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6:29: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工作常见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引言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体制、意识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预算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和监督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常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事业单位常因工作人员编制、素质等因素而产生一系列的预算问题,但单位并未对这些因素引起高度重视,长此以往,单位的预算编制就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由于疏于审核,一些编制程序逐步简单化,这就导致预算工作难以实施到位。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一是事业单位既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也没有按照“轻重缓急”的支出原则办事,因而,单位的预算编制不符合当前的经济情况。[1]二是单位预算编制会发生“虚报”、“冒报”等问题,导致单位实际的财务账目脱离了预算数目,另外,当年的财务收支以及年度计划情况都偏离了各项相关的收支预估情况,多数项目支出是按照同级部门的标准进行实施。单位的各项经费没有十分可靠的制度依据,相关的预算数据难以保证其准确性,因此,预算工作与实际执行之间就会产生脱节的问题。
2、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够强,使经济管理的工作质量出现下降问题。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学历偏低,其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都不高,在面对较难的财务问题时,财务人员不能很快地给出解决对策,致使财务收支得不到有效控制。在新的时期,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但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却相对陈旧,难以跟上单位的发展步伐,当单位引进管理技术或成果时,财务人员缺少相应的操作技能,因此制约了财务工作的发展。
3、预算指标不够合理
财务收支控制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的控制程序不够科学,成本支出的控制意识不高。一些控制程序在做出申请后,相关部门并未参照预算进行严格施行,各项收支的预算指标没有及时传达到各个科室、部门,致使下属部门不了解单位预算的整体规划。另外,事业单位的经济支出未遵照统筹计划进行操作,常会出现支出扩大、标准上升等问题,这样一来,支出资金的数目、用途就要做出更改,导致财务决算超过预算规模。部分单位强调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却忽略了经济成本的有效控制,成本控制做不到位,大量资金外流,单位的财务制度难以落实,最终导致单位的经费开支大大增加。
4、内部控制措施不够全面
单位的经济内控机制不完善,管理意识薄弱。部分领导忽视内控制度的建设,程序审批不够严谨,重大决策未经过集体商议便草率做出审批,导致单位决策不符合实际的发展情况。财务人员的岗位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业务交叉现象频繁、兼职人员数量过多、人员权责不够明确等。另外,单位内部的考核制度不完善,经费开支的审批机制不健全。主管财务审批的人员缺少先进管理知识,导致审批手续不规范、原始凭证不齐全的问题出现。[2]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1、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的机制不完善是导致经济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事业单位要全面统筹各项工作的计划与实施情况,做到“统筹兼顾”、“不断创新”。具体而言,财务制度的建设应从提高人员思想认识抓起,财务部门的预算工作关系到各项工作的经济收支情况,因此,编制预算的设置一定要做出调整,使预算数据符合单位的具体情况。财务预算要坚持“定额办公、标准支出、专项专报”的原则进行严格核算。[3]同时,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处理财务管理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一些新出现的管理问题,使财务管理机制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2、做好财务管理的预算工作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实质性内控工作,要想做好财务工作,财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使财务预算在严格监管的环境下开展工作。财务监管的严格化改革,主要从授权权限、预算制度、权责分工等方面进行建设,各部门的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标准进行核算,财务人员之间要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工作关系。同时,财务人员的操作权限、范围应给予相应控制,遇到重大的财务预算时,财务人员要向上级汇报,通过集体商议后再做审批。此外,财务部门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转变“基数理念”,以“零基预算”作为财务预算的主要方法,经过全面预算,充分反映单位的支出、收入情况,使总体收支保持平衡的状态,体现预算机制的科学性与整体性,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达到预期效果。[4]
3、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该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单位可通过举办知识培训来增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此外,事业单位还应完善内部管理的评估体系,使管理层和基层人员都保持较高的思想觉悟,通过学习新知识,更新管理知识,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财务部门应采取定期考评的方式,检查工作人员的抗风险及应变能力,使每个财务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应对各种财务问题。
4、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
健全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是为了提升单位的财务控制能力。财务部门通过细化职权,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财务人员的身上,并针对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控制对策,使重要岗位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形成一个集控制技术、方法、制度为一体的财务内控体系。具体来说,内控体系应该明确财务岗位中不协调的部分,并按规定对财务岗位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财务岗位的不协调问题,使财务岗位与权责之间保持平衡。健全单位的内控制度,可以形成制衡性监管体系,行政单位的经济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5]
四、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公共性部门,以公益服务为主,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关系到人民的实际利益。为了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必须解决财务管理的各项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财务部门应适时转变管理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知识,使财务管理体制得到最大优化,保证事业单位的各项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黄俊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4.7(13)96-97.
[2]吴珍.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4.11(3)162-163.
