认为,围绕培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选定拟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进行匹配性课程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