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7: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态,是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二、生态文明的现代性背景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因而俞可平就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表明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崇尚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带来了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西方工具理性模式下的现代化,追求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技治主义和消费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毕竟不能止步于物质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追求意义与价值,追求无限与不朽。
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污染、生态破坏、技术机械化、经济物化甚至只限于GDP的崇拜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就是:扬弃和超越片面工具理性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主动选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模式。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生态文明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持久性和连续性,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经济文明。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是发展观,也是伦理观,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了自己的伦理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规定了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无益于解决生态危机,发展中的问题应该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实现了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主张合理的经济发展,反对不合理的欲望膨胀,有效避免了“征服自然”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的精神异化等严重后果。
同时,经济发展也仅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任务,而非人类发展的目的。1990年发表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其次,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人们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重点和热点,涉及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消费伦理等。同时,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精神生态异化问题尤其突出,如何理解并消除人的现代性精神危机已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遵循生态经济伦理规律,认为经济发展(经济合理性)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是协调融合的,并致力于追求经济建设、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之间达到合理、动态、健康、开放的平衡状态。
“‘生态经济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自觉协调和平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追求的努力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或者主要是指生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生态经济伦理综合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技术伦理、消费伦理、财富伦理、生态经济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追求,能够把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最佳的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处理好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克服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灵环境。
(作者:宋丽娟,工商管理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杨涛,江西服装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297.
[2]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光明日报,2011—01—04(11).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
[2]全球三次绿色浪潮[EB/OL].文汇报, 2012-07-30[2012-11-21]. http://.cn/ewenhui/whb/html/2012-07/30/content_81.htm.[The Three Global Green Wave[EB/OL]. Wenhui Daily, 2012-07-30[2012-11-21]. http://.cn/ewenhui/whb/html/2012-07/30/content_81.htm.]
[3]Dietz T , Rosa E A , York R . Environmentally Efficient Wellbeing: 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J]. Applied Geography,doi:10.1016/j.apgeog.2010.10.011.
[4]何林,陈欣.基于生态福利的陕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6):24-28. [He Lin,Chen Xin. Research on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nxi based on Ecological Wellbeing[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11,(6):24-28.]
[5]马磊,余振华.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61-162.[Ma Lei, Yu Zhenhua.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o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in China[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09,(1):161-162.]
[6]Wackernagel M, Rees W 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 Gabriola Island,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6:9,61-79.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40 — 02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共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己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三个维度对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及意义
(一)中西方古代哲学家的生态思想
1.古希腊朴素的生态观
西方最早对自然做哲学思考的精神活动始于古希腊。无论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还是唯心主义自然观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过对现实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维方式。它把外部世界的自然事物,理解为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的变体存在,把变体存在的动变本性理解、把握为本体存在即本原物的变动本性的产物和表现,从而在归根到底上用本原物的变动本性,来理解、阐释变体存在—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尤以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反思为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仰仗于天,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哲学的生态观
马克思对生态文化的思考是在其实践哲学的框架中进行的。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日益陷入的现代文明困境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现实背景。马克思的生态文化思想也正根植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意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问题,更关涉到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和精神也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是人与自然相冲突,引发了自然生态危机;二是人与自我相冲突,引发了精神生态危机;三是人与他人相冲突,引发了社会生态危机。他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1〕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生态文化”则可以分为外部生态文化既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内部生态文化既人类的精神生态。“内部生态文化”与“外部生态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社会生态问题和精神生态问题。
二、 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一)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化,自然对人的价值也不断变化,人类的生态价值观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1.原始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原始时期的人类是依附于自然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2〕。可见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只有依附在自然之下,并在其恩惠之下才能生存下去。
