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29: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健全绩效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给予员工与其贡献相应的激励,真正把员工的工作业绩与收入挂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科学的考核原则
2、坚持重业绩、强激励、硬约束的实施原则
第三条 适用范围
1、公司中层干部(公司各部室长及项目部领导班子)
2、公司机关及项目部一般管理、技术、辅助服务岗位人员
第四条 考核机构及职责
1、考核领导小组设置及职责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
成员:公司中层干部
职责:负责审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指导、监督、协调绩效考核工作,复核、批准考核结果及其运用的意见。
2、考核办公室设置及职责
1、为公平、公正、科学地评价员工工作绩效,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突出对优秀员工的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工作绩效改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创建规范的考核平台,进一步规范、统一、完善工厂考评体系,更好地指引各部门开展考评工作;
第二条 原则
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科学的原则,真实地反映被考核人员的实际情况,避免因个人和其他主观因素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部工厂各科室人员及各分厂、车间办公室人员。
第二章 考核体系
第四条 考核内容
1、 工作业绩(占80%):分专项工作和日常工作两大项。专项工作是指员工月度工作计划中的工作内容(包含临时增加的计划外工作),专项工作考核根据员工月度工作计划完成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评价。日常工作是指每月例行的工作,日常工作的考核根据日常工作完成的质量、进度及相关指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如考核采购员的及时供货率、考核质量主管的质量指标达成情况等)。由于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性质的差异,专项工作和日常工作考核所占的比重由各部门自行调节,但比例一旦确定后应在半年内保持比例的稳定性。
2、 工作能力和态度考核:考核员工为达到工作目标所需的各项知识、技能以及员工的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执行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等,各分项的考核权重由各部门自行制订;
3、 加分项:考核员工创新、自主学习和特殊贡献等方面。
考核内容
权重
综合考核得分
工作业绩
专项工作
80分
两项比例由各部门灵活掌握,但总和为80分不变。
得分=专项工作+日常工作+工作能力和态度+加分项
日常工作
工作能力和态度
20分
加分项
3分
第五条 考核方式
采用逐项打分、三级考核的方式,先由员工自主考核,后由直接主管评分,最后由部门主管考核,员工自主考核作为参考,以部门主管考核评分作为最终考核结果。
第六条 考核细则
由于各部门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存在差异性,工厂不制定统一的考核细则,只规范考核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重,考核细则由各部门自行制定,报管理部会审后执行。
第七条 考核周期
每月考核一次。各部门于每月3日前将考核结果报管理部。
第八条 考核流程
下发考核表员工自主考核直接主管考核、签名部门主管考核、签名员工签名确认。
第九条 考核档案管理
各部门考核结果由本部门自行存档,并将副本上报管理部,由管理部将考核结果汇总、分析后存档。考核档案的保存期为两年。
第三章 考核结果的应用
第十条 考核结果等级分布
等级
A
B
C
参考分数段
95以上
8095
80以下
意义
优
中
差
分布比例
2
7
1
分值Pi
1.5
1.0
注:考评结果分A、B、C三个等级,分数段仅供评级参考。
1、考核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
2、为表扬先进,激励后进,考核结果应拉开一定的档次,各部门的考核结果A:B:C的比例应控制在2:7:1范围内,建议在计算各级别人数时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
3、为提高员工绩效考核的透明度,要求各部门于每月10日前在部门内部
公布考核结果。
第十一条 绩效提升
1、员工应根据自身考核情况,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并采取培训或自主学习的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工作绩效。
2、对考核成绩为C者,须填写《员工绩效改进计划表》(附表三)制定书面改进计划。《员工绩效改进计划表》由所在部门保留,必要时管理部抽查。
第十二条 未位淘汰
员工绩效考核的评定结果将作为员工晋升或岗位轮换的重要参考依据,连续两个月考核结果为C或半年内3次C的员工将被淘汰。
第十三条 员工绩效工资
某员工绩效工资=部门绩效工资总额*分配比例
分配比例=(Mi* Pi)/(Mi* Pi)
Mi=某员工绩效工资标准额度(基本工资的20%)
Pi=考核结果对应分值
第十四条 提薪与升职
112月考核结果有六次以上(含六次)为A,且一年中未出现过C者,工资提升一级,9次以上(含9次)为A,且一年中未出现过C者,则工资提升二级。另外,考核结果作为员工升职的重要参考依据,一年内月度绩效考核出现过两次C者,本年度内不能晋升。
第四章 考核面谈
第十五条 考核面谈必须及时进行,并贯穿于考核的全过程。通过面谈达到让被考核者了解自身工作的优、缺点,并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期望达成一致意见;
第十六条 考核面谈主要由直接主管进行。直接主管每月必须所有属下员工进行面谈;部门主管必须每月与A及C级员工面谈。
第十七条 部门主管应指导绩效考核结果为C的员工编制绩效改进计划,并监督执行;
第五章 考核申诉
第十八条 如员工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向直接主管提出,若不能达成共识,可向部门主管提出,部门主管应从公平、公正、科学的角度,在三天内给予合理的答复。
第十九条 若员工对部门主管的答复仍有异议,则可向管理部提出申诉,管理部在详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一周内给予答复。
第六章 附则
2如何更好地构建电建企业员工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火电施工行业的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地革新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建设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企业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是成熟的,那么不仅可以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也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那么电建企业就需要不断地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企业绩效考核结果。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是固定死板的文字,在应用当中,需要将其变为一种有生命的程序和流程,严格依据相关制度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和管理。