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7 16:27: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发展经济学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发展经济学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010-01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篇(2)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前言

目前,很多经济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显得有点过早。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旨在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1.1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

较早以前,很多经济学家并没有完全区分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甚至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两者是统一的。但是,随着经济学发展的更加成熟,人们不仅认识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明确知道了两者间的关系。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早期,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地认可和关注,随着经济优先增长发展模式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随着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一定要促进其他地方的经济共同发展。

1.2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

在任何时代,经济学家都十分关注经济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主要是由于经济学家普遍认识投资带来的资本积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通过投资驱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竞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先天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我国经济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被提出并被实施,很明显,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当时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是指优先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然后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旨在最终能够实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均衡发展。

2.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

2.1中国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功与带来的问题

随着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采取优先经济发展模式正确性。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第二,我国已经实现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变,加快了我国城市工业化的进程。第三,我国的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2.2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向增长与公平并重发展战略转变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采取优先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及其正确的,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少在当时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优先发展经济的模式必须要实现转变,进而实现公平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3沿海先行发展战略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人口较大,采取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开发初期我国必要的措施。当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因而沿海城市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沿海城市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实行沿海先行发展的经济模式向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变。

3.总结

总而言之,对发展经济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因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发展经济学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因此,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谓新发展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观念体系,它涵盖了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对发展问题的许多新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的方式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它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2.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它们最终是要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新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认为发展过程必须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是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3、对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发展观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场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由此,新发展观另辟蹊径,提出了配置资源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实现国家、市场与社区三者的互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发展理论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为发展目标的泛化。汲取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发展目标的教训,新发展观把经济增长、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环境保护、人的自由实现等等都纳为发展的目标,虽然面面俱到,却不免使人无所适从。面面俱到的发展目标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各个发展目标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发展观所忽视;其次是缺乏对不确定性发展的关注。新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属于确定性发展和随机性发展——尤其是确定性发展,这种对人类发展理性的过分推崇,难免会造成发展的某种迷失;最后为发展的视野狭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国别范围内的封闭式行为。然而新发展观的发展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内。超国别范围的共同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新发展观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更缺乏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建构。

2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展经济学家植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通过系统反思传统发展理论的优点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亚洲来讲,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等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将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进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西方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则可能实现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_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7)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我们所谓的体质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构造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机制。以发展为纲来研究体制问题,使体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78-02

一、前言

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现代新兴经济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近年来,国内多名教授和学者对这门新兴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何忠伟等指出,发展经济学教学除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主流教材和主流文献外,教学内容设置应突出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政策分析和经济形势分析等。王文青等认为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发现对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选取的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案例库建设滞后。穆月英认为发展经济学在授课内容上关于中国发展的相关内容应该占有一定比重,在授课方式上传统教学与互动式讨论相结合。鲁静芳等尝试发展经济学课程中引入“六步参与式教学法”。杨清认为发展经济学教材内容刻板,案例陈旧,授课老师可在教学中结合时政,引入大量教学案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比较突出,但对民族院校在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如何选取民族地区的发展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增加民族院校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还没有学者进行探讨,本文希望能够为发展经济学课程在民族类院校的开展做出有益的探讨。

二、民族院校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意义

发展经济学课程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解决如何加快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增长的问题,各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做好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从推动各民族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从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方面看,民族院校开设发展经济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理解经典的理论模型,以及认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外,还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发展环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从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看,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资本形成、人力资源、人口流动以及经济发展中优先顺序的选择等章节中,以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民族地区为研究案例,使得理论学习更接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从而提高民族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资本形成章节中,以某民族自治区为例,结合当前其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分析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和地位,以及地区资本来源、资本结构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等问题,通过课前案例准备、课堂案例展示和讨论及课后的案例总结,了解各地区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定位,既要充分利用资本,也要注意不能过分依赖资本。

从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方面看,试图找到一套适合民族院校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依据各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引入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与课堂讨论、小组案例分析,以及参与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配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投入地学习,并最终能学有所用,为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寻找和选择更加适宜的发展道路。