2.农业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意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的统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其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里的全面,既包括经济和社会,也包括人和自然。如果离开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就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劣、资源无节制消耗,那么这样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实现科学发展需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文明的基本要素,和谐是文明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和重要的价值观。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三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传统文明多是单一的文明,现代文明则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所组成的文明体系。没有生态文明,现代文明的内涵就有缺失,体系就不健全,作用就会受限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庞大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机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危害处理率,加强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企业、社区和村庄活动等。
所有这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大量的科技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解决。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审计机关是专门的经济监督组织,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审计机关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其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审计与生态审计的区别联系
严格说来,生态审计是从属于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但二者也存在着不同点。首先是产生的背景不同。环境审计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和损害愈演愈烈,引起各国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受到拷问。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生态审计则是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和组织开展的。
其次是开展的动因不同。环境审计更多地是从人类受到水、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从而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程度的角度形成。而生态审计则是从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资源消耗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形成,因而起点更高,视野更宽。
再其次是审计的侧重点不同。环境审计以环境保护工程和资金使用以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为审计重点。生态审计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审计内容为基础,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的保护、维护、修复,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的营造等。
组织开展生态审计的对策
大力宣传生态审计的重要性。审计机关要借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势,积极做好有关生态审计研究和宣传工作,把生态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为生态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探索开展生态审计的有效方式。今后一定时期,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审计的理念和内容融入到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等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中,逐步探索,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审计的切入点。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各级审计机关需要紧密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本机关审计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审计的切入点,使生态审计更加符合省情、市情、县情。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抓紧培养生态审计人才队伍。为开展生态审计奠定人才基础。
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这种变化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落实科学发展本质要求,是使我国现代化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升华之举,标志着现代化转型正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代表、宁夏中卫市委书记马廷礼认为,“‘五位一体’为发展的内涵增添了新元素,为发展的品质赋予了新标准,为发展的方式确立了新坐标。”
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各项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内在地包含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政治建设要蕴含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文化建设要倡导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观念和精神;社会建设要兼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认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定要将生态文明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承载“美丽中国”梦想
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是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轨迹,也是生态系统承载量不断增多与面临更大的生态需求压力的轨迹。在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模式下,我国在生产端产生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收入分配改革深化和经济向内需转型,消费端面临的生态压力将会逐步增大;同时,我国未来还将处于城镇扩散能力和辐射能力强化的阶段,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高人口密度、高物质消耗与高废弃物排放,也会成为诱发高生态压力的主因。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我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如十报告所言一一“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指出,具体而言,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就曾强调,“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如今,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明确,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更为明晰。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使经济发展沿着可持续的道路保质保量地前行。
除了引领经济转型的功能之外,生态文明建设还关乎社会民生,针对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高的呼声,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确立为建设既富强又美丽的中国,意即一方面增加GDP,一方面提高生存生活环境的质量,让人民拥有健康。
绿色评价体系壮大生态文明建设优势
尽管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是拥有诸多优势。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规划的十二个约束性指标中包含六个环保指标,这些涵盖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率等内容的指标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严格标尺。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已由偏重速度转向以质量为重。党的十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经济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都将有所降低,生态压力有望在释放缓解过程中逐步消解。与此同时,我国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十年,也是经济发展方式、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向绿色转型的机遇,各个层面应该更多关注自然资本投资、保证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在这其中,政府宏观层面的推动将是首要的举措。
十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方面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将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从根本上优化GDP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区副首席代表李琳介绍,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经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一起开发了衡量绿色经济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资源环境可持续指标、绿色转型驱动指标。
*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据这个阐释来理解“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以为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二、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