二是大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发展:通过绩效考评,我们可以有效发现一些员工在人员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某些缺陷,发现本公司存在的一些不足,那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教育,弥补存在的这些问题,实现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提高的目的,对员工自身的绩效进行改善,促使员工更快地发展。同时,培训的效果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将那些无效的培训给去除掉,将公司有能力的员工及时找出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三是要对企业绩效考核中文化的渗透和应用进行强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有效地结合起企业的文化建设。大力建设企业文化,以此来将科学管理理念灌输给企业员工,促使企业来认同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精细化管理企业员工,将过去企业管理中那种粗放管理的行为进行改变,保证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管理是双向互动式和现场走动式的,从而真正地落实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四是考核结果运用于优化配置:只有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工作绩效考核,可以将员工的能力和优势充分展现出来,那么结合绩效考评结果,将员工安排在更加合适的岗位上,将其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促使员工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整个电建企业的快速发展。
国有企业由于在国家之中占有重要地位,更要注重对自身绩效考核的探索与研究。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不因为眼前细微得失而影响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一般而言,国有企业比较重视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为这项指标能够衡量企业发展速度。而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往往习惯于忽略企业内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处于企业后台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考核工作时由于无从查阅较为客观的既定指标和判别尺度,就难以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奖惩措施,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研究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分析的意义
1.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分析意义。企业领导以及其内部员工能够决定一家国有企业的具体发展方向,企业业绩的升降与之直接挂钩。除去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只能依靠人为力量进行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国有企业所制定的,一些业绩考核实施标准是否合理,是引人思考的。企业高级管理层领导应该对自身运营机制的绩效考核实施与控制进行评估。在确定其是否真正公平的问题上要有准确把握,要思考这样做会不会对企业员工工作热情造成直接影响。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情况会对企业直观效益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此,国有企业经营决策者、内部管理者必须要清楚绩效考核的特征,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系统化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系统。
2.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现状。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中所探讨的最核心的问题。某些管理学泰斗级人物还把绩效考核过程称为管理学科七大致命病之一。伴随国有企业经营流程的再造与其全面质量管理等活动的迅速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也对绩效评估的观念和制度产生了新的思考,其运行模式也的确发生了诸多变化。某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做法是将员工一定时间以内的工作业绩与其所获的薪酬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薪资分配公平合理,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度。首先,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要对公司内表现较为突出的员工进行提高工资的奖励,下一阶段如果该员工继续努力创造好的业绩,那么就再次对其给予奖金和绩效工资奖励。其次,对持续创造佳绩的员工要在对其各方面素质进行考察之后予以晋升。另外一些国有企业为提高舆论给予评价的客观性,也考虑到客户的可接受性,采用更加详细的员工职业分析和绩效目标管理法。通过对员工做职业分析和撰写其职务详细说明书、岗位明细一览表和其担任职务的业绩表将企业的全部任务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将任职资格表与各级相关部门员工一一对应起来,以便于尽快制定详尽细致的具体任务分配表。
3.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具体问题。首先,少数国有企业只重视短期目标的实现,没有放眼未来,追求长远可持续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的实际运作产生诸多问题。其领导者视绩效考核为单独脱离全部管理程序的行为,随之所制定的具体计划也并未与企业实际战略相迎合,也并未与企业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相关联。在企业自身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之中,企业领导者应目的明确,分清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对相关员工素质的具体要求是所有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的核心部分。只有各人明确了其岗位职责,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和相应员工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绩效考核。这样一来,也更便于企业管理人员迅速判断其管理行为与国有企业要求的职责规范之间契合程度,进一步使其作为绩效考核的衡量标准与依据。在当前大多数国企中,对于这种具体工作的分析十分有限,对企业内部各工作部门的人员工作职责划分也非常模糊不清。其次,很多国有企业不重视自身创新,只是直接照搬国外企业或港资企业的先进绩效考核方式作为自身使用的范例。而更有甚者将一些三资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进行直接移植,忽视与企业自身实际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结合。