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施路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6 16:29: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实施路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德育实施路径

篇(1)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实践作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当前,许多高校在德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德育实践的内容缺乏时代性、途径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内容、形式和途径的探索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素质对人的成长极为关键,它统领着学生的成长方向,赋予学生发展的动力,决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大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形成既需要加强德育理论教育增强道德认知,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实践,可以说是重要的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论的深化,是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检验。因此,开展好德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组织德育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农村去体验、感受,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加爱党爱国的情怀。也使他们看到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西部地区的滞后状况,从而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识,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谓也,行而有得谓之德。”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离不开实践。通过开展以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吸纳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带着疑惑和争论问题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实践,用心灵感知,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同时通过到企业实习,助工助学,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创造成果应用于社会。既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又能通过社会实践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所以,高校实施德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二、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内容

(一)教育性实践

思想认识的高度取决于对理论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与理论性实践的衔接,突出理论性实践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延伸效应。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专项社会调查、主题报告等形式,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阐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认同,使学生运用中国化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二)道德实践

道德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实践可以深化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操作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华,思想得到升华,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层教育的延伸和载体给予深化,围绕实践作用和功能给予细化,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厂矿、农村等场所进行体验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锻炼,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公益实践

篇(2)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其特点决定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一、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

1.是新时期高职学生特点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高、技校、中专的对口生组成。高职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的、进步的,但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大环境的影响,生源的多样性、文化基础的差异性,及其所处年龄段(大致在17-24岁)正是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欠缺,行为习惯不良,甚至有时会惹是生非,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和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强化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2.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内在需要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时间短,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业素质上,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思想政治教育属务虚。由于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德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师的培养及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德育工作人员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育人观念和育人水平不适应德育环境的变化,工作方法简单、途径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习惯于简单地运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而不能较好地运用情感与心理辅导的技能加以疏导。这些德育认识上的偏差和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

3.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加强技能培养的同时,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就业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在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当作事关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以职业为出发点,针对职业要求和市场需要,围绕专业开展德育工作。

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1.以创新德育理念为先导,构建德育创新起点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德育理念的提升是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逻辑起点。一是德育工作应打破自我封闭形式,走开放式的德育之路,使家庭、社会与学校协调一致,构建“三教合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多样且广泛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二是德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三是注重互动和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德育不可缺少的渠道和途径之一,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空间

第一,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广泛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原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努力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学生德育教育网络体系和网络工作平台,整合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不断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第二,利用网络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要积极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一些认知性德育内容应尽量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加以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活泼,还可以将先进模范的事迹、有关专家的辅导、德育教育科研成果等资料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引入课堂教学,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第三,建立健全监控、管理机制。要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德育教育基础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说来是健康的、积极的,但由于受生活环境、学习目的、新的师生关系等影响,难免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非智力能力及其潜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从人的内心出发,以尊重“人性” 为教育起点,根据不同年级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能提高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其独特的育人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一要通过专职、兼职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加强机构建设,健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中心。二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知识普及、人格教育和危机干预。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增强自信心等为重点内容。同时,通过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心理咨询网站。

4.以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为保障

篇(3)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01-01

一、相关概念解释

“生活化德育”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对于具体的概念解释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讲,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应该从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去学习,重视道德的实践,而不是过去那种抽象化、书面化、政治化、教条化的空洞说服教育,也不是只注重书面知识的考查与德育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德育放回到生活中,回到其最终产生的地方。它看重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去体验道德,从而认识到道德价值与意义,让学生自己与生活进行交流,去感受的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过去那种道德概念,进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道德的作用与力量,自觉地去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体验道德的魅力。在整个生活化德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个主动的地位,有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过去被动的局面,增强了实践性,符合道德的实践性特征,很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教育。

“价值”一词指的是客观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德育审美化”一词是在《道德的审美特性与德育审美化》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来的,在文中的观点看来,道德教育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活动,应该也必须对道德教育实行审美化,这是文中的主要观点。其后德育审美化开始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之所以提出道德教育审美化这样的一个观点,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的道德功利化观点,前者认为道德教育的双方在这一活动中是美的享受,是在感受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利用道德去达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把生活化德育与德育审美化结合起来理解,其意思就是把美学上讲的原理运用到中职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并且这种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由此而形成这样一种通过运用美学原理以生活中道德的审美感染力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道德、把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方式。至于说到其价值意蕴,指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实现路径指的就是此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好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下文将对其带来的好处和实现路径一一展开论述。

二、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

中职生活化审美德雨的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有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功利化的现状。由于我国当前的教育正在逐渐向市场化转型,使得教育的功利化在不断加强,但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公益性的,是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商业化只是少部分学校,而不是大部分,许多承担着公共服务责任的学校也开始走向功利化教学。其主要表现在许多学校把德育活动只是当作学校扩大生源、或者说是应付基本教育课程的一种手段和形式,审美化教育将会对这一现象有所改观。

2.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有助于改变当前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主体,教育内容空泛、脱离实际的现状。就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现状来说,其内容过分的教条化,只是书本上知识的一些罗列,考试也只是纯知识性的考察,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感受不到道德的真正价值,甚至以鄙夷的态度来看道德课程的学习,况且这种脱离生活的教学也是和道德的实践性相违背的,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会解决以上所说问题,提高中职的教育的整体水平。

3.实现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良好的道德规范是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之一,而一个好的道德规范与其青少面的教育分不开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中职生活德育审美化教育的,将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道德高尚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将传播其良好的道德风尚,给他人树立一个好的模范,这将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贡献。

三、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的价值意蕴的实现路径主要由以下几条

1.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

建构德育审美化体系,涉及的内容包括德育审美化的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德育审美化的实现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德育审美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就会在德育审美化的过程中向着共同的方向而努力,不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冲突;其次有了目标,就要有具体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中就涉及到具体生活场景的设置,具体的实践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怎样去完成,这就涉及到学生是否该合作去完成,怎么分组,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会进行深入的交流还是该作为一个旁观者或者组织者等等。

2.在中职生活化审美德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别该怎么做

德育的审美化不是单读的学生该做到什么和老师该做到什么,这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同时发挥作用的,应该都是审美化教育的获益者,只是各自担任的角色不同而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是活动的实际参与者,学生需要主动积极的参与进去,认识自身道德行为的特点,认识到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用自身的行为来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感受到道德之美,然后学生的兴趣与主体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进而去模仿和创造,去创造出属于学生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把对美的创造与发现作为人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肖蓉,伍自强,王小元,杨智勇.大学生活化德育审美化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11,04:116-118.

[2]王哲峰.中等职业学校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践[D].浙江工业大学,2007.

