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基本的原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6 16:29: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医最基本的原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医最基本的原则

篇(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099-02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中医药教育最具民族特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中医药教育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主动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的共识。2002年4月,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在《Medical Teacher》杂志上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是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这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同样具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于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十分必要。

1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在《Medical Teacher》杂志上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内容包括7个方面60条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1.1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该方面共设11条具体标准,提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医学职业的敬业精神不仅包括对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卓越追求,而且更加重视对责任感、同情心、诚信、正直和严谨等一组共同价值的承诺。将该方面列为整个标准体系之首,可见其特别重要。

1.2医学科学基础

该方面共设10条具体标准,提出医学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包括熟悉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急、慢性疾病的病因学,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等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懂得医疗决定和医疗行为的各种原则,能够因时因人而宜地作出必要的反应。

1.3交流与沟通技能

该方面共设9条具体标准,提出医学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会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亲属、同事、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公众媒体等进行有效交流,以提高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1.4 临床技能

该方面共设10条具体标准,要求医学毕业生应该掌握较全面的临床技能。其中包括书写病历,进行体检、诊断、急救,对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指导患者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能合理利用诊疗资源,及时有效地诊断和处理患者。

1.5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

该方面共设9条具体标准,提出医学毕业生应当知道自己在预防疾病、伤害和意外事故中,以及在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中应起的作用和应能采取的行为。应当了解国际、国内卫生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卫生系统的组织原则及其经济和立法的基础,对卫生保健的有效果和有效率的管理有基本的了解。

1.6信息管理

该方面共设5条具体标准,提出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为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医学毕业生有必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以便能够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辅助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1.7批判性思维

该方面共设6条具体标准,提出医学职业要不断地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技能,因此,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分析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精神。要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敢于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能科学地评判资料和信息,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全球范围内医学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给予了详尽的规定,充分揭示了当代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这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中医药教育应该主动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对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高等中医药教育在如下方面亟待加强:

2.1人文素质教育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药学,是科学和人文相融的知识体系[1]。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特别重视“人文关怀”,不仅将医学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列为整个标准体系之首,强调其重要性,而且在整个60条具体要求中,都体现出了医学科学应“以人为本”的理念。反观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重医轻文”,重视中医药专业教育,轻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极其不重视。学校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结构不清晰、与医学特性结合不强,没有协调好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学科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2]。这些因素导致中医药大学生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实践证明学好中医需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作基础。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告诉我们,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是违背国际医学教育规律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2.2人际沟通教育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医学生的人际交流技能培养,提出9条具体要求。医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技能,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在医患交流的过程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实情况是,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对学生人际交流技能的培养完全是个空白,几乎没有一门这方面的课程,老师只讲专业知识,不训练学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技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医生工作的对象是患者,这些人由于身体或心理方面的痛苦,与正常人相比,更易失去理智、情绪失控,其亲属往往也会因为着急而言行粗暴。医生缺乏正确的交流与沟通技巧,生硬地对待患者,或表达不当,往往会引起患者的误解、引起医患冲突,甚至会出现流血事件。因此,医生与患者及其亲属的和谐相处,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相应的“交流与沟通技能”,训练学生有效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医学被认为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高等中医药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人际交流与沟通技能的培育,增加必要的课程和教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沟通技能,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3信息技术教育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对医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5条具体要求。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科技在卫生和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自然》和《科学》这两个高水平的著名学术刊物里,生命科学的论文占到56%,可以说生命科学已成为新世纪第一生产力的前沿和主流。西医院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相比较而言,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普遍还没有重视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学生不能熟练地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更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辅助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由于现代医学信息的大量、快速增多,中医院校应该教育学生抛弃传统中落后的诊疗方式,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中医药学生必须与西医学生一样,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辅助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力和贡献率。

