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学习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7 16:27: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文的学习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文的学习方法

篇(1)

要养成勤查词典等工具书的习惯。我自己经常查阅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大全》《古汉语实词词典》《唐诗鉴赏辞典》和《宋词鉴赏辞典》等。我不仅仅只是在碰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才去查阅,而是在闲暇时间里,也始终坚持把这些辞书当做课外阅读的材料进行翻阅。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薄弱环节选择辞书的类型。

二、 坚持做读书笔记

当我发现读完一本好书后,它带给我的触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时,我便萌生了做读书笔记的想法。随着课业的加重,我们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可能会越来越少,而此时,坚持做读书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我常采用的做读书笔记的形式有以下几种:批注式笔记、摘抄式笔记、提要式笔记、心得式笔记。

三、 坚持朗读与背诵

我们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古人学习时诵读诗文的情节。可见,“诵读”在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中占据着一席之地。当今,我们对读和背有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朗读要做到吐字清晰,音准气足,停顿合理,要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准确地体现出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用心体会文章的内容、思想,以及用词的技巧、文句的结构。至于背诵,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层背诵,可以背默结合,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贯通。背过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常记常新,始终不忘。

四、 坚持独立思考

此处强调的“独立”,并非让大家不问,不沟通,而是在独立思考之后再问,再沟通。首先,为何强调独立?因为只有大家先产生了自我的认知,才能在与他人的认知进行碰撞、交融后,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达到提升文学素养的目的。再者,独立思考有利于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式,防止思想的僵化。我们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

五、 坚持写日记

篇(2)

学习要循序渐进,这是毫无疑问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晓于后,对于某一门学科的学习,对于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的确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循序渐进,基础打不好,煮了夹生饭,到头来还要重煮,还要从头学起。但是现代学习论,从效率出发,又提出了学习不能完全像乌龟爬行一样,一步一寸地前进。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之后,有时可作跳跃式的学习,以便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东西。语文学习也一样,要学的东西很多,不能每一项都从头至尾循序渐进,如认字读书,总不能把该认的字都认识后才开始读书,而是在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即可较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再扩大识字量,并进一步扩大阅读量。这样既循序渐进,又跳跃前进,先循序渐进,再跳跃前进,才能既打好基础,又提高学习效率。

二、新旧联系,温故知新

各门知识、各种能力都是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自成为一个系统的。人们要从各门知识自身的前后联系中去掌握它,要从各种能力的基本能力与复杂能力的联系中去掌握它。这就需要建立新旧联系的学习观念,需要树立温故知新的学习观念。例如在学习“名不虚传”中的“名”字时,我们首先理解“名”在这里是“名声”的意思。由此还可联想到“名”用在其它词语中又是怎样解释呢?如“名牌”的“名”和“名落孙山”的“名”等。通过这种多向性的思维,学生就会对“名”有更全面、更透切的理解。

三、回忆内容,促进记忆

每天晚上睡觉前,把当天学习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加深记忆,这种方法对学好语文是很有帮助的。在回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想不起来的内容,此时要及时翻一下书,然后合上书本再回忆一遍。如果还没睡着可以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多回忆几次。由于刚上完课,学生对大部分内容还有印象,往往用很短的时间就回忆完了。如果回到家,书一合,对所讲的内容不理不睬,到期末复习时,对堆积如山的知识点会使学生“望题兴叹”。急来抱佛脚不如睡前多回忆来得好。

四、抓住知识点围绕其规律性进行学习

语文教材尽管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例如记叙文的学习,围绕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进行,掌握其中心思想、叙述顺序、表达方式等。说明文的学习,则要掌握主要特点、种类和说明的方法,把握说明的对象的特征和弄清说明的顺序。议论文的学习,围绕其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进行,掌握其最基本的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找出论点,把握论据。应用文的学习,则要牢记其写作格式,把握写作要领,如“黑板报稿”一要通俗化、口语化;二要注意短小活泼;三要形式多样。当然,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是记叙文,所以,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要教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的分析来理解文章内容,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五、举一反三,逐类旁通

