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子作用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6 16:29: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因子作用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

篇(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战略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借鉴自然界物种生态位思想、采用生态位所蕴涵特殊、整体、协调和竞争思想,来研究企业生存发展、延续进化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形成了企业生态位理论。目前,企业生态位理论尚未形成体系,有关思想略显凌乱,分析视角、研究工具和结论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从国内外不同研究文献来看,对于企业生态位概念的认识有许多不同看法,多数学者基于企业发展演化过程,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特定生存环境条件下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企业生态位产生绝不是某一个环境要素决定的偶然过程,而是涉及由企业制度、企业家、企业职工、企业文化、组织机构、资产状态、信息技术等企业内部生态因子,与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企业外部生态因子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具有一定自组织性的能动过程。因此,企业生态位会显示出比较明显的企业特征和环境特征。之所以表现企业特征,是因为企业生态位以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为基础,是企业内部系统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资源、发展空间、规模形态和市场占有等,强调企业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从另一角度讲,企业生态位,产生并作用于特定生态环境,促成企业与环境互动系统产生,使得企业在研究外部环境状态后做出行为选择和反应决策。

企业生态位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有关企业生态位的含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nn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企业生态位),认为生态位是企业在资源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的特性。按照Mckelvey的理解,前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宏观生态位,是以企业种群为生态位的基本单元,关注处在同一环境机制下的企业群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又是如何对企业种群进行选择,并由此寻找产生企业种群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原因;后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为微观生态位,是以企业单体为研究对象,关注企业种群内的单体企业相互之间的差别,寻找企业与其所占据的生态位相互作用的影响特征。在Baum看来,个体生态位要比种群生态位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国内相关学者基本继承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梁嘉骅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整个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能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的部分,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大环境中拥有的明确位置,企业在行业中的生态位是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实力的标志。钱辉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定位,这种关系是企业与环境互动后所达到均衡的状态,它受到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企业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接口——资源和需求的状态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企业生态位的内涵,然而,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一个重要因素,即将企业生态位视作一个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且与资源、功能和地位有关的系统变量。尤其是从梁嘉骅、钱辉等学者的理解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但它不同于生物生态位的最大区别是企业生态位的构成主体——企业“是包含若干个人的有机整体,具有更强的思维性和主体选择能力”。面对竞争对手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更具有保证自己相对竞争地位的稳定或不落后的意识和能力。企业生态位由各种形态各异、性质有别的生态因子构成,这些生态因子通过紧密的分工协作组成特定结构,改变作用强度与形式,调整关联层次与方式,再加上宏观社会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企业之间互动态势的作用,不断支配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演进。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是企业生态位功能的主要表现,而非企业生态位本质的集中反映。正确认识企业生态位的本质离不开对企业生态位结构的深入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态位已有研究成果,从促进企业与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本文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企业生态位借助于企业的功能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方式来促进人力资源、产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催化互动,形成一个不同层次、类型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多因子系统,产生更大的资源效益、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生态位本质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特征

企业生态位由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组成,这些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并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和状态。虽然企业生态位不一定完全表现企业内部生态因子的生态特征,但企业生态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多样化特性却可以明显地标识出企业特征的变化轨迹,也就是说,企业特征能够表现出强烈企业生态位的特色。由于企业生态位的生成演变往往会受到企业智慧水平、思维能力、生命周期、遗传基因等的交织影响。因此,透过企业特征可以管窥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健康状态及要素之间的联结模式与结构关系,并从结构层面了解到企业的功能形态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企业生态位不仅是反映企业生命体的意志、灵魂、思想和行为等特征的功能体,关键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与功能基础上的企业特征的综合体现。

(二)资源状态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能动地与环境及其它企业进行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流动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对于多数现代企业而言,采取最优资源利用策略,获得最优最宽的资源空间幅度,是不同发展时期企业生态位关注的焦点。同一环境中的生态因子并不是平均的分布在各个企业资源维度上,而是倾向于向具有聚集效应的维度集中,企业生态位竞争的日渐激烈加速了生态资源的空间移动,尤其是对稀有生态资源的竞争,不断扩充和改变企业对所依存环境中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的利用幅度。事实上,由于构成生态环境空间的资源因子始终处于从“质”的优劣互变到“量”的增加减少的变化状态,因此企业生态位获得并利用的资源空间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这就要求在对某一性质、类型的企业生态位进行具体研究时,必须将企业的资源维度纳入到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以便于把握企业生态位的可发展强度和竞争力水平。

(三)环境关系

基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企业生态位描述了企业与环境交互过程的协同共生与互动均衡,因而企业生态位的本质还应该揭示构成生态位空间的内外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内外生态因子由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关系的纵横交错,这种互动关系可能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也可能通过结构、功能互补,或者是通过充当生态因子链的结点加以联结。

企业生态位遗传、演进及衰退也揭示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的关系形态。企业生态位的遗传密码、遗传信息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复制都离不开外部环境条件的必要支撑,任何一个外部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剩,质量上的残次或低劣,都会影响企业生态位的遗传、演进,否则会极易诱发企业生态位衰退现象。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机理、细化机制、调整机制、优化机制、移动效应等都是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动态交互关系的静态结果表现。资源状态提供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各要素交互催化的前提,而企业特征塑造了企业生态位空间内部关系性质的基本概貌。

篇(2)

关键词:品牌 进化 生境 生态因子

随着对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深入,与企业相关的品牌进化命题也日渐被理论界所重视。品牌进化是将品牌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的切入点,深入研究品牌进化的动态过程将对企业品牌构建、品牌发展、品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品牌进化的研究离不开品牌生存的大环境,只有在品牌生态的大环境中才能更清楚地研究品牌发展演进的动态,这是本文研究的立足点。