[3]蔡红兵,周奎.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J].财经界,2015.10(15)273.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27
[中图分类号] F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051- 02
会计信息化是在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系统获取、整理、运输、处理、分析信息,形成一个以传统的现代会计为基础的信息化的科学财务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个会计信息化的系统,把企业的业务经过数据处理表现出来,这使企业管理人员更直观的看到企业经营的状况,了解企业的重点客户和供应商的需求、供给变动情况,改变营销手段和方式,挖掘潜在客户,针对现状调整企业现行的经营方针,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争取宝贵的时间。但是在用友T3软件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工作效率。
1 用友T3软件应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1 科目编码出现错误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新增会计科目时,系统有时提示“科目编码长度与分配原则不符”导致科目不能增加而影响后续工作。这种问题的出现,一种情况是因为账套初期设置时编码方案的设置没有考虑企业未来所需要会计科目的容量,这样导致后期增加会计科目的时候出现错误。这就需要企业在建账时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需要会计科目的容量。
1.2 凭证处理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会计凭证处理是用友T3软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凭证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填制而成,另一种是子系统中自动生成的。现将凭证处理出现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类。
1.2.1 手工填制凭证的修改
用友T3软件和手工账簿下凭证修改方式有不同,现在介绍几种用友T3软件下错误凭证的修改方法。
(1)逆向操作法。凭证的处理过程一般有填制、审核、出纳签字、记账、结账这几个步骤,所以经历过几个操作流程的错误凭证是不能像手工填写凭证直接在凭证上修改,需要解除之前的操作后。顾名思义,使用逆向操作法,需按照业务逆向操作的顺序依次进行反结账“Ctrl+Shift+F6”、反记账“Ctrl+H”、取消出纳签字、取消审核的操作后,才可直接修改。
(2)红字冲销法。找到错误的凭证,使用冲销凭证功能冲销错误的记账凭证,系统会自动生成一张红色的冲销凭证,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已经记账的凭证。还有另一种红字冲销法就是直接手工填写一张金额为负数的凭证,以冲销错误的凭证。从操作流程上来看,红字冲销法的步骤更加简洁,而且不论是错误的凭证还是正确的凭证都会保留下来,更有利于企业的内控管理与监督。
(3)补充登记法。补充登记法只能针对错误凭证是少计数字金额的情况。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油漆1 000元,但是由于财务人员的失误,在填制凭证时少打一个“0”,变成购买原材料油漆100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再填写一张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原产材料油漆900元的记账凭证补充登记之前漏记的金额。
1.2.2 自动生成凭证的修改
系统自动生成的凭证,是不能直接进行修改的,需要进入生成此凭证的子系统中删除凭证后,再修改相关原始数据后,再重新自动生成凭证。
以固定子系统生成的累计折旧凭证为例。使用逆向操作法使之成为未审核凭证,然后删除即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凭证常见错误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固定资产原始卡片的初始资料输入错误,另一种情况就是在固定资产设置时使用的计提方法的错误。找到错误的根源后,在相应的地方进行修改后重新在固定资产的子系统里自动生成新的累计折旧的凭证。
1.3 出纳签字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使用出纳签字功能时如果系统提示错误,可按照出纳签字功能使用的前提条件逐一进行核对。
1.3.1 查看是否有出纳签字的权限
没有出纳签字的权限,界面就不会出现相关功能选项,自然就不能进行出纳签字的操作。需要给相关的财务人员授予权限。
1.3.2 查看是否指定科目
在会计科目的编辑菜单中指定“现金总账科目”和“银行总账科目”。
1.3.3 查看输入的查询条件是否错误
在输入的查询条件有误的情况下,系统会提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需要在凭证查询界面检查输入的筛选条件是否正确。
在处理出纳签字的问题时,应先进行设置,避免改动出现错误。
2 对用友T3软件的建议
2.1 对软件应用过程中的建议
软件初始化的过程的设置好坏是直接影响企业使用财务软件处理财务工作的关键。前期初始化的设置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就会在后期出现错误的信息处理,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失误判断的后果,影响企业发展。例如企业在初始化设置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科目编码方案,没有进行出纳的指定会计科目,就会出现在文中出现的错误的问题。
在财务报表的制作中,因为财务人员在之前的工作没有做完善,相关账户余额不为零,还有的企业增减了一级会计科目,导致原始预置的财务报表与公司业务处理的不一致,从而出现错误。所以建议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期末处理中不仅要关注之前的财务工作的完成情况,还要让日常业务处理与初期设置保持原则上的一致。
2.2 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建议
2.2.1 子系统初始设置选项表意不明
在进行每个子系统的初始设置时,有的选项表意不明,不知道具体的功能。还有的选项是两个或者三个相连接或者相互斥的,勾选了这个,也会对另一个选项的勾选产生影响。建议软件设计时将有联系的选项排列在一起,且单独详细说明每个选项的功能、影响和适用范围。
2.2.2 固定资产只能单独部门使用
用友T3系统固定资产卡片使用部门只有单部门选项,没有U8系统中的多部门选项。如果增加了多部门选项,可以使折旧费用明确划分到部门,帮助管理者分析企业费用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2.2.3 会计报表预置行业划分笼统
在软件期末处理的财务报表的处理中,财务报表分类的预置行业划分过于笼统,需要自己大量的修改与增加,且过程复杂麻烦。因此建议用友T3软件根据典型的行业规模、性质细化财务报表模板。
主要参考文献
[1]程竞.用友T3软件操作常见问题及对策[J].衡水学院学报,2015(1):23-25.