这样不负责任的模仿与照搬,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因为员工素质水平、企业本身品牌文化、其所面对竞争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时期等因素有巨大差异,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考核的具体方式,这一点尤其应该引发国有企业管理者充分的重视。再次,国有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从内容与指标上的建构都不完善。国有企业在真正实施绩效考核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大多数国有企业凭借国家扶持的优越性,将其关注的内容只锁定集中于某些方面,即职员本身的的品德、能力、勤勉、成绩、员工本身对企业所做的经济贡献丰厚程度。当今时代,企业管理学研究成果与职业心理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对以上所述的两个方面的具体考核不能够全面覆盖全部员工工作绩效所有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关于品德、能力、勤勉、成绩的分门别类的考核也属于定性化考核范畴内,不可避免的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考官的随意性判断影响测试真实准确性。最后,对企业内部综合考核的结果处理方式不当,或者是对考核方式理解有误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由于多数国企在落实具体的绩效考核工作前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不扎实,可以想见其所构建的系统也并不够完备。对实际考核工作的组织要采取严密谨慎的态度进行操作。一旦企业实施了不够严谨或是内容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就会导致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停留在其业绩的一般性总结上。然而此类做法不能够准确反映员工整体工作进程状态以及其实际工作成果。国企管理者必须有改革创新意识,唯有这样才能对内部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实时而有把握的控制,继而充分地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在企业综合业绩被完整总结的基础之上,要善于分析员工实际工作表现,实施公平客观的奖惩制度,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有力平台,尽全力开发其潜能,最终达成企业阶段性战略目标。
二、绩效考核方法分析及结果应用
国有企业对其自身的绩效考核主要是考察其差异化的行业性质和企业长期战略定位,为了扩大企业对外销售业绩,从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国有企业应该以销售业绩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采用科学先进的数据统计方式。对员工实施加提成制度,有益于激励优秀销售人员更努力并吸纳更多人才。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各项业务发展,对企业的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目的要更加明确,考核者要定期根据业务人员实际销售额数目进行工作分配,具体措施要根据多劳多得原则进行。
三、结语
从对员工培训的具体考核角度来讲,对考核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信息取得的途径来源的可靠性,在具体评价绩效结果时才能做到有理有据,避免测试者的主观性干扰正常结果。若获得各项相关信息的渠道不够可靠或是相关资料呈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应对具体的评价指标加以尽快调整,最终达到其应有的良好特性。领导者在企业内部没有整合有效资源构建系统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是阻碍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陈旧的考核机制存在考核指标单一、工作人员不足以重视的弊端。在陈旧的绩效考核系统中,业务人员会只看重短期利益,不求长远发展之道,以至于客户利益时常遭受损失。
参 考 文 献
[1]林晓翔.××广告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9(16):48~50
(二)适当设立目标,促进工作开展企业在每个工作周期内设立不同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设立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工作热情;设立的目标不合理会导致相反的效果,极易造成员工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出现消极怠工现象,甚至使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流失,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其实,企业绩效考核的重点并不是考核结果,而是在绩效管理中的管理过程,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绩效考核工作,针对工作岗位与职责不同的员工,设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最后再选用较为简单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绩效考核,确保企业能够高效的开展工作。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业务素养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能够直观地反映每个员工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针对员工取得的成绩,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奖励机制;而针对出现的问题,企业也要通过培训来解决这一问题,这种培训要有针对性,切实提高员工的业务素养。若是在绩效考核中发现发展潜力较大的员工,一定要建立相关的电子档案,保留其绩效考核资料,将其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人力资源。同时,绩效考核也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真正做到职责分明。
二、员工保险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入保险管理,只需要花费较少的保险费用就能很好地避免不必要的支出,也能避免风险,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为职工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时,能够有效地为企业规避风险,不用支付由于员工工伤产生的大量赔款,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二)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现今社会,企业保险管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员工通过购买养老保险就能得以在晚年生活中获得足够的养老金,为家庭降低负担,使得生活有了保障。因而,企业保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励员工为了晚年更好的生活而积极努力工作。
(三)利于稳定团队人心企业常常会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失,若是员工单方面地终止与企业事先签订的用工合同,那么员工就不能继续使用企业的保险。一般情况下,员工会综合考虑这种情况的利与弊,也就不会轻易离开企业,那么企业就借由保险管理稳定了团队人心。
