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06 19:51: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专业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护理专业知识

篇(1)

1.1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一词英文是这样书写的:professionalism。在2008年出版的《新英汉词典》第4版(上海译文出版社)中的解释是:职业特性、职业作风和职业化。美国Amefi.CarlCoUegeofSurgery继续教育教材中职业精神的定义是:①医务人员要勇于坚持承担专业责任,坚守道德原则,表现出尊重、同情和诚实的态度对待患者和社会的要求,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②表现出对待患者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推动科学的发展;③遵守与医疗相关的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④对患者的文化、年龄和存在的功能障碍做出适当的积极反应。除职业本身性质外职业精神还覆盖了道德、责任、伦理、尊重、诚实等。

1.2护士的职业精神基本内容

1.2.1勇于承担责任,坚持道德原则

国际护士协会制定的护士职业道德准则规定了护士4项基本职责: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明确界定了护士应尽的责任,同样也赋予护士承担责任的义务。

1.2.2尊重、同情、诚实的工作态度

护士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要先尊重他人,同情患者。护士的职业精神要求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就必须具有一颗同情心和爱心、诚实心。护士的职业精神实际上是护士价值观、人生观最直接的折射,表现出对患者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1.2.3信守伦理原则,维护患者权益

遵循伦理道德原则是护士的职业精神中的重要内容,护士在日常的护理活动和与患者的交流中须恪守伦理道德。护士在工作中应当依照《护士管理法》等医疗法规、制度把握自己,尊重患者应有的知情权、隐私权等。

1.2.4对患者的文化、年龄和存在的功能障碍做出良性反应

作为一个优秀的护士要善于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通用能力和文化素养,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患者、家属进行良性沟通,对功能障碍者、重症患者应作出职业化的反应和服务,体现良好的护理职业精神。

1.2.5团结协作,恪守道德、责任和伦理

护士的职业精神还包括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诸如护士之间协作、与医师配合、与医技合作,涉及到与医疗、护理活动有关的所有内容,此类的协作是护士专业技能、文化修养、情商的具体体现;同时所有护理工作,都应恪守道德、责任、伦理、尊重、诚实等职业精神。

1.3护理职业精神的意义

良好的职业精神是新时期提高工作效率的推手,是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以及职业活动的指南。职业精神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因为知识、技能与能力只是技术层面的保证,只能保证他们能够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而不能保证他们较好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实施组织管理者预定的行为。而职业精神是决定工作者是否在岗位上充分发挥其才干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的人才能在职场竞争中胜出,成为岗位群的骨干或中坚。

1.4护理职业精神的培养

1.4.1树立职业精神理念

一个国家要有民族精神,那是国魂;一支军队要有战斗精神,那是军魂;同样,一名医护工作者包括护士也要有自己的职业精神,那是医魂。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包括对护理事业的执著和对自己的激励,以及对护理事业的热忱,而执着的职业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1.4.2建立职业精神教育体系

培养职业精神,应当从护理教育源头抓起,在学校开设护理职业精神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教育课程应确立学生职业定向,完成自我设计与期望,有目的地进行职业精神培养,调动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热情,焕发出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培养可实行导师负责制,通过她们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进而培育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培养可定期邀请护理学、精神心理学、人文学科的专家,为学生举办心理学、护士职业道德、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等系列讲座,增加理性认识;还可开展医患角色互换活动,充分唤醒护士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职业精神的认识[2]。

2专业能力的核心能力——学习能力

2.1专业能力的内涵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的日益增高,如何不断提高医学教学质量,提高专业能力,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师和管理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专业能力也称从业能力,主要包括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3]。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要求人才具有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比掌握已有知识更加重要,它是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

2.2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

2.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告诉我们:人只有感觉到自己需要,才会激起积极性。内在激情有助于能力的培养,能力提高反过来会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前提。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意识,树立职业理想。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将学习任务与学习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4]。

2.2.2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护理学科知识与医学及其他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交叉性,护理专业学生要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就必须具备纵横结合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结构必须依靠学生的较好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才能建立[5]。如果没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就无法根据护理工作需求随时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无法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心应放在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增强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