品牌进化的生态环境分析

自从1955年美国学者伯利•加德纳和西德尼•利维发表的文章隐含着把品牌作为生命体的认识,从而开创了“品牌个性理论”的启示后,凯文•莱恩•凯勒、大卫•艾克等学者的研究中都透视出对品牌生态的认识。1998年,大卫•艾克明确提出了基于单个企业品牌系统的“品牌群”概念,首次将生态学的种群概念引入品牌理论的研究中,开启了品牌生态理论的研究历程。把品牌明确视为一个生命体,始于欧洲经济学院德籍教授曼弗雷•布鲁恩,他首先提出了品牌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品牌生命周期由6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以及两极分化阶段。此后,美国著名品牌专家迈克尔•穆恩等在《火炬品牌:网络时代的品牌铸造》中论述了品牌具有的生命性质。菲利普•科特勒(1997)认为,应该用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加以分析,即品牌也会像产品一样,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成熟到最后衰退并消失的过程。从众多营销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品牌具有特殊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属性,也会经历从出生到衰退的进化过程。

在生物学中,环境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通常又称生境(habitat),特指生物个体或群体所处具体地段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对不同的生物体来说,生态因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生存因子,也有主导因子,其中,主导因子是决定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具有类生物体特征的品牌显然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够得到进化发展。由此,温克勒(1999)提出了品牌生态环境的新概念,并指出品牌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充满活力并不断变化的有机组织的论断。品牌与生态的结合成为品牌理论发展的趋向之一,生态学将成为解决品牌复杂性问题的桥梁,成为品牌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视角。与一般生物成长环境相比,品牌进化生境与品牌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品牌进化生境就是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品牌生态因子的作用是综合的,每一种因子的作用有主次、轻重之别,也有直接、间接之分。同时,各种品牌生态因子的作用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在品牌进化的各个阶段,各种品牌生态因子发挥的作用强度不同,对品牌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

品牌进化过程由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组成,包括政府、股东、雇员、分销渠道、顾客以及营销合作者、竞争者、联盟伙伴、发展伙伴、广告商等。因此,品牌进化环境的生态因子总括起来可以作如图1所示的归类。在图1的归类中,涉及的经济、社会、地缘等环境因子,属于品牌进化的外部环境因子,一般称之为非生物环境。而企业内部环境因子较为直接地影响品牌进化的过程,是品牌发展的要素,是品牌进化的生物环境。

品牌进化的生态因子关联度分析

品牌进化生态因子分析面临的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为此,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品牌进化生态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以解决上述问题。分析中需要选取品牌进化的一段时间,时间的长短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具体步骤如下:

(一)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为使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文章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见图2)。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目标层―品牌竞争力;准则层―品牌评价指标;方案层―品牌影响因子。图2中的影响因子P是各具体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可以通过确定权重来确定。

(二)构造判断矩阵

在递阶层次结构中,设上一层元素C为准则,其所支配的下一层元素P1, P2, P3, P4对于C的相对重要性即权重。由于P1, P2, P3, P4对于C的重要性无法直接定量,只能定性,那么确定权重用两两比较方法,本文用ui和uj来表示。对于准则C,元素ui和uj哪一个更重要,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对于准则C,通过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aij)nxn

其中aij就是元素ui和uj相对于C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三)单一准则下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上文得到的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然而,最终要得到的是各元素即品牌进化生态因子P 对于目标层C的排序权重,从而进行重要性排序。

(四)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计算单准则下权重向量时,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判断矩阵的构造中,并不要求判断具有传递性和一致性,即不要求aij•ajk=aik严格成立,这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与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决定。但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是应该的。如果出现“甲比乙极端重要,乙比丙极端重要,而丙又比甲极端重要”的判断,则显然是违反常识的,一个混乱的经不起推敲的判断矩阵有可能导致决策上的失误。而且上述各种计算排序权重向量(即相对权重向量)的方法,在判断矩阵过于偏离一致性时,其可靠程度也就值得怀疑了,因此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通过AHP法,最终要确定品牌进化生态主导因子、生存因子与一般因子,以确认品牌进化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品牌的影响程度和关联程度。

基于生态因子影响的品牌进化途径分析

在生物学中,生物首先受到生态因子最低量的影响。当某一生态因子缺乏或不足时,可以成为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但若该因子过量,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这就是利比希法则和限制因子法则。基于最低量法则和限制因子法则,美国生态学家Shelford于1913年指出,一种生物能够生长与繁殖,要依赖综合环境中全部因子,其中一种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超过了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就会衰退或不能生存,这就是耐受性法则。每种生物对每一生态因子都有一定的耐受限度,但任何一种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耐受限度和适宜生存范围都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扩大,也可能受到其他生物的竞争而被取代或移动位置。具有类生物特征的品牌在进化过程中同样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不同地域市场的差异,消费者的差异,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的差异,致使品牌对生态因子有一定的耐受限度,从而形成了对生态因子的适应。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由于所处的生态位不同,为适应生态因子,所采取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进化的三种途径:竞争、协同进化与共存。对品牌生态系统来说,为适应不同的生态因子,品牌进化的途径包括品牌竞争、品牌协同进化和品牌共生。

(一)品牌竞争

品牌生态系统中最通常的表现形式就是竞争。为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和生存空间,品牌持有者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竞争关系。显然依赖于同一有限资源的不同品牌群之间的竞争往往很激烈,这样必然导致两个结果:一是竞争中的强者取代弱者,后者被排挤(在生态系统中消失)。品牌扩张是企业通过品牌的渗透、空间扩张战略等以扩大品牌的分布区域,这是品牌成长期的主要行为特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占据生存空间,得到消费者认知,提高品牌知名度。品牌延伸即品牌繁殖,是指品牌利用现有优势,生产与原品牌不同类别的产品,或发展关联的亚品牌等,丰富品牌种类,延长品牌寿命。各类品牌延伸行为的复杂程度差异很大,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是品牌繁殖期的主要行为特征。二是竞争的各方或某一方发生进化改变,即在资源利用方式上更特化,适应的范围更窄但更有效,降低竞争强度,实现不同品牌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共存。

(二)品牌协同进化

在品牌生态系统中,品牌外部环境生态因子与内部环境生态因子相互作用是品牌进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品牌生态系统中,孤立的品牌进化不存在,需要在多种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下协同进化,其结果是一定的品牌组合共同占有和利用同一生境中物质资源、空间和品牌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状态。品牌协同进化最通常的例子是品牌联盟。协同进化是一种群落进化的类型,企业集群通过协同进化、专业化生产和营销发展出多个品牌群,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品牌共生