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于字、词、句、段、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知识需要理解记忆,例如,我们在教学生认识“烈”字的意义时,就告诉他们“四点”表示“火”,是由书写时演变而来的,凡带“四点”的字都与“火”有关,进而加深讲解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学生依此类推,很快就可以掌握一大批字的大概意思。如带“贝”旁的字与金钱有关;带“忄”旁的字与心理活动有关;带“言”旁的字与语言有关等等。这样就教会了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逐步奠定了学生自学识字、辨字、释义、辨义的基础。这样,学习也就达到了举一反三,逐类旁通的效果。

六、加强背诵,注重积累

要求学生把有价值的材料背下来,对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俗话说“挖到篮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说,很多知识,你只有记住了才对自己管用。因此,必须想方法记住知识。记忆知识,可分为内部记忆和外部记忆。记在大脑里为内部记忆,记在大脑以外,书本中、读书笔记中、日记中、摘抄本中、电脑里为外部记忆。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科学家们曾经讲过,大脑储存记忆知识的功能开发利用的不到10%,应开发和充分利用大脑的储存功能,记忆储存更多的知识。但对一般人来讲,大脑及时记住知识的能力是弱的,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少的,很多人记住知识是要靠反复的记忆。因此,要在大脑之外建立知识的仓库,这种知识的仓库,可以是书本、笔记、日记、摘抄本、电脑,平时经常翻看检阅,就可以把外部记忆变为内部记忆,真正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很多知识只有经过不断的反复的强化记忆,才能在自己大脑里扎根。知识积累的多了,才能从根本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45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来说,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对老师来说,教好语文的关键就是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教师也会每天都把学习语文挂在嘴边,教导学生认真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又应该如何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这些问题应该是每位教师都很关注的,因为只有掌握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知识,最后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学生该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以下是我的几点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老师每天都在讲语文很重要,但学生心里难免会有疑问,学习语文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学语文拿来干什么呢?如果学生没有深刻领会到学习语文的意义,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高,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好。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的就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高考中,语文分值比重很高,语文考得好直接与学生的继续深造有直接的关联,虽然应试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现阶段用考试来挑选人才是最合适的方式。既然高考制度存在,那么学生就应该高度重视,我们也可以看到不管是哪个省区的高考制度,语文都是主要科目,所以学生要学习语文,并学好语文。

第二,学好语文知识是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认识了汉字,才能学习其他学科,汉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字,而且其他学科的知识都是用汉字记录成的,如果不学好语文,又怎么能学习其他学科呢?比如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公式定理,都是需要学好语文知识后才能理解的,如果学生不理解这些词语的基本意思,那么学生又怎么能理解那些定理呢?

第三,学习语文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开始我们是掌握最简单的“说”汉语,在正式进入学校后才开始系统的学习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可以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不管是在学习、生活中学生都需要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自身学习上和生活中的难题。在将来工作后,如果你的语文学得很好,那么你的工作和生活会得到相应帮助。总之,语文对我们的一生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学生要学好语文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明白了学习语文的意义之后,接下来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课堂上才会全神贯注,才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课后才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自觉的阅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其实很简单。很多学生都觉得语文学起来很难,这就使他们在心底产生了语文很难的思维,导致学生都很害怕学习语文,对语文敬而远之,长久下去学生的语文成绩必然糟糕。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所以我们从小就很占优势了,那些外国友人学习语文都是没有口语基础的,但是他们都能把语文学得很好,那为什么我们不行呢?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转变学生的语文思维,让他们不再对语文保持反感情绪,不要把语文想得那么困难,我们已经有了口语基础,那么学起来就是相当容易的了。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后再让他们学习语文,就没那么困难了。

第二,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着“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因为地域的不同,口语的发音也就不同,各个民族的语言各有特色,中国各个地方的方言也有所不同,只有掌握了语文知识,我们才能发现这些方言的美和地方区域的差异。通过对语文的深入学习和了解,学生就会发现其实语言是非常有趣的,比如表达“什么”意思的词语,各个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口语表达,比如有“么子”、“么尼”、“哪样”等词语都是表达“什么”的意思,通过语言的特色必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激情,最后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结果。

三、活跃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也能够听得进老师说的话,学生更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如若教师能够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肯定也会高涨。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篇(4)