2.2.3搭建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学生思维表达能力是其他能力的突破口,它要求学生勤于思索,善于分析,长于表达,这也是现代职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训练思维的多向性、聚焦性、发散性、迁移性、创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方法。教师应注意搭建培养表达能力的学习平台,教学中多提问,多组织讨论课,开展第二课堂,开展文体活动,在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各抒己见,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2.2.4学习能力研究

从我院2007级高职护理班中随机抽取3个班169人作为对照组,从2008级高职护理班抽取3个班169人作为实验组,此6个班学生在入学时进行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是经学习能力强化训练的班级,对照组是未经学习能力强化训练的班级。取上述2组6个班学生的外科护理成绩作为学习能力强化训练的研究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取2组6个班学生的外科护理成绩作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两总体差异具有显著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上意义。2组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结果实验组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533,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见表1)。在四个分数段中进行分组比较,在大于等于90分、80-89分的两个分数段上实验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8.37,χ2=63.21,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在70~79分、≤69的两个分数段上实验组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0.85,χ2=87.00,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见表1)。说明经过强化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明显提高。

3通用能力

3.1通用能力的内涵

通用能力是指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为社会组织和个人发展带来额外附加利益的能力,是劳动者能够生存、发展和不断进步的核心素质,是任何一个从事社会职业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部分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6]。各类组织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比起专业技能本身,更看重应聘者的通用能力。护理教育应该从单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转变到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并重培养的发展方向上。

3.2全面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

3.2.1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可以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进行。首先,担任院、班级的学生干部,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管理日常事务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为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班级干部可以采用轮换制。同时,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不同方式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3.2.2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限的。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时间又是一个变数,善用者则多,不善用者则少。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很好地利用它。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每个学生应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3.2.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要建立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增设有关课程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比如增设演讲与口才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增设社交礼仪训练课程,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增设心理素质训练课程,训练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增设团队建设方面的训练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增设创业课程,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主题的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4培养通用能力的研究

从我院2007级高职护理班中随机抽取3个班169人作为对照组,从2008级高职护理班抽取3个班169人作为实验组,此6个班学生在入学时进行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是经过通用能力强化训练的班级,对照组是未经通用能力强化训练的班级。取2组6个班学生的教师评学资料作为通用能力研究资料,2组学生评学结果实验组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79,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见表2)。实验组的8项评学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79,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见表2)。这表明经过强化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通用能力。教师对2组学生评学分数分布与比较,实验组:±s=94.19±2.33;对照组:±s=80.66±4.66,t=20.79,P<0.05。

4职业心理素质

4.1职业心理素质内涵

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在感知、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态度、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心里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的自身发展,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已成为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7]。

4.2塑造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方法

要使学生胜任护理工作,需要塑造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4.2.1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配合医生处理病人。临床疾病复杂多变,需要对病情变化观察及时、准确并迅速处理。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途径有:①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②应用训练观察的手法;③培养细致的观察力。

4.2.2良好的思维力

临床疾病的特点是复杂多变,学生毕业后都将独立工作,面对临床各类复杂的问题,因而临床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任务。①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思维力;②发放思维钥匙,开启思维大门;③启发教育,提高思维力;④完善知识,发展思维;⑤促进批判性思维。

4.2.3坚强的意志力

篇(2)

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只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护理教学中,通过推行实践教学法,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又能够增强临床护理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高专护理毕业生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顺利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根本方法。

一、增加临床教学课程安排

高?高专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任务。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要摒弃传统观念,不断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安排,突出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在确定护理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根据临床上实际需要的技能确定课程结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确定护理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教学的时间分配,保证临床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同时,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护理教师的反应情况,及时完善调整教学安排,坚持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学生护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丰富临床实践教学方法

临床实践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的开展。一般情况下,在学习一个新章节知识前,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等,告知学生医院临床护理的重点和护理工作的难点、注意事项等问题,让学生从思想上进入到临床工作环境中,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教学环节中,还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情景演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前,教师要先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护理措施,切实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三、提高护理技能教学标准

医疗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生命体,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规范的操作进行,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粗心,如果没有过硬的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就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还会引起一系列护患纠纷。因此,在护理教学中更需要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内容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满足临床护理岗位上的需要。多列举临床护理的典型案例,在做示范的过程中动作要规范、标准,使学生听得懂、易接受、能操作。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电教片,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理论之要领后,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环节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技能水平。