篇(4)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渗透学校德育理念

我们走访东西湖区的中小学,对各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印象深刻。据了解,校园文化品牌创建一直是东西湖区教育局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有效德育工程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在东西湖区的中小学可谓是“一校一品牌”。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学校的理念作为支撑,正如我们走进万科西半岛小学就能感受到校园充满灵气和活力,呼应着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生命都清新灵动。这里的多数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自身都有一定优越感,这就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关爱他人、不善于合作等问题出现。为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提出了“双行”德育模式。双行,即“孝行”与“雅行”并重。“孝行”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恩,关心他人;“雅行”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今,“双行”德育已成为学校的文化名片。学校编写了“孝行”和“雅行”三字歌,并根据歌曲排练了“行规操”,欢快的节奏搭配活泼的动作,深受孩子们欢迎。学校还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将校园划分为“三园、二楼、二区、一路、一窗”,每一处设计都将“孝”和“雅”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正如“双行”德育是万科西半岛小学的特色文化品牌,小海星文化则是吴家山四小的独特标识。学校希望通过小海星文化的浸润作用为学生传递一个理念:如果将班级、学校、家庭比作大海,那么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海星,而每颗小海星都有自己的价值。为推进有效德育工程,利用小海星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学校编制了《吴四小小海星一日成长十个一》记录表和《小海星德行读本》。张德标校长说,现在吴四小的学生不仅都知道小海星的故事,更能够将故事背后的意义记在心里,并内化到行动中,而外人一看到小海星的标识,也会自然地想到吴四小的小海星文化。

与这两所着力打造校园整体文化的学校不同,东方红中学将重心放在了班级团队文化建设上。谈到为何以此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曾敏洁书记说:“文化本身即是育人的。在东方红中学,大家都是有相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在团队中自处。团队文化所传递的价值取向正是学校德育希望带给学生的长远收获。” 基于这个理念,学校打造班级团队文化的策略就是“有共同目标,进行整w评价”。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组名、目标和管理模式,评价方式也只针对团队不针对个人,激发团队成员积极的趋同心理,形成整个团队共同进步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为团队的进步而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二、以校本课程为抓手构建有效德育

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载体。通过德育校本课程,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统筹考虑,使德育工作更加系统化,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东西湖区将德育课程的构建作为推进有效德育的重要路径,力求做到整体设计,主题明确,既有具体的实施载体,又能彰显各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东西湖区职业技术学校我们了解到,这里的大多数学生由于在初中被边缘化而缺乏信心,对未来没有目标。为了使他们自尊、自信、自强,学校把“自信教育”作为德育的灵魂。为此,学校编印了校本读物《自信背囊》和《路在脚下――优秀毕业生事迹丛书》等就业指导教材,将自信德育的理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校本课程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我们走访的东方红小学是一所偏远农场小学,学校依托校内蔬菜基地――“小当家乐园”,强力打造“耕读文化”,让学生以蔬菜为媒,以体验相伴,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生活。学生通过特色德育校本课程“耕读乐园”,不仅可以学到农谚与气候、蔬菜与健康等知识,还有机会参观种植实践基地,亲自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正如管永红校长所说,通过“乐园”这块土壤,学生不仅收获了蔬菜,还收获了习惯,收获了自信,收获了成功。同样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还有金银湖小学,学校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良好习惯成就美丽人生”,以课堂为阵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坐落在东西湖生态新城的三店学校同样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以美育促进德育,鼓励美术老师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开设了多门有趣的校本课程,带领学生在美术的世界里感知生活的美好。剪云轩工作室的张春莉老师给我们介绍,通过剪纸课,她能够真切感受到学生们的改变,他们从最开始没耐心、坐不住,逐渐变得越来越专注,愿意主动去思考和尝试。随着学生们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多,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很多内向的孩子变得更开朗了。“给孩子一个方向,他可以一直走下去”,这是美术团队的老师们一直坚持的信念,也是学校希望通过美术校本课程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

三店学校以美育促进德育,吴家山中学则是将科技教育与德育有机整合,拓展有效德育新思路。通过科技校本课程,学生不仅能系统地学习科普知识,提升科学素养,还能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目前,吴中学生申请的科技发明专利及受理量已达5 000余件。学生们在获得专利的同时收获了自信;自信心的普遍增强又促进了校风、学风的进一步优化;在良好的校风、学风熏陶下,学生的素质获得了最大提升。科技教育也由此成为吴中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走进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浓厚的科技氛围,那么来到吴家山一小,四处洋溢的则是一片书香气息。学校致力于通过阅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身心愉悦地学习和生活。为达到这个目标,学校将儿童阅读课程化视为关键一环,在儿童阅读推广教师彭志辉的带领下,全面开发了六个年级的阅读课程。低年级采用绘本阅读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选取不同绘本给学生讲述,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中高年级采取主题阅读综合课程的形式,根据一个主题在多门课程中开展活动。彭老师告诉我们,通过阅读,学生的语文成绩和习作水平提高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在书香的浸润下,孩子们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发生积极变化,这也正是学校开发阅读课程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三、以特色品牌活动为抓手提升学校

德育工作影响力

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阵地。东西湖区一直坚持德育实效性只有在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中才能有效呈现,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感悟。德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更应引导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近年来,区域内各学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德育活动模式,致力于使学校德育活动突出特色、扩大影响力。

吴家山二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学校的特色德育品牌活动――青春论坛。青春论坛以“凝聚青年力量,增进思想认同”为目标,是学校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每学年初,7-8年级每个班选出5名优秀团员和班干部作为青春论坛成员,学校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榜样带动榜样,使青春论坛的影响力辐射到更多学生。每次活动会根据德育工作的需要确定主题,参加论坛的班级轮流负责策划和组织,这让学生对于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论坛的积极性。比起传统校会班会惯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同龄人坐在一起交流更容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从而真正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很多学生还将这种氛围带回到班级中,带动和感染更多同伴,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好。

东西湖实验小学十分注重德育创新,追求让特色活动涵养学生生命德性,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有乐趣更有收获。学校开展活动始终把握一个要领: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以及真实炽热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教师在策划活动时特别注重“接地气”,这使得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具体而言,学校的德育活动采取项目化操作的方式,确保德育工作“月月有主题、步步有规划、次次有实效”。其中,学校精心策划的自主德育品牌活动――十二月节,已经形成了学校的“节文化”。每个月学校都有主题明确的特色活动:一月感恩节、二月礼仪月、三月环保节……为了使活动有章可循,德育团队编写了《东实小十二月节班级活动指南》,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改变、补充、拓展班级德育活动。十二月节在不断探索中获得了越来越多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认同,W校的德育工作也因此更加有特色、有积淀、有成果。