长远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意义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最根本的意义还是在于中国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民族的复兴?也就是说,中国采取何种文明发展方式来追赶以及引领人类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道路?传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显然是难以走得通,因为它对全球的自然生态都是极大地破坏。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显然不能重复给全世界带来生态灾难的资本主义老路,而只能开辟出引领人类未来的新的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就是生态文明的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必然成为中国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两面旗帜。从实质上讲,这两面旗帜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未来文明的新特点,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异化劳动、异化消费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与人矛盾的加剧。根据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必然对生态环境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利用,于是生态环境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存在而且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并且由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掠夺和生态殖民主义造成了全球的生态危机。全球性生态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大变革的转折点,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正在成为上升中的人类新文明,预示着一种新社会——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人类要持续发展,只有改弦更张,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现实选择。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人们秉承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观念,承认自然的价值和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因此,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生态文明下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工业文明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差别,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建立在生态学、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以自然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破坏和剥夺。因此,这种发展是把发展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发展,在保证人们的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创造条件。同时,生态文明的人们改变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既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同时也有高度的生态文明。这种未来的生态文明形态既继承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同时又超越了资本主义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缺陷,因而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
(二)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不可否认,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高于我们。但我们应当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文明发展的惯性,以及其依靠环保产业、产业升级和污染转移,一个又一个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丧失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强大动力。当然,更为根本的是西方国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致使彻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难以完成的历史任务。[3]而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结合存在着制度性优势。这种优势在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对生产实行整体的、自觉的控制,这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的基础。“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以追求利润的无限扩张为目的,而以实现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并且,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恰好与生态环境的全球性特点相吻合,从而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解决提供前提条件。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它追求人、自然,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而这些基本价值观念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实选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新的文明发展方式,以超越给全球带来严重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之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他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无论是从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是从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性质来看,都不允许中国再重复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于是,选择新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我们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就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自十六大以来,我们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科学发展,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尤其是在十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具体的战略部署。可见,我们通过对工业化实行“生态化”改造,来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文明发展方式的超越,实现人类历史上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是自身发展转型的实际需要,更是为了获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多层次多领域,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根本变革,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民族的复兴需要观念和文化的现代化,十报告要求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该说,这种理念和文化观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复兴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因为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也只有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以公众为主体的生活方式转变。包括在媒体开设专栏,加强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做法和成效,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环保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业、企业、学校、社区、家庭。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资源浪费等严峻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造成的,其中,政府缺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更为恶劣和深远。因此,要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地方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承担生态责任,把环境治理和各项政策的制定执行协调统一起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一、地方政府承担生态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一)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界定
生态责任是追求与实现自然生态平衡稳定或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价值目标的特定责任。政府作为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是推进生态进步的中坚力量,而地方政府作为政策执行的主要实践主体,在承担生态责任、治理生态环境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是指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预防和纠正当地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市场失灵现象,唤起人们树立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政府承担生态责任的现实意义
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与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对区域经济发展、政治繁荣与社会和谐具有深远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实际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政府只有从政策上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着力推进经济的循环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2.有助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是我国生产力发生深刻变革,生产关系不断发展之后,对上层建筑领域发展提出的必然性要求。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观,区域性的生态治理绝非政府单方面的任务,是社会公众的事业,基层民主政治赋予了民众参与公共决策和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利,不仅推动了区域生态的进步,也迈出了现代民主政治文明的一大步。此外,地方生态环境与发展决策制度、政府环境目标监管制度、生态行政补偿、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政绩考核、政府生态问责制度等相关基础制度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必然促进地方政府执政观和制度建设的发展,推进政治文明的进步。
3.有助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一方面可以充分关注因生态环境污染给公众带来的威胁和权益损害,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和补偿机制,解决公众的环境诉求,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传播,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社会公众的合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家园的构建。