中图分类号:F23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出纳的工作内容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负责办理公司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出纳是一个公司会计中最基础且关键的岗位。人们经常错误的认为出纳工作就是去银行跑腿的工作,甚至包括出纳人员自身都未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出纳人员的工作,贯穿整个会计工作,是第一手会计信息的收集者,也是最后会计信息汇总者。出纳人员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对财务工作造成影响,而且通过财务工作反馈给上层管理者会影响到公司的决策,甚至损失公司的经济利益。
出纳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公司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员工出差发票报销、借款等;负责支票、发票等相关票据的审核和保管工作;现金流与银行存款的日记账,月结工作,保管公司的公章;办理现金收付与银行结算工作;员工工资与福利发放等。出纳工作虽然繁琐且重复性较强,但是在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二、出纳工作的特点
(一)专业性强
出纳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经济法律法规、财会专业知识,而且要经过职业培训,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文。随着财务工作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对于出纳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出纳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能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工作中来,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出纳人员熟悉各种办公软件,提高工作的效率。现代的出纳人员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升业务能力。
(二)时效性
出纳工作具有很强的时间把控性。每月工资发放时间、银行对账时间等都是具有固定的时间。因工作的时效性较强,需要出纳人员能够根据自身工作的慢急程度进行把控,做好工作的时间安排,以保证能够在相应的时间点处理好本职工作。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立刻进行处理,以避免造成损失。
(三)政策性
出纳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出纳工作,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出纳人员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对于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秉公处理。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票据、手续办理,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退回,重新提供正规的手续。
(四)准确性
准确性是出纳工作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出纳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受理公司资金,一方面确保票据、现金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求出纳人员对于数字的计算做到很精确。出纳工作要求对数字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及时通过数据发现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出纳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避免工作中出现金额错误。对于公司的账目应该进行反复校对,以免发生错误。出纳工作的准确性要求是出纳工作得以开展的最基础保障。
三、出纳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有助于提高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质量
出纳人员负责公司里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这是财务管理中重中之重。出纳人员负责现金收付、各种发票收据的管理审核、员工工资发放等重要工作。这些工作是公司资金流转中的重要环节。资金流的运行是否良好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因此,作为会计工作中重要岗位出纳人员,其工作态度、素质与能力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基础。出纳人员的工作质量,为财务工作的良性运行打下基础。
(二)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
出纳工作从最基础的发票审核到银行做账,连接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出纳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感,对票数的规范性、合法性及金额的准确性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行核查,一方面保证公司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严格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监督资金流动情况,可以保证流动资金的安全,以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财务数据反应了一家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不仅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检验公司经营的决策是否正确。出纳是财务管理中会计信息的第一接触者,其工作质量决定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出纳工作不仅与公司重大决策息息相关,还能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增强竞争力,迅速发展。
(四)决定了财务管理水平
出纳工作贯穿财务工作的始终,其工作质量与效率约束了财务管理水平。财务工作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在现金循环方面一环紧扣一环。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将财务工作管理水平与效率作为重点进行完善。出纳工作的效率对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提升作用。
四、出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对出纳工作的认识不够,法律意识不强
出纳人员对自身工作认识不够全面,未认识到出纳工作对财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财务工作对整个公司的经营产生的影响。出纳工作并不只是人们所看到的“银行跑腿”的工作,这种说法是不严肃的。事实上,出纳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直接牵涉到公司的经济利益。部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对出纳工作不重视,对于票据、支票等账务数据的真实性未进行严格的监管,甚至允许出现错误现象。同时出纳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理论学习仅是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并没有将所学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工作中来。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做好本职工作,,会造成较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财务制度不完善
财务制度不完善,造成出纳工作没有严明的规范制度。有关出纳工作的规定中,对于现金与管理制度有明确要求,收取现金时,需要先由会计人员开出现金收款凭证,领取现金须按照财务规定的流程进行,由会计与出纳共同签字才能办理处现金领款。目前,有些公司的财务制度不完善,并未严格执行这一程序,或者有固定的程序,在实际实施方面并未执行。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不需要走流程,直接支取现金,不及时进行归还,与出纳人员结算。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出纳人员不了解公司的现金收支状况。在报销款项、核实现金、银行结算时账面金额无法准确记账,有可能会出现漏记的现象。这些财务制度不完善或者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现象导致出纳工作出现偏差,从而对整个财务工作都产生影响。财务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层与财务管理人员对出纳工作的认识不足。
(三)操作程序不规范,票据保管不当
出纳工作中涉及的发票填写、先进支票领出、记账凭证等方面,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的的问题比较常见。如:员工借款缺少凭证、现金领取缺少相关审核人员的签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恶性循环下去,会导致坏账、账款无法核对等事情出现,最终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造成操作程序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出纳人员没有按照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对所有人员不能一视同仁,即使是面对紧急事件,流程当时可以简化,在事后出纳工作需要督促该员工补上相关程序。出纳人员承担各类票据及公司财务印章的保管工作,有些公司经常会出现发票遗失或者破损的现象,这主要与出纳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这类问题不仅会增加财务工作的负担,而且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四)工作态度不认真
出纳人员承担了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很强的责任心,经常会出现下列问题:记账金额不准确;记账日期出错;收付款项根据工作的习惯,只看小写金额,不核对大写金额;不仔细辨别人民币真伪,收进假钞;