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有文化底蕴丰富了,以后才能够做到对学习各种阅读训练材料、写作指导之类的东西游刃有余。因此,一要多读一些史、传、文摘之类的书,多看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之类的著作。但是仅仅多读多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必须要把学习到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当读了一定数量的书后,我们的眼界便开阔了,思考问题也全面了,于是文化底蕴便开始丰富了。二要重视读史、(包括社会发展史、文学史、科学史等)读传、读文摘,这样收获会很大。读史,可以增长我们的才、学、识;读传,可以让我们时时感到一位历史伟人的精神力量,明确自己的人生之路该怎么走;读文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取舍。我们注意到有许多学生买了许多介绍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书,读书时抄抄写写、录文断句。不可否认这对学习语文有一定的帮助,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文化底蕴。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二、学习语文的六步法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挖到篮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说,很多知识,你只有记住了才对自己管用。因此,必须想方法记住知识。记忆知识,可分为内储和外储。记在大脑里为内储,记在大脑以外,书本中、读书笔记中、日记中、摘抄本中、电脑里为外储。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据科学家们讲,大脑储存记忆知识的功能开发利用不到10%,应开发和充分利用大脑的储存功能,记忆储存更多的知识。但对一般人来讲,大脑即使记住知识的能力是弱的,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少的,很多人记住知识要靠反复的记忆,因此,要在大脑之外建立知识的仓库,这种知识的仓库,可以是书本、笔记、日记、摘抄本、电脑,可以是分门别类的对知识的整理,平时经常翻看检阅,就可以把外储变为内储,真正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很多知识只有经过不断的反复的强化记忆,才能在自己大脑里扎根。知识积累的多了,才能从根本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固定读书时间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应该是一件轻松的学习活动。学习语文其实不用刻意去学习,它靠的是日积月累和逐渐的积淀。每天固定地拿出一些时间进行阅读和写作十分重要。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习惯后,任何一位同学都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发展成“爱好”的。久之您的文化底蕴就会越来越深。

四、打牢语文基础

篇(5)

二、系统学习法

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打牢自己的知识根基,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形成联系紧密、调动迅速的知识网络,才能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运用自如,才能有创造和创新。我们现行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在现时说来,就是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语文学习首先,就要把这套教材学习好、掌握好、利用好。这个完整的知识系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切磋,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掌握好。这个系统的学习是我们整个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其次,其他各科的教材也都自有它们完整的系统,对其他各科知识系统的掌握其实也都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无所不包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整个学习的内容

相等。

另外,你还可以系统地读一些书,以其对某一科、某一类有完整的系统的了解。例如系统读一些历史的、哲学的等方面的书。

三、零打碎敲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地积累。因此,你可以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看一点,记一点;同时积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鲁迅先生就善于翻阅,各门各类的书都翻一下,随时随地积累自己有用的知识。“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用零打碎敲的学习方法,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从来都是乐事。

篇(6)

2.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要想把话说好写好,首先要记住语文基础知识、记住课文的好词美句以及名篇名言,以便信手拈来表达意思,也可以把记忆东西同观察、感知、思维、想象联系起来,以达“温故而知新。”例如,记住语句对仗的要求是虚对虚实对实、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那么,见到别人的上联,就会想到下联该说些什么了。指导学生记忆,可引导其通过理解、体验等方法进行有意识记。

3.要充分利用文本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师教学时要利用语言描述、设置场景等方法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安塞腰鼓》,可叫学生先朗读描述的语言,再让学生闭目想象安塞青年击鼓的豪迈、奔放、雄健的激情,最后,播放安塞腰鼓野外表演的实况,让学生通过阅读、想象和实况对比,体验想象的成功和修正想象的不足,提高想象能力和想象兴趣。

4.要在适当的课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读写训练的难点,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材料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方式的联想和推理,包括横向的和纵向的,从古到今、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等。

二、适时调动非智力因素

“爱是最好的老师”,有爱才会有所求。这些爱和推动力实际就是心理学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还必须调动其非智力因素。

篇(7)

[关键词]当前形势; 创新教学与学习方法出现的问题;创新教学的研究;创新学习方法的研究;总结

一、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发展形势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各种改革的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当引路人的角色。

课堂教学是实施自主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操作平台”实施语文新课改,培养既有现代知识,又有自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树立自主创新学习的思想,是当代初中生必须树立的意识。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即学习,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自主创新学习发展简要论述。