二、地方政府生态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责任意识树立和宣传方面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多数地方仍将履行经济责任作为政府官员政绩考核、官职升迁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突出经济财政目标轻视生态环境目标,在具体工作体制和干部考核中,仍然是唯 GDP 至上。这就导致地方政府生态责任意识的匮乏和缺失,使国家的生态环境政策在一些地方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政策的切实执行和生态问题的解决。公众参与是推进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的根本动力。然而,我国地方政府对公众环保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宣传还远远不够,在履行生态责任过程中,许多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等信息不透明,并未使公众真正参加到环保事业中来。
(二)法律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初步建立了包括综合类、环境污染防治类、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类等系列环保法律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政策法律制定方面,主要表现在立法工作步伐滞后,立法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足;很多时候为了处理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经常以 “暂行”或“试行”的方式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在实施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政策法律执行方面,主要表现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在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上与中央政府有着不同的倾向,中央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政策时是从全局和长远的利益来考虑的,而地方政府则有其特定的利益取向,这些就导致了某些全局性、统筹性的法律政策在地方难以真正执行,国家生态法律政策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相关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1.地方财政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发展方式的粗放。当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矛盾时,地方政府往往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发展,坚持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当地的企业密切相关,地方财政收入多数来源于辖区内企业的税收。如果地方政府加大对污染生产企业的查处力度,必然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从而影响到本地的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这就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分税制使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相对缩小,而地方财政却要承担很多项具体支出,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产生巨大财政压力,经常入不敷出,为了追求短期经济财政效益,往往大力开展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2.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度不健全。合理健全的行政决策体制和问责制度是政府有效履行生态责任的保障。现阶段我国虽然明确了各地方政府对自己辖区的生态环境的治理责任,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行政问责制度并不健全,仍有地方政府官员甚至包庇纵容生态破坏行为,导致地方环境恶化,公众生态权利受损。对于此类领导干部,很难追究其责任,这样也就纵容了政府官员的失职,进而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社会生态问题,如:重大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经济财产的损失和社会稳定性的破坏。
3.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监督机制不完善。行政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社会公众以及媒体对政府的外部监督,是督促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中坚力量。现阶段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过程中,办事规章和流程信息公开度不高,使当地公众对许多生态破坏事件的前因后果无从得知,导致许多突发公共环境事件造成一定严重影响之后才进行公开与解决,这样很难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大众传媒作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政府、企业环境信息和国家环境政策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但目前很多媒体迎合趋利的现象仍然存在,远离社会公众舆论需求,使得大众传媒的监督作用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地方政府履行其生态责任的对策建议
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生态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也为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构建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针对上述环境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应该做到:
(一)提高地方政府和公众的生态责任意识
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宏观统筹的全局作用,地方政府更是政策执行和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地方政府应广泛开展生态道德观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感,使之将谋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付诸实施。可利用信息传媒优势,在区域内长期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道德建设理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使生态自觉、生态关心成为共识,进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提高地方政府生态法律政策的执行力
法律政策是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前提保障,是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行为规范管理的有效渠道。我国应推进地方生态立法建设,建立起区域污染防治与保护生态并举、城镇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地方环境法制体系。地方政府作为法律政策执行的主体,其执行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其执行力的提高是履行生态责任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完备相关部门机构设置,使各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发挥最好的整合作用。其次,要增强执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定期进行必要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使政府工作者在执行的过程中具备依法行政和生态行政的意识,着力解决影响当地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的生态权益。
(三)加快地方政府生态责任体制机制的构建
体制机制构建是推进政府生态责任有效履行的关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生态责任体制机制,才能推进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有效履行,取得地方环境保护收益的最大化。
1.转变发展模式,完善地方财政经济体制。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影响着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制约着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履行。地方政府应推进当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倡导绿色经济,探索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积极推行绿色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化;另一方面,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管制,对设备落后,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强制性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使企业更新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在地方财政制度上,地方政府应拓宽融资渠道,调动公益组织、社会公众参与投资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加环保财政投资力度,加大对环保产业政策倾斜。
2.健全生态行政体制,突出问责体制的科学化。地方政府履行生态责任的过程中,行政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区域范围内,地方政府应强化环境行政的规范化控制与管理,确立地方生态环境目标,然后进行有力的行政控制与管理,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达到推动地区生态环境进步的最终目的。行政问责体制是一种责任追究体制,是对责任主体进行激励的体制,地方政府应从法律上对地区生态承担实质性责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明确行政问责标准,健全相关问责程序,同时疏通投诉渠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舆论的压力和内部监督的约束下,更有效的处理地区生态环境事务。
3.完善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在履行生态责任的过程中,会受到政府内部监督和外部公民社会以及媒体监督,这些都是地方政府高效履行生态责任的激励和保障。首先,完善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与监督,财务审计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进行审计管理,保证环保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其次,应加强政府生态责任的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调动起社会大众的积极性,通过社会舆论、公民批评、公民投票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地方政府处理生态事务的影响力。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对当地生态环境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使地方政府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原则透明化,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 邢伟,曲宁,张晓明.论生态文明时代的政府生态责任[J].生产力研究,2011,01.