三、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的实现路径

发展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世界经济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民族院校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需要从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具体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针对当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发展经济学课程特征及主要教学内容,建立发展经济学民族地区案例库,并在教学中推广运用,最终推动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首先要克服发展经济学教材案例陈旧等问题,优化教学内容。发展经济学课程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比较起来是一门非常年轻的课程,从20世纪40年代形成以来,其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从经济学延伸到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近年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资本等概念也进入了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然而,与本学科的快速成长不太协调的状况是,发展经济学课程教材的更新相对滞后,特别是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基本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学生在学习和分析过程中普遍感觉与当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脱节。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发展经济学课程各章节研究内容,设计有足够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要结合民族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难度并不大,但是,因其探讨的经济理论和发展问题都是基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与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已学课程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有较大反差,因此,同一理论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可能截然相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觉无所适从。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比较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环境的差异,熟悉本课程的研究基础。因此,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抓住民族高校学生的特点,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最后要综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引入多种教学手段。为了与发展经济学案例式教学方法相呼应,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的各类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民族地区社会调研等一手资料,通过图片、视频或是民族地区同学的家乡介绍等各种方式,丰富案例的展现形式,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时有更直观的认识。在每一次案例分析结束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和完善案例内容和分析讨论的结果,不但让学生们对每一个案例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通过每一届学生对案例数据和内容的更新升级,能够持续性地保持每一案例分析的连续性,因而每次学生面对案例时都是最新的资料和数据。

四、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

民族院校与一般院校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构建适合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的实质是通过以案例式教学方法为中心,综合互动式教学方法、情景式体验教学方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教学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各民族地区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经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改进教学的实际成果,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让各民族地区学生能够理解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路径,并能找出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和改善的方法。

通过建立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课程案例库可以改善和解决目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解决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教材适用性差的问题。目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不适应教学目标定位的要求,缺乏自己的特色,不能体现出民族院校课程在教学目的上的不同要求;在结构、内容等方面也不能体现出民族院校的特点。因此,民族院校应该加强适合自己的教材建设和案例分析库,通过选择相应教材(适当时间应该自己编写教材)完成教学内容体系的选择与完善。二是解决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体系欠缺的问题。目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或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将课程的理论发展与实际问题很好地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构建一套适合民族院校的发展经济学教学方法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三是解决学科教学和科研落后于实践发展问题。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落后国家或地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的教学,我们缺乏难度适中、理解性很好的案例教材。教师通过与各民族学生一起参与民族地区实际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寻找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案,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1.因为高科技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社会经济问题有赖于科技进步来解决,所以,“经济法制须内蕴以科技优先发展为核心的立法理念”,激励各门类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同时,由于知识经济是一种人才经济,人才资源在现代经济中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更加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切实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利益。

2.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它重视社会的整体利益,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现代经济法制应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要义。立法一方面要着重激励高科技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范高技术发展的副作用。本世纪以来,科技空前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森林面积减少等一系列问题非常严重,还有电脑病毒、因特网上的信息公害问题、网络贸易犯罪问题、驰名商标被抢注等问题日趋严重,经济立法工作者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立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眼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

篇(6)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要求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具备极强的综合人文素养。经济学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新经济时代无论在经济建设方面、生产生活方面都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若想在祖国的建设大业中贡献力量,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对经济学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针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前景”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学概述

(一)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economics)是社会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针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人类为谋求进步所从事种种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殊本质,以及经济活动中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做出的学术研究。经济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得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实践,如:生产、交换、配置、消费等。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经济规律和经济关系中进行,经济关系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产生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的总和,在各类经济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发挥最大功能的是生产关系[1]。

(二)经济学发展历程

经济学是与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相生相伴的一门科学。人类文明发展到奴隶社会阶段,经济活动开始产生,这一时期古希腊开始出现经济学萌芽,以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主要代表,针对经济学开始进行系统分析,如色诺芬的《经济论》、亚里士多德的商品交换理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等。伴随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产生,这一时期经济学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进行经济讨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成熟;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19世纪末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学开始发展,这一时期,经济学更加注重对经济现象的讨论和分析,经济学逐渐脱离政治成为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经济学完全取代了政治经济学,成为了独立学科。一路走来,经济学可谓凝结了无数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杰出力量。