三、员工保险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员工保险管理规范化规范员工保险管理就要做到扩大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事业、工伤险及其生育保险的覆盖程度,从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应该尽力缩小地区之间养老保险差异,建立健全的养老金缴费机制;健全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提供更为完善的医疗保障;提供良好的失业保险,降低员工失业风险。
(二)员工保险管理透明化、公正化员工保险管理透明化、公正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可以向企业员工公布各类保险管理费的缴费情况,接受有关部门的组织与监督等。除此之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要重视员工保险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认识到员工保险管理的具体内容及其实施方式。针对部分不自觉履行相关保险管理义务的企业,要大力鼓励社会公众对其进行举报或投诉,通过社会公众的舆论理论来确保员工保险管理的透明化,也显示管理的公正性。
(三)提高员工保险管理的程序性员工保险管理的程序设计必须要非常合理,这样才能保证员工能够及时申请或进行调整。企业一般是统一参与保险,同时企业要确保在每月的15日之前进行核实与申报(新招聘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之后上交保险费;离职员工在离职以后停止缴纳保险费)。随后,由企业进行统一缴费,也是在每月的15日之前,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核对金额后以转账方式缴纳社会保障费。企业应该对基数进行通知之后再上报,在每年的7月份上交花名册、员工上年度的工资总额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再确定该年度的缴费机制。
(四)员工保险管理的类型化基本的员工保险管理是企业应尽的职责。除此之外,企业还要进一步增设其他类型的保险,如商业险和企业年金等。提高企业保险管理类型化水平的同时也给员工提供了多重保障。同时,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分解统账结合中包括的社会统筹部分与个人账户部分,将其发展成为普惠式多的国民年金与企业年金。这种方式能够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能体现企业的公平公正。
二、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开展绩效考核
1.设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
通过集中本企业专家或邀请外来专家制定,最好是邀请外来专家,经详细介绍本单位目标指标、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结构、企业发展方向来设定考核指标和考核体系,不应由员工和主管来界定。必须制定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指标是岗位的工作核心,要精而减,不宜多而繁琐,使绩效考核工作规范、有序、高效。
2.成立绩效考核机构
针对企业管理涉及的岗位多、人员复杂的情况,企业在绩效考核中要建立考核机构。一是分层级抽调业务熟悉、公道正派的人员建立专职或兼职的绩效考核机构,负责各层级的绩效考核工作。二是由人事劳资、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成立绩效考核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被考核部门、员工对绩效考核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审查和处理。三是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绩效考核,审定绩效考核方案,负责绩效考核争议或申诉的最终裁决。
3.定期实施绩效考核
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绩效考核方案中要明确考核周期。结合企业管理要求,设置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绩效考核。
4.开展绩效考核分析
通过绩效考核的有效分析,明确哪些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工作要素,将各项工作要素纳入绩效考核指标,有针对性地考核企业各个团队和岗位的工作行为,才能达到围绕工作计划、经营指标开展工作。
三、现行绩效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每个企业都在管理体系中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应注意:
1.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和精确程度高的评价标准
2.制定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标准
坚持考核标准达到准确量化,尽量使用数量表示和计算;考核标准要反映修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在行业应当有前瞻性,使员工每项绩效指标的考评结果不出现严重的偏差;针对不同的岗位以及承担本岗位工作的所有被考评人员的素质特点制定绩效考评标准。
3.做好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
第一,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应当是可以定量和行为化,对组织目标不断增值,各个指标有明确的界定和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努力和辛勤劳作来完成,而不是望而不可。第二,提取关键业绩指标,各部门围绕单位总目标进行制定部门目标任务,各岗位围绕部门目标制定岗位工作计划(月度、季度、年度),提炼出企业成功的关键绩效模块,把关键绩效模块层层分解为关键要素,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绩效标准。第三,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结果是最终、最好的结果,多个考评者的考评结果一致,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为工作完成的80%以上,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和考评标准应可操作性强。
四、如何将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在企业管理管理中
1.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一是建立绩效考核反馈制度。考评部门或考评员要将绩效考核结果告诉被考核部门或员工,并开展绩效考核面谈,指出成绩明显,工作突出的方面,警醒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公开、审查制度,单位应该在内部网、单位公示栏中定期公布绩效考核结果,征求广大干部员工的意见,指明申诉期限。
三是建立绩效考核申诉制度,打通员工考核申诉途径,解决好员工对考核结果不满,或认为考核者在评价标准的掌握上不公正,或认为对考核标准的运用不当、有失公平的申诉。
2.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目标任务的完成,企业的长远发展,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绩效考核是一项有效的激励手段,绩效考核已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到管理工作中。特别是企业管理中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有效的激励措施,不仅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使企业的发展规划得到落实。
一、企业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