以上只是论及了高等中医药教育亟待改进的几个方面,当然,根据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高等中医药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医学教育必然会出现建立和执行共同教育标准的新趋势。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努力提高中医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疾病的预防、治疗疾病用药的副作用愈来愈重视。而祖国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在这些方面有独到之处,从古到今重视整体观念、天人合一、治未病的思想,许多中药经研究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有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例如中医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耳穴等护理具有现代护理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目前社区护理正在蓬勃发展,众多老年人迫切要求了解传统的中医护理知识。许多传染性疾病正在危害人类健康,例如甲流、手足口等疾病,这些传染性疾病重在预防,而中药在这些方面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设置的体会

一般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能在各级医院、基层、农村医疗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及预防保健、社区护理等工作。而中医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在疾病的临床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社区护理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的护理人才,应该在掌握现代护理观的基础上,掌握最基本的中医护理知识,更好地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以满足社会对中医的渴望,适应当前社会医学的形势。然而目前很多医学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将中医护理学设置为考查课、选修课、甚至不开设这门课程,那么培养出的护理专业的学生连最基本的中国传统医学知识都不懂,或者了解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该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的缺乏或缺陷,就很难适应目前社会医学的形势。建议医学院校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本专业师资状况水平,逐步开设这门课程,并逐步将中医护理学列为选修课、考查课、考试课课程体系。

3.中医护理学教学体会

3.1 加强中医传统治疗与护理方法的教学与实践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预防保健及社区护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一方面,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看重的重要知识领域。然而在预防保健及社区护理方面,中医传统治疗及护理方法例如针灸、推拿、刮痧等,疗效较好,较西医预防及治疗无明显的副作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社区的喜欢,已经成为康复保健治疗的重要部分。鉴于此医疗护理人员就需要掌握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理论体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中就应突出对中医传统治疗与护理方法的学习,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并且加大针灸、推拿、刮痧等方法的实践力度,可以到实习医院进行见习观摩。

3.2 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即PBL教学,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基于本科生思维能力较好,反应较为敏捷,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将中医内科疾病的护理采取此方法的教学。具体是提前选出病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将病案及讨论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收集资料。几天之后进行病案分析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患者病因病性、辨证分型、邪正盛衰、治疗的原则,从而提出该病人护理对策、健康指导等内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对问题进行补充或纠正。

篇(3)

梅核气的病理基因,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气上递或横递,脾胃空降失常,津聚为痰,痰凝气机不畅,导致而成,痰气相搏,上递结石于咽喉,以致病人自觉咽中有梗阻感,有异物之造成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与饮食无碍,为梅核气之症,西医诊断为咽喉炎。《金匮要略》中有“咽中有炙肉之说”。

梅核气多是由外界情绪刺激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功能紊乱,发病多半在40至50岁之间,女高于男,女占90%,男占10%。40至50岁占75%,30至40岁占10%,50至55岁占15%。

例:解xx,男,42岁,干部,1986年4月13日初诊,主诉喉中发堵2个月余。其初和别人争吵一事引起,经西医多次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故寻中医求治,望其面色正常口唇发干,舌质淡,舌苔白微腻,闻其声音正常,左脉沉滑,右脉弦微沉滑。肝为将君之官,病由情志不畅引起,据此辩证,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痰气相搏,凝结于咽喉。四诊合参,诊为梅核气证。

治疗原则:理气散结降逆化痰和胃。

篇(4)

    它两者同属传统医学,但又各有所长。董氏奇穴是在传统中医之基础上研创的,他结合神经解剖学知识指出,人体各部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的大小与该部位功能繁简成正比。手是劳动器官,足是运动器官,功能都很复杂,它们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也较人体其他部位为大。如此在大脑皮层上与其联系的神经元数量也较多,其主要机能就较大,而有利于临床的应用,故董氏奇穴大部分分布于肘膝以下,就是此一原理的发挥。而中医经络最早记载是马王椎汉墓出土的帛书,帛书中记载有十一条脉灸经。但其脉与脉之间还是没有相互联系和衔接的。而《黄帝内经》则在《灵枢.经脉》里全面叙述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这标志着中医经络学已基本成熟。经过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和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医针刺的经络学说日臻完善。