四、改变护理教学考核方式

由于护理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增加实践考核成绩所占比重,可以有效避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要注重日常实践课的作用,把实践随堂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起来,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考试,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考察实践操作技能,还要考察与护理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做到多种操作内容全面考核,更加有助于学生对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临床注意事项的理解和掌握。

五、培育临床交流沟通能力

作为护理人员,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外,在临床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护理学生的交流沟通技巧十分重要。对于护理学生来说,长期在学校环境中生活,缺乏社会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无所适从,不会与患者交流沟通,也不善于聆听患者的需求,导致临床护理效果打了折扣。

篇(3)

1 学生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分流到了高职院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时间意识缺乏,浪费现象普遍。调查表明,在经历了高考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后, 84%的学生表示对大学生活的时间管理很茫然,仅有48%学生具有较强的时间管理倾向,21%时间管理倾向比较弱 ,28%管理倾向一般。许多学生将大量的课外时间都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运动、影视娱乐及聚餐等方面,很少到图书馆吸取专业知识或专业相关知识。

(2)时间管理的计划性差。有关调查显示,51.5%的大学生不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好每天、每周的日程。40%左右学生经常感觉自己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近半数的同学生活规律反常。少部分学生对时间的安排有计划,但也没能按计划很好的实施。还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计划,时间安排随意性大。

(3)时间管理满意度普遍较低。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感到不太满意,尤其在自己拥有的零碎时间管理方面。调查显示仅有 26.8%的学生认为自己善于利用零碎时间,35.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2 学生时间管理问题探析

笔者通过四年做护理系辅导员的经验和切身体会,初步分析有以下原因:

2.1 没有形成正确的专业观

大部分新生选择护理专业盲从性较大,其自身对护理专业的了解不深,兴趣也不高,他们选择护理专业主要是家长和亲戚朋友的决定,这直接导致护生对本专业没有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专业观的形成。有调查显示,专业思想稳定和不稳定的学生分别占学生总数的22.2%和36.6%,余属专业思想不够稳定的中间型。2003年华北煤炭医学院护理系对142名护理本科生的调查显示:专业思想很巩固者占7%,比较巩固者占57%,尚不确定22%,不太巩固2%,而在142人中很喜欢护理专业者仅占9%。没有良好的专业观直接导致学生不能建立起明确的护理职业规划,这使得部分护理学生在校期间,找不到具体的努力方向,也就随波逐流,时间的浪费现象自然就普遍了。

2.2 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源整体素质不高,他们没能进入本科院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学阶段的学习不够勤奋,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又不能很好地完成从中学被动学习到大学主动学习的思想转变,面对大量的自由安排时间,不懂得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造成时间管理计划性差,安排和分配不合理问题尤为突出。

2.3 缺乏时间管理技能的培养

高职院校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很少针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系统、明确的指导和训练。这使得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却普遍存在着模糊意识,对自己的时间管理缺乏信心,在实施时间管理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3 改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时间管理建议

3.1 加强学生专业观的培养

学生只有从心里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观的形成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护理工作的神圣而伟大是不可否认的。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意识到护理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具体措施:

(1)系部将学生专业思想教育贯穿始终。首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安排,同时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护理专业。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活动,如“5.12”护士节系列活动、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护理协会社团活动等,营造良好的专业氛围。再次,做好学生就业思想的教育,树立学生甘于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

(2)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专业思想、人生价值观和学科教育的综合作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观。

(3)学生工作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注重从培养学生人生价值观出发,逐步树立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3.2 加强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

杜拉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他们能够珍惜时间。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有效的管理者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而是从掌握时间开始。由此可见管理时间的重要性。而时间观念是管理时间、运筹时间的前提,良好的时间意识是强化时间观念的基础。

良好的时间观念,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护理专业9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将要从事护理工作,成为一名护士。对每一位患者来说,时间是真正意义的生命,护士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而护士时间观念的培养必须提前到在校期间进行培养。只有树立起了护理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他们才会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珍惜时间,更好的完成学业,进而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学生工作管理者是完成学生时间观念培养的重要角色,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特点及价值,理解时间对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起现代时间观念。因此要从日常的细微之处抓起,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对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深刻教育。

3.3 加强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时间管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学生能否管理好时间的关键,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是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的方法就能逐渐培养好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时间管理行为,并且有意识的针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开设专题讲座进行指导,教会学生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如“二八定律”法,abc分析法,时间“四象限”法等。

参考文献

[1]方郑钢,曾春燕.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探讨及对策研究.商情,2010(2).