在现代生物学中,共生一般被定义为一种相互性的活体营养性联系。在生态系统中,各个物种在生态因子的影响下,最终总会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点,这就是品牌共生的平衡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自经济的、社会的、地域和企业内部的各种生态因子造就了复杂、动态的生态环境,各种大大小小的品牌共同生存,形成了动态的品牌共生系统。在生物界中,共生新能量转化为共生植物或动物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提高;在品牌生态系统中,共生能量表现为资金、技术、知识等在各品牌之间的分配。一般说来,品牌间的共生关系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以下原因会导致品牌共生状态的解体:品牌均衡态势被打破;品牌成员采取敌对的营销目标,使关系不相容;某品牌成员原有的竞争优势消失等。一般来说,在竞争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品牌共生状态保持比较久,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品牌竞争较为激烈,品牌共生状态较为短暂。品牌共生状态是产业内各品牌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斗争,在一定阶段达到相对均衡状态。在这一均衡状态下,各品牌或采取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产品以获取高端市场;或采取成本领先策略占领低端大众市场;或采取利基策略针对特定需求市场提品。均衡状态下任何品牌想要打破这一均衡获取更多市场份额,都需要付出惨重代价,在投入产出上陷入陷阱。于是在各方利益权衡下,各品牌在这一均衡状态下理性竞争。

现代生物学给出了三个衡量适应的标准:生存、繁殖或基因延续、生物对环境利用的效率。品牌进化过程中,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加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高品牌的繁殖力和市场影响力。同时,积极利用政府产业政策、经济政策和各种地域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提高品牌的适应能力,促进品牌进化。

参考文献:

篇(3)

教育生态学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是一个由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政策系统、心理情感系统等构成的半自然、半人工的复合生态系统,拥有生态系统所属的基本特征。建构一个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理解并遵循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此科学合理地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特征

按照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所要构建的相对优化、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必然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系统的特殊属性,这主要体现在整体性、多样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协同变化性五个方面。

1.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的形成基于各因子(因素)在发展和变化时产生的普遍的、非线性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正是这些普遍的、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使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对的整体性和组织性。生态因子不可能完全脱离其所处的某一系统而独立存在,否则它就成了另一个独立系统。就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而言,这个系统包括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课堂的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课堂的社会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课堂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以及其他的作用因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所有这些因子在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须说明的是,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是所有因子功能的叠加,物质流、知能流和能量流在教学个体、群体和系统内的转换、输入和输出,实现各因子功能的协调,取长补短,因此,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远大于所有单个因子功能的总和。

2.多样性

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因子具有多样性,比如主体因子中的学生,他们个性特征鲜明,文化背景、学习风格和动机差异性大,就像是自然生物界中的不同物种共存于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彼此交融,相互影响,他们认知、思维、语言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即多样性成为彼此间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驱动力。

3.动态平衡性

所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而实现的一种相互适应、相互补偿、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一个运转良好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可以以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状态,教学主体和各个生态因子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规范作用下各司其职,维持课堂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能和信息在各教学因子间转换和循环,各教学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使得教学生态系统大致处于平衡状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但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英语课堂系统中的各个因子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换言之,系统的某些部分会出现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通过系统的自调自控实现,又要通过外部力量对系统的调整和改革进行,从而使系统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稳定状态,则系统结构更加合理,能够发挥更高效的功能和取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处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4.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具有对外部系统的接受和交换能力,即与外部系统进行持续的信息传输、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进而维持演替发展。系统要稳定有序的运行,其动力不仅来自系统本身,还来自系统以外。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因素(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个体,生命个体的必须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既来自生命个体内部的力量,又来自于生命个体所在系统提供其发展动力。要同时获取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必然要求生命个体所在的系统是开放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需要来自外界的支持,比如科学的英语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环境、先进教学辅助设备、不断更新的信息等,通过教学过程的转化,这些动力和支持将被转化成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变化又将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产生影响。

5.协同变化性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共生共存,这就是事物的相关性或称协变性,也是事物的固有特性之一。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生共处的协变性在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生态课堂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因子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因子发生协同变化。总体而言,教师采用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力起到不同的作用。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变化反过来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教师的教学理念又会影响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

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运行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要实现科学优化运行必须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动态平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协同变化性原则。

1.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

强调整体性,关键在于要使组成系统的各因子在有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教师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存在于大学英语课堂,其主要功能是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另外,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存在也无不是旨在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所有这些因子都应当科学、合理、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以发挥其整体的最大功能。

2.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

大学英语生态系统中学生、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强化了教学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系统更加稳定,更有动力。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整体性原则强调综合、全面发展,突出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具体到每个学生,就应使学生有多种自主的选择,确定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英语课堂中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的内涵及具体操作形式也都各不相同,但在具体的某个阶段或者环节,由于它们最具有合理性,最能反映出外语教学的某些规律,因此也最能解决某些教学实际问题。

3.充分体现动态平衡性原则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取决于它的自组织能力,这种自组织能力能有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也就是教学系统短期震荡和无序状态后又能恢复平衡的原因。但有的教学问题,甚至是大学英语培养目标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都会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产生冲击,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对教学过程进行关注、支持和监控,当这个教学系统的运行出现波动和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给予必要的支持,随着各项措施和操作办法的逐步到位,随着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整个课堂教学系统又会趋向平衡。

4.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

充分体现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指充分尊重教学理念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开放性、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开放性等。比如就教学内容而言,教材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师生都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开发者与创造者;就教学手段而言,既可以是课堂上的讲授和演练,又可以是课外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师生关系而言,这种开放既是人际间的多维互动与交流,更是信息的开放与沟通。