    2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治疗原则、选穴方法的异同

    董氏奇穴的取穴少,平均每位病人两穴配伍,双边用针,宜八针为限。用穴精,临床用穴务必要求一针多病,切不可以一病多针。尽量或绝对不针患处,急症、痛症要求立见效果,久病难病敢于刺血及深刺久留。他认为久病必有瘀、难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故临床上好用之刺血。而中医针刺依据以下4个基本原则:①补虚泻实,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虚不实则平补平泻。②清热温寒,即热着疾之,寒则留之。③标本缓急,即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④三因治宜,即因时间、因地域、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其临床选穴方法可依据辩证辩经,随证取穴,循经取穴,近部取穴,远部取穴等方法取穴。从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上,两者存在有质的区别。

    3 董氏奇穴与中医经穴针刺手法的异同

    董氏奇穴施针手法简单,仅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和留针”、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补”、“泻”等理论。他还创了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即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

    3.1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先选定穴道。②进针得气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稍微活动,病痛变可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之,视情况留针或出针。③久病可捻针数次以行气。如病在胸腹,不能活动可以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

篇(5)

我国自古就有“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之说,其“同”的是认识事物之基础,如阴阳变化之理;其“通”的为看待事物之方法,如整体观、恒动观。确切的说,即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辨证方法是在吸取了易学中的阴阳对立统一观和象数思维模式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故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言习医如不研易,犹无根之木不得昌茂。明代张介宾所著《类经附翼·医易义》则有云:“是以《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

纵观《周易》全书,其对中医学理论有较深远影响的,是结合有三才论思想的阴阳理论;而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故本文主要就三义来简要阐述《周易》对中医学阴阳理论的影响。

1“简易”之于中医阴阳

“简易”指的是天地自然的法则简朴平易,调护阴阳则是中医诊治疾病最简朴亦是最根本之原则。

《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的“道”即指宇宙的基本规律,此规律由阴阳构成。《老子·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简要地指出了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不外乎“阴”“阳”二字。成书年代较晚于《周易》的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吸取其思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同样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来表明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同样禀受阴阳二气而生,阴阳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根据阴阳分布的不同,中医在认识人体时,将五脏六腑分属阴阳,经络亦有阴阳之别。同时,疾病的产生同样需责之于阴阳之变化,阴阳不相协调,则疾病产生,阴阳离散,则形消神灭。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基于以上论述,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为调护阴阳,其最大目标则是将人体调整到一个阴阳调和的平衡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医家将此至简至要之理进行发挥,在诊断疾病时则将阴阳作为八纲的总纲,其将一切疾病性质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而另外六纲则分别从属阴阳,即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又将机体不同的病理表现归于阴阳,如多言为阳,无声为阴,脉浮大滑数者皆阳,沉微细涩者皆阴;而在治疗上,中医根据其时阴阳的状态,选择相应偏性的药物〈药物的偏性由阴阳所化,故亦有阴阳之分)或采取适宜的手法以调之。因而,张介宾在所著《景岳全书·传忠录上》中道:“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2“变易”之于中医阴阳

“变易”则是指世间万事均处于一种绝对变化、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中医同样重视阴阳衡动论。

《周易"系辞上》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强调阴阳相易才能化生万物。宋代周敦颐则在《太极图说》中具体阐释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生焉。阴变阳合……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中医将此观点引申至生理方面,《素问·六微旨大论》中云:“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关键在于正常的“运动不息”,例如阴气滞浊,主降,阳气轻清,主升,故人体之气清升浊降,以达到机体气血充盈、精力旺盛的状态。因此,中医所追求的“阴平阳秘”指的是阴气平和,阳气固密,阴阳平和协调、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是人体自身、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绝非一成不变。