先进结算与银行记账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结算,转账与先进支票未及时处理,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良性运行。出纳工作具有准确性、时效性等特点,要求出纳人员工作认真仔细,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反复核对。造成工作态度不认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出纳人员本人对自身工作的不重视,财务管理者对出纳员的监督不到位。
(五)出纳人员综合能力不强
出纳工作特点出纳人员不仅具有全面的业务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在公司发展中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对出纳人员的要求也提出了挑战。但是目前阶段,公司的出纳人员基本存在综合能力不强的现状。
有些出纳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仅停留在基础阶段,在工作之余没有学习专业知识。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也会出台新的立法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出纳人员没有进行学习,会给人日常工作造成困难。有些出纳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也未进行研究与学习,这同样会对公司的财务工作造成影响。
五、出纳工作的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对出纳工作的重视
财务管理层要加强对出纳工作的重视,出纳人员的工作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关联,对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一定的影响。财务管理层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出纳人员关于票据、支票等账务数据的监管,杜绝错误现象,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要求出纳人员重视自己的工作,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出纳人员树立法律意识,将法律法规牢记于心,并严格遵守,以避免工作中出现疏忽,造成公司与个人的经济损失。
(二)完善财务制度
出纳工作要形成规范制度,确保出纳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出纳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公司财务制度中有关出纳工作的规范,一方面要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不能与市场脱轨,另一方面要完善出纳制度适应大多数的公司可以操作。这样既可以指导规范出纳人员处理的工作,又能使公司资金的管理按照企业本身的资金管理制度来操作。从公司层面来说,出纳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财务规范,同时需要执行公司内的财务制度,在双重要求下,确保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对于经常会出现问题的环节,现金日记记账方面,公司需要完善记账制度,要求出纳人员做到每日结算、账款相符等;领取现金方面,需要做到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完善的财务制度,确保出纳工作有章可循,提升出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管理
规范化操作是出纳人员完成工作的基础要求。在填写支票金额时,要保证字迹工整清晰,方便辨认,尤其是大写金额的书写是财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小写数字都要做到定格写,这是财务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只要认真仔细就能做到。领款与借款的程序方面,必须要有规范化的审批流程,领款时需要领款人签字,借款需要上层领导审批,本人签字立据等。在编制记账凭证时,要注意附件的粘贴与保存,以免脱落遗失。以上这些都是出纳工作中的经常出错的地方,不仅给自身工作带来影响,而且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这些日常工作问题,不外乎是注重细节的问题。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求出纳人员在每一个流程中,需要运用规范化操作程序,同时,加强对出纳人员的管理,杜绝因粗心而造成的失误。出纳人员需要端正工作态度,细心做好本职工作。
(四)加强与完善监督机制
公司需要加强与完善监督机制,来约束出纳人员的工作,确保出纳制度能够按照要求严格执行,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公司出纳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约束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最有效力的制度。公司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出纳人员的自我意识,在工作中主动高效率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严格按照出纳制度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司的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出纳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其执行出纳制度的情况。另外可以通过设立奖惩制度,对出纳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改进工作中做的不足之处,提升工作效率。
(五)加强出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出纳人员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是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不仅要求出纳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类办公软件熟练运用,还要求出纳人员具备较高的道德操守。出纳人员的专业技能对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关联。公司应加强对出纳人员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时俱进,提升出纳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公司可以定期组织出纳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以提升出纳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针对培训考核制定奖励制度,针对学习积极性高的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另外,公司要加强出纳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出纳人员能够做到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态度端正,工作认真仔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推动下,加大国家科研工作力度,促进我国各项基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内容。随着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定位、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对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利用全面有效的会计核算措施,完善财务制度体系,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为科研工作及单位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
一、合理规范使用科研项目资金,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科研项目资金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问题多发地带。因此,应利用有效的财务核算工作,合理规范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方法与过程。制度规范模式。在管理制度制约下,会计核算人员以制度内容为基础,制定资金使用规范并予以执行,可以极大的提高规范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制度规范模式,可以极大地避免核算工作者与资金使用者,因资金使用歧义问题造成矛盾与纠纷的出现;过程规范模式。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规范,可以保证科研资金全面核算管理的实现。过程规范管理的开展,将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由专人对每个过程进行责任管理,实现财务人员对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掌控;细节规范管理。细节问题是造成资金管理问题过程必须注意的内容。如资金审批签字与用章顺序;资金使用原始单据管理情况;财务印章管理人员等细节内容的规范,都有利于资金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利用资产总额精确清算措施,改进应收应付款核算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存在资产总额中应有应付款以及其他资产构成混乱问题频现,进而影响了应收与应付款核算的顺利完成。所以会计核算人员,需要采用精确清算措施理清单位资产总额与具体内容。做好资产账目核算。会计核算人员首先需要对资产账目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核算,清晰账目的资产总量;对资产实务进行精准清算。核算人员对单位资产内容进行精细准确的清算工作,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较难清算的内容,聘请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资产评估,以获取精确地资产数据;将账目资产与实际资产数据进行核对并逐一进行清算,对于账目中的资产问题结合资产实际价值进行完善;在清算完成后的资产账目支持下,对资产负债科目中应收应付款按照科研项目、固定资产经营等核算内容进行单独设立核算账目,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应收应付款核算不清问题。
三、提高往来款项核算质量,改善收入环节核算问题