同样是以活动为抓手,将德育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的还有吴家山三小。从彩虹的色彩得到启发,学校策划了“德育七彩节”系列活动,由七个主题活动组成:橙色感恩节、紫光科技节、蓝焰艺术节、青色足球节、金色建队节、绿色环保节和火红读书节。从培养行为习惯、艺术素养、环保意识等多个方面着手,学校希望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个性化的成长和独特的内心感悟,保持外在的健康和心里的阳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懂感恩、负责任、会生活。

四、以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为抓手增强

教师育德能力

当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班主任育德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有效德育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

篇(5)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学生面临着非常繁重的学习任务,承担着升学的任务和压力,高中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多数的学生将音乐课程的时间转化成理化课程的学习时间,忽视甚至是放弃了音乐课程,这样的音乐学习现状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高中生单方面地承担着繁重的学科学习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存在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几下

几条:

首先,多数的高中教师和管理者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进入高考学习的阶段音乐课程的学习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冲刺高考没有有效的帮助,多数的教师以及学生无法认识到音乐课程对整个学习的辅助作用,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利用音乐来缓解自身的紧张,也没有正确地掌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德育功能。

其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参与音乐课程的时候完全是应付的心态,多数的学生无法投入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之中,更不会发现音乐学科的德育功能。除了学生的因素,高中的音乐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的时候也没有认识到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只是单纯地将音乐课程当做欣赏课程,没有开发音乐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进步,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素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

二、高中音乐课堂上发挥音乐德育功能的措施

1.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树立德育教学融合的理念

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以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智力的提升和知识的传授上,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重点开发音乐学科的德育内容,借助音乐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的思维和行为,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德育形成,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音乐的特殊表达形式、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来展现学生的内心感染力和表现力,将音乐语言转化成德育内容,增强对高中生的思想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

2.高中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高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音乐艺术形式引导学生的情感,以此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牵动学生的内心情感,用音乐的美好旋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鉴赏《少女的祈祷》的艺术歌曲,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创作背景出发感受音乐曲调中蕴含的人民对于真善美情感的追求和向往,与音乐歌曲产生情感的共鸣,体会到强烈的道德共鸣。

篇(6)

(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性

知识就像一片海洋,要在大海之中获取目标,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这片大海的情况、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是很难找到并最终达到其目标的。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对其要面对的目标情况、环境、路径、方法加以了解。通识教育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高校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大学生学会打牢抓住目标的技术,而是要先了解情况、熟悉环境。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了解基本情况,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性

通识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发展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1]377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未来自我发展能力是当今高等院校实现自身价值意义所在。众所周知,国外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和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所谓的危机、变化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国外的教育是灵活多变的,社会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高校就设置哪种课程,培养此类人才。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脱离为社会服务这个宗旨,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国内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高校的课程设置跟社会需求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就业常常面临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课程设置结构的失衡,造成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产生怀疑,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

(三)通识教育的前瞻性

1.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质。通识教育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开发潜质,纵深发展。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有一句谚语叫吃什么饭长什么身体;对于大学生学习来讲,可以说修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也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潜力。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而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使被培养者具备前瞻性思维。通识教育是以课程为载体,以思维为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而这三大领域不同的知识内容、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结合在一起,使人更容易形成创造性的思维。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潘光旦先生说过“: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3]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思想,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学生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通过对三大科学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及对认知的拓展、全面掌握人类知识的基本情况,并对不同学科间的核心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楚各学科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挖掘大学生潜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正如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4]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1.普遍设立通识教育机构:世界各大学都有自己的通识教育的规划和执行机构,而这些机构都是相对完善的。日本东京大学称之为文理研究院,韩国延世大学和成均馆大学称之为大学学院,韩国首尔大学称之为基础教育院,香港中文大学称为通识教育部。除级别较低学院外,多数高校都设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监督指导通识教育。由此可见,高校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否关系到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2.普遍达成通识教育共识:大学教育的使命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动力。东亚名牌大学都对本科教育的成效进行了新一轮的评估,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大规模地发展并在学校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通识教育的发展。首尔大学文理学院徐敬浩教授对通识教育目前的发展表示:“在当今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功利追求和量化考核的压力下,本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想征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许多欧美高校证明了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本科教育。因此,为了使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不局限于一句空洞的口号,搞好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3.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各高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普遍强调通识教育,认为面向未来各个领域的前瞻性和应对性是通识教育的重点,为此,各高校正在努力完善国家安全、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太空科学,民主科学,本国与外国,人类与其他生物,人与环境等各方面的课程设置,构想新的通识教育模式,实现通识教育在学科组成和教学方式上的新发展。为了突出通识教育课程对跨学科、多元化、交叉发展的重视,各高校设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如基础课程与最新研究发展的结合,理论性学科与技能性学科的结合,还有各个专业领域的结合,以及国内与世界的结合。

三、通识教育的困境

1.培养目标功利化:偏重应用型和专业型是大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上青睐的路线,由于目前各高校都面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多数高校仍然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更突出实用性和功利性,重视课程的专业化和技能化,并使此类课程数量在课程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2.课程设置随意性: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对搞好通识教育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在当前的通识教育实践中设置缺少统一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师讲授课程的随意性,没有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教案结构散乱不规范,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3.缺乏整体的评价体系: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分数、知识被看作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的其他能力,如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却通常并不看重,也没有对于这些能力的系统性评价。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导致人的发展主动性的缺失,而通识教育与此大相径庭,因为通识教育提倡的是“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缺位:由于历史上通识教育的缺位,使得大部分高校目前不具备通识教育顺利发展的环境。通识教育以自由教育思想为基础,而我国则缺乏培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土壤。先生曾说过“:数百年来,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项,即对人们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能承担政府所急需的工作。”[1]489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学而优则仕”,这种德育教育又最终被用在了政治领域,成为了“以德治天下”的工具型的教育思想,这使得通识教育的传统逐渐丧失。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曾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深蒂固,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则深受其影响,高校应大力发扬创造与创新精神,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道路。国外的通识教育方法已成为众多地方院校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但容易犯本本主义的错误,即只注重形式的模仿而忽略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对通识教育核心与灵魂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略为单一;课堂教学往往采用大班授课,教学内容达不到一定深度,只是单一地传授书本知识,从而无法保证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目标就更加难以实现。缺乏系统性及整体性:高校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因此难以使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更加系统与完整,同时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由于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理解得不充分,通识教育便仓促实施,而缺乏合理充分的准备。通识教育课程缺乏有效管理,课程分布繁多而冗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不完整等弊端。授课教师大多对通识教育没有充分的了解,几乎没有通识教育的授课经验,因此也就不能完美地教授通识教育课程。因而许多通识教育课程往往虽然冠以“通识教育”的头衔,却仍然采用专业基础课程的单一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可想而知。