二、经济学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广泛、涉及领域多元化的学科,伴随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呈现动态趋势,若想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以下笔者针对经济学产生根源和经济学形式划分两个方面阐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基于经济学根源

经济学是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科学,人类在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应用相应的资源,经济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所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的欲望之间出现了矛盾,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指导,这种矛盾将是不可调和的。经济学的产生可谓为上述矛盾开出一剂良方。针对经济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将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生产机会作为研究核心。同时,资源稀缺性为经济学带来了四大研究课题:第一,在经济活动中需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第二,利用多少劳动力、多少成本、什么样的技术进行生产?第三,生产出的产品将会去向何处?第四,在该项生产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价值?根据经济学产生的根源,以上四大问题是其主要研究对象[2]。

(二)基于经济学标准

经济学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不用的部分,如:按照时间标准可以将经济学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按照应用的标准会出现政治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但是最为权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区分,按照这一标准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和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两部分。宏观经济学将国民经济总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么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总结为“观林而不观木”,即学科术语中的“bird's eye”。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是针对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么决定和变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形式上可以归纳为“观木而不观林”,即学科术语中的“worm's eye”[3]。

三、经济学职业发展前景

伴随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学科。因此,经济学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研究经济学能够掌握金融相关知识,未来可以在具有商业性质的银行系统进行发展,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亦可将职业生涯规划方向着眼于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第二,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所以就业范畴可以拓展为各类具有经济性质的行政单位,如财政、审计、海关等部门。第三,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经济学之后可以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方面工作。总而言之,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济学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对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论点系统分析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最后根据全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引发莘莘学子对经济学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经济学原理和知识,能够应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养,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经济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邱海平,张宇,郑吉伟,等.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12(01):3-65.

篇(7)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2.039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43-02

1理论基础

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完善,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而由此造成的人员突发性身体伤害如车祸、工程伤亡、溺水等突发事件数量也随之增长,此外,受现代高节奏生活影响,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而医疗机构作为救死扶伤的神圣机构,自然应担负起自己神圣的职责,为维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做出贡献。因此,急救医学受到相关部门和医护工作者的重视。急救医学是研究为挽救人们肢体、器官、脏器功能甚至生命的紧急医疗救援措施及其发展的学科,显然这是医学的一个分支。

2具体分类及简单应对

急救医学虽然只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但其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涉及现代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生活意外急救:生活经验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如流鼻血、闪腰、抽筋、休克、鱼刺卡喉、烧伤、烫伤等。这类突发事件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而受各种条件限制,医护人员又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此需要大众具备一定的急救技能,减少这类问题对人们生命的威胁。

2.2中毒急救:食物中毒、酒精中毒、鼠药中毒、安眠药中毒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中毒类型,所以还是需要普及相关知识,当我们发现有人有中毒迹象时,要积极询问相关问题,确定中毒类型,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3野外急救:蜂蜇伤、毒蛇咬伤、雷击、中暑等。这类情况多发生在野外,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和主动处理。这类意外都有很强的可预见性,在野外活动应事先考虑这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如带上防风罩、避开密集的草丛、带上碘酒、创可贴等简单急救用品、准备好解暑药等。

2.4灾难急救: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车祸等。这类事故往往都会造成重大伤亡,应予以高度重视。这要求医院具有足够的医疗储备资源,如医务人员、应急药品等。同时需要与武警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配合工作。

3发展历程及概况

同其他医药科学一样,急救医学也是一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科学,美国作为一个医疗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其现代急救医学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

在20世纪60年代,来自美国的急救医学专家SafaKouwenhoven和Safar等提出了胸外挤压和口对口吹气的心肺复苏法。截止至1998年,在美国接受心肺复苏方法培训者高达7000万人次,通过该方法的推广和运作,平均每天能在欧洲和美国挽救近1000例院外猝死病人,极大地提高了院外急救的效率和成功率,为挽救人们生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篇(8)

就其一般意义来说。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系统。它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上.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理论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而是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统一有机体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等重要特点.这些特点从不同角度又体现了生态经济学的性质。