[2]刘维利.大学生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潍坊学院学报,2009.10.

[3]黄卫新,张欣颖.护理本科生专业观的调查分析.吉林医学,2008.8.29(l6).

[4]邢凤梅,董胜莲,马连娣,等.142名护理本科生专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现代护理,2003.9(7)

篇(4)

首先,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高职毕业生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而早已是明日黄花。虽然部分地区对于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但是护理专业毕业生仍然是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觉得前途不够明朗。部分学生受传统择业观念以及家庭观念的影响,仍然执意非进入三甲医院不可,及时竞争很激烈,他们依旧坚持不切实际的择业信念。基层的医疗组织缺乏专业的护理人才,但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学生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毕业生就业失落感和挫败感较强。

其次,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容易产生不安和焦虑的情绪,甚至还容易自我否定,缺乏勇气和信心。随着毕业生的不断增多,竞争越来越白日化。加上很多高校本科护理专业也在扩招,本科护理专业毕业生要比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面更广阔,知识积累更深厚,综合素质更强,技能操作更熟练,所以较好的医院都会优先选择那些护理本科毕业生。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更容易不安和焦虑。

再次,受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学生都可以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相对较好的工作,部分学生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就业信心崩溃,心理压力加大。加上很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学历、外貌、关系等因素,而毕业生又对就业期望值较高,结果导致学生自我设限,影响了就业进度。调查显示,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个人发展空间、收入、以及规模和发展空间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结果造成了空岗失编和失业共存的现象,宁可失业,也不愿意去基层。

面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面临的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干预和心理帮扶工作,环节毕业生心理压力,提高毕业生心理承受强度,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达成社会、学校、毕业生三赢的局面。

二、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压力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医学护理专业的办学定位,打造专业优势,提高毕业生的综合实力。明确办学定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培养和教育,创新医院教育方法,使毕业生在就业环境中处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制高点,这样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才能够掌握就业的主动权。学校应该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个明确的规划,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提前为职业发展做好相关准备。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应该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扩大知识面,熟练所学的医学及相关知识,完善自身专业知识体系,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学生应该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毕业之前,学生应该能够对自身素质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明确自身优势,发现自身弱点,悦纳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能够统一起来,减少心理激源的产生。

篇(5)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篇(6)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转贴于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3.有助于促进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专业课程中需掌握的内容为主线展开,所有教学内容以专业工作职场要求为核心,将英语教学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不同章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英语知识,而且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大量的灵活运用专业英语的经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有利于完善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7)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教学内容不能和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没有充分考虑就业市场对护理人员的英语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进行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2014年在本校――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做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9份,有效率达96.3%。笔者还随机抽取了30名师生做了访谈。问卷和访谈内容涉及学生、教师、教材、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缺失,学习效果不理想。89%的学生认可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6%的学生表示非常想学好英语,但是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期末考试的不及格率在40%左右;还有4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学英语。

2.教学方法有待完善。61%的学生认为当前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英语教师主要采用的还是讲授法,遵循词汇-课文-语法-练习的教学步骤,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教学中缺少真实的语境,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教材缺乏针对性,与专业发展脱离。57%的教师承认现行教材与护理专业的相关度不高,体现不出高职的教育特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职业能力。68%的学生表示对现行教材不感兴趣,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与所学专业的切合度不高,缺乏实用性。

4.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知识欠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校公共教学部共有16名英语教师,只有3名副教授,其他大部分是讲师,而取得“双师”资格的只有两名教师。81%的教师表示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太少,自身的教学技能也有待提高。94%的教师期待能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或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

5.目前,我校只开设了《大学英语精读》等基础英语课程,专业英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既不利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87%的英语教师希望今后能开设专业英语课程,7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医护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就业优势。

三、我校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实践

1.开设医护英语课程,使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有效结合。根据我校护理系学生的现状,在第一学年为学生开设《大学英语精读》等课程,以巩固并扩展基础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第二学年为学生开设了医护英语课程,以补充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医护工作相关业务的能力。另外,我校还自行编写了《医护英语泛读教程》,该书补充了更多的医护英语场景,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医护英语知识。