四、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

(一)合理规划课程安排

要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就要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化类科学。使大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多个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社交类科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析社会现象,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球化的局势下,提高大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并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3.自然类科学。使大学生能够较完整地了解物质世界运行规律,具有基本的数字计算能力,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作风和正确的自然观,树立环保意识。4.跨学科类知识。使大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和分析各学科之间的关联,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掌握各学科的知识。

(二)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使各学科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整体上构成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主干,从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而又内容丰富的核心知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合理安排通识教育:一是每门课程的设置应相互关联,发挥各门课程的特色,彼此互为补充,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进步。二是把握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专业型课程体系之间联系与异同。专业型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间并非是对立的,虽然它们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例如在目标设定、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类课程在大体上的方向是一致的。三是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系统化,深化它与学校本科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本科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专业特色以及教师资源等,要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应充分借鉴校本课程资源,发挥其优势,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

(三)建构多元化的评估机制

篇(7)

摘 要: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成败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与构建,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研究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法律问题及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寻求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解决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 法治化 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谢昊,男(1977-),湖南长沙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警察职业教育、非诉讼纠纷解决制度研究。

一、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成败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与构建,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高校德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工作者要理性审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有效对策,以期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职能。高校德育的基本职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和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争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实践看,其主流是好的,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手段及方法

目前,高等院校所采用的德育教育途径及方法如下:

(一)各个高校开设“德育”教育相关课程,构成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但是,“德育”教育相关课程在高校教育所设置课时中所占课时并不高,众多学生为的是取得相应学分,课程完成,教育跟着完成,没有形成长效以及树立长远的德育教育理念。

(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实际活动的参与来提升和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所形成的观念。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团委、学生会为主体、各个院系学生组织和社团为代表,自发或定期组织各类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德育教育的一种固定模式。比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到社会福利院对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进行慰问、走上街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服务等。

(三)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贴身式的德育教育。从新生入校到毕业,高校实行了班主任或辅导员全程进行管理的模式,管理内容也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

三、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理性审视当前的困境和挑战,正视问题,迎难而上,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的需要,逐步形成创造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积极更新德育观念,努力探索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全方位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努力发挥高校德育职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前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状况表现为实效性不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令人担忧,促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

(一)高校德育严重失位,遭遇冷淡和排挤。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智育具有重要地位,德育却因此在大学的全盘工作中严重失位,遭到冷淡和排挤。数字化的评估指标反映了大学水平评估的“知识取向”,导致大学逐渐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实质上就等同于把学生当产品,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察。道德教育在学校课程中严重失衡,诚如鲁洁教授所言:“在社会泛起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等浪潮中,当社会道德从根本上被挖空时,学校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它应有的批判和反思功能,反而在相互同流、推波助澜中,与社会其他方面共同酿成了空前的道德危机。”

(二)德育目标定位过于片面,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不管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学生个性品质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然而从目前高校德育的目标模式看,其往往强调高校德育按同一标准、同一方法要求教育学生,很少正视学生主体的内心需求,基本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丧失了人及人性存在的土壤和发展动力源,德育的“人格完善职能”远退其后。其具体表现为:在德育教育要求上,重政治教育轻健康人格培养;在德育教育过程上,重既往经验灌输轻创造力开发;在德育教育模式上,重照本宣科或搬用别人模式轻自主创新。这实际上也就构成了狭隘的道德实用工具倾向,使当今的大学德育偏离了对人自身品德建设的目的性价值,出现了德育的急功近利的不良情况,这必然导致高校德育的片面化、畸形化,失去德育真实的现实意义。

(三)“两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但在“两课”教学中却呈现出教法单一、满堂灌输的特征。尽管当今的德育教学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多种教育方法,但总体收效甚微。德育的对象是有个性、有差异、有思考判断能力的个体。仅靠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和规范,不顾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内心需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此相伴随的另一个问题是德育内容的匮乏滞后,其主要表现为大学的“两课”德育内容模式单一,缺乏具有大学特色、能张扬学生个性的教育内容。这不仅造成了“两课”教育脱离实际,也使一些大学生认为德育内容在反复重复,从而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德育内容过度政治化、理想化,没有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道德内容及时体现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欲,也不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此外,德育评价标准陈旧、落后。我国学校对学生道德状况的评价主要是闭卷类考试,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可能会导致其外显行为和内隐思想的变化,这绝非标准化、技术化的试卷可以一纸评价的。考试型评价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不敢表露真实想法,常常言行不一,老师也无法把握其真实的思想道德变化。

(四)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环节薄弱,德育生活枯燥无味。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力。德育教师片面地把学生看成是一种不清楚自己道德需要、只需被动接受先进道德观念的“美德袋”,一味地进行灌输,追求德育的卷面成绩,却不管不问学生的实际道德素质。这些都偏离了德育的原本定位,偏离了学生德育生活的基本方向和现实基础,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更不能从德育角度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德育课的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并引导其兴趣和意愿,培养其意图和信念,使其产生强烈而正确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无论从方法、途径还是保证教育效果,通过法治化来进行保障就拥有了必要性与必然性的要求。

四、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实现路径

针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上述问题,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法治化,进行德育教育改革。

(一)加快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进程。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相关的法律、行政规章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依靠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手段和质量。仅仅依靠各个高校内部规章制度显然无法体现高校整体德育教育的地位,除了《高等教育法》以及地方规范性文件,有必要将高校德育教育上升到法治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统一的指导性法律法规。

(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法治化制度建设。各个高校在课时安排、教学制度、师资力量统筹等方面都实现了一定有效管理措施。但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来比较,管理手段和方法明显不足。有必要开拓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领域,而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完成德育教育。通过法治化制度的建设,能够有力保障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德育教育,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作用。

(三)高校德育教育中对于法治化的积极落实。落实法治化的途径可以包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学生反馈和最终的综合评价。目前,一些高校在学生毕业档案中增加了高等学校毕业学生体能素质测评表,用来衡量学生的体能素质。在德育教育中同样可以系统的将一份从入学到毕业参与跟德育相关的内容进行全程记录,不设成绩和分数,仅仅作为一份德育教育记录和德育活动参与档案,从而量化学生在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

(四)高校日常教学中处处体现德育教育的法治化。日常教学应当从始至终贯穿在教学手段、教学课程安排、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几个方面。实现教学管理的法治化、教学效果评价的法治化、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的法治化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法治化。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具备职业道德、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张元洪;高校德育法治化的现实保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