5.充分体现协同变化性原则

篇(4)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生态学概念,将金融看做是由金融子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定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金融运行规律和生态特征的系统性抽象。它包含了与金融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是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相关外部因素的有机组合。西部地区作为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规划中的重点支持地区,经济已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取得发展的同时,无论是发展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西部省份之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差异较大,整体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导致了当前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基础较差,而相应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与支持力度又相对有限,这也就造成了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现状。但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有以四川、陕西为代表的“金融高地”也有以重庆为代表的金融生态发展前景巨大的地区。其他省市则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同时通过构建西部金融中心不断辐射周边城市,借助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有利条件优化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本文针对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部分指标采用三年的平均增长率,使指标更具说服力,深入探析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进行聚类分析,对各省市的金融生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同时指出当前西部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关系到与金融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因子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因此要想全面系统地评价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水平,就必须要构建一系列包括金融发展因素的指标体系。近年来,众多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张瑞怀(2006)以湖南省为例,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建立了现实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要素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1]苗丽娜(2007)将系统动力学方法运用到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中,基于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2]在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构建方面,徐诺金(2007)将金融生态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大类,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其根本是改善法制环境的观点;[3]在金融生态机制运行上,乔立娟(2012)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对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寻找政府、各类借款人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三者之间的均衡;[4]周炯,魏佩佳(2012)通过金融资源水平、政府财政能力、经济基础和社会信用水平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5]张孟云(2015)结合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FAVAR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金融竞争力进行测算和评价。[6]以上这些对金融生态水平的研究所选取的指标通常为静态指标,这样的指标不能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金融生态发展的潜力与趋势,同时评价方法的主观性较强,不能反映客观情况。本文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各个分指标的选取频度,采取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将金融生态环境的总体框架划分为金融生态环境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两个一级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来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见表1。综合看来,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比起单一使用某种方法,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一方法的弊端,使研究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更高,能够在数据搜集准确有效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使之对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政策制定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主成分分析法。(1)因子分析前提条件检验。利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由结果可知,KMO统计量为0.628>0.500,符合因子分析要求。(2)提取因子。使用SPSS软件对原有的11组变量指标进行提取,选用基于主成分模型的主成份分析法并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由结果可知,变量的共同度基本都在0.9以上表明提取的因子全体对每个变量都有较高的解释程度,各变量丢失的信息较少,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3)确定公因子数目。当提取特征值大于1时,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078%,基本上能够涵盖所选数据的统计信息,所以本次因子提取过程的效果较为理想。(4)公因子成份分析。对于上述提取出的两个主成分,运行SPSS得到11个指标在这2个主成分上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之后根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对两个主成分进行命名。这里使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结果见表2。表2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组件12人均GDP0.8910.404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0.9820.161本专科毕业人数0.9540.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0.4600.87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0.9230.221资本形成总额0.0930.821消费总支出增长率0.7040.224城镇失业保险人数0.9450.109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0.9510.172进出口总额增长率0.1180.914人均GDP增长率0.1560.938表2中第一个因子由人均GDP、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城镇失业保险人数、本专科毕业人数这7个指标组成,其中人均GDP、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这4个指标所反映的是当地的经济运行体系,而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城镇失业保险人数、本专科毕业人数这3个指标则表明了一个地区社会诚信及保障体系的情况,所以第一个因子是由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体系与社会诚信及保障体系所组成,故将它命名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第二个因子是由消费总支出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构成,居民消费总支出可以反映当地的消费状况,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则反映了当地的投资状况,故可以将其命名为金融生态环境的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5)计算因子得分。为了得到因子得分系数,使用回归法对其进行估计,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将各指标因子得分数值作为因子分析函数的系数,可得因子分析函数(6)结果分析。从综合得分的结果来看,四川省的金融生态环境最好陕西省紧随其后,而、青海、宁夏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表现较差。对比两个因子的得分可知各省的排名在基础因子(现实竞争力)方面与推动因子(潜在竞争力)有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金融潜在竞争力的数据使用的是各省三年间增长率的平均值,而金融现实竞争力是通过2014年的年度数据得到,这就解释了很多我们印象中一些落后的省份反而排名却很靠前:像四川、陕西这种现实竞争力很强的省,之所以短期内难以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是因为各项指标的基数相对较大;而、内蒙古这些省份,其指标的基数比较小,因此增长率可以比较大,这是与现实情况相符的。2.聚类分析。为了进一步描述这12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对各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12个地区分为四类,可以发现其与因子分析法综合排名的结果相吻合:第一类为四川、陕西,虽然这两个城市在推动因子上表现较差,但是其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相对其他省市较好,金融规模较大,故综合能力最强;第二类为广西、重庆和云南,这三个城市在两项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对靠前,发展潜力较好。从结果来看,重庆是唯一一个在两项排名中都处于靠前的地区,说明重庆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发展潜能;第三类为内蒙古、甘肃、贵州和新疆,这四个省在两项排名中的位置都相对居中,表明其无论从现实竞争力来讲,还是从潜在竞争力来看在西部都处于中等位置;第四类为、青海、宁夏,这三个省的潜在竞争力排名靠前,说明其增长潜力很大,在最近三年的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其基数较小,仍属于西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应加大对这三个省的政策扶持。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03-02

一、教育生态学及其基本原理

根据188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Haeckel)所下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Cremin)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教育科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一个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的新领域。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1]。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决策和实践特别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着重讨论其中的两条: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一)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生态因子。这一定律是李比希(Liebig)在1840年研究各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发现,后经泰勒、奥登等人扩充发展而来的,其核心是:当生态因素处于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1]。限制因子会限制有机体的发展。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另外,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值得重视和研究。

(二)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耐度定律是指生物对于它生存所依赖的各种复杂条件中的一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度,或是质量上的,或是数量上的,是有限的,“过”和“不及”都是对其有害的。这一定律是谢尔福德(Shelford)于1911年在耐力生态学研究中提出的,经过后人的补充和发展而成。最适度原则是指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能突破阈值,超过最适度范围,否则就会影响其发展甚至生存。最适度是生态因子质和量统一的结果[1]。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同样也存在着耐度和最适度的问题。

二、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现状

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由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在课堂生态系统中,课堂生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课堂生态环境是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指独立于课堂生态主体而存在的课堂物理生态环境因素,如:教室的大小、课桌、光线、颜色、噪音、温度、装饰、舒适度等,但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作为参照成为对方的课堂客体生态环境因素[2]。在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顺畅地进行交流,不断激发系统的活力,促进师生协同进步和发展。然而,当前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着诸多违背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的限制生态因子,不利于师生的协同进步和发展,本文试从课堂物理生态环境和课堂生态主体及作为课堂客体生态环境因素的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当前课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期在教育生态原理的指导下得到改善。