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和学习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向学生传授一些所谓的学习技巧,什么分类归纳,进而总结,使得学生的学习只会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久而就之,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更不要说创造性学习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就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内容就是以文本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被动地学习。

三、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和学习的研究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学生就是观众。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随着老师的指挥机械的做一些重复的“演奏”。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观”中强调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又能在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甘甜苦辣,自觉地掌握求知的方法,且能在这个品尝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个要求就必须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张扬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的尊重学生,无时不刻的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的学习方法的研究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和分数,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当然学生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其最根本的特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改变原有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出“要我学”的困境,自觉养成“我要学”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的学习能力,经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利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情、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取得“激其情,引其疑,促其思”的效果,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不给出标准答案,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即立自主创新学习的意识便会是常理之中的事了。

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对初中语文创新的学习是必然的,也是时代的发展的需求,也是获得自主创新型人才途径。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并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成效。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同时,创新教教学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语文的能力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新课改的要求中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如何利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性的教学模式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呢?我想,应当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大胆尝试:

1.立足教材,以课文为主阵地,奠定语文教学的基础。

教师有意识地将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之培养融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比如儿歌部分的教学,除了反复朗读外,还可通过描述画面、互问互答、续编儿歌或仿写儿歌等形式进行教学。

2. 创设情境,抓住典型,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

“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教师用极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画面,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到角色,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引其找到情感共鸣点,让他们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教学中应当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在图声并茂的环境下得到合作、探究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更加增添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更加直观、逼真、生动、想象、易学。使得小学生在快乐、热烈的氛围中得以双重实现;;教师应善用、珍视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利用角色表演能激发其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的发挥,深挖角色的内涵,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同时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力;语文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搬到课堂,国内外的大事要事新闻都可以成为学生的素材。还有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的电视版,此后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合作与探究,既发展思维呈现创新,又锻炼学生的合作表演的爱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步入社区,走向社会,广泛接触,在生活区体验语文的天地。如,“让学生查找街道门市、饭店等地方的错别字”活动,可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这样的过程,体验绝不仅仅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它是学生融入生命的直接参与,它使学生与课文人物进行着生命和情感的沟通,使得学生在掌握课文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教材知识和教学情境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审美意义,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过程、生命过程、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 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举办专题演讲、辩论等活动,促使在一定氛围与场合下提高口语交际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查找素材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累。可见,生活之源为语文之广阔舞台,语文学习应渗透于事事、时时、人人之中。

3 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性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并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些心得性的文章,这样就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体验、理解、感悟。“活动体验”型习作指导课是活动交揉着习作指导———即伴随着活动,进行动态的生成的习作指导,赋予“观察、想象、描述”等作文训练及指导以浓厚的活 动色彩,教师以高超的习作指导艺术,用随机的“提问”“谈话”和“交流”去拨动学生的作文之弦……这样的课,既不冲淡学生盎然的活动兴致,又能激活学生内在的表达需要,为学生积累了充实的写作的素材。

现代性的教育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发展。为此,我们务必对教育和教学作以下经常性的反思,才能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教学。

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新以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

2、怎样“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

3、如何科学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62

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会运用到,所以语文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是学起来比较轻松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初中学生要学习的科目比较繁多,又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所以,语文也是是很多学生不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在学习上就会不认真对待,这就导致语文学科变得越来越不被学生重视。很多学生在课下都会花费大把的精力来做数学习题,但很少有同学在课下学习语文知识,逐渐导致语文水平日益低迷,所以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创新语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阅读是语文的灵魂所在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所在,无论是从应试角度来考虑还是从语文素养角度来考虑,阅读都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良好途径。从应试角度来考虑,初中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语文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初中承接了小学与高中的学习,如果说高中语文是提高,小学语文是基础,那初中的语文学习就是铺垫,作为转接的一个阶段,语文学习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

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对待语文学习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因为语文学科中的知识都是学生能够轻易理解的,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语文课堂走神几分钟,之后会发现并不会落下很多知识,学生还可以轻松地跟上,所以,学生对待语文总是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而数学等其他学科如果在课堂上落下几分钟很可能就会拉下一个典型的知识点。所以,这种差异导致学生对待语文的态度不够严谨。