员工绩效考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针对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与定量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结果及影响员工工作结果的有关特性、行为、表现和素质特征所进行的考量评估的过程。当前企业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是一种将同一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进行评分度量,建立一个锚定评分表,以此为依据,对员工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测评级分的考评办法。
目标管理法:企业确定组织目标后,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的方法。
360度绩效评估法:是指由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仁同事甚至顾客等全方位的各个角度来了解个人绩效的一种方法。
平衡计分法:就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
以上员工绩效考核的方法,一般情况通过绩效指标的设置,将企业发展的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得到有效落实;通过绩效标准的设定,可以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通过绩效面谈,可以使员工不断总结经验,明晰自身不足,深化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使员工在工作中实际感受到自己的发展进步,看到自己的成绩,不断地激发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整体不断发展前进。
但是目前,员工绩效考核存在一种误区,部分员工认为绩效考核只是对工作的检查和检验,是对工作失误的惩罚手段,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不愿考核。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沟通不够充分。管理者没有将企业的宗旨、企业愿景等企业理念向员工进行充分的解释和宣传,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没有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仅仅是获取生活收入的一种手段,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的信念缺失,认为企业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只是对工作失误的惩罚,不愿参与考核。
二是考核指标的设置不科学。考核指标设置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关联性不强,通过考核也未体现出岗位的价值,员工参与考核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考核标准的单方面设定。考核标准只是由管理者单方面设定,员工被动接受考核。标准设定过低,造成工作惰性,考核意义不大;标准设定过高,造成对考核的抵触。
四是考用存在脱节现象。虽然通过考核后,对那些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的员工进行了诫勉或处理, 但力度不够大;而对那些考核实绩不错、群众公认的员工,提拔任用或奖励的力度也不够。并且在考核工作结束后,管理部门由于人手少,工作任务重,没有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而是把考核结果束之高阁,因此在加强对员工教育培训、实施奖惩方面,没有与考核结果挂上钩,不能真正发挥出考核结果的作用。
鉴于以上分析,如何发挥员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转变观点。管理者要转变观点,员工考核不仅是管理手段,同时也是管理方法。通过考核进行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分析达不到绩效目标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充分认清自身不足,多方位对比分析后,合理制定改进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同时通过对绩效的分析,也是管理者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的有效渠道,管理者引导员工要转变观点,不要被动地应付完成绩效目标,而是把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当作一种发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的方式和渠道,在不断完善自我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进行自我激励。
其次要建立互动的考核关系。组织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要发挥全体员工的才能,共同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并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近期工作目标,不仅管理者要明确,员工也要知晓。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研究指标的设置和考核标准。这样有利于管理者分解任务,员工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要求,上下形成一致的努力方向。管理者不是等绩效期间结束后才对员工的绩效进行检查和检验,而是在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中关注员工工作完成情况,及时纠正工作偏差,调整绩效标准;员工也不是单纯被动的等待管理者的考核,而是根据确定的绩效标准进行自我改进,以达到完成企业共同目标的目的。
2如何更好地构建电建企业员工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火电施工行业的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地革新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建设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企业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是成熟的,那么不仅可以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也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那么电建企业就需要不断地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企业绩效考核结果。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是固定死板的文字,在应用当中,需要将其变为一种有生命的程序和流程,严格依据相关制度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和管理。二是大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发展:通过绩效考评,我们可以有效发现一些员工在人员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某些缺陷,发现本公司存在的一些不足,那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教育,弥补存在的这些问题,实现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提高的目的,对员工自身的绩效进行改善,促使员工更快地发展。