(一)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物理生态环境

许多学校大学英语教室偏大,噪声偏高,超过了学生的耐度,影响学生的情绪;座位成秧田式拥挤排列,在物理条件上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不平等,有利于能量、信息等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但不利于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二)教师的客体性生态环境

除了教师和学生共享的物理生态环境以外,以学生作为参照物,教师的客体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作为教师客体生态环境因素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限制因子。 一方面,班级规模太大,在一些学校40人以下的班级很少, 100人以上的班级却不少见, 造成“有机体

或生物单位面积密度太大, 得不到生长所需要的充足的养分和空间”, 表现为学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少数优等生多占资源,边缘性学生受冷落,而教师则负荷太重,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另一方面, 来自各个不同群体的学生带来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学风和管理制度,而每个学生个体也带来了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和个性倾向。这一切都会影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的制定和实施,不利于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和谐、平衡的发展。

(三)学生的客体生态环境

以教师作为参照物,学生的客体生态环境也有待改善。一方面,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专业素质、文化修养和个人倾向对学生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尤其是大班的边缘学生,无法获得均衡的学习资源,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与教师平等交流与对话的地位,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权利与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尊重的权利等。这一切都限制或阻碍了课堂生态系统整体、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教育生态学原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根据教育生态学原理,课堂生态环境中的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各生态因子的质和量的变化会对生态主体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把握各生态因子的质和量,使它们处于生态主体最适度的状态是构建健康、和谐、待续发展的生态课堂的关键。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课堂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调整改善当前失衡的课堂生态系统。

(一)分析物理生态因子,改善课堂生态环境

教室的大小及墙壁装饰、课桌的编排、噪音等都是影响课堂物理环境的生态因子,教室太大空旷,太小拥挤,墙壁的颜色太亮刺眼,太暗压抑,课桌秧田式排列沉闷被动,圆形编排难以辐射到边缘,噪音的大小直接影响师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顺畅等,对这些生态因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有望使师生能在一个大小适中、方便交流、噪音小、平等、舒适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根据学生基础,实施分级教学

实施分级教学是基于各个生态个体不同的耐度和最适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背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进程,只有难度和进度控制在学生的耐度范围以内,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身心才能稳步持续地发展。

(三)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学生的客体生态环境

作为生态主体学生的参照物而存在的客体生态因素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态限制因子,教师素质的优劣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客体生态环境中的物理环境因素,因为它具有能动性、主动性、渗透性,能通过它的言行主动对生态主体学生施加影响,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通常与学生素质的高低成正相关。

(四)控制班级规模,改善教师的客体生态环境

作为生态主体教师的参照物而存在的客体生态环境因素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生态因子。在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双向交流的多少和顺畅与否,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为了保证资源的分配均衡,只能进行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递,其结果就是教师做讲座,学生做笔记,日复一日,这种失衡的生态课堂最终导致教师学生双方身心疲惫,意志消沉。和谐而有活力的班级规模,其学生数应在教师的承受度以内,一般为40人左右。

(五)把握课堂生态特征,改善师生的生态关系

生态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三大特征[2]。课堂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些特征,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利共生,而不是偏利共生的关系[3]。在师生互利共生的关系中,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互利、协同进步的状态中进行,其结果是:学生得到发展,教师的生命活动价值得以实现。

(六)灵活应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实现课堂教学改革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僵死的、万能的、一成不变的。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也要结合实际,要认真分析各种限制因子,努力创造条件将那些妨碍生态课堂健康发展的限制因子调整到生态主体的耐度和适度范围内。但由于条件所限,改革常常不能一步到位,有些限制因子可能暂时无法调整,这时我们可以把目前不能改变的限制因子放一边,多研究那些目前可以改变的限制因子,如:在一些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可以暂不考虑班级规模的问题,多研究一下教学方法、师资建设、规章制度等限制因子进而作出调整,对课堂施加有益的影响,使其向充满活力的生态型课堂发展。总之,深刻领会并创造性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是建设良性生态课堂并使其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篇(6)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2013年成考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2)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在诸多生态因子中,必有一个对生物是起主要作用的,称为主导因子。(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不可替代性: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补偿作用: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它的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他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作用。

4.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内稳态2.实验驯化与气候驯化

二、问答题

1.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生态因子分为哪些种类?

2.简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生物对耐受性范围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

2、简述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包括在环境因子中。

3、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

B.地形因子

C.外来因子

D.变动因子

4、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5、生态因子中的温度、湿度、光、降水、风等称为()因子,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称为()因子。气候,生物/非密度制约,密度制约/非生物,生物

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非生物因子

D.外来因子

7、举例说明生态因子中,什么是间接因子

生态因子中,有些因子直接对生物起作用,如光照、温度等。而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不是直接的,但它们能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将地形因子称为间接因子。

8、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

B.一般生态因子

C.替代因子

D.限制因子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两点补充:

(1)Liebig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2)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15、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量,钾可维持350k量,磷可维持500k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

16、用图形表示耐性定律,并简要说明各区域生物的特点。

17、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C)

A.高温、高湿

B.高温、中湿

C.中温、高湿

D.中温、中湿

18、生物体对实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C)

A.气候驯化

B.调节

C.实验驯化

D.适应

19、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20、判断:生物对环境只是被动地适应。(×)

21、判断: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的生态因子是不变的。(×)

22、判断:各个生态因子对生物所起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23、判断: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24、判断:对所有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宽的生物,它的分布一般很广。(√)

25、同种乔林生于密森林中时其叶片比生于蔬林中时薄,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子在起主导作用(A)

A.光照

B.温度

C.降水

D.大气

26、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霸王鞭,分属仙人掌科和大戟科,但它们都以小叶、肉质化的茎来适应干旱生境,这种现象称为(A)。

A.趋同适应

B.竞争

C.互利共生

篇(7)

[分类号]F273.1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成为研究者探讨技术创新的基础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予了界定。纵观已有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是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而进行的。DebraM.Amidon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创造新思想、使用好思想的能力,好思想最终成为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我国研究者傅家骥等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胡恩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从对市场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开始,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的综合。魏江、许庆瑞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要素是创新决策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五个方面。