篇(8)

随着教育信息化、“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推进和数字校园建设、“三通两平台”工程的精准实施,教育也正式迈入了以网络为平台、数据爆炸式增长为标志、云计算为支撑的大数据时代[1]。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整个教育系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也必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个人发展带来新的挑战[2],对教师的德育胜任力提出新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削弱了教师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权威;网络化生存中的人机互动更加凸显出了师生间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多维多变的价值观念和学生复杂的价值诉求使得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当下显得更为沉重[3];慕课和翻转课堂虽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但却对教师在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型塑、人格感化和情感陶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之,在新形势下,教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教育作为镶嵌在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发展必须与时代潮流相适应。这种适应虽然表现在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革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新兴设备和技术等多个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水平。教师若想在大数据这股浪潮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以自信的姿态、主动的精神和切实的行动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那么,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德育胜任力的内涵应如何界定?它有哪些特征?教师德育胜任力又需实现哪些转向?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培养教师的德育胜任力?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德育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德育胜任力

胜任力研究虽有将近百年历史,但真正进入教育领域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主题聚焦在教育管理者的胜任力培养上,如美国中学校长协会构建了校长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此来指导校长选聘和职业发展工作[4]。在我国,关于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最早文献是2003年的《未来教师胜任力测评:原理和技术》一文,该文认为,“教师胜任力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5]。迄今为止,我国教师胜任力研究已走过15个年头,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概念界定、模型构建、研究方法、胜任力测评及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整个教师胜任力研究中,虽然有部分学者对教师德育能力、教师德育素养(素质)、教师德育专业化展开了相关研究,如檀传宝教授认为,教师的德育素养结构由道德与文化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三部分构成[6]。但目前尚未有人提出“教师德育胜任力”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更没有人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来阐述教师的德育胜任力。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德育环境不复存在,教育对象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德育胜任力的概念也需重新定义。在批判借鉴国内外学界关于胜任力、教师胜任力及教师德育能力(素养、素质)等概念的基础上,并结合当前时展和社会环境对教师德育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我们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德育胜任力是指大数据时代下每个教师能够成功实施德育工作需要具备的一系列显著的个体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高尚的道德修养、先进的德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高超的德育能力和良好的数据素养。上述概念具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全员性。由于“没有离开教育的教学,也没有离开教学的教育”[7],所以“教师即人师”,每位教师都应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二是相对独立性。虽然教师胜任力、教学胜任力、德育胜任力三者有重叠和交叉,但德育胜任力应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三是综合性。教师德育胜任力是由知识、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四是时代性。教师德育胜任力是一个随时展的动态概念,不仅传统的德育素养不可或缺,而且教师还要“加强对时展的了解,与时俱进地进行道德学习,从媒介素养到国际理解,不断增强自身的价值敏感性和价值选择力”[3]。五是个性化。教师除了要具备通用的德育胜任力之外,还应彰显出卡里斯玛特质,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大数据时代教师德育胜任力的转向

整体而言,大数据进入教育领域,既是一场革命,也是一种挑战;既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也是一种无法回避的负担。大数据在给学校德育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对教师德育胜任力提出了全新挑战,需要所有教师的主动适应与积极作为,但在付诸行动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师德育胜任力究竟面临着何种挑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向。1.德育思维由经验式思维转向数据式思维大数据不仅是一种信息资源和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即让数据开口说话,让数据成为人类思考问题、做出行为决策的基本出发点”[8]。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是置身于大数据时代的教师遭遇到的最大挑战。这是因为,在教育领域,教师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依靠自身的常识、直觉、经验或有限理性进行思考和决策,而很少去倾听身边数字所发出的声音[9]。然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这种经验式的德育思维难以为继,教师的德育决策需要基于数据分析而制定。大数据具有的相关性、开放性、个性化和前瞻性思维可以帮助教师采集到有关学生品德发展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关联分析,就能够比较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趋势等重要信息,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显然,这种数据式的德育思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教师的德育工作打开新的思路,而且还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因而也对传统的德育思维造成了巨大冲击。如今,当教师在德育实践中遇到棘手的德育难题时,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尝试着从数据视角去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沿袭传统思维。2.德育重心由集体式教育转向个性化服务由于师资力量、技术手段和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的学校德育基本上是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和总体特征而实施的同质化教育,这使得我国古已有之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始终难以落到实处。然而,有了大数据的支持,教师就能够观察和收集到每个学生的品德发展数据。这些数据为教师读懂千差万别的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也将促使德育重心从宏观的群体教育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道德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日渐凸显,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品德发展水平和独特的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德育资源组织德育教学及相关活动,其工作重心“从知识传授逐渐演变为开展教学评估,根据学生学习节奏、进度和效果,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方案,与学生就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等进行有效沟通”[10]。此外,学生每一种品德的形成,其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也不尽一致,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识别出学生品德发展结构中的短板或不足,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补救。当然,大数据只是为个性化德育服务提供了条件支持和技术可能,若要真正实现,还需要教师付出果敢的努力和行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3.专业能力由传统素养转向数据素养大数据虽然为教师能够胜任德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传统素养向数据素养转变。首先,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数据意识,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海量数据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其次,教师要具备筛选和清洗数据的能力。大数据的海量性和复杂性特征导致了数据的价值密度离散、容错率增大,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实现数据的去冗降噪和价值提纯,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再次,教师要拥有较强的数据解读和分析能力,能够挖掘出数据背后的隐藏价值,赋予数据特定背景,使其成为信息,再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使其升华为教育智慧。譬如,在一次百以内加减运算的数学考试中,甲、乙二人的成绩分别为100分和98分,如何看待这一微弱差距,不同的教师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数据解读能力强的教师会结合二人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性格特征等相关数据,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其中原因,进而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为乙同学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如巩固已学知识或克服粗心毛病。反之,数据解读能力弱的教师可能会将这一差距仅仅看成是数字间的不同,出现解读不够或解读过度的现象。前者认为二者间没有本质差别而不问不顾,后者夸大二者间的差距而引发晕轮效应,这两种做法都会为乙同学的发展埋下祸根。最后,教师还要具备对大数据德育应用进行伦理审视的能力,谨防大数据在德育应用中出现侵犯学生隐私、践踏教育伦理、限制学生自由和阻碍学生发展等伦理风险。

篇(9)

1. 德育目标的淡化及虚化。从大德育角度看,我国的德育目标片面强调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片面强调远景目标,片面强调遵从性等。从学校内部看,主题班会等德育教育活动局限于一些事例的呈现,导致德育目标的淡化;也有的偏重于德育知识的理论灌输,导致价值判断和德育目标的虚化。

2. 德育内容的陈旧与超越。中小学德育内容滞后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德育内容相对陈旧;不少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注重德育的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德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道德规范、道德教材呈现方式也显陈旧。

3. 德育话语的霸权与控制。在不少学校,德育未能关注人性,尊重人格,学生主体没有应有的地位,德育教育和德育活动的话语权被学校或教师所把持与控制。2012年4月13日晚,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女生李欣从自家五楼跳下,经抢救无效而身亡。教育权力为何能逼死不愿剪发的女生?一次次学生“以死抗争”教育的痛心事实说明:当前教育并不具备唤醒学生的功能。因而,必须让教育在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让学校德育真正尊重人性,让每个学生人格在教育权力面前能够真正站起来!