科研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体制影响财务收入组成较为复杂,包括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各种收入内容。由于其组成过于复杂,造成了当前科研事业单位收入款项核算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出现。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核算与往来款项核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会计核算人员利用以下措施提高网络款项核算质量,进而改善收入核算问题。做好收入款项分类登记。财务管理工作者对于收入款项内容需要做好分类与账面登记工作。分类工作是指会计人员将收入的款项,按照款项来源与作用合理分类,特别是对于来源相同但分属不同收入内容的款项(如同一用户支付的本期应收款与下期预付款),进行合理分类核算保证款项数据准确。而登记则是将分类完成的款项进行账目登记,为核算的进行提供账目数据支持;往来款项定期核算。虽然在会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要求往来款项需要定期核算,但是为了提高其核算质量,科研单位会计管理者需要自主定期开展核算工作,实现会计应收、预收款项内容清晰,保证收入核算的开展。
四、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当前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减少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有效性,会计管理人员利用资产合理配置以及提高资产利用效益方法,减少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合理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混乱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单位会计人员在前期理清资产内容的基础上,将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保证资产管理者责任与收益平衡,进而保证资产管理责任管理到位,同时收益核算效率与质量得到保障;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增加资产收益实现资产升值,进而避免了资产流失问题出现。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需要财务工作者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合理规划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长期呆滞;其次挖掘资产内部潜力实现资产隐形升值;最后合理开展资产经营,实现资产收益的稳步提升。
五、结束语
面对传统会计工作遗留问题,以及国家提出的事业会计改革要求,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以提高单位会计管理质量为目标,坚持实效性地健全与完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与环节,促使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与合理发展,为我国基础科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作者:孙文雨 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
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推动下,加大国家科研工作力度,促进我国各项基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内容。随着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定位、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增加,对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利用全面有效的会计核算措施,完善财务制度体系,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为科研工作及单位正常运行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
一、合理规范使用科研项目资金,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科研项目资金是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问题多发地带。因此,应利用有效的财务核算工作,合理规范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方法与过程。制度规范模式。在管理制度制约下,会计核算人员以制度内容为基础,制定资金使用规范并予以执行,可以极大的提高规范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制度规范模式,可以极大地避免核算工作者与资金使用者,因资金使用歧义问题造成矛盾与纠纷的出现;过程规范模式。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规范,可以保证科研资金全面核算管理的实现。过程规范管理的开展,将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并由专人对每个过程进行责任管理,实现财务人员对资金使用与核算过程的掌控;细节规范管理。细节问题是造成资金管理问题过程必须注意的内容。如资金审批签字与用章顺序;资金使用原始单据管理情况;财务印章管理人员等细节内容的规范,都有利于资金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利用资产总额精确清算措施,改进应收应付款核算问题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存在资产总额中应有应付款以及其他资产构成混乱问题频现,进而影响了应收与应付款核算的顺利完成。所以会计核算人员,需要采用精确清算措施理清单位资产总额与具体内容。做好资产账目核算。会计核算人员首先需要对资产账目中的内容进行仔细核算,清晰账目的资产总量;对资产实务进行精准清算。核算人员对单位资产内容进行精细准确的清算工作,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较难清算的内容,聘请专业评估人员进行资产评估,以获取精确地资产数据;将账目资产与实际资产数据进行核对并逐一进行清算,对于账目中的资产问题结合资产实际价值进行完善;在清算完成后的资产账目支持下,对资产负债科目中应收应付款按照科研项目、固定资产经营等核算内容进行单独设立核算账目,解决当前科研事业单位应收应付款核算不清问题。
三、提高往来款项核算质量,改善收入环节核算问题
科研事业单位,由于受到体制影响财务收入组成较为复杂,包括财政与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各种收入内容。由于其组成过于复杂,造成了当前科研事业单位收入款项核算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出现。科研事业单位的收入核算与往来款项核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会计核算人员利用以下措施提高网络款项核算质量,进而改善收入核算问题。做好收入款项分类登记。财务管理工作者对于收入款项内容需要做好分类与账面登记工作。分类工作是指会计人员将收入的款项,按照款项来源与作用合理分类,特别是对于来源相同但分属不同收入内容的款项(如同一用户支付的本期应收款与下期预付款),进行合理分类核算保证款项数据准确。而登记则是将分类完成的款项进行账目登记,为核算的进行提供账目数据支持;往来款项定期核算。虽然在会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要求往来款项需要定期核算,但是为了提高其核算质量,科研单位会计管理者需要自主定期开展核算工作,实现会计应收、预收款项内容清晰,保证收入核算的开展。
四、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资产,减少资产流失
当前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减少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加强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有效性,会计管理人员利用资产合理配置以及提高资产利用效益方法,减少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合理配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混乱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单位会计人员在前期理清资产内容的基础上,将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保证资产管理者责任与收益平衡,进而保证资产管理责任管理到位,同时收益核算效率与质量得到保障;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可以很好地增加资产收益实现资产升值,进而避免了资产流失问题出现。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需要财务工作者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合理规划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长期呆滞;其次挖掘资产内部潜力实现资产隐形升值;最后合理开展资产经营,实现资产收益的稳步提升。
五、结束语
面对传统会计工作遗留问题,以及国家提出的事业会计改革要求,科研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保障科研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以提高单位会计管理质量为目标,坚持实效性地健全与完善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与环节,促使科研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与合理发展,为我国基础科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
作者:孙文雨 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大变革正在发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日益完善,社会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国有企业显然也不例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进一步规范,也同时将国有企业推上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产供销系列问题开始呈现在国有企业面前,它们与社会的接轨程度也大大增加。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制约,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上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顺应经济改革,真正认清问题所在,从而采取相应对策,是广大国企财务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工作不到位,会计信息失真