同时,培训的效果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将那些无效的培训给去除掉,将公司有能力的员工及时找出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三是要对企业绩效考核中文化的渗透和应用进行强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有效地结合起企业的文化建设。大力建设企业文化,以此来将科学管理理念灌输给企业员工,促使企业来认同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精细化管理企业员工,将过去企业管理中那种粗放管理的行为进行改变,保证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管理是双向互动式和现场走动式的,从而真正地落实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四是考核结果运用于优化配置:只有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工作绩效考核,可以将员工的能力和优势充分展现出来,那么结合绩效考评结果,将员工安排在更加合适的岗位上,将其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促使员工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整个电建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层干部是高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其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高校的发展水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有效的评价其工作能力和成绩,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他们明确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促进学校整体的高水平发展。
1.目前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普遍存在问题
1.1考核标准过于笼统,以定性考核为主
高校传统的考核的指标一般为德、能、勤、绩、廉五项内容,其中每一项的内容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当然,这样的考核有客观的一面,也有其不太合理的一面。一方面,对各类干部都进行相同项目的考核,参与测评的人员可以客观地在各项内容的相应等次中进行选择,显示出公平的一面,且易于统计与比较。另一方面,在评定干部的评价结果时,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使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项内容,缺乏一个准确客观、紧密相联的评价标准。
1.2被考核者评价指标一致
在高校的中层干部中有不同类别的管理人员,有分管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而在现行的考核方式中,所有中层干部在被测评的时候,考核指标内容都是一致的,用同样的尺度去衡量不同管理岗位的人员,这样的考核结果难以达到真正的科学、合理和客观。
1.3评价主体的认识
中层干部的绩效如何,必须看群众的公认程度。因为管理干部政绩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是通过政绩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于这点,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因此,考核中群众应是中层干部考核的主体,群众评价应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1.4考核结果缺乏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在绩效考核结果出来之后往往只是公布优秀人员的名单,对成绩非常不理想的管理者作出一定程度的反馈,而中间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结果,如果不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的中层干部,那么考核将失去其激励、奖惩和培训的功能。
2.绩效相关理论
把绩效考核方法引入到对高校干部队伍的管理中来,有利于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高校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是推进高校干部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化的重要举措,需要用到以下理论。
2.1系统论
系统考核理论就是把考核对象看成一个系统,以系统论来分析绩效考核问题,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更加全面地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确定考核指标、建立考核标准、选取考核方法。
2.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
定量考核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以数学手段得到考核结果,它可以摆脱个人经验和主观意识的影响,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定性考核是由考核主体对被考核者做出主观分析。它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考核结果容易受考核主体主观意识的影响和经验的局限,其准确性和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主体的个人素质,考核结果稳定性不够。
健全的考核制度要努力克服考核的主观性,实现考核的客观性,将两种方法的长处加以综合应用,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
2.3激励理论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如果要科学的进行考核,选择考核方法的时候我们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制定考核指标体系的时候必须以系统论为基础,考核指标既要与系统目标一致,又要与考核目的一致;在得出考核结果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绩效反馈,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3.高校中层管理干部绩效考核
3.1绩效考核遵循原则
管理干部的考核是高校使用、调配、培训干部的重要依据和手段。科学地考核和评价干部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要遵循干部考核原则,同时要与高校的实际相结合。
3.1.1客观公正的原则
干部考核要作到客观公正,应根据考评的标准和要求,实事求是地对被考核的干部做出评价。因此,干部考核工作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广泛调查,深入了解。
3.1.2注重实绩的原则
干部的工作实绩是干部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干部考核时,要注重其实绩,通过干部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实际业绩,来评价干部能力的高低。注重实绩是新形势下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吗,有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素质现状,减少考核者的主观随意性。
3.1.3民主公开和群众公认的原则