[2] 周海华.我国政府生态责任的现实分析与完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
[3] 张劲松.生态型区域(苏南)治理中的政府责任[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建设 常德
Key words:Ecotype urban construction Changde
作者简介:易丽昆(1976年―),女,土家族,石门人,常德市委党校基础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02-0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我们生活更美好,而生态型城市(Eco-city)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它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绿色生态是常德人的一直追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已成为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并一直在为建设生态常德而不断努力。文章以常德为例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
生态型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过程,也是一种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下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建设生态型城市需遵循以下要求:
(一)人的活动要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自然规律是指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生态规律是指生态运动过程中所内含的必然性或本质联系。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把生态规律归纳为以下5个规律: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互生规律;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相互适应与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二)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容量为基础
环境容量属非实物态的自然资源,是指大气和水体等固有的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简言之,即允许排放量、最大纳污量、最适利用度等。自然界对外界侵入物具有某种能使之无害的净化能力,但这种净化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后,这种功能就会受到损害,甚至被彻底破坏。这里所说的限度,就是环境容量。
生态型城市建设必须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将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和资源环境的可承载力相统一,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三)社会发展要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型城市建设必然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我们把科学技术分为“绿色科技”和“非绿色科技”。“绿色科技”应符合以下标准:其一经济效益良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大,产品竞争力强;其二环境负效应小,资源消耗率低;其三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生态型城市建设必须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开发替代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等。
(四)城市建设要以生态文化为指导
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环境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在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会导致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必须确立新的价值观――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在本质上表征“人与自然和谐”的完满追求。建设生态型城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
二、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现实分析
(一)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常德是个文化厚重的城市。公元前7000―6000年前,澧县城头山就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和平繁荣的古城。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已筑城设郡,是湘楚文化的摇篮之一。常德历来人文鼎盛,屈原、陶渊明、刘禹锡等先贤曾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常德也是德文化的发祥地,善德文化的积淀,培育了常德人追求世外桃源,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形成了常德人善德尚文、天人和谐的生态文化氛围。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常德市努力打造文化名城,历时10年,投资1亿多元修建了 “诗国长城”:“中国常德诗墙”,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这让常德具有了诗情画意的格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2、独有的生态环境资源
常德被称为“桃花源里的城市”。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相聚常德,写下了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最有名的当属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人间仙境――桃花源。除了桃花源,还有白鹭故乡花岩溪、湖南屋脊壶瓶山等。常德是个水绕城,城包水的旅游城市。“三山三水”(太阳山、河伏山、德山和沅江、柳叶湖、穿紫河)组成了城市景观的中心。水给了常德以灵气,沅江和澧水在常德穿境而过注入洞庭,沅江是三湘四水中最长最清的河流。柳叶湖因辽阔的水域、柔美的风、葱郁的树而被称为“中国城市第一湖”。大自然造就了常德独有的生态环境,天人合一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留给常德的财产。
3、较好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向人们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和绿色生产与消费理念,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常德是产珍珠大市,为了减少水的富营养化,近一两年市委、市政府对珍珠养殖压缩了6万亩。2008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热情更加高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4、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常德融入了“3+5”城市圈,从而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常德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绿化居湖南省之最,是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城市。获得多个荣誉称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等。同时我们要看到问题和差距。
(二)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常德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占GDP比例的35.6%),工业结构以传统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未根本建立。
2、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常德市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活动规划还不是特别合理,不太科学地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人类生存可以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开发,这是符合生态规律的,但这种开发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3、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及生活污水和废气的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城市空气质量、水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等环境保护指标低于生态市建设标准。
4、企业文化、市民消费理念相对落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关注如何降低成本,对如何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减少污染没有深刻认识,对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考虑不足。城市居民消费心理呈现节约型向享受型过度。
三、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创新:培育生态型城市的生态文化
1、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这闪烁着跨越时空的人类智慧之光,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说到了极致。人类与自然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与大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所以,工业文明时期,大自然被破坏得很不自然了。大自然与人是平等的,它是有价值的,我们必须尊重它的价值。现实生活中 “资源无限、资源无价、资源无主” 的“三无”思想,我们必须摒弃,应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培养公民人类共同家园的责任意识,养成环境友好、热爱自然的道德取向和行为规范。