在病理上,与《易·坤文言》中“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相似的,中医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认为疾病的产生在于阴阳二气间运动的失衡,如阳气不升反降则病飧泄,阴气居上不下则生瞋胀。此外,由于阴阳消长、阴阳交争、阴阳转化等运动变化,疾病产生后同样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当中,如伤寒有六经传变,温病有卫气营血传变,因此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相同疾病所表现之症状亦有所异,故在治疗上,中医提倡采用动态思维,讲究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因而常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案例。

3“不易”之于中医阴阳

“不易”是指尽管万物衡动不居,但其变化有其必然准则可循,即存在一个共同的变化规律,如日之东升西落,如水之潮起潮落。《周易》以最简单的阳爻(—)和阴爻〈- -〉为符号,来说明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而中医则将其发挥,总结出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逆顺、阴阳离合、阴阳交争、阴阳转化等一系列规律,并用以概括医学现象、成为医学理论。这些规律为中医诊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操作思路,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而在养生保健上,《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指出保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动态平衡,即可健康、长寿。

此外,中医之“不易”尚体现于周期性上。《易·系辞上》曰:“往来不穷,谓之通,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相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中医则认为,四季阴阳消长,主气有异,故主病不同,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针刺上则言“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冬刺井”,如此循环,一日亦如四季。

篇(6)

绪言

中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几千年来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是一套有着完整理论体系和独特疗效的医疗体系。自古以来,中医就是各个民族国家借鉴和学习的对象,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以及越南的越医学都是在中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7世纪起,中医开始了西方之旅。上个世纪70年代的针灸热更是加速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医的认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西方世界中医热的再次兴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加入到传播中医文化的队伍中来。

1标准化及其问题

中医有着独特的完全不同于西医的理论体系,它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包含了许多文化及宗教因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由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修改,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而且,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载体都是诘屈聱牙的古汉语和文言文,因而,中医翻译从来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尽管在众多组织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努力下,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命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但一个术语多种译名,译名错误或不准确,译名使用混乱,专家学者口诛笔伐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要改变这种混乱局面就得对中医名词术语的国际命名进行标准化。标准化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不同刊物和标准的颁布为标志。至2007年两套国际标准的出台,这个过程算是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十月颁布《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简称IST),该标准被称为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命名标准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同年,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世中联)汇集55个国家的200多名专家联合定制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标准》(简称ISN)。这两套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纷争,毕竟它们都是由国际性权威组织颁布的。而同时,两套国际性标准的出台又产生了众多问题,两套标准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因而,大家不免产生疑问,到底哪套标准才是最规范最有说服力的呢?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到底应该遵从哪套标准呢?

2问题探讨和原因分析

IST收录了类3543个词条,翻译标准为反映传统医学实质、避免采用拼音、不造新词、与WHO标准一致。ISN收录了21类6526个词条,力求英译“信、达、雅”。且不论在词条收录和编排分类等方面的差异,作为两大国际性组织,为什么会在最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等方面产生分歧呢?

基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尝试以抽样的方法来比较分析两套标准具体词条译名的差异。两个版本收录的词条数目庞大,因而比较所有词条显然不太可能,因此笔者随机抽取了两个版本共同收录的319个词条,结果发现两个版本给出的译名完全相同的有165个,不同的有142个,还有12个词条出现了译名部分重复的现象。

对比分析译名相同的术语发现:1. 基础理论类术语的译名基本一致。这类术语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基础,所以其译名在漫长的争论和不断的修正下最终得到统一。2. 另外,大部分中医特有概念术语和内涵抽象的术语因其特殊性也获得了关注从而促进了译名的统一。3. 四字格这种特色术语也因其组成方式的特别之处获得了相对统一的译名。分析译名不同的术语发现:1. 两套标准本身存在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差异。2. 部分术语理解方面存在分歧。3. 具体词汇、结构、动词处理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3解决方法

既然这两套标准都是在国际性机构的组织协调下由众多专家学者反复讨论研究才完成的,而且所收录术语的英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一致的,那为什么不能以此为基础,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减少分歧以促进译名的规范统一呢?