2.注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我校鼓励英语教师通过自学、科研或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为英语教师外出学习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宝贵资源,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或者访学机会,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

3.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我校学生英语水平整体偏低、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英语的兴趣点缺失等现象,我们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开放式互联网、校园网络等资源,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4.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英语教学尝试。我们充分利用我校的解剖实验室、护理实验室、附属医院及周边实习单位等丰富的资源,通过真实的情景模拟进行现场教学,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有极大的好处。

5.利用微课、慕课等进行翻转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翻转课堂既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解决了英语课时不足的问题。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应培养既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又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我们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高职护理英语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变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高职医护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8)

(一)护生方面问题

1.中职护生年龄小,没有临床经验。生活阅历少,心理承受能力弱,做事缺乏耐性,护理工作繁重而紧张,护生担心出现差错事故,不敢动手操作,遇到问题不敢请示带教老师,对于老师的提问,也不能作出肯定的答复,处于恐惧当中。

2.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性质缺乏足够的了解。护生听从了父母的安排,并非对护理专业本身感兴趣,对护理工作缺乏了解,认为护理工作就单纯是打针、发药等,工作清闲而自在,而对该职业可能存在的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容易受挫。

3.中职生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技术生硬。由于中职教育学制短,理论知识学得少,与大专和本科护理专业知识比相对不足,护生初涉临床工作易产生焦躁心理,由于护生的操作技术生硬、不熟练,患者不愿接受,即使勉强接受了,也会引起患者不满,护生易产生自卑感,对自己将来产生怀疑。

4.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差。我校学生多数来自乡、镇初中毕业生,其生活环境差,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加之现在患者对护理工作要求过高,认为护理工作就是服务,经常无故挑剔,使护生遇事不知所措,尤其遭到患者拒绝时,不会利用沟通技巧处理各种关系,对护理工作产生冷漠情绪,容易影响实习积极性。

5.护生的职业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护生自身修养方面存在缺陷,如责任心不强,作风懒散,仪表不得体等。都会造成患者的不信任感。有些护生认为实习期间出了差错有带教老师顶着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所以在实习中不注重护理与法律的关系,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说话做事不够严谨,还有些护生过于自信,尤其是在实习后期,会出现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督,擅自执行医嘱的现象,以致造成护理差错,引起医疗纠纷。

6.安全因素。护生年龄小,涉世尚浅,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现代社会一些不良的现象和诱惑,均会对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上当受骗。另交通问题、治安问题等也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

(二)临床护理带教问题

1.临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差,责任心不强。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医院护士更新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护理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许多护士临床经验尚浅,带教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感,对护生管理不严,不亲自监督指导,从而增加了差错发生率,也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带教方式欠妥不注重带教效果。部分带教老师担心护生出错,凡事亲力亲为,护生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挥;部分教师在带教中过于刻板,不注重护生的思维能力,致使护生没有更多的机会技能操作,有的教师在进行临床教学时,由于说话的语气及态度的分寸把持不好,影响护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倦心理。

二、对策

1.全面做好实习前的总动员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护生热爱护理专业,奉献爱心的精神,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

2.结合临床工作实例,从理论到各项护理操作,加大实习前技能操作的培训力度,制订完整的实纲,护生建立实习手册,每科带教老师给予书面鉴定。

3.每去一个科室前,提醒学生复习该专科护理常规,重点和疑问记笔记,亦可以与要离开该科的护生交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4.做医院和学校的桥梁,走访医院,及时反馈,虚心听取带教老师的意见,就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阶段的护生做到因材施教;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核实后,及时反应有关部门;对基础好的护生严格要求,对落后生不断鼓励,做好疏导;对于遇到过挫折、尤其由经验不足发生过护理差错的同学多给予关爱,使他们尽快走出阴影,克服自卑与胆怯心理,增加护生实习自信心。

5.定期召开总结和座谈会,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力、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会运用沟通能力和技巧;又增强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护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6.对护生要做到“爱心、细心、耐心”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帮助其排忧解难,对于自己租房居住的学生要经常走访,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为困难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篇(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按照我国发展的需求,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涉外护理英语口语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项新的挑战,将专业知识英语不断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教学当中,利用英语口语的形式进行描述。涉外护理专业英语主要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1)鼓励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能力,要将先张开嘴列为第一项任务;(2)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的“要我说英语”逐渐的转变成“我要说英语”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3)将专业的英语知识与护理专业的教学相结合,在以后的临床实验学习中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职开展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所遇到的问题