2、把握生态文化的四个要素
生态文化的四要素是心智文化,体制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心智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转变价值取向,指导体制文化。体制文化为生态型城市运作建立指导性框架,约束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物化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载体,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运用生态化的方法规划建设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物态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心智文化建设。各层次在循环往复中。
3、夯实建设生态文化的三个基础
一是城市文化。结合当地文化的特点,比如常德市可以德文化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多方面营造文化氛围。在文化内涵上容纳多种元素:让历史文化风韵和当代精神交融,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整合,使城市居民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和熏陶。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海尔,真诚到永远”是海尔集团独有的企业文化理念,海尔是我们的民族品牌,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的成功与良好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三是校园文化。把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认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建立以学科课程渗透、环保专业课程、课内外活动实践三者相结合的环保教育体系。常德市积极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2007年,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1726所,开展环境教育的学校有1650所,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95.6%。同时生态环保的专题也要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把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的知识真正融入到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提高其环保意识,增强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调整结构:以循环经济优化产业行业
循环经济是将传统的单向性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变为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它致力于解决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如经济与环境),收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的效果。以循环经济理念优化产业行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
1、重视绿色技术
从三个层面来抓。在产品层面,从产品设计开始,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思路贯彻到整个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之中。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要采取适当技术进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形成清洁、节约、环保的新型企业形象。在产业层面,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
2、重视生产过程
任何企业在建设中必须执行“三同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做到持证排污。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加大火电、冶金、有色、化工、建材、造纸、酿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努力把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
3、重视发展转型
建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以产业、科技创新等为重点,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促进机制,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发展工业,就必须发展生态环保工业,循环经济贯穿其中。如湖南省常德市盐化工产业从上游产品到精细化工,形成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产业链。德山生态工业园注重自主创新,现已经初步形成以金健米业,武陵酒业,恒安纸业,德海制药,云锦纺织等企业为代表的支柱体系。
建设生态型城市,要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产业建设的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安全节约:实现节约资源的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可概括为5R: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再生;Rescue Wildlif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由此可见,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和无污染消费。实现绿色消费方式应从以下着手:
1、政府:垂范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需要生态政府作保障,需要政府走在前列,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
第一,加强绿色消费制度建设。首先,在法律方面:建立一系列环境保护、文明生产和健康消费的法律政策。其次,在体制方面来,打破“地区和部门所有制”、“地区封锁”和 “地区保护”的格局,建立全国统一的有利于绿色健康产品流动的市场体系。
第二,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政府绿色采购就是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政府绿色采购的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要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标准使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政府绿色采购对社会绿色消费起到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2、社会:普及推广绿色消费
第一,加强绿色消费教育。社会各相关机构、组织等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普及绿色消费知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营造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良好氛围,使消费的各环节都体现绿色理念。
第二,提供绿色消费服务。社会提供的绿色服务范围主要有:绿色饭店、绿色商店、绿色旅游、绿色建筑、绿色音乐。如绿色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3、企业:推动促进绿色消费
第一,节约生产。减量化是绿色消费的首要环节,是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中,要引导企业树立“资源有限、节能无限”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减少企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益。
第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使企业生产的消费品本身没有污染,而且消费品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最佳方式之一。
4、公众:倡导践行绿色消费
公众是最大的环境利益主体,绿色消费与公众息息相关。公众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
第一,健康消费。消费者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购买和消费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第二,节约消费。节约消费是量力而行、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节约是最重要的环保,也是最便宜的环保”、“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把节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自觉追求,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从请客点菜不浪费等做起。
常德市委、市政府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和绿色消费,比如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办公室空调统一关闭,争创建设节约型机关单位;对私人小汽车,引导人们选用节油、环保型汽车,以减少废气和噪音污染。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让环保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我们要让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生态型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民的参与,让我们共同奋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健康、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