笔者尝试给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1. 首先确定翻译原则和方法,这是标准化道路上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两大组织在这方面已经达成一些共识,分析总结译名相同的术语可以为进一步达成共识提供参考。可以参考采纳本领域不同时期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的观点,旨在消除分歧。2. 在统一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两大机构可以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解决具体的差异,如:消除术语理解上的差异,避免结构性差异、动词形态差异和四字格术语译名结构性和具体用词差异,修饰性词语的规定性统一,西医对应词的合理规范性使用,采取问卷及数据库的方式以约定俗成为原则来选取更普及更被认可的译名等。3. 除此之外,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采取措施来推动标准化进程,如协调两大机构的合作,组织专家学者沟通交流,规定出版物中术语译名的使用等。4. 另外,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供参考性意见。

4结论

随着中医逐渐以一门独立医学而并非替代医学的身份立足于世界医学领域以及中医对外传播的迫切性要求,中医名词术语国际命名的标准化使用显得更加重要。笔者通过对比分析ISN 和IST中具体术语国际命名的差异从而帮助减少分歧,促进统一,最终推动中医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篇(7)

1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看辩病证治的重要性

1.1 中医学虽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但临床上从来就存在着“辩病施治”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初,证候的概念尚未从疾病中分化出来,就是以“病”作为辩析目标的,治疗也就依据病来施行。如《内经》13方基本上是以病作为治疗靶点的;《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等著作也多以具体疾病作为治疗目标,如以“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等。即便在近代,中医学在注重“辩证论治”的同时,也仍在运用辩病思维。如对肺痨、肺痈、肠痈、湿疹、疟疾、麻疹、水痘、天花、蛔虫、绦虫病等的防治,主要是基于辩病的思维。因此,中医学的辩病思维与辩证思维是同时存在的,交织在一起而综合运用的[1]。

1.2 中医学从诞生便开始了辨病与辩证的结合。早在《黄帝内经》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它往往是先定病,然后再辩证。比如《咳论篇》、《痿论篇》等章,都是先说这种病,然后再去辩证。之后,在《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等书,无不先言某病,再言某症,病、症、脉、证合参而治。以《金匮要略》各篇之题最能说明,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都是病名。

1.3 中医辨病论治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从未终止。兹举俩例最能说明。其一,清初温病大家余师愚在其《疫疹一得》书中,仅论及清瘟败毒饮一个方子,以一方治一病,药即中病,鲜有罔效,典型辨病而治,其重复性不言而喻。其二,清初临床大家程国彭,在其《医学心悟》一书中,运用大量篇幅讲述如何辩证伤寒。在太阳经症条下,直言麻黄汤与桂枝汤辩证之繁琐,疗效之有限,辩证少有失误则灾害险生。乃自创加味香苏散一方,说:今以此方代前二方(指麻黄汤、桂枝汤)之用,药稳而效,亦医门之良法也。不论冬月正伤寒,及春、夏、秋三时感冒,皆可取效。其也是实现了从辩证论治到辨病论治的一次飞跃。这是中医走循证医学道路的肇始。

1.4 又如中医在与疾病“非典”的抗争中,充分发挥了辩证论治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了辩证论治的优越,而在于对“非典”疾病的认知随着辩证论治的进程而不断深化,这同时也是“辩病”的认知过程。我们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我们的认知就愈趋深刻,我们的治疗就更趋完善。

2 辩病用药的优势

2.1 在辩病用药方面,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特点。因此,每一种疾病也意味其基本的治疗原则或治疗大法。除证选用不同的药物外,头痛可适当地配合应用川芎、白芷等止痛药物;癃闭病按照“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应着于通利为主;遗尿应按照“固摄止遗”的原则去配伍组方。如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如肺痨虽有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损等不同病证,但感染痨虫是其共同病因,补虚杀虫是治疗肺痨的根本原则,在抗痨杀虫的基础上再结合辩证,分别予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辩病与辩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在脏腑辩证中: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肺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脾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肺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脾主运化、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论治,还要结合心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阳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肝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肝主疏泄、臧血濡筋等生理功能。肾系病证主要按肾阴、肾阳不足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肾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等生理功能。