关于阅读,学生还应该在日常除了课本中的课文之外,有意识的去阅读一些名著和一些简短的文章,这些简短的文章用来作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手段,而阅读名著,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初中阶段,写作能力基本上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的,因为平时的教学要求对课外的一些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教师在这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很严格,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去自己提高自身的阅读写作能力。

我认为,初中的学生相对于高中来讲学业压力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在初中阶段就可以有意识的去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从而提高自己的阅历。从小学开始学生就了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可是真正践行的学生并不多,在这里,我要说一下阅读的好处,对语文学科的有利方面。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让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这种能力还可以体现在写作中,因为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存在很明显的差异。另一点就是阅读可以使学生通过长时间的阅读,潜移默化的学会作者的写作风格,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随时随地记录生活中的趣事并分享

说起记录生活乐趣,好像只有语文才能很好地表达,因此学生应努力学习语文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见识提高文笔,这对于分享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初中是学生处于青春期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格外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地学习以及生活态度,而记录生活中的乐趣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可以经常记录生活中以及周边同学发生的一些乐趣,将青春时期的乐趣记录下来,并学会分享。学生们都明白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交换之后,我们都有两种想法。因此学生要明白分享的乐趣,更要明白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如何简洁文艺的记录自己的生活,这种能力是语文学科才能帮助学生的。

所以,学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经常性的写一写随笔,记录生活,提高写作能力,逐渐培养语文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少会有坚持写随笔的好习惯,虽然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只要坚持,就会有很大的提高。这种做法相对于以往的传统的按部就班地去学习语文,是一中极具创新的学习方法,能够给语文学习注入创新的种子,不断地去坚持,使创新的种子不断发芽,为语文学科的枯燥学习注入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将中华文化不断提高创新。

三、开放课堂形式,采用开放的学习模式

初中语文学习的内容一般是没有很大的起伏,大体的内容都是比较稳定的,但由于这种没有起伏的学习模式,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无味枯燥的印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定推进,将以往传统的课堂模式打破,创新课堂形式,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开放学习中去。以往的课堂大都是教师按部就班的讲解课文,学生记录,这样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好处的。

教师要帮助学生打破以往的想法,建立自由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的表达想法。对待一些现代文,以往都是逐段讲解,而创新课堂形式后,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文,在课堂上,自发的形成学习交流小组,彼此交流心得,将作者的情感、文章所表达达到内容以及情感主线进行交流,教师进行统计收集,最后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指点。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能够积极地去接受知识,心理学研究也曾指出,主动积极地去接受文化知识比教师逼迫下被动接受的效果要好很多。这种做法相对于以前的课堂模式是一种很大的创新,但教师要注意进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篇(10)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虽已学过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但仍需熟练掌握,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性的训练,提高驾驭能力。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心灵感受,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

对学生进行按顺序观察的训练,应注意三点:①要使学生熟悉几个基本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相反,由远及近或相反,由上到下或相反,由左到右或相反;②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画面选择合适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明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顺序,而不采用另一种顺序);③掌握怎样按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抓特点观察的训练,要注意两点:①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事物的特点;②能观察出具体事物有哪些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对学生进行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训练,主要是学会由睹到思、由表及里,使自己进入画面所描绘的境界,产生思想共鸣,从而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

譬如教学《燕子》,可以这样引导:①这是一幅春景图,你认为应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②画面有些什么景物?哪些是最主要的?③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④观察了这春天美景,你有什么感受?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按“由主体事物到时令背景”、“由动态到静态”、“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观察画面;在观察中抓装燕子”这一主要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用具体的语言把燕子的特点(包括外形、动态、静态)描述出来;同时懂得眼看心想,由表入里,拨动心弦,进入图画描绘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春景之美、春燕之可爱,引发为此情此景而赞叹、喜爱之情。

教学《小站》,在指导看图时,可抓住三个问题引导启发:①仔细看图,按方位顺序把小站的景物说出来;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讲出来。③看到这井井有条、美观的月台,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顺序对月台的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产生对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崇敬之情。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法,理解重点词、句,切实提高理解能力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美文佳作,语言精彩,词汇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

上一篇: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下一篇: 公司发展状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