4. 德育方式的单一与粗放。时代变化了,学生的信息量也与日俱增,但有些学校进行德育的方式依然是陈旧和粗放的:任务型的班会课随处可见;在进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时,许多学校主要依靠的是“道德说教”“道德灌输”,内容乏味、形式单一;在遇到学生上网、手机聊天、早恋等问题时,多数学校一般采取严堵的方式,而在积极引导方面缺少良策。近日有微博爆料,武汉某学校开展了一场“校内禁手机,违者砸机”的行动,校方将没收的学生手机砸毁,并设立“手机尸体展示台”,以此逼迫学生专心复习迎考。

5. 德育时空的封闭和抽离。有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游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德育课堂上培养人的德性。把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一个单独的实体,试图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教师、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把学校德育从社会生活的整体大系统中抽离出来,使学校德育成为脱离生活世界的孤立实体,与社区、家庭缺乏密切的配合和联系,在“封闭的思想无菌室”里,由德育教师传输理想化的道德信息。在德育的实践、德育的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非生态的现象,在此不一一列举。面对中小学德育的种种困境,我们要追问:德育的目标是什么?德育的“根”在哪里?

德育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全部德育改革与日常德育工作必须回答的命题。德育最终的目的只能是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生活能力。“以人为本”的德育一定是“人是目的(康德名言)”的落实。

(1)德育教育应从人性的底线开始。 2013年3月4日早7时许,周喜军在长春 “为家超市”门口偷车,车内有车主两个月大的婴儿,车主许先生夫妻二人发动亲友和好心人到处搜寻并向偷车贼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只要孩子能够安全回来,车可以送给你。” 24小时之后,人们发现婴儿穿的衣服和包裹的毯子被扔到了附近的小沟里,犯罪嫌疑人将婴儿掐死埋于雪中了。无独有偶,在2013年2月6日,美国同样有一个偷车贼盗车之后,发现车上有个半岁的孩子。孩子的哭声让偷车贼良心发现,把车停在路边,打了电话给警察。警方立即到该地点将被盗的吉普车和女婴救回。同样的事情却有两种结局,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人性的底线比道德的高标要重要。周喜军显然缺乏起码的人性,而另一位盗车贼在发现车里有婴儿之后选择了弃车逃跑,而且逃跑之前还不忘记打电话报警。两相对照,至少后者心存对人的生命的敬畏感。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靠雷锋式的道德高标人物来说明的,而是靠社会中那些道德低下的人的人性底线来彰显。

(2)学校教育应让学生从小学会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善根是要从小培养的,而且是要从点滴的事情做起的。德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成为一个有人性的人,这种人性要通过点点滴滴的事情、通过孩子的切身体验传递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二、提高德育水平的现实路径

在2013年“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就学校教育而言,为落实好讲话精神,把培养人的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1. 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德育为先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一个人的优秀,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优秀;一个民族的伟大,归根结底是人性的伟大。而人性的优秀和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德性”的优秀和伟大,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既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小学要真正重视德育工作,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确立这一重要的观念:德是做人之基,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习才有动力,成长才有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是应该给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的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呢?一个是思想素质,它是学生做人的基础;一个是思维素质,它是学生做事的基础。

2. 深化核心价值的融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核心价值要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班主任工作全过程、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学校德育应达到“教育无痕、情智共生;植入心底、高峰体验”的境界。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首先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学生是一个有自由思想和发展的生命体,“一颗被紧紧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弹性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融入学生的心底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环境;其次,需要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德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的德育实践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的提升,是有效进行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前提,因为学生是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的。

有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就有可能变为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德育;变为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德育;变为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德育;以日积月累的“浸润”与“孕育”为手段的融入,一定会在学生思想深处播下德育种子,成为感召学生心灵的伟大力量!

3. 夯实现代德育的基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意识是公民在公民社会中所形成的对于自身主体性、权利和义务、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觉。公民意识事实上是公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自我确认。

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从本体层面上,从内心深处认同“我是国家的公民,我与国家为一体”;理念层面上,牢固树立法律意义上的“主人意识”“平等意识”;实践层面上,充分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提升公民品位。夯实现代德育的基石――公民意识,必须:

(1)明确目标。培养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国家宪法,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

(2)形成系统。在宏观上将中小学的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定体系,从而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门性的、持续性的公民意识教育。

(3)牢记责任。责任是公民品质的核心,是衡量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公民意识的核心可理解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4)积极体验。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革除传统的“教化”理念,抛弃传统的“说教”模式。从“矫正”“防范”转化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参与”。把“讲德育”变成“做德育”,这是德育的现实理性选择。

(5)利用环境。学生的生活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与社会风气的保障。

4. 关注德育文化的浸润。让道德的血液流淌在道德的血管里, 让德育的滋润渗透在育德的实践中。德育,需要文化浸润。文化蕴含观念境界,决定价值追求,左右教与学的内涵,文化的层次决定育人的层次。人是文化的主体,独立人格是在文化活动中塑造起来的。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呈现美丽人格的侧面。

在育德实践中坚持文化育人,直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学校德育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道德的知识、概念和律令,而是要在具体的育德实践中指向学生的心灵,在微处用力,播下一颗道德的种子,收获幸福的人生。

(1)育德要坚持“价值引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道德教育既要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又要使他们形成价值共识,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既要使他们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又必须给他们以价值引导。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2)育德要坚持“道德规范与人生体验”相结合。道德教育是外在的“教”和主体内在的“化”的有机结合。“教”侧重从感性的角度让学生感受领悟道德的准则,“化”是通过优秀文化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把道德的体验、道德的感悟升华为道德的理性层次,上升到一种自觉的境界。

(3)育德要坚持“道德教化与文化浸润”相结合。道德教化应该以“道德内化为目的,尊重和发展人的道德学习能力,并依托社会的德育化,克服学校德育对个体道德学习能力的挤压,在社会过程中强化和充分发挥个体道德学习能力。

班级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环境文化,目标育人;管理文化,行为育人;交流文化,情感育人;课程文化,综合育人。把道德规范和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个体生命之中!