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位高权大”、“领导说了算”的状况仍十分明显。这具体表现在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常受限于企业领导意志,不严格根据会计规范准则办事,没有合理有效的制度流程,往往领导安排大于企业内的“各项条文”;财务管理的战略地位得不到重视,一些领导者不愿意为国有资产的变动负责,对面子工程、业绩工程十分重视,忽略了财务管理的基础“盈利”目的;除此之外,财务管理程序不规范,要么过于繁杂,要么极度简化的两种极端现象较为明显,过于繁杂使得财务操作效率低下、经营管理受到牵连,而极度简化则容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账外设账,账簿不详实,会计核算混乱的状况。
(二)缺乏合理的内控体系,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国有企业在经营体系与投资体制上尚不成熟,目前国有企业虽为法人实体,但具备完全的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能力者较少,这也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在与战略规划的结合上出现偏差,资源分配不公、协调交易能力不足,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系列问题。除此之外,不少国有企业过度追求产值、不关注真正的效益指标,使得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不突出。最为严重的是,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尚未形成良好的内控体系,内部监控体系缺乏,治理结构不够合理,这导致虚报利润、支出无约束等现象屡屡发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财务纪律松弛,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现阶段违反财务纪律、不遵从财务制度的现象并不罕见。在一些国有企业里,某些人为了小集团的利益,无视财务制度与财经纪律,采用会计核算的方法与手段设计侵占国家资产,例如不计提或者少计提折旧、忽视大的修理费用,挂账不摊或者少计成本,造成虚盈实亏现象。还有些国有企业设有小金库,将公款私存、资产不入账,隐瞒收益,一些资金流入了部分高层的“腰包”。纪律不严明造成的腐败现象也是不可忽视的。国有企业里铺张浪费、公款吃喝游玩、损公肥私等腐败现象大量存在,也造成了国家与企业的重大损失。当出现经济案件或纪律问题时,内部监管、纪检部门往往使用以罚代刑、避重就轻的做法,使得相关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二、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力
如前所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国企财务管理者的能力低下,而提升他们的能力必须以加强价值观建设、提升道德水准作为前提。首先,通过企业文化提升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促进依法、依章办事的氛围形成,强调诚信、务实,通过氛围渲染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其次,促进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好相关的继续教育制度,适度鼓励财务工作者进一步进修。第三,加大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在选取好合适的场所之后,可以按照月度、季度、年度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开展考核,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控制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
(二)建立内控体系,强化内部监管
财务工作人员往往受到企业负责人的直接领导,而一般国有企业的监督人员或监督机构往往也必须在企业负责人的管理下进行,这就使得财务监督形同虚设,单位负责人往往能够决定审批程序、审计办法。这显然让财务监控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因此,要真正强化这种内部监督,必须由上一级的主管部门或第三方组织参与,只有将组织关系与工资福利交由上一级单位掌控,财务监督才能真正起到效果。
(三)细致入微地开展资金管理工作
资金管理能力不足是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作为影响企业常规运作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企业的正常周转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资金运作能力。目前有些国有企业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大量依靠银行贷款解决财务问题,最终导致整个集团银行贷款额度居高不下,引发利率、管理费等的增加。还有些国有企业正好相反,企业总部或下属单位闲置了大量资金,既不用于生产也不用于投资,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低,这在无形之中也增设了资金管理的压力,还形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解决好当前资金管理中涌现的各种问题,是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重中之重。显然,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是资金充裕的前提;其次,应通过短期筹款融资、开发投资等方式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状况;第三,必须开展资金的跟踪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以防资金被挪用并形成新形式的“三角债”。
关键词 军队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军队财务管理的概念
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是军队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军队后勤工作的主要保障。军队财务管理的制度主要是为军队财务的组织形式、职责范围和财权划分并且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所建立的一种规范制度,是军事后勤管理体制和军事指挥体制的组成部分。军队财务管理是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广泛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利用它的技术和方法来适应中国特色军革发展趋势,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战略步伐,为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有效的财力支撑[1]。
有了很好并且完善的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就能随时适应军革的要求,有了这样的财力支撑才能很好的有效的发挥军队的优势,让国家更加的强大和有个安全的保障,因此解决目前的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就成了首要重点。
二、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常见问题
1.缺少统筹军队建设的规划与预算的专职机构:军队建设的规划和预算是统一的一个整体,在目前国家是把军队建设规划和预算拆分给不同的部门,从而导致了这两个部门各自独立无法互相管制,例如:军费预算经常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军队的建设需求。总的来说就是无法顾全全局的整体规划和运筹,也就无法有效的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
2.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有些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变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军革下军队财务活动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我国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的修订与维护没能及时的跟上市场的变化[2],因此导致了一些财务活动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缺乏相应的规范。
3.在执行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时不够严格:由于制度的不够严格会导致聘请来的财务工作人员其实是对业务不熟悉,原则性不强的人,甚至加之行政干预。由于近几年出现了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思潮,很多都受此影响,标准制度观念开始淡化,严重的会伤害到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加以强化我国军队财务管理制度的严格性,使之不出现这样的腐败现象。
4.缺乏统一性的军队财会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实施的保障系统是:军队的内部,后勤财务与装备财务“两线运行”,分别实施军费供应保障,后勤装备分别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和“支付中心”[3]。这样的系统已经造成了财权和财力分散,还加大了管理的成本。加上后来财务部的综合管理监督职能被肢解,这样很不利于实施财务统一监督管理。
5.缺乏完善的军费分配使用的监控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缺少独立权威性的审计监督,如各级审计机构一般都是属于后勤系统,所以军费分配使用的全过程就无法很好的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而且审计程序和处理结果不公开,审计结果的知情权不透明化,致使审计机构对审计结果没有处理与处罚权,因此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监控体系的薄弱会导致很多弊端,如军心的混乱。(2)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中没有明确军费监控机构的设立:财务系统对预算执行和经费支出没有明确有效的监督检查,这样又体现出了财务监督职能严重弱化。
三、对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常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1.对军队财务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在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中常出现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简历不符合实际,所以在选拔好军队财务工作人员之后,一定要再加以指导,端正其思想和加强工作教育。也就是要军队财务工作人员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把财务工作落实到底并制定出符合实际并且完善的军队财务保障计划。