3 辩病论治与辩证论治的关系

3.1 关于辩证论治与辩病论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笔者以为,辩证论治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病理层次的本质的认识上的。一个病理层次就是一个证候,一个汤证是一个证候辩证论治的结果。辩病是对疾病的辩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辩病论治则是着眼于对疾病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抓住疾病中最具本质的联系,把这个疾病和其他疾病区别开来,进而针对各种病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治疗。一般说来,辩病论治从对疾病的初期考察,到确定“这一个”而非“另一个”,从一般性对症治疗到确立针对性极强的治疗,是对疾病的认知阶段。只有经历了这个阶段后,辩病论治才有了基础,换句话说,辩病论治是建立在对疾病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知基础之上的。

3.2 辩证论治和辩病论治,没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其局限性。辩证论治虽然不能达到对疾病的特殊性具有深刻认知的层面上,因而缺乏特殊治疗的方药。然而,辩证论治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层次本质联系的认识却远比辩病论治要深刻。从而,在针对疾病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治疗上,更能抓住主要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辩病论治“优越”。辩证论治的又一个优势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包括对人类尚未认识的疾病,这在人类认识和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其意义不言而喻。

3.3 由此可知,“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辩证,亦要辩病。其中辩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2]”…“是对中医辩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2]”。

总之,辩证论治和辩病论治只有相互为用,相互结合,才能不断深化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和提高治疗疾病的能力。中医学是辨病论治和辩证论治的完美结合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因此要发扬中医学的辩证论治的诊疗特色,要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提高辩证的准确率,必须坚持辩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运用辩病思维来确定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辩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辩析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其当时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理遣药。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辩病为先,以辩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证,可发挥辩证思维的优势,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辩出证候,随证施治[1]。

篇(8)

静功一般是静中有动。静坐可以使人们散乱的心念逐步归于清定,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不但能祛病强身,而且可以去除主观迷妄,获得安乐。

静坐法除了上身应保持自然端正外,两腿、两手的放法各有不同。一般可分为平坐式及盘坐式。盘坐式又分为自然盘腿坐、单盘腿坐和双盘腿坐几种。至于两手的放法更有多种,一般是将两手仰掌,左掌安放于右掌上面(或右掌安放在左掌上面),两拇指头相拄,放在腹前脐下;或两手合掌胸前,手指、手掌对应合拢;或用两手结成手印等。有的平坐式是将两手掌平放两大腿上。笔者根据多年的练功体会,并参考一些文献资料,认为手按膝部的静坐法(平坐式)既方便舒适,且功效亦甚宏大。

平坐式也称自然坐功,是身体端正稳坐在凳上,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弯曲成90度,两脚平行着地,脚底踏平。

一、古代手按膝部的静坐法

1.南北朝时《昙鸾法师服气法》中说:“初,宽坐,伸两手置膝上,解衣带,放纵肢体……”

2.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中说:“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

3.我国最大的石佛像是四川乐山大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坐像,通高7l米,凿建在乐山市凌云山栖鸾峰峭壁临江处。这尊佛像是平坐(危坐)像,两手按于两膝,与其他盘坐佛像不同。

由上所举,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手按膝部的静坐法。

二、手按膝部静坐法的功效和意义

1.有利于上下相通,阴阳平调

上下相通,高下相须,是自然界和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中医学认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上身属阳,下身属阴,并由于心脏在人体上部胸中之故,血液运行以上身较为旺盛,因此上身常较下身温暖。手按膝部静坐法可使上身阳热之气经膝部温通于下,改善下肢血液运行,避免“上热下寒”、“上盛下虚”,阴阳失于平调的病症;同时因膝部是下肢的大关节,膝部得到温热之气,可增强腿膝功能,防止腿膝疼痛无力等症。实为保健祛病的良法。

2.有利于“心肾相交”