2.1整体性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各个成分之间,都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生态经济系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生态经济学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2.2综合性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综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序列的综合结构体系。在这个庞大的综合体系中,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是包含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并由食物链连接起来的生物网络:环境系统有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由于生态经济学涉及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2.3战略性战略问题一般是指带有全局性和长远目标的主导问题,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生态问题,一般来说都具有这一特征:如人日和资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在几年以至十几年内都看不出其后果。一旦达到质变的程度.就会对整个社会和人类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生态经济学在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重视研究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重视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代人与子孙共享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之路。

3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正是由于生态系统思想的产生,人们才有可能把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先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利用市场机制控制人口和调节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以及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人类福利的缺陷等进行了创见性的论述。

4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它的出现是生态时代的需要,其目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本身的学科理论体系,并广泛用于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实践.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起了很大促进作用[21。过去.由于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的思想做指导,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使经济社会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为指导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建立生态经济学的目的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反映了新的时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世界和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反映。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新时期解决普遍存在的生态与经济矛盾的需要。我国的生态经济学是世界生态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表现出与世界走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潮流的三个同步:即与世界3O年来的环境与发展运动同步[3]: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与世界经济生态化趋势的出现同步[。

5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从自然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从社会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从经济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即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㈣。从科技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如司伯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5.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5.2.1公平性原则: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问的公平即世代平等]。

5.2.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

5.2.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8]。

5.3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界定问题

5.3.1代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原则之一。所谓代际公平就是指:若某种选择或某个决策涉及多代人的利益,就存在一个代与代之间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时就要遵循代际公平的原则,使各代人有同等的满足其需要的权利。

篇(9)

Abstract: nowadays in China's rapid rise university town, it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also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College students is a huge consumer groups, based on this, the university began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 in the capital, as we plan to college 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on-the-spot interview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regional university town development of related problems are given, capital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for university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y affect, also expect result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policy to provide certain information.

Key words: the university,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大学城的特点

《教育大词典》将大学城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可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为高等教育提供生存发展的适时的充足的物资与精神资源。的大学城总体特点是:第一,建设模式多样化(有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多元发展型等);第二,大学城空间布局集化,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如“长三角”地带;第三,大学城建设规模大化,占地庞大,耗资惊人。大学城这一新生物的迅猛发展有于利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提高办学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2、花溪大学城的基本概况

为解决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区布局过于集中,地域分布不尽合理的问题,2011年1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学前教育高中阶段等教育三项突破性工程宣布贵州省在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思丫村、下坝村、翁岗村,规划总用地约7500亩,建成20万人规模的高校聚集区,按照贵阳市规划部门划定的各高校用地红线范围,贵州师范大学占地约2000亩,贵州财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和贵阳医学院占地均为1500亩左右,贵阳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占地约1000亩。贵阳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依托环城高速公路、甲秀南路(花溪二道)、贵阳环城快速铁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全省主要高校整合于此,逐步聚集形成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以扩大花溪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在聚集区范围内或其将预留适量用地,用于建设科技研发、高新技术和居住、文化娱乐等相关配套设施,以促进这一区域的综合发展和就业平衡。

3、花溪大学城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1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影响概述

大学城的兴建最直接的影响并不是对当地人力资本的提升,而是大学城的建设使区域内大学生数量剧增,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扩大了区域经济的消费市场,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提高当地的城市化水平。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使花溪区的大学生数量剧增,花溪区的消费市场也因此扩大,这20万新增大学生消费将大力带动花溪区经济的发展。

3.2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影响的具体分析

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色,发展现实中大学城建设扩大了区域的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在此,我们将花溪大学城的建设对花溪区经济影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大学城的建设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

建设大学城,会使花溪区的学生数量增加,花溪区的消费市场也因此扩大,这样势必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发展学校周边地区的社会服务体系、后勤保障系统(包括食堂、宿舍、通信等),增加就业机会。花溪 大学城建设使得附近原来的经济规模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的消费,所以大学城附近会新生一些适合大学生的消费场所。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这些新生的消费场所主要以银行服务、餐饮业、购物等,虽然其中有些行业还未在大学城附近新起,但根据需求的导向性,这些行业也会慢慢发展起来的。

以下图形是我们就“您认为大学城在那些方面的功能急需提高” 的调查(下列比例表示的是急需度)