干部考核实行民主公开,是指将考评的内容、方法、程序等事项公布于众,以利于群众参与监督,增强考评的透明度。干部的德才素质和能力水平群众最了解、最有发言权,让群众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更好地对干部的德才素质和工作业绩做出客观、准确地评价,这样的考核结果也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3.1.4误差最小原则
在干部考核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多种误差。考核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可能影响到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考核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安排,尽量减少各种误差的产生。
3.2考核内容
科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系,既是对干部全面考核的客观标准,又是对干部进行准确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高校党政管理干部的工作职责要求和国家对干部考核的有关规定,确定高校管理干部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廉五方面。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235-02
一、问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在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下,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和单位都非常注重绩效考核。国家对国有企业还专门制定了业绩考评体系。目前绩效考核主要是从财务成果上进行的考核,比如采用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指标,均是在经济活动结束后,考核一段时间的业绩,对员工的考核也是以员工的劳动成果作为考核依据,如销售人员用销售额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是,事后的考核只是对业绩进行评价,并不能促进绩效的提高,另外容易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无法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因此,笔者拟从影响绩效的最主要因素即营运资本管理出发,将其纳入企业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旨在将工作目标与绩效考核相统一,改善企业管理,增强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实现绩效增长。
(二)概念界定
1.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国家文官(公务员)制度。1854年—1870年,英国对文官实行按年度逐人逐项进行考核的方法,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励与升降,充分地调动了英国文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廉洁与效率。文官制度的成功实施,使得有些企业开始借鉴这种做法,在企业内部实行绩效考核,试图通过考核对员工的表现和实绩进行评价,并作为奖惩、培训、辞退、职务任用与升降等的依据。
随着企业组织发展的逐步完善,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企业和员工一段时间的工作行为及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结果对将来的工作行为和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通常由从上到下的几个层次组成,分别包括企业绩效考核、部门或分部绩效考核和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等。考核的方式通常有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
2.营运资本管理。营运资本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解释。广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的总额。这个概念主要在分析资产的流动性和周转状况时使用。狭义的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之后的余额,也称净营运资本。狭义的营运资本主要在分析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时使用。
企业应当持有适当数量的营运资本,如果缺乏,则会面临短期的经营和财务风险。但营运资本作为短期资本,其盈利能力较差,所以持有过多则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因此,营运资本管理是一个在收益和风险之间不断权衡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的获利目标,同时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营运资本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的资本营运能力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因此,笔者在传统绩效考核基础之上,将营运资本管理的指标作为企业和员工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可以从根源上切合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基于营运资本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1.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目前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主要有利润指标和市场价值指标。利润类的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等,市场价值类指标主要有经济增加值(MVA)、市场增加值(MVA)、托宾Q等。以上指标均是从企业经营的结果来衡量企业的绩效,与企业最终目标相挂钩。这些指标虽然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成果的多少及增减,但是不易看出企业经营成果变化的原因。因此,笔者拟从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根源着手来分析企业绩效的强弱,即采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高低的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绩效。因为企业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必须保证销售增长与现金流的变动平衡,否则企业会因增长过快而陷入财务困境,或者因增长太缓慢而使财务资源闲置,以至于压低企业价值。因此,无论对一个增长过快还是过慢的企业而言,营运资本管理都是可持续增长中的关键问题,只有一个平衡增长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绩效。因此,笔者拟采用以营运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包括销售额(Sales)、经营收益(IFO)和营运资本率(WCR),在计算总考核指标时,三者权重均为三分之一,也可以根据重要性确定权重。即
P=SalesK1+IFOK2+WCRK3(K为各指标的权重)(式1)
其中,营运资本率(WCR)=(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全年销售额(式2)
为了更及时有效地控制营运资本比例,也可以每月进行一次测评,此时年度营运资本比例估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