心火下降,下交于肾;肾水上升,上达于心,谓之“心肾相交”和“水火既济”。这是医疗和气功锻炼的重要原则。手按膝部静坐法,可借手心劳宫穴(心包经穴位)之热气,使膝部经脉温通,达于足部涌泉穴(肾经穴位),并因调息、调心以激发和促进肾脏功能,促使肾水上升,而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以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篇(9)

1.1中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中医学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最易伤津耗气,放射线直接照射口腔所致损伤乃火热毒邪燔灼肌肤,属“口糜”范畴,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气阴两虚,常见的证型有热毒炽盛、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虚湿热、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等[3]。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足是所有放射性口腔炎发病的根本原因,而以脾肺肾气虚及肺胃肝肾阴虚为主。“火”(热)贯穿放射性口腔炎始终,无论是实火(火毒或湿热)还是虚火(阴虚火旺),在每例患者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而且以虚火占主导地位,血瘀也是放射性口腔炎的重要发病机制。虚、火、瘀互为因果,常常同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且贯穿始终。

1.2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对于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照射引起的口腔黏膜细胞数的减少可能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病理学基础,但这种细胞数的改变并不易被临床发现,临床常见的往往是急性渗出性炎症的组织学改变,这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照射的方式和剂量、自身抵抗力、口腔疾病及卫生状况、放疗导致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消失、放疗导致的自身免疫力下降、化疗药物对增生活跃黏膜细胞的损伤和造血系统及免疫功能抑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口腔菌群失调等[4]。由此看来,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可能是口腔正常黏膜在放射线的照射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篇(10)

基本医疗服务注重基础性和全面性,目的在于为大多数人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1.2中医药与基本医疗服务

中医药特有的优势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医占据强势地位的现实情况下,为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更应当注重传统中医药的发展。但在实践中,由于中医药服务人才匮乏、中医药财政投入不足等原因,使中医药发展远远落后于西医,导致中医药在基本医疗服务中未能彰显其应有的地位。

2科斯定理概述

2.1科斯定理的内涵

科斯定理是由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命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科斯本人对此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有关学者根据相关内容推导出一个定理组,为科斯第一定理、科斯第二定理。科斯第一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时,权利的初始分配无关紧要,当事人之间的谈判会使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不为零时,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的效应;在交易成本为正时,产权权利的初始界定将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2.2相关概念说明

产权指一个人在不受惩罚的情况下对物品、服务或人所行使的选择能力。但是产权并不是一成不变、不受约束的,它受到事物本身、国家政策等因素的约束。在基本医疗服务中,患者有权自由选择中医药或西医药服务,但这种选择权在现实中受到一定限制,基本医疗服务中中医药与西医药所占比重直接限制了产权的归属和行使,即中医药与西医药所占比重影响了产权的分配。在基本医疗服务中扩大中医药所占比重,有助于增加产权的选择范围。科斯定理中的交易成本是与产权相互依赖的,交易成本事实上就是为了确立和保持产权而花费的成本。本文中交易成本指为增加人民就医产权行使的可能性,而提高基本医疗服务中中医药的地位和比例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或代价,即达到相应效果所提供的供给,包括金钱、设备、人员等。

3从科斯定理角度分析中医药在基本医疗服务中的定位

现实中中医药在基本医疗服务中地位低、作用发挥不明显,但从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和中医药优势角度出发,中医药在基本医疗服务中理应享有重要地位。

3.1从基本医疗服务自身需求出发

3.1.1是分层分级医疗服务目标顺利实现的需求

分层分级医疗服务格局,指大力发展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分层分级医疗服务重点强调基层、基础的医疗服务,医改强调要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分层分级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健全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完善各级各类医院的功能、职责,尤其要不断加强中医医院发展,使中医医院作用与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根据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不为零时,产权的初始分配对于最终效益的取得至关重要;同时,产权范围的大小受到事物本身、国家政策、法律等因素的限制。在分层分级医疗服务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文件强调提高中医药地位、加大中医药比例,发挥中医药作用。由此对人民就医的产权即对中医药或西医药的选择权进行了部分调整,增加了人民选择中医药的可能性,这有利于中医药作用的发挥以及分层分级医疗服务目标顺利实现。