5. 建构积极心理的场域。关注师生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和谐是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实施积极德育,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精神疆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人生的幸福。幸福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幸福学生”,成就“幸福教师”,创建“幸福校园”,最终使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积极德育,通过培育学生的“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目标――积极品质”等途径,帮助学生把握快乐,投入积极而有意义的一生!

6. 重塑德育队伍的榜样。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且这种习惯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及他人的示范是无法替代的力量。

篇(10)

1956年 ,当代成人教育和闲暇问题的会议在布拉格召开,标志着闲暇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全新课题。但是闲暇在教育领域的借鉴在我国起步较晚,据相关数据证实,我 国最早的研究始于 1987年张新平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而后,闲暇教育才逐渐渗透到德育研究的领域。邱伟光学者 ,成功论述了“闲暇德育”,把“闲暇教育”和“德育”合取两端。诸说之言,大抵着眼于德育困境,状言德育回归生活,由是而皆有所得。

一、 闲暇德育之于“时代”与“美德”的新坐标

“有人说过:告诉我你在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做什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哪类人。”其实,这句话内在的预设了闲暇的功能,即闲暇真实地映射了个体的德性特质。既然闲暇镜像映射个体真实的德性特征,那末,德育是可以从这种真实性的德性现状,基于闲暇时问进行德育教育。然而,当前对大学生进行闲暇德育既是站在历史基点符合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更是顺应了德性的内在逻辑发展需求,即更加关注依附于个体的美德伦理。

(一)“以人为本”之于闲暇德育的出发点

对闲暇德育的理解,必须是建立在对闲暇的剖析之上的。闲暇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阐述过:闲暇是休闲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休闲要达到的目标。而按照皮珀的看法:闲暇是一种寻常的人生哲学,是一种生活的观念,但闲暇不是休闲,也不是玩乐,闲暇的真正源头是古代人的节庆崇拜活动。“闲暇的中心主旨在于追求宁静的生活”,“适巧观看和倾听是闲暇的最大两个特征,我们追求闲暇并不是为了休闲和娱乐,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我们要处在‘沉静’去观看和倾听这个世界在此,休闲表现的是一种手段,而闲暇是一个非功利性质的,最符合人性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闲暇必然离不开一般文化的领域,其所代表的意义远远超过‘工具和目的考量,正是因为闲暇的这种和整体世界取得和谐的最高贵的形式” 和工业化环境下的功利价值的格格不入,才需要及时的实施休闲教育的正确引导,来促进人们休闲德育的形成。

当今高校所进行的闲暇德育,主要是在大学生主体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学生在选择符合内心感受 、富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在自觉参与和体验中,使 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兴趣爱好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得到充实,进而道德境界得到提升,德育价值取向正确。而高校在进行闲暇德育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在闲暇时间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二是指高校针对大学生闲暇生活而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对于闲暇德育的两个方面其实是基于学校和大学生主体两个层面的闲暇来开展的。二者都是在闲暇自由时问所开展的德育活动。高校的闲暇德育本身所追求的是在“自由”“体验”的氛围中进行德育活动的,在大学生主体自由选择的空间内,自主参与和体验的情境下,充分尊重在场的“人性”,改变了传统德育所遭受质疑的“人学空场”。马克思把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的自由认定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自由”作为闲暇的核心始终是保证了人的主体地位,将人看做根本。所以,在本土意义上排斥了功利思想的闲暇德育,把“自由”、“体验”作为合理性的依据,在理论上保证 了“以人为本”的落实,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时代主题。

(二)德性是闲暇德育的伦理选择,要保证美德优先序列

如果说闲暇德育可以在一般意义的时间维度上,即在“闲暇”时间中实施进行解读,那么这种解读的维度势必是浅显的。闲暇德育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在自由闲暇的时间来进行德育活动,但是更深层次上我们应该将其看做是由于时间变化而引起的教育对象的变化,即由“公共领域”的群体向“私人领域”的个体转变。基于这种转变,支持两种转变的伦理谱系也需要梳理:课堂德育面对的是公共领域,选取具有普适性的公德教育为重点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而闲暇德育是立足于个体的“自由”、“真实”私人领域,作为私人道德领域的德行教育无疑是美德伦理。所以闲暇德育对于美德伦理的优先设计 ,是闲暇德育进行德性追寻的伦理保证。“闲暇生活由于具有自由与自为的特性而更能体现人的德性及其对德性精神的理解”。

从自主性、主体性程度来看,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自主性道德教育,自主,个体性就愈加明晰。如果大学生合理地利用闲暇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普遍实行素质教育和学分制管理的背景下,大学生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充裕的闲暇时问为大学生获得舒适的人生体验、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发掘自身的创造力提供了机会然而,闲暇德育基于闲暇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还是道德教育来维系的。只不过这种道德在谱系上不同于课堂的德育,因为闲暇中大学生生活情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侧重在私人个体领域。

“美德伦理(the ethic of virtue)指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个人在与独特的社会身份和人伦位格直接相关的道德行为领域或方面所到达的道德卓越或者优异的道德成就”。美德伦理是在个人、特殊领域的相关阐述。对于私人领域的“美德伦理”对个体德性的意义是明晰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个生活领域也是私人化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的闲暇生活,以保护个人隐私的名义,多处于一种隐匿状态,可以不受他人干预。因而,闲暇生活,是一种自由状态的生活,是一种自为的生活状态,因而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德性及其对德性精神的理解,更能本真地反映一个人的德性品质”。闲暇德育要关注大学生个体的私人领域,启发教育个体的德性发展,这是闲暇德育的中心。于此,在闲暇德育的伦理维系中美德伦理优先于公德教育。

二、大学生闲暇德育困境——闲暇悖论和德性背弃

基于对历史和逻辑维度的梳理,我们对于应然层面的闲暇德育有了明晰的理解。这种应然层面的解析,向我们大学生宣示,凭借近乎理性的力量,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对于自身在闲暇时间真切的认识和体验,而且还可以基于现实的逻辑来实行闲暇德育,在自由体验当中达到一种完满的理性境界。而在实然层面,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践过程中都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现实困境,即是闲暇时间的闲暇生活悖论和德性背弃。

(一)闲暇悖论: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

闲暇德育从本源上看是在闲暇时间中来进行的。大学生闲暇时间是指除了上课、完成布置的作业、处理个人事务及满足生理需要等所用的时间之外可由个人 自由支配的一切时间。闲暇生活主要包括四项:娱乐、学习、休息和交往。由于个人价值取向和理念的不同,在 闲暇时间中所选择的生存状态也是不同的。所体现的确实是一种闲暇悖论。