2.完善军队财务监督制度:要制定具有统领性和综合性完善的军队财务监督制度,首先要制定军队财务各个活动和任务的监督,其次要制定好明确的奖励与处罚的规则。这样可以帮助军队财务制度的监督工作统一规范并且加强了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其他监督制度的配合形成了监督的一个大体系,从而也就促进了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各个环节的有效进行和有效的成果。
在建立监督制度的下,要注意一定要全程化的监督,也就是财务监督要由现在的静态转变为动态,行动起来实质监督全程。还要注意要坚持时时规范军队财务内部的监督,要监督每人必须坚持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严格把好每个关口,这样才能很好的把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实施在每个过程中。
3.要进一步健全所有制度: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一定要紧系着党委中心工作,达到思路,原则的清晰[4]。还要对已经安排好的项目做最后的科学论证,加强预算法规意思和预算执行的刚性,坚持依照军队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办事,确保预算的落实。
要加强按军队财务管理制度办事的观念,狠抓各项经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军队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强调要财务工作人员把所有工作落实。
4.规范军队财务的执法活动。首先要加快军队财务的执法程序制度建设,以此来实行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严格性、有序性和高效执法性。其次要建立军队财务执法的责任制度,来增强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财务工作人员严格依据军队财务管理制度来执法并且公正执法和有效执法。最后还要建立一条具体并且可行的军队财务激励制度,为调动军队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可借此来防范个别财务工作人员的不工作或乱执法。并且应该公开奖励和惩处的过程以及结果,这样便可以充分发挥执法激励机制的作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如应用这些科学的办法来完善军队财务管理制度,那么相信我国军队会逐渐强大,让军队财务体系成为他们强而有力的支撑,我国军队便可以无后顾之忧的随时适应军事的变革。
参考文献:
[1]熊友存,李劲松.军队财务管理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税务筹划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其中在企业会计的日常工作中,也会存在一定的税务问题,合理处理这些问题,就是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筹划,不但可以优化企业资源,还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税负成本,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应对税务稽查的能力,有效防止税务工作的风险。
一、企业会计中的常见税务问题
1.会计人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较低。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较低,税务和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扎实,已有的知识又太过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极易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另外,许多企业的会计财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较低,不爱岗敬业,对工作不认真细心,也没有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和较强的自我约束力,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工作中税务问题的解决。
2.税务会计体系不完善。目前,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税务会计体系不够完善。首先,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税务会计理论来指导企业会计工作中解决税务问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受限于我国的税收立法问题和相关配套制度问题,我国企业的税务会计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税务会计核算等工作的开展。另外,税务会计工作也缺乏规范的核算文本,没有设置统一规范的应缴税费科目,于是就出现了企业在实际缴纳税款的过程中手忙脚乱,工作毫无章法可循,甚至还会出现重复缴纳或者少缴。
3.税收策划工作不到位。企业在日常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过程中需要缴纳各种税款,所以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税收工作进行合理策划,但实际上许多企业的税收策划工作都做得不到位,于是就经常会出现,企业的分期付款客户在没有收回全部货款的时候即出具了正规的发票,直接导致企业的实际财务面临着销售款项没有及时收回并入账,但却必须缴纳税款的情况,有时候需要缴纳的税额还较高,所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税务工作顺利开展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4.涉税风险问题。涉税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税收可能出现的自身利益受损的风险可能。目前,一些企业对相关税收政策理解不彻底、不准确或者在实际的事件过程中出现偏差而造成涉税风险,于是在接受税务部门的检查时被发现了问题受到处罚,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性。
5.税务稽查不合格。税务机关是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监督的机关,所以需要经常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税务稽查。但是,许多企业的实际税务工作常常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和漏洞,根本无法顺利通过税务部门的税务稽查。
二、企业会计中常见税务问题的解决措施
1.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企业要对会计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管理,对于关键的岗位,要保证每年一次的轮岗,保证具有相同资质的工作人员轮换上岗,并提倡会计人员之间做到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提高。另外,企业还可以实行岗位绩效制,把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与福利待遇以及晋升等联系在一起。对于那些工作较为突出的优秀会计工作人员,要及时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奖励。而对于那些工作不积极、玩忽懈怠的会计工作人员,也要严格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警示其他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
2.税收的筹划方面。企业在进行税收策划时,可以积极通过一系列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形式,采取多种手段来合理避税、节税,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企业可以密切关注自身的资金支出情况,注重对采购和销售工作的管理力度,科学进行筹划,确保每月进、销项增值税款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缓解财务资金周转方面的压力,使更多宝贵的资金可以被应用于企业其他重要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完善税收征管制度。立法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根据我国的税收制度及会计制度,并结合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完善税收征管制度。要对税收立法和纳税人的相关权利与义务等进行细化和准确定位,完善税法体系,保证各方面的工作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征管。另外还要建立税务方面的监督体系,并确定税务核算指标,保证税法与征管和企业税务会计核算体系的高度一致性。
4.防范涉税风险。为减少涉税风险,企业要确保日常各项往来账目清楚无误,入账要有凭据,另外,企业要自觉地按月向税务机关准确申报纳税,确保及时、足额缴税。另外,企业可以积极努力来提高自己在税务机关的纳税信用等级,尽可能多地享受税务机关对高信用等级纳税人的奖励政策,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的涉税风险,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积极行动,应对税务稽查。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的检查和监督。为了妥善应对税务机关的稽查,企业要做好纳税风险自查,要经常对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自查,检查企业的税务登记和发票领购以及使用和保存的具体情况,以及纳税的申报和缴税等情况,一旦查出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然后,企业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稽查的具体流程,并掌握稽查过程中税务机关在本行业的重抽点项目,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侧重对相关稽查项目工作的管理力度,力争不出现任何问题。
企业日常会计活动中的税务问题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妥善解决各种税务问题,要对企业的税务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并进行科学的避税、节税,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税负成本,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也保证国家的利益不受损。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资金管理控制十分关键。预算的开展能够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又是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从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来看,推动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理念及其作用概述