3.1.2是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的需求

根据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不为零时,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的效应,现实中交易成本为零的事物并不存在,中医药和西医药的交易成本均不为零。在此种情况下,在基本医疗服务中将产权归于中医药还是西医药,重点发展中医药还是西医药,所产生的效应、收益必然会有所差异。而要比较效应和收益的大小,则应当对两者的交易成本进行分析。从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效应的实现程度上看,中医药可以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功能需求。与西医相比,中医预防保健作用独特、诊疗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以望闻问切为主要诊断方式,无需复杂仪器设备。从这个角度看,中医的交易成本要低于西医。魏建认为交易成本小会获得更好的效应,根据这一原则,中医交易成本低于西医,所取得的效应也会比较显著。

3.1.3是基本医疗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需求

在交易成本不为零情况下,产权界定是产生更优效益的基础,对基本医疗服务中运用中医药和西医药的成本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两者产生更优效益的难易程度。人才队伍建设是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关键一环,所以医学人才的培养在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医师与西医师培养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基本医疗服务最终效果的实现。所以,应从中医药人员培养角度来分析中医药与西医药所占比例的分配以及充分发展中医药对于产生更优效益的可能性。就人才队伍建设而言,我国培养基层中医师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我国中医药起源于民间,多数中医师服务在基层,可知基层中医师比基层西医师更容易培养;其次,与西医师相比,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望闻问切,此种诊疗思想更容易与患者沟通,中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模式更符合医改发展基础医疗的趋势。由此可知,培养基层中医师更为容易,同时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也需要更多的中医师。所以,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保证中医药的重要地位,有助于花费较少代价而产生更优效果,有助于基本医疗服务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

3.2从中医药自身优势出发

3.2.1中医理念推动基本医疗服务顺利开展

丰若非等认为科斯定理提出的收入效应指消费者收入或财富变化导致其消费结构变化的现象。收入效应有正负之分,收入效应正负区分的标准是对某种事物或品质需求的急迫程度。例如在生命质量与单纯延长寿命之间,若患者重视生命质量则生命质量的收入效应为正,若患者重视延长寿命则延长寿命的效应为正。中医理念对于效应的正负区分标准做了很好的诠释。中医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诊治的理念,强调将疾病与人的情绪、生活方式等联系在一起,注重人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包含了多种沟通方式;中医提倡“治未病”理念,其内涵在于预防疾病、病后康复、防止反复,对健康教育、慢性病的防治及保健起积极作用。因此,中医强调通过整体辩证、有效沟通进行诊治,通过“治未病”来提高人民的生命质量。随着医学观的演变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理念发生变化,对于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增加。以某事物或品质需求的急迫程度为标准可知,中医的多种沟通方式收入效应为正,提高生命质量的收入效应为正,单纯治疗疾病的效应为负。而若不考虑收入效应,则中西医没有明显的效益差距;若考虑收入效应,则收入效应为正者效益更高,由此可知,中医药基本理念在预防、治疗、保健和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所产生的效果好、效益高,能够推动基本医疗服务顺利开展。

3.2.2中医优势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科斯定理指出,制度安排所决定的产权配置导致的交易成本越小,该制度的效率越高。由于中医药与西医药交易成本不同,所以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中中医药与西医药比例分配是否得当关系到该体系取得效益的大小、目标实现的快慢。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简、便、廉、效”的优势使中医药的交易成本较小,具体体现为:“简便”,中医诊疗方法简便,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无需繁琐的检查程序,符合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机构设置和诊疗水平;“廉”,中医药价格的低廉符合多数人享受最基本医疗服务的目的;“效”,中医要治标治本的功能可以弥补西医治标不治本的不足。中医药的这些优势可加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也使其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应当占据重要地位。

上一篇: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下一篇: 网络营销的应用及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