首先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陷入了“学习”和“闲暇”两难。在实际生活,大学生们对于休闲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为弥补当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许多要求创造的条件”的层面上,这样一来人们“学习”(严格来说就是学习知识性和技能性实践活动)之余的自我保留时间就转化为了另外一个形式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给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新的力量,这种以休闲为幌子而为了真正工作准备条件的活动大学生还是处在沉重的心情状态中,即使是“休闲”也不能做到轻松 ,这就是大学生闲暇生活“闲暇”与“学习”两难。闲暇是幌子,成为功利性学习的附庸。

其次,闲暇生活 “醉生”,滋生懒惰情绪。据国内学者的调研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所花的最大量时间集中在低俗层次,即纯粹为消磨时间而花掉时间。这种情况表现在学习之余,即是在空闲时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怎样的把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问用来提高自己的心智和达到自己和世界的和谐统一,使自己的休闲处在一片茫然的未开发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闲暇时问和劳碌时间对于个体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意义,这是懒惰情绪滋长的一个重要温床。

(二 )道德失范:闲暇生活中德性的背弃

如果说大学生闲暇生活是以闲暇为幌子来寻求功利主义的自我财富是闲暇生活的一种悖论,那么这种悖论本身至多对于个人是一种成长困惑。而更大困惑还在于闲暇生活中道德失范,大学生个体德性缺失和闲暇教育中伦理谱系的混用是现实问题。

首先,大学生在闲暇时问中实践活动德性缺失。一种德性是一个人的状态或性情(disposition)体现“这种性情是以一种方式而非其他方式来行动,它并不是以前的行动偶然堆积下来而成的一种结果,而是支持他的诚实性情的一种决定、一种选择。德性要求作为一种品性 ,为了正当的理由做正当的事情,而没有严重的内心不情愿的反抗,以这种方式来发展你的品性 ”。德性作 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直接驱使和反映了大学生的行为特征是否出于道德的。而相关调查证实,大学生闲暇时间里的活动德性成分缺失,德性主体消解。即大学生的闲暇道德观念不够清晰,闲暇生活中个体行为自控能力不强。

其次,在闲暇德育中德性教育伦理层次错乱,最终背弃了大学生德性成分。其实在前面对于闲暇德育的论述已经明确区分了闲暇德育和课堂德育区别之处。对于其不同取向和领域,德育的伦理谱系要发生一定的变化来调适。课堂德育面对的是公共的群体,普适性的公德教育是必然的;闲暇德育切入了私人、个体领域,偏于个人领域的美德伦理教育也是伦理谱系选择的要求。所以,对于两种层面的德育谱系的划分和使用,是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

“现代德育在实现世俗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向公共德性、功利德性的转向。但由于过分关注公共生活和道德的功利性,忽视了德性对精神与意义的追求,可能就走向了反面:原本是成就一个理想状态的人、关注人的精神归属的道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却成为教人过公共生活的社会训诫方式”。这种过分关注普适公德教育在闲暇德育的教育所产生的成效是微弱的。当然,这种微弱的效果并非德育本身带来的,但从发生学角度上讲,至少可以说是大学生闲暇德育过程中伦理谱系的混用的结果。这种结果,在长期于“个体理性相差异、相抵触,而且经常以超越个体理性之上的身份存在。这种超越性可能导致德性被异化,因为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个体对公共领域善的判断与选择权利”。大学生的闲暇德育中德性自然背弃。

三、路径探讨:重构闲暇与德性的关联

首先,需求层次的范畴。从根本上讲,闲暇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即人们在获得充裕的自由时问后,必须要在闲暇时问内“有所作为”。但就是需要的这种表面上依主体而呈现出不同样式的属性,使得人们基本上忽视了需要的合理性,“需要存在,需要意识与人的活动之间的零距离存在状态,使对需要存在及其需要意识之合理性的反思和批判缺少了必要的空间距离,于是人的所以需要以及需要的主观表 达形式即需要意识便获得了自发的合理性”,因此需要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大学生闲暇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简单的把人的自由时间的处置和利用看成是与他人,与社会无关的事情。而换个角度看,把闲暇时问中大学生的所作所为与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客观要求联系在一起,虽然从短期或是从单个个体看,是不符合闲暇的原始意义的,但是作为整个人类对整个世界的关照的第一步,其意义却是巨大的。这也是现阶段休闲德育培养大学生的休闲情操和休闲意识的起点。

其次,注重大学生的体验范畴。“体验”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经历了认识论、本体论和解释学这三个发展阶段。体验概念的发展有二个特点:其一,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主体性精神一步步凸显;其二,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非理性因素越来越浓烈。“‘体验 ’是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我们可以把‘体验’视为现代西方哲学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理性主义哲学惯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一种有力反抗”。闲暇中的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即是以一种大学生个人化的方式通过自由选择来度过一段闲暇时间,并在整个过程中对于自我主体的尊重和对于自己内心的真切情感体验来形成主客体之问的沟通与默契,这种夹杂着审美情趣的休闲体验是个体休闲情趣和休闲意识提高的重要途径与动力。但是在大学生休闲德育的现代性启发上,要看到体验作为一种情感体验的大学生个体差异,因此有区别的因材施教也是提高闲暇体验值得注意的。

再次,对于德性范畴的反思。德性通常是指人的道德本性,当代学者认为德性一词具有两层内涵,即本体论上的内涵和伦理学意义的内涵,这里的德性指后者即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休闲与德性之间具有其不可分割之处,因为在闲暇之中人们对生命的存在状态的关以及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也会多起来。无论址公共道德还是对私人道德的关注都会无疑增加人对于个体和世界意义的体验与领悟,这一方面给德性的形成提供了契机,但是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给闲暇教育提供了方向,即主体本真的意义和对于自由、闲暇的体味和追求。在此,伴随着对人们的理想信念教育,防止信仰危机对休闲生活的的戕害也是休闲德育的内容之一。虽然,公德与美德都是对道德产生提供了契机,但是闲暇德育在切人道德教育中,本质是回归大学生生活、本真状态,在私人空问世界体验德性和道德。立足于私人领域的闲暇德育对于德性范畴的反思,还要注意伦理谱系的选择,这种选择要具有优先序列。所以,更要注重德性范畴中的美德伦理来发挥功能性的主张,保证闲暇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64.

[2]约瑟夫 一皮珀(刘森尧译).闲暇:文化的基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3.

[3]孙明福.大学生闲暇分析与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2008,(9).

上一篇: 生物医药前景 下一篇: 网络安全职业技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