高职院校开展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教学,将教学的重点全面贯彻到实际当中。护理专业在实践过程中对护理专业英语更是要不断的进行练习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专业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这样的教学方式中调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加深。

1.1涉外护理教学的开展中教学目标不明确

涉外护理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是现在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容易犯的错误,使教学没有目标去追寻。在开展护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不完善也是一项最严重的问题,教学任务更是没有更好的规划,例如在护理专业中讲述专业知识时,专业的知识所涉及的方面在教学中老师只是将这样的词汇或者知识一笔带过,没有将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从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就能看出教学的问题,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教学所要实现的目标又是什么,这些目前都没有更为明确的诠释。

1.2护理专业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上没有适合学生教学方式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在口语的教学上没有合适的教学方式,利用现有的教学方式继续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在教学方式上,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主要任务都应当在实际的教学中表现出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将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考虑进去,只是利用最传统或者现有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求,在教学的任务下更加不能直接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在英语口语的教学方式上,更是没有体现出对英语口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表现出来,口语是一门经常要练习和发声训练的一门语言,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却往往将这项重点内容忽略了,迫使教学方式的落后和不完整。

1.3护理英语中所存在的问题

护理英语在教学英语专业时本身就具有严重的问题,在实际中发现护理英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都是在专业英语与实际中不符。在专业英语中一些英语教学没有与实际中的护理英语相关,总是讲述一些与护理专业以外的英语,英语教材的选择本身就具备严重的问题。

2将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进行实践

将高职院校的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不断的与实际相结合,让护理专业英语不断的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解决对专业知识迷茫问题,并且对口语的表达能力上也有更好的提升。

2.1涉外护理教学任务中明确教学目标的解决措施

护理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学应当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形成时就决定了一切的教学计划都要本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进,使教学在完成上能更加完整。护理的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项特殊的英语教学方式,在专业英语口语上更是要制定出一个教学目标,目标要对教学中的训练情况和语言表达情况进行重点教学,使专业英语能在实际的应用中有更好的提升空间。教学的任务更是要遵循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述,将重点内容放在教学任务中,要明确的指出哪些的重点的教学内容,并且将重点内容在教学的任务中对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2护理专业在英语口语教学方式上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

护理的专业英语口语教学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所教学的内容都要跟着教学的任务走,使口语在教学上能有更好的锻炼。专业英语口语的教学方式应当遵循英语口语上的练习和训练,从这样的教学方式中不断的加深对护理专业英语的印象,是英语能更流利的表达出来。措施是英语口语在教学上应当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使教学的英语能贴合实际中的应用,使护理的专业英语更能适应国际化。

2.3护理英语更能适合护理专业的学习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技工学校、中等卫生学校、职业高中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职院校通常对三校生与高考生采取相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三校生入学前已经完成了中职护理专业相关课程学习并已掌握相应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需要的是将专业知识迁移、转换为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在此情况下,为使三校生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势在必行。2012年底,我院依托农垦职教集团,在省内先行先试,创新开展护理专业“1+1+1”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

学院与中航工业哈尔滨242医院等教学医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共建课程体系。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广泛调研与讨论,对高职护理三校生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试点。结合护理专业三校生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特点,在13级护理专业10个班级中选择三校生班级进行试点,创新性地采用了“1+1+1”的人才培养,即教学安排为“1+1+1”模式,第一学年校内学习,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习安排是:第1学期完成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护士人文修养等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第2学期完成专业基础课、健康评估及基础护理内容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观念,应用护理程序科学工作的方法,采用科学的临床思维识别人的健康问题,学会交流与沟通。第二学年在教学医院学习。学生在临床兼职教师及校内专职教师的帮助下,直接以“护士”的身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教学医院护理专家承担全部授课任务,授课形式采取临床工作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所有专业课及临床医院综合实践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知医院护理工作内容,牢固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了课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同步,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第三学年校外顶岗实习。实习安排是:在临床带教老师的监督下,从辅助到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问题并实施整体护理。制定实施了《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了校企合作制度和保障机制。实现了任务融通、情境融通、岗位融通、角色融通。

上一篇: 访问学者邀请信 下一篇: 年中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