图形显示,大学城急需提高的方面主要有银行服务、餐饮业、娱乐、交通、医疗、购物等,大学城对这些行业的需求使得花溪区居民就业的行业和职位增加,增加了花溪区居民的就业机会。

(2) 大学城的建设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篇(10)

20世纪80年代,人口经济学刚刚在国内兴起。由于处于初创时期,学界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对人口经济的理论研究为主,注重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结构体系等。吴忠观(1981)在对人口过程和经济过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变动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王向明(1982)更是直接对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做出了解释,认为在中国应要高度重视两种生产之间协调性的调整。张国平(1984)从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的角度,谈论了人口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张文贤(1985)从人口投资与物质投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并将人口投资区分为积极的人口投资和消极的人口投资。彭松建(1987)对当代西方人口经济理论和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做出了总结。 

2 90年代的人口经济学 

进入90年代,人口经济学的视角逐渐聚焦于微观层面,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与80年代大为不同。李建军(1992)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力投资与人口素质的关系,论证了建国后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得出人口素质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李涌平(1995)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市场经济背景下,人口数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认为消费人群会通过市场供应弹性影响需求,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消费品计划;并分析了供应弹性在人口与消费关系中的作用。宋楚珠,张友干(1996)利用对陕西农村的调查数据,结合孩子的成本—效益理论,对被调查地区孩子的历史成本变化做了分析,并得出孩子的效益观会影响人们的生育决策的结论。郭志仪,卢平(1997)运用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西北地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3 进入21世纪后的人口经济学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人口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涉及领域也得以扩展。姜向群(2001)根据我国1990年简略生命表的人口结构,估计出我国人口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并通过建立模拟量表的形式,观察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经济价值,揭示了老年人的价值特征,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人口老龄化提出的必然要求等一系列观点。陈楠,林宗坚(2006)通过建立人口与经济系统的方程组模型,并引入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探讨了人口数量、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张新平(2008)对传统的效用函数进行改进,建立了一个循环经济效用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环境资源状况和物质产品与人们获得的效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技术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口增长会给发展循环经济带来压力等结论。李通屏,郭熙保(2011)从人口与内需关系的角度,对人口因素变化的内需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和国际银行2008年的数据对消费率的基本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口适度增长有利于扩大内需,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低消费率和高投资率有较大影响。蒋伟(2015)利用199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人口老龄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能够对通货膨胀率作出解释;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通货膨胀会受到抑制。 

四、结论 

(一)主要成就。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献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人口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学科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的变化特点。首先,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初创时期我国的人口经济研究多集中于对理论的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对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人力投资和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其次,研究方法更为多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人口与经济问题的研究上采取了实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工具更为先进,研究更加具体。再次,研究与实际结合更为紧密。许多人口经济方面的研究是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更强。 

(二)主要问题。虽然我国人口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忽视了理论研究。人口经济学是建立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而近些年研究过于注重实证和模型,忽视了对理论的探讨,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而显得苍白,这也是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人口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关注度不高。虽然国内已有一些相关的著作和成果,但从整体的研究情况看,大多数还局限于对现象和问题的探讨,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因此,未来我国对于人口经济学的研究,还应加强理论和学科建设的系统论证,弥补发展过程中暴漏出的问题,使之成为一门严谨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吴忠观.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J].西北人口,1981,(3):41-47. 

[2]王向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两种生产的比例是最基本的比例、更高层次的比例[J].人口研究,1982,(2):27-28. 

[3]张国平.人口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问题[J].学习与探索,1984,(4):101-104. 

[4]张文贤.人口投资·物质投资·智力投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6-10. 

[5]彭松建.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J].人口与经济,1987,(5):55-61. 

[6]李建军.我国人力投资与人口素质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2,(5):6-9. 

[7]李涌平.论市场经济下人口规模对市场需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1995,(5):35-39. 

[8]宋楚珠,张友干.中国咸阳部分农村孩子成本与效益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6,(5):13-22. 

[9]郭志仪,卢平.人口因素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管理研究,1997,(2):32-34. 

[10]姜向群.对老年期价值变化的人口经济学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7(4):1-8. 

[11]陈楠,林宗坚.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动力学研究[J].测绘科学,2006,31(4):14-16. 

上一篇: 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 下一篇: 企业价值理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