(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理念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针对企业的资金利用和经济活动开展的预算控制和资金监管,是一种推动企业内部工作规范化的手段,同时也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影响的体现。财务预算工作的落实需要企业制定出多套资金利用方案,以书面化形式,通过规范性程序开展最优方案研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贯彻落实该项工作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对市场形势的科学把握上,因此,由财务预算管理人员选择并推动的经济方案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降低经营风险。
第二,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范围既包括对资金使用制定的年度计划,还包括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开展方案的合理评估和选择,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有效性。
第三,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在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上,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明确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分析
第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体系并不完善。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缺乏科学性体系的指导,同时,受到企业内部监管体系的局限,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部门之间的协作性不强,直接影响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
第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力度不到位。受到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影响,部分工作人员并不能对市场形势有较为科学的把握,在经营方案选择和资金预算时,很难确保工作的准确度,影响到企业的整体发展速度。
第三,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不明显,部分企业并没有形成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因此,其人才培养、资金投入、部门设置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导致预算工作的实际效果不理想。
第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流程还需要得到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我国并没有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体例,大多是在自我摸索和向国外取经的基础上开展的,其工作流程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后期经营方案选择的科学性。
(二)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要点分析
从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上看,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十分必要,工作人员在落实该项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以完善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为引导,推进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首先,企业需要对财务部门的已有工作体系进行考察,确认其实际效用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财务部门现状,合理的推进财务部门体系的完善。引进国外的先进预算管理体系,加强高层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帮助高层人员形成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认识。其次,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培养员工的工作素质,建立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操作能力的工作队伍。从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激情入手,完善企业的福利制度,留住预算管理高级人才,对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才选用进行监管,确保优秀人才的流入。同时,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离不开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企业高层需要对部门进行重组和人员优化,推进部门之间工作的和谐性。
第二,贯彻落实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发展计划,加强资金管理和经济活动控制。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有科学的认识,结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方向合理的进行经营项目规划和资金使用规划。首先,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流程建设和规范,推动该项工作落实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在进行市场评估和风险评定时,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运营状态和内部协调性,确保经营项目落实后经济目标的实现。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企业运营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工作人员需要在已有的成本控制措施上加强人员监管,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另外,企业需要对经营效益与内部工作人员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从推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入手,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需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包括营业收入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资金流通管理等,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环节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的人员安排,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促进员工工作落实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是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企业需要从预算管理的各环节入手,以监管和督促为手段,确保其工作的落实。
三、结束语
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企业高层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合理的调整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范旭霞.浅谈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效性的措施[J].企业导报,2013(11)
>> 关于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问题探究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财务工作改革的思考 关于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 关于提高我国财政透明度的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 关于提高我国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思考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构想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费税改革的研究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分析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财政责任的探讨 我国财政透明度研究 我国财政透明度制度构建研究 我国财政预算透明度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 对财务透明度的若干思考 基于财政透明度的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重构 关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日]鹤光太郎. 政府的透明度(第一部分)——改变国家“形态”的突破口[EB/OL]. 2003-7-7
[4]李建发. 政府财务报告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Hood, Christopher.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69 spring,1991,3-19.
[6]邓小军,丁玉芳.社会保障财务与会计专题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孙云川,高柳宾. 政府网上信息资源环境管理研究[J].图书馆杂志,1999,(11): 13-14.
[8]何玉,杜威. 中国地方政府财务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J]. 南方经济,2012,(8):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