随着对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过程的作用价值。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创新信息的流动和作用的发挥。正如Cohen W M认为的,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层面上,外部知识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开发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吸收有价值的新信息并用于商业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信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我国研究者关士续等认为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风险,要减小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中的信息处理绩效。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正是这一信息处理过程构成了“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物质过程的灵魂。付睿臣、毕克新从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人手,在分析了技术创新各阶段所包含的信息活动及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据此分析了信息能力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

基于创新信息资源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特征和内涵,提出了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模型,分析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

2 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2.1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特征和内涵

著名生态学家Odum E P把生态位定义为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了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的行为。随着现代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生态位理论已经被应用到诸多领域,与不同的学科知识融合产生了新的概念,如企业生态位、品牌生态位、网络媒介生态位等。我国研究者借鉴生物生态位原理,提出信息生态位概念并对概念加以界定。如娄策群将信息生态位定义为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刘志峰、李玉杰认为信息生态位指信息人通过与外部信息环境的物能流转及其他信息人的交流互动中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功能作用。根据生态学理论对生态位的定义,可以把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界定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创新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位置预示着该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和控制的程度。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与物种生态位宽度有关。生态位宽度是指某一种群(或其他生物单位)在一个群落中所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如果实际被利用的资源占整个环境资源的小部分,则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较窄;如果一个物种在一个连续的资源序列上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则它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参考自然界中生态位宽度概念,企业对其所处周围环境中各种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可用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表示。通常,创新企业所拥有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值越大,表明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自身所具备的创新信息资源条件对环境的适应度就越高,在竞争中取胜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自然界,当两个物种需求同一环境资源时,将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即有一部分生态位空间为两个物种所共有。生态位重叠现象的出现将会导致物种间的资源竞争,其竞争强度应当与在特定环境资源梯度上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成正比。类似地,也可以认为企业之间创新信息生态位重叠与竞争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重叠程度越大,企业间竞争强度越高;另一方面,分离程度越大,则企业共存的机会越大。

基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其实质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往往表现为在创新信息生态位上的竞争。为了赢得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企业应注重其创新信息生态位的构建,特别是努力拓宽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但创新信息生态位宽度并不是越宽越好,宽度的增加必须是在自身的承受范围之内。如果增加的宽度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能力范围,不仅会在原有信息生态位上失去竞争力,而且在新的生态位上也不足以形成竞争力。同时,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位的差异化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企业为了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起具有鲜明特征的创新信息生态位,利用自身的创新信息资源特色优势打造技术创新优势。

2.2基于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实现依赖于其独特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企业创新信息资源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创新信息资源的识别、获取和整合阶段,企业在上述三个阶段的能力决定了其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控程度,是形成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决定于三种生态因子: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企业的这三种信息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即企业控制和可利用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三种生态因子中,每一种生态因子对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时这三种生态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关系。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只有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多变量的非线性的相互影响与协同作用,才能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进而形成区别于原有系统结构的新的有序结构。在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系统内部,

由于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内各信息生态因子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相互融合和放大,进而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原先各部分的新的信息生态因子组合,进而不断的推进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的发展和创新信息系统的进化,提高企业的创新信息能力。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表示为P,信息识别能力因子、信息获取能力因子和信息整合能力因子分别表示为f1、f2和f3,则P=f(f1,f2,f3)。

2.2.1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 信息识别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的内容和其产生、传播、接受的程度,依赖其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判断其性质、价值的本领和水平。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资源包括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等多种类型,同时,企业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渠道也有多种。创新信息种类和获取渠道的多样化造成企业接触到的创新信息数量浩瀚、内容繁简不一、混沌程度不同,而不同种类和来源的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是不同的。根据创新信息的识别难度,可将企业所能接触到的创新信息划分为三类,分别是白箱型信息、灰箱型信息和黑箱型信息。白箱型信息是指来源可靠、内容简单明了、传播透明度高的信息,这类信息在产生及传播过程中没有发生扭曲、变质现象,很容易被受众所识别和认同;灰箱型信息是指模糊型信息,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才能识别出它的内容和价值;黑箱型信息是指那些不能被受众所直接感受到,而只能是通过外部观察,研究形状、外表及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关系,通过测试、模拟、分析等方法所获得的信息。为了减轻工作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要求创新企业具有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对相关的信息加以论证、归纳和识别。

2.2.2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是指企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手段,有意识地从内、外部环境中获取创新信息的能力。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生态因子的作用在两方面体现出来:①企业所需要的创新信息资源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技术开发过程紧密相连,其创新信息资源获取是长期性的,需要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和企业自身对创新信息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依据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来获取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特别是对各种信息来源的利用和关系处理能力。②企业对外部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获取实际上是与外部信息资源所有者的交易过程,因此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同时,企业所需要的外部创新信息资源是由不同的经济主体所占有,对于特定的经济主体来说,获取和占有信息资源也要付出成本。因此,获取创新信息资源需要付出的成本同样构成了对企业的能力要求。

2.2.3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信息整合能力生态因子指企业通过各种机制和策略的运用,将不同性质和特征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的识别和获取只是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构建过程的基础,为了保证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将获取的和已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只有经过有效整合的信息资源才能形成企业有价值的创新信息资源,才能形成具有特定优势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为了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企业创新信息资源整合是多种方式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通过有效运转,个人信息与组织信息、隐性信息与显性信息、原有信息与新获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等不断地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放大效应和涌现效应,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为了使企业创新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以高效协调各机制的相互关系,动态调节和优化各类信息要素及相互作用。

企业的信息生态因子决定了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但创新信息生态位的优势并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优势的实现还要依赖于通过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将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转化为技术创新能力优势。以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对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这一视角看,企业的创新信息生态位与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共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体现出了企业对创新信息资源的掌握、控制和可利用的程度,在企业的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作用下,创新信息资源经过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创新思想形成、产品设计阶段、问题解决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和产品销售阶段)而发挥作用,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该能力的发挥受到企业的人员素质、知识基础、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企业信息开发利用能力与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是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又影响到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的构建。

3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分析

企业创新信息生态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主要体现在创新动机的形成、创新不确定性减少和技术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

3.1创新信息生态位与创新动机的形成

技术创新是从创新动机产生及创新决策开始的,迅速产生创新动机并及时的做出创新决策是企业创新成功、形成创新优势的第一步。综观对技术创新动机的研究,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因有四种:①市场需求的拉动;②技术发展的推动;⑧政府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规划及政策、法规上的激励;④企业家具有的创新愿望和较高的创新素质,企业家的远见卓识、风格特质以及对市场利润的渴望和追求。这四种动因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并且这些因素之间的自组织和协同作用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源泉。在上述技术创新动因中,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敢于承担风险及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是盲目的,企业家的这些创新特质的形成是以不断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为前提的,一定程度的创新信息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的基础。另外三种技术创新的动因也构成了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而这些动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是通过信息的传递而发挥作用的。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才能了解和掌握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来发现技术创新的机会,从而开始产生技术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可见,能够发现创新机会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而这一前提是以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为基础的。

3.2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减少

技术创新活动具有试验性质,由于其中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包含有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使技术创新呈现高风险性。世界各国的技术创新实践表明,创新成功的概率往往大于失败的概率。弗里曼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来自于三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一般商业不确定性。从信息的角度审视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可以被看成围

绕其不确定性所开展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信息的处理需求与信息处理能力的矛盾运动。由于影响技术创新的信息处理需求和信息处理能力都要求把不确定性减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对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要通过对于创新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处理来解决。创新信息作用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主要相关环节,通过对创新业务环节的影响来减少整个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①创新信息能丰富创新思想;②创新信息能完善创新产品设计;③创新信息能加速创新进程;④创新信息能够提高创新产品的营销能力。可见,由于创新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创新风险源于“信息的缺乏”或“所拥有的信息与所需要的信息之间的差距”,减少不确定性的途径或方法就是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生态位优势构成创新成功及减少不确定性的基础。

3.3创新信息生态位与技术创新发展路径

篇(8)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19001

引言

从20世纪末开始,生态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创造相应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和条件,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来为国家和政府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为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文尝试着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选取了张家界为实例,对张家界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实际分析和评价。

1 研究区域概况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川边界的武陵山脉腹地,北临鄂西山地,东望洞庭湖滨,西接云贵高原,南眺雪峰山脉。张家界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等,其中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76%,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张家界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几大自然保护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1%,植被覆盖率达到97.9%,植物有93科517种,珍贵树种有珙桐、银杏、金钱柳、香果树等。鸟类有6目13科41种,畜类有28种,昆虫有14目69科208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猕猴、穿山甲、麝、等,简直是大自然的基因库。各种景观也是引人入胜。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16峰、16洞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天门山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0%,动植物资源种类相比之下,比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还多,是一座储量极为丰富的天然植物园、动物园和药材库。再加之几大国家自然保护区,让张家界的旅游资源更为丰富。

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是指通过某些标准来衡量某一旅游资源在同类旅游资源或全部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以此来确定该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重要程度[1]。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要立足于对整体价值的评估,但单一的评价方法基本上达不到科学、合理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来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比较评价指标两两间的重要程度,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每一层次因子的权重,并通过权重组合,计算所有指标因子相对于目标的权重。

2.1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因子[2]的选取,对于整个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选取合理的评价因子的时候,既不能太主观,也不能完全采用单纯的定量指标。因为单纯的定量指标不能完全适用于旅游评价,如涉及文化背景、美学观赏价值的评价只能是基于评价者的主观感知。为此,本文在遵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下,参考国家和一些行业标准,结合相关文献和专家的问卷调查,将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旅游资源影响力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3大类[3],在此基础上,又向下分了14个具体的指标,形成了一个递阶层次的评价体系(表1)。

2.2 确定评价体系中因子权重

2.2.1 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然后参考标度对照表[4](表2),用数值1、3、5、7、9分别代表两两比较,前者较后者的重要程度相同、稍强、强、明显强、非常的强,2,4,6,8代表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个相邻等级之间,倒数代表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为上面的互反数。通过向专家咨询,得出各因素间的标度值,据此来构造判断矩阵(表3)。

2、4、6、8 两因素的重要性之比在上述2个相邻等级之间

2.2.2 求判断矩阵各因子权重

根据上述判断矩阵,可以求出每一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将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5],即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配。具体的过程如下:

本文4个判断矩阵计算出的结果如下:

对于矩阵A,最大特征值λmax=3.0940,特征向量WA=[0.7172,0.1947,0.0881]

对于矩阵B1,最大特征值λmax=7.3525,特征向量WB1=[0.4516,0.1395,0.1395,0.1395,0.0318,0.0318,0.0662]

对于矩阵B2,最大特征值λmax=4.1170,特征向量WB2=[0.1175,0.0553,0.5650,0.2622]

对于矩阵B3,最大特征值λmax=3.0000,特征向量WB3=[0.4286,0.4286,0.1429]

2.2.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检验其一致性。当一致性指标时,说明矩阵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其中,平均一致性指标RI可以查表(表4)确定。

对于矩阵A来说,计算得CI=0.0470,CR=0.0904

2.3 各因子权重排序及分析

将计算得到的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6]各层因子进行总排序[7],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旅游资源的要素价值的权重最大为0.7172,说明了在张家界生态旅游开发中,资源要素价值应该是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是旅游发展的最基础的的支撑。在各评价因子层中,资源的奇特度和动植物资源的权重最高,依次为0.3239、0.1100,说明吸引游客的主要是当地奇特的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然而,基础服务设施权重最低为0.0108,说明其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所制约,今后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服务的建设。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结论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

对张家界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的结果与张家界的生态旅游资源基本一致,说明了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面的可行性。

3.2 通过层次分析法

本文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阐述了旅游资源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开发价值,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彭立圣,牟瑞芳.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3):177-180.

[2]余敏.层次分析法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4(6):100-102.

[3]吕建树,刘洋等.鲁北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11,33(9):1788-1798.

[4]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25(3):507-516.

[5]王力峰,王协斌,张翠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以广西金秀县为例[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26(3):435-439.

篇(9)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因子分析

Key words: Zhong Yuan Economic Zone;financial ecology;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80—03

0 引言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营造适合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降低金融风险并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以其特有的资源条件和交通优势奠定了它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地位,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其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1.1 中原经济区概述 中原经济区由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域的二十九个城市构成,地处我国中部的核心,特有的资源条件和交通优势奠定了其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地位,更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与平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中原经济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东、西、南、北经济对流的中转站和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其次它丰富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最后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我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②中原经济区存在丰富的资源。西有煤田、东有油田、西北有铁矿的矿产分布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黄河、漳河、汾河横穿整个区域,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境,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③中原经济区拥有较雄厚的产业基础。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了具有综合发展、相对均衡、较成熟的工业体系。

1.2 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思路 金融生态的概念从生态学的视角阐释了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涉及到政治、经济、法治等各个方面,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指标选择要满足全面性、代表性、科学性的原则。本文以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作用、经济运行质量、金融发展的状况和基础制度的建设情况为四个大类,在其中寻找有代表性的12个小指标来全面衡量金融生态环境。

1.3 综合评价模型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具有属性多样、结构复杂的特性,需要建立多指标、多层次的评价系统。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数个指标综合起来,构建一个多因素的综合模型用以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假设每个城市有m个评价指标,即X1,X2,…,Xm,公共因子为F1,F2,…,Fn(n

F■=a■X■+a■X■+…+a■X■F■=a■X■+a■X■+…+a■X■ ┆F■=a■X■+a■X■+…+a■X■

该模型假设的条件:①a■■+a■■+…+a■■=1(k=1,2,…n),其中akj(j=1,2,…,m)表示第k个单位指标的权数;②Fk和Fj互不相关,其中k≠j且k,j=1,2,…,n;③F1是X1,X2,…,Xm的线性组合中的方差最大项,其余因子方差值递减;④X1,X2,…,Xm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λk就是综合因子Fk的方差。

2 实证分析

2.1 建立分析指标体系 依照前述分析,选择如下12个指标构建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首先要将中原经济区内29个城市的12个评价指标的所有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接着进一步使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标准化数据的相关矩阵R,可分析其相关性。

篇(10)

如今,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干旱区面临的重大问题已逐步成为生态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干旱区含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如若不施以合适的保护,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对荒漠区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植被恢复是生态恢复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恢复的核心。生态恢复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过程与机理的科学。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保护现有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一、建立模型

根据已知统计数据,首先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降维模型。保证了数据信息量的充分性,同时增加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在对某事物进行评价时,为了全面准确的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往往要考虑与其相关的多个指标。一方面为了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而考虑尽可能多的指标,而另一方面随着考虑指标的增多会产生信息的重叠。因此,为了在得到较多信息量的同时减少涉及的变量数,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首先对调查所得数据中捕获率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指标矩阵A,其中将土地a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捕获率指标值,这样就得到一个矩阵A。然后利用SPSS对指标矩阵A进行主成分分析求解,得出指标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走势、主成分提取分析部分表和部分因子载荷矩阵。

由结果可以看出前4个主成分所包含信息量已经足够充分,但是为了保留更多的信息量采用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即前5个主成分。然后生成因子载荷矩阵,再通过matlab编程得出主成分系数矩阵YA。最后基于统计预测填充算法对矩阵A进行填充,然后将其与主成分系数矩阵YA相乘得到最终的降维指标矩阵A。

接下来进行了轮牧指标的模型求解,首先采取与本节中对过牧矩阵相同的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轮牧地区鼠类数量矩阵B。然后利用SPSS对指标矩阵B进行主成分分析求解,得出指标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走势、主成分提取分析部分表和部分因子载荷矩阵。

由结果可以看出主成分的特征值前5个迅速下降后面趋于平稳下降,说明前5个主成分所包含信息量已经足够充分,可以满足要求,然后生成因子载荷矩阵,再通过matlab编程得出主成分系数矩阵YB。最后利用matlab编程实现基于统计预测填充算法,对指标星级矩阵B进行填充得到矩阵B,然后将其与主成分系数矩阵YB相乘得到最终的轮牧降维指标矩阵B,同理可得开垦区主要指标。

二、分析模型

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因子是复杂的,这些因子直接或间接地使土地内部发生变化,即土地质量降低,成份、结构、功能等发生衰退,生产能力下降,而最终导致土地荒芜。而评价因子的选择,首先要能反映土地数量减少或质量的下降,据研究和筛选,确定了以下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

土壤因子:土壤因子是反映土地荒漠化重要因子之一。本次研究在土壤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等众多指标中对土地荒漠化程度贡献率进行了相关的运算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土壤物理指标中土壤层厚度与土地荒漠化有极显著的相关。在土壤化学指标中经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与土地荒漠化有显著的相关性。

动物因子:动物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退化程度。在本次研究中,调查了实地样方的百夹捕获率,与样方耕作类型进行了相关性结合。其结果表明,动物因子指标与土地生态退化程度成负相关。

植被因子:根据野外调查及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我认为土地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减弱或丧失生长绿色植物的能力。因此,植被因子是评价土地荒漠化的关键因子。植被盖度、生物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地是否荒漠化和荒漠化的强弱程度。同时,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的植被指数与盖度、生物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采用植被指数来评价土地荒漠化程度。

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模糊评语反映了土地荒漠化程度,考虑到工作和表达的方便,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和拟定的评语集,由模糊评语所给出的数据将土地荒漠化程度确定为“无明显荒漠化”、“轻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强度荒漠化”、和“极强度荒漠化”5个等级。模糊评语数值所提供的信息,其内涵远远超出了清晰的等级结论,由模糊评语可看出各等级的从属情况,从而推测发展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

对植被恢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研究,限于研究对象、角度、方法、目的等差异,还存在诸多问题:

1.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一般仅为单因素或少数几个因素的分析,缺乏对植被恢复的综合研究。且较多采用静态方式考虑植被恢复程度的研究,对动态响应研究较薄弱;

2.对植被恢复,较多注意短期、正面影响分析评价,中长期及负面影响基本未涉及。所以对植被恢复的客观评价还有待提高;

3.忽视了生态系统健康所要求的异质性。天然的生态系统包括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年龄结构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异质性,这些异质性为多样性的植物生存提供了多种机会和条件。

【参考文献】

[1]Ojeda R A,Tabeni S,The mammals of the Monte Desert revisited [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9,73(2):173-181

[2]黄文几,徐士菊.中国啮齿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上一篇: 市场监督管理处罚